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创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各种思想、观念及价值观等的综合体现,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精华部分是人们永久的财富,需要得到发扬和传播。公益广告作为以不盈利为目的的向社会公众传播正能量,为公众谋利益的广告形式,无疑为传统文化的生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然以传统文化为基本创意的广告作品质量良莠不齐,在以后的广告创意中传统文化的运用仍需思考。
一、广告创意中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在历史中不断演变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民族思想、文化等的总体表征,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们的生活,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括文字、图形、戏曲、书法等有形的物质文化,同时又包括思想、意识形态、价值观等无形的精神文化。有形的物质文化人们能够直接运用与传承,无形的精神文化则需要深入挖掘并进行艺术化处理后融入到广告作品中。所谓创意源于生活,广告作为公开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自然不会忽略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力,同时将深厚的传统文化完美的融入于广告创意中,不仅会使广告更有内涵和特色,而且也将使广告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广告创意的融合现状
将传统文化与广告创意进行自然的结合目前还有待提高,现在的广告仍停留在运用外在的有形的物质文化进行创作的阶段,比如公益广告《中国人建更美的中国》,就是在作品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腰鼓以及京剧表演时化妆后的眉目表情来传递中国人内在的刚毅精神,从而契合主题,中国人将建造出更美的中国。像腰鼓、京剧都是有形的文化表现形式,相对于无形的文化较为好表现。但需要警惕的是运用时候不应只是简单的拼接,而忽视了精神的传达。公益广告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为公众谋利益的广告形式,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精神文化部分则主要体现在其家文化、孝文化、民族忧患意识等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公益广告为公众传递正能量,为社会公众谋利益相吻合,同时也为两者更好地融合找到了共同点。山东“厚道鲁商”公益广告大赛中的一组铜奖作品《善、信、修、义》就将传统文化与广告创意完美的结合起来,从而突出其要表达的“厚道鲁商”的主题。作品画面简洁,用黑色和红色形成强烈对比,鲜明的突出表现主体。将“善”、“信”、“修”、“义”四个字用极具中国特色的古体字形式表现出来,将流畅线条与具有象征意义的字型完美融合,给人极具艺术性的观感。同时主体字右下方用朱红的印章点缀,将传统表达的艺术演绎的淋漓尽致。海报下方配文均出自流传深远的传统诗词句,与每张海报的表达主体向呼应,深入的解释主题。海报背景有传统文化元素和古文字组成,不仅使海报的观感更为美观,亦增加了传统文化意蕴。本组作品采用传统文化元素,也进一步体现出,“善”、“信”、“修”、“义”的美好品德中国古以有之,从侧面更加突出了“厚道儒商”的广告主题。总的来说,传统文化和广告创意的融合还远未达到娴熟的阶段,因而如何更好的找到两者的契合点是所有广告创作者都应关注的问题。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广告创意的融合方法
在传统文化内容上懂得取舍,善加选择。上文提到,中国传统文化从宏观来看,可以分为外在文化(山水文化、服饰文化、民俗文化等)和内在文化(宗法文化、道德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复杂多样,有的传统文化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潮流,例如山水文化和民俗文化,其表现形式与现代社会融合之后衍生出一批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人民大众喜闻热见的公益广告。例如水墨系列公益广告《大爱无疆》、廉政公益广告《剪纸篇》;而有的传统文化则与当代社会人们的价值观相悖,例如传统文化中的宗法礼俗文化,奴隶社会有奴隶社会的礼俗,封建社会有封建社会的礼俗,在古代社会中,统治阶级所提倡的礼俗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许多繁琐的礼俗和吃人的礼教,在今天看来,是很难令人们接受的。在传统文化形态上避免“曲高和寡”局面。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传统文化,若执意将这些没有广泛传播的传统文化融入广告创意中,恐怕就会产生“曲高和寡”的局面,以至于观众不知道广告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意义何在。例如中国的汉字文化,在做平面广告的时候,若文字是平面广告内容的重要表达途径,一定要选择大众易认易识的字体。选择适合纳入传统文化的广告创意,而不是生搬硬套,适合的创意主题的才是最好的。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主“情”的文化,“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许多广告创意都融入了孝文化,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如60秒的公益广告《爱的距离》:作品中讲“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看着你,你在看着手机”,一句话点明父亲与儿子的距离,但不管是打也好,骂也好,在下雨天给儿子撑伞的永远都是父亲,作品最后指出:亲情,是史上最温暖的距离。中国传统的孝文化在这则公益广告中运用的恰到好处,不卑不亢的叙述了几个生活的片段,却让看过作品的人都明白爱没有距离。“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广告中少一些功利色彩,多以人情味为主,会更为大众所接受。再如央视公益广告《洗脚篇》,一句“妈妈,洗脚”感动了无数人,这个广告过去好多年了,却仍然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制作精良的好广告。创新传统文化在广告创意中的表现形式。一方面,不要过多的重复运用水墨、书法等元素,不是说其不好,而是创意是讲求创造,过多的运用反倒已引起不好的效果。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可以充分挖掘下其中的元素,应用于自己的广告创意中,说不定会获得出乎意料的效果。另一方面,现在已经步入新媒体时代,在广告的创意和设计方面可以有所选择和针对的运用传统文化元素。比如可以像上文中的《善、信、修、义》作品一样,运用易识别的字体与现代社会相结合,艺术性与创造性兼备,脱颖而出。总之,传统文化为广告创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创作空间,但在现代社会,也不应一味地追逐传统文化,努力尝试将传统文化与广告创意完美结合,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将中国的广告带入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求得更好的发展才是我们最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孙蓉,《中国传统文化与广告创意》
《苏宁电器问路篇》也在创意上运用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广告影像是这样的:在上海的石库门弄堂内,一位老人因为找不到“四川北路”而焦急徘徊。正在路边安装空调的苏宁工作人员见状,走上前去热情地和老人打招呼:“大爷,您好!”并告之:“四川北路啊,笔直走,右转就到了。”老人闻听后豁然开朗,频频致谢,满意而去。这篇广告只字不提苏宁电器的品质,而是在创意上通过对中国人“急公好义、热心助人”的传统美德的表现,让整篇广告片始终洋溢着“尊重老人,和谐互助”的人世温馨。让“温馨的情义”成为巧妙宣扬“苏宁,值得您信任”的载体,不露痕迹地实现了品牌的诉求。“重情”还表现在对家庭和故乡的眷恋上。孔府家酒的那句“孔府家酒,叫人想家”,当年不知牵动了多少在外拼搏的游子心。今天,虽然酒已风光不再,但“煽情”的广告至今还让人记忆犹新。“讲义”更体现在对祖国的热爱上。如中华牙膏的广告语:“四十年风雨历程,中华永在我心中。”朴实的一句话,真切地揭示出“中华”老字号的牙膏长期被国人选用的事实,其中谐音、双关的“中华”二字,又巧妙地激起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热爱祖国的深情。还有中国联通的“情系中国结,联通四海心”;娃哈哈集团的“非常可乐———中国人自己的可乐”;海尔集团的“海尔,中国造”[1]。透过这些富有感染力的广告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广告在创意上都利用了中华儿女的“民族大义”,唤起了广大消费者爱民族品牌、选用国货、关心民族工业的发展,把个人的消费行为与祖国的经济崛起紧密相连的责任意识。因而,广告创意深深地打动了消费者“重情讲义”的内心情感,引起消费者对广告的注意、重视,成功地让消费者接受了广告的传播,实现了有效的信息沟通。
二、中庸从众
“中庸从众”的传统文化因素也在广告创意中被广泛地运用。“中庸”是儒家的一种处世主张,一般是指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中国人言行深受中庸思想的影响,为人处世力求稳妥,强调适度,不走极端。在这样的人文大环境中,广告的创意就应该不求哗众取宠、惊险刺激,但求潜移默化、深入人心。对商品性能优点的表述,不能夸大失实,美化失度。合理适度、把握好分寸至关重要。如雀巢咖啡就经常运用日常生活情景来传播广告信息,一句平常而中庸的“味道好极了”,犹如夏天里的一缕凉风,吹拂了被套话广告包围已久的厌倦心灵:新鲜、凉快、神清、气爽———真是味道好极了!然而,有些广告创意却是一味地求新出奇,过分前卫,甚至呈现出荒诞怪异的情节,用这些手法传播商品信息,由于不符合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人的欣赏认知习惯,反而招致消费者的反感,损害商品形象,甚至会导致消费者认为是商家在招摇撞骗。消费者合群意识强烈,从众心理普遍存在。所谓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在知觉、判断、认识上受到群体行为的影响,放弃自己的个人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没主见”、“随大流”。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想;大家都这么干,我也就跟着这么做,这些都是十分典型的从众现象。许多企业都在广告创意上加强对品牌形象的宣传,竭力将自己塑造成深受大众喜爱的名牌。目的就是要利用消费者的从众心理———选大家都买的品牌、用大家在用的商品。前几年,娃哈哈集团推出了一种饮料———啤儿茶爽。它是不含酒精而带有绿茶味道的啤酒型饮料,以年轻时尚人群作为目标消费者。它的广告就是通过一群年轻人用流行语言,向画面外的人们调侃道:“还不知道啤儿茶爽?你已经out啦。”造成好像所有的年轻人都在喝啤儿茶爽的假象,形成一种群体意见,造成消费者的从众行为。随着广告的播出,这种饮料迅速摆进了超市、商场和街边零售店,甚至拿在了小学生的手中。由此可见,广告创意对消费者个体从众心理的利用,是行之有效。再如,在任天堂DSSEGA游戏机广告《顽皮的孩子们篇》中,一位美女带着一群孩子在玩游戏机,大人、小孩其乐融融的气氛贯穿广告的始终。其创意也是在利用从众心理,运用快乐的、火爆的流行场景来俘虏孩子们的心。可以预见,这部广告片的反复播出将会对更不理智、易于盲从的孩子们产生多大的诱惑啊!
