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艺术教育的意义范文

艺术教育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艺术教育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艺术教育的意义

第1篇:艺术教育的意义范文

论文摘要:从目前应试教育为主流的现象,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总趋势,议美育(其中的艺术教育)的育人意义。呼吁掌握学生教育教学的操权者,注重孩子们的全面发展与成长,为民族的发展前途而提高素质教育的认识水平。

一个敏感而又不可回避的话题,一个明知是真理而又不敢大胆落实的问题,一个应试学科与非应试学科的比对下,必须忍痛割爱于后者,一个明知对学生们会终身受益而又不敢实在贯彻实施的科目—“美育”,被忽视了又拣起,拣起了又被忽视……这是当今一部分学校主事者的矛盾心态。殊不知,在辛辛苦苦将一批批“优秀”的学生送入大学的同时,也在愧对着这些即将为国效力的学子—没有受到完整教育的大学生。

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我们的教育方针是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石,是学生成长的最低基础性纲领。其中美育对于人的知识体系、文化素养、人的整体素质会起到终身作用。

谈到素质,通常指人的才能。如人的学问、能力、见识等等。前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在《关于素质教育问题的思考》(1995,7一8(人民教育))中谈道:“素质”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个人先天具备的解剖生理的特点,包括神经系统、感觉运动器官、大脑的特点,而且这种特点是通过遗传获得的,所以也叫遗传素质,或叫察赋。这种遗传素质对人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另一种解释,素质是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是个人在后天环境或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素质教育是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

我们所说的素质,主要是指后者。即人在经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与大学等这段后天的学校教育中,所获得的包括思想道德、知识智能、劳动技能、体能体魄、身体心理、人生观、价值观等系统文化结构,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能力的素质。可以这样说:人后天教育接收的文化层次越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就越突出,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就越强。教育家(1868-1940 )说:“一个健全人格,德、体、智、美四育并重,将教育普及全民化,以提高国民素质。”

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美育是一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常常由其外在的仪表、神态、眼种、精神面貌等方面,反映出他的内心个性、审美需求与审美层次,同时也会反映出他认识问题的角度与态度、处理间题的方式方法等。

一个人一生中的基本意识结构应该具备这样几点:法律、宗教(我国的国情在这一点上例外)和艺术。法律是社会赋予它的社会安定职责,属于“他律”的范畴;宗教是学生自身的信仰与崇拜,使自己自身得到“自律”;而艺术则是自我内心的精神世界,它对“自律”与“他律”起到一种精神上的支撑作用,在这样一个综合的人的素质条件下,学习自己的学科专业并成为综合素质的社会一分子。一个人建立起完整的精神意识体系和文化技能体系,他才具备人的生存基础,首先需要的是综合文化底蕴(注:有知识不一定就是有文化),在文化的基础上生成智慧,转而形成服务于社会的劳动技能,投身于社会,使社会得到公益、再回报自我(升迁、涨工资等)。这就是人依赖于社会而生存,社会又依靠人的建设而发展。“生存一发展”的“轮回”规律,促使社会的进步,又在生产中发展。这有序的良性循环的社会,才会使社会和谐地、可持续地发展。

但目前我们所处的社会意识(主要是对教育的认识,包括家长、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的个别行政人员还存在某些偏颇,这里不排除对转型阶段的社会体制与结构的片面理解,法律制约的无力。某些学校的主事者应该在执事教育教学同时,调整对素质教育概念的片面认识:并非是学习一点儿音乐、体育、美术,就是素质教育了。这是一个荒谬的认识误区。仅举几例: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大画家达·芬奇,它不但是一位伟大的画家,同时是桥梁设计师;米开朗基罗是世人皆知的大雕塑家,他伟大的作品《大卫》几百年来一直为世人视为珍奇,他的天顶画至今被游人所仰慕,同样他对人体的骨骼、肌肉了如指掌,他的人体解剖理论甚至还在影响着当今的外科医生;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物理学家,他与小提琴终生为侣,著名的“相对论”就是他从梦幻的音乐中获得了灵感而产生了伟大的理论;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学生们所设计的建筑,无论从外观造型到内外结构、透视比例都不亚于技法娴熟的画家……

现代社会是多元的、开放的、信息化的学习社会,社会也需要综合素质的人。“香港汇丰银行在招聘新职员时,不但招收金融经济、信息等方面的人才,还招聘学音乐、学艺术的……因为学这些专业的人,艺术想象力和审美直觉能力很强,有创意能力,如果再加上金融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有可能成为很好的金融家。”

教育要全方位的教育,通过艺体教育过程,达到全脑开发、全脑思维的全脑教育,提高人的技术技能的同时,不可忽视精神世界构建异常重要。提高人的整体素养,其中情商是引导人们健康的情感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发展的重要基础。学会学习,培养创造意识,养成思维习惯,养成动脑动手能力,了解世界经典文化与艺术精品,寻求自我发展道路,是我国现行教育方针的方向性的倡导精神。

下面我就几个侧面,谈美育在人的整体素质中所起到的连带关系:

美育的德育因素。在学校教育中,美育内容包括音乐、美术(和艺术)课程(事实上,其他学科课程也都含有美育的内涵),同时,学校艺术节活动、各种专业性较强的艺术活动,如合唱、舞蹈、器乐、书法、绘画、冰(雪)雕等等。校外活动也丰富多彩,除了政府部门设置的艺术教育行政组织外,各级各类带有文化教育性质的学会、影视、广播媒体等所组织的比赛等等,大多含有美育内容。这些活动,组织者都是筛选和有目的性地选择思想性较强、内容健康的文学艺术作品作为比赛内容。在活动中,突出目的性,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热爱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在现时代学生情感方面,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地、正确地认识生活、对待生活、处理生活,使学生的心灵在美好的境界中得到升华。 美育对智育有着直接关联。校内外和社会上的艺术教师通过设定的教学内容的学习与掌握,使学生了解各类艺术知识;通过艺术作品了解诸多人类文化。如与艺术作品关联的历史、地理、人文、风土人情等等。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及相关的姊妹艺术的鉴赏力、感受力,增加学生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与审美情趣,使学生的身心在美育中得到健康成长。

“一个人最后在社会上占据什么位置,绝大部分取决于非智力因素。这是心理学家霍华·嘉纳在《情商决定成败》中说的一句话。非智力因素在促进人的智力发展上,有着独特的功能。离开非智力因素的支撑,人的才能只能停滞在先天的生理功能圈中。只有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人才能借助于后天的教育,有机地与社会群体和谐共振。美育对人的非智力因素(如自制力、毅力、细心专注、适度……)的培养能够起到关键性作用。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在这一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对他的智力因素会起到重要作用。艺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学内容的传授,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亦是非智力因素)。“兴趣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动力“,只有有了兴趣,产生了爱好,他才能产生追求理想中目标的动机,并执著地去追求理想中的目标。举一学校音乐教学的例子:在教学中,音乐教师同学生学唱一首(或多首)歌曲或一同演奏一首(或多首)器乐曲,在其过程中,无形并必然地涉及到作曲家及作品的内容与作品的思想性。通过他们的作品,了解他们的爱国事例等等,这就又会牵出连锁的相关文化,如作曲家的国籍、地域、民族、所处的时代背景等等。在持续地完成所应掌握的教学内容与训练的过程中,磨炼了学生的毅力;在学习中遇到必须解决的难题而坚定其解决困难的信心,又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这一过程又在无意识中培养了学生面对困难、承担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从这个意义上讲,音乐学习的过程也是某种心理承受力的体验与训练的过程。利用可能的机会与条件,鼓励他们表演自己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如歌曲的处理与演唱、舞蹈的编排与表演等,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与表现力,使他们敢于展示自己,树立起自信、自立、自强、自尊的精神,驱动他们敢于表现自己、敢于推敲自己。这样的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不但培养学生健康的认识观,同时也培养、锻炼着学生们的意志、毅力等品格。音乐学习同时训练学生记忆力,也是培养学生健康情感的良好途径。

