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睡眠障碍的心理治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门诊时间:每周星期一、三上午出诊。
“吃得是福,着(穿)得是禄”,老百姓是这样理解人生福禄寿之中的“福禄”,奇怪的是,占了人生1/3时间的睡,原来没有它的位置,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的福禄观念已被颠覆了,吃得未必是福,“三高”等着你,而穿又穿得几多呢?人的一生约有70%的衣服处于闲置状态。倒是睡眠成了可能用钱都买不到的奢望,最悲惨的就是起得比鸡还要早,睡得比狗还要晚,更悲惨的是身处四方床帐,心在翻江倒海,只有经历过彻夜难眠之痛苦,才知道千金难买睡到自然醒。人们越来越多的开始关住自己的睡眠。有研究表明,人群中失眠的患病率是30%~35%,但是85%的患者没有得到有效治疗。今天我们来一起关注这个问题。
失眠的概念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全身乏力,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表现为各种原因引起的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是一种常见病。
失眠的危害
当人处于睡眠状态时,大脑和身体会得到休息、休整和恢复。一旦睡眠有了障碍,这样的平衡就会被打破,精神上的压力更加严重,因此,可引发各种精神上的疾病。
引起健忘 失眠引起的危害常见的可能就是健忘了,这是由于失眠使脑功能活动受到影响所致。并且,失眠患者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更容易健忘。
引起衰老 现代研究证明,人的皮肤健美与其睡眠状态密切相关。失眠患者神情黯然,眼圈黑晕,脸色晦暗,面颊有色斑,皮肤松弛皱褶。
引起肥胖 一般人以为睡眠好的人容易发胖,但研究结果恰好相反,每晚多睡一小时有助减肥,而长期睡眠不足者反而令身体变胖的机会大大增加。
还会引发其他疾病 临床资料表明,失眠引起的危害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导致多种疾病的患病风险上升,如心脏病、高血压、老年痴呆、更年期综合症以及抑郁、焦虑障碍等。
失眠的治疗
睡眠障碍的治疗原则是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综合治疗。首先,要找专科医生进行睡眠咨询,寻找原因,尽可能地对因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可进行药物治疗。还要针对病人情况,选择相应的心理治疗。
据有关部门统计,老年期各类心理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的患病率已达3%,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近几年的研究也表明,中国自杀率最高的人群是老年人,每年至少有10万55岁以上的老年人自杀死亡,占每年自杀人群的36%。也就是说,每3个自杀的人中就有1个是老年人。目前,自杀已经成为我国老年人死亡的第十位原因。而在自杀死亡的老年人中,95%的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其中40%~75%有明显的精神抑郁。可见,老年人的心理障碍不容忽视。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如下几类。
焦虑障碍
老年焦虑障碍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障碍。老年人心理压力和躯体状况的改变,如退休后生活状态的变化、与晚辈在观念上的种种差异、亲人好友生病去世,以及患病后对身体关注等都会像“扣动”了扳机一样诱发焦虑。
老年焦虑障碍常常表现为:1、为一些生活小事忧心忡忡、提心吊胆,甚至紧张恐惧、坐卧不安。2、感到浑身难受,不能躺,不能坐,不愿吃,不能睡,不能干活;心慌、胸闷、气短、头晕、头胀,脑门冒汗,胃肠胀气等,但躯体检查结果无明显异常,与其痛苦程度也不相符。3、依赖医院,依赖亲人。一年四季经常看医生,或住上几次医院。儿女们付出很大精力,但病情却不见好转。
抑郁障碍
抑郁障碍是一种以抑郁情绪为突出症状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对平时喜欢的事提不起兴趣;特别容易疲劳,休息也不能缓解;感到全身多处不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失眠,早醒,有时还睡不醒;烦躁不安,经常发脾气,总是责备自己,感觉自己没用;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而有时食欲却旺盛,体重猛增;觉得生活毫无意义,甚至有自杀或死亡的想法。
老年人的抑郁障碍,往往先表现为疑病症状,如失眠、胸闷、心悸、乏力、厌食、头痛、胸痛、背痛以及全身不适。因为身体不舒服,他们心情很差,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这些老年人反复到医院检查,却未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老年人的抑郁,也常常伴有焦虑症状。他们常感到烦躁不安,焦虑,易激惹,敌意,情绪不稳定。
强迫障碍
众所周知,强迫障碍是一种非常痛苦的心理障碍,病人对其强迫想法成年累月地进行着艰苦的“自查搏斗”,他们力图控制自己反复出现的明知不对的行为,但总是控制不住,内心感到非常痛苦。在老年人中,也会出现强迫障碍,但出现的几率远远低于年轻人。老年人的强迫症状常常与现实有联系,如反复思考孩子上班的路上会不会出事情,反复回忆以前工作中自己哪些话说得不对,反复洗手,反复检查门窗、煤气开关等。患者明知道这些想法、做法是毫无意义的,但就是控制不住反复去想,反复去做。
