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艺术教育的认识范文

艺术教育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艺术教育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艺术教育的认识

第1篇:艺术教育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239-01

一、当下中学美术教育形式

我认为,不仅要开设开展好美术课程和各种课外活动,更要加强对美术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我国中学美术教育的实际情况又如何呢?根据我的了解认识有以下几点:

1、观念认识上存在误区,应试教育仍占主导,美术课程意识淡薄,淡薄的课程意识使得美术课程在普通中学中形同虚设,教师、学生均不重视,往往只能消磨时间,流于形式。

2、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模式陈旧

在中学美术教育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美术、启发学生智慧、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引路人。然而目前普通中学的美术教师相对较少,而农村的美术教师不仅数量严重不足,而且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美术教师的素质普遍不高,很难完成美术学科的教学任务,影响了美术教学的质量。这对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造成了消极的影响,使美术课程完全背离了课程设置的初衷,无法承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目标。

3、功利思想影响了中学美术教育

在高考压力下,部分学生和家长为走“捷径”,被迫参加各类短期美术急训班,“病急乱投医”,不考虑个人是否具有美术专业学习的主客观条件,片面追求专业课的学习而不重视文化课知识的积累,急功近利的思想严重。美术带给孩子整整一个少年时代的只是痛苦,已经不再是享受和快乐了。

4、教育针对性不强,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

因为美术课不作为考试科目,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显得十分随意,多把简单、基础的美术知识作为授课内容。

二、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艺术认识兴趣

1、重感知的升华,让学生在直观感觉中提高“眼力”

眼力,即观察事物的能力,捕捉审美对象的艺术美能力,也即“看”作品的本领。人的智力结构主要是由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活动力等因素组成,其中观察力是人们全面、 深入、正确认识事物的一种能力。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观察是思维的先导。它又是视 觉艺术最基本的活动,也是美术教学训练的起点。

2、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创造能力和想象力

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是审美教育的最高目标。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为发展理性认识的内容,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临摹教学是必要的。故而在美术教学中贯彻“启发式”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艺术创造想象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新的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应该从塑造人的角度来探索,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和个性发展,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培养开拓精神的创造性思维。”

三、中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创造拓展

美术基础知识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研究物质基本特征——形态、比例、结构、色彩、明暗、空间感、立体感、质感、量感等。培养他们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等思维能力。具体有三种:临摹、写生、创作。

临摹:通过借鉴优秀美术作品,并且把它画下来,训练学生对优秀作品的认识及技法的表现,有利于提高绘画水平。

写生:通过实物的观察,充分认识物体的形体、结构、颜色、质地等特征,在进行描绘的过程中,注意构图比例、明暗、色彩、空间等,经过多次反复的观察、描绘、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这种包含着认识、记忆、表现的多次练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

创作:通过一系列的练习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加深对各种物体的理解,并掌握表现物象的必要方法和表现技巧从中领略和锻炼对客观事物“美的感受”。培养学生全面观察、分清主次、抓住本质、取舍概括、分辨美、丑。并启发学生在实际运用艺术规律时,去发现美、创造美。

长期以来,一些美术教师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失去了自我探究的动力和习惯,严重压抑了自身潜能的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被压抑了,所以在教学中,应积极探索多种途径,科学地设计课堂教学,不断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使他们逐渐成为一个素质全面的人才。

参考文献:

第2篇:艺术教育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立德树人 艺术教育 美育 德育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的主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部分特别强调“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为高校艺术教育指明了方向。

一、艺术教育立德树人功能的历史考证

尽管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在近些年才明确提出的,但是美育和德育确实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无论是在充满人文关怀的东方伦理哲学中,还是在殚精竭虑考虑宇宙本源形而上学中,只要涉及人的存在就不能不论及艺术教育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中国古代美育的基本精神是在一代代政治家、教育家的实践中逐步确立的。商周时期,古代先贤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礼”是指道德伦理教育活动,“乐”是指具有审美性质的艺术教育活动,在礼乐文化下,道德和艺术共存一体,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古代教育家孔子指出“诗教”和“乐教”,从大的方面说是指明正确的人生方向,从小的方面说是可以是人心灵平和安宁,他认为理想的人生境界是美与善的统一。中国近现代,随着德育和美育的提出,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也得到了更深入的探索,王国维认为:“美学上的最终目的,与伦理学上最终之目的合”,认为美感教育具有与宗教相同的性质和功用,提出了“美育代宗教”的口号。

在西方社会,苏格拉底、柏拉图等著名的学者、教育家就美育和德育的关系进行过深邃的探索。苏格拉底以善论美;柏拉图主张“道德与审美视为同一种价值”的统一说;创造了“美育”一词的席勒认为“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康德认为最高的审美理想是:“只有既符合美的规范观念,又表现了道德理念,才是美的理想”。他认为最能恰当地象征道德观念的直观形象是美,在审美的直观中间接地表现了道德理性的观念。

由此可见,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尽管中西方在表述、内容、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在二者之间的关系上的认识是一致的,即美育对立德树人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二、艺术教育立德树人的独特优势

随着新媒体等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来源越来越宽,使得高校德育、美育途径的理解和开展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传统的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的老思维、老方法、老套路早已跟不上学生的思潮。这就需要更好地运用艺术这个载体,让德育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大学生立德、育人的教育体系中。

艺术教育除了具有审美的本质功能以外,在目标、内容、形式、手段等方面与德育有相交融的地方都为艺术教育促进立德树人提供了可能性。

1.情感是艺术与道德的中介

情感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道德心理结构中极为重要的因素。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艺术的情感性是指艺术是情感的结晶,情感是艺术创作的原动力,是艺术表现的重要内容,是艺术审美过程共鸣的基础,艺术要想动人以情,贵在情真意切;道德情感是一种高级情感,它同道德认知相互交织、共同作用,构成了道德活动的发端和整个过程的“剂”,在道德活动中所产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反过来影响人们的道德活动,具有催化、选择、评价等功能效应。由此可见,情感是沟通艺术和道德的一个“快捷通道”,作为直观的人类感受,艺术的炫技和道德的说教都显得苍白无力。

