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范文

新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1篇:新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 新能源 低碳经济 影响与发展

一、新能源与低碳经济的含义以及重要意义

所谓的低碳经济就是指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采用较高的附加值、较低的排放量、较低的污染度、较低的消耗量为基础的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在实践的过程中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它是相对于传统的高能耗、低产出、高排放的市场经济模式而提出的。在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在提高经济增长的前提下降低国家总体碳排放量,就是所谓的低碳发展。这里所说的低碳经济并不是意味着碳排放量值为零。所以,在判定一个国家是否属于低碳经济,一般状况下都是从碳排放量、能耗以及经济产出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衡量的。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中,基本上是通过不断地投入资源来提高产量、增加财富、提高人们整体的生活水平,这种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往往是把牺牲环境作为主要的代价。

所谓的新能源就是非传统矿石能源以外的其他种类的能源形式。这种能源在来源上基本上都具备着可再生性能和低污染的实用性本质。在现阶段的新能源的使用上,人们对于风力发电能源、太阳能光伏与光热能源、生物质能发电能源以及潮汐能源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收获,基本上具备了产业化的条件。这些新能源与传统的不可在资源相比有很大的优势。新能源相对于传统的能源有以下几种特点:能量密度低、高度分散的性能,资源丰富、清洁干净、无损害性污染物排放等性能。但是,在开发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难度。

在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新能源与低碳经济是相辅相成的,二者起着共同发展的作用。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以及新能源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提高相关的技术以应用于开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传统的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率。这些能源不但符合现阶段我国的发展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还可以有效地控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碳含量的排放要求,改变环境。也就是说,低碳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完善自身的制度框架及相关的政策措施,可以促进高能效的科学技术、节约型的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技术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研发与实际应用,这在整体上提高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全面。低碳经济与新能源二者都对提高社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低碳经济概念下的新能源主要包括以下两个种类:第一种是包括风力发电、核力发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源发电以及地热能、氢能等新能源板块。第二种是以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半导体照明节能以及清洁煤利用板块等能源为主的节能减排板块。

二、在低碳经济的基础下有效地开发新能源的对策

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有效地利用新能源提高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以及社会的稳定,要加快构建一个安全、绿色、高效的新能源开发系统。

(一)要完善新能源开发的组织结构框架的稳定性,明确新能源发展战略目标

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明确新资源的开发重点,优化新能源的组织结构,要把开发洁净技术以及替代能源作为低碳经济中的重点目标。首先,要把中国的新型资源开发作为主要的发展基地,把清洁型的低碳能源作为新能源的主要开发重点,保持石油的开采比例,提高对天然气能源的开发比例,全面控制能源的消费总量,运用一些多元化的辅助资源等措施来全面完善能源开发体系,建立一个稳定的能源储备应急计划。其次,制定一个传统资源的节能意识,对企业推行清洁型的高效技术,提高企业的整体效能,减少企业对于煤炭能源的使用比例,不断推进新型能源结构的优化。最后,要提高新能源的研究开发以及相关的可再生资源的大规模利用程度,不断地倡导水电、太阳能、风电以及天然气等能源的使用,推进对核电以及水电站的建设系统的发展与重视。

(二)加快法制配套建设,提高对自主创新体系核心研发的投入与重视

在低碳经济体系中要想全面提高新型能源的发展,首先,国家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根本上保障新型能源的发展规划以及发展转型等。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时候,要根据能源的主体之间的权益关系,结合相关的能源监督管理部门,理顺能源相关主体权益关系,完善相关的能源定价机制,在根本上有效提高能源的监督管理水平,全面促进能源的各种应用措施。只有这样,才可以为低碳经济的发展与新型能源的开发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其次,要提高对能源研究发展技术的重视,提高相关的技术应用,发挥能源高科技术开发技术的带领作用。要支持和重视在新型能源中的科学技术的自我研发,加强对智能电网、储能技术、氢能技术、碳捕获与封存技术以及核聚变能开发等核心技术的重视程度,全面提高新型能源中减少碳含量的水平,逐步构建一个在全球低碳能源发展过程中的战略性的技术优势。

