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力转移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
作者简介:侍晓雅(1979-),女,新疆昌吉人,昌吉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品牌。
中图分类号:F32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1.36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1-94-04
由于地理位置、历史发展、耕地限制等因素,喀什地区每年都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不到有效安置,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不利于特区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同时也影响着地区社会政治的稳定。如何把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成为实现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一、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及转移情况
(一)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
由于地理与自然环境的因素,喀什地区现有土地已经不能满足过多劳动力的生产需要,加之二、三产业的发展缓慢,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不到有效安置。据统计,截止2010年末喀什地区总人口为397.9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7.6万人,农村人口300.34万人,贫困人口136万人,农村劳动力90.6万人,富余劳动力57.5万人。“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劳务输出正是喀什人求“变”的真实写照。针对这一情况喀什地委、行署切实把劳务输出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大力开拓劳务市场,不断优化外出就业结构布局,广开劳务就业渠道,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开阔了农民视野,为地区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
表1 喀什地区农民人均收入和劳务输出收入情况
(2003-2010)
近年来,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喀什地区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劳务经济的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贫穷落后面貌的改变,更主要的是人们思想观念、生活生产方式的转变。表1表明,从2003年至今,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转移人数、劳务创收收入、人均劳务输出收入、人均劳务输出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自2007年开始劳务创收在地区农民的收入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到2010年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务创收比重超过了地区农民人均收入的1/4,劳务收入在农民的整个收入构成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劳务输出在减缓贫困方面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农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在喀什经济大发展之际,庞大的劳务输出大军必将成为喀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生力军。
二、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喀什地区的劳务输出已逐步成为喀什地区破解“三农”问题、加快小康社会进程的一项支柱产业。随着劳务输出的不断扩大,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显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低
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整体素质底,缺乏劳动技能,受传统习俗的影响以及一些陈规陋习的制约较深,思想观念以及工作方法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变化。其素质低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程度低。
据统计,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构成为,小学文化水平占43%,初中文化水平占49%,高中文化水平占7%,中专及以上文化水平占1%,表明该地区剩余劳动力仍以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为主。
由于农民文化素质低且不具备专业技能,使得农村转移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空间十分狭小,尤其是当地农村少数民族女青年因传统思想的禁锢很少到外地务工。
2.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低。
劳动生产率较高的非农业生产部门的组织形式、科学技术水平、生产管理形式和经营方式,相应地要求较高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劳动力与之相匹配,文化素质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与之匹配,而只能与农村传统农业和传统手工业相适应。非农部门的企业对低素质劳动力的培训成本高,使企业对低素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需求呈下降趋势;文化素质低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学习能力低,掌握、运用新技术的能力十分有限,进一步降低了转移率。
3.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岗位层次低。
调查发现,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从事服务业和小商贸,分别占55.72%和24.38%,散工、零工占13.93%。进城的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从事的是商业、餐饮业等劳动密集、体能消耗大的初级服务性行业,这与他们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缺乏专业技能培训密切相关。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工作以服务业为主,这是显著区别于汉族农民工的。根据职业技术进行分类,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从事非技术类工作,占74.63%,技术类工作仅占25.37%。可见,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从事的工作稳定性差,技术含量较低,这也反映了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力资本普遍较低的状况。
4.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收入低。
维吾尔族农民工收入水平普遍偏低,工作时间较长,工作环境相对较差。与汉族农民工相比,维吾尔族农民工的收入水平低,尤其是低收入水平群体所占比例过高。此外,维吾尔族农民工日均劳动时间10.5个小时,劳动时间明显长于城镇职工。而日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的维吾尔族农民工约占总体的4成,有16.66%的维吾尔族农民工日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日工作超过14小时的占4.44%。由于文化素质低,汉语语言不通,法律意识淡薄等原因,维吾尔族农民工劳动合同签约率低,各种权利被侵犯现象时有发生,这与汉族农民工状况基本一致。调查中发现,有超过25%的维吾尔族农民工认为自己的工作环境差或非常差,尤其是1.55%的维吾尔族农民工认为自己的工作环境非常差。
5.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巩固率低。
近年来,喀什地区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务输出逐年增长。通过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回流”情况也较为突出。大多数外出务工的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都未在务工地定居,劳动力转移主要是典型的“候鸟型”转移。缘于文化、习俗等因素及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使得外出务工的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返乡率比较高。
(二)职业技能培训的欠缺
培训的资源比较欠缺,培训的方法有待创新。目前开展农民转移培训主要还是依托教育系统现有的职业技校、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完全针对农民的培训基地较少。农民的素质普遍还较低,水平差异较大,这也给培训带来了较大的难度。随着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逐步提高。短期的、体力型劳动力会逐渐被长期的、具备一定技能和高附加值的劳动力所取代。面对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综合素质低、劳动力转移多属短期性、技术含量低等普遍问题,培训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培训经费短缺、硬件设施落后、师资力量缺乏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三)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自身因素
1.语言障碍。
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汉语交际能力较差,去外地打工会遇到汉语交际障碍,而目前技能培训的双语教育时间短,效果也不明显。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进入城市后往往因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使其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民俗障碍。
少数民族劳动力、文化传统、生活习惯、语言等与转移地并不相同。为了克服这些障碍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在地域上一般呈点状分布,目前的空间组织形式主要依靠“三缘”关系形成固定的打工群体,来解决其打工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这就不可避免的制约着劳动力转移的地点和行业的选择。伊斯兰教有许多教规和与之联系的生活习俗,最核心的是清真饮食。政府的民族和宗教政策在这方面已宣传多年,所以这些用工企业都很注意为新疆务工人员提供清真食堂并在合同中明确要求由新疆派出维族厨师,厨师的食宿和工资由企业支付。
3.思想束缚。
喀什地区农村人口中少数民族居多,少数民族农牧民占农牧民人口总数的92%以上,受传统习俗的影响,不少人认为“外出务工挣钱丢面子”,宁愿呆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里受穷,也不愿走出家门、外出务工挣钱。农村少数民族妇女更是被“妇女不出远门”、“女人的智慧抵不上男人的智慧”等陈规陋习所制约,加上农村乡村道路建设落后,生态环境恶劣闭塞,历史上形成了少数民族妇女基本不出门的旧习,宁愿在家闲着受穷,也不愿出来劳动致富。
(四)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
1.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市场不健全。
目前,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主要有政府相关部门组织转移、政府主导下的劳务经纪人组织转移、农民自主转移三大模式。政府主导下的劳务经纪人组织转移模式是现阶段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模式,但这一单一模式很难满足当地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2.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缺乏合理优化配置。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缺乏规范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多呈现出自发转移的无序状态,组织化程度非常低。他们通常是通过投亲靠友等自发方式,而不根据劳动力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而转移,也不依据劳动力资源的要素禀赋优势而转移。虽然,近年来政府也参与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转移,但是转移的方式仍然是以自发转移为主,政府统一组织仍然占少数。由于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完善以及信息的匮乏,使得这种自发转移的方式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和冲动性,而这种盲目性和冲动性使得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花费不必要的就业成本。
三、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一)政府应加大转移服务体系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要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体系建设,努力降低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措施,清理和纠正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有关规定和做法,不断完善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保障措施。二是要根据农村劳动力资源分布情况和转移情况,广泛培育劳动力市场,建立健全有组织、开放型、城乡统筹的劳动力转移的服务体系,以及面向城乡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在内的一条龙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三是要继续扶持引导农村劳务服务中介组织的发育,促使就业服务覆盖城乡,随着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发展,今后劳动力输出的主要任务都将通过劳动力市场来完成,政府要给予宏观管理和引导,完善劳动法规、劳动市场法规及日常管理制度,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使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利益都得到保障。四是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管理工作,切实保护外出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各级劳务输出组织机构要切实发挥好作用,及时了解外地劳务需求信息,适时组织劳务输出,规范外出务工各项手续办理和证件发放工作,减少农民外出的盲目性,努力降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本。五是要搞好与输入地的沟通协调,切实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服务和管理,认真解决农民工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加强对职业技能培训机制,提高剩余劳动者素质
1.加强职业技能学校建设。
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和输入地的劳务技术培训工作, 提高转移劳动力素质。全疆各级政府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 积极整合现有教育培训资源, 组织各类中等专业学校、农广校、成人职业学校和劳动就业培训中心等社会培训机构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引导培训、技能培训和定向培训。通过各级各地的培训机构完成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技术和文化培训, 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和技术水平, 增强他们在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 从而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收入水平, 促进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农村。
2.加大对劳务输出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
大力开展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以进城务工为目标,围绕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实际需求,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组织开展专项技术、单个岗位需要的专项职业能力培训,使农业富余劳动力获得专项职业能力证书,提高转移就业能力。以促进稳定就业为目标,根据企业岗位技能需要,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进行职业技能鉴定,使农业富余劳动力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提高稳定就业能力。以提升职业资格为目标,围绕转移就业和稳定就业,大力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使农业富余劳动力获得高一级职业资格证书,提高技能水平。企业要根据生产实际和岗位技能的需要,从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中划出一定比例资金,对招用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各类职业院校要积极面向农村初、高中毕业生,扩大学制教育招生规模,使新成长农业劳动力掌握职业技能,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加强协作,形成职业培训合力。鼓励和支持各类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向乡镇延伸,围绕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岗位实际需要和技能提升培训实际需求,主动承担和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劳动预备制定点培训机构要积极主动与各类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开展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专项职业能力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转移就业能力。
(三)加强素质教育、普及汉语水平
1.不断加强教育设施建设,加强义务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
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的多少和转移后的收入与文化程度的高低都存在着较高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应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加强农村教育,首先应加大科教投入力度。政府应减轻农村子女受教育的负担,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使所有的农村青年都能获得普遍受教育的机会,能够使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进而有助于其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其次,改革农村基础教育,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剩余劳动力的实践能力,为农村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
2.加强双语教学,进行双语培训。
提倡学汉话。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汉语强化培训,尽量使语言不成为我们交流和沟通的障碍。大力开展就业常用汉语言培训。以提高就业语言交流能力为目标,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采取以村为单位,利用农村小学、党员电教室兴办夜校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村少数民族劳动力就业日常用语和就业岗位常用汉语培训,提高农村少数民族劳动力汉语水平,提高就业语言交流能力。
(四)完善劳动力市场
1.加强、规范劳动力市场建设。
完善劳动力市场,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首先,建立多层次,多功能,多种形式的劳动力市场。比如初级劳动力市场、中级劳动力市场以及高级劳动力市场,让市场成为配置现存的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手段。但在此过程中,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应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把分散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组织起来同劳动力市场有机连成一体,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盲目流动,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的有序性。其次,应完善劳动力市场的管理法规和制度。
2.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
一是农村劳动力输出地政府不得强行收回外出务工就业农民的承包地,要为那些在城里就业尚未稳定的农民工留下一块“活命田”,让他们进退有路,心中不慌。二是净化劳动力市场环境。通过舆论引导和政策推动,规范企业用工和工资支付行为,严格社会保险费用征缴,强化企业劳动保护和劳动者自我防患意识,完善劳动者对侵权案件的投诉举报与受理制度,健全劳动保障争议调解和仲裁机制,建立规范的劳动力市场秩序,依法依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三是可通过开展维护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普法宣传周活动,以进一步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在全社会形成依法维护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的良好氛围。四是提高农民工社会地位,使农民工能有尊严地工作,通过进城务工,获得幸福。
总之,解决好“三农”问题,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全党提高农民工社会地位,全民和全社会共同担负的责任,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将会得到不断解决。
参考文献:
[1] 蔡传柏.低素质农村剩余劳动力难转移的原因[J].致富时代,2011,(09).