由于强迫障碍使得患者紧张不安、十分痛苦,因此强迫障碍的患者往往伴有焦虑、抑郁的症状。另外,老年人的强迫障碍也同样与其强迫性人格特征有关。
疑病障碍
人到老年,体质下降了,各种疾病也就找上门来,再加上性格多思多虑,反应过敏,这时候老年人就会表现得疑神疑鬼,总是怀疑自己患了某种严重的疾病,但是其担心程度与自己的实际身体情况很不相符,这就是所谓的疑病障碍。
老年疑病障碍是发生在老年人中间比较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对身体变化紧张敏感,哪怕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变化,也非常关注,并不自觉地加以夸大和曲解。2、坚信患了某种疾病,反复到医院进行检查,喋喋不休地述说自己的病情。3、对“病情”极度恐慌,家人劝说和安慰不但不能缓解其焦虑的心情,反而会觉得家人不关心自己,或者因为是大病而瞒着自己。4、面对客观的检查结果,仍不相信,甚至认为医生医术不精或有意欺瞒病情。
失眠障碍
凌晨一两点钟还睡不着;一夜要醒七八次;凌晨三四点钟后就再也睡不着;躺下似睡非睡直到天明;白天昏昏沉沉,不停地打瞌睡。这些几乎是老年人共同的苦衷,很多老年人整天为此忧心忡忡,心情抑郁。
一般来说,上述睡眠问题不是病态的,而是由于人到老年后,睡眠方式有所改变造成的。老年人的睡眠方式多是间歇式的,睡睡醒醒,夜间很难睡足8个小时,但加上白天的打盹,累积下来一天的睡眠时间也很长了。并且,研究表明,人的睡眠并不是越多越好,一般每天6~8小时即可。
老年人因体力消耗减少,所需睡眠时间更少,只要夜间睡5个小时,白天再休息1小时就可以了。有些老年人长时间卧床,苦苦追求睡眠时间延长,反而会造成心理上的焦虑,加重失眠,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近期美国斯坦福大学佛里德曼教授也提出 “老年人不要把觉少、失眠当成负担。应把睡眠少而浅看成是生理现象。晚睡、早起、减少在床上的时间,应该完全打消‘安睡时间长方为正常’的陈腐观念。”
了解老年人易出现的心理障碍,并积极进行治疗和预防,不仅可以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可以促进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使其老有所安、老有所为、快乐一生。
链接》》》
老年人心理障碍治疗的误区
老年人易出现心理障碍。心理障碍会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毋庸置疑,有心理障碍的老年人,应及时到医院或心理治疗机构进行治疗。但老年人在心理障碍的治疗过程中,却存在着以下误区。
误区一:过分依赖药物
药物对老年人心理障碍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药物可以迅速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但是,有些老年人认为只要吃药就可以治好心理障碍,甚至有些人不敢也不愿停药,对药物产生了心理依赖。其实,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很复杂,不仅有生理基础,也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只有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积极配合心理治疗,才有可能取得良好、持久的疗效。
误区二:拒绝药物治疗
有些老年人认为,心病还需心药医,既然是心理病,为什么还要吃药呢?其实,心理障碍也不是凭空产生的,也有其生理基础。心理障碍与大脑中一些神经介质的紊乱有关,所以药物治疗对心理障碍会有很好的疗效。
还有些老年人认为,“是药三分毒”,药物都有副作用,因此拒绝服药。当然,任何药物都存在着副作用,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心理障碍的药物安全性还是很高的。
病人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治疗心理障碍的药物,自己不可随意增加、减少药量,也不要自行停药。
误区三: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应该一次解决问题
有些老年人来心理门诊就诊时,幻想心理医生能够一次就把自己长期积累的烦恼、痛苦解决掉。然而,心理医生不是神仙,更没有什么超出常人的功夫。“解铃还需系铃人”,心理医生的任务是帮助求助者认识自己,接受现实从而超越自我。这需要一个了解的过程,需要讨论、分析、操作、反馈、修正、再实践。因此,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一般不可能一次解决问题,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抑郁症是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一种情感状态,情感性精神障碍是指以心境显著而持久的改变(高涨或低落)为基本临床表现,并伴有相应思维和行为异常的一类精神障碍。抑郁症的主要表现为:心境抑郁、悲观失望、兴致丧失、精力减退和行动迟缓,心境抑郁是最核心的症状。若能明确诊断,治疗效果较好。
抑郁症发病一般缓慢,往往先有失眠,食欲不振以及各种躯体不适感。而主要由精神因素诱发抑郁的病例起病较急。秋冬季抑郁发作多见,少数病人似有自己的好发季节。本病病程呈发作性,间歇发作或与躁狂症交替发作,有较为明显的缓解期。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因人而异,多数为6个月,少数发作持续长达1―2年。病程的长短与年龄、病情严重度以及发病次数有关,一般发作次数越多或年龄越大,病程持续时间就越长,缓解期也相对缩短。