(三)开拓新能源消费市场,统筹能源产业布局

首先,在新能源的开发过程中我们要利用我国在政权管理体系以及市场规划中的本土优势,开拓一个全新的能源市场。例如,在城市建设中全面的使用太阳能、风能以及地热能等清洁型能源技术,从根本上提高低碳新能源覆盖率,提高使用率,不断拓展新能源应用产业链市场。其次,要对新能源的开发研究进行政府的统筹规划,根据区域产业的发展布局,有效落实各种新型节能措施。政府部门要根据宏观的统筹来打造一个新型能源的产业布局。例如,政府部门统筹我国北方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管网系统以及南方的分散式采暖空调技术,西南部的水电以及天然气新能源的开发以及东中部地区的核电能源发展,提高对沿海地区的风电、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推广应用,促进内陆以及海上的风电能源开发等。同时也要提高国际合作,促进新能源的国际化发展。在现阶段的全球经济发展下,中国的新能源发展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优势,不断提高国际合作,利用国外先进的新能源开发技术来提高国内技术整体研发创新水平,同时也要把国内的新能源开发技术推向世界,提高新能源的国家发展水平。

三、结束语

低碳经济下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是极其辽阔的。我们在同时发展低碳经济与新能源的应用上,要正确分析、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全面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构建一个合理、科学的新能源产业结构,不断提高新能源核心技术的研发水平,增强多层次、全方位的新能源开发体系。只有这样,才可以全面促进新能源与低碳经济的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为湖南省岳阳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 祝剑禾.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突破[J]. 2015(1):222-224.

[2] 杜涛.低碳经济环境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状况[J].地球,2013(8).

第2篇:新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范文

保定经过多年的探索,抓住当下世界范围内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和我国转变增长方式的时机,有计划有步骤的发展新能源产业。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以新能源产业为主打造新的工业化体系和增长方式。保定新能源基地的建设产业集群优势已经显现。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环境下,推动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关于城市整体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联动问题。保定把发展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尝试新能源产业及其园区建设,探索出一条符合保定实际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保定模式的探索在于经济的发展必须与时代一致;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和变革必须是反映实际的。保定经过多年的探索,自身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今后城市和地区提供了发展思路。

关键字:新能源产业 经济发展 保定模式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能源日渐短缺,发展新能源经济、走低碳化道路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共识。而产业建设作为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织形式,势必受到新能源经济的重要影响。

一、保定新能源建设的现状

2006年,保定提出了建设“中国电谷”的发展目标,打造以光伏、风力发电、节能设备等为重点的新能源与能源设备制造业集群。2008年,被国家发改委授予“新能源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在社会发展方面,保定全面推进“太阳能之城”建设。2007年,市政府出台了《保定市关于建设“太阳能之城”的实施意见》。通过在交通信息、道路照明、居住社区改造等7个方面应用太阳能产品,每年可节电1900万度,有效地减少了碳排放。2008和2009年,保定市被国家科技部分别命名为“国家太阳能综合应用科技示范城市”和“十城万盏”试点城市。而现阶段,保定又制定低碳城市和产业的发展道路,这是在现有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对新能源产业的再一次深入和发掘。

二、保定市新能源产业建设的可行性评估

1、保定市新能源产业建设的优势评估

第一,经济发展政策和相关资金的保驾护航

政策和资金主要来自国际上对于清洁生产的倡导而形成的相关法案和保定市政府对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植和大量资金投入。保定市以“中国电谷”为首的新能源产业建设符合和这两点。从2008年被国家发改委授予“新能源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开始,随着省、市的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实施,资金投入的持续增加,这些都将成为保定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巨大优势。