[2] 申亚丽.关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思考[J].时代报告,2011,(08).
[3] 毕赛赛.基于二元经济理论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1,(04).
[4]唐环.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社会背景及转移方式[J]. 天府新论,2011,(05).
[5] 王艳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研究[J].林区教学,2011,(08).
[6] 王娟.浅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职业教育[J].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报,2011,(02).
[7] 林丽娟.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安置和就业问题[J].企业家天地,2011,(06).
[8] 刘琼、张可云.全球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中国市场,2011,(29).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趋势调查;培训成本
金华市现有人口456.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56.94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248.39万人,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138.39万人,从事农业的劳动力111万人。按目前的农业生产力水平,至少有6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需向非农转移。当前随着 “五十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和“百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的实施,课题组对金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抽样调查,分析转移趋势有以下特点:
一、地方各级政府重视程度高,扶持力度大
金华市各级政府重视农民增收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实施各项优惠性举措,切实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据《金华市本级“百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财政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实行“政府买单”的补助制度,对资金投入作了硬性规定。各县(市、区)要按照当年培训任务数和一般农民人均不低于300元、被征地农民不低于500元的标准,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其中一类县(市、区)至少安排500万元,二类至少300万元,三类至少150万元。多数县(市、区)按要求甚至超标准执行,义乌市、永康市对几乎所有培训项目实行免费。
二、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与区域经济的结合度高、针对性强,转移效果好
金华市各地将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从本地经济发展需要和市场用工需求出发,精心设置多种培训项目,提高了农村劳动力职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目前,市区的来料加工经纪人培训、义乌的经商人员培训、东阳的建筑工人培训、永康武义两地的五金产业操作工培训、兰溪浦江两地的境外就业培训及磐安的中药材培训都各具特色,朝着品牌化方向发展。在因地制宜设置培训项目基础上,各地还不断探索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创业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农民培训后的转移率。如婺城区一直将“企业下单、政府买单、农民接单”的订单式培训作为重点来抓,已有30余家企业参与订单式培训,累计培训学员8554人,实现就业7151人,就业率达84%。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转移就业率提升
调查中发现,有68.2%的农村青年最关心如何增加收入;在致富的方式上,外出务工已成为多数农村青年增收的首选途径,84.6%的农村青年有打工经历或正打算外出务工,81.1%的农村青年已经基本摆脱了故土难离的思想禁锢,大部分人都有出去闯闯的主观愿望。
随着农民思想的解放,金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就业率逐年呈上升趋势。据统计,金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率2000年为39.2%,而2002年、2004年、2006年则分别为48.6%、56.3%、67.6%,并力争在“十一五”末达到75%。单单在2007年,全市共完成各类农村劳动力培训16.059万人,其中农业专业技能培训2.189万人,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7.106万人,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6.208万人,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0.556万人;有7.963万人获得培训证书,其中3.806万人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受训后转移就业5.931万人,培训后转移就业率为83.46%。
四、本地就近转移是主要转移去向
金华市各县(市、区)蓬勃发展的工业块状经济及第三产业给本地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目前金华市农村劳动力在市域范围内转移的比例高达80%以上。转移就业所从事的职业也日趋多元化,从事非农性质的职业比例达82.9%。进入二、三产业务工的占73.1%。同时据企业用工状态数据统计,本地农村劳动力已占金华市工业园区用工总数的60%左右,尤其是受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很受企业欢迎,他们基本能直接上岗就业,大大减少了企业培训成本。
得益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中国科技五金城两大市场的辐射,来料加工业已吸引20多万农民在家门口转移就业,据统计,2003~2006年全市累计发放加工费29.87亿元,2007年上半年全市有31.8万人参与来料加工,发放加工费达到6.69亿元,同比增长了32.48%。来料加工解决了一大批农村、城镇闲散劳动力和失地、失业人员的生活与就业问题,已成为展示金华经济发展的新名片,是妇女就业增收的新渠道。
另外,“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去向之一,目前已吸纳农村劳动力从业人员1.82万人。金华市民营经济活跃,自主创业氛围较浓厚,据调查,金华市有个体经营户33.3万户,这其中大部分为农民。如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大部分市场经营户是农民;在民营经济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永康,为当地五金产业配套而创办家庭式作坊的小老板就有上万人,其中当地农民业主占90%以上。此外,金华市还有大量农民在全国各地创业,如小商品营销、建筑施工等,婺城、金东两区也有不少农民全国许多城市开茶楼。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呈年轻化和技能化趋势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 农村剩余劳动力 制约因素
1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理论
最早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研究的是阿瑟·刘易斯。20世纪50年代,他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分为以城市为主的现代工业部门和以农村为主的传统部门两部分,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要远远低于工业部门的。要实现农村的工业化和农业的现代化,就要由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化,达到城乡同一。首先就要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他认为,在那些相对于资本和自然资源来说,劳动力是如此丰裕,以致在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很小或等于零,甚至为负的国家里,劳动力的无限供给是存在的。也就是说在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很小,为零或负的情况下,农村出现劳动力剩余。如附图,横轴OL代表劳动力,纵轴OW代表工资,D代表的是劳动的边际产品。在保证工资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工业部门可以从农业部门吸收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当吸收劳动力至Ln时,农村中已无剩余劳动力,工业部门要再吸收,只有付出更高的工资。同时农村中由于剩余劳动力的转出,开始向机械化迈进,从而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最终实现农村地区工业化和现代化。
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也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作出了解释,他认为,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的决定因素是城乡经济结构差异以及转移者对转移成本和效益的权衡,其动力是城乡预期收入水平的差异和城市就业的概率。托达罗模式涵盖了以下几点内容:第一,人口流动的基本力量来源于转移者对比较收益与成本的合理经济考虑,这种考虑还包括心理因素;第二,预期的而非现实的城乡工资差异使人们作出移入城市的决策,这种预期的差异主要包括两个因素,工资水平和就业概率。而就业概率的大小又由城市失业率的高低和城市新创造就业机会的多少来决定;第三,农村劳动力获得城市工作机会的概率和城市的失业率成反比;第四,人口流动率超过城市工作机会的增长率,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合理的。在城乡预期工资差异很大的条件下,情况必然如此。
2 长期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因素
(1)农业发展落后和农村劳动生产率不高。目前我国的农村尚处在规模家庭经营方式下,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水平不高,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特别是一些有文化技术水平的劳动力,长期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基本上是老弱妇幼者,这种低素质的农业劳动力难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同时也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
(2)乡镇企业吸收能力逐渐减弱。在二元经济结构的城乡分割下,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初是向乡镇企业转移。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于乡镇企业过于分散,地区布局不合理,乡镇企业的聚集效应减弱,导致就业容量减少。另外,乡镇企业由于资金增密,生产方式逐步转向内涵式生产,因而对简单农业劳动力的吸引力越来越少。
(3)城市吸收能力减弱,城镇化水平不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积极推进,引起城市职工下岗数量增加,城里就业压力日益增加。同时,我国城镇化的水平比较低,也无法吸收过多的劳动力。从世界各国发展历史看,工业化、现代化进程都伴随大量人口转移,而在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差距水平很大。2001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为37%,与同等GDP水平的国家比要低许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和发达国家的70%~80%。这都加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难度。
(4)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加大了农民向城镇迁移的成本,从而进一步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存的户籍制度,给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带来诸多的不便,比如他们无法取得同城镇市民同等的竞争能力和平等的待遇,没有相配套的医疗保障措施,子女上学受到歧视性规定等。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人为因素,比如长期拖欠农民工的工资,有些行业明文规定不招农民工,甚至有的城市要求农民工进城后需缴纳暂住费、管理费、岗前培训费等等,这些都加大了农民工进城的成本,使许多农民工对进城打工望而却步。
(5)农村劳动力自身文化素质低也制约了其向城市的转移。我国农村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劳动力的比重高达80%,文盲半文盲占5.6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6.64%。在农业劳动力中,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只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5%,这些劳动力因为无文化无知识无技术,导致无法从事高技能、高工资的工作,只能从事一些依靠体力的,甚至是无保障的工作。因此劳动者素质低已成为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又一个“瓶颈”。
3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及对策思考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一个国家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化的必由之路,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要富裕农民,就要减少农民,因此我国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1)要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实现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基础,政府应积极创造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宏观环境与政策,积极干预和支持为农民提供现代化经营所必须的各种产前产后服务。同时,建立健全农用土地流转机制,还要转变农业经营方式,拓展农业内的就业空间。在农业现代化技术类型和路线的选择上,着重培育发展资源和劳动密集型农业为主,坚持走高就业低成本的农业现代化的技术路线,避免过早地走上资本替代劳力的道路。再次,要因地制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