抑郁症的诊断:
抑郁症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患者有持久的情绪低落,并伴有兴趣降低、思维能力降低,如思维迟缓或作决定能力降低、言语和活动明显减少。查无实据的躯体症状,尤其是持续性疲劳、食欲降低、消瘦、胸闷、消化不良和慢性疼痛都提示抑郁症的可能。
神经症性抑郁症或心境恶劣障碍是一类以持久情绪低落恶劣为主要的心境障碍,发病多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症状较抑郁症轻。由于难以凭症状将两者区别开,且两者的睡眠多少相类似,治疗方法也类似,可不作严格区分。
抑郁症患者的睡眠障碍可表现为难入睡或早醒,因此需要同睡眠对相提前和睡眠对相延长综合鉴别。这种鉴别也不困难,因为抑郁症患者的睡眠形式缺乏睡眠发作和觉醒同时提前或推后的特征,而且患者有明显的抑郁情绪及相关症状。
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
抑郁症在祖国医学属郁证范畴,中医认为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胁肋胀痛或易怒善哭,以及咽中如有异物梗阻,失眠等各种复杂症
抑郁的发生是由于情志所伤,肝气郁结,逐渐引起五脏气机不和所致。但主要是肝、脾、心三脏受累以及气血失调而成。
总之,中医认为郁证的发生,因郁怒、思虑、悲哀、忧愁七情之所伤,导致肝失疏泄,脾失运化,心神失常,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成。初病因气滞而挟湿痰、食积、热郁者,则多属实证;久病出气及血,出实转虚,如久郁伤神,心脾俱亏,阴虚火旺等均属虚证。
了抑郁症的自我调养和监护:
心理因素在抑郁症发病中起着“触发媒介”作用,因而治疗抑郁症,特别是主要由精神因素直接作用而发病的患者,心理调整起到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心理调整就是心理治疗,是用心理学的原则和技巧,通过治疗者的言语或非言语的沟通方式对病人施加影响,达到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从而减轻症状和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是:
在当今的社会中,睡眠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严重,睡眠障碍中最常见于“失眠”,可引起人体内激素分泌失衡,产生对健康有害的化学物质,从而导致免疫力低下,内分泌紊乱,皮肤粗糙等,还会引发其他躯体和心理方面的疾病,睡眠质量差还会造成人的情绪不稳定,敏感易怒。因此,如何拥有更高更好的睡眠质量,是每一个人所关心的问题。
分析影响睡眠的因素,更正人们的认识误区,寻找有效方法改善睡眠状况,增强体质是必要的。
1 影响睡眠的因素很多,就群体而言,人均每日睡眠时间为7个半小时,至于个体因为不同的因素而存在差异:
1.1 性别的差异:理论上性别差异对睡眠并无特异影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来自工作的家庭的压力不断增加,使得越来越多的职业女性的睡眠障碍现象产生率不断上升,近期国际睡眠组织的五谷调查表明,报告失眠的女性比男性要多。同时处于围绝经期的妇女的睡眠状况满意度更低。
1.2 年龄的差异:具体情况随个体情况有所变化,尤其对老年人来说,不易入眠,睡眠过浅,易惊醒,醒后不易再入睡,清晨醒来过早,白天却总打瞌睡,提不起精神都是老年人常见的睡眠障碍。
1.3 疾病的影响:睡眠障碍是抑郁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有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的入睡困难,早醒,睡眠维持障碍及睡眠过多的发生率高于健康人。
1.4 其他方面的影响:睡眠环境、时间、姿势、情绪状态及角色转换等。
2 很多人对睡眠的认识存在误区,大致有以下几种:
2.1 睡眠越多越有益于健康:目前有一些上班族喜欢在双休日“补觉”,但往往后来会发现在双休日还没平时的精神状态好。专家认为,睡眠的时间长短跟睡眠质量不呈现正比的,每个人的睡眠时间是不一样的,个体差异很大,最重要的是保持生活的规律性。
2.2 饮酒助睡眠: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认为喝酒有一定的催眠作用,因此喜欢在睡前喝点酒,以为有助于睡眠,而且有的失眠者还以此为治疗失眠的手段。专家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睡眠实验研究表明,睡前喝酒虽能缩短入睡时间,但使睡眠变浅,浅睡眠时间延长中途醒转次数也增多,使睡眠变得断断续续。可以看出,究竟的作用是先使人昏沉欲睡,表面上似乎对睡眠有益,实际上却可能打扰睡眠。到了下半夜,酒精的作用逐渐消失后,就会引起失眠与多梦。使总的睡眠质量下降。
2.3 晚上做梦就表明没有休息好:梦是一种普通的生理现象,每个正常人在睡眠过程中都会做梦,每晚大约做4次。但如果第二天精神状态很好,就不能认为没有休息好。
2.4 睡眠障碍不是疾病:据了解,有8%的人在一生中都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失眠是可以消除的,睡眠不好不同于神经衰弱。对于少数睡眠障碍者来说,有可能是某些尚未显露出来或是已经出现的疾病的一种表现形式。
2.5 不需要午睡:午睡对于协调生理时钟和24小时周期是有帮助的。但午睡时间不能过长,以15分钟为宜。研究表明,午睡可以防止早衰,使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减少30%。但午睡并非人人适合,体重超标20%,血压过低,循环系统患有严重障碍病的人,往往会由于午睡引起大脑局部供血不足而发生中风。
