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市场经济形势分析范文

市场经济形势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市场经济形势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市场经济形势分析

第1篇:市场经济形势分析范文

在经济和金融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境外上市逐渐成为证券市场开放的重要发展战略。发达国家由于本国资本市场发展比较成熟,上市资源已被高度挖掘,投资者的行为也相对理性,为了增加投资热点提高市场流动性,这些国家的证券交易所纷纷开设“国际板”积极吸引境外公司境内上市。这势必会对境外证券市场以及境外上市公司母国的证券市场产生冲击和影响,这些冲击和影响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也是各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和证券交易所国际化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研究的视角从较多层面展开,但是关于境外上市对本土市场流动性溢出效应的研究,因为其鲜明的现实意义而尤其引人注目。然而,国外学者关于跨境上市对境内、外证券市场流动性影响的研究以及针对企业境外上市以后影响投资人交易地点选择的相关因素方面的研究,由于研究角度以及研究样本选择的差异性,所得的结论也存在诸多分歧,难以达成共识。本文对这些研究的结论和分歧进行了综述、比较和展望,以期对我国学者的理论研究以及我国证券市场的实践提供借鉴。

二、境外上市与交易量可能流向

所谓流动性溢出效应是指当交易量涌至一个市场,该市场的流动性获得改善的同时将对其他市场的流动性造成衍生性的影响,影响方向可以为正也可以为负。企业境外上市可能会导致交易量与资金转移至境外市场,从而打击本土市场的流动性;或者交易量与资金逐渐回流到本土市场,使本土市场流动性获得改善;也可能会同时提高国外市场及本国市场的流动性从而营造出一种双赢局面。从现有研究文献来看,三种影响方向均有相应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支持。

(一)交易量流向海外市场

Amihud和Mendelson(1988)指出:“流动性是市场的灵魂,流动性是市场的一切”。如果由于缺乏流动性使委托不能成交,那么股票市场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必要。跨境上市为本国企业扩展了融资途径的同时,对境内外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企业境外上市数量的增加使得国内市场的资本量以及交易量逐渐外移,这在短期内会对留在本国的企业的流动性造成伤害。在市场处于低流动性水平下,交易所仍须支付庞大数额的固定成本(如:结算系统、维持交易),这将大幅提高政府培育尚未发展完善的本国交易所的难度,并且伤害该企业在本土市场的流动性,此时便产生负向流动性外溢效果。

Chowdhry和Nanda(1991)提出的证据表明,一家国际化企业选择交易成本相对较低,并具有良好的市场流动性的国外市场上市,会使得原先在本土市场的交易量锐减。Chordia、Roll和Subrahmanyam(2000)发现,个别企业的流动性可能会受到所处的市场整体流动性的影响。跨境上市企业的交易量向境外市场集中,将削弱本土市场的整体流动性,进而对本土市场个体企业的流动性造成负面影响。Claessens等(2002)将“国际化”公司定义为从事跨境挂牌、跨境交易、跨境融资三种活动的企业,选择1975-2000年间共77个国家的数据以及起始于1983年的个别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驱动三项跨境活动的因子和驱动本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因子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伴随着一国经济基本面的改善,当地交易所的交易量也随之增加。但是企业为了追求更低的资金成本和更高的市场流动性,借以提升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企业在国外的活动比率也同时会上升。因此,经济基本面发展向好虽能增加本地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但也可能加快企业的交易量(资金)外移至国外市场的速度。尤其是在法律体系缺乏效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低以及流动性较差的市场,企业交易量外流到境外的倾向越明显。Claessens等(2004)随后又进一步指出,完善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以及较高的市场开放性,能够推动当地股票市场的发展。并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法律与行政法规(lawandorder)的健全度、股东权利保护、通货膨胀率、政府财政赤字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资本账户自由程度、总权益资金流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股票市场自由程度等经济环境基本面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本地市场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国际化的进程。也就是说,本国的资本市场发展程度越高,对国际性的资金及金融服务的需求也越高。当本国市场无法满足日益高涨的需求时,企业将转而投向国外市场募集所需资金或进行交易,使得跨境融资活动随之提升。国内市场基本面的向好发展以及经济环境各要素的改善将提高企业对于全球布局的需求,加速国际化程度。因此,国内企业为了提升自身在国际间的竞争能力,将融资活动与交易量逐渐分散至境外,成为无可避免的趋势。Claessens等人进而对各证券市场之间所拥有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认为处于发展阶段的交易所在筹措资金、上市及提供交易服务上,较无比较优势,有关当局应该持续改善经济体的基本面,如投资人保护措施、当地法律系统的质量等,以吸引投资人。这些建议对发展中市场的改善和提高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随后的研究对跨境上市的负向流动性外溢效果提供了重要的实证支持。Moel(2001)以来自拉丁美洲与非洲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选择“市场开放程度”、“流动性”以及“母国市场挂牌公司成长数”三项指标,对新兴市场发行美国存托凭证(AmericanDepositaryReceipt,ADR)对于该国市场发展的影响层面与影响程度进行了检验。但是研究结果对于ADR市场及母国市场在这三项指标上的关联性出现了分歧,ADR市场发展程度对于母国市场开放程度有正面影响,但是,ADR市场的拓展却会对母国市场的流动性以及挂牌公司的意愿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企业大规模到其他市场挂牌上市,会对母国市场产生更大的不利影响。Levine和Schmukler(2003)选择1989-2000年之间,来自55个新兴国家、共592家境外挂牌或发行存托凭证(DepositaryReceipt)的企业,以及2489家留在本土市场的企业作为样本。对企业跨境上市行为对母国市场流动性的影响途径进行了研究。认为企业跨境上市通过两种途径降低本土企业的流动性。第一,也即所谓的负向流动性外溢效果。企业跨境上市后,企业股票的交易量出现外移至境外市场的现象,并且,所有跨境上市企业的整体流动性与其他未跨境上市的个别母国公司的流动性之间具有正向影响关系(即流动性外溢效果),从而造成本土企业的流动性因为跨境上市企业交易量外移而受到伤害。第二,对本土市场交易量的分散。由于跨境上市能提升企业的可见度、声誉以及营运状况的信息透明度,投资人的投资目标逐渐由本土企业转移至跨境上市企业,本土企业的交易量减少,对本土企业的流动性再度形成伤害。Karolyi(2006)以亚洲与拉丁美洲的12个新兴市场国家发行ADR的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并以个别公司为案例,分析了企业发行ADR挂牌对企业本身以及其他其他国内企业的影响。为了检验结果的可靠性,研究中选择了某些控制变量(如亚洲金融风暴、资本市场自由化等),所得出的结果显示,跨境挂牌行为的确可以带给ADR挂牌企业本身相当大的好处,但不会使同市场中的其他企业获益。该研究还发现,未赴美发行存托凭证的样本企业,在本土市场中的质量会遭受大幅侵蚀。

(二)交易量回流至企业母国市场

虽然国内企业转赴其他证券市场上市的现象引发各界担心,然而,回顾学术文献,企业股票交易在长期而言,有向单一市场集中的倾向,且多数情况下,交易量会集中至该企业的母国市场。企业在境外上市一段期间后,将可能观察到该企业股票境外市场交易量递减,而企业母国市场交易量却增加的现象,此即Karolyi(2003)所提出的“回流假说”(flowbackhypothesis)。在这样的情况下,母国市场的流动性并不会因企业赴境外上市而恶化。Karolyi(2003)对1998年11月由德国的汽车厂Daimler-Benz与Chrysler合并成的DaimlerChryslerAG公司所发行的GRS(globalregisteredshare)的个案进行了研究。GRS是一种特殊的证券,投资人得以在全球多个市场以不同的货币交易该证券。DaimlerChryslerAG公司除了在德国的法兰克福交易所挂牌之外,该公司发行的ADR也于1993年在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交易,该公司所发行的GRS同时在该两大交易所交易。

在1998年发行GRS之前,DaimlerChryslerAG公司在美国市场的交易量约占总交易量的35%,但在发行之后的6个月内,该股票的交易量明显回流至DaimlerChryslerAG公司母国的法兰克福交易所,使得法兰克福交易所成为该公司股票的主要市场,最终DaimlerChryslerAG被剔除S&P500指数的成分股之外。Halling等(2004)研究了1986-1997年期间内,111家欧洲企业于国外上市后,其股票交易量随着时间推移的地理分布情形。研究发现,虽然股票的交易量可能短暂地从母国市场分散到境外市场,但大多数样本期间的欧洲企业赴母国以外的欧洲其他国家或美国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及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后的短期间(约6个月)内,企业母国的股票交易量也表现出了异常性升高,这可能是由于该企业的境外挂牌在媒体上引起更多投资人关注的原因。随着检验期间的延长,还可以发现相当高比率的境外挂牌公司的股票交易量,最终仍受原先上市的市场所吸引。这项研究结果代表Karolyi(2003)所观察到的交易量回流至母国市场的情形,并非单一特例,而可能是全球普遍性的现象。同时Halling等(2004)认为企业的交易量之所以会回流,是因为企业最初上市的交易所(该企业母国的交易所)多半已拥有一群庞大数目的散户投资人(uninformedinvestors),而通常散户投资人所聚集的地点,可以创造极高的流动性,使该市场成为该企业股票最具有流动性的交易地点。另外一个原因是信息的获取速度,投资人可能认为具有地理优势的市场能以最快的速度搜集到该企业的相关信息,因为企业的营运总部多半设置在企业母国,因此尽管该股票同时于多个交易所挂牌交易,最后流动性最高的市场仍会是企业母国的交易所。

