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青少年 时尚 猎奇心理 从众心理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1-0193-02
时尚是指当今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青少年是在时尚文化的冲击下成长起来的,其行为和生活方式深深打上了时尚文化的烙印:上网、追星、唱流行歌曲、穿时尚衣服、烫染头发、追求名牌……追求时尚有一定积极的、健康的意义,可以驱使青少年热爱生活、不断追求新事物,敢于表现自我、张扬个性,提高自身审美情趣、鉴赏的能力;但也掺杂一些消极因素,带有一定程度的非理智成分,会增加青少年的家庭经济负担,对其人生观、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消磨其意志、荒废其学业,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一 心理因素是青少年追求时尚的主要原因
青少年热衷于追求时尚,与青少年特有的心理特点是分不开的。
1.猎奇心理
青少年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并善于追求新的事物。手机、首饰、奇装、烫染发、电脑等作为新的事物,一旦出现,中学生更乐于接近、了解和拥有它。
2.从众心理
青少年与同伴交往的频率已大大超过与父母交往的频率,同伴交往与友谊变得日益重要,产生了强烈的归属的需要,渴望被同伴接纳、认同,受到同伴的尊重、肯定。那些不追求时尚的青少年,由于对时尚知之不多而受到同伴的嘲笑,被看做是“老土”、“异类”,与同伴缺少共同的语言,沟通交流受到影响,被排斥在同伴群体之外,为了得到同伴的认可和接纳,不得不随大流、关心和追求时尚。
3.性意识的觉醒
青少年开始出现第二性征,男女在外貌上产生巨大的差异,性意识开始觉醒,对自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关注。希望自己有靓丽的外表、苗条的身材;或英俊洒脱、高大伟岸。也产生了对异性的关注,喜欢接近异性、被异性喜欢的心理。因而,青少年极力打扮自己,追赶潮流,追求时尚,名牌衣服、高档手机、浓妆艳抹、打扮入时,以引人注目,受到大家的肯定与好评,引起异性的关注。
4.攀比心理
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青少年产生了强烈的尊重的需要,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好评,赢得大家的尊重。为此,他们喜欢在各个方面与同伴一比高低,与同伴比学习、比长相、比家庭经济条件等。一些学生在学习、外貌、才艺等方面不如别人,就转向追求时尚,穿高档时装、用高档手机、买高档电脑……通过炫耀自己家里经济条件的优越,获得心理补偿与心理安慰,维持心理平衡。
5.减压的需要
现代青少年生活在一个充满压力、竞争的环境中,整天面对作业、考试、升学的压力,特别需要放松心灵,寻求解脱、宣泄、释放,追求时尚成了他们的精神支柱。听流行歌曲、看热门影视、上网、化装打扮、追星等轻松、有趣的活动,成了他们逃避压力的“避风港”和放松身心、调节紧张情绪的有效手段。
二 青少年“时尚热”的科学引导
青少年追求时尚,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要尽量消除其狂热性、盲目性,把它引向正确的轨道,以促进青少年健康的成长。
1.追求时尚应不违背社会规范
要引导青少年正确鉴别时尚,切忌盲目从众。时尚的追求要顾及社会道德规范和学校校规。在某种时尚流行之际,社会道德规范和学校校规常常会对其进行褒贬、加以取舍。如以会说外语为时髦、以善用电脑为时髦等,是积极、健康的,有助于丰富、充实个体的精神生活,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具有较高的价值,要鼓励青少年去追求。而露肚脐装、化妆、佩戴首饰、烫染发等,虽然社会盛行,但青少年不能热衷于此。即使是社会道德规范和学校校规允许的时尚,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要因人而异,因性别、身材、风度、家庭经济状况和场合而定,不应相互攀比。
2.提高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由于青少年的审美意识还较朦胧,审美能力不成熟。对于什么才是真正的美,认识较模糊,导致盲目追求时尚,既有损于自己的形象,又不利于自己个性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加强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其鉴赏能力。首先,要使他们认识到自然美胜于修饰美。青少年蓬勃朝气、富有青春活力,拥有明亮的双眸,水嫩的脸蛋,乌黑的秀发,处处散发出青春的光彩,展示出清纯的形象,这是最迷人的,是自然美。完全没有必要在穿着、打扮上刻意追求时髦、修饰自己。其次,要使青少年认识到心灵美胜于形象美。不少青少年过分讲究衣服和发式的修饰,追求外貌之美。固然这是美的一部分,但不是美的全部,人的心灵美、行为美远胜于外貌美,心灵美、行为美更令人陶醉。所以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知识、完善人格上,做到自信进取、勤奋好学、文明礼貌、诚实守信、乐观坚强……这才会闪耀出更多的美!
