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文化建设策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共青团组织在企业文化形成中的作用
第一,组织作用。共青团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健全企业的工作组织结构。通过共青团的企业内外组织体系,来提高员工在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凝聚力和积极度,引导团员的思想和行为互动。
第二,活动优势。共青团是具有活力的团体性组织,其具有非常明显的集体活动组织优势。团队活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是极为重要的开展形式。共青团通过计划性和组织性的开展文化或体育来宣传和贯彻企业文化精神,能够使员工能更积极的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是宣传优势。共青团组织历来具有积极宣传精神文化的宝贵传统,在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这就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共青团注重培养优秀的青年员工,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建设不断输入新鲜血液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共青团组织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企业共青团长期以来作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踊跃参与者与践行者。随着现在国际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强,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与文化品质尤为重要。通过塑造企业文化,使青年的价值实现与企业的成长目标深度的融合在一起。通过丰富青年的文化生活,依托体育、文艺文化活动等活动载体,活跃青年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企业的大家庭中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时,企业文化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借由企业文化升级与完善来弘扬社会先进文化,提高企业在社会文化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性地位。
第一,宣传企业核心文化。一是引导并培养企业员工的核心价值观,使员工熟悉并认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理念相契合,使其体会企业的艰苦创业与奋斗过程。培养青年建立与企业共同成长、共患难的价值观;二是倡导学习文化,共青团要积极的组织青年进行知识培训和先进精神文化上的吸取,引导青年树立终身学习的好习惯。通过各类培训活动,提高青年的专业技能水平,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丰富青年的精神意识形态,进而打造具有浓厚共同学习气氛的企业文化。三是弘扬诚信文化,人无信则不立,企业失去诚信的竞争品质便无法在社会大环境下生存发展。共青团要加大力度宣传诚信经营文化,规范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行为活动,树立企业在行业内的诚信经营口碑。
第二,丰富青年群众文化。良好大多文化组织活动丰富企业员工的精神面貌,共青团是企业文化建设文化中最具文化感召力力的组织力量。通过开展企业体育竞争活动、文化交流讲座、艺术沙龙、书画大赛、音乐节等活动营造富有朝气的团队文化。通过青年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其情操,通过体育组织活动强健其体魄,通过文化联谊活动增强团队精神的养成并增强员工彼此之间深厚友谊的养成,同时又能满足青年婚恋的需求。
第三,要乐于策划活动,构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共青团文化活动的另一层面的作用是增强员工的生产能力。激发青年的思想活力,鼓励其个性能力的发展。通过企业生产力竞争活动锻炼员工积极进取和创新生产能力的养成。以“创先争优”为活动契机,构建企业积极生产氛围,围绕“以人为本”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战略。
第四,弘扬城市先进文化。企业文化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良企业文化的建设以带动城市文化发展。企业共青团要走企业的小氛围中走出来,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弘扬文明、健康、环保、互助友爱的城市文化风貌。一是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企业员工到社区、养老院、教育机构、城市街区开展利民、便民、文化宣传活动,积极倡导城市文明文化,展示青年人的新世纪风采;二是组织环保、绿化活动。企业生产势必给城市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环境影响,企业员工有义务去维护城市环境,通过参与城市绿化、环保、亮化工作,展现企业在城市环保建设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三是组织爱心互助活动。组织企业青年积极参与城市应急救灾、社会援助、物质捐助、义务献血等活动,展示企业的社会责任心,并带动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三、结语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断地沉淀、积累,最终形成的,是能够为全体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观、企业精神、道德习惯和行为方式等意识形态和物化精神的总和。建设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最终将取决于企业文化的竞争,甚至可以说,一个企业的成功最终是企业文化的成功。
一、目前企业文化建设中容易出现的几个误区
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实践中努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但是在认识上还存在着种种误区,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搞搞文艺活动、喊喊口号、统一服装、统一标志;二是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请广告公司做出完美的CI形象设计;三是认为企业文化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是做给外人看的表面形式,具体就是每天早晚开会,集体做操,完全忽视了种种表面形式下的文化内涵。四是提出一些在文字意义上非常漂亮的理念、响亮的口号和精神,并把它们张贴、悬挂在非常显著的位置上;五是花费很多资金印制一些企业宣传册和文化手册,认为这些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而没有把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员工的思想统一起来。以上出现的五个误区是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断章取义,是只注重表层的形式而未体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是对企业文化的误解和认识上的浅薄,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也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
二、走出企业文化建设误区的对策
企业文化建设应立足于企业的现状,着眼于未来,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保持一致,应该具有企业的特点、行业的特点、主业的特点,并且浅显易懂,能为广大员工和社会接受。企业文化建设包括:树立企业精神或调整、重塑企业精神;完善对员工科学文化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提出企业形象应达到的水平;确立保障企业文化建设顺利开展的组织与制度;规划企业各类文化活动的发展规模、水平以及相应文化设施的建设标准。企业文化建设源于现实文化,又高于现实文化,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意义深,影响远的独特企业精神。走出企业文化建设误区,我认为应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