2.审美心理描述与德育内化过程的相通

艺术教育首先应该是审美的教育,其次才能是德育的有效途径。艺术的审美心理结构是由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理解和审美评价以一定方式组合而形成的感受、体验和评价的系统;道德的心理结构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习惯四个要素以一定方式组织的知、情、行、意系统。其心理加工过程有着较多的重合和相似,即在个体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循序渐进的渗透,达到人格完善,完成从外求他塑到自求内塑的转变。英国美学家舍夫茨别认为审美和道德都是心理理性的一种审辨能力,“即所谓的‘内在眼睛’。道德的善恶可以在行动中直接地感受到,就证明审美在道德能力上的心理上的沟通”。

心理结构的共通性为艺术教育立德树人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二者的心理过程,有针对性地选择素材进行引导,相互配合、各取所需,实现美育和德育的共赢。

3.德育真善美与美育知情意的目标的统一

按照康德的传统分类,人的精神或心理分为知、情、意三类,所对应的哲学范畴则是真、善、美。德育的功能在于“育人”、“向善”,目的是追求“知”、“情”、“行”、“意”的统一,美育是培养人审美情感、审美判断力和审美想象力的教育,它贯穿情、体现美,以生动逼真的艺术形象呈现“向善”的美好情感。在艺术活动创作过程中,从没有作品到经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而形成作品的过程中,道德的中介作用是明显的。康德说:“审美判断绝大多数都不是纯粹的,而是有依存的关系。”“美是道德的象征。”由此可见,二者在育人的目标和任务上有着相同之处,就是塑造完善的人,具有美德的人,这二者之间的桥梁就是真善美和知行意的统一。

4.二者在育人过程中相互依存的关系

艺术教育和德育虽然属于不同的教育领域,但二者都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都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其终极目标都是育人,艺术需要道德的支撑,道德需要艺术的滋养和传播寓德育于美育中。别林斯基曾说:“美学是未来的伦理学。”席勒曾说:“道德的阶段,只有通过审美的阶段才能实现,美是造就完善人格的必经之路。”

道德对于艺术而言是一个必要的因素。艺术教育在育人过程中通过艺术作品感受艺术美,提高审美鉴赏能力;艺术美承载创作者的情感,这种情感一旦被欣赏者的心理接受并产生移情,就起到了教化的作用。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道德的约束,就像相声艺术家姜昆说过的一样:“没有道德支撑,艺术就像瘸着一条腿。”越是有着强烈情感感染的作品,越能体现真善美,越能触动人内心的伦理道德。

艺术于道德而言是加速器。艺术教育的行为是自然接受的过程,任何试图强迫的行为都是徒劳的,道德教育的方式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被动接受。因为艺术教育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手段和方法可以将德育抽象的价值概念融入其中,在艺术形象的美感中将道德变得具体化、形象化,让受教育者更容易接受。正如卢梭所言:“有了审美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

如上所言,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二者之间的关系,保证艺术教育审美功能的首要任务中,引导学生求真、向善、尚美。

三、运用艺术的真、善、美,提高大学生的知、情、意

从以上的历史渊源、内在可能性和独特优势的考证中,我们看到了以艺术教育拓宽德育途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想将艺术教育对立德树人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必须在实践操作层面寻求契合点和可操作性。

1.艺术教育与课程体系

艺术美的根源在人,人之美在德,一个美的形象、美的故事往往胜过百个说教或政治道理,抽象教条对学生来说远不如优美的形象更容易被他们接受并且遵循,将德育抽象的形式融入艺术形象的美感中,以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教化德行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艺术教育不仅以独特的空间和时代使命而存在,还以多样的艺术形式为德育提供了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教育手段。

高校艺术教育课程设置要根据艺术教育的特点,全面体现学生主体性、尊重学生兴趣爱好等自身特性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教育课程设计,构建以必修课为基础,以选修课为发展的课程体系,让学生通过艺术课程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从而在精神层面树立审美的人生观。

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艺术中往往体现最普遍、最深层的道德,一个好的艺术作品必将传达的人类最美好的信念。舞蹈作品《中国妈妈》通过讲述在时期一位中国母亲抚养日本遗孤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大爱无疆的母性的光辉形象。整个舞蹈作品带给我们的是一种真、善、美的直白。通过这样的艺术作品的欣赏,欣赏者能够超越自己原本的道德底线,获得和艺术形象相同的道德感受。

高校应该充分发挥艺术课程的重要作用,建立结构完整、运行完善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课程中产生艺术的情感体验,感受艺术精神,提高审美能力,同时运用美的规律和标准陶冶情操、优化人格、提高素质。

2.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

校园文化是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文化现象,是一种文化的历史沉淀。校园文化在高校德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地将价值观念、道德原则隐藏在自身的形式结构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和道德品质。因此,营造方向正确、健康向上、清新高雅的艺术文化氛围是提高校园文化品质的关键,同时艺术教育处于立德树人的前沿阵地。

营造艺术美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指导学生向着健康而有序的方向发展,长期置身于真善美的环境中,会不知不觉地受到校园艺术文化倡导的精神所营造的氛围的熏陶和感染,并将这种精神逐步不自觉地转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与单纯的思想教育相比,通过艺术影响学生的效果其作用是长远切牢固的,会让学生受用终生。

我们需要找寻艺术和学生喜好之间的契合点,善用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例如开展参与面广、活动内容多、形式不拘的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活动,比如开展十佳歌手大赛、绘画大赛、微电影大赛等活动,并要求这些活动都围绕一定的主题开展,让学生用能够接受的形式在过程中进行德育;开展一些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让学生接受高层次的艺术欣赏,在感知美、鉴赏美的同时感受情感的交流和理解,提高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使之逐步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当然,真正实现艺术教育的立德树人,远不止开好艺术公选课或是做好校园文化这么简单,而是需要更好地运用艺术的真善美,探索一条能够将艺术传递的审美理想、人生观念和精神境界传递给大学生的道路,让大学生通过对艺术的理解一方面达到良好的美育效果,另一方面建立起崇高的品格行为和道德规范。

艺术教育的核心价值和功能是承担“美育”的重任,并影响人的道德世界。让所有人在真善美的熏陶下,有自信、有探索、有担当地朝着审美的最高境界和理想奔去,这就是艺术教育的作用,是美的信仰和理想的精神力量,是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的独特价值和重要意义所在。以美求真、以美向善,艺术教育立德树人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第3篇:艺术教育的认识范文

