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非遗文化的传播范文

非遗文化的传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非遗文化的传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非遗文化的传播

第1篇:非遗文化的传播范文

1.客观真实。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文化形态等进行影像拍摄,可以真实地将声音、内容、样式等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记录下来。这样既可原汁原味地留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貌,又可充分展示其艺术特征、表现手法或唱腔等独特神韵,还能做到永久保存。2.超文本性。“超文本”特性使用户在阅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新闻、专题、视频等信息时,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思路,主动且有选择地从文字信息转到图片、视频、音频等其它的文本类型。从而大大满足民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好奇心,并增强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3.信息海量。新媒体能够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海量内容进行存储和传输,从而用较少的成本保存极其丰富而又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随着4G时代的到来,手机和互联网等新媒体在信息存储和传输方面的优势,势必得到进一步的增强。4.即时交互。网络或手机等新媒体的即时交互特性,可以加深新媒体用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和支持,尤其是智能手机,可以很方便地让消费者与其它用户即时在线交流和沟通。从而可以增强受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较好地达到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范围和加强其影响力的目的。5.娱乐性强。随着娱乐时代的到来,受众早已不习惯于教条和说理性较强的灌输方式。针对这种改变,以用户为中心的新媒体在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通过动漫、影像、视频等娱乐性较强的诸多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进行生动展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形式更加生动活泼,形式多样。这样既可以改变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旧、落后的看法,又可增强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和关注度,让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更易于接受和喜爱。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媒体传播策略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播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利用互联网、博客、微博、智能手机、移动电视等构建交互立体的传播渠道,对新媒体的用户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知识与营养的输送,从而让更多的新媒体用户和消费者能够积极主动地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如果采取适当的策略,又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播与宣传的进程中,刺激新媒体自身的发展,从而开发新媒体的新功能,进一步增强新媒体在与其它媒体竞争过程中的优势。

(一)构建立体传播渠道,吸引受众的广泛关注1.互联网。一方面以国家、省、市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门户网站为平台,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表现形式,为消费者提供一种参与式的文化体验。另一方面,可以采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将民间的歌舞、乐器等文化资源与原创视频、博客、播客、电子杂志等新媒体形态相结合,丰富和拓展新媒体产业在内容方面的多样性。在此方面,韩国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2012年,韩国文化体育旅行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开通了“韩国博客”项目,并对参加此项目的博主进行选拔,然后约请优异博主到韩国研修。此举不仅是奖励其在推广韩国文化方面所作的贡献,也借此增进其对韩国文化的相识。此外,韩国还将借助社交网站平台,为其以后继续宣传韩国文化增添动力。2.智能手机。今天,作为用户数最多的新媒体之一,智能手机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智能手机内容的多样性、互动性、交互性、移动性和便捷性等特点,可以使智能手机中的内容更好更容易被广大用户观看和欣赏,这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比如,2013年1月,福建闽剧院与中国移动公司合作,精选经典唱段制作成彩铃并提供免费下载,打造了全新的传播模式。闽剧彩铃推出后不到一个月,试听达8431次,下载2406首。此外,也可以通过手机微信、手机报、手机广播、手机电影、手机电视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广泛传播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内容,从而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手机用户中的影响力。3.数字电影。数字电影可在永葆绚丽影像质量的前提下,让电影具备与其它新媒体一样的实时互动等长处。2011年5月,云南省拍成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数字电影《梅葛》。通过该片的拍摄,再借助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平台,云南省将“梅葛”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现状和困境展现给大众,从而引发人们对于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濒临失传文化的关注和反思。4.平板电脑。自从2010年“苹果”公司iPad平板电脑以来,平板电脑作为方便携带的个人小型电脑,不仅具有PC机的所有功能,而且具有笔记本电脑所不具备的一些功能,同时还具有移动性和便于携带等优势,因此自面世以来拥有越来越多的用户群体。所以,通过平板电脑来传播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不失为当下较佳的策略之一。2012年,一款名为“韩国之魂”的平板电脑应用软件在韩国问世,该软件将木雕、“大笒”“托肩”等韩国的主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现出来,让人们看到,韩国除歌曲、影视等大众流行文化之外,还有许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5.移动电视。当前,移动电视的传播内容多是短小精悍的资讯娱乐节目,在受众对电视节目中的娱乐资讯节目感到审美和视觉疲劳以后,移动电视要想唤起大众的有效注意力,必须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这样,才能在竞争中显露自身有别于传统媒体的亮点,才能真正发挥其有效传播的魅力。而在移动电视中适当注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内容,无疑是一条既可行又创新的路径。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大多数城市的移动电视都在播放老北京的宣传片,从而使民众感受到不一样的非物质遗产文化内容,并受到广泛关注和喜爱。由此可见,移动电视这种全新的传播工具,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引起大众范围的保护共鸣方面,只要运用得当,便可以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

(二)创新思路和模式,注重传播技巧和方法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新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形式,打破了时空的局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接受提供了空前的便利。1972年,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和肖提出了著名的“议程设置”理论,该理论中有两个重要观点:一、大众媒介可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议题,有效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二、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受众会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虽然此理论是针对大众传媒提出来的,但新媒体完全可以据此理论创新传播的思路和模式,主动建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议程”,并注重将传播内容与新媒体的形态充分结合。借此引导大众更加了解和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从而获得更加实际有效的传播效果。2013年5月,第四届成都国际非遗节比赛期间,主办方不仅开通了官方网站,更借助微博、微电影等新媒体,吸引新生代观众的目光和关注。受众只要关注或收听非遗节的官方微博“@成都国际非遗节”,就可全面了解大量的非遗知识和非遗资讯报道,并参与到生动有趣的非遗节互动活动中。此外,主办方还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手机用户只要用手机扫描非遗节官方微博首页上的二维码,或者在微信公众平台账户搜索中查询“成都国际非遗节”,便可以与“非遗节”直接对话交流。

(三)强化内容和服务,打造新的盈利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媒体的生存能力取决于传播内容的创造和消费。因此,把握新兴媒体的发展趋势,大力推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数字内容生产和动漫、网络游戏制作,将会促进我国信息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2008年,美国梦工厂动画大片《功夫熊猫》横扫全球,三年后《功夫熊猫Ⅱ》卷土归来。好莱坞将中国传统的中华武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形象大使熊猫相结合,拍摄出令世界瞩目的影片。这两部动画片,不仅为梦工厂赢得了很好的口碑,也获得了丰厚的票房收入。无独有偶,日本光荣公司近年制作发行的以我国著名小说“水浒”“三国”等为题材的游戏在全球大卖,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这些成功的案例表明,传统的非物质文化并非一些人眼中的守旧与落后,只要得到合理开发与利用,同样能够创造出巨大的价值。

(四)融合发展,与传统媒体合作共赢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独特优势,如拥有数量庞大且年轻的受众,具有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互动性,传播形式更加多样化,极大地摆脱了时空的限制等。与此同时,传统媒体同样具有一些新媒体所没有的优势,如拥有强大的制作能力和庞大的媒体内容,具有突出的品牌优势,在用户中有着较高的权威性,用户数量较为庞大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宣传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应该各展所长,避其所短。新媒体要借助传统媒体的内容制作能力和品牌优势以及知名媒体人的旗帜效应,凸显自身的强大竞争力。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也要融入新媒体的传播渠道,以此来抵抗新媒体的扩张。例如,微电影既具有传统电影媒介的形态,又兼具新媒体的特点。通过微电影这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融合的传播形态,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客观性与影视的艺术性、审美性结合起来。通过拍摄非遗项目的传承之路和艺术名伶的非遗人生,并借助手机或互联网播放影视作品,既可以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范围和影响能力,又使传统的影视媒体形态得以保留和传承,不失为一条新旧媒体相融合的良策。

三、结语

第2篇:非遗文化的传播范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概念,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标准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可细分为六类,广泛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两种特性,其一是非物质性,其二则是活态性。中国是农业为主的文明古国,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民族艺术、民族文化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历史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必然是真实存在于民众实际生活中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交流呈现融合的趋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方法也变得多样化。但是,由于中国古代传承的历史原因、政治原因和文化生活实践等原因,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空间越来越狭窄,也让越来越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社会的重视和有些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失去传承人等情况发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实际应用方面逐渐表现出愈发明显的不适应性和局限性,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生存问题,以至于到了急需投入资金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地步。因此,从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生存困境入手,科学应用动漫传播手段,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概念及面临的生存困境分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概念较为复杂,具体可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去认识和理解。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文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以下几类内容:口头传统,具有文化表达内涵的语言;节日庆典、民俗活动以及仪式礼仪;传统流传的表演艺术;针对宇宙或自然界进行的民间实践及相关知识;传统流传的手工理论和技术;与以上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应的文化空间。