(2)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仍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当前应调整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工业。特别是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业,逐步形成种养加工、产、供销一条龙,农工商,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链条,既能充分发挥乡镇企业优势,促进乡镇企业新一轮的增长,又能吸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二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把交通、通讯、保险、金融、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行业作为重点,积极发展,从而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
(3)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使劳动者能够平等竞争、自由选择、自由流动。加快城市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保障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合法权益。完善省、市、县垂直的职业介绍组织机构,并与省际间、国际间的服务网络相联通,扩大服务范围增强服务功能,以充分发挥职业介绍机构在劳动力转移中的媒介作用;尽快建立有关城镇劳动供求信息的预测、预报体系;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信息服务,从而避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盲目流动。
(4)加强农村教育和劳动力就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受农民自身人力资本素质和适应力的制约。一般来说,文化程度高的农民市场意识较强,能够通过多渠道收集社会信息,了解职业的岗位需求,自觉地接受各种职业岗前培训和专业技术教育,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而当前我国农民平均接受教育水平较低,这使得他们进城后无法参与高收入岗位的竞争。因此这就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等方面出资,构建完善的农村教育体系。通过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基础教育办学模式、改善办学条件、普及农村儿童的义务教育,实行大规模的各种职业培训,从而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5)加快体制创新的步伐,为农民进城创造良好的制度性前提。尽快改造传统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实现户籍管理上的城乡统一,实行城乡一致的劳动用工制度;缩小农村劳动力和城市劳动力在用工成本上的差距,改革土地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市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代替目前土地和农业对兼业农民的保险机制等。只有在制度上废除造成我国城乡分离的基础,使农民真正获得国民待遇,才能从根本上为农民进城创造出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最终完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6)加强组织领导,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提供可靠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是解决农民增收缓慢问题的现实选择,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各级党委和政府应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大局出发,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努力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积极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开展。
(7)努力创造更加良好的政策环境,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应在财政、税收、金融、土地、工商、劳动保障等各个方面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应进一步完善有关农村土地承包及农民进城入镇的优惠政策。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基础上,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放活土地使用权。要严格执行国家的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规范农村分配关系,不得在规定承担的有关税费外,向外出务工的农民加收其他任何费用,从源头上堵塞各种乱收费渠道,从根本上减轻进城镇务工农民的负担。
(8)加强思想教育和政治宣传,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心理和歧视行为。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工仍然是弱势群体。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在观念上存在的“城乡对立”和在体制上存在的城乡分治的深刻影响,城乡居民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隔膜,城市居民对农民工在心理上存在着认同歧视和情感歧视,并表现出相当矛盾的双重心态:一方面是接纳的心态,因为农民工是很好的廉价劳动力,可以分担城市居民不愿做,而城市居民又需要的那些累活、脏活和险活;另一方面是拒绝的心态,因为农民工加剧了城市就业市场的竞争,害怕他们抢夺了工作机会,也担心会影响市容和社会治安。这种双重心态实际上是只承认农民工的劳动,不承认农民工的权益,由此而又导致了一系列的歧视行为,如就业歧视、劳动报酬歧视、社会福利歧视、子女就业歧视、执法歧视及日常生活和交往歧视等等。社会对农民工存在的这些心理歧视和行为歧视,严重地阻碍了他们融入城市社会生活,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和政治宣传,通过事实教育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正确认识,在全社会逐步造就对农民工的尊重氛围,促进农民工向城市居民的转化。
参考文献
1 熊启泉.民工荒的成因及现实意义[J].改革,2005(5)
2 候风云.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规模估计及外流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导刊,2004(7)
3 张佑林.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的拉力与推力因素[J].改革,2005(7)
4 王爱民.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J].理论前沿,2004(2)
5 杨莎莉,丁福云.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成因分析[J].农村经济,2004(6)
6 许永兵,文春玲.农村内部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影响分析[J].农村经济导刊,2004(12)
关健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
作者简介:林振东(1966-),男,福建龙岩人,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理论教学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8)17-0035-05
一、现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现行成人教育体制无法满足农民工的多种需要
现有的成人教育体制在时间安排上基本上采用全日制,在收费上往往令农民工望而却步,在班级安排上使具有不同经历的农民工与未走出过校门的学生坐在同一教室里,在教学内容上不符合农民工的生活实际,在教材用语方面不符合农民I的思维习惯,等等。目前,虽然部分省、市如上海已经开办了专门的农民工学校以满足他们的特殊需求,但那些传统的职业学校很难迅速改变它们的时间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管理形式等。现有的成人教育体系是农民工所不能接受的,现有的成人教育费用对于农民工来说更是无法承担的。此外,农民工来自农村,他们固有的生活体验、生活习惯、思维观念、文化观念具有特殊性,这也注定针对市民的传统成教体系无法胜任对农民工的教育工作。因此,教育部门要面对现实冷静思考。吸引农民工走进学校,学校教学、管理等方面要进行适时调整。
(二)现行农民工教育缺乏系统的安排
农民工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而目前的农民工教育所缺乏的是:统筹安排与协调不一致,政府、用人单位、职业学校、社会办学力量各自为政。缺乏沟通与系统安排。
1 多头管理的培训模式制约了对农民工培训的实施。目前,农民工培训工作的主管部门有农业、科协、教育、劳动人事部门,地方主要是县乡政府,这种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农民工培训布局使得培训无法形成总体的统一规划,各部门相互推委责任下压,势必造成培训工作最终落在县乡基层政府头上。而基层政府根本没有财力投在对农民工的教育上,农民工培训吸引民间投资和社会捐助的能力又很薄弱,致使我国农村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市场化进程大大落后于经济市场化进程。
由于各级政府缺乏一套统一协调机制,政府、企业与职业学校之间也缺乏沟通与联系,而出现“民工潮”这种供不应求与供求错位的问题。
2 由于农民工的流动性极大,他们与用人单位的合作是短期的、不稳定的,因此具有盈利性质的企业和用人单位是不会花大力气对农民工进行技能与职业道德的培训,更不用说系统性教育。政府相关部门对此缺乏指导与监督机制,而职业学校对此也难以进行有效的弥补。
3 职业学校的办学缺乏政府的宏观指导与人才市场需求信息的引导,出现了无计划性与盲目性。由于农村条件限制。目前许多打工者只能在城里寻求培训。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单位或个人趁此机会开办一些不重实际效果只图收费的培训班,有的一味追求对农民进行所谓的强制性培训,只要交了钱,就可以拿到务工证。还有一些培训学校乘机到处招摇撞骗。宣称有学历、解决就业出路,使得一些迫切希望掌握劳动技能的打工者节衣缩食交了培训费,却学不到真本事,工作依然难找。笔者认为,政府需对社会力量办学加大监控,对一些违法办学机构加以取缔以保证职业学校办学市场的规范化,切实引导农民工参与能为他们带来收益的培训。
(三)农民工自身的积极性不高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庭生活负担过重、工作繁忙辛苦而缺少时间、年龄偏大、收费过高等等。笔者认为。由于城市自身出现的就业压力问题与下岗问题,即使是接受过教育与培训的农民工也很难找到能够与其教育投入相一致的工作,这便造成农民工对教育的高期望与低效益的矛盾心理。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实施农民工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政府的扶持。为农民工教育提供有益的社会大背景。“民工潮”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已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关于农民工的系统安排已纳入到各级政府的规划范围。
第二、农民工自身对教育的渴望。在竞争激烈的城市中,农民工往往只能从事城里人不愿干的脏累活,所以他们比其他农民更深刻地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尽管农民工具有对教育的高期望与低效益的矛盾心理,但他们也明白接受较多的教育意味着自身竞争力的提高、收入的增加和命运的改变,所以农民工自身对教育是感兴趣的。经济条件稍好一点的农民工非常重视其自身的教育。
第三、新生代农民工的智力水平、接受能力和丰富的生活经验为他们接受教育提供了前提条件。据统计,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的年龄在16―25岁之间,位于技能开发的最佳年龄阶段。
第四、对农民工教育的不断深入探索和研究,将会不断地给农民工教育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近些年来。关于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分层和流动人口的专门研究成果日益增多,这无疑给农民工教育研究提供宏观理论背景。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将为农民工教育的开展指明方向。
(二)农民工教育培训失衡的归因分析
1 企业、政府和社会的责任不到位
政府责任缺乏,是农民工参培率不高的重要因素。农民工生活在城市,工作在城市,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他们依然是农民工,不能享受所奉献城市的社会福利政策,“二元”户籍和经济结构在劳动者身上体现得最充分。农民工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政府部门只是重劳务输出,轻技能培训,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研究不多。指导不全面系统:对与农民工教育培训有关的用人单位、教育机构、从行业的各种关系协调不力:对农民工教育培训的资源整合不够,造成有限教育资源的浪费;对农民工教育培训采取的措施不力:没有建立统筹协调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同时。政府的服务不够,有关农民工培训和就业的信息渠道不畅通。农村闭塞、农民分散、现代通讯工具少。书报杂志订阅少,农民不知道在哪里学、学什么符合市场的要求;不知道哪儿好就业,只好辗转南北盲目流动。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相关教材开发跟不上形势的要求。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和就业指导不及时,对农民的教育培训结果评价系统不健全。
农民工在次属劳动力市场超强度工作、超时间劳动的背景下还投入学习是不太可能的,加上企业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常以农民工缺乏稳定性为由,拒绝对其招用的农民工实施培训,在农民工培训问题上不愿作长期投资。
有些领导和部门对农民工培训工作只停留在口头上。具体问题落不到实处,相关政策、措施不到位,致使农民工培训处于一种比较松散的状态。加上农民工培训经费投入不足,缺乏资金保障。多数培训机构基础条件较差,缺乏培训所需设施、设备、
培训教材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等等,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
2 农民工对培训的认识缺乏开拓性、长远性
