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非遗文化总结范文

非遗文化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非遗文化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非遗文化总结

第1篇:非遗文化总结范文

关键词:燃料乙醇;废醪液;综合利用;环保;浓缩;燃烧;钾盐

作者简介:王勇(1969-),男,广西横县人,热能工程师,从事包括高浓度有机废液在内的生物质能源技术开发和应用工作。

1引言

随着世界原油价格不断飚升,石油储量不断减少,世界各国都在寻找替代石油的新燃料。生物质是唯一可直接生产液化燃料并可储存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以燃料乙醇为主的生物质液体燃料(生物燃油)是开辟我国替代石油的新途径。据专家预测估计,到20__年,我国年生产生物燃油约为600万吨,其中生物乙醇500万吨、生物柴油100万吨;到2020年,年生产生物燃油将达到1900万吨,其中生物乙醇1000万吨,生物柴油900万吨[1]。

“十五”期间,我国燃料乙醇生产得到很大发展。据统计分析,20__年酒精产量约为390万吨,20__年酒精产量将达到450万吨,新增供给量在60万吨左右,而这些新增量中玉米酒精占据绝对比重,目前中国仅有4家定点企业产生燃料乙醇,总产能仅110万吨左右,与500-700万吨的发展目标相比,还有5倍的发展空间[2]。

发酵技术是目前成熟的乙醇生产技术,发展以甘蔗、薯类、甜高粱、木质纤维类生物质为原料的生化燃料乙醇生产是大方向,我国20__年发酵酒精产量368.13万吨[3]。发酵酒精的生产原料主要是淀粉类和糖类,原料来源有限,原料成本比较高,能耗大,生产过程废液排放量大,综合利用和环保处理成本高。燃料乙醇产品与石油产品还没有竞争优势,生产企业必须依赖政府补贴才能艰难生存。所以,保障原料供应、控制成本、环保是开发燃料乙醇三大要点。

2废醪液综合利用概况

酒精生产原料多样化,所以,酒精废醪液的综合利用方法较多,其经济效益也不尽相同。

玉米、小麦、陈化粮为原料的酒精生产排放的废醪液,蛋白质成分比较多,采用DDGS工艺生产蛋白饲料,其工艺性、经济和环保效益已经得到多家使用单位肯定。

木薯、甘蔗为原料的酒精生产排放的废醪液,因为其含钾量高,蛋白质成分少,较难做成蛋白饲料,我国南方对这类废醪液的综合治理做了不少尝试,农灌法和浓缩燃烧法被认为是较好的处理工艺。“废醪液对水环境会造成严重危害,但同时废液中含有大量农作物所需的营养物质,所以它又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据分析,废醪液中含有机物6-8;P2O50.02-0.04;K2O0.6-1.2;总氮0.3-0.5。废醪液中的有机质,经实践证实,能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可作为农田肥料[4]。目前,农灌法主要是使用运输工具送往田地喷灌,与巴西大规模铺设输送管道有很大距离,对全年上规模生产酒精是否具有可行性有待研究。浓缩燃烧法具有处理彻底、不受地理、气候、生产规模影响等优点,通过浓缩—燃烧—产蒸汽—发电,可以合理利用废醪液中的生物能,具有一定经济效益,在南宁糖业集团蒲庙造纸厂、广西杨森酒精有限公司、广东省遂溪特级酒精酿造有限公司有成功经验。但是,目前运行的浓缩燃烧系统对废液中钾资源的综合利用明显不足,“年产2.5万吨酒精”项目,纯燃烧酒精废液,每天可回收钾灰7-10t,灰分的K2O含量10-30[5],回收率不到50,含钾量低,利用价值低,只局限于以100元/吨左右的价格卖给复合肥厂用作复混肥原料。另外,目前运行的浓缩燃烧系统还存在电耗高、锅炉炉膛结焦、烟道堵灰等问题,所以,与浓缩燃烧技术的高投入比较,其经济效益不够明显、有待提高。

木质纤维原料的乙醇生产刚刚起步,其废液的处理技术还缺乏研究,按现有技术5-6吨木质纤维素生产1吨乙醇计算,吨乙醇排出的废液含生物质能更多,灰分与糖蜜酒精废液的灰分相似,利用浓缩燃烧后产汽、发电更多,经济效益更明显。

3浓缩燃烧处理酒精废醪液同时回收钾盐技术简介

浓缩燃烧处理酒精废醪液同时回收钾盐技术主要是回收废醪液的生物质能产汽、发电同时充分利用废醪液钾资源,直接生产农用级以上的钾盐(K2SO4),大大提高废醪液的综合利用水平。我国是一个严重缺钾的国家,80的钾肥依赖进口,本技术为我国开辟了新的钾源,产品不存在销售问题,废醪液综合治理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更可观。

下面以配套年产10万吨燃料乙醇(废糖蜜原料)生产线的浓缩燃烧处理酒精废醪液同时回收钾盐系统对其技术路线、主要设备、投资收益作简单分析:

3.1技术路线

3.2主要设备

多效在线自清垢蒸发浓缩装置两套、燃烧废液锅炉两台(35t/h,P=2.5Mpa,400℃)、背压发电机组两套、钾灰分离装置两套、钾盐装置两套、控制装置两套、钾盐包装机一台。

3.3关键技术

3.3.1在线自清垢蒸发浓缩装置:采用在线清垢,提高蒸发负荷,减少设备投资,减少停机清垢时间。

3.3.2纯燃烧废液锅炉:采用双重燃烧、多级配风、在线清灰技术组合,保证灰分含钾纯度和较低的炉膛出口烟温,减少炉膛结焦、烟道堵灰机会,延长锅炉连续运行时间。

第2篇:非遗文化总结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移动终端;色彩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在中国遭遇过不愉快的经历。比如:韩国从“端午祭”的抢注成功到“暖炕”的申遗失败。事件表明,韩国对“非遗”的理解超出我们的想象,可见邻邦对中国的“非遗”窥视已久。在大多数中国人的眼中,这些司空见惯的常态化生活,哪里值得去大费周章地与文化扯为一谈?正是大多数人对非遗文化理解不深,以及对文化保护的不重视,才导致韩国一而再地抢注我国的非遗文化符号。申遗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们将如何扭转非遗保护被动局面?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课题。移动终端让今天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同样离不开移动终端的应用,目前市面上已有非遗类移动客户端,但全民的参与度不高,互动性差,无法吸引年轻使用者。如何将非遗的发展与当下移动终端策划进行有效的衔接,并通过色彩学进行应用设计,经过调研与分析,总结以下参考思路。

