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磁辐射防治的基本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电磁辐射;危害;防护
1 电磁辐射及其污染
1.1 电磁辐射的定义电磁辐射的定义
一般情况下,电磁辐射通常是指被定义为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现象。
。电磁波有不同频率,可以按照频率分类,从低频率到高频率,包括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电磁波传播的能量量子即光子的能量与电磁波的频率成正比,γ射线、X射线频率很高,其光子能量也很高,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能够使原子电离,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影响主要是以电离辐射的形式。所以将γ射线、X射线归类到核辐射(电离辐射),我们通常所说的电磁辐射应当是指可见光频段及以下的电磁波,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不能够直接使物质发生电离。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88)中规定的适用频率范围为100kHz~300GHz。国标《电磁兼容术语》GBT4365中也注释“也可将电磁感应引申包括在电磁辐射中”,所以在环境保护中有时也将高压输变电产生等电磁环境污染也纳入电磁辐射中,但其本质上并不是能量以已电磁波形式传播的电磁辐射环境。
1.2 电磁辐射辐射污染
电磁辐射污染是指电磁场的能量流或电磁场强度超过国家规定的电磁环境质量标准,并影响他人健康或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的现象。并非所有的电磁辐射对人类都是有害的。电磁辐射对人类生存所必须的,如太阳光。电磁辐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然本底电磁辐射,另一种是人类活动产生的电磁辐射。电磁辐射防护主要是防止防护因人类活动产生的电磁辐射污染的危害。
1.3 电磁辐射危害
电磁辐射对人的健康的危害主要有以下3种:
(1)对生物的热效应危害
主要是对生命体的蛋白质和水分子等电解质在变化的电磁场随变化的电磁场组织振动产生热量,原理与微波炉加热一样。对热效应的科学研究已经取得定量结果。
(2)对生物的非热效应危害。
如对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的影响等。对非热效应的研究目前还只是定性的结果。
(3)对电子电器设备的干扰、损坏。
对于50Hz的工频高压输变电系统,能量要以电磁波形式以光速传播,其波长将达到几千公里,远超过一般的输变电线路长度,难以形成有效的辐射系统,所以其电磁环境影响主要不是电磁辐射,而是高压准静电场和磁场以及放电产生的无线电干扰。我国《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不将电压在100千伏以下的送、变电系统和电流100安培以下的工频系统列入电磁辐射建设项目和设备名录。
1.4常见电磁辐射源
(1)(1)日常生活中的电磁辐射
存在电场、磁场变化的系统都会产生电磁辐射。家庭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常用家用电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除了专门产生电磁辐射或者以电磁辐射为工作机理的电器设备外,其他设备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电磁辐射是可以忽略的。日常家庭生活接触到的电磁辐射源主要任何电器只要通上电流就有电磁辐射,大到空调、电视机、电脑、为微波炉、加湿器,小到吹风机、手机、无线网络系统等,像空调、电风扇等设备是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电磁辐射的、充电器,甚至接线板都会产生电磁辐射,但各种电器产生的辐射量不尽相同。依照《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 等国家标准要求的实测方法,采用EMR-300辐射测量仪,在屏蔽的条件下,检测出被测物品在最大输出功率状态下的电磁辐射量如表1所示。
(2)强主要的电磁辐射系统行业
IT:大量的计算机及网络设备不断的向四周发射大量电磁波;雷达系统;广电:广播、电视台站的微波发射和接受系统大量的产生电磁波塔台;电信:为手机、小灵通及笔记本服务的移动通讯基站等无线通讯系统也会产生强大的电磁辐射;电力:高压输电线路、变电站、发电厂以及其他电力设施周围也会产生强大的电磁辐射;医疗:各种医疗、科研、卫生和工业生产使用的高频、超短波、微波理疗设备,如工业高频感应炉等及各类频谱仪都会产生大量的电磁污染。;交通:民航、铁路以及远洋运输等行业动力设备,信号接收设备也会生产大量的电磁污染;科研:很多实验设备装置在试用过程中会发射能量惊人的电磁波。
2电磁辐射的危害
(1)影响生物组织
扰乱人体的自然生理节律。电磁波可扰乱人体的自然生理节律,引起头痛、失眠、健忘等神经衰弱症状;电磁波还能使人体热调节系统失调,从而导致心率加快、呼吸障碍,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电磁波具有穿透力,故不仅作用于体表,还可殃及深层组织和器官,往往人体还未感到体表组织疼痛,深层组织或器官已受到损伤。
干扰生物体的免疫功能。电磁波能干扰生物体的免疫功能,助长癌细胞生长,使癌症发病率增高。研究表明:电磁波与癌症,尤其是脑痛和儿童白血病有一定联系。
影响动物生殖系统的功能。电磁波也能抑制动物生殖细胞的发育,影响其生殖系统的功能。研究表明,功率密度为30~40Mv/cm2的微波照射对小白鼠生殖细胞有明显的破坏作用,发育迟缓,曲细精管的细胞层次减少,发生过程障碍;有研究对视屏作业工人健康状况的调查表明,视屏作业女工月经异常发生率及异常妊娠经过与结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支持视屏作业可影响女工生殖机能的观点。日本曾对电脑操作员作过调查,发现每周在电脑屏幕前工作20h以上的孕妇,比一般孕妇流产率高2倍。
(2)导致人体病变
对眼球晶状体的影响:强功率电平微波照射可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凝固,形成白内障。对血液生成的影响:表现为白血球总数的波动及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细胞减少。对内分泌的影响:在性机能上男性表现为阳痿,女性出现月经周期紊乱,其他方面有甲状腺肿大、碘摄取率增高、妇女乳汁分泌机能下降、糖代谢内分泌紊乱等。对免疫力的影响:微波照射抑制了抗体形成甚至球蛋白抗体完全消失,还可以是机体的血清补体率升高和免疫球蛋白含量下降。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反映在心电图上的一些指标的改变,如心动过缓、心动过速、R波变宽、K值减少、局限性心室传导阻滞增加、血压波动等。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除了改变大脑对体温调节的控制功能外,主要还表现在:头痛、全身无力、易疲劳、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易冲动等。
电磁辐射对现代人心理的负面影响:许多作业人员知道自己所处工作环境存在一定程度的电磁辐射,但是不知道实际的辐射水平,产生了心理压抑或者心理恐惧。
3电磁辐射防护
对电磁辐射的防护策略主要有四种:削减电磁辐射发射源强,采取屏蔽措施,远离电磁辐射源,减少接触时间。对不同频段的辐射防护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人类每天都在不断接受大自然背景的电磁辐射,对日常生活中的电磁辐射不必谈辐射变色。目前没有确实的科学研究结果表明
3.1避免电器集中摆放
其实最简单的防辐射方法就是与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移动电话等放射源保持适当距离,不要把家用电器集中摆放形成“大辐射磁场”,同时减少与这些放射源的接触频率。各种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移动电话等都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同时尽量避免多种办公和家用电器同时使用。
3.2避免置身电脑背面
电脑的摆放位置很重要。尽量别让屏幕的背面朝着有人的地方,因为电脑辐射最强的是背面,其次为左右两侧,屏幕的正面反而辐射最弱。
3.3 用水吸电磁波
室内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如舒适的温度、清洁流通的空气等。因为水是吸收电磁波的最好介质,可在电器的周边多放几瓶水。不过,必须是塑料瓶和玻璃瓶的才行,绝对不能用金属杯盛水。
3.4多吃抵御辐射的食品
人们日常应该多吃一些绿色蔬菜。这是因为新鲜蔬菜的碱性成分可使血液呈碱性,溶解沉淀于细胞内的毒素,使之随尿液排泄掉;海带-海带中含有一种海带胶质的物质,可促使侵入人体的放射性物质从肠道排出;猪血-猪血的血浆蛋白丰富,血浆蛋白经消化酶分解后,可与进入人体的粉尘、有害金属微粒发生反应,变成难以溶解的新物质沉淀下来,然后排出体外;绿豆-民间素有“绿豆汤解百毒”之说。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绿豆含有帮助排泄体内毒物,加速新陈代谢的物质,可有效抵抗各种形式的污染;黑木耳-黑木耳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帮助排出纤维素物质,使这些有害纤维在体内难以立足。
3.5严把采购关