第2篇:艺术教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整合法教学;高职教育;科学;艺术;双向思维

科学与艺术的话题是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在人类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他们相互依存地诞生了。人们把不断改善自身生存环境、生存方式和生存物质索取的方法叫科学,把支配这种活动的意识和意识表现的非物质现象叫文化艺术。21世纪是科学与艺术“重逢”的世纪,早在19世纪时,法国文学家福楼拜就曾说过:“艺术越来越科学化,科学越来越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将在山顶重逢。”因此我们在教学领域提出了科学与艺术整合法教学。所谓整合,就是以一种主导要素把各个分散的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就是以素质教育思想为宗旨,把科学与艺术教育诸要素组合起来,使之相互渗透。它不是两者的简单调整,也不是科学取向与艺术的人文取向二元相加,这种结合是全方位的,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课程编制等方面的根本改变。它是科学的艺术教育和艺术的科学教育的有机结合。

与市场紧密联系是高职教育的显著特点之一。从1919年德国包豪斯院校开始,新型的办学模式被各个院校所尝试,“教师+师傅”的模式更是为高职院校所推崇,产学结合的双元制教育也由此蔓延开。在我们大声呼吁我们要培养“会思考,能动手”的学生时,我们不可以忽略这样一种危险的观念:艺术与科学是井水不犯河水的两个门类!在这种观念下引发出的思维方式就是艺术专业的学生只需要开发主管人的感性思维的右半脑;而学称得上是科学的诸如物理、化学之类的专业的学生则需注重主管人的理性思维的左半脑的培养。所以查阅我国高中以上的课程设置不难看出,艺术专业的课程中绝对没有与“理”字相关的课;而理科专业的课程中也没有与“文”字挂钩的课程。甚至艺术专业的学生可以很自豪的说:“我对数学一窍不通!”为什么用“自豪”来形容,那是因为越对数学一窍不通越对艺术精通。也许这能算是艺术与科学尚存的一点点关系吧。站在智者的角度来看这又是多么滑稽的一件事情!

作为教育工作者来说应该深深的反省这一怪圈现象:到底艺术与科学是井水不犯河水吗?包毫斯提倡的产学结合难道仅仅是单一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吗?回答这些问题其实很简单,答案是百分之百的“NO”。

我们曾经惊讶为什么任何一所院校也培养不出一个兼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于一身的莱奥纳多·达·芬奇。他既是伟大的艺术家,能创造振憾几个世纪人之心的《蒙娜丽莎的微笑》;而他同时又是卓越的科学家,有无数的发明。同样的,我们也迷惑,为什么很多优秀的高职院校会提供学生到工厂将理论付诸实践,但我们却培养不出一个是既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地质学、植物学家的歌德。言谈中我们在困惑:为什么能影响几个世纪的天才们都诞生在19世纪以前呢?其实所有的问题归总起来就是“艺术与科学不相干”的观念在作祟。从自然和人作为自然个体的角度来看,艺术与科学是浑然一体的。主管完全不同领域的左右脑能和平共处于人的大脑之中正能和平共处于人的大脑之中正能说明这一问题。而人类为了认识世界和自身,将知识分成了科学和艺术,而恰是人们对这种分类的纯概念性追求,限制了我们更完整地认识世界和人类自身,严格的划分界线,使得我们只能分开两次用不同的半脑去认识世界,势必科学概念中的世界和艺术概念中的世界就是两条永远不会交叉的平行线。其实原本我们的世界只有一个,而它是同时包含科学与艺术的。由此可见,科学与艺术整合法的改进和完善应为高职教育中的当务之急。

著名物理学家,G·维克斯爵士,在《论科学中的美学》中提到“只是在19世纪以后,科学才具有了它现在的局限意义……”。这可以解释达芬奇、歌德之类的天才是如何诞生的了。在他们生存的时代人们很自然的认为科学与艺术是浑然一体的,甚至可以用艺术的思维思考科学问题,或是用科学的思维创造一件艺术品。在这个过程中两者不是互相水火不容的抵触,而是可以互相的取长补短。H·彭加勒指出“纯逻辑永远也不能使我们得到任何别的东西,它不能创造出任何新的东西,任何科学也不能单独从纯推理中产生。”事实上,在科学上每一次巨大的飞跃,都是科学家对美的想象,“假设”这个概念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艺术的。同样的,忘记符号、结构、法则的起因,滥用媒介形式的艺术作品,就会陷入形式主义之中;反之,随着对第一自然的本质分析,找出其规律法则和起因,便能从“造型”的活动中摸到被创造的第二自然之美。

天才们的双向思维方式,是我们当前高职教育的宝贵经验:使用整合法教学让两种思维方式在学生的大脑中融会贯通。曾经有很多学生很苦恼的对我说“老师我一点灵感都没有”,“老师我为什么想不出别人都想不到的东西啊?”学生问题中所提到的灵感问题其实就是顿悟。从字面意思来看,顿悟是纯艺术范畴的突然领悟,其实顿悟是一个积累过程的结果,是由量变到质变的产物。只有在量累积的基础上才可能有顿悟的产生。学艺术专业的学生不习惯循序渐进的思考过程,而没有量的推移,灵感是不会从天而降的。艺术是一个创造美的门类,学生总期望自己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美。可大多数人却陷入了同一种形式圈。当我们在责怪“天下文章一大抄”——艺术领域的作品(例如广告)总是抄来抄去时,我们不得不反省是教育的环节出了问题。用现有的学科分离的教学模式教育的学生只习惯用一种方式思考问题。艺术专业的学生永远习惯关注于表象的形式,而不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究及一件事物的内涵。而在整合法教学模式下,每个学生都可以自如的用两种思维方式交织的思考问题,发现美。而不同的学生在运用左右脑同时加工时的方法,倾向不同,那么发现的美也必然不同。科学乘以艺术的过程,正是左右脑一起思维的过程。美国医学生理学家罗杰尔·斯佩里博士(Roger Sperry)指出:若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合理利用并和谐发展,则可使人聪明起来。正是整合法的关键所在。

由德国延展开的产学结合教学,在一定程度与范围上,确实为我们的高职教育找到了一种方法。在工厂的实践教学能让学生真正消化课堂中的理论知识。但是,如若要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仅流于形式,让学生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其关键点还在于科学与艺术之未分的观念。在这一点上广州美术学院已尝试性的率先走出了一步。地处南大门广州的广美,对信息的吸收相对于内地学校而言要迅速些。80年代开始,就率先学院办企业,联系企业与学院联合授课等等。可谓产学结合的典范。而近年来,又针对学生的单一动手能力与思维方式的问题,大胆提出了由导师组带研究生,由不同专业的老师同时上一门课程的形式。这是一种小范围内的未分法的尝试——将理性的工业设计课程与感性的平面设计课程结合;将理性的市场调研分析与感性的广告创意课结合。当学生逐步接受了这种小型思维整合之后,可以在更广宽的领域推行科学与艺术的思维嫁接。这种模式培育出来的学生,有更宽广的思考能力,他们将不会仅仅固执的追求某一种色彩或形态,而学会了探索由各种信息、方式去创造更有想象的、更健康、更合理,更美的生存方式,生存空间。

有资料表明,天才级人物爱因斯坦的脑细胞仅仅只被开发了十分之一。可见人的大脑是有无限潜力的,而整合法尊重了自然的状态,能将人脑的潜力发挥至极限。观念的转变仅仅是个开端,我们还将在这一领域不断的探索,进一步完善我们的高职教育。 参考文献

[1][美]霍华德.加德纳.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新华出版社,1999,(10).

[2]柳冠中.设计启示科学×艺术的时代[J].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香港华夏艺术出版公司,1996.