1移动终端浏览中色彩应用简化非遗的归类管理

移动终端设计就是为这些移动终端设计第三方应用程序,通常有IOSApp、androidApp、WindowsPhoneApp等。每个移动终端应用都伴随着视觉设计过程,其中色彩设计更是最为关键的一环,细节决定成败,色彩是视觉第一性的,因此探究移动终端与非遗应用的视觉感受要着眼于色彩设计原则,简化非遗复杂性推广。从专业角度来讲,由于非遗系统的复杂性,可以利用色彩学的方法将其简化,将多元的信息分类,数据归属,从中找到其色彩设计之规律,进而研究出移动终端的色彩设计特性;从研究意义上讲,不仅能为移动终端与非遗的链接找到突破口,也能促进艺术设计色彩学与科技、文化的商业对接。

2移动终端策划改善非遗两种被动的尴尬局面

一种非遗的认知尴尬在于:只可远观,高高在上。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从2006年起,国务院决定将每年6月的第2个星期六设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1]。至此,我国已经有了“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标志”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歌曲”等[1],然而这些内容并未给大众留下记忆。如今,我们可以借助移动终端的策划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保护之中,而无需限定在某个日子。学习西方商业策划模式,比如利用艺术设计创意手段,舞台艺术、服装设计、包装创意设计、动画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形式,给非遗穿上时尚的嫁衣,多设计周边产品,让非遗文化焕发出时代光芒。另一种非遗的认知尴尬在于:司空见惯,文化理解片面化。遗产保护起源于欧洲,自1790年法国国民议会设立遗产保护机构,列出清单算起,国外遗产保护已历经200多年的历史[2]。很多国家都具有较成熟的保护理念与经验,其重视程度远超过我国,在中国,非遗的各项保护实践与理念在亦步亦趋中探求与摸索。我国大众对非遗文化教育是缺失的,特别是在研究理念上。如何将民间文化转化为非遗文化,过程性与互动性的观察视角将成为今后非遗研究的重点。如何有效酝酿出一批较有现实意义的成果,契合非遗实践,进一步深化其应用价值。譬如:中国古代有许多的传统娱乐风俗被今日的快节奏生活掩盖,但这些传统瑰宝,只需要进一步去发掘和继承,重新包装,就可以呈现更美的光芒。利用新时代的互联网终端技术,把非遗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进行有效的对接,让人们体会到非遗所带来的民族自豪感。

3移动终端数字化保护的非遗保护注入新鲜血液

申遗成功不等于保护,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非遗。加强民众参与意识,搭建人们喜闻乐见的互动平台。在非遗的移动终端的视觉设计中重视色彩设计,简化管理。借鉴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新理念,密切结合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地方性经验,通过移动终端平台,拓宽研究视域,提炼富有创新性的理论与方法,建立非遗研究的本土化体系,引导我国非遗保护的走向[5]。非遗研究的目的是让这些宝贵的遗产得以永存与新生,让非遗紧随时代,越来越璀璨。

参考文献

[1]彭冬梅.面向剪纸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8:137.

[2]谢菲.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研究述评[J].贵州民族研究,2011(3):93-98.

[3]彭冬梅,潘鲁生,孙守迁.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J].美术研究,2006(1):47-51.

[4]王建明,王树斌,陈仕品.基于数字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J].软件导刊,2011,10(8):49-51.

第3篇:非遗文化总结范文

一把紫陶百年史 一片冰心在传承

“挑瓦货,走江外。”这句流传下来的老话在当今依然适用。在过去,陶器被称为瓦货。江外指云南红河州绿春县一带。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建水紫陶就是云南瓦货的代表。

建水紫陶能名扬大江南北和其制作、烧成技艺有关。在制作技艺上,建水陶保留了传统的手工制泥工艺。经过24道程序之后的泥才可以拿来制作陶器。

“烧陶的温度在制陶行业中是属于特别高的。烧成温度基本可以接近1200摄氏度。高温烧制而成的陶器敲击起来,声音特别清脆。”云南建水紫陶烧制技艺传承人田静说。人如其名,从说话的语气中就可以感受到多年研制紫陶带给她的平静心态,语调柔婉,语速不急不缓。

经过高温烧制,建水陶比低温陶更容易以最初的形态流传下来,“低温陶使用一段时间可能会因为天气的原因而热胀冷缩,自然就容易坏掉。高温陶和低温陶在本质上最大的区别是它能更长久、更安全地保留下来。”田静说。

建水紫陶有近千年的历史,一把紫陶壶蕴含着当地人对自然的敬畏。“以前跟着师傅去山上盘泥巴(取土)的时候要带着一点祭品。到了山上先拜一拜山神,感谢给了我们这么好的材料可以带回家(做陶)。”田静说,上山盘泥巴是件很慎重的事情,“这种敬畏天地的精神还是应该保留下来的。”

田静在1996年就拜了建水当地的制陶老手艺人为师傅。后来,她考入了景德镇陶瓷学院(现为景德镇陶瓷大学)学习陶瓷造型设计。毕业以后又回到了建水跟随师傅学习。田静现在自己也带徒弟,已经收了70多个学生,有些学生只有十七八岁。

田静最看重徒弟对制陶这门技艺的敬意:“做我的学生的话,对制陶感兴趣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制陶的过程中更要对陶产生敬意。”许多徒弟都跟着田静学了很长时间,最长的有9年。“从我还没有结婚的时候就跟着我学习,一直到现在我和她都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们还是师徒。”田静说。

现在的紫陶已经开发出了壶、杯、盆、碗、碟、缸等多个种类,正如田静所说:“将文化遗产融入到现代生活中。”田静制作的建水陶在制作方法上有所改变,这也是很多老手艺人不能接受的。她曾经劝说老艺人:“以前咱们都穿马褂、旗袍和长衫。为什么今天不穿了呢?因为时代不同了。”“做有时代特点的紫陶茶具”一直是她所提倡的,陶器要和这个时代的脚步尽量做到合拍,“我们不是创新,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让建水陶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虽然做陶器很苦,但是田静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为一名陶艺家。田静说建水人的文化代码就在这紫陶的一代代传承中。“传承的价值就是人文关怀。无论我走多远,回到家乡以后,我一定要吃一口烧豆腐。不管走多远,我还是会惦记那碗米线。为什么我看到建水陶的时候会感觉亲切得不得了?全世界都有陶,但是建水陶就是建水人的文化代码。我们的基因密码也在陶里。这是我们真真正正的魂。”

作为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的传承人,田静觉得自己是在“续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到了我们这一代)要把这个根续上。我是把这条根续上的人。根没有了就什么都没了。所以我觉得无论哪一种非遗文化都应该传承下来。”