三、求真务实
中国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反映到日常行为中体现为一种求真务实的生活态度。“求真”要求不虚无,“求善”要求不欺诈,“求美”追求合理适度,其核心在于“真”与“实”。中国人视“诚信”为做人的基本道德品质之一。因此,广告应该负责任地向消费者传播商品信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说服劝导消费者认可接受的目的明显。这就要求广告创意力求真实,不能用虚构的事件、场景、资料来做传播商品、观点、服务的信息载体,否则说服力会很微弱。唯有真实才能打动人心,使人深刻记忆、诚心接受。近来,有一则广告很感动人:女儿给我买了个手机\我每年只回家一次,但电话都会天天打……就想知道妈妈在干嘛\哎,有一次我没带手机啊,她急坏了。画面:一位白领女孩,在火车上着急的打着电话。电话的另一头,是一个普通的江南乡镇小院,小院静谧而又纯朴,桌上的手机在嘟嘟的响着。妈妈进屋,连忙接听。喂,妈你干嘛不接电话。(女儿地说)我去买了点菜啊,哎呀,离开手机就不能活了?(母亲宽慰女儿说)不是离不开手机,是我离不开您……(女儿深情地说)这是一段源于真实生活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场景画面。简单、纯朴、真实感人的故事情节和平实、耳熟的对话准确清晰地传达出广告诉求:给父母买个手机带在身上,随时问候父母。这种对真、善、美的传统文化因素的传扬、真实朴素的常人俗事的运用、真情实感的传递,更容易让人感到真切,更能让人长时间地记忆和默默回味,广告信息也就悄然潜入了消费者的记忆中,中国移动的这部广告片因此大获成功。由于受重农轻商的传统思想影响,很多人认为商人往往多是欺诈和不诚实的。有句俗话:“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就反映了消费者对企业的广告真实性持有怀疑态度。面对这种现实情况,在广告创意与表现上就应该“以观众的接受认可标准为本”,坚守“诚实”二字。广告创意上要迎合消费者“求真务实”的心理,开诚布公;表现上应该运用源于生活的真实素材来承载广告信息,这样才能让消费者感到有根有据,合情合理。切忌胡吹乱捧,无中生有地乱说,让消费者感到不实在,担心被欺骗愚弄。有些广告中宣称的“百分之多少多少的选用”、“百分之多少多少的治愈率”、“多少多少的含量”等,这些消费者不易知晓的不对称信息,也常让人感到不实在,进而产生反感。广告信息的传达可能会应用比喻、夸张等表现方式,这时应该做到《文心雕龙》中所提倡的“夸而有节,饰而不诬”。至于有些广告过于虚浮甚至杜撰情节、资料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结果使本来就心存戒心的消费者更加坚信广告是虚假的。因此,在广告中信息表述要真实,语言表述应适度,创意要努力迎合消费者在认知心理上对“求真务实”的传统文化因素的喜好。
四、自强进取
在人类历史演进中,精神文明发展与物质生产水平总体处于平衡状态,两者结合产生的物质成果就是艺术作品。工艺美术的创作理念源于设计师,因此设计作品往往受当下流行趋势和设计师自身水平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和文化烙印。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如何实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产业化转型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文化创意产业下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配合还存在很多问题。鉴于此,本文以传统茶具设计为例,首先就文化创意产业下工艺美术新思维进行梳理和介绍;其次针对文化创意产业下我国传统茶具设计的影响因素和发展做出探讨。提出满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符合新时期工艺美术发展需要的发展建议,以期对优秀传统文化推广有所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中国传统;茶具设计;新思维
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思路是创意,即通过对文化进行刻意包装获得经济价值,生产的产品具有很高普遍性和附加价值。工艺美术产品是设计思路和生产技术的结合,可以帮助区域经济带来实际利润,因此,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茶叶作为我国传统饮品,深受世界人民喜爱,在我国历史上茶具除了实用性之外,还有审美的表达,具备文化附加价值,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现阶段,传统茶具的设计开始趋于模式化,一味的模仿古风设计使茶具失去新意,无法与时俱进,本文提出茶具设计工艺美术新思维,对实现现代工艺和传统文化结合展开研究。
1文化创意产业下的工艺美术新思维
目前,世界范围内各国均对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工艺美术进行保护发展,例如:日本的木雕艺术、瑞典的金属编织艺术等,将传统文化与多功能设计相结合,使产品兼具现代都市的简约理念和传统文化内涵,是实现文化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1.1工艺美术新思维
工艺美术是在满足人们使用需求基础上出现,是手工匠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美学,操作中将技术与设计完美结合,成为兼具实用属性和艺术审美的产品。工艺美术作品采用的材料一般具有普遍性,以方便批量生产,是在劳动中创造的美学,例如:紫砂壶最早出现于宋代,明展鼎盛,具有不易变形、透气不渗水、耐冷热不烫手等优点,以龚春为首的优秀工匠创造出大量造型优美茶具,外观上与书法、绘画、诗词进行结合,使好的紫砂作品具备一定收藏价值。实践中,设计思路使生产技术富有美感,生产技术提高又为设计思路的实现提供可能,传统茶具设计往往包含了设计者对茶文化理解。工艺美术的发展一定是与当下审美相关,传统茶具的生产需要依赖技术但不仅仅只是技术,过分追求技术和材料的革新,无法传达出艺术内涵,一样不能达到打动消费者效果。从材料上看茶具不再局限于陶瓷、紫砂等常见材料,骨瓷、玻璃等形式也开始受到欢迎。当前为配合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加入工艺美术基础课,将现代科技引入工艺美术发展,通过培养了解茶文化和工艺美术加工技术的综合人才,使传统茶具设计焕发新的生机。
1.2传统茶具设计发展现状
传统茶具设计是我国茶文化的具象化表现,深受各级政府和茶文化爱好者重视,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阶段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传统茶具设计是否应当加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一定争议,目前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茶具更多作为私人藏品,不断推高的价格使茶具赏玩趋于小众化,除了茶艺爱好者外,多被收藏家持有,一般民众对传统茶具关注度低;其次,茶具生产工艺缺乏革新,传统手艺人掌握着代代相传的手工制造技术,但设计理念相对单一,设计者本身也不具备对现代文化融合的能力,很难根据时展做出变通,茶具设计一般不符合年轻人喜好;再次,消费者购买茶具往往需要对茶文化的了解和茶饮品的爱好,当下年轻人对茶文化的了解不深,在饮品消费上选择极多,选择茶饮品且使用传统茶具的概率不高,相关工艺美术设计传承出现问题;最后,传统茶具设计缺乏一定产业背景,相关人力资源配置和市场开发都存在局限,在文化创意产业下发展缓慢,很难实现经济效益转化,同一时期其他工艺美术产品的发展,逐步取代传统茶具市场。
2文化创意产业下我国传统茶具设计
2.1影响我国传统茶具设计工艺美术新思维的因素
我国传统茶具设计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其发展与社会文化及生产技术息息相关,使用材料从早期的石器、木器,到陶器、瓷器、紫砂和现代流行的玻璃,形状设计流畅自然,体现着我国传统文化,兼具实用和收藏价值。传统茶具设计一般具有区域特色,即与产地及当地人的生产生活习惯有着密切联系,传统茶具设计工艺美术新思维的出现,可以提高人们的艺术鉴赏水平,增加普通民众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可,为我国新时代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品基础。已有研究表明,影响我国传统茶具设计的工艺美术新思维主要包括艺术和技术两个方面:第一,设计方面,创意产业的发展中,设计理念的创新是产品创新的基础,不同设计师对传统茶文化的不同理解,会做出完全不同的产品,现代工艺美术需要在思维过程中考虑到使用者使用需求和审美趋势,并通过制作实践这一理念;第二,技术方面,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工艺,不同表现手法,对茶具的最后造型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技术选择上必须与设计相匹配。设计和技术不断磨合适应的过程,会对传统茶具工艺美术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使产品表现力不断增强,加强我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2.2我国传统茶具设计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发展
传统茶具想要得到发展必须与现代生活相适应,通过多样化的设计形式,受到年轻消费者青睐的简约时尚设计风格,让传统茶具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我国传统茶具设计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发展,首先,需要各级政府及文化工作部门对工艺美术发展的关注,对国外先进生产技术进行引进,使工艺美术设计实践有政策支持,并在茶叶产业发展区域进行有针对性引导,使传统茶具设计与茶叶旅游业、特色茶产品会展相联系。其次,在生产技术成熟后,利用多媒体平台进行推广,我国传统手工艺人往往持有“酒香不怕巷子深”思想,忽视市场推广的重要性。再次,打造茶文化产业链,加大品牌建设,将工艺美术设计理念品牌化,实现消费者对设计的认可,帮助艺术设计快速经济化,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在对固有优秀文化进行保留,传承产品文化附加价值的同时与大众审美相呼应,在世界范围内加强我国传统文化传播。最后,加强对工艺美术制造人才的培养,由于工艺美术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操作技能和设计理念,因此加大传统茶具制造工艺从业者培训力度,打造复合型人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设计人才储备不足问题。通过相关部门配合、市场推广宣传、品牌打造、从业者培训四方面促进传统茶具设计工艺与文化创业产业发展的适应,可以有效帮助传统茶具成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新增长点。