3.充实精神生活,转移“兴奋点”
青少年富有朝气,精力旺盛,好奇心、求知欲强烈,如果他们有理想、有追求,精神生活丰富、充实,那么就不至于沉迷于盲目地追求时尚。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充实其精神世界。成立科技、文艺、体操、电脑、写作等兴趣活动小组,举办摄影、书画展览,开展演讲比赛,组织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辩论等。培养青少年广泛而健康的兴趣爱好,也可以充实其精神世界。人的兴趣爱好有高尚和低级之分,高尚的兴趣爱好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并使他们的精神生活充实、有乐趣。因此,要注意培养青少年广泛而健康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兴趣,培养他们参与科技、文体、书画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兴趣……这样,青少年就会感到精神生活充实,从而热爱生活,好学上进,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学习上,不再一味地追求时尚。
4.加强行为控制
青少年的神经活动兴奋强而抑制弱,辩证思维还没有充分得到发展,遇事易冲动,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情感和狂热的行为。因此,要引导青少年对追求时尚的行为、情感加以自我控制,正确地看待时尚,理智地追求时尚,把追求时尚的行为维持在合理、适度的水平上。要学会控制自己情绪表现的强度,掌握合适的情绪表达方式,适度、合理地释放情绪。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使之不背离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校规。
5.发挥大众传媒的正确导向作用
大众传媒形式生动活泼,对好模仿、喜欢猎奇的青少年常常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可以利用各种大众传媒,发挥舆论的正确导向作用,引导青少年合理、适度地追求时尚,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通过大力宣传无私奉献的人,讴歌品德高尚的人,称颂富有敬业精神的科技精英……引导青少年以这些人为偶像,学习他们积极进取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刻苦钻研的精神;通过大力宣传学习外语的意义,引导青少年以学习、运用外语为时尚;通过大力宣传讲礼貌的重要性,引导青少年以讲礼貌、有涵养为时尚等。
总之,青少年时尚热现象的产生与青少年特有的心理特点与需要密切相连,成人要了解、尊重其心理特点与需要,加以科学引导,以促进其理智地追求时尚。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学体育;健康教育;终身体育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进行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强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所以,体育课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青少年是祖国的新鲜血液,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培养青少年的体魄强健、意志坚强、身心健康是重中之重。一直以来,我国的学校体育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尤其是现在学校的“蛋奶工程”使青少年的营养水平和形态发育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现在学校的教育为片面的追求升学率,经常忽视了体育课的重要性,甚至出现抢占体育课的现象,导致学生学习任务重,缺少锻炼时间,致使青少年各项体能指标持续下将,调查表明城市中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明显增加。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二、认真研究教材、教法
新课标中指出要注重学生的终身体育,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以增进学生健康为目的,打破传统的偏重竞技体育项目的教学模式,多补充一些大众化的体育内容,如健美操、广场舞、太极拳等项目,因地制宜开发一些当地的特色体育。为学生灌输终身受益的体育知识,注重对学生掌握体育锻炼方法的培养,总之,教材的内容要与时俱进,教法要不断创新改进,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三、要重视学生的自身发展
受遗传以及后天的营养等各方面的影响,学生的体质不同,具有个体的差异性。而我们的体育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掌握一定的体育锻炼方法,平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具有体育的实践能力、娱乐能力和观赏能力,使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能健康地发展。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给学生一个适当的机会,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提高学生对待体育锻炼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全面发展。
四、让学生在快乐中体会健康的生活
体育教学提倡的口号是“我运动,我快乐”。只有学生对体育锻炼充满了兴趣,感受到体育锻炼的快乐,我们的体育教学才会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快乐体育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体育活动体验到运动中的快乐,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氛围,使学生在欢乐中获得体育运动知识、技能,增强体质,塑造个性。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形成正确生活意识以及良好生活习惯的主要时期。而体育运动正是一种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积极进取、文明向上的一种的生活方式,因此体育教育是重中之重。
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
现代生活中受家长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值得我们关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要多关注问题学生,给予爱的关怀,多鼓励、少批评,找到其闪光点,帮助其树立简单的目标,使其感到成功的喜悦,逐渐树立自信心,慢慢消除学生的消极心理,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其积极向上,不断发展。
摘 要 提升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现阶段我国篮球运动训练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本文就结合笔者的篮球运动教学训练经验,从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的把握、重视青少年良好篮球运动体验的积累、重视心智训练理念在训练中的有效贯彻、重视训练中慢性微细损伤的科学预防等四个方面入手,针对提升青少年篮球训练有效性的几点策略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期对青少年篮球训练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所启发。
关键词 篮球训练 青少年 训练有效性 训练策略
由于青少年篮球训练水平有限,我国很多具有潜力的篮球运动人才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挖掘和培养,并因此影响到了我国篮球运动的健康良性发展。由此可知,提升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现阶段我国篮球运动训练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的把握
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简单而言,实际上指的就是某项身体素质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段时期内某项特定身体素质的发展会相对迅速。人体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大多集中在青少年时期,如果错过了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不但身体素质的发展速度会变慢,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水平。因此,要提升在开展青少年篮球运动训练的过程中,要提升训练的有效性,就一定要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并据此制定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训练策略。例如:在青少年篮球训练中开展速度素质训练时,就要注意速度素质一般划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三个主要的类别,其中反应速度发展的敏感期为9-12岁、动作速度发展的敏感期为9-13岁、位移速度的敏感期为7-13岁,在训练时就要注意根据上述的敏感期,结合青少年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速度素质训练活动的开展进行合理的安排。
