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康复专科护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3-0111-01
随着骨伤医学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骨伤分科的不断细化,护理工作的范围与功能已经远远超出了原本范围[1]。为促进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从基础抓起,对106名护士根据资质的不同进行培训,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实习及见习的206例护士,将其随机分为分成研究组106名和对照组100名。研究组中男16名,女90名,年龄20~28岁,平均(26.69±7.21)岁;大专及以上学历98名,大专以下8名。对照组中男12名,女88名;年龄20~27岁,平均(26.47±7.18)岁;大专及以上学历95名,大专以下5名。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培训方法,即无论资质高低都采用相同的方式。研究组根据临床骨伤康复专科护士的资质要求,制定培训计划:(1)培训师资。成立骨伤康复护士培训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有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16名组成,医生9名,护士7名。(2)选择培训的对象。均为临床骨伤康复科护士及相关专业护士。(3)培训的时间。共6个月,理论培训时间为4个月,每周8课时,临床实践2个月。(4)培训内容。根据资质按三部分内容进行培训,即骨伤康复基础理论、骨伤康复技能运用护理、骨伤康复病房临床实践,要求学员熟悉并掌握骨科患者的入院、出院护理;骨科患者的入院、住院、出院健康教育;骨科患者的急救处理原则;骨科患者各种治疗包、换药包的准备;骨科技能运用的配合;骨科病房床头交接的项目;骨科影响检查患者的护理;骨科患者预防褥疮护理;骨科患者防坠床、防跌倒的护理;骨科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要点;骨科影像检查患者的护理;骨科患者的护理体检项目;骨科患者的健康教育查房、业务查房、教学查房;骨科疑难病例、抢救病例的讨论;骨科患者各种用具的使用方法;骨科病房的中医护理病历书写;骨科病房中医特色技术护理项目;骨伤康复护理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
1.3 评价指标及方法
评价指标为各组的理论、操作评分。在学员完成结业报告后,由参加由骨伤康复护士培训管理委员会进行考核。总分100分,分值越高,成绩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研究组理论及操作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考核情况比较 分
组别 理论得分 操作得分
研究组(n=106) 93.24±1.57 90.12±2.23
对照组(n=100) 79.83±10.75 80.86±8.13
t值 12.702 11.286
P值
3 讨论
护理是一门应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专业性,实践是培训的重要途径[2-4]。常规培训是护士凭借个人的工作经验实践去提高专科能力,受个体差异以及没有系统规范的培养内容和方向的影响,培养具有一定能力专科护士周期很长,加之骨伤康复新的诊疗技术水平不断更新,对护士的专科能力要求也不断的提高[5]。本次研究根据护士的资质,对护士进行计划性的培训,且在临床实践培训之前,学员首先要完成院内骨科康复基础理论知识、技能运用的护理课程的学习,并通过相关内容的理论、技能考核,只有考核合格的学员,才能进入下一轮骨科病房临床实践。护士完成培训后,由骨伤康复护士培训管理委员会进行考核。通过与行常规培训方式的一组进行比较,实行计划性培训的一组的理论、操作实际分值都明显较高。实行计划性培训的研究组理论得分为(93.24±1.57)分,操作得分为(90.12±2.23)分;而实行常规培训的对照组的理论得分为(79.83±10.75)分,操作得分为(80.86±8.13)分。结果令人满意,建议在临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郭燕红.论专科护士发展现状和趋势[J].中国护理管理,2004,4(4):336.
[2]吴玲,陆巍,范英华,等.伤口造口专科护理实践培训的做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0,9(10):661-662.
[3]张淑卿,樊英戈.设立骨伤康复专科护士的方法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4):71-72.
[4]曾惠敏.同伴互助在新护士专科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7):92-93.
【关键词】康复护理;护理工作;发展
【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6--02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社会人口老龄化,工伤事故、交通事故的增多,给康复医学带来了契机和新的要求。近年来,我国的康复医学发展迅速,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不断被我们引进和采用,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等职业也逐渐被人们所了解。人们更加关注康复医学的发展,因为康复医学的宗旨就是帮助人们最终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在这种蓬勃发展的形式之下,康复护理学也在发展、进步,然而与康复医学、康复治疗学的发展相比,康复护理学发展的步伐还不是很大,在理念、教育、临床护理以及总体发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现在康复护理学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做了回顾和探讨。
1.康复护理学的发展现状
1.1 护理人员紧缺。目前,康复护理学越来越重要。很多医学院校的护理专业学生都能不同程度地接触康复医学和康复护理学,但是,在师资、教材、课程设置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临床护理方面,部分医院也开展了康复专科护理,但是在如何开展康复护理、开展哪些项目方面,每个医院也存在着不同,各地的发展也极不平衡。目前,对于临床康复护理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还比较保守,观念上比较落后。近年来虽然我国的康复治疗师专业教育正在推广,并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与国际接轨,但是康复护理的发展脚步迈得还不是很大。康复护理是康复整个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它来源于一般护理,但又区别于一般护理。康复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普通的护理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康复治疗的基础知识,通过实施各种康复护理技术,最终使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但是在实际临床操作中仍然存在“能不能这样做”,“敢不敢这样做”,“这样做行不行”,甚至“做不做”,“这样做会不会出现什么后果”等等种种顾虑。其次很多临床科室都需要康复护理,例如心内科、呼吸科、妇产科等等,但由于观念的落后和认识的缺乏,这些科室患者的康复过程往往缺少了康复专科护士的参与。
1.2 康复护理技术很多康复护理技术和治疗技术是交叉存在。在康复医学对临床常见症状的处理技术中.有不少是护理技术已经涉及的内容,如:卧床病人的摆放、压疮的预防、被动运动、大小便功能的训练、热敷冷疗法等等;还有一些康复技术是护士掌握后最有机会为病人服务的,如:心肺功能的锻炼、吞咽障碍的训练及心理支持疗法等,这些康复技术完全可以是护理技术的延伸和扩展。护士在护理学的基础上接受这些相关的康复技术是得心应手的,然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些技术大多数是有治疗师来完成,护士的工作似乎始终脱离不了打针、发药、执行医嘱。康复专科护理技术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怎样实施康复护理技术也很困惑,各个医院开展的项目种类也有所不同。