农民工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自然经济冲击下诞生的,其思想与农村自然经济思想一脉相承。农民工受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思想的束缚,视野较窄,目光缺乏长远性和开拓性。首先,对参加培训缺乏足够的动力,79%的农民工并没有像多数学者预言的那样准备“农民变市民”,而只是做好了打几年工。临时赚点钱的打算,最终还是会回归土地,但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因为要准备变为市民,必然要考虑到就业、子女教育、住房等问题,而这个门槛对于农民工来说实在不容易逾越,这导致相当一部分农民工缺乏足够的动力参加培训。其次,对培训内容的选择缺乏长远性,为了让农民工永远转移进城市,培训内容应该是丰富的,如法律知识、纪律与时间效率观念、自我保护意识以及职业技能培训等。但是。农民工大多只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在对培训内容的选择上,更看中的是短期收益。第三,对培训的成本和收益缺乏正确的认识。参加培训是要付出成本的,即培训的费用和培训所需的时间,后者构成了培训的机会成本。
3 政府缺乏对农民工培训的配套政策
从目前国家颁布的有关农民工培训的文件来看,主要是阐述怎样培训农民,以促进农民非农化,而缺少对农民非农化问题的配套规划和阐述。事实上,农民工培训工作不仅是对数量众多的农民进行培训,更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战略措施。必须要有农民非农化的长期规划,农民工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农民工素质,使农民工适应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和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需要。实现在城镇就业,最终使农民工融入城镇。同时,经过培训并已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工是否依然是农民,政府应该给予他们怎样的社会待遇,给予他们什么样的社会定位,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定论,这也是农民工培训的政策领域存在的障碍因素。
4 缺乏对现有资源的有效整合
首先,在培训机构上缺乏有效供给,以学校为本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忽视劳动力市场需求。难以向农民工提供具有较强针对性、实用性的教育培训。其次,在培训内容上缺乏有效的供给,各类培训机构在培训内容供给上也是极不平衡,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5 缺乏有效的培训质量控制体系
农村青年满怀希望参加外出务工人员培训班,希望能学到点实用技能。但是,结果却大失所望,“技能培训全在黑板上学。这又不是初高中。哪儿能真的学到东西啊”。于是。没过几天班里没剩下多少人,这不仅仅反映出当前农民工培训的现状。更折射出当前农民工培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缺乏优秀的师资,切合实际的培训教材不多。教学手段陈旧单一,实践教学严重不足,更为严重的是目前政府还没有有效的农民工培训质量评估控制体系,难以促进培训质量的提高,培训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频繁的职业变动使企业和单位不愿为其提供教育和培训。
农民工受教育培训机会的获得与其职业的不稳定和多变有很大关系。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处于无限供给状态,因此农民工外出找工作没有多少选择余地,他们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劳动法》也没有有效地保护农民工的就业权益,同时他们自己的法律意识也很淡薄,绝大多数农民工无法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不少企业利用法律缺陷和农村劳动力供给的丰富。采取短期使用农民工的策略,以降低企业生产和经营成本:农民工为了寻找更好的工作。或不愿长期干一种工作。也经常会不辞而别。因此农民工很难与企业或单位建立起稳定的契约关系。农民工的频繁流动和这种不稳定的关系使企业或单位不愿拿钱为农民工提供教育和培训。
三、培训的模式思路
(一)构建以输入地区在职教育为主的农民工教育模式
农民工教育由以职前培训为主转变为以在职教育为主,更符合当前农民工的实际。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农民工群体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发展起来的。早期的农民工文化基础较差,多为文盲与半文盲,年龄较大。所从事的工作基本上是技术含量低的体力劳动,劳动强度大、工资低、工作流动性强。他们外出打工的目的主要是为养家糊口。对他们而言。城市仅仅是一个工作场所。由于缺乏基本的职业技能和城市生活经验,因此,这一时期的农民工教育重点为职前的引导性培训,辅之以职业技能培训。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年龄特征趋于年轻化。以青壮年为主,其文化素质较前一代农民工高,他们从农村出来的主要目的已不仅仅是为了赚钱糊口,更期望自己能够长期留在城市,成为城市居民。农民工的这些变化,必然要求农民工教育由以职前的引导性培训和劳动技能培训为主,转变为以在职培训和加强融入城市所必须的文化知识教育为主。
(二)MES模式
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课程模式是由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一种“模块式职业技能培训模式”意为“适于就业技能的模块组合”。由于农民工受工作时间、工作条件的制约,农民工教育培训的课程不应该是固定和系统化的,应该是农民工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灵活选择。MES课程模式提供了适于自学的学习材料。强调学员的自学,这样能使学员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能为农民工节省时间、节省费用。
(三)富平模式
“富平模式”,即“民办公助”的培训――就业――权益保护一体化的农民工培训就业新模式,富平学校是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汤敏等人出资于2002年成立的职业学校。是我国第一个“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股份制有限责任中级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它以市场化的操作方式,针对贫困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探索出培训和就业“一条龙”的运作方式。
(四)订单加定向式教育模式
“订单加定向式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参与合作的企事业单位与教育部门签订人才培养培训合同,优先录用合作院校的毕业生,并要积极参与职业院校的教育与培训活动,在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果评估等各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这样学生成材率和就业率都比较高,教育部门与用人单位以及被培养者三赢。在全球化经营中,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于是。一些知名企业提出并实施超前“定做人才”战略,“订单式加定向式教育”最大的好处就是。一方面学校教育目标明确,教育内容专一,教育方法是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来培养人才,学生一旦进入就业岗位。其适应能力较强。另一方面减少了学生的就业压力。给学生入学就业吃了“定心丸”,使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操作技能。
(五)补偿教育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副主委陈守义提
出实施补偿教育,把农民工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他认为,社会上琳琅满目的教育培训机构,对于广大农民工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及”。农民工迫切需要的是适合他们的成人教育模式。所谓对农民工的“补偿教育”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从硬性的国家和地方政策方面,通过有关的政策法规将对农民工的补偿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如可通过部分财政拨款与雇主、农民工共同负担经费,采取补助、培训券、报账等方式,对农民工进行学历、专业技能、法律常识、公共道德方面的教育。如就地开办培训班、知识讲座等;二是从柔性的文化熏陶、文化感染和文化享受的角度,为农民工的文化生活提供服务。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单位都应向农民工开放,为农民工看书阅报、学习科技知识等提供方便。
四、教育培训的保障机制
(一)启动先行地区的试点,加强农民工培训的立法工作
为了切实加强农民工培训,许多发达国家都注意通过立法措施支持农民工培训,明确农民工培训或农村职业教育的地位、内容和资金投入,依据法律规范利益相关者和行为,并协调其相互关系。此项工作虽然已经开始引起我国相关部门的重视,但是,我国农民工培训的专门立法工作,在总体上尚未启动,甚至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我国的农民工培训工作仍处于加快启动和多元分化的阶段,建立全国性的农民工培训专门立法,条件尚不成熟,操之过急有可能产生物极必反的结果。但可在局部先行地区,加快农民工培训立法的试点工作,通过地方立法或部门条例的形式,形成约束利益相关者行为、规范其相互关系、维护农民工培训市场秩序的基本依据。借此,为今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民工培训的立法工作积累经验。
(二)引入竞争与市场运作机制促进农民工培训模式的改造与培训质量的提高
1 鼓动各地因地制宜地建立诱导不同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农民工培训的机制,以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农民工培训融资机制的诱导功能
借鉴国际经验和现行政策的基础上,第一,借鉴农村信用社对农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的经验,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扶持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受训农民及其转移和创业:或利用财政资金对受训农民的创业贷款提供部分贴息。第二,在加强部门合作的基础上将农民培训和鼓励农民自愿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结合起来,对于受训农民参加职业技能鉴定,降低收费标准。第三,允许用人企业将农民工培训经费的一部分冲抵企业税收,以便于激发用人企业开展农民培训的积极性,
2 积极营造不同类型培训机构平等竞争的环境。强化市场对农民工培训机构的筛选机制。加强农民培训示范学校或示范基地建设
对现有培训机构和培训资源的整合、集成与利用,应该在鼓励和诱导不同类型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农民工培训的同时,一方面注意利用和改造政府及准政府系统现有的培训资源,促进其焕发生机活力并挖掘其培训潜力;另一方面,积极扶持企业、民间培训机构和农民专业协会、专业技术经济研究会、行业协会培训体系的成长,逐步形成鼓励不同培训主体有序分工、公平竞争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与此同时,对培训机构和培训资源的整合、集成与利用。应该主要服务于培训农民、提高农民素质的目标,而不是救活培训机构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加强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共同加强农民工培训示范学校或示范基地建设。
关键词 职业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1-0049-04
一、引言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定的就业是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必由之路。为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各级政府通过各种方式提升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增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华东区域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包括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宿迁五市在内的江苏苏北地区、安徽、山东是华东的经济洼地,也是华东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最重的地区。职业教育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紧密,其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人力资本配置作用。在此背景下,深化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的研究,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策略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国内一些学者对职业教育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第一个领域是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杜睿云、安树伟(2012)基于比较优势的视角,在提升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方面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进行了比较,归纳出职业教育具备应用性、灵活性和实践性等特点,提出了“契合农村劳动力成长特点、降低受教育者成本与风险、满足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需要等方面都具有很大比较优势”的理论观点,并据此指出职业教育可以成为对农村转移劳动力进行教育补偿的有效方法[1]。李敏(2015)分析了苏北职业教育与就业的关系,提出了发展职业教育的“三个保障”“四项建设”“五个统筹”等相关策略[2]。阚大学,吕连菊(2014)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克服内生性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职业教育促进了中国城镇化建设,推动中国城镇产业结构转型与就业结构升级[3]。
另一个领域是职业教育服务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提升路径方面。唐瑾(2014)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的就业压力出发,分析了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机理,并从宏观制度和具体策略两个层面提出了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4]。马建富(2014)从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人力资本困境的角度提出了职业教育制度配置和政策创新的培训策略[5]。