一、信息时代艺术设计人才的素质培养

要使我国的工业实现上述的发展趋势,从某种角度上讲,靠的还是我国艺术设计人才。整体而言,信息时代我国艺术设计人才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敬业爱业。要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在21世纪有较大的飞跃,立于世界领先地位,就需要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能为艺术设计事业,不怕困难,刻苦钻研,勇于创新。

2.文理兼顾,懂艺术懂工程。

3.具备市场经济的头脑。在讲究市场竞争的商品社会里,艺术设计应能成为树立形象、促进产品销售、进行品牌宣传的有力武器。

4.了解和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和设计方法。在前面的分析中已经可以看出,信息时代工业设计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新科技的应用。

5.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未来的艺术设计、艺术科研越来越要求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显然单一艺术设计专业的人不可能全部掌握所有需要的知识,这就需要综合协调其他专业的人才一起工作,艺术设计专业的人应该成为组织协调者。

上述这些方面的要求是从总体上而言的。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任何单一专业的人都无法满足需要。事实上,将来也不可能搞出这样一个专业来,因为所涉及的学科太多,面太宽。再者,社会需求和人的需求一样,也是有层次的。所以,如何进一步搞好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艺术设计教育

1.设计方法

设计习作要配合学校的特制和需要,任何一个设计习作都要有一个目的。学生事前不需要知道这一目的,因为大家都认为“设计”就是解决问题,但是单只学习如何解决问题的各种不同方法,还是不够的。我们可从任何学科中,像物理、数学、工程、文学、音乐、社会学、心理学……中去寻找与设计有用的知识、发展更多新的题目。通常,学理科的学生比较擅长智性的思维,工科学生则较倾向理性思维,学纯艺术的人,则对感性事物反应较强;一般设计家则需要具有这三种特制。每一个设计习作最好都要包括智性、理性、感性不同程度的训练,除了要具备对学生“智慧”的挑战,供给学生培养“感性”的机会,还需要用“理性”的发展去完成。

2.几何在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

我们在做设计图形时常遇到求对分、求中心等情况,都需要熟悉几何上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在艺术上,有很多专用语:如比例、对称、韵律、秩序、和谐、统一……都可用几何方法来解释,因此,了解一些基本几何定理是必需的。当我们熟练使用制图仪器和几何原理后,在制图过程中,可省下许多猜测的时间;从构图的基本图形中,可以训练我们的“联想”能力,往往在构图中发现新的形象,发现各种新的可能性。

几何学中最基本的练习题目,是给学设计者一个最好的模式。它们的求解作图和证明正是包括智性、感性和理性。几何中求证需要思考是智性的;在求解过程中往往需要加辅助线,是得助于用眼的观察,这是感性的;而整个证明过程却是理性的。因此在设计教育中强调一门几何的必修课是非常需要的。若我们学会用几何原理造型的方法,就像学音乐一样,学了作曲和乐理是一样的,他写的曲子可以被演奏,同样,设计师在纸面上设计的形象,也能被厂商依图样制造出来。

3.艺术设计教育中平面与立体的关系

很多大学中的基本设计课,平面设计中所包含的不外是点、线、面、正负空间、图案、质感、统一、渐变和韵律等方面完全感性的习题,立体设计中学习的也不外是各种材料的造型、正负空间的寻求或一些基本铸造的习题。这种教学的方法,往往把学生导向单向发展。我们应当在基本设计教育中,把平面和立方体之间的不可分关系在不同习题中灌输给学生。学生学了立方体的造型,对空间的结构、空间的感觉有了认识,有助于他们内在从事平面设计时对“体”和“空”的认识。

平面设计师常有机会处理立体表面上的平面设计,如包装盒上的平面设计,了解了立方体设计后,再处理与三度空间有关的平面,也就容易的多了。同样,立体造型设计,也能把构成的六个面,依平面设计的方法处理,如果六个面的设计做的很好,那么立方体的造型也就会好。一个好的立体设计师,一定要了解如何做平面设计,这是一个立体设计师的基本功。

三、艺术设计教育不宜过早专业化

现在,每一个行业都划分的很细,非常专业化,在艺术界也一样,画家只画画,雕塑家只做雕塑,那么毕加索只画画,没有做过雕塑,哪里会有的今天毕加索。

我们知道,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家都具有多方面的才华和学识,他们能想、能画、能写、能做,如列奥纳多.达.芬奇不仅是画家,也是雕塑家、建筑师、工程师、音乐家、解剖学家、数学家、博物学家、发明家、天文学家、舞台设计师、哲学家。今天的设计教育更需要多方面的才能及多方面的知识,艺术设计学生要有多方面的兴趣。

艺术设计师应该有一定的思想――不仅懂艺术设计,又要懂工艺流程,要像艺术家一样,能画出心中构想,同时,兴趣广泛,对科学关心,对音乐、诗、词都要有一定喜好及涉猎;不仅有一定直觉能力,而且有联想能力,对事物有独特的感觉,能很快地在复杂的事物中找出头绪,能集中许多不同的观念而重新组合,修正、改变、选择;能从许多本无关联的事物之间找出新的关系、新的创见,对环境保持调和爱心。

所以艺术设计教育过早专业化是不正确的,所有大学中的设计课程都是第一年基本设计的连续,例如:我们应该有基本包装装潢设计、基本室内设计等。第一年的基本设计是不牵涉任何实用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说,不牵涉到机能方面的问题。习作要简单,将来才能应用得更广。习作太大,就像还没有走好路的孩子,就让他跑步,是一样无益的。习作中应包括具有智性、理性、感性、联想、组合、简化及鼓励创新的启发和尝试。在他们进入基本工业设计时,才能加进一些低机能(简单用途)的使用训练,而逐渐把习作加大、加深。基本室内设计中先介绍如何了解空间、空间的分离、动线的研究、色彩、材料、家具、照明等不同单元。把这些应该学习的室内设计基本单元,化为独立的基本习作。

在大学,我们需要的是一套新的而且能配合各种设计教育的方法。四年的基础设计教育给学生一个统筹的了解,然后再依自己的性向选择,到了工作中再专业化。

第4篇:艺术教育的认识范文

一、高中班主任实施赏识教育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赏识教育已经成为当下被广泛应用的教育方法,得到众多教育专家及一线教师的认可。通过赏识教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但是,班主任在实施赏识教育的过程中,有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赏识教育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影响了学生的成长成才。