2.6 安眠药可以长吃:安眠药所带来的睡眠并不能代替真正的自然睡眠,这是因为95%以上的催眠药会缩短深睡眠。专家指出,迄今为止尚未找到无毒副作用的外源性安眠药,服用安眠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2.7 运动助睡眠:体育锻炼能作为失眠患者的辅助治疗,但是不要睡前1小时做剧烈运动,否则大脑容易兴奋而导致失眠。老人晨练以后不要睡回笼觉。
3 治疗睡眠障碍的方法常见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自我调控治疗。小剂量短时间使用安眠药是治疗失眠症的重要手段之一,按安眠药有依赖性或成瘾性,可抑制呼吸,使记忆力减退,因此要严格遵从医嘱,切记滥用;心理治疗主要适用于以情绪因素为主的疾病,如神经衰弱、瘴病、心因性抑郁症和焦虑症状态等;应积极提倡自我调控的方法,消除或减少非积极因素,创造积极因素,创造有利于睡眠的良好环境,从而更好的改善睡眠质量用以调控优质睡眠:
3.1 为自己营造更好的睡眠环境:安静的环境利于睡眠,如在人多较嘈杂的房间难以入睡,可以听听音乐来帮助睡眠,室内温度调至20-24摄氏度,温度保持55-60%为宜(婴幼儿、儿童、老年人可适当增加),尤其在北方的秋冬季节,空气寒冷干燥,要更加注意。枕头、被褥要选择棉质柔软,枕头的厚度不超过10-15厘米(儿童不超过7-8厘米),太低易造成颜面浮肿,太高又会导致颈椎疲劳,床铺厚度为10厘米为宜。
3.2 睡眠的姿势:一般以右侧卧位为佳。“卧如弓”的,能使机体各种器官发挥最好的生理功能,周身肌肉和关节完全放松,有利于生长发育和健康长寿。
3.3 有规律的睡眠时间:规律的睡眠时间是形成睡眠周期的基础因素,保证规睡眠即使常值夜班的人群都可拥有良好的睡眠质量。以有失眠症的睡眠障碍者为例,按照人的生理规律固定在每日22-23点入睡,或按个人习惯早一些晚一些,但不建议很早就寝去“培养睡意”,如卧床半小时左右仍不能入睡,应起床,待有睡意时再就寝;同时“春夏应晚卧早起”“秋冬应早卧晚起”。
3.4 适当的体育锻炼:人在工作生活中的各项活动可以促进人代谢,产生人乳酸、腺苷、血清素等物质,这些物质在血浆中达到一定浓度,就会反馈给大脑产生疲劳睡意的信号。所以建议在日常生活中适当的运动以促进睡眠,但不建议睡眠期有剧烈活动,这样会导致到睡眠时人仍处于兴奋状态,难以入睡。
3.5 饮食、沐浴助睡眠:热牛奶和少量的饼干点心等都是理想的睡前食品,还有奶酪、香蕉、燕麦片等也有助于睡眠。拒绝有害睡眠物质减少咖啡因并戒烟,咖啡因和尼古丁刺激人体中枢神经,使大脑皮层兴奋,呼吸及心跳加快、血压上升而干扰睡眠;晚餐忌食丰盛油腻的高脂肪食物,因其能延长胃的排空时间,导致胃部饱胀不适,夜间辗转难眠;睡前用20-25摄氏度的水温沐浴或用温水泡脚。
3.6 保持稳定健康的情况:要想保证睡眠安稳、舒适,必须心情愉快,平静轻松:因此睡前要尽量避免精神过于紧张和忧虑,养成入睡前不看惊险刺激的影片或书刊,不把烦恼带入睡眠的良好生活习惯。
门诊时间:每周星期一、三上午出诊。
“吃得是福,着(穿)得是禄”,老百姓是这样理解人生福禄寿之中的“福禄”。奇怪的是,占了人生1/3时间的睡,原来没有它的位置,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的福禄观念已被颠覆了,吃得未必是福,“三高”等着你;而穿又穿得几多呢?人的一生约有70%的衣服处于闲置状态;现在睡眠成了可能用钱都买不到的奢望,最悲惨的就是起得比鸡还要早,睡得比狗还要晚;更悲惨的是身处四方床帐,心在翻江倒海,说白了,只有经历过彻夜难眠之痛苦,才知道千金难买睡到自然醒。人们越来越多的开始关住自己的睡眠。
随着社会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现在人们越来越多的开始期望有一个好的睡眠去让自己能有足够的精力、良好的状态去完成自己的工作。一方面社会环境本身的压力、以及因为关注本身带来的压力,当然还有其他原因造成目前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很高:全球有近1/4的人受到失眠困扰,国人各类睡眠问题的患病比例已经高达38.2%。2006年对全国六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东等)的调查显示,过去一年间都市人的睡眠问题已达60%。如此高的发病率的的确确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了。
其实,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会碰到点睡眠的问题,偶尔睡不好很正常,通过适当的自我调整通常会缓解。但有的人对这种暂时性的睡不好及其对身体的影响过于担心,一想到睡觉,就会条件反射地恐惧,老想着一定要睡好,反而更难入睡。这样就会形成“害怕失眠—致力于睡眠—失眠—更害怕失眠”的恶性循环。以至于可能会出现持续的睡眠问题。
那么是不是失眠都是因为对睡眠的担心造成的?对睡眠的担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预期焦虑,只是睡眠障碍形成的一部分原因,主要的原因有1.躯体疾病:疼痛、心悸、气短、瘙痒、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2.环境因素:噪音、卧室过冷或过热、光线过强、更换环境等不良的睡眠环境;3.不良睡眠习惯:睡眠时间不规律,日间睡眠时间过多,睡前饱食,进行强体力或脑力活动,睡眠读小说,观看情节复杂的影视剧,睡前喝大量的咖啡或浓茶等;4.精神心理因素:焦虑、压力以及个人和家庭生活上重大变化等都可以导致睡眠不好。许多精神障碍的症状之一就是睡眠障碍;5.药物因素:长期使用巴比妥、其他镇静药物、安眠药后停药也可引起截断症状;6.其他因素:如老年性失眠。
有什么样的非药物治疗的手段吗?一些平时睡眠不好的需要注意些什么?
