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经济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市场营销作为一门以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为基础,以研究满足市场需求为中心的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的应用科学,当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发显得重要。现代营销理论的深化和拓展以及市场营销专业的蓬勃发展,对于培养21世纪市场营销高级人才以及指导与推动我国企业营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如何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发挥自身的优势,突现自身的特色,培养、造就适应市场和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多层次、高水平、实战型的中高级市场营销人才,已成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但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传统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结构与层次等方面与满足社会需求尚存在较大差距,市场营销教学模式改革是大势所趋,本文从区域经济定位分析下的市场营销分方向教学模式的实践进行了浅析。
一、目前我国传统市场营销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
从总体看,开设市场营销专业的学校数量较少,主要集中于工商类学校或专业,所以导致市场的供需缺口较大。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设置结构与人才培养层次结构尚未明确界定,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普遍存在重基础理论教育,而忽视结合行业实际的实践教学,因而培养学生的行业知识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很弱,致使人才市场的专业型或结构型人才比例严重失衡。因此,应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反观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育的不足,以便为专业今后的发展找准方向与定位,这无论对高职专业教育、企业发展还是学生个人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都是十分必要的。
(二)尚未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市场营销理论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对市场营销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引进和解释西方的营销理论阶段,在应用上缺乏对其内容与实质的充分理解与吸收。目前关于市场营销方面的书籍充斥市场,层次不齐、良莠混杂,真正具有思想性、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具有鲜明特色的著作屈指可数,这与市场营销实践活动形成了巨大反差,理论上的严重滞后,影响了市场营销教育的健康发展和理论创新。我国具有自己独特的市场状况和历史文化背景,西方的市场营销理论与方法只有符合我国的具体条件才具备可行性。我国市场营销教学研究应加强对中国本土企业经验的研究分析和对国外营销理论的吸收消化。
(三)教学研究理论脱离实践现象较为严重
不能照搬西方教科书上程式化的东西,不能纸上谈兵,而应灵活机变、活学活用。目前我国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很少有从事过市场营销实践或深入企业管理实践的,所以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普遍欠缺。而事实上,营销教师深入市场营销活动第一线亲身参与企业的营销活动,从而了解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使教学研究与企业实际联系起来,不仅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而且使理论研究更具有中国特色和现实意义。
(四)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课时结构安排不合理
1、实习内容不集中。营销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一般安排三次实习:课程实习、营销认识实习、毕业实习、从内容看,各阶段实习之间目标定位很不准确,相互交叉重叠现象较为严重,所以往往是事倍功半。
2、实习过程流于形式。虽然目前高职院校要求理论以够用为主,实践达到50%左右,但在实习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普遍存在一位教师指导几十个学生的情况,而学生实习单位分散,实习过程大多无法控制,最终使实习流于形式。
3、学校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营销实践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撑位基础,高校普遍较低的实习经费投入无法满足实习需要,所以往往导致教师的教学计划中途“流产”,不仅使实习管理工作无法正常进行,而且使学生无法得到及时的指导和提高,从而严重影响了老师与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习效果也因此而大打折扣。
4、实习单位落实困难。学生实习时间不集中、时间较短,与企业人才需求目标出现偏差,另外考虑到接受成本等因素,往往对实习学生敬而远之,致使实习单位落实困难进一步加大。
二、基于区域经济定位分析下的市场营销分方向教学模式
结合日照区域经济的特点,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分方向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对地方经济增长点进行了细分,开设了汽车营销、房地产营销、营销策划、旅游营销等子方向,满足了不同行业的具体人才需求,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一)分析区域经济的特点,找准经济增长点
在全国全省对外开放的总体格局中,日照正面临着新的战略机遇,特别是山东省委、省政府做出的构建“一体两翼”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加快鲁南经济带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日照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提供了重大机遇。日照处于“一体”与“两翼”的节点,是“南翼”鲁南经济带的直接出海口。特别是山东省委、省政府在日照规划建设2000万吨钢铁精品基地、造船基地、物流基地等项目,加上日照自身五征汽车制造基地及日照奎山汽车城等项目的发展,房地产、汽车、旅游等行业迅猛发展,据2007年有关资料显示,日照从事房地产开发及销售的企业有200余家,入住日照奎山汽车城及周边地区的汽车销售企业达340余家,从事旅游及相关行业的企业达到5000余家,然而在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极大地影响了行业的深入发展,刚走出校门的应届大学生动手能力差、适应性弱、工作阅历肤浅无法适应现在企业的人才需求,结合区域经济的特点,分方向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能有效解决这一矛盾。
(二)分方向教学,为行业发展量身定制人才需求规格
2003年以来,市场营销专业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走出了一条“与区域经济相结合”、“分方向教学”的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新路子。
1、专业定位。本专业在收集日照及鲁南经济带对应用型营销人才的强大市场需求信息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的营销岗位群对人才素质和技能结构的要求,确定了专业定位。培养具有相当基本综合素质,能够熟练掌握市场营销及其相关理论的基本原理、策略与方法,并能加以应用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能够胜任中小型企、事业单位专业营销及其管理工作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
2、专业特色。以专业特色缔造本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根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学科建设思路及专业定位,结合学院本专业的办学优势,我们创造性地制定了“四五一工程”作为专业特色。四即四个方向,按照学生的爱好将学生分为房地产营销、汽车服务与营销、营销策划和旅游营销等四个方向进行针对性的重点培养;五即五大技能,通过课内实践性教学、第二课堂、创办校内外实训基地等方法,培养学生五大职业技能即营销认知技能、市场调研技能、商品推销技能、营销策划与广告策划技能和销售管理技能。一是建设一支具有理论深度又有实战经验的营销教师团队。
3、专业建设规划。(1)专业课程设置:本职业开设了机械原理、市场营销、管理学、西方经济学、消费心理学、市场调研、推销实务、旅游经济、营销策划、销售管理、财务管理、经济法、广告学、客户关系管理、房地产营销、旅游营销、汽车服务与营销、分销渠道管理等主干课程,辅以系列技能养成和实训课程,以后还会根据发展需要增设新兴专业课程。(2)实践教学安排:实践教学的比重占总学时的50%以上。每门主要课程后都安排2周左右的时间进行实践教学,三年级的整个学年全部安排顶岗实习。在假期、节假日组织安排学生投身到各种各样的企业营销实践,增长见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详见表1)。
4、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一、二、三、四、五”的顺序逐层展开:(1)坚持一个导向――以毕业生的充分就业为导向。(2)把握“两个重心”――坚持素质教育与技能培养并重,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理论兼备实践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3)探索“四个方向细分培养”。将营销专业的学生按自愿原则,分四个方向进行针对性培养(试点):房地产营销、汽车服务与营销、营销策划和旅游营销等方向,以重点打造某一方面的能力,形成核心职业竞争优势。(4)形成“四大板块”的有机组合。在课程设置上,将所有课程分为“职业素质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拓展课-能力培养课”四大板块,同时注意各大板块之间的衔接。这样的课程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营销专业的就业导向和应用性特点。(5)打造“五大技能”专项提升。开设“五”种技能养成课程(营销认知技能养成、商品推销技能养成、营销策划技能养成、广告策划技能养成和销售管理技能养成),开展“五”项专业技能实训(营销认知实训、市场调研实训、商品推销实训、营销策划与广告策划实训以及销售管理实训),培养学生“五”大职业技能(营销认知技能、市场调研技能、商品推销技能、营销策划与广告策划技能和销售管理技能),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市场营销分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例证
2003级市场营销专业160人,其中参与分方向试点的65人;2004级120人,其中参与分方向试点的82人;2005级96人,全部参与了专业分方向选择。
参与专业分方向试点的毕业后走出校门,已经分布在不同行业的不同岗位上。通过专业分方向前后对比,发现2003级以后的几届毕业生总体就业要比2001级、2002级要好,而且他们中的一些佼佼者已经在各自岗位上做出了较好的成绩:2003级学生李大胜曾任日照安泰房地产开发公司市场部经理,现创办淄博海之源房产公司;2005级学生胡可现任日照建设集团副总助理;2005级学生王晓华在日照万基房产开发集团任市场部文员;2003级学生田琦担任日照腾达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2003级学生王策创办欢乐时光旅行社;2003级学生王维燕创办日照王家皂旅游度假园;2003级学生郭妮妮创于日照旅游购物市场,2004级学生陈祥梅在日照凌云汽贸城担任销售部经理等等。
参考文献:
1、杨英姿,章喜为.论高等农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4).