第二,相关经济基础雄厚和技术创新潜力充足。

保定高新区产业集群优势已经显现,这为保定市建设新能源产业基地创造了巨大优势。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电谷拥有5家国家级、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科研院所140 个,取得新能源及相关国家行业标准80 项、科研成果300 多项、专利450 项。目前太阳能、风能及输变电、储能设备制造骨干企业170多家,其中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约有36家左右,比例约占全部企业的1/6,这是一个产业能够进行良性发展的黄金比例。

第三,社会和民众的支持

保定建设新能源产业基地,在社会范围内运行低碳经济已经得到了社会和民众的支持。保定建设新能源产业基地,发展清洁生产和建设低碳城市已经成为保定民众的共识和共同愿望,这是具备普遍社会基础的前提。

2、保定建设新能源基地的难点解析

第一,区位劣势。

保定市地处京、津、冀三角地带,目前还仅是一个中小城市,其空中和海上交通的便利性很大程度上借助于京、津其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也不如二城市高,市内的公共基础设施也不及二者完备。在这样的环境下,投资者在京津冀等地区的投资会当首选京津两地,并且更多的人才、技术和资金都被吸收到以上两个地区,制约了我市自身的发展。

第二,技术壁垒。

保定市新能源产业建设,虽然企业创新能力有所提高,但在新能源技术革命和低碳技术领域内的垄断导致新能源产业发展和低碳产业成本上升、市场发育受阻,已成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瓶颈。

第三,专业技术人才缺口较大。

在人才资源上,保定市虽拥有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在内的十几所高等院校,但从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类型的侧重点而言,大都专业都是文史性质、农业生物和其他理工类学科,这种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远不足以为新能源产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专业技术人才保障。

三、从保定实际出发确立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保定模式”

保定要想发展自己的经济,就要建立保定独特的发展模式即“保定模式”。“保定模式”就是保定依靠自身的新能源产业为动力推动其他工业做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在寻找和发展自己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确保社会良性运行,达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保定模式”的发展之路即走新能源之路,符合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作为新能源产业,依托模式的良好的外部性从而达到带动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革命的目的,是与当下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一致的。

2、建设新能源产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我国的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用以转变我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经济结构的大幅提升。而保定作为中小城市,必须首先与世界经济形势保持一致,与中国经济发展共脉。

3、对保定市发展新能源产业建设的展望。

第一,加强政策调节,利用各种政策手段支持产业新能源建设工作的有序进行。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出台一些扶持性财税政策和要素保障政策,支持新型能源项目和产品;同时,也要出台一些限制性政策来制约“高碳”行为,健全奖罚政策,强化激励和约束共同作用。

第二,重视新能源产业建设技术的研发。主要包括新能源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例如:开发使用后易于回收再生的产品、清洁生产、末端治理等技术。

第3篇:新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范文

当前,国家能源安全已不是简单地仅考虑能源供应安全问题(主要是石油战略储备),它还包括了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等问题的关注。新的国家能源安全观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其关注点日益成为各国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低碳经济发展等可持续发展的主题陆续被纳入到新的能源安全的具体实践中。

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能源结构调整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能源成本涉及民众利益和经济增长潜力,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为影响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能源安全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瓶颈,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对能源安全的研究和管理决策提出了挑战。因此,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可以定义为:以合理的价格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能源供给稳定性,以及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环境不构成威胁的能源使用安全性。对于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来说,该定义主要包含了减少石油对外依存以及节能减排的需要。因此,一个有效新能源发展战略对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有明显的积极意义。

按照新的能源安全定义,能源安全就成了一个众多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的系统概念。石油价格走高和大幅度波动、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说明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实践中如何有效保障能源安全是政策关注的焦点。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相对低效的能源运输体系、较高的石油进口依存等构成当前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威胁我国能源安全的主要因素。低效的能源运输体系可以在短期内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建设予以解决,但对于大幅度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日益增大的石油对外依存,却比较困难。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保障能源安全的一个必然选择。但是,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在发展新能源上面临着政策支持和补贴、发电成本、电力市场化程度、并网情况、公众新能源接受情况等一系列问题,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基础相对薄弱,这就需要相应的政策研究。

