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早产儿护理最关键的措施范文

早产儿护理最关键的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早产儿护理最关键的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早产儿护理最关键的措施

第1篇:早产儿护理最关键的措施范文

A. 胎龄>28周至40周的新生儿

B. 胎龄>28周至

C. 胎龄≥37周至

D. 胎龄为第37周的新生儿

E. 胎龄

C

2. 过期产儿是指

A. 胎龄>37周至

B. 胎龄>37周至

C. 胎龄>40周至

D. 胎龄>40周以上的新生儿

E. 胎龄≥42周的新生儿

E

3. 巨大儿出生1小时内体重超过

A.1000g

B.2000g

C.3000g

D.4000g

E.5000g

D

4. 正常出生体重儿出生1小时内体重在

A.1000g ~2000g 之间

B.1000g ~3000g 之间

C.2000g ~4000g 之间

D.2500g ~4000g 之间

E.2500g ~5000g 之间

D

5. 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差,体温的维持主要依靠

A. 适宜的环境温度

B. 足够的母乳吸入

C. 自发的肢体活动

D. 肌肉的收缩产热

E. 棕色脂肪的产热作用

E

6. 中性温度是指

A. 肛温

B. 腋温

C. 皮温

D. 体温

E. 环境温度

E

7. 关于早产儿的特点,正确的是

A. 皮肤毳毛多

B. 足底纹理多

C. 乳腺有结节

D. 头发分条清楚

E. 指甲达到指尖

A

8. 正常足月儿宜在生后何时开奶

A. 半小时

B.1小时

C.2小时

D.3小时

E.6小时

A

9. 在新生儿下列哪种现象为正常的

A. 生后24小时后排胎粪

B. 生后24小时内发现皮肤黄疸

C. 生后36小时心率200次/分

D. 生后48小时后排尿

E. 生后48小时呼吸频率44次/分

E

10. 新生儿神经反射检查,下列哪项属正常的

A. 颈强直阳性

B. 拥抱反射阳性

C. 握持反射阴性

D. 吸吮反射阴性

E. 觅食反射阴性

B

11. 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体重一般于生后何时恢复到出生体重

A.1天左右

B.5天左右

C.10天左右

D.20天左右

E.30天左右

C

12. 下列哪项不是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状态

A. 红臀

B. 马牙

C. 假月经

D. 乳腺肿大

E. 生理性黄疸

A

13. 关于新生儿的特点,正确的是

A. 体液免疫功能较完善

B. 肾小球滤过率高,浓缩功能好

C. 消化道面积较小,肠壁通透性较差

D. 呼吸较快,节律可不规则,心率波动大

E. 体温调节中枢不健全,体表面积相对小,不易散热

D

14. 早产儿有呼吸暂停,主要是因为

A. 膈肌位置高

B. 肋间肌肌力弱

C. 肺泡数量相对少

D.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少

E. 呼吸中枢相对不成熟

E

15. 母体的免疫球蛋白能通过胎盘转移给胎儿的是

A.IgA

B.IgD

C.IgE

D.IgG

E.IgM

D

16. 早产儿病室适宜的温湿度为

A. 温度20℃,相对湿度55%~65%

B. 温度24℃,相对湿度55%~65%

C. 温度24℃,相对湿度40%~50%

D. 温度30℃,相对湿度40%~50%

E. 温度30℃,相对湿度55%~65%

B

17. 关于生理性黄疸的特点,正确的是

A. 以结合胆红素为主

B. 生后7天~14天出现黄疸

C. 早产儿生后2周内黄疸消退

D. 足月儿生后4周内黄疸消退

E. 一般情况好,不伴有其他症状

E

18. 早产儿生理性黄疸消退的时间是

A.2天~3天

B.4天~5天

C.7天~14天

D.2周~3周

E.3周~4周

E

19. 关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正确的是

A. 黄疸在生后2周消失

B. 黄疸持续不退或退而复现

C. 黄疸多在生后2天~3天出现

D. 胆红素每日上升不超过85μmol/L(5mg/dl)

E. 血清结合胆红素浓度小于34μmol/L(2mg/dl)

B

20. 新生儿ABO 血型不合溶血症是属于

A. 异常血红蛋白

B. 红细胞膜的缺陷

C. 红细胞酶的缺陷

D. 同族免疫性溶血

E. 异族免疫性溶血

D

21. 新生儿黄疸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应首先考虑

A. 新生儿肝炎

B. 生理性黄疸

C. 新生儿败血病

D. 新生儿溶血症

E. 先天生胆道闭锁

D

22. 为降低胆红素浓度,防止或减轻核黄疸,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是

A. 换血疗法

B. 光照疗法

C. 白蛋白静滴

D. 激素口服用

E. 苯巴比妥口服

B

23. 足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消退的时间是

A.2天~3天

B.5天~7天

C.10天~14天

D.2~3周

E.1个月

C

24. 关于新生儿体温调节的特点,正确的是

A. 体温调节功能较好

B. 体表面积小,不易散热

C. 能量储备少,产热不足

D. 皮下脂肪厚,保温作用好

E. 皮肤血管丰富,利于维持体温

C

25. 新生儿轻度窒息,Apgar 评分为

A.0分~3分

B.0分~5分

C.4分~7分

D.5分~8分0

E.8分~10分

C

26. 新生儿黄疸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应进行换血疗法

A. 黄疸在生后2天~3天出现

B. 每日胆红素上升不超过85μmol/L(5mg/dl)

C. 血清总胆红素

D. 血清总胆红素

E. 血清总胆红素>342μmol/L(20mg/dl)

E

27. 新生儿窒息ABCDE 复苏方案中,最根本的是

A.A(清理呼吸道)

B.B(建立呼吸)

C.C(维持正常循环)

D.D(药物治疗)

E.E(评估)

A

28. 新生儿窒息ABCDE 复苏方案中,最关键的是

A.A(清理呼吸道)

B.B(建立呼吸)

C.C(维持正常循环)

D.D(药物治疗)

E.E(评估)