一是企业文化建设应与两个文明建设相结合。企业生存于社会大环境之中,承接着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积极影响。任何企业经营理念、发展目标、保障体系都不能超越大环境而独立生存。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应当与社会大环境结合起来。
二是企业文化建设要注重群众性,吸引广大员工参与。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员工共同价值观与统一行为的形成,它要求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注意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三是抓住企业文化的核心,处理好国家、企业、员工的利益关系。员工思想水平、价值观念随着个人文化素质、经历的不同,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因此,不同的价值观在企业内客观存在。让员工充分认识到没有国家的富强就没有企业的生存,离开企业发展,员工收益就是一句空话。当前,我国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参与分配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但均贫富、吃大锅饭的思想与习俗仍然存在,企业文化必须引导员工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
四是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倡导团队精神。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指出:“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推动生产的总体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一个单独的提琴家是自己指挥自己的手,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企业文化具有为企业总目标服务的特性。总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来构成,因而企业文化必须为优良的管理提供舆论支持,形成良好氛围,使各项管理措施得以顺利实施。更主要的是协同企业组织系统内的各子系统甚至每个员工都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
五是要采取树立榜样、典型引路的方式。优秀企业文化一般都较注意发现和推崇身边的典型、树立榜样。因为这样做可以集中体现企业文化的魅力,使企业文化人格化、模特化,使员工能看得见,学有榜样,效仿有型;另一个关键在于,能确立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同时,需要一定的形式来体现,也需要一定的物力财力加以保障。企业文化不是束之高阁的彩球,也不是哗众取宠的装饰。它扎根于企业员工,融入全体员工的思、言、果之中。然而它又带有灌输性,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体现,如企业形象策划;各种有意义的庆典活动,如厂庆、升旗等;群众性的文体活动,如球赛、文艺汇演、邮展书画展等等。活动必不可少,所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必不可少,至于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则是需要提倡的,勤俭节约本身也属于企业文化提倡的内容。
关键词:
中小企业;企业文化;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2001602
近年来,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主要层面,在我国企业中总数达到了90%,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企业总数的60%和40%左右,并向社会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2.5年。
哈佛大学教授特雷·迪尔和麦肯锡顾问阿伦·肯尼迪曾对美国近80 家公司进行过调查,发现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原动力。因此我国的中小企业要能够持续经营,并发展壮大,就必须具备长久的动力,而动力的源泉则来自于企业文化的建设。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我国关于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文章不多,且大多数研究侧重于理论层面,研究的操作性、实用性、针对性不强,因此本文希望能在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对策方面提出更具有实用性、操作性和针对性的建议。
本课题组成员通过亲自走访长三角地区的外贸、零售、生产、服务行业的一些中小企业,获得了中小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并与企业共同探讨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1企业领导需转变理念
在对企业进行走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小企业的领导对于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普遍有着较高的认识,绝大部分的领导都认可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但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采取的力度各不一样。有的企业领导认为,中小企业目前需要赚取更多的利润,留住人才,企业文化则需等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才需要建设;有的企业领导认为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目前企业资源不够充足,没有能力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有的企业领导则非常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为此专门在人力资源部门下设培训部,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在与企业领导者深入交流之后,我们发现企业领导者不愿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利益,即认为建设企业文化不会立竿见影地给企业带来实际收益,反而要消耗企业的经济利润。
事实上,企业文化的建设并不是指企业之前没有文化,恰恰相反每个企业自其成立之日起就已经形成了其特有的企业文化。因此,我们认为企业领导者首先必须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建设并不一定是要付出经济代价的,企业领导者做到以下方面也可以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
(1)善于总结,精于提炼。精神文化层是企业文化建设内容之一,每个企业只要能生存下来,其企业文化在现阶段必定是适合企业发展的。因此,企业领导者要善于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并进行提炼,讲给员工听,潜移默化,使员工产生共鸣。如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一家企业的老板特别善于讲他的创业故事,该公司从基层员工到高层管理者对其创业史耳熟能详,并由衷钦佩,且在工作中都以向老板学习自豪,这就很好地在精神层面上促进了企业文化的建设。