首先,需要对目前的中国能源安全现状有一个比较科学的评价。可以通过构筑基于“经济一能源――环境”三位一体的能源安全评价体系,对中国能源安全进行科学合理的综合性战略评价,探寻中国能源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这是一个对中国能源安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重新认识,树立新的能源安全意识的过程。依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要,运用符合我国能源特点的评价方法和技术进行研究,以便从能源安全的高度,为整个能源生产、开发和利用提供政策指导,为政府和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提供决策依据。

其次,中国能源安全内涵的转变,也要求在能源开发利用上针对不可再生资源的问题,逐渐实现向发展清洁能源的多元能源结构的转变。在能源供应方面,提高能源开采和使用效率,逐渐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增加天然气、水电、核电以及其他新能源,形成清洁能源多元化的能源结构;在能源消费方面,实施石油替代消费(如电动汽车)和节能减排。换言之,就是需要在新的能源安全观下,将发展新能源纳入能源战略规划调整。这需要构建结合新能源发展的能源战略调整模型,研究能源结构改变对能源成本的影响,能源成本改变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在节约使用现有能源的同时,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建立一个新型的清洁、安全、可持续的能源系统。

第三,新能源开发和利用主要通过电力体现,制约新能源发电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电力成本。相对传统能源来讲,清洁能源的发电成本较高,是其至今在我国不能大规模应用的主要原因。因此,发展清洁能源,解决成本问题是关键,目前国际上解决的途径是政府补贴或消费者埋单。对我国而言,短期的措施是进行财政补贴,而中长期则需要相应地理顺电价,以反映其发电成本,必须研究新能源成本的解决办法以及相关电价问题。

第4篇:新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范文

【关键字】新能源产业;传统能源产业;战略选择

前言

在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的趋势下,各国对于经济发展的持续性也更加关注,各国间的能源战争也不断上演。正是因为能源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物资,逐渐成为影响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稳定的重要因素。在能源的地位不断上升的今天,如何有效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有效的管理,是值得全世界思考的问题,也是各国持续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在我国不断提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能源的发展和管理也成为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笔者在认真研究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和传统能源行业的战略选择进行论述,希望可以丰富我国新能源研究理论与传统能源研究理论体系的内容,也可以为笔者的工作起到促进作用。本文所指的新能源主要是太阳能、生物能、风能等能源。

一、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状况

1、新出台的产品发展扶持政策。随着新能源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高,国家和社会各界对于新能源的发展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大,这就促进了我国相关新能源产业扶持政策的不断出台。在诸多政策的指向和引导下,使得我国很多企业开始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投资和开发,促进了我国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进步。不仅是新能源产品扶持政策的出台,很多保障政策实施的配套措施也在不断完善中。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新能源产品使用的补贴政策,这不仅激发了更多企业积极投入到新能源的开发研究中,也鼓励了更多的公民选择使用新能源产品,为我国新能源产品的研究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发展迅速。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国,我国持续了很长时间的高能耗发展道路,这使得我国为社会经济发展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在认识到新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之后,国家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规模,积极促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速度。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我国太阳能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质量在逐渐提高。我国是世界上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最多的国家,占到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不仅如此,我国太阳能产业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而且产业链条也在逐渐完善中,开始形成比较完备的太阳能产业发展格局。另外,我国风能产业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甚至成为我国新能源发展中速度最快的一项产业。这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节约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也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多的成绩,也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笔者将对这些问题进行阐述,希望可以对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1、未来发展的制约因素。现阶段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还处于不断进步的阶段,很多新能源产业的制度和体系还在逐步完善中,但是,目前我国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上所发挥的宏观调控力度不够,各项政策和措施的激励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首先,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市场竞争力的分布不均匀,除了市场竞争力比较强的水电和太阳能热水器等产业之外,很多新能源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都是比较弱的。因为很多新能源产业相对来说其开发利用的成本比较高、生产资源比较分散、生产的规模比较小等,这就使得这些新能源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比较,甚至是没有市场竞争力。再加上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在这些新能源产业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又不够,这就使得这些新能源产业未来的发展状况比较艰难,制约因素也比较多,发展的难度也比较大。其次,新能源产业缺乏足够的市场需要。任何产业的发展都必须要有一定的市场需求,这样才能保证产业的生产和发展。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不例外,但是现阶段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市场需要是不够的,由于新能源发展缺乏长期性的战略目标和管理手段,这就使得新能源产业在市场上的需求明显不够,而市场的缺乏又会影响到新能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这就容易产生恶性循环的发展模式。最后,我国新能源产业的整体水平不高,这就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制约作用。新能源产业的研究和发展是需要有足够的技术和专业知识作为支撑的,而现阶段我国的很多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水平都严重缺乏,对国外先进技术的依赖性比较大,新能源研究的高端人才培养不足等严重制约了我国新能源产业的整体水平。