从时间维度的角度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一种文化从诞生到发展再到传承的全部过程。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客观存在于民众生活中的,故而其传承及发展演化过程中,往往承载着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和文化,是这个民族意识的具象化表现。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面临的困境分析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与农业文明的发展有着直接且紧密的联系,并且在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传播、传承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受时间、空间及文化氛围等因素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空间愈发狭小。目前,视觉观念在文化传播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人们更习惯通过景象和声音获取文化知识。视觉艺术背景下,人们的关注重点在于记号、符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审美功能衰退、显示功能丧失的双重困境。

另外,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给社会文化艺术带来繁荣昌盛景象的同时,也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其中动漫媒介就是一种具有创新性和想象性特征的艺术媒介形式。严格来说,动漫传播是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次创作,在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本要素的基础上,打破了其固有的表现形式,使其更契合现代社会的思想观念和文化需求,从而达到共生共赢、双向互动的发展目的。

二、本体危机及创意空间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诞生、传承以及发展演化过程中,受文化氛围和历史时空影响,会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品质和韵味。应用动漫媒介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注定会对其独特韵味及完整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传统艺术的魅力在于其独一无二的历史韵味,这种韵味与艺术创造的随机性和唯一性有着直接且紧密的联系。工业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产效率得到了质的w跃和提高,可以应用机械大规模地进行生产和制造,对于艺术的追求和膜拜,逐渐由传统的静观远距离审美,变为群体的无距离审美。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们的思想观念再一次受到冲击和改变。计算机技术是虚拟技术的代表,借助计算机设备,人们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下,完成作品的设计,符号与现实间的关系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一方面,虚拟文化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韵味丧失,限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播和发展;另一方面,虚拟文化相应扩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间维度,为其创新性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渠道。

三、动漫媒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实践应用分析

(一)精神主题分析

虽然动漫传播媒介破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有的文化氛围,致使其韵味尽失,但动漫相应保留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精神和本体内涵,具体包括生态整体、人文情怀以及生命哲思等。并且,动漫可以通过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将这些精神进行放大。

以生态意识为例,其侧重于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和谐的发展关系,与现代技术发展不同,生态意识的终极追求是人们思想家园的建设,为人们的心灵提供有效的栖息场所。现代动漫作品《桃花源记》借助皮影、剪纸、水墨画等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对古典作品《桃花源记》进行了艺术再造。整个作品表现出中国人民自古对和谐生态建设的不懈追求。

(二)形象谱系构建分析

就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科学构建形象谱系,是其应用动漫媒介进行传播的基本保障。在实际传播过程中,动漫应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和自身媒介优势,打造独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象品牌,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以中国戏曲为例,使用动漫的表现手法,讲述传统的戏曲故事,可以实现对故事情境和细节的丰富和完善,使观众产生更加直观、具体的印象,从而实现更加高效的艺术传播。《白蛇传》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故事,在动画版本中,西湖景色由水墨画的方式再现,借助细腻、典雅的传统水墨笔法,西湖周边的山景、水景更加具有质感和层次感,营造出一种清奇、淡雅的氛围和意境。在人物形象表达方面,动画对于人物的特征进行了夸大,使得人物特征更加鲜明,提高了艺术传播的冲击力。

(三)审美诉求分析

从审美诉求的角度分析,应用动漫这种创新媒体形式,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传统元素,将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内涵,带入到相应的古典名著或者具有现代意义的情景中,进行艺术再创造,更加贴近现代人的审美诉求,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性发展。

水墨画在中国动漫中是一种常见的传统元素,在情景表达和意境构建方面,它具有独特的表现优势。《小蝌蚪找妈妈》是水墨画动画的代表作,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赋予了动画民族特色和民族品质。

四、结语

第3篇:非遗文化的传播范文

对于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中华民族需要学习。但是如果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仅仅只有数百年,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却已经传承了五千年,既然老祖宗把传统文化传承了五千年,那么就一定有他的道理,古人甚至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然而今天,中国的传统文化却已经开始出现了断层,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以下几点原因造成。

1、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开始沉迷于网络。在整个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游戏、娱乐等相关信息,自制力较差的孩子们往往容易被这些游戏和娱乐所诱惑,甚至不能自拔。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所讲究的是静心修学,这跟浮躁的互联网时代恰恰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体浮躁的社会风气是造成中国传统文化断层的重要原因所在。

2、这跟中国的教育体制也有着密切的关联。今天中国的语文教育,在很大程度已经抛弃了过去的传统文化,只是时不时地在课本中穿插一些唐诗宋词。就拿80后、90后来说,已经很少有几个人能够背诵出《论语》、《老子》等一类传统经典来,为了应付四六级英语考试,他们在大学时期的相当一部分时间耗在了背诵英语单词上。

3、从整个家庭教育的环境来看,各个家长都已经是跟风似的给孩子报各种班。在他们看来,别的孩子都在学舞台、学钢琴、补习英语、奥数等,可是我们家小孩没学,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的孩子落伍了,于是盲目跟风。在他们看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孩子们来说已经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因为学校里压根儿也不考。

4、西方以及日韩文化的大量入侵以及各种流行元素的迅速蔓延,这严重挤压了整个国内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似乎比传统的七夕、元旦更有味道,钢琴、吉他等西洋乐器亦比古筝、琵琶等民族乐器更为流行,长期如此,传统文化岂能不断层?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成互联网企业历史使命

过去,学习传统文化只能依托于线下的教学和书籍。但是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学习传统文化就能够借助各种互联网平台,而非仅仅只是局限于线下书本和教学。今天大部分用户的时间都放在了电脑上和手机上,那么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传承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就成为了互联网企业的历史使命,于是以百度为首的互联网巨头开始借助自身平台的力量助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就拿这次端午节来说,百度搜索首页的logo就换成了具有端午节色彩的新logo,通过借助有着“中国最年轻造龙师”之称的莲羊的手笔,将百度logo换成了极具端午色彩的龙舟。自古以来,龙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和代表,据说为了此次logo能够更形象地传递中国非遗文化,百度甚至不惜花费大量精力,通过屈原故乡秭归文化旅游局找到秭归最古老的龙舟原型——秭归龙舟。事实上,这些年,百度一直在借助其平台的力量助力中国非遗文化的发展。

每逢节日之际,百度搜索都会更换具有中国特色的logo。此前百度在重要节日之时,就曾把搜索logo换成了具备传统文化特色logo,比如中秋节的嫦娥奔月、七夕节的鹊桥相会、春节的《大闹天宫》人物形象等。此外,在2013年,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还牵头成立了“中国民营产业商会”并担任会长,并一直在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方面,百度通过将中国最年强的造龙师与传统的龙舟文化结合在一起,将百度logo换成了极具特色的龙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散发出了全新的光彩。同时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呈现出来,又是另一番景象。甚至让我们在看到百度龙舟logo的时候,不免想起当年屈原的故乡湖北秭归。

另一方面,目前百度搜索拥有超过6亿的网民用户,这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播范围来说,也是极其广泛的,也让更多的用户了解了非遗文化。而百度每天拥有超过50亿次以上的搜索需求,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播更是具备了持续不断的推广。

由此看来,在百度的带领下,中国的非遗文化正在通过互联网的力量逐渐渗透到每一个网民的内心深处。而从百度频频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动作来说,百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也较为深刻、独到。尽管对于百度等互联网平台来说,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他们的历史使命与责任,但是在百度等巨头的推动下,整个国内的互联网+传统文化产业实际上也正在成为一个新的大风口。

互联网+传统非遗文化正在多个领域爆发新机遇

目前,传统非遗文化还没有完全走向市场,整个领域实际上还具有非常大的市场机会,并且在多个垂直细分领域都还存在创业者的新机会。

一、非遗O2O电商领域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线上线下结合的O2O电商模式还是具有一定的市场空间。目前在国内,已经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商平台在开始运作了。此前百度糯米已经通过其平台推出了非遗有价产品的专题活动,而在去年,国内唯一官方授权的非遗类电商平台e飞蚁也正式上线。

从非遗传承人和企业的角度来看,这类O2O平台通过借助互联网的渠道优势为非遗传承人和非遗企业构建全方位的线上推广,他们只需要通过付出自己的手艺劳动,就能够借助线上平台获取一定的收益,同时也能够借助线上平台弘扬自己的手艺文化。

从电商平台的角度来看,目前国内真正从事这来产品的电商并不多,电商平台很容易能够建立自己的独特差异化优势,并能在天猫、京东称霸下的中国电商市场格局杀出了一条阳光大道来。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随着人文层次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尤其是艺术爱好者喜欢收藏一些具备传统文化价值的产品。但是很多消费者却苦于很难通过线下渠道找到非遗大师们的作品,互联网平台打破了这种信息障碍。

当然,O2O电商平台需要打破的是一个信任问题,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他们很难辨别非遗产品的真假,这就需要电商平台具备足够的权威来确保非遗商品的真实性。

二、非遗旅游领域

目前整个国内的旅游市场,人文景观旅游正在不断受欢迎,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增加。但是如何将这类旅游景点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这还需要一个探索的过程。比如目前百度地图已经开启了非遗城市、非遗博物馆等标注,同时还增加了非遗礼品的索引,能够让消费者通过百度地图找到附近的非遗文化产品。

