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口腔医学专业介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广东广州510055)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口腔医学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分析培养目标、入学方式、培养方式、质量控制等构成要素的特点,在借鉴发达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及经验的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探讨。
关键词 :口腔医学;专业学位;培养质量;研究生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7.020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7—0042—02
基金项目:中山大学高校管理研究课题《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20141836)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15—01—17
作者简介:孙海涛(1983— ),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方向:研究生教育管理。
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5次会议通过《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将医学专业学位的级别和名称确定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MM)和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MD),这标志着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试点工作正式启动。[1]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自2000年起正式实施,但受限于起步较晚,培养方式需进一步完善,培养模式内涵界定尚不清晰,口腔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的含义
学术学位是国际上通用的授予个人的学术称号,表示申请人在受教育的程度或在某一学科领域已达到的学术水平,其为侧重理论与学术研究的一种学位,如医学、理学或工学等;专业学位是相对学术学位而言的学术称号,学术水平与学术学位具有相同级别,旨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人才,针对特定职业背景,具有明显的职业特征,如临床医学硕士(博士)、口腔医学硕士(博士)等。[2]
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0次会议决定:加速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促进应用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学科体系将设置专业学位,改变我国学位规格单一的局面。[3]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方面,在高等院校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为促进专业学位教育的健康发展,2002年,教育部开始启动改革和完善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的相关措施,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及特点
(一)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指通过教育过程使作为培养对象的研究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上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和规格标准,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诸要素之中,具有统摄作用。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指向,培养适应社会对高层次口腔临床医师需求的高层次人才,与学术学位不同,其更注重知识的应用及技术创新,能独立处理口腔医学领域内的常见病或疑难病症。
(二)入学形式。入学形式指结合培养目标和对象,为达到培养要求制定的入学资格、方式、途径等基本条件。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初期多面向在职工作人员,2009年招生政策改革后可通过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招收应届本科生,但对于往届生要求具有口腔医学医师资格证书,在招生条件上限制了部分往届优秀本科生报考。
(三)培养方式。培养方式指根据培养目标及生源特点,在培养过程中对培养对象所采取的基本方法或形式。培养方式是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之一,为组织性的要素。因此,根据不同培养类型,为达到专业学位培养目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方式涵盖了培养学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口腔医学在职人员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可实行弹性学制,全日制生按培养方案完成相应学年学习,培养年限一般为三年,课程设置主要根据培养目标制定,重点培养学生的临床综合素质,在教学上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结合,采取案例教学、专题研讨等方式。
(四)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指以培养目标及培养方式为依据,监控培养过程,检验培养结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反馈和调节,促进培养模式各环节的优化组合,培养过程的质量控制对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除中期考核、资格考试等制度外,学位论文是评价研究生培养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与学术学位论文不同,专业学位论文侧重实践探索的创新,强调临床实用性研究,需体现综合运用理论知识、方法和手段,更加注重将现有口腔医学理论和规律运用于临床实践,分析与解决口腔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可以是临床专题研究、典型案例报告、临床问题分析或发明等。
三、提高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策略
部分发达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已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与之相比,我国的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制度及各项操作规程方面尚存在不足。[4]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各构成要素直接影响培养质量,确保培养质量是健全和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的核心。在新形势下,应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结合培养模式构成要素,借鉴系统的理论及实践经验,进一步提高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一)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部分发达国家已具备较为系统、成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制,我国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培养与评价的地位、规程、准则等尚未在法律中予以明确规定,因而在实践中的约束力和影响力相对微弱。[5]故应借鉴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制度,结合既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政策和相关机制,结束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法难依或无法可依的状况,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健康、有序、稳定地发展。
(二)改革研究生招生工作。招生环节决定了专业学位生源质量,高校可根据实际条件和发展有重点、有步骤地采取措施,在保证教学质量和培养质量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特点改革招生相关条件,加强和规范研究生录取前的复试工作,如对考生进行全面的临床技能考核,提高复试在录取中的权重,体现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三)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和学科结构。鉴于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课程存在一定的重合性,在课程设置方面,可将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素质、提高科研能力的基础课程与学术学位学习相统一,将提高临床能力课程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课程相结合,设置科学合理的专业基础课程、研究型及临床教学课程。既要使研究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又要注重对其临床技能的培养。在学科结构方面,注重不同学科、专业交叉,对学科、专业进行调整与优化,使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具备广阔的眼界和雄厚的知识。
(四)建立多元化质量评估体系。美国研究生教育评估主体是社会,其评估机构包括:非官方性的地区性或全国性鉴定组织和机构、学术团体、其他相关学术组织和学术团体;英国研究生教育的评估具有系统的评估体系,主体为政府和社会,评估体系还包括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局及社会评估体系,包括了专业资格认证和新闻媒体排名等多种评估方式。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由政府、社会、学校共同组成的多元质量评估体制,明确规定各自的职责范围,各司其职,相互促进,健全评估机制,以进一步提高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
[
参考文献]
[1]邹碧金,陈子辰.我国专业学位的产生与发展——兼论专业学位的基本属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0(5).