Witmer(2006)对公司交叉上市或多国市场同时挂牌的情况下,后来选择境外退市的情形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企业境外上市的主要追求目标之一,就是该公司股票的高度流动性,如果企业于境外新市场的流动性不如预期,将提高企业选择在新市场退市的可能性。Fernandes和Migue(2008)通过另一种角度解释了跨境上市股票交易量回流的现象,研究结果显示,当企业在美国跨境上市后,能有效吸引美国与其他各国的机构投资人的目光,同时该企业在母国市场的股票交易量也得到大幅提高,母国市场的流动性因而增加。不同于Fernandes和Migue(2008)认为企业股票交易量回流是因为该股票能有效吸引国外投资人的看法,Gagnon和Karolyi(2010)对506家同时在本国与美国上市的企业样本进行了研究,发现当该企业在境外上市地的流动性表现不佳以及存在其他市场摩擦成本时,将严重妨碍母国与境外上市地两者股价差异的套利活动,如果摩擦成本过高,市场缺乏足够流动性,企业的股票交易量会逐渐流回到母国市场。

(三)境外市场与境内市场“双赢”

关于企业跨境上市后的交易量流向问题,还可能有第三种局面,Smith和Sofianos(1997)的研究发现,企业跨境上市行为对跨境上市所在国和企业母国均可能产生正向的“流动性溢出效果”。他们对128家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跨境上市的样本公司进行检验后发现,跨境上市后半年内该标的公司股票的境外市场平均交易总额大幅上扬,母国市场的流动性也获得显著改善。该证据支持了Stulz(1999)所提出的跨境上市在促进全球化进行的同时,可以提升流动性进而降低公司资金成本的假说。跨境上市无论对母国市场或境外市场的发展都有极大的推动效果,是一种双赢局面(win-winsituation),而非某些学者所宣称的“零和游戏”的局面,即当股票可在多个市场交易时,其中一个市场的流动性改善,将伤害另一市场的流动性。随着全球化、国际化的发展,政府对于资金管制的放松,使企业与其他市场参与者得以自由地进行投资与筹资行为。在全球竞争的压力之下,各证券市场势必会不断完善相关法规与制度,以改善公司治理环境、提高投资人保护程度并吸引国内外企业及投资大众。日益高涨的竞争压力,也有助于各大证券市场积极改善信息环境。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减轻,能增加投资人对国外企业的认同感,丰富企业的投资人组合。所有这些均能够大幅提升各自市场上的流动性,使市场更蓬勃发展。

三、决定交易量流向的重要因子

上述文献告诉我们,企业境外上市会对本地市场的流动性产生影响,影响的方向有正有负。那么影响证券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影响方向如何,对于这些问题国外学者已经从理论和实证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回顾和总结相关文献对我们的理论研究和证券交易所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母国市场散户投资者数量

Chowdhry和Nanda(1991)指出,拥有内部信息优势的投资人会丛聚(clustering)到交易量最密集的市场交易,以掩饰本身所具有的内部情报。通常散户投资者所聚集的地点,可以创造极高的流动性,因此使得该市场能成为企业股票最具有流动性的交易地点。Halling等(2004)对企业交易量回流至母国市场的原因进行推论时,也认为该企业在母国市场已积累为数众多的散户投资者,使得该企业股票在母国市场的流动性特别高,从而导致交易量由国外市场向本土市场回流。

(二)市场信息透明度及市场之间的信息关联程度

Hargis和Ramanlal(1998)发展的理论模型中,预期当母国市场与境外市场相互之间的信息透明程度越高,本土市场的流动性与交易活动越能显著提升。相反地,市场之间的信息透明度差,本土市场的流动性恶化,交易量外移,终将对本土市场的发展造成冲击。另外一项被Hargis和Ramanlal(1998)视为重要因素的是境外上市地的市场规模与信息透明程度,因为新市场的规模越大、信息越透明,能使企业因跨境挂牌行为接触到更多潜在投资者,拓展企业的投资群(Merton,1987;FoersterandKarolyi,1999),进而改善本国市场的发展程度。Domowitz等(1998)构建出了境内外市场分割程度与国内股市变化关系的模型(DGM模型),该模型考察了风险厌恶的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过程,认为股价波动包含基本面波动以及交易摩擦和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波动两个方面,前者由买卖价差和公共信息的方差决定,后者与流动性或交易量成反比。而境外上市对国内股价波动性与流动性的最终影响取决于海内外市场的分割程度(即信息联系程度)。

(三)时区差异、佣金费率及母国市场发展程度

Pulatkonak和Sofianos(1999)选择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254家国外企业1996年度的全球交易数据作为样本,对企业在境外上市后影响企业股票交易量流向的关键因子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三种可能影响企业股票交易活动发生地点的决定因子:国家相关(country-specific)因子、公司相关(company-specific)因子以及发行相关(issue-specific)因子。这些因子总共可以解释64%的样本公司在美国NYSE交易量变化情况。其中,影响最为显著的因子是属于国家相关因子的“时区差异”,当其他条件不变之下,“时区差异”具有40%的解释能力。这表示着当企业母国与境外上市市场位于同一时区时,投资人在新市场的交易活动会较活跃。母国的佣金费率(commissionrate)也是一大关键因子,如果母国的佣金费率相对较低,母国市场在交易量上较具有竞争优势。另一个重要的国家相关因子则是母国为成熟市场或发展中市场(新兴市场),母国市场发展程度较高,则标的股票在境外新市场的交易量会较少。

(四)政府对资金的管制程度

Bacidore和Sofianos(2002)、Rabinovitch等(2003)、Auguste等(2002)以及Melvin(2003)等的研究文献则发现,除了上述文献中的影响因素外,“政府对资金的管制”也是决定企业交易量所在地的因素之一。Rabinovitch等(2003)对来自阿根廷的六家企业,以及来自智利的14家企业,在母国市场以及在美国市场发行的ADR的配对样本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政府对资金流量的严格管制,对于企业的股票流动性具有负面影响。特别是,阿根廷与智利这两个国家,虽具有一定的共同特性,比如,两国都属于新兴市场、市场的交易时间也都与美国市场的交易时间重叠等。但是,在样本期间内,阿根廷政府(相对于美元)采用严格的固定汇率政策,对于资金流量则采取自由的态度;反观智利,在汇率管制上采取富有弹性的浮动汇率制度,但直到2000年以前,智利对于国外投资仍设有重重障碍。因此,Rabinovitch等人的研究可以说是针对汇率制度以及资金流量管制这两种政府干预行为对企业股票流动性所造成的影响的具体检验。研究发现,智利的企业在母国市场与ADR市场的报酬率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可能是由于智利对国外投资设限,导致投资者两市场之间套利困难,从而导致套利成本的增加。以标的股票的日平均买卖价差作为套利成本的近似衡量指标,来自智利及来自阿根廷的样本企业的套利成本分别为1.37%与1.14%,也证明投资者针对智利股票进行套利所耗费的成本相对较高。此外,Rabinovitch(2003)等人的检验结果还指出,相对于阿根廷企业的股票,智利企业的股票在本地市场及ADR市场之间的报酬差异(也就是套利空间)的弥补速度较慢。这意味着较高的套利成本可能会降低价格的调整速度,进而导致较差的股票流动性。Auguste等(2002)与Melvin(2003)的两篇文献对阿根廷在2001年放弃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政策后,阿根廷企业股票在两市场之间的套利过程是否产生不同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两篇文献同时发现,外界对阿根廷比索贬值压力的强烈预期,以及政府施加的资金管制规定,使得阿根廷企业的股价在ADR市场较在阿根廷市场高出了许多,这意味着母国市场与ADR市场之间的股票报酬率存在显著的套利空间。再度为政府对资金流量的控制将导致价格决定过程的低效率,并可能因此提高股票交易成本、恶化流动性提供了支持。其实Errunza和Losq(1989)早就指出,如果政府能取消资金管制,让国际市场共同决定资产的价格,减小单一市场的影响幅度,就能有效分散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同时,资金管制的放松还会对企业的总成交量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提升市场之间的整合性并受惠于市场上的所有参与者。

(五)市场中证券报酬率的相关程度

Baruch等(2005)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模型对跨境上市企业的交易量在地理上的分布情形进行了解释。该模型预测股票的交易活动倾向于发生在同类产业集中的市场。随后该研究选择了1995-2004年来自24个国家共251家在美国主要交易所挂牌的其他国家企业的股价报酬率和交易量的月度数据作为样本,借助企业股票报酬率与市场中其他挂牌企业股价报酬率之间的相关系数来衡量一个市场中的挂牌企业组成成分与该标的企业在产业性质上的相似程度,对模型的结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企业在跨境挂牌之后,有相当高比重的交易量会转移到与该企业股票报酬率较为相关的市场。综上所述,对母国市场流动性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与境外市场的时区差异,母国市场相对于国外的佣金费率,母国政府对资金流动的管制,母国市场发展程度,母国市场散户投资者数量,市场信息透明度及市场之间关联程度,境外上市地规模,市场中的证券报酬率相关程度。其中前三项对母国市场流动性有负向影响,即时区差异越大,母国市场佣金费率越高,对资金流动管制越严,母国市场的流动性越差。后几项对母国市场则产生正向影响,即母国市场的发展程度越高,散户投资者数量越多,信息越透明与国外市场关联度越高,境外上市地规模越大,市场中的证券报酬率相关程度越高,母国市场的流动性越好。