互联网创业者搭建平台可以通过与非遗文化当地人进行合作,把整个非遗传承人所在的地区建成一个集合餐饮、娱乐为一体化的文化旅游度假地,然后在这个旅游地点,当地人也可以把自己的非遗类艺术品进行出售,形成一个线上线下结合的非遗旅游度假消费中心。

从旅游的角度来,这是一种特色的差异化旅游。非遗文化的旅游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一个是它的审美价值,很多工艺品、表演艺术以及民族服饰,都是历史上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一个是它的历史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历史悠久,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是以前时代流传下来的历史财富;还有一个则是它的文化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鲜活的文化,具有原生态的文化基因。

不过目前国内很多非遗文化旅游却被滥用了,大量民间传统文化器物和艺术品没有对其进行精心设计而被随意地改成旅游商品,这严重扭曲了该艺术品的本意。与此同时,许多表演艺术不是真正的传承人在表演,甚至有的表演还加了某些不健康的内容,从而丧失了祖先传续的原始韵味和文化底蕴,变成了平淡的商业表演。如何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来纠正这个被盲目开发的旅游市场,能够让非遗文化旅游释放更大的市场价值。

三、非遗电影产业

其实,对于非遗电影来说,这既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同时也是对于传统非遗文化的一个极好传播,通过电影,能够借助影像记录文化风俗、记录更为丰富的信息。

目前,在国内的电影市场,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都已经涌入到了电影行业。从电影的制作、发行、电影票销售一直到电影衍生品,巨头们都在开始一步一步渗透和布局。那么,对于他们来说,如何将电影与非遗文化相结合起来,这里面必然会产生新的市场机会。

四、非遗线下活动

通过借助线上平台作为导流,可以举办各种线下的非遗展览,比如美食节、服装节、非遗产品展览等。对于平台来说,在为非遗继承人和非遗企业提供线下展示的同时,平台也获得了一定的收益,同时还可以收取前来参观用户的门票。

对于用户来说,他们通过参加这种线下非遗活动,能够更深入了解到中国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还能够通过线下活动认识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非遗文化社交甚至也可以由此开启。

同时对非遗文化的继承人和企业来说,通过这种线下活动也能够更好地推广和宣传自己的非遗文化作品,让更多的用户了解自己的非遗文化。

五、非遗线上知识平台

目前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等产品都已经推出了与非遗文化相关的知识问答、数字博物馆等,对于大多数想要学习和了解非遗文化的用户来说,线上平台同样还存在相当的市场机会。

第4篇:非遗文化的传播范文

【关键词】非遗文化;传统传承;媒介融合;黄酒技艺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240-03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同时也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学术热点与前沿课题。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及其对内对外传播过程中,在口头传承、实物展示、亲身实践和传统的媒介传播方式之外,由于新的传播技术与媒介手段的综合运用,形成了媒介互相融合、互相协同的传播效应。为此,本文将选取典型案例来深入探讨非遗文化传播中的传统传承与媒介融合的理论问题。

一、黄酒技艺:作为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活体媒介,中国凭借其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成为世界上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浙江省人杰地灵,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浙江省的项目数量位居榜首。近年来,浙江省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上也走在前列。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酒文化无疑具有较高的世界公共认可度,而产自中国的黄酒堪称世界上最古老的酒之一,它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在黄酒当中,以绍兴产的黄酒最为悠久有名,不仅具有广泛的市场认可度,完整精湛的工艺,还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持续的技艺传承。其中,“绍兴黄酒酿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绍兴花雕制作工艺”则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前者系黄酒本身的酿造技艺,而后者主要表现在黄酒外包装上的绘画雕刻设计等工艺,这表明绍兴黄酒不仅有内涵之质,也有外在之美,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传统传承:非遗文化传播中的日常形态与媒介影响

在国内外的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绍兴黄酒文化得以传承传播,其实与其嵌套在日常生活中的传播方式息息相关,也与传统媒介的传播有着密切关系。绍兴黄酒技艺能够得以保护、流传和不断优化改进,不仅由于它的产品本身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还与黄酒传统的广泛的传播方式有着深切的联系。与黄酒技艺有关的宣传、普及融合了各种传播媒介,形成隐性传播与显性宣传互相作用的传播模式,使得黄酒为中国百姓所熟知,黄酒文化、黄酒技艺也借此得以传承传播。经过考察分析,其传播主要有以下重要方式。

(一)借助传统酒俗与日常生活消费进行传播。绍兴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古老城市,它的风俗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而酒俗正是这种地方特色的重要内容。在绍兴,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与酒发生联系,寄托着当地百姓的美好愿望。例如,剃头酒的传统习俗。当孩子满月时,要剃头,要在家中祀神祭祖,摆酒宴请,还要向邻里亲友分送染成红色的“红鸡蛋”等。在拜过天地祖宗之后,就有理发师用一盅酒代水,给婴孩润发,然后剃“瓦片头”。接着就是亲友轮流抱过小孩,最后坐在一起同喝“剃头酒”。与此类似的,还有所谓的“得周酒”,即孩子长到一周岁,同样得办酒席,以款待亲朋好友。还有寿酒、白事酒、忌日酒等等。在绍兴酒俗当中,最为著名的是“女儿酒”,又名“花雕酒”。晋代嵇含《南方草木状》记载:“女儿酒为旧时富家生女、嫁女必备之物。”一般人家生了女儿时,就酿酒埋藏,嫁女时就掘酒请客,形成风俗。到后来,生男孩子时,也照样酿酒埋酒,盼儿子中状元时庆贺饮用,又叫“状元红”。可见,在绍兴,酒俗渗透在日常生活当中,黄酒成为当地人的日常消费品,其传播的主要方式为人际传播、口碑传播和群体传播。

(二)借助言传身教的知识传承与亲身实践。“绍兴黄酒酿制技艺”主要是借助师傅带徒弟式的言传身教进行知识传承。根据2010年中央电视台《人物》栏目专访绍兴黄酒酿制技艺省级传承人潘兴祥的解说介绍,尽管目前已经有了现代化的机器设备,但是在酿制过程中,还需要有经验的师傅把关,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即所谓的“开耙”,他反复演示和操作,初看起来很轻松,但是经由潘师傅现场讲解起来,开耙里面的手法技巧特别细腻,不仅有操作工具上的若干注意要点,还有手感温度、抓握起来的粘度等,都需要师傅的准确把握,一个酒厂里面,往往仅有少数人能完全把控其中的要诀。另据2011年12月9日《绍兴县报》头版报道,当年87岁高龄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被誉为中国“黄酒博士”的王阿牛在塔牌绍兴酒有限公司的酿酒车间,为新酿手工黄酒开耙,并向酿酒师傅们传授开耙技艺。这说明传统的手把手传授,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传统价值。学徒要掌握其中的技巧,不能脱离长期的亲身实践和持续的熏陶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隐秘的传播方式,还是心口相传和体验学习过程。当然,现代的传播媒介已经可以将影像完整记录下来,但可记录的形态并不一定都可复制、可实用,内在的精髓难以仅仅借助媒介传播而完全传承到下一代。

(三)借助传统媒介的信息传递与文化传播。在新媒体和融合媒体出现之前,黄酒文化必然借助传统媒介进行传播,在当今,这种传统媒介依然发挥重要的作用。例如,借助书籍对酒文化的传播。由于酒文化在中国有着独特的地位,得益于中国人对酒的热爱与讲究,各种与酒相关的书籍、书中与酒相关的桥段不胜枚举,黄酒文化得以在各类书籍中散发魅力,而其背后的黄酒酿造技艺、花雕制作工艺也得到无形的传播。对酒文化的介绍比较有意趣的书如北京大学中文系夏晓虹教授携杨早博士编选的《酒人酒事》[1],书中有多篇涉及黄酒文化的记录,多为文人轶事,具有故事性,容易引发二级传播,从而形成较好的口碑效应和文化影响,同时此类作品适于对黄酒品牌进行二次传播和文化形象塑造。

此外,对于黄酒文化传播起到重要影响的是报刊,作为传统的大众媒介,报刊的文字图片传播具有便于阅读检索和便于携带投送等特点,是酒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载体。例如,《钱江晚报》《绍兴日报》《绍兴晚报》《华夏酒报》等报纸长期以来持续关注绍兴黄酒文化的各类活动,关于绍兴黄酒本身的介绍有文章《持蟹饮酒,绍兴黄酒是绝配》等;关于黄酒文化活动介绍方面则涵盖黄酒节开幕、黄酒博物馆开放等;关于黄酒产销方面则有《绍兴黄酒恋上“创新营销”》等。除此之外,这些传统媒体还致力于保护黄酒品牌,澄清舆论,在黄酒酿造用水遭受公众质疑时,《浙江日报》等主流媒体发文《绍兴黄酒可放心饮用》以抚人心。再如,一些黄酒生产企业也办有自己的企业报刊,具有传播黄酒文化和提升黄酒制作技艺的潜移默化作用,以及重要的文献文档价值。中国绍兴黄酒集团有限公司(控股上市公司古越龙山)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一家黄酒生产经营企业,该公司定期出版酒品文化期刊,周期为一个月,发放方式为在固定的高消费酒店进行免费发放;该公司还出版《古越龙山报》和《古越龙山》电子杂志,该杂志的封面口号即“让世人了解黄酒,让黄酒走向世界”,这恰恰体现了一种传承传播黄酒文化的使命与责任。