首先,是要纠正睡眠观念:1.并非每人都需8小时睡眠,这只是一个平均数,你可能需要8个多小时或不足8小时就可以使你处于运转的最佳状态。但事实上,这些个体并没有受到损害,一天中也感到精力很充沛。所以你要注意,只要可以使你精力充沛的睡眠量对你来说就是最好的。2.“晚上做梦就表明没有休息好”。梦是一种普通的生理现象,每个人睡眠都要经历入睡期、浅睡眠期、中度睡眠期、深睡眠期、中睡眠期、浅睡眠期、快速动眼期,然后进入另一个循环,在快速动眼期是做梦的时间,在此期间被叫醒会认为做了一晚上梦,一般都会经历4~6个循环后醒来,因此每个正常人每晚大约做4~6次梦。但如果第二天精神状态很好,就不能认为没有休息好。3.有一晚上睡眠不好就担心次日睡眠不好。从生理学上来说,如果前一晚上没有睡好,机体的代偿机制会启动,这将使下一个晚上的睡眠比平时更好,以补充我们失去的睡眠,所以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其次:要纠正的一些不良习惯、环境。睡前4~6小时避免应用咖啡因及尼古丁;避免使用酒精助眠,酒精会干扰人的睡眠结构,使睡眠变浅;不要在睡前进食大量食物;减少卧室噪音、亮光及过高温度的影响;创造有利于入睡的条件反射机制:如睡前半小时洗热水澡、泡脚、喝牛奶;避免日间睡眠;作息时间规律,固定时间就寝;上床后不想白天的事、工作上的事;避免床上其它活动:看电视、谈话、进食、看书、考虑问题。失眠者别把时钟放在跟前。此外还要明确,晚上失去的睡眠,白天是补不回来的。如果白天入睡,反而搅乱了生物钟。
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40例顽固性失眠症患者,于21:00采用咪达唑仑(Midazolam)进行诱导,静脉注射异丙酚2h,观察麻醉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电图、无创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同时采用里兹睡眠评估问卷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状况进行评估。
结果:经麻醉睡眠平衡术治疗后,40例患者中近愈8例,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此外,治疗前后患者的睡眠质量、警觉及行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采用麻醉睡眠平衡术治疗顽固性失眠症安全性高、效果明显,临床应用前景广阔,值得借鉴使用。
关键词:麻醉睡眠平衡术 顽固性失眠症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472-02
顽固性失眠是一种常见病,而且与继发性失眠相比,它的治疗难度与更大。顽固性失眠往往由于心理因素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及维持睡眠困难,日间疲倦感,夜晚越想尽快入睡越难以入睡,加重心理冲突,产生紧张焦虑、情绪不稳、过度担心,自觉痛苦更导致失眠,形成恶性循环[1]。针对此种情况,解决睡眠障碍、斩断恶性循环链条成为治疗此类病人的关键。现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40例顽固性失眠症患者,对其行麻醉睡眠平衡术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40例顽固性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30~55岁,平均年龄(45.7±5.3)岁;病程10个月~7年,平均病程(14.2±6.3)月。所有患者在院外均行传统药物治疗,然失眠症状改善状况不明显或无效,在患者自愿并签署麻醉协议书后,对其行麻醉诱导睡眠平衡术。入选标准[2]:①以睡眠障碍症状为主;②睡眠障碍持续一个月以上且每周发生3次以上;③睡眠障碍导致精神活动效率降低且影响社会功能;④无精神障碍及身体方面的疾病;⑤患者自愿接受麻醉睡眠平衡术治疗。排除标准:①睡眠时有呼吸暂停者;②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③妊娠、哺乳期者;④对药物或酒精有强烈依赖者;⑤既往有物过敏史。
1.2 方法。患者在治疗前均禁饮禁食,建立静脉通道,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无创血压及脉搏血氧饱和度。治疗从21:00开始,静脉注射咪达唑仑(Midazolam)2mg后开始诱导,将患者血压维持在(术前值±20%),接着匀速注射异丙酚2h,停止用药后待患者自然苏醒。1个疗程为3天,具体疗程根据患者情况制定。
1.3 评估方法。采用里兹睡眠评估问卷(LSEQ)对患者治疗后的睡眠状况及清晨的行为进行评估,LSEQ包括10个项目:睡眠质量、警觉及行为、入睡情况等。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组间采用t检验法,P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经麻醉睡眠平衡术治疗后,40例患者中近愈8例,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
2.2 治疗前后LSEQ各因子评分。治疗前,入睡情况为(43.25±12.76)分、睡眠质量为(31.84±10.57)分、警觉及行为(32.34±10.98)分;治疗后入睡情况为(54.37±11.61)分、睡眠质量为(53.85±17.92)分、警觉及行为(47.28±16.41)分。治疗前后,患者在入睡情况、睡眠质量、警觉及行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治疗失眠多以药物治疗为主,与此同时辅以心理治疗。然而,对于患有顽固性失眠症的病人临床上尚未出现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异丙酚,又叫丙泊酚,是一种快速强效的全身麻醉剂,其临床特点是起效快,持续时间短,苏醒迅速而平稳,不良反应少,该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麻醉及重症病人镇静。由于全身麻醉和睡眠在神经生理上具有某些相似的地方,从而使得麻醉睡眠平衡术得到能够实行的可能。采用异丙酚能够激活内源性促睡眠通路,最后可以达到解决睡眠障碍的目的。麻醉睡眠平衡术通过麻醉性药物进行诱导睡眠平衡恢复,使脑功能兴奋状态得以消减,最终达到促进睡眠的目的[3]。