2、郑军,薛兴利,岳书铭.关于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几个问题[J].山东农业教育,2007(2).
[关键词] 职业教育集聚区;地方经济发展;影响探析
[中图分类号] 270 [文献标识码] B
为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正在向集约化、集团化的发展模式进行转变,全国各地以职教园、大学城等形式的职业教育集聚区应运而生,形成了多样的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这些职业教育集聚区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已然与地方经济发展产生了良性的互动影响,地方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园的互相影响已是新时期教育与社会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同时,在地方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职业教育集聚区也迫切需要正确的发展规划和全面的内涵建设思路指引。
一、探析职业教育集聚区与地方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的意义
(一)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意义
地方经济持续发展急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而要增加或者新建立一所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却不是短期就能实现的。而职业教育集聚区有着集群发展的地缘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提升其社会影响力来匹配苏州经济发展,满足未来地方经济与城市规模发展和社会对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
(二)对新的社会形势下的职业教育集聚区的转型发展的意义
目前大多数城市职业教育集聚区则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园内高校条块分割、各自发展,资源投入没有产生集聚效应,与国外其他同类职业教育集聚区相比品牌优势没有充分体现。在目前“稳增长、促转型”的经济社会发展大背景职业教育集聚区如何抓住契机、提升社会影响力是其朝着国际一流的职业教育集聚区目标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三)对职业教育集聚区内高职院校的长期发展的意义
在后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的今天,随着国家和省高职教育提前入学和注册入学招生制度改革的推进,高职院校将面临严峻的生存与发展压力,从职业教育集聚区社会影响力入手,园区高校必须通过“抱团共享”、“强强联合”,提高整个园区各高校自身的内部效益和整个园区的外部效益。
二、地方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集聚区形成过程的影响
从地方经济发展带来的专业分工角度看,职业教育集聚区是一个由多所以职业教育院校学组成的,为师生提供饮食、住宿、教学、科研、商业、交通等多种服务的城市功能区,所以职业教育集聚区一般主要以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为基本功能,兼有旅游、文化和生态等功能,集聚区内的高等学校可以包括普通高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前者提供综合性的高等教育,后者提供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集聚区的构成要素中一般包含以教学科研为主的教研元素、为大学提供支持服务周边元素、产教合作产业园元素等,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园区内学校办学主体之间的开放。
从国内学者对职业教育集聚区的定义中不难发现,地方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集聚区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力。例如王伯伟认为“若干所大学聚集在一处,形成一个以大学为纽带,辖射周边地区,集教育、产业和生活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特定区域”。肖玲认为“职业教育集聚区是指城市中的大学密集区或高等教育机构设施比较集中的地域。李峻峰、米岩军、姚士谋将“职业教育集聚区”的概念界定为:以大学、科研机构为核心和依托,以有机联系网络包括开放式办学、资源共享、后勤社会化等为基础,以高校教育、研究开发与产业开发三位一体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城市区域。
国内高教区普遍具备一些相同的特征,概括来说包括独特性、规划性、共享性、和竞争性,具体见表1所示。
表1 职业教育集聚区在发展过程中具备的普遍特性
三、职业教育集聚区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形式分析
通常影响力的解释为是行为者在社会(或国际)交往中影响和改变其他主体行为与心理的能力。那么职业教育集聚区的影响力就是指职业教育集聚区在发展过程中,通过职业教育集聚区内各种要素的相互作用和集聚发展从而对一个区域内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影响的作用程度,其主要内容与影响维度如表2所示:
表2 职业教育集聚区社会影响力的维度划分
(一)职业教育集聚区在城市发展方面的影响分析
职业教育集聚区一般由政府主导规划,通过政府、高校和企业等多方合作、共同构建,形成了高等院校毗邻而设的特殊区域。新建成的职业教育集聚区与所处城市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直接影响所在城区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社会环境、人口结构、科技储备、文化氛围等,将从全方位促进所在地域的城市化程度。具体地说,其社会作用主要体现在五个主体方面,如表3所示。
表3 职业教育集聚区在城市发展方面的影响形式
职业教育集聚区与高等教育、城区、社会、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是实现城郊地区城市化的有效途径。职业教育集聚区以大学为核心,其主要居民是在该城区工作、学习、服务和生活的人员,通过产学互动促进产业与就业的协调发展,实现职业教育集聚区与所在城区的融合,实现地域、产业、学科、人员、技术等全方位的和谐发展。具体而言,职业教育集聚区除了教育、科研的中心功能外,还担负着继承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发展区域文化的使命,承担着推动地区经济、产业、就业等方面联动发展的责任。
(二)职业教育集聚区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影响分析
从我国目前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来看,东南沿海省市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也是高校最为密集,人口综合素质最高的地区,职业教育集聚区为该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强大的技术支持。
1.职业教育集聚区在人才供应上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随着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占比逐年走高,职业教育集聚区以教育集聚的形态将各类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扩散到区域发展的各种方面,职业教育集聚区集中高校资源能惠及更多的需要提高职业素质和技能的劳动者,为其他产业发展不断输送智力和人力的支持,从而保障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反观城市经济的发展是离不开多种专业、多个行业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这就需要相应的人力资源来实现,所以,经过高等教育或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推动中起了关键作用,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区大。
2.教育集聚区在知识向生产力转化上发挥影响力,促进经济增长
职业教育集聚区作为城市发展中一个独立的功能区域,其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培养人才和汇集人才上,还表现在知识创新、科研创新等方面。首先,职业教育集聚区会根据经济发展调整教育内容和专业深度,通过实际的经济技术发展和应用现状进行不断创新。其次,职业教育集聚区还在科技成果转让,社会服务及技术咨询领域在企业和行业中建立影响力,高新技术产业需要职业教育集聚区内学校和部门及科研机构与领军企业联合建设,职业教育集聚区整体与对方经济发展主流行业和企业及生产部门的直接联系和多方合作使学校的智力资源零距离融入产业系统,成为产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养料并形成综合优势,这对科技成果加速推应用、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深远。
(三)职业教育集聚区在教育改革发展方面的影响分析
1.职业教育集聚区的为国家教育改革特别是高职教育发展提供生长的土壤
我国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一直较弱,长期以来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经费更是短缺,职业教育集聚区在规划发展中以“重点发展,优势扶持”的政策,有效地缓解了资源短缺与人才培养的矛盾,以职业教育集聚区这样的职业教育集聚发展的态势重点突出了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偏向,也缩短与普通高等院校综合性大学在政府财政支持方面的差距。如何利用自身资源发挥优势,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偏差、弥补社会职业教育落后的发展短板,是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并且需要解决的问题。职业教育集聚区不依靠各种教育资源量的增加,而是通过现有要素的重新组合,教学方案的改革创新,获得提高学校办学实力的效果,这样的方式对于经费和人力资源不足的高职院校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