目前,国内对电子产品的辐射有了严格的规定,如强制执行的3C认证就是其中之一,但该标准对于零售的机箱产品是无效的(机箱本身并不是辐射源),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要在电脑等产品设计中完全杜绝辐射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在购买电器时一定要选择通过质量认证的品牌产品。比如,显示器可以购买通过TCO认证的、机箱选择大品牌厂商的。
3.6使用防辐射装备
现在市场上推出了一些民用防电磁辐射产品,正常人群在普通的家庭和办公场所需要采取特别的电磁辐射防护措施。
对于手机不要长期近距离放在头部接听;对微波炉保持一定距离并关闭微波炉门;无线路由器、无线网卡不使用时关闭。对于普通的无线通信基站,一般不要和基站天线处于同一高度,应当低于基站天线并保持30米以上的距离。如孕妇防辐射服,防辐射马甲、防辐射衬衫、防辐射围裙、防辐射屏、防辐射眼镜等。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选用。如果在强辐射区工作或需要特殊保护的人,就要选择专业防辐射产品来避免电磁辐射。尽管电磁辐射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但只要掌握足够的辐射知识和电器产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我们完全不用为周围的电磁辐射感到恐慌。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的《电磁辐射防护规定》,电场强度如果低于每米40伏应该就是安全的。即使超过这个数值也不一定产生危害,这根据个人的抵抗力和接触的时间、距离等情况而定。所以说我们只要正确对待,合理利用,采取适当的屏蔽防护措施,就可以大大降低电磁辐射影响,尽情享受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无限便利。
4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产生电磁辐射的设备无线电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通讯、信息产业等各个领域并深入到千家万户,它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明,但同时也把人们带进了一个充满人造电辐射的环境也不可避免的对电磁环境产生一定不利影响。它是续废水、废气、噪声污染之后的又一大影响居民身体健康环境的重要污染但只要科学合理地采取防护措施,电磁辐射的环境影响是可以控制的,是安全的。
参考文献:
一项调查显示,全球癌症病例中约1/6由可预防或治疗的感染引起,这凸显了通过防治感染来减少癌症发病率的重要性。这一调查由位于法国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完成,该机构调查了2008年全球184个国家的27种癌症的数据。当年总计有1270万个新发癌症病例,其中约200万个病例是由可预防或治疗的感染引起的。
在感染原因中,位居前列的有幽门螺杆菌、乙肝和丙肝病毒以及人瘤病毒,这4种病原体就导致了约190万个新发癌症病例,它们引发癌症的种类包括胃癌、肝癌和宫颈癌等。这些病原体引发的感染现在基本上都有预防或治疗的方法。
地铁内打手机辐射最高增15倍
韩国的一项调查显示,最好不要在地铁或电梯内接打手机,因为所受到的电磁辐射要比平时高出6~15倍。
韩国环境部国立环境科学院以7款在韩国市场销售的手机为对象,在不同使用环境中对电磁辐射强度进行了测试,最终得出了上述结论。结果显示,在快速移动的地铁内打手机时,会产生0.1~1.06V/m(电磁辐射的强度单位)的辐射,比在停止状态下打手机时的电磁辐射强度0.03~0.16V/m,要高出6倍(7款手机的平均辐射强度差)。在行驶的地铁中打手机时电磁辐射会变强,是因为手机会不断搜索距离最近的基站台,因此造成辐射强度增加。
血型决定消化能力
美国自然疗法医学专家彼得·德达莫指出,血型不同,饮食保健方式也各异。
德达莫认为,血型与祖先从某特定区域迁徙而来有关。A型血的人祖先最先从事农耕作物,因而肠道菌群更适合素食;B型血的人祖先多从事游牧,因而其消化素食和红肉能力较强;AB血型的人结合了A型血和B型血的优势,素食肉食消化能力都相对较强;O型血的人祖先以狩猎为生,采食野果和野草种子,辅以狩猎来的兽肉,所以在肉食消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在消化面包和麸质食物方面相对较差。
太瘦比偏胖更伤“心”
日本的一项研究显示,同时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人,体质指数太低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日本名古屋心脏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将1105名患者按照体质指数(BMI,千克/米2)分为4组:
每天运动38分钟可防子宫癌
一项研究显示,如果女性长期进行有规律的运动、保持健康饮食、有喝咖啡习惯,患子宫癌的风险就会降低。
研究人员表示,子宫癌是英国女性第四常见的癌症,但通过维持健康的体重和经常运动,至少有一半可以预防。如果女性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就能大幅降低患子宫癌的风险。英国帝国大学的研究人员自2007年开始,对子宫内膜癌与饮食、运动和身体体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对3700名女性子宫癌患者进行研究后发现,如果女性每天能运动38分钟,维持健康的体重,就能有效预防子宫癌。
新方法防老痴
对于一般的电磁兼容问题分析的基本模型如图1所示。
图1电磁兼容分析模型
对于宽带PLC系统来说,干扰源要整体考虑,不仅包括PLC设备,而且要考虑当信号加到电力线上时,由于电力线是一种非屏蔽的线路,有可能作为发射天线对无线通信和广播产生的不利影响。此外还要考虑多种PLC设备间的相互影响。PLC的耦合途径是非常复杂的,是不同的途径相互作用的结果,总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空间的辐射,对应的扰设备是无线通信和广播信号;另一种是沿电力线的传导骚扰,主要造成对电能质量的影响。因此宽带PLC系统的电磁兼容问题涉及多个PLC系统的共存,以及与无线网络的共存。
1.2宽带PLC系统电磁干扰产生的机理
电力线最主要是用来传输电能的,其特性和结构也是按照输送电能的损失最小并保证安全可靠地传输低频(50Hz)电流来设计的,不具备电信网的对称性(构成回路的两根绝缘芯线对地是对称的)、均匀性(在线路的全部长度上传输导线横截面形状及大小、使用材料、导体间的间隔和导体周围的介质都保持均匀不变),因而基本上不具备通信网所必须具备的通信线路电气特性。而宽带PLC系统所产生的电磁干扰问题正是由于电力线的这种对地不对称性产生的。
宽带PLC系统产生两种电磁场,传导波和辐射波。它们都是由共模电流引起的。
电磁干扰源的一般模型如图2所示。
图2电磁干扰的一般模型
根据这个模型,一般认为EMI是由两种电流注入网络引起的,一种是共模电流(Ic),一种是差模电流(Id)。差模电流信号流入的上行方向(设备到网络)产生了一个磁场,而另一个差模电流以同样的强度和领域与第一个在相反的方向上(网络到设备)上产生第二个电磁场。由于两个电磁场对称且方向相反,彼此产生的电磁干扰相互抵消。与差模方式相反,共模电流在同一个方向上,所以产生的电磁场是不对称的,因此总的电磁辐射是两个电磁场的叠加。所以PLC网络的干扰主要是由共模电流引起的。
PLC对无线通信的影响
理论证明,在原有的几百kHz频带内是无法实现Mbit/s级的高数据传输速率的,因此高速PLC技术所采用频带远远超过了低速PLC所规定的频带范围。
目前高速PLC技术所采用的频带也没有统一标准。国际上的实际应用一般集中在1MHz~30MHz。从高速PLC技术的应用模式来看,国际上主要分为两种不同的应用,欧洲的PLC技术主要应用于Internet接入,欧洲电信标准委员会ETSI(theEuropeanTele—communicationsStandardsInstitute)在其技术规范“TS101867”中将1.6MHz~9.4MHz规定为接入应用频带,将11MHz~30MHz规定为室内应用频带。另一种应用方式主要集中在北美,北美的高速PLC技术主要应用在室内联网。
与低速PLC所占的专用频带不同,高速PLC所采用的lMHz~30MHz频带已被分配给其他无线电应用了,如固定业务、移动业务(水上移动、陆地移动、航空移动)、无线电定位、无线电导航、标准频率和时间信号、短波无线电广播、业余无线电业务、卫星业余业务、射电天文和气象辅助等业务。
对PLC而言,首先要考虑是否存在尚没有分配给其他应用的频带:在德国,lMHz~30MHz频带范围内没有分配的频带大约有7.5MHz,但频带不连续,因此对信号的调制技术就会有选择性。OFDM采用多载波技术,因此OFDM可以适应这种频带不连续的情况。对于已经分配的频带,如果PLC系统需要使用,就必须考虑在这些频带范围内的电磁辐射问题,这是因为PLC系统的载波信号能量可能辐射到周围空间,对该频带内的无线电业务造成影响。由于这种干扰来自PLC系统的有用信号,因此PLC干扰源的性质可以定位为有意干扰源。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考虑在这个频带内对PLC系统的电磁骚扰进行限制,以保护在这个频带内的无线电业务。就电力分布线和发送线产生的磁场而言,会随着时间变化而改变,与电流大小成正比。PLC在应用频带内的电磁辐射对无线电业务的潜在影响也是目前对PLC应用的主要争议。
测试结果
为了评估PLC室内局域网系统以及PLC接入系统的电磁辐射水平,许多组织及研究机构对PLC的辐射场进行了大量测试[3,4,]。
ET.SIPLT工作组的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测试:在传导干扰基本满足CISPR22B类设备规定的最大限值的情况下,测试不同频率、不同距离时电力线的辐射场强,研究是否存在干扰合法短波无线电用户使用的可能性。测试结果如下:
(1)辐射场的场强随距离的增加而快速衰减。测试结果表明,衰减的幅度为距离每增加10倍衰减为31dB~36dB。
(2)在城市内,满足CISPR22的PLC系统产生的辐射场强低于典型的大气和宇宙噪声,不会对其他无线业务产生干扰。但在人烟稀少的农村,在12m~14m的范围内有可能对无线电接收机产生影响。
