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学吸引力法则范文

心理学吸引力法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学吸引力法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学吸引力法则

第1篇:心理学吸引力法则范文

萝莉带来吸引力

20世纪80年代初,来自美国布兰代斯大学的两位心理学家麦克阿瑟和阿帕图在《社会认知》期刊上公布了一项研究结果。他们给某大学的大学生看一套由容貌拼具组合而成的不同面孔,并要求他们评价面孔的可愛程度、吸引力,以及诸如诚实、天真、强势等其他特征。结果发现,具有萝莉特征(大脑袋和大眼睛)的面孔更被受试大学生青睐。对于一张普通照片来说,如果把眼睛扩大,五官下移,会让一个原本24岁的人看起来像是16岁,而相反的做法则会让此人看起来更像是31岁。

1985年,美国埃尔姆赫斯特学院的心理学家卡宁汉则选择真人照片,使用卡尺测量面部特征的精确尺寸。他发现女性萝莉化的面部特征(大眼睛、小鼻子和小下巴)跟她们的异性吸引力成正比。这一结果似乎具有相当程度的文化普遍性,因为卡宁汉等人后来的研究发现,无论是黑种人、美国人、亚洲人还是拉丁人,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男性都认为拥有“萝莉脸”的女性非常有魅力。2004年,两名匈牙利研究者发现了同样的结果。

“萝莉脸”的强大之处似乎不止于此。在男性吸引力的竞技场上,“萝莉脸”轻而易举地打败了普通脸。不少研究还发现,相比另一个更强大的对手——“平均脸”,“萝莉脸”也可能在男人的眼中更有魅力。1994年,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的佩雷特等人和他们的日本合作者在《自然》期刊上撰文指出,不同女性的照片进行叠加可以制造出一张非常有吸引力的“平均脸”照片。即便如此,英国人和日本人还是一致认为“萝莉脸”甚至比这样的“平均脸”更有吸引力。2004年,两名法国人发现面部特征的平均性和萝莉化都能提高女性面孔的吸引力,但最具有吸引力的女性通常都有一张“萝莉脸”。

男人为什么会被“萝莉脸”的女人吸引住呢?简单地诉诸于文化差异似乎是行不通的,因为这一现象似乎是不同文化下男性的普遍心理。目前来说,这一问题至少已经有了两个可能的答案。

萝莉能否更有适应力

无论是麦克阿瑟还是卡宁汉都认为“萝莉脸”其实是成人脸婴儿化的表现,而这种特征能够带来生存优势。因为婴儿化的萝莉脸能够激发人们的关怀本能,增加他人对自己的照顾和保护,减少来自他人的攻击和侵犯。这一观点目前已得到了某些证据支持。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麦卡比,在20世纪80年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跟3—6岁的正常儿童相比,同样年龄被虐待的孩子通常都有一张更成熟的面孔。对其他年龄组受虐待孩子的照片进行分析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即这些孩子相比同龄人都有一张可悲的老脸。麦卡比认为父母可能从孩子的外表上判断年龄,因而对面孔更老的孩子提出了更多期望和要求,当它们不能达到这些要求时,就会遭到惩罚。而正常孩子一则不会遭遇这些要求,二则即使没有达到要求,也更可能被原谅。

卡宁汉则发现男人更喜欢雇佣萝莉脸的女性作为雇员,更愿意跟她们约会。面孔萝莉不萝莉,看起来似乎真得有天壤之别。

萝莉“很傻很天真”

除了生存优势的观点,有人认为男性青睐“萝莉脸”的女性是因为她们很傻很天真,在家里更顺从,男人因此更容易控制她们,更少被她们伤害。不过,这一假设似乎遭遇了不少研究者的质疑。贝瑞和麦克阿瑟的研究指出,很傻很天真的女性的确有着最萝莉化的面孔,这种面孔给人的印象是对方就像4岁的孩子。不过最有吸引力的女性面孔通常是中等程度的萝莉化,她们的外表年龄是23岁。这一发现至少说明,男人并不认为最顺从的女人最有吸引力。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肯瑞克等人1996年发现,对于12—18岁的美国青少年来说,他们理想中的女要比自己大上4岁左右,而不是比自己小。这可能意味着,男性青睐的不是年轻容易控制的伴侣,而是富有生育力的女性。

除此之外,另外两项研究也对“‘萝莉脸’的女性很傻很天真”的观点提出了质疑。男人真的是因为年轻女人更容易驯服而选择她们做伴侣吗?内华达大学的人类学家扬科威尔克对此难以苟同。他在中国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男人喜欢年轻漂亮的女人,但同时也害怕陷入与漂亮女人的亲密关系中,因为这样的女人不是更顺从,而是更难控制。美国犹他大学的人类学家琼斯在巴西也听到过类似的说法,即年长的男人跟年轻的女人在一起,常常面临被对方控制、剥削甚至戴绿帽子的危险。

因此,“萝莉脸”的女人被男人青睐似乎不是因为她们很傻很天真。琼斯同时认为“萝莉脸”容易引发他人关怀的说法也不怎么靠谱。因为很多研究都发现,“萝莉脸”对吸引力的影响跟性别有关:这一特征增加了女性的吸引力,但通常降低了男性的吸引力。倘若“萝莉脸”的功能在于引发他人的关怀本能,那么同样具有关怀本能的女性没有因为男性面孔的婴儿化特征而被他们吸引。男性青睐“萝莉脸”的女性,似乎成了一个难解的谜题。

“萝莉脸”暗示生育力

在批判了两个可能的答案之后,琼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注意到“萝莉脸”的女性通常被认为比她们的同龄女性更年轻,而年轻与否与生育力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早在20世纪60年代,法国历史学家路易?亨利就发现对于不同的文化群体来说,年龄与生育力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稳定的。以20—24岁时女性的生育力为标尺,30—34岁时生育力降为原来的85%,这一比例在40—44岁时进一步降到35%,50—54岁以后,这一指标不再有实际意义。相比男性,女性的生育力下降得更快。

鉴于年龄可以作为评价女性生育力的一个有效指标,琼斯认为“萝莉脸”可能是女性年轻和生育力强的一个外在信号。这些信号,包括大眼睛、小鼻子、厚嘴唇、小下巴等等,就像一块无声的广告牌一样,向男性传达女性年轻和富有生育力的信息。因此,对具有“萝莉脸”的女性表现出由衷的兴趣,被她们自然而然地吸引,有助于帮助男人找到一个能生孩子的女人。而对女人来说,具有“萝莉脸”也有助于增加自己在择偶市场上的竞争力。

因此,琼斯假设“萝莉脸”的女性更有吸引力,更年轻。他收集了多个文化群体的审美偏好数据,发现无论是美国、巴西、俄罗斯的学生,还是巴拉圭和委内瑞拉的印第安人,男性的确更喜欢“萝莉脸”的女性,这种女性也比她们的实际年龄显得更年轻。此外,相比普通女性,时尚杂志上的女模特通常都有一张明显的“萝莉脸”,即大眼睛、小鼻子、厚嘴唇。琼斯还发现,增加或减少面孔的萝莉化程度,会相应地增加或减少女性的吸引力,不过这一效果只在原本长相较差的女性那里出现。这似乎意味着萝莉化程度不是越强越好。琼斯认为,长相中等以上的女性已经够萝莉化了,继续萝莉化并不能增加她们的面孔吸引力。

琼斯的假设也得到了其他研究者的支持。2006年,来自伦敦大学学院的心理学家佛海姆和瑞夫斯也发现,具有“萝莉脸”的女性被男性认为更年轻、更健康、更有生育力。不过,这些研究只是间接地支持了琼斯的观点,“萝莉脸”的女性的确比普通女性显得更年轻,更讨男人喜欢,她们是否真的比普通女性有更强的生育力则是另外一回事,目前这一方面尚无实证资料。不过,琼斯的观点显然有助于解释女性为什么不喜欢“萝莉脸”的男人。因为男性的生育力跟年龄的关系不是那么密切。此外,年长男性能够提供更多的社会资源,具有更高的社会地位,这些都是女性在选择长期伴侣的时候更为看重的因素。因此,萝莉男自然容易被女人冷落了。

不是越萝莉越好

“萝莉脸”似乎可以增加女性的吸引力。不过,无论是麦克阿瑟和阿帕图,还是琼斯都注意到,中等程度的“萝莉脸”最有吸引力。除此之外,不少研究者对“萝莉脸”的研究表达了自己的质疑和批评。

第2篇:心理学吸引力法则范文

美国学者RobertMerton在此基础上将其进一步发扬光大。RobertMerton认为,“如果人们假定某种情境的真实性,这种情境将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他的主要成就在于将其运用于社会学领域。在其著作《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一书中,他虚拟了一家由CartwrightMillingville经营的银行,与其他银行一样,这家银行有不少流动资产并将大部分资产投资于不同企业之中。一天,大量客户前来银行提款,并因此引起了不少其他客户的担忧。此时,有关银行即将破产的传言纷纷,越来越多的客户冲到银行提现。随着挤兑人数的增加,看似从另一层面佐证了传言的真实性,而银行始终没有站出来辟谣,最终银行因无法应对急剧增加的客户而被迫宣告破产。Merton得出以下结论:社会公众对某一情境的预测将成为这一情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而影响事态的发展。这是人类社会有的现象,但在自然界并不存在。打破自我实现预言的唯一手段就是对原本错误的假设进行重新定义。哲学家KarlPopper又将自我实现预言称为俄狄浦斯效应(Oedipuseffect)。

二、自我实现预言的运用领域

1.教育领域

在美国,自我实现预言在公共教育改革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TheodoreBrameld指出,教育强化个人习惯和文化生活,老师的态度、信念和价值观将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WilliamJames在其《信仰的意志》中首次提出自行验证信念的观点。人际期望效应理论则认为每个人的期望将对周围的世界产生影响:个人的期望将在不知不觉中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甚至是非语言行为也会影响他人的态度。1968年,哈佛大学教授RobertRosenthal和LenoreJacobson在加利福尼亚一所小学开展的实验则验证了上述观点。他们随机挑选了学生,并向老师声称这些学生“极具潜质”,事实上,学期结束时这些学生再次接受测试后发现确实在智力方面得到极大的改善。