1.3 人员专业素质康复专科护士缺乏。现在很多在职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常常忽视患者的功能问题。其任务仍只完成打针、发药、测体温、测量血压等简单的操作,而以功能维护和促进为主的康复护理在这种模式中难以实现。这主要是因为护理人员不能正确理解康复护理的内涵,缺乏应有的康复护理意识,给康复护理工作的实施和推广带来不利因素,影响了康复护理事业的正常发展。另外,护士对康复护理知识的缺乏,也是康复护理学发展的瓶颈。做为康复护理人员,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知识,掌握哪些专业技能,取得怎样的专业资格,临床上如何开展康复护理都是所面临的问题。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对康复护理人员的从业资格和专业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康复专科护士的培养越来越迫切。
1.4 工作程序康复护士缺乏科学的工作程序。康复治疗工作是一个团队协同合作的项目。医生、治疗师、护士都会参与其中。目前在临床工作中,护士在病人康复的过程中的角色,还是停留在“执行”的阶段,如何更好的在临床工作中发挥护士的作用,如何更好的与医生、治疗师恰当的分工协作,如何为病人提供更好的康复护理,这都需要一个科学的工作程序。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如护理人员严重缺乏等,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护士仍然无法抽身于打针、发药,很多专科地康复护理工作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展,很多工作都停留在口头上的健康宣教,没有真正评估、实施和评价。在工作时间上,有些医院开展晚间进行康复护理,这虽然能够避免与患者日间的治疗相冲突,但是,增加了夜班护士的工作量和负担。
2.发展的方向
2.1 教学。首先,在《康复护理学》教材的编写上,我们应该更着重于护理方面。一些临床实用的康复护理技术应该编入教材里。其次,在教授《康复护理学》的师资方面,我们更应该倾向于那些既有深厚的护理理论知识又有多年临床护理实践经验的专业护理人员,在护理学院应该增加这部分师资的比例。定出的康复护师资格标准培养和选拔康复护师,充实康复护理教师队伍。我们可以从护理学院的毕业生中选拔优秀的护师进行2―3年康复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之能满足和适应康复护理教学的需要。建立康复护理自己的教师队伍,彻底改变康复护理教学由康复医师承担的现状。使学生更多的获得关于康复护理方面的信息。在课程设置方面,增加《康复护理学》的学时,增加临床实习的机会,使学生能更深入的了解到康复护理学的实质。
2.2 临床护理。一是制定专科技术标准规范。在这方面,我们应将现有的康复技术总结归纳,吸各家之所长,建立一套专科技术操作体系。随着康复护理的发展,我们应该对专科技术不断修改更新,不断适应新的要求。二是培养康复专科护理人才。目前,专科护士的培养已经成为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建立一套康复专科护士的培养体系,并规定其准入资格,是康复护理学发展的要求,专科护士在临床、教学、科研方面必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三是建立合理的工作程序。建立合理的工作程序,与康复医生、治疗师分工协作,发挥护理人员的重要作用。随着专科发展的要求,我们应该不断地、主动地参与到病人的康复进程中来,在医院病房、门诊、社区等发挥更多的作用。
3.康复护理服务社会化
【关键词】 专科护理; 骨折; 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3-0078-02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Associated Specific Nursing in Preventing the Complications for the Old Diabetics who Suffered from Fracture/LI Yu-fang,ZOU Jian-ying,LIU Mei-mei.//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12(13):78-79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methods and effect of associated specific nursing in preventing the complications in the old diabetics who suffered from fracture.Method:The rat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ld diabetics who suffered from fracture was compared between using the daily nursing and using the associated specific nursing by retrospective analysis since 2010.Result:The rate of complication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by using the associated specific nursing than using the daily nursing(P
【Key words】 Specialist nursing; Fracture; Diabetes mellitus
First-author’s address:Shaoguan First People’s Hospital,Shaoguan 512000,China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不足或作用欠佳而影响骨组织代谢,易发生骨质疏松及骨折[1],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较严重及营养差,免疫功能低下,在意外受伤后骨折的几率较高,骨折后容易引起手术切口感染、脑梗死等严重的并发症并可危及生命。正确得力的康复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了尽量减少该类疾病的发生,笔者所在科在总结自我经验及学习外院临床经验的基础上,采取联合护理专科小组改善老年糖尿病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系,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共进行的120例老年糖尿病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股骨颈骨折47例,股骨干骨折2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36例,胫腓骨折9例。均进行手术治疗,行髋关节置换术36例,双髋关节置换3例,钢板固定37例,髓内针固定44例。男68例,女52例。2010年以前的患者年龄最大82岁,最小56岁,平均43.5岁;2010年1月-2013年9月的患者年龄最大85岁,最小61岁,平均51.3岁。
1.2 方法
2010年1月以前的58例患者采取日常的常规护理,2010年1月-2013年9月的62例患者联合笔者所在医院骨专科护理小组、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及老年专科护理小组采取了系统护理干预,具体系统护理干预方法如下。
1.2.1 病情评估 要有整体观念,入院后首先骨专科小组要详细询问病史,要了解患者是否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及病史的年限,用药的类型及方法,因糖尿病患者可同时伴有多种疾病,要注意其他系统器官的功能变化,如有无心绞痛、心功能不全及肾功能不全等,并根据病情向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及老年专科护理小组提出会诊申请。
1.2.2 基础护理 老年糖尿病骨折患者皮肤抵抗力差,肢体活动障碍,感觉障碍,反应迟钝,易引起压疮或皮肤感染。应加强皮肤护理,2~3 h给予翻身并保持床整清洁。做好口腔护理,及时清理口腔,保持清洁。鼻饲者每天口腔护理2次,预防口腔感染。