二、重视青少年良好篮球运动体验的积累
篮球运动源于比赛性游戏的本质是吸引青少年参与篮球运动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促使青少年学习篮球运动的重要途径。在开展青少年篮球运动训练活动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篮球运动的这一特点,通过让青少年学生和篮球运动员在篮球训练活动中体验并享受篮球运动的乐趣,让他们充分的感受的篮球运动的魅力,才能够逐步的完成其对于篮球运动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为后续开展的篮球运动训练奠定良好的内在基础。因此,在开展青少年篮球运动训练活动的过程中要提高训练的有效性,一定要重视其良好的篮球运动体验的积累。
而要确保青少年学生和篮球运动员在篮球训练中积累良好的运动体验,主要应注意如下两点问题:一是,注意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选择组织和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训练内容、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二是,要注意营造轻松愉悦的训练环境,理解并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确保“教”、“学”双方之间沟通的顺畅性。
三、重视心智训练理念在训练中的有效贯彻
智力和心理训练是青少年篮球训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但是,我国很多篮球教练员和篮球任课教师在组织开展青少年篮球训练活动的过程中,却忽视了心智训练的重要性,部分教练员和任课教师即使认识到了心智训练的重要性,也往往是将其作为独立的内容进行专门的讲解和训练。虽然说,在开展青少年篮球训练活动的过程中,开展专门的、有针对性的心智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将其作为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心智训练的唯一方法和途径却是远远不够的,正确的做法应是树立心智训练的贯穿性理念,将智力训练和心理训练科学的贯穿于篮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之中,通过心智训练在整个训练过程中的有效贯彻来循序渐进的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心智水平。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在篮球训练活动中,每一项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任务,实际上都同时包含了心理和智力的因素,都会或多或少的承担一定的心理压力指标,运用到一定的智力因素。因此,在训练的过程中,注意引导青少年儿童及时的思考当天的训练内容,并分析自己在训练中的表现,针对自己的表现来总结和梳理适合自己的调节方法,才是提高青少年心智水平的有效途径。
四、重视训练中慢性微细损伤的科学预防
青少年学生和篮球运动员还处于身心快速发育的阶段,各项身体素质还没有发育完全,身体素质水平相对来说比较低,再加上篮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因此,在开展篮球训练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运动损伤问题。一般来说,训练中偶然性的、急性的创伤在经过积极的治疗和干预后,对运动和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不大。但是,由于长期训练不合理或者是缺乏防护形式的慢性细微损伤,却很容易发展成为“劳损”,而且这种运动损伤由于早期不易诊断,所以被很多篮球教练员和篮球任课教师所忽视,而一旦等确诊之后治疗起来往往就已经非常困难了,对于训练活动和身心健康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开展青少年篮球训练活动时,要提高训练的有效性,还要注意训练中慢性微细损伤的科学预防。
具体的预防措施:一是,要注意通过青少年学生和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升来从根本上防治慢性细微损伤的出现;二是,要讲解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青少年学生和篮球运动运自我保护的能力;三是,要注意训练安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尽可能的杜绝局部训练负荷过重或是训练强度过大等问题;四是,在训练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和教练员要注意青少年学生和篮球运动的情绪状况,并注意及时纠正其错误的或者是不标准的技术动作。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学校德育教育 青少年心理健康 古老文化 积极作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我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所以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全社会的和谐。但是,近年来,我们在研究“三农”问题时,对农村农民健身问题的关注并不多,对于农村农民健身工程与建设和谐社会之间的联系探索不够。如果农村全民健身问题得不到重视和解决,那么建设和谐、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是一句空话。体育作为全民健身的主要途径与方法,在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社会作用。民族传统体育具有特色的文化体系,有利于学校体育教学顺利开展,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和终身体育意识,完善学校体育教学体系。
一、促进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
民族传统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具有多元功能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对素质教育的很多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文素质、科学素质、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的培养,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是各项素质的根本。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从健康身体、愉悦身心出发与德育、智育一道成为提高人的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观念的影响往往把思想境界的提升看得比强身健体更重要,要强调意境。只有修身养性、提高德性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体现了深奥的东方文明和热爱和平、善良诚信及乐于助人的优良道德品质,处处表现出我们这个仁义之国,礼仪之邦的民族特性,其本身就是极好的思想道德教材。民族传统体育教材化把这些体育项目,经过筛选、改造、整合与提炼,使一些具有较高的教育、健身、娱乐价值,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项目变成教材,进入课堂,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具有重要性的积极意义。学校体育中的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是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教学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民族传统体育起源于民间,历经历史长河的洗礼不断发展完善,它能够锻炼师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二、有利于学校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教育工作,必须重视体育,忽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忽视学校体育工作,就谈不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体育方针,谈不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抓好青少年体育工作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和展示民族精神风貌有重要意义。业余训练是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竞技体育的基石,是发现、培养、输送体育人才的重要途径。