2、如何有效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一)加大国家政策对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笔者在前文中已经论述我国新能源产业存在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国家政策对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因此,要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首先就要大家国家政策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借鉴国外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经验,加大国家政策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才可能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也只有加大国家政策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才能避免市场调节对新能源产业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进而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二)完善扶持我国新能源发展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扶持我国新能源发展的法律法规,尽量从法律上保护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使得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成本尽量降低,进而提高新能源产业研发者的积极性,也为新能源产业发展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提供支持,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完善的法律保障。

三、新能源时代下传统能源的战略选择

1、传统能源面临的挑战。首先,传统能源的储备是十分有限的,在人类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能源的索取是越来越多的,所以传统能源不能保证人类无限期的使用。其次,在自然环境不断遭受破坏的趋势下,很多传统能源的开采和使用都受到了限制。最后,很多传统能源的开采和使用技术长期没有更新,使用传统能源的成本更高,并且在使用传统能源之后人类所付出的代价更大,这就使得传统能源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会越来越小。

2、传统能源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考。首先,不断降低传统能源开采和使用的成本,提高传统能源使用的效率。其次,大型煤炭产销基地积极开发下游业务,开展煤基化工产业业务,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完善整个行业的产业链建设,实现行业做大做强,由传统单一能源企业向综合性能源集团转变。最后,加快行业结构调整步伐,在适当的时机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在国际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第5篇:新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 低碳 新能源 传统能源

资源短缺是全球所面临的共同话题,特别是对于传统能源而言,其非可再生性决定了能源总量将不断下降,但整体需求却逐年提升。与此同时,传统能源的环境污染问题更为严重,对自然生态构成了巨大威胁。新能源的出现,不但能改善能源短缺问题,同时也能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有力支持。[1]

一、低碳背景下新能源繁荣的原因

(一)推动能源结构调整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新能源是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以及核聚变能等。[2]新能源的繁荣,有利于能源结构的调整与创新,有利于保持能源市场的稳定与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业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传统能源供应量压力大且总量相对有限,直接影响和限制了产业发展,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对此,国家政府不断制定和出台鼓励和扶持政策,试图借助新能源以巩固能源市场,调整能源结构。在政策支持和引导之下,大量国内企业开始投资新能源,光伏发电、氢能和风电并网等技术也因此得到了巨大推动。[3]

(二)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新能源的繁荣,对于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也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当前,我国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生态污染问题。新能源除了具备极大发展潜力外,最为主要的特点在于绿色、清洁,较传统能源对环境的危害更低。[4]为促进可持续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落实,国家政府开始积极推广新能源,加强产业布局,缓解环境污染问题,以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更为理想的能源环境。

二、低碳背景下新能源行业发展建议

(一)加行业立法

我国政府在加强政策鼓励和支持之外,应进一步加强行业立法工作,不断优化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新能源行业行为。[5]首先,政府应完善市场监管法律,加强对原材料市场的控制和监督,尽可能地控制和稳定原材料成本,减少市场波动,严厉打击投机行为。其次,规范电公司与再生电力交易行为,落实电价竞标制度,保持高度透明和公正的交易环境,充分提高新能源开发商的信心。此外,政府应健全环境污染保护法规,对于过度污染的新能源企业予以严厉打击,确保新能源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控制政策倾斜