1.进行赏识教育并不是一味表扬而避免批评在传统教育方式与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甚至是家长都习惯采用批评与惩罚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但是,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适用于当今个性鲜明、强调自我的学生,因而赏识教育成为了时代主流,成为了多数高中班主任的教育方式。不过,在进行赏识教育的时候,部分班主任进入误区,认为赏识教育就是只夸奖学生,这样往往导致矫枉过正。例如,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初始,对学生进行赞赏与夸奖会赢得学生的喜爱,满足学生内心渴望被尊重以及被赏识的心理。但经过一段时间,学生习惯了这一教育形式,就不会像起初那样容易被感动,甚至产生了一定的免疫效果。出现这类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班主任忽视了赏识教育的本质,在进行赏识教育的时候过多地注重教育的形式化,没有真正将赏识和批评结合起来,也就不能实现赏识教育真正的教育效果。赏识教育不等于只有赞扬没有批评,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必要的批评是必需的。不过,批评也要讲求技巧,批评时不能伤害学生自尊,要重视批评的艺术性。

2.进行赏识教育的时候没有采用科学的方法,往往忽视部分学生部分教师在进行教育工作的时候有急功近利的倾向,没有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进行科学评价,没有从综合评价的角度衡量学生,主要是通过学习成绩的好坏来衡量一个学生,这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通病,也是推行赏识教育的一大障碍。部分班主任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有时是不公平的,进行赏识教育时往往忽视学困生,导致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受到一定的影响,严重的时候甚至还会产生不必要的叛逆心理。出现这类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班主任没有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客观的评价,使得部分学生不仅没有得到赏识教育的鼓励,还被班主任有意忽视,这对于推行教育公平以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会有不利的影响。赏识教育要求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以学生为本,其关键是面向全体,承认差异。要通过赏识教育,让学优生自励自警,让学困生自信自强,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二、高中班主任推行赏识教育的策略

1.班主任在推行赏识教育的时候,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班主任在推行赏识教育的时候,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使得班主任对于学生的认知更加全面,评价方式更加多样化。在这一教育过程中,应当坚持以人为本,改善传统教学观念中的不足之处,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有效激励学生学习。班主任所采用的评价机制,应当立足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实际应用能力等综合素质纳入其中。班主任要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对不同个性的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赏识教育,为每一个学生制定科学性、人性化的赏识教育方案,督促学生强化自我认识,完成自我评价,促进自我进步。

2.班主任在推行赏识教育的时候,注意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性化的生命体,在推行赏识教育的时候,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注意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教师必须充分尊重这些差异,将这些差异当作独有的特征进行适当的鼓励与引导。在充分考虑这些差异性的同时,推行分层教学,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教育管理,使得每一个学生在班级生活中能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发展与学习方式。分层教学与赏识教育在教育方式方法上有一定的相同性,在制定教育目标的时候,二者都注重强化班主任对学生的引导以及影响力。进行分层教学的时候,班主任应当注重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差异化教学,使得所有学生都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

三、结束语

第5篇:艺术教育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政治教师 语言艺术 人格魅力

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也不断地提高和严格。除了具有丰富的知识以外,还要具备一定的语言艺术和人格魅力。所谓教学语言艺术,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规律和审美性原则,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把所教的知识和信息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的语言技能活动。所谓人格魅力,就是教师模范的言行表现。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语言修养,还要铸造一个有魅力的人格。现将时代对教师在这方面的要求阐述如下:

一、语言艺术要讲究

(一)科学性要严密

政治课是向学生传授理论的教育,因此,政治课的教学语言必须严谨、精当,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1. 规范使用政治专业术语。对教师来讲,规范地使用专业术语,能使学生较好地把握该学科的基本理论,提高理论素养。反之,如果一味强调通俗易懂或趣味性,就会将政治术语任意简单化,造成概念混淆、用语不确切的现象。这样,学生学到的不仅不是“通俗”的政治,甚至可能是一堆“垃圾”政治。对学生来说,同样也要有专业表述的要求,才能在考试中不丢分。为此,我多次强调,中考的主观题答卷,必须是专业的表述,切忌没有理论表述基础的自我语言。在课堂练习或提问中,我绝不允许学生用太多的自我语言,而要引导学生选择专业术语或直接引用课本的专业句子来表达。如果学生结合实际来分析问题,那当然除外。

2. 掌握与专业有关的新语汇。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知识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涌现出一批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新的学科群,这就要求教师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及时汲取新的“营养”,确保教师的“思维机器”既能“有米可炊”,又能给学生提供一股“活水”。

据此,我在自己任教的班级,常给学生设置课前5分钟的语言训练活动,内容是对当前时政进行点评。学生经过精心准备,常为点评带来最新、最受人关注的时政热点。教师在点评中的责任是帮助学生提升对时政的认识、抨击和分析能力。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一桶与时俱进的活水。要做到这一点,老师就需要刻苦学习,不断汲取新的政治营养成份,如:信息不对称、犯罪成本等跨学科概念,否则就跟不上时代所赋予的教学任务。

(二)逻辑性要合理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思绪不清则语言不明,表达上的不确切和含糊只能说明思想混乱。”所以,政治课教学要求教师思路清晰,敏锐把握问题的本质,破题简洁明快,入题新颖独特,论题精辟深刻,联系实际合情合理,并且要讲究表达上的启承转合,遵循由表及里、由特殊到一般、从“是什么”到“为什么”到“怎么样”的思路,都要讲究逻辑。这是当好政治教师的前提。

(三)生动性要加强

1. 语速适度,加强感情交融。夸美纽斯说:“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起带进去。”教学语言应尽量如此,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结合、疏密相间、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精华,语气要时轻时重,语速要时缓时急,声调要抑扬顿挫、有板有眼、错落有致、声情并茂,有一定节奏感和旋律美。这样的语言才和谐动听、赏心悦目,学生才会兴趣盎然,津津有味在听课。相反,平铺直叙的语调,一潭死水的课堂,只能让学生晕晕欲睡。

2. 感情充沛,激励学生上进。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动于衷而言于表”,所以,教师的课堂语言应充满感情,让感情成为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成为课堂教学的灵魂,从而打动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激励学生上进。