“希望有更多的高校学生、老师能考察产区。这些接受过传统技艺系统教育的学生能进驻到地方工作。这样既能有高校的理论设计做指导,又可以结合当地的传统技艺。”田静说,她对下一代继承人充满了信心,“下一代非遗传承人的作品应该可以走向国际的。”

木版年画里看历史 老手艺的新发展

年画作为传统民俗的载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中国近代以来,木版年画的兴盛地在杨柳青。而作为中国木版年画的起源地,开封虽不璀璨夺目,但这里的木版年画更加原汁原味。

1980年出生的李力是开封木版年画博物馆副馆长。5年前,他从父亲任鹤林老先生手中正式接下传承开封木版年画的重任。

“各省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大抵起步时间趋同。改革开放以后,各地传统美术的恢复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我的父亲也经历了那个时代。”提起开封木版年画的发展史,李力娓娓道来。

20世纪70年代末,李力的父亲从兰考文化馆回到开封,参与开封朱仙镇年画出版社的恢复组建工作。在经历了80年代“以丰养欠”的艰难生存之后,出版社在1989年再次“停摆”。“已经是总编辑、副社长的家父怀着对年画的执着,毅然决定自己成立工作室,延续挚爱的事业。这一年,我9岁。”李力说。

相较于杨柳青木版年画成熟的产业链条、完善的人才储备,开封木版年画无论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数量,还是从业人数方面都有着不小的差距。但是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与日俱增,这并不阻碍开封木版年画重新走上上坡路。

然而很快李力发现,事情并非想象中那般完美。

他发现,包括自己父亲在内的许多对艺术抱有严谨态度的老先生们,在面对着质量粗糙的作品充斥市场、鱼目混杂的从业人员以非遗的名义把控群众对传统技艺理解等现象时,显得着急、无奈。

名义上,开封木版年画市场的从业群体有15家企业。但真正意义上能够掌握技艺的师傅数量也就是个位数,他们的徒弟也不超20名。也就是说,在李力眼中,半数左右的企业缺乏专业水准。而随着人们对非遗作品鉴赏能力的提高,有关部门对于非遗市场的乱象也有所察觉。

为此,他呼吁人们要反思简单粗暴式开发非遗。他说:“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就是让更多人了解木版年画,激活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了解就没有喜欢,没有喜欢就没有技艺传承,没有技艺的传承何谈文化传承?”

今年已有67岁的任鹤林老先生,在近期参加文化部组织的高级研修班时,与班上许多有名望的老前辈达成共识:目前国内年画的质量问题不容小觑,将看似无法总结的技艺标准化迫在眉睫。

第4篇:非遗文化总结范文

(1)仿黄杨木雕工艺。

温州黄杨木雕,作品内容贴近社会,作品造型生动,其刻画的人、物神形兼备,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内容题材大多表现中国民间神话传说、民间风俗习惯中的人物、动植物等,如八仙、寿星、关公、弥勒佛、观音等。黄杨木雕刀法细腻,图案清晰、生动,现代产品设计中,吸收黄杨木雕的加工特点,将其和先进的精雕机相结合,将黄杨木雕这项手工技艺应用到现代产品装饰中。利用雕刻机仿黄杨木雕技艺特点的眼镜产品。

(2)仿细纹刻纸工艺。

温州细纹刻纸刀法精妙绝伦,图案线条细若游丝,工整细腻,纤而不繁,手法高超者可以在一寸见方的纸面刻出50条线条,其纹样细若游丝,经过这些刀具打造的经纬格子线,手工技艺者能随心所欲地刻画装饰图案、纹样。眼镜镜腿表面的花纹可以采用镭射加工,能在镜腿金属饰片表面形成很好的一层细致花纹,并且花纹大小不受限制,花纹复杂程度由设计者决定,能很大程度提高本款眼镜档次。同时眼镜销售人员可以通过对这款眼镜特色的宣传使消费者了解这款眼镜的文化内涵,了解温州细纹刻纸手工技艺的特色,增强对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加深消费者对这款眼镜的喜爱程度。

(3)仿苍南夹缬。

温州苍南夹缬是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一种在织物上印花染色的传统手工技艺。苍南夹缬手工技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苍南当地广为流传,20世纪初,本地民众婚嫁均会选用当地夹缬技术制作相应织物。2006年“苍南夹缬”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三层级:提炼升华。经过技艺搬迁和加工技巧沿用,非遗手工技艺能在现代加工技术手段之下,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并在各类工业产品中加以体现,从而使工业产品和非遗更好的结合,也在工业产品中体现当地非遗文化内涵。在这两个基础之上,提炼升华主要将流传至今的非遗手工技艺中的图案、花纹、加工特点、工艺特点等各种内容加以综合,[2]并将其进行提炼和提升,用现代工艺手法在现代工业产品上得以体现。非遗手工技艺中,很多图案、花纹、颜色、工艺特点等,都和当地民众生活、生产以及风俗相结合,有很强的文化气息在内,如瓯绣、瓯塑、细纹刻纸、苍南夹缬等多种手工技艺,图案以花鸟、山水、人物等为主,制作细腻,图案清晰,颜色鲜艳生动,层次感强,作品效果突出,制作精美。在此基础之上,很多工业产品也吸取这些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特点,结合现代工业设备,将这些优美的图案、花纹提炼升华,结合产品本身尺寸、造型基础等加以应用。

2总结

第5篇:非遗文化总结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时期旅游开发;发展方向;融合管理

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艺术行为,其中更加沉淀着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旅游开发是贯穿于人类生活全过程的一种文化行为,具有极为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根基。并且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中,具有更强烈的地域性、民族性、传承性和大众性。无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旅游开发工作,在人民的生活和生产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人民群众十分喜爱的一种文化形式,由于两者与生俱来,不可分割,具有相得益彰的密切关联,所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延续的同时,还需要促进新时期的旅游开发发展,这也是文化工作者需要考虑并探索的一项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时期旅游开发具备的不同属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的提出是由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完善世界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区别于物质性、建筑型、遗址性文化遗产的不同概念所指的是由各族人民世代相承并且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文化空间,而其中的表现形式也不仅局限于手工艺、表演艺术等也包含着民俗活动和口头传统等多种类型。而其中所提到的文化空间是指与表现形式有较为密切关联的特定时间和场所,具有极强的空间性和时间性。旅游开发则是指人们在旅行中需要得到满足的精神文化需求,以群众为主体、以娱乐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文化表现形式。两者均是人们在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产物,关系密不可分,旅游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方式和载体,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的一种展现形式和表现基础,所以做好旅游开发中的非遗传承工作是对我国非遗文化进行传承和保护的关键。而随着近年来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也涌入我国的社会环境中,许多年轻人在接受信息时所接受到的信息也更加广泛,这也就导致在进行文化传承时,旅游开发的开展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也直接导致非遗传承工作的难度增加。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时代旅游开发的融合与连接