不难看出,现有研究多基于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促进作用方面进行理论突破,多基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相对较少,尤其缺乏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贡献方面的实证分析。鉴于此,本文以华东六省一市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数据为样本,整理和收集2003―2014年间的面板数据,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给予实证分析,得出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贡献的研究结论。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来判断职业教育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在一个平稳时间序列中,如果变量(A,B)之间存在稳定的影响关系,则需要判定是变量A的变化引起了变量B的变化,还是变量B的变化引起了变量A的变化,或者是两个变量A、B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从统计学意义上可以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判定因果关系的方向,从而判定哪个变量是因,哪个变量是果,或者互为因果关系。
从上述对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在对一个时间序列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时有一个前提条件,时间序列必须是平稳的,否则可能会出现虚假回归问题。所以首先要对需要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来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
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可看出本文中的时间序列是同阶单整的,这时需要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共同的随机性趋势,即协整关系。本文采用Johanson协整检验来判定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
(二)数据来源和说明
采用职业学校的数量和招生人数这两个变量表示职业教育规模,职业学校的数量为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和成人中专几类学校的数量之和;职业学校的招生人数也为这几种院校的招生人数之和;用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表示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数据从华东六省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山东)2003―2014年的面板数据中获得。其中,职业教育规模用职业教育部门费用支出代表,收录于我国华东六省市统计局的统计年鉴中的教育统计,职业教育及培训人数的数据获得于华东各省市教育部门和农业部门,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来源于华东各省市农业部门。
1. 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为消除异方差的影响,分别对职业学校的数量、职业学校的招生人数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取自然对数(Lsc:代表职业学校的数量,Lst代表职业学校的招生人数;Lmp代表劳动力转移人数)。为了避免非平稳时间序列进行实证检验导致的虚假回归问题,先对统计数据进行ADF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
ADF单位根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三个变量Lsc、Lst和Lmp的水平值都没有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但当对三个变量取一阶差分后,各变量都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所以可以判断三个变量皆为一阶单整变量。这样变量之间就可能具有稳定的协整关系,为进行下一步检验提供了可能性。
2.Johanson协整检验结果从表2的Johanson 协整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三个变量Lsc,Lst 和Lmp 在1%显著水平和5%显著水平下都拒绝了没有协整关系和最多一个协整关系的假设;而在1%显著水平下接受了最多两个协整关系的假设,在5%显著水平下拒绝了最多两个协整关系的假设。
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根据协整检验结果,职业学校的数量、职业学校的招生人数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存在协整关系。但是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需要进一步确认。首先,对职业学校的数量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表3给出了检验结果:在5%的水平上,承认了职业学校的数量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的格兰杰因,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不是职业学校的数量的格兰杰因,即职业学校的数量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相互之间产生了影响。
其次,对职业学校的招生人数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表4给出了检验结果:在5%的水平上,承认了职业学校的招生人数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的格兰杰因,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也是职业学校招生人数的格兰杰因,即职业学校的招生人数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相互之间产生了影响。
(三)实证结果分析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可以看出,职业教育规模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促进作用:职业学校的数量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职业学校的招生人数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因此,职业教育规模(职业学校的数量和职业学校的招生人数)会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产生积极影响;反过来,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的增加也会促进职业教育规模(职业学校的数量和职业学校的招生人数)的扩大。
首先,职业学校招生人数的扩大,会使得农村劳动力获得职业教育的机会增加,从而使得农村劳动力能够更好地获得就业准备知识。这些就业准备知识包括相关工作岗位的基本知识、专业知识和必要的安全知识等,就业准备知识对农村劳动力获得非农就业的机会是必不可少的。其次,职业学校的数量增加,会使得农村劳动力获得相关知识更全面,可以更好地适应各种职I需求,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从而转变为市民。因此职业教育规模(职业学校的数量和职业学校的招生人数)的扩大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的增加,对农村劳动力转变为市民这一过程产生了积极影响。
其次,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的增加会增加需要获得相关知识的需求,而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就需要扩大职业教育规模,这时主要是促进职业学校招生人数的增加。而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的增加,对于获得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要求会进一步提高,从而可以获得更好的职业培训和职业发展,更好地融入市民生活。为了满足这种需求,更多种类的职业学校就会发展起来。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的增加就促进了职业学校数量的增加。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的增加促进了职业教育规模(职业学校的数量和职业学校的招生人数)的扩大。
三、提升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水平策略
从上述实证分析可以得出,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产生了积极影响,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便捷、准确的方式,同时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对于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城镇化进程都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考虑到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会促进华东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因此,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进程中,要发挥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加强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作用。
首先,各地政府要完善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管理体制的投入。在思想上要有前瞻性,通过政策的及时跟进,对各类职业教育与培训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同时对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要实施严格的监管与评价体制,“完善和推广第三方监管机制,切实将监管政策落到实处,加强对培训资金使用、培训内容及培训满意度、培训师资等多方面的监管”。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完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制度,加大职业培训补贴政策落实力度,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参加培训和取得技能证书的积极性。第三,各地政府还要积极推进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宣传工作,提高他们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积极性与意愿。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渠道,宣传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培训以及创业培训的相关政策;大力宣传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和创业的典型案例,报道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好处,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舆论氛围。
(二)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各地政府要加强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的软硬件投入。在硬件方面,要加强教育与培训基地建设,提供强大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硬件设施。各地要利用现有的职业院校、各街道社区、工会、妇联等各类培训资源,改造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示范基地,各地政府要主动承担培训任务,购买培训需要的各类设施设备,提高培训资源的利用效率。在软件方面,要开发适合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内容,根据转移劳动力的不同情况和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开展多形式、多样化的培训。坚持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等形式,通过课堂教学、电视广播教学、网络课程、移动端微课等教育方式,全方位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技能、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
(三)提倡多主体协同机制
1. 湛江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主要特征
湛江市立于祖国最南端,地处粤桂琼交界及雷州半岛处,辖3市2县5区,87个乡镇,13233条自然村,三面临海的地理位置,使得这片土地有大量丰富的资源。本市总人口达71671万人(2013年),占广东省总人口的67%,农村人口43648万人,占总人口的609%,占广东省总农业人口的1067%,其中约有20397万农村劳动力。而湛江市耕地面积473万顷,这样的耕地面积和农村劳动力是极其不协调的,仍存在大批待转移的农业人口。因此,湛江市必须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坚持“就地转移为主,异地转移为辅”。
1.1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居高不下。截止2007年底本事总农业人口545万人,占总人口的74%,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约达140多万人,青壮年有807万人,占剩余劳动力总量的58%,全市人均收入不大1500元的农村贫困户有1667万户778万人,其中劳动力278万人,已输出775万人,还有515万情况年劳动力亟待输出。湛江市城乡协调要破题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把农民从推上解放出来,增加劳务收入,加快脱贫致富的当务之急。
1.2.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文盲979万人,占366%;小学文化程度8125万人,占3035%;初中文化程度14529万,占5426%;高中文化程度2886万人,占107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256万,占096%;经过各种专业技能培训的人口不到5万,“二多一少”的问题比较严重。