B

29. 新生儿窒息复苏,应在出生后首先

A. 心脏按摩

B. 用面罩供氧

C. 弹足底或刺激皮肤以引起啼哭

D. 注射5%碳酸氢钠和呼吸兴奋剂

E. 用吸管吸出鼻、口腔及咽喉中粘液和分泌物

E

30. 新生儿窒息复苏,胸外按压的部位是

A. 胸骨体中间处

B. 胸骨体中1/3处

C. 胸骨体中下1/3处

D. 胸骨体中1/4处

E. 胸骨体中下1/4处

C

31. 新生儿窒息复苏,胸外按压的频率是

A.60次/分~80次/分

B.80次/分~100次/分

C.100次/分~120次/分

D.120次/分~140次/分

E.140次/分~160次/分

C

32. 新生儿窒息复苏,胸外按压的深度为使胸骨下陷

A.1cm ~2cm

B.3cm ~4cm

C.4cm ~5cm

D.5cm ~6cm

E.6cm ~7cm

A

33. 新生儿窒息复苏,清理呼吸道后应立即

A. 吸氧

B. 人工呼吸

C. 注射呼吸兴奋剂

D.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E. 拍打或弹足底以刺激呼吸

E

34. 足月新生儿窒息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 低钠血症

B. 心源性休克

C. 持续性胎儿循环

D. 缺血缺氧性脑病

E.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D

3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主要的病理变化为

A. 脑水肿

B. 颅内出血

C. 脑细胞变性

D. 脑组织坏死

E. 脑内炎症细胞浸润

A

36. 产后感染的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

A. 经胎盘

B. 经产道

C. 经肠道

D. 经脐带

E. 经口腔粘膜

D

37. 我国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A. 厌氧菌

B. 葡萄球菌

C. 肺炎球菌

D. 大肠杆菌

E. 溶血性链球菌

B

38. 新生儿败血症早期最主要的特点是

A. 高热

B. 激惹、惊厥

C. 皮肤有伤口

D. 黄疸、肝脾大

E. 缺乏特异症状

E

39. 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 硬肿症

B. 骨髓炎

C. 二重感染

D. 化脓性脑膜炎

E.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D

40. 新生儿败血症治疗的关键是

A. 营养支持

B. 对症治疗

C. 免疫治疗

D. 维持体液平衡

E. 病因治疗及病灶清除

E

41. 新生儿,生后半小时。出生体重2250g ,皮肤毳毛多,头发细软、分条不清,乳腺无结节,足底光秃无纹理。此新生儿为

A. 早产儿

B. 过期产儿

C. 正常足月儿

D. 低出生体重儿

E.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

E

42.36周早产儿,破膜20小时娩出,生后3天因精神萎靡、不吃、不哭入院。体检:反应差,体温35.5℃,皮肤黄染,前囟平,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肋下2cm ,质软,脾左肋下1cm 。为明确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 血型

B. 血常规

C. 尿常规

D. 血培养

E. 血清胆红素

D

43. 足月新生儿,日龄7天,生后第3天开始面部及巩膜黄染,渐波及躯干,吃奶及精神好,红细胞5.0×1012/L,血红蛋白150g/L,网织红细胞0.005(0.5%),总胆红素171μmol/L(10mg/dl),谷丙转氨酶30单位。最可能的医疗诊断为

A. 生理性黄疸

B. 新生儿肝炎

C. 新生儿溶血症

D. 新生儿败血症