[2]叶宏.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11).
[3]孙子林,季红,蒋犁等.建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与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9(2).
英文名称:Journal of Modern Stomatology
主管单位: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3-7632
国内刊号:13-1070/R
邮发代号:18-59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7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1996)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主要栏目
开辟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题报告、综述、讲座、经验介绍等栏目外,还设有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口腔预防保健、口腔医学美学等专栏。
投稿须知1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要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必要时做统计学处理)、书写工整、层次分明、合乎逻辑“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请附中英文摘要(按结构式书写)及3~5个关键词”文稿请打印或用16开400字方格稿纸正楷书写,字迹要清楚“凡字迹潦草不易识别的文稿一律退作者重新书写”简化字以国务院1986年10月15日重新公布的5简化字总表6为准“医学名词以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5医学名词6为准”可以使用缩略词。
2 来稿请附单位介绍信,写清作者联系地址、电话及E-mail,部队作者请写明所在省!市,不能只写部队番号或医院名称"作者自留底稿,请勿一稿两投。如在接到我刊收稿回执后6个月内未收到刊用通知,说明该稿仍在审理中"作者如欲改投他刊,请来信与我刊联系。
3 刊对来稿有删改权,文稿的著作权属于作者,文责由作者自负。
一、实行带教老师考核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行系统的师资培训
为了保证实习教学质量,实习教学医院中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至少要求中级以上职称,三年及以上临床教学经验,同时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要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修养,对本职工作兢兢业业,业务水平高,热爱医学教育事业,能严格带教,认真履行教师职责,教学方法新颖,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注重实习学生实践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自2003年起,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依托江苏省口腔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每年举办“实习带教老师理论学习班”,组织进行系统的培训,请专家进行理论授课,对一些临床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理论进行讲授,坚持做到各实习教学医院参训率100%,培训合格率100%(对不合格者进行复训),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同时举办“口腔临床操作技能规范化学习班”,利用现代化的口腔仿真头模实验室等,举办各类技能培训,提高临床规范化操作技能及实习带教水平。此外,每年还举办“口腔临床教学工作会议”,要求各实习医院的分管领导、医教科(处)管理人员、青年骨干教师参加,不仅邀请国内知名院校的专家教授进行有关临床教学的专题讲座,也邀请教学医院的代表介绍优秀的带教经验,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教学工作会议为各实习教学医院提供了理论教学、临床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搭建相互交流的平台,对提高临床教学工作整体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4]。
二、规范实习教学管理,统一实纲,强化临床技能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面向各口腔实习教学医院、所有实习带教老师发放《口腔医学专业实纲(五年制毕业实习、七年制通科实习)》、《口腔医学专业实习课程教学考核册(教师用、学生用)》,制定统一的临床实习组织与管理规定、实习生工作职责、实习课程考核规定及实习生岗位制等规章制度,从实习时间、实习内容、实习要求、出科考核等方面统一带教标准,为提高临床实习质量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实习前对学生进行实习前教育,主要内容包括临床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实习教学计划和实纲、医德医风教育、实习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以及实习期间的注意事项,使学生尽快地进入角色,适应实习医院的环境。同时进行必要的临床基本技能强化训练,主要包括医疗文件的书写、基本操作技能、体格检查等,进一步强化实习学生的临床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实习教学质量。为了让学生有更多时间接触临床,强化临床专业技能,提高实习质量,我院参照《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教学标准》调整修订实纲,将大临床实习安排在三年级暑假,让学生在经过四年级的专业学习后,直接进入口腔医学专业临床实习,同时对各科的实习时间、实习内容、实习指标、实习工作量等进行相应调整,专业实习时间52周,大大超过了口腔医学生的临床专业实习时间的最低标准45周。专业实习时间的延长,有助于学生临床知识的掌握和巩固,提高临床实践技能。
