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考古学研究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国考古学 一级学科 挑战 建议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我国学科体系进行调整,将历史学一分为三,把原为历史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的考古学和世界史提升为一级学科。新的学科体系的建立,为考古学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随之而来的,我们面临着如何更加合理地设置二、三级学科的问题。这个问题关系到中国考古学未来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格局,故不可小觑。目前的分类方案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将考古分为6个二级学科,分别为考古学理论与考古学史、史前及夏商周考古、秦汉至元明清考古、科技考古、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和专门考古,其中专门考古中,包括了目前还不具备成为二级学科的一些学科,如古代文字与铭刻、外国考古、文物保护技术、美术考古等。而北大的学者鉴于中国考古学正在发展成为理论上多源、研究方法多样、研究技术全面现代化的跨学科交叉综合体系,主张设5个二级学科,分别是:中国考古学、外国考古学、考古学理论与方法、专门考古和博物馆与遗产保护科学,这种划分也值得借鉴。
在科技发展迅速、跨学科交流频繁、国内外合作进一步加深的大环境下,文物保护事业和科技考古迅速发展,再加上晋升为一级学科的重要机遇,一起构成了中国考古学发展的新的时代背景。在新的背景下,中国考古学面临着怎样的考验,如何去解决这些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懈的探索和深入的思考。
一、 当代考古学面临的挑战
考古学自身的学术定位问题是我们首先面临且必须解决的问题,这切实关系到考古学学科的发展方向。
2001年9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了一场题为“考古学的定位”的学术研讨会,约有近50位中外学者参加了研讨,就现代意义上的考古学究竟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还是应该从属于人类学或历史学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与会的学者较为普遍的认为,随着自然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在考古学科中更为广泛的应用以及人文学科领域的方法和理论不断的渗透,考古学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之势,这种发展使得现代意义上的考古学与以往的传统考古学已有很大的不同。大多数学者都承认考古学应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并且应当成为与人类学和历史学同样的一级学科,而不应该被置于他们的附属下。笔者认为,考古学有着独特的研究视角及研究方法,其学科地位是不可取代的。但我们所言的“传统考古学”并不是与现在所定义的考古学截然分离。“传统考古学”所倚重的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两大方法延续到现在虽已不能作为主要的方法对考古现象予以解释,但其思想贯穿于考古研究的始终。此外,前后对于人类起源及进化、文明发展进程、农业起源等重大问题的关注都是一致的。
中国考古学正处于发展的转型期,观念的转变以及新的方法手段的推广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然而这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我们也必须通过这个过程对现有的考古资源进行整合,制定新的阶段性目标,实现学科的进步和发展。目前中国考古学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尚存在学术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课程设置落后于时展潮流的问题突出,培养计划中还存在着一些已经与时代脱节的课程,而一些先进的技术并未得到介绍和引进。这就使得高校培养出的人才存在知识陈旧,知识结构不完整,国际视野不开阔,理论创新能力差等问题。学科建设的失衡问题也较为严重,体现在考古和博物馆专业发展程度上的不平衡,中国考古和外国考古研究团队的不平衡,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人才比例的不平衡,研究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比例的不平衡等问题上。
二、对考古学未来发展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解决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人才培养出现的矛盾,适应新形势下考古文博事业发展的需要,使中国考古学能够沿着符合学科发展规律的轨迹运行和发展,笔者认为需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应当精心布局,建立完善、全面的中国考古学学科体系。我们当以此次学科体系调整为契机,对中国考古学的学科体系进行认真的梳理,继续巩固旧有的优势学科,投入更多的力量建设薄弱学科,更加注重交叉学科的发展和与国外考古学的交流,建立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话语权、注重方法和理论创新、更加严谨科学的中国考古学学科体系。
其次,适当地调整现有的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着力解决高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人才供需矛盾。考虑到文物保护人才的缺口,具备条件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应该考虑在本科生或研究生培养阶段增设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或方向。应摒弃旧有的轻文物保护重考古发掘的做法,转变观念,尽快培养一批技术扎实、学术能力突出的文物保护人才。
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高校;考古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264-02
高校考古教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受到广泛关注的热门学科。但目前考古学专业教学存在很多弊端,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如何改革高校考古教学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任。本文认为高校考古教学改革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形成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学理论和方法三位一体的改革体系。
一、用“求是”的理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考古专业的首要目标就是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制度。21世纪中国高等院校培养考古人才的标准是懂得文物考古法规、多学科基础知识扎实、学术思想进步、具有娴熟的田野技术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综合人才。然而,当代考古学人才的培养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一方面高校内部考古学科的资源仍相对匮乏。“考古学本身是一门基础的人文学科,但其研究理念和方法技术却具有文理交叉的性质,在对古代遗存进行分析研究的过程中,不但需要多种仪器设备,也需要具有多种知识背景的人员”[1]。如果高校过于看重招生数量和规模,依据招生盗颗渲醚Э谱试础⑷范ㄊψ时嘀疲或者简单地将考古学作为人文社会学科进行资源配置,就会严重地限制考古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另外,考古专业的课程设置也不甚合理,专业分割过细,知识结构单一,多学科融合层面相对薄弱。此外,在硕士研究生培养层面上,面临着本科非考古专业的人数较多、生源基础差的问题。很多考古专业本科生放弃了本专业的学习深造机会,改行从事其他专业的工作;大量的非本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却带着对考古学的误解步入考古专业攻读硕士学位。这些学生的考古学专业基础相对较差,在硕士阶段首先面临的就是考古学专业基础和专业实践的补课问题,更高层次研究能力的培养无疑会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博士研究生由于种种因素限制,与研究课题相结合的田野工作难以开展,因而导致依托田野发掘和第一手资料开展的博士学位学术成果数量不多。要改变这一现状,关键是要实事求是,立足于人才培养现状深化改革。总的说来有两个原则:一是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必须与现实社会的发展需要相适应,成为向社会培养输出优秀人才,促进社会发展进步;二是必须尊重自身的发展规律。考古人才培养改革必须在保持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全面发展。总之,在考古学的人才培养方面要实事求是,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该怎样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学科内容都要从实际出发,不可人云亦云,照搬照抄。