(2)身先士卒,言行一致。中国有句古语叫做“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同样,企业领导本身的行为就是企业文化在企业中贯彻实行的一个标志,即企业领导在做各项决策的同时,也在塑造企业文化。因此,企业领导希望企业具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那么他的决策和行为必须要和他提倡的企业文化的精髓要一致。例如,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一家企业的老总希望其员工能充满干劲、以厂为家;因此他身先士卒,每天都主动加班,很好带动了高层领导、中层领导和基层员工都主动加班的企业文化建设。
2建设与企业相匹配的企业文化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将近50%的中小企业领导具有专科以上学历,他们在关注企业业绩增长的同时,也非常关注企业未来的发展,并尝试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与此同时,这些企业领导也陷入了一个误区,他们总是希望通过学习其他优秀企业,尤其是成功的、大型企业的文化来照搬照建自己企业的文化。事实上,每个企业所在行业、规模、员工素质等都是不一样
,所以盲目照搬其他企业的文化建设是不正确的。例如,我们走访的一家中型制药企业,企业领导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很重要,然后轰轰烈烈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然而很遗憾的是当初该企业借鉴的是“华为”的企业文化,但是两种公司所处行业、经营模式、员工素质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导致此次企业文化的建设以失败告终。
如前文所说,一个企业在其成立之初就已经具有了其特有的企业文化,因此,中小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一定要在已有的企业文化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我们走访中了解的一家中型服装连锁企业,他们很好结合其行业、规模、员工素质等特性(注:零售行业较辛苦,员工流动性较大,销售时需要员工能随机应变),精炼其原有的企业文化,最终形成“勤奋务实,善变求新”的企业文化理念,并通过开展对新员工入职培训、中期的军训等一系列活动来夯实企业文化的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中小企业在建设与企业相匹配的文化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提炼企业优良的传统;
(2)分析企业经营现状和特点(行业、规模、员工素质等);
(3)找出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或发展瓶颈;
(4)调查企业现有企业文化的适用性;
(5)总结提出现阶段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
3完善企业制度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企业文化的建设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细水长流、潜移默化地过程,要让企业文化的建设切实有成效,必须建立相匹配的企业制度,来塑造和规范员工的行为符合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 3.1改进人员提拔制度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小企业的人员流动率是比较高的,而能留下的员工一般而言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较高。通过了解,我们发现员工自动离职的原因主要有两个:薪酬不满意和觉得提升无望,而究其深层次原因则是员工对企业文化的不认同。我们认为企业的提拔制度一定程度上能引导员工遵守企业文化,又使得不认同企业文化的员工自动离职。因此人员提拔制度是建设企业文化的基础,中小企业要改进提拔制度,并进行合理运用。
首先,企业相关部门要建立一套选拔制度,确保提拔的是认同企业文化的员工。如走访中的一家中型的零售企业,他们需要的员工是能吃苦耐劳,认同企业价值观的,因此在员工工作一个月后,会对新员工进行十天的集中军训,新员工可以选择参加,也可以不选择参加;在新员工参加军训期间,该企业各部门主管会挑选合适的人员作为其储备干部进行培养,这就保证了其储备干部的梯队成员都是认同企业文化的。
其次,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领导(老板)会干预人员提拔,那就要求中小企业领导在提拔人员时务必不能与所倡导的企业文化相违背。如果企业倡导创新理念,那就要将创新能力作为提拔的标准,否则企业文化建设就会功亏一篑。例如,走访中的一家中型制药企业,倡导创新(研发)的企业文化,但是其领导在提拔人员是不是根据研发成果,而是根据员工的学历对其进行选拔,这导致其研发能力一直停滞不前,该企业的企业文化也就变相成为“学历即研发能力”的企业文化。
3.2精心设计薪酬制度
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有相匹配的薪酬制度,薪酬制度的强有力支持会促使员工更好地接受企业文化,同时也能以强化员工价值观的形式反作用于企业文化的建设,为员工指明努力的方向。反之,光强调企业文化的建设,而缺乏相应的薪酬制度,则会让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例如,走访中的一家小型的外贸企业,希望能建成员工乐于奉献,主动加班的企业文化,且企业领导也做到了带头加班,但是员工的额外加班却没有相应的加班工资,导致员工怨声载道,不愿意加班,即使是在加班,其工作效率也很低。但是另外一家中型的物流企业,也提倡员工敢于吃苦,主动加班的企业文化,但该公司的薪酬制度设计与其倡导的企业文化相一致,即工作时间段在晚上21:00—凌晨6:00的员工月薪要比18:00—凌晨3:00的员工月薪高出400元,并规定即使加班一分钟也要给员工计算加班工资。很明显后者的企业文化建设会比前者的企业文化建设更有成效。
对此,我们建议中小企业的薪酬制度要做到以下几点,从而与企业文化建设相匹配:
首先,薪酬制度要与所倡导的企业文化相一致。例如,鼓励加班文化,那加班要给予员工工资,工资增加则进一步强化加班
文化;鼓励创新,那要对员工的创新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如走访中的一家中型制造企业,一直以来致力于建设创新的企业文化,多年未有成效;今年一月企业管理者进行薪酬制度改革,决定在车间成立创新小组,并给予每个小组1000元的启动资金,如有成果,再给予奖励;政策实施半年来,企业员工进行业务创新的氛围明显增强,并已经出现了一定成果。
其次,要巧用绩效工资。通过走访,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都有绩效工资部分,但这部分工资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变相成为了固定工资,并未起到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因此企业在设计绩效工资时一定要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相结合,使绩效工资能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如走访中的一家小型电子商务企业,“团结合作”是其企业文化理念之一,该公司每月发放的绩效工资除了与个人业绩相挂钩外,还与员工所在团队的业绩相关联,这样就促使员工注重团队合作,推动了该企业的文化建设。
3.3善用各种资源,健全培训制度
培训制度的健全能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困难问题是缺乏培训资源,即培训资金和培训人员。对此,我们认为资金充裕的企业可以成立培训部门或聘请外部的人员对员工进行培训,对于资金困难的企业应该利用社会上的各种资源,积极开展培训工作:
首先,利用好政府资源。目前,各地政府在对中小企业扶持方面的做法各不相同,我们发现有些政府部门非常重视对企业领导者和员工的培养,有多项扶持政策,如无偿给予中小企业领导者培训的机会,拨发专项资金用于企业员工的各项培训等。因此,中小企业要积极了解政府的各项政策,从而借助政府的力量帮助自己开展培训活动。
其次,利用高校资源。现在的高等学校都非常注重老师社会实践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老师们也希望能有机会到企业实践,因此中小企业可以积极联系当地的高等学校,通过向老师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利用高校教师的资源对员工进行培训。
参考文献
[1] 朱成全.企业文化概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邹樵,丁冬.企业文化制度建设的依据与原则[j].管理世界,2007,(04).
[3]周石.80后员工“职业观”分析[j].管理世界,2009,(04).