虽然采用异丙酚麻醉方法比较简单,但是为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在术前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睡眠卫生教育、治疗方法、麻醉方式等相关的注意事项,让患者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解除患者的思想负担。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与患者进行正常交谈,使其心理上得到安慰,询问其身体有无不适的症状。治愈顽固性失眠症的难度系数极高,我院采用麻醉睡眠平衡术解决众多其他方法无法达到的睡眠诱导问题,本次研究证明采用异丙酚诱导麻醉睡眠平衡术安全性高且效果明显,它为临床治疗顽固性失眠症提供了新的方法,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 王雪笠,冯连元,贺银芳,等.伴有抑郁或焦虑症状的慢性失眠症患者多导睡眠图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3):246-248
【关键词】 睡眠障碍; 警示; 治疗
【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809-02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越来越多地存在着睡眠障碍。研究显示,患有睡眠障碍的人完成工作的能力仅为无睡眠障碍人的三分之二,而在与疲劳相关事故的发生率方面,睡眠障碍患者是非睡眠障碍工作者的2~3倍。长期反复的睡眠障碍还可以影响患者原发病的治疗和康复,加重或诱发某些躯体疾病,是威胁患者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1前期警示
1.1打鼾是不良睡眠的标志
一般来说,打鼾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单纯性打鼾,它的危害不大,只需要在生活上做一些适当的调整就会避免睡眠呼吸暂停的情况发生。但如果打鼾一旦不正常,打鼾声音比较大,声音不规律,那就属于另一种不正常的打鼾。有的家长发现孩子在睡眠的过程中出大汗、青紫的要特别注意。一些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患者打呼噜也要特别注意。打鼾严重的病人多表现为白天犯困,比如看书、听课,都会控制不住的想睡觉。这些人已经出现了睡眠障碍,应立即进行恢复治疗。
1.2不良习惯引发睡眠障碍
越来越多的夜生活吞噬着人们的睡眠时间,同时,工作压力和不良习惯使睡眠障碍悄然而至。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睡前饮茶,饮咖啡,吸烟等,容易促使神经系统兴奋,神经紧张,引发睡眠障碍。
1.3内心焦虑导致失眠
很多人都会有过这样的经历:因某个特别事件引起兴奋,导致夜晚难眠。这是忧虑所致的机会性失眠。内心焦虑引起失眠的诱因通常分为精神因素和情绪因素。刚刚所举的是为精神因素。情绪失控可引起的心境上的改变,而且连晚上也仍然欲罢不能。这便属于情绪因素所致。这种由焦虑引发的失眠容易引起“失眠―焦虑―失眠”的恶性循环。不过专家认为,人们对于偶尔的失眠不必过于担忧,否则失眠引发的焦虑只能加重失眠。
1.4躯体不适导致失眠
任何躯体的不适都有可能导致失眠。相反的,如果失眠是由于躯体某个部位的不适所引起,那就需要特别注意,即使到医院就诊。
睡眠障碍的恢复治疗
2.1一般护理干预
2.1.1制定合理的睡眠时间表。要想睡得香,必须养成科学的睡眠习惯。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能使身体内的生物钟规律有序,加快睡眠。对每个人而言,睡意通常在晚上一定时间开始,出现睡意前往往先有疲劳感、精神活动减弱、感觉体温下降、打哈欠,遇到这种情形,说明此时是上床睡觉的最佳时机,这时你就应该抓紧时间上床关灯睡觉,否则,错过这个时间,将会增加入睡难度。
2.1.2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促进睡眠。一般人在安静,舒适,清洁的环境中容易入睡。老年人血管硬化,循环不良,体温调节能力下降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因此更需要提供适合的温度,以保证良好的睡眠。理想的室内温度18℃~22℃,湿度50%~60%。
2.1.3养成合理饮食习惯。众所周知,睡觉前和浓茶、咖啡等对大脑中枢有兴奋作用的会影响睡眠。但有些食物却能促进睡眠。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食物蛋白中的色氨酸能暂时抑制大脑思维活动。因此睡觉前多吃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食品有利于睡眠。如牛奶、鸡蛋、瘦肉、豆制品、水果、蔬菜、少吃糖类、淀粉食物。
2.1.4采取正确的护理方法,如睡前用温水泡双足。浸泡双足不但可以减少大脑血流量,降低大脑活动。也可以使人消除顾虑、身心放松。
2.1.5适当运动加速睡眠。睡前散步,可以放松心情。可以在户外或室内散步,同时也愉悦身心。自我按摩,如按摩两脚心有舒肝催眠的作用。当然也可以在晚饭之后,进行一些轻度的运动,如游泳、打球、骑车、练气功、打拳等。