1.2.3 围手术期血糖监测 骨折糖尿病患者由于糖代谢障碍导致伤口感染机会增多,愈合能力降低,因而对骨折糖尿病患者做好血糖监测及饮食指导是手术成败及术后康复的关键[2]。在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指导下进行饮食,糖尿病饮食治疗是一项基本治疗措施。围手术期的糖尿病患者,既要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又要使血糖在许可范围内,所以要根据体重确定每日所需饮食,不能正常进食者可给予静脉营养支持,避免因营养不良造成伤口或切口不愈合[3]。密切观察血糖变化,定时监测血糖,因创伤、手术等应激因素容易导致血糖增高,或创伤后进食量过少等因素导致血糖降低,导致血糖值波动较大,因此必需加强血糖监测。由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成员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宣教,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骨折患者术前、术后注意事项。
1.2.4 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的观察 糖尿病易引起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紊乱引起脑梗死。术后在老年病专科小组指导下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注意有无新的栓塞形成,如突然失语、瘫痪肢体加重、意识逐渐不清等。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实施科学评估,按照存在的问题制订专科护理计划、护理措施,并下达护嘱。落实护理计划,责任护士每周向老年病专科小组汇报护理状况,对复杂个案请老年病专科小组会诊并指导护理。
1.2.5 功能锻炼指导 由骨专科小组织成员指导责任护士,术后8~12 h用四肢循环泵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形成。术后当天指导患者做踝关节屈伸运动及股四头肌主动收缩活动,术后4~5 d做屈膝屈髋练习,范围由小到大,屈髋不超过90°。
1.2.6 预防误吸 糖尿病患者易并发感染,尤其是术后受麻醉影响,咳嗽反射减弱,痰不易咳出,吞咽反射减弱,饮水、进食易引起呛咳,引起误吸。护理人员要定时给患者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多咳嗽,促进痰液咳出。
1.2.7 心理护理 老年糖尿病伴骨折患者心理状态复杂,早期怕痛,易烦躁,情绪低落,出现悲观情绪。且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记忆力、视听力减退以及出现反应速度慢、思维过程改变、语言沟通障碍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最大限度为患者解除心理痛苦和焦虑,尊重理解患者。主动接近患者,注重与患者沟通感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交谈。多宣传康复知识,逐渐培养患者对生活的适应能力,树立长期康复锻炼的信心。对心理障碍明显的患者可进行心理疗法,通过音疗和生活锻炼转变患者的异常心理。同时,为患者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休养环境。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实施联合专科护理系统护理干预后,低血糖、高血糖、深静脉血栓、脑梗死、误吸、伤口不愈合等并发症明显低于日常护理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不同护理方法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方法 低血糖 高血糖 深静脉血栓 脑梗死 误吸 伤口
不愈合
日常护理(n=58) 4(6.90) 4(6.90) 5(8.62) 4(6.90) 4(6.90) 5(8.62)
联合专科护理(n=62) 1(1.61) 1(1.61) 2(3.23) 1(1.61) 2(3.23) 1(1.61)
3 讨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较严重及营养差免疫功能低下,在意外受伤后骨折的几率较高,老年糖尿病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与患者康复有着重要联系,涉及到骨科手术后康复、糖尿病及脑梗死等并发症的护理,但又不是几种护理的叠加,过去主要是采取日常的基础护理,主要是凭经验对患者进行感性评估后对症处理,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于是,就需要更专业的专科护理。近年来,专科护理在我国广泛推广,随着护理向专科化发展,护理人员目前的知识和技能,已不能满足专科化的需求,需要更多的专科护士服务于临床。专科护士是指有高等教育背景,在某一领域或专门的护理领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较高的水平和专长的专家型临床护士;专科护士在保证患者得到专业化、高质量的医疗护理中发挥着医生和一般护理人员无法替代的作用,专科护士在临床一线起咨询指导作用,其权威定位得到认可[4]。专科护士主要针对复杂病例进行处理,利用系统的考核与监测等,保持和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并协调其他医疗资源,如转诊、会诊等;教育的对象涉及患者、家属、护理人员等;根据专科护理特性,提供专科意见,发挥自己在该领域的学术专家指导作用;在护理研究方面,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根据学科发展方向,进行护理研究[5]。专科护理查房关注专科护理问题,通过对患者的查体评估,了解病情,解决患者现实存在和潜在的护理问题,提出各专科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全方位准确应用于临床,提高了护理质量。如骨科专科制定了包括外周血循环护理单、断肢再植/皮瓣移植组织血运观察护理单、深静脉血栓观察护理单、外固定(牵引、石膏、夹板、外固定架)等专科护理单,这些专科护理单涉及了骨科专科临床护理与康复护理的内容,对骨科护士实施专科护理行为起着指导意义[6]。但是骨科病房中只有骨专科小组,而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及老年专科护理小组成员多位于其他科室,骨专科护士对糖尿病、脑梗死的预防处理不如糖尿病专科及老年病专科护士专业,联合才能达到资源有效整合。笔者所在科于2010年1月后对老年糖尿病骨折手术患者采取了联合骨专科小组、糖尿病专科小组及老年专科护理小组织共同的护理干预,患者深静脉血栓、低血糖、高血糖、脑梗死、误吸及伤口不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2010年以前的日常护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P
随着社会老龄化及饮食结构、生活习惯改变,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7],老年糖尿病骨折患者也不断增多。如何为广大老年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是护理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难题[8]。随着中国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医疗保健服务需求的提高,中国护理必然走向专业化[9]。护理专业化对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并发症发挥了积极作用[10]。大力发展专科护理,并提倡多专科护理小组协作,对提高护理质量有深远的意义,但由于我国专科护理起步较晚,专科护士相对缺乏,多专科护理小组如何协作发挥最大的作用,尚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探索。总之,护理的专科化发展是未来临床护理发展的策略和方向。
参考文献
[1]沈稚舟.糖尿病慢性并发症[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306.