学校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摇篮,也是冠军的摇篮,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是发现苗子进行基础训练。只有基础打牢了才能确保国家竞技体育又好又快地发展,才能保证竞技体育各个阶段目标和任务的完成。体教结合可以为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更丰厚的土壤,有利于社会体育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体教结合,可以有效缓解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矛盾,可以实现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多重目标。依靠教育部门,以学校为阵地,积极开展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力争把在学校开展的项目培养成为省、市、县的重点特色优势项目群和学校的品牌。“体教结合”可达到“资源共享,特色共建,责任共担,人才共商,利益共享”的目的,充分发挥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的资源优势,共同构建我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机制。
三、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
学校体育将成为传播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民族传统体育是从民族共同体文化中剥离与凸显出来的一种民族体育文化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体育文化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文化的补充与完善,除了具备一般文化的特征之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民族文化特征。全面、系统、科学地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是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保证。可见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有特别的教育价值,应进入学校体育课堂。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校本课程形式开发出来运用到小学体育教学中必将为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通过传统体育教育,丰富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随着西方强势体育的冲击,中国传统体育在学校的阵地越来越少,使很多青少年缺乏对本民族的文化的认识,而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助于青少年全面认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民族文化,把握民族精神,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同样,民族的存在与发展是同民族传统的延续与继承密不可分的。民族传统体育记载了各民族的生活情趣、人际关系、民族性格、理论道德、民众心理,同时也就记载了各民族的文化,通过对传统体育的学习,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与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国现代化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在学校体育中贯穿传统体育教育,不仅是培养全面人才的系统工程,更是对本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取得一席之地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生身心发展;健康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4-053-1
我国的教育方针指出:教育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智、 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常有人说,一个学生“智育不好是次品,体育不好是废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 由此可见,体育是“五育”当中必不可少的一育,且举足轻重。体育与健康课是学生锻炼体魄、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能力的主阵地,让全体学生上好每一节体育与健康课是每个体育教师应尽的职责。体育教师要上好每一节体育与健康课,就必须严格引导和督促。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只有身体健康,而心理不健康,并不能称其为健康。近年来,我们经常可以从报纸上、电视新闻上,看到一些关于青少年犯罪的报道,有的学生因为学习成绩的退步离家出走,甚至自杀;有的学生因不满母亲的责备而亲手砍死了自己的母亲;有的学生因一件小事而捅死了自己的同学;有的学生因为教师的一点点批评就跳楼;有的学生因为教师的严格要求,就对老师怒目而视,甚至用刀子捅向老师等。这些活生生的例子说明了现今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而我们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在体育教学中,必须指导学生运用体育锻炼来达到身、心健康的合一。
一、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懂学生心理
当今社会的青少年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依赖性强,缺乏自强自立的观念和品质,情感淡薄,有的任性、自私,经不起挫折和打击等等。再加上实际生活中的种种因素常常使人陷入烦恼,以致精神抑郁,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损害。而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适应社会的基本条件,心理健康也是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适应能力和效能的状态。陶行知还就学生的心理方面进一步提到“要保持学生精神之安宁”、“注重儿童的内心世界。”也就是说,学生应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焦虑、烦躁等不良的情绪,以健康的心理去对待生活和学习。
不良行为习惯对青少年儿童的成长存在着很大的危害性,健康教育也是一种养成教育,我们要重视健康知识的传播,同时对于健康行为的培养也不容忽视。健康教育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一种有效策略,许多经济发达的国家已充分注意到这一点,他们认为这是一种非常经济的方法。而青少年儿童是健康教育的最佳目标人群,因为他们与家庭、社会有着天然而广泛的联系。中小学生一旦通过获得丰富的卫生知识,正确的健康观念和行为技能,他们自身不但可以愉快的生活,而且还会对其父母、邻居、亲友以及社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因此,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运用体育锻炼来改善学生的不良情绪
情绪状况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重要的指标。不良情绪是导致生理和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体育锻炼可以直接带给人们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和不安,从而调控人的情绪,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比如跳一段将速度、力度、弹性、 柔韧性、气质性、节奏感、乐感等形体技能和心智技能融为一体的校园舞蹈,那种活力四射,那种激情四溢舞蹈怎能不感染你,怎能不让你积极向上。在有节奏的律动中,会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自身气质神韵的美。正如吕艺生老师所说“有了人的生命活动,就有了人的舞蹈;有了人的舞蹈,才显示出人的生命的旺力。”
在各类运动会、各类比赛中,每一次成功与失败,每一次付出与汗水,都能考验学生的心智,都会让学生体验各种情感纠葛,若经常在这种激烈的场合中接受考验,遇事就不会过分紧张,更不会惊慌失措。思想上、情绪上都会更为理智更为成熟。
三、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的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独立自主等精神,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在体育运动中要不断克服客观困难(如天气变化、运动能力限制等)和主观困难(如疲)劳、恐惧心理等)。学生越能克服主、客观困难,越能培养其优秀的意志品质。