职业教育集聚区汇聚的学校其办学定位与教育特色各异,学科与专业优势不同,职业教育集聚区内利用空间集聚优势有效地进行设备资源的重新配置整合,师资资源重组优化,为学科的融合和互补创造力机会,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更广阔的环境。学生在职业教育集聚区不仅可以学习本校本专业知识,还可从其他学校的教学和训练中收获更多的教学成果,对学校师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职业教育集聚区促进校企合作,推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但目前校企合作在许多高职院校发展并不顺利。究其根本原因,在于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和科研水平还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不能为企业提供效益提升的技术支持,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的动力不足。例如高职院校就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教师在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后,几乎没有更多的时间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如果通过职业教育集聚区不同高职院校之间的师资融合,各个学校可以实现教师的“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目的,教学能力的增加能够让部分教师无须承担教学任务,专心到企业进行较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有利于快速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增强为企业服务的能力,促进校企合作。
通过职业教育集聚区的整体推进和发展是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乃大势所趋。职业教育集聚区作为一个规模较大、情况复杂的系统,其功能从分散、整合,到有机融合必然要经历一个不断调适、磨合的过程,从长远角度看,职业教育集聚区的出现和发展解决了高职院校面临的各种困难,迅速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和实力,使合作双方取得双赢。
[参 考 文 献]
[1]黄衡.高职园区实践性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研究――以常州科教城为例[D].苏州大学,2012
[2]张慧颖,杨琳,张立迁.城市教育影响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受众视角的多案例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
[3]朱迎春,王大鹏.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2010(2)
[4]于扬.提升教育质量意识构建现代大学治理制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年学术年会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2012(9)
[5]李明传,曾英武.高校引领地方经济发展――斯坦福大学在硅谷兴起中作用及启示[J].理论科学,2009(10)
[6]付金凤,于冬梅.黑龙江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J].教育探索,2011(8)
[7]朱剑鸿.湖北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关键词:北京房价;区域经济; S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1-0058-03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对住房的刚性需求越发扩大,在以北京市为代表的一线城市中,市场投机气氛浓厚使房价逐年攀升,泡沫显现。价格的剧烈波动和泡沫的持续累积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面临的一大风险,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繁荣已经引起政府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另外,房地产市场的波纹效应使促进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成为全国房地产市场稳定的关键。
北京市房地产业不断发展,对地区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区域的宏观经济指标对房价有何影响,房价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否相适应等问题还有待实证研究进行检验。本文基于SVAR模型,定量分析了影响北京市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关键因素。
一、理论分析
宏观经济变量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途径:
第一,正向的供给变化使供给曲线向左上移动,均衡价格上升;增加建设成本,导致房价上涨。因此,房价对正向供给变化的响应函数是正向与负向的冲击响应函数的叠加。
第二,如果宏观经济中的总需求增加,则企业需要雇用更多的劳动力,劳动者的收入将增加,引起房地产需求的增加,致使房价上升;总需求增加导致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实际购买力下降。因此,房价对正向需求变化的响应函数是正向与负向的响应函数的叠加。
第三,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将使利率下降,对购房起到鼓励作用,使房地产需求上升,价格上涨。收缩性的货币政策如减少货币供给提高利率以降低通胀率,将提高购房成本,使房地产需求下降,导致价格下降。
二、实证检验
(一)模型构建
根据本文研究目的和以往的研究经验,选取了北京市居民消费同比价格指数(CPI)、北京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IND)、北京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同比价格指数(HP)、7天期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I)四个变量加入SVAR模型。
k个变量情形下p阶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p):
B0yt=Γ1yt-1+Γ2yt-2+…+Γpyt-p+ut, t=1,2,…T (1)
其中,yt是由k个变量构成的k×1向量,B0和Γi,i=1,2,…,p为k×k的系数矩阵,ui为k×1残差向量。
可以把(1)式重写成如下简洁的滞后算子形式:
B(L)yt=ut (2)
其中:B(L)=B0-Γ1L-Γ2L2-…-ΓpLp是滞后算子L的k×k参数矩阵,信息向量ut为一个正交结构扰动项Et的线性表示,即ut=CEt,C为k×k系数矩阵,Et为k×1标准正交随机扰动向量。
故本文四变量的SVAR矩阵可以设计如下:
(二)模型识别
在分析各内生变量的动态冲击效应之前,要使得模型(3)可以识别,需要对矩阵C施加一些约束条件,约束条件的个数应不少于,才能恰好识别出所有参数。模型中包含4个变量,需要施加6个约束条件才能识别出结构冲击:
在(3)式的第1行中,只有供给冲击的变化会立刻影响价格指数,因为价格存在黏性,因此需求、货币与房地产价格影响价格总水平时存在滞后,即c12=0、c13=0、c14=0。在(3)式的第2行中,由于利率对产出的影响需要经历一个传导过程,投资和消费要最终通过乘数效应对总需求产生影响,货币政策变动对产出的影响存在外部时滞,因此c23=0,此外,房价变化通过财富效应影响消费需求也需要一个传导过程,即c24=0。在(3)式的第3行中设定c34=0,反映了货币政策实际上无法改变资产价格的长期利率环境。
(三)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
本文选用北京市2011年1月至2015年7月的月度数据。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供给冲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反映需求冲击,选取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IND)作为GDP的替代变量;7天期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加权平均利率反映货币政策冲击,选取市场化程度高的7天期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作为变量。由于变量具有较强的季节性,故运用X-11季节调整法对所有数据进行季节性调整。最后,除7天期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外,对其余变量取自然对数,以消除各变量条件分布的异方差性。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1.序列平稳性检验
SVAR模型中,如果序列是非平稳的,则其对冲击的收敛程度会大大降低,从而影响实证结果的稳定性,因此在估计SVAR模型前需要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ADF方法进行变量的平稳性检验,最佳滞后期由SC信息准则确立,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中结果可知,房价原序列平稳,CPI、IND、I均为一阶差分序列平稳,不全部服从同价单整,所以变量之间不可能存在协整关系,不需要进行序列协整检验。考虑到模型的稳定性,对非平稳变量取差分后建立SVAR模型。
2.模型稳定性检验
根据SC和AIC等标准对最优滞后阶数进行检验,发现大部分的检验结果都选择2阶,可以确定S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为2阶。经单位圆检验发现,SVAR(2)模型的特征多项式的所有根模的倒数小于1,位于单位圆内,因此模型满足稳定性所要求的条件,可以做进一步的分析。
3.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从上页图分析可知,正向的供给变动会导致房价上升,该冲击的影响在半年后开始回落,在大约16个月后供给冲击的影响基本消失,表明成本上升对北京房价有直接影响,且通货膨胀促使人们购买房地产以保值的效果大于人们由于通货膨胀实际收入下降而减少房地产需求的效果。正向的需求对房价有正向影响,在第8期达到响应峰值,而后缓慢下降,逐渐趋近于零,在第18期后影响变为负值。正向的货币政策冲击对房价存在正向影响,但影响相对较小。三种冲击均对房价有长期的影响,均可持续一年半之久。同时,从累计脉冲响应图可以看出,三类冲击均对北京房价造成正向影响,在到16期之后,累计响应趋于稳定,房价稳定在一个新的高度。
4.方差分解分析
方差分解可评价不同的结构冲击的重要性。通过对房价进行方差分解可以看出,在前20期,利率的贡献一直不明显,供给和需求对房价的贡献度在逐渐上升,略微出现局部波动,需求的贡献要大于供给的贡献。
结论与建议
本文应用 SVAR模型估计了区域经济变量对北京房价波动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正向的供给、需求与货币政策变动将导致北京房价上升,说明北京房价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正向的反馈机制,将会导致北京市出现房价泡沫。要注意保持政策的执行力和连续性,抑制正反馈交易心理滋生。
参考文献:
[1] Amisano,G.and C.Giannini,Topics in Structural VAR Econometrics,New York,Springer,1997.