第3篇:艺术教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包豪斯;艺术设计专业;双轨制;校企合作

包豪斯是德国著名建筑师、设计理论家沃尔特•格罗皮乌斯于1919年在德国魏玛创立的一所建筑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为发展艺术设计教育事业而建立的学校,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推行现代设计教育并且有完善的设计教育宗旨和教学体系的艺术设计学院[1]。包豪斯的办学理念对20世纪的建筑和艺术设计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现行的现代设计教育模式、课程设置大都是从包豪斯的课程体系演化发展而来。重新审视包豪斯的教学理念,对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仍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包豪斯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一)设计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回顾包豪斯的办学历史可以发现,包豪斯的办学理念始终紧跟当时德国的社会大环境,并随之不断做出调整。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创办包豪斯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受战争的影响,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对于战争机器有着强烈的反感,因而在包豪斯创办初期,他将学校定位于非机械化的、发扬手工传统的、追求中世纪行会制的教育机构。但是随着德国政局的急剧变化以及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约从1923年起,包豪斯的办学理念走向理性主义,开始用较接近科学的方式完善设计教育课程,强调为大工业生产而设计,这和早期包豪斯的办学理念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一时期正是德国工业迅速发展、政治与经济局势趋于稳定的时期,所以包豪斯的办学理念从乌托邦的理想走向理性,从传统向现代转型,每一变革都可以看成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所做出的调整。包豪斯管理者当年面临着种种困难,但他们有在困境中奋斗的勇气。他们站在时代高度,克服各种困难,在衣食不保的情况下尝试通过各种途径,去探索更加理性、科学的教育模式,试图通过教育改革为促进德国工业和贸易的发展培养更多人才。包豪斯的举措给艺术设计教育带来了重要的启示: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明确自己的使命,立志用设计的力量为经济发展做贡献,这甚至比课程体系建设更有价值。

(二)“双轨制”教学模式

包豪斯追求的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在沃尔特•格罗皮乌斯看来,艺术和技术应该是一体的,艺术创作一定要为生产服务,艺术家必须学习工业生产知识以便自己直接参与生产,工业家也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和艺术鉴赏力,从而使生产出的产品更具艺术价值。因此,他构想“建立一所与工业生产关系密切的学校”[2]136。在教学上,为使学生更加明确艺术和技术之间的关系,包豪斯设置实施了“双轨制”工作室教学体系,每一门课程最初由一位造型教师和一位技术教师负责讲授,注重在传授美术与设计基础的同时又传授技艺与方法。造型教师为学生讲授色彩、绘画、构成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技术教师负责讲授技术的运用、材料的认识等内容。包豪斯为了能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解决实际操作问题,还专门建立了与设计教学相关的实习工厂,如金工、陶瓷、编织、木工、纺织等,这些工厂既是课堂,也是车间。这种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双轨制”教学,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双元制”教育制度

1923年前后,包豪斯循序渐进地将各个车间作坊与企业界建立联系,把一些技术上成熟的学徒送到工厂短期工作,实现了知识与技能传授的对接。学生在工厂学习研究现代工业的生产方法、生产流程、成本核算等内容,实训结束回校后被分配到包豪斯的研究所。在研究所里他们仍与实习工厂保持紧密的联系,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按工厂中学到的生产技术设计新作品。这种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就是当时德国已经趋近成熟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3]。而且,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还参与企业的生产项目课题,如此一来,包豪斯便与当时社会上很多企业建立了广泛的联系[4]。在“双元制”教学模式下,包豪斯培养出了一批批既熟练掌握技术知识,又能处理艺术造型问题的设计人才,这样的设计人才才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

二、当前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制约因素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艺术设计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虽然设计人才需求的增大为很多高校提供了发展机遇,但高质量的设计要求也使得高校在设计人才的培养问题上显现出与当今市场经济发展不和谐的现象。因此,我国高校急需对艺术设计教育进行反思,以便培养更加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设计人才。概括地讲,目前制约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因素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传统艺术设计教学形式的单一性

当下,我国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呈现单一性特点,教学内容大多是从固定的教材中选择,过于重视理论基础知识,教学方法仍停留在技法传授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更新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然而,艺术设计的人才需求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更新交替的[5]。近年来,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很多高校开设了陶艺设计、展示设计、珠宝设计、舞美设计、动画设计等热门专业,课程体系也不断得到完善,但具体到每门课程,都没有采取包豪斯的“双轨制”模式(即由一位造型导师和一位技术教师共同授课),原因主要在于师资力量不足。这种单一性的教学容易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学生要么注重艺术的表达而忽视制作工艺,要么沦为手艺工匠而缺乏艺术的创造性。

(二)教学中忽视设计理念的凝练

艺术设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指导性,一方面作品设计要在大量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另一方面优秀的作品也会对市场起到指导和引领作用。设计制作大多都是假设课题,没有市场调研,没有专业情境,设计的作品很难得到市场的认可。长期以来,高校的艺术实践教学环节一直比较薄弱,导致学生有的不了解生产工艺和流程,有的在设计思想的表达上存在不足,以至于学生自认为理想的设计与社会需求存在很大的距离。学生缺乏市场经济意识,缺少市场调研和对市场的预测及把握能力,最终导致理论和实践能力相脱节[6]。在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设计理念是在虚拟的状态下萌生的,缺乏实践的验证,这样的设计创作无疑是纸上谈兵。

三、艺术设计专业对包豪斯教育理念的借鉴

(一)以培养设计师职业化教育思路为主线改革教育模式

基于20世纪60年代教育理论家雅斯贝斯提出的“每一个时代的大学都必须满足实用职业的要求”的观点,借鉴包豪斯的“双轨制”教学模式和校企合作“双元制”教育制度,笔者认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该将培养目标定位于职业化设计师,而职业化设计师的培养途径应是让学生在设计实践中形成设计理念、掌握设计方法,并将其运用到企业产品设计中去。但需要注意的是,强调应用型、实用型设计人才培养,目的不是培养只会动手而没有设计理念的工匠,而是培养优秀的职业设计师,因此我们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但不能像技术员与商人那样为了利益做出妥协。但是,当前许多处于转型中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一味地追求应用型,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忽视了基础设计理论的教学,只强调与企业对接和实习基地的数量而忽略了学生专业化品质的培养。应用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应随着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目前不但应该让学生学习经济学、心理学和生产技术方面的科学知识,还应该让学生了解需求理论和消费理论[7]82。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具备独立思考能力,才能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走得更远。

(二)通过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帮助学生凝练设计创作理念

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学生的设计最终是要通过市场来检验的,所以,市场是艺术设计课堂有效的延伸。包豪斯的“双元制”教育制度使德国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趋于成熟,而继包豪斯之后,德国的乌尔姆设计学院又将校企合作推向了高峰。下面通过两个案例,分析产教融合对学校和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第一个成功的案例是在平面设计领域出现的,就是由乌尔姆设计学院的教师奥托•艾舍带领学生完成的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的视觉传达和平面设计项目。他们采用方格网型结构作为设计的基底,在此基础上做出了包括字体、企业标志、整体形象等视觉传达设计。他们在色彩设计上采用了有特色的镉黄和普鲁士蓝方案[2]129,对比度非常强烈,能使人产生过目不忘的效果。这款设计是德国企业形象设计方面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乌尔姆设计学院在此设计中提出的利用方格网型结构作为系统化平面设计的方案也迅速被各国设计教育界所接受,而高校搭建实践育人平台、通过项目带动提升凝练设计理念的做法更值得推广。第二个成功案例是改良布劳恩公司的“SK-4”组合音响。布劳恩公司是在二战之后重建的,最初的产品主要是电动剃须刀、收音机、电子闪光灯等。乌尔姆学院的教师古戈洛特与驻厂设计师迪特•兰姆斯合作,经过反复试验,在1956年推出了“SK-4”组合音响。这款设计使得电视机、收音机、唱机等都可以以模块的方式和“SK-4”自由组合,且因放弃了传统的单体式样而使室内空间显得有条不紊。另外,“SK-4”组合音响在造型设计上以金属和塑料取代笨重的木制外壳,在色彩上则采用了现代主义者倡导的中性灰和白色。“SK-4”组合音响上市之后引起了巨大反响,至今它仍是音响设计史上重要的里程碑。然而事实上,这款设计的理念大多是由乌尔姆设计学院的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通过以上现代设计史上成功的案例不难看出,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有其自身的特点。通过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师生可以得到更好的锻炼,设计的产品可直接接受市场的检验,这样的教育形式比单一的教学更加有效。另外,包豪斯的“学校+工厂”双轨制教学模式也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当前的转型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传统的从基础教育和训练入手,忽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封闭式课程教学模式,最后只能让学生步入社会后感到无所适从,因为他们的所学和所需之间有很大差距。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最佳途径,因此,应用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形成与生产和科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艺术设计教育应该走近当地企业,让企业中的师傅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教师。

参考文献:

[1]蔡振宇.包豪斯教学中“实践性”的原则对当代高职设计教育的启示[J].科技信息,2008(12):249―250.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3]詹笑东,陈帆.“双元制”职业教育视角下的包豪斯[J].建筑与文化,2013(2):94―95.