一方面,政府应加大政策审核,严格审查新能源企业资质,加强对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销售能力的评估,对于技术创新企业和销售业绩较好的新能源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和适当的资金奖励。而对于恶意套取国家政策资金的企业,应给予严厉惩罚,实现净化行业市场的目的。另一方面,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没有政府的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举步维艰。新能源开发成本高,生产也不连续,其面临的经营和发展风险更大。对此,政府政策应保证足够的稳定性和协调性,加大经营补贴和环保补贴,为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和经营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三)加强行业管制

国内多数新能源企业,不但欠缺核心和自主技术,企业生产环境也相对简陋,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素质水平较低。对此,我国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新能源产业的管理,制定和出台一系列的企业生产卫生标准、从业标准等,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完善和规范新能源企业的经营和生产行为,提升新能源企业的人员综合素质。

三、低碳背景下传统能源行业发展思考

(一)传统能源发展挑战

与新能源行业相比,传统能源行业的发展面临更多制约和限制因素。传统能源资源总量有限,能源供需矛盾已经越来越严重,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在内的传统能源近年来频频出现短缺的状况。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行,传统能源成为了重要的限制对象。最后,传统能源无论是在开采还是利用上,都受到了极大的约束,传统能源发展形势非常不利。

此外,传统能源使用过程中所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也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国内出现的雾霾天气,很大程度上与传统能源有关。传统能源在使用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对生态环境构成巨大影响。在提倡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经济的今天,传统能源环境可谓岌岌可危。

(二)传统能源发展策略

第一,加大生产技术创新和改革。传统能源企业应在扩大产能、解决供需平衡问题的同时,着重加强对生产技术的创新和改革,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影响。目前,国内传统能源企业普遍存在生产技术水平低下、环境污染过重的问题。与发达国家能源企业相比,国内传统能源企业整体技术落后非常大。对此,必须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和改革工作,加大研究经费的投入,积极探索节能环保的生产技术,促进传统能源企业的平稳、可持续发展。当然,政府方面也应该对传统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改革提供适当的政策支持。最后,相关企业还应积极借鉴和学习国外石化技术创新思路和方法,通过生产工艺和优化和改良,不断提升汽油等石化产品的应用效率及环保水平,丰富传统能源发展思路。

第二,优化和拓展企业产业结构。传统能源企业必须脱离原有的产业结构模式,加强对下游产业的开发和拓展,以高附加值的创新技术产业逐步替代传统高能耗、低效益产业,进而不断提升企业的利润空间,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以煤炭企业为例,长期以来,煤炭企业主要以煤炭基础开发为主要业务,煤炭产品质量较差,市场价格较低,造成煤炭企业经济利润非常有限,许多地区的煤炭企业入不敷出、债台高筑。对此,煤炭企业应在加强产能升级和技术创新的同时,适当引入煤制油、煤制气等技术,对煤炭产品进行优化和改进,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通过大量技术攻关提升煤炭能耗水平,缓解煤炭燃烧对温室效应的不良影响。

第三,加强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联合。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是未来的重要趋势和方向,传统能源产业应在加强自身技术创新和升级产业结构的同时,积极加强与新能源产业的合作,通过联合发展的方式帮助企业渡过发展瓶颈期,增强自身的发展持续性。与新能源产业相比,传统能源企业自备较强的资源优势和资本优势。通过对当前市场发展现状的评估和研究,传统能源企业应选择优秀的新能源企业进行合作。传统能源企业还可借助新能源企业的技术资源实现对自身生产技术水平的革新,而传统能源企业则提供资金上的支持,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新能源与传统能源产业的融合,也能够显著化解双方发展中的矛盾与冲突,共同为我国能源产业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特别是对于石油能源企业来讲,应积极加强与新能源公司之间的战略合作与联合,由石油能源企业提供科研经费,新能源公司加强对氢燃料、太阳能、电能以及乙醇燃料等高性能能源产品的开发和研究,加快国内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速度,为我国汽车等行业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技术支持。