四、国内研究现状

相对于欧美国家而言,我国资本市场和境外上市的历程都比较短,这方面的相关研究也较少,主要集中在对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原因及对公司本身的影响上,多数选择H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如巴曙松(2006)认为国内资本市场的一系列制度性和结构性缺陷所导致的市场低效率是导致中国大陆企业竞相在境外上市的深层次原因。沈艺峰、肖珉和周颖刚(2006)利用双重理论对中国H股公司选择回归A股市场双重上市的行为进行了解释,认为H股向A股市场回归是控股股东在权衡获得对更多中小股东的剥削还是忍受国家更多的剥削之后的选择,该研究突破了国外文献的通常思路,对我国企业交叉上市的特殊性进行了重点考察。关于我国企业交叉上市的动机,潘越(2007)选择了31家A+H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国外学者提出的投资者认知假说、流动性假说、融资约束假说、信号传递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除流动性假说外其余三个假说均获得了实证支持。利用同样的样本数据,潘越(2007)继续对公司交叉上市后所带来的市场反应和公司的长期业绩进行了研究,发现交叉上市后公司的业绩普遍表现为下滑。Jin等(2005)选择53家赴香港上市的大陆国有企业作为样本研究后认为,赴香港上市后样本公司的平均实际净利润、平均实际销售额、平均资本成本均大幅提高,但在股票覆盖率上仅表现为适度但不明显的增加,而且上市没有增加股票回报率,股票平均回报率明显低于市场标准指数的回报率。王景(2007)对企业交叉上市后的市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交叉上市能增强国内股票市场的风险分散功能,而且对国内上市公司有正的净溢出效应。陈国进和王景(2007)针对A+H交叉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则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认为交叉上市给A股市场带来了较强的资金分流效应,对市场流动性产生了负面影响,而风险分散等正面效应并未得到发挥。

第2篇:市场经济形势分析范文

[关键词]周期发展;房地产市场;北京;波动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2-0063-04

近几年,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势头迅猛,房价节节攀升,有言论称,中国房地产发展过热,已酝酿出房地产泡沫,一旦破裂,将对整个国民经济造成无法预想的打击。为探究我国房地产业现阶段发展状态是否健康,与国民经济发展是否协调,本文基于周期发展视角,运用理论分析探究理论层面上房地产市场和经济运行应该存在的关系,并结合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国内发展较早较成熟的房地产市场和经济运行的关系。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理论意义——房地产业作为经济整体的一部分,其发展必然要受到整体经济运行的作用,并对之有所影响。其次是实践意义——理清房地产市场与经济运行的关系,对于明确我国房地产发展所处阶段、预期方向,维护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房地产市场与经济运行互动关系的理论推导

1.1经济波动对房地产市场的作用影响

一般而言,产业周期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即供求力量的对比作用,房地产市场受制于经济波动的作用渠道也是如此,而该作用影响又可以从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角度进行具体分析。

1.1.1经济周期对房地产周期的直接影响

所谓直接影响,即经济基本面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它是从宏观层面研究经济波动对房地产市场的作用机理,通过与其有关联的众多经济变量,从不同方向、以不同程度对其造成冲击。该种外生性的冲击表现在两个方面: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

所谓需求冲击,即经济基本面因素通过影响房地产市场需求对其产生作用。当经济处于上升阶段,居民的现实收入和预期收入都有所上升,一方面带来人们消费结构的优化,从而愿意且能够购买或者租赁更高价格的房地产;另一方面根据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人们的投机动机加强,而房地产尤其是住宅作为投资工具,是分散投资风险的良好品种,因而对房地产的投资购买需求增加。

所谓供给冲击,则是当经济基本面形势向好,同时短期未表现出建筑成本价格上升,房地产供给者预期投资利润率将上升,从而长期来看将增加房地产供应。

1.1.2经济周期对房地产周期的间接影响

所谓间接影响,即经济波动通过非市场机制对房地产周期产生影响,主要通过影响房地产市场微观主体行为而对其产生作用。

(1)地方政府行为对房地产周期的影响集中反映在“土地财政”问题上。1994年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分离,在绩效考核、区域间GDP竞争等背景下,地方政府采取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方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因而,地方政府行为对房地产周期的影响,主要通过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的博弈行为得以体现。

(2)房地产企业通过垄断定价对房地产周期产生影响。根据西方经济学对四种市场类型特征的描述,可以界定我国房地产市场属于不完全竞争市场,即在房地产市场,开发商是房屋价格决定者,而非接受者,通过组织内部默契合谋等行为,攫取消费者剩余。因而房地产企业行为对房地产周期的影响,主要通过其与消费者的博弈行为得以体现。

(3)金融机构行为对房地产周期的影响,突出表现在通过其信用借贷功能催生房地产泡沫、或加速泡沫破灭对经济的崩溃作用。具体表现是,当经济周期处于上升阶段,金融机构抵押资产价值增加、存量资本充足率降低,于是加大放贷力度,对于房地产市场则意味着间接拉高房地产供给,从而步入上升空间;经济周期下行阶段则作用相反。

1.2房地产周期波动对经济周期的影响效应

在影响宏观经济的多重因素中,消费和投资是占比最大的两个因素,故可以从房地产市场对消费和投资行为的影响角度分析其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另外,还应综合房地产行业的关联产业效应和泡沫风险效应,来分析对经济周期的影响。

1.2.1消费效应

根据经济学原理,消费需求通过最优消费决策最终取决于财富水平,而财富水平又受制于财富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博弈比较。

(1)从财富效应角度看,房屋价格上升,若当期卖出房屋,则体现为当期收入的增加;若当期仍持有房屋,则体现为后期房屋出售的现期贴现值增加。综合来讲,二者都表现为净财富的增加。财富存量增加导致既定消费函数的边际消费倾向增大(排除吉芬商品),最终表现为消费行为的扩张。房屋价格下降则相反。

(2)从替代效应角度看,假定短期内居民收入不会发生显著改变,房地产消费由于房屋价格上升而增加在总消费额中的占比,冲减排挤其他领域消费,表现为对其他商品购买的减少。房屋价格下降则相反。

1.2.2投资效应

投资行为的发生取决于对预期收入的看好,投资行为下房地产市场对经济的影响,可以分解为收入效应和挤出效应。

(1)从收入效应角度看,当房地产周期处于上升阶段时,房地产开发商预期房地产市场走向看好,因而未来时间内对房地产市场加大投资力度,间接带动宏观经济形势表现向好;当房地产周期处于下降阶段时,房地产开发商预期房地产市场走向看低,因而未来时间内对房地产市场缩减投资力度,推动宏观经济进入走低趋势。

(2)从挤出效应角度看,由于短期内房地产开发商的资本积累不会发生显著变化,因此,房地产市场投资行为由于该市场形势向好增加,相应造成其他市场投资行为的减少。房地产下降周期则影响相反。

1.2.3关联产业效应

房地产业的基础性,决定了其产业链长、带动作用明显的特征,因而房地产市场波动也会通过关联市场对经济造成影响。借鉴西方经济学对产品相关性的分类,可以分为互补关联效应和替代关联效应。

(1)所谓互补关联效应,即当房地产业处于繁荣阶段,对其所在市场各要素需求增加,使其所在市场也处于上升走势,房地产业处于衰退阶段则反之。

(2)所谓替代关联效应,即当房地产业处于繁荣阶段,会导致其因生产与之具有替代性质产品的而造成规模收缩,进而导致所在市场走势下行。房地产业处于衰退阶段反之。

关联产业效应下房地产市场对经济的影响,取决于以上两种效应的博弈程度。若总关联效应表现为同房地产市场波动的正相关关系,则表现出类似房地产市场在消费效应和投资效应作用下对经济周期的影响;若关联效应表现为同房地产市场波动的负相关关系,则相反。

1.2.险效应

风险效应主要强调的是房地产市场波动中的异常因素对经济周期的影响,即房地产泡沫所蕴藏的风险,通过金融机构对经济周期波动所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当房地产周期处于上升阶段时,房价攀升,以房屋为抵押的抵押物价值随着上涨,从而金融机构释放更大量信用贷款,于是作用于整体经济使之增长更强烈。反之,房地产泡沫一旦破裂,带来的是更加迅速和不可抑止的整体经济崩溃。

因此,房地产周期的风险效应表明了,除了具有带动经济增长加入繁荣期、或者拖动经济衰退进入萧条期,房地产市场波动也是导致经济震荡、出现周期更迭的主要因素。

2房地产市场与经济运行关系的实证分析——以北京为例

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下文将对房地产市场与经济发展是否存在互动作用进行实证分析。考虑到我国不同区域经济体中的互动作用程度存在差异,可能使整体经济的互动作用得以冲抵从而丧失研究效果,本文选取北京作为研究样本。一是因为北京作为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较早的城市,发展水平比较成熟,具有代表性;二是因为近年来对房地产问题的争议,多集中在以北京为代表的几大城市,因而以北京为研究对象具有实际意义。

本文分别采用GDP值代表宏观经济的波动,用房地产平均价格代表房地产市场的波动,以下是这两个指标的数据收录。

北京房地产波动和经济波动折线图

从这个折线图中可以看出,1992—2011年,北京大概经历了3个完整经济周期,分别为:1992—1999年、2000—2005年、2006—2011年;5个完整房地产周期1992—1995年、1996—1999年、2000—2001年、2003—2008年、2009—2011年。从这些割裂开的时间段二者的波动走势来看,可以发现繁荣阶段和衰退阶段,房地产市场走势强度大于经济发展,而复苏阶段和萧条阶段,房地产市场变化强度落后于经济发展。其原因,一方面当宏观经济刚开始上升时,由于房地产建设的长期性,决定了其投资发生前要经过详尽的效益评析和和完备的市场调查,一旦进入投资扩张期,又会因为其支柱型产业角色而先于经济达到繁荣;另一方面宏观经济逐渐开始走弱时,收缩信号往往不易被房地产开发商注意,故走弱趋势落后于宏观经济,而一旦经济收缩信号传递至房地产市场,则会带来房地产市场的加速衰退,表现为快于宏观经济的收缩。