2.经济学领域

在通货膨胀预期模型中,人们预期未来将出现通货膨胀,价格将出现上涨,便决定加大当前消费量,并要求提高存款名义利率。加大当前消费量以及提高存款名义利率的主张将提高通货膨胀压力,从而导致通胀发生。通货膨胀预期理论在美联储主席PaulVolcker20世纪70年代应对滞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3.体育领域

心理学家RobertBarnsley在其著作《异类》一书中指出,加拿大冰上曲棍球项目中,运动员的成功往往与其出生年月有关。他对加拿大顶级冰上曲棍球运动员进行研究,发现40%的运动员出生在1月至3月。加拿大冰上曲棍球选择运动员的合格截止日为1月1日,如此一来,1月份出生的运动员就比其他月份出生的运动员大了9-12个月,因而在体能方面具备极大的优势。他们往往会得到更多的指导和上场机会,以及教练更多的关注。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他们才能成功跻身最佳运动员行列,而这些并非是遗传基因在起作用,也绝非运气。此外,由于自1997年起比利时足球队队员选拔时间从8月1日改为1月1日,明星足球运动员出生月份也无一例外在出现在1月至3月。

4.新思潮

吸引力法则是自我实现预言的典型应用。吸引力法则意思是物以类聚,积极或消极的思想将吸引积极或消极的结果。所有事物的创造过程均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头脑或思想中创造;第二个阶段,通过语言或行为实现。思想、语言和行动将导致预期的结果发生。安慰剂和反安慰剂效应便是其中的典型范例。

三、自我实现预言在大学教育中的运用探索

第3篇:心理学吸引力法则范文

关键词:室内设计;视觉心理学;错觉

1视觉原理

人们在观察事物时,总会受到经验、情绪、意愿等的影响,再根据自己的需要将看到的对象整合,分出主次,方便大脑进行处理。视觉法则正是基于这一原理诞生的。

1.1格式塔心理学视觉法则

格式塔心理学视觉法则说的是视觉判断,与经历有关系。如果看到的与我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有差距,那么我们内心就会产生抗拒的心里。眼睛会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来进行推断,在整合成我们最终“看”到的样子。

1.2完型法则

主要内容:①图与底,利用视点的不确定性,经过巧妙的经营,产生画图与底正负关系的转换;②对称性,虽然左右上下并不完全相等的图形,但由于视觉上的偏差,会产生感觉上的对称;③群化原则,相似性,如果不同的事物在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上有相似的部分,我们通常会倾向于将他们视为同样的东西;闭合性,一个有闭合趋势的不闭合图形,很容易将他们看做闭合的图形;连续性,如果将不连续的图形的断开部分遮挡起来,视觉上经常会误认为它是连续的;④完型倾向性原则,相属的两部分易被组合,反之容易被隔开。这些法则都是室内设计中经常会遇到的法则,尤其是视错觉,经常在建筑的造型和空间设计中被很好地利用起来,行程很独特的视觉体验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如果能巧妙地利用这些法则,那么室内设计的视觉效果将变得丰富起来。

2视觉心理学的特性

2.1固有优越性

在心理学里,视觉会对各种视觉刺激进行选择,这种选择有一定的优越性,会优先选择一些具有特点的刺激。这些部分对于我们的视觉来讲是更突出的,因此会成为优先选择的对象。这种优越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视觉对于动态刺激的感觉要强于静态刺激,就像我们往往更容易注意到动态的事物而非静态的事物。这种选择非常迅速,可以在物体运动的一瞬间捕捉到。如果一个物体发生了动态与静态两种状态的转换,视觉也会对这种变化优先做出感应,比方运动的物体突然停止或者消失;②当物体的外物特征发生变化时,视觉会做出优先的感应。比方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亮度等发生变化,我们很可能会忽略其他方面的变化程度相对较小的刺激。视觉对动态的和变化的、新鲜的事物所造成的刺激会优先选择去感应。差异大的事物根据有吸引力,节奏感强的也容易被感应。

2.2空间局限性

眼睛结构限制了我们对空间的感受。这种限制主要体现在对水平空间和垂直空间的感受。在水平空间,视角基本上只有36°左右,在这个范围外的事物,视觉捕获起来较为困难。对颜色的辨别则稍微宽一些,视角的区间在30~60°,对于标准视线2°之内的物体,有着非常精准的捕捉;在垂直空间方面,眼睛的上下视角最大能达到50°,不过这些都是理论值。另外姿势也影响着视角范围,站立状态比坐下的视角更广。

2.3视错觉特性

视错觉特性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特性,这种特性在室内设计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通过这种特性的应用,可以给我们带来良好的视觉刺激。视错觉指当我们在观察实物时,由于视觉结构等相关影响因素,产生错误的视觉感应。比方常见的走廊错觉,在一个长长的走廊中间,往往会发现距离我们近柱子比离得远的柱子要小一些,但实际上它们是一样的。再比如则鲁纳错视,在看远处的地砖时,会感觉远处的地砖边线间有着一定的角度,甚至将某些线看成了曲线,实际上,它们都是相互平行的线条。利用这些错视,可以设计出对人们视觉又良好刺激的居住环境。

3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指根据建筑的环境和用途,使用各项技术和原理进行设计,建造舒适合理,满足人们心理和生理双重满足的室内环境。它是一种为了创造更适合人们居住的环境而存在的一种艺术形式。室内设计的理念,其最根本的是以人为本,与我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十分的契合。室内设计主要是为了人的居住,当然也逃不开对人差异性的研究。好的设计就要在设计的过程中全力关注人,将人的价值放在第一位。室内设计是新型的学科,未来室内设计人性化自然是这门学科的最终的归宿。设计师要通过设计来解放人,使人的生活环境更加的任性,人的身心更加的健康。视觉心里学的应用也是室内设计人性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4室内设计中的视觉心理学应用

4.1固有优越性应用

视觉心里学的固有优越性是期重要的特性之一,我们对动态的物体或者具有鲜明差异的物体,或者光线强的事物有更加优先的视觉感应。如果将这一点充分运用到室内设计上,就能给人视觉上带来美的享受。比如设计饭厅,为了凸显饭厅的生机,可以放置一个处于运动中的艺术品,一方面,视觉上有一种没得感受;另一方面,有节奏的变化会引起人们的注意,让整个环境充满活力。另外,还可以利用起来光纤和色彩等因素,通过对材料的合理选择,再加上颜色的利用,不仅可以冲击人的视觉,还能有效地对空间进行布局和改变,让空间有了层次感。乔治•卡内考曾经在罗森菲尔德住宅的设计中采用了一个残缺圆,作为墙壁装饰,这样的一个装饰就会让人浮想联翩,视觉上也会看向缺口的位置,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4.2空间局限性的应用

眼睛结构限制了观察事物的角度,因此视觉总是有着一定的角度范围,巧妙地利用这一点,也可以充分的影响室内设计的方式。我国的住宅设计规定了楼层的高度,这不管是站立还是坐下的姿势,都能够尽可能的感应到整个室内。垂直方向上,人们向下的视角范围稍微大于向上的视角范围,这样的结构就使得我们更多的会关注天花板以下的部分,尤其是墙面和地面。因此对于这两个区域,要进行有效地设计。合理的对这两个区域进行搭配,能给人们带来舒适的体验。比如电视,为了有一个较好的视觉体验,电视的中心位置一般都设计在坐下时视线的水平位置。在比如客厅,我需要对沙发正对的墙面进行设计,这是我们坐在沙发上的时候,眼睛最长时间停留的地方。如果将墙面上挂上了电视,那墙面的其他位置就不能设计的太易被感应,这样有一种主次颠倒的感觉。卧室睡眠和休息是主旋律,因此卧室的设计要通过不同个体休闲的中心来设计,比方小孩子就主要围绕着游戏和玩耍来设计。对地面的突出,可以通过地毯或者拼花等方式,突出地面的效果,对墙面,也可以通过浮雕或者工艺品来创造一个视觉中心,突出墙面。

4.3视错觉特性的应用

视错觉特性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其实就是利用了视觉心理学的原理。通过一些设计让人们产生视觉上的一些错觉,从而达到好的视觉效应,这样可以提高我们在视觉上的享受程度和舒适程度。室内设计中的空间拓展,经常会用到视错觉这一特性。例如,如果住宅的楼层较低,可以通过贴一些有垂直线条的墙纸到墙面上,甚至可以将墙纸延伸到天花板上。这样就很容易让人们产生一种楼层变高的视错觉,增加舒适度;如果是宽度不够的住宅,就可以反其道而行之,通过贴一些水平线条的墙纸到墙上,让视觉上产生一种房间变宽敞的错觉。墙面和地面的设计,也可以通过一些颜色的深浅或者不同色彩的组合,从而达到让人们产生室内空间的被改变的错觉。比方在地面上,选择深色的底板,墙面上又选择浅色的墙纸,这样的方式就能让视觉上产生极大地错觉,房间很宽敞的感觉。放一面镜子在厕所中,立即会让人感觉房间增大了,还能提高亮度,从而提升使用的舒适程度。如果层高较低,可以通过放置一些高度较低的家具,以免挡住墙壁,从而让居住的空间显得比较大。放置装饰画或者风景照片,要选择色彩淡雅的又具有很强透视感的,不仅能让室内的景象好看起来,还能在视觉上“增大”房间空间的感觉。尤其是风景画,给人一种一眼看不到边的错觉。像色彩,红色橙色等颜色被称之为暖色调,给人以温暖的感觉,蓝色绿色等颜色作为冷色调,就有一种清新和寒冷的感觉。如果色彩亮度较高,就会给人以空间很大的错觉;如果色彩亮度很低,就会给人以空间变小的错觉。卧室经常选用暖色调,而办公场所则经常会选择冷色调。高亮度的窗帘、家具等,就会让居住者自己觉得房间很明亮。我们还可以用灯光和镜子等来改变空间结构。灯具如果是嵌入型,就会让人们觉得天花板有一种向上提的错觉;如果是一些吊起来的灯具,就会让人们觉得天花板再向下降,设计者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另外,材质的不同,也会让人们有不同的错觉,如果界面光滑,就会给人一种远的错觉。还可以通过镜子来调节空间,如果在狭长的室内,在墙壁的一侧放上大镜子,使得房间变得宽阔起来;对于景深浅的房子,又可以通过合理的放置镜子使房间看起来气派。

5结束语

室内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创造一个人性化的居住环境,不仅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还满足精神需要。视觉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设计本身的质量,还能提升生活质量,让有更好的生活体验。因此将视觉心理学应用到室内设计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赵榕树 单位: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朱红丽,李晶源.视觉心理学在住宅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浅谈[J].室内设计,2007,(3):11-17.