[2] 张成思.金融计量学――时间序列分析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 Bharat.Barot.YangZan.Housing Prices and Housing Investment in Sweden and the United Kingdom-EconometricAnalysis for the Period
1970―1998[J].Review of Urba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Studies,2002,(2):189-216.
[4] Iacoviello.Matteo.RaoulMinetti.The Credit Channel ofMonetary Policy:Evidence from the HousingMarket [J].Journalof Macroeconomics,
2006,(1):69-96.
[5] Demary.Markus.The Link between Output,Inflation,Monetary Policy and Housing Price Dynamics.MPRA Paper,2009.
[6] Iacoviell.Matteo.Stefano Neri.Housing Market Spillovers:Evidence from an Estimated DSGE Model.Boston CollegeWorking Papers in
Economics,2009.
关键词:南京;郊区化;郊区房地产开发
南京位于我国三大经济圈之一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江苏省省会和南京都市圈的中心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在市政府旧城改造、产业结构调整和住房商品化改革等政策推动下,以城区人口、工业企业和部分城市功能向郊区扩散为主要内容的郊区化现象开始出现。在此背景下郊区房地产开发获得较快发展,而郊区化的发展又离不开郊区房地产开发所创造的物质空间,郊区化与郊区房地产开发的关系成为南京现在和未来城市经济的重要内容,两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城市经济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南京郊区化与郊区房地产开发协调发展对城市经济的积极影响
(一)促使城市人口分布趋于合理
虽然郊区化过程中南京城区的人口密度在大多数年份都有增无减,由1998年的9451人/平方公里增加到2002年的10805人/平方公里,但随着城区原有部分人口向郊区迁移,对城区过密的人口起到了梳理作用,使整个城市人口分布趋于合理。这主要表现在人口郊区化与郊区住宅开发协调发展为人口在城区和郊区间重新分布创造了可能性和现实条件,人们居住的区位选择变得灵活多样。在南京旧城房屋拆迁过程中,得到货币补贴的原住户可以自行购房,而享受房屋补贴的原住户,往往一律迁往城郊的新住宅区,促进了居住郊区化。工业郊区化的发展使郊区工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增加,一些郊区工业企业的职员为了方便上班而在郊区买房居住,这也促进了人口郊区化的发展。郊区普通商品住宅开发相对于城区同类住宅往往价格较低,这对于城区人口尤其是工薪阶层有较大的吸引力,一些在城区上班的人也选择在郊区购房。郊区自然环境相对较好,又有四通八达的公路与城区相连,一些高收入者倾向于购买郊区别墅,乘坐私家车往返于城区和郊区。
(二)优化了城市土地利用结构
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和住房商品化改革使得地价和房价成为配置城市土地资源的重要经济杠杆,从而影响城市工业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区位选择。城区土地总量相对于需求更为稀缺,土地价格往往比郊区同类土地高出许多,商业、金融和贸易企业有着更高的收益率从而有着更强的租金负担能力。相比之下,工业和仓储企业收益率相对较低,往往又需要占用较多的土地,于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城市中心区的工业企业迁往土地较充裕而地价较低的郊区。郊区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有着比较完善的配套设施,这对工业企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而城市中心区的退出工业和仓储用地被商业、金融、贸易企业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占用,从2000年年初到2003年年底,主城区退出工业企业累积114家,退出工业用地面积达97.34万平方米,可以改变以往旧城区人口过密、交通紧张、房屋陈旧、设施落后和环境质量恶劣的状况,并调整城市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增强了新街口地区作为南京CBD的功能。工业郊区化和商贸企业在城市中心区的集中只有通过房地产开发才能顺利实现,可见,房地产开发是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提高整个城市土地利用效益。
(三)郊区化与郊区房地产开发协调发展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一方面郊区化使郊区房地产开发市场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城区工业外迁和房屋拆迁也为城区房地产开发提供了大量土地,带动了整个城市房地产开发的发展,而房地产开发有力地促进了南京经济发展。《南京房地产年鉴》的相关资料显示,2001年南京房地产业增加值达到47.8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2%,推动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以上,房地产开发和销售还为政府提供了大量税费。房地产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吸纳量大,房地产开发促进了城乡居民就业,2001年南京房地产开发、评估、经纪咨询服务和物业管理等各类企业直接带动城市就业约30万人,房地产业发展还带动建筑业和装饰装修业就业的增加。住宅开发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改善了居住条件,优化了人居环境,南京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2001年的20.65平方米增加到2003年的22.97平方米。
二、南京郊区化与郊区房地产开发非协调发展对城市经济的负面影响
(一)郊区化与郊区房地产开发的过度扩张导致郊区土地利用矛盾突出
1.郊区土地非农开发和郊区耕地保护的矛盾。南京的工业郊区化发展较快,而工业企业通常要占用较多土地用于产品生产和原材料、产成品的储备以及道路的铺设,这也会造成郊区耕地的减少。2000年到2003年,南京耕地面积从302.84千公顷减少到250.51千公顷,共减少52.33千公顷,耕地面积的大幅减少导致同期南京粮棉油总产量的波动。相对于城市人口持续增加对农副产品、鲜活副产品的庞大需求,南京耕地更为稀缺,耕地保护压力十很大,而耕地过少反过来就会制约郊区化和郊区房地产开发的进一步发展。
2.郊区土地非农开发内部的矛盾。这一方面表现为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和乡镇企业用地之间的矛盾。在郊区土地主要为集体所有的条件下,乡镇企业用地比较容易得到满足,而乡镇企业的发展往往使郊区土地非农开发十分分散,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土地产出效益的提高,也不利于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和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另一方面表现为南京郊区高级大户型住宅的供需矛盾。对南京房地产市场的相关研究指出,户型大型化是目前南京房地产市场中的重大误区,这类住宅开发没有重视郊区土地资源的稀缺和人们的实际购买能力,往往空置率很高。
(二)郊区化中居住和就业不一致造成郊区交通设施供给相对不足
距离是衡量区位条件的常用指标,由于路况、交通拥挤和时间对人们日益宝贵等原因,交通时间距离越来越重要,区位条件的好坏日益取决于交通的便捷性。南京的工区郊区化发展较快,郊区商业发展相对滞后,人口郊区化主要集中在近郊区;中心区作为城市商业中心的功能不断增强,人口流动以向城区的加速集中为主,城区发达的生活服务设施对人口吸引力较强。这种居住和就业不一致的非同步郊区化过程使南京产生了职工白天和晚上在城区与郊区之间往返的通勤方式,通常在上下班的高峰期城区与郊区道路拥挤严重,交通时间成本较高,城市交通负担加重。
目前一些公路建设实行封闭运输,区位条件改善的只是那些拥有公路出入口的地方,其他地方并不能享受现代交通的便捷,这限制了郊区交通设施效益的发挥。南京郊区公共交通之间的换乘等联系不够密切,偏重于城区的轨道建设对郊区交通便捷性的提高十分有限,城区和郊区之间的通勤压力未得到缓解。
(三)郊区化的简单做法与郊区房地产不合理开发使郊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在郊区化过程中,城区人口和工业企业在郊区不断重新集中,对郊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增强。尤其是一些污染扰民的工业企业直接从城区外迁到郊区,没有进行减少污染的技术改造,这些工业企业有相当一部分规模小、技术水平较低、经济效益不高,污染严重,其对环境的破坏作用也转移到郊区。郊区住宅开发在满足住房需求的同时,也使日常生活垃圾不断增长。与此同时,郊区由于缺少污水处理设施,使得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或不达标直接排入郊区河道水网,导致水体的污染。此外,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为了使物业增强吸引力,选择在依山傍水的地带进行开发,不但影响了周围的自然景观,对植被也造成一定破坏,导致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加剧。2005年南京环保污染治理投资只占全市GDP的0.12%,远远低于周边城市,有限的环保污染治理投资难以满足南京保护和整治环境的实际资金需要。
三、南京郊区化与郊区房地产开发非协调发展负面影响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对郊区土地利用的规划引导,严格保护耕地
把郊区土地利用规划纳入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各项具体规划中加以考虑,并强化郊区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作用,郊区非农开发用地要严格限制在规划用地的范围之内。这既要考虑满足现期郊区非农开发的需要,又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以增强对郊区土地供求关系的调控能力。郊区乡镇企业适当向工业园区集中,发挥规模经济效益,统一安排道路、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这有利于乡镇企业污染治理和提高郊区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同时应着力保护郊区有限的耕地资源,尤其是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严格征用基本农田的审批制度,不得随意调整基本农田,严肃处理乱批、乱占、滥用耕地的行为。其中,对开发区占而不用的耕地,要限期恢复农业用途。加强住宅市场土地供应调控,加大对中小户型、中低价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土地供应,严格控制大户型、低密度高档住宅的土地供应。
(二)加大郊区交通设施投资力度
为了充分发挥道路交通的联动辐射作用,建设“内连外接”的城市道路网络,并进行交通节点和区域道路的改造,优化当地区位条件,这有利于使土地价格和沿路开发的房地产价值都得到提升。推进“一小时都市圈”建设的进行,建设宁杭高速公路南京段、宁淮高速公路南京段以及沿江高速公路,增强城区与江北郊区的联系。加强城区与重点发展地区的道路联系,继续加快仙林、东山和江北等新市区的道路设施建设,尤其是在城区与上述新市区间建设一两条轨道交通线,并且使轨道交通线路与公交站点合理衔接,以有效提高交通网络的整体效率。努力增加郊区就业岗位,强调郊区居住和就业的平衡,形成配套设施完善的综合社区,减少对城区的依赖,增强郊区的相对独立性,密切郊区内部以及邻近郊区之间的交通联系,以缓解郊区与城区之间交通瓶颈压力。