1.3 转移的行业和领域狭窄、单一。据统计,湛江市农村从业人员2256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8428%。按三大经济产业分,外出从业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的占283%;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占5601%;第三产业从业劳动力占4116%,主要由农业领域向非农领域转移。具体从事的行业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转移为从事餐饮、家政服务、建筑、保安等,工资待遇不好,职业稳定性较差。
1.4转移流向以发达的珠三角经济区为主。统计资料显示,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在乡外县内从业的劳动力占1433%,在县外市内从业的劳动力占1990%,在市外省内从业的占6413%,去省外从业的劳动力仅占164%。可见,湛江市农村剩余劳动力以省内流动为主,同时基于劳动经济理论,资源和收入是劳动力转移的主要信号,而广东本来就是全国发达的省份,所以本市富余劳动力不是在家自主创业就是去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谋出路,市外省内的劳动力有60%以上都是流向珠三角地区。
2. 湛江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非农产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随着国家对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的重新认识,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趋于上升,但在转移过程中,湛江依然面临着巨大问题和障碍。
2.1墨守成规,未能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经济。湛江市三面环海,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发展海洋经济的有利条件。但是海洋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全市一直重点发展农业,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的优惠政策未能充分利用。加之,由于企业管理、产权制度等改革之后和产品技术开发落后等原因,湛江工业几乎萎靡不振。
2.2就业岗位有限,劳动力之间的供需缺口较大。湛江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未能为当地劳动力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从全省来看,湛江人口70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约1/10,但2008年经济总量仅为全省的29%。本市近年来工业结构重工化倾向明显,钢铁、炼油、港口屡屡上马,对农民工那样较低技能水平的劳动力需求偏少。另外,县域经济也较落后,乡镇企业及民营企业规模小,带动农户的能力不强。
2.3农民工文化素质较不高,劳动技能低下。如上分析,湛江农村劳动力的文化层级素质较低,初中生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大多数,很难适应非农产业以及专业技术知识对劳动者文化技术的要求,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与已转的非农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相比,无论从竞争意识、思想观念,还是年龄结构、文化水平、择业能力都较弱,转移难度更大。
2.4劳动力区域性流动扩大,就业竞争压力大。据典型调查估算,湛江市外来民工数量近年来有所上升。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与城镇待业人员急剧上升存在矛盾。一方面城镇每年增加一批待业青年,一方面由于企业改革、优化组合,部分职工下岗,等待新的就业机会,使待业人员增加,城镇给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机会就相对紧张。
3.湛江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对策
湛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必须充分利用其自然资源优势和社会资源的基础,可从以下几方面探索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出路。
3.1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海洋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湛江有广东省最大的人均海岸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港口区位优势,是广东海洋产业调整发展中的重要战略之一。湛江市应抓住深蓝广东海洋产业结构调整这一机遇,通过大力发展海洋加工业、海洋服务业、滨海旅游业等,增加就业岗位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3.2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首先,稳定农村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农业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其次,加大对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尤其是加快以农村旅游业为中心的新兴产业链,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湛江市蓝色海滨游、绿色生态游、红土文化风情游都甚为著名,如观海长廊、湖光岩地址公园、雷州古镇等;同样,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作为“中国海鲜美食之都”的湛江市,海鲜饮食、水果加工业都是经济发展的良好契机。
3.3推进城镇化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2008年,湛江城镇化率仅为389%,远远低于省平均水平,位于广东省倒数第3。因此,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创建农村工业园区(如已成功形成的廉江九洲江工业园、吴川经济开发区裕康工业园),逐渐实现规模化经营模式;同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不断吸引民间资本,加大政府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持,逐渐推进湛江城镇化建设力度,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容量。
【论文摘要】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受自身文化水平的制约,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劳动力转移的难易度,以及转移后的职业稳定性和收入的丰富性。因此劳动力有效转移对劳动力的文化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教育培训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现代化的加速进程.在农业人口有9亿之众的中国农村.目前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现有耕地人均不足2亩,并且每年还在继续以几百万亩的速度锐减,致使农民生产和生活空间十分狭小.同时也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过剩。因此,大规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已不仅仅是人口学的问题,同时属于经济学的范畴.它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的诸多制约因素中,劳动力素质低下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重视和加强对转移劳动力的再教育和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成为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重中之重的基础工作,也是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一般来说,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民市场竞争意识越强,他们能够多渠道收集社会信息,了解职业岗位的需求。自觉地接受各种职业岗前培训和专业技术教育,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能力。而我国农村农民平均接受教育水平偏低,这使得他们转移后无法参与高收入岗位的竞争。因此.这就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等方面共同肩负起教育培训的重任,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教育培训模式,改善办学条件,实行大规模的各种职业技能培训,从而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
一、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理论
最早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研究的阿瑟?刘易斯,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分为以城市为主的现代工业部门和以农村为主的传统部门两部分。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要远低于工业部门的。他认为发展中国家所拥有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现代工业部门的关键在于资本家的投资。只有当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二元经济转向一元经济,城乡达到同一,才能实现农村的工业化和农业的现代化。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刘易斯理论”。
在“拉尼斯一费景汉理论”中.也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转移的先决条件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及农业技术的进步。这同样对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要求。
另一种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是“托达罗理论”。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认为,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不仅取决于城乡经济结构的差异,也取决于转移者对转移成本和效益的权衡。如果流入城市的预期收入高于农业收入,即使城市存在失业的可能,人口也会不断流向城市。
以上第一种理论可以理解为工业化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表现为一种“拉力”;二是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对农村劳动力的排斥,表现为一种“推力”;三是经济发展使劳动者产生的一种转移的心理动机,即为主观能动性。这当中主观性的显现表现出对个体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个人素质是影响劳动力转移心理的重要因素。具有较高的教育文化素质才能客观估价自己。并有可能得到较高的预期收入和社会地位;相反,教育文化素质低的人则由于较少的就业机会或较低的收入而产生更多的社会问题,因而不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前期教育和培训工作,盲目地、轻率地强迫转移,则不会实现有效的劳动力转移。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据相关资料统计,1999年我国农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是在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占896%,小学文化程度占3.65%,初中文化程度占6.05%.高中文化程度占9.38%,中专占1.57%,大专占0.4%。农村住户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66年.冈0刚超过小学毕业的水平。即便是目前,不少地区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也只能在9年左右。在职业技能教育方面,德国通过“双元制”教育.农业劳动力中有54%的人至少受过3年的职业培训.而我国的初中、高中毕业生很少有机会经过岗前培训而获得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据国家农调总队调查.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为4,82亿人.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比重约为70%,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87,8%,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占13,6%。而美、德、法、日等国家不足全国人口10%的农业劳动者中,受过中等职业技术培训的超过90%。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低下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更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层次的提高和就业的稳定性。
实践证明,美国、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能顺利完成产业结构转换的根本条件之一就是注重教育的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全国就业人口的平均文化素质水平。对于发展中大国的中国而言。提高城镇化水平,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是大势所趋。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其素质的关系
新经济时代劳动力市场需求正由单纯的体力型向智力型、技能型转变。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对其转移具有显著影响。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择业范围和空间越广、收入越高、稳定性越强、社会问题也越少。
(一)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择业范围越宽。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容易接受新事物,容易适应新的环境.他们有较强的自信、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他们不甘农村生活的寂寞,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越小,面向第二三产业就业的比例则越大,更易于实现转移。不仅如此,转移后,他们会很快适应城市生活,与城市原居民能够较好地相处.减少了城市管理成本及一些社会问题。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证明。受教育程度越高,劳动力转移越容易.择业的范围越宽。