3结束语
现代美术设计的不断发展是技术和艺术的融合,包括对产品设计思路和制造技术,涉及到工艺美术创造力和制造技术发展水平,其作品保留着一定时期的文化习俗,反映着当时技术水平和风俗民情,在拥有使用价值的同时具备艺术价值。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有效实现了创新可以对传统文化发展的带动作用,我国传统茶具设计工艺美术新思维的出现,需要设计师不断创新和制造技术发展的推动。设计形式的变化使传统文化更加容易被普通民众接受,可以有效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改变消费取向,打造广泛受众的中国设计,将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进行传播发扬。设计文化带有深深的文化烙印和时代色彩,深挖现代人饮茶选择和习惯,分析人们在使用上的需求,对设计的实用性有着很大帮助。现阶段,我国传统茶具设计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主要是关于特色文化的表达和创意新技术的融合还不足够,单纯产品造型的改变流于形式,没有起到设计文化的彻底变革。在产品设计工艺改革中需要不断深入,关注产品设计的实际意义,达到更加明显的创新效果,为我国传统茶具的销售拓宽了道路,实现文化创业产业与工艺美术思维的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王宁.文化创意产业下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时代转型[J].美与时代,2010(5):24-26.
[2]李涵,李元俊.江苏传统工艺美术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2010(6):85-88.
[3]王平.江苏省民间工艺美术现展的新机遇:文化创意产业[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43-49.
[4]易璐.从日用陶瓷设计看工艺美术与工业设计的关系[J].设计,2012(10):186-187.
[5]刘薇.闽台茶文化与创意产品品牌融合研究[J].艺术生活,2016(1):70-73.
[6]张健健.艺术的自然•诚实的设计———工艺美术运动对西方园林艺术的影响[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0(7):15-18.
[7]李旭,黄蜜.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文化特质与现代设计的发展[J].包装工程,2010(20):160-162.
[8]武晓燕.从工艺美术教育到艺术设计教育———称谓变迁背后的问题[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5):129-131.
关键词:文化创业产业;天津传统民间美术;新出路
文化创意产业,从理论上看,就是指在国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情况下,人们通过自身的创意能力及其活动产生一定的产生价值,在广大市场上能创造出来巨大财富的一类产业。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涉猎范围比较广泛,但凡大家所熟知的设计、工艺、建筑、软件、出版、影视、传播、演艺、音乐、奢侈品、古董、游戏、时装、广告等行业都在范围之内。民间传统美术主要是创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与灵巧的双手共同打造出来的作品,完全依靠的是手里的“绝活”,运用手工方式创造出来的,这与文化创意产业中的规模化工业生产是截然不同的。如果把这些弥足珍贵的民间传统美术作品全部投入到机械化生产中,眼前可能会有些小赢小利,最终只会让那些传统技艺或传统文化消失殆尽,留下的仅仅是一些毫无创新能力的复制品。
比如,天津有名的木版年画,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完全依靠电脑进行雕刻或喷绘,对那些传统制作程度丝毫不重视,只能创造出不错的仿制品,传统美术技艺的审美价值将会慢慢地被人们遗忘,那些年俗文化也会逐渐失去味道。从另一方面看,现阶段诸多传统民间美术工艺作品出现了诸多问题,比如行业竞争压力大,原创比不上复制品,形式突破抵不过循规蹈矩等,使得不少美术工艺作品还在使用传统的材料,完全不探索或开发新材料的使用,这将给传统民间美术工艺的长久发展带来潜在的威胁。很明显,天津传统民间美术要想抓牢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这一历史机遇,首先就得认清那些给民间美术工艺制造路障的制约性因素,然后逐渐解决难题,否则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与伤害。
1天津传统民间美术遇到的困境与难题
1.1传统民间美术被商业化
文化创意产业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天津传统民间美术成为了产业发展的动力与源泉。但是,一味地追求商业利益之后,诸多传统工艺失去了文化遗产的内涵,甚至使得一些“伪”民间的美术工艺产品占据市场,一些传统民间美术所独有的文化风韵与审美价值都变味了。
1.2市场化与传统工艺两极分化
天津的传统民间美术作品中更多的还是体现了小农经济时期农耕文化特色。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天津市的民间传统美术分成了两类:城市传统的美术工艺以及乡土气息浓郁的农村美术。首先,那些专业的手工操作者都会在城市从事传统美术工艺活动,通过自己的双手及技艺创造出做工精细、用料考究、充满技术含量的高档工艺品,主要在城镇之间流通,面向的是市场经济。其次,广大农村的乡土美术主要突出的是浓厚的地方特色,从业人员主要就是地方农民,其创造出来的作品大多生动、技术含量相对不高,而且一些比较写实的民俗文化用品居多,比如木版年画、泥猴等,比较容易被社会发展的浪潮所掩盖或消亡。
1.3市场性差,资金匮乏
在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下,天津民间传统美术遭受了重创。它的作品自带浓郁的传统特色,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审美价值都有点落伍了,不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整体上都缺乏一定的消费市场,作为一件艺术品所应该具备的经济价值根本就无法实现。为了让天津民间传统美术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道路上实现自身的艺术价值与经济价值,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解决艺术部门或从艺人员的经济问题,促进其良性发展,帮助民间艺术走向市场,被市场所接受。
2天津传统民间美术的发展新出路
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这条道路上,天津民间传统美术工艺不仅要做好保护、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工作,还得完成向现代化生活转型的历史使命。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做的工作不仅仅是向有关部门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简单地确定一个或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或者建立一个小小的博物馆,进行几个简短的专题讲座。在机器化大生产的背景下,我们的纯手工这一技能应该要最大限度地保留下来并充分地发挥出来,所创作出来的产品还得具有高度的情感化。也就是说,在产品设计上得综合考虑一下,生产实践过程、群体协作现状、产品的实现形态以及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等都应该被考虑在内,将传统民间美术制作工艺与现代产品设计理念完美地结合运用。
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份子,天津传统民间美术的价值是举足轻重的,因此为了使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必须发扬光大。在这一过程中,开展或建立民间工艺美术组织是极其迫切的,不仅可以发挥出该组织机构的协调配合作用,还能使政府部门、相关企业以及手工制作者们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沟通桥梁,在信息上得到及时的反馈,在政策上也能更好地协调一致,最终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良好局势。
参考文献:
【关键词】剪纸艺术 文化创意产业 传统 现代
民间剪纸艺术与现代文化创意产业的联姻
作为一种具有中华民族独特审美情趣和艺术特色的民间艺术,剪纸艺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它逐渐形成了为老百姓所喜爱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以最质朴和最简洁的形式,体现出中国民间艺术最本真、最淳朴的美学特征。它宛如一枚流传在民间的活化石,不仅闪现着最底层的劳动者的勤劳与智慧,其浓厚的文化气息和丰厚的历史意蕴也成为民族志的表征。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内涵已经涵盖和超越了一般意义的美术范畴[1]。