二、根据运动理论促进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要依托于人才培养目标,而人才培养目标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变化的,培养什么样的考古学人才不同的历史时期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学科建设也要不断改革和完善,用运动的原理改革学科建设才是正确的方向。
首先,用运动的观点构建史前史。史前史占据人类历史的很大一部分,不能忽视,特别是人类、农业和文明三大起源问题。将这些考古学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及时补充到学科中,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启发他们从世界历史体系角度来审视中国古史,弥补了文献古史的不足和局限。
其次,用运动的原理建设考古学学科体系。“考古学的研究打破了中原中心论的错误与偏执,将中原之外的灿烂文化揭示出来。这一方面的内容在学科体系构建时需要重点关注,比如商时期的四川盆地出现了不低于中原文明的三星堆文明,北方草原也有极富游牧文化特色的青铜文明。通过与文献的对比,有助于学生摒除中原文化优于其他地区文化的错误史观,对于学生树立以考古学学科新知识体系为基础的正确历史观有重要作用”[2]。
再次,用运动的原理丰富历史学学科资料。教学中要适当增加史料比例,将不同历史时期的考古资料与历史文献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讲授,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辨析、解读,将历史文化的背景与考古资料对照分析,增强学生的证据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比如,礼制在中国古代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政治、思想和民俗上都有诸多表现,文献记载相当普遍,而其物化表现形式也在考古资料中大量存在,在教学内容设计中应将这些内容突出。
第四,地方史的研究往往是地方院校历史专业的重要内容。我院考古专业根据考古新发现及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加红山文化等特色考古学文化内容,使学科建设随着考古发现不断推进。这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地方历史文化的认识,并有助于学生地方文化情结和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的形成。
总之,考古教学很多领域都有扩展的空间,考古学的学科建设要与时俱进,教学改革也应永远处于运动中。
三、根据实践理论更新教学理念
考古实践既是培养考古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考古教学改革一定要遵循实践的原则。
首先,考古学是文理交叉学科,实践环节在其中居于重要地位,因此考古学专业应该加大考古学专业研究生实践的力度,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目前,学界以及教育界己经认识考古实践在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比如,开创了田野学校这一培养考古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新途径,期望能从根本上解决课堂讲授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
其次,考古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国家各项事业对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研究生阶段的田野实践应被纳入考古学科研究生专业的培养计划中,以便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达到高校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之培养目标。
再次,考古学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其发展既和其他人文学科一样,受到历史、政治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又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田野调查虽然也受以上因素制约,但仍然不可或缺。同时,田野实践在我国考古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中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根据当前对考古学人才的要求:即着重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我们认为田野实践的开展和推行对我国高等院校考古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落实科研、理论、实验交叉融合的保障。基于这一指导思想,在注重考古学专业研究生基础训练的同时,应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学术创新能力”[3]。在教学改革中,除了要强调进行考古学的基础训练,即要求研究生熟练掌握国内外考古领域的基本理念、调查方法和资料分析方法,同时更要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进行学术创新的能力。
四、用发展的观点促进教学方法改革
考古学研究的对象是古代的遗迹和遗物,考古专业的学生需要熟悉各时期遗迹、遗物的特征和演变规律,因此教学中直观的内容占有较大比例。而传统的考古教学一般是课堂灌输,缺少考古调查、发掘和遗物等直观、动态化演示,因此,必须用发展的观点审视课堂传统教学模式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大量r活的图片和视频资料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研讨兴趣,因为考古学本身就是直观的、动态的,学生学习方法也在不断在调整变化中,所以考古教学方法也要不断变化。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技术在考古学教学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在教学当中,多媒体教学法的高效、规范、声像结合,大大优化了考古学教学,并被学生所接受。在考古教学中采用这种教学手段,可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将复杂事物简单化,将微观事物宏观化,并能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另外,通过多媒体教学,又可以节省时间,来进行其他的课堂教学,如组织和本节课相关的课堂讨论、学生主题发言、读书报告会等辅教学活动”[4]。更重要的是它能使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及课堂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对于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开拓学生学术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丰富、轻松的学习环境。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形声化、表现手法多样化,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路刺激,使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这就从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听课造成的疲劳和紧张,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除了采用多媒体技术外,还要综合分析各个门类考古的学科特点,用“发展”的理论调整教学方法。因为考古学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学科,它和历史学、古文字学、语言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植物学、动物学、体质人类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各个门类相关的考古学信息,培养专业性强、学识精深的各门类考古学人才。时代在不断发展进步,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而调整。
总之,高校考古教学改革要立足于时代需要,实事求是,要不断完善学科建设,遵循考古学的实践性原则,不断改革创新,更新教学方法。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指导高校考古教学改革,有利于充分合理地利用高等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也必将取得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韩国河.关于考古学人才培养的思考[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137―138.
〔2〕彭长林.历史专业考古学教学改革探讨[J].凯里学院学报,2015,(01):164.
[关键词]宗教考古;宗教;研究方法;学科定位