(3)12m~14m之外,在任何地区,满足CISPR22的PLC系统产生的辐射电平低于典型的大气和宇宙噪声,不会干扰无线电接收机的工作。
也有许多专家对大量PLC系统同时使用时的电磁辐射累积效应进行了研究和测试,其目的在于分析大量PLC系统同时使用时对无线GSM网络,特别是具有高接收灵敏度的GSM中心站的影响。在所测试区域,有一个GSM中心管理站,1433个基站(每个基站的容量为200个用户),终端用户容量为28600个。在该网络覆盖区域内共安装了19个PLC网络。测试结果表明多用户同时使用时,如每个PLC终端注入到低压配电网的信号功率谱密度达10mW/Hz(远高于PLC系统实际注入的功率谱密度),在离PLC网络1500m处,即使是在没有建筑物阻挡的开阔地带,多个PLC系统产生的电磁辐射值也低于大气及宇宙噪声,对环境噪声的增值远小于0.1dB。
对宽带电力线等非无线电设备管理的一些建议
通过对宽带电力线对无线广播通信频率干扰的分析,我们对宽带电力线干扰的机理和防治方法有了较深入的了解。
如何加强对辐射无线电波的非无线电发射设备的管理,特别是像宽带电力线通信这类辐射无线电波的非无线电发射设备的管理,是无线电管理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信息化社会里,无线电频谱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它的作用日益重要。无线电业务已经普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对无线频谱的依赖性越来越强。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电子设备等非无线电通信设备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当中,其产生的电磁辐射是无线电通信业务的潜在干扰源。由于这类干扰日益增多,对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对这类干扰查处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第六章和第八章对非无线电设备的无线电波辐射的规定,但力度不够。
对于这些问题,建议在制度方面出台一些具体的规章制度,以便处理问题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技术方面应逐步加强对该类设备检测监测技术的研究,在管理方面须加强与不同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实现对这类产品生产、销售使用的有效监管。
结束语
宽带电力线通信的载波频段与其他无线电通信业务共用,而且电力线是一种非屏蔽的通信线路,因此宽带电力线通信在实际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电磁干扰的问题。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新的调制方式和组网技术的出现,电磁干扰问题将会不断得到改善。基于这种情况,无线电管理者应该坚持科学的态度,既要保证现有的重要无线电业务不要受到干扰,同时要为新技术的发展留出空间,使新旧技术在同一片天空下和谐发展。
河北省无线电管理局廊坊分局张力波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柴守亮
参考文献
[1]李祥珍,刘家亮,赵丙镇,王丽平.电力线高速数据通信系统电磁辐射及应用性能的研究[j].电力系统通信,2003,(4):17—21.
[2]孙辛茹,王乔晨.电力线高速通信技术的现状及发展[J].电力系统通信,2004,(4):3—6
目的为防治电脑视力综合征寻找切实可行的措施。方法从健康用眼、眼外肌训练、合理饮食3方面进行预防。内治以益气养血,滋补肝肾,活血通脉,调和阴阳。外治以通过穴位按摩,疏通眼部周围血管,改善眼部血供,濡润眼球;结合物理学原理,通过清华同方视康仪自动调焦原理,有效调节眼部睫状肌、眼内外肌的联合运动,逐步恢复眼部的视神经功能、屈光系统功能。结果通过预防,受试者能明显减少、减轻电脑视力综合征出现;临床对118例就诊者的疗效观察,治愈率83.1%,好转率15.3%,总有效率98.4%。结论 综合疗法提高了该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 电脑视力综合征; 中医与物理之道防治
电脑视力综合征(computer vision syndrome)是由美国眼科协会提出的名词,系令电脑使用者感到眼部疲倦和身体不适,进而影响其生产力的症状。为给学生提供健康用眼知识指导,探索简便经济、疗效可靠的方法和手段防治电脑视力综合征,笔者从中医与物理之道防治电脑视力综合征,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
从漯河医专2004级学生中筛选出电脑爱好者300人,对他们操作电脑时间进行跟踪调查,了解上机时间对视力影响的关系、引发电脑视力综合征即VDT(computer vision syndrome电脑视频终端)综合征的表现。
从漯河医专2005级学生中筛选出电脑爱好者300人,对他们进行健康用眼指导、眼外肌训练,列出饮食宜忌,尤其严格控制上机时间(每天不能超过3 h)。随后跟踪追查视力状况、引发VDT综合征的表现。
1.1 病例选择全部病例来自漯河医专三附院自200409~200704诊断为VDT综合征的门诊学生患者,共118人。其中男72人,女46人;平均年龄20岁;每天平均上机时间<4 h者12人,每天平均上机时间≥4 h为106人;病程3 d~4年,平均1.85年;初次发病 15例,反复发作103例。
1.2 诊断标准自拟诊断标准:①出现眼干、眼红、眼胀、眼痛等眼部症状与长期操作电脑有关。②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复视等视觉障碍与长期操作电脑有关。③出现头痛、头昏、疲倦、颈肩部僵硬疼痛、手臂疼痛等与长期操作电脑有关。④生活中连续操作VDT时间越长,症状就越严重。⑤每天电脑操作时间常超过3 h。
1.3 排除标准①排除其他过度用眼引起的视疲劳和视力减退。②排除空气污染、用药不当引起的眼部不适。③排除脑内占位病变引起的视觉障碍和头痛、头昏。④排除病毒、细菌感染、糖尿病及其他疾病引起的眼部不适和眼部疾患。⑤排除配置眼镜不当或眼本身病变引起的眼部症状和视觉障碍。
2 防治方法
2.1 预防措施
2.1.1 健康用眼①操作电脑时尽量选用液晶屏幕的平面机,或在显示屏上安一块电脑专用滤色板或防护屏,以减轻辐射的危害,而且光线要柔和,有利于瞳孔和晶状体的调节。②调整好座位高度和靠背角度,保持电脑屏幕跟眼睛的距离为50~60 cm,荧光屏的中心应位于视平面以下,以20°俯视角宜,切忌仰视荧光屏。③强化眨眼意识,增加泪腺分泌,润泽眼球。④连续作业1 h应休息10 min,缓解眼部疲劳。⑤每天操作电脑不能超过4 h,1周内工作时间不要超过20 h,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⑥不要在黑暗中看电脑,因为黑白反差对眼睛损害极大。⑦电脑各组成部分均有电磁波,其辐射量分别是:键盘为1 000 V/m,鼠标为450 V/m,屏幕为218 V/m,主机为170 V/m[1]。休息时避免趴在键盘上方,最好及时关闭电脑,而不要让电脑处于待机状态,以杜绝辐射。
2.1.2 眼外肌训练①按摩法:按摩眉心5~7下后,沿着眉弓向外一直到太阳穴,然后将手指立起来,加一点压力,再作环绕按摩,反复3~5次。或用4根手指,轻缓压到眼球上,然后做3~5次按摩以后向外延展至太阳穴,随后用手指再进行环状按摩3~5次。② 转动眼球:头部左右上下移动,前后左右旋转, 眼球随着头的方向跟着移动。③热敷法:闭上眼睛,用热毛巾覆盖于双眼,1~2次/d,10 ~ 15 min/次;或用两手贴住双眼,让双眼感受手的温暖,过一会儿再将两手离开,反复做这个动作[2]。④远眺法:远方眺望, 10~15 min/次。
2.1.3 合理饮食长期在电脑前工作的人,应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粗粮、动物肝脏、鱼和鸡蛋,增加维生素A,B,C,E的摄入。以利于调节人体电磁场紊乱状态, 避免电磁辐射对身体健康的不良影响。
2.2 治疗方法
2.2.1 内治选用加味八珍汤(人参12 g,黄芪12 g,茯苓12 g,当归10 g,熟地10 g,川芎9 g,白芍12 g,枸杞子15 g,白12 g,决明子10 g,桑椹子10 g,菟丝子12 g,珍珠母6 g,炙甘草 6 g)调治。若眼痒、视物流泪加白蒺藜、五味子;伴头目不清者,加薄荷、石菖蒲;伴发颈肩臂部僵硬疼痛者,加羌活、丹参、地龙。1剂/d,分2~3次服用。
2.2.2 外治穴位按摩,选用睛明、攒竹、太阳、四白、鱼腰、承泣,每穴揉按20 min,1次/d;使用清华同方视康仪。1~2次/d视看光标,10~15 min/次,每治疗1周根据情况进行视标距调整。疗程结束行疗效评定。
2.3 观察指标
漯河医专2004级学生受试者上机时间调查;漯河医专2004级学生受试者引发VDT综合征的现象;漯河医专2005级学生受试者VDT综合征调查;临床就诊学生电脑视力综合征现状;临床疗效评估。
2.4 疗效评定标准疗效标准参照美国眼科协会提出电脑视力综合征的表现自拟。
2.4.1 治愈视力下降控制,各种症状、体征基本消失。
2.4.2 好转视力下降基本控制,各种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
2.4.3 无效视力下降无控制,症状、体征改善不大。
2.5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
3 结果
3.1 漯河医专2004级学生受试者上机时间调查结果见表1。表1 漯河医专2004级受试者平均每天操作电脑时间调查结果(略)
3.2 漯河医专2004级受试者引发VDT综合征的表现结果见表2。表2 漯河医专2004级受试学生VDT综合征调查结果(略)
3.3 漯河医专2005级受试者VDT综合征调查结果见表3。表3 漯河医专2005级受试学生VDT综合征调查结果(略)
3.4 临床就诊学生电脑视力综合征情况结果见表4。表4 漯河医专三附院就诊学生电脑视力综合征临床观察(略)
3.5 临床患者疗效评估118例中,治愈98例,占83.1%,好转18例,占15.3%,无效2例,占1.7%,总有效率为98.4%。
4 讨论
