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大学生的自我概念状况
①大学生自我概念总体情况。从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计分方法得知,大学生自我概念各维度得分处于中间水平,自我概念水平一般,标准差值比较大,说明个体之间的差异比较大。
②大学生自我概念性别差异状况。男女生在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两个维度上差异不显著,但在其他维度和整体水平上存在极显著差异。女生的自我概念状况明显高于男生。
③大学生自我概念年级差异状况。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心理自我、社会自我和自我行动三个维度上有差异,自我概念水平总体情况没有差异。
2.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①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从MHT计分方法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占17%,心理健康状况一般的占77%,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占6%。
②大学生心理健康性别差异状况。大学男生和女生在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五个维度有显著差异,整体水平差异不显著。
③大学生心理健康年级差异状况。大学三个年级只在学习焦虑和冲动倾向两个维度差异不显著,其他各个维度和整体水平差异极显著。
3.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概念各维度相关分析
①心理健康与自我概念各维度相关分析。对大学生自我概念各维度的得分,与其在MHT中各因子的得分进行相关分析可见:自我概念与MHT因子呈负相关,换句话说在70%的量上,自我概念量表诸项目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即自我概念水平越高在病态测量分数上得分越高;所有显示出正常的负相关的相关项都不是显著相关,就是说从总体上来看,拥有较强自我概念除了极个别的项目上表现出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外,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有较低的心理健康水平,就是说在这20%范围内,较高的自我概念水平对心理健康水平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具有较强的自我概念水平几乎是在全部情况下导致了学业焦虑。
②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概念各维度相关分析。相对于大二和大三,大一学生的自我概念水平与心理健康问题呈显著正相关,意味着大一学生的自我概念对其学业产生更多的负面影响而不是正面影响。然而大二和大三阶段学生却表现出更多适应了属于自己的自我概念而对学业焦虑发展出有效的调节机制。③男女生的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男生自我概念对学习焦虑的影响最为显著。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自我概念对男生的心理健康影响较为显著。大学女生社会自我和自我批评对心理健康影响最为显著,道德伦理自我和自我满意对心理健康影响较为显著。
二、大学生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研究结论及建议
1.研究结论
①自我概念状况。大学生自我概念的总体水平一般,男生和女生的自我概念水平差异比较显著,因为男女生的自我概念发展规律有所不同,女生的自我概念在小学高年级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而男生在初中以后心理发展才会有比较大的进步。不同年级的自我概念水平差异不显著,但在一定维度上呈现递增的情况。从理论上来说,自我概念发展的总体水平应该是随着年级的递增而递增,出现这种没有差异的情况可能是因为样本容量过小,采集的样本不具有代表性。
②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一般的学生占据统计数量的大部分大学生普遍面临比较重的压力,大学三个年级只在学习焦虑和冲动倾向两个维度差异不显著,其他各个维度和整体水平差异极显著。
③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相对于大二和大三,大一学生的自我概念水平与心理健康问题呈显著正相关。由于大一的新生相比其他年级,其注意力更加集中在学习身上,由于相比其他年级来说其更需要在学校适应和学龄阶段转变适应以及新的学习方式适应,新班级、新教师的适应在花费更多的精力,对学习的过分关注而导致的学业焦虑也就变得理所当然。随着自我概念的不断成熟,高年级的学生可能认识到学习只是自我发展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这样学习焦虑的程度才会有所下降。大学阶段,男生成绩动机中所含的竞争性和新奇性等成分高于女生,女生成就动机中的认知成分高于男生,在大学,附属动机对男生的支配作用比女生大。
④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研究结论:大学生自我概念总体处于一般水平;男女生在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两个维度上差异不显著,但是在其他维度和整体水平上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自我概念水平没有差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呈正态分布,大部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一般;不同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学生自我概念水平差异显著。
2.改善建议
社会的发展,物质的更新,不断给人们的精神、心理带来新的障碍,各种各样因精神恐惧、心理抑郁而致的心理疾病向人们挑战。研究证明:各类癌症和性犯罪等等,都能从心理角度找到原因。这就产生了你不能不知的――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在巴西至少有2800多万人,美国大约有5000多万人患有心理方面疾病。全球有1/5成年人的健康受到高度精神紧张的严重威胁。1995年全球有5200万人病亡,其中死于各类心理疾患、癌症的患者达1000万人以上。我国高校目前有23%左右的大学生发现有心理障碍问题,这还不包括处于占全球人口近50%的似病非病的“第三状态”者。现代医学家们确知的疾病已高达2035类,1.8万余种之多。由此,消除现代健康危机,已成为“地球人”追求生存质量、创建社会全新医学模式和研究生命科学的前沿性崭新课题。
近些年,国内外医学文献记载了大量典型病例,不少恶性肿瘤患者运用适度药疗之外选用了“信息诱导疗法”、“阅读激励法”、“音乐调节法”、“爱情疗法”、“观照疗法”、“转移疗法”、“意念疗法”、“想象疗法”、“吐纳疗法”等特定的“心力”之类非药物疗法,出现了神奇的抗癌自愈力效应,展示了“神补”的心理效能和自然疗法的巨大生命力。1994年哈佛大学召开的“安慰剂――探讨自我康复秘密”的国际性学术研讨会的专家们一致认为,“安慰剂”能治病,似乎可以归属所谓“信仰疗法”的“希望生态学”中。病人体内产生的“心力”效应,通过“安慰剂”的“心力”疗法可以激发病人自身产生“脑腓肽”物质,产生令人欣喜的结果,大约有10%的癌症会自然消失,而且极少复发。科学家们认为,至少有十几种因素可以使癌症自然消失,而自我心理因素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抗癌源”。研究报告指出,人体本身所具有的抗癌能力可以消灭100个癌细胞,理论上认为25~500个T淋巴细胞可以消灭一个癌细胞。运用“心力”的神奇疗效,人体抵抗力倍增,可以消灭108个癌细胞,即可以使低分化和未分化癌转化为高分化癌,降低癌的恶性程度,进而消灭人体内所有潜藏的亚临床癌病灶。
为此,我们要充分运用“人体天然防御能力,具有受到合理的刺激而增强”的生理传感属性和“人体自有大药在,机体具有能量场”的机理,从开发生命潜能的自然疗法人手,充分利用“人体自动康复机制”的巨大生命力,发挥人体自身的疗能作用,寻求生命健康的原动力。这当中现代健康新思维观的确立问题,健身必须以健心为本,养身之道莫过于健心为主,研究“心力能量学”、“情绪调控学”、“心法疗疾学”;弄清生命的本质是能量的交换与代谢,掌握健康的实质是顺应与平衡,按“心无其心,百病不生”的健心哲理,调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协调平衡功能。从探究“天人合一”的智慧生物心理机制和关系中,创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一自然”的全新医学模式,我们定能走出健身疗疾的误区,提高生命价值和生活质量,开拓21世纪“心理免疫学”的全新健康工程。
目前,重要的是以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为指导,运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创立“集大成智慧学”的天(宇宙)、地(地球)、生(生物界)、人(人类)的系统综合优化研究观原理,多一些理与实相结合的科学实验投入,力求去伪存真,固本立新,探寻“心理免疫”、“黑匣子”的生命科学秘密。在全民呼唤健康的时代大潮中,创造人类回归自然,健康益智的新纪元。