[2]余春华,聂陆娥.血糖监测与饮食指导对骨折糖尿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06,7(8):152-153.
[3]陈亚庆,舒红文,骆玉秋,等.社区糖尿病病人饮食治疗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03,17(3A):268-270.
[4]曹轶.我国专科护士的培养与发展[J].护理研究,2007,21(2B):385-387.
[5]董巧亮,黄金.我国开展专科护士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12,12(4):79-82.
[6]何巧玲,刘翠青,张红.骨科专科护士对骨科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0,31(156):2046-2048.
[7]全国糖尿病协作组.1994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J].中华内科杂志,1997,3(6):384-389.
[8]刘雪琴,李漓,HERR K.美国老年护理的发展经验对中国护理的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2):950-952.
[9]冯金娥,杨丽黎,叶志弘,等.美国护理专业化发展回顾及对我国护理发展的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6):503.
2010年卫生部开展了以“落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积极响应卫生部号召,我院在院领导和护理部的支持、指导下,以骨科病房为“优质护理示范科室”,优化护理服务流程;转变护理人员服务理念;加强基础护理,提高专科护理,提升患者满意度;探索管理新模式,提高管理效能。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工作得到了患者的认可,效果如下。
优化护理服务流程
设立方便快捷的入院流程:目的是给患者在第一时间感受到护士的贴心服务,让患者及家属有安全感,从而能很好的配合我们的治疗和护理。
细化责任分组:小组包干实行固定小组的责任制护理模式,使护士和患者均相对固定,便于护士在一段时间内固定管理同一组患者。
修定了岗位职责:确保落实到位调整责任组长的岗位职责,实行8小时上班24小时负责制。
改变了传统的护理排班模式:满足患者在最需要生活护理的高峰时段(晨晚间)增设了护理班,充分利用人力资源。
简化病历书写:取消了一般护理记录,实行表格式记录,重视护理文书的内涵质量,既节省了护士的书写时间,又不遗漏重要内容,“达到了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的目的”。
围绕“优”字下功夫,拓展护理服务项目:在强化沟通技巧,规范服务礼仪的基础上,开展人性化、亲情化护理服务,在病区悬挂各项基础护理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及出入院患者护理服务流程、分级护理制度及温馨提示牌,如:“小心地滑,严防跌倒,您洗手了吗,你戒烟了吗”等。
在专科特色服务方面:建立了科室文化宣传栏,专门制作了专科疾病知识展板、专科检查和治疗注意事项、专科疾病健康教育宣传单等,为患者尽快康复提供了健康知识和行为指导。
转变护理人员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优质护理服务首先要加强基础护理,然而有不少护士觉得干的是洗脸洗脚的活,会不会使护士原本就不高的社会地位更低呢。我院及时进行了动员教育,组织学习优质护理文件,编排护理情景剧表演,使护理人员对新修订的各项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做到心中有数,按规范要求各岗位工作的执行流程,注重环节质量,以保证患者得到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召开护患座谈会,征求意见和建议,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加强对输液患者的液体巡视,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以及向患者介绍输液的用药目的等,打破常规思维,变患者要我服务为我要为患者服务,让患者在医院里始终感到特别安全、舒适、满意、放心,使护士主动参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来。
加强基础护理,提高专科护理,提升患者满意度
骨科的基础护理工作量大,有效调整基础护理工作的时间和护理人员的休息时间,把基础护理内容细化,要求每天保证床单位清洁、平整无污渍,患者面部、头发、口腔、会阴、足部清洁干净。洗脚可以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像脊髓损伤的患者,由于神经营养障碍,足部非常干燥,有的出现皲裂,护士不厌其烦地打热水洗脚。对于骨科大手术后患者,每周为患者床上洗头1次,增进了患者的舒适感,主动倒水并督促其饮水,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对于新入院的患者,当班护士要完成卫生清洁工作,如皮肤清洁、剪指甲等。每天下午责任护士到床前进行详细全面的健康教育,解决患者提出的疑问,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影响疾病恢复的不良情绪,做出正确的指导。骨科多数是卧床患者,翻身很重要,护理人员认真评估患者,根据病情确定翻身的频率和幅度,给予患者舒适的姿势,保证需要协助翻身的每一位患者全程护理人员翻身。骨科术后患者大多需要进行康复功能锻炼,护理人员扎实学习康复锻炼方法,不断总结经验,逐渐形成每种疾病的康复锻炼体系,责任护士组每天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每位患者的功能锻炼计划,每次给患者演示,直到患者熟练掌握,被动与主动功能锻炼,深得患者信赖,并配合其他护理用具,使患者早期达到功能康复,提升了护士的专业技术价值。针对不同的患者制定了出院后的康复功能锻炼计划,将患者康复指导由医院延伸到家庭,并接受患者康复方面问题的咨询与技术指导。经过2年的临床实践,危重患者、一级护理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健康教育覆盖率和知晓率等月月达优;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升了护士的整体素质,护理组荣获市级优质护理服务先进集体一等奖。