[2]郑君.基于视觉心理学的住宅空间视觉中心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08.

[3]郝婷.李艳彩.景观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6,(6):251-252.

第4篇:心理学吸引力法则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兴趣

初中数学已被公认为一门基础性强、学习成绩分化严重的学科。进入初中,有一部分学生就开始对数学产生害怕的心理,随之会产生厌学情绪。要改变这一状况,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对此我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1.上好第一节数学课

要想激发学生的兴趣,上好第一节课非常重要。如在激发七年级新生上好第一节课时, 我先提了一个问题:“有的学生不喜欢学数学,甚至不学,你们说能行吗?”然后问:“小学数学好学吗?”学生们说法各异,但我明确告诉学生:初中数学很好学,也非常有趣。 它会帮你解决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接着我问:“小学学过什么数?”同时告诉学生初中学的数很简单,只不过比小学的数多了两个符号,一个是“-”号,一个是“+”号,没有什么了不起,或者说只学了一个数a,你想a是什么数就是什么数。初中几何主要学习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等常见的图形,学了几何,你就能站在地面上测量大楼的高度;你就可以很容易在三角形的余料中剪裁出最大的圆或矩形,你如果是木匠,你就会在圆木中锯出横截面是正方形的木料,你如果是老板,你就能算出怎样赚钱最多;铺设管道怎样最省料等,通过谈话的方式,利用这些贴近生活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2.注重直观,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初中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在数学上,他们比较喜欢认识具体和形象的事物,重计算,轻概念,重记忆,轻理解。如用“字母表示数”,由于字母在表示数字上的任意性和不确定性,具有“代”和“变”的抽象性,他们原来就对数的认识就感到不太适应,所以老师根据这一思维特征对数学概念的引入、法则的说明,特别注意加强直观形象和具体的教学,把教学内容处理成符合学生原有认识上的东西,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数轴”概念的教学,教师可拿着实物温度计上课,温度计上有刻度,根据温度计上液面不同位置就可以读出不同的数,测量不同的温度。与温度计类似,我们可以在一条直线上画刻度,标出读数和方向,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0,那么这样的直线叫什么?于是引出了数轴的定义,这样的讲解生动具体使学生看有实物、想有形象、记有特征,不但使他们学得有趣、记得牢固,而且使他们理解得也较为准确和深刻。这样处理教材的例子是相当多的,都加以充分利用,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3.增加数学教学的吸引力

一节数学课的时间仅为 40分钟,既要面向全体,扶优抓差,又要培养拔尖的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既要完成知识目标,又要完成能力目标;不仅要“育人以智”,而且还要“育人以德”、“育人以情”。在优化课堂教学中,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时刻注意增强数学趣味和数学的吸引力,把辍学的学生吸引过来,把坐在教室的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讲台上来,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使教学课堂出现勃勃生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凝聚力。

4.增强教学语言的感染力,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语言是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只有让学生听得清楚,容易理解,产生乐趣,我们的教学才会引起学生的主动参与,也就是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所以做为数学教师的我仔细琢磨数学语言的特色,不断修炼,提高语言艺术。为吸引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语言既要做到“抑扬顿挫”,又要清晰、简明、和谐、通俗、亲切、富有启发性,更重要的是做到生动幽默。生动幽默的语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放松学生心理,让学生在赏心悦目之余,往往可以给学生以深刻的理解和持久的记忆,一些形象的比喻,朗朗的口决,小品化的表达,好记的顺口溜, 有时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如用三个独立王国比喻实数世界中的正数、负数、零,提醒学生在一些问题的讨论中不要忘掉“零”这个独立王国。再如用正方、反方的对话形式说明反证法,显得生动、深刻,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5.分层教学,成功教学,保护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使学生好好学的欲望。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任何巧妙的情绪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成功时,及时给予正确的评价,及时给予表扬,更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起进一步学好数学的愿望。教师需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学习到实质性的东西,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做”,从而提高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5篇:心理学吸引力法则范文

1・漫不经心

被男人团团围住的女人,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很多时候,她们不过是表现得漫不经心。乖乖女一般会说:我不想游戏人生。就让男人明白了,她多么怕他抛弃她。如果一个女子午夜驱车去看一个男人的时候,她的车顶上只缺少一个霓虹灯标志:送货上门。

警惕法则:漫不经心并非旁若无人,如果那种若即若离的尺度没有把握好,很有可能把一个挺在意的男人搞丢了。"坏"女人的代表--梦露:像梦露这样的女人,我们容许她变坏。

2・故意不打电话

有时男人故意不打电话,他只是想看一看你的反应。想试探关系的深浅,这是男人的一种本能反应。请尽量别说:"你为什么不给我电话"或者"为什么一个星期都没有你的音讯"。假如你表现得若无其事,目空一切,就是最令他折服的秘方。

警惕法则:一些很有名气的时尚刊物会出以下馊主意,建议女孩子在他想不到的地方,比如背包或者抽屉里塞张小纸条,写一首小诗夹在他的雨刷上,甚至通过外送比萨给他带来惊喜。做了这一切之后,女孩子又能得到什么?

3・妈妈/综合症

如果你令他窒息,他就会进入防御模式,为了他的自由,他会寻找逃逸之路。这来源于心理学领域的症状"妈妈/综合症":可靠+乏味+妈妈=不来电;难以捉摸+善变+=迸发爱的激情。禁止母爱色彩的方式:不要盘查他,不要问他谁来的电话,不要催促他上班别迟到,等等。不要让男人说:她是个好女人,可我就是没感觉。

警惕法则:简单说,难以捉摸可以保持你的魅力,但不要善变到令他反感乃至绝望的地步。

提示:不管是怎样的男人,爱到七分就足够。

4・苦中求乐

每个男人的首选都是;至于是否需要女朋友,则是后话。只要你不让他轻易得逞,就会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他的女朋友。

警惕法则:对的拒绝要做到可以享受但拒绝彻底的放开,千万不要做到让他以为你性冷淡。

5・经济法则

如果你在经济上不能自立,他永远不会真正地尊重你。许多女人有一个梦想,有一位身穿盔甲的骑士愿意替自己支付所有的账单。问题是,他支付了之后,就会发号施令。即便你和一个非常成功的男人约会,你也要让他感觉到,如果你受了虐待,你会毫不犹豫地收拾行李,搬出豪宅,住进自己的单身宿舍。

警惕法则:经济的自尊不能刻意,乃至带来仇富心态或者看不起男人的财富。这样只能被男人视为天生的贱命。

提示:经济的独立,保证你在两个人的战场上,进可攻退可守,同时它保证你在感情上拥有"选择"和"自由"的权力。这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至关重要。

6・简单明了

男人尊重说话简明扼要的女人,因为男人之间的交流就是如此。坏女人会采用直奔主题的方式,乖乖女则不同,她会把整个心都掏出来,可他什么都没听到,却让他看透了她的贫乏。

警惕法则:和男人初次见面,不要滔滔不绝地说话,这会显得你很自卑。也不要因为紧张而说话,保持冷静和从容使你看上去更有吸引力。

7・真正享受

在优秀男人的梦想中,总有一个真正享受的女人。乖乖女容易犯下诚实的错误,在第一次上床之后,他会问她有多少个男朋友,她会照本宣科地回答:我只有三个。甚至还添油加醋地补充:第一个伤害了我,第二个没有你那么好,第三个,哦,只有三十秒就不行了!第四个,哦,没有第四个......好吧,确实还有第四个,当我们之间什么都没发生。

坏女人只会回答:我有过的男人,一定比不上你有过的女人多。当他向你炫耀过去的艳遇时,怎么办?你要说:亲爱的,我可不是你提到的那些人之一,请不要告诉我其他女人的事。如果此刻你表现得和别的女人争风吃醋,你就是在贬低自己。

第6篇:心理学吸引力法则范文

著者:[澳] 朗达・拜恩

译者:谢明宪

出版:中国城市出版社

定价:32元

这个秘密能带给你任何你想要的──幸福、健康和财富。

你可以拥有、去做或成为任何你想要的。

这一切的发生,是因为知道如何运用这个秘密。

这秘密是什么?