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着现代人类生存,其中涉及到人类的所有生存领域,是人类对世界资源进行利用并建立自身的精神世界的象征,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哪个国家的遗产类型和文化特点,都具有追求真善美的本质特点,而在这种背景下,不同的旅游景点根据自身的民风民俗和社会状态形成了相应的发展方式和独特认知,通过创造世界和改变观念的方式,使人类的文化意识得以发展,进一步保证了旅游区人群的能力素养持续进步。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期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延续,需要将促进全人类和谐发展作为主要的方向,不可将其进行隐藏或束缚,而应当尽可能使其贴近生活和群众,在与人类交流的过程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4]。由于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历史,也具有了丰富的文化特点,呈现出一种不断自我超越的特征性。由于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发展性,所以会表现出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在这种状况下,即使是现代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一定的连接,这说明文化特征具有极高的群众性和历史性。除此之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背景下,各种网络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发展,而人们在进行信息接收时也更加倾向于选择手机移动终端的信息接受方式,这其实也是一种人们的旅游开发形式。所以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是一方面,可以在微博或者微信这样大众易于接受的平台建立相关的公众号,为普通民众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另一方面也可以与现代化的快手或者抖音这样的短视频平台进行有机的融合,拍摄非遗文化宣传片,这样能够使人们在旅游开发生活中与非遗有基本的接触,也可以在bilibili、优酷、爱奇艺等平台拍摄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例如《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故宫的旅游业发展,而这种方式也是一种更加倾向于年轻化的旅游宣传形式,在年轻人群中所获得的推广效果较为良好。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时代旅游开发的发展与延续

文化是不同历史时期人民进行精神世界建设的主要基础,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这种精神基础的主要体现,所以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与社会相适应并结合,但由于现代社会对于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都较为新颖,所以想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来适应现代社会基本不太可能,所以在这种状况下,现代文化工作者应当将现代文明进行有效的协调和管理,使现代文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在保持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基础上,提高人们对非物质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吸引力,这样有助于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旅游开发相结合,顺应时代的潮流,进一步展现自身的生命力和活力。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一种无形且不可重复的文化现象,所以如何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是现代文化工作者的燃眉之急。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化文化结合之时需要使现代人民群众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这样能够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发展过程中能够有足够的空间展现自身的特点和状态,这样能够缩短人民群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距离。由于不同地域的群众在生活和工作过程中都具有各自的特点,所以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注重其中的地域性和文化性,所以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期间,需要注重其中的细节,这样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来说有积极意义。

四、总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开发的起源,而旅游开发又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演变和发展的一种形式,所以无论是文化传承还是旅游开发的开展,都需要将两者进行有机的融合,而我国的政府部门和相关文化工作人员需要付出12 分的努力,使两者能够共同发展,尽可能选择现代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对文化进行传承,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融入到群众的文化生活中,形成有机的融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进一步延续。

参考文献

[1]董鸿安,丁镭.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少数民族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景宁畲族县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02):197-204.

第6篇:非遗文化总结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创作;影像媒体;传播

1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在湖北,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项、国家级名录160项,省级名录312项(466个项目保护单位),有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7人,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50人,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3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9个。2014年12月4日由湖北省申报的“三国传说”、“伯牙子期传说”、“武汉杂技”、“越调”、“楚剧”、“岳家拳”、“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等21个项目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富有地域特色和艺术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都可以作为影视创作主题。然而目前关于这些非遗的影像资料非常有限,不利于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发展。许多非遗类别都可用影视创作的形式将技艺历史、技艺过程,从宏观到细节、从整体到部分如实的记录下来,作为影像资料进行文化知识的普及。

2 非遗课题引入教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像一个大海,每个人回到故乡,走到乡村生活中去,你都会发现许多令人感动的非物质文化。在当今转型期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像退潮的大海,每时每刻都在迅速的消失着,老一辈艺人默默地故去,文化与技艺也悄悄地消失了。那么,用影视拍摄的方式真实的还原与重现技艺,或是将一些仅剩文字记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运用影像的方式还原、再现变得尤为重要。

影视创作作品相比文字、图片、录音更直观、更形象也更真实,对于一些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影视作品都可在保护中发挥重要功用。我们在影视创作课程教学中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一命题,通过对不同影视创作手段的归纳和探讨;对影视语言和影像媒体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总结出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创作的规律,从而达到对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

3 非遗课题小组调研

通过多渠道获取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资料,对重点非遗项目给予重点关注。在班级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组织学生对重点非遗项目进行考察、学习,以图片及影像的资料形式完成资料调研部分。例如名为“武汉传统文化保护小组”对武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并开展了讨论会议,对每位小组成员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根据每个人的特长与优点进行了具体的调研工作安排。首先,小组设计了题为《武汉市传统文化保护调查》的问卷。问卷调查之后的统计分析发现:

3.1 整体性

市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都处于不太了解的状态;所了解的非物质文化以民间表演艺术类、传统手工技艺类、方言类为主;对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前景持一般意见。

3.2 差异性

市民认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各不相同,人们的意识不够、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突等为主要趋势,但仍有一部分人持观看态度,认为武汉的非遗有非常大的保护力度,然而保护措施较为缺乏。

4 合理选择影视创作类型

针对拟定的湖北省非遗选题,选择重点的非遗项目进行课堂讲解,指导学生利用多种途径对非遗项目进行学习和认识,拟定影视作品类别及主题。影视作品的制作技术和类型的选择是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影视创作的主题内容决定了影片的制作技术,主要有:实拍技术、定格技术、动画技术;其中,宣传片、纪录片、商业电影等几种类型可以更好地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命题。在课程中,对不同影片类型的制作技巧进行了分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命题的剧本写作、分镜头绘制、镜头拍摄技巧以及中后期制作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武汉传统文化保护小组”经过对搜集选题的筛选、讨论,小组最终希望运用动画技术,将黄鹤楼传说进行动画作品创作,制作一部公益类宣传短片。拟定了“黄鹤楼传说”这一命题,希望通过影视创作,将黄鹤楼传说的故事进行视觉表达,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传播。小组通过对黄鹤楼的实地考察,拍摄了大量实际场景资料,结合网络资料,作为短片的角色设计、场景设计的设计基础。