此外,未来随着电动车的普及和发展,石油化工企业应加大与新能源企业之家你的合作,通过了解客户群体的消费习惯,不断完善加油站内充换电站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举措,设置客户休息区;提供形式多样的充换电结算方式。同时,利用加油站网络,为新能源车企提供展示平台,提供新车销售、维修、保B等服务,为电动汽车用户提供更便利的出行服务。

四、结语

面对基础薄弱的新能源产业,国家政府应在提供政策扶持和鼓励的同时,加强产业引导和管制,规范新能源产业的经营和发展秩序。同时,必须进一步加强对传统能源产业的合理引导,保证科学的能源产业结构,为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支持。

(作者单位为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浙江湖州分公司)

参考文献

[1] 陈学.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传统能源行业战略选择浅析[J].石油商技,2012

(02):44-49.

[2] 马展雄.分析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及传统能源行业的战略选择[J].科技与企业,2013(07):19-19.

[3] 王军,王朝全.新能源、传统能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3(19):51-54.

第6篇:新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创新驱动;保护生态环境;经济健康发展

经济发展的历史,事实上就是人类和环境相互作用、相互限制、相互促进的历史。从使用自然的棍棒到自己制造石器,从发明使用火、弓箭、陶器到驯养家畜,从单纯的农业生产到手工业、商品及城市经济的出现,直到后来的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经济发展到今天,体现了人类高度的智慧,彰显了科学技术对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影响。但是,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不但影响甚至已经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亮出了红牌。一个自然环境恶劣、空气污染严重、交通拥堵的城市或地区,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受到牵制和压抑,因为这样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可能吸引投资商和大量的消费群体。可以说,自然用它必然的规律和铁的事实,在提醒人类,疯狂发展经济的结局将会使人类与自然玉石俱焚。要使经济呈现出新常态,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可以说,通过创新驱动保护生态环境,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唯一出路。

一、只有创新驱动才能从根本上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减轻经济发展对自然的破坏

(一)新能源是经济发展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根本保证纵观2016年新能源领域十大创新关注点,归纳起来,新能源有四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新的能源管理观念,像能源互联网智能技术,就是新观念新技术背景下的能源管理,就是通过互联网这一电子新技术,实现能源分布使用等信息的及时反馈和科学的选择控制;二是新的能源利用系统,像智能户用分布式光伏系统、光伏应用终端、大规模风电消纳技术和电动汽车的动态无线充电技术,这些新的利用系统将促进能源的科学利用;三是新的能源来源,像自主第三代核电技术、太阳能薄膜电池、氢燃料电池汽车、锂—氧电池等,这些环保性能高的新能源将逐渐取代旧能源;四是新的能源回收系统,像动力电池的系统管理技术,能源回收将从另一端实现能源的节约利用。不难看出,新能源中的这些创新热点对环保的重视。

(二)新材料将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与自然相协调新材料被称为“发明之母”和“产业粮食”,可见新材料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新材料在保护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生态环境材料”是新经济形势下产生的新提法,是指那些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优良的环境协调性的材料,它主要是针对旧的材料使用过程提出的。旧的材料使用过程,就是“将大量的资源提取出来,又将大量的废弃物排回到自然环境”,这种过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人类已经吃到了苦头。

(三)新工艺将节省能源并减少污染提倡绿色新工艺,从根本上消除污染。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不但可以改善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气废水的状况,还可以节省能源,降低能源的消耗。所以说,新工艺对保护生态环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需要国家相关的部门和单位花大力气进行改造。