护理后果是当前护理学研究的课题之一,随着近年来卫生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卫生服务系统已在规模、形式、管理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发生了质的改变。首先,注重最佳的效/价比;其次,要求在同样的成本下获得最优质的服务;第三,对护理质量有了更高的标准。因此,护理后果成为护理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1] 。在国外,出现了各专科的护理后果的测量、管理、评价的研究实践活动,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国内,有部分护理专科正在探讨、实践护理后果的管理,也收到了不同程度的效果。在临床实践中,护理后果的好坏,体现了护理价值的高低 [2] 。故护士必须认真注意护理后果这个问题。而护理后果的确定也在不断改变。80年代前,主要是主观判断的,而不是通过科学测量来确定的 [3] 。而现在,护理后果的确定是复杂多变的,要想达到一个理想的护理后果,首先,要从护理后果的研究开始,对后果的测量、管理、评价、循环推进,不断完善,达到改善和提高护理后果的目的。
由于神经外科专业的特殊性,疾病的治愈标准与病人的心理康复标准有一定的差距,护理后果的测量和评价有极大的难度。因此,要按照一定的目标实施护理,达到预期的护理后果,后果管理就尤为重要,它决定着护理后果的质量。后果管理也随神经外科专业和护理专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而标准的后果测量、管理及评价指标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推出和更新,为达到最佳的护理后果提供了条件。
1 专科特点
近10年来,神经外科护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过去,神经外科病房硬件设施落后,环境管理跟不上,长期卧床,昏迷病人多,并发症也多,如:褥疮、肺炎、营养低下和肢体挛缩等时有发生。因此,病人住院时间长,护理工作量大,家庭和社会负担重,对病人的康复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专科护理技术也相应增强,监护设备的不断更新,病房设施逐步改善,护理体制亦由功能制护理到整体护理,护理模式的转变对神经外科病人实施全程护理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减少了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约了卫生资源,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于是,医生、病人、家属以及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尤其是对护士的要求也更加严格,要求护士既要有精湛的专科护理技术和湛深的理论知识,又要有很强的管理能力。使病人从入院、检查、治疗、手术到出院的服务工作和健康教育更加细致、周到、及时、全面。针对这些发展需求,促使护理管理部门必须采取新的护理管理方案来促进护理后果的改善 [4] 。
2 管理策略
一个科学、全面的护理计划制定,并能完整地实施,可以直接促进病人的康复程度。一个优良的管理策略,并能及时实行,可以大大提高护理质量。
2.1 建产规范化病房 神经外科的病人应该相对按病种分区收容。如颅脑外伤、颅内肿瘤、神经功能性疾病、脑血管疾病等。同时也要相对按病情的轻重程度分区,如术前准备、术后复苏、重症监护、功能康复等。护理人员也应随之相对固定,进行专科的专业化培训,使他们专而又专,便于护理后果的管理和监控 [5] 。
2.2 培训神经外科护理专家 [6] 普通注册护士,在通过3~5年的神经外科临床实践及专科培训后,能完成难度较高的专职工作,再通过接受高等护理教育,不断完善更新知识,然后回到临床直接参与护理活动和护理研究。通过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反复培训方法,使她们具有湛深的护理理论知识和精湛的护理操作技术,通过考核、评审、选拔出一批神经外科护理专家,主动参与护理管理,为后果管理增加力度。当然,经过这样一个过程的培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护理专家的,实际上,只有一小部分人能达到高层次的护理实践要求,从而成为护理专家 [5,7] 。因此,护理专家的培训,在后果管理中十分重要。
2.3 扩展护士继续教育的内容 根据对护士基础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再对她们进行专科特定课程的培训,包括护理后果管理知识的学习。同时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知识讲座,如立体定向技术、介入治疗技术、神经导航技术等,使护士在神经外科专业护理方面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并能胜任神经外科所有类型疾病的护理 [8] 。
2.4 发展多科合作护理 它由神经内、外科,矫形外科,呼吸科,营养科,康复理疗科等护理人员组成,最好还要有1~2名医师参加指导。多科合作护理组的职能是检查护理程序的实施,测定护理后果,确保护理质量。它还能帮助分析影响神经外科病人护理后果的因素,提出护理建议,总结护理经验,提高后果管理的质量。
2.5 实行标准化护理 标准化护理是整体护理模式的具体体现,后果管理者要研究和发展神经外科病人的标准化护理。目前,整体护理模式已在各大医院普遍开展,标准化护理程序和护理措施已在多个神经外科专科实施,已被绝大多数护理人员和管理者所接受,并得到了专科医师的支持和协助。标准化护理是提高护理后果质量的重要保证。
2.6 建立护理后果管理的数据库 由多科合作护理组和管理者对病人的住院时间、经济消耗、护理质量、康复程度、工作人员和病人满意度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选择和归纳,并测量其在护理过程中所占比重,将这些数据通过计算机处理,建立病人护理后果测量、管理系统,来完善护理后果的管理。现在美国已有医院研究、开发了矫形外科病人后果的数据库 [9] ,它对其他专科的后果管理同样有着指导作用。
2.7 重视护理后果的管理 护理后果的管理是护理管理的内容之一,重点是开发、研讨神经外科护理后果的测量、评价标准等实施方案,它包括发展多科合作护理,以及使用现代护理方法学对人员、物资、经费进行合理、有效的分配和使用,从而增强后果管理的效果。
总之,在医疗实践服务活动中,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和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来监督和指导,使之达到理想的护理后果。
参考文献
1 黄津芳,毕娜,胡学君,等.美国护理结果管理研究进展.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8):347-350.