5 影视创作艺术表现

创作一部好的影视作品,不仅要有超凡脱俗的创新思维,而且还需要有较强的艺术表达能力。在影视作品中,艺术表现力是通过视听语言传达到观众心里的,是用画面和声音传达信息的语言,是一种思维方式,作为电影反映生活的艺术方法之一,形象地说所有的影视作品都是由视听语言所书写而成的文章,抽象的说影片是由画面、声音、时间、空间构成的。

影视作品的不同类型有着不同的视听语言表达形式,“武汉传统文化保护”小组所选定的动画宣传片制作,应该在各个故事节点上有重点、有针对、有秩序地进行画面设计,在先期录音的基础上设计每个镜头画面,录音解说词在叙事上干净利落,语言通畅明白,词句短小简洁,语言力求口语化、形象化。

在镜头与镜头的衔接上应多使用画面转场来增强影片的流畅性,通过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色彩鲜明的画面、生动感人的生活场景才能起到表情达意效果,作品中应注意典型的细节的处理,细节能以少胜多、以小见大,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凸现动画作品寓教于乐的独特的风格。

第7篇:非遗文化总结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技艺 人文危机 教育

中图分类号:J5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009-03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工作中,由于抢救性为主导保护原则的影响,对非遗的技艺形态以及传承状况关注较多,而对技艺的人文因素关注相对较少。但是,这并不影响人文成为传统技艺的重要文化构成,它是非遗的文化精神;是非遗“活”的价值;是传统艺人伦理道德的光辉;是非遗文化性的彰显。所以,从文化的精神价值角度而言,对传统技艺中的人文因素应该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对当下存续的人文危机,应该深入地思考与研究。

一、传统技艺的人文危机

(一)传统技艺的“人文”形态

关于“人文”,我们首先就会想到“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核心主题是人的潜能与创造力。但人文主义其概念的归属是一种思潮,或者说是对人的存在的关注,属于一种世界观,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绝对的“神权”,提倡人性的可贵和重要性。它的意义与“人文”非常的相近,但“人文”的范畴却更加的广泛,《辞海》中是这样解释“人文”的:

① 旧指诗书礼乐等。《易・贲》:“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今指人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② 指人事。《后汉书・公孙瓒传论》:“舍诸天运,征乎人文”。人文,是人类社会中的诸多文化现象的总称,和自然物质世界相对,其中就包含了人文主义的范畴,而“诗书礼乐”恰恰是人文的一种表现形式,都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人类所独家掌握的。人文的范畴大体包括了法律、教育、道德、伦理、哲学、美学等一切人类的文化现象,无论从人类社会的现实状况,还是从定义范畴的逻辑角度而言,包含了人类所掌握的各种技艺为载体的人文形态,那么具体来说传统技艺的人文形态是什么呢?

辽宁抚顺锔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振海,经常提到他的“八字箴言”――“缝补生命,修复艺术”,以及“三句规则”――“接活儿如同父母到,做活儿如抚养婴儿,出活如同儿女行”,这是“医、美、孝、爱、诚”的大爱;“同仁堂”药店的对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百年传承的“训条”保证了产品品质百年不衰;“江南药王”胡庆余堂,始终坚持“戒欺”和“真不二价”,为古往今来的消费者提供信誉上的原则保障;台湾响仁和鼓传承人王锡坤,坚持精益求精,细心打磨木质鼓身,即便是鼓皮遮盖之处也绝不怠慢;故宫博物院钟表修复技艺传承人王津师傅,几十年如一日面对无限重复的文物修复工作,克服内在焦虑;台湾优人神鼓的阿丹师傅,坚持带领队员每天静坐三个小时,禅艺双修。

以上所提到的远远不能涵盖传统技艺的人文因素,诸如做工原则,经营信条,传承规则,职业道德,心理状态,文化特质,伦理规范,等等。人文的延续,是非遗技艺的重要文化构成,这是传统技艺的精神所在,是现代社会提倡的“匠人”精神最为质朴而现实的形态,渗透着工匠的智慧,稳定的职业心理,高尚的人格修养,执拗的性格,规范的道德伦理,等等,正因为有它们的存在,非遗传统技艺才会有文化的“味道”,文化的规格,文化的尊严。

(二)传统技艺人文危机的表现形态

传统技艺的人文危机具有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文化的无知,缺乏继承者,无视艺人的社会地位与尊严,伦理道德的没落。

1.文化的无知

文化的无知主要表现为两种,一种是传承人对自身技艺的文化内里、精神意志领会有限,将注意力更多地关注到纯技艺层面,可以说“学手艺赚钱”或是类似的功利性心理普遍存在。一种则是消费大众对技艺的无知,这主要源于一方面是大众对传统技艺产品的消费较少,另一方面快餐化的使用功能至上的消费心理的影响,使大众对传统技艺的产品和相关文化关注较少。

2.缺乏继承者

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必须依赖物质形态的承载,核心是人对于技艺的掌握,几乎所有的传统技艺都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现实,有的无人求学,有的后继之人难担大任,有的传承者健康堪忧无法传艺,有的则是人已去艺已绝,还有的技艺是独门绝学其他人几乎无法掌握。不管哪种情况,如果技艺不能得到有效的传承,那么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就难以发扬光大。

3.无视艺人的社会地位与尊严

由于传统技艺在大众消费中的比重减少,使大众对传统技艺的生活依赖降低,从而导致对传统技艺消费心理的弱化和转移,进而对艺人的关注减少,艺人在社会生活中被边缘化。在以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为评判成功标准的当下,部分手艺人的经济基础贫弱,生存状况拮据,更加剧了手艺人社会地位堪忧的现状,这种危机其内里依然反映出社会对传统技艺及其背后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形态的忽视。

电影《剃头匠》中就真实反映了现实传统剃头匠人的状况,其中老剃头匠到新城区老主顾儿子家里,就遭到了其儿媳的嫌弃。电影《百鸟朝凤》中的吹打艺人在婚礼上受到雇主的轻视,虽工钱不少但轻视艺人的技艺、职业操守和人格尊严。山西已故世界级剪纸大师库淑兰,一生贫困,贫病交加,这和她色彩缤纷、充满乐观、洋溢童趣的剪纸作品形成了反差,也与众多文化组织授予她的种种世界级最高荣誉不相符。