金钱的秘密

“人的心……能想到的一切,就能做得到。”

──克莱门・斯通(美国保险业巨子,19022002)

杰克・坎菲尔德

这秘密真的改变了我。我被一个思想很负面的父亲带大,他认为有钱人都是靠剥削他人而致富的,要变有钱就得欺骗他人。我在这样一堆有关钱的错误信念中长大──你有钱,你就会变坏;只有坏人才会有钱;钱可不是白白长在树上的。“你以为我是谁,洛克菲勒吗?”这是他最爱讲的一句话。我是在深信生活是艰苦的环境中长大,直到遇见克莱门斯通,我的生命才真正开始转变。

当我和斯通一起工作时,他说:“我要你设一个目标,这目标必须大到一旦让你达成,你会高兴得飞上天。然后你会知道,是由于我教你的事,才让你达成目标的。”那时,我的年收入大约8000美元;于是我说:“我想在一年内赚10万美元。”但是,我完全不知道要如何达到这目标。我看不出有什么策略、有什么可能性。但我只对自己说:“我要这样声明、我要这样相信、我要这么做,就好像它是真的一样。然后把它放下。”于是我就那么做了。

其中他教我的一件事是:每天闭上眼睛,视觉化你的目标已经达成了。我真的把一张改成10万美元的纸钞贴在天花板上。所以每天早上醒来,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它;它会提醒我,那就是我的目标。然后我会闭上眼睛,视觉化当我拥有这10万美元时会过的生活方式。奇怪的是,大约30天过去了,还是没有任何大的进展;我没有任何突破性的想法,也没有人给我更多的钱。

大约就这样做了4个星期,我突然有了能赚10万美元的灵感,就像天外飞来的一笔。那时我已经写了一本书,于是我想:“如果我一季能卖出40万本书,那么就会有10万美元的收入。”书已经写好在那儿,但之前还没有这种想法(秘密之一是:当有灵感出现时,你一定得相信它,并付诸行动),我不知道要如何才能卖出40万本书。然后我在超级市场看到《国家询问报》,以前看过该报无数次,只是从来没去注意过;但这次我突然注意到那份报纸。于是我想:“如果让该报读者都知道我的书,肯定会有40万人跑去买。”大约6周之后,我在纽约亨特学院为600名教师演讲,演讲结束后,一位女士走过来对我说:“演讲很棒,我想采访你,这是我的名片。”原来,她是为《国家询问报》写报导的自由作家。此时《阴阳魔界》的主题曲开始在我脑海中响起……哇,这招还真管用。她的报导刊登了出来,书的销售量开始起飞。

我要讲的重点是:是我去吸引这些事件──包括那位女士──进入我的生命。总归一句话,那年我并没有赚到10万美元,而是赚了92327美元。你以为我们会很沮丧地说“这招没效”吗?不,我们说:“这真是太神奇了!”于是我老婆跟我说:“既然这招对10万元有效,那么你觉得对一百万美元会不会有效呢?”我说:“不知道,不过我想是吧。那我们就试试看吧。”

我的出版商给了我《心灵鸡汤》第一集的版税支票,还在签名处画了一个笑脸,因为那是他开出的第一张百万美元支票。

所以我是从自己的经验中得知这个秘密的。因为我曾经想要去测试这个秘密是否真的有效,我们测试过,事实证明绝对有效。现在,我就是这样过着每一天。

掌握秘密的知识及有意地使用吸引力法则,可以运用于生活中的每个层面。你想要的一切,创造的方法都是一样的;金钱当然也不例外。

要吸引金钱,你必须专注在富裕上。如果你一直注意着自己的不足,就不可能为你的生命带来更多金钱;因为这意味着你抱着“有所不足”的思想,专注在“钱不够”,你就会创造更多数不清让你“钱不够”的境况。要把金钱带来,你就必须专注在金钱的充裕上。

你必须用思想发出一个新的讯号,而这些思想必须是想着你现在就是“充足有余”的。你确实需要开始运用你的想像力,装作你已经拥有你想要的金钱了。这是很好玩的!你会发觉,当你假装、扮演拥有财富的戏码,你对钱的感觉马上会好很多;当你这么感觉时,财富也将开始流入你的人生。

杰克的故事启发了《秘密》团队,团队决定在《秘密》网站上提供空白支票,让人免费下载(网址:省略)。这张支票是给你的,来自宇宙银行,填上你的名字、金额及其他细节,然后把它放在显眼的地方,让你每天都看得到。看到那张支票时,就去感受当下拥有那笔钱的感觉;想像你去花那笔钱、去买想要的东西、去做想做的事。去感觉那是多棒的事呀!要知道它就是你的。因为当你要时,它就是你的了。我们已经收到数以百计的故事,诉说使用《秘密》的支票为他们带来了巨额的财富。这会是个很有效的趣味游戏!

关系的秘密

莉莎・妮可丝

在人际关系中,事先了解关系中的那个人是很重要的,不只是了解你的伴侣,你必须先了解自己。

詹姆斯・雷

如果连你都不喜欢与自己相处,那你如何去期待别人呢?于是,吸引力法则或这秘密又会再次把相同的情况带入你的生命中。对这一点,你要非常非常的清楚。我要请你去思考这个问题:你是否像希望别人对待你那样地对待自己?

如果你对待自己,并没有像希望别人对待你的那样,那你永远也无法改变事情的状况。你的行动是强而有力的思想,因此,你如果没有用爱和尊重来对待自己,你就会发出讯号说:你不够重要、你没有价值、你不值得。这个讯号会持续地放送,你将会遇到更多待你不善的人。这些人只是结果,你的思想才是起因。你必须开始用爱和尊重来对待自己,发出那样的讯号、达到那种频率,然后吸引力法则将会移动整个宇宙,你的生命将会充满爱你、尊重你的人。

许多人为了别人而牺牲自己,认为牺牲自己就是好人。错!牺牲自己只可能来自于绝对匮乏的思想,因为它说:“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东西,所以我得当那个没份儿的。”这并不是好的感觉,所以最终都会导致怨愤。每个人都能拥有富足,召唤自身的渴望是每个人的责任。你无法为别人召唤,因为你无法替他们思考和感觉。你的职责就是自己。如果先让自己感觉美好,这美好的频率就会散发出来,并且感化每个接近你的人。

约翰・格雷博士

让自己成为解决问题的人。不要指着别人说:“你欠我的,所以你得给我更多。”相反的,要给自己多一点,抽出时间给自己,把自己填到饱满的程度,直到自己能够满溢而去给予。

我们大部分人都被教导要把自己摆在最后一位,结果是,我们能吸引过来的却是自己认为没价值的、不值得的感觉。只要这些感觉寄居在我们心里,我们就会吸引更多让自己感觉没价值、不充足的人生境遇。你必须改变那样的想法。

生命的秘密

尼尔・唐纳・沃许(作家、国际级演说家)

天上并没有一块黑板,上面写着你的人生目的和任务。天上也没有一块黑板写着:“尼尔・唐纳・沃许,一个英俊的人,活在20世纪初期,他……”“他”字之后是空白。如果要真正明白我要在这儿做什么,以及为何我会在这儿,我就必须去找出那块黑板,看看我心里真正的想法。然而,这块黑板并不存在。

所以,你的人生目的,你说了算;生命的任务,由你自己来赋予。你的生活由你自己所创造,你的存在就是完美的象征,就是宇宙美的体现,而不需要任何其他人来评判,永远不会。

你必须把你想要的一切,填写在你生命的黑板上。如果你填写的是过去的包袱,那就把它们擦干净吧。把过去对你毫无用处的一切都擦掉,并感谢它们把你带到现在这个地方,

从而让你有一个全新的开始。现在你有了干净的板子,你可以重新开始──就在此时此地。找出你的喜悦,并好好地生活!

杰克・坎菲尔德

我花了很多年才了解到这一点,因为我一直在这样的想法下长大──有些事是我应该做的,如果我没做的话,上帝会不高兴。

当我真正了解到,生命的首要目的就是去感觉、体验喜悦之后,我就只做那些会带给我喜悦的事。我有一句口头禅:“如果觉得无趣,那就别去做!”

尼尔・唐纳・沃许

它就是喜悦、爱、自由、幸福、欢笑。如果坐着静心一个钟头你会感到喜悦,天啊,那就去做吧!如果吃个意大利香肠三明治你会感到快乐,那就去做吧!

杰克・坎菲尔德

当抚摸我的猫咪时,我会感到喜悦;走入大自然时,我会感到喜悦。因此,我要持续地让自己处在那种喜悦的状态中。然后,我只需去祈求我想要的事物,这些事物就会出现。

做你喜爱、能够给你喜悦的事。如果不知道哪些事会带给你喜悦,就问:“我的喜悦是什么?”当你找到,并对这个答案、对这喜悦做出承诺,吸引力法则将会大量吸引让你感觉喜悦的人、事、物、情境和机会,并渗到你的生命中去,因为你散发出来的就是喜悦。

你的秘密

杰克・坎菲尔德

许多人都觉得自己是人生的受害者,并且常常归咎于过去的事件──或许是被父母虐待、或在不健全的家庭中长大。多数心理学家都相信,约有85%的家庭都是不健全的。所以,你突然变得没那么特别了。

我的父母亲都酗酒。父亲虐待我,母亲和他离婚时我才6岁……我要说的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的经历。真正的问题是,你现在要做什么?现在你的选择是什么?因为你可以继续专注在过去,也可以专注在你想要的事物上。

当人们开始专注于他们想要的事物,他们不想要的部分就会褪去。他们想要的会扩张,不想要的则会消失。

如果你回顾自己的生命,并把焦点放在过去的困境,只会为现在的自己带来更多的困境。一切都让它过去,不管它是什么。为自己这么做吧。如果你一直抱怨或责怪过去的某人或某事,你只是在伤害自己。你是惟一能创造自己“该有的生活”的人。当你刻意把焦点放在你想要的事物上,开始散发出美好的感觉时,吸引力法则就会予以回应。你只要开始去做;之后,你就能释放出魔法。

弗莱德・亚伦・伍尔夫博士

你也许会想:“嗯,这很好,但我做不到。”或者“是她不让我做!”或是“他绝不会让我做那样的事。”或是说“我没那么多钱做那样的事”、“我不够强大,我做不到”、“我还不够富有到能做那件事”;或者“我不,我不能,我不够,我不……”。

每一个“我不”,都是创造!