2.2三联疗法
2.2.1耳部按摩揉搓法:有睡眠障碍的患者双手拇指、食指置于耳郭前后,指腹相对、上下按摩揉搓双耳廓,力度以有轻度刺痛烧灼感为宜,不可过重。时间:睡前,持续约1分钟;
2.2.2心理干预暗示疗法:首先,让患者身心放松、安静、消除杂念;然后让患者闭目,另一人以重复单调语言,诱导患者进入类似睡眠状态。让患者进行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首先,从双手开始,吸气时逐渐握紧拳头5秒,吐气时缓慢放松15秒;然后,前臂、上臂、脸、颈、肩、背、大腿、小腿、足肌肉逐步放松,此过程呼吸密切配合。
2.2.3音乐疗法:让患者静卧或戴耳机,音量低,无噪声干扰,听音乐10分钟。
这是医院所采用的三联疗法,每晚睡前按顺序联合进行,长期坚持,会有非常好的效果。
2.3文拉法辛等药物治疗
对于有严重睡眠障碍的病人,需要适当采取药物治疗的方法。医学专家论证,文拉法辛(博乐欣)能有效改善失眠症患者的睡眠障碍。该药可使总的睡眠时间减少,觉醒时间增加。同时,多项比较文拉法辛疗效的研究均认为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当然除了文拉法辛,也有许多有效睡眠障碍治疗药物。有专家统计,各种睡眠障碍治疗药物中,苯二氮卓(BZD)类药物占据使用频度的构成比最高。以乌灵胶囊为例,该药药理作用主要通过改善脑代谢起到中枢镇静、抗焦虑及益智健脑作用,不良反应甚微,不会成瘾,不会产生药物依赖。乌灵胶囊在改善睡眠的同时,还可以增强患者体质,改善机体机能,在治疗轻中度失眠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可以看出,BZD类药物是改善睡眠障碍的主导药物。总之,选择最安全有效的药品,减少药物依赖,追求最佳的治疗效果,已经成为人们治疗睡眠障碍的共识。
2.4放宽心,睡好觉
治疗睡眠障碍,最重要的还是调整好心态。除一些躯体病理因素外,多数睡眠障碍来源于人的内心。出现睡眠障碍不要焦虑,通过心理治疗、行为干预,必要时配合药物控制,便能走出失眠的困境。失眠者往往越想睡着就越睡不着。有一本书叫《卡耐基成功之道》,其中前五篇便讲述了如何克服忧虑。其实失眠者只要放轻松,不要把睡眠看得太重,更不要刻意强制自己入睡,便能拥有健康的睡眠。放宽心,才能睡好觉。
参考文献
人的一生约有1 /3 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酣畅的睡眠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它可以释放疲惫,抚慰精神,保护大脑,增强免疫,促进生长、发育; 还利于皮肤美容。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主要机制为患者进入睡眠的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缩短,入睡过程中生理性觉醒增多。失眠是临床以入睡困难,睡后易醒或早醒,醒后不能再寐,或睡眠较浅多梦,或彻夜不寐为其证候特点伴有日间精神不振、头痛、反应迟钝、体倦乏力,甚则心烦懊恼,记忆力减退。
1 失眠的分型及危害
失眠即睡眠障碍。临床上将失眠分为原发性失眠和由各种疾病引起的继发性失眠。根据失眠发生的时间长短,可将其分为短期和长期失眠。短暂性失眠( < 1 周),大部分人在受到压力、刺激、兴奋、焦虑、生病时,至高海拔地方或睡眠规律改变时(如时差、轮班工作等) 都会有短暂性失眠障碍。短期失眠持续在(1 周~1 个月),多为应激所致,可随着问题的解决而消失。真正的失眠是长期失眠,时间( > 1 个月),除睡眠时间不足外,还可出现头晕目眩,体倦乏力,心悸耳鸣,纳差口苦,急噪易怒,腰膝酸软,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学习能力下降等症状,严重者可致工作、学习能力丧失,并有消瘦、心动过速、血压升高、消化性溃疡病、抑郁症、焦虑症、阳痿、减退等一系列身体疾病的发生,甚而能导致自杀,危及生命。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大,睡眠需要的总时间减少,而老年人大多退休在家,白天闲暇时往往睡得过多,夜间睡眠时间自然缩短。且老年人常患有多种疾病,这些疾病的伴随症状如心悸、胸闷、胃肠不适、排尿困难等都会影响情绪,也会影响睡眠。老年人的情绪异常如心境不快、多思多虑、好回忆往事、担忧自己的生活和健康等亦会影响睡眠。患者住院后环境陌生、情绪紧张、多位患者同住一室、作息时间改变等都是引起失眠的重要原因。
2 护理
2. 1 接待护理 对于老年患者入院时首先予以热情的接待,介绍病区环境、规章制度、主管医生、管床护士、同病患者、饮食时间、电铃的使用。尽量安排相近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的患者安排在同一病室。
2. 2 心理护理 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发挥团队作用。在医生、护士和家人的帮助下,解除患者对失眠的各种疑虑、恐惧、消极情绪和烦恼,阻断失眠引起的不良循环,使之保持精神舒畅。以达到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痛苦及由此引起的其他症状。心理治疗往往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心理护理结合睡眠指导和认知疗法,准确把握其情感变化找出心理问题的症结,体谅患者的痛苦和烦恼,运用沟通技巧和倾听方法,换位思考,耐心劝慰,做保护性解说,使其有安全感,若睡前过分焦虑,也可结合用安慰剂暗示治疗。从而有效改善失眠症,提高治疗效率,促进患者逐步好转。
2.3 饮食治疗
A香蕉处理能平稳血清素和褪黑素外,还含有让肌肉松弛效果的镁元素;B茶具有适度的镇静效果:C温牛奶含有一些色氨酸(具有镇静作用的一种氨基酸)和钙,钙有利于大脑充分利用色氨酸;D蜂蜜往你的温牛奶中uo香草茶中放入少量蜂蜜,一些葡萄糖能促使你的大脑停止产生进食素,进食素是最近发现的一种与保持清醒有关的神经传递素;E杏仁即含有色氨酸又含有适量的肌肉松弛剂——镁。还有很多食物可以促进睡眠,如土豆、燕麦片、亚麻籽、全麦面包、火鸡等。