4.伦理道德的没落

伦理道德的没落主要表现为:(1)对于手艺传承规矩的打破;(2)经济利益与自身技艺坚守的矛盾;(3)传统师徒关系的瓦解;(4)自身道德修养的缺失。

首先,传统技艺的师承形态有多种,比如: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内外皆传,等等。但总结起来基本就是技艺传承的性别区分和是否血缘关系之间的传承,现如今年轻一代观念转变,对传统技艺的关注日减。无论哪种传承形态都面临少有人问津的窘境,这种代际关系的传承对其文化的延续非常脆弱,很多技艺的传承者大多面临“人死艺绝”的境地。所以,目前传承的紧迫与责任要远大于传承的对象选择,很多传承者就必须打破旧有的传承规矩,然而对于坚守历代师承规矩的传统艺人来说,打破祖训是对家族和祖师的背叛,他们需要承受内心巨大的谴责。

其次,在以经济发展为先导的社会环境下,部分技艺由于是传统古法或手工制作而具有耗时长、产量低、价格高的特点,而在市场竞争中缺乏优势,所换取经济价值有限,一些技艺承载者会寻求更有效率的生产方式,改变原有的技艺,使得其原有技艺形态和内在精神被改变,降低了手艺的品质,破坏了文化的原真性。但面对现实生活需求,艺人的生活处境也不能被忽视,两者之间产生了强烈的矛盾。

再次,传统师徒之间所坚守的至高道德准则忠、孝、礼、义,在当下受到冲击,以往“师徒如父子”的人文伦理越来越淡化,甚至在道德上出现了诸多问题,比如某位食品制作技艺的传承人,身体重病之时,曾经的徒弟少有人前去探望,茕茕孑立,更妄谈床前尽孝;某位传统修造技艺的传承人,在他的弟子中出现“欺师灭祖”的现象,技艺出于师门而否定师门和师徒关系,用学来的技术胡作非为,甚至还有的学艺者对师父进行诽谤和欺诈,可以说这种师徒关系的道德内里与情感内里已土崩瓦解。按照传统,旧时的艺人在选择技艺继任者的时候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来对其弟子进行文化修养、道德品行上的考量,以确保技艺传承无恙。而在当下,面对技艺的衰微和大多数艺人的年事已高,他们内心也希望尽快将技术传承下去,但学艺者这种在人性和道德上的不确定性,也会增加技艺本身存续的不安全因素。

最后,有相当一部分的传承人,虽然技艺精湛,身担真传,然而其自身对于这门技艺的人文内涵理解有限,丧失对技艺的传承和呈现过程中的道德坚守与伦理把持,意志模糊、随波逐流,缺乏传统艺人的朴实精神特质,利用自己的技艺进行虚假夸大宣传、谋取暴利。

二、人文危机的应对

传统技艺人文危机的形态具有复杂性,其表现也存在于各个文化层面和社会意识层面,从传承人的思想意识上来说应当树立“坚守”的理念。坚守什么?坚守历代传承的技艺文化、技艺精神、技艺传统、技艺的伦理道德、技艺的规矩;从现实的技术层面来说,笔者认为还是要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应对危机,这就必须运用最强有力的传播方式――教育,以教育为媒介和手段,具有稳定性、规模性、持久性,对文化受众具有强制性作用。

(一)坚守

解决危机的根本还是在于技艺的自强,技艺自身相对稳定且完整的文化形态的存续,成为一切突破和创新的前提,因为只有存在,才可能被认识,才可能提出相应的方法。而此时坚持技艺的原真性形态和自我内部一切文化形态尤其是规矩的坚守,成为文化上、技术上、意识上的必然要求。而这些坚守,又构成了有别于现代技术的突出的文化精神样式。

坚守,是艺人执拗的人文性格,是技艺自身的内壮之举,这种坚守摆脱了世俗潮流的影响,克服了自身的内在焦虑和惰性心理,出离了只为利益和金钱“做活儿”的事业追求,使得艺人散发着朴实坚韧的人格魅力。锔瓷技艺传承人王振海常说“艺人要守住艺的传承,守住艺的本真,守住人的德行”。那么如何坚守?根源还是在艺人的意识中。

首先,艺人应当具有“安贫乐道”的人生观。这里不是指必须贫困才能从艺,而是指要以安贫乐道的精神来对待自己的手艺,出离物欲的束缚,心无旁骛,全身心地投入。其次,艺人要明了当下自身在文化上的重要意义和地位,进入到现实文化存续的角色中来,清楚自己是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增强对自身技的文化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尤其是被认定为传承人的,更要意识到自身在文化传承上的历史重要性。

(二)充分发挥教育的传播作用

这里所指的教育分为两种,一是以法律规定的义务教育为基础的教育模式。从政府层面而言,发挥教育的作用,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实施保护的业务指南》和我国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都有相关的要求和说明,要求教育部门要将优秀的文化遗产编入教材,加入学校的课程中。比如,2011年11月,香港慧因中学,就在正规的学校课程中开设了“以区为本――长洲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程”,涉及八个训练范围,18个学科,课程周期为三年,由老师们自编教案、教材。通过三年的熏习,使学生对非遗项目及其相关的文化有了了解,这就已经达到了文化传播的基础性目的,完成了认知阶段的任务。这种教育形式,可能在能否激发学生学习传统非遗文化的兴趣方面还有待商榷,但对于普及传统技艺和培养树立民族文化责任感十分有利。

二是以传授技艺为主的教育方式,包括了文化普及型和专业技艺传承型,前者比如“非遗进社区、进校园、进乡镇”活动,以培养大众传统文化接受与传统文化氛围为主;后者主要指艺人的“收徒”传艺行为,这是培养技艺传承者的教育,也是核心形态的教育,更是最难把握的一个环节。传承人在选择继任者的时候,除了在技艺上的考量以外,还应该尽可能地对学艺者进行传统文化素养、道德人品上的考量,并在传艺的过程中既要传艺,也要将本门手艺的规矩、礼法、道德、伦理、文化、历史等一并严格灌输,务必形成稳定可靠的文化技艺心理。尤其是在伦理道德上,既关乎传统技艺自身文化形态的原真性传承,又涉及技艺传播过程中所影响的大众文化认同。进一步讲就是文化安全问题。文化安全问题最需要道德和伦理的保驾护航。至少要传承者学会遵从“祖训”,学艺、学做人。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人文层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会越来越多地显露出问题,而坚守传统和发展现代特色的传承教育是解决传统技艺人文性危机问题的关键。坚守,提供的是技艺自身内壮的道路,教育是文化向外部环境辐射传播的渠道,为内在“坚守”注入强大的现实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2]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1989年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343.