比如,广播操比赛,因为广播操训练以班级群体为多,要求动作整齐、规范;调度准确、层次分明;线条流畅、路线清晰。要保证广播操比赛表演完成,就要付出很多。比赛表演任务要尽量达到完美,更要求有严格的训练。动作、队形、表情……每一个小的部分都要经过反复的磨合和排练,才能达到整体的一致性;要做好这些动作只有进行反复练习,熟才能生巧,没有捷径可走,每一个动作都要反复练习许多遍才能到位。正是在一次次的跌打滚爬、一次次动作的推敲和训练中,使得中学生在成长的关键时期懂得了勇敢和坚毅的品质对于人生的重要性。
四、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协调学生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体育运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它总是与人群发生着交往和联系,人们在运动中能够较好地克服孤僻,忘却烦恼和忧愁,协调人际关系,扩大社会交往,提高合作能力和社会适应。因此,体育运动既是一种个体活动,又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它通过竞争与合作的方式,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这种交往是多向性的,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情感的体现。
心理健康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写2021天津市心理健康节学习心得的时候不要有太多疑虑,其实这并不难,2021天津市心理健康节学习心得非常好写。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关于2021天津市心理健康节学习心得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2021天津市心理健康节学习心得一经过上了这么多节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一名大学生更要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与标准,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影响因素,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与原则,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料与方法。而心理健康的人应当具备比较正确的认知、良好的情绪情感、坚强的意志品质与健康的个性心理。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
一、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
我们都是从高中升到大学,应对新的环境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例如烦躁、压抑、苦闷等,当应对自我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千万不要独自一人承受,更不要钻牛角尖,要进取主动调试自我的心理,明白适应环境;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困苦;要学会改变学习方式,使学习简便愉快,然后确定一个切乎实际的目标;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而求止,知而行之。要学会从心里去理解现实中的一切,既来之,则安之,使自我具备较强的适应本事。
二、人际关系的处理
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促进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压抑和紧张,承受孤独与寂寞,身心健康受到伤害。所以,我们大学生更要培养良好的交际本事。要坚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经过人际交往,认识到大学生的社会职责,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本事,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团体坚持协调的关系,保证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恋爱中的矛盾问题
在现代大学生中恋爱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大学生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在恋爱中应遵循:以爱为基础,以高尚情趣为恋爱发展的动力,在恋爱中相互尊重各自的选择、自由与权利以及人格,同时信守职责,忠贞专一,以诚相待。要以理解为前提,以奉献为资料,以被爱为结果。大学生要避免恋爱的消极影响,学会运用爱的技巧要学会澄清感情价值观,做出爱的决定,注重爱的交流,并履行爱的职责。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有了良好的心态,不仅仅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并且有益于终身的发展。大学生要做到心理健康,争取身心健康,能够阅读相关的心理辅导书籍,有需要的能够进行心理咨询,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好自我的时间,增强自我的心理素质,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去迎接挑战。
2021天津市心理健康节学习心得二所谓健康,有很多人认为只要有强健的体魄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在当今日益复杂的社会中,我认为不仅要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二者缺一不可。所以今天下午的讲座,对于我们这些还很年轻的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师生关系、家长关系和同伴关系的不协调是导致当今中小学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原因,其中师生关系是最主要的因素。而当前的应试教育导致了师生关系的异化,要克服这些我们应该做的措施就是调适好师生关系,按照人际关系中的互动的规律去做。其中,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人际关系的适应,而人类的心理x主要的是人际关系的失调。
我们可以从以下这几方面去入手:首先是人际互动的心理规律是人偏好正性刺激,就是说无论什么样的人,都喜欢听好听的话,即使心理明白是假的、虚的,还是喜欢听。所以我们教师就要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做出相应的措施,比如赏识、赞赏。我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就是因为赞赏可以改善机体气氛,有利于搞好儿童教育,提高教师的领导艺术,可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但前提这些赞赏必须是真诚的、是被在意的,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就是自我性,通常情况下人都是在利益相关的时候为自己考虑的多一些,不过这也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还有就是在某种情况下会出现嫉妒之心,这是很不好的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所以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及时地观察了解学生,尽量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否则有的后果会很严重。还有一种就是就是羡慕之心,这是产生在一种美好基础之上的。
还有就是心理归属感。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都很惧怕孤独、希望能够远离孤独,尤其是差生,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及时地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自己也是这个班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从它的闪光点出发,逐步建立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不觉得孤独。我们每个人都一样都希望自己的情感被共享、被分担,同时也希望自己在不幸或遇到困难的时候能有人相信。
之所以我们经常听到现在有很多学生跳楼x、离家出走的、误入歧途的这些悲剧发生。我也在想如果我们这些教育者能够及时地去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去多关心他们、去教育他们,也许就会减少这些悲剧的发生了。
通过今天上午李教授的讲解后,让我明白,学生出现逆反、任性等问题,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并非故意和老师作对。而且,出现问题的孩子正是需要我们的包容和帮助,我们老师不应该嫌弃他们,就像医生不能嫌弃病人一样,要真诚地帮助他们。当我们把问题学生当成一个个研究对象“对症下药”时,就会觉得有乐趣在其中了。我真得很庆幸能够有这么好的机会去学习,给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所以在最后几天的学习中,我一定会好好珍惜的!