宗教考古学是考古学的一个分支,它有着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目的,因此成为考古学的一个分支。那么,作为宗教考古学的上位概念――宗教又应当怎样理解呢?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认为“宗教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 ,“它本质上是一种“颠倒的世界观”。科林・伦福儒与保罗・巴恩则引用一本权威辞典的定义,认为其“表示一种信仰的行为或举止,或崇拜以及取悦于某种神圣的统治力量”,这样,“宗教就成了一个信仰的框架,并涉及于超自然、超人类以及超出日常的物质世界的人类能力…同时,宗教也是一个社会机构…它有助于一个社会有规律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1]。可以说,宗教既抽象又具体,并且像维柯所断言的那样,“宗教,一如人类其他知识和文明,也是人类原始心智的产物,其发展也是一个经历不同发展阶段的有机过程,而且其中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重复的,都具有各自的特点。[2]”整个宗教的历史发展从一方面来看,是一个从“自然宗教”到“多神教”和“一神教”的发展过程,而从另一个方面看,则又是一个从“氏族宗教”到“民族宗教”和“世界宗教”的发展过程[3]。在人类宗教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两条路线的各个环节并非一一对应,但却是大体平行的。通过对其发展过程进行梳理,使我们更容易抓住宗教的本质。
宗教考古学的研究目的是复原古代宗教活动的发展历程。但由于学科所固有的局限性,考古学研究宗教具有很大的难度,因为我们所发现的遗物遗迹并不会明确表述它们在宗教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另外,宗教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很难与人们的日常活动区分开,例如在宗教仪式上出现的器物可能庸俗化,成为日常生活必需品。具有宗教涵义的动作行为可能是对习俗的再包装。因此,从物质文化来研究宗教需要有特殊的方法论,而不能仅仅依据个别的发现就将其与宗教活动联系起来,首先要做的就是辨识。
科林・伦福儒和保罗・巴恩认为,如要将宗教活动和日常活动区分开来,应当特别关注与宗教活动有关的那些超自然的物体或器物。宗教的祭祀仪式是对神灵或超自然力量表示敬畏的一种活动,其一般来说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是使用一些有助于集中注意力的手段,比如利用神圣的地点或辅之以特殊的光线、声音与气味去吸引信徒们的注意力,这样能够表现出主祭者狂热的宗教热情。
另外需要区分人界与神界。祭祀活动的焦点是现实世界和神界的交界区,这是一个充满危险的特殊而又神秘的区域,任何不洁和不当的行为都有可能带来危险。因此,梳洗和清洁是祭祀活动必备的程序。
对于有效的祭祀活动,神或某种超自然的力量在某种意义上必须与人同在。在大多数社会中,神都是以某些物质形式或形象予以象征。这种象征物不一定非常复杂,比如一种符号或容器里看不见的东西都可以被用来代表神灵,这就是神祗象征物。
此外,祭祀活动不但包括语言和动作的祈祷和景仰,而且常常需要一种积极的参与活动,比如宴饮和舞蹈,此外还包括贡献给神灵的供品和牺牲。从考古角度而言,如果在一个地点或地区能够发现较多和较明确的祭祀标志的话,也就是参与宗教仪式的遗迹与祭品的遗存,那么就有充分的理由来推断宗教活动的存在[4]。
通过对与这四个方面相关的证据的统计,我们自然而然能轻易提高辨识结果的准确性。
宗教考古学是认知考古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认知考古学,是从物质遗存来研究古代人类的思维方式,相应的,宗教考古即是通过这种研究方法来探讨还原古人的宗教思维及行为方式。这一新型考古学科的兴起,使考古学研究开始触及过去认为无法企及的有关人类精神层面的问题。那么,我们为何要研究古人的信仰呢? [5]
首先,我认为考古学研究中这样的探索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在考古工作中,发掘的对象,不论是遗迹还是遗物,经常会与宗教有关,那么我们就会自然而然的想通过研究这些遗迹遗物来破译其背后所蕴含的宗教思想。
其次,在以历史文献的角度处理考古学证据的研究方法的指导下,必然会涉及对人类思维、信仰的研究。
最后,考古是通过一种哲学观来研究古代社会,如果不涉及人类的思维、信仰,那么可以说就无法讨论人类的行为。诚然,用考古学的方法研究宗教,研究古人思维信仰会有诸多的的难点,如,科学研究很难从物质现象的实证研究去检验思想。人类行为心理学家认为,我们永远也不知道现在的人的心里在想什么,只能观察记录他们的行为以判断动机,显然,研究古人的想法就更加困难。这需要符号学、心理人类学、宗教人类学甚至医学人类学等多角度研究,才能得出相对正确的结论。再比如,对人类思想的研究不是达成考古学目标的必要条件。在文化学者看来在考古学上复原古人的信仰和感觉的可能性很小,实际研究状况也表明确实在这一领域倍感吃力。从这个意义上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在新考古学中“认知考古学”的研究处于一个次要位置。
所以,以考古学的方法研究宗教现象,以达到复原古代宗教活动的目的还有很多的路要走,而宗教考古学研究也更期待多学科交叉的灵感以获得新的理论突破!
参考文献:
[1][4]科林・伦福儒、保罗・巴恩 ,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M],文物出版社,2004
[2]维柯,新科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刘庆柱
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历史学部主任、学部委员、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考古学报》《考古学集刊》《中国考古学》(英文版)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考古学学科评审组专家。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委员。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古都学会名誉会长、德国考古研究院通讯院士。
研究领域主要为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学、古代帝王陵墓考古学和秦汉考古学。
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澳大利亚拉楚布大学、日本东京大学、韩国首尔大学、德国考古研究院、瑞典东方博物馆、意大利波罗尼亚大学、法国远东学院、墨西哥国立人类学研究所、秘鲁国立历史博物馆、埃及开罗大学、印度国立博物馆、巴基斯坦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越南考古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等海外著名大学、学术机构进行学术讲演、访问研究。
曾先后参加并主持秦都咸阳遗址、西汉十一陵、关中唐十八陵、秦汉栎阳城遗址、西汉杜陵陵园遗址、汉长安城遗址、秦阿房宫遗址等考古勘探、发掘。已出版考古学专刊、专著、论文集十余部,二百五十多篇。
专业介绍
考古学(本科)
门类:历史学
学制:4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简介:考古学就是根据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实物,研究古代社会历史的科学。按照考古学研究的年代范围、具体对象、所用手段和方法的不同,考古学可具体划分为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田野考古学及各种特殊考古学等分支。本专业培养具备考古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能在考古、文物、博物馆等事业单位及国家机关从事研究、教学、管理等实际工作的考古学高级专门人才。学习内容包括考古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考古学多学科交叉发展趋势和世界考古学发展概况,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接受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博物馆学、文物学理论、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古代汉语、史料学、地理学、第四纪环境学、古人类学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根据阳光高考网的统计数据显示,该专业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性别比例:男47%:女53%;近几年全国就业率区间:2010(85%~90%),2011(80%~85%);该专业全国报考硕士较集中的专业: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科学技术史等。
打开电脑,输入“刘庆柱”进行搜索,关于刘老个人经历的介绍性文字不多,更多的是他那一长串的研究成果。9月初的一天下午,记者带着众多读者对考古专业的好奇,敲开了刘老的办公室。“请进。”随着一声底气十足的回应,刘老起身,笑容满面地招呼我们进门,桌上早就备好了茶叶、水杯。
刘老比他的实际年龄年轻很多,面色红润,腰板挺直,精神矍铄,言谈间思维非常敏捷。两个小时的谈话,刘老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的大门,让我们体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穿越,考古,原来如此神奇!
大学招生指南:您认为考古学是一门怎样的科学?
刘庆柱:考古学是研究时间的科学。考古学所研究的时间,跟物理学研究的时间有差异。物理学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从物质结构角度来研究时间,而考古学则是以时间为轴,研究以人为对象以及和人相关的环境的科学,是一个更大的时空人文概念。因此说考古学也是人学,研究人的科学。人类通过考古了解自己从过去几百万年,几十万年一直到现在,历经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何种因素引起的。比如现在的各种疾病,以前就有吗?还是以前没有,现在变异了?找出发展变化的因素,就能为现在各种疾病的治疗提供有力的参考。
19世纪中期,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两门大学科结合的基础上产生了考古学,因此考古学也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它的很多方法论都是来自于自然科学,研究的问题却不单单局限于物品本身,而是透物见人,通过所发掘的物品,推断当时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机构、主流的思想文化,等等。
大学招生指南:我们该怎样理解考古学所研究的范围?