第7篇:心理学吸引力法则范文

“夫妻相”确有科学道理。英国一项研究显示,与一个人相处的时间越长,那么两人在外貌上也就拥有越来越多的相似点。不仅人与人之间相处久了会越长越像,就连人与狗之间也发现了类似现象。

人的外貌特征与自己的性格是对应的,有什么样的外貌,就会有什么样的性格。当双方的个性相差太远时,虽然谈恋爱时会产生很强烈的吸引力,但结婚以后,这种差异太大的个性,就不容易让夫妻俩产生共鸣了。相反,如果双方的外貌特征、性格相似,婚后就容易找到共同语言。并且,夫妻一起生活的时间越长,感情越好,长得就越像对方。人们可能更乐于信任与自己相貌相似的人,这种在信任他人方面的倾向性也许可以解释一见钟情产生的原因。有些情侣或夫妻为什么在身体特征上长得很相像,那都是因为从开始接触对方时就感觉十分熟悉而容易获得好感所致。

喜欢与自己各方面都相似的人交往,是每个人的愿望。从心理角度来说,是由于双方条件相当,对事物的看法也比较一致,发生摩擦的概率小,这样形成的家庭就相对稳固一些。

造就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夫妻同吃同住,彼此了解,感情日深,心心相印。一个人往往会不自觉地模仿另一个人说话办事的表情和动作。

事实上,夫妻越来越像对方,还有一个原因:双方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相同。时间久了,夫妻两人相同的面部肌肉得到锻炼,笑容和表情逐渐趋于一致,让原本有差异的两个外貌看起来也有了相似之处。饮食、生活习惯的相同,还会让两人患同一种疾病的几率大大增加,让外人产生“这对夫妻真是惺惺相惜”的感觉。

长时间生活在一起的两个人除了环境因素、饮食习惯、生活追求的目标相似之外,身体的密切接触、内分泌的相互影响、言语的经常沟通、心理的不断磨合、行为的默契配合、站在对方立场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以及情感交流的一致性等等,都可能成为形成“夫妻相”的原因。

另外,双方某些行为的相似是相互学习的结果,这也许就是潜移默化或同化效应的影响。

不过,相貌不同的夫妻占绝大多数,即使长得相似,性格也有急缓之分。因此,判断两人感情好不好,绝不能只看相貌。只要夫妻相濡以沫,行为举止上趋同,语言习惯上相似,就一定能幸福美满。

(摘自《人人健康》)

人为什么要说谎

杨 敬

人在一生中要经历许许多多谎言,有时是你对别人说谎,有时是别人对你说谎,不管你是否承认,我们现在确实生活在一个被谎言包围的世界里。一项调查显示,英国人比任何国家的人,更倾向于撒一些无伤大雅的小谎,他们平均每天说20个谎话,开口说话3次,就有一次在撒谎。如此高的频率,居世界首位。

那么,人为什么要说谎呢?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费尔德曼做过一个试验,请参与者携带一个微型摄像机,记录一天的谈话。他的分析结果是,每10分钟的谈话,就会出现3个谎言。他举例说,有一位女士接到男朋友的电话,对方说自己生病了,这位女士表示关切和同情。事后,她告诉费尔德曼,自己的真实想法是:真是一个孩子,都不会照顾自己。人们认为,说一些小谎,无关紧要,甚至是必需的――尤其是那些善意的谎言。问题在于,有时,我们做过了头。心理学家认为,习惯性说谎是一种精神疾病,或者是为了达到某个目标,有意为之。

从人的生理方面讲,欺骗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现象之一,从病毒表层蛋白对人体免疫系统的欺骗到昆虫的拟态,欺骗是生物为了更好地繁衍而进化出的本领。从道德层面讲,按照哲学家康德的理论,欺骗是因为没有遵从绝对的道德法则而行事。道德法则是合乎理性的,那么人为什么会不遵从?是因为人不仅是理性人,而且也是生物人,因而会时不时受到感性世界的影响,也就是会受到短期行为结果对自身的影响,比如利益、情感等等,这都是在行为之前过多考虑了这项行为能带来什么好处。比如我们会为了钱而说谎,会为了不伤害别人而说谎。

由此来看,谎言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在小说《最后一片叶子》中,描写了一个动人的故事:透过病房的窗子,病人看到风中摇曳的树木。枯叶一片片地落下去,病人将残存的枯叶看成是自己生命的象征。她想,当最后一片枯叶飘落时,自己的生命也就结束了。老画家得知此事后,便在连接树枝的墙上画下一片叶子。在这里,谎言就是善意的了。

那么如何区别谎言的善恶呢?这里面既有道德标准,也有功利主义的标准,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德国一个心理学家做过调查,他向459个孩子提问:“谎言是坏的吗?”其中159人回答是坏的,187人否定这一点,而其他113人认为,要根据时间、地点和场合来断定谎言的好坏。这位心理学家分析,许多孩子不认同谎言是坏的,主要是因为他们将说谎认定为生活技能问题,而不是伦理道德问题。即使有些孩子认为谎言是坏的,也不是基于道德的考虑,而是认为说谎的人是生活的弱者,可怜虫。

谎言产生于人类繁衍的最初,大部分研究者认为,这是人类进化的结果,通过说谎保护自己,而谎言的接受者并没有察觉到每个谎言,因此,整个人类社会得以和谐有序地发展。保罗・埃克曼博士认为:“说谎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特性,人们在社交活动中应正确理解说谎现象。有时候,善意的说谎是必要的。”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说谎与身份维护、自我呈现和印象管理有关。日常社会生活中展现的“自我”,多少都是经过改编和包装的。通常,人们会根据当下所处的环境,来调整自己的表现和表达方式,以塑造恰当的形象,获得他人的情感支持,影响他人的偏好,赢得他人的赞同等等。这些目标的实现,对人们社会交往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第8篇:心理学吸引力法则范文

关键词 神经美学;审美;艺术

分类号 B842;B845

费希纳于1876年发表的《美学导论》标志着实验美学(empirical aesthetics)的创立。实验美学强调通过科学实验来探究审美心理过程的一般规律。今天的实验美学仍然秉承费希纳的传统。20世纪末,随着脑科学研究成果的日益丰富,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审美过程与大脑神经活动的关系,探索审美心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1999年,Zeki发表了《内在视觉:探索艺术和脑的关系》一书,宣告了神经美学(neuroaesthetics)的诞生(zeki,1999)。同年,Ramachandran和Hirstein(1999)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提出了艺术审美的八个法则。然而,关于神经美学的学科界定迄今尚不统一,其中之一是指关于艺术创作以及艺术欣赏的神经机制的研究(Nalbantian,2008)。Skov和Vartanian(2009)将神经美学定义为关于创作和欣赏艺术品与非艺术品所涉及的心理和神经过程的生物起源的研究。鉴于艺术品和非艺术品均可能引发美感,并且艺术创作和欣赏也涉及与审美无关的认知和情绪心理活动,本文仅探讨个体对艺术品以及非艺术品进行审美欣赏时所涉及的认知和情绪情感过程。

目前,神经美学领域众多研究结论并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原因可能在于这些研究者站在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也可能因为不同的研究涉及了审美加工的不同阶段,因而对审美整体过程的了解如同“盲人摸象”。综观前人研究,我们发现,一方面,审美活动始于对审美对象的知觉分析,然后经过深层次加工而达到理解,再进行审美判断进而产生审美体验;另一方面,具身化(embodiement)在审美加工中也起重要作用。本文以审美认知加工的过程为线索来探讨审美的神经机制,具体涉及离身审美认知、具身审美认知和审美体验的神经机制。

1 离身的审美认知

第一代认知科学信奉的是心智的“硬件无关说”或“离身心智论”(disembodied mind)(李其维,2008)。它以计算机隐喻为核心假设,将认知加工过程分为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以及语言。在传统的认知科学框架下进行的实验美学研究也遵循这一假设,将审美认知过程分为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和审美判断三个主要阶段。

1.1审美感知

审美活动始于对审美对象的感觉和知觉分析。神经美学家发现,艺术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神经科学家;他们用艺术手段探索大脑视觉加工原理,并且在创作时不知不觉地运用大脑加工各视觉属性(如形状、颜色、运动等)的原理(zeki,1999)。

1.1.1 艺术是视觉脑功能的延伸

在《内在视觉:探索艺术和脑的关系》一书中,Zeki提出了一个重要论点,即艺术的功能类似于视觉脑(visual brain,指V1以及与其相联结的参与视觉加工的所有大脑皮层),在于捕捉世界的本质特征。因此,艺术是视觉脑功能的延伸,并且严格遵守视觉脑的活动法则。这些法则中的第一条是功能特异法则(functional specialization),指的是诸如形状、颜色、运动等视景不同属性是在视觉脑中部位分离的不同区域被加工的。这些功能特异的脑区(如V4)对于感觉特定的视觉属性(如颜色)以及欣赏依靠该属性而表现的艺术作品(如Vermeer的作品)都是必不可少的。Zeki(1997)认为视觉审美也具有功能特异性,即在视觉领域存在多个不同的审美系统,分别与颜色、表情、运动、或形状等相关联,而这些相互分离的审美系统也会相互作用,而此作用过程的复杂性及其结果的不确定性也许是造成神经美学研究结果不相一致的原因之一。

第二条法则是恒定性法则(the law ofconstancy)。由于到达大脑的视觉信息随着光照和观察角度的不同而不断变化,因此,大脑必须提取所见物体的恒定特征从而获悉事物的本质特征。以往一些科学家和艺术家们也表达过与现代神经生物学家相类似的观点。Helmholtz曾指出:“人们在感知物体表面的颜色时不完全依赖光源,即存在所谓的明暗度折扣(discounting theilluminant),”(引自