1 山东省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健康体检中心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3
2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江苏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3
【摘 要】本文通过探讨心理健康干预策略对稳定和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效果,得出结论:心理健康干预策略能够稳定和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对疾病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高血压;焦虑;抑郁;健康干预
本文通过对120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Hamilton 抑郁量表(HAMD) 和焦虑量表(HAMA) 评定情绪障碍状况,并对60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健康干预策略,旨在探讨心理健康干预策略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和改善病情所发挥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 年6 月至2013 年12 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入组条件:
①符合WHO1999 年制定的高血压患者诊断标准。
②意识清晰,无智力障碍,能够阅读和理解问卷,配合调查。
③无精神病史。
④无严重并发症。
⑤无听力障碍。
⑥知情同意。
符合上述条件的患者120 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 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期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心理健康干预策略
建立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干预小组,由高年资主管护师或护士长主导,两位责任护士任辅助员,采用定期举办高血压病专题讲座、发放高血压防治手册、科普宣传、患者面对面座谈、健康指导、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干预。集体每周进行1 次,每次30-40min。个体1 周可进行2 ~ 3 次,好转后改为每周1 次连续4 周。
1.3 心理健康干预内容
1.3.1 科普知识宣教
指导患者正确科学认识疾病,从言行、感情上亲近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尽量满足其要求,消除其心理顾虑。指导家属对患者给予体贴和关心,使之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
1.3.2 心理健康指导
根据每例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心理疏导,耐心听取患者的倾诉,鼓励和诱导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采取疏导、支持和帮助等措施,减轻乃至消除其负性情绪,以和蔼的态度、娴熟的技术赢得患者的信赖,使他们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1.3.3 心理调适教育
向患者讲解放松减压训练的方法,作用原理、特点和注意事项,同时使患者保持心境宁静,分散其注意力使之淡化患者角色,给予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缓解其身心压力。指导家庭对患者给予体贴和关心。
1.4 评定方法与标准
1.4.1 Hamilton 抑郁量表
1960 年Hamilton[1] 最早编制了一套17项 HAMD,此后又编制了2l 项和24 项,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的量表。本研究采用17 项。HAMD 采用0 ~ 4 分5 级评分法。其标准为:0 分= 无; 1 分= 轻度;2 分=中度;3 分= 重度;4 分= 极重度。分值能够较好地反映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即病情越重,分值越高;病情越轻,分值越低。HAMD17 项分别为24 分、17 分和7 分,总分<7 分,为无抑郁症状(痊愈)。
1.4.2 Hamilton 焦虑量表
1959 年Hamilton[2] 最早编制了一套14项 HAMA,是精神科临床中常用量表。HAMA 采用0 ~ 4 分5 级评分法。各级标准为:0 分= 无症状;1 分= 轻度;2 分=中度;3 分= 重度;4 分= 极重度。总分能够较好地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即病情越重,分值越高;病情越轻,分值越低。总分超过29 分,可能为严重焦虑;超过21 分,肯定有明显焦虑;超过14 分,肯定有焦虑;超过7 分,可能有焦虑;小于6 分,无焦虑。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资料均输入计算机, 采用spss17.0 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计数用表示,采用X2 检验,以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Hamilton 抑郁量表评分结果比较
本组120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施行心理健康干预策略前,两组患者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心理健康干预策略实施1 周后,两组患者Hamilton 抑郁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均有所下降,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理健康干预策略实施2 周、3 周和4 周后,干预组Hamilton 抑郁量表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两组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Hamilton 焦虑量表评分结果比较
本组120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施行心理健康干预策略前,两组患者Hamilton焦虑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心理健康干预策略实施1 周后,两组患者Hamilton 焦虑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均有所下降,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理健康干预策略实施2 周、3 周和4 周后,干预组Hamilton 焦虑量表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实践证明,实施心理健康干预策略,对改变患者不良行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知晓率和自我管理能力,特别是增强老年高血压患者诊治的主动性、参与性和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健康干预策略,较单纯药物治疗改善因躯体症状导致的情绪障碍更有效,进一步揭示心理健康干预策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心理健康标准;心理素质标准;内涵;结构;关系
中图分类号:B844,G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2)03-0069-06
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必须弄清楚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含义的具体化,它是心理健康量表制定、心理健康诊断、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体系构建及促进临床心理治疗的基础,不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亟待回答的实践问题。关于心理健康标准,国内外心理学界数十年来发生了旷日持久的争论,可以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来形容。有研究者对1987—2006年间我国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论文进行计量学分析后发现,讨论心理健康标准的论文数量逐年增长。但迄今为止,学者们仍没有形成一个共识。本文通过对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的深入探讨,系统分析两者的关系,澄清两者的混淆,为心理健康标准及心理素质标准的制定及相关测量工具编制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该领域研究的深化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有效开展。