三、院校联动,建立行之有效的实习教学
近年来,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本着“加强管理、认真组织、精心指导、全面监控”的原则,制订符合口腔临床实习教学实际的管理文件,通过密切与实习医院的联系,加强学生、学校和医院之间的信息交流,同时进一步明确学校与实习医院对实习教学管理的职责,共同采取各项监控措施,对整个实习教学的管理、实习教学质量的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使实习管理工作得到了很大改善,保证了实习质量。
(一)实习医院管理各实习医院均高度重视实习教学工作,有专门领导分管,医教处(科)具体负责,对实习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均给予较好的安排。上岗实习前,依据实纲要求,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对实习生进行短期的岗前培训,为实习生下科实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实习生进入科室后,选派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中级职称以上的带教老师,根据大纲要求,给予实习生专业的临床技能指导,特别重视医德医风和医患沟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崇高的职业道德[5]。同时还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讲座与小组学习,在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也丰富了实习教学的方法。并且要求学生完成实习日志,记录一天的病例及收获,由带教老师、科教科长进行批阅、留存。科室实习结束前还要进行出科考核,由科室统一组织,考核内容包括问诊、病例书写、临床技能考核、读书报告等,有效地保障了实习质量。
(二)学校管理与监控进入实习前,学院组织成立各医院实习小组,挑选优秀学生担任实习小组长,带领本小组成员遵守医院管理制度,完成实习工作任务。实习过程中,学院根据学校统一部署,每年11~12月组织由教学管理人员、临床专家以及教学督导组成的专家组对每家实习医院和实习生进行中期检查,通过听取实习医院工作汇报、临床技能考核、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实习单位带教能力、管理情况以及实习生临床技能掌握情况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专家组首先对实习生按照实纲的要求,进行理论和技能的考核,做到“以考促训”;其次注重实习生学习态度、工作作风、遵守纪律等方面的考评,全面考察每名学生的综合表现;同时加强对各实习教学医院实习带教工作的检查与评价,听取实习医院科教科汇报,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与各实习单位的领导交流,查阅学生实习记录考核册等,全方位了解实习医院及实习学生的情况。实习结束后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的实践技能考核内容,对学生进行毕业技能考试,考试不通过者不允许参加毕业理论考试。此外,在每届实习同学中均开展优秀实习生评选活动,对于评出的优秀实习生,给予奖励。
关键词口腔组织胚胎学;多媒体;教学网站;
1前言
口腔组织胚胎学是口腔组织病理学的组成部分,是研究口腔颌面部组织与器官的发生、发育及形态结构与相关功能的科学[1]。南通大学医学院本课程的课时安排是27学时理论课,时实验课,共36学时。由于教学内容繁杂、抽象,课时相对不足,仅靠课堂教学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建立课程网站,合理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改善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2网站的设计思路
本教学网站向校内外开放,主要使用人群是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和教师。网站必须具备以下要素。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网站作为学生课后补充知识的第二课堂,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口腔组织胚胎学教学网站以“南通大学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思想,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组织胚胎学)》(第7版)为依据,涵盖新修订的“口腔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大纲”的各项要求。提供教学资源教学网站的一大优势是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交流[2]。口腔组织胚胎学教学网站提供本课程的教学大纲、主讲教师的教案、讲稿、课件、参考文献和练习题等。在网站建立过程中,教研室教师尽量多地收集优质教学资源,包括:国内外参考文献及参考书的有关论述;网络上共享的动画和视频;兄弟院校公开的多媒体课件和练习题;等等。学生可以通过站内、站外的搜索功能查阅相关内容。建立互动平台由于网络技术具有实时性和可交互性,课程教学网站提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互动交流的平台[3]。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提出问题与其他学生共同讨论,教师加以点拨引导;对学生的错误认识,教师及时纠正并予以正确解答。教师通过网站课程信息,布置练习题或批阅学生作业,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