3. 运用修辞,增强语言表现力。妥帖的比喻,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适当的反问,能启发学生穷根究底,积极探索;强烈的对比,能引发学生广泛的联想。以鲜明的例子或时政热点为载体,以修辞为手段,把实实在在的理论知识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教师要广采博闻,和教材密切联系的修辞,或故事、格言、成语、民间谚语、歇后语等引入课堂,并随心所欲地运用,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受到政治课堂原来也有那么的新奇有趣。

(四)启发性要注重

教学实践表明:思维的启动往往以惊奇和疑问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把知识的果实塞到学生嘴里,也不是把知识的果实放在学生触手可及的地方,而是要启发学生怎样“跳一跳”才能摘到苹果,获得自己所需的知识果实。

二、人格魅力不可无

教师的人格魅力源于渊博的学识、高超的才艺、和蔼的态度、慈善的笑容、宽容的胸怀,平等地善待每一个学生。课堂上不是一味灌输,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之中去猎取知识,享受成功。

(一)全面关注学生

课堂是一个心理场,里面有不同的心理镜像在课堂中活动。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应关心学生的心理状态。教师的语言、体态,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可以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优美的姿态、表情、动作等体态语言同样能增强政治课的魅力。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能以期待的眼神回望学生;在学生进行列举的时候,能做到扳手指给他们盘点。实践证明,教师细微的动作,不仅能传达尊重、关爱的信息,还能给学生无言的鼓励。

(二)语言要言之有物

第6篇:艺术教育的认识范文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的发展,对教育机构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我们应当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艺术教育,将科学与人文知识作为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当代教育与艺术实践,建构科学可行的高等设计教育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艺术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艺术教育,就是通过有关的艺术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传授,通过专业能力、专业意识的培养,通过艺术专业方法、专业技能的训练.以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是一种建立于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的人格教育的基础之上,以人的创造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教育。

一、艺术教育的目标培养

教育的目标培养或培养目标是教育最根本的方向问题。它可以分成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总目标是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来确定,这是纲领性的标志。但各类高校的艺术专业如何实现国家规定的教育总目标,目前教育界在认识方面不尽一致。对于高等教育自身来说,当务之急是调整和把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的方式和途径,努力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和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在市场多元化的今天,对艺术人才和人员的需求也向多元化和多样化发展。

二、如何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

如何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呢?

首先,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批判精神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前提。创新思维不同于简单的重复与掌握了基础知识与技能,而是在此之上对前人及习惯善于否定。

其次,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源泉,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前提。创新活动没有现成的固定的答案。这就要求创新思维能超越一种障碍,自由地、流畅地在现实与幻想间不断往返。

最后,培养学生捕捉创新灵感的能力。善于捕捉灵感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灵感是创新思维过程中认识飞跃的精神状态,是以已经拥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在意识高度集中之后产生的一种极为活跃的精神状态。

三、专业和课程设置上突出特色树立品牌形象

加强学科建设,完善课程体系,树立品牌与特色意识,是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各高校在教学创新的同时不要忽略在教育体制上的创新。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根据社会实际情况,适当给高校放开一些专业设置自主权,让学校根据自己教育资源和社会需要拓展专业方向。也就是说“高校应当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根据人才的需求及其变化情况,灵活机动地自主调整招生计划、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同时,每个大学应当根据自己的条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有所侧重,突出艺术教育的特色,树立与众不同的品牌形象。”各院校根据自己的角色及地方区域特色准确定位,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的设置,使之适应市场的需求,整合学科专业优势,优化课程布局,尝试学分制,建立评价体系,不断探索新的艺术教学管理模式。

四、建立更科学的艺术教育方向

(一)艺术服务的价值

艺术服务的价值在于为他人、为集体和为社会造物、造境、传信和传情。服务的道德、才能、热情和勤奋,一样都不能少。没有道德的服务是卑鄙的,没有才能的服务是愚昧的,没有热情的服务是僵死的,没有勤奋的服务是空洞的。惟有高尚服务的艺术才是真正人性化的艺术。古往今来,真正成功的艺术者都有一个崇高的服务精神在支撑,因此我们说:服务是艺术的生命。

(二)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培养模式

建立起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培养模式,使学院教育更好的融入经济环境中。高师艺术教育必须完善我们的教育功能。高等教育应该具有教育、研究、服务三重功能,但我国目前高师艺术教育更多的是注重教育本身的教育职能,忽视了学院教育的社会职能。在教育的研究领域,忽视了对技术型科学和行业指导性理论的研究,特别是针对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非常欠缺。因此,对学院教育和行业发展的帮助并不大,这就使得我们的教育不能很好的溶入产业发展的链条之中。其次,高师艺术教育应该加强同区域经济之间的横向联系,当艺术教育对自己的服务对象有了很清晰的认识以后,就应该与这种经济建立很密切的横向联系,及时地转化为经济成果。

五、艺术教育的创新发展

(一)专业教育要看市场需求

在市场经济中,高校艺术教育既要遵循自身的规律,又要适应市场。按照传统艺术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所培养的专业人员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合格的高等艺术教育只有在千变万化的市场面前,把握自我、不失本性,才能更好地接近市场,为市场提供优质服务,甚至可以调动市场、决定市场走向。当今社会,市场一般不会迁就高校,而高等教育却往往被要求适应市场。

(二)培养创新艺术教育的模式

中国的艺术教育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表现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基本功的训练,而忽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然而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向艺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能力的培养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用创造性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创新实践能力是保证创新活动顺利进行并实现创新目标的综合性能力,包括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表达和表现能力,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等。对学生以上各种能力的培养,应体现于广泛的课堂教学、课外教学及社会实践之中。

六、艺术教育创新的意义

高校的艺术教育将面临怎样的发展是我们当代研究的重要课题,研究高校的艺术教育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历史的需要。高校担负着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只有不断提高艺术教育水平,不断地创新教育模式,迎合市场发展的需求,不断改变教学模式教学思维,才有可能不断为社会输送高水平的艺术人才,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为了正确、全面的高校艺术教育进一步实施改革与规范,研究它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参考文献:

[1]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2]【美】约翰·拉塞尔.现代艺术的意义[m].杭州: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