一、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探讨的现实价值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年9月)要求“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2002年4月)强调:“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林崇德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不要过多地强调学生心理如何不健康;我们一直强调“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根本途径是培养其健全的心理素质”。科学探讨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对于从根本上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弄清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本质区别及其关系对于科学创建中国本土健康心理学和有效指导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都至关重要。从心理健康教育实际需要角度看,可为心理健康指标的确定及量表的编制提供理论基础,有助于化解心理健康标准和心理素质标准的众说纷纭,从而改善目前研究者们将心理健康标准的心理状态与心理素质标准的心理品质混为一体的现状,建立在正确把握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本质内涵结构的基础之上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测量指标和评价标准。从学科建设需要角度看,可以进一步从实证的角度开展相关问卷调查、追踪和实验研究,从而阐明两者的关系机制,“从青少年健全心理素质发展的动态过程对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归因分析”,为维护心理健康,预防和缓解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促进学科发展。
心理健康的标准各异,从表面上看好像是其确定的依据不同、对“标准”把握的宽严尺度不同,而实际上这种方法论层面的差异可能隐含着一些更深层次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及其关系缺乏科学的分析和明确的认识。“长期以来,学者们就心理健康标准本身的研究较多,对心理健康内涵与实质的探讨较少。心理素质研究领域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虽然编制了不少心理素质问卷、对心理素质进行了许多探索性的研究,但是其问卷、其研究往往没对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梳理,内涵结构混淆不清,两者相互混淆使用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有研究者在不同程度上用心理健康的一些指标来测量心理素质,或用心理素质的一些指标来测量心理健康,更有甚者则直接用心理健康的问卷来测试心理素质,只是将心理健康的概念换成了心理素质。这些均严重制约了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相关研究的深入及教育实践的效益。为此,有学者就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标准问题争论不休的一个根源就是没有区分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可见,对心理健康、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及其两种关系的正确认识,是解决和真正回答心理健康标准问题的重要理论前提,对于该领域及其相关研究也至关重要。
二、心理健康的内涵结构
(一)健康的内涵结构分析
心理健康是由“心理”和“健康”结合而成的复合概念,因此要从根本上分析心理健康的内涵结构,有必要分析其属概念健康及其本质。
关于健康这一概念,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中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是一种在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状态”,这是至今为止应用最普遍的、认可度最高的健康概念。该定义认为:健康不仅包括个体健康,还包含群体健康(社会健康),并从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基本侧面形成了三维立体的健康观,SRHMS等国内外知名健康量表也是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三个方面对健康概念进行操作化处理的。此外,我国学者在国外四维健康新概念的基础上也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身体不虚弱的状态,而是包含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的全面的状态”,即除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外还包括道德健康。实际上道德健康也是社会健康的重要方面。
从上述关于健康的概念中我们不难看出,健康的本质是一种状态,它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等基本方面。作为健康的子概念和人的整体健康状态的必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本质上也应是一种状态,即一种完全的心理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内涵结构分析
关键词:健康心理健康体育运动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的涵义
健康不仅仅是一个人没有疾病,而且是一种个休在躯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全安宁状态。这一概念即为生物―心理―社会的三维健康观。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在逐渐提高,早期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仅限于躯体没有疾病、伤残或不适的状态。这种健康观是建立在细胞病理学基础上,是以生物学观点看待疾病与健康的问题,未能意识到心理与社会因素是构成健康的关健因素,因此生物健康观已经不再是公众认可的健康标准,取而代之的是以“生物―心理―社会”的三维健康观。
二、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许多关于中小学心理问题的调查报告都已表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存在不少问题,如自卑、焦虑、烦躁缺乏进取心,不能经受挫折,不能适应社会,近几年,报纸、电视、网络上经常会出现一些这样的报道:某某中学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杀害母亲;某小学学生王某因老师批评几句而离家出走,或放弃学业……等,类似这样的事情,反映出来的各种问题和心理健康有着很大的关系。据专家研究表明,一个优秀人才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较强的业务能力、健壮的身体,而且还要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
三、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的主动活泼过程,它可以有效地塑造人的行为方式,因此也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有学者认为,游戏和竞技体育具有下述心理健康价值:(1)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2)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独立性;(3)控制情绪,解除紧张;(4)有助于形成友谊;(5)能提高自己的价值观。体育运动之所以能够促进心理健康,主要是因为:
1、 改善情绪状态。情绪状态是衡量优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的指标。人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经常会产生忧愁、紧张、压抑等情绪反应,体育锻炼则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使人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