(三)保护郊区生态环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郊区化和郊区房地产开发长期发展的重要前提,应切实重视保护郊区生态环境,促进郊区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1.促使工业向开发区集中,统一治理郊区环境污染。南京江北化工园区的建设正是为了促进石油化工产业的集中,对江南的一些化工企业进行搬迁,并实施油、化、纤、塑一体化建设,优先采用低消耗、低污染的清洁生产工艺。这既有利于化工企业实现规模经济,进行配套设施的统一规划建设,也可以从源头上控制郊区环境污染。
2.加大环保治污投资力度,强化企业污染排放标准。政府应增加郊区环保和治污投资,建立污水处理厂等。同时加强环保治污科研投资,提高工业废品和生活垃圾的回收处理能力,尽可能变废为宝,提高废旧物的再次利用。提倡工业企业采用节能环保的生产工艺,并引进环保设施,做到废水、废气的达标排放,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工业企业在媒体上进行定期公示,并进行相应处罚。
3.进行城市绿化建设。南京政府重视适当增加城市建设中绿化用地的面积,并把绿地建设分为结构性绿地和便民型绿地,雨花台已成为结构性绿地的主体之一。增加包括郊区在内南京全城的便民型绿地面积,保证80%以上的居民在10分钟内能够便捷地到达一块公共绿地。此外,市政府还投资在江宁开发区秦淮河畔建设总面积为754公顷的秦淮河湿地公园。这些绿地建设项目对于调节郊区生态和美化人居环境都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宋杨.城市郊区化的理论分析与作用机制探讨[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系,2005.
[2]刘卫东.大城市郊区土地非农开发及其合理利用模式[J].城市规划,1999,4.
关键词:区域经济;地方高校;人力资本
地方高校在全国高校这座“金字塔”中居于中间的塔身部分,不论是学校的数量还是在校学生的数量都占据重要位置。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着力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向知识社会的发展,地方高校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区域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平台,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高校发展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高校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区域经济发展对地方院校发展的需要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地方高校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具体表现如下:
1、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本要素
高等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德、智、体、音、美全面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是提高人力资本存量的主要渠道。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地方高校所提供的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本要素。尤其是在目前社会以科技创新、知识经济为支柱的今天,没有人力资源根本就谈不上技术创新。而能够提高区域经济发展中所需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就是地方高校所提供的高等教育。因此,地方高校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本要素。
2、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由于地方高校扎根于地方,其用于特殊的区位优势。就目前江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社会经济的发展正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在高校集中的区域建立高新技术园区从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技术的不断升级正成为区域经济实现快速发展重要渠道。地方高校的发展已逐渐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源泉。
3、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第三产业正逐渐取代第一、二产业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伴随着地方高校的不断增加和扩招带来的学生数量的增加,使得地方高校的教学及其他生活设施处于饱和状态[1]。为此,地方高校开展的基础建设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消费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拉动作用。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支撑
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的发展也离不开区域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平台,地方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所需的条件需要区域经济提供支撑。也就是说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地方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办学依托。
1、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地方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证
多数地方高校是在原来基础较差的本(专)科院校或中专学校通过合并、共建、合作等方式重新组建而成,人才引进、学科发展、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基础设施建设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而这些投入的主要来源就是区域经济发展所提供的这一平台。因此,可以说区域经济实力是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的重要支撑。
2、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影响着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
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也得到了不断调整,从而引发区域内结构性劳动力的调整,因此,在本区域内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特点要进一步优化,从而使得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内的产业结构相适应。
3、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影响到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市场对劳动力需求的水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劳动需求也就越大,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前景也就越好。地方本高校毕业生就业前景不仅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预期收益[2],还会影响到个人、家庭甚至社会对地方高校的信任程度,进而影响到地方高校的进一步发展。
二、江苏省区域经济运行的特点
江苏省地处长三角经济发展地带,近年来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初步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优势产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相配套的国际制造业基地。由表1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9316.01亿元,占江苏生产总值的22.5%。
(一)地域优势的凸现
江苏省地处长三角经济圈,毗邻上海,内河、外海港口众多,在经济发展上,江苏省产业发展与上海产业发展的具有错位互补的关系,在资源上互通共享,因此江苏区域经济与上海经济在发展上的具有联动共赢紧密联系。同时,长三角地区目前经济联动效应明显,人员流动频繁。尤其是沪杭高铁开通后,与先前开通的沪宁高铁一起,形成长三角一小时经济圈,进一步加强长三角经济区域一体化的进程,这也为江苏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has been a new economic growth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lso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Shaanxi. The government's financial support is the decisive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ies. How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rough financial investment of Shaanxi province and municipal governments to cultural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to study. This paper uses the SPSS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statistics on expenditure related to cultural industry in Shaanxi Province and municipal governments from 2011 to 2015, so a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investment in cultural industr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overnment's financial investment related cultural indust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关键词: 地方;文化产业;财政支出;经济
Key words: local;cultural industry;fiscal expenditure;economy
中图分类号:F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7-0015-03
0 引言