下文将通过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方法,实证分析二者之间是否存在互动关系。因为格兰杰因果检验要求序列数据平稳,故下文将分三个步骤——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展开实证分析。考虑到作为时间序列的北京市GDP值和房地产平均价格所具有的特性:相关性和波动聚集性,因此对这两个数据采取对数的操作,达到减弱异方差,减少数据的波动,使系数具有弹性的目的。

2.1平稳性检验

由于格兰杰检验要求序列数据具有平稳性,故在此分别对变量做ADF单位根检验。用Eviews40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2.2协整检验

由于差分法使得数据长度变短,有可能会使我们失去总量的长期信息,从而把趋势性规律错当做周期性规律。因此,在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之前,本文将通过对数据进行EG两步法协整检验,从而严密证实模型数据是否具有长期协整关系。

表4双变量协整ADF检验结果

样本容量[]5%水平临界值[]ADF检验值[]检验结果

说明北京房地产市场和经济发展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2.3格兰杰因果检验

根据以上两个检验,对差分后的数据DLnGDP和DLnHP可以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北京房地产市场波动对经济波动具有显著统计因果关系,而经济波动对房地产市场不具有显著统计因果关系。

oesnot GrangerCause DLnGDP[]1[]3.33099[]007631[]拒绝H0

3结论与建议

3.1主要结论

3.1.1房地产市场与经济运行在理论推导上满足互动关系

在一个经济运行健康、房地产业发展成熟良好的环境体中,二者应该呈现互相带动互相影响的作用效果,并且在二者周期波动规律上得到突出印证。具体来讲,二者关系应该符合在繁荣阶段和衰退阶段,房地产市场走势强度大于经济发展,而复苏阶段和萧条阶段,房地产市场变化强度落后于经济发展。

3.1.2北京房地产市场与经济运行在实证分析上仅存在单向影响关系

通过对北京房地产市场和经济发展的实证性分析,并无法得出二者具有理论分析所得出的影响效果,而是仅仅表现为房地产市场发展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这一方面凸显了房地产业的支柱性产业地位,另一方面也代表着,一旦发生房地产泡沫,即会通过风险效应对经济运行带来较大的冲击,加剧经济环境的脆弱性。而经济波动对房地产波动的无法因果解释性,也说明了——至少可以说是在北京地区——房地产业超脱经济发展而展现出“过热”发展的态势。

4.2相关政策建议

北京是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较早较成熟的地区,对于全国各区域房地产市场不仅仅有示范作用,更重要的是其发展为政府引导、调控其他地区房地产市场提供了经验和方向。由于实证分析得出的北京地区房地产市场发展相对于理论层面有所偏离,表现出“亚健康”发展状态,故针对我国房地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几点政策性建议。

4.2.1加强房地产市场竞争环境培养

由于我国房地产行业仍属于相对垄断产业,房地产开发商是“价格制定者”而非“价格接受者”。从理性人的假设出发,房地产开发商必然会努力使自身收益达到最大化,即表现为当经济整体上升时,提供良好市场投资氛围时,顺风抬高价格,实现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而当整体经济下行时,又会及时调整投资力度,保持尽量少的房地产存量,以保持房地产价格尽量小的下降幅度。而这种房地产价格“大升小降”的背后推动力量,则是房地产行业的垄断性质。故要实现房地产市场理性发展,首先要消除或削弱其垄断发展模式。

4.2.2优化房地产供求机制作用效果

供求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普遍机制,市场中商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的变动会导致价格的变动。而价格作为房地产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和资源配置的方向器,价格机制在房地产周期波动中起着传导作用和稳定作用。而我国房地产市场中的供求机制,由于种种原因——除了上部分所谈到的垄断经营问题,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与房地产业密切相关的土地财政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在实际发挥作用时,表现出供给方控制需求方,于是无法利用市场运行内部机制实现该产业的合理发展。故应当强化政府对地价的调控力度,规范市场地价行为,同时控制房地产开发商利润。

4.2.3加大打击“炒房”等房地产投机行为力度

在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过热发展滋生了一批以在该市场上进行房屋投机活动为赢利手段的群体,一方面该群体是我国房地产市场不均衡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这些人也是推动房地产行业进一步畸形发展的背后动力。要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就要消除其非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因素。因此需要借鉴学习国外发达成熟房地产市场的管理模式,通过征收房产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打压“炒房”等一系列房地产市场投机行为的力度,稳步推进我国房地产市场规范运行。

参考文献:

[1]梁运斌世纪之交的中国房地产:发展与调控[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2]史代敏,谢小燕应用时间序列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第3篇:市场经济形势分析范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是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起基础性作用。

这意味着新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将是一种通过市场实现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调整的间接宏观管理体制,即政府通过改变税率、利率、汇率、价格和工资等经济变量,调节各个经济主体的利益,影响各个经济主体的决策和活动企业的整个经济过程都与市场活动相联系,无论是生产经营决策还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方向等目标确定,都要以市场价格和利率信号为依据,以市场利润为经营目标,并且以市场利润的实现程度为收人分配的体据。人们的生产、分配和交换活动以及消费活动也都离不开市场,都要在市场机制的直接作用下进行在市场经济中,各种所有制、各种经济成分并存,作为具有各自不同利益和权利主体的企业、组织和公民,同时参与市场的公平竞争,所有的利益单位都为了争取自身的利益而进行经济活动,价格的升降、供给和需求的变化直接影响梅个利益单位的利益,人们必然随时随地根据市场的变化来调节自己的生产、销售或购买因此,作为协调行政关系的行政法要树立公正的、权威的法律职能,就必须同时反映各种市场主体的意志、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处在发育阶段,一方面商品经济发展比较快,另一方面管理市场的行政法规不完善不具体,给不法分子和者以可乘之机,在经济活动中出现了诸如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投机倒把、走私贩私、哄抬物价、垄断等一系列直接扰乱市场秩序的混乱现象,这种现象使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权益受到损害,所以需强有力的行政法手段来调整他们各自相互间的利益,保证市场主体独立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通过一系列市场管理法规、明确统一的市场行为规范,将市场逐步纳人依法管理的轨道;通过反倾销反垄断,制裁违法行为,制止不正当竞争,促进统一的现代化市场的形成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定竞争法、实行竞争政策的国家,对于欧洲各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如(联邦贸易委员会法),它限制不正当竟争,保证公平的效率竞争,既维护消费者利益,也维护企业集团的利益。同时该法中也明确规定了联邦贸易委员会的权限、任务和机构设置。与大多数西方国家不同的是,美国竞争法与竟争政策的实施与监察既有分工.又有相互交叉配合,形成一种竞争性协调合作关系,同时对违法者追究责任。这些措施对于落实行政法规是十分有效的,值得我们借鉴。

建国以来.我国国家机关长期直接向企业下达详细而具体的指令性计划指标,其管理范围貌似广泛,实际上并末能讨企业实行灵活而有效的告理而在市场经济中,只要充分利用市场,对市场机制施加影响,变动市场环境,就能影响到组成市场活动总体的各个企业的市场活动行为。

第4篇:市场经济形势分析范文

【关键词】市场细分 营销策略 智绘家连锁

智绘家连锁旅馆目前正逐步的开拓它的信阳市场,作为区别于传统酒店的经济型酒店,智绘家连锁旅馆拥有着自身特有的竞争优势:地理位置优势:地处信阳市交通(火车站、汽车站)、商超(沃尔玛、天润广场)、金融(工行、农行)的交汇地带;产品辨识度高:客房的设计时尚个性(温馨小户型),舒适度高(榻榻米);性价比高:细分市场,锁定了核心客户群。作为新生的智绘家,时刻经受则来自市场的考验。

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优越的地理位置固然能够为顾客带来便利的交通,但寸土寸金的商铺租金等相关费用必然会导致旅馆运营成本的大量增加等等。这些现实的问题在时刻的历练着年轻智绘家人的成长!对智绘家连锁旅馆的消费者行为进行研究,有利于和客户、市场保持沟通,获得实时、新鲜的第一手资料,增强企业的营销、决策能力。只有管理、运营等人员做出了合理的决策,才能为企业节省成本、提升入住率、品牌知名度,因此研究智绘家旅馆的消费者行为,将会对智绘家旅馆的发展壮大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消费市场细分

(一)零散游客

这一种顾客的需求就是能够将客房作为其旅途中的一个中转站,顾客将自己的身心得到一定放松后就会继续踏上旅途,由于这一类的旅客来自各地,不会久留旅途,所以他们的消费具有选择入住的随机性大、年龄的不固定性、消费周期性较长的特点,但是如果消费者认同了商家的品牌后,那么他们的消费行为将具有忠诚性,也就是说他们持续消费这一类型的商品,直至本商品不再能够满足他们的日益新生消费需求。

(二)商旅人士

由于业务的关系,经常会往返于各地,一旦他们选定了业务途中的落脚点,那么他们持续消费的能力就增强了,他们具备很高的忠诚度。

(三)年轻恋人

这一类的顾客可以从年龄层次上明显的区分出来,也就是说顾客年轻化的特征明显。不过这一类型的顾客又可以从性别、区位、收入上进行细分:

1.来自城市的年轻、有固定收入的男性顾客。这一类型的顾客拥有稳定的收入,对商品的选择具有较大的选择余地,他们充满爱心并将爱心传达给对方,在实施购买行为时会采取理智的动作。通过对这一类型的顾客的消费行为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他们的消费需求:在建立对品牌的认同后,来自城市的年轻、有固定收入的男性顾客乐意消费不同价位的不同房型,消费周期比较前者那种人在旅途的顾客会短很多,消费行为具有持久、稳定的特点。