[4]陆晓云.从包豪斯教育思想看我国设计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9(30):102―104.

[5]陈海滨.传统艺术设计教育现状与改革[J].大舞台,2013(1):237―238.

[6]封永辉.包豪斯对中国设计教育的影响分析[J].美苑,2008(3):74―76.

第4篇:艺术教育的意义范文

【论文摘 要】在现代职业教育领域,人才培养目标已不仅是掌握专业技能和社会综合能力,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提高个人的文化内涵已然成为社会对职业教育学生的更高要求。那么,艺术素养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又包括哪些方面呢?艺术素养的提升对职业教育有哪些重要意义,又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提高,而更随之发展起来的是人们对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的追求,尤其是对艺术的欣赏和追求变得更为突出,有一定文化内涵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自己的要求,而追求更高的艺术素养已经成为人们普遍的价值理念。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除了职业教育方式的改革外,还应注意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使学生拥有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拥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内涵、社会综合能力等等,而良好的艺术素养亦是不可或缺,下面我们就将对职业教育学生的艺术素养现状和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性及方法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艺术素养

艺术素养是具备艺术范畴内的内在理论知识水平和外在表现力、创造力相协调统一的一种综合水平和能力,是文化素养的一部分。艺术素养也可概括为三种能力:艺术观察力、艺术想象力和艺术创造思维能力。

二、职业教育学生艺术素养之现状

职业教育学生的艺术素养状况就目前情况来讲还未能乐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 学生审美意识不强,甚至对美与不美没有具体概念只凭个人喜好进行判断;

② 艺术基础知识和常识知之甚少,不具备基本的艺术修养;

③ 艺术兴趣不高,只接触少量通俗的艺术门类,对其他艺术形式不闻不问;

④ 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差,思维方式比较具象守旧。

那么,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第一, 职业教育学生的生源多数来自中小城市或县乡一级的地区,这些地区都存在一个普遍特点,即群众生活水平较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相对不高,对艺术的欣赏能力较落后,艺术作品(如戏剧、电影、音乐会、画展等等)普及性低。这些都导致了学生在大学之前较少有机会接触大量的艺术门类及作品,艺术兴趣低,艺术素养相对不高。

第二,个人艺术素养的高低与家庭氛围有很大关系,据调查,大多数艺术家都出生于艺术世家,如欧洲著名的古典音乐家贝多芬、莫扎特、约翰·施特劳斯等等,都出身于著名的音乐世家,并且从小就开始进行音乐知识及乐器演奏的训练,在年幼时就已经有很高的音乐造诣;;又例如中国古代著名的“二王”、“三苏”都说明了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可见,父母艺术素养不高的情况下,也很难为孩子营造出后的家庭艺术氛围。

第三,小城镇艺术教育和艺术特长培训机构较薄弱,乡镇一级的地区除民间艺人外甚至没有艺术门类的职业从业者,这就使得学生没有机会参加艺术培训和接受正规艺术课程的教育,导致艺术理论基础差,艺术思维无法发展,创造力也得不到激发。

三、提高职业教育学生的艺术素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从学生自身素质来说,艺术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提高对艺术的欣赏力和感受力,从而更好的认识艺术、认识生活、认识社会以及整个世界,帮助学生在精神方面实现质的飞跃;

其次,从学生的发展能力来看,艺术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思维方式和创造力的提升,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生动的思维模式和良好的创造力将成为通往成功的垫脚石,尤其是从事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学生。

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人才的一个重要来源,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不再是只掌握专业知识,个人素质修养及各个方面的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现如今,职业教育正方兴未艾,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也将是未来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提高这一阶层的艺术素养对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也有着推动型的意义,是我们职业教育从业人员不能轻视的问题。

四、如何提高职业教育学生的艺术素养

艺术素养的提高对职业教育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又应该如何实施开展这项重要的工作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艺术常识及艺术基本理论的了解

开设艺术门类的选修课和兴趣社团,以各种形式在学生中普及艺术理论教育,使艺术常识及各艺术门类不再“神秘”和“遥不可及”。

2、艺术作品的分析与鉴赏

学校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接触艺术作品的机会,比如组织观看艺术影片、戏剧,参观画展、艺术展、艺术节,听音乐会演奏会等等,让学生亲身经历感受艺术氛围并加以分析和总结,学会如何欣赏艺术和感受艺术。

3、校园内开展学生艺术节、学生艺术作品展等活动。

学校可经常开展艺术节、艺术展等活动,加强同学的参与性,使同学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得以发展的空间,从欣赏者向创作者的方向转变,培养学生创作艺术的主动性和对艺术创作的热情。

4、艺术学科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艺术理论与实践无缝对接。

如设计类专业除对学生进行美术基础的训练、构成训练、艺术史、设计史、设计概论等课程外,还要经常性的组织学生结合艺术理论和专业技能进行创新实践,帮助同学构件完整的艺术知识体系和应用技巧,从而更好的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做准备。

5、 注重实践,鼓励创新

校方可为学生提供条件鼓励学生自行组织兴趣小组,进行艺术创作活动,同时开设创新奖学金等方式,对有突出表现的学生予以奖励。

五、小结

中国的职业教育正在面临严峻的考验,未来的发展之路是否能够越走越宽越走越顺,完全取决于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决心和努力,只要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专业角度出发,使学生拥有过硬技能的同时也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和艺术素养,就能打造出我们职业教育的品牌,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胡知凡等编著:《教师艺术素养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8-1.

[2] 张海鹏:《大学生艺术素养》,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9.

[3] 王一川:《谈谈国民艺术素养及其意义》,人民政协网 ,2011-9.

[4] 汪青松:《加强大学生人文艺术素养》,光明日报,2009-03-25.

第5篇:艺术教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照相写实”;艺术设计;绘画基础;制作意识;观察方法

在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产业化”等政策的引导

下,通过大规模的扩招,我国设计教育在近20年来的发展真够迅猛的。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目前几乎所有的高校(无论是综合性大学、理工大学、农林大学、师范大学甚至包括地质与财经大学)都纷纷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一时间,艺术设计成为国内最热门专业之一。但是,我国的设计教育是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发展与转型的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面临的问题与困难也同样非常具有中国特色。其中尤其突出的就是生源的艺术素养问题,每年艺术与设计专业的报考人数多得惊人,虽然国内的高校目前学费最贵的就是艺术设计专业(全国平均每学年学费是8000――

16000元人民币),但是,每年愿意缴纳高学费报考艺术设计专业的考生有上百万之多。一方面,不少学生是因为高中阶段的文化课成绩欠佳,估计考不上普通大学,才报考艺术和美术专业的,通过短时间的所谓“艺术培训”与“考前辅导”班的突击拔高而冲进了扩招线;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原因,应试教育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学生在应试模式教育的影响下――“考什么学什么”“怎么考怎么学”。这种学习完全违背了艺术教育规律,与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相违背。等到大量的这类艺术素养差的学生进入高校之后,必然会给我们绘画基础课程的教学带来诸多的问题与挑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学生绘画基础差、底子薄、学习积极性差和严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等上。