2021天津市心理健康节学习心得三经过网上培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真实感受颇深!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可能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所以,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更应当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医生”。
经过学习,我认识到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简便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当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我的人格,提升自我的人格魅力。
经过学习,我也认识到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古老文化的中国有这样一句格言"3岁看小,7岁看老"。这充分说明了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有何其重要的影响。学生的不良心理的成因,既包括学校因素,如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也包括家庭、社会因素,如家庭的生活环境、抚养环境,社会风气等。可惜,我们无力摆脱社会风气的困扰,我们也只能劝说学生家长有科学地教育子女,我们惟一能做的是改善自身。
为了让学生构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我的人格,不断提升自我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为了让学生构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我的人格,不断提升自我的人格魅力。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其次,仅有构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必须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021天津市心理健康节学习心得四我们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重视心理健康,健康包括心理的健康和身体的健康,但是心理的健康经常被我们忽视。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少年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21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作为青少年,首先应该具备这种优良健康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成才的基础,心理健康可以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心理健康可以使青少年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因此,青少年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学校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学校生活。
所以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
2021天津市心理健康节学习心得五教学以来,我一直明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严峻性,而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地触摸到心理健康辅导工作。这次培训既有专家讲座,又有同行的互动交流,让我在观念上、理论上都有很大地提升,可以说感触颇多。
现代社会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多元化的价值观,带来升学、就业、竞争等多方面的压力,引发了学生心理疾患的上升。我们的老师也时常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从低效而劳神的教育工作中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了当代学校教育面前的一个非常严峻的话题。在培训中,聆听专家们列举的真实而又撼人的当今青少年中存在的心理健康疾病,我深深地意识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迫在眉睫,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要身体力行,尽快地加入到这项工作中来。
第一次接触心理健康活动课,我脑中不禁浮现出这样的疑问:心理健康活动课与思想品德课不是如出一辙吗?通过培训,让我走出了这个误区,那就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和思想品德有很大的不同,说教和辅导有很大的不同。我明白了心理健康课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学科课程,它是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并解决自己成长中的各种问题,以互助和自助为机制,通过学生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成长。
通过培训,我认识到学生自己是心理发展的主体,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主体心理的自我矛盾运动,才能起作用。因此,教师在心理活动课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思想、言行、需要、情感等因素,尽量满足各类学生的心理需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处理自身面临的各种困惑。在设计活动时,要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组织互动时,要提供舞台让学生唱主角,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有话敢说,能理直气壮地倾述自己的心声、宣泄情绪、发表观点;教师以引导着、协助者的姿态出现,这正如杜威说的:“教师是一个引导者,他掌着舵,学生用力把船划向前方。”
[关键词]少年儿童;少儿图书馆;创新发展;实践活动
在社会飞速发展时,经济越来越高,对于人们知识和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来高,唯有创新才能实现现在社会对人们的高要求,所以说创新是一个国家不断进步的动力。随着网络时代到来,使信息的存取发生了改变,传统的存取方法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需要创新,这样就给少儿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了机遇,创新的理念和服务不得不成为少儿图书馆首要考虑的问题。
一、创建少儿图书馆的重要性及其创新发展的意义
(一)符合我国科学的发展图书馆事业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来先进,我国进入到网络时代,图书馆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少儿图书馆的发展还是停滞不前。党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提出了以人为本,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党政府要求社会各界要全面落实这一项政策,大力支持全面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图书馆事业也要全面落实和推广这一政策,大力培养当代社会的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加大少儿图书馆的事业发展,因为青少年才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所以大力发展少儿图书馆事业,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全面落实政府的政策,也是我国科学发展图书馆事业的需要
(二)满足我国青少年成长的需要
图书是知识的海洋,里面记录了大量的知识,读书可以让青少年学量的知识,增加青少年的见识。虽然说现在的青少年的学习能力强,求知欲大,但是因为他们的年龄不大,社会经验少,判断事物能力低,不回科学合理选择图书,没有正确的读书方法,这就要求社会合理有效的指导青少年阅读,训练他们的判断能力和阅读能力,交给他们正确的读书方法,所以加快建设少儿图书馆事业和创新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少儿图书年创新发展方法
(一)少儿图书馆对象的改变