三、媒介融合:非遗文化传播中的数字化、参与性及产业化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的过程中,当前已经越来越多地运用了数字化的新媒体传播手段,例如运用新的互联网技术可以获取与传播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数据信息,运用影像技术、动漫艺术可以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术细节和工艺过程等,可以给人以惟妙惟肖、身临其境的感觉。有研究者在借鉴国内外已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从“产业化、数字化、规范化、传承化”四个方面提出了“构建出科学、可行性较强的绍兴黄酒酿制技艺传承与发展模式”[2],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过程中的媒介融合及其发展趋势。

所谓媒介融合,其实它作为新闻传播学和媒介研究的一个学术术语,主要是指“在数字技术推动下,不同媒介生产者、内容、渠道、接受终端之间,传统边界日渐模糊、趋于融合的轨迹日益清晰的现象和过程。”[3](P5)媒介融合的主要类型包括:“媒介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4](P5-6),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的过程当中,由于越来越多地采纳新技术,事实上也呈现出媒介融合传播的趋势,为了便于讨论,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下互相关联的三个层面。

(一)数字化与影像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融合传播的基础。数字化,实际上将各种信息资料都变成可以在互联网上传播、在计算机中进行制作交换的基础信息,不论是文字、图片、符号还是影像、音响、音乐、动漫等都可以混合在一起。这其实也是媒介内容融合的一个基础。数字化传播技术意味着传受双方可以清晰地传递各类精准信息,在内容平台上达到了某种融合共通。对于黄酒技艺方面的信息,数字化记录可以做到将非遗文化传承人的各种动作、形象、语言及姿态等都保留下来,还可以通过动漫化,形成更易于理解的知识点,让人们易学易记,获得直观印象。

对于黄酒文化的各种仪式和相关酿制活动,也可以通过数字化、影像化的方式,加以记录保护,或者制作成纪录片,拍摄成电视剧、电影引起大众的关注、了解、喜爱乃至吸引后继者的努力学习传承。例如,《舌尖上的中国》中就有拍摄到黄酒酿制技艺在食物转化过程中的情形,其中解说辞写道:“立冬的清晨,绍兴的天空开始下起小雨,这对酿酒师傅们来说是个好征兆。酵母菌喜欢江南冬季,这种绵长而又不剧烈的冷……每一年的仪式都是酿酒师们对自然表达的一种尊重。绍兴的黄酒冬酿即将开始。”这里面就有种文字之美与影像之美的内在融合。此外,还有浙江电视台拍摄的专题片《千年陈酒》,著名编导刘郎在片中根据绍兴黄酒的酿造工艺流程,精心设置一条明晰的主线:原料糯米经过筛选、浸米、蒸饭、摊冷、落作(加麦曲、淋饭、鉴湖水)、主发酵、开耙、灌坛后发酵、榨酒、澄清、勾兑、煎酒、灌坛陈酿(3年以上),即为成品酒;同时他又将绍兴黄酒文化作为一条副线,依次展开叙述绍兴千年的历史文化,其中有酒祭的大禹,有用酒激励军士的越王,有兰亭的“曲水流觞”,有沈园的借酒浇愁,还有当地酒俗、绍剧风韵,以及鲁迅、秋瑾、徐锡麟等人的典故。这也是在内容层面的传播融合,即将工艺技艺与历史文化的贯穿融合。

(二)参与性与仪式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融合传播的动力。参与性是指在内容的生产与传播过程中,要让广大的受众、消费者成为内容的生产者。在互联网上有着大量的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用户原创内容,就体现了广大网民的参与性,这种自主自在的表达,所创造出来的内容,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融合传播创造价值。第一,用户可以将其参与(包括饮酒、自酿酒、学习体验酿酒技艺、学习体验花雕工艺)的内在体验进行充分的表达,这样,就能有助于文化的理解与文化的传承传播,让更多的人获取切身感受;第二,可以允许更多的人对具有某种隐秘性和神秘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大开放度的接触,或者有更大的展示空间得以亲自体验。例如,在中国黄酒博物馆中,据笔者访谈,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已经在博物馆中展示绍兴花雕制作工艺过程,游客可以近距离亲身感触到工人在绘制雕刻的细节,看到灰坛、沥粉、油泥堆塑、彩绘装饰等工艺环节。同时,黄酒博物馆还将增加具有吸纳游客体验参与的传统绍兴黄酒酿制技艺的生产作坊,游客可以在其中感受到酒香扑鼻,感受到原汁原味的生产过程;第三,营造仪式化的传播空间,形成更为鲜活生动的传播场域,从而形成更高层次的文化认同感和价值感。例如,2015年11月8日立冬之际,15家绍兴黄酒企业代表举行盛大仪式共庆冬酿,按传统之仪恭请酒神,诵读祭文,上香祭拜,其辞曰:“……稽山青青,朝晖夕映,三十六源,万壑归流。良心酿酒,神灵昭鉴,团结携手,黄土变金……”在这个过程中,媒介内容的生产与消费也产生了互通融合,隆重抽象的文化仪式与盛大集聚的户外场景在更高层面和更大空间形成了文化意义的融合升华。

(三)产业化与互联网+――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融合传播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当然,最为重要的且能将技术技艺完全落到实处的是产业化,即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当作一项可以赢利、可以创造新价值的产业活动,将其纳入到健康有序的经济轨道当中,使其通过商业化运作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电视剧《女儿红》2015年9月在绍兴开机拍摄,希望或许能带来如同韩剧带动韩国饮食文化流行的溢出效应,带动酒文化和黄酒饮品在世界的流行。目前,最为火热的“互联网+”概念也将助力黄酒文化产业化。例如,可以通过“众筹”和互联网金融的方式,获得民间资本的青睐,从而投入到更多有益的可操作性项目当中。浙江省政府在2015年初提出建设“特色小镇”的战略规划,“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第一批37个小镇名单已于6月,其中就有“越城黄酒小镇”,即绍兴东浦镇。这将为黄酒文化产业化带来新的契机,不仅包括黄酒酒业本身的发展,还有以黄酒文化为引领的旅游、休闲、养生、健康、创意、设计等多方位的协同发展创新,这就可能带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融合传播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即绿色、生态、共享、融合的文化传播与社会创新。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黄酒技艺的传承传播案例研究充分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传统与现代的深刻辩证关系,即一方面传统文化礼俗、日常生活生产方式和传统媒介传播依然具有持续的生命力,另一方面,数字化、影像化、动漫化等新技术又不断渗透到非遗文化传播过程当中,在内容生产、渠道建设和终端呈现中形成不断的媒介融合趋势,并且在文化产业化过程中推陈出新,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传承传播形态,同时吸引更多的社会大众积极参与,从而在更大的社会空间中创造出更丰富的文化内涵。黄酒文化和黄酒技艺的传承保护,一旦能够在浙江省政府引领的特色小镇或者创意文化小镇的建设中,得到落地开花,则有可能形成新的传播媒介空间形态和创意文化产业形态,这一点还有待未来进一步的观察研究。无论如何,在非遗文化传播中,多种媒介的融合发展,传统传承与时代创新密切结合,必将开辟出越来越宽广的发展道路和美好前景。

参考文献:

[1]夏晓虹.酒人酒事[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2]郑燕飞,沈磊,李博,孙东芳.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模式――以绍兴黄酒酿制技艺为例[J].现代商业,2014(36).