2、 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体育锻炼中要不断克服困难(如畏惧心理、疲劳和运动损伤等),锻炼者越能努力克服主客观方面的困难,也就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从锻炼中培养起来的坚强意志品质能够迁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
3、 人际关系和谐。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宽容、热情、友爱、合群等到品质,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体育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的相互交往性,这种交往性可以使群体中成员,在体育运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产生情感上的相互感染、沟通,从而增进了解。由于体育运动的集体性和公开性,在体育运动中的人际交往,能够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融洽关系,团结协作,这也助于心理健康。
4、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它是由许许多多的自我认识所组成的,包括“我是什么人”、“我主张什么”、“我喜欢什么”、“我不喜欢什么”等等。由于支持体育锻炼可使体格强健、精力充沛,因而,体育锻炼对于改善人的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至关重要。
身体表象是指头脑中形成的身体图像。身体表象障碍在正常人群中是普遍存在的,据报告,54%的大学对他们的体重不甚满意,与男性相比,女性倾向于高估她们的身高和低估她们的体重,而且身体肥胖的个体更可能有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方面的障碍。身体自尊主要包括一个人对自己运动能力的评价,对自己身体外貌(吸引力)的评价,以及对自己身体的抵抗力和健康状况的评价。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与整体自我概念有关,无论男性还女性,对身体表象的不满意会使个体自尊变低(自尊指自我概念的积极程度)(图1),并产生不安全感和抑郁症状。有研究表明,肌肉力量与身体自尊、情绪稳定、外向性格和自信心呈正相关,并且加强力量训练会使个体的自我概念显著增强。
自我概念
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
运动能力吸引的身体 身体的抵抗力 身体健康状况
(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与整体自我概念的关系)
(图1)
5、消除疲劳。疲劳是一种综合性症状,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当一个人的情绪消极,或任务超出个人的能力时,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很快地产生疲劳。中学生持续紧张的学习压力极易造成身心疲劳,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参加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则可以使他们身心得到放松。
6治疗心理疾病。体育锻炼被公认为是一种心理治疗法。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1750名心理医生中,80%的人认为体育锻炼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来消除焦虑症。在中学生中,有不少人由于学习和其它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焦虑症和抑郁症,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或消除这些心理疾病。
7、 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要求每位成员的一切行为都要有整体意识,要从全局出发,要抛弃个人的私心杂念,为加强和发挥整体力量而努力。当然,这种合作不局限在同一个集体内,还应包括对手、观众、裁判等方面的合作。不尊重对手、观众,不服从裁判的判罚,比赛就无法进行。因此,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培养人的合作与竞争意识。通过中小学积极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身心并进,是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方面,不可忽视。
总之,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意义深远。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要为明天造就合格人才,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丁雪琴《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心理健康 性格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3-012-01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健康的心理主要包括智力正常、心理特点符合年龄、完整的人格、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等等。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胸怀坦荡、举止大方、言行一致;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尊重他人,有礼貌,有修养;尊重别人的意见。他们身心发展极为迅速,在精神上处在断奶期,在内心上想摆脱成年人的依赖。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很大,这给他们的心理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动力,但也带来了很大的困惑。
二、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也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主体性原则。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3)发展性原则。是指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要以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待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不仅要在对问题的分析和本质的把握中善于用发展的眼光作动态考察,而且在问题的解决和教育效果的预测上也要具有发展的观点。
三、体育教学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分析
(1)丰富的情感体验资源。体育之所以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原因在于体育教学中,学生通过身体活动能够体验到社会现实中不能体验到的积极情绪,可以满足学生的某种合理欲望(如自我表现欲),使遭受挫折后产生的不良情绪通过躯体活动得到宣泄、转移和升华,从而有助于身心健康的发展。
(2)锻炼坚强意志的资源。没有对自身力量的高度自信,没有坚强的意志,就无法发挥自己的身心力量去完成任务。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工作后,成功感油然而生,这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勇于拼搏和创新精神,锤炼坚强的意志,陶冶情操均具有推动作用。
(3)健全学生的人格资源。由于学生在体育教学学习中对自己认知、情感、意志、能力、性格等心理上的优缺点易于做出比较正确的估价,而为了完成体育学习任务和服从集体利益,学生必须提高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增强自控能力,从而有利于养成活拨开朗、勇敢果断等良好性格,克服懒惰散漫、胆怯懦弱等不良性格。
四、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措施
(1)改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教育氛围,这是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基础。
(2)积极挖掘体育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蕴涵着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3)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做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体育教学是师生共同的活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动态平衡。