针对艺术设计专业扩招以来,绘画基础课专任教师必须面对的这一突出问题,我在全面分析了我国艺术设计类专业绘画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演变以及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的实际基础上,再结合我校多位绘画基础课专任教师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经验总结,进行了“在绘画基础课程教学初期采用‘照相写实’的训练内容”的教学试验,该试验立足于对学生积极主动的制作意识的培养和科学严谨的观察方法的确立,再配合以学习氛围的营造和教学环境的优化等,确实对上述问题实现了有效的解决。

“照相写实主义”(Photographic Realism),又被称作超级写实主义(Hyperrealism),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艺术风格。其独特之处在于利用摄影成果做客观、逼真的描绘。往往先制作平面的照片形象,再将其移植到画布上。它几乎完全以照片作为参照,在画布上客观而清晰地加以再现。正如克洛斯(Chuck Close)所说:“我的主要目的是把摄影的信息翻译成绘画的信息。”它所达到的惊人的逼真程度,比起照相机来有过之而无不及。“照相写实”主义绘画,是现代绘画表现的一种特殊和重要的表现形式,它一般不带强烈的主观色彩而对物象的细节做忠实和精神的再现,这种再现往往是常态下未被我们发现的视觉形象的细节,如,对物象的内部构造、材质、表面组织、反射等做精细的描绘,对物象的质感和肌理做微观化的表现,是一种超越常规的近距离观察与精细刻画相结合的具象写实样式。这种表现形式在精细的描绘程度上已超越了传统绘画对物象的一般再现,而更多的是从功能与创意的角度考虑,在视觉上去发展作品的创意,对物象做表情表意的说明,同时也丰富了视觉形式的表现语言。

运用“照相写实”的训练内容,针对学生绘画基础差、底子薄、学习积极性差和严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等集中问题的实际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始就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制作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任何教学活动,尤其是绘画教学,都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其成功与否。一切教学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参与才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财富,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并针对这种差异想方设法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好这门学科。教师教的目的,不光是教会学生,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做学习的主人。新的教育理念也在召唤我们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要扮演好“桥”的角色,更多的是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选择。

“照相写实”课堂上用的写生图片,一开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精心设计制作,并利用专业照相机近距离拍摄的精细照片,也就是说写生的对象各有不同,而且都是学生自己主动参与选择并制作的,这与传统绘画基础教学中写生对象都有任课教师摆好有着质的区别――从一开始就注重于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培养学生遵从自己的主观意愿选择想的内容并精心设计与制作写生的对象。这极有利于克服学习的被动性与盲目性。学生具有制作的意识,那在以后的绘画基础课学习中自然就会主动去设想、去尝试、去制作与创造。

学生只有一开始就积极参与了,在接下来的绘画课程教学过程中主动,自主学习的能力才可能很自然地被提高,也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独立处理获得的绘画知识与技法的能力,这是一个人多种智力因素的结合和心理机制参与的一种综合能力。这无疑将会给学生的绘画基础课程学习提供极大的方便。

二、解决了因距离和角度等因素给学生客观地观察与认识写生对象带来的困扰

观察,通俗一点讲就是去看,当然不是随便一看,要通过“有效的看”来提高辨别事物的能力。画家齐白石说:“吾画虾数十年使得其神。”为了便于观察理解,他用水缸养虾置于案头,每时每刻注意观察虾的各种动态,才把虾画“活”了。观察是绘画教育的重要核心,是绘画素材的源泉,只有通过有效地观察面对的客观对象、才会客观地分析比较出物体的区别和差异。通过长期的观察积累,才会大量地搜集素材,扩大视野,丰富想象力,最终培养他们眼、脑、手综合适用的能力,才能真正调动学生观察的积极性。

现阶段,由于大规模扩招等原因,绝大多数高等院校的绘画基础课课堂上往往都“人满为患”,面对教师摆设的对象写生的话,不可避免地就会有一部分学生由于距离、角度或者视力等原因,导致对写生对象不能有一个全面、客观而清晰的观察,这必然会带来视觉和认识上的困惑,最终会导致观察、理解与表现能力无法提高。绘画隶属于视觉艺术的范畴,在绘画课程的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学生观察上的问题,借助“照相写实”训练的方式,可以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对写生对象的细节有高度清晰的视觉感受,可以不

受视觉干扰专注于研究客观地描摹对象的方法与技能。

三、有利于使学生尽快对物体的形体、空间和细节等树立全面而客观的认识

某种意义上说,细节使绘画作品具有可信服性,这在古今中外很多具象写实风格画家的作品里都可得到印证。当然这里说的细节不仅仅指写实性素描对客观物象的逼真再现。毫无疑问,对细节的关注与表达的角度或程度是绘画艺术彰显其魅力的一方面,也是解读作品的一把重要钥匙。同时,让视线从细节中解放出来去注意感受整个作品而不是首先被细节所拘牵,能做到这一点,就有可能主动控制并最终实践画面的精神走向。为实现这一点,我们必须对物体的形体、空间和细节等树立全面而客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主动地对细节进行支配改造……

“照相写实”主义绘画技法是一种精细和逼真描绘的特殊技法。一组被描绘的物象,它的整体特征、局部特征怎样,处于什么样的空间环境,它们的内在结构与外在结构关联如何,对物象的光影、明暗、体量感、材质感、空间感和色彩感等因素的感受如何等等这些细节都是“照相写实”训练时应考虑的因素。因此,在“照相写实”绘画的研究与表现中,我们都会以客观的物理现实和外部条件作用下产生的形象为“照相写实”造型的基本要素,从视觉角度去研究各种细节因素的形成规律,帮组我们提高认识细节、理解细节、表现细节的能力。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在30多年来有了飞跃的进步与发展。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生活方式与人们的审美心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固守以往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完全不能适应时代的步伐,这必然引发我们更新教学理念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照相写实”的训练是一个高级的技术和技能的训练,在绘画基础课程教学初期运用“照相写实”的训练内容,其目的并不是去培养一个杰出的、超乎寻常的“照相写实”主义画家,而是通过“照相写实”的训练形式,一方面,在于激发学生对绘画基础课程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另一方面,在最大限度地排除一切困扰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获得一种科学的观察方法与细致的表现对象的绘画技术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马永建.后现代主义20讲[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2]黄作林.设计素描[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3]袁熙肠.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4]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1999(3).

作者简介:

第6篇:艺术教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艺术教育 艺术行为 艺术实践 艺术素质 

 

一、艺术教育现状 

 

艺术教育的内容一般分为:(1)艺术理论知识;(2)艺术专业技能;(3)艺术行为。当前,我国的艺术教育机构大概有师范类艺术院校、专业类艺术院校和综合类艺术大学等。不同的艺术教育机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有强调艺术理论知识的,有重视专业技能培养的,还有理论和专业相结合的。有一种观点认为:针对艺术教育,完成教学工作无须过高的专业技术要求,重在教育理论和艺术理论的掌握,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艺术教育,而不应以掌握某种专业技能为目的。过分强调技能训练,最终可能会过分依赖技能手段而丧失艺术创作的真实感和纯粹性。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艺术教育如果没有技术含量作为保证,就不能称为艺术的教育。没有良好的技术水准,必然导致低水平的艺术创作。就算掌握再多的理论知识也只是纸上谈兵,不能实际运用。 

 

二、艺术实践的重要性 

 

笔者认为艺术教育过程中更应该重视艺术实践的教育。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都必须通过“艺术行为”来体现。艺术教育的现状往往过分强调理论或是过分强调技能,从而将知识教育、技能培养与艺术对于个人的要求(个人艺术素质)分离开来,忽略了艺术行为对于从事艺术创作的人的价值。前文所述的两种观点,无论是重理论还是重技能,笔者认为都忽视了以下问题:首先,艺术教育应该是针对人的教育;其次,艺术教育应该是以艺术为前提的一种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教育,即一种更加强调自我的、开放性的、非形式规定的教育。在理论和技能的前提保障下,我们更应该重视艺术实践的教育。通过实践才能真正解决艺术对于个人所具有的意义及个人的艺术素质。美国的一位艺术教育家玛丽·埃里克森曾经谈到:“与其说艺术只是一件东西,还不如说艺术是一种活动。”艺术行为就是通过艺术的各种实践来实现的。艺术应该认为是一种活动的思想,一种变化的、充满活力的形式。所以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艺术实践应该是最为重要的教育方面。 