Zeki,1997)。Gleizes和Metzinger在《立体主义》一书中提及,艺术家为了捕捉事物的本质必须“牺牲成千上万的表面事实”。Matisse也曾说过:“艺术家所做的工作就是从不断变化的事物表象中寻找一个更接近真实、更本质的特征,然后抓住它,进而赋予现实更恒定的解释”(引自Zeki,1997)。Zeki认为,这基本上也是大脑所做的工作,也就是说艺术和大脑工作的目的都在于从不断变化的视觉信息中把握物体永恒的、本质的特征。就此而论,艺术家也是神经科学家,他们用特有的技术来探索大脑的奥秘,并将其成果表现在画布上,凭借视觉艺术品来与他人交流(Zeki,1999)。

根据Zeki的观点,绘画是人类探索世界的一种手段,因而一件作品的艺术水准往往根据其真实反映客观世界的程度来评价。研究者所基于的假设是,大脑的目的在于获取世界的本质特征,而艺术是达到这一目的的一种手段。从这一角度来讲,艺术的最终目的为“求真”。然而,在另一些艺术家的眼里,艺术创作就是艺术家将理想情感具体化、客观化的过程,所以艺术的起源并不是理性知识的构造,而是一种极强烈、深沉、不可遏制的情感表达。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艺术的最终目的是“表达情感”。著名美学家宗白华认为,中国画法不重对具体物象的刻画,而是倾向于运用抽象的笔墨表达人物心情与意境(宗白华,1994),这提示求真并非艺术的唯一目的,亦非美感产生的必要条件。

1.1.2艺术与视知觉的共同特征

M.Livingstone致力于将视觉研究应用于艺术领域,但她并没有探究视觉艺术加工与一般视觉加工的差异,而是关注艺术与视知觉的共同特征,具体分析艺术家对背侧(“where"通路)和腹侧(“what”通路)视觉加工系统机能相互作用的应用(Livingstone,2002)。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背侧通路对差异对比、运动和空间位置信息敏感而腹侧通路对形状和颜色敏感。Livingstone(2002)指出,印象派绘画中接近地平线的闪闪发光的水或太阳(如Monet的《印象日出》中的太阳及其周围的云)因其明暗度相同而只能通过颜色来辨别。由于背侧视觉通路的作用是辨别运动和空间位置,而对明暗度相同的颜色差异不敏感,这就是为什么画中的水或太阳在运动或空间位置知觉上是不稳定的。既然形状可以通过明暗差异来获知,艺术家可以利用对比进行形状创作,颜色可用于表达情感而不是仅发挥其描绘作用。

1.1.3艺术审美法则

Ramachandran和Hirstein(1999)提出了艺术审美的八个法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法则被称作峰值漂移(peak shift)。根据该法则,艺术的实质是将物体的本质特征加以夸张,从而能够更强烈地刺激大脑加工原物体的脑区。其次是分离(isolation)法则,是指将单个视觉区域分离出来,使注意力全部分配在该区域,比如漫画和印度美术将形状或深度分离出来,从而使得观赏者很容易觉察到依赖于该视觉区域加工的特征(也是艺术家所强调的特征)。

再次是通用观点(generic viewpoint)和知觉的贝叶斯逻辑(bayesian logic perception)法则。知觉的贝叶斯逻辑是指,知觉系统不倾向于依赖单一视角的解释,而偏好一般的、更普遍的解释。其他的视觉审美法则还有知觉分组(perceptualgrouping)和绑定(binding)、对称(symmetry)、对比提取(contrast extraction)、隐喻(metaphor)以及实验测定(experimental test)法则。

上述审美法则其实涉及影响审美体验的主客观因素。就客观因素而言,除了对称性(Jacobsen&HOfel,2002,2003;Jacobsen,Schubotz,HOfel,&von Cramon,2006;Ramachandran&Hirstein,1999)、对比性(Ramachandran&Hirstein,1999)之外,还有复杂性、新颖性(Hekkert,Snelders,&van Wieringen,2003)以及典型性(Matindale,Moore,&Borkum,1990;Hekker et a1,,2003)。至于主观因素,除了分组(Ramachandran&Hirstein,1999)以外,还包括加工流畅性、熟悉性(Hekker et al.,2003)、内隐记忆和想象(seeley,2006)以及专业知识(Mfiller,HOfel,Brattico,&Jacobsen,2009)等。

1.2审美理解

审美理解对于审美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它是个体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结合原有知识经验,掌握审美对象意义的过程。

Martindale认为刺激的愉悦价值与解释刺激意义的认知表征的激活有关,是作品的意义而不是刺激本身决定了审美偏好(Martindale et al.,1990)。Temme(1992)研究发现,个体关于艺术品所掌握的信息量会影响其在博物馆情境中的审美体验。例如,对艺术家及其文化背景信息的掌握能够增强审美体验。Millis(2001)报告了标题对审美评价的影响作用,研究者附加了精心设置的标题之后,被试对照片的审美评价提高了。Russel(2003)也发现,随着人们对作品意义解释力的增加,其对作品的愉悦性评价也有所提高。Lengger.Fischmeister,Leder和Bauer(2007)研究发现,风格信息的增加有助于被试理解绘画作品,此时左半球前额叶皮层激活减弱。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语言主导的加工过程涉人较少的缘故。Ledet.Carbon和Ripsas(2006)的实验结果表明,被试对作品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够增强其积极情绪。然而对于抽象绘画,额外信息的增加却不能增强审美体验(Belke et al.,2010)。Silvia(2005)的研究发现,对复杂性和理解程度的评价显著地影响审美趣味:被试认为高度复杂的并能理解的视觉刺激最有趣。研究者还探索了专业知识对审美判断的影响,fMRI研究结果显示,专家和新手的双侧内前额叶皮层、扣带回的激活存在差异(Kirk,Skov,Christensen,&Nygaard,2009)。

人们对刺激的加工层次越深,越可能喜欢该刺激,对此一种解释是深加工把刺激同化到心理图式,而这个过程是愉悦的(Martindale et al.,1990)。欣赏者通过评估认知过程是否成功而影响审美过程:如若成功,则激活奖赏系统进而引发审美愉悦;如果失败将返回继续加工,进一步去理解艺术品(Leder,Belke,Oeberst,&Augustin,2004)。此外,对艺术品的理解可激活大脑奖赏中心(Zeki,1999;Ramachandran&Hirstein,1999)。

1.3审美判断

审美判断在整个认知加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连接个体审美体验与认知加工的桥梁。它是在审美理解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审美标准做出“美”或“不美”的价值判断的过程。对美感程度的评价判断,实验美学研究很少直接要求被试判断“美”本身。大多数研究要求被试判断“好图形”(figural goodness)、愉悦度(pleasantness)、喜好度(1iking)和偏好(preference)。研究者认为通过研究这些较为简单的判断,可以识别审美体验背后的基本过程。不同的审美判断凭借类似的过程(Reber et al.,2004),Bornstein(1989)发现偏好、喜欢、美丑判断三者所得结果类似。此外,一些研究者证实,美与丑是对事物之美最主要和最典型的描述维度。因此,对其进行美丑程度判断可以达到审美判断目的(Jacobsen,Buchta,K6hler,&Schr/Sger,2004)。

研究发现,审美判断存在非常显著的个体差异(Jacobsen,2004;Jacobsen&H6fel,2002;Mcmanus,Cook,&Hunt,2010)。审美判断研究中采用平均值计算的做法很可能会掩盖个体特有的审美判断模式(Jacobsen,2004)。H6fel和Jacobsen(2007)探索了个体意图对审美判断的影响。Kirk,Skov,Hulme,Christensen和Zeki(2009)的fMRI研究发现,背景信息对审美判断的影响与内侧眶额叶皮层(medial orbitofrontal cortex,mOFC)和前额叶皮层的激活有关,这提示被试的审美判断受到对刺激愉悦价值的期待的影响。Cela-Conde等(2009)研究了不同性别的个体进行审美判断时神经活动的差异,结果发现,女性被试的双侧顶叶均被激活,而男性被试只有右侧顶叶被激活。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男性和女性在审美过程中使用了不同的加工策略而导致。

研究发现,对同一音乐刺激进行描述判断和审美判断所诱发的脑电位形态和时间分布是不同的。据此,研究者认为认知与喜欢是基于同一表征系统的不同方面(Brattico,Jacobsen,De Baene,Nakai,&Tervaniemi,2003)。审美判断比认知判断更复杂并且认知判断快于审美判断(Jacobsen&Hbfel,2001)。Cacioppo,Crites,Gardner和Bemtso(1994)报告了一种顶叶中央优势的晚期正波(1atepositive potential,LPP),该脑电波反映了个体的评价归类过程,他们提出审美判断与个体的主观价值相关,而描述性的认知判断利用外部参照并且是非价值的。另一研究发现,审美判断更强烈地诱发了右半球的LPP,表明与描述任务相比,右半球更大程度地涉入审美判断(Jacobsen&H6fel,2001)。Jacobsen等(2006)采用fMRI技术比较了认知判断和审美判断的差异。结果显示,参与审美判断的特定脑区包括:内侧额叶皮层(BA9/10)、双侧前额叶皮层(BA 45/47)、扣带后回、左颞极和颞顶联合区(thetemporoparietal junction);这些脑区与社会认知及道德判断的相关脑区存在部分重叠。而对称判断激活了负责空间加工的顶叶和运动前回。研究者进一步提出,审美判断包括两个阶段:刺激呈现300ms后位于内侧额叶前部的印象形成以及600ms左右位于右半球的评价归类。

另一方面,研究发现正性与负性判断的神经机制不同。Jacobsen和H6fel(2003)的ERP研究显示,被试的“不美”判断诱发了早期额叶中央负波(early frontocentral phasic neg~ivity)。早期额叶负波(early frontal negativity)反映了负性审美评价加工过程,而非正性审美评价或对称性判断。Kawabata和Zeki(2004)的fMRI研究表明,眶额皮层(obito-frontal cortex,OFC)机能活动与判断绘画美(较强激活)或不美(较弱激活)有关。此外,还有研究揭示,负责决策的背外侧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dorsolateral codex,PDC)参与了审美判断过程(cela-Conde et al.,2004)。