(4)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效果的差别显而易见。学习心理的研究表明:凡是伴随着使人满意、愉快情感体验的学习活动,其活动常常受到强化;而不满意的情感体验则使活动受到抑制。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表扬和肯定学生的优点。
五、体育教学不仅能强身健体,还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
大量研究表明:体育锻炼除了可以增强体魄、锻炼意志外,对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具体表现如下:
(一)能改善情绪状态
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的指标。中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畏难、胆怯、自信心不足等情绪障碍,而体育运动则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使人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
(二)可促进学生智力水平
如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话,能增进身体健康,进而促进智力发展。身体好是脑子灵活的物质基础,坚持参加体育运动,可以使大脑获得充足氧气,得到快速恢复,大脑良好的发育为智力发展提供了有效保证。
(三)可以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的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的特征,培养坚强的意志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
(四)有助于学生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等整体评价,由于中学生处于自尊心较强的阶段,体育运动正好为其自我概念的强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表现机会。
(五)有助于提高学生抗挫折的能力
学生身上肩负着沉重的压力,当达不到他们预期的要求,追求不到理想的目标时,就会给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遭受挫折的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出动作粗暴、语言粗鲁、攻击、不安、逃避和推诿等。针对这些表现,教师应采取正确的心理教育方式,运用体育运动特有的松弛、转移、激励和调控功能,使受挫学生的心声得以自由表述,压抑情绪得以彻底发泄。
(六)有益于协调人际关系,培养合作竞争意识
【关键词】中职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1-0177-02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进,中职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也愈发凸显。通过为社会培养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中职教育发挥了它的社会服务功能。但由于与普通教育存在较大差别,中职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在心理特征方面存在着特殊性,并且出现了心理特征偏离常态的现象,并严重制约了其培养对象——中职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对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在研究中职院校学生心理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为中职生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指导。
一 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多集中于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并从心理现象不同的维度出发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进行了总结分析。
当今社会,中职生往往被视为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尚未成熟,社会阅历上缺乏经验,还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这就使得部分中职生心理健康出现了严重问题。郑亚丽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中职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自卑心理严重、社交能力欠缺、逆反心理强烈、盲目追求个性、自控能力较差。周小红在《浅谈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培养思路》中指出,除了自卑心理严重、社交能力欠缺、逆反心理强烈等问题外,中职生还存在虚荣心强、适应能力差等心理问题。与其他学者不同的是,周小红还调查研究了中职生的积极性心理特征,发现中职生积极心理品质得分最高的维度为人际维度,这一结果表明中职生发展最好的是爱、心灵触动和信念希望,这为中职生的教育管理提供了切入点和启示意义。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也有不少学者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李梦卿和徐燕萍采用问卷调查和部分访谈的方式对辽宁、安徽、湖北、山西、广西、云南等东、中、西部七省(自治区)1100名中职生进行了随机调查,结果发现中职生在抑郁、自尊、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心理、就业心理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张阿敏的《关于中职生问题行为与社会支持关系的调查》一文通过采用青少年问题行为自评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374名职业院校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中职生普遍存在问题行为。除了在心理问题类型方面进行研究,还有学者对中职生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了研究,邹玉玲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总检出率为25.50%,其中存在轻度心理问题的学生为24.27%,存在中度心理问题的学生为0.67%,存在重度心理问题的学生为0.56%。
国内学者对中职生心理特征的研究显示当前中职生的心理问题较多,是一个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
二 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
国内学者从中职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家庭教育的缺位、学校相关教育的缺失等方面对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进行了诠释。
青少年时期,尤其是在职中高一和高二阶段,正是学生的“心理危险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生理发育迅速,而心理发育迟缓,身心发展失衡,形成生理“早熟”和心理“晚熟”现象。他们精力旺盛,感情丰富,但又具有冲动性,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王海霞在《中职学生心理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中指出,面对就业难的社会现实,中职生大多还没能形成自我同一性,没有明确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很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因此对未来无所适从。中职生的迷茫心理和因身心发展的失衡所带来的心理问题本来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得以解决,但从现实情况来看,部分这两种教育不仅没有形成教育合力,反而激发了中职生心理问题的形成。
从学校教育的层面来看,部分学校刻意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对学生心理状况的关注:一些教师忽视学生身心特点,采