刘庆柱:如果划定一条时间分界线,分出古代和现代,分界线一侧的古代时空范围都是考古学所要研究的内容。人类的历史大约是200万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按中国来说才4000多年,不到整个人类长河的百分之零点几。因此要想弄清楚历史,必须要通过考古学,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几的问题都要考古学来解决。
我总说我这一辈子越干越觉得有点失望,失望在哪儿呢,好多东西越弄越不清楚了,越干越没头绪了。我总对我的学生说,你们年轻赶紧写,别到了像我这个年纪,前怕狼后怕虎总感觉没说透,下笔总有犹豫。但后来我也考虑,对于没有完全说透的东西也要辩证看,要是所有东西都说透了,那就没有科学了,科学就结束了。我能把科学做到头吗?不用说科学,就是科学的一个方面我也做不到头,因为它是滚动式的,发展的。什么是发展?发展就是否定之否定。真理都是阶段性的,没有永恒的,都是相对的,相对于这个时空阶段的认识论,认识基础,你只能看到这一步,而人的一生相对于你所要研究的东西来说,时间太短。所以考古学是永远奋斗不完的,既有魅力,也有挑战力,还有想象力。在这里你不能停步,也停不了步。
大学招生指南: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考古学呢?
刘庆柱:我初中那会儿就对历史、文学感兴趣。到高中时开始对哲学、世界史比较感兴趣。因为当时我家离图书馆很近,看书很方便,就去看了很多这方面的书,但后来我就觉得关于好多事情的评论反反复复的,反而弄不清楚了。比如历史,这中间还不是简单的好与不太好的说法区别,有可能是是与非、红与黑的差异,那么历史到底是什么样子?怎样弄清楚历史的本来面目?有没有更科学、更先进的办法去验证?不能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后来我就接触到了考古学,这是拿物说话的,这些被挖出来的东西,它本身不会带有立场、观点。但是写东西的人就有立场,有观点,尤其写作者是跟当时的历史、当时的政治、当时的经济、当时的文化有关的人。比如,不会说自己的民族不好,相信自己的信仰是最优越的,等等。但世界上没有“最”字号的,你要是最优越的,难道别人都是二等的!其实,世间万物没有绝对,恰恰是人类把许多东西说成了绝对。因此,想弄清楚事物的真实面貌,就得找些更客观的,更科学的手段去验证,才不容易被某些人为的资料所左右。
大学招生指南:您实际接触到考古后,感觉它跟您想象的一样吗?
刘庆柱:好像没差距。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我的关注点不在其他方面,就想着能够发现些什么东西,解决些什么问题;另一方面那个时代跟现在不一样,生活条件的反差没那么大,现在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70年代冬天都是用煤球炉子,里头外头一样冷,夏天里头外头一样热。可能有时候在地里头感觉还比家里要舒服点,但也不好受,像五六月的时候,钻到玉米地里去考古,那时候,地里玉米都长高了,人站在空地上都觉得热,钻到玉米地里头闷得很,钻探又不能穿长袖衣服,玉米叶子拉得身上一道一道的口子,很难受。但如果发现了重要遗迹现象,什么难受都全被抛之脑后。如果兴趣点不在考古的人去那样的地方,奔着钱去的,却找不到钱,那他才难受呢。
80年代考古的时候,生活条件有了一定改善,有一阵子我们租住的是农民搁放农具的房子,房子分两层,上头放粮食,下头住人,因为放粮食的房子得保持通风,到了冬天,不刮风还好,一刮风四面透风,睡觉的时候煤球炉子一封,屋里放一盆水,不一会儿就结冰了。半夜里,老鼠在头顶上噔噔噔地跑,跑着跑着,“吧唧”就有一只小老鼠掉下来。但那时候我天一亮去做发掘,晚上回来写东西,总觉得有干不完的事儿,也就不觉得苦了。所以说,人必须得有个奋斗目标,有奔头,有了奋斗目标,有了奔头,其他无关的东西也就淡化了。
大学招生指南:您对考古学如此着迷,考古学的意义具体都表现在那些方面?
刘庆柱:只要你认为关于人的有趣的问题,考古学都能给你解答,风水问题、疾病问题、算卦问题……考古学都能给你一个科学的解答。比如,古代的皇帝迷信吗?为什么外国的中心建筑是教堂,中国故宫里头核心建筑是太和殿?看似普通的建筑,它传达出的是一种政治理念,是谁服从谁。皇宫里头唯一有的庙是太庙,太庙不是供奉释迦摩尼的,是供奉皇帝的列祖列宗的,以此证明皇帝身份的合法性,是对自我的一种证明。这就说明了国家的性质是政教合一还是国家至上。清朝的皇宫跟唐朝的皇宫有什么区别吗?没有,这就是对国家核心文化的认同。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什么?多民族共同体,同类项体现在哪儿?中华民族普适的文化价值在哪儿?等等,这些都是考古学家探究的物质文化要表明的东西。
考古学就是通过研究过去掌握对现在仍起作用的规律,或是通过研究过去,解决用现在的办法解决不了的难题。比如90年代论证三峡大坝的可行性,大坝多高的蓄水水位合适?虽然考古学无法解决诸如大坝可以承载多高的水位,引起怎样的生物变化这样的问题,但通过考古学可以找出历史上这个地方的水位最高达到过哪儿。当然,仅仅凭借考古学找出历史水位高度,不表示最大承载量能到这里,还需要去找物理学家做计算,找地质学家看岩石的性质能不能承受得了。
比如现在研究气候,考古也研究气候。说现在气候变暖了,你怎么知道气候变暖了,得有对比才成。2000年前的气候怎样,1000年前的气候怎样,得形成一条曲线图,从历史的长链条来看才能够找出规律。考验真理最主要的根据就是时间,真理都应该放到时间这个长链条里头去考察,在时间隧道中就可以得到证实。比如对全球变暖原因的探讨,主要原因是什么?是空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吗?三千年前北京地区气候温暖还有象呢,后来变冷了,到2000多年前又变暖了,这是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首先得弄清楚导致全球变暖的因素有哪些,然后各占权重多少得说清楚。不能为目的性而一味地夸大某些原因,这其实是人为地将学科割裂,都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考虑分析问题,难免得出片面的结论。
考古学是研究人的科学,应该说是未知数很大的科学,很具有挑战性的科学,既属于人文科学范畴也属于自然科学范畴,最先进的自然科学方法可以被考古学采纳为己所用,那些考古学要去研究解决的很古老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是很先进的问题,挑战性也就在这,光解决古老的问题就失去了趣味,古今结合才会有用。所谓:“有为才有位,有位得有为。”因此考古学得有所作为,对历史的研究其目的在于古为今用,如果纯粹是为古而古,那是没有意义的。
大学招生指南:谈到学科之间的联系,您对当前的学科教育有什么看法?