2 prevost s.nurs clin north am,1997,32(3):71.
3 strickland ol.nurs clin north am,1997,32(3):495.4 brooton d,naylor md.image,1995,27:2.
5 李亚洁.重组专业知识结构,维护护理专业独立性.南方护理学 报,2001,8(1):2.
6 王蓓,周立.美国临床护理专家发展现状.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6):249-251.
7 葛铭.如何成为临床护理专家.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1):17.
关键词:健康教育;康复科护理;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认知不断更新。现代医学已从单纯的疾病治疗转变为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四位一体"的新模式。康复医学做为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治疗、训练等问题。目前大多数医院康复科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薄弱,健康教育无法满足患者对康复知识的需求,阻碍专科化发展。而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变为现在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1]对护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我科自2003年7月起,将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康复知识做为科室重点,由医生、护士、治疗师组成健康教育团队,"一站式"系统化从患者入院至出院全过程,提供个性化的康复知识宣教与引导,取得很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方法
1.1"一站式"健康教育理念 此观念盛行于欧美康复医学领域,认为健康教育不只是护士的工作。在康复医学领域,医生和治疗师应做为主要力量更多的参与其中,从患者住院直至出院、回归家庭的所有环节,康复知识指导和教育都应该无缝链接的贯穿始终。
1.2准备阶段
1.2.1 人员的准备 我科由科主任带头,医、护、技骨干力量组成健康教育团队。
1.2.2健康教育资料的准备 以运动医学、康复医学、中医针灸传统医学三大块为主,从医疗、护理、康复治疗三方面入手,整理国内外本专业最前沿资料。团队成员逐一审核,达成一致版本,从疾病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护理、康复训练等方面形成系统的宣教资料并配相应图片,以病区墙壁图版、资料册、视频的形式,方便患者学习和练习。
1.2.3 工作模式的转变 全科人员转变思想观念,改变过去不统一的宣教方法。治疗师相对固定的管理病房,可以较全面了解每1例患者的病情。每日由主管医生、主管护师、病区治疗师共同查房,了解患者的治疗康复状态,有针对性的进行康复计划调整,共同进行康复知识的宣教。
1.3 实施阶段
1.3.1 收集健康教育问题资料 患者入院后治疗师、护士通过交谈、询问、查体、查阅病历资料等方法收集资料,分别完成康复评定表和入院护理评估单。根据个人评估情况,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出初步的康复方案和健康教育内容,并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时间排序形成计划单,教育内容在住院期间补充修订,每项教育内容可重复实施和评价。
1.3.2 确定教育目标
近期目标是住院期间熟悉自身疾病知识,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护理、治疗,加快康复进程。远期目标是使患者及家属建立正确的行为和日常生活方式。
1.3.3 实施教育计划
1.3.3.1住院期间 主管护士和治疗师按照制定的康复计划,分工协作进行。护士根据教育计划,遵循个体化原则和分阶段的原则进行教育[2]。上午是我科治疗相对集中的时间,患者在病床接受针灸、主被动功能训练,由治疗师进行系统的的康复指导和练习,如针灸的注意事项、疗程、关节松动、肌肉力量的锻炼。治疗同时静脉输液,主管护士从护理角度进行心理疏导、防跌倒、药物作用、化验检查结果、早期功能训练的好处及注意事项等详细讲解,使患者更加加深了解。下午是我科机器理疗和在功能训练厅训练时间,以疾病分类通过播放视频、图文、训练器械、示范等方法由治疗师进行指导。如颈椎操、锻炼腰肌力量的"飞燕式""拱桥""五点支撑",偏瘫患者步态、平衡练习等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易于每个患者及家属接受。
1.3.3.2 体现个性化的教育特点及康复评定 不同患者的社会背景、文化程度、年龄段不同,其疾病进程、健康问题和心理状态也不同。我们以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为指导,进行有效的个性化教育。主管治疗师和护士根据每个患者的康复计划、有针对性的实施康复及教育,建立定期康复评定机制、分别为首次、住院期间3~5d、出院前这几个阶段。收集患者康复进展情况、医生的反馈、家属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修订完善,使每个患者享受最完整的康复指导。
1.3.3.3 出院指导及家庭康复计划制定 患者出院时按照医生的目标,主管护士和治疗师从心理、饮食、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方式、复诊等几大方面进行出院指导。一方面由治疗师制定家庭康复计划,教会患者及家属。特别对行动不便的患者提出家庭改造方案,以利于如轮椅等辅助工具的使用。另一方面护士建立健康档案和定期随访制度。每周电话随访及指导,对患者的问题及时解决。
2结果
根据"患者对科室满意度调查表"、"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等反映出。自我科实行"一站式"健康教育模式以来,患者对疾病康复信心增加,主动参与康复的意识、依存性、康复知识知晓率提高,平均住院日数缩短。医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增加,治疗师的职业成就感增加。
3 结论
健康教育是传授健康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涵。传统的健康教育大部分由责任护士实施。健康教育通过研究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以此来影响人们的行为[3]。因为护理工作繁杂琐碎,工作量大,且时间和精力有限。因此,在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随机性大,往往缺乏计划性、针对性、时间性和规范性[4]。导致健康教育的效果不理想,对其康复进程产生一定影响。实施"一站式"健康教育模式后,护理人员的康复理念、技能提升,使康复护理工作更加全面化、制度化,有利于向专科发展。随着时代进步, 现代医疗过程中更加强调人文关怀, 即在治疗过程中, 时时刻刻为患者着想, 以有利于患者康复为终极目标, 全方位地提供贴心、 周到的服务。"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强调在护理过程中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尽可能地满足患者的要求,只有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获得舒适和满意,才能保持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主动参与到护理工作中,保证护理的效果[5]。
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产物,医院健康教育是促进医院由单纯的治疗向预防、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保健服务转变的重要手段。而"一站式"的健康教育模式,恰好是将康复医学专业的发展与现代医学理念相结合。健康教育是经过一定的教育过程, 让人们拥有自我保健的能力[6]。患者的康复观念改变,最大程度的恢复生活能力,提高生存质量,重返家庭,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 胡静超,姜安丽 . 国内外护理学分析研究现状 [J]. 护理研究,2014.3.