E. 先天性胆道闭锁

A

44. 新生儿娩出1分钟时心率96次/分,呼吸不规则,四肢活动好,弹足底能皱眉,躯体肤红,四肢青紫。Apgar 评分为

B.8分

C.7分

D.6分

E.5分

D

45. 患儿生后24小时,出生体重3200g ,血清总胆红素307.8μmol/L(18mg/dl),未结合胆红素156.5μmol/L(15mg/dl),最主要的护理措施

A. 光照疗法

B. 换血疗法

C. 按医嘱输鲜血

D. 按医嘱补充白蛋白

E. 按医嘱口服鲁米那 A

新生儿日龄3天,足月顺产,生后第2天出现黄疸,渐加重伴不吃、不哭、不动,查体:重度黄染,精神萎靡,心肺检查无明显异常,肝肋下2.5cm ,脾肋下1cm ,脐部少许脓性分泌物。

1 初步考虑最可能为

A. 新生儿肺炎

B. 新生儿肝炎

C. 生理性黄疸

D. 新生儿败血症

E. 新生儿溶血症

D

47. 护理诊断可能性最小的是

A. 自我形象紊乱

B. 皮肤完整性受损

C. 有体温改变的危险

D. 潜在并发症:化脓性脑膜炎

E.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A

48. 护理措施中,不必要的是

A. 维持体温稳定

B. 保证营养供给

C. 防止交叉感染

D. 清除局部感染灶

E. 按医嘱使用利尿剂

E

患儿,出生时皮肤苍白,心率40次/分,无呼吸,四肢略屈曲,弹足底无反应。

49. 患儿Apgar 评分为

A.0分

B.1分

C.2分

D.3分

C

50. 其窒息程度为

A. 无窒息

B. 轻度窒息

C. 中度窒息

D. 重度窒息

E. 极重度窒息

D

51. 首要的处理是

A. 输血

B. 窒息复苏

C. 补充钙剂

D. 肌注安定

E. 静滴白蛋白

B

52. 小于胎龄儿

A. 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的新生儿

B. 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20百分位以下的新生儿

C. 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50~60百分位之间的新生儿

D. 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90百分位之间的新生儿 E. 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90百分位以上的新生儿 A

53. 适于胎龄儿

A. 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的新生儿

B. 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20百分位以下的新生儿

C. 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50~60百分位之间的新生儿

D. 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90百分位之间的新生儿 E. 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90百分位以上的新生儿 D

54. 大于胎龄儿

A. 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的新生儿

B. 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20百分位以下的新生儿

C. 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50~60百分位之间的新生儿

D. 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90百分位之间的新生儿 E. 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90百分位以上的新生儿 E