[4]王维平,王彬霞.当代企业文化两个维度的运作管理模式[j].管理世界,2010,(8).
[5]喻玉峰.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1,01.
[6]中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白皮书[eb/ol].http://prnasia.com.
关键词 : 建筑企业 ; 安全文化;对策建议;
一、明确建筑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原则
由于安全管理的内在规定性,人本原则自在其中,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科学和理性,将“安全第一”的概念渗透到从业者的潜意识中,成为生活和工作的习惯,使之逐渐融入从业者的思维和行动中。在塑造建设企业安全文化过程中,要在决策、计划、实施、监督、评价等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即以保护人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等权力为最优先考虑,充分体现“安全第一”的基本方针,体现人文关怀。
企业领导在企业安全文化塑造中起决定性作用,企业领导在企业中的地位,使他有可能熟悉和了解企业问题之所在,明白企业需要塑造怎样的安全文化模式,他们可以运用所掌握的权力,集思广益,把个人意见变成企业集体意志和群众意识,倡导和推动企业安全文化的开展;还可以运用自己的威望和员工对他的信任,扮演企业安全文化宣传员和鼓动家的角色。他通过对员工的宣传、培养、灌输,使员工的安全价值观念、安全思维方式和安全行为方式与其所倡导的安全文化融为一体;企业领导的个人理想、信念、性格、气质乃至言谈举止都会对企业员工产生模仿效应,当企业领导重视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率先垂范,并表现出一抓到底的精神时,员工必然会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而努力。
由于各建筑企业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不同,所属产业的任务不同,企业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的心理气氛不同,企业的规模、技术特点不同,企业人员构成和素质、地位及承担的社会义务不同,各个企业所塑造的企业安全文化模式也不同。
虽然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对于不同建筑企业,既具有共性,又具有个性,但在塑造企业安全文化模式时,除了共性以外,还应坚持本企业的个性特征原则,即要抓住本企业的特点、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塑造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模式。
二、突出工地安全文化创建的全过程性
工地文化是建设者在长期的工程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的总和,是人文环境的外在表现,是建筑行业特有的文化气质与文化资源。常言道,建筑是“凝固的诗,立体的画”,文明施工,就是对诗的写意,对画的描绘。如何将创建文明工地活动进一步深化,是一个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工地安全文化建设要体现继往开来、扬弃旧义、探索新知、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工地安全文化建设应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着眼于对建筑职工的感召力,融知识、娱乐、艺术于一体,以保障职工的安全与健康为己任,调整管理层与作业层的关系,增强职工的认同感、归宿感,提高队伍的整体战斗力。
企业在进行工地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时,一方面,可以在工地建起“职工之家”、文化活动站、体育健身场所,配备电视机、VCD机、报刊杂志、体育器材等设施设备,职工宿舍应实行单人单铺,做到宽敞明亮,整洁卫生,提高工地文化活动场所的档次和品位;另一方面,可以文化阵地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活动。各级部门、各企业应把工地文明阵地建成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基地,成为职工读书学习、岗位练兵、专业技术培训、安全生产培训的课堂,并以文化阵地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活动。
三、在项目管理中实现系统化安全文化建设
工程项目经理部是企业基层行政组织,是从事施工生产的基层单位,是职工参加安全管理的主要场所,也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广大职工分布在各工程项目施工作业,企业的机械、设备、材料都在工程项目掌握使用,要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施工生产任务,必须依靠工程项目经理部来组织实施。因此,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把重点放在工程项目。应建立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落实项目经理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完善项目安全管理体系。项目开工前必须经过安全验收,施工中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和项目安全员的日常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四、以安全文化宣传作为改善员工意识的重要手段
加大对安全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是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企业进行安全文化的宣传时,首先要做好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运用一切方式和手段广泛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使职工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安全道德和安全行为准则,养成安全习惯和崇尚安全行为,使“我要安全”成为职工的追求。第二,要确立企业安全文化的标识,包括图案和文字,按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设定反映出本企业的特色和个性、具有感召力和安全哲理的标识。第三,要制定发现和树立最能体现企业安全文化特点的模范人物制度,以及激励、宣传模范典型的机制和办法。第四,要对规章制度反复强化,规章制度是企业的行业规范,具有强制性和奖优罚劣的职能,这对形成安全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五、发展企业预防型安全管理模式
Abstract:It will analyze China culture construction present and performance, point out the mistake, according to the culture present and mistake, and put forward to the relative strategy.