[2]李英辉,汤仕忠,陈文姬,等.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情绪和糖代谢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08,6(12):1279-1280.
[3]张丹.健康教育在外科护理应用中的重要性[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7):90-91.
[4]张锦玉,我国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现状与发展[J].护理杂志,2009,26(1A):32-33
关键词:精神专科 住院部 护理单元
Abstract: The design of psychiatric hospitals need to determine the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hospital. The inpatient department of psychiatric hospital especially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can start to grasp from setting the proportion of outpatient departments and hospital departments,building normal space, and designing nursing unit,ward beds,living area, etc.
Key words: Psychiatric Inpatient department Nursing unit
目前,我国精神专科医院的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们在设计时,首先要了解精神疾病的种类以及精神疾病治疗和身体疾病治疗的手段有什么不同,设计上有哪些特殊要求;其次要对国内已经建成的精神专科医院进行案例学习,了解他们的科室设置、各部门的布局和大小,在使用中有哪些优缺点,流程和管理有哪些特点;最后再结合自己的项目和院方充分沟通后,确定设计方案。
我认为,精神专科医院住院部的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合理确定门诊与住院部的设置比例
《精神专科医院建设标准》对医院的各科室设置比例有基本规定,该比例是根据全国390所医院的问卷调查总结出来的。而我国地域宽广,各地区的经济、文化差距很大,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各类用房的比例一定要根据医院的实际需求、当地的经济情况、疾病特点、医院的平均住院周期来做出适当地调整。
根据笔者对综合医院的调查,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明显呈现“小门诊、大住院”的趋势,小到日门诊量和实际开放床位的比例只有0.8:1,而经济发达的地区则是“大门诊、小住院”的特点,大到9:1。因此建立在日门诊量:床位数=3:1基础上的各类用房的比例就值得研究,不能全国各地一刀切。精神专科医院各类用房的比例也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
二、营造正常的建筑空间
传统的精神专科医院用大铁门、铁栏杆将患者困在病房内 ,让人联想到的是监狱。这种建筑环境不仅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反而会增加患者的恐惧感和对治疗的抗拒。
现代精神专科医院的建筑空间设计要求不要让患者在心理上产生和常规生活特别大的反差,建筑设计要有利于让他们消除“生病状态”和“健康状态”之间的严格界限。因此,尽量营造出一种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状态,使患者被包容在一种“正常”的环境中,这是新的精神专科医院的设计原则。
医院的安全措施也要与建筑浑然一体,不能让患者产生被关在监狱里的感觉。患者只有以轻松、放心、愿意接受治疗的心态住下来,消除了不安和敌对情绪,缓解了紧张气氛,才能使精神专科医院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另外,精神专科医院的建筑空间和色彩的设计也构成了对患者治疗的一部分,在空间的设计和颜色的使用上也要充分考虑患者的需求。
三、护理单元的设计
(一)五大基本区域
由于精神疾病治疗的特殊性,它的护理单元与身体疾病护理单元不同。大多数精神疾病患者的身体是健康的,他们白天不需要也不能总躺在床上,治疗也在白天进行,在住院部里需要设置一个集中的治疗区。精神疾病有一个很大特点是通过娱乐、手工等进行康复治疗,所以住院部里还要有集中活动区。精神疾病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特别差,在生活上需要护士照顾,因此还要设置配餐室和餐厅,由护理人员来照顾他们进餐,甚至他们洗澡、洗衣也需要护士帮助。根据以上特点,精神专科医院的护理单元一般分为:医护工作区、病床区、治疗区、集中活动区、生活区五大区域。
(二)规模不宜过大
精神疾病患者本身不会主动诉说病情,甚至还会隐瞒病情,欺骗医生,医护人员要随时观察其病情的变化,护理工作比身体疾病的护理工作繁重得多,所以精神专科医院的护理单元规模不宜过大,德国的精神病护理单元的床位数在20~25床之间,比其他综合医院的床位数少10床左右。我国由于人口多,医疗资源少,护理单元可以稍大些,建议设在25~30床位之间。
(三)安全设计
在护理单元的设计中,安全的设计十分重要也很有讲究。一是要保护好医护人员,让他们有安全感,一般采取两个医护通道的设计方式;二是要避免患者逃逸,过去的做法是利用铁栏杆、铁门,但是这对患者的康复不利,也影响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的心理。现代精神专科医院防逃逸的方式是将建筑本身融为一体,让患者感受不到防逃逸的措施存在但是又能起到防逃逸的作用。
四、病房的床位设置
以前精神专科医院多设大病房,甚至有的几十人一间,这虽然利于医院管理,但是多人集中在一个大空间的模式离患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太远,不利于他们的康复,不值得提倡。
病房的设置以三人间为主,适当的设置两人间和六人间。精神专科病房要比身体疾病病房大,主要是精神患者在服药后会大量出汗,产生异味,把病房设计得大些,利于通风。
五、生活区设计
精神疾病患者的自理能力很差,他们的生活需要护士全程照顾,有的患者会暴饮暴食,而有的会拒绝进食。在进食过程中往往要有护理人员在旁边帮助其分餐,守着其进餐,以保证正常的饮食摄入量。一般精神专科护理单元内都会设置集中就餐的餐厅和配餐厅,餐厅的大小要满足患者集中就餐和护士分餐的需求,当然也有一些餐厅是设在高端病房内的,这种做法在国内比较少。
六、卫生间设置
病房卫生间的设置一样分为集中设置和设在病房内两种。由于管理上的要求,多数医院倾向于集中设置卫生间、盥洗间、洗澡间、洗衣房以及衣服晾晒空间,也有的医院不在护理单元设置洗衣房和晾晒间,而是采取医院集中洗衣的做法,这些都要根据护理单元内的病种情况及医院的管理模式来确定。