2 具身的审美认知

随着以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为特点的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兴起,运动和具身模仿在审美认知加工过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为研究者所重视(Freedberg&Gallese,2007)。具身的审美认知观点通过强调生理变化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性而与传统的离身认知观点相区别,同时也是对审美认知加工理论必要的完善。审美的具身认知是指审美欣赏过程中个体对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动作的模仿,因此它涉及运动系统的激活以及具身模仿。

2.1运动

一些神经美学研究观察到审美欣赏中大脑运动系统的激活。Cela-Conde等(2004)采用不同类型的绘画和自然物体照片进行MEG研究,结果发现,被试对判断为“美的”刺激的加工激活了顶叶,而且女性被试双侧顶叶的激活强烈,男性被试则主要激活右侧顶叶。Cupchik,Vartanian,Crawley和Mikulis(2009)的研究也观察到顶叶在审美体验中被激活。大脑顶叶被证实在运动中起重要作用(Fogassi&Luppino,2005)。Kawabata和Zeki(2004)推测运动系统的激活与个体逃避丑的刺激或者趋向美的刺激的行动意向有关。Calvo-Merino,Jola,Glaser和Haggard(2008)发现对表演艺术的审美评定与双侧枕叶及右侧运动前回的神经活动有关。Jacobsen等(2006)的fMRI研究也观察到顶叶和运动前回参与审美加工。在该研究中,要求被试对抽象几何图形进行审美判断和对称性判断,结果显示,被试在完成该任务时,负责视觉运动的脑区激活增强,包括顶内沟(intraparietal sulcus)和腹侧前运动皮层(ventralpremotor cortex)。Kornysheva,yon Cramon,Jacobsen和Schubotz(2010)发现,被试对于其偏好的音乐节奏的加工更强烈地激活了前运动皮层。Chakravarty(2010)提出神经美学的另一个重要法则,即所谓的“动态(dynamism)”。根据这个法则,艺术家们通常利用实际静态的东西来表现动态的视幻觉,而这种视幻觉可能是通过前额皮层的想象活动与视觉皮层运动相关区域(i-e.,V5/MT区)机能活动的连同作用而形成的。达芬奇正是巧妙地通过蒙娜丽莎嘴角的角度变化,来诱发观众对其神秘微笑的视幻觉,这成为这一伟大的艺术作品最为人津津乐道之处。

2.2具身模仿

Vischer首先提出应重视观赏艺术品所引发的生理反应在审美体验中的重要性。众多的后续研究发现,对艺术品的动作、情绪和躯体感觉的具身模仿是审美体验的关键成分(Freedberg&Gallese,2007)。模仿理论(simulation model)也主张,观赏者对于实际所见或绘画、雕刻作品等所暗示的身体状态,他们的身体会不由自主地进行模仿(Damasio,2003)。

随着镜像神经元的发现,具身模仿在审美体验中的机制逐渐被人所了解。该类神经元不仅在个体执行某动作时会放电,而且在其观察别人执行该动作时也会放电(Gallese,Keysersl,&Rizzolatti,2004)。在艺术鉴赏活动中,观赏者发现自身会自动地模仿所看到的情绪、动作甚至所暗示的动作。事实上,人们在审美体验过程中使自己处于某种特定的生理状态对于深切理解艺术家所表达的情绪和情感非常重要,这在绘画、雕塑和建筑的欣赏中都可能发生(Freedberg&Gallese,2007)。Di Dio,Macaluso和Rizzol~ti(2007)的fMRI研究结果支持了具身模仿假说,被试在观看古典主义和文艺复兴时期雕塑时,伴随着腹侧前运动皮层(ventral premotor cortex)和后顶叶(posterior parietal codex)的激活,表明雕塑所暗示的运动引发了观者相应运动脑区的机能活动。

审美活动的具身化涉及两种关系:第一,观赏者所体验到的具身化的共情情感与作品所表征的内容(就特定的绘画或雕塑等事物所描述的感觉、动作、意图、物体和情绪而言)之间的关系;第二,观赏者所体验到的具身化的共情情感与作品质量之间的关系(就可见的艺术家创作过程中的姿态而言,比如对雕塑强有力的塑造、画中迅速的笔触、手部的动作姿势等)(Freedberg&Gallese,2007)。

3 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是个体审美欣赏过程中对审美对象的主观感受。审美加工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美感体验的变化。审美体验本质上是情绪体验,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奖赏性质的积极情绪体验。

3.1审美情绪

整个审美加工过程自始至终伴随着情绪的变化。审美过程中每一个加工阶段的成功完成都将引发积极情感和自我奖赏体验,并将改变总体情感状态。Leder等称其为审美情绪(Leder et al.,2004)。Di Dio等(2007)以古典主义和文艺复兴时期雕塑作品照片为实验材料,他们设置了三种判断条件:控制条件下,要求被试如同在博物馆那样观看图像,并且不需要做出外显判断;实验条件下,要求另一组被试对图像进行审美判断;第三组被试则被要求对图像进行比例协调性判断。照片中的雕塑以按原样或以更改身体上下比例的方式呈现。脑成像结果显示,与观看更改比例的雕塑照片相比,被试在观看原作时伴随右侧脑岛前部(right anterior insula)的强烈激活。该研究还发现,被试知觉“美”的照片时特异性地激活了右侧杏仁核。据此研究者认为,美感包括两个成分:由刺激的内在特性(客观美)所引发的脑皮层联合区和脑岛的激活,以及由个体的情绪体验(主观美)所引发的杏仁核的激活。Cupchik等(2009)观察到在审美观赏条件下双侧脑岛(bilateral insula)的激活,提示情绪体验的生成。Mitterschiffthaler,Fu,Dalton,Andrew和Williams(2007)比较了由愉快以及悲伤的音乐所引发的情绪体验的神经活动,结果发现,愉快的音乐更强烈地激活了与奖赏有关的纹状体,而悲伤的音乐更强烈地激活了与评价和加工情绪有关的颞叶。

Vartanian和Goel(2004a)探索了认知与情绪在审美体验中所起的作用,fMRI结果显示,被试进行审美偏好判断时,多个负责情绪以及奖赏的脑区被激活。这提示,对于非艺术专业的个体来说,审美判断是基于情绪或奖赏系统的主观体验。Perlovsky(2010)提出人类的认知需要如同其性和食物之类的基本需要。基本需要的满足与否能够带来情绪反应。与认知相关的情绪可被称为审美情绪,它并不仅仅来自艺术知觉,也可能来自其它知觉和认知活动。他还认为人具有“认知本能”(knowledge instinct),而任何能够满足人的求知欲的认知加工过程都可以产生审美情绪体验,因此审美体验并不局限于对艺术的欣赏。然而,这一将知识获取视为人的根本需要以及美感的最根本来源的观点尚需足够的实证研究予以证实。

3.2奖赏

审美体验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审美愉悦,其所具有的奖赏性是人类从事艺术活动的根本动力,因此揭示奖赏的神经机制无疑成为神经美学研究的重要部分。

Galanter(2010)提出,有效地加工复杂信息(如艺术作品)具有奖赏性,而审美愉悦是奖赏系统作用的结果。Ramachandran和Hirstein(1999)在论述审美的隐喻法则时指出,美是知觉刺激的奖赏特性的产物。视觉系统(或者更高级的知觉系统)在加工或整合某一特征时,激活了边缘系统并导致其释放奖赏性的化学物质(如多巴胺等)而使该过程具有奖赏性。近年来的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审美愉悦与大脑奖赏系统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证据。

采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PET)观测个体听赏愉悦和不愉悦音乐时相关脑区的活动情况的研究发现,音乐刺激的愉悦性的增加与右侧海马旁回(rightparahippocampal gyrus)以及楔前叶(precuneus)的激活相关,而愉悦性的降低与额极(frontopolar)、眶额叶皮层以及胼胝体下扣带皮层(subcallosalcingulate cortex)的激活相关(Blood,Zatorre,Bermudez,&Evans,1999)。后续研究又探索了音乐引发积极情绪反应的神经基础,结果表明,音乐引发的高度愉悦体验伴随激活了与奖赏和情绪相关的脑区(包括腹侧纹状体、中脑、杏仁核、眶额叶皮层以及腹内侧前额叶皮层),这些脑区在对其他能够引发欣快反应的刺激(如巧克力、性和药物)反应时也被激活(Blood&Zatorre,2001)。

观看美的刺激显著激活了扣带回前部(anterior cingulate)等脑区,而这些脑区与情绪尤其是奖赏相关。Vartanian和Goel(2004b)要求被试对写实和抽象绘画进行外显偏好评定,fMRI结果显示,随着偏好程度的下降,右侧尾状核(rightcaudate nucleus)的激活程度减弱,提示刺激的奖赏性降低;双侧枕叶皮层(bilateral occipital gyri)以及左侧扣带沟(left cingulate sulcus)的激活程度随偏好程度上升而增强。这些脑区与加工刺激的效价(积极或消极情感)和奖赏特性有关(Taylor,Phan,Decker,&Liberzon,2003)。Brown,Marchael和Parsons(2004)研究了不熟悉的愉悦音乐所引发的大脑活动,结果发现,愉悦音乐激活了边缘以及旁边缘结构(包括胼胝体下的扣带皮层、岛叶前部、海马后部、颞上回以及部分纹状体),这表明仅仅被动地聆听愉悦音乐就能自动诱发听者的积极情绪。研究者以绘画为材料研究识别和回忆对审美判断的影响,他们观察到即使被试不做审美评价,其大脑情绪和奖赏系统也会自动激活(Fairhall&Ishai,2008;Wiesmann&Ishai,2008)。Yue,Vessel和Biederman(2007)研究发现,被试观看所偏好的图片时,纹状体以及海马旁回(parahippocampal)的激活更强烈,而这两个脑区都参与加工奖赏刺激。