文化产业的繁荣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近几年来陕西省按照中央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部署和要求,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重视与投入。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性和多层次的精神生活的需求,更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内容。但是该省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如文化产业市场发展的不够充分,文化产业人才缺乏,体制滞后,尤其是在以政府主导的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财政政策的不合理制约了该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在陕西省,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和支出决定着化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本文在实证研究方法上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论证文化产业财政的投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本文运用2011年至2015年陕西省个省市的年度数据,通过案例分析来研究政府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并以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 研究数据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数据与测度的选取
研究的主体为陕西省8个主要的市区,包括省会城市西安和咸阳、渭南等七个地级市。数据来自于陕西省政府和各个市政府的统计年鉴和政府信息公开的经济发展与财政数据。本文选取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三个政府财政支出的项目作为衡量各市区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的研究测度。一是政府的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二是政府的教育支出,三是政府的科学技术支出;选取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研究测度。确定以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作为政府主导文化产业发展对其进行的主要财政投入的三个方面。研究区域内政府文化产业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就必然要研究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状况和区内经济发展的水平。政府对文化体育与传媒、教育和科学技术的支出与区域内国民生产总值得相关性越高就代表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就越明显。
1.2 研究方法
Logistic回w分析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数据分析方法,来解释二分类型的变量时当模型的残差不在满足且E(?着)=0得假设条件以及残差不在服从正态分布。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就能解释上述问题。笔者将陕西各市的GDP总量与Var(?着)=?滓2文化产业相关的各相支出的相关性作为解释变量,以三项相关系数的值来检验双方的相关系数。
2 数据说明与结果分析
2.1 数据说明
本文在查阅陕西省各市区的政府财政局以及省级和市级的政府公开信息以及统计年鉴年鉴,对陕西省八个市的五年的财政投入进行了收集,包括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投入支出和GDP总值。在研究陕西省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与GDP的是否存在关系时,本文确定4个测度指标:变量V1=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变量V2=教育支出,变量V3=科学技术投入,因变量F(V)=GDP(国民生产总值)。
设:原假设H0:陕西省各市文化产业财政各项投入与GOP无相关性,即Ρ=0;
备择假设H1:陕西省各市文化产业财政各项投入与GOP存在相关性,即Ρ≠0。
通过分析各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作为回归分析的数据,来考察每一项文化产业的财政支出对GDP的贡献度,据此来制定相应的财政支出政策。
从表1可以看出,表中各项的t值均小于2.132,即说明陕西省各项文化产业的投入与GDP的相关性显著,说明本文所选用的数据有效可以作为文章研究问题的实证数据。
2.2 案例结果与分析
根据所选取的样本数据,对陕西省各市区文化产业投入与GDP相关系数进行分析,把变量X值分为三类:X1=1表示文化体育与传媒财政投入与GDP相关系数|r| 小于0,X2=1表示教育财政投入与GDP相关系数|r| 小于0.5,X3=1表示科学技术财政投入与GDP相关系数|r| 小于0.5。X1=2表示文化体育与传媒财政投入与GDP相关系数大于等于0.5且小于0.8,X2=2表示教育财政投入与GDP相关系数大于等于0.5且小于0.8,X3=2表示科学技术财政投入与GDP相关系数大于等于0.5且小于0.8。X1=3表示文化体育与传媒财政投入与GDP相关系数大于等于0.8,X2=3表示教育财政投入与GDP相关系数大于等于0.8,X3=3表示科学技术财政投入与GDP相关系数大于等于0.8;对因变量Y值分为俩类;Y=O表示三项文化产业财政投入与GOP相关性系数有一项小于0.5,Y=1表示三项文化产业财政投入与GOP相关性系数都大于等于0.5,利用SPSS软件对上述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具体结果见表2-3。
从表2可以看出,卡方为8.997,在显著性水平=0.05的标准下概率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因此认为X1、X2、X3与Y的logistic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
从表3可以看出,2个城市有一项不大于0.5的预测正确率为0%,6个城市三项都大于0.5且预测正确率为100%。模型的总正确率为75%。最终数据结果表明,模型整体的描述性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样本容量不足。尽管如此,该模型仍然可以反映出,政府对文化产业相关的财政投入对区域GDP的发展有着很大影响。
2.3 陕西省区域内各项文化产业投入分析
数据结果表明陕西省各市区文化产业相关的财政投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通过数据对陕西省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当前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存在以下优势:一、陕西省对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力度较大,促进了陕西省文化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目前该省是西北地区文化旅游大省,有众多的旅游景点和名胜古迹,形成了一系列的文化旅游产业,这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能够直接对陕西省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二、对教育的财政支出促进了该省教育产业的发展。陕西省发达的教育系统和众多的高校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教育产业链,成为该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同时该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陕西省及各市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总量还不足。尤其是在文化体育方面、传媒方面以及科学技术方面支出比例普遍较少。二,是文化产业相关的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相对于沿海省份,科技水平较为薄弱。三、政府财政支出作为主要资金来源而不能满足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
3 结论
3.1 加大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力度
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扶持主要体现在俩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另一方面是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从政府公共服务的层面来讲,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部分,要求政府必须提高文化产业产品的质量和水平,因此政府要对其进行有力的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又属于产业经济的一部分,对产业结构调整有着重要作用。同时文化产业产品本身的精神性和服务性又决定了它不具备市场竞争的优势,不能够吸收足够的市场资金发展壮大,必须在政府的扶持下才能合理健康的发展。
3.2 调整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投入结构
陕西省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然是以旅游业为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文化体育与传媒和现代科技结合等新型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水平还较低。政府的财政投入多以维护地区的文化古迹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为主要的投资方式。在电影、传媒等新兴的网络科技文化产业投入的力度较小。因此陕西省级各市政府应调整对文化产业财政投入的结构。第一、加大对文化产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对建立文化产业发展的产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如文化产业园区、科技创新园区等基础设施。第二、该省政府应该加强发展新型文化产业形式,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支持和鼓励新型文化产业的创新型企业。
3.3 政府财政投入与市场相结合建立多元参与的融资渠道
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扩大文化产业资金的来源途经,建立多元参与的融资渠道。一、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必然以市场下的各个企业为载体,鼓励和支持省内外优秀的企业参与到文化产业的发展中,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有力的资金支持。二、建立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市场,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到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来。加快文化产业市场化发展的步伐,通过文化a业的股票、基金、债券等金融产品建立一个规范的文化产业金融市场,吸收社会资投资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戴钰.湖南文化产业集聚极其影响[J].经济地理,2013(04).
[2]张琰飞,朱海英.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年(10).
[3]魏鹏举,王玺.中国文化产业税收政策的现状与建议[J].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5).