(二)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择业空间越广。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影响着其转移距离,统计表明,向发达地区转移的劳动力文化水平高于向落后地区转移的劳动力。因为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所以对收入的期望低,也不敢轻易远距离转移.而且他们思想意识保守,难以对城市产生认同感,故土难离,更愿意留在故乡,而不是转移到城市。他们的择业空间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三)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劳动力的教育文化程度与劳动生产率有较强的正相关性。教育文化水平较高的人拥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对生产率的提高起促进作用,他们为企业创造了较高收益,相对的,企业也会付给他们高的收入作为报酬。
(四)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社会问题越少。劳动力转移的事实表明,劳动力素质对社会问题影响不小。素质低的劳动力进入城市后,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只有靠出卖苦力谋生,由此引发城市相关治安问题。甚至这些现象突出.低素质的劳动力会产生厌世心理,做出一些违规、违法的行为,造成社会动荡。所以为避免劳动力转移后的社会问题。应做好转移前及过程中的教育培训工作。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工作已经得到了重视,在全国范围内诸如“阳光工程”、“春风行动”、“两后双百培训工程”等活动的开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能满足农村劳动力就业增长的需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工作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第一,认识不统一,部门协调不得力。尽管国家至上而下成立了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的领导部门和管理机构.但从现行的运行过程来看,教育培训管理分属不同的行政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突出,政府统筹协调乏力。主要表现在各行业主管部门为了完成自己的务,为了各自的利益着想,开展自己的培训,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使专职培训部门的工作举步为艰。这就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受教育培训的需求远得不到满足,很多教育培训流于形式,学不能致用,打击了学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为了经济利益,很多地方的教育培训工作没在真正地开展起来。
第二,用工法规不落实,用人单位对用工人员素质要求不高。由于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用工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不少企业为了应付生产发展,招聘工人“饥不择食”,不求高素质的生产操作人员,有时甚至只要有人想应聘,就能得到一个工作岗位.从而造成了不少企业使用的都是无证上岗人员这就使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
第三,基础条件差.教育培训质量不高。由于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性,领导的重视程度以及各地的教育培训情况极不平衡,由于部门所有、条块分割、财力分散,用于培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严重不足。不少地方出现了有牌子、无设施、无经费、无师资、无活动的现象,所谓的培训是以会代训、标语宣传、发“明白纸”.搞形式主义,其培训效果可想而知。
五、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的对策与建议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工作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要解决好教育培训的问题,关键是思想上要引起高度的重视,政府要肩负起这一重任,在制度保障和资金设施上给予保障。在此基础上实现教育培训观念的创新、教育培训保障体制的创新和教育培训制度的创新。
首先是教育培训观念上的创新。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与其它教育有着一定的区别.我们要抛除传统的教育培训观念,以建设学习型社会,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树立学历教育与技能教育并举,以及农村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农民脱贫致富服务的观念。通过开展各种教育培训活动,为农村劳动力增长知识、技能,增强创业致富的竞争力。
第二是教育培训保障体制的创新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是一种高效、实惠的教育,通过教育培训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往往就是这种教育不为人们所重视,教育的经费呈严重短缺状态,当然,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的经费完全依靠政府是不可能的。同时,农民收入相对较低.完全由劳动者自费,难度也相当大。因而国家要从战略的高度.增加农村公共教育的经费投入,各级政府部门要创新教育投资之路,建立多元化的教育培训投资渠道.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一定的保障体制。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性;影响;对策
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对于我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大意义。近年来,由于国家重视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而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如何提高实效性成为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性主要因素分析
1.主体性因素
主体性因素是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性的首要因素。按主体在培训系统中职能不同,分为培训需求主体、培训供给主体、培训效果评价主体。农民、用工企业和国家是培训需求主体,农民是培训成果的直接载体和直接受益者,用工企业是培训成果的直接“消费者”和最大受益者,国家是最终受益者和最大需求者;政府、用工企业、培训机构是培训供给主体,其中政府是整体培训系统工程的规划推动、管理调控者,是政策、资金、制度的主要提供者,用工企业和培训机构是具体实施主体;用工企业和政府又是培训效果的主要评价主体。
主体意识是各培训主体对于自身在整个培训系统中所处地位和应发挥的作用地全面深刻认知,是主体积极参与的重要驱动力量。而主体意识不强是当前影响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⑴有些县、乡镇基层政府对转移培训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重视只在口头上,落实只在文件上;⑵一些培训机构的培训理念模糊、动机不正确,培训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甚至弄虚作假只为赚取培训补贴;⑶用工企业投资参与积极性不高,农民接受培训意识淡漠。
主体素质是各培训主体能够有效地完成自己所担负的职能所应具备的素质总和。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十分艰巨,据统计我国农业富余劳动力1.5亿,每年新增600万,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目前培训主体素质亟待提高,远不能适应现实培训实践需要。
2.培训目标、内容和方法因素
确立科学的转移培训目标是实效性实现的基础性、根本性因素。培训目标是整个培训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制约培训内容的确定和培训方法的选择,也是衡量培训效果的重要依据,所以目标必须具有科学性。而现实中,目标定位不科学现象相当严重。目标偏低,只有数量目标没有质量目标;目标缺乏层次性,缺乏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地域经济发展特点的目标设定区分;目标虚设、不实用,为培训而培训。
内容是目标的落实,内容必须有针对性。确定培训内容除依据培训目标外,还要反映农民个体特点和需要、切合企业需求。而当前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是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缺乏特色。以河北省为例,由于经费、设施和师资等条件的限制,培训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收入较低,且脏、累、苦、险的建筑、餐饮、保安、美容、家政等行业,而对市场急需、收入较高,农民又愿意接受培训的车、钳、铆、电焊等技术工种大部分县又培训不了。
培训方法是实现培训目标和落实培训内容的桥梁。科学的培训方法必须具有契合性,既要适合培训内容的要求,又要符合接受培训农民自身的特点,是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目前研究创新具有契合性的培训方法,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3.资源性因素
资源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有效实施必备的基础性条件。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必备的师资、资金、设备、培训供求的信息资源存在着普遍性短缺问题,成为制约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
师资是培训资源中的关键性因素。我国专业技能师资短缺,具有相应任职资格的专业培训师资远不能满足需求。目前我国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主要以输出地为主,而输出劳动力的地区又多是经济落后地区,而且培训实施依托县级的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为主。而在我国广大贫穷落后地区,属于县乡级一级的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师资素质和设备条件,更难以满足培训出合格的城市产业工人的需要。再者,县级原有职业学校,职教中心数量就少,之后又萎缩多转办基础教育和学历教育,致使位数不多的专业教师,又流失严重。相对而言,城市是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集中地,师资较为丰富。
培训资金严重缺乏。目前国家出资量小,地方政府资金匮乏,企业投资没到位,农民支付能力低。由于资金匮乏,教学设施短缺远不能满足实训操作需要,有些培训机构设备陈旧落后,严重影响了培训效果;供求就业信息网络普及率低、信息流通不畅,致使许多农民接受培训后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而又有许多城市和企业出现技工荒。
4.制度性因素
制度性因素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性实现的协调性和保障性因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体系,借助制度的纽带作用把诸要素凝聚在一起,形成较为稳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推动整个培训系统地有效运行。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必须建立科学的培训体制、完善的运行机制和完备的就业服务制度。
我国正在致力于建立以政府为主导,职业学校、用人单位、培训机构共同参与实施的培训体制。由于我国正处于转移培训发展初期,有效需求不足、供给不旺,这种政府主导型的培训体制适合现实国情。但目前尚未形成政府统筹、社会各有关方面参与、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领导管理体,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城乡“二元”户籍等体制性因素严重阻碍着转移培训地有效开展。
完善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在机构建设方面,农村基层单位和企业普遍缺乏相应管理机构的支撑;一些地方和部门职能不清、多头管理、协调不力的现象依然存在。在政策措施方面,缺乏相关立法和规划的实施细则,对培训工作缺乏相应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在资金方面,政府主导的多元投入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培训缺乏稳定的经费来源。
相关就业服务制度不完备,造成接受培训的农民不能实现转移或不能够实现彻底转移。
二、提高农村劳力转移培训实效性的对策思考
1.政府高度重视,着力建构培训主体
各级地方政府尤其市、县、乡镇政府要充分认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战略地位和重大意义,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计划,做到目标任务到位、工作责任到位、政策措施到位。要确保计划措施和目标任务的科学性,推动转移培训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必须着力建构培训主体。首先,各级政府要强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理论地学习研究、对国内外实践经验地积极借鉴、对本地区培训特点和内在规律地努力探索,以提高理论水平和领导管理能力。第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广泛宣传、典型示范、制度规范等形式,强化企业的培训责任意识,帮助培训机构和农民树立正确的培训观念。第三,积极鼓励、扶持县、乡级培训学校的发展,最大限度地给予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提高其理论水平、师资水平和设备水平。
2.完善培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努力推进转移培训组织实施的制度化和法制化。进一步完善统筹协调的领导体制和各级政府分工负责、相互协作的工作推进机制,为各培训主体参与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进一步完善多元投资机制,抓紧构建科学地投入回报机制,调动各主体投资参与积极性;建立师资培养机制,一方面积极倡导鼓励城市知识分子下乡办学、支教,另一方面大力支持帮助县、乡级培训学校的教师到企业和高等院校学习深造,为转移培训提供充足优质的师资;拓宽培训渠道,创新方式方法,建立灵活多样的办学机制和城乡统筹的培训机制,便于农民随时随地接受培训;进一步完善培训效果评估制度,建立有用工企业参与的评价反馈机制,参照企业对工人的评价标准来评价转移培训的效果,让农民接受更有效的培训;切实落实就业准入制度,建立相关的培训法律制度,让企业和农民不得不参与培训。
3.以满足企业用工需要和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为核心