用不当的方法教育学生,对学生体罚、心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偏激、自卑的心理。而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面临体系不完善、形式单一、专业师资力量缺乏等问题,不能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从家庭教育的层面来说,不好的家庭环境和不当的教养方式都会影响中职生的心理健康。和香月在其硕士论文《邢台市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中指出,父母对孩子的溺爱、亲子间沟通的缺乏、父母对孩子过低的期望及放任自如的教养方式都容易导致中职生出现认知、行为等方面的问题。高红琴在其《对我国中职生家庭教育的反思》一文中也指出,家庭教育环境差、家庭教育的责任转移是当前中职生家庭教育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魏克芹对中职生危险行为与家庭功能的调查研究表明,家庭功能与有意伤害、自杀、吸烟等危险行为都有显著的负相关。另外,宝炎兵在其硕士论文《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中指出,作为社会心理环境的社会风气对中职生的心理也有不良影响。
三 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研究
1.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研究
从目前国内学者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研究发现,学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界定多为增强学生的人际适应性、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健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对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重点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帮助学生解决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行为问题,并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指导与咨询,提供必要的援助,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苏锦玲的《在中职校的德育工作中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心理品质,从而使学生的人格能够健全发展。赵登绍的《自我概念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一文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通过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当今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正从“传统单一式”向“现代多样式”转变,从“消极矫正式”向“积极发展式”转型,从“求助救助式”向“助人自助式”转轨,从“单向灌输式”向“互动体验式”转向,从“零散平面式”向“整合立体式”转换,从“封闭自主式”向“开放渗透式”转化。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坚持不懈地进行,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家庭、社会积极配合和共同参与,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郭淑芹在《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一文中指出,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培养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改进德育课教学方式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引导。崔景贵和黄亮从积极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视角出发,倡导学校建立以积极型、主体性、发展性、自助式、青春期、职业类、文化层、网络化和整合态为要素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说,可以通过唤醒家长的责任感、指导家长正确地实施家庭教育的方式来增强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识、获得教育孩子的方法。赵登绍的《自我概念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从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性进行研究,认为中等职业学校应构建个人—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树立实践光荣的文化氛围,完善实验实习条件,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自我,提高自信心,以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来达到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目的。王志洲等人的《中职心育课之“三激”模式建构与操作范式研究》中指出,要建立“三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教师本着激活、激发和激励的原则来建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心理体验,进而激励学生的心理成长。王海霞指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自信教育为主,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重新发现自身的优点和潜能,对未来充满信心,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 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评价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很多,而且也做出了很大的成就。但这些研究大多是理论层面上的,既有的调查研究也只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从研究思路来看,国内学者的研究大多是沿袭着“问题、原因、对策”的思路进行。但由于“对策”的提出只是以心理问题的假设为依据的,所以“对策”的时效性可能会降低。另外,微观研究较少。既有的研究虽然提出了中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策略,但是这些策略大都因为比较宏观而难以落实到具体方法层面。其次,中职生的心理特征还与社会影响有关。但是目前研究社会影响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较少,对社会、学校、家庭三者在中职生心理健康合力方面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在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教师应紧随心理科学发展的步伐,不断创新与发展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积极实践,着力建构高起点、有特色、可操作的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促进中职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郑亚丽.当代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3(1)
[2]邹玉玲等.全员参与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J].校园心理,2010(4)
[3]郭淑芹.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J].学苑教育,2013(3)
[4]李梦卿、徐燕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管视与对策——基于对我国七省(自治区)中职学生抽样调查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2(4)
[5]魏克芹.中职生危险行为与家庭功能的关系[J].商场现代化(学术版).2005(6)
[6]教育部《关于印发的通知》,2004.7
[7]崔景贵、黄亮.当代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构建[J].理论经纬,2013(7)