[3]邵鹏.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生产[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

[4]蔡雯.媒体融合与融合新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廖卫民(1971-),男,浙江平阳人,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浙江省舆情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传播理论、新媒体、网络传播、文化产业等;

高 晶,张泽茜,景 歌,均为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传播系本科学生。

基金项目:2014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非遗文化传承保护中的媒介融合及其传播影响:以绍兴黄酒酿制技艺为例”(编号:2014R406065);

第5篇:非遗文化的传播范文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媒体教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有一个世代绵延的文化传承过程。如果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看非物质文化现象,即发现它的活态流变性是其传承的一个重要规律。”[1]非遗的教学更加注重技能技艺的实践传承。高校由于具备人才和环境的优势,成为非遗教学的重地。它的非遗教学不仅要讲授文化遗产的源流、发展和流变,还要传承人现场教授技艺。通过教学向学生讲授和传承民族技艺,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扩大非遗的受众面。

新媒体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郭庆光认为“我们所谈论的新媒介主要指伴随卫星通信、数字化、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传播媒介,包括跨国卫星广播电视、多频道有线电视、文字、音像的电子出版以及作为信息高速公路之雏形的互联网络等。”[2]高校将新媒体技术融入教育教学。这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学带来了丰富的内容和信息,提供了多种模式和手段,增强了教学的效果,拓宽了传播空间。

(一)创立数字化的资源库

高校利用图书馆和研究机构搜集整理非遗资料,建立非遗数据库,最大程度保护民族的文化。“文化遗产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深入开发利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全面提升文化遗产保护、抢救、利用和管理工作水平的过程。”[3]非遗文化属于动态的文明,将这些难以保存的遗产数字化,对其进行数据采集,无疑是有效、永久地保护了非遗资料。2009年至今对徐州地区国家级非遗:邳州跑竹马、徐州琴书、徐州梆子戏、邳州狮子头、丰县糖人贡、柳琴戏、徐州剪纸、徐州香包等项目进行数字化整理。内容从历史沿革、传承现状、传承人到表演现状等方面,将非遗的文字、图片、语音等资料进行数据化处理。

创立数字化的非遗资源科。它包括文献资料、音像资料和网络资料。通过对高校和文化局的档案资料,田野调查采集第一手文本资料,整理传承人的手稿和文艺工作者个人的收藏资料的整理和收集,来采集文献数据。文献资料包括曲本、曲目和研究论文与书籍等内容。编写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年鉴》(2001—2010)。年鉴包括每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概述,重要文献,学术活动,论著提要和论文摘要等。学院创建了“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信息中心”和“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将音像资料和网络资源放到非遗专题网站,每个网民都可以通过网站了解非遗的常识。

(二)探寻新媒体教学模式

以“非遗”特色课程为单位,建设新媒体教学资源库,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课程,以方便老师教学和学生课外学习,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同时有些课程将“非遗”的课程改革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师生分项目或分地区开展田野调查,采集第一手数据和资料,形成内容充实的调查报告。至今学生以“非遗”研究为选题的毕业论文达到70篇,学生以“非遗”研究为选题的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有13项。学院先后多次组织“非遗”志愿者服务队,将教学科研同弘扬祖国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

教师运用新媒体进行“非遗”辅助教学,如利用QQ群、微博等新媒体和学生在课外进行互动交流,增强了教学的生动性和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在课前可以在QQ群和微博中将教学的内容和重点提前告知学生,在课后将作业布置给学生。老师和学生在新媒体的平台上传输和分享自己的教学和调查研究资源,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讨论学术观点。师生互动一起去完成学习任务,这种便捷互动的教学辅助手段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增强其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潜能和实践创新意识。

二、新媒体“非遗”教学的特点

2006年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此后有中央美术学院、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14所高校成立非遗研究机构。有20多所高校开设“世界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等课程。现代的新媒体技术引进非遗教学不失为高等教育的有效尝试,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丰富性

新媒体不受存储、印刷和发行等限制,海量性和及时性成为其典型的特点。新媒体教学的内容也具有丰富性的特征。我院的淮海地区非遗研究中心已收录研究论文4000多篇,图书900多种,项目书90多种,图片3000多幅,实物341。2009年我院成立了“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创立了专题网站。网站分为非遗研究资料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料库两个部分,资料库包括研究的文献资料,如中外电子图书库、中外文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项目资料库包括非遗项目的图片、音视频、项目书等内容,如音像资料有非遗教学和表演的作品、音视频、图片、唱片、VCD、DVD等,非遗传人授课和展示的过程制作成视频200多个。

学院开设涉及到不同学科非遗的课程。2009年学院试开设了10门非遗公共和专业选修课,如《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徐州民间文学概论》、《徐州梆子戏鉴赏》、《苏北民间秧歌》、《苏北民间舞蹈》、《沛县武术》等,收到良好的效果。目前我们已经在人文、艺术和体育学院开设15门系列非遗课程,有的课程是针对全校学生开设,有的课程由于专业性很强就在其本学科的院系试点,基本上形成了以淮海地区非遗文化为特色的课程群。将非遗系列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不同层次立体化的课程结构体系。

(二)参与性

学校将非遗引进课堂,创造性地采用了一个专业教师和一个民间艺人共同开设一门课的教学模式,打破了单一的文本和学术教学模式。“直接参与实践和体验是研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基于这个特点,才有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的问题讨论。”[4]这种教学不仅有教师的学术讲授,还有传承人的现场展示和指导。徐州剪纸、徐州琴书、徐州梆子戏和苏北民间秧歌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定期到学院教授,举办讲座和展演。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形成良性的互动式模式。

鼓励学生参加采风调研等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组织学生对剧场、庙会和农村的非遗项目传承情况进行调查,整理非遗项目的资料,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设想。指导学生从事非遗的调查和研究,学生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选题的毕业论文多篇,有多项非遗研究获得国家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资金支持。2009年“非遗”志愿者服务队荣获江苏省百强志愿者服务队称号,学院先后多次组织志愿者服务队参与“非遗”工作。2011年我院申报的“地方高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教学及保护工作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获得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三)创新性

学院以淮海区域文化为特色的系列“非遗”课程,探索“非遗”在地方高校传承的有效途径。2009年以来开展了一系列的“非遗文化进校园”的活动。学院邀请江苏柳琴、徐州梆子戏、徐州琴书、睢宁落子舞等“非遗”项目名家进校园表演,观看师生达到4300余人次;组织了3次大型“非遗展览”;举办专题展演和讲座26场。学生更加近距离的接触和了解淮海地区“非遗”的文化,丰富了校园文化。

教师运用多媒体录音和视频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运用网络博客与学生进行课后交流。教学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提高其对民族文化的接受力,拓展了非遗的传播空间。学生参加非遗进校园的社会文化活动和文艺演出,收看传承人的知识讲座,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学生成为非遗文化的接受者,还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播者。有的课程以学生的汇报表演来评定教学的效果。

数字化的教学资料,多媒体和信息化的教学手段,都突破了以往非遗文化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2010年学院与文化局共同举办“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举行非遗项目的表演。利用网络这个新型文化传播平台,建立非遗教育网站、民间艺术绝活浏览库、非遗在线图书馆等为广大的网民提供快捷随时、方便灵活的非遗知识服务。不同层次的公众都有机会接触到民族的文化,提高对非遗的认知度,强化其传承意识,扩大传播范围。

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很多学生有了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通过教学有的学生成为非遗项目的专业人才,有的则成为传统文化的接受者和传播者。“高校在信息型实践与社会参与中具有很大的潜力,希望各地高校积极参与到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事业中,发挥大学在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信息职能、人才培养和培训以及重要的文化发展创新作用。”[5]教育传承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的最佳、最深入的方式。新媒体技术在高校非遗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其参与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在生动直观的教学模式和直接参与的教学实践中接受本土文化,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获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基金项目:徐州工程学院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文学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编号:YGJ1434)

注释: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8—19.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53.

[3]陈刚.文化遗产领域信息化及其发展问题的思考[N].中国文物报,2006:12-18.

[4]徐艺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高等教育的使命[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10,(1):69.

第6篇:非遗文化的传播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开发

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建设文化大国、文化强国的重要目标日益凸显。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各种因素的冲击与影响。如何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加强文化发展建设,提高文化自信心及文化自豪感,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成为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独特民族文化与深厚民族思维的重要载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具有重要的文化、历史及艺术价值。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开发,能够让使用者感受到产品中独特的民族思维、文化内涵,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推广,使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青春活力。

一、文创产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述

(一)文创产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世界文化不断交融,中西方文化在交流传播碰撞的过程中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好莱坞电影文化就是美国最大的文化经济产值来源,每年能够创造超百亿美元的经济收入。我国作为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提出了建设文化大国、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文化经济产值呈现指数式的快速上升。其中文创产品因其内含的丰富文化及民族特色,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既展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助力这些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类的进步包括了科技的发展与文化的提高。人们物质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是丰富多彩。华夏儿女五千年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大量的表演形式,历史传说、诗歌绘画、风俗习惯甚至宗教信仰等经受了漫长历史的扬弃而传承至今的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既体现着国家的历史厚度,也体现着国家的民族内涵,是国家重要的精神力量及重要宝藏。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创产品之间的关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创产品设计的灵感来源。我国拥有的非物质文化资源种类特别丰富,是五千年华夏文明传承下来的文化积淀,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和文化传承性等特点。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无形的文化资源,必须借助物质化或媒介化的符号才能传达或展现其中的文化韵味或内涵。而要求原创、有价值的文创产品则是其最好的信息载体,能够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力,赋予其新时代新的生命力。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能够提升与丰富文创产品开发的资源与素材,给予文创产品更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特色,提升文创产品的影响力与吸引力。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开发,能够实现文化创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碰撞与融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具有创造性与可推广性的产品,以活态的传承方式来保护它们的同时,实现两者的共同发展。(二)文创产品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文创产品有具体的形态或形象,大多以实物产品的形式呈现出来。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开发,能够实物化、具体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实现文化的动态传达。在非遗文创产品开发方面,应当针对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研究、创新设计,发现其中的特色并产品化,创造出既符合当代审美需求又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的文创产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有的文化价值、精神价值,以产业化发展的文创产品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三、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开发