电脑视力综合征为当前计算机时代的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随着电脑的普及,长时间受电磁辐射和强光刺激从而出现的特殊的眼病群体。目前对本病病理现象的认识,主要是视网膜长时间受电磁辐射和强光刺激及接受近视反射,造成睫状肌痉挛,从而造成视力下降,且电磁辐射可引起泪液分泌障碍或引起视网膜细胞的凋亡、线粒体肿胀,光感受器细胞变性等。而且推测: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对其损伤可能都产生了作用。
祖国医学千百年来对眼睛疾患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学认为,目之所以能视者气也,血为养目之源;肝藏血,肾藏精;肝开窍于目,肾司瞳,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气旺血足则视物清楚;久视伤血耗阴、少气滞血则视物昏花,或干涩疼痛,或畏光流泪,或视远不清。故对电脑视力综合征的防治,我们从调整脏腑、经络、气血入手,内治上注重益气养血、滋肝补肾、活血通脉、调和阴阳。选方加味八珍汤。方中人参甘温益气,培土扶中;熟地甘温味厚,质柔润,长于滋阴养血,填精补肾。二药相配,益气养血;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助人参益气补脾;当归、白芍养血和营,助熟地补益阴血;川芎活血行气,使之补而不滞;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诸药相伍,动静结合,补中有泻,补而不滞。加黄芪益气健脾,枸杞子、桑椹子、菟丝子、白滋肝补肾,养血明目,扶阴益阳;决明子、珍珠母镇静安神、明目退翳。
外治方面,采用眼周穴位按摩,能有效改善眼部供血,舒缓睫状肌痉挛,降低辐射伤害,缓解视疲劳。同时使用清华同方视康仪,通过“双眼合像”理论和自动调焦原理,有效调节眼部睫状肌、眼内外肌的联合运动,逐步恢复睫状肌、眼内外肌的弹性和眼部的视神经功能、屈光系统功能。
运用上述预防手段,通过对学生普查、试验、对比分析发现,能明显减少VDT综合征出现,或能明显减轻发作时的症状,较大限度控制视力的下降。通过临床对118例就诊患者的疗效观察,治愈率83.1%,好转率15.3%,总有效率98.4%。提高了目前该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治疗手段简单、无痛苦,无毒副作用,治疗费用低廉,减少了病人开支,节约了药源。
【参考文献】
[1]郭振举.眼辐射损伤[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2:115.
【关键词】环境;各类污染;防治措施
居住是人类的基本生活需要,它包括给人提供遮风避雨的房屋和提供群居生活的城市两方面,其中,城市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劳动分工加深和生产关系改变的结果,而环境是城市诞生和发展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是人类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或称自然界。在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时,也用巨大的“双刃剑”效应给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随着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人类对环境进行了疯狂的掠夺与征服,而反过来,环境也用一次次的事实残酷的报复着人类,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人类已经开始明白这一点。
空气污染: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进入了某些物质,其数量、浓度和在空气中的滞留时间足以危害人们的舒适、健康和福利,影响动植物的生长,损害人们的财产和器物。
在世界范围内,大气污染的发展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18世纪末期至20世纪中期,为“煤烟型”污染;第二阶段为多种污染物同时作用的“复合污染”,时间为20世纪50至60年代;第三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大气污染已扩展为全球性污染,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威胁着人类。
酸雨:指的是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量酸性物质排放的结果,它可破坏森林、水体、腐蚀建筑物、损害人体。
温室效应:随着温室气体CO2、CH4、O3的大量排放,使大气层吸收地面的辐射能力增强,导致大气层温度升高,气候变暖,过去的100年间,全球气温上升了0.83℃。
臭氧层破坏:由于大气中NOX、氯氟烃的增多,臭氧层的浓度和厚度在减少,大气
水污染:根据全国2222个监测站的监测,七大水系普遍受到污染,辽河水系严重污染,海河、淮河、黄河重度污染,松花江中度污染,长江和珠江基本良好,在统计的城市河段中,有87%的河段受到污染,16%严重污染,有11%的河段重度污染,15%的中度污染,全国湖泊和水库普遍受到磷、氮的污染,富营养化严重,有机物超标,个别湖泊水库出现重金属污染。64%的城市地下水严重污染,33%的城市地下水轻度污染,基本清洁的只有3%。对占全国总供水量42%的36个城市调查,出厂水平均浊度为1.3度,色度由5.2度增加到6.7度,铁由0.09mg/L增加到0.11mg/L,细菌总数增加到29.2cfu/mL,水源的污染已经影响到人类的健康。
城市垃圾:
(1)侵占大量土地,使土地丧失原有功能。堆放在城市郊区的大量垃圾,侵占了大量农田,污染环境,还会使河流、道路丧失其使用功能。
(2)严重污染空气,垃圾中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向大气扩散,仅有机挥发性气体就多达100多种,其中有许多致癌、致畸物。
(3)严重污染水体,垃圾在腐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酸性、碱性有机污染物,加上溶解出的重金属,深入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4)垃圾场爆炸事故不断,随着垃圾中有机质含量的提高和集中堆放,垃圾场中沼气增多,事故不断,造成重大损失。
放射性污染:存在于人类居室、建筑材料、矿物以及饮用水和食物中的天然辐射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永久的和潜在的影响,其中长期受到氡的照射会诱发癌症。
电磁辐射污染:生活中的各种电器以及各种广播和电视发射塔、雷达站、高压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等,产生的电磁辐射会导致人头疼、易疲劳、记忆力衰退等,甚至使人免疫力下降,诱发白血病和癌症。
噪音污染:城市环境噪声主要是由建筑施工噪声、交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组成,它可以干扰人们思考问题、影响人们休息,间接影响人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甚至致人耳聋。
光污染:阳光照射下,城市里的建筑物反射光线,耀眼夺目,夜幕降临后,霓虹灯闪烁夺目,夜总会的彩灯等构成了光污染,它会损害人的视力,诱发失眠、情绪低落、白内障,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大气净化:
(1)大气中颗粒物的清除,机械式除尘是以质量力――重力、惯性力和离心力等为主要除尘机制的除尘器,包括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器和旋风除尘器等。湿式除尘是用水或其他液体相互接触,分离捕集粉尘粒子的装置。过滤式除尘器是使含尘气体通过滤料捕集尘粒,达到除尘目的。
(2)气态污染物的净化方法,吸收法是利用吸收剂与废气中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来控制污染的方法,吸附法是利用多孔性固体物质具有选择性吸附废气中的一种或多种有害物质来净化废气的方法,催化法是指废气通过催化剂的催化反应,来处理污染物的方法。
水体净化:
(1)解决城市缺水基本方法:变城市单体为城市群体,调整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计划用水、节约用水、保证供水,充分利用地面水,强化地下水的补给。
(2)工业污水处理技术:一级处理是为废水进入二级处理做准备,大的固体用栅筛去除,较小的杂粒令其沉淀。二级处理是使溶解性有机化合物进行生物降解的过程,三级处理用过滤去除悬浮或胶体物质,用粒状活性炭吸附有机物,或用化学氧化法去除有机物。
(3)城市污水处理技术:近几十年在国内外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实践中,采用较多的工艺有传统活性污泥法,吸附再生法,分段进水法等。
垃圾处理:
(1)填埋:无须解释,就是将废物直接埋入地下,是垃圾处理最古老的方法。
(2)堆肥:是利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人为地在可控条件下促使垃圾中可降解的部分转化为肥料,是一种无害的方法。
(3)焚烧:通过高温燃烧,减少可燃废物,使之变成惰性残余物的处理方法。
(4)热解:将有机化合物在缺氧的条件下,利用热能使化合物的化学键断裂,由大分子量的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量的燃料气、液状物及焦炭等。
关键词:静电;应用技术;危害防护
一、关于静电