55. 生理性黄疸

A. 输白蛋白

B. 护肝治疗

C. 抗感染治疗

D. 无需特殊治疗

E. 根据病因综合性治疗

D

56. 病理性黄疸

A. 输白蛋白

B. 护肝治疗

C. 抗感染治疗

D. 无需特殊治疗

E. 根据病因综合性治疗

E

57. 母乳中含量较高的免疫球蛋白

A.IgA

B.IgD

C.IgE

D.IgG

E.IgM

A

58. 可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A

B.IgD

C.IgE

D.IgG

E.IgM

D

59. 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体多为

A. 葡萄球菌

B. 绿脓杆菌

C. 大肠杆菌

D. 肺炎双球菌

E. 流感嗜血杆菌

C

60. 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体多为

A. 葡萄球菌

B. 绿脓杆菌

C. 大肠杆菌

D. 肺炎双球菌

第2篇:早产儿护理最关键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方法与技巧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376-01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最基本治疗方法,如何提高穿刺成功率,为急危重症患儿赢得宝贵救治时间,有重要意义.由于穿刺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存在一定方法与技巧,多年临床实践研究,我体会到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总结以下几点:

1.穿刺静脉

选择良好静脉是保证成功的前题,粗细长短、充盈度弹性等都影响成功率。额缝、冠缝、矢状缝、人字缝均有静脉走向,额正中静脉、颞前静脉、耳后静脉均可看清。

2正确判断动静脉血管

2.1动静脉血管分辨 :小儿哭闹时动静脉均突起,动脉搏动静脉则无。看颜色静脉呈青色或蓝色,细小静脉暗紫红色,多次穿刺为暗灰色,穿刺前要细鉴别。哭闹时头皮变红或紫色,当有湿疹、药疹、疱疹、麻疹等肤色难分别,用手指在局部寻找血管走向,沿走向作一印记并进针,从而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

2.2动脉血管有明显搏动感:进针后血管内压力大,液体不滴,血液倒流输液管内若挤压,患儿尖叫或大哭,血管呈白色树枝状,应拔出加压后重穿。

3穿刺过程及方法

3.1细小静脉穿刺法 胖患儿头皮静脉不明显,一般在头皮边缘才有细小静脉显露,可用酒精棉签反复擦试,酒精有扩张血管作用,针尖斜面选短些。观察回血时将调节器置滴壶下端,距针头60cm效果最佳。未见回血,不急退针,松开调节器试滴,通畅无肿胀可固定。非常细小的毛细血管,选适当针头穿刺或逆行穿刺。

3.2根据解剖位置穿刺 用手指触摸静脉在皮肤有无“沟痕”感,确定走向。额骨正中和冠状缝处手触摸皮肤有“沟痕”感,即找到额静脉,颧弓根向上触摸到“沟痕”感,即颞前静脉,耳廓后方,相应静脉部位触及明显“沟痕”感,即是耳后静脉,穿刺针头与皮肤呈10~15度,若有落空感,无肿胀可固定。

3.3 争取一针见血 是减轻疼痛的主要方法,从血管正上方迅速刺入,然后平行进针。

3.4颅骨缝间静脉穿刺方法 小儿头颅沿额缝、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均有静脉走向.沿骨缝45~60度角刺入皮内0.5~1mm,见回血固定。

3.5未见回血的处理 调整针头方向,无回血,考虑回血慢或针头阻塞,挤压输液管,针头不在血管内,局部会肿包,应将鼓起的包稍按压,让少量液体皮下吸收,微退针,看清血管再进针,也可将头皮针和无菌用水注射器连接,边穿刺边回吸,难度大时,两名护士同时操作,见到回血,确认无气泡,接上输液管,液体通畅固定。此法适于重度脱水、血管较细回血慢或不回血时。

3.6. 小儿哭闹躁动不配合的处理 哭闹躁动挣扎不易进针,嘱家人抱紧协助固定,沿静脉走向穿刺,当针头有突破感,可确认在血管内,有时因针头紧贴血管壁暂无回血,立即退针导致穿刺失败,由于哭闹躁动导致静脉压力大,若出现外渗不必紧张,勿需拔针,沿走向继续进针,见回血固定。