第7篇:艺术教育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体育教师 教书育人 现代意识 现代教学

教书育人是学校教师的基本任务,也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体育是学校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体育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的终生体育意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每个体育教师应积极钻研教材和把握教育规律,因材施教,体察学生在学习、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品质,把对学生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使体育教学不但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而且也是学与创的积累。教师不仅把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还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法、创新意识、优良的体育道德品质及思想作风和治学态度传给学生。然而,在今天的一部分体育教师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新问题、新情况,一些体育教师教育观念陈旧,而另一些体育教师干脆出工不出力,把现代教学过程陈旧化、简单化、公式化等等。从而严重的影响了现代体育教师的声誉,直接地导致了整个教学的运转出现偏差。因此在伴随着社会主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落实,培养现代教师教书育人意识已势在必行。

一、作为现代体育教师应具有的意识

现代体育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同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直接说明他对本职业的热爱程度。因此,时代要求体育教师要具有高度的自律性、责任感和创造性的工作能力,尤其要求教师要有明确、先进的教育理念,从而在教学中才能表现出教师对教育工作的敬业心和责任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

现代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体系比以前有更高的标准,不仅仅是“专业+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更多强调多层复合结构特征。体育科学是渗透着各种学科知识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它要求体育教师具有全面的能力,广博的知识和高水平的运动理论与技术,特别是要具有关于当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基础。作为现代体育教师更应该准确掌握这些知识,将技能、技巧熟练地运用于体育教学中,在教学中使自己讲授的学科更具有科学性和教育性。因为体育学科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简单的动作和锻炼方法,而更应该注重把各学科知识联系起来,以推理、结论的方式体现出来。从而更能展示体育发展的无限性和生命力,把各学科知识作为体育学科的基础理论,在教学中真正地实现科学精神与认为精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识与人生的统一,充分发挥体育科学知识全面育人价值。这是随着时代、科学发展而不断学习、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体育教师所必需的。因此,体育教师要注重专业知识结构的多层复合性。有了丰富、扎实的知识底蕴,才更能体现体育教师行为的科学性、艺术性和个人独特性,只有这样的体育教师才会从自己的教育事业中懂得终身学习的价值,努力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培养新世纪人才。

二、作为现代体育教师应具有的能力

现代及未来社会赋予教师更多的责任和权利,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作为体育教师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还需要提高以下的能力:

1.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大家都知道学校教育系统是一个以育人为主的工程系统。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教书育人的方式现代化,恰恰更强调教师育人的作用,其中最根本的是精神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和个体人格的影响力,现代的体育教师更应该与学生、教师、家长们多多的交流,让他们更多的去懂得该学科的重要性,从而使彼此间达到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促进,更有利于自己发展专业能力。

2.管理能力

教师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不可推卸的承担着组织者和教育者的责任。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个人的组织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体育特殊的形式(户外、集体)决定了体育课培养学生独特的组织管理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因此,突出体育教师具备现代化管理意识的重要性。在实践操作中要具有现代教育活动的决策与设计能力,要通过体育教师自身特点,把管理本身变成有效的教育力量,把学生管理工作变成锻炼学生、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团结合作能力的手段,变成学生在为集体贡献过程中展现特长,发挥优势的舞台。教师具有这样的管理能力就不会把学生仅仅作为管理对象,而是尊重学生人格,把他们组织起来,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为教学服务,用于集体,为集体做出自己的奉献,从中汲取力量,感受温暖,学会协作,培养他们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

3.教育科研能力

随着竞技运动与全民健身运动迅猛发展,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不断增多,作为培养人们基础体育意识的学校体育,给体育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期望,因此必须强调体育教师的科研水平、研究能力。研究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则是对新的教育问题、思想、方法等多方面的探索,从而使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有重大创新。因此,教师的研究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形成,在教育实践中会更好地教与学、学与创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对教学的发展有所促进,也使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得到提高更适合时代的需要。

三、结束语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在培养新世纪杰出人才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社会的竞争更加激烈,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科技发展迅猛的社会对体育的要求也更高,体育教育显得更为重要。而学校体育教育怎样教,如何育,必须适应时代需要,必须增强现代育人意识,要求教师要把育人的目标始终切实的贯彻于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育体,更要育人,不仅仅只停留在教案或口上,要付诸于实践,坚持职业道德,摆正位置,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工作中。

参考文献

[1] 方燕编译.教师应知道什么,能够做什么.教育研究信息,1997(4)

[2] 郝文亭,张雅玲,试论当体育教师的必备条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2(1)

第8篇:艺术教育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创新人才;公共艺术教育;管理模式

在我们国内,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公共艺术教育也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浙江省出台了《2012年全省实施工作要点》,在建立文化大省文化大繁荣的前提下,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更加弥足重要。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传统管理模式现状

艺术教育管理模式是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开展的重要保障,是体现公共艺术教育地位并落实教育目的重要手段。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传统管理模式也面临了诸多问题。

很多高校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管理不严谨,公共艺术教育的管理系统缺乏合理科学的归属,处于多头管理或无序管理中。虽然很多高校对公共艺术教育都给予了不同程度或多或少的重视,但表面上重视,行动上漠视,重学科专业教育,轻全面素质提高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一些大学的艺术教育机构是因为政策原因被动建立的,而不是处于思想上的重视,所以带有随意性和间歇性。

结构单一,平台模块少也是传统管理模式的一大缺点。在很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只限于课堂教学和校园艺术文化活动。在课堂教学方面开设了公共艺术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按计划进行教学,在校园艺术文化活动开展方面则比较乏力。很多校园活动都是程式化的应付,没有从源头上鼓励举办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活动,仅靠艺术团或其它零星散打的活动来点缀,缺乏与之相匹配的平台模块的构建,学生艺术实践的空间远远达不到要求,学生的艺术熏陶贫乏及缺少在艺术实践活动中的发散性逻辑思维训练,因此很难将所学的学术理论知识内化为艺术修养。

课程设置有偏颇。很多综合性大学在社会转型期,以经济功利为导向,在课程的设置上偏重实用性,如公共课中的英语、计算机类课程属于必修课,而公共艺术教育则属于选修,没有实现通才教育。这种设置从总体上无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将学生培训成社会经济利益的群体,却没有注重教育者的内在需求、生活目标、情感交流和价值信仰,没有体现以人为本,人的个性发挥受到阻碍,创新能力得不到发挥。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碎片式传统管理模式困境成因