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质子组成。当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就会使得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荷如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其带正电,而另一个体得到一些剩余电子的物体而带负电。若在分离的过程中电荷难以中和,电荷就会积累使物体带上静电。所以在很多运动的物体在与其它物体接触与分离的过程(如摩擦)就会带上静电。固体、液体和气体多会带上静电。如在干燥的季节人体就很容易带上很高的静电而遭受静电电击。
二、静电的应用技术
利用静电感应、高压静电场的气体放电等效应和原理,实现多种加工工艺和加工设备。在电力、机械、轻工、纺织、航空航天以及高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静电除尘
静电除尘是利用静电场的作用,使气体中悬浮的尘粒带电而被吸附,并将尘粒从烟气中分离出来而将其去除。这是静电应用的主要方面,可用于各种工厂的烟气除尘。
(二)静电喷涂
静电喷漆是在高压静电场作用下,使从喷枪喷出来的漆雾带上电荷,这种带电的漆雾,向带异号电荷的工件表面吸附,沉积成均匀的涂膜。静电喷涂的漆液利用率甚高,可达80~90%。主要用于汽车、机械、家用电器等行业。
(三)静电喷洒
喷洒农药的静电喷雾机和静电喷粉机均装设静电喷头,利用数百到数千伏的高压直流电源通电到喷头,使药液或药粉颗粒带电,而防治目标则由静电感应而引发出相反极性的电荷,从而使药液或药粉颗粒在静电场作用下奔向防治目标。利用静电作用能显著提高命中率,减少药剂损失和对环境的污染,并可将药剂喷洒到目标的背面以增强防治效果。
(四)静电纺纱
在纺纱过程中利用静电场对纤维的作用力,使纤维得到伸直、排列和凝聚,并在自由端须条加拈时起到平衡的作用,使纺纱能连续进行。是属于自由端纺纱范畴的一种新型纺纱技术。
(五)静电植绒
利用静电场作用力使绒毛极化并沿电场方向排列,同时被吸着在涂有粘合剂的基底上成为绒毛制品。其装置由两个平行板电极构成。其中下电极接地,并在其上放置基底材料和短纤维;上电极板施加高压直流电,两电极间形成强电场。
(六)静电复印
利用光电导敏感材料在曝光时按影像发生电荷转移而存留静电潜影,经一定的干法显影、影像转印和定影而得到复制件。所用材料为非银感光材料。静电复印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前者将原稿的图像直接复印在涂敷氧化锌的感光纸上,又称涂层纸复印机;后者将原稿图像先变为感光体上的静电潜像,然后再转印到普通纸上,故又称普通纸复印机。
(七)静电制版
静电制版是利用静电复印原理,使具有光电导性能的纸版成为静电照相版。与传统的照相制版相比,静电制版速度快、工序少、成本低、操作简便、节约白银。其中光电导纸版是关键,一般采用成本低、制作易、毒性小的氧化锌纸版,它由氧化锌微粉体分散在绝缘树脂中,并和其他一些物质涂布在纸基上制成。
三、静电的危害及防护
所谓有利即有弊,静电的应用技术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在某些方面也会产生一些危害。在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火炸药、造纸、印刷、塑料橡胶等都存在静电问题。
(一)静电对人体的危害
在干燥的季节若穿上化纤衣服和绝缘鞋在绝缘的地面行走等活动,人体身上的静电可达几千伏甚至几万伏。若人体静电超过2-3kV,当人接触接地金属时则会产生静电电击,若静电电压很高,则会对人体心理和生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除静电对人体电击外,研究表明,静电放电产生的电磁场强度很强,这种强电磁场作用时间短但其强度远比手机辐射的电磁场强,且放电的次数非常多,其对人体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而人体静电是否与癌症是否有联系,需进一步研究。但是人体长期遭受静电电击和这种强电磁辐射的作用对人体是不利的,所以应穿防静电服与防静电鞋,以及安装检测防静电服和防静电鞋效果的检测仪器与设备,在有条件时应安装静电检测报警装置。
(二)防止静电危害的措施
静电危害的防止措施主要有减少静电的产生、设法导走或消散静电和防止静电放电等。其方法有接地法、中和法和防止人体带静电等。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应结合生产工艺的特点和条件,加以综合考虑后选用。
1.接地:接地是消除静电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它可以迅速地导走静电。但要注意带静电物体的接地线,必须连接牢固,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否则在松断部位可能会产生火化。
2.静电中和:绝缘体上的静电不能用接地的方法来消除,但可以利用极性相反的电荷来中和,目前“中和静电”的方法是采用感应式消电器。消电器的作用原理是:当消电器的尖端接近带电体时,在尖端上能感应出极性与带电体上静电极性相反的电荷,并在尖端附近形成很强的电场,该电场使空气电离后,产生正、负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分别向带电体和消电器的接地尖端移动,由此促使静电中和。
3.防止人体带静电:人在行走、穿、脱衣服或座椅上起立时,都会产生静电,这也是一种危险的火花源,经试验,其能量足以引燃石油类蒸气。因此,在易燃的环境中,最好不要穿化纤类衣物,在放有危险性很大的炸药、氢气、乙炔等物质的场所,应穿用导电纤维制成的防静电工作服和导电橡胶做成的防静电鞋。
参考文献:
[1]陈中银;盛宗生;浅谈静电的危害及其消除[J].今日科苑.2007年16期
【关键词】风电建设;环境设计;风能资源;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东台市地处于江苏省中部平原地区,隶属盐城市,地居长江,淮河下游,东濒黄海,与海毗邻,再加上境内地势平坦,水陆交通便利。东台二期风电场的建立拥有者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条件。为了积极响应国家节约型社会建筑的号召,风电场的建设除了考虑功能性,在环境设计上要全方位、多角度进行综合考虑,以便实现最优化设计。
一、环境设计的基本内涵
所谓环境设计是指对人类生存的空间进行设计。从广义上来看,生存空间泛指我们人类生存的世界空间,生物无法脱离的空间。因此,环境设计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建筑、城市、园林……等这些现代科学研究的分类都是从广义的环境设计中提炼而来的。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于环境设计的认识也逐步清晰起来。针对于环境对全球的影响问题,水土环境、大气环境电磁污染和噪音污染等方面的控制成为关注的焦点。因此,在大型建筑或者城市规划中,提倡利用地理优势和特色,进行合理开发利用。而对于建筑过程中噪音污染、电磁辐射污染、人为因素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等都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并进行可利用资源的转换。
二、风电场环境设计发展现状及探讨意义
(一)风电场环境设计国内外发展现状
风力发电作为一种给人们日常生活补充电力的新能源,已经受到当地居民的关注。同时人们关注的不仅仅局限于它的功能,根据它独有的地理优势,很多风电场已经成为了眺望景点和风景胜地,吸引了无数游客竞相参观旅游。纵观国内外,风电场的景观性设计案例非常多,从设计经验上我们可以探索我国今后风电场环境设计前进的方向。
1、国外环境设计现状
德国、西班牙和丹麦一直在欧洲的舞台上占据着风力发电的重要位置。对于风电场环境建设始终在不断探索前行。而在2003年,日本也将风力发电的景观性设计提上正式议程,同时澳大利亚、荷兰也在积极的设想利用风能发电的同时,开发具有光赏性、节能型生态环境。
2、国内环境设计现状
近年来,我国是世界上第四大风力发电的国家,备受世界各国关注。对于风能节约环保的发展,一直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中国政府受“2009年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的影响,提出了未来清洁能源发展的总体方向,要求2020年,全国至少有15%的能源需求实现非石化能源的满足,这一目标的提出,对于风电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在内蒙古、河北、江苏、新疆哈密、甘肃等沿海地区建立大型风电基地,争取提前实现预期目标。为尽快实现环境友好型能源系统转变,对于风电场的环境设计也提出了较高要求。
(二)风电场环境设计的探讨意义
1、我国环境设计介入时间较晚
风电场的场地环境设计在我国关注起步较晚,事实上风电场场地占地面积广阔,对于场地选址要求根据环境、地理位置等综合因素进行评定,在设计施工之前,要全局性的把握风电场整体设计布局,例如,场地内风力发电机的排列方式,道路走向设计等等,这在风电场的建设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以往经验证明,风电资源业内人士往往会从发电量的角度进行先关考虑,而建成之后的景观设计常常被忽略,从而对后期的环境发展产生一定的束缚作用。
2、我国景观环境设计形式单一
在我国风电场建设过程中,风力发电的景观环境关注程度远远小于风电场自身的关注程度。首先,有些风电场本上就是矗立在风光迤逦,碧海蓝天的地理位置上,对于景观环境设计不必刻意追求。其次,有一部分居民对于风电场的关注在于能够给生活带来便利,而对建成后带来的环境干扰非常抵触。另外,风电场使用功能的单一性决定了在风力不足的淡季,无法给当地生活注入景观内容和活力。因此,风电场的设计大部分侧重在风力资源的利用和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上,对于今天提出的发展景观设计认识程度不高。因此,积极探索风电场景观环境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三、风电场环境设计影响评价内容及要点
(一)环境规划设计的符合性