Key Words; enterprise culture, present, mistake,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经营活动中确立的,为其全体成员普遍接受并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建设可直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全体成员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最近几年来,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企业文化建设从“移植组装”开始向“自主开发”阶段迈进,但也存在着许多误区,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加以克服。
1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企业文化建设从“移植组装”开始向“自主开发”阶段迈进。但企业文化建设还很不平衡,东部沿海及大型国有、民营企业好,西部和规模小的民营企业差;说得多,做得少;表面的多,深层的少。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仍然没有引起广大企业经营管理者足够的重视,还需要进一步引导。我国对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方兴未艾。研究方法已经开始从定性分析转向定量研究(如文化贡献率、实证模型等),研究范围从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企业扩展到非公有经济实体甚至虚拟企业的企业文化,研究对象从单纯的研究企业形象开始深入到研究企业审美文化和“知识资本”的人才要素等方面。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有的企业设立了企业文化部,有的将其列入企业发展规划。但相当一部分企业存在着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两张皮”的现象,没有真正地融合,没有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缺乏渗透力和实效性。企业要不断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时代感,把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更好地为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服务。企业家是培育独特的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的关键所在。企业家精神是一个企业精神的核心,是影响企业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但企业家精神不能涵盖企业文化的全部。作为企业文化的第一设计者,企业家的素质、决策力将越来越重要。企业家要凸显与张扬个性,并进行科学的CI、VI、MI、CIS设计和恰当的形象塑造。唤醒了众多企业管理者“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意识。企业开始注重企业文化中人才的要素及其价值的开放与利用。企业经营管理者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创造宽松、优美的工作环境,更加关注人的能量的发挥,更加重视人才的再培训、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
2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误区
重形式轻内涵。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是企业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这其中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
与企业管理脱节。有些企业管理者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要塑造企业精神,而与企业管理没有多大关系。这种理解是很片面的。有学者曾经指出,企业文化就是以文化为手段,以管理为目的,这种理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企业是要依据生产经营状况和一定的业绩来进行评价的,精神因素对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企业生产效率及企业发展固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它是渗透于企业管理的体制、激励机制、经营策略之中,并协同起作用的。
过份追求表象化。一些企业为了塑造自身的“文化”形象,在脱离企业经营管理实际的情况下总结了一套经营理念或企业精神。由于这些理念或精神根本不被认可,因此这种企业文化实际上成为一种脱离企业实际的空谈。虽然对于外部环境的不知情者可能会起到一时的“包装”功效,但是对于企业自身而言,纯属一个漂亮的“花瓶”,其作用可想而知。还有少数企业更加表象化,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创造优美的企业环境,注重企业外观色彩的统一协调,花草树木的整齐茂盛,衣冠服饰的整洁大方,设备摆放的流线优美。
3改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突出先导性的经营理念。企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和发展方略,突出其内核,抓住其实质,把企业文化凝结为一种理念。这个凝炼后的经营理念一定要有先进性和导向性,能够引导企业员工积极实践这种理念,并得到消费者乃至全社会的认可。正确而先进的理念是企业存在和运行的精神支柱,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理念为企业行为起到导向作用。其作用是将全体员工的事业心和成功欲望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信条和行为准则。
突出核心价值观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生存哲学和生命工程,价值是生命的意义所在,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根本,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问题,是企业价值观的核心问题。建设企业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既包括企业人也包括社会人,以个人利益、企业利益、社会利益的高度和谐促进企业、职工、社会的共同发展才是企业社会价值的最大化,也是企业文化的完美境界。要坚持功利目标和崇高宗旨的辨证统一,恪守商业诚信、企业道德,努力升华企业的人格和品位,使内力不断得以聚合、深化、拓展,实现企业的自我超越、长盛不衰。
高科技和“以人为本”兼顾。有学者指出:“高科技可以在一个阶段成为企业制胜的法宝,但更深层次的竞争最终应该是在理念方面。”“科技以人为本”这句话就包含了这层意思,反映了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企业创新只有把高科技与“以人为本”密切结合起来,两者兼顾,才能提供既有高科技含量又充满人性关怀的新产品、新服务,才能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充分发挥管理者的作用。企业管理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凡成功的企业都有优秀的企业文化,而企业管理者是主要的缔造者,缔造、倡导、管理企业文化。企业管理者的价值观决定了企业文化的基础,他的观念创新带动企业文化的更新,素质的不断完善将促使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企业管理者只有具备了融通古今中外科技知识与人文知识、管理经验与民风习俗,善于应对各种市场变化的智慧,才能具备不断创新的实力,获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所谓企业法律文化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法律意识、法律思维和行为模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企业内部组织、管理制度的总和。[1]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法律文化的构成要素有三,[2]即物质表现层、制度行为层以及精神理念层。物质表现层是企业法律文化的外在表现和重要载体,表现为可观察到的组织机构和组织过程;制度行为层是企业法律文化的中间层和支持保障层,表现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以及依法进行生产经营的行为;精神理念层是企业法律文化的内核,表现为企业管理者的法律意识、法律思维、法律信仰等。
企业法律文化的三个构成要素既相互独立又高度统一,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只有三者相互协调、共同作用,才能充分发挥企业法律文化在企业生产经营及持续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二、我国企业法律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企业法律文化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但不容忽视的是企业在法律文化建设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企业法律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一)物质表现层
根据原国家经贸委《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的规定,国家从促进企业依法经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建议企业设立总法律顾问、设置法律事务机构并配备法律工作人员。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更是规定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应当设立总法律顾问、设置法律事务机构、配备法律工作人员。然而在实际的企业管理中,一些中央企业及其重要子企业都没有达到国资委规定的要求,更不用说地方国有企业和大量的民营私营企业了,同时很多企业即使招聘了法务人员或聘请了法律顾问,也仅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或将法律工作停留在企业管理的表面层次上,没有真正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3]法律事务组织机构的缺失和总法律顾问、法律工作人员的缺位使得企业法律工作得不到有效的组织和智力支撑,更使法律文化建设缺少了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企业法律文化建设自然不能得到有效开展。