2.来自城市的年轻、有固定收入的女性顾客。这一类型的顾客也拥有稳定的收入,相对于男性顾客,这一类型的女性顾客会更容易从感性的角度实施购买行为:她们在注重客房卫生、设施、服务质量的同时,更侧重于选择装修漂亮、新颖、温馨的房型。有趣的是,当以上两种顾客同时出现时,男性顾客的购买、消费行为会较大的受到女性顾客的影响。比如在面对我们的促销活动时,男性顾客一般不会受到价格因素的影响,他们会更侧重于对产品的质量、服务等是否齐备,他们会因尝试新鲜的产品而加入到本次促销活动中。而女性消费者会考虑客房的适用性,她们会在完成消费行为后才会考虑是否会加入到促销活动中。

3.来自城市的年轻、收入不固定或没有收入的年轻男女。这一类型的顾客由于受到经济收入方面的局限,房间价格对于他们的消费行为来说会尤为明显。也就是说他们对价格更加敏感,在尽可能的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他们会优先考虑价格的因素。这一类型的顾客和人在旅途型的顾客存在相似的地方,比如消费周期较长。但是如果建立了对我们品牌的认同之后,他们会选择较低价位的房型、持续而稳定的消费,着一种消费会随着他们的年龄、收入的增长和消费需求的改变而变化。

(四)外来务工人员

这一类型的顾客和前者比较类似,对价格价位敏感,他们往往会寻求物美价廉的房间,加入以上条件不具备,那么他们大多会另择住处。外来务工人员的消费需求、购买力不及以上其他顾客,消费特点具有随机性、消费周期很长。

线上销售部分,消费者大致分为来自网络销售平台的顾客、来自团购平台的顾客。来自这些平台的顾客具备以下特点:年轻人所占的比例很大,顾客热衷于追寻新鲜事物,对价格较敏感,这一类型的顾客即将踏入工作或刚工作不久,拥有一定的收入,在未建立起对商品品牌的认可之前,他们的消费行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随机性,在建立对商品的忠诚之后,他们的消费行为则具有消费周期较短、热衷于消费较固定的商品,持续消费的能力较强的特点。

二、智绘家连锁的市场实际情况

(一)顾客获得商品信息的途径

结合日常的销售工作,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制作出一份调查问卷,根据近期的一份问卷调查可知顾客获得我们商品信息的途径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友人之间的口耳相传(所占比例:26%)

2.偶然的街头发现(所占比例39%)

3.在线购物时有条件性的搜索(所占比例10%)

4.综合寻找、比较多种产品之后做出的决策(所占比例25%)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出散客在我们的顾客中所占的比例仍然较大,线上销售所占比重较小,如何将散客尽量多的转化为拥有持续消费的能力较强的会员、提升我们自身品牌知名度成为了一道重要的命题。

(二)顾客如何消费我们的产品

我们的客房配有供顾客使用的一次性消耗品等基本设施,从基本设施的使用度上加以分析能够感受到顾客对我们客房设施、卫生的认可度,从以上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有75%的顾客认为客房配备一次性消耗品是很必要的,13%的顾客认为一次性消耗品配备与否不太重要,另外还有12%的顾客会选择根据自己的需要带上自备的日用品。而对毛巾污染、报损的原因进行分析时,我们可以看出:高达59%的毛巾污染、报损竟然是由于顾客把它们丢到地上、擦鞋子!那么关于这一点我们就不得不深思了:顾客为什么会这般使用我们的毛巾?有些人可能会说了,这和顾客的素质低下有关!如果这样说的话,就未免太主观武断了。素质低下固然会导致我们毛巾的不良使用,但是如果我们抛开主观的推断进行分析的话就会觉得自己的话语是多么的可笑了。说到这里就关系到另一项重要的内容了,为什么顾客会这样消费我们的产品?看看它们的后续评价便知一二。

(三)顾客对我们的后续评价如何

通过我们门店在某团购平台近半年来的顾客评价可以看出:好评所占的比例为87%,中评所占的比例为7%,差评所占的比例为6%。而通过对顾客评价的诸多关键词进行检索、分类归纳后可以看出排在第一位的关键词是“卫生不错”,所占的比例为11%,依次是“环境不错”(所占比例为10%)、“房间不错”(所占比例为7.3%),“位置好、不错”和“服务不错”则均占总体消费者评价数的6.4%,紧随其后还有“设施不错”、“交通方便”、“性价比高”等,以上三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04%、4.1%、4.12%。以上的数据初略一看是挺乱的,不过顾客评价中关键词的使用频率是可以反映出顾客的消费心理的。结合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媒体对国内某知名连锁酒店品牌的曝光可知,顾客很在意客房的卫生状况,与此来看,与其说是顾客的低素质导致了我们布草的不良使用,倒不如说是顾客对国内客房卫生的普遍隐忧。

三、智绘家连锁的策略调整

(一)现状

根据智绘家连锁的现状可知,消费者在追求高性价比的同时还注重房间卫生、空间、设计、设施、区位、隔音、人文环境等等。当以上条件得不到满足时,消费者的后续评价会导致更多新顾客的望而却步,因此顾客的后续评价很重要,很有参考价值。

(二)经营策略调整

根据现状,我们在追求房间外在的性价比的同时更应该设身处地的考虑顾客的入住体验并注重保持与顾客友善而良好的沟通,并及时日常的工作中发现处理问题,做到问题的早预防、早发现、早回复、好处理。只有这样才能站在顾客的消费角度上考虑顾客的实际需求并不断满足顾客的合理需求。

(三)展望未来

目前的智绘家连锁虽然处于信阳事业的发展起步阶段,但是我们相信通过我们智绘家人的辛勤与智慧的合力,定会用充满智慧的双手创造属于顾客、员工的家园,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符国群.消费者行为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5.

[2](美)迈克尔?R?所罗门,卢泰宏,杨晓燕.消费者行为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7.

[3]卢泰宏.消费者行为学中国消费者透视.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6

第5篇:市场经济形势分析范文

1 世界经济发展及走势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于2017年1月17日的《2017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指出:2016年世界经济增长2.2%,是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全球贸易量在2016年仅增长了1.2%,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增长都明显放缓。

报告预测,世界经济在2017年将略有改善,但不可能发生根本性转变。同时经济下行的不确定因素也较多,主要包括: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全球贸易和移民的限制增加;发达经济体私人需求长期不足以及改革进展不顺,可能导致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永久下降;一些新兴经济体依然存在企业债务高企、利润下降、政策缓冲动力单薄等问题,容易受到全球金融紧缩、资本流动逆转以及货币大幅贬值产生的资产负债表效应影响;地缘政治风险和其他非经济因素继续影响各地区的经济前景。

2 全国及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态势

2016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我国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2016年全年GDP为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分季度看:第一季度同比增长6.7%,第二季度同比增长6.7%,第三季度同比增长6.7%,第四季度同比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亿元,比上年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为亿元,比上年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亿元,比上年增长7.8%。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1.6%,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1.8个百分点。需求结构继续改善,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4.6%。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产业结构加快向中高端水平迈进,行业景气度差异较大。

长三角地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经济结构继续优化,经济地位稳固。上海、浙江、江苏、安徽三省一市共完成GDP 174 155.15亿元,同比增长8.32%,高于全国经济增长率1.62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为23.4%。

2016年,上海市着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且稳中有进。2016年,全市实现GDP 亿元,比上年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09.47亿元,比上年下降6.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亿元,比上年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亿元,比上年增长9.5%,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70.5%,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2016年,浙江省在注重经济增长的高质量和均衡性等方面采取一系列举措,取得积极成效。2016年,全省实现GDP 亿元,比上年增长7.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亿元,比上年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为亿元,比上年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亿元,比上年增长9.4%,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为64.7%。

2016年,江苏省工业转型升级明显,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2016年,全省实现GDP 亿元,比上年增长7.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亿元,比上年增长0.7%;第二产业增加值为亿元,比上年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亿元,比上年增长9.2%,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为59.2%。

2016年,安徽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结构向好、活力增强,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2016年,全省实现GDP 亿元,比上年增长8.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亿元,比上年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为亿元,比上年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安徽省经济增长率居长三角地区之首。

3 我国外贸经济逐渐回稳

2016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4.33万亿元,比上年下降0.9%,其中:外贸出口总额为13.84万亿元,比上年下降2.0%;外贸进口总额为10.4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0.6%;贸易顺差为3.35万亿元,比上年收窄9.1%。我国外Q经济呈逐季回稳、降幅收窄态势。

2016年,长三角地区进出口总额为112 596亿元,比上年下降1.34%;外贸总量占全国外贸总量的46%,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上海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为亿元,比上年上升3.3%;浙江省外贸进出口总额为亿元,比上年增长3.1%;江苏省外贸进出口总额为亿元,比上年下降6.6%;安徽省外贸进出口总额为亿元,比上年下降7.2%。

2016年,我国外贸进出口主要情况如下:

(1)我国外贸进出口量呈现前低后高、逐季回稳的向好态势,第四季度外贸进出口均实现正增长。分季度看:第一季度进出口额、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下降8.2%、7.9%和8.6%;第二季度进出口额、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下降1.1%、0.8%和1.5%;第三季度进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增长0.8%和2.3%,出口额下降0.3%;第四季度进出口额、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增长3.8%、0.3%和8.7%。

(2)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增长,比重提升。2016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额为13.3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0.9%,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55%,比上年高出1个百分点,表明我国贸易方式结构有所优化。

(3)对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额增长。2016年,我国对巴基斯坦、俄罗斯、波兰、孟加拉和印度等国出口额分别增长11%、14.1%、11.8%、9%和6.5%。

(4)民营企业出口占比继续保持首位。2016年,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额为9.2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2%,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8.1%,其中:出口额为6.35万亿元,比上年下降0.2%,占我国外贸出口总额的45.9%,继续保持出口份额居首的地位;进口额比上年增长8.1%。