(一)开发的原则。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开发是将小众的文化转变成大众化的产品,不但要传承其文化内涵,还要与现代创意结合起来,将民族文化以一种更平易近人的方式呈现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之中,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这就要求相关产品的开发应当遵循基本原则,具体而言就是文化性、创新性、体验性、传承性及地域性。(二)开发的方法。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开发,绝不是简单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创产品相加,而是要“量身定制”“量身开发”。我国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不胜数,面对如此众多的文化宝库、创意资源,要针对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具体分析。1.保持传统工艺与材料。为数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生活与生产的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大多选用身边的天然材料制作。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机械化逐步取代传统工艺,但对于不少技艺或其中一些环节,传统工艺与材料的美是无法取代的。因此,对于那些以手工艺为核心特点的文创产品,务必保持其手工制作。手工制品是有温度的、有感情的,每一件都有着差别,在精工细作里展示无可取代的珍贵。以刺绣为例,手工刺绣的美是机器绣花远不能及的,以“破线绣”为例,技艺高超的绣娘能够将一根真丝线破成细如毫发的128 根,这是机器难以达到的精致。再如浙江安吉竹编、四川青神竹编等,也离不开手工技艺的使用。当然,手工制品最大的问题在于保持统一的标准及制作的速度。无论是为了控制品质还是提高速度,在开发非遗文创产品时,都可以考虑“流水线”的生产模式。在中国传统手工艺发展,早就有了分工协作的“流水线”,有些手工艺人在掌握全套制作技艺的基础上特别精通某些环节,有些手工艺人则只掌握某一环节的技术。比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北京灯彩就是最好的代表,北京红灯厂的师傅们各自掌握一些技能,在制作时各司其职、各有所为。2.提炼传统图案与造型。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图形、装饰纹样、器物造型等各种图案都属于传统图案。这些传统图案经过千百年的变迁传承,表现着不同民族的民间艺术、民俗仪式及文化信仰等,为民间美术造型提供了众多的创意源泉与活力。提炼传统图案中的亮点或特色用于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最常见的方式,市场上这类文创产品的数量也是最多的。设计师们大多从那些具有极强视觉冲击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提取最经典的图案,印制在布料、明信片、记事本等产品上。以蓝印花布为例,印在布上的图案或中心对称,或上下左右对称,以质朴的平衡动态体现出中庸之道中生生不息的寓意。实际上,蓝印花布中的传统图案大多都寄托着人们最美好的愿望或祝福,比如多子多福的石榴与鱼、青梅竹马的梅竹图等。蓝白相间的图案中既能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作手法,又能感受到中国人乐观的心态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部分创新材料或造型。不少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既承担着宣传中国非遗文化、拓展文化旅游市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职责,也承担着以产业发展传承工艺的重任。这使得相关文创产品开发时,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部分,却对文创产品的材料与造型进行创新或修改,既节约物料与工时,又能保证应有的文化内涵。脱胎于“北京绢人”的“唐娃娃”就是一个较为成功的文创作品,“唐娃娃”虽然不再贴绢制手,而是以树脂或塑料制手取代,但保留了北京绢人的特征与韵味,相对传统绢人,“唐娃娃”体积小、易携带,一经推出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追捧。4.引导手工体验制作。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既可以是成品,也可以以材料包的形式出现,引导消费者亲身进行手工制作,从深度的体验中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设计开发材料包是一种传播面广、简单快捷的方式,文创产品的设计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们讨论后,计算好完成一件手工制品需要的材料数量,配成具有视觉效果的材料包。对于那些制作工艺相对复杂的手工制品,不但要提供纸质的说明书,还应提供相应的电子教程或视频演示教程,让用户们拿到材料包后,能够跟着教程完成制作。5.用好互联网的力量。2016 年以来,国家多个部委共同发力并编制了《“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用好互联网技术,助力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与销售。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社会信息化、信息化社会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互联网成为大多数人工作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是优秀传统文化新载体,在开发过程中应当用好互联网的力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互联网实现深度融合,构建“互联网+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与推广模式。传统模式的文创产品开发环节无法广泛收集社会各界的反馈,而互联网的加入能够最广泛地建立与潜在顾客群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开发出更符合时代需求的个性化非遗文创产品;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推广非遗文创产品,通过旅游景区、书店、博物馆等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相关文创产品具体化、生活化。而线上则建立相应的APP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宣传途径,让消费者能够随时随地了解相关文化知识,增添文创产品的文化价值,还可以建立网络销售渠道,通过“直播带货”“网店”“微店”等方式,给予消费者更多的购买渠道,使之获得与众不同的文化熏陶,扩大非遗文创产品的影响力。

四、结论

总的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华夏儿女在五千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创造出来的区域经济化发展的产物,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灿烂成果,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思维、精湛的工艺技术、独特的文化思维,是当代全球化、同质化发展大环境中最可宝贵的财富之一。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冲击,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冲击,损害了应有的完整性与发展活力。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创新优化传承的载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文创产品的开发之中,就能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增强非物质文化的影响力与覆盖面,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开发。因此,要深入研究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开发,摆脱传统单一的产品样式,创新开发具有时代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创产品的双赢、双发展。

参考文献

[1]曹贞贞.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开发与设计[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22):53-54.

第7篇:非遗文化的传播范文

关键词:插画设计;文创产品;课程改革

一、中国文创产业的发展

文创产业是一种以创造力为核心,通过对创意、技能、个人才能与知识产权的开发,从而产生经济效益的新兴产业。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转型进入新常态,人民对物质生活品质与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不断增强,国家提出了文化强国战略,并在十报告中提出要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在一系列鼓励性政策的扶持和推动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使得众多优秀文创产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其种类涵盖了旅游纪念品、生活用品、影视动画作品、书籍刊物、软件与游戏等多个方面,深受大众的喜爱。插画以其优美的构图,绚丽的色彩一直以来在视觉传达艺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文创产业快速发展的当下,插画作为沟通产品与消费者的最直接有效途径之一,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类型的文创产品设计之中。

二、插画设计在文创产品的价值体现

1.生动展示产品信息

插画作为一种极富感染力的图像表现艺术形式,可以更有效的传达产品的信息与属性。相较于单一的文字描述,插画设计可以通过色彩、图案、布局等多种类的视觉元素,更生动直观的对产品进行展示,更准确的对消费者加以引导。如故宫文创产品《天然多福》系列红包,该系列红包主题分别取意自“事事如意”“多福多寿”以及“福禄连绵”等传统吉祥寓意词语。红包巧妙的从古代画作与宫廷用具中提取柿子、灵芝、寿桃、石榴、莲藕与葫芦等与主题寓意相关元素,通过大胆时尚的撞色运用与活泼可爱的手绘图形对主题进行了生动的诠释,将抽象的文字语言转换为直观的视觉图形,营造出喜庆热烈的气氛,强烈的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取得了不俗的销量。

2.增强产品的情感性

文创产品要打动消费者不光需要美观的外型与实用的功能,还要能以情动人,用产品背后故事及文化内涵形成与消费者内心的共鸣,达成情感上的共识从而提升对产品的认可度。插画设计便是连接消费者内心情感与产品的桥梁。由国内插画师设计的这本《妙手回春之手撕老黄历》,便是运用充满乡土气息的插画,通过中国农村常见的花布、代表百姓生计的铜钱等元素勾起消费者对过去农村质朴生活的回忆,打动了无数消费者。消费者通过日历上感受到的是对一去不复返的美好时光的珍惜,从而在情感形成了对农历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的认可,完美契合了产品以时间去纪念时间的主题。

3.促进非遗文化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乃至国家传统文化的精髓。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样式面临着文化传统遭受冲击、加速消失的现实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创产品设计需要在保持非遗文化历史传统的同时,越来越多地融入现代生活的内容,从而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非遗文化以插画的形式应用于文创产品之中可以让大众以更为直观、更为亲切的方式对非遗文化重新审视。也为非物质的文化以实体的形式进行保存提供了可能,这不仅能让相关的人群体验到共同秉承的传统,同时也能够让人们持续地感受到文化多样性仍在丰富。例如,黄河鼓乐是一种流传于山西临汾的独特民族文化艺术,四千年来常被用于庆典,祭祀,战事等各种场合,表演时场面壮观,气势非凡。如今除了现场观摩领略外,游客也可以通过一系列以插画为表现形式的文创产品感受其独特魅力。

三、插画设计课程改革

高校作为孕育高素质创意人才的摇篮,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创产业发展的方向。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将文创产品设计融入到插画设计课程教学之中,这样不仅可以促进高校产教结合发展,还可以增进学生对中国文化内涵的理解,并提前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为就业打好基础。

1.项目式教学

文创产品作为一种特定的商品形式,其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商业。与传统插画教学不同,教师不能仅偏向于技能与理论知识的传授,还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商业思维,避免造成文化创意知识在社会和高校之间的脱节。在插画设计的教学实践中应加强校企合作,将社会中的文创设计需求以项目案列的方式引入到课程之中。由教师带领组建项目团队,根据团队中每一位学生的特点指定相应的设计任务,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与团队合作意识。通过让学生参与企业对接、实地调研、项目分析、绘画制作等环节,让学生真正融入到社会性的商业活动之中。