论文摘要:采用自然教学实验的研究方法,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健康信念、健康行为、健康水平的影响。采用健康信念、行为调查表和cawte健康量表,时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调查和测试。结果表明,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明显改善了大学生的健康信念和健康行为,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
事实表明,不仅有害的物质因素能造成各种各样的身体疾病和精神疾病,有害的心理因素也同样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著名医学心理学家丁瓒教授说:“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社会适应能力差的人,常因人际关系的矛盾而产生心理上的烦恼,并持续地出现焦虑、压抑、愤怒等不良情绪反应,而不良的情绪反应可使人的免疫力下降,生理疾病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大学生体育教材中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不够,加上个别教师对大学生心理教育重视不够,因此难以起到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作用。
1 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实验以兴趣课的形式向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课,在自愿报名的学生中随即抽取60名学生构成实验组,大学一年级中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课程的学习,在同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60人作为对照组。
1.2研究工具
采用开放式与封闭式相结合的调查问卷,作为评价大学生健康信念、健康行为和健康水平的研究工具。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一般背景信息,包括年级、年龄、班级、干部、三好学生等;二是关于健康信念(个人对健康、健康原因的认识)与健康行为(个人为自己的健康行为所做的一切)的开放式问题;三是cawte健康量表,其中cawte健康量表是用来评估个人的健康水平,它包括2个分量表,分别测量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水平。每个分量表有10个有关身心症状的是非判断题目,分数越高,则健康水平越低。
1.3研究的组织
“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辅导”兴趣课程是在一年级第一学期进行的。开课前,先用健康教育信念和健康行为问卷及cawte健康量表对实验组进行前测。然后将实验组进行“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辅导”的课程教学。教学时间为15周,每周2学时(利用课余时间),共为3o个课时。以华南师大应用心理教研室所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辅导》为主要教材,教学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概论、学生心理适应问题、学习问题、人际交往、情绪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困扰、以及相应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的方法与技能。讲课时,教师着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和方法的教育和辅导,增强学生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教学方法根据主题需要而灵活变化,有讲座、讨论、座谈、观看实验录相及学生心理咨询课堂模仿训练等。再在课程结束后,进行大学生健康问卷,同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最后,对实验组被测前后两次调查结果,以及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调查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健康概念的调查结果及其比较
分别在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前测结果之间,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后测结果之间,以及实验组与对照组自身前测与后测结果之间进行了比较(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对照组与实验组身体健康的前测结果不存在差异x2=0.22>0.5)。
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后测结果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x2=5.96,p<0.o1),实验组本身的前、后测结果之间也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4.15,p<0、01)。以上结果表明,通过一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组对健康概念的理解的确发生了显著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单纯从生物学意义去理解健康的学生人数减少,更多学生能全面、正确理解健康的概念,即认识到健康不仅是身体“无病、无残、无伤”,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2.2关于健康方法信念的调查结果及其比较
我们就健康方法的信念对对照组被测、实验组被测的前测和后测的三个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差异性检验(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对照组被测健康方法信念的调查结果与实验组被试前测结果基本一致;对照组被试健康方法信念调查结果与实验组被试后测结果的差异增多。实验组被试健康信念的前测和后测结果在某些项目上有显著的变化,即认为体育锻炼和有病及时看医生是健康方法的人增多,主张乐观人生态度和认知提高是健康方法的人数增多。以上结果表明:健康教育的实验有效地改进了大学生的健康信念,特别是对有关心理调节方法的认识有了提高。
2.3被试健康行为的调查结果及其比较
将对照组与实验组被试健康行为(%)的前测和后测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比较(表3)。
从表3的结果可以看出,在锻炼行为上,对照组的调查结果与实验组前测结果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对照组的调查结果与实验组后测结果之间有显著差异,主要是实验组的有病及时看医生、体育锻炼、交友、情绪调节、乐观人生态度和个人和环境卫生行为显著多于对照组;实验组被试的前测与后测结果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主要是体育锻炼的学生有所增加,有病及时看医生的学生有所变化,丰富业余生活、交友和认知提高的学生明显增加。
以上结果证明:心理健康的实验明显改进了学生的健康行为,特别是有关心理调节的行为明显增多。
2.4被试健康水平的测试结果及其比较将对照组健康水平测试结果与实验组前后两次健康水平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和平均差异的显著性检验(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在cawte健康测试的两个分量表分和总分上,对照组与实验组前测结果均没有显著差异;对照组与实验组后测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前测与后测结果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这些结果表明,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健康水平,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
3 结论与建议
(1)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同时改善了大学生的健康信念和健康行为。
一、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调查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和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患者的比例为20%。根据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2002年采用SCL-90心理健康量表对辽宁省内168所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所进行的心理测试的结果,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竟高达50%!