(5)机电产品、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仍为出口主力。2016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额为7.98万亿元,比上年下降1.9%,占我国出口总额的57.7%;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额比上年增长6.1%;蓄电池出口额比上年增长4%。同期,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出口额为2.88万亿元,比上年下降1.7%,占我国外贸出口总额的20.8%。

(6)大宗商品进口量保持增长。2016年,我国进口铁矿石10.24亿t,比上年增长7.5%;原油3.81亿t,比上年增长13.6%;煤炭2.56亿t,比上年增长25.2%;钢材万t,比上年增长3.4%;铜矿石495万t,比上年增长2.9%。主要进口商品价格仍处于低位但跌幅收窄。

2016年12月,我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37.4,较11月回升0.5,表明2017年第一季度我国出口压力有望缓解。

4 长三角地区水路货运量略有增长,货物周转量有所下降

2016年,全国水路运输总体运行平稳,完成货运量63.6亿t,比上年增长3.7%,增长率与上年持平;完成货物周转量亿tkm,比上年增长4%,较上年略有回升。

长三角地区完成水路货运量31.68亿t,比上年增长2.7%,占全国水路货运量的49.8%。上海市完成水路货运量4.83亿t,比上年下降3%;浙江省完成水路货运量7.82亿t,比上年增长4.4%;江苏省完成水路货运量7.93亿t,比上年增长5.5%;安徽省完成水路货\量11.1亿t,比上年增长2.3%。

长三角地区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亿,比上年减少7.3%,占全国水路货物周转量的37.6%。上海市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亿,比上年下降8.8%;浙江省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亿tkm,比上年下降2.3%;江苏省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亿tkm,比上年降低7.3%;安徽省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亿tkm,比上年降低9.1%。

5 长三角地区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回升

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18.3亿t,比上年增长3.2%,增长率较上年有所回升,其中,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0.81亿t,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7.49亿t。

长三角地区港口共完成货物吞吐量41.74,比上年增长4.32%,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在全国货物吞吐总量的比重为35.2%。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7.02亿t,比上年下降2.18%;浙江省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2.28亿t,比上年上升4.15%;江苏省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8.69亿t,比上年增长4.88%;安徽省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75亿t,比上年增长16.3%。

2016年长三角地区的主要港口吞吐量增长幅度回升。受益于内河水网的不断完善,“水水中转”推广力度的加大,扬州、马鞍山、铜陵等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增幅明显,其中铜陵港增幅达37.35%。长三角地区各港货物吞吐量及增长率见图1。

6 长三角地区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 有所增长

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37.61亿t,比上年增长4.1%,其中,沿海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33.73亿t,内河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3.88亿t。

2016年,长三角地区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12.79亿t,比上年增长5.75%,在全国外贸货物吞吐总量的比重为34%。上海港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3.80,比上年增长0.62%;浙江省主要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4.56亿t,比上年增长3.05%;江苏省主要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4.27亿t,比上年增长14.5%;安徽省主要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0.16亿t,比上年下降2.29%。

嘉兴、连云港、常州、镇江、芜湖等港口的外贸货物吞吐量增幅均超过20%,江阴港外贸货物吞吐量增幅最大,达到54.69%。长三角地区各港外贸货物吞吐量及增长率见图2。

7 长三角地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比上年增长3.6%,其中:沿海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内河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

2016年,长三角地区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比上年增长2.88%,占全国集装箱吞吐总量的35.8%。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比上年增长1.63%,集装箱吞吐量继续保持世界第一;浙江省主要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比上年增长4.73%;江苏省主要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比上年增长2.1%;安徽省主要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6.9万TEU,比上年增长20.48%。

2016年,长三角地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总体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湖州、泰州、马鞍山、芜湖、合肥等港口的增幅均超过10%,其中合肥港增幅最大,为25.37%。长三角地区各港集装箱吞吐量及增长率见图3。

8 2017年港口经济发展形势展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在全球经济经历了2016年的低迷不振之后,2017年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3.4%。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向好的主要支撑因素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IMF预测,2017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率可达4.5%,预计我国经济增长率为6.5%,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我国经济增速已经连续8个季度平稳下滑,2016年第四季度我国经济增长率为6.8%,较第三季度回升0.1个百分点。2016年12月,我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37.4,较11月回升0.5个百分点,说明国民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外贸进出口压力减小。预计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将小幅上升,外贸货物吞吐量将达到39亿t,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2.3亿TEU。

第6篇:市场经济形势分析范文

关键词:市场经济;企业管理;创新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和市场经济生存环境越来越复杂与多变。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下立于不败之地,是诸多企业普遍思考的问题。这就需要企业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创新不仅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而且还是一个企业命脉。而对于开放式的创新,不仅可以实现企业低成本运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而且是在世界市场取得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部分企业自身管理模式与其严重脱节,因此需要企业适应市场经济新要求,构建自身管理的创新模型。

一、国内企业管理创新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进入改革开放以后,国内企业在自身管理创新方面制定了诸多措施,尽管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与国外企业相比较,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国内企业还存在管理观念落后、改革力度不够、创新方法方式不足等诸多问题,具体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1.管理理念存有明显的差距

企业对于管理理念的更新与创新关注度较少,管理理念相对闭塞。加之企业生产产品落后于市场需求,产品无法及时更新,导致产品大量积压。国内很多企业亏损严重,甚至部分企业已经到了面临破产的边缘。

2.管理体制与竞争因素的盲目性

企业管理者思想落后,企业政企不分,权利大多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因此缺乏客观的管理思想。另外,部分企业激励机制落后,只是简单的用金钱作为激励的形式,缺乏对企业人员的精神关注,导致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效率低等。对于现代企业管理,面临很多不确定性的挑战。这些挑战来自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模式,但是最重要的因素是国内企业管理模式处于转轨、政企分开阶段,无形中加重了国内企业管理的压力。

3.社会背景因素的弊端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许多研究者已经提出了“双核心学说”。该学说是管理创新的雏形,指出企业发展的创新主要分为几个大类:

(1)技术创新,技术作为企业生存的灵魂,包括产品的创新和工艺创新,是企业在生产产品、企业服务、工艺技术如何将材料转化到产品等的重要因素;

(2)企业管理创新,包括组织、文化、管制制度、激励机制等。只有当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协同发展,协调发展,才能使企业管理工作运行良好。

美国经济学家Ray Stat首次提出了企业管理创新的问题,并且将管理创新理论和生产技术创新有机结合,认为企业发展的关键点就是管理创新。而且通过研究发现,日本与欧美企业的成功主要是依靠技术上的革命,尤其是日本企业更依赖于管理创新概念。严格的讲,日本是企业管理创新的鼻祖,是依靠传统技术创新来提升企业竞争力和产品质量的。

随后,经济学家Pierre-Jean Bengho将企业管理创新与企业技术改革两者分开,并且认为当今世界复杂多变,企业受到市场化、法制化、技术变革等诸多因素影响,需要解决的不仅是技术革新,还需要解决企业管理创新问题。这就把企业管理创新从市场经济和技术改革中剥离出来,进行单独的研究。

国内学者研究企业创新中认为创新是一种全新地合适的整合各种资源、组织各项目标、制定各种计划等的细节管理模式。换句话说,是一种具体的整合资源和目的的细节管理。包括五个方面:①提出全新模式,设计新的管理创新;②提出管理创新思路并且实施;③进行全新制度创新,研究其起源、发展、模型和主体;④提出全新管理方式方法,如何进行实践运行;⑤创新管理行为,对管理行为的研究背景、成长等有效运行。管理创新定义收到国内国外和企业的关注,对于企业管理创新的内涵,指出企业创新就是企业管理者运用新的思想、新模式、新文化对企业运行系统重新设计、布置、实施与评估,促进企业效率不断提高的目标。

但是,与国际上企业管理创新模式发展相比,中国的企业管理模式无论是理论发展还是企业实践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当然,这与国内的企业管理思想落后于发达国家有很大关系。对于理论方面,国内虽然近些年对于企业创新的研究不断深化,发表和创新研究报道很多,不乏有一些很好的研究成果,但是专门针对企业管理创新模式的研究还很少报道。基本上依靠国外文献翻译、研究,大部分是处于宣传的表面工作,所以缺乏一个系统完整成熟的企业管理创新理论模式。

二、企业管理创新环境的优势分析

1.企业管理市场环境变动

现代企业面对的市场,已经从原来主要依靠卖方市场转变到了买方市场。企业在经济市场上在卖方市场下具有明显的优势,而对于卖方市场条件下,购买者成了市场经济的优越方。如今,购买者的争夺成了企业管理的竞争重点,现代企业不仅需要跟多的满足购买方的现实需要,而且还需要想尽一切办法挖掘潜在购买方,从而达到对于市场份额的稳定控制目的。不仅如此,在买方市场环境下,现代企业需要提高自己的品牌效应,现代企业会更加加强企业产品的宣传力度。而且企业不仅需要关注企业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还需要建立良好的产品营销渠道和流通手段。对于这些问题,提高管理能力将是企业很重要的工作内容。

2.现代企业生产方式变动

随着现代企业对于技术的变革,生产工艺也在不断改变与更新。传统的企业都是以零散、单独的方式组织企业管理生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后,出现了以批量生产模式的大规模生产。到了21世纪,企业的生产工艺则以机动灵活的方式为主。换句话说,现代企业的生产工艺是从多元化生产职能取代传统落后的单一性生产职能。这种模式的变化,刺激了企业工作人员对工作的责任感、创造灵感和对团队协作的战斗凝聚性。

3.企业性质和规模变化

企业的性质可以从它从事的主营业务和承担的社会责任意识进行定义。国内的现代企业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制度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巨大的变动导致企业管理需要因地制宜,应用和传统不一样的企业管理模式,而对于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更加区域多元化、多样化,以中小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为主要代表典型。