[4]傅才武.论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的作用――以湖北省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地方高校 应用型人才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快速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要根据本学校实际发展情况,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出发,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科学而准确地定位自身的发展模式、发展策略、发展途径和发展目标,同时紧密结合所在区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培养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的高层次、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一、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是地方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地方经济要增长,地方产业要做大、做强还要做优,仅仅依靠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付出努力是不行的,需要有强大的科技支持和人才保证。地方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巨大的地缘环境、文化资源优势,并且在人才培养、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等方面也存在着地域优势,我们一定要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运用这些优势,从而使地方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地方高校通过和地方政府、地方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不但能促进地方高校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提升相关专业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而且能使高校获得较为丰富的资源支持和取得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
二、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的地方高校具有可行性
首先,地方高校凭借自身的地缘优势,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和技术有着充分的认识。地方高校通过及时调整学科建设和专业课程的设置,从而能够迅速地适应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持和技术保障。其次,在地方高校中汇集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具备专业技术能力的人员,这些人员依据当地的产业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技术研究,从而形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地方高校本身还拥有各类基础实验室、大型精密实验仪器、丰富的专业书籍等,这些先进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有利于高校教师和技术人员取得较高水平、较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成果,能够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最后,地方高校具有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第一,地方高校是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输出基地。高校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具体要求,积极调整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能够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第二,地方高校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咨询服务平台。地方高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能通过对企业提供的信息进行判别、筛选、分类、分析、排序和再造等一系列的过程,使企业得到所需要的有效信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第三,地方高校是企业培训的重要平台,地方高校为当地企业培训提供了师资保证。
三、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地方高校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质上就是要明确地方本科院校如何与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建立良性共生关系。
1.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制订地方高校的发展规划。地方高校要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体规划及相应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充分利用的资源条件、发展实际状况,并且要依据今后本区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趋势,确立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及相应的管理原则和运行机制。地方高校要积极主动地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区域各产业特点,加强专业特色,调整专业结构,进行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地方高校在教学中要增加学生实践性学习环节在课程中的比重,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提高实践教学学分,从规章制度上保障学生课程实践应用环节,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2.构建“产学研结合”模式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是完善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模式。充分发挥地方企业的优势,建立企业、高校和地方相关管理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和机制,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地方高校应借助自身的科技优势和丰富的智力资源通过与地方企业共同建设实验培训基地的方式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共赢。地方企业可以将企业的产品研发中心等科研部门设立在高校,由高校科研人员提供智力支持,为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提供科学保证。另外,地方高校要培养出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此高校可选择那些产业规模大、影响力好的地方企业将学生的实验实践培训基地建立在企业中,让学生到企业第一线进行学习,培养实践操作技能,从而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构建“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基于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但要求教师具备深厚、扎实的理论知识背景,而且需要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应能充分吸收实践工作中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的知识,并能在教学中高效地再现这些知识,同时将这些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因此建设一支既能教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学生具体实践的教师队伍,即专兼结合、理实一体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高校教学环节中是绝对有必要的。地方高校可以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教师到相关部门企业参观考察、跟岗学习,深入企业第一线,支持教师参与相关企业职业实践能力培训等措施,做到实践―理论―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国家各种从业资格证考试,提高具备专业从业资格证和任职经历教师的比例。以此提升地方高校现有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同时,高校还可以广泛吸纳地方各行业企业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能手等,聘请他们担任学校相关专业的专、兼职教师,这也是建设和发展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一个方法。
四、结语
总之,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的地方高校克服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正确合理地制定了本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使高校能够在社会发展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吴淑芳,田伏虎.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思考[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123-125.
[2]黄国华.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探析―以南昌工程学院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6-8.
[3]陈晔,孙忠梅.区域经济发展导向下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04):7-9.
[4]谢安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Z1):135-136.
[5]叶小明,朱雪梅.“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影响因素与模式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04):56-58.
【关键词】 郊区农村; 已婚育龄妇女; 避孕方法;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169.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36-0066-03
自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我国一直是全球总避孕水平最高的国家,避孕方法以长效措施为主,该模式相对稳定,对于维持低生育水平具有重要的人口学意义[1]。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2012年北京城镇化率已达86.2%,本市越来越多的农民已经脱离传统农村生产方式,成为有资产、有住房、有社保、有工作的新市民。在北京郊区,大批农村青年与中心城区就业人口一样,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享受规范的“五险一金”社会保障[2]。有调查显示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对农村已婚育龄妇女避孕措施选择存在显著影响[3]。因此,随着北京市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避孕观念和方法自然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本文旨在了解目前北京市郊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避孕方法选择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更好的开展北京市农村地区计划生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13个自然村全部家庭中50岁及以下的本地户籍已婚有偶育龄妇女。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设封闭式回答的调查问卷,于2013年11-12月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对50岁及以下的本地户籍已婚有偶育龄妇女进行入户调查。调查采用面对面方式,由调查员读出问题,受访者回答,再由调查员记录。发放问卷1690份,收回信息资料完整的问卷1650份,问卷有效率为97.63%。
1.3 统计学处理
调查问卷经专业人员复核后,使用EpiDate v3.1软件建立数据库,所得数据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描述,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本次共调查有偶育龄妇女1650人,年龄25~50岁,平均37.6岁;文化程度以小学、初中为主,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比例依次为:24.84%、42.33%、16.91%、15.92%;职业以无业为主;尚未生育妇女90人(5.45%),活产生育次数为1次、2次、3次的妇女所占比例分别为59.39%、27.21%、7.95%。
2.2 避孕节育现状
1650名调查对象目前采取避孕措施的有1428人,现避孕率为86.54%。避孕方法构成以宫内节育器(IUD)为主(49.86%),其次为(25.49%)和口服避孕药(15.55%),其他避孕方法使用比例少,可逆性避孕方法占避孕方法构成的96.22%。各种避孕方法使用构成,详见表1。
2.3 不同人口学特征妇女各种避孕方法使用情况
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口服避孕药使用比例下降而使用比例上升。不同文化程度组中,口服避孕药的使用率以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比例最高,与其他文化程度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不同活产生育次数的妇女使用的避孕方法构成
随活产生育次数的增多,妇女使用及口服避孕药的比例降低,使用IUD的比例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5 不同年龄妇女各种避孕方法使用构成
不同年龄组中,31~40岁年龄组IUD使用比例最高,与其他年龄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北京郊区农村妇女学历构成较低
本调查显示北京郊区农村妇女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有研究显示大多数农村妇女是通过影视广播等媒体获得避孕知识[4]。通过此渠道为来源的避孕知识一方面存在专业性、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妇女文化水平低会造成理解力差,不能很好地正确理解并掌握相应的避孕知识。因此北京市郊区农村地区应加强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宣教,尤其针对文化水平较低的妇女采取面对面的讲解更为重要,通过细心讲解使其更加系统地了解避孕知识从而正确选择避孕方法,保障广大妇女的生殖健康。
3.2 避孕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现避孕率即节育率,节育率指某时点在已婚育龄妇女中已采取节育措施人数所占的比例,反映已婚育龄妇女采取各种节育措施的总体情况。但已婚育龄妇女中,有不孕症、绝经、待育、怀孕或哺乳等不需要节育者,所以节育率不可能达到100%[5]。调查显示北京市郊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现避孕率为86.54%,与近期国家对全国农村地区的调查数据87.1%相近,高于北京市周边河北省农村75.0%的现避孕率水平[6-7]。
3.3 宫内节育器使用率低
调查显示本市郊区农村育龄妇女宫内节育器使用率为49.86%,低于全国农村水平(69.1%)[6]。此结果与有关调查相一致,相关调查显示本市户籍已婚育龄妇女选择长效避孕措施的人数及率在减少,以宫内节育器放置术人数的减少最明显[8]。
3.4 口服避孕药、使用率高
口服避孕药使用率为15.55%,不但远远高于全国农村地区水平(0.46%),且高于北京市城区水平(1.84%)[6-9]。使用率为25.49%,高于全国农村地区水平(7.50%)并高于全国城镇地区水平(18.60%)[6-10]。口服避孕药及使用率远高于其他地区水平,一方面由于随着北京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立和快速发展,口服避孕药与在农村地区较易获得,且本辖区社区卫生部门多年的生殖健康宣教,改变了育龄妇女以前的错误思想,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口服避孕药及的好处,使更多的适应人群选择口服避孕药或,另一方面有学者认为某种避孕方法的构成比过高,意味着有些并不适合这种方法的人也在使用这种方法,因此尤其在本地区口服避孕药的使用方面也可能存在不适应人群的滥用情况[11]。因此在今后农村计划生育健康教育宣传过程中,应把口服避孕药及的适应证、副反应与禁忌证作为重点宣教内容,保障人群合理选择避孕措施促进生殖健康。
3.5 避孕方法使用构成呈现城市化特点
调查显示北京市郊区农村避孕方法选择模式正逐渐向城市模式靠拢,即不可逆的绝育术选用比例低,可逆性避孕方法如宫内节育器、等使用率较高,占避孕方法构成的96.22%。因此北京市农村地区避孕节育服务模式应相应改变,在保持提供优质IUD技术服务的同时,要加强可逆性避孕方法的技术服务能力和增加供应品种,特别是和口服避孕药。
3.6 避孕方法选择受多种因素影响
年龄、文化程度、活产生育次数对避孕措施的选择有显著影响。30岁以下妇女由于多数尚未完成生育,故选用短效方法如、口服药的人数较多。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越倾向于选择可逆、短效的避孕方法,可能与绝育术对抵御生育风险不利有关。此外生育次数也与避孕方法的选择有关,生育一孩以IUD为主,为辅。因此在今后避孕节育知识宣传工作中应提供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及不同生育次数育龄人群的具体避孕方法的指导。
参考文献
[1]王存同,郑晓瑛,陈功.我国已婚育龄人群避孕水平及避孕方法使用趋势[J].人口学刊,2007,29 (4):57-62.