风电场环境设计必须从大局考虑,要侧重分析风电场的设立和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是否具有符合性;风电场的规划设计是否与当地总体城市规划、电力设施规划具有符合性;是否可以纳入城市规划管理的范围之内,看风电场的规划能不能满足功能区规划的需求;风电场规划与当地自然保护区建设是否相冲突。还要考虑风能资源是否充沛,生态规划、水土保持是否有特殊要求。
(二)施工环境设计的可行性
风电场施工环境设计上要结合实际内容,进行全方位的规划,比如场区道路、土石的开挖、设备运输安装的位置等,尤其是对于土地的使用,避免水土流失,减少植被的破坏,对鸟类等保护区里的野生动物,最大程度的避免惊扰。对于以渔业为生的沿海地区,对于海洋和鱼类的破坏情况也要纳入规划之内,如案例中东台二期风电场位于海滩盐碱地边缘,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因地制宜,非常适合发展新能源产业和鱼、虾等养殖业。对此积极做出定性结论,进行有效数据的分析。
(三)电磁辐射、噪声环境设计的影响
由于风电场发电后要对外输出电力,因此要建立与之匹配的变电站,也有部分风电场接入附近已有发电站。但是无论哪种形式的输出,会产生相应的电磁辐射。因此,评价环境设计的时候,要对拟建场址的辐射情况做详细测试,对周围居民居住的地点分布情况、数量和居住人口规模进行合理规划,以避免产生辐射带来的隐患。除此之外,由于风机产生声音很大,测算好居民与风电场的距离,选择相适应的机型、风力等。目前而言,我国生产的200kW 的风力机噪音水平距离 500 m 以上,而且风力机的噪音低于 45 dB,可以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 2008) 。
(四)景观环境设计的影响分析
根据不同的地势,风轮机的配置也不尽相同,在海滨型风电场风轮机多分布在沿海;风沙草原和海上型的风电场要求风轮机进行聚集布置;山地形的风电场风轮机的布控多在山梁或者山脊之上。从景观角度而言,风轮机的数量越多,其对人的视觉影响越大;风轮机型号越到对景观影响越大。针对于这一原则,结合风电场的功能进行合理选址、开发旅游资源,如东台二期风电场,所在地点为江苏珍禽自然保护区,每年有一些数量的丹顶鹤来这里越冬,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天然的珍禽优势,可以为鸟类爱好者设计观鸟景点,实现风电场的景观效应。
四、东台二期风电场环境设计案例分析
(一)工程概述
东台二期风电场位于江苏省境内,东台市东临黄海东临黄海,南抵海安,西界兴化,北毗大丰。境内地势平坦,水陆交通便利。东台风电场一期工程建立在东台市弶港镇东部沿海滩涂,中心位置东经12054,北纬3247。在一期的基础之上,二期工程分南北两个风场,分别位于一期工程的南侧和北侧,每个风场分别安装40台和60台单机容量2MW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200MW。东台二期风场所在区域风能资源较丰富,周围环境空旷平坦,是建设风电场较为理想的场所。
(二)风能资源概况
东台市地处江淮下游,黄海之滨,这里属于亚热带和温带湿润气候,并且具有南北气候和海洋、大陆性气候特省,因此,这里夏季东南风盛行,冬季东北风盛行。东台风电场二期工程分为北风场和南风场,分别位于一期工程北部和南部,业主目前在北风场内设有一座70m高度测风塔(12#)和一座40m高度测风塔(7#),在南风场内设有一座70m高度测风塔(13#)和一座40m高度测风塔(14#)。各测风塔均设于2006年1月,采用NRG公司生产的Symphonie数据自动记录
(三)风电场类型
东台一期风电场40m高度观测的最大风速为24.6m/s,与气象站相关推求的40m高度50年一遇最大风速为29.2m/s。由于现场测风系列较短,从风电场安全角度考虑,引用一期风电场50年一遇最大风速(40m),按切变指数推算至轮毂高度,则南、北风场70m高度50年一遇最大风速分别为32.7m/s和32.6m/s,80m高度50年一遇最大风速分别为33.5m/s和33.6m/s。
综合分析上述各方法推算的风电场50年一遇最大风速成果,据此判断东台风电场二期工程区域按50年一遇最大风速标准应采用IEC Ⅲ类及以上风电机组。同时对两座测风塔测风数据进行分析,除10m高度受下垫面影响湍流强度较大外,总体湍流强度较小。以风速为15m/s时湍流强度为标准,湍流强度均小于0.12。结合上述情况,东台二期采用了单机容量2MW型号W2000M-93-80的上海电气风机。
(四)风电场环境设计分析
1、风电设施布局设计
实现风电场和景观设计之间的和谐共存,风电设施布局的考虑一定要纳入重点项目。在电网布置伊始,就要充分考虑风电场的功能之外的,还要将景观设计工作提前进行。包括风机的排列位置,电缆它的位置设计,游人线路和传输线路的设计等,有序的规划非常重要。
东台二期中风电机组的设计中,充分考虑风电机组之间相互的尾流影响,确定各风电机组的间距,把尾流影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风电机组应根据风能资源分布和地形条件进行布置,同时兼顾工程集电线路和道路的投资,使项目经济性达到最优。台风电场二期工程风电机组可以按照行列进行布置。在五种比选的机型中, WTG1和WTG2、WTG3机型的布置方式相同; WTG4和WTG5机型的布置方式相同。东台二期的风电机排列方式上整齐有序,不仅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充分考虑风电场的功能效益,同时也为以后开发景观、旅游资源做了充分的准备。
2、风电绿色基础设施设计
由于风电场面积需求大,可以充分的利用场地资源进行景观环境设计,应用绿色基础建设,不仅可以保持水土流失,也能给风电场注入特色和精神。同时,风电场植被分布与风速有着直接关系,既要保持施工建筑后绿地建设,又不能对风速起到干扰作用,因此,风电场绿色基础设施设计尤为重要。
东台二期项目建设区及周边地区土壤侵蚀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同时兼有一定的风蚀,现状土壤侵蚀程度为轻度。水土流失的形式有面蚀和沟蚀,侵蚀内容为土体侵蚀,即在雨水溅蚀和流水冲刷下,造成土体流失。工程区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为900t/km2∙a。工程扰动地表面积68.81hm2,风机安装场地11.69 hm2、场内道路28.66hm2、施工围堰14.04 hm2、集电线路5.48 hm2和施工临时设施1.60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28.63hm2。再加上施工期间,伴随风机基础开挖、施工场地平整、场内道路开挖填筑、将扰动地表、损坏植被,导致地表和土层结构遭到破坏,遇降雨或大风天气产生水土大量流失。
因此,风机安装场地采用路边式布置,安装场地平整时的清基土部分预留后期场地绿化覆土。预留的绿化覆土堆置在安装场地一侧,每处场地堆土量约390m3,堆高控制在3.0m以内,外侧用填土草包围护,草包断面底宽1.0m、顶宽0.5m、高1.0m。每处风机场需草包围护长度60m,(填土草包45m3),共需填土草包4500m3。因工程施工期达36个月,堆土表层撒播灌草,播种量为80kg/hm2,灌木种选用豆科的紫穗槐、杭子梢、胡枝子等,草种选用碱蓬、盐角草、沙草等,撒播面积249m2,共需撒播2.49hm2。
图:风电场整体环境
这些绿地建设不仅保持了水土流失,减少对当地环境的干扰,也为发展景观环境建设奠定了基础。
3、风电场生态环境设计
根据东台二期风电场《专题报告》中指出,东台风电场二期项目符位于江苏江苏盐城珍禽自然保护区实验区,风电场占地将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和环境,风电场范围内不宜作为鸟类的迁徙驿站、越冬栖息和觅食场所。由于受影响区域丹顶鹤数量不多,项目建设对整体越冬丹顶鹤的影响程度有限。但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东台二期环境设计中对于鸟类保护作出了重要的设计方案。
首先尽量改变风电场范围内养殖塘等地利的利用方式。东台二期风电场周围遍布渔民的养鱼池塘,而养殖塘是鸟类重要的觅食场所,鸟类会因为觅食而误入风电场,从而增加了碰撞风机叶片和触电的风险性,因此,东台二期决定将风电场及外延200米的范围内改为旱地,以减少鸟类的进入,从而保护鸟类的安全。其次,设立候鸟监测救护站。风电场处于候鸟的迁徙通道,每年春秋两季共有约300万只候鸟路经该地。为及时撑握候鸟迁徙信息,必要时对受伤候鸟实施救护。同时,协同保护区管理处补饲越冬,冬候鸟觅食地减少,原来来此地越冬的丹顶鹤可能迁移别处。整个盐城珍禽保护区范围内丹顶鹤栖息和觅食地生境容量有限,受影响的这些丹顶鹤迁移到其它丹顶鹤的家域内,则直接影响其它丹顶鹤的生存。因此,项目建设单位应当与保护区管理处协同,对丹顶鹤及其它受影响的冬候鸟进行投食补饲,以保障丹顶鹤及其它受影响冬候鸟的正常生存。
五、总结语
总之,能源的利用已经深深的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对于风电产业的绿色技术和生态化建设已经成为风电场环境设计中重要的内容。因此,不断尝试和探索新能源的同时,积极探索利用新能源创造宜居环境、生态环境,景观作用和旅游效益,让风电场的环境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美丽怡人。
【参考文献】
[1] 李文松,谭建国,普中贵,余勇. 者磨山风电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J]. 云南水力发电. 2010(05)
[2] 全伯仲. 浅析风电场道路设计思路[J]. 应用能源技术. 2010(09)
[3] 仲军,李江.基于Visual Basic的风电场规划系统设计[J]. 科技信息. 2010(25)
关键词:计算机 信息 安全技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04-0000-00