4.企业战略资源的变化

在先前的高度计划经济制度下,企业管理的的资源主要依靠的是资本运作。而对于市场经济而言,主要依靠的是企业对人才的培养、技术的更新、信息的搜集等。这就是说,企业管理模式的开发已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企业管理模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实力。

5.人的价值观和工作态度的变化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更新变化,对于教育水平的提高也随着不断提高,知识的掌握与多元化思想也越来越广泛,这极大的改变传统的人生价值体系。人们不单单为工资的多少而谋求职业,更多的关注企业更多的思想,因此,单纯的从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工资已经不在有更好的激励作用,需要企业管理更多的以人为本,更多的考虑激励方式方法。

三、企业管理创新模式需遵循的原则

1.企业管理创新应遵循系统的原则

企业管理是一个很大的工程,对于当前的世界多元化发展,复杂多变,各种矛盾利益相互冲击,并且各自成了独立的系统。对于当前以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过渡,对于人才的需求已经从智能型人才转变到综合能力突出来。因此,管理模式的创新需要遵循系统的原则,这是市场经济凸显的因素之一。

2.企业管理创新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企业管理主要依靠人力资源和生产原料,所以企业管理模型出现了两种不同的以人力资源和生产资料为模型的管理模式,并且产生的目的也是完全不同的。传统管理模式由于受到当时环境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约等传统因素影响,企业一直将生产资料作为企业管理模式的顶针设计,追求以生产资料为中心,往往忽视了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的发挥。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更多的人看到企业企业管理模式的重点应该是以人为本,以生产资料为本的时代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求,如何不断满足企业员工的各项需求才是企业要考虑的。企业必须要立足于实际,着眼企业长远的竞争和发展,找到如何留住人才,建立完整的人才激励机制和竞争实力的提高,如何构建企业的管理,如何平衡企业利用与员工的全面发展等途径,以便实现健康发展。

3.企业管理创新需要注意的价值原则

对于管理创新价值原则的概念,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是一种能够迎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和企业自身的要求,通过企业管理创新带来其产值最大化的现象。企业创新的目标就是创造更多的利益和更多的产值,无法得到回报的企业创新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总而言之,企业创新是个不断深化与变化的过程,带来的是先前没有的全新地价值,所以企业创新需要不断与时俱进才能永驻青春。

四、结语

提高企业的管理模式有效性,需要全面地进行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迎合市场经济特点与需求,在创新中寻求管理,在管理中探索创新,不断深化企业的内涵,而这也是是今后国内企业需要不断坚持和秉承的新原则。

参考文献:

第7篇:市场经济形势分析范文

关键词:房屋租赁;风险控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4-0223-03

一、影响房屋租赁市场因素

(一)经济形势影响

2013年伊始,受国际国内经济放缓、物价总水平回落、中央厉行“八项规定,六项禁令”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中高端产品的消费水平急剧下降。从调研中发现,杭州市体育场路某苹果电子产品销售店,2012年5月其营业额达300万元左右,2013年5月其营业额下降到150万元左右,同比下降50%;某虫草燕窝专卖店2012年5月的营业额还可达3万元左右,2013年5月只做了5 000元左右的营业额,同比下降幅度更大。

(二)电子商务影响

电子商务的普及改变了人们衣食住行的消费习惯,最明显的就是去实体店购物的客流量减少。由于网店消费的优势越来越得大家认可,足不出户、鼠标点点、快递到家,便捷的消费方式使更多的消费人群不再满足于实体店购物而是更依赖于网购。笔者所在单位处于杭州市黄金地段,2011年曾就单位门口的体育场路设监测点,根据9月的人流量监测,平均每小时有396位行人经过,1 202辆非机动车经过,大约有10%左右的行人会进店光顾;2013年9月,在原监测点监测,现在平均人流量只有210位行人经过,进店光顾的人数更是少之又少。在杭州市龙翔桥天阳明珠商业中心,曾经即使到了晚上,也是人流济济,上班族纷纷涌入购物,夜间营业额占全天营业额的60%,但如今,因客流量的减少无生意可做,商业中心地下一层一些百般无聊的经营户常聚在一起闲话家常,而旁边一些店铺就贴着“旺铺出租转让”、“急转,清仓”等字样。据该商厦一位业主介绍,“实体店生意不好,关键还是网店冲击大,毕竟网上开店不用付房租。像一些小商品,网上能卖几百件、几千件,而实体店里,一个月也卖不掉几件。”

二、杭州房屋租赁市场现状

原来“一铺养三代”、“若要富,买商铺”的投资观念,受各种市场环境因素的制约,正遭遇巨大挑战。杭州武林路等一些主要路段的店面,高额转让费等让拥有武林路等路段商铺的房东们激动不已,如今这样的机会越来越远。

(一)部分承租户要求降租或者退租

随着杭州地铁一号线开通,延安路(庆春路至西湖大道段)顺利完成“单改双”,阔别五年之久的工联大厦重新开业,寂寞中坚守市场的商户,以为终于盼来了春天。然而,一个月过去了,他们发现,即使工联重新开张,带来了一定的人流增量,但在电子商务冲击等多种因素的抑制下,自己的生意并没有多大起色。杭州市龙翔桥某商业中心现有110家店铺,据该中心负责人介绍,2013年,该中心在房屋租金普降20%的情况下,还有近40%的店铺未租赁出去,有个别承租户甚至要求降50%租金才愿意续租。

(二)房屋租赁面临较大困难

进入2013年以来,杭州多家报刊杂志上,频频刊登商铺对外招租广告。如原来可遇不可求的武林路女装街有近50家左右店铺要求转租,延安路米兰假日酒店沿街12间中有近5间,香积寺路近200米的路段有近20家商铺、华星路上100米路段有一半的店面要求转租或者关闭;庆春路某商厦一楼近900平方米店铺、杭州某集团600平方米商铺至今关了半年多还一直未租赁出去;体育场路上也有关闭半年以上店面待出租,文三西路香港城和康乐新村街面,有近7家左右店面空置半年以上依旧转让出租中。

房屋租赁困难,导致房屋租赁价格也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延安路原罗蒙西服店铺,原租赁价格380万元,现在降到240万元也未租赁出去;延安路与庆春路交叉口原以纯店面空置了近4个月,租赁价格从480万降到350万左右才得以成交。

(三)房租收缴困难问题凸显

受国家宏观政策及经济形势的影响,一些企业经营面临非常大的困难,如虫草、烟酒、茶叶等高档礼品行业,以及服装、手机等行业,经营非常困难,房租缴纳的时候都一拖再拖,租赁双方矛盾开始凸显。调研中发现,近一年来,涉及到商业房屋房租拖欠的官司相比前几年增多了不少。

三、房屋租赁市场的价格制定

为了便于控制风险,本文着重在房租定价的源头价格方面进行了研究,同时也为广大租赁户在价格上有个比较,便于租赁双方价格更加透明,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程度。

(一)首先分析影响房屋租赁价格的因素

本文列举了包括地理位置、交通情况、人流量情况等12个因素。特别是针对人流量情况(见表1),本文对杭州主要路段的人流量进行了监测。

(二)其次分析杭城主要路段的房屋租赁平均价格

笔者会同杭州某房屋中介机构人员对杭城主要路段的房屋租赁价格情况进行了调研(见表2),以下所示租金情况均以标准开间标准进深的一层商铺作为考量,基本考虑的户型为宽6米深10米或宽8米深15米等常规格局,实际情况是商铺门面有宽窄,进深有深浅,租金水平是天差地别的。

(三)根据影响因素和平均的租金价格计算项目平均租金

本文对地理位置、交通情况、人流量情况等12个因素进行了打分,求出项目的价值实现度(见表3)。然后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出某一路段店面的项目平均租金,项目平均租金=项目周边平均租金×本案价值实现度÷平均价值实现度。

就杭州体育场路的租金情况来看,项目平均租金=项目周边平均租金×本案价值实现度÷平均价值实现度,即34.5×67÷81.5=28.36元/天/平方米,也就是说,体育场路的房屋租金价格可以控制在29元以内都属于安全范围。

四、对房屋租赁市场采取的对策

(一)未焚徙薪,提前做好租赁的衔接工作

出租户要及时做好与现有承租户的沟通,提前询问是否续租的意向,如果续租,在价格、租赁期限等方面多沟通多交流;如果不续租,那要提前找好下一承租单位,通过租赁平台寻找合适的租赁商家,尽量做好上下承租户的衔接工作,使空关期最短或者做到零空关。由于受电子商务平台的影响,在寻找承租户时,尽量找与电子商务冲击较小的企业,同时如果有可能,找厂家或者大公司作为承租户,在租金收缴等方面有比较好的保证。

(二)未雨绸缪,建立房屋租赁的信息平台

强化调研,加强对一些杭城主要路段房租租赁的调研,根据主要路段的人流量情况和主要路段房租租赁价格竞争力等进行分析,及时做出预警分析。同时与一些中介机构和房屋租赁单位建立半紧密的关系网,真正建立起房租租赁的信息平台,做到资源共享,防患未然。

第8篇:市场经济形势分析范文

关键词:市场 政府 失灵 均衡

问题的提出

在解放初期,我国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政府统一计划和生产,市场服从于政府,没有自力,经济发展缓慢,该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此,我国经历长达20多年的经济市场化的探索,政府职能也从服务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市场在经济中的资源配置作用越来越大,对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当时经济发展仍然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后来转变到“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但这一阶段在政府与市场的比例关系中政府的比例还比较大。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下,市场比例越来越大,经济增长加快,从近来年我国的GDP增长比率大约在10%左右可以证实,但是随着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越来越大,物价也大幅度上涨,尤其是房价的上涨以及由房价带动的其他生产性和消费性商品的上涨,使百姓的压力加大。为了更好地改善民生,使百姓住有所居,国家在2011年下半年开始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来控制房价,加大政府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为了实现“十二五规划”中规定的年均增长速度7%,快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使市场和政府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