刘庆柱:学科是人分的,所有的学科都有优点也都有局限,认识到这个,就要注意多学科结合,注意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然而我们当今的时代,不像柏拉图那个时代,不像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时代。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积累的知识越来越多,因此作为个人,必须有一个切入点。爱好自然科学,可以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去展开,爱好人文科学可以从哲学、历史、文学等切入,得选一科,不能一把抓。
教育有教育的规律,从小到大,由浅入深,分学科是必然的。学习真像盖房子,先要打好地基,先专后博,不断联系学习,一点点地积累。但头脑中始终得有用联系观点看问题的弦儿,比如搞学术研究都需要有个学科带头人,他虽然不做某些方面的具体研究,但知道相关的联系,知道什么是重要的,需要研究的。
大学招生指南:您对要选择考古专业的学生有什么建议?
关键词: 科技考古 课堂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考古学是一门研究古代实物遗存、探索人类社会历史的科学[1],然而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器型学和层位学来自生物分类学和地质地层学,这表明考古学从妊娠期间就与现代自然科学结下了不解之缘。科学的发展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古代实物遗存中还储存着大量的非直觉和经验能认识的信息,即传统考古方法无法发现的所谓“潜”信息,唯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才能“破译密码”,获取这些重要信息,于是,科技考古学便应运而生[2]。
科技考古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分析研究古代遗存,取得丰富的潜信息,并结合考古学方法,探索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科学。它实质上是考古学与众多自然科学学科日益渗透、结合而成的交叉学科。然而,从研究理论、方法和技术方面考虑,它似乎更接近于自然科学。近几十年来,自然科学手段更是全面渗透进了考古学研究的方方面面,将考古学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多学科交叉研究阶段。
近年来,为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的考古人才,提升考古学科的整体教学、科研水平,全国很多高校相继在考古专业开设了科技考古课程。本文根据高等院校考古专业科技考古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高等学校考古专业的现状,对科技考古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较深入的探讨。
1.科技考古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偏重理论知识传授,实验教学明显不足。
科技考古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科技考古研究手段和方法。为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应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国内已有个别高校组建了较高水平的科技考古实验室,有力提升了本校考古学科科技考古课程的教学水平。然而,囿于国内考古学的发展现状,很多高校的考古学科建设较为滞后,至今没有一个全新的、多学科交叉型科技考古实验室。因此,在科技考古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偏重课堂理论知识讲授,教学方式方法单一,实验教学时间明显不足。学生在课堂上所接受的理论知识,长期无法得到有效实践,甚至对一些基本的科技考古专用设备都缺乏使用的能力。长此以往,科技考古课程的教学将成为空中楼阁。
(2)师资力量较为薄弱,难以支撑科技考古课程的教学需求。
科技考古的分支学科较多,包括断代测年、遥感考古、冶金考古、陶瓷考古、生物考古、植物考古、农业考古、动物考古、环境考古、水下考古等,其使用的研究手法和手段多种多样,涉及物理学、金属学、矿物学、生物学、植物学、农学、动物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多门自然科学。要全面讲授科技考古的各分支内容,教师就要具有极其广泛的知识面。目前高校考古专业的科技考古课程一般由一名教师负责讲授,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再强,凭其个人力量也很难满足科技考古各领域的教学需求,除了自己的研究领域外,科技考古的其他领域只能泛泛而讲,难以深入。
(3)学生理科基础过于薄弱,对科技考古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理解不足。
安徽大学等高校已尝试在考古专业中招收理科生源,这对开设科技考古课程及培养复合型、应用型考古人才是有利的。遗憾的是,很多高校的考古专业仍然是以文科生源为主,或者虽然招收了理科生源,但学生进校后,没有再选修过自然科学的课程。因此,在选修科技考古课程时,学习特别吃力,对科技考古各个方向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学生对该课程缺乏足够的兴趣。
2.科技考古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1)组建科技考古实验室,加强实验教学。
鉴于科技考古的课程特点及考古学科的发展需求,高等学校的考古专业应以考古学实验教学改革为核心,以优质考古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为基础,以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和完备的实验条件为保障,组建科技考古教学实验室,建立“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考古人才实验教学体系。实验室的组建,将引发科技考古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教师在重视课堂理论知识讲授的同时,要大力加强实验教学,使教学手段和方式多样化、实用化,让学生在实验室对各种科技考古设备、技术有感性、真实的了解,从而深入掌握科技考古的常用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培养动手能力,适应考古所等文博单位对应用型、复合型考古人才的需求。
(2)加强科技考古实验教学基地建设,全面提升科技考古实践教学水平。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技考古实践能力,在组建科技考古实验室、建立完善实验教学体系的同时,应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在考古所等单位设立科技考古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能真实接触到科技考古,在实践中了解科技考古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最新理念,全面提升教师的科技考古实践教学水平。
(3)聘请校外各种材质的科技考古专家,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弥补单一教师授课的不足。
由于科技考古是一门多学科综合的新兴交叉学科,涉及的学科非常广泛,单一教师授课很难将科技考古的各个领域都深入讲解。在此情况下,可考虑与博物馆、考古所等文博单位加强合作,与其联合开设科技考古课程,将由单一教师授课的教学方式改为多位专家联合授课方式。
(4)在考古专业适当设置自然科学的基础课程,为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考古学发展到今天,其调查、田野发掘、资料搜集和研究等方面都与自然科学息息相关[3]。然而,很多高校考古专业的课程设置仍较为落后,几乎没有相关自然科学的课程设置。在考古专业开设自然科学的基础课程,增加学生的理科知识,有利于学生掌握最新的考古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为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5)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增强科技考古课程教学的通俗化和趣味性。
鉴于考古专业学生自然科学基础较差的事实,在讲授科技考古课程时,应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大力发展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加强信息技术手段在科技考古教学中的应用;在讲课过程中,应注意语言的通俗易懂,增强课程的趣味性,从而削弱或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使学生对该课程能始终保持较为浓厚的兴趣。