2.4 药物治疗
①必要时可给予谷维素、扑尔敏、艾司唑仑、安定等药物以缓解症状,但不可久服,以免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②中医治疗可根据辨证给予中药调治。如: 滋阴降火、养心安神、镇惊定志、疏肝泻热、交通心肾、协调阴阳等等。
【关键词】儿童;睡眠障碍
【中图分类号】R4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241-02
睡眠障碍是指在睡眠过程中出现的多种影响睡眠的异常表现,包括睡眠启动及维持障碍、过度睡眠障碍、睡眠觉醒障碍等。国内开展的“全国2-12岁儿童睡眠状态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存在睡眠问题的儿童约为28.87% ① 。
1 睡眠障碍的临床诊断分类方法及评估。
1.1 诊断标准:由于目前没有专门用于儿童睡眠障碍的诊断标准,国内睡眠障碍采用以下几个标准:1、《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②睡眠障碍的诊断标准。2、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制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③第四版中睡眠障碍的诊断标准及美国睡眠医学会2005年发表的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二版(ICSD―2)的诊断标准④。3、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⑤
1.2 评估方法:
1.2.1 躯体疾病情况评估,了解患儿是否有外伤、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呼吸系统影响睡眠的疾病及鼻腔病变等,有助于对睡眠障碍的鉴别诊断。
1.2.2 客观评估方法,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是多导睡眠监测(PSG)、多次小睡潜伏实验(MSLT)清醒状态维持能力检查长程脑电图(EEG)、体动记录仪、夜帽等。
1.2.3 发育及学校表现评估,体格发育情况及注意力有无不集中及焦虑情绪的问题。
1.2.4 与儿童睡眠障碍相关的评估量表:⑴、目前我们国家采用的儿童睡眠习惯问卷(GSHQ)⑥,是由上海李慧生⑦等引入的制定并完成的CSHQ中文版及在中国儿童中心测量性能考核,该问卷等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有父母回忆过去的四周内患儿的睡眠情况,选择表现最典型的一周进行问卷填写,从八个方面反映儿童常见的睡眠问题:①就寝习惯②入睡潜伏期③睡眠持续时间④睡眠焦虑⑤夜醒情况⑥异态睡眠⑦睡眠呼吸障碍⑧白天嗜睡。〔2〕、睡眠日记,家长可通过记日记的方式记录睡眠相关的时间。如:儿童一般状况,准备上床前经历的事件;上床与入睡时间;睡眠姿势;夜间觉醒次数;晨起时间及起床后感受;每天睡眠总时间等,就诊医生可借助睡眠日记提供的有价值的信息来区别睡眠障碍的类型。
2 治疗与干预:
2.1 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依据患儿合适的入睡及起床时间、建立一致睡前行为模式,维持规律的睡眠――觉醒作息时间,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进行必要的行为干预,如睡前一小时内避免剧烈体力活动与紧张的脑力活动;避免给患儿喝含有咖啡因的饮料,适当减少水分摄入,听一些轻柔的音乐,用温水泡脚或做头部、脚部按摩,鼓励日常体育锻炼。
2.2 运用认知和行为疗法进行必要的行为干预。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认知行为疗法是一除不良做法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REBT),贝克的认知疗法(CT)等。
2.3 药物治疗,反复发作的睡眠障碍儿童可于睡前服用适量安定或硝基安定,学龄儿童可每晚睡前服用小量阿米替林,睡眠正常后可逐渐停药。
参考文献:
[1] 刘玺诚,儿童睡眠医学研究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881-883
[2] 中华医学精神科分会,CCMD-3中国精神障碍与分类诊断标准【第三版】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3-90
[3]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k].4th.ed.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2000:51-56
[4]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Disorders(ICSD-2)[K].2 nd ed.Chcago.Illinois;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2005
[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he ICD-10 Classification of Mental and Behavioural Disorders[k].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2;14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