3网站的主要构成
课程简介与课程信息课程简介模块明确口腔组织胚胎学的性质和主要研究内容,阐述本课程的最新进展,介绍课程的教学路径和方法,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本课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课程信息模块公布本学期的课表、教学日历和授课计划书,使学生对每次课的上课时间、地点和授课内容心中有数。教学内容与自我测试教学内容模块包括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质量标准及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大纲和质量标准按课本章节顺序编排,对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在教学目标上分别做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级要求,使学生对清晰认识每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在学习时有的放矢。大纲根据课程内容具体规定了各章节理论课和实验课学时,并制定了课程考核和教学质量评估方法。多媒体教学课件分口腔胚胎学和口腔组织学两部分,其中口腔胚胎学包括口腔颌面部发育和牙的发育,口腔组织学包括牙体组织、牙周组织、口腔黏膜和唾液腺等章节。教学课件充分利用生动的动画和清晰的图片,对重点内容用红色或蓝色文字显示,加阴影、加粗,显得更加醒目;尽量精简在同一张幻灯片里的文字,避免学生因视觉疲劳引起注意力分散。自我测试模块包含本课程所有章节的习题和模拟试卷,涵盖各种题型,方便学生随时练习,自我检测学习效果,发现不足,及时弥补。小组与讨论教师可以将学生组织到任意大小的小组中。小组可以设定为自我注册或手动注册,自我注册方便学生随时将自己添加到小组,手动注册以使教师将学生分配到小组。小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1)博客:小组的所有成员均可在别人的基础之上为同一博客创建文章,任何成员均可阅读并评论小组博客。2)协作:小组内的用户可以创建和参与聊天会话和虚拟课堂会话。3)讨论区:小组内的用户可以创建和管理自己的论坛。4)电子邮件:小组内的用户可以向单个成员或整个小组发送电子邮件。5)文件交换:小组成员和教师均可共享此区域中的文件,也可添加或删除文件。6)日记:小组的所有成员均可查看其他人的文章,但只有小组和教师可以查看小组日记,教师可以为日记选择成绩选项。工具与帮助该模块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共享的优势,学生可通过链接访问国内外其他相关网站,也可查阅参考文献,接触更为先进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方法和丰硕的教学成果,拓宽知识面,相互参考,取长补短,促进学习。
4网站的使用效果
口腔组织胚胎学教学网站建成后,为南通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的任课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方便。由于网站提供了课程信息和大量教学资源,使学生得以尽快熟悉本课程特点,课后可以随时利用网站复习和预习,或进行自我测试,及时发现、弥补自己的薄弱环节,巩固和随时更新所学的知识。课程网站的互动平台加强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师生共同研究、相互学习,既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营造了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进一步加深了师生感情。通过网站的互动平台,教师能够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为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依据[4]。利用课程教学网站,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都得到有效提高。课程网站对南通大学全校师生和校外群体开放,为口腔医学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和临床医生提供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机会,也为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提供了普及口腔医学基础知识的机会。南通大学其他专业的教师和兄弟院校的教师也可随时浏览网站,了解本课程的教学状况,发现不足,帮助改进。
5结语
口腔组织胚胎学教学网站建立后,将先进、有效的网络教学手段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形成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补充和完善了现代课堂教学,符合“南通大学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要求,具有合理性、必要性和有效性。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必须加强对硬、软件的投入与建设,改善教学设备,不断补充和更新网站的课程信息和课程内容,保障网站的动态运行,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网络教学模式,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适应不断发展的医学教育事业[5]。
参考文献
[1]于世风.口腔组织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肖颖,任凯,段娜,等.麻醉教学网站的构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3):260-262.