(二)制度行为层
一方面,制度建设有待提高。首先,很多企业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除了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法律规范之外,其自身缺乏基础性内控制度,企业的很多内部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制度约束和规范。其次,一些企业虽然制定了不少规章制度,但制度之间缺少必要的协调和衔接,内部不同部门对同一事项的规定有时大相径庭,同时有些规定过于原则和抽象,难以执行和操作,使许多规定成了一纸空文。再次,不少企业的制度执行力不强,虽然制定了许多完善可行的规章制度,但得不到有效的执行,造成了虽有制度但被束之高阁的现象。另一方面,行为建设有待改善。首先,目前很多企业的决策及经济行为中缺少法律审核环节,忽视了法律审核在企业重大决策、规章制度制定及经济合同签订中的重大作用,极大削弱了法律的保驾护航能力。其次,很多企业没有将法律管理纳入到企业管理之中,仅将法律的作用定位在纠纷案件处理上,法律被排斥在合同管理、授权管理、风险管理等日常的企业管理门槛之外,成了企业管理的看客。规章制度的漏洞和法律行为的缺失使企业法律文化建设缺少了制度保障和行动落实,仅成了一种口号。
(三)精神理念层
首先,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法律意识还不强,对企业法制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略了法律的事前防范功能,缺乏企业法律文化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传统的人治思想较为严重,依法治企能力较弱,市场法制规则意识薄弱,遇事沿袭习惯做法,靠关系,讲摆平,不能充分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企业法律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先天缺失。其次,一些企业对普法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忽视了普法宣传在法律意识培养上的重要作用,普法投入不足、手段单一、全员参与程度较低等,难以有效形成“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氛围,企业法律文化建设的环境氛围后天不足。
三、我国企业法律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提高思想意识,充分认识企业法律工作的重要性
1.加强企业法律工作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严格公司治理,真正形成有效制衡机制,关键是严格依法办事。加强企业法律工作,有利于企业依法规范行为,使公司治理名符其实,发挥效率,保证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层之间的制衡到位,有利于提高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2.加强企业法律工作是促进企业依法经营的现实需要。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必须依法开展各种经济活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不依法经营必然造成市场风险的放大,一旦法律风险发生,企业自身难以控制,往往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迫切需要企业强化法律意识,加强企业法制建设,不断提升企业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3.加强企业法律工作是深化企业民主建设的内在要求。实现管理科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标志。要做到科学、有序、高效,就必须摒弃人治思想,积极推行依法治企。企业内部决策,要从经验决策、个人决策向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转变;企业内部管理,要从粗放管理向依法管理、规范管理、精细管理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企业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适应这一内在要求,需要提高企业领导和全体员工的法律素质,促进企业依法治理,推进企业民主法制建设。
(二)加强普法教育,提高全员的法律意识和依法治企能力
普法教育是企业法律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增强全员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企业上下应当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普法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提高做好普法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形成人人“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局面。要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推动企业普法教育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实现企业普法工作的常态化局面。要围绕重点,狠抓落实,增强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各级领导和关键岗位员工作为重点普法对象,把实施企业经营发展战略所涉及的法律法规作为重点普法内容,把企业法律管理的成功经验、做法和典型教训作为普法案例,促进普法工作取得实效。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企业普法教育,增强全员的法制意识,提高依法治企能力,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运用法律”的良好氛围,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
(三)加强组织建设,夯实企业法律文化建设的组织基础
组织建设是企业法律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各企业应按照有关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设立总法律顾问,明确总法律顾问的工作职责,逐步推动总法律顾问专职化、专业化,充分发挥总法律顾问在企业法律文化建设中的领导作用。要设置企业法律事务机构,明确职能和工作流程,确定分管领导和机构负责人,切实加强法制工作的组织领导。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法律工作人员,明确处理企业法律事务的权限、程序和职责等,逐步建立起科学规范的法律顾问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同时企业应该加强法律顾问后备人才培养,营造优秀法律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做好法律顾问执业资格取证工作,实现法律顾问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为企业法律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持。
(四)加强制度建设,筑牢企业法律文化建设的制度支撑
加强基础性内控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工作制度体系,是规范企业行为、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也是衡量企业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企业应当根据实际,建立健全各项内控管理制度,强化不同制度之间的衔接,减少原则性与抽象性规定,增强制度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使企业的各项内部管理行为有规可依。同时,要加强制度执行力建设,加大对规章制度的宣贯力度,强化监督检查,做到有规必依、依规必严,促进企业管理工作步入制度化轨道,为企业法律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
(五)加强法律审核,确保企业各项决策及行为合法合规
法律审核是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管理的重要保证,更是构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重要环节。企业要按照“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为主,事后补救为辅”的原则,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经济合同以及重要决策的法律审核,一是要有制度保障,企业必须制定有关法律审核的规章制度,确保法律审核嵌入企业规章制度、经济合同和重要决策的流程;二是要覆盖全过程,从规章制度的制定到执行,从合同的订立到履行,从重大项目的决策到运营,法律管理必须全程参与。通过法律审核,不断促进企业依法决策、依法行为,为企业法律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合规环境。
推进油田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职能作用,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深入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1.履行维护职能,在培育参与主体上下工夫
油田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牢固的建立起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坚持全心全意的以职工为核心的油田企业文化的方针,在职工与企业劳动关系发生矛盾时,工会组织必须发挥职能,在维护油田企业文化的前提下,切实有效协调好职工与企业的关系,维护好油田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合法权益,不断地增强职工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2.履行建设职能,在矿区文化建设上下工夫