文化创意产业是由西方发达国家率先提出的,它是指在数字媒体技术、电脑网络、通讯传媒等高科技媒介迅速发展的前提之下, 现代国家结合自身经济、文化、艺术特征,满足大众对于文化、艺术、精神、心理需求而发展出现的一项新兴产业。世界各国目前都在大力发展和扶植各自的创新文化产业,弘扬自身价值体系和文化,以期待在未来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我国国民经济突飞猛进的今天,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更是大有可观,通过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做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就业机会,提升城市的文化品味,发展特色旅游等。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又取决于“文化的原创性和创新性”,亦即如何展现文化产品与文化活动的内容的独特性与形式的崭新性。最成功的做法莫过于使“这种内容与形式既有历史的积淀,又有当今的创造”[2]。因此,笔者认为,传统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可以和现代创意产业彼此借力: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吸收民间工艺美术的丰厚的历史意蕴,民间工艺美术也可以借创意文化产业的助推,在适应人民群众新的审美需求中,重新作好自身的定位。
作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一支奇葩,剪纸艺术完全可以尝试以其丰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和文化创意产业进行联姻,从而以“历史的积淀和当今的创造”,实现从民间到都市,从传统到现代的蜕变。实际上,在中西方艺术发展史上,一些艺术大师也充分地从民间文化艺术中借镜,在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上获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在艺术的表现形式上,古老的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就如传统中国绘画一样,注重形似,经常是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地用原始质朴的浪漫手法去表现艺术的本真。而西方直到近一百多年,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才逐渐开始发现从艺术这种原始性去探究人本主义的精髓。现代绘画大师马蒂斯、毕加索等,都不同地从民间美术甚至原始艺术中汲取最为单纯、质朴的表现手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马蒂斯的很多剪纸作品,画面色彩强烈、构成单纯、造型夸张、极富艺术感,具有独特的东方审美韵味在其中。这充分说明在现代的文化创意中,充分从本民族的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语言中,寻找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元素,在艺术发展过程中与现代思想、科学理念相互砥砺,能够碰撞出更加灿烂的火花。
剪纸艺术的形式美感与文化内涵的“产业化”
冈布里奇曾说过:“艺术并不是一部技术不断进步的历史,而是一部观念不断变化的历史。”[3]传统民间剪纸独具中国民族特色,有着鲜明的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形式的产生,来源于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些独具中国艺术韵味的形式特点,已经深深地影响到现代设计中,更会在提倡传统文化的创意产业中如鱼得水迅速发展。
1.借用传统剪纸的形式美感
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的形象构成,是典型的感性思维,是东方哲学的产物。形式上,传统剪纸不自觉地把时间、空间等等打乱整合,不同时空,甚至是看似毫不相干的物体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组合在一起。跳跃性的创作思维产生的却是超出自然形象本身的具有独特想象创造力的作品,从而给观者以深深的思考与联想。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在现代设计艺术中,也经常使用跳跃性的空间表达方式,实现对自然原型的一种超越。用剪纸的空间跳跃形式,经常被设计师借鉴,用不同的视角去激活人们的审美感官,赋予看似平常无奇的形态以新的组合,重新赋予它不同凡响的意义,从而获得成功的创造性表现。
传统中国文化讲究虚实、阴阳的相对,传统的剪纸艺术的基本色彩就是简单的红色白色,但是看似波澜不惊的两种颜色不是静止的,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它就是受到传统中国哲学阴阳相生、虚实关系的影响。“计白当黑”是中国传统美学在这里的最好写照。民间剪纸在虚实处理中,很注重在实体部位精雕细琢,在虚的地方匠心独具的精心布置。注重虚实反映出言外之意这种传统美学精髓。在虚实处理中,用剪纸这种形式,去继续冲破时空的界限,融入作者丰富的情感。
这种造型理念能为文化创意产业中带来新的思路,在现代保证设计中如果能较好地运用,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现代审美角度出发,借鉴传统民间剪纸中的阴阳减法去发挥创意,可更加彰显中国元素,简约简洁的形式美感,更能提高创意设计的意味。
无论如何开展文化创意设计,设计中最能代表传统艺术的,就是形式语言这个符号,是值得充分发挥的传统元素。剪纸艺术,就可以作为这种“符号”之一。经历数千年历史的洗练,以剪纸为代表的传统工艺,是传统艺术形式与内涵的完美结合,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传统剪纸艺术在文化创意设计中值得设计师进行完全的升华,不仅要提取出传统剪纸艺术元素符号,还要将这些元素巧妙地运用于现代设计之中。事实上,继承传统艺术所包括的范围很广,除了形式与内涵,同样包括传统艺术中的形式与内涵之间的转化机制,只有掌握了规律,明白了传统艺术是通过怎样的组合变化方式来传达寓意,才能使传统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出现合理而丰富的变化。
2.吸取传统剪纸的文化内涵
传统剪纸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这其中包含着传统的中国审美思想,能够很好地提升文化创意设计的形式与内涵。剪纸在人们心中,其实就是一种喜庆、祥和、吉祥的符号,能够通过其独特的象征意义,达到观者的思想的共鸣,是一种东方意境的再次升华。
中国民间剪纸以刀为笔,脑海中全部的寓意都转化在自然流畅的造型之中, 将脑海中意象化的图形自然流畅地显现出来。剪纸作品已经不单单是个人主观创作情感的流露,也是一种不经意间传递出的集体情感的表现。随意创作的感性背后,体现的是一种理性化的特征。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充分吸收中国民间剪纸内涵的寓意,同时也将其进行提升与发挥,综合发展出既古典又现代的主题内蕴。因为创意设计不同于纯粹的民间工艺美术,必须用象征性的表现形式,去准确清晰地传达出某种意义。传统民居剪纸深厚的内涵与魅力,是通过这种象征与隐喻的表现手法传递出来的,蕴含着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祝福、期盼等。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对于中国现代文化创意产业的设计包装来说,如何成功地消化和吸收民间美术特别是传统剪纸的寓意性特征是它能否显示出中国特色与地域风格的一个关键。
剪纸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的愿景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作品愈有民族性、地方性,也就愈有世界性。”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不仅一直深受我国人民群众的喜爱,而且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也变得越来越国际化。今天,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建立符合东方审美情趣的美学体系,使诸如剪、木版年画等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真正走向世界,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现代艺术设计要走出自己的特色,只有不断吸收本国传统的艺术思想,并把它融入现代艺术设计之中,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传统剪纸艺术作为原有文化形态中的一个特殊的组成,它的社会职能和社会感召力以及它的传统文化内涵和艺术造型的独特魅力,正是现代艺术设计要继承和发扬的。在文化创意产业建设中,剪纸艺术要切实实现科学发展,满足现代人们的多方面需求,使各地方剪纸文化与旅游相关配套产业等相互接轨。比如,与其以口号保护老一辈传统艺人,不如在旅游景点设置民间剪纸艺人的现场表演或者是传授技艺项目,一方面给老手工艺人经济上的补充;另一方面也激发年轻人对于传统民间美术的兴趣,开拓以青年族群为主的受众市场,培养民间艺术的接班人。这就使对于传统民间剪纸的保护、传承、展演与民族民间文化创意园区的建设结合在一起,统筹规划,共同发展,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在直接开发剪纸艺术作品的基础上,也可以进一步使用本地区特色剪纸艺术,进行当地土特产品、日用消费品等的创意包装设计,使得狭义的剪纸的概念更加宽泛,突出文化创意产业的继承传统基础上的现代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住民间剪纸艺术质朴、明快、自然的艺术风格,才能永葆其艺术生命。
我国的现代文化创意产业,需要民族性,而这种民族性正是来源于我们的传统文化。剪纸艺术只是我国传统民间手工艺的一种,但通过它却深深地折射出了民族特色与时代特征。只有保持自身民族文化,才能在东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中,保持自身的文化特性。剪纸艺术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通过包括剪纸艺术在内的民间美术向现代的转换,才能真正把握住传统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一方面要走国际化之路,但是另一方面也要面对欧美、日韩等外来文化的威胁,一味模仿别人,拾人牙慧,本民族的文化是没有出路的。传统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形态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独特的艺术造型形式美感以及东方文化内涵,正是我国现代文化创意产业中要继承和发扬的。今天,我们的民间剪纸艺术以及衍生产品,已经开始走向世界,我们要更加努力,把握传统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精神内涵,结合时代精神赋予其新的生命力,把以剪纸为代表的更多的中国传统艺术,更好地继承、开发,使其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的文化财富。