当然又会存在一种观点,艺术专业的学习和训练不就是艺术实践么?比如声乐练声、绘画练习素描、演员练习形体台词等等。但是这种“实践”其实是片面的。笔者所说的“艺术实践”,并不是指艺术院校的学生所进行的艺术技能学习与创作实践,而是指学生把自己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通过自己的思考运用到生活中去。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要有一些动手参与的部分,更要有动脑思考的过程。不是简单地像普通人一样发现生活中美的东西,而是通过思考如何从生活中去挖掘自己身边鲜活的事物,并经过自己的思考实践变为自己的艺术观点、思维方式,从而形成各自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段。所以光靠着学生闷在房间里苦练声乐、绘画、形体台词,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求学生把审美的思想,个人对于艺术的理解、思维方式、观察角度与自己的社会实践、生活实践相结合,明确技能和自我的关系、自我和艺术的关系、自我和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关系等等,从而达到提高审美修养、个人艺术素质的目的。因此,艺术实践不是一个简单的动手实践的过程,而是一个思想实践和动手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三、艺术实践深入分析 

 

为什么要提出艺术实践这个问题呢?笔者要从对艺术的基本认识来探讨。艺术实践不单纯的是一种机械的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或者对专业技能的反复熟练,而是必须进入到社会生活中,带着一种艺术的审美,对视觉、形式的思考去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件冲突等。现有的艺术教学方法一般是在原有“艺术精英”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主要是在课堂上听一些比较枯燥的艺术理论知识和美学概念,或者是教师传授的一些艺术创作经验。一些学生因此把自己当做一个局外人,完全没有进入到对艺术的兴趣和艺术本质思考的过程中。但是作为一个艺术学生或者艺术创作者,每个人都要有强大的艺术感受力。这种来自内心的对生活对自我情感的一种表达就要靠艺术实践来实现。艺术的本质是通过艺术的活动实现对现实的体验,通过某种情感的行为方式来实现对

现实精神的谋和。艺术心理学有关研究表明,艺术体验方式和思维的发展有着本质的关联。阿恩海姆认为:艺术的意义就是对生活本身最充实、最纯粹的体验。艺术的体验性特征要求我们的艺术行为,首先是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实现认识的目的。从事表演艺术的学生之所以从声台行表学起,不仅是为学习基本的表演技能,其目的还在于培养用听觉、视觉、触觉、感觉等多种方式对事物进行体验和传达的能力,建立艺术的行为意识。 

笔者认为艺术教育应该从课堂走向生活,不能用大量苍白的知识和僵化的技巧掩盖生活的缺失。艺术教育应该使学生意识到个体生命存在的快乐,使他们意识到这种快乐并不遥远,而就在他们的身边,甚至是与生俱来的,学生由此将获得一双发现的眼睛。学生要动态地了解艺术的常识、美学的原理、专业技巧与自己参与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地挖掘自身的各种精神体验和创造力,通过各种方法和媒介加以表现。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个方法或者一种体验是绝对的。答案就是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得到确立,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对生活的艺术洞察力、艺术的思维方式和独立创作的能力。我们可以把它概括成为:从艺术教育到生活,再从生活到艺术教育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更加全面的艺术实践的过程。德国的艺术家博伊于斯曾经说过:“人人都是艺术家。”这句话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成为视觉艺术世界中的一句经典之语,很多艺术家都曾经被这句话所鼓舞而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去。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会独立思考、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会感悟生活,在生活中寻找文化源心的人才。在艺术实践中,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知美、感知艺术,特别需要通过艺术实践从各方面用多样化的形式创造和表现生活。 

 

四、结束语 

 

第7篇:艺术教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艺术教育 意蕴 领悟

艺术专业近些年来发展迅速,正逐步走向成熟完善的阶段。在艺术专业教学过程中我们通常会把“技法”作为主要内容,而忽视“艺术思维”的训练。艺术专业的最终培养目标是达到专业技能与审美能力的同步提高,那么“艺术思维的开发与训练”就成为艺术专业教学研究的新方向。而“艺术思维的开发和训练”就是“意蕴领悟”。

“意蕴领悟”属于艺术教育中的“信息领悟性原则”。格式塔学派的美学家阿恩海姆把艺术教育的信息领悟叫做“知觉促动”。我认为在艺术教育中利用“知觉促动”,既能培养学生观察对象、认识自然的对象,又能培养其独立的创作个性和欣赏、识别能力。那种只重“技法”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当今形势。

早在1984年美国盖蒂中心就创立了“DBAE”美术教学方法。即现在所称的“全面综合性的美术教育”,包括美术史、美术评论、美学、美术创作四个学习领域,“DBAE”主张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让学生通过看、欣赏,然后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进行创作,它实质上就是靠知觉去促动学生创作。美国已故艺术教育的良师维克多,洛温菲尔德就说过:“教师切切不可将自己的特殊表达形式强加于学生”,并且让学生能够“自由地以他自己的方式来表现他所处的世界中的事物”,可见,知觉促动对于学生的世界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我的艺术教育教学中,一般让学生们用眼睛去看,用心去创作;进行“个性教育”和“个性培养”;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知觉感受世界、识别世界中的事物,并用自己所特有的形式表现世界。我不主张那种老师画什么、学生画什么、老师怎么画、学生怎么画的教学方法,也不赞成那种程式化的教学模式。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仍然存在着以上问题,例如动画教学,学生画动物、人物等都是按照一种模式去画,显得呆板,像木偶一般毫无生气。又如有些教师教学生画写意中国画,始终是固定的题材、固定的笔法,使画面格式化味道十足,学生画得再好,也达不到真正的艺术教育目的,相反,却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同时也阻碍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不能帮助他们认知世界,扭曲了他们的世界观。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展,中、外各种艺术思想和流派和各种新的艺术信息的不断涌现,使得学生的思维日趋活跃,他们都想拥有自己的表现个性,以至有的视教育为枷锁,要抛弃一切来搞个性。使得规范的艺术教育与学生的艺术个性表现之间的矛盾在教学中日趋明显。对学生积极追求艺术的个性表现的精神应给予肯定。但要纠正他们这些观点中的片面性,并在教学中加以积极的引导和培养,提高他们的认识。使这种热情朝着正确、有益的方向发展。

信息领悟性原则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一种是艺术技巧的掌握和手法的理解,另一种是意蕴的领悟。“艺术技法的掌握和手法的理解”可以看做是艺术“技法”的培养,如音乐教育对五线谱的掌握运用,演奏过程中对指法的训练。舞蹈教育中对机体动作的训练。意蕴的领悟是指艺术家要进入所从事的艺术门类意蕴的体验及意象和意味的深层统一。

“艺术意蕴”是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探究和领悟,这也是文艺作品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艺术意蕴”的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认识:

第一,艺术意蕴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就是艺术作品蕴藏的文化涵义和人文精神。中外古今优秀的艺术作品,正是因为具有深刻的艺术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创造,从而体现出较高的文化品格和艺术价值,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显然,艺术意蕴作为民族文化审美心理的积淀,凝聚着具有民族特色与时代特色的文化内涵。

第二。艺术意蕴就是指艺术作品应当在有限中体现出无限,在偶然中蕴藏着必然。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传达出深刻的人生哲理或思想内涵。

第三。艺术作品中的这种深层意蕴,有时由于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不但欣赏者意见不一,有时甚至连艺术家自己也说不明白。

第四,艺术作品中的这种意蕴,并不完全是由艺术形象体现出来的主题思想。比起艺术作品的主题思想,艺术意蕴是一种更加形而上的东西,是一种哲理或诗情,是这样一种艺术境界。即“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只有通过整个作品的领悟和体味才能把握内在意蕴。许多情况下,对作品的艺术意蕴的阐释,都只能接近它,而无法穷尽它。