计算机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其信息也具有更新快、内容丰富等特点,但是伴随着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出现,不仅威胁到人类计算机信息的保密性,也对计算机信息的可持续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2]。根据相关部分统计,2012年约有7.3万个境外木马或僵尸网络控制服务器参与控制中国境内主机,甚至有50多个网站数据信息被公开流传和售卖,信息安全对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以及政府的形象具有重要作用[3]。本文首先对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进行了解读,其次,分析了我国计算机信息安全中常见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策略,以期为我国计算机信息安全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1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
1.1 密码技术
计算机密码技术是特定的用户才能对加密文件进行读取,目的是保护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数据,包括存储数据和传送数据加密,防止被监听或者被截获。对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加密,国内主要使用数据加密标准(DES),算法复杂,但是安全性高,一共有三个入口参数组成,mode、key、date,key有8字节64位,date需要加密,mode代表加密和解密两种模式。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网络通信中,采取密钥对系统信息数据加密的技术,保障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安全。通过量子密钥的特点,确保计算机信息系统传输的唯一性、不可窃听性、不可篡改性。最终使得计算机信息系统信息安全传输,降低系统受病毒攻击的几率。
1.2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能够有效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内部的安全性,可以隔断外部对计算机系统有害的信息。主要包括过滤功能,监控功能、抵御功能、支持VPN,其中过滤功能是计算机防火墙的首要功能,将有害信息进行过滤,确保计算机信息的健康性。防火墙可以对计算机的内部和外部系统进行实时监控,保障系统安全。面对病毒以及恶意攻击,计算机防火墙会进行有效的阻拦。同时防火墙也会通过VPN将地理位置不一的子系统链接,确保子系统享受同一级别的保障。在实际应用中,应用防火墙技术,可以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应用层数据实施深度过滤,对需要穿越计算机防火墙的用户进行实时认证,以便有效维护计算机信息系统内部网络的安全。
1.3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是在防火墙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可以有效的监控计算机信息系统,发现对系统造成威胁的因素,会立即上报事件分析器,经过分析得到相关结果,如果系统确认有病毒入侵,就会报知,总之,入侵检测技术是主动寻找信息系统安全隐患,从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正。
1.4 IP技术
IP技术可以给通信接入点分配唯一IP地址,使其可以独立与控制系统中,又要使其同时支持自动化系统的功能。IP技术具有灵活性高、成本低、扩展性好等特点。在IP技术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中,通过将接入点在数据发送前就封装起来以数据报的方式,并在对等网络中传递数据。
2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2.1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目标和策略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意义重大,在网络安全主要通过防火墙,安全粒度则主要用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通常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中,行政手段被经常使用,加上技术手段,使的信息系统安全运行。从机房安全到维护运行系统等过程安全,都需要进行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概括为领导层、管理层和执行层。而具体地开展安全管理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安全目标。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功能以及工作方式在不同的组织中不尽相同,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形成正确的安全目标。(2)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安全管理原则要明确各职能部门的权责,遵守安全原则。(3)制定应急计划。在风险评估和预测的基础上,建立应急计划。(4)安全规划和协调。根据实际情况,解决不断出现的安全问题。(5)制定信息保护策略、风险和威胁分析、日常业务。切实制定信息保护策略,在日常业务中对工作人员培训和教育,检查技术设备情况。
2.2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估
计算机安全信息系统风险分析就是对系统中每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安全性的技术形式进行分析,目的是为系统相关人员提供一种基于被保护的信息。近年来,计算机信息安全潜在的威胁仍然存在,一旦被攻击,容易造成较大损失,如何有效的防治此类事件的发生,是安全风险分析和评估的目的。对于计算机安全风险的分析和评估,首先要认识信息系统风险的特征,主要包括客观性和不确定性、多层次性和多样性、可变性和动态性、可测性、适度的安全准则[4-5]。其次,对信息系统安全因素的识别,包括威胁性分析(基本的威胁、主要的可实现的威胁、潜在的威胁)、脆弱性威胁(系统资产、定义具体脆弱性、提供评估整个系统脆弱性方法)和影响的可能性分析。
2.3信息系统风险度的综合评判法
信息系统风险度的综合评判法,首先是Pf的似然估计,将对信息系统有直接影响的主要因素通过合理的算法,可以了解系统的风险大小。其次是Cf的综合评判,通常从对资产的影响、对能力的影响以及灾难恢复3方面衡量,包括环境恶化和信息丢失等。综合考虑这种方法的特点,因而采用层次分析法来估计事件造成失败的后果大小。主要的步骤包括:建立层次结构模型、评价标准量化的原则、建立判断矩阵、计算各项的权重系数、求分析综合指数。最后是风险度Rf的计算,一般在0.3-0.7之间,对属于不同风险类型的信息系统可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3信息安全系统应用的安全策略
3.1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原理
对信息系统采取的安全保护措施主要是为了方式计算机信息系统被破坏,与信息系统安全性相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及不可抗拒因素,主要是自然因素,例如火、电、水等。(2)硬件及物理因素,主要包括系统硬件及环境的安全性。(3)电磁波因素。电磁辐射在一定地理范围内可能造成信息通过电磁辐射而泄漏。(4)软件因素。某些软件的复制删除会使系统软件受到损失,甚至泄密。(5)数据因素。数据是安全和保密的重点,也是计算机信息犯罪的主攻核心。(6)人为及管理因素。主要是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责任心。
3.2信息系统安全性采取的措施
信息系统的安全隐患主要在数据输入、处理、通信线路、软件系统、输出系统、运行安全隐患中体现,从安全机制来看,主要包括威慑、预防、检查、恢复、纠正机制。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机制,对信息系统安全性采取的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从常规措施来看,包括实体安全措施、运行安全措施、信息安全措施。从防病毒措施来看,主要包括使用著名厂商的专门防、杀病毒程序,设置网络服务器上系统资源的访问权限和存取权限,使用防治病毒硬件。从内部网络安全来看,通过网络分段、交换式集线器代替共享式集线器、VLAN(虚拟局域网)的划分。从服务器端的安全措施来看,内核级透明,增强用户授权机制、智能型日志、完善的备份及恢复机制。针对外网采取的安全措施主要包括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6-7]。
4结语
计算机信息安全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前人对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应用进行了很多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对计算机信息安全应用是一项复杂工程,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也没有必要。同时,对任何一个组织或部门来说,绝对安全是难以达到,而且也没有必要。任何安全需求会随着信息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以及组织实施其信息系统的功能和目标不同而有所变化,但是必须坚持技术策略和管理策略相结合以及系统安全足够原则。
参考文献
[1]曹军.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3(21):16-17.