市场与政府的缺点分析

(一)市场的缺点—市场失灵

在实践中,市场并不是万能的,1929-1933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经济大萧条即是典型的例证,商品出现了相对过剩。这说明市场也存在着许多天然的、无法克服的缺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然垄断。一般来讲,当一个产业存在自然垄断时,当且仅当一个企业存在时,该产业能够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实现规模经济效应,这时竞争是不经济的、无效的且具有破坏性,最终垄断难以避免,一旦垄断形成就会滥用垄断权力,形成与竞争性均衡价格相背离的垄断定价,从而造成无谓的损失。这就是自然垄断的“生产效率与配置效率”之间的根本矛盾。由此可见,市场无法克服自身的天然缺点,想实现社会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就必须借助市场以外的其它干预机制予以弥补。

第二,外部性。所谓的市场的外部性是指某厂商的经济决策(或某人的消费决策)经过非市场价格手段直接的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它厂商的生产函数或成本函数(或某人的效用函数),并成为后者自己所不能加以控制的变量。主要包括生产的外部经济与不经济和消费的外部经济与不经济。外部性存在能够导致即使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实现的资源配置也不是最优的,即将偏离所谓的帕累托最优,使得市场机制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出来。

第三,公共物品。市场无法满足社会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这就是说,不能排除人们使用一种公共物品,而且一个人享用一种公共物品并不减少另一个人对它的享用。公共物品供给的市场失效,原因不在于社会不需要公共物品,而在于公共物品不可能像私人物品那样,通过市场的买卖行为而使产品的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建立联系。事实上,私人不愿意也没有足够的财力去提供公共物品,如国防、外交和法律等。这些公共物品必须由政府的介入来弥补市场的缺陷,以保证社会对公共物品的需求。

第四,信息不完全与不对称。在买卖交易过程中,由于交易双方对于产品质量、性能和成本等信息的了解程度不同,难免就会出现“信息不完全”或“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信息的完全和对称是构成完全竞争市场的重要前提。在这种前提存在的市场机制下,所有的信息都可以认为凝聚在价格之中。但是由于市场双方的信息条件并不相等,交易中的一方并不会主动显示自己的偏好、边际替代率等信息,甚至会提供虚假的信息以谋取自身的利益,以致出现“劣胜优汰”的怪现象。这被称为“道德风险”。道德风险造成逆向选择,使社会资源无法实现最优配置。

第五,分配问题。市场的自发作用会造成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市场交易虽然按价值规律实行等价交换,但是由于人们的资源禀赋和竞争条件以及机遇的不同,因而人们的收入差距相差很大,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是不可能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这极其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引起社会的不稳定。

(二)政府的缺点—政府失灵

所谓政府失灵就是指政府在干预经济的过程中,目的是为了弥补市场的缺陷,但是由于自身的特点及其他一些因素造成的损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政府所获得的信息不完全而导致的干预无效。政府对市场经济运行的有效干预取决于及时正确的经济政策,而及时正确的经济政策来自于对市场信息的全面、准确、及时的掌握。由于现实市场经济运行的复杂性,政府作为一个规模很大的机构,常常面临着信息获得的不充分、不完全、不准确、不及时,信息处理速度慢、成本高等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势必导致减弱政府的经济政策效果实现与发挥,从而造成政府失灵。

其次,由于导致的政府官员工作效率低。政府官员本质上讲应该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但是由于他们既不是资本的所有者也不是企业的经营者,一方面缺乏激励机制,另一方面缺乏竞争机制,这两方面导致政府官员工作僵化、教条、拖沓的工作作风,带来政府运行与工作的低效率。

第9篇:市场经济形势分析范文

【关键词】矿井;大型机电设备;维护;管理措施

自加入WTO以来,随着现代化建设力度加大,矿井对机电设备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同时这也是煤矿生产顺应潮流、跟上时展的具体体现。从目前的大型机电设备日常维护情况来看,机电设施已经成为制约矿井企业发展的关键点,设备运行直接影响整个矿井生产和效率。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从各方面完善煤矿生产,推动机电设备维护管理进程。

一、矿井大型机电设备维护管理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矿井生产的逐步落实,矿井机电逐步向现代化、系统化方向转变,这不仅是矿井生产发展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现代化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生产单位逐步向系统化、现代化方向转变,虽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受竞争环境以及经济体系的影响;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机遇和挑战同时存在,部分矿井企业在提高自身生产效率的过程中,并没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对于这一系列的现象,为了推动市场发展,必须充分应用市场竞争带来的机遇,在提高操作效率的同时,让生产更加稳定、持续的进行。

对大型机电进行维护与管理作为保障矿井生产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化、系统化矿井企业的重要展现。它的工作成效将贯穿到整个矿井生产环节,尤其是对大型机电设备越来越依赖的今天,一旦机电设备出现故障,就会影响整个矿井生产及运输过程,甚至还会使矿井生产处于瘫痪状态,这样不仅影响了生产效率,还会让经济效益得不到提升。因此,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必须注重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工作,从而不断提高机电设备维护管理的实效性。

二、加强大型机电设备规范化、系统化维护管理

矿井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一环,由于大型机电设备的多样性及复杂性,所以在维护管理中必须注重规范化与系统化。对于矿井系统来说,保障了机电设备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就能确保矿井生产的正常运行。在机电系统中,只要一个系统环节发生故障就可能对整个系统造成影响,甚至出现瘫痪的局面。针对这种现象,更要进行系统化、规划化管理。

(一)明确矿井责任机制

为了让矿井机电设备管理规范化、系统化,必须规范管理团队。维护与管理团队作为整个矿井机电设备维护的主导者,同时也是整个维护管理工作的实施者。因此,在现代矿井企业管理工作中,必须注重管理人员维护工作,在各项责任机制落实的过程中,根据相关责任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也只有将各项责任机制以及故障点分工明确后,才能将管理团队整合起来,实现规范化、系统化机电维护工作。反之,就会让整个管理工作如一盘散沙,进而出现维护与管理矛盾、责任推脱的现象。最后,还必须定期组织责任机制宣传工作,让矿井维护管理更具有依据。

(二)做好设备采购

为了有效控制设备故障点,在大型设备采购开始时就必须严格控制。设备采购作为整个矿井大型机电设备管理维护的重要环节,对设备维护以及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设备采购中,必须根据矿井工作要求,对设备型号、价格进行严格控制;并且在购入后,严格根据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设备检测,从而避免设备自身质量引起的故障。同时这也是大型机电设备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工作。

(三)强化监督管理体制

全方位的监督管理作为展现矿井大型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内容,对机电设备进行全方位的维护、管理对控制设备故障点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以管理人员为中心对机电设备进行整体全面的管理。在编制企业监督与管理机制的过程中,必须对矿井设备故障点以及发生率进行科学评估,并且以此作为依托,让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监督控制。另外,管理人员还必须认真执行监督机制以及对故障点进行全面掌控,一旦发现设备故障,再使用对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并且上报给相关部门,做好设备系统后续维护与管理工作。

(四)健全维护与管理方式

在矿井大型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工作中,除了设备自身质量会对机电设备造成影响外,使用周期也会对其造成影响,就像生命周期,不能逆转一样。但是,通过有目的的维护与管理方式也能减省对机电设备造成的影响,从而避免故障过早出现。例如:在夜间工作中,对于部分煤矿作业并不需要机电进行辅助,也可以使用保障措施,降低对设备造成的影响,同时这也是边相延长使用周期的做法,它不仅能降低煤矿生产成本,还能提高经济效益。但是这一系列的保障措施都必须在管理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否则就会对矿井煤矿生产造成影响,甚至还会对从业人员造成生命影响。

三、强化现场管理以及技术培训工作

(一)强化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作为整个矿井大型机电设备维护、管理的核心工作,同时也是整个机电系统故障点的所在。从目前的大型机电设备维护管理工作来看,由于系统结构逐渐复杂化、大型化,为了保障现场管理更加全面、完善,必须对矿井进行全方位的维护与管理。

在现场管理中,操作人员必须根据矿井机电设备操作要求,按照正常的流程以及轨道进行,并且时刻保障系统运行正常;通过定期对相关设备进行抽查、巡查、检查,不放过任何可疑点,对于可能对设备造成影响的部位,应该立即跟换或者维修,并且做好记录工作,这种“体检科”以及“户籍”的维修方式,不仅能加快设备好转过程,还能减少维修时间与待修率;通过保障大型固定设备维护与检修工作,从根本上避免机电设备带病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

(二)强化工作人员日常培训进程

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现状来看,矿井维修与管理人员一直处于紧缺的状态,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下,矿井大型设备越来越别具一格,传统的设备已经不能满足时展要求。针对这一现象,为了推动大型机电设备在矿井中的应用过程,必须根据技术要求,从根本上提高相关设备的维修率与利用率。维护人员作为整个管理工作的核心人员,同时也是管理成果的保障。因此,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团队,必须根据技术以及时展要求,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维修管理水平以及操作熟练程度,提高机电设施管理与维护工作。

在矿井机械化不断增快的环境下,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同时对技术管理人员的生产要求也不断增加。所以在管理人员中,必须采用送出去与请进来的方式,不断推动矿井生产培训工作。在这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结合力度,在集中或者分散培训的过程中,从根本上保障机电设施构造、结构、性能、工艺流程以及结构原理,从而不断提高机电维护管理队伍工作能力。

结束语

矿井大型机电设备维护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为了推动现代化矿井机电设施管理维护进程,必须从源头上做好设备检修工作,在保障各项设施安全运行的过程中,提升矿井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蒲胜.浅谈矿井机电设备维护管理[J].陕西煤炭,2010,29(2):112-11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