[2]涂露芳,战冬娟,杨晓琼,等.北京城镇化率86%全国第二[N].北京日报,2014-02-09(5).
[3]徐倩倩.政策和社会经济环境及个人因素对农村育龄妇女避孕节育和生殖道感染的影响[D].上海: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黄伟栋,武俊青,陈锡宽,等.农村已婚育龄妇女避孕方法满意度分析[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4,31(3):254-258.
[5]白明华,滕国兴,谭伟良,等.已婚育龄妇女避孕措施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6):5164-5166.
[6]蔡建华,张妍,俞华,等.农村已婚育龄妇女避孕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0,19(9):522-526.
[7]张广荣,肖永红.农村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245-248.
[8]高丽丽,沈洁,潘迎.北京市育龄妇女选择长效避孕方法情况及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2,23(1):99-101.
[9]王力宇,张世红,韩颖,等.北京市东城区育龄妇女避孕方法知情选择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0,19(8):465-468.
[10]张妍,蔡建华,俞华,等.城镇已婚育龄妇女避孕方法选择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0,19(10):602-605.
(一)顺应区域经济结构化转型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基本作用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而高职教育则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中,增强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提升区域经济产业竞争力。人才是关键,而产业的转型与发展离不开人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向,迫切需要从技能型、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引进中来推进科技的导向作用。高职教育作为人才培养阵地,在构建技能型专门人才实践中,有助于引导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为此,加大对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对接研究,从区域经济人才需求上来优化高职教育改革方向,着力从人才供应上为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二)高职教育为区域技术服务提供人才保障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转化是推动区域生产力升级的重要力量。当前高职院校要从校企联盟上凸显学科与区域产业结构的衔接,尤其是从校企合作中发挥高职教育科技研发优势,推进区域经济技术创新发展。高职教育作为技术人才的集散地,在明确科技发展重要导向上,积极从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来实现成果转化,推进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高职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的延伸,从与区域经济关系对接中来深化合作,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三)区域经济对高职教育自身学科建设与优化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作,特别是从校企合作发展中来优化高职院校办学方向,推进高职院校自身发展。从服务区域经济过程中,结合区域产业结构及人才需求方向,着力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院校转型上,强化对高职教育学科建设与区域社会产业结构的对接,促进信息、知识、技能、思想等双向流动。由此可见,区域产业在高职教育科研优势资源的补充下获得师资、技术的保障,而高职教育从人才培养模式上拓宽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也从高职师资与企业实践衔接中提升了教学质量,改善了高职办学方向。师资上的交流与互助促进了企业人才的稳定,也增强了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校企合作深度发展,反过来又促进高职院校研究方向及教学内容的转变。因此,从区域经济服务上,从高职教育转型上,建立两者的有效对接是增强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同时促进高职院校自身办学方向转型的重要保障。
二、当前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对接中的问题
强化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合作与对接,在相互影响和促进中来推进双方的可持续发展。但在面对区域经济社会转型中,对于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带来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被动性和滞后性问题,主要表现以下方面。
(一)高职院校在服务区域经济中积极性不强
从当前高职院校自身发展来看,尽管高职教育在校企合作上进行了多年的发展,尤其是在区域产业结构与高职人才培养关系梳理中也做出了较大的调整,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成为高职教育面向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变。然而,在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结构对接上,作为技术创新为主的区域经济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高职教育形成了鲜明的落差,对于带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出现动力不足,意识不强。
(二)高职人才定位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不一致
尽管教育部在高职教育发展方向上提出了专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而对于高职教育实践中,在人才培养上难以从社会需求上进行开发,也难以从满足企业生产方式上来调整教育方案。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矛盾制约了高职教育的规模与发展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于高职教育与现实人才需求上的差距是难以均衡协调的。再加上校园形态与高校具有相似性,教学方式还多以课堂教学为主,在知识结构与多学科知识融入中难以真正促进就业导向。最后是教学层次相对较低,办学特色不明显,当前的“2+1”将“1”作为放羊式顶岗实习,不利于学生从岗位上增强职业技能,导致学生思维逻辑不足,创新精神欠缺。
(三)高职学科设置与区域经济结构不一致
对于高职教育学科建设与改革来说,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尤其是从满足社会发展人才上来优化专业结构,才是顺应时展,体现社会服务功能的必然选择。但当前高职教育中的学科设置多存在同质同构现象,与区域经济不对接的专业还较多,学生从中并不能获得既有的能力。如电子商务、会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不仅就业率低,薪资水平也较低;而相对的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专业,人才却相对短缺,如新材料技术、新产品、新能源等专业,在高职院校又缺乏相应专业设置,造成人才培养结构性失衡现象严重。
(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对接机制不完善从各省及地方高校发展政策来看,尽管从宏观机制上颁布了促进高职教育与产业结构协同的政策,但这些政策过于框架性,难以实现对接工作的深入,特别是对于高校自身调整办学方向上,由于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产业脱节现象较多,在学科组织结构上、在师资队伍能力上、在教学方法创新上、科技成果转化上等方面显得薄弱,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良性互动。还有对于校企合作中的体制建设不完善,高职毕业生在实训、实习工作中难以凸显学科专业特点,在实践性及实践能力上缺乏与职业岗位的胜任力,导致毕业生总体水平欠佳。
三、构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对接的有效路径和策略
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的良性对接,需要地方政府、高职院校、以及区域产业经济、企业等方面的协同。为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对接路径。
(一)高职教育要明确办学方向及教育观
从高职教育的发展上来融入区域经济,特别是从高职院校办学方向上面向企业,凸显区域经济在高职教育中的开放性和互动性。高职教育不能封闭教学,更不能脱离社会发展。而校企合作更要从高职教育的自身优势上深化合作方向,结合区域经济特点,从合作中来育人,从合作中来推进就业,吸纳各方社会力量参与到办学中,平衡产业、行业、企业、院校间的关系。一方面从相互协作上来树立发展理念,凸显地方政府在宏观政策及高职教育方面的优惠措施,强化高职教育资源的配置合理化,调动区域产业,尤其是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主体,从企业参与中来深化办学体制,构建“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机制,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从高职教育改革上,结合国家教育发展纲要思想,从构建高职教育体系上深化自身改革,积极探索与区域企业协作共建的路子。
(二)注重区域产业结构与高职学科的协同与对接
对于高职院校学科建设来说,要凸显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尤其是从就业导向上优化课程组织、学科建设,增强高职院校专业与区域产业岗位的对接。如加大对区域产业岗位的调研和预测,积极从现有学科结构中进行调整。如针对区域工业发展需要来凸显相应学科的设置,从师资队伍建设上引进专业人才,强化学科专业性。同时,在高职院校人才队伍培养上,专业建设要围绕“一个结合”、“一个配套”上来落实好“产业、岗位、能力、课程”的全面融合,并从“基地、师资”相配套上来推进可持续发展。如开放办学体制,主动与区域企业建立关联,从校企产业联盟、校企人才培养上发挥区域人才培养优势,着力从高职院校自身学科结构与设置上,主动与企业合作办学,共建课程资源、优化师资上的交流,拓宽校企合作基地建设,发挥高职育人目标,促进高职毕业生稳步就业。
(三)强化高职院校“立地式”科研服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