[2]柴继贵.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J].价值工程,2012(20):14-15.
[3]冯庆曦.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2(30):27-28.
[4]汤希才.管理信息系统的脆弱性及其安全问题[J].电脑开发与应用,1999,(17):1.
[5]刘英,企业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及对策[J].浙江电力,2001,4.
[6]黄健.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及防护[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2,(4):38-40.
[7]李辉.对构建企业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的思考[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1(34):45-46.
关键词:企业网;网络安全;网络安全体系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1-4823-02
网络安全方案的设计是在不影响网络业务的前提下,实现对网络的全面的安全管理,当然要客观地考虑便捷性与安全性的矛盾对立关系的约束。但是,网络安全涉及的面既广泛又深刻,该文基于一般局域网构架,从网络物理安全性、网络结构安全性、系统安全性、应用安全性及管理安全性等五个方面入手,将安全策略、硬件与软件结合起来,讨论构造一个安全的防御系统的方法。
1 网络物理安全性
影响网络物理安全性的主要因素有地震、雷击、电磁辐射、水灾、火灾;设备被盗、线路截获;电源故障、操作失误或错误以及计算机、通信设施犯罪对网络的物理破坏。对此,主要通过以下措施来避免网络的物理风险:加强安全意识,制定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权衡需求、风险、代价的平衡关系,建造防震机房,安装接地装置;综合考虑可能构成电磁辐射、水灾、火灾的各种因素,对相应的基础设施进行详细设计、精心选材等;健全系统备份、恢复机制;加强对网络机房及基础设施的监控与管理。
2 网络结构安全性
企业网按访问区域可以分为三个区域,即内部网络、外部网络及公开服务区(向外企业信息、提供Email服务等)。这三个区域用防火墙进行隔离,保护的重点是内部网络,公开服务区时企业信息的平台,一旦不能运行或者受到攻击,对企业的声誉影响巨大,同时公开服务器本身要为外界提供服务,必须开放相应的端口,但是必须警惕公开服务器成为黑客入侵内部网络的跳板,所以尽量关闭不必要的端口。外部网络直接连接Internet,是来自Internet的黑客攻击、病毒、非法访问入侵内网的必经之地。为了避免来自Internet的黑客攻击,在防火墙与内网交换机之间串联一个入侵防御系统(IPS),同时与防火墙并联一个入侵检测系统(IDS);为了避免非法访问,可以利用防火墙的访问控制技术,来限制来自Internet的非法访问,必要时可以安装AAA服务器,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授权、审计等。同时启动防火墙的NAT功能来隐藏内部网络结构,病毒的预防在下文讨论。
内部网络可以根据各区域的职能、安全等级利用交换机的VLAN技术进行子网划分,如财务子网、领导子网及数据中心子网等属于重要网段,是被保护的对象,所以在中心交换机上将这些网段各自划分为一个独立的广播域。为了避免来自内网的攻击,也可以用防火墙来隔离重要的网段,必要时可以在重要网段部署入侵防御系统(IPS)、入侵检测系统(IDS)进行实时监控、跟踪、预警、分析、捕获攻击行为。
3 系统安全性
系统安全性主要指操作系统、应用系统及硬件系统的安全性,对中国来说,恐怕没有绝对安全的操作系统可以选择,无论是Microsoft的Windows还算其他任何商用的Unix操作系统,其开发厂商必然有其Back-door,即使我们自己开发操作系统,其漏洞也是在所难免的。所以没有完全安全的操作系统。但是我们可以对现有操作系统进行周密的配置,严格限制操作和访问权限,以提高系统安全性。关键业务尽量采用安全性高的操作系统。针对操作系统的漏洞,可以在网络中部署一台操作系统自动更新服务器,以及早弥补系统中的漏洞,同时安装网络版病毒防御软件,使全网的所有主机都处于最新版的病毒防御系统的保护下。在网络的关键部位部署入侵监测系统和入侵防御系统以提供实时监测、监控、报告、预警及捕获各种攻击的功能。
在应用系统的二次开发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身份验证、授权、审计等机制对机密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等重要服务器进行保护。
网络中的服务器和网络设备尽可能不采用同一家厂的设备,这样既可以避免通过Back-Door的攻击,又增加了黑客攻击的难度。
4 应用安全性
应用安全性涉及到网络数据、信息的安全存储、安全访问和安全传输。对重要数据的访问,实行身份认证、授权、审计,使访问者通过身份认证后在其权限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最小限度的访问,同时跟踪访问轨迹,审计访问行为,对非法行为进行取证,基本能够阻止非法用户的访问。可是,当整个系统遭到灾难性破坏时,同时殃及备份数据。另一种方式是冷备份,将备份数据存储到另一个系统或存储介质中,此时,备份数据可存放在远离系统的地方,非常有利于灾难性恢复,但投资较昂贵。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可能被非法截获,从而破坏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我们可以借助VPN技术,这样即使数据被截获,但由于数据是加密的,保证了数据的机密性,同时所传输的数据附有哈希消息认证码,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这种技术又具有身份认证及数字签名功能,保证了消息不会是假冒的,同时也是不可抵赖的。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用接入VPN(Access Vpn)、内部网VPN(Intranet VPN)和外部网VPN(Extranet VPN)。
5 管理安全性
安全管理策略包括定义完善的、合理的、长远的、可实施的安全管理规范和高效、可靠的安全管理技术平台。这两个方面必须齐抓共建、有机整合才能保证管理安全性。
5.1 安全管理规范
必须花大气力建立网络安全管理规范,因为诸多不安全因素恰恰反映在组织管理和人员录用等方面,而这又是计算机网络安全所必须考虑的基本问题。
5.1.1安全管理原则
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主要基于三个原则:① 多人负责原则。每一项与安全有关的活动,都必须有两人以上参加,他们忠实可靠、能胜任工作,应记录、签署工作情况以证明相应安全得到保障。具体工作有:访问控制权限的授予与回收;所使用存储介质发放与回收;保密信息的处理;系统的维护;重要程序和数据的删除与销毁等。②任期有限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任期有限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操流培训,不要任命任何人长期担任与安全有关的职务,应不定期循环任职,强制实行休假制度。③职责分离原则。除非领导批准,信息系统工作的任何人员不要打听、参与职责以为的任何与安全有关的事情,为了安全,计算机操作与计算机编程要分开,机密资料的接受与传送要分开,应用程序与系统程序的编制要分开,访问证件的管理与其它工作要分开,计算机操作与存储媒体的管理要分开等。
5.1.2 安全管理规范的实施
首先严格遵照安全管理规范,认真完成下面工作: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把该系统的安全等级确认一下;其次根据我们以前确认好的安全等级,来更好的确认其安全的可控管理范围;再次机房出入管理制度要制定好,实行分区管理,彻底限制好工作人员的工作区域;第三要根据每个人的职责逐个分离和每个人负责的原则,不准有任何人超越各自的管理范围;第五要对系统进行维护管理时,要经各个主管部门的批准,并采取一定的有力保护手段,同时对发生故障原因、维护内容及维护前后的状态进行详细记录;第六要制定应急方案,以不变应万变,以防不测;第七要健全人员雇佣和解聘制度,对调动和离职人员及时调整访问权限。
5.2 安全管理技术平台
建立能够对整个网络设备(包括服务器、客户端)、安全设备、网络防病毒软件、系统升级软件、入侵检测、预防系统等各个网络系统部件进行综合管理的统一安全管理控制中心,按计划定期对全网进行安全扫描,漏洞分析,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资源访问进行身份认证、权限设置、轨迹跟踪、行为审计,如遇到异常行为系统能够自动报警或生成事件消息并及时报告管理员或其他访问控制设备,及时阻止对网络的威胁,如果攻击已经发生,要及时取证,并妥善保存;对与密钥相关的服务器,要设置合理的密钥生命周期、进行及时的密钥备份等;对关键的服务器应冗余备份,以增加网络的安全系数。
安全管理应从网络管理制定和安全管理技术平台两个方面来实现,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6 结束语
按以上论述设计局域网安全方案基本能够满足一般企业局域网的安全要求,个别企业根据自身特殊需求可能提出一些特殊的安全要求,如:安全E-MAIL服务,安全WEB服务,安全电子交易(SET)等,但我们讨论的是局域网的基本安全构架,并不影响用户的特殊安全需求,用户可以在此基础上构筑符合自身网络安全需求的合理的安全体系。
参考文献:
[1] 万振凯,苏华,韩青.网络安全与维护[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中软.中软统一终端安全管理系统技术白皮书[M].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2006.
[3] 赵洪彪.信息安全策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 蒋东兴,郭大勇,符群卫.清华大学新一代数字校园建设规划与实践[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