3.结语
鉴于科技考古的多学科性和应用性,面向考古专业开设的科技考古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出现了实验教学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学生自然科学基础较差等一系列较为重要的问题,急需解决。根据科技考古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高等学校考古学科的教学现状,在科技考古的教学过程中,为加强实验教学,应尽快组建科技考古实验室,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强考古专业学生的自然科学教育,聘请校外专家联合授课,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大力发展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加强信息技术手段在科技考古教学中的应用,全面提升科技考古课程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夏鼐.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这里的考古资料又指文物信息,文物考古必须借助信息资料,如果信息资料缺少,考古依据也会随之丢失,最终导致考古无据可循。所以在文物考古中,行业人员除了要重视考古技术之外,还要重视考古资料。为了确保考古资料的管理质量,常常会将计算机技术引入其中。国内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数据库,后通过管理数据库来管理考古资料。数据库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文献情报检索系统20世纪80年代,国内某省某考古研究院研发并建立了一套“考古文献情报检索系统”,这是国内最早建立的考古文献数据库。早期,该系统能够在考古资料管理模式下正常运行,为考古文献资料管理提供便利,但后来该系统受到了“中国学术期刊网”的冲击,到今天已经不再使用。
2、考古资料信息管理系统考虑到人工管理不仅会耗费大量的时间,还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无法真正满足社会对考古资料信息的需求,所以国内某某省文物管理部门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在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上构建了一套专门用来管理考古资料的信息管理系统,并在后期发展中不断对该系统进行优化、完善,使其不仅能实现信息管理,还能进行报告编辑,为考古资料管理事业的进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条件。
3、地理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出现时间为上世纪60年代,是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管理技术、计算机技术下的空间数据管理系统,能为考古学遗迹查找、探测提供帮助。国内历史博物馆对遗址进行考古时会应用到该系统,利用该系统具备的地理空间数据分析、处理技术来获取文物的空间信息,定位文物。
二、计算机技术在考古研究中的应用
除了文献资料管理之外,考古研究与文物探测中也会应用到计算机技术。考古研究领域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类型学研究类型学研究法是文物考古研究领域中的常用方法之一,原理是先将搜集得到的相关资料进行科学、合理的归纳,后结合归纳结果,对搜集到的各部分资料相互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类型学研究中,最终得到的分析结果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受研究人员经验丰富性影响,研究人员经验越丰富、研究水平越高,则得到的分析结果越可靠。要提及的是,由于这种研究方法多是由研究人员对资料进行分析,主观性强,所以分析得到的结果也具有片面性特点,可能会出现分析失误问题。如果将计算机技术引入其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处理,可有效避免文献资料主观性分析,克服分析结果片面性难题。
2、不同单位间的排序和分期研究中的计算机技术目前考古学的分期研究,往往是以一二组典型器物组合或几件典型器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中质变环节上的特征为标准,判断其他组合或器物与其相似程度的高低,或与其共存关系的有无,建立一个遗址、一个墓地或一个考古学文化的分期。由于考古学意义上的分期其时间跨度多则几百年,少则几十年,所以属于这种分期意义上的同属一期的遗存之间,亦存在着绝对年代的差别。当考古学研究的目的向研究一个考古学文化内部的结构发展时,就会发现属于同一分期之内的各遗存之间的相对关系,其排列的序列等问题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计算机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1、计算机断层摄影计算机断层摄影主要有: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X一CT)、超声波计算机断层摄影(U-CT)及利用核磁共振的计算机断层摄影(NMR一CT)。由于CT技术的“透视”能力,使我们能对三维物体的内部结构进行精确描述,从而可以定量测定密度分布。
2、计算机辅助文物修复设计传统的文物修复主要依靠手工操作,文物修复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物修复者的素质。面对巨大数量的需要修复和养护的文物,传统的手工作坊式技术、短缺的修复人才与我国文物事业的发展十分不相适应。引人现代科学技术,利用先进的技术方法,是文物修复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3、有限元分析法有限元分析法是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数值计算方法。其基本思想和方法是离散化,即化无限为有限,以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从物理上看,一个由无限个物质微元和结点构成的连续体,可以近似地用有限个在结构点处相互连结的单元所构成的组合体来代表。从而,可以把对连续体的分析变为对单个单元和它们的组合问题的分析。
四、结束语
关键词:美术考古 叙事特征 宗教美术 学科关系
在关于美术考古学科关系的认识中,目前学者较多涉及的是与考古学、美术学、社会学、历史学、图像学等学科的关系,这其中涉及学科的本源、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学科的意义等诸多方面,涉及面不可谓不广、不可谓不具体。遗憾的是,在这些关系的讨论中,基本上没有考虑到美术考古与宗教美术之间的特殊关系。美术考古与宗教美术,不仅在研究对象上有相同之处,而且在研究资料的获取上也有相同之处;同时,在接受的影响上也有相同之处。因此,我们提出美术考古的叙事特征和与宗教美术的学科关系作为理论深入的探讨视角。
一、与研究对象相关的叙事逻辑
这是一个关于叙事逻辑的学科定位问题。我们认为,美术考古如果作为分支学科看待,那么,从叙事逻辑角度看,它不是考古学的分支学科而应当是美术学的二级学科。
1.美术考古是将研究对象作为美术史现象来描述的。“以田野考古发掘和调查所获得的美术遗迹和遗物”[1](P5)是美术考古的研究对象,在美术考古的研究过程中,这些美术遗迹和遗物转化为美术发展史上的叙事遗存,围绕美术遗迹和遗物展开的研究是关于构图、造型、色彩和主题、风格、艺术进步等美术学科范畴的研究。
2.考古学的学科方法并不支持美术考古的研究趋势。目前学术界中,不论是将美术考古归之于考古学学科还是将美术考古归之于美术学学科,学者们都希望美术考古拥有更多的研究方法和更加广泛的研究领域,但是,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并不支持美术考古这种具有扩张性的发展要求。
3.美术考古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提高了美术史研究的学术影响。这一点最好理解,美术考古将美术史的研究进入到石窟艺术、墓葬艺术、岩画艺术等考古遗存的领域,美术史上的许多空白被填补,许多文化遗存得到了更深入的理解,美术史在作出贡献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
因此,我们认为美术考古不应作为考古学的分支学科,而应当作为美术学的分支学科。通过对美术考古定义的讨论,我们提出一个求教大方的表述:美术考古是一门以田野考古发掘和调查所获得的美术遗迹和遗物为研究对象、在美术史层面上展开研究活动的美术学分支学科。
二、与宗教美术相关的叙事特征
这是一个从叙事特征角度讨论学科关系的问题。
1.从逻辑关系上对叙事特征的讨论。