对象要合理的选取,第一,少儿图书馆要服务的对象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而改变,现在的信息的获取不仅可以通过图书馆,也可以上网获取,所以少儿图书馆不仅可以服务到图书馆阅读的人,也可以吸引潜在的读者,服务全社会,为青少年提供直接的阅读方法或间接的阅读方法,获取信息。第二,现在社会比较关注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小学教师和青少年的监护者都比较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书籍,所以少儿图书馆应该多搜集一些有关青少年健康的书籍,供教师和监护者阅读。第三,少儿图书馆应该关注其他人群,这些人群与青少年成长相关的人,他们比较关注青少年成长的问题。
(二)要增设更多的图书种类,丰富资源,优化读书环境
为了满足现代的青少年的阅读需要,少儿图书馆要不断创新,吸引读者的兴趣。主要的措施有一增设更多不同种类的图书,以文学或科普类的图书为主,适当增设一些关于辅助类教学图书。随着外界对青少年的不利影响越来越大,再增设不同种类的图书时,要注重青少年的身心素质发展需要,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指导他们更好的读书,有效的吸收图书里的内容;二是多搜集图书,增加图书的数量,提供网络阅读方法,结合图片和视频,科学的阅读,增长见识,拓展青少年的眼见,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三是加大青少年的阅读的场所,优化阅读的环境,在考虑和分析了少儿图书馆发展的需要,建立的图书馆阅读的地方,应该打破过去旧的布局,在其中增设青少年阅读的场所,并且多增设这样的场所,在环境的布置上,应注重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健康,营造一个适合青少年阅读、轻松愉快的阅读环境。
(三)创新青少年的导读方法
正确的指导青少年阅读也可以提高青少年的阅读能力,增长他们的见识,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所以加深对青少年的阅读指导,注重培养青少年的阅读能力,增强青少年的阅读兴趣这是一种重要的导读方法,随着青少年的成长,他们的兴趣也不断改变,好奇心越来越大,所以把好的、优秀的图书推荐给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不同的特长的青少年,指导他们阅读,培养他们的特长,会到达一个很好的指导效果;虽然事实证明了这一指导方法的效果,但是青少年的兴趣和读书能力的发展不仅受年龄的影响,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少儿图书馆的探讨对象是青少年,只有去了解青少年,了解他们的优缺点,例如好奇心很强,渴望知识的愿望很大,但是看问题片面,无法正确的判断对错,结合他们本身的优缺点和阅读爱好,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其次就是要将家庭和学校教育、素质和创新教育科学合理的结合来;最合也要注重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第二个办法是联合家庭、社区,开展各种阅读活动,把图书阅读带进社区,是青少年不必去家门,就可以阅读,激发的他们的阅读兴趣。第三个办法是通过各种渠道来宣传新书,设立专题栏,这样青少年就可以及时了解到新书的信息。第四个办法是当代网络时代的发展要求就是培养青少年快速地阅读能力,加快阅读的速度,如果读书的速度不快,那么书架上的其他感兴趣的书籍就会被别人给拿走了,但是也要结合实际,掌握有效的快速阅读方法和技巧,不能盲目去读,也要思考。第五个办法是可以举办大型的读书会,让青少年去参加,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指导方法,让青少年现场去感受阅读的快乐和乐趣,也可以与其他的人交流,交换彼此的阅读的感想和方法,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见识,树立一个良好的读书观。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 工作心理 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0-0235-01
人的黄金时期是高中阶段,也是形成自己人生观、世界观,积累知识、增长见识和提升自己的关键时刻。而学业压力的加重和竞争环境的激烈,以及自身思维意识的发展,心理健康会容易出现问题。所以,高中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要积极引导学生朝着积极、健康的心理方向发展。
一、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班主任和学生是接触时间是最长的,要做好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就要为学生经常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及时的解答疑惑,要想做一个好的心理辅导老师,就要对心理知识有一定的基本掌握,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随着国家日益关注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国家在一些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但是心理咨询室发挥的作用是有效的,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但班主任更容易引导学生心理走向健康的方向。而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比成人出现心理健康疾病往往更多、更严重。因为我们国家是发展中国家,社会正在进行改革,这让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等必然受到冲击,大量的矛盾激化,使青少年在夹缝中飘摆不定。稚嫩的心灵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些特定的条件,把青少年的心灵和手脚都束缚着,这让人不得不担忧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高中生,他们即将步入小型社会中,面对家长的期盼、升学的压力等等,心理健康多多少少会出现问题,这都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重要[1]。
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在工作中的实施
心理健康问题越大,颠覆性也越大。班主任有义务在工作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我们就要寻找正确的方法。
1.心理健康教育和班主任工作的有机结合
既然是心理健康教育,那么也要求班主任的心理健康状况是良好的,才能产生正面积极的效果来影响学生。班主任和学生要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互相平等对待,才能传递正能量。班主任不要故作姿态,这样会影响对学生的了解、沟通和相处。要在班主任和心理健康辅导之间做好转换,因为在管理班级时,班主任都愿意采取强权措施,从而加深了两者的矛盾,使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更好的开展。对班主任的培训要加强,也要学会自己调节情绪找到共同点,对于学生的个性差异要做到尊重与了解。对每个学生要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对学生要不断鼓励,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定时定期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指明方向。班主任应该与家长达成共识,共同协助学生走出不健康的心理,引导他们走的方向,减轻学生的压力,班主任促进学生与家长之间加强沟通和协调[2]。如小周同学是一名高二同学,平常沉默寡言,性格孤僻,最近学习成绩下滑快,上课经常跟老师对着干,经常有课任老师向班主任投诉他,于是班主任在课余时间找到小周,找了一个安静的环境,与小周面对面的坐下,和蔼的询问小周为什么这么做,通过交谈班主任知道,最近小周的爸妈一直当着小周的面吵架,吵得非常厉害,导致小周情绪异常,老师对小周进行开导后,给小周的爸妈打了电话,告诉他们小周的近况与情绪的波动,对他们进行了劝说。最后,小周上课时不再跟老师对着干,性格也开朗多了,学习成绩也有所上升了。
2.做好陪伴与突破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在心理健康教育时,班主任要做好对学生的陪伴,就像影子一样每时每刻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让学生感觉到班主任无时无刻的存在他们身边,感觉到班主任的关心和温暖以及陪伴和爱护,促进他们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也绝对不能让学生的高中路途上缺少陪伴,班主任就是一阵春风,吹走了学生的寒意。如高一的小吴班主任,对班级做了以下处理,首先关注优秀的学生和那些找不到自己位置和对未来失去信心的学生,以及不喜欢上学逃课、屡教不悔的学生和对网络游戏上瘾的学生,小吴班主任要家长进行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情绪和思想疏导,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然后,走进学生宿舍和精神世界中,进行深入谈话与交流和学生成为朋友,一起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这样在班主任工作中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起到解决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问题。