第五,并非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有艺术意蕴。在艺术作品的层次构成中,任何一个作品都必须具有前两个层次,即艺术语言和艺术形象。作为第三个层次的艺术意蕴,并不是每一个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某些偏重于娱乐性、功利性或纪实性的作品,常常就不存在这一层次。但是,从总体上讲,正是这三个层次的完美结合,形成了流传后世的优秀艺术作品。艺术作品的这三个层次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其中每一个层次都有着自身的审美价值,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都会感受到。有的艺术作品或许只有其中某一个层次比较突出,或者有独创的艺术语言,或者有感人的艺术形象,或者有发人深思的艺术意蕴。但是,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在这三个方面都卓有成就,并且将这三个层次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作品才是传世不朽的艺术作品。

在艺术教育中,学生对“艺术意蕴”的深切领悟,总是伴随着顿悟与共鸣心理现象实现。艺术家灌注于作品深层的精神意蕴一旦触动了学生的深层审美心理,学生就会最纯真地将自我意识与艺术境界融为一体,使自己的人格获得一次升华,精神境界得到一次超越。艺术欣赏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互相依赖、层层推进的复杂的和动态的审美过程。由于顿悟。突如其来的具有爆发性的思维飞跃会将学生带入超越现实的心境,使学生完全沉浸在艺术的境界里,而深切感受到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情感与自己的心得相印。当感情共鸣达到强烈程度时,学生的心灵会掀起感情的波澜,甚至陶醉于无限欣喜中。

雨果曾说:“没有艺术,人类生活便会黯然失色。”席勒也曾说:“人类啊!只有你才有艺术!”的确,艺术告诉我们所处的时代,体现着我们自身存在的维度,对艺术的思考与追问,也是对我们自身存在的思考与追问。如果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我们就会发现文字、声音、线条、色彩、画面等构成了艺术语言的层次:艺术形象的层次则可区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与文学形象等:优秀的艺术作品还应当具有第三个层次,即艺术意蕴,它是作品具有不朽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近读陈旭光的《艺术的意蕴》,深感作者对“艺术意蕴”的沉潜与体悟、对艺术对人的存在价值的中肯分析、对艺术理论体系的建构。颇多新见。艺术是感性的,对艺术的思考、对艺术意蕴的追问则是理性的,对艺术与人生的究诘。是我们永不止息的冲动。对于艺术教育来说更是如此,让学生体会到也许没有一个时代的艺术家像二十世纪这样骚动不宁的,而且对世界的突围、对自身极限的挑战,对艺术观念、艺术理论的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对于从事艺术教育的老师来说,只有掌握了艺术意蕴领悟原则,才能让学生拨云见日。

参考文献:

[1]贺志朴,姜敏.艺术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

[2][美]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视觉思维.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美]阿瑟.阿萨.伯杰著.张蕊等译.眼见为实――视觉传播导论.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4]陈永国主编.视觉文化研究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美]查尔斯・莫里斯,阿尔伯特・梅斯托著.张继明等译.心理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法]巴尔特著.李幼蒸译.符号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第8篇:艺术教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艺术批评 理解艺术 视觉文化时代 融合

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文化活动。从艺术理论建设和艺术教育的需要来看,现在需要切实的课堂艺术批评教学研究――一种改善艺术教学实践问题的学问。“课程是教育的现实形态”,释解艺术作品的知识技能要求赋予艺术教育和艺术批评重要的使命。

一、确认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问的关系

在以往较长的历史中,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各自沿袭自己的轨道发展而不交融。但在艺术批评领域,并未有人认同艺术批评是独立的学科。相反,艺术教育因其与它的相互联系而变得至关重要。

艺术往往被界定为一种意在创造出具有愉悦性形式的东西。“这些形式可以满足我们的美感。而美感是否能够得到满足,则要求我们具有相应的鉴赏力,即一种对存在于诸形式关系中的整一性或和谐的感知能力”。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的一种和谐的、令人愉悦的、思想上无拘无束、无偏见的探索,其目的在于加深对艺术作品中美的理解和自我实现”。

艺术教育的内涵是指,建立在以多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框架内进行的活动。其目标包括五个方面:美感知能与表现教育:创造力教育:审美文化教育:社会与生活教育:人格成长教育。这五个方面的教育功能体现了艺术学科的知识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综合教育的结合,其核心内容是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由此,艺术批评应为实现以多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的长远目标发挥作用。艺术批评有助于实现重要的艺术教育目标。学会对艺术作品进行鉴赏,“努力使学生在审美经验中感到更自如,对自己的能力更有信心。此外,通过广泛接触艺术批评,学生可以形成自己的评价标准,这不仅在评估他人艺术作品时特别有帮助,同时也可以衡量自己在艺术方面的进步标准”。

在我们生活的文化里,对视觉艺术的欣赏并非社会化的一个有机部分,教育教学环境的力量可能甚至对它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英国美学家哈洛德奥斯本(Harold Osborne)曾说过,虽然艺术欣赏并不要求特殊的天赋,但与欣赏相关的态度和技巧却有悖于有组织的社会中实际生活的主流。它们(指艺术欣赏的态度和技能)的发展可能由于早年的教育影响、家庭状况或某种高度重视功利的生活方式而受阻减缓。奥斯本认为,如果这些态度和技巧没有在年轻时学到,那么要在成年之后获得的可能就困难了。学生处在培养理解力和鉴赏力的最佳年龄。如果教育者放弃这种教育责任,那么视觉艺术要在学生们以后的成年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就不大可能。因此,艺术批评融于艺术教学的实践,应是一个充满活力、持续不断的过程。

二、明晰艺术教育中艺术批评所起的作用

以多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的核心理解应该是,艺术批评、艺术史、美学和艺术创作实践等学科在教学中的融合。那么,从艺术批评这一学科获得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将会在课堂得到应用,以求增加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鉴赏。

艺术教育需要结合理解、鉴赏等艺术批评的目的去考虑教学方式方法。同时,要教给学生理解和欣赏多种艺术形式(绘画、设计等)而并不是局限于某些单个艺术。要实现这些目标,不仅要学习传统艺术,而且应学习当代艺术,还要学习审美和实用美术、民间美术等。教育者须把艺术批评的方法转变为教学实践,才能归纳总结,理顺出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鉴赏艺术的教学活动。

艺术批评作为一种学科也给教育者提供了可用于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和欣赏艺术的一套内容。学科“内容”一般被确认为知识种类,例如概念知识和基本原理。艺术教育中所包含的理论探讨也会用来对不同批评形式作出描述、阐释、评价等等。批评不单单是作为一种评论形式,而是一种探索方式。探索意味着艺术作品给观众提出了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思考。因此,设计“批评教学”就成为了教师的一项任务。也只有规划设计好这种教学,才有可能使学生更具理解和欣赏这些作品的能力。这种设计必须包含教会学生一些基本概念、技巧、态度和习惯,必须给予他们获得知识背景知识的机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学研究室主任藤守尧先生认为,一切“理论必须解答实践中的问题,脱离考察艺术本体和直面问题的态度,就会成为逻辑推理中的文字游戏,视觉艺术必须诉诸视觉效应,不能把握整体构成和视觉心理反应的关系,所谓设计、审美、评价、鉴赏就没有起码的依据”。由此,艺术批评的终极目标显而易见。法国画家马塞尔杜尚说:“艺术是连续的。视觉是间歇的”。意思是说,艺术想象的机会随时都有,不过我们很少利用这种机会而已。在艺术教学中,每件艺术品都是一种潜在的刺激物。艺术是一种想象,与生俱来,还可培养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终生受益。就创造和欣赏而言,艺术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培养这种意识,使我们能更充分地体验周围多种文化的世界,从而更好地了解我们自己。