参考文献:
[1]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第22页。
[2]蒋三庚、王晓红:《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文化 创意产业 设计 创新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2-0021-02
作为信息时代和文化经济时展的产物,文化创意产业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不少国家和地区都把这一产业作为战略产业和支柱产业大力发展。许多发达国家的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在发展速度上超过传统产业,而且在发展规模上已经成为国家的支柱性产业。在当今全球化不断深入、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现今世界主要的大都市如纽约、洛杉矶、伦敦、巴黎等都积极利用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城市建设,并大量输出其特有的城市文化产品以维持其全球城市地位与竞争优势。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纫徊糠种行某鞘械母咚俜⒄梗人民收入不断增加,社会文化需求不断升级,我国正面临着从资源消耗、投资拉动、粗放发展向资源节约、创新驱动、集约发展的模式转变。在这种形势下,大力发展以创新为核心、以知识产权为依托、以科技文化有机结合为特征的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寻求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选择。
一、把握文化产业化带来的重大机遇,快速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
文化产业化过程就是产业调整,实现产业升级,塑造名牌的过程。在文化产业化过程中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是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实施品牌战略,推进特色化经营,是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必须加快产业调整,实现产业升级。
二、借鉴韩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经验
长期以来,韩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直到上世纪60年代初还只是个一穷二白的农业国,人均GDP不到100美元。1996年,韩国加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为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主要代表之一。2003年其影视、音乐、手机及电子游戏四个产业都有两位数的增长,出口额首次超过钢铁。韩国自称已跻身世界文化产业五大国之列,并提出“资源有限,创意无限”。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给韩国以沉重打击,为了摆脱危机,韩国实施经济转型,提出“设计韩国”战略。经过多年的实施,设计和创新在韩国开花结果,韩国已经拥有三星、LG等全球著名品牌,并从制造国家向设计创新国家成功转型。由于政府在设计产业展现的决心及强力的支持,韩国产业界也全力进行结构改革,大胆投资设计产业。1998年,韩国政府发表了21世纪设计时代宣言,积极支持产业界的设计创新活动。而企业的决策层也意识到,要以技术面的开发来跟上欧美日本等国家,是需要长时间的投资来累积,而设计不但是创造自有品牌的最有效途径,更有国家财力及政策的支持,因此选定设计作为集中投资的目标,而这样的转变,无形中也增加了设计部门的地位与责任。目前,三星与LG电子等代表性企业,每年在设计部门的投资,如数字设备的充实、新进设计师的培养、海外据点的增加等,大多在20至30亿日元之间。目前,单以LG电子的设计部门,就有230名设计师,并在全球设立6个海外设计据点。三星在全球,亦有超过300名设计师团队为他们的产品作创意研发。
三、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
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于2006年由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导刊》杂志社共同发起并会同国内地方相关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举办,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承办,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提供项目资助,并得到了众多媒体的大力支持。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通过表彰企业的优秀设计产品,促进设计创意产业发展,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推出品牌名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保护自主知识产权,提升国民生活品质,带动中国设计的国际化,推动设计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
四、创意产业是一个超级产业
它具有以下特征:
1.创新性。创新是创意产业的本质属性。在创意产业中,人力资本成为核心驱动要素,创新成为第一生产力,已不再是工业时代的规模决定一切,信息时代的技术万能,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但是,我们并不忽视生产手段对经济的普遍意义。在创意产业中,只有在生产和服务中融入创新要素和文化元素,只有当创意与科技相结合,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建立高度市场化的交易平台,创意才可能渗透到经济之中,参与经济循环,为社会创造财富。
2.社会性。创意产业是一个无边界的产业。创意广泛地蕴藏在全社会当中。人的创造力、想象力既可来自团队,也可以是个人,并非特殊才能的少数人才有创意。实践表明,发展创意产业,人人都有机会,人人都可参与。创意产业因此能够为社会提供广泛的就业机会。
3.超越性。创意产业强调以人的创造力来发展经济的理念。它所具有的渗透力可以与任何一个产业相结合,并位居价值链高端。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位居其他产业高端来理解创意产业。必须清醒地看到,它们在更高层次上共同组成了一个创意产业集群。综上所述,创意产业是以人的创造力、想象力为核心,在其他产业基础上,在生产和服务中融入创新要素、文化元素,应用科技、市场和制度手段,为社会创造财富并提供广泛就业的超级产业。
在新时代,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和创造财富的新机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吉林、创意吉林当务之急是要建立新型创意研发机构,以创新整合传统产业资源,打造新型产业运营模式,以新模式带动新经济。
吉林省所具有的资源优势和传统产业优势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奠定了基础,为创意文化产品及包装研发的产业化建设提供了先期的条件。同时我们也看到吉林省的农产品还存在“一流产品,二流包装,三流价格”的现状,资源产品缺少国际市场竞争力。东北三宝(人参、蛙油、鹿茸角)等名贵礼品却装在含有害人体健康的仿木制包装盒内,缺少文化内涵和艺术再现,成为进入国际市场的障碍。在省内著名的旅游景区几乎看不到带有地域文化和特色的旅游产品,这些现状都亟待改进和提升。对加快建设文化吉林和打造东北亚文化名城极为重要。
另外,我国已经迈入信息时代,在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的竞争就是信息的竞争。因此加快信息系统运转,以增强同发达地区的信息沟通,拉短差距,也成为建设文化吉林和实现产业转型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当代艺术创作;本土化;激活与演绎;文化资源;文化创新;审美
中图分类号:J202文献标识码:A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Resources' Activation and Deducts
In the Contemporary Art Creation
JIN Hui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艺术家走出自囿于的象牙之塔,以各种形式与手段摄取信息,丰富作品的创作语言;在创作理念上,不仅仅局限于对传统艺术的继承,而是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引入当代的新思维、新理念,把传统文化资源与当代艺术结合起来,使之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本土文化现象,不仅促成传统艺术语言的转型,而且还构成了当代艺术创作新的话语权。
本文从传统艺术的激活、传统建筑元素的演绎以及挟当代科技之力的传统文化新形态三个方面,探讨当代艺术创作的本土化,从而揭示艺术家生活在当代社会所创作的作品,既体现出鲜明的当代性,又对民族传统文化所抱有的自觉意识,使作品同时具有本民族文化的内涵和时代烙印,呈现出本土化的倾向。
一、传统艺术的激活
十九世纪,光学理论的建立,为绘画艺术提供了新的发展道路,印象派的出现为艺术史的重新改写划了重重的一笔。印象派大师马奈的作品《左拉肖像》(图1)、《奥林匹亚》(图2),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光与色交融的]丽色彩,而且还可以看到日本民间传统艺术装饰屏风画的影响;在当时的环境下,体现出科技发展给艺术带来的愉悦呈现,也表现出艺术家对东方艺术中传统文化的追求与热爱。
十九世纪艺术大师高更,受东方、古典以及原始艺术的影响,抛弃西方传统思维习惯的影响,从史前人类和土著民族中寻找灵感;他远涉重洋,两次登上塔西提岛,最后客死异乡,用生命谱写了艺术生涯的悲壮。作品中淳朴、浓郁原始的土著民族的传统文化得到完美的体现,在创作中所激发的情感与同时代艺术家迥然不同,他不受现代文明的束缚而追求原始的生活方式,为构成具有独特的现代气息的艺术作品提供了详实的素材,从而成为二十世纪现代绘画艺术奠基者之一。