[3]杨继琼.基于互动理念的教学网站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5(12):41-44.
[4]夏平,徐邦生,王晓冬.口腔组织胚胎学教学改革措施及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4(30):78-79.
主要包括二方面内容:
1•1学生参与主讲。即让学生在阅读完教材之后,根据所学的基础知识及对教材的理解,并结合主观判断和客观推理等过程,自行拟写讲课提纲,并在讲台前,向其他同学进行课程内容表述,从而使讲课的学生在得到能力锻炼的同时,巩固和丰富了知识。另外为了使所有同学都得到锻炼,可以让每一位同学重点准备一个章节,让听课的同学给讲课的同学提出问题,找出优缺点,这样能够达到同学之间取长补短、共同学习的目的。
1•2让学生进行讨论。即让进入临床生产实习的学生听取患者主述、症状、检查、询问病史、诊断及治疗等基本医疗过程之后,再就、操作、诊治和病历书写等规范化和科学化方面展开讨论,做到每个学生都必须发言,最后由带教教师对本教学内容之关键和操作要领进行讲评和总结,从而使学生掌握有关疾病解剖、病因、病理症状和体征、诊断、治疗等的医学基础知识。此方法具有联系性、复习性、参与性和综合性等优点,在调动和发挥学生主动学习潜能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由于主观推断而具有不准确性等缺点,尤其适合口腔医学专业临床课程。我们曾以“让学生走上讲台”为题目,在第一届全国口腔医学教育学术会议上介绍该教学方法,与会人员普遍反映较好。
2以问题为中心(ProblemBasedLearning)———自行性学习
由教师介绍或诊治一个病例,全班或全组同学仔细观察和研究病例,并就该病例的诊治过程提出问题,包括形态学、机能学、影像学、诊断学和治疗学以及操作具体过程等问题,然后由教师限定时间,让学生就所提问题,分别利用图书馆、因特网等信息资源寻找答案,再由学生分别就所提问题进行回答、讨论、修改和补充,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此方法具有主动性、系统性、规范化和科学性等特点,在培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院口腔内科教研室和口腔颌面外科教研室实行的“病历及诊治讨论”就是这种学习方式。
3入科教育———体验性学习
入科教育是医学生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进入生产实习前,我们组织了由教研室主任、带教老师参加的入科教育,提出“假设你是一个患者,你对医生的态度、诊疗行为有何反映”等的体验学习。同时由各教研室有丰富带教经验的老师讲解职业道德、接诊艺术、诊疗过程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等内容,使医学生切实懂得只有具备广博的医学知识、高超的诊疗技术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当个好医生。对于前二者医学生们均能达到共识,而对职业道德问题往往重视不够。所谓口腔医生的职业道德应该包括如下内容:端庄的仪表、关爱的语言、耐心的态度、细心的行为、认真的操作和严格的诊治程序等内容。只有做到了上述几点,才能达到医患之间的互相信任、彼此尊重和诊治过程中的积极配合。由于目前市场经济正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一切还很不完善,医疗市场也欠规范,因而个别医生见利忘义,不遵守医疗操作常规的现象时有发生,致使纠纷不断,医患关系微妙。医学生在尚不具备行医资格和执照的前提下,通过为患者进行初步的诊治活动达到学习的目的显然很难。因此取得患者的信任、理解和支持特别重要。接诊是医学生诊治活动的最初环节,也是重要的环节之一,通过端庄的仪表、关爱的语言、耐心的态度和认真而熟练的解释等,建立患者的信任,从而顺利完成诊治过程。此外,医疗文件书写是建立在详细询问病史和对患者认真而细致的检查基础之上完成的,体现了医学生所具备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牙椅调整的高度、医学生的姿势也是建立患者信任关系并反映医学生掌握诊治操作规范的基本技能。在结束入科教育之前,各带教老师还就近几年生产实习中出现的问题予以介绍,并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注意事项与预防办法。通过内容详实的入科教育,使医学生宛如身临临床实际工作一样,受到比较深刻的、形象的、具体的教育,体验了一场生动的临床前学习。
4作品展评———激发性学习
口腔医学临床实习的主要特点是采用各种材料制作牙体和牙列缺损的各种修复体。制作修复体的件数和质量反映了实习阶段的学习情况。我们自创办口腔系以来,一直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将患者尽可能优先教学诊室,对少见病例,我们采取“一患多模”的方式,即对一个患者,取多个相同的模型,进行多个相同义齿的制作,以满足教学的需要。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对每个学生制备的卡环、全冠、固定义齿、活动义齿、全口义齿等各种固位体和修复体进行展示,并由院教学督导组的专家进行讲评,作为实习成绩的考核指标和各种奖学金的评比指标,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院口腔修复学教研室近三年一直采用对学生作品展评的方式,通过多年观察,证明该方法确实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好方法。
口腔医学教学除了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外,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口腔医学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传统教学法完全以教师为主导,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及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学院各个教研室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研究发现实习日志在加强临床实习质量控制,确保临床实习教学质量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因此学院在临床实习教学中,要求学生每天记录实习日志,其内容主要包括:实习记录,要求学生详细记载当天进行的所有实习项目;学术活动记录,学生参加学院或科室组织的学术活动所做的记录。在临床教学中牙体牙髓教研室、牙周及粘膜病学病教研室在本科实习生中定期举行“临床典型病例报告会”[3],由学生将自己处理的病例通过PPT向实习组全体学生和教师报告,然后由带教老师进行总结和点评。