1、与时代需求变化的脱节

社会形势日益变化,高校的人才培养的基本职能和价值追求也随之发生变化。面对就业导向和人的全面发展导向,很多高校也处于两难境地,就业重要还是人的发展重要,先就业还是先发展,不同的高校也参差不齐,很多高校不能把就业作为纯粹的衡量指标,而是应该把就业作为一种外在的表现方式从而提高内在的人才培养质量,使大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审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这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现代教育管理理念的缺乏

南京大学校长陈俊教授指出,理念创造文化,文化创造制度,制度创造生产力。“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可我们平时在谈到这些话语时,除了感性上的表达一种紧迫性及抒发对未来的憧憬外,我们好像并没有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延续中,从国外到国内的吸收消化中更好地完成两者间的过渡和借鉴。现代教育管理系统的真谛在于发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个性和实现自我价值,尤其是在知识经济呼唤创新精神的时代,教育管理更应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

3、可操作性评价机制的缺乏

目前各高校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任务等在认识上存在较大偏差,所以在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等各方面的投入也是参差不齐,要在大范围统一标准,达到一致要求是有难度的。缺乏合理性,学校师生评价的积极性不高,学校里也没有形成自我评价的文化,并且校内的评价专家的选定也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很多学校都由退休后的老师担任督导,在公共艺术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上,学校也没有结合国家、地方和本校发展需要,这些影响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的评价机制的体系设置都是偏向于重点专业,作为公共艺 术教育,则没有根据它的专业特点凸显它的优势。这种评价体系保证不了学校教育的基础性,也反映不出学校教育的个性。

三、培养创新人才的公共艺术教育管理整合式新模式的措施

1、健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组织管理机构

科学的管理制度是艺术教育顺利开展的保障,要从各个高校的实情出发,健全有利于公共艺术教育发展和全体学生实际需要的公共艺术教育管理机构,在职责划分,发展定位和长期规划中根据自身特性来设计。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指出:必须使艺术成为哈佛大学认知生活和创造未来的核心动力。艺术乃是大学教育使命所载负的核心内容,她总是善于带来新观念、新形式、新方法、新感受,并对人们所有的创造性思维产生了重大而奇妙的独特启示。2这一主旨机构应该直接隶属学校,由校领导直接领导,由学校专项投入,在人事、财物等方面享有自,相当于相关的艺术教育中心,成立专门的艺术教育委员会,既包括行政领导和专家,又包括艺术教育方面的一线教师,制定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定期研讨艺术教育问题,协调各部门机构形成,形成协作,建设全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从公共艺术教育的设置、教学、管理出发,组织好艺术教育活动,收集教学反馈,进行艺术教育评估,组织教师的制度化培训,开展对外交流和合作等。

2、建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改革新的原则和方法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要以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综合认知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在现代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特点,整合各项教育资源,在新的教育原则和方法指导下,使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公共艺术教育管理更加科学规范。艺术教学原则的提出,要遵循教育学、艺术学、教学基本原则和艺术基本特征,要把握好大学生的艺术与审美心理发展规律,在分析和认识这些艺术教学实践中所具有的基本矛盾关系基础上提出的处理这些矛盾关系的实际工作要求。3在公共艺术教育中,要在遵循教学原则的前提下,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艺术方式来教学,并且结合其它有关学科,多角度、多视野切入,提高艺术教育效果,使学生从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从心灵深处,全身心全方位的参与公共艺术教育的各项活动,尽可能地使学生的听觉、视觉感受外线与操作性的行为之中,又内化于心灵体验。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思维、创新能力的人。

3、优化公共艺术课程体系设置

公共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不是说把学生培养成艺术家,而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情操和审美能力的,拥有良好心智和创新能力的各种人才。所以,要从上述讲到的教育目的出发来设计课程体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在内容和形式上,公共艺术课则要从实际情况和发展的角度出发,挖掘特点,勇于思索和创新,能展示学校的内涵,从而充分体现学校的特色。作为担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师要不断丰富、更新课程内容,可以结合地方特色,开设地方文化艺术课程。以浙江省为例,很多非遗的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在公共教育课程中设立,如临海词调,无骨花灯的制作,江南丝竹,东阳木雕等,不致让我们的文化缺乏历史,而是传承伟大的民间艺术。另一方面可以将有关文化艺术主题的讲座引入课程体系,定期聘请校内外专家,开展文化艺术沙龙、艺术论坛、专题讲座等,以多种形式开阔师生的视野,活跃文化艺术氛围。

4、构建立体的公共艺术教育实践平台

抓好公共艺术教育实践平台建设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高校要把艺术实践活动的平台建设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抓手和发展契机。同时积极发挥团队作用,要抓好大学生艺术社团组织建设和艺术团建设,培养艺术兴趣爱好者,拓展艺术实践活动。可以以班级、学院或社团形式组建艺术社团,以点带面推动全校公共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坚持普及和提高相结合,做好艺术团的筹建和发展工作,培养艺术骨干,让艺术骨干带动全校开展高品质的艺术教育工作。创立公共艺术品牌,发挥品牌优势,形成艺术教育发展与提高的长效机制。积极参加省、市大型示范性艺术展演活动,使学校艺术活动的层次和水准有一飞跃,紧扣活动主题,集中创作、编排和层层上报,参加各类艺术活动和竞赛,并建立完善的激励和奖励机制,以量化形式推动各类艺术实践与竞赛活动,并做好“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承接任务。此外,公共艺术教育的平台还要从校内拓展、延伸到校外,从学校到社会,构建为社会服务的平台,如与地方紧密联系,建立一定方向的研发中心,以扩大公共艺术教育的影响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民素质的培养和提升越来越重要,作为一种文化传播手段,公共艺术教育也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普及艺术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的时代重任。钱学森说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希望我们更加重视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公共艺术教育管理模式的开发和管理,通过现代的管理模式来促进公共艺术教育的专门化,专业化、质量化发展。