从形式逻辑的角度看,美术考古与宗教美术在概念上存在的关系是交叉关系。从叙事特征看,美术考古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因为原因而成为考古对象的,如墓葬艺术作品、石窟艺术作品等;第二部分是因为社会动乱、自然灾害等原因而成为考古对象的,如古建筑遗址、被掩埋的艺术作品等。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深入于艺术活动之中,留下了丰富的美术作品。
2.关于美术作品埋葬方式的叙事认识。
在通过考古手段而获得的美术作品中,其埋葬方式毫无疑问是美术作品完成叙事的重要内容,可是这一点目前没有深入的研究。在目前美术考古与宗教美术的研究论文中,研究对象的确定常常是侧重于从作品的发现角度来认识的,即考古学的角度。
3.关于叙事意义的理论认识。
叙事作品是一个动态的意义生成系统。[2-6]通过学科逻辑关系的认识,我们可以从逻辑角度认识美术考古与宗教美术之间所存在的共同性;通过作品埋葬角度的认识,我们可以从作品存在的角度认识两学科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同时,两学科的结合思考还可以在操作层面上提供可以深入的理论意义。这个意义,就是在认识美术考古和宗教美术学科特征的基础上突出两者结合思考后的指导意义,即强调宗教美术作品和与之相关的美术考古作品所具有的叙事意义。
3.1叙事主题的单一性(或集中性)。
在宗教美术作品和与之相关的美术考古作品中,叙事的结构往往都显得非常宏大,几乎所有的构图都试图包括天上和地下、凡间和世外,这是指导的必然结果。
3.2情节的真实性。
宗教美术是描写另一个世界的,与现实世界对照,它是不真实的。但是,宗教美术作品能够存在的理由却是来自于宗教经验,即这些作品的内容是真实的。这样的真实在作品中得到了普遍支持,即作品表现了情节的真实性。情节的真实性当然是来自于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宗教经验对这样的真实是支持的态度。宗教美术作品的构图体现着这样的“真实性”。
3.3物象的符号化。
在宗教美术作品中,物象符号化的手法无处不在,每一个物象都拒绝随意的理解,必须从某一个已经存在的特定的概念来入手,从而得到物象的象征意义。
综上所述,就学科性质的认识而言,美术考古与宗教美术之间存在的关系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命题,这两门学科的共性可以使我们在认识学科性质上寻找到诸如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逻辑关系,特别是在接受的影响上所存在的相同叙事结构,使我们更容易理解美术考古和宗教美术的学科定位。
参考文献:
[1]杨泓.美术考古半世纪[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
[2]阮荣春,主编.丝绸之路与石窟艺术[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4.
[3]朱浒.全国首届艺术考古学理论研讨会会议综述[J].中国美术研究,2007,(3).
[4]夏鼐,王仲殊.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关键词]甘肃;文物考古;文化遗址
[中图分类号]K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4-0016-02
文物的来源基本都是科学考古发掘所得,各类文化遗址复原了历史的风貌,然而考古学是这一切的基础。前人在很早的时候就有关于古物、古代遗存的研究和记载,有人认为这些研究和记载其实也就是考古学的萌芽。这种看法在今天看来是不准确的,因为现代意义的考古学仍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有自己的理论、方法和一整套的学科体系。中国古代传统的对于古物的研究,今天称之为金石学,它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在欧洲也有一种类似的研究,称为古物学,古物学是现代考古学的前身,都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现代考古学。
现代考古学自产生以来,至今尚不到200年。在考古学史上,一般认为在19世纪初期,北欧一些博物馆专家提出三时代法,即把历史分成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三时代法概念的提出,标志着现代考古学的开始。考古学传入中国,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严格意义上的现代考古学在中国建立的时间是1926年,中国人开始运用现代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文物和遗址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当时李济先生在山西省夏县西阴村进行考古发掘,这应当算是中国现代考古学建立的正式标志。现代考古学在中国的确立不过80多年,在中国考古学还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这80多年的考古发现相对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广阔的领土来说,只是冰山一角。我国的考古学起步晚,但资源丰富、潜力巨大,作为考古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现代考古学自建国以来,发展异常迅速。考古学是20世纪中国所有各种学科中发展最迅速,也是最能得到国际认可的学科之一。现代中国考古学从建立始就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个特色使中国考古学与其他国家的考古学存在差别,即始终和历史学密切结合。外国考古学,特别是欧美的考古学,经常是与美术史、人类学相结合。基于此,夏鼐先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中国的考古学可以说是广义的历史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的考古学与历史学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清晰地阐明了中国考古学的特色――考古学与历史学相互配合。
甘肃有着悠久的历史,县的建制早于省的设置,从春秋时期开始萌芽算起,迄今已达2000余年。甘肃省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开发,特别是农业垦殖和古代文化的发展较早地区之一,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远在2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我们的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距今20万年的镇远县姜家湾和寺沟口的原始遗址以及距今3.8万年的武山人遗址的发现,表明陇右地区是远古文化的重要源头。这些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甘肃的考古事业奠定了基础。
甘肃是我国最早开展考古工作的省区之一,也是中西文化交流最早发生的地区,这里古文化遗址众多,类型多样。因此,国内外文博考古界始终极为关注甘肃的考古发现和成果。
以来,甘肃考古事业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丰硕成果,重大考古发现层出不穷,大量珍贵文物进入了博物馆。大地湾遗址、居延汉代遗址的发掘被评为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敦煌悬泉置汉代遗址、礼县大堡子山遗址、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临潭陈旗磨沟齐家文化墓地的发掘先后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60年来,甘肃几代文博工作者的足迹遍布陇原大地,为全面复原中国历史的真实轮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已经建立起比较清晰的考古学文化谱系,诸多重大课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史前文化的发掘为探索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新鲜资料,秦文化起源的千古谜团逐渐被破解,各个历史时期考古成果则展示了甘肃独特的丝路文化风貌。
建国以来,甘肃省的文物考古发掘成果按文化遗址的时间序列共分为7个部分:
一、文明曙光,绚丽彩陶――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甘肃考古成果丰硕。建国以来,先后正式发掘了秦安大地湾、王家阴洼、兰州下石海鼎一大批新石器时代遗址或墓地,不仅出土了大批陶器、石器、玉器、骨角牙蚌器等各类珍贵文物和动物骨骼,还发现了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青铜刀。基本理清了甘肃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脉络及早晚序列,揭示了灿烂辉煌的文化面貌和成就,表明甘肃是我国古代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二、边陲文明,文化交融――夏、商、周时期