通过具体的病例讲解分析,提高了实习学生的诊断和综合处理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表达沟通能力。随着各地区多文化的交流增多,英语在医疗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锻炼日常工作中的英语表达能力也越来越重要。颌面外科教研室实施的对唇腭裂病人的“外语交班制度”,实习学生事前对收治的唇腭裂病人进行术前绘图(包括:裂隙示意图、切点定点图、手术缝合图),然后由实用英语向带教老师和学生介绍病情和准备实施的方案及注意事项等,最后由带教老师补充完善。“外语交班制度”从2005年开始实施,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专业外语的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2012年第八届全国唇腭裂学术会议上颌面外科教研室就这项专业外语的改革项目进行了大会发言交流,获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二、建立临床实习教学三级监控体系
我院对临床实习教学实行三级监控制度,每级监控均包含检查和反馈,对临床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1.一级质控(学生对实习质量的自我管理)。(1)自查:实习学生参照实纲进行自查,主要包括每日实习病种、操作项目完成数量、实习心得体会和自我小结。(2)反馈:在自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带教老师汇报解决。2.二级质控(教研室对实习质量的管控)。(1)检查:教研室定期检查学生的实习任务和目标完成情况和实习进度。(2)反馈:教研室对每位学生的实习操作、临床思维进行评价,针对实习中出现的问题随时调整实习方案。3.三级质控(学院对实习质量的管制)。(1)检查:由学院定期全面检查学生的实习任务和目标完成情况和实习进度,发现实习中存在的问题。(2)反馈:一方面,学院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研室,督促教研室进行相应的整改,并针对实习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由学院召开教学研讨会或定期组织教学经验、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做专题讲座。另一方面,学院通过对汇总的各类反馈信息进行研究,必要时对实习教学任务、目标进行相应的调整。
三、加强医院内涵建设,提升教学条件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一线人员,在提升教学质量时首先应该加强教师的岗位培养,建立在岗进修、培训和深造机制,提高和改善临床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知识结构。制订和实施人才引进的相关配套文件和政策,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开发和使用的政策保障机制。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制定口腔医学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制度,坚持青年教师培养、交流、深造制度,做到有计划,高标准,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在岗培训、国内外进修和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等方式,进一步优化现有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建设一支年龄、职称、学历专业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发展潜力大的师资队伍。通过传帮带的作用,建立一支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满足学科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其次,加大教学硬件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医院从总收入中支出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教学基金,专款专用,用于改善教学设施、设备,学生宿舍条件等,保证教学的正常运转。再次,设立教学综合诊室,有针对性地指向目标人群:由于医患关系的紧张,医疗风险较以前增加,许多实习医院不敢放手,一些常见的技能训练和操作大大减少,往往是带教老师做示范的多,而学生实际动手的机会少,这样就限制了学生基本技能的提高。因此,可以考虑成立教学综合诊室,明确告知病人是实习生操作,但有高年资医师带教,使用的是一流的材料、设备,医疗质量是有保证的,且实行口腔内科、修复科、外科一条龙服务,避免病人多次排队等候等一系列人性化服务,同时实行大幅度优惠收费政策,吸引病人到教学综合诊室就诊。最后,以教学改革为引导,深化医院教学的内涵建设,提升实习教学质量。学院鼓励教师申报市级、校级和院级教改项目,对临床实习教学不断地创新,对教学工作不断地进行深入研究。在不断的研究过程中,对教学意识强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均有积极的作用。
四、加强口腔医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口腔医学作为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医学生在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的同时,应该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加强口腔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4]。大学阶段是学生思想的定型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开始形成,因此受外界的因素影响较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口腔医学生也会受到拜金主义的影响,有些学生会盘算回报的多少,有些甚至以薪资高低作为择业的唯一标准。这种价值观一旦养成就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在口腔医学生实习教学中要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教育,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树立救死扶伤的医学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热爱口腔医学事业,理解病人。医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对象是病人,是人与人之间的配合和交流。作为医务工作者,不仅要解除患者肉体上的病痛还要懂得对他们进行思想和心灵上的开导和安慰。因此在口腔医学生临床实习教学中应该培养医患沟通和交流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医学知识的同时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正确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懂得做人的道理和培养人际交流能力。