2.跨学科合作教学

文创产品的形式丰富多彩,品类繁多,因此插画设计的应用也并不局限于传统平面印刷制品。居家用品,茶具瓷器,服装饰品等都是市场上常见的文创插画载体。近年来随着文创IP热潮来袭,多媒体及影视动画作品中也能见到各类插画作品的身影。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插画设计的教学不能局限于本专业之内,应当充分考虑行业特点打破专业界限,与产品设计、服装设计、数字媒体设计、动画等专业相结合。以实际商业项目为依托组成跨专业教学团队,通过联合项目小组形式,合作探索社会需求与各专业学科的交汇点,形成跨学科合作教学,共同搭建教学平台。

3.培养创新能力

高校在教授学生传统手绘插画技巧之余,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与独特的创作技巧,以增进插画设计的创作空间。考虑到文创产品市场的社会需求,教师应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材料进行创新设计。除了丙烯、水粉、水彩等传统绘画颜料的综合运用,还可以将盐、沙、布料、植物等材料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与绘画相结合。并将社会上相关行业的非遗继承人请入课堂,指导传授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如雕版印刷、金箔画、剪纸、刺绣等。将传统非遗文化的制作工艺融入到插画设计之中,以现代的商业眼光对传统艺术进行创作,制造出独特的视觉艺术效果。

4.应用互联网技术

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今天,插画课程从内容到教学方法都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随着网站、手机app的新兴插画载体的不断涌现,以传统手绘线稿结合电脑软件上色,或完全以数字手绘板进行创作的插画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因此在教学内容上需要对数字插画内容进行补充,增强学生的软件及手绘板的应用能力。从教学方法来看,传统的插画课程教学缺乏资源共享及交流的途径。如今由于手机的普及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利用qq、微信等app作为平台搭建微学习空间。将绘画技法、优秀作品以及资源素材等与学生进行共享,也可以将学生的作品数字化进行展示,为插画的商业性推广需找空间。

5.完善评价机制

结合项目式教学法,对现有的课程评分机制进行补充完善。首先由学生团队互评的方式,让学生以消费者的角度的对完成作品进行分析,加强对作品的切身体验感受。再由教师对项目进行点评,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向,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教师可以根据项目的实践性商业成果以及设计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进行考核评价,并将来自企业的实践评价与社会竞赛获奖状况纳入考核标准作为补充,让学生作品接受到来自商业市场与社会大众的综合评价。最终通过不断调整分析,形成一套更为全面合理的评价标准与考核体系。

第8篇:非遗文化的传播范文

【关键词】南京昆曲;数字产品;APP设计;昆曲主题游戏

作为号称九朝古都的南京,延续600年明文化的发祥地,昆曲是明文化最高艺术结晶之一,在南京已有600年历史了。《板桥杂记》一书中,就有关于秦淮河旁演奏昆曲的记录,南京就如唱昆曲的“仙都”“乐国”,让人心魂摇曳,成为全民迷恋的一种最高艺术表现形式。然而,繁华时代下演绎几千年沧桑浩荡的戏台却已显得苍白老旧,昆曲200多年前的盛世景象已不复存在,昆曲文化传播途径较为局限,绝大多数都市人对昆曲还是抱有些许成见。这源于我们对昆曲的印象往往只停留在专业表演者本身、戏曲舞台的搭建抑或是戏曲道具的展示,能够真正亲自踏入戏曲领域体会艺术本身的途径却很少,这使当前环境下的群众和昆曲文化艺术逐渐疏远。昆曲文化保护需要紧随时代的发展,将昆曲艺术融入新媒体语境中,通过南京昆曲数字文创产品设计为昆曲文化的发展提供新的传播途径,这对未来昆曲文化的活态化传承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意义。

一、南京昆曲数字化传播路径

(一)构建南京昆曲文化数据平台

昆曲表演中传统程式化的语言动作表达故事内容,渲染舞台氛围的展演形式,带给接触昆曲不多的群体更多的是距离感和时代的隔阂。构建南京昆曲文化数据平台,是将昆曲文化中的图形图案、人物角色、经典曲目、故事情节等艺术元素进行数字化整合与创作,通过新媒体背景下数字文创产品移动APP设计,主题游戏开发,通过线上展售、在线学习、创意视频等方式达到文化趣味性的传播。构建数据平台对昆曲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二)非遗类数字产品软件的应用

随着新媒体环境下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迭代,移动媒体数字化技术对保存发展昆曲文化艺术、学习昆曲乐理知识、培养昆曲学习兴趣、挖掘昆曲艺术人才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平台和媒介。数字产品的功能性寓于用户的体验中,数字产品下第三方应用程序具有多样功能性,第一是体验性,移动设备的触摸屏提供了较好的操作体验,互动体验性带给受众更优质的知识学习情境;第二是识别性,应用程序APP可以通过收集系统的各类信息和识别用户的兴趣习惯,精准推送用户感兴趣的昆曲文化知识和相关视频节目;第三是共享性,网络视频课程的开发有效地扩大了知识的共享性,推动了共享知识共享学习的发展。张婷、彭丽指出,APP在非遗文化记录、展示和传播中有着传统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①张飞越、靳璨以扬州APP界面设计方案为目的提出了非遗类APP的设计结构和理念。②在游戏设计方面,杨媛媛、季铁、张朵朵指出,游戏作为一种复合、互动式的艺术形式,结合了新技术、交互媒体和情感叙事的潜力,可以激发年轻的“数字原住民”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促进文化传播和文化自信。③可以看出,数字文创产品的设计对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有丰富的研究价值。

(三)南京昆曲数字文创产品设计层面

南京昆曲数字文创产品中APP与游戏的设计从五个用户体验要素层面进行研究,分别是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战略层包括了产品设计者和用户的需求层面,范围层是指向产品的功能层面,结构层是指向操作使用流程层面,框架层用于优化设计布局提高使用效率,表现层体现了产品的设计审美层面。应用设计项目“昆趣”APP和“南京昆曲主题游戏”即是从数字产品设计的这五个层面展开设计构思的。

二、南京昆曲数字文创产品设计要素分析

(一)体验要素

系统化、人性化的界面设计可以给用户带来优质的互动感,应用界面设计需要具有良好的操作体验和舒适的视觉体验。昆曲文化类应用界面具有清晰的板块化设计,用户界面中菜单、对话框、窗口和其他控件的风格设计完整统一,用户从选择功能到查找内容等都具有良好的体验感。

(二)功能要素

数字产品的设计需要确定其功能目标,南京昆曲数字文创产品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第一,移动应用的设计中以了解昆曲文化,学习昆曲艺术知识为导向,主要为了提供良好的文化教育学习功能;第二,主题背景界面和图标按钮的风格,色彩和图形的设计体现了功能界面的审美价值;第三,与昆曲动画人物的互动,了解游戏中的昆曲故事情节,体现了功能界面的娱乐性。

(三)视觉要素

优化APP和游戏的界面设计,能提高用户的操作兴趣。具有美观性的界面设计能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昆曲数字文创产品下APP和主题游戏设计富有深刻的艺术文化内涵,其界面设计内容通过隐喻性、象征性、故事性等手法将昆曲文化元素提取并展现出来,界面色彩风格和空间布局也传达其独有的内涵。

三、南京昆曲数字文创产品设计方法

(一)增强沉浸式体验功能——从“战略层”到“范围层”

沉浸式体验功能设计是为了引导用户自主的探索产品内容,鼓励用户参与到数字产品的体验和互动功能中。增强沉浸式体验功能,不断引导用户深入学习昆曲艺术文化知识。原创应用设计项目“南京昆曲主题游戏”是以当下较为流行的沉浸式体验游戏为创意点设计思考的。以昆曲戏目经典桥段所衍生的剧本进行设计再创作,通过沉浸体验式游戏所呈现,旨在将昆曲中的具有代表性的情节和故事人物通过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再通过数字产品设计制作成沉浸式体验游戏,让用户置身其中仿若身临其境,其目的是体验游戏的同时也学习了昆曲文化知识。沉浸式游戏是数字文创产品中重要的一部分,如文字沉浸类游戏软件“橙光阅读器”,它具备了娱乐性、审美性、体验性、互动性等特点,且具有较为广泛的受众市场。如南京昆曲主题游戏下“檀郎谢女互动游戏”,檀郎谢女一词出自唐代李贺的《牡丹种曲》,后昆曲戏目中也出现此词,用来形容才貌双全的夫妇或情侣,昆曲的折子戏作品中《牡丹亭》《桃花扇》《西厢记》等经典曲目也多以对男女美好爱情的向往为主。如图2,“檀郎谢女”情景体验式游戏是以昆曲人物中小生和小旦人物形象为基础展开联想设计的。此板块情景体验的功能提供了用户不同的昆曲作品故事并匹配相应的人物角色、故事流线、游戏道具,玩家可以选择属于自己的男性或女性角色和不同的故事剧情走向,不同的剧情走向会有不同的故事结局。站在用户的角度设计互动功能,使得昆曲的经典桥段故事通过游戏能够生动再现,引导用户通过阅读文字,欣赏画面的方式参与到游戏的互动沉浸体验中,进而不断了解昆曲艺术文化。