2013年度台州市高校系统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GG13009

【1】庞跃辉,史银.中国教育怎么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第9篇:艺术教育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数学教育情境认知理论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相对建构主义而言,情境认知理论却认为,个体和环境都是同一个学习系统中的要素,两者是相互作用的。情境认知理论高度关注自然情境中的认知研究,关注自然状态下的知识的获得与学习的发生,希望建立一个学习的生态系统。如果说行为主义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局限在外部的可观察的行为,建构主义则强调人的大脑的内部建构过程,那么情境认知再一次把关注的目光集中在特定的外部情境。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理论经历了一个由外到内,再从到外的辩证发展过程。站在这个角度去看,可以认为情境认知理论实现了对建构主义的超越。情境认知理论也受到数学教育研究者的广泛兴趣和关注。特别是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日渐成熟,出现情境认知理论导向与科技整合的趋势,为改革数学教育带来新的希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讨论。

情境认知理论对数学教育的涵义

数学知识要根种在每人心中

人们在批评这种做法的时候,常常是从动机、情感、兴趣等的角度考虑,即认为这种做法并不利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一批评无疑具有合理性。但仅从这一角度去考虑,又是不全面的,甚至是肤浅的。因为按照情境认知理论,任何数学知识都是与情境相关的,也就是说将数学知识的教与学置于一个情境脉络之中,是知识本性所决定的。无论是数学的概念、定理或公式,都是不能够脱离具体情境加以训练的,离开了具体情境,数学学习就偏离了它得以发生的土壤。

2、通过运用来理解数学

重视数学的应用是近年来数学教育改革的国际趋势。情境认知理论所提倡的数学的应用已超越了这种传统认识。在应用的过程中,人们对数学的认识才不断改变、加深、丰富,因此,可以说,数学知识既是境域的,又是通过活动和运用不断发展的。把数学知识当成工具来考虑,就必须注意惰性概念的获得和有生动的、有用的数学知识之间的区别。人们在运用数学的同时,不断构建对运用数学的世界和数学自身内涵的理解。而这种理解则随人与世界、与数学的相互作用发生变化。因此,情境认知理论关于数学教学的涵义之一,就是倡导做中学。

3、数学学习是一个涵化的过程

传统观念认为,数学是一个文化与价值独立的学科,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失败和困难,通常归因于学生的内部认知。研究者对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社会因素,特别是文化方面的因素却关注不够。由于有机会在自然情境中观察和实践社会成员的行为,于是他们就接受相应的术语,模仿相应的行为,并逐步开始按一定的规范进行计数或推理。进入学校后,由于文化的隐蔽性,教师往往忽视了环境文化对数学学习的影响。如果把数学学习视为学习共同体的一种活动,那么,就不难看出,作为个体的学习者必将受到共同体文化的影响,个体的认知反映了其所处共同体文化的智慧。有关数学学习和日常认知的人类学研究揭示了这样一个实事:源于不同文化和活动的数学教育是各不相同的,这说明文化与活动赋予所学的东西以不同的目的与意义。

把数学学习视为一个涵化的过程,意味着数学教学要充分重视隐性知识的发掘和学习,由于隐性知识总是与特定的情境相联系的,是对特定的任务和情境的整体把握,因此,数学教学要从注重知识的传授转为学习环境的设计学生为了学习数学,仅仅停留于抽象的概念术语和自定的范例是不够的。他们必须面对真实活动使用数学工具,这些活动可以体现数学家看待世界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这一过程出现的数学活动也许是非形式的,但却是生动的、逼真的,它不用课本中的范例或概念做解释,但包含了丰富多彩的真实内容。

4、真实情境中的学习评估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传统的数学学习评估脱离了学习的真实情境,只强调学习的最后结果,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成长发展关注不够。由于坚持认为数学知识的情境依赖性,因而情境认知理论的一个必然结论就是强调在真实的情境与实践中对数学学习进行评估。认为若不把评估置于现实生活和社会环境,就很难让人相信所测试的是学生的真正的能力表现。因而,数学学习评价的一个发展方向就是以情境为参照,在数学过程中正确把握被评者的某些特定行为,并把这些行为置于整个教学过程甚至社会环境中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情境认知理论对教师的要求日益增高,教师必须构建能反映数学课程内容和目标的真实的任务,并通过这个任务测查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从而进一步改善数学的教与学。

二、情境认知理论应用于数学教育:若干新的讨论

尽管情境认知理论对数学教育有丰富的涵义,但是由于理论还在发展过程中,至今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1、情境独特性

不能离开特定情境来描述数学知识,这是情境认知的观点。问题是,在数学教育中,这一点有时被任意夸大,即声称所有数学知识都是情境独特的,一般性的知识不能迁移到其他真实性的情境之中。虽然在实验心理学中有一些关于学习的情境相关性的例子。例如,谷登和巴德雷就发现,跳水运动员在水下很难回忆起他们在岸上所学的东西,反过来,他们在岸上也很难回忆起在水下所学的动作。

2、可迁移性

很明显,这个论点是上一个论点的一个推论。如果数学知识完全依附在获得它的情境中,那么,它将不会迁移到其他的情境之中。一般说来,表征和练习的程度是决定一个任务到另一个任务能否迁移的关键。

3、有效性

反对抽象数学概念(原理)教学的一个理由是,学生不能把课堂里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工作场景,这可以从两方面去辨析。数学技能能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并不完全取决于学校的课堂教学,有时候实际工作场景的氛围起关键性的作用。

4、真实性

情境学习理论强调数学教学中使用完全真实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必须把文字题翻译成符号,然后建立并解线性方程组。为了学习和练习,这样做是有必要的、有价值的操作。要让提供给学生的问题都是真正的实际问题, 在认知心理学看来,一个问题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并不很重要,关键在于这个问题本身能否激发学生的动机,使他们参与到认知过程之中,而不在于是否源于现实生活。我们不能忘记弗雷登塔尔的忠告:要想应用数学是不能够从数学的应用中学得到的,因为在实际问题中所运用的数学知识缺乏数学的最大的效能和灵活性

结束语

从1999年开始我国实施的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就受到情境认知理论的深刻影响。其中情境教学、合作学习、动手实践、数学联系生活等理念或教学方式都是基于情境认知理论。作为一种思想,情境认知理论在批判数学教育现实,启迪数学教育未来方面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若把这一理论理解为可直接操作的教学技术,则是很危险的。在做教学设计工作时,教师必须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的变化进行具体而精细的认知心理学的分析。

参考文献:

[1]张奠宙,等.国际展望:九十年代的数学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