在北京,上海,广东,杭州等地,一些教科所、科研机构和心理健康服务中心通过对本地的教师进行心理测试发现,有近半数的教师患有各种心理障碍症,轻者表现为抑郁、精神不振、焦虑、过分担心、有说不出原因的不安感、无法入睡等,重者表现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近几年来,在全国各地出现许多教师体罚学生,致使学生受到严重心理伤害,甚至死亡的事件。从这许多案例中,作为教师个体都表现出了共同的特点,即他们在出现了与教师正常的教育行为相异的表现时,在心理上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各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患。近年来,据专家研究指出,我国中小学教师已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甚至在全国各地已发生了很多教师因不堪心理压力而自杀的事件。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了全社会需要关注的问题。所以,如何为教师构建一片和谐的精神家园,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话题。
二、教师心理失衡的归因分析
教师心理健康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与当前的社会变革、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压力、冲击有关,与社会、家庭、学校对考试升学率的片面重视以及有关教育体制的不合理有关,还与日益增加的教育教学负担有关,也与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相关。另外,从教师主观方面有其人格特征、自我认识以及成长经历等因素;客观方面有家庭、社会对教师的过高期望,工作繁重回报相对较低,工作环境不理想,扮演的角色冲突等因素;综合方面有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贫富差距的增大和教师经济收入偏低而引发的不公平感,社会提供个人发展机遇的增多和教师对本职工作不安于现状的心理冲突,社会不良风气的冲击和教师教育上的“有心无力”的无奈情绪等因素。
三、构建教师和谐精神家园,促进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1、构建教师和谐精神家园的重要意义
作为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社会使命,他们的心理健康联系着众多的社会因素。首先,教师作为社会群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心理和谐健康的公民。因为个人心理健康是社会和谐的软环境。其次,教师拥有健康和谐的心理,不仅有利于自身的生理健康,而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再次,构建教师健康和谐的精神家园,也符合师德建设的要求。第四,构建和谐的教师精神家园,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因为,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楷模,在相互交流中最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而且心理健康的教师能通过教学历程影响学生,使学生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2、构建教师健康和谐精神家园的方法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心灵的开拓者。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优秀教师的基本条件之一。怎样才能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为其构建一片和谐的精神家园呢?
(1)端正认知,建立正确的健康概念和自我概念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教师这一职业是如今最“开放”的职业。他要面对例如学生、学校领导、学生家长、教育主管部门等以至整个社会的检查和监督。所有这些人和社会团体都认为自己对教师的工作有评价的权利。这无形中极大地增加了教师的心理压力。因此,教师个体应该树立正确而且稳定的健康概念和自我概念来应对外界因素对自己的评价。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同时,个体因为对自己更加了解,由己及人,也就能够客观地评价别人,接纳并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对世事中的不平、不满、不尽善尽美之处能泰然处之,这种心态对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2)调节情绪,合理宣泄心理压力
激烈的社会竞争影响着教师的精神生活,心理压力的剧增与疏导渠道欠畅通,常常会导致许多与情绪有关的疾病,作为教师,在喧嚣的尘世与激烈的竞争中必须要保持良好的心境和稳定的情绪,运用诸如精神法、合理宣泄法、认识调适法等情绪调节方法,提高情绪调节能力。另外,也可以用一些自然的调节手段,如大笑、散步、洗温水浴、运动和深呼吸等来调节紧张情绪。通过合理宣泄,释放心理压力,以达到心理解脱与平衡。
(3)善于交流,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心理不健康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人际关系失调。要保持健康和谐的心理,作为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教师是为人师表的,他需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吸引学生,如果他不能以师爱来陶冶学生,也不能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鼓励与期待,缺乏强有力的内驱力,那么他对学生的教育肯定是失败的教育。因此教师要学会与人交流,善于与人交流,尤其是要善于与学生交流,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通过努力,在学生心里播撒一片爱的种子,去收获明天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