工会组织是推进油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工会组织的建设功能,就是发挥工会职能,抓好矿区室内外文化建设工作,努力吸引职工参加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队伍中来,室内文化建设主要通过建立居民矿区图书馆、安全教育、文化传播之家等,室外文化建设主要通过建设矿区文化广场、矿区文化墙,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多姿多彩的广场文化活动,积极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使其发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作用,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
3.履行参与职能,在营造民主气氛上下工夫
开展油田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营造一个具有浓厚民主氛围的企业,促进油田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这是油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工会组织工作的重要任务,其中还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不断地加强油田企业职工的民主管理工作,进一步增强油田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工会组织还要进一步努力去扩大民主管理的渠道,给油田职工提供更多有利的条件,让他们进一步争取参与民主管理的机会,从而使油田企业文化的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二是在创造和弘扬油田企业文化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挥参与的作用。工会组织要进一步积极主动的反映职工的意愿和要求,提出工会组织的设想和策略。为了进一步实现油田企业文化与油田企业管理的和谐统一,需要不断地加强油田企业文化建设,不断的美化工作和生活环境,从而充分的展示油田企业形象。
4.履行教育职能,在提高队伍素质上下工夫
采用不同形式进行企业文化宣传教育,提高职工思想意识和文化素质。要严格加强信息化的管理体制,推进网络教育平台的发展。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功能,开展网上学校、建立网络文化网、服务网,开设网上阅读书库,激发广大职工的学习热情,不断地增强广大职工的理论知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企业的发展形势,自觉的提高自身的素质,积极的去学科学、学文化、学技术和学管理,不断充实自己的认知能力,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通过这些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引导企业职工积极的参加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从而不断的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和谐发展。
二、结束语
关键词:中小企业;企业文化;对策研究
一、引言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对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存在的问题也是十分明显的。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中小企业虽然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具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企业文化的缺失将使得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中小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二、中小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企业发展环境欠佳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一直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其本身在抵御市场风险及生产能力方面十分有限,因此很多中小企业为了在市场中优化自身的发展环境,取得市场竞争优势,进而通过恶性竞争等手段企图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因此其在社会中的声誉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另外,整体发展环境欠佳还会影响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使其在文化建设方面安于现状。
(2)企业价值观扭曲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最重要的体现,现阶段很多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形成良好的价值观,这是其在文化建设方面还停留在低层次上,虽然一些企业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观,但是随着中小企业发展的不均衡性,使得现有的价值观不断扭曲,不仅对企业文化建设没有推动作用,反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文化的建设步伐。
(3)员工参与度较低
中小企业员工的工作力度普遍较大,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参与度较低。长期以来中小企业的老板掌握企业的绝对话语权,难以采纳员工的建议,其在进行各项决策中只是依靠自身的经验进行独断,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2.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1)企业领导不重视
中小企业的领导层一般学历水平较低,对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缺乏相关知识,其重视程度整体较低。中小企业的发展眼光较为狭隘,其大部分资源都投入在生产经营方面,企业文化缺乏必要的可衡量性,因此更得不到企业领导层的重视。在示范作用下,企业各级员工难以真正提高对企业文化的重视度,进而使得中小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难以有效提高。
(2)企业伦理道德缺失
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出现伦理道德缺失现象,很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了获取眼前利益不惜制假收假,肆意破坏自然环境,甚至进行恶性竞争,扰乱市场发展秩序。很多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存在严重的道德败坏。这些不仅违背了企业伦理的要求,还破坏了中小企业的社会声誉,使其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这些都是企业伦理道德缺失的重要表现。
(3)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健全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都存在较大的问题,其对员工的切身利益保护不足,难以形成有效的管理,员工的工作时间较长、待遇较差,没有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得企业人才缺失严重,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不完善使得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不可避免的存在诸多问题。
三、完善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1.提高企业领导的重视程度
提高企业领导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是中小企业进行文化建设的第一步,领导层要从自身工作出发,严格要求自身的行为,为员工树立良好的榜样,自觉履行企业文化的相关要求,并制定相关的制度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顺利实施,以文化建设带动中小企业的健康长期发展。
2.坚持企业伦理制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企业伦理制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坚持企业伦理制度的相关要求和标准,才能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不断规范自身的经营发展行为,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这样既能保证中小企业的社会声誉又能够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
3.完善人力资源管理
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中小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要建立合理的人才选拔、任用、调配、激励、约束等机制,同时要注重保护员工日常的利益,给予企业员工一定的自,提高其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其为企业文化建设建言献策,并定期举办企业人才资源交流大会,提出现阶段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根据员工的建议进行全方位的企业文化建设。
四、总结
中小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多样性,对其经营发展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完善自身的企业文化,使其服务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以取得市场竞争优势。因此,中小企业应从自身的发展实际出发,对现阶段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建设和完善企业文化,以实现自身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一、新时期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解析