审美愉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于面孔吸引力的研究。Knut,Firth,Dolan和Frith(2001)的研究观察到,对具有吸引力的陌生面孔的知觉可以增强腹侧纹状体的激活,提示该知觉具有奖赏性,能够激活奖赏系统的多巴胺能的神经部位。O''Doherty等(2003)的fMRI研究发现,具有吸引力的面孔激活了mOFC,该脑区与奖赏刺激表征相关;而当具有吸引力的面孔表现出积极情绪时,OFC的激活更强。Aharon等(2001)研究了年轻男性异性恋者对有吸引力的和普通的男性及女性面孔的反应,结果发现,被试将漂亮的男、女性面孔评价为有吸引力,但他们注视漂亮女性面孔的时间长于注视漂亮男性的。研究者对此的解释是,漂亮的男性面孔对于被试而言具有美感但是不具有奖赏性。这提示,美感体验可能独立于奖赏性而产生。

在现代艺术领域,有价值的艺术品往往不一定被认为是美的,也不一定能带来审美愉悦;能‘够带来感官愉悦的作品也许会被认为没有任何艺术价值(Reber et al.,2004)。那么,应如何区分审美愉悦(美感)与其他奖赏性刺激所带来的愉悦情绪呢?神经科学研究证据能否支持康德的非功利性审美观?关于这些问题的解答对于揭示审美愉悦的真正来源至关重要。

4 小结与展望

4.1小结

4.1.1审美加工涉及的主要脑区

审美活动始于对艺术作品的知觉加工,艺术创作遵循大脑知觉加工原理而使大脑获得审美满足。进一步的审美加工所涉及的相关脑区主要包括:与运动相关的顶叶以及运动前回,与高级认知有关的前额叶皮层,与判断相关的前额叶皮层、眶额叶皮层以及扣带回,与情绪相关的脑岛以及杏仁核,与奖赏相关的纹状体、扣带回、脑岛、眶额叶皮层、杏仁核以及海马。

4.1.2问题探讨

在神经美学研究主题方面,有以下三个问题值得探讨。

第一,真与美。当前神经美学研究主要聚焦于视觉艺术与大脑的关系。基于大脑运作与艺术的共同目的在于获取世界本质特征的观点,因此艺术创作应主张所谓的“真即是美”。然而,按照这种求真的观点,艺术是否能够被旨在探索真理的科学所取代?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即便这种强调“真”的观点适用于某些西方艺术,但却不能简单地套用在强调“情”的传统中国艺术上(宗白华,1994)。求真可能并非艺术创作的唯一目的,亦非美感产生之必需。表达情感(抒情)也是艺术创作的重要目的。基于认识论的神经美学应该如何解释“抒情”艺术引发美感体验的问题?这一问题不仅提示了目前神经美学研究所存在的局限,同时也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即应着力于探索“抒情”艺术引发美感的心理机制及其神经基础。

第二,离身认知与具身认知。以计算机隐喻为核心假设的传统认知心理学终究不能克服离身心智的缺陷。以具身性和情境性为重要特征的第二代认知神经科学将日益受到重视,并促使认知神经科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李其维,2008)。自从1873年Vischer提出共情在审美欣赏中的重要作用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都认为艺术欣赏中的躯体卷入不仅涉及对动作的模仿同时也能够增强观赏者对作品的情绪反应。然而,在20世纪,多数学者认为审美体验是认知引发的,当时的主流观点将情绪、共情以及非认知的身体反应排除在审美反应之外(引自Freedberg&Gallese,2007)。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们在审美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模仿所看到的动作,而这种具身模仿为我们理解艺术作品的意图或情绪表达提供了最直接的经验,它对于艺术作品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认知与情绪。审美情绪体验究竟是基于认知还是独立于认知?有的研究者认为审美情绪反应建立在认知评价的基础上,观赏者对于作品本身及其背景信息的理解及其专业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审美体验的发生及其程度(Leder etal.。2004)。另有研究者则认为审美情绪是观赏者对审美对象的直接反应,审美情绪可以发生在认知之前甚至根本不需要认知的参与(zajonc,1980)。事实上,审美加工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美感体验的变化,而情绪的波动又影响审美加工(Leder et al.,2004),揭示认知与情绪的交互作用是审美认知神经机制的重要任务。此外,目前对于审美情绪的研究较多关注审美愉悦的神经机制,然而迄今为止研究者依然不清楚如何在神经机制上区分审美愉悦与一般认知活动所引发的愉悦。因此,这也是未来研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4.1.3面临的挑战

人们的审美对象通常是绘画、音乐和雕塑,而要对这些复杂的审美对象进行严格实验控制会遭遇很多困难,因此,研究者需要将复杂的实验材料和任务予以简化。目前研究所用实验材料主要包括听觉类的音乐片段以及视觉类的面孔、图画和抽象几何图形,审美判断实验任务主要包括偏好评定(preference ratings)和美的程度评定(beauty ratings)(王乃弋,罗跃嘉,董奇,2010,),而其有效性的前提条件是,审美反应能够被解构和量化,并且能够反映审美体验的本质。然而关于“好一恶”、“美一丑”维度的判断或评定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审美体验的本质特征却尚无定论(Chatterjee,2011)。此外,目前的研究对影响审美体验的其它因素(比如注意、刺激效价等)的控制尚不足,这可能导致审美研究测量的心理活动与审美体验无关(Nadal&Pearce,2011)。

神经美学还面临着生态效度问题的挑战。实验中被试对艺术作品的反应,往往在去除了作品背景信息以及不考虑个体经验的情况下获得。神经美学研究如果将审美体验简化为背景剥离的实验任务,其所带来的问题是难以将所得结果推广到其他艺术作品以及审美体验的其他方面。无论是实验美学还是神经美学,研究者总在试图寻找审美的基本原理和普遍规律。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伟大的艺术作品都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征,其所引发的审美体验也可能是不可复制的、个体独特的主观体验。因此,神经美学必须关注共性与个性、主观与客观这两对矛盾(Nadal&Pearce,2011)。

4.2展望

神经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既面临挑战,也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的研究课题可能在以下三方面有所拓展和深化。

第一,关注审美体验相关神经活动的动态过程。尽管已经有研究者注意到审美情绪体验的动态性(Koelsch et al,2006),然而,目前大部分研究局限于描绘审美体验的神经机能定位地图。审美体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尤其是对于音乐和舞蹈这样一种在时间维度上不断变化着的艺术形式的审美,揭示其动态过程对于全面认识审美加工过程是不可或缺的。

第9篇:心理学吸引力法则范文

其实看人不顺眼的根本原因就是你离不开他,如果你有能力离开这个看不顺眼的人了,你又何必老是虐待自己?因此停止抱怨,专注于锻炼自己的能力吧,等有了能力,就看谁都顺眼了。

“心中有什么,看外界,就会有什么”,相信学习过“吸引力”法则的人对这句话一定很熟悉。

瞅什么都顺眼的人,肯定优雅。人的优雅关键在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们时常被情绪所控制,我们的不自由,通常是因为来自内心的不良情绪左右了我们。一个能控制住不良情绪的人,比一个能拿下一座城池的人强大。

情绪是否可以控制呢?

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如果你做出一个微笑的面容,那么你的心情就立即会感到增加了几分愉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不但情绪可以影响人的行为,反过来行为也可以影响人的情绪。现代生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对自己的血压、心跳等都可以进行控制,何况情绪?

一个人感到幸福快乐无非就是两种,一种是在外界寻找快乐,这样自己会很快乐;另一种是自己让自己变得快乐,发自内心的平和,安详感,才是最终的内心变得强大的写照。

因此,你看那些慈祥的老人、有智慧的长者,都具备这样“心如止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感觉。

因为只有这样的时候,你就不会被外界的所有事情所干扰到,去专注于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外界的所有无关信息,都会被你有意识地过滤掉。

相信有很多人,很容易被外界的无关紧要的事情左右着自己的情绪,随着外界开心,自己开心,外界发生了不好的事情,自己也会很愤怒,以至于吃不好睡不好,影响自己的工作学习,或者干脆打乱自己的目标方向,

怎么做到一心不乱呢?

分清哪些是自己的事情,哪些是别人的事情,哪些是老天爷的事情。别人这么做,是别人的事情,你自己控制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至于老天如何,那是老天的事情,它要刮风下雨,这是它的事情,不要因为外界事物的变化而干扰自己的情绪。这是因为我们的能量、精力、脑力,都是很有限的,不要为了这些对你目标毫无意义的事情去关注、去重视、去生气,反而最后没了心情去做自己的重要事情,因为消极情绪会消耗掉你90%的精神能量。

比如别人不小心踩了你一脚,你勃然大怒,然后骂对方,结果吵着吵着就打起来了。因为你觉得这是别人的错,别人对你好了,你才会情绪好,别人影响你的情绪了,你就会勃然大怒。

为什么要把自己内心情绪的控制钥匙交给别人呢?别人对你好了,你就会很开心,别人对你不好,你就会伤心一整天,你就像一个被控制的人一样,人家要你笑你就笑,人家要你哭你就哭。

你就是整个世界,整个世界就是你,而外在世界的所有事物,都是你内心世界的潜意识投影。你内心世界和这个外在世界如何互动,那个外在世界就会和你如何互动。所以凡事想开一点,又何必因为别人的关系而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呢?

美国有对孪生兄弟出生于贫困家庭,妈妈是酒鬼,爸爸是赌徒,所以他们家非常贫穷。两兄弟长大后后,弟弟无恶不作,进了监狱。

记者采访弟弟,弟弟说:“都是我父母害的,我到现在这个地步,都怪父母不好。”

记者又去采访哥哥,哥哥是一个很成功的企业家,哥哥说:“我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我的父母。”

同样是一个悲惨的家庭,为什么弟弟会沦为赌徒、哥哥会变成企业家?因为决定命运的不是外在世界,而是你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