3.7穿刺成功的怀抱法 穿刺成功仅完成初步工作,关键在固定和家长是否能正确配合。患儿哭闹躁动,出汗不易固定,擦汗后才贴胶布,嘱家长看好孩子。让家长以喂奶姿势从穿刺部位对侧抱住小儿,将小儿的一手抱于腋下,扶好另只手,以防扯掉输液针管。或在患儿固定的睡觉时间内穿刺,这样可有效保证治疗顺利完成。

3.8穿刺成功的固定技巧 穿刺成功固定最关键,让同事或家长协同配合,需要垫针柄时,把棉棍抽出,用棉花垫高针柄或直接用第二根做交叉的胶布,适当垫高针柄,它有一定弹性,不易刺破血管。或用长胶布、纱布绷带绕头一周,还可用一段阔的松紧带两端缝上尼龙搭扣,使用方便,可多次使用[3]也可将输液管固定于穿刺部位同侧耳廓,因无汗腺易固定。

4. 良好的沟通技巧

4.1护士与家属沟通:穿刺失败不顺利时,家属脸难看话难听,甚至辱骂护士,使护士心理压力大,护患双方此时应该进行有效沟通。语言得体、动作稳重、态度诚恳取得家长的信任,包括耐心解释,操作熟练,切不可简单生硬[1]。良好的护患沟通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起重要作用,争取他们信任理解和积极配合。

4.2护士与患儿沟通 穿刺不成功时,让患儿暂休息,要亲切安慰,语言温柔,鼓励性语言与之交流。婴幼儿可抱入怀中,轻抚头部或脸部及躯体使其安静,停止哭泣再行穿刺。

4.3护士要有儿童心理学知识 穿刺时患儿产生紧张恐惧哭闹,拒接受治疗,护士要亲切和蔼温柔取得患儿信任,减轻患儿紧张心理,消除陌生感。对不配合治疗的患儿通过鼓励,玩耍、缓解患儿紧张情绪,减少哭闹[2]。了解时尚的流行儿歌及童谣,掌握在播的动画片及卡通片并熟习片中的英雄和代表真、善、美的动物或人物告诉他不哭是好孩子,夸他勇敢坚强,这与患儿沟通特有帮助,能找到共同点,从而转移注意力,使之配合。

5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5.1护士要有良好心理素质:小儿头皮穿刺,因回血慢、血管细、技术高,在选静脉、进针角度和深浅都有一定技巧,工作实践中仔细琢磨,熟能生巧。但由于家长不信任,易造成胆怯不自信,而穿刺失败。因此要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在准备进针,撕扯胶布,找血管时,主动与家属和患儿沟通,扎不中时诚恳道歉取得谅解。

5.2必须有沉稳心态 :克服畏难情绪,向家长说明,取得理解配合。要有信心,沉着练干胆大心细,有条不紊,最精湛的技术才赢得患儿及家长信任。

6.穿刺时注意事项

6.1在穿刺过程中: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出现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呼吸困难,窒息憋气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6.2增强安全意识 :做到心中有数,严格三查八对及无菌操作,具备良好的情绪控制力,防止忙中出错,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6.3扎止血带方法 :距离与松紧度要适中,一般在静脉上方4~5cm处,早产儿、新生儿及皮肤细嫩者松些。对较胖儿要紧些,注意保护血管,从远端小静脉开始,由远而近,由细到粗。动作要轻巧、准确、迅速、稳健,一针见血,一气呵成,减少患儿痛苦。

6.4穿刺执针手法 :右手拇指和食指执针柄前、后,指尖顶到针柄的根部不可触及针梗,此法执针稳妥手背朝上,手指灵活且进入皮下后不用变换手法操作顺畅。

7讨论

提高小儿头皮穿刺水平,必须具备良好心理素质,进行有效沟通,熟练穿刺方法和技巧,克服畏难情绪,争取家长配合与理解,善于总结经验,掌握解剖知识和特有骨性标志及精湛娴熟的技能,更好提高穿刺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孙伟红.100例门诊输液患儿的护理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159-160.

[2]荆王珍.杜兆霞.不同病人静脉穿刺的护理[J].齐鲁医学杂志,2001,16(1):70.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