(一)安全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安全文化是在社会生产以及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客观存在与主观存在,所以,安全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然而,在最近十年间,人类才有意识地发展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随着我国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工业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对于安全文化逐步有了系统、科学的理解和认识。根据安全文化的演变以及发展过程,本文将安全文化归纳为几个阶段,时代的安全文化、近代安全文化、现代安全文化以及发展的安全文化。
(二)安全文化的内涵。安全文化既是文化的一个分支,更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领域的安全文化就被称为企业安全文化,倘若与管理工作或者行政工作相结合,就成为安全管理文化。总之,安全文化可以应用到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安全文化的核心就是保障和维护人们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无论是哪个领域的安全文化,都包含两个层次的结构。安全文化的第一个层次就是表层结构,由安全使用标准和安全使用规范组成。表层结构还可以细分为非立约和立约两类:非立约类的表层安全文化就是没有用法规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在人们内心约定俗成的一些内容,比如安全礼让、安全崇尚、安全习惯、安全风俗等;立约类的表层安全文化就是指用一定的形式明确规定出来的一些内容,比如技术标准、规章、制度、条例、法律等。安全文化的第二个层次就是里层结构,这是安全文化的理性部分,包括“安全第一”的生产及经营原则、“安全第一”的道德思想、“安全第一”的科学思想等。总之,这些内容集中体现为“安全第一”的价值观,具体表现为以下安全要素:誓言;环境;发展战略;道德;民主;价值;管理哲学;道路;信条;追求;风格;精神;宗旨;目标。
二、新时期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一些问题
(一)安全文化建设程度不够深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大部分的煤矿企业相继开始了安全文化的建设工作,全国各地兴起了“文化热”。然而,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煤矿企业大多重视安全技术改造方面的工作,忽视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此外,有些煤矿企业的中层文化建设和表层文化建设都比较到位,但是,企业的安全文化规章制度还是停留在表面上和纸面上,没有内化为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和安全习惯,即深层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还比较薄弱。
(二)安全文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虽然国内很多学者对企业安全文化进行了研究,但是,这种分析和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和口头层面上,安全文化的理论研究成果可操作性不强,不能适应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的研究人员大多是煤矿企业的一线工作者,经验大多为经验式的,不太注重研究结论和研究过程的检验性和试验性。此外,安全文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大多数煤矿企业没有制定科学完善的安全规划以及安全方案,安全文化建设过程沦为一般的安全教育过程。
(三)安全文化建设存在认识误区。简而言之,企业安全文化就是人们自觉形成、自觉遵守、自觉坚持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安全习惯和行为准则。但是,对于安全文化的理念以及内涵,一些人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具体表现如下:有的人认为安全文化建设就是搞一些文艺演出和安全活动,这种认识是浅层次的、表面性的,没有深刻领会安全文化建设的真谛;有的人认为安全文化建设就是单纯营造一种安全文化氛围,写一些安全警句,悬挂一些安全标示等;还有些人认为安全文化建设就是一般性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
(四)安全文化建设缺乏科学评估。由于文化的“软”特点,难以进行有效测量和有效评估。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和工作,它需要一套系统、完善、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和建设计划,包括评价结果的测量、评价方法的确定、评价指标的收集等。当前,我国在安全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方面的工作还不够完善,虽然有学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但是没有建立一套能够进行综合评价和系统分析的定量方法,其操作性和可行性更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三、新时期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具体策略
在实际的建设中,煤矿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安全文化建设,立足本企业的实际生产状况以及本行业的实际建设现状,转变安全文化建设观念,创新安全文化建设思路,改进安全文化建设方法,培训企业独有的安全文化,进而充分发挥安全文化对于企业发展的巨大作用。
(一)增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意识。在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增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意识。我们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组织各种类型的安全培训学习,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文化规章制度。首先,煤矿企业的各个管理层人员以及领导层必须高度重视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工作,转变安全文化建设观念,创新安全文化建设思路,树立人性化、精细化、科学化的安全文化建设理念。其次,直接参与到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工作人员要自觉接受安全宣传教育,努力学习安全生产知识。最后,要充分发挥黑板报、报纸、电视、广播等宣传阵地和宣传媒体的作用,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方面的宣传。
(二)注重安全文化建设实践。首先,我们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努力把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转变为企业的实际建设。第一,要不断宣传和灌输安全文化建设理念。第二,要不断创新安全文化教育活动。第三,要深入开展和举办各种类型的安全文化活动。通过这些安全文化教育活动,让员工加强对安全文化建设的理论认识和理解,包括安全建设规程、安全标语、安全警句、企业精神、安全理念等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各种宣传板,进而营造一种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氛围,使安全生产工作人员随时随地接受安全文化的熏陶。
(三)建立安全文化建设评价体系。针对当前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方面的问题,比如评价主观性过强,评价方法较为简单等问题,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评价体系。依据我国目前的煤矿企业的安全建设的实际状况,本文提出了以下9个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以供参考:员工素质、一线员工的安全事务影响力、安全行为激励、安全信息传播、安全培训、安全管理、安全环境、安全承诺、资金投入。
(四)提高安全工作人员的素质。与其他行业相比,煤矿企业的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尤其是在井下采掘的一线员工。对于煤矿企业来讲,员工的安全技能培训非常重要,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其一,建立健全员工培训机制,将员工培训放在煤矿企业管理工作的首要位置。其二,掌握实情,摸清底子,根据员工的业务技能、文化程度、知识结构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员工培训。其三,要根据施工安全技术和施工场地,分期、分批、分岗位、分工种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有重点的培训。其四,不断创新培训观念和培训形式,注重培训的实际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对于煤矿企业的稳定发展以及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煤矿企业安全工作人员的素质、安全文化评价体系、安全文化建设意识、安全文化建设规划四个角度详细探讨和分析了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以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贾仲维 单位:中国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公司柳塔煤矿
参考文献:
[1]肖雪花.浅议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J].求实,2012(z2):219-220.
[2]高志扬.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1,30(2):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