【关键词】教育;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培养模式;培养质量
医学研究生教育历来是我国培养具有临床研究能力的医师的重要途径,也是反映我国高层次临床医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1]。培养既熟练掌握临床基本技能,又具有临床研究能力的复合型医学人才,为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培养提出了新要求[2]。为实现新要求,提升我国临床医师培养质量,我们国家创新性地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进行并轨,建立“双轨制”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3]。“双轨制”背景下,遵循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才成长规律,构建适合医学院校以提高医学专业研究生综合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临床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当前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锦州医科大学在构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具体实践,为医学院校开展提升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1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背景与意义
2015年随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标志着“双轨制”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启[4]。该培养模式将教学融于医疗实践,强化了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的培养,其根本导向就是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应用型医学人才[5]。“双轨制”培养模式至今已启动五年多的时间,在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对扭转过去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重科研、轻临床的状况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根据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学生在三年的学习期间需要在临床科室完成临床医疗轮转至少33个月,因此在对除临床实践能力外的其他能力如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培养上暴露出一些短板和不足,难以满足培养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6-7]。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4号),要求深入推进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统筹优化临床培养培训内容和时间,促进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加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升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综合能力[8]。
2目前在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培养质量难以“同质化”。由于近些年国家对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需求不断扩大,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上升,而每个培养基地受各种政策、条件影响可容纳的规培学生数量有限,导致大多数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分布于多个不同的培养基地,各个基地带教水平存在差异,难以保证培养质量的“同质化”[9]。2.2课程教学时间不足。因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在临床科室轮转时间较长,占据了整个学习期限的绝大部分时间,因此课程学习时间相对不足,造成实用性课程内容多数只能一带而过或采取自学方式,实用性课程内容得不到细化学习[10-11]。2.3临床科研训练不够。因为学生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需要完成规定的临床实践工作,研究生临床科研能力的训练时间相对不足,科研素质培养内容相对较少,同时各个培养基地科研训练条件参差不齐,导致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相对减弱[12]。2.4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采取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并轨的培养模式是从2015年才开始正式运行的,刚刚有5届的毕业生,因此针对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质量尚未形成综合性、统一性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标准[13]。