突破,突破最重要的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时,班主任要做好对学生的重点突破,当然要从各个方面某进行突破,尽自己一切的力量帮助学生,解决学生的重点心理问题,让学生们健康地发展心理,当然这里是指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心理问题严重容易出现精神问题,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极大不利,但如果真的出现问题了,我们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帮助他们[3]。如梁左(化名)是一名高二的学生,脾气冲动、急躁,事事愿意抢占先头,对老师进行顶撞,总是沉迷于幻想,甚至动手打人,如果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间长精神容易出问题。对于他要重点进行心理疏导,找到他的家长进行沟通并达成共识,进行药物治理,找善于言谈并心理健康的同学进行看望与交谈,班主任要全程陪伴。最后,梁左的心理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脾气也缓和不少,对老师也不顶撞了,跟同学相处也融洽了,之后考进了一个不错的二本学校。
总结:做好高中班主任的工作是不容易的。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提高和完善自己身上的不足。高中是学生的一个重要阶段,身心发展还不成熟,这就需要班主任在工作中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确保每一个高中生在以后的生活里都是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人。
参考文献
[1]杨永彬等.高校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析[J].教育园地,2013,(12):172-173.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梅州市儿童青少年预防近视宣传活动启动仪式,这是我市预防青少年近视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促进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大事,在此,我谨代表梅州市教育局向长期以来为学校预防近视工作默默奉献的同志们表示由衷的敬意,向关心、支持和参与预防近视活动的各届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为做好我市学校青少年预防近视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学生近视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视力健康是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视力不但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还将影响人的一生幸福和家庭的幸福,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近年来,青少年学生近视防控形势严峻,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持续上升,且低龄化趋势明显,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从实施健康中国的战略高度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出发,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提高青少年视力健康工作摆上重要议程,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建设健康中国作出贡献。
二、切实落实学生近视防控工作措施
(一)增加户外活动时间。积极创造课间户外活动的条件,因地制宜组织各种户外体育活动项目,鼓励和倡导学生增加户外活动,确保学生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1小时。
(二)培养良好用眼习惯。加强教育和督促,指导学生科学用眼,端正学生读写姿势,引导学生尽量少用使用电子产品,特别是幼儿园、小学要严格使用电子教学,提高学生用眼自我管理意识,形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三)减轻过重课业负担。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不随意增加教学学时,不占用体育课和其他户外活动时间,不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上课,统筹安排好学生的家庭作业时间。
(四)改善学习环境。保障各项教学设施和条件(教室、寝室的采光与照明、课桌椅配备、黑板等)符合国家相关文件和标准要求,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
(五)保证学生睡眠时间。按照静动结合、视近与视远交替的原则,合理安排调节座位。制订科学的作息制度,保证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应保证10小时睡眠时间,初中生应每天保证9小时睡眠时间,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应不少于8小时。
(六)规范眼保健操。建立健全眼保健操制度,将每天两次眼保健操时间纳入课表,保证眼保健操的时间。组织学生认真学习眼保健操,保证学生掌握要领、姿势正确,规范眼保健操。
(七)完善视力健康管理。按照《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要求,建立视力定期监测制度,定期检查视力,并建档管理。积极争取卫生健康部门的配合,探索建立学生屈光发育档案。对学生进行屈光筛查,对早期发现近视的倾向或趋势,制订跟踪干预措施,尽最大努力减少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
(八)强化健康教育。进一步落实健康教育课,充分利用健康教育和新媒体等各种有效途径,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全面普及近视防控和健康用眼知识,营造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关心、重视学生近视防控的良好氛围,提高学生对近视防控的自觉性。
三、加强学生近视防控工作的组织保障
(一)明确责任。进一步落实教育部门和学校在学生近视防控工作中的主体责任,落实工作职责。市、县两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建立健全学生近视防控工作机制,制定学生近视防控工作方案。
(二)加强保障。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落实学生近视防控工作的经费,保障学生视力健康检测、用眼环境改良、相关人员培训等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协调。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积极联合卫生健康部门,建立近视防控的联动机制。鼓励广大医务人员和专家学者走进校园,发挥专业优势,参与近视防控健康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用眼观念,掌握科学的用眼方法,指导采用适宜的干预措施。
(四)加强督导。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将视力健康纳入素质教育,把中小学生视力保护情况与学校工作考核挂钩。加强督导检查,落实责任,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同志们、同学们!今天的启动仪式,就是通过宣传让广大师生、家长和全社会高度重视青少年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扩展成为全民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近视防控的良好氛围,全力推进我市儿童青少年防近工作。将视力健康纳入素质教育,将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课业负担等纳入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强化执行,狠抓落实。我相信,在全市上下大家共同努力下,我市青少年防控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提高青少年视力健康,减少青少年近视的人数,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和我市教育事业发展作出大家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