首先,这是由企业和农民在整个培训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所决定的。满足用工企业的人才需要,培训的农民才能实现转移就业增收致富,增收致富农民作为示范效应能够调动更多农民的培训积极性。同时转移培训满足了企业人才需要,企业才能获得经济效益,从提高其培训积极性。企业人才需要满足、农民增收目的实现才能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第二,满足企业需要和实现农民增收致富是调动企业和农民参与积极性的最直接动力,收益水平是对影响企业和农民参与意愿的最重要因素。第三,这是由农民富裕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所决定的。“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致富问题,增收致富的关键是农民素质,提高农民素质重在培训。
4.整合培训需求,确立科学的培训目标
有效的培训系统分为培训需求评估、实施培训、培训效果评价反馈三个阶段。培训需求评估是培训过程的第一个重要环节,是整个培训工作的基础,其主要任务是对个体和企业的培训需求进行分析评估,从而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内容和制定实施方案。科学的培训目标是个体需求和社会需求的统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科学目标的制定必须首先对企业的需求工种类型、需求结构、需求标准、需求数量和农民的培训需求及其个体差异进行深入细致地调研摸底分析,整合企业需求和农民需求,以二者的交集即共同重合部分作为培训目标内容的选项,从而确保培训目标内容的需求导向,从而实现培训与就业的良性对接。
5.构建全方位的就业服务体系
接受培训的农民要真正实现转移就业,还需要完备的就业服务制度和良好的政策环境。一是大力发展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业,让接受培训农民能“进得城”。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的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并充分发挥其作用;积极倡导扶持致力于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的各种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和人力资源派遣公司等营利性就业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并加强对其管理和监督。二是建立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以避免农民工进城后遭受歧视和不公正待遇,让农民能“留得下”。三是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努力为农民解决进城后的保险、医疗、住房、子女就业等等问题,让农民能“住得久”。
作者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 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危朝安.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在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nmpx.省略/,2006-11-13.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二元经济体制;劳务输出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1-0035-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虽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但依然困难重重,压力很大。滞后的西部农村不仅严重制约着西部城市的发展,也对东部城市和农村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阻碍,从而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西部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劳务输出地,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更加严重,如何正确认识与处理其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意义尤为重大。
一、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
由于长期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和巨大的人口基数。截至2005年底,西部1 2省自治区共有农村人口35976万,占全国农村人口的38.17%,乡村劳动力总数约为16018.3万人。农业生产长期处于“三个月种田,两个月过年,七个月休闲”的状态,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农业劳动力的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潜在的剩余劳动力还会增加。根据统计,2003年来,西部地区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26.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4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低15.2个百分点,比中部地区低3个百分点。随着政府适当放宽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西部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经济水平高的东南沿海地区流动。农业部2002年度对西部12省116个村庄5805个农户25617口人的外出就业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为:其中农村劳动力16416人,到乡外打工3261人,占19.87%,比2000年的18.1%增长了1.8个百分点。外出比重高于东部3.6个百分点,低于中部2.5个百分点。外出劳动力在乡外、县内就业的比重较大,约占35.3%,高于中部的24.2%和全国平均的33%。县外、省内就业比重占29.2%,高于中部的22%。2004年,在举家外出务工劳动力中,东部地区占30.2%,中部地区占42.4%,西部地区占27.4%。受知识技能的限制,西部外出劳动力主要集中在重体力的简单劳动上。其中建筑行业最多,高达25%,运输行业7.3%,而在一些对劳动者相对有技能要求的领域,就业情况为:工业占22%。餐饮、服务业占18.6%,商贸业占6.7%,家政、护理业占1.6%,等等。就业层次低,成本高,风险大,收入少。
二、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业内部吸纳能力不够。由于西部农村地区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村劳动力过多地停留在种植业上,林牧副渔业对劳动力的吸收不够。西部地区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落后。加工程度低,农业的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相脱节。许多产量高、品质好的农林副产品由于没有加工能力或加工链过短,产品附加值低,销路不畅。造成了农业比较利益低,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也大大降低了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从而也影响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乡镇企业吸纳能力低。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受制于区域内人才、技术、资金的短缺和保守观念的制约,规模小、产值低、经营粗放,发展缓慢,导致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缺乏载体,与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相比就地转移的成效存在较大差异。
2.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加剧了转移难度。据国家统计局的《2005年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加快》显示,2005年全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达到28.2%,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分别为47.6%、24.6%和1 3%;全国农村劳动力文盲率为6.9%,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村从业人员占79.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重仅为13.7%,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7年。在人口素质方面,东部和西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的差距为80.3%,中部和西部差距为66.9%,发展水平差距10年以上。西部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极大地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流向、流量和流速。一方面思想观念落后。小富即安、故土难离和满足现状等传统观念仍然束缚着农民的思想。相当一部分农民思想保守,逢事喜欢走老路,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和敢闯、敢干、敢试的勇气和信心。另一方面,适应不了当前非农产业的要求,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新兴产业。就已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而言,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建筑业和对劳动者素质要求不高的居民服务业、批发业等行业中,工资水平低。随着产业、技术的升级和结构调整,对体力劳动者的需求会越来越少,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会越来越太。
3.培训工作虽已起步,效果不尽人意。近年来各级政府已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峻性,加强了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然而效果还不是很明显。出现了培训部门多,缺乏统一协调的现象。目前从事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部门有基层农业局、就业办、扶贫办等机构,由于资金渠道来源不一、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扶贫、农业及劳动就业等各相关部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能有效整合。从培训机构、组织输出到后续跟踪等方面,各部门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协调,优势资源不能整合,培训质量大打折扣,培训I农民难以在转移地“安营扎寨”,出现“刚上岗,就下岗,再上岗,还下岗”现象。
三、对策
1.清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体制性和政策,为农民工进城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精神指引下,应逐步消除城乡对立、工农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促进农民向市民角色转换。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对农民外出打工降低门槛、疏通渠道、清除障碍。实现城乡劳动力合理流动和转移,推进城市化进程,以城市繁荣带动农村进步。200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深受农民欢迎。但是,由于没有相关的实施细则,许多规定没有落到实处。建议政府高层就意见落实情况组织检查,督促各地各部门加紧贯彻落实。
2.推进产业化经营,发展西部特色农业,消化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光热水土资源丰富,物种资源多样,具有生产特色产品的优势。发展西部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发展特色农业之路。为此,建议如下:(1)国家农产品基地建设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投入要向西部倾斜,重点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如棉花、糖料、烟叶、水果、花卉、茶叶、中草药等。(2)着力培育一批有活力的中小龙头企业。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晚,目前大型龙头企业很少,主要是些中小龙头企业。从发展西部农业的实际出发,笔者认为国家对西部地区的中小龙头企业应大力支持,可考虑出台相应政策,如税收优惠、财政补助、金融支持等。
3.整合农村劳动力培训资源,提高培训效率,增强就业竞争力。鉴于目前西部农村劳动力培训机构多、各自为政、效率不高的现实情况,应打破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统筹培训资源,整合扶贫、农业及劳动就业等各相关部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指定部门负责培训机构间的协调工作,统一调配培训资金,建设一批能起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力争使大多数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都能掌握一两门专业技能。
健全和完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坚持“学用结合,按需施教”的原则,把农村文化教育与科普教育结合起来,将扫除文盲与扫除科盲同步进行,要采取措施从人、财、物各方面提高农业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比重。可以充分发挥各级科委、科协、共青团等部门的作用。强化“一技一训”、“一业一训”、农闲系统培训、农忙急用培训,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职业教育培训重点是乡村基层干部、农业科技人员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农民群众,适当设置相应的农村经济、市场经济、乡镇企业等专业及课程,造就和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农村成人教育应当在扫盲的基础上,面向广大农民群众采用分级管理制进一步开展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为提高农民素质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韩国明,张岩.西部城市两类劳动力短期和长期的供需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0(2).
[2]_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西部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关键[J].经济师.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