第8篇:非遗文化总结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46-0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各高职院校的竞争形势也愈演愈烈。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当务之急。云南省作为民族文化大省,其独特、多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给本省的高职院校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必将为云南地区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活力和支撑力。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界定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种历史的符号记忆,也是体现民族个性和民族精神的“活化石”。然而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严重的冲击。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来说,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学习和研究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的有利资源,尝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整合成为一门特色课程,对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高职院校应当认识到自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独特地位,充分发挥保护与传承文化的桥梁作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职校园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意义

高职院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场之一,是职业教育的“地方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土性”的完美结合,云南地区的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挖掘、整合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结区域内传统民族文化特点,不断丰富和完善特色课程建设。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以云南省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为例,云南有长达四千余年的制陶史,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景洪曼斗寨、勐罕曼峦站寨、勐海曼扎寨及勐龙寨等地均保留着较为完整的傣族传统制陶技艺。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传统的傣族陶器已开始走向衰弱。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针对这一现象开设了陶艺设计与制作课程,课程中强调民族性与地方区域文化在教学实践中的融合,针对市场需求进行课程内容设置、调整,以期适应社会需求从而打破了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作坊式”传授,取而代之的是高职院校的“课堂式”教授。高职院校已成为本土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

(二)非物质文化对高职院校发展的意义

1.文化传承是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无论是普通高校还是高职院校,从其出发点来看都是基于知识的传授,它们只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侧重点有所不同。针对民族文化丰富的云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较好的课程来源,与普通的文化传承相比,它与高职教育的结合更加密切。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有着浓烈的本土化气息,而且它本身也有很好的实践性把它开发成特色课程,不仅提高了学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更重要的是丰富了高职院校的课程内容,提升了其核心竞争力。

2.非物质文化是丰富云南省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手段。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途径和内容是与大学生的道德情操、知识技能、思维方式、心理素质和文化结构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的。我国的高职院校具有本土性的特点。所以,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不仅要反映学校的教育理念,还要反映出地方文化特色。我国的高职院校大都起步较晚,缺乏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作为云南省的高职院校,最大的优势就是民族文化底蕴的深厚,高职院校应该基于这种现实,积极整理本土的优秀文化资源,提炼其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进一步丰富了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文化自觉。

3.非遗传承人成为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师资力量的短缺是高职院校面临的最大困境。在少数民族地区,提高高职师资力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师资队伍的多元化发展,根据地方特色,提高兼职教师的比重,聘请一些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高职院校中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通过这些经验丰富的民间艺人的言传身教,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直接的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和内在价值,不仅最大程度的培养了优秀的传承人,而且为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结构提供了重要的师资来源。

三、高职院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

(一)特色课程的开发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课堂,首先应该考虑其是否具有可行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其自身所内涵的价值丰富,并不缺乏其教育功能。而现有的课程很少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满足企业和学习者的需要。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笔者认为,应该在课程开发阶段综合非遗传承人的意见,考虑此专业开发的可行性,然后对社会用人单位进行市场调研,制定课程目标,借鉴国内与此相类似专业的经验,确定课程门类,并确定其课程的具体课时分配。随后,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授课方式。在课程实施环境开发上,要充分利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优势,与当地的相关企业进行沟通和合作,使课程开发更有实践性。

(二)社团活动的开展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高职院校的社团形式各式各样,但却少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类似社团的出现。开展此类社团能够加深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例如:围绕这些非遗文化进行知识竞赛、文艺演出和学术交流活动、定期的出版一些刊物和报纸、借助暑期、寒假等假期,深入到非遗所在地区去进行实践活动。还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从而加深对非物质文化的理解。

(三)理论研究的深入

目前学术界更多倾向于理论上的研究,“非遗”热的兴起无疑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研究课题来源,同时高校学者的加入,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高职院校应该将理论研究与现实运用相结合,建立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机构,同时与周围的社区、学校联合设立研究场所,不但学校的科研工作者要加强其研究,还要让更多的研究机构学者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举办广泛的交流活动

交流活动是高职院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最直接的传承桥梁。各高职院校可每学年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同时,各高职院校还可以相互参观,也为各校提供交流平台,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当然高职院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交流不应单单停留在单个地区举行,还应主动与其他地区的高职院校多进行沟通和交流,借鉴其优势,提升自身水平。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快捷性,开办文化论坛等网站,让学生不受时空和地域限制进行交流。

四、总结

总体来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云南地区高职院校的发展密切相关,如果能够将两者很好的结合,无论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还是云南地区高职院校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这种理念不仅能调动各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办学的积极性,还在习得技艺的同时传承了民族文化。这将是云南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过程中一次独特并创新的尝试,最终使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得以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报规定[R].2000.

[2]黄明东,刘光临.西部高等教育要走特色发展之路[N].光明日报,2004.

[3]傣族慢轮制陶技艺[EB/OL].2011-10-02(6).

http://.

[4]雷久相.用优秀的校园文化提升高职核心竞争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

[5]黄艳芳.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李重阳.浅谈地方大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J].科教文汇,2009.

第9篇:非遗文化总结范文

一、多点发力,全面提升文化工作质量

1、全面开展文化惠民工程。我区文化惠民工程免费开放公共文化场馆8个,各场馆开展舞蹈、器乐、美术、书法、戏曲等免费艺术培训,提供基本文化服务和公共设施用地。举办“送戏进万村”农村演出活动98场、“戏曲进校园”演出活动30场,农村电影放映1176场,多渠道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补充更新农家书屋出版物6948册,对部分破损书柜进行更换,督促各文化站维护管理,确保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天。对各级应急广播平台和485个终端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后系统与省平台对接,便于操作和管理,有效地发挥了应急广播的宣传阵地作用。

2、积极举办各项文艺活动。鼓励本地艺术院团开展艺术创作,结合党的四中全会精神、扫黑除恶、脱贫攻坚等主题,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在新春来临之际开展乡村春晚7场。积极组织“迎新春·送春联”、广场舞大赛、“庆八一·翰墨寄情怀”双拥书画展、重阳节诗词雅集联欢等活动,给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展示才能的舞台,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选拔节目参加市第三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邮政储蓄杯”广场舞大赛,舞蹈节目《花鼓情韵》在比赛中获得二等奖。

3、着力完善文化设施建设。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达到96.1%,处在全市领先地位,建成后的文化服务中心具备多个功能室,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8月,通过发行专项债,解决了区文化中心项目装修布展的资金问题。积极组建工作小组,赴、亳州、合肥、上海、黄山等地外出考察场馆建设情况,学习好的经验和做法。多次召开讨论会修改展陈大纲,并同步进行史料征集。