二十世纪初期,马蒂斯从非洲黑人雕刻作品和东方艺术中得到启迪,不断地从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中吸收营养作为创作的源泉。在《红色和谐》(图3)的作品中,东方式的地毯在画中作为背景呈现,不是一种偶然,是艺术家对艺术的挚着追求和对东方艺术的喜爱;晚年,他甚至借鉴中国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进行创作,把中国民间艺术带入现代艺术中来,构成具有现代气息的作品。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艺术的发展变革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的艺术史家阿琴•丹托宣称绘画已经死亡!显然是对艺术发展濒于绝境的当头棒喝!艺术家面对新的观念、新的题材、新的材料、新的技术不得不重新思考,探索科技革命的影响引发艺术新的表现形式所带来的后果进行反思。
一方面是科技文明给艺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是传统的艺术给当代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养料;传统艺术在科技文明的条件下,正不断地被激活而成为艺术家们所利用的创作元素。
活跃在国际当代艺术舞台的蔡国强先生的作品《龙》,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与传统的社火联系起来,以火药为创作元素,采用吊装、捆绑、依附建筑物的外形,火药燃烧爆炸像似中国传统中所描绘 “龙”的造型,构思别致新奇,场面宏大蔚蔚壮观,是当代很有影响力的艺术作品。
艺术家先生的作品《天书》(图4)、《析世鉴》(图5)等系列,以中国的汉字偏旁部首为基本元素,创造出一种似汉字又不是汉字的伪文字,在制作工艺上采用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技术,把伪文字进行复制印刷,一方面是将作品的外部形态装订成具有中国古典意味的线装书;另一方面是采用卷轴的形式将作品组织成很大的画面;在文字的样式上使用了“宋体字”,使其作品具有很浓厚的传统典雅趣味,又具有鲜明的现代艺术形态。聚集在一起的伪文字是理性与非理性的强烈碰撞,“‘不能释读的经典’和‘可释读的非经典’的循环悖论。他自己‘认认真真的制作’去换取‘认认真真的阅读’,而真正核心的东西却是‘虚无’,是‘空’。”〔1〕P131 ‘空’即是中国禅宗等思想的具体表现,似曾相识却又不相识,复杂矛盾的情感油然而生。
2004年岁末,在广东美术馆举办的瑞士陶艺家三人展览,作品所具有的当代性无不让人感叹,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在瑞士艺术家手中,变成了具有现代气息的作品。如雅克•考夫曼与菲利普•巴尔德二人创作的《工业时代的记忆》(图6)系列,用传统的陶艺技术,通过扭曲、变形、夸张的形状,表现出工业时代在人们心灵深处所留下的记忆。雅克•考夫曼的另一件作品《唐墙》(图7),借鉴中国古代传统中的唐三彩、宋三彩的工艺技术,把作品做成既雅致又不失大气的艺术作品,传统的“中国感觉”在他们手中被激活,新的形式隐喻元素聚积的力量和新的美感。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传统艺术激活的有关案例,尽管在此只是苍海一粟,然而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民间艺术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价值所在,怎样继承和拓展传统民间艺术,不断激活而发挥其作用,是艺术家不断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二、传统建筑元素的演绎
有人评论说:“建筑是表现为空间的时代意志,它是活的,变化的,不断更新的。”〔2〕P217
建筑是时代的象征,充分体现时代的意志,无论古希腊神庙、欧洲中世纪教堂,还是中国的宫殿建筑以及园林建筑,都是与时代分不开的,建筑与时代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建筑艺术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以中国北京香山饭店为例,建筑的设计者贝聿铭先生,运用江南水乡的青砖灰瓦白墙色调,使现代建筑加上人文情怀,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产生共鸣。
当然,建筑艺术与艺术创作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避开建筑艺术单纯来看艺术创作,艺术家为了表现某一主题,借鉴建筑中的某些元素,应用到艺术创作中,达到自己所要表现的目的。
艺术家王澍先生的《拆筑间》,利用中国传统建筑常用的灰砖材料,修建成中国传统建筑的走廊,光线通过漏墙所产生的投影形成一种反差,展现出传统建筑样式与当代建筑场馆形成鲜明的对比,利用拆与筑互为对立的命题,把二者之间的矛盾推向极致,在充分利用传统建筑元素过程中,演绎出当代艺术创作的结果。
艺术家展望先生的《都市山水》,借用传统园林的假山假水,采用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器皿与园林山水的金属造型进行重构与再现,搭建了一个传统与当代、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对话场。
瑞士陶艺家雅克•考夫曼的作品《坚固的根部》(图8),作品的下端是一个中国传统建筑中常用的立柱柱础,上方堆积着成千上万呈圆饼状的烧窑的泥垫,借用传统建筑中的柱础,寓意深刻明晰,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诠释。
雕塑家傅中望先生的《榫卯结构》(图9),系列,借助中国传统建筑的木质结构,榫卯的建筑工艺技术,以装置艺术的呈现方式,展示了中国建筑中榫卯契合的文化意蕴。
雕塑家隋建国先生的作品《地罡》(图10),从所采用的材质和表现语言,其传统和古典哲学的影响无处不在,金属从石头里提炼出来,然后又与石头发生作用,大理石材料与金属钢筋材料的反衬,产生的不仅是物质上的联想,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联想;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庄子哲学思想的追问,同时又暗含返璞归真的希望;现代观念通过材料的特性传达出来。
在当代,不断地从人类的现代文明“回朔”自己的传统,从传统、民间和地域文化中,寻找蕴涵着的丰富的艺术语言,以开拓想象和创造新的艺术空间,发掘传统的样式,使之演绎为具有当代语境的艺术作品,使之承载本土艺术的文化特征以及价值观和历史观。
三、挟当代科技之力的传统文化新形态
电视、电影以及电脑动画等影像传播方式,对传统的语言与文字为中心的人际交流与信息传播方式的巨大冲击,图像时代正在到来,数码时代的信息技术革命使计算机变成了万能的工具;大众传媒活动和当代艺术创作的相互渗透,科技意识形态强化了对技术手段、材料、方式的利用。
当代著名艺术家村上隆,借用众所皆知的日本卡通p日本动画(图11)的视觉风格,将西方文化的符号变体米老鼠的形象植入传统日本画及当代日本漫画中,以东方传统书法的笔画表达单一的图案和类似迪斯尼美国动画的痕迹,明显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他的作品显然充分利用了科技时代的成果,在资讯高度发达,消费文化成为当代主流现象的背景下,转换为特有的日本风格,使高雅艺术与通俗文化在归属与范畴上径渭不明,是根植于本土艺术p本土行为与科技的完美结合;轻松诙谐的作品诠释了艺术的当代性,探索和表现新时代人的本质特性,从另外一个角度引发人们思考,成为大众乐于接受的对象。
2004年9月上海美术双年展,以色列女艺术家米凯•鲁芙娜的影像作品(图12),引起观众的关注,她把动画形象做成跳着舞蹈的小人或者是原始文字的雏形,用投影机将动画投射到凹凸不平,形状大小不一的天然岩石块上,使人联想到记录在史前人类活动的岩画,所留下的历史文明的印迹。
电影《泰坦尼克号》的序曲,婉转的旋律让无数的人为之动情,然而有多少人会相信影片中的海水、烟雾、云、船乃至人物,有百分之六十是电脑合成的高科技产物呢?影片中用计算机数字信息模拟的环境,蒙骗了观众的眼睛,虚拟“真实”的场景,从中无法找到破绽。
国产电影《英雄》,是中国国产影片一个里程碑式的杰作,导演张艺谋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打破了传统电影的叙事性手法,充分发挥高科技所带来的优势,制作的特技场面规模宏大,让人们在雄浑的气势中欣赏到艺术的魅力。
在当代,科技进步带来了媒材使用的方便与多元化,科学把艺术正引入一个新的领域,影像作为一种时代符号,它的日臻完美将对传统文化带来巨大的冲击,同时又为艺术创作提供新的思维方式而呈现新的形态。
“正是全球化带来的文化的同一性原则,激发了中国艺术家寻求一种差异性、特殊性和地域性,这些关键而重要的议题正是作为‘他者’的艺术家对整体性批判的目标,他们必然在艺术实践中通过强调种族、语言、历史、文化等得以实现自身的存在和认同。”〔3〕P258当然,在此不仅仅指中国艺术家,而是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所面临同样的问题;“差异性”就其国际当代艺术的语境而言,它不限于艺术语言的存在形式,同时还包含时代的内容。
我们从上述列举有限的事例,可以看到传统文化资源在当代艺术创作中挟科技之力不断被激活和演绎,形成当代艺术创作具有本土化倾向新的艺术形态的发展脉络,是艺术的本土化在全球化潮流中的另一种觉醒。
参考文献:
[1]尹吉男. 新国粹:“传统”的当代效用[J].文艺研究,2002,(05).
[2]奚传绩. 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3]皮道坚,鲁虹. 艺术新视界[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4]孙振华,鲁虹. 公共艺术在中国[M].香港:香港心源美术出版社,2004.
[5]顾丞峰. 观念艺术的中国方式[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6]彭德. 中式批评[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7]易丹. 星星历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8]吕胜中.再见传统[M]. 北京:三联书店,2004.
[9][英]M•苏立文,陈瑞村译.东西方美术交流[M].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
[10]张瑜,沈珉.书法主义[M].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11]王秋凡.西方当代新媒体艺术[M]. 沈阳:辽宁画报出版社,2002.