3提高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医学英语 师资力量 专业教材 学科设置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医学领域的国际交流日趋广泛,社会急需既有娴熟英语技能,又有一定医学专业知识,能够与国际接轨的复合型人才。医学英语专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011年5月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学会全国医学外语学组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了首届全国医药英语专业教育研讨会,在此次会议上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学术和专门用途英语是普通英语发展的必然结果,急需重建EMP(English for Medical Purpose)教育体系,实现以英语为基础的医学通识教育。虽然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医学英语教学小有成就,但问题不少,许多方面亟待改善和提高。
首先,师资力量有限。医学英语是一门非常有特色的学科,不仅需要较高的英语水平,还需要坚实的医学背景,一般的英语教师不懂医学知识,而医学专业教师也很难胜任英语语言教学。目前在高等医学院校中医学英语专业的教师与英语专业教师的平均比仅为1:25,师资力量较为匮乏。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本科阶段开设医学英语专业的学校较少,而进行医学英语专业研究生教育的院校更是少之又少。以西北地区为例,只有西安交通大学一所院校设有医学英语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点,2012年的毕业生仅三名。而目前各大高校聘用教师的最低标准为硕士研究生学历,因此很难招聘到专业对口的医学英语教师。以我校为例,既有医学英语本科专业的教学任务,同时还要兼顾医学专业学生的医学英语课程教学,需要大量的医学英语专业教师,但在2010年至今的历次招聘中,符合要求的聘用者寥寥无几,医学英语师资力量的薄弱已经制约了医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和相关学术研究的开展。
其次,医学英语教材匮乏。虽然医学英语专著和教材数量较2000年前明显上升,但具有新颖性、实用性的高水平教材依然很少。医学英语涉及面广,涉及专业多,对专业知识要求高,教材编写常常或过于深奥或流于科普。各医学院校基本是自选教材,而现有教材中普遍缺乏听说和写作内容,基本以阅读为主,形式也雷同于传统的大学英语精读课程的教学模式。以我校口腔系开设的口腔英语为例,选用的教材为武汉大学的《口腔医学专业英语》,该教材是口腔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指定教材,但同样存在内容多、难度大、形式单一、只注重阅读能力的培训、没有涉及听说写部分的问题。
再次,各院校学科设置不统一,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有的学校招收文科生,有的招收理科生;有的高校为四年制,有的高校为五年制;有的学校授予文学学士学位,有的学校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还有个别院校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文科生的优势在于英语能力普遍较强,理科生的优势是医学课程接受能力强。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制订统一的教学大纲,在教学过程、课程测试、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的研究等多方面的测评工作中存在诸多不便,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医学英语专业主干课程的整体规划和各院校之间的相互交流。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学领域的国际交流日趋广泛,医学英语专业的继续发展是大势所趋,解决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瓶颈问题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医学英语的师资队伍建设。这是改善医学英语教学基本建设的关键因素,针对医学英语专业研究生较为匮乏,高校招聘应“不拘一格降人才”,对特别优秀的本科生可以破格录用,并大力度培养医学英语专业的研究生。同时应鼓励英语教师学习医学知识,医学教师提高英语能力,各医学院校间可选派教师积极进行交流学习,互取经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派医学英语教师出国进修。二是进行核心课程教材的统一编写。在教材的编写上应突出医学英语语言特点,如外来词多、词形长、长句多,应尽量采用原文。在内容的选择上,应根据学生的英语能力和医学水平,注意篇幅和难度的循序渐进,不仅要注重医学英语的内容,还应帮助学生了解医学发展脉络和前沿医学知识,并使他们初步掌握运用英语进行医学应用文体写作的基本能力,做到语言和专业学习有机统一。三是应尽快制订医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教学方法、步骤和目标,指导医学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使医学英语教学工作有章可循。
在医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熟练掌握英语技能、广泛了解医学基本学科的医学英语专才作为桥梁,将西医介绍进来,把中医介绍出去。因此,应充分认识到医学英语教学在高等医学院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努力培养出具有较高水平的医学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淑霞.加强与改进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工作的若干思考[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4,5:13-16.
[2]刘志辉,徐育年.中国医学英语教学发展探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3:2078-2080.
[3]马雁.ESP理论视角下的医学英语课程设置及其教学探索――基于医学英语教学的个案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9,125: 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