二、固本培元,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精心谋划,夯实基础工作。区文旅体局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先后开展了篮球、足球裁判员教练员培训、广场舞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体育运动应急救护培训,采用理论和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增强了运动员们科学训练的意识和正确处理体育伤害的应急能力。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为800余名群众提供免费体质监测,让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2、补齐短板,狠抓基础建设。区全民健身中心7月1日投入运营,总建筑面积达4557平方米,可承担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的竞技比赛、群众健身和各类大型活动。认真加强社会足球场地建设,共建成一块民强公园7人制足球场,一块体育中心11人制标准足球场,一块姚李镇11人制足球场。积极推进乡镇体育“三个一”建设,已建成姚李镇、三元镇、孙岗乡室内健身场所、室外健身广场和多功能球场,有效满足了全区人民健身运动新需求。

3、成果丰硕,办活体育赛事。按照省市县三级业余联赛要求,区文旅体局7月组织了区级业余联赛,包括羽毛球、篮球、乒乓球、足球、广场舞等项目,近千名运动员参赛。市级联赛中区广场舞比赛获三等奖、乒乓球比赛获第三名、篮球比赛获第四名、羽毛球运动员代表赴省参赛。8月我区选拔8名跆拳道运动员,参加省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获得一金三银。10月组建了男子640公斤级、女子580公斤级拔河队伍参加省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获得女子亚军、男子第五、混合第四名的成绩,区获得道德风尚奖。11月带队参加市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获得了体育竞赛第三名、活动展示第三名、团体总分第三名、体育道德风尚奖四个奖项。

三、提标扩面,推动旅游发展提质增效

1、整合资源,夯实旅游项目建设基础。对照《全市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年—2021年)》,2020年区重点旅游项目新建、续建项目5个,年度计划投资0.45亿元,实际完成投资0.43亿元。推进旅游强省“五个一批”项目建设,实施续建项目4个,总投资概算24.1亿元,年计划投资0.75亿元。截至12月底,实际完成投资0.8亿元。开展乡村旅游四级联建创建,以“江淮果岭”生态旅游项目为依托,指导平岗街道、三元镇搞好特色旅游乡镇创建,推进旅游扶贫重点村和平村、尧岭村A级旅游村创建。完成了果岭山庄及金蓼葉农庄三星级农家乐评定,以及兰园酒店、果岭山庄县级休闲旅游示范点创建。

2、立足实际,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加强旅游厕所建设,新建2座旅游厕所,设置专人管理,并在百度地图完成厕所标注工作。同时加强标识标牌建设,计划投入资金30万元,在平岗街道新建一组旅游标识标牌,目前已完成摸排布点。积极推进智慧旅游服务建设,组织辖区内文旅企业及乡镇街道搜集相关图文数据资料,完善全市文旅平台数据采集系统填报,做好智慧旅游线上营销。

3、精准施策,抓好乡村旅游产业扶贫。投入资金57400元用于旅游扶贫重点村实施旅游环境提升工程,带动22户贫困人口减贫。以奖代补支持10家旅游企业结对帮扶贫困户,投入资金51000元,带动51户贫困户增收。鼓励支持企业推出优惠措施,借助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做好乡村旅游宣传,帮助解决乡村旅游企业农副产品销售难题。发挥结对共建作用,积极动员干部职工开展消费扶贫,共计投入7133元用于购买扶贫产品。组织参加全市首届文化旅游美食大赛,共有4道菜品分别荣获全市“十大金牌特色菜”、“十大金牌创新菜”等荣誉,全市旅游商品大赛中,印象礼盒、豆油皮礼盒分别荣获金奖和铜奖。积极参加(上海)文化旅游推介会,推动旅游商品走出去,提升旅游知名度。

四、多措并举,高效开展其他重点工作

1、切实提高文物保护力度。加强对文物点的日常管理,共开展文物全面检查1次,文物专项检查4次,文物协管员每周至少巡查文物单位1-2次,确保文物安全。配合市文物局对平岗街道沿岗河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处发现的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发掘出土石佣一个。认真做好芮家祠堂的修缮工作,做到了文物的有效传承和保护。

2、充分挖掘非遗资源。为挖掘区非遗保护传承技艺,区文旅体局组织开展非遗普查摸底工作,共有皮影戏、根雕、羊肉等11项非遗项目申报,有效的扩充了非遗资源库。充分利用桃花节、农耕节等特色活动开展非遗展演,组织参加市首届民俗文化展演、小小传承人展演、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旅游推介会,把区非遗成果宣传出去,让非遗文化走进大众视野,充分调动了社会各界投身非遗保护传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严肃管理文化旅游市场。对全区网吧、KTV、旅行社、健身会所、电影院等娱乐场所开展常规执法检查90余次,出动检查人员180余人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6份,收缴各类非法盗版图书600余册,收缴未经批准擅自使用娱乐场所点播系统1套。积极参与联合执法检查,开展“护苗”、“剑网”等专项执法活动,有力维护了市场秩序。

4、扎实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对区文化馆、图书馆进行服务提升,成立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系统机关人员注册率100%,活动记录时长超过20小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9次,参与人数200余人次。组织开展“中国旅游日”宣传、“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等活动,发放宣传资料上千份。在人民广场、未名广场、民强公园及未名湖公园安装文明旅游标识牌33块。

5、征迁工作凸显组织有力。积极落实区征迁工作部署,全局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征迁补偿安置政策,全力配合征迁工作。及时完成4月13户拆迁户征迁补偿安置任务,在10月份二道河征迁工作中,加班加点,死看硬守,取得全区第四名(前三名均为2户,我局为7户)的好成绩。

五、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2020年,区文旅体局积极开展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需要加强的薄弱环节。一是旅游业发展缺少依托。对本地特色文化挖掘不够,缺乏依托本地特色资源开发的文化创意、旅游演艺、红色研学等旅游新业态。二是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不强。乡镇文化站存在不同程度的“专干不专”现象,基层文化队伍多为村干部兼职,工作积极性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长期稳定开展。

2021年,区文旅体局将以要求的“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目标,继续做好职能工作和区级中心工作,在巩固前期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努力,主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1、全面开展文化人才培育。实施“乡村文化带头人”、“文化旅游能人”、“三区文化人才”等人才支持工程,培养一批爱家乡、有专长的文艺人才。坚持举办全区性文化旅游体育活动,继续推进文化中心项目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提升文化设施服务效能。

2、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将民强公园改造成体育公园,增设门球场、篮球场、儿童活动场地、羽毛球场、网球场等体育设置。十四五期间对体育中心进行规划设计,在江淮果岭或姚李镇建设30公里骑行道线路。推进行政村体育器材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