[12][德]沃纳•霍天曼著,薛华译.现代艺术的激变[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3]方增先,许江. 2004上海双年展影像生存[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
[14]潘力. 日本美术:从现代到当代[M].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传统的多民族国家,经过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文化沉淀,各个民族都有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设计作为一门边缘性学科,它综合了文、史、地等各门学科,并且具有文化的兼容性。艺术设计通过具体的色彩和不同的造型体现出艺术的韵律和节奏美,它和经济文化和社会政治有着紧密的联合,其和我国民族传统的文化具有很大的关联,因此讨论民族文化传统对艺术设计创新的影本文由收集整理响具有很高的研究意义。
一、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和艺术设计的关联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多民族国家,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沉淀,各个民族都有了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特色,这共同形成了我国统一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它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和政治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文化发展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艺术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社会中形成了多种艺术流派。这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各个民族逐渐去其糟粕,将精华沉淀,具有独特的民族象征,因此它和艺术的表现形式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协同性。将各个民族传统的文化融进艺术设计中,能够增强艺术的表现力,使艺术作品的具有持久、顽强的生命力。民族文化的精髓能够使艺术的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独特性,给艺术设计注入新的血液,增强艺术的内涵。一个优秀的艺术设计师必定是一个精通民族风俗、传统、历史的艺术家,也只有这样他才能够设计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作品。
二、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对艺术设计创新的影响
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发展,艺术设计的创新是以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的。
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影响艺术设计。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十分重视“阴阳平衡、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和为贵”是我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在古代就是纵哲学家推崇的哲学理念,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相处。受到中国传统民族思想的影响,在艺术设计中体现了“和”的观念,艺术设计既注重造型的多样化,又体现了设计功能和形式的协调统一性。
民族传统文化对艺术设计创新“形”的影响。传统的文化图形体现了人们对永恒的追求,这中理念在当今的影响仍然十分深远。这是人类本性的体现,在进行艺术设计创新时,设计者们根据民族传统对图形所蕴含的理念的要求,将永恒的思想体现在艺术设计中,将现代元素和永恒的思想相结合,设计制作出既能够体现传统文化又不失现代意味的艺术作品,这赋予了艺术作品时间效益和空间效益,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内涵。
民族传统文化对艺术设计创新“色”的影响。在享誉世界的2010上海世博会中,独具特色的中国馆就体现了民族传统文化对艺术设计创新的影响,尤其是在色彩上的影响。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中认为大红色预示着吉祥、安康和富贵,因此从古至今,凡是举办喜庆的、具有象征意义活动中人们都将红色作为主色调,例如婚礼、春节等。上海世博会中,中国馆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它独特的大红中国结样式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宾朋驻足观赏。中国结是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象征,象征着崇尚和谐、吉祥如意和团结,这一“中国红”不仅将我国传统的民族风情展现给世界,同时也将我国古代建筑设计中对色彩的要求显现出来,例如故宫的红色。可以说,没有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设计师们就无法设计出独具特色的艺术作品。再如苏州园林的设计中对颜色的运用,设计师们在设计时别具匠心,将民族传统文化中用颜色体现意境的手法巧妙运用到园林设计中去,采用白墙、碧瓦、青砖、百花、绿树的古典设计,给人们营造了一副具有山水风情的水墨画中,让人们感受到了我国传统的水墨山水画的独特意境。
民族文化传统对艺术设计创新的“字”的影响。书法是我国传统的文化象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字体现了事物的品质,人的精神面貌通常能够反应在他写的字上。从甲骨文发展到现在,我国书法形成了独具风格的传统文化,不同的书法能够表达不同的品性,将这些品性不一的字运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中,可以使艺术设计富有个性、具有品性和艺术内涵。人们在品味艺术作品中的字的意味时能够得到思想的生化,联想到作品所具有的人文特性。
[关键词]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产业集群;生成模式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8-0115-04
景德镇具有丰富的陶瓷文化资源和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陶瓷创意文化产业是景德镇经济发展中最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风生水起,再加上政府的正确引导和科学规划,各种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迅速集聚并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指日可待。
一、产业集群、文化创意产业集群、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它是一种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和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的总称,它推崇创新和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指在文化创意和产业领域中,由众多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文化创意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包括研究机构),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关系建立起来的并在一定区域集聚而形成的产业组织体系。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是指以陶瓷资源为载体,通过一系列创意活动,引起生产和消费环节价值的增值等相关产业在一定区域集聚而形成的产业组织体系。
二、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分析
(一)丰富的陶瓷文化遗存提供文化基础
自古以来,景德镇以瓷为业,积淀了丰富的陶瓷文化资源。一是独特的文化习俗和制瓷技艺。如中秋烧太平窑、拜祭风火仙师的传统,大量的民间故事、瓷坊歌谣,手工制瓷技艺和传统窑炉作坊建造技艺等。二是文物古迹众多且保存完好。景德镇现有地面陶瓷遗迹30多处,其中高岭古矿遗址、珠山御窑厂遗址、湖田民窑遗址和古窑遗址等,都属于精品级文化资源,这些陶瓷文化遗存展示了完整的古代瓷业文明体系,具有持久的传承陶瓷文明的社会价值,是千年瓷都深厚陶瓷文化底蕴的载体,为陶瓷创意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了文化基础。
(二)多层次的陶瓷艺术人才提供创意源泉
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陶瓷工业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江西省陶瓷研究所和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还有无数的民间陶瓷艺术工作室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多层次的陶瓷艺术大军。目前,景德镇有包括王锡良、张松茂和秦锡麟等在内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3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7位,还有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49人和景德镇市工艺美术大师26人,上千名具有高级职称的陶瓷艺术专业人才以及近万名陶瓷艺术专业工作者,为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创意源泉(见图-1)。