甘肃是我国早期青铜器发现最多的地区。考古工作者曾先后发掘了广河齐家坪、灵台白草坡、玉门火烧沟、临潭磨沟等一批遗址或墓地。夏商时期的甘肃青铜文化,虽然不像中原那样跨入了国家的门槛,但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陇原大地也是周文化的起源地之一。
三、嬴秦摇篮,西戎故土――春秋战国时期
礼县大堡子山、圆顶山墓地是因20世纪90年代初在礼县发生了大规模古墓盗掘事件,而后进行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批珍贵的早期秦文化遗物。
张家川马家塬墓地也是因2006年发生盗墓事件而被发现的。该墓地出土了大量装饰精美的随葬车马器和金银饰品,对研究战国时期西戎文化的面貌、秦戎关系和当时陇东南地区与西方文化、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和秦文化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册页留香,木雕朴拙――秦、汉、魏晋十六国时期
秦至魏晋十六国时期的甘肃考古,有着引人注目的发现以及学术研究上的突破。天水放马滩、居延金关、敦煌悬泉等遗址出土了大批秦汉简帛文书,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保存状况之完好,均居全国之首。武威磨咀子出土的汉代木雕,雕刻技法朴拙,具有奔放粗犷、雄浑刚健的艺术感染力。高台地埂坡仿木构之墓葬形制则为甘肃地区首次发现,也是目前所见惟一的西晋时期的建筑材料。
五、盛世雄风,流光溢彩――隋、唐、五代时期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长安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世纪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唐前期国力强盛、政治清明、赋役较轻,经济文化呈现出繁荣昌盛的景象,相继出现了历史上称道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成为当时居世界前列的文明国家。甘肃在这一时期的考古主要有庆城穆泰墓和秦安叶家堡唐墓的发掘。葬于唐开元年间的庆城穆泰墓,虽经两次被盗,但出土随葬品异常丰富、精美。而1965年发掘的秦安县叶家堡唐代墓葬,出土的三彩天王佣、镇墓兽等,形体硕大,釉色艳丽,是国内出土唐三彩器物中的佼佼者。
六、交融荟萃,熠熠生辉――宋、西夏、金、元时期
元朝建立后,结束了从五代至南宋370余年政权并立的局面,统一了全中国。这一时期,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得到了空前发展,各项手工业规模扩大,尤其是制瓷业,无论质地、釉色、式样,还是生产规模及出口数量,都远胜前代。宋、西夏时期的甘肃考古主要有武威的塔儿湾西夏窑址和天水王家新窑宋墓等的发掘。
七、佛光佑护,众僧普渡――敦煌莫高窟北区考古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分为南、北二区,其中南区石窟最早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366),现存洞窟492个,窟内有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3000余身,是集石窟建筑、彩塑、壁画三位一体的艺术遗存。北区石窟群崖面长700余米,保存了历代洞窟243个及原编号第461~465窟。1988年起,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对北区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基本弄清了北区洞窟的数量、形制及其性质。
1921年10月27日至12月1日,经过一个多月的发掘,瑞典地质考古学家安特生和我国地质学家袁复礼等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了大量精美的陶器和石器,以该村命名的仰韶文化诞生。仰韶文化对于中国考古学意义非凡:这是中国考古史上第一个以遗址地命名的考古学文化,这种命名方法后来也成为中国考古学文化命名的通则,沿用至今。仰韶村遗址的发掘,也被视为西方近代田野考古学真正传人中国的标志性事件。这也是我国第一次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工作,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就此起步。1923年安特生的《中国远古之文化》正式发表,把仰韶文化确立为中国史前文化,这不仅使中国无石器时代的论调不攻自破,而且让仰韶文化走向了世界。
11月6日上午,仰韶文化发现九十周年纪念大会在渑池县体育馆召开。11月6日下午至7日下午,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仰韶文化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陈星灿研究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张弛教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方燕明研究员相继主持了三个时段的学术研讨会,共有26位与会代表进行了大会学术发言。闭幕式上,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石兴邦研究员发表了讲话,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进行了大会学术总结。
一、田野考古新发现介绍
李新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题为《河南灵宝西坡遗址的新发现》发言中介绍了西坡遗址的最新考古成果。该遗址自2000年到2006年共进行了六次发掘,发现了特大房址和墓地,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所发现的我国史前时期规模最大、建筑面积达516平方米的超大型房屋,说明聚落内部结构已由仰韶早期的向心式布局开始转变为开放式布局,公共建筑和公共场所的出现,也昭示着仰韶文化中晚期社会复杂化程度的提高。2011年9月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第七次发掘。此次发掘重大发现之一是遗址中心区的大型房址F107。F107门道向南,内可能有火塘。根据F107的剖面,推测房址的建筑程序大约为挖坑——立柱——填土——挖地穴——垫土——铺白灰面。该房址的发现为深入探讨仰韶时期大型房址的建筑工艺提供了新线索。新的发现总能带来新的启示。一个文化内涵的丰富取决于细致的田野考古,我们现在许多定性的研究需要大量考古信息的支撑。
吉平(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中心)在题为《内蒙古通辽市哈民忙哈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的发言中介绍了哈民忙哈的考古新发现。该遗址堪称中国史前考古的空前大发现。遗址地处内蒙古科左中旗舍伯吐镇东南约15公里,南距通辽市区40公里,总面积达17万多平方米。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经过两年的考古发掘,共清理出房址43座、墓葬6座、灰坑33座、环壕1条,清理面积达4000余平米,出土了大量珍贵遗物近千件。特别重要的是在7座房屋遗迹中发现了完整的房屋顶部木质结构,完整再现了新石器时代半地穴式房屋的构筑框架,这在全国来讲尚属首次。另外在几座房址当中还发现凌乱堆弃的大量人骨遗骸,有一座房址内多达97具,反映了当时部落战争的真实场景,这对于进一步研究新石器时代当地原始居民的社会结构、政治关系以及生活方式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哈民遗址距今约6000年至5000年之间,规模之大、保存之好、现象之复杂奇特、出土遗物之丰富在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史前考古中都极其罕见。遗存所反映的文化面貌是一种全新的考古学文化遗存。这类遗存的文化中心大体分部在中国东北的科尔沁沙地地区,年代与红山文化相当。所以,哈民忙哈遗址的考古发掘,健全了中国东北地区考古学文化的谱系与序列,极大地丰富了草原文化。
二、仰韶文化区系类型研究
张居中(中国科技大学)在题为《三论仰韶时代文化》的发言中把仰韶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分为三个层次:“典型仰韶文化”、“典型仰韶文化的亲缘文化”以及存在典型仰韶文化因素的考古学文化。仰韶时代诸文化的原始农业发展水平,随着气候的波动,各地发展也是不平衡的。而由于典型仰韶文化的大举东进,与大河村文化的剧烈冲撞,才产生了黄河中游地区最早的城址——西山古城,并随后形成了强大的王湾三期文化,出现了一批龙山时代的古城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