(二)构建用户需求模型板块——从“结构层”到“框架层”

板块的区分将信息进行了有效的规整,模型板块的构建有利于用户清晰认知界面的不同功能导向。设计项目“昆趣”APP体现了数字产品的结构板块化设计。“昆趣”APP设计旨在将南京昆曲以线上推广的方式融入大众生活并体验昆曲艺术的风致雅韵,且“昆趣”取自昆曲谐音,寓意是体会昆曲文化艺术中独特的趣味。“昆趣”APP的开发设计是以多板块发散型功能为出发点,如图3效果图,分为“衍生文创线上展售”“曲目配音录制”“曲艺美妆视频教学”三个结构板块。首先是“衍生文创线上展售”板块设计。该板块的功能是提供多种多样的昆曲艺术衍生文创产品展示和售卖,文创产品以购买者年龄阶段和产品种类为区分,如儿童文具专区、昆曲玩偶摆件专区、纪念版手账专区等等,展售的产品配有三维动态短视频宣传和精美效果图,且部分产品还可依据不同产品材质类型和昆曲元素图案进行自由DIY组合搭配,划分专区可以有效地让用户区分并获得自己需要的产品,有层次性地进行昆曲文化产品价值输出,使受众能充分感受到昆曲艺术元素的多元化和趣味性。衍生品的设计使得昆曲文化得以延伸,昆曲文化的传播方式也不再局限于一点,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经济效益,带动了南京周边文化创意行业的发展。文创衍生板块的设计同时也体现了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媒介的转化,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提出,既然一切媒介都是人的延伸,是我们的部分机能向各种物质材料的转换,所以对任何一种媒介的研究都有助于对所有其他媒介的研究。④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的传达是基于数字化技术实现的,而数字化技术产品往往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大众所产生的。用户从选择产品类别,观赏产品宣传视频,自由组合产品样式都有具体易操作的交互界面,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的转化使受众的选择和体验过程更加自由自主多样。其次是“曲目配音录制”板块设计。昆曲音律婉转缠绵,结合了诗歌语言的优雅和音乐的韵律感,是陶冶人情操的高雅艺术。杨荫浏老先生曾指出,会唱90套昆曲,可以明白音乐史上的很多问题。⑤曲目配音板块则为想要学习昆曲演唱和了解戏曲配乐乐器使用技巧的用户设置,此板块收录了昆曲历史经典曲目和一些昆曲大家的作品,用户可以选择自己想配音的昆曲作品,进入配音录制并演唱合成。用户吟唱词曲,也可自由选择曲笛、三弦伴奏乐器和控制节奏的鼓、板音效按键,配音过程中系统会根据你的发声旋律和音调高低为你进行打分并给你相应的奖励积分和学习指导建议。与此同时,用户还可以选择线上跟学指导服务。线上跟学是提供昆曲学唱和乐器学习的课程,线上互动课程学习打破了传统的只有进入行业领域才能学习的限制。曲目配音录制能引导受众熟知昆曲的乐曲旋律并乐于体验,从而帮助有从事昆曲表演潜质的学生进入行业领域工作,不断传承发展创新优秀的昆曲文化艺术。“曲目配音录制”板块设计体现了新媒体环境下主体的迁移,艺术的主体性表现在观念的总体,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主体的自为存在。戏曲表演者作为艺术主体的表达者与普通观众在剧场的环境中具有相对的对立面,而昆曲数字文创产品设计更加注重受众自身对昆曲艺术的感知与创造,尽可能地挖掘受众主体的能动学习能力。再次是“曲艺妆容视频教学”板块设计。美妆视频作为短视频发展的强势力量,美妆视频随着新媒体平台的推广逐渐成为大众获取美妆资讯和学习美妆教学的主要途径。受众中尤其是女性更加青睐于通过美妆视频提升自己的气质,选择更多独特的时尚搭配风格,而古典国风妆容便是时下较为流行的潮流风格之一。昆曲艺术元素丰富多样,也可融入古典国风妆容的造型设计中,提取昆曲艺术元素,例如昆曲元素中纹样精美色彩艳丽的点翠,其形状有似牡丹花、或是荷花等花型,也有鸟类和昆虫类等图形,元素纷繁多样。“曲艺妆容视频教学”板块则提供了丰富的昆曲艺术元素图案,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图案进行自由设计,并录制妆容教学视频。昆曲国风元素美妆旨在通过广大自媒体的创意创新思维撞击出多彩的艺术火花,带来具有美感韵味的创意昆曲妆容教学视频内容。

(三)呈现界面视觉风格——设计“表现层”

界面视觉风格的呈现是数字产品整体画面表现十分重要的一点,色彩搭配和图形设计是体现数字产品整体色调和风格的标志。“昆趣”APP在风格基调上,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进行了融合,并设计了具有昆曲特色风格的图形,从而体现在初始加载界面和符号图标设计中,加载界面的标志是简约的特殊图形处理过的线形标志,图案淡雅简约且融合。其中,界面主题背景图便是采取了偏角山水的构图方法,这种描绘局部画面的手法给予了无尽的想象留白。另外,数字产品的人物立绘形象设计也能衬托出界面画面的视觉风格。例如,南京昆曲主题游戏中立绘人物形象就具有其独特的视觉风格特点。昆曲本身是具有浓厚中国古风韵味风格的,可以利用提取的古风元素也十分丰富,故立绘人物以薄涂偏厚的偏水彩风格呈现,颜色汲取了昆曲多彩的戏服和妆容来勾勒设色,混合了水彩元素的中国风与现代风格进行交融碰撞,从而产生耳目一新的视觉风格。

四、结语

第9篇:非遗文化的传播范文

一、宛梆艺术的礼俗语境解读

宛梆艺术兴盛于清朝中叶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一时期,宛梆艺术是豫西南、鄂西北及陕南的主要流布剧种。随着历史的发展,宛梆艺术的流布范围最终局限在以南阳盆地为主的区域中,传播空间狭窄,加上其草根属性,少有文人学士对其进行加工和提升,因此宛梆艺术主要依托于南阳的礼俗传统而存在,礼俗语境是其生存本源。

南阳地区的礼俗传统主要存在于南阳地区的农村、山区等乡村地带。在这些民俗礼仪中,既有社会参与性质的传统庙会、信仰祭拜等,又有属于小众群体的红白喜事、祝寿、祭祖等民间礼俗。这些乡村礼俗主要由两个组成部分:仪式组成部分和娱乐组成部分。尽管各地庙会期间通常都请戏班演社戏,民间许多祭神仪式也请戏班演出酬神戏,但其中的戏曲是独立的演出形式,和仪式表演没有直接关联。在乡村礼俗中,宛梆艺术主要参与在娱乐组成部分。当地人在礼俗仪式中乐于邀请宛梆艺人进行表演。通过当地百姓熟悉的戏曲增强礼俗仪式的隆重程度和规模。而宛梆艺术参与到这种礼俗活动中,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了酬神祝祷还愿祭祖祈福等各种礼俗的名义外衣。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受政治、经济和信仰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礼俗发生了改变,其表现形式具有了娱乐性,因而在今天宛梆艺术更多地体现出了娱民功能。

二、宛梆艺术的学术语境解读

南阳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这里既有秦文化的阳刚旷达,又有中原文化的正统平和,还有楚文化的流畅清新。其周围多山,呈盆地地形,自古相对封闭,变革元素流入较为缓慢,文化环境能够维持相对的稳定性。宛梆艺术正是对这里世态风俗、信仰结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认知观念等的艺术体现。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所指出的: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化,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予以承认和肯定。基于这种意义,宛梆艺术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学术探索,形成了其学术语境。

从1956年开始,在当时的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由南阳地区文化主管部门组织,对宛梆艺术的传统剧目进行了挖掘、整理,并对代表性剧目进行录制,为后来更为深入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参考资料。2006年宛梆艺术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后,对其研究更成为我国文化价值建设中的必要课题。研究者以学术文章、理论著作、科研项目等各种形式对宛梆艺术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从理论层面来解析宛梆艺术的学术价值,发掘其文化价值,强调其生存价值。

三、宛梆艺术的开发语境解读

宛梆艺术的开发与利用表现在实用和实效的价值需求方面,后工业化时代中,文化已经演变成为商品化存在、工业化量产、信息化传播的形式。在此环境中,非遗文化保持自身文化品性的同时,要争取与时代语境结合。在避免现代式开发对非遗文化建设性破坏的前提下,找出其本身最为恰当可行的开发方式,从经济层面体现其价值,惟其如此,才能赋予非遗文化时代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