艺术批评也是对艺术作品质量和意义的评价,单凭学生的社会化难以充分有效的使其获得明确的认知。所以,只有通过艺术教育,通过对个人审美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才能使年轻一代学会欣赏那些创造艺术,感受并认识艺术的特殊方法,从而丰富生活,在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三、立足于把艺术批评融于教学实践

现行艺术教育中,立足于现实生活和艺术实践,立足于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从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融合的角度出发,重点放在艺术课堂中的艺术批评教学研究上。从理论到实践,探求内在含义,伸延教学效应,将十分有益。

吉伊根(美George Geahlgan)认为。“批评探索可以被认为是判定艺术作品含义和价值的尝试或努力,这也是艺术批评的一个主要目的。因此,批评探索可以界定为对艺术作品含义和价值的探索”。在教育课堂中,教师应该设计采取多种探索方式,如学生对艺术作品的不同反响活动、概念和技巧教学以及学生进行研究的活动。探索不可避免会对艺术作品的美学和道德价值、对艺术家的观念、对作品创作和欣赏的背景等提出问题,这符合教育的特性。

(一)学生对作品的反应活动

艺术作品具有潜在的疑问,因为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评价是立体的、多方面的。在课堂上有三种方法能够促进批评探索:第一,可以让学生交换对某件艺术作品不同的观察和意见。这样,教师才有可能为学生提供检查他们对作品反应正确性的机会,并从他 人的经验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第二,可以让学生比较、对比相关的艺术作品,避免对艺术作品看法的局限。第三,可以给学生提供机会去体验那些挑战他们自己观点和价值观念的作品。以上三种方法都能帮助促进批评思考,在教学中,教师作为引领者又是学生的合作者,帮助并与学生一起确认艺术作品的含义和价值。

(二)教学概念和技能教学

艺术欣赏与评价在艺术教育中还需要其他的活动。首先教师需要有计划地获得相关的美学概念和必要的艺术技能。美学概念的知识扩大可以改善人们的反应。提供观赏艺术作品的方法,增加感受。概念和技能的教学活动要求老师扮演一位权威的角色,这是一种要求。

(三)学生的研究活动

了解艺术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等,以提高探索艺术作品含义的能力。教师除了通过讲授或布置课后读物提供这类知识以外,还要让学生通过独立研究去获得这种知识。在学生的研究活动中,教师的作用是充当导师和指导,帮助学生计划研究课题,帮助他们进行图书资料查询。

四、设计艺术批评课程

设计,是指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批评探索,了解和掌握全部相关的教学活动,并协调地组织好这些活动,对艺术教育工作者至关重要。艺术批评教学也是为了产生学习结果。这牵涉到课程设计的以下几个方面。

(一)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并得到持续发展的能力。欣赏能力的获得不能停留在告诉学生作品的好坏,还需要学生去直接体验这种作品价值。这就要求在设计艺术批评课程中,考虑到学生应该有机会表达、共享、思考他们对艺术作品的个体反应,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二)理解艺术是一种发展现象,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为个人的观点创造了可能性。规划教学需要容纳学生的差异性,能够容纳学生的不同观点。教师应鼓励学生养成批评思维的习惯,鼓励学生思考其他评价,并引导其在事实证据和逻辑一致性的基础上的评判。

(三)成功的探索还应具备其他的综合能力,如批评思维技能、人际之间交往的技能、研究技能。同时。对艺术作品的观察和理解一般来讲是观赏者全部认知能力的作用。我们在课程中需要设计教给学生美学概念和分类知识,没有这些知识,艺术作品特征的差异就会被忽略,无法推断作品意图。其次,提供相关艺术家的资料和艺术创作的背景资料,使学生推断出作品的意图,发挥更好的想象。最后,应教给学生相关的步骤,课堂活动的规则或原则。包括设计课堂常规教学活动,教室环境里与其他学生交往的不同方式,获取资料的过程以及陈述调研结果。

第9篇:艺术教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美术教育;素质教育;意义

1.美术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是人的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而美术教育则在达成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德、智、体、美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他们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只有促进这几个方面协调一致地共同发展,才是真正实现素质教育。但是美育有气自身的独特性,可以说它更具有一种综合性和超越性。因此,对于素质教育而言,美育是其中的灵魂和核心。缺少了美术教育,素质教育就难以实现其目标。

2.美术教育对素质教育的意义

2.1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教育最基础的任务就是通过美感教育和审美形态教育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鉴别、欣赏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健全,帮助其开发智力,并形成完善的道德和健康的心理,这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也具有推动作用。审美任务就就是要将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所积累的审美经验变成当代人心灵的财富,并培养他们善于创造美、珍惜美、理解美、感受美和发现美的能力,并在内心深处形成情感动力来激发他们建设美好世界的欲望。21世纪充满了竞争、希望、挑战和发展,学生不仅要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和熟练的科学技能,而且还必须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在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教授学生基本的美术理论知识以及相关的美术应用能力,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在进行美术教育时,必须要利用高度的艺术感染力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美感的养成。因此,授课过程中应以评价能力的提高、美术观念的形成、欣赏方法的学习和美术知识的传授为侧重点。通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帮助其更好地表现和传达审美观念和审美感受,从而促进其他各面能力的提高。比如,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基本图形,学生则可由此产生联想,学生的发散思维也能得到提高;还可播放音乐,学生依据音乐旋律来进行创作联想,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提高。所以,通过美术教育,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其审美能力的提高又可以促进创新能力等其他各项能力的提高,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美术教育这门学科主要依靠形象思维,其信息传递的形式是图象和形象,通过形象来进行信息传递具有生动丰富、容量大的优点,另外,当代社会又有多感触的、多形态的、声光结合的、立体的、平面的等多种新的形象思维语言产生,这就使得头脑的形象储存更为丰富。有机结合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往往能够激发灵感,活跃思维,从而促进新思想的产生。

学生在美术活动过程中能够体现其自我实现创造力和特殊才能创造力。其中,前者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而后者往往在接受过良好美术教育的学生身上具有明显体现,这些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而且形象描摹能力也很强,对形式美的感受力也较强,其创作出的美术作品往往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审美价值。通过美术教育对学生自我实现创造力的培养,能使美术形象语言更加多样和丰富,使学生思维更具广度和深度,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种形象思维文化教育,这对于学生良好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养成以及其创新思维的培养都是极为有利的。

在进行美术教育时,相关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也有一定帮助,比如鼓励学生综合运用多种传统绘画技法,结合指画和水墨,结合水彩和腊笔画,拼贴剪纸和撕纸等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废物材料的型、色、质利用起来进行色彩剪接、立体组合或者是平面拼贴,从而创作出具有现代造型的新作品。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还能让学生从中获得灵感,促进其创新思维的形成。

2.3促进学生品格的完善

美术教育虽然要注重美术知识的传授,但这并不是美术教育的终极目标。鲁迅先生就曾经说过,美育可对德育起到辅助作用,尽管两者的目的具有差异,但美育的力量却能够促进人们崇高品德的养成。所以,美育对学生良好品德得养成和发展意义重大。现代美育的意义基础是哲学思想,美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勇气、毅力、自制力等和美术学习活动相关的品格,而且还以学生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为依据,来引导学生认同祖国文化,从而形成爱国情怀,并让他们充满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而在当代社会,培养学生的这种品质尤其重要。

一部优秀的美术作品必然散发着理想的光辉,人们在欣赏时能够产生对生活、对社会或对人生的思考。教师在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优秀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品味其中的理想光辉、人格品质、思想情感以及所蕴涵的哲理等相关美的特质,通过美育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升华学生的灵魂,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其品格的完善和健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对于倡导、构建和普及人们的人文价值、人文关怀及人文精神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今的二十一世纪,充满了竞争和挑战,特别是在人才的竞争方面,表现得尤为激烈,但是在人才的竞争过程中,其所具有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将是取胜的关键因素,而美育则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当今的各个中小学校以及职业中学应加强学生的美术教育,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相关部门和教师也应在这方面进行更多的研究和探索,以使美术教育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中能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世霞. 新课标下高中美术教育现状及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