七、探视区设置
家属探视区是精神专科医院设计的一个特点。很多患者住院时间长,平时又无家属陪护,他们很想念家人,有的人会因此而偷偷逃逸。患者在康复期需要取得家人的配合,让他们和家人多沟通,解除后顾之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设置一个适宜的探视区是必需的,一般探视区设在病区的入口处。
八、安全设计
安全设计中还要有防止患者自杀、自伤的考虑,比如在热水供应、管道设计、电器插座设置等方面精心设计,不能供应能烫伤的热水,不能有外露的水管,不能有外露的插座,等等。
关键词急性脑血栓护理干预早期康复康复效果
急性脑血栓临床比较常见若不及时治疗病死率较高尽管经过治疗有些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致残率偏瘫是常见的后遗症护理干预对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为探讨护理干预对促进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的临床效果11年8月~1年7月收治急性脑血栓患者9例现将干预效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年8月~1年7月收治急性脑血栓患者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观察组男61例女例年龄51~78岁平均65.岁;对照组男6例女例年龄5~79岁平均671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方法:对照组给予专科性的药物治疗和一般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方法:①加强心理疏导:专科护士向病人说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及方法对患者实施心理康复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疏导和安慰患者突然得病心里承受不了思想压力大在这个时候患者的家属一定要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做好思想工作取得患者的配合分析和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动激发其对生活的信心。②加强语言训练:编制语言训练计划与方法让患者练习张口、闭唇、鼓腮、伸缩舌等以改善口面肌肉运动先从单音开始训练如“吧”、“咦”、“啦”进而短词、短句再进展到较长、较复杂的句子。训练原则上由简到繁反复练习坚持不懈。③加强肢体功能锻炼、翻身动作:按症状轻重不同选择不同的指导患者急性期床上的患肢摆放翻身1次/~小时以免瘫痪的一侧长期受压形成褥疮翻身时做一些主动或被动活动锻炼逐渐增加肢体活动量。协助翻身和督促患者早期床上的桥式肢体运动并协助患者练习抬头、坐起、挺胸、挺腰、抬臂、练习腹肌和臂力为站立行走创造条件。④行走训练:训练患者平衡协调能力行走时嘱患者抬起头眼睛向前看在第一阶段基本巩固后注意活动量应逐渐增加可常做些扶物站立、下蹲等活动还可在原地踏步轮流抬两腿。⑤上肢功能的康复护理:康复过程要有节奏性不能过于快速5而是应该坚持有一些过度的比如应从大关节被动运动逐步过渡到小关节被动运动。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经过护理干预基本治愈1例显效6例有效6例无效例总有效率97.1;对照组基本治愈5例显效例有效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8.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提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讨论
急性脑血栓是一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常见心脑血管疾病。临床证明病后半年内为最佳康复期。本组对急性脑血栓患者进行积极治疗和有计划、有步骤的康复护理如心理疏导、语言训练、肢体功能锻炼、行走训练和上肢功能的康复护理等进行早期积极正确的护理干预促进神经侧枝循环或神经轴突、突触联系的建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本组资料结果显示:观察组经过护理干预基本治愈1例显效6例有效6例无效例总有效率97.1;对照组基本治愈5例显效例有效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8.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参考文献
1陈秀琼,阳初玉,庞国防,等.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9,1(1):8-11.
赵伟,杨敏,郭春妮,等.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9,():76.
催世香,邓宝凤,朱一英,等.对8例AR病人的心理状态分析和心理干预[J].中华护理杂志,,9(8):6.
引导专家进社区。建立上级医院医师到社区坐诊制度,在每个社区至少安排集团医院3名医师进行日常门诊,承担社区门诊、参与社区查房、指导病历书写、开展儿童保健、协同上门服务、组织健康教育,专科医生定期开设专家门诊,帮助社区医生处理疑难杂症、教学查房,受到社区好评。
引导技术进社区。根据社区群众疾病谱和实际就医需求,指导社区规划建设慢性病特色专科,目前,集团各社区已分别建成了糖尿病、高血压、肾病、中医药等慢病特色专科。利用医院护理品牌优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进社区,在七里甸社区建立“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点”,加强社区内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优化护理服务、和谐护患关系,为病人提供安全、专业、主动和连续的优质护理。
引导资源进社区。一方面,集团对社区建设加大资金投入,3年共投入500万元,推进社区的标准化建设,为社区配备数字摄片机、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子胃镜等医疗设备,提高社区诊断水平。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集团临检中心、影像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物资采购中心、专家会诊中心的作用,促进医院与社区业务合作,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社区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