(三)数个创意文化陶瓷基地提供框架雏形
景德镇近年来形成了数个陶瓷创意文化基地,为陶瓷创意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框架雏形。景德镇南郊三宝国际陶艺村,环境优雅,吸引着自世界各地的陶艺家们来这里创作、交流;在景德镇东郊明清园,景德镇雕塑瓷厂改制后,外来企业乐天陶社等大批创意实体入驻,国内外陶瓷艺术界人士也聚集到此,使这里成为创意陶瓷的大市场。2009年10月21日,“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在这里正式揭牌成立,成为陶瓷雕塑与创意文化产业结合的成功范例。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创意中心于2010年6月在景德镇西郊龙塘村正式动工,该中心着意打造以吸引500位国内、国际大师工作室为主的全国乃至全球陶瓷艺术创意产业基地,形成陶瓷创作、设计、生产、装饰、包装、销售、旅游和服务等一条龙的创意产业园。这些陶瓷创意文化基地的形成,为景德镇陶瓷文化节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了一个稳固的框架雏形(见图-2)。
(四)现有的陶瓷创意项目提供发展思路启示
近年来,景德镇出现了一批陶瓷文化创意产品,如景德镇的瓷乐、“法蓝瓷”、“哈哈尼”、陶瓷文化旅游,这些新创意的产生及成功发展为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了思路启示。以瓷乐为例,它就可以成为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中的一种具体产业形态加以完善,做大做强,从生产、培训、演出多方面进行服务,既可以满足个人收藏爱好、业余表演,又可以进行专业演奏;创意陶瓷“哈哈尼”,颜色鲜艳、天然环保,更重要的是它使陶瓷艺术创作从此不再是陶瓷艺术大师的专利,而是人人都可以创作陶瓷作品,以它为中心可以发展陶吧、“哈哈尼”陶艺培训和作品会展等创意产业形态;创意陶瓷“法蓝瓷”产品精彩别致、绚丽多姿,是艺术与实用的完美结合,广受欢迎;陶瓷民俗风情游、陶瓷工业流程游、陶瓷古迹寻踪游和陶瓷珍品鉴赏游等旅游线路,使游客在旅游中感受陶瓷文化的魅力;“珠山官窑文化研究院”已成为富有特色的陶瓷文化展示基地和影视拍摄基地……这些俨然已经成为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突破口。
(五)日渐完善的产业促进政策提供良好环境
景德镇抓住国际、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机遇、依托国家文化产业政策,把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规划为战略新兴产业,并进行了总体规划和制定初步的政策导向,完善和优化了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内外部环境。市政府正逐步建设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如重新规划建设“景德镇御窑遗址博物馆”,并完善了文化商贸配套工程;恢复建设“景德镇民窑遗址博物馆”;建设“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用以展示景德镇历史及当代各大产瓷区的陶瓷;把具有欧洲建筑风格的老汽车站改建为“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建立和扶持一批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等。景德镇市政府还将完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专项贷款,在独立审贷的基础上,适当向文化产业倾斜;建立健全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健全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监督体系,这些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促进政策,为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三、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一般生成模式
(一)市场主导型
以英美国家为代表,特点为:文化企业是创意经济的主体,创意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也由企业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政府不对文化企业的内部事务进行干预,而是为微观生产主体的正常生产经营创造外部条件,即政府对企业的管理以法律为依据,不存在行政性的直接干预,而是主要从整体设计、产业政策指导和强化财政、金融调控等方面加强宏观指导和公共服务;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限制文化产业垄断,保护竞争。
(二)政府主导型
以日韩国家为代表,特点是在政府的主导作用下,大力发挥市场机制配置文化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干预的重要手段就是运用宏观经济计划与产业政策,具体有四个方面。一是建立富有活力的文化创意市场组织结构。企业的经营者在企业中居于核心地位,成为事实上的决策者,企业的职工有权对劳动条件、生产计划、新技术引进和公司住宅等福利措施具有与经营者进行协议、共同决策的权利;大中小企业和平共处,创意产业内亦是如此;中介机构活跃,充当文化和市场高度融合的桥梁。二是形成合理的市场动力机制,保证企业和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三是制定严密的宏观经济计划。四是运用产业政策调控。政府控制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园区,形成全国文化产业链,旨在优化资源配置,发展集约经营,形成规模优势,提升研发生产能力和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为了保障计划的落实,政府推行一系列干预产业的政策,并通过健全法律法规的配套措施来保证产业合理化政策目标的实现。
四、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生成模式
根据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笔者认为,集群的生成模式应属市场主导型。从目前来看,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基本从自发起步,依靠当地景德镇法蓝瓷实业有限公司、环球实业有限公司等一批精英带动,逐渐形成各种陶瓷文化产业雏形。随着这些产业发展壮大,新的创意文化产业被带动发展。由于受当前世界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在中央政府的宏观政策下,景德镇地方政府部门正在给予适当扶持,不断培育和发展其成为具有当地特色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见图-3)。
(一)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自发产生并发展
瓷乐、法蓝瓷、哈哈尼、陶瓷文化旅游和陶瓷文化展览等陶瓷文化创意产品最初是在创意人才的苦心钻研下自发产生的,由于从业人员不断地创新,再加上旺盛市场需求的拉动,这些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壮大。他们不仅为本企业创造了可观的利润,还大大的提高了传统陶瓷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带动了其他创意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活跃了文化产业经济。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初步彰显出巨大的能量。
(二)政府重视宏观整体设计和产业政策指导
景德镇市政府目前正注重从政策上推动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具体措施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政府在组织管理、人才培养、资金支持和生产经营等有关方面加强机制建设,对创意文化产品,从研发、制作、销售到出口,实施全方位的系统性扶持。第二,规划创意产业蓝图,倡导创意产业的概念,培养市民创意生活与创意环境,发掘陶瓷文化对经济层面的影响力。第三,建议民间广泛合作,以伙伴关系解决创意产业面临的问题,对创意产业提供补救对策,如保护知识产权,促进文化产品输出,提供从业者教育和训练等。第四,重点扶持陶瓷文化旅游、陶瓷文化影视、陶瓷艺术展览、陶瓷人才培训和陶瓷艺术设计等产业,在引导产业发展中重视建立创意市场竞争体系,强调产业链的形成和集聚效应的发挥,已经初步形成了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集群。
(三)强化财政、金融调控,为创意企业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者多为中小型企业,甚至是以个人工作室的方式存在。资金是中小型创意企业创办与发展的关键。在面临国内创业环境中的金融及投资问题时,政府协同金融界合作帮助他们融资,并倡导有潜力的民间投资者为他们提供资助,逐步建立强大的创意工业财务支持系统。
(四)重视对创意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投入
这几年,景德镇市政府主导建设了景德镇御窑遗址博物馆、景德镇民窑遗址博物馆和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以及改建老汽车站为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建立和扶持三宝国际陶艺村、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创意中心等一批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这些设施的建设和投入,旨在为各种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平台,当然也将促进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
(五)重视创意园区建设,创建陶瓷文化企业孵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