二、只有创新驱动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放生产力,有条件和精力正视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一)创新能够提高劳动效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只有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下的劳动生产,才能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彻底解放劳动者,为劳动者创造培训、提高的环境和条件。如果劳动者总是疲于奔命,根本不会有时间和精力去提高素质,而素质低下的劳动者,不可能关注生态环境。

(二)改进和创新生产工具,能够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对生产工具进行新一轮的创新改造,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必须完成的新课题。那些严重破坏和污染环境的旧生产工具,必须从生产活动中退出,新一轮生产工具的变革,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题。

(三)重新认识劳动对象,能够使劳动者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充分表现在劳动对象的扩展程度上。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的劳动对象从陆地、海洋、天空一直扩展到了外太空,这是人类对自然的胜利,也是人类盲目扩张的结果。人类必须重新科学地认识劳动对象,强化人与自然共存共生的思想观念,才能进一步提高保护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三、只有创新驱动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形成经济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新优势,引导世界经济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健康发展

(一)创新强国,可以在国际竞争中倡导保护生态环境的新经济常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创新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才能在经济发展中引导新的方向。要想在国际经济生活中有发言权,就要创新发展自己的经济实力。

(二)在“一带一路”的国际产能合作中,把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推向全球。“一带一路”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国家级顶层战略”,它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寻求共同发展的国际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和平、发展、互信、融合、包容”的经济合作和政治发展中,必然会把这种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推向世界范围。同一个地球,同一个梦想,在保护生态环境这一点上,在经济合作中更容易达成共识。

(三)创新观念,以人为本取代以物为本,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引领世界经济的新潮流。旧的经济发展观念过度重视经济的发展,片面强调GDP的高速增长,忽视了人的需要和利益,甚至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损害,这种损害直接表现在破坏环境给人类的正常生活带来的威胁。因此,要想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回到以人为本的轨道上来。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健康经济的新常态,也是世界经济的新潮流。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到科技日报社考察时强调,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主旋律,全面推动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局面。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解决这个问题,是发展“以人为本”的经济新常态的首要问题。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将从根本上清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束缚和桎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辜胜阻,李洪斌.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创新驱动”———基于青海的典型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13(1):62-66.

第7篇:新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新能源产业;发展对策;政策支持;金融支持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指令计划项目(课题编号:S090410)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一、河北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必要性及意义

(一)能源约束下河北省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必要性。河北省作为我国传统产业大省,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早中期,主要特征是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进程加快,大规模基础建设层次升级,产业结构中钢铁、电力、石化等高耗能产业占较大比重。近几年来,由于自身资源供应有限,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能源约束问题越来越明显。河北省经济发展的能源约束主要表现为:一次能源相对不足,人均资源储量偏低;能源结构不合理,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传统能源供需矛盾突出,自给率逐年降低;能源利用率低,节能降耗任务艰巨;传统能源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亟待解决。面对河北省经济发展的能源约束,必须加快调整能源结构,转变能源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使新能源产业成为河北省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二)河北省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意义

1、近年来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使传统能源产业发展受到限制,新能源领域的正向效应正逐步体现出来。尤其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各国对原有经济增长模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反思,越来越多地把新能源视为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新能源产业将成为人类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的重大契机。

2、发展新能源产业有助于摆脱能源约束,保障全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使很多产业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是新能源产业几乎未受影响,反而更具竞争力。新能源产业正孕育着新的经济增长点,蕴含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并且可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目前,河北省新能源发展已经初步显现出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新能源产业将促使河北省经济真正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3、发展新能源产业,开发利用新能源,对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煤炭资源等传统能源带来很大的环境问题,而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实现了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大大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从根本上缓解了环境保护的压力,新能源产业将成为河北省绿色经济增长点。

二、河北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1、河北省具有较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大部分的太阳能等级属于三类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000~5,850MJ/m2,相当于日辐射量3.8~4.5KWh/m2,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河北省保定市被科技部认定为全国唯一的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基地、国家太阳能综合应用科技示范城市。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风电整机等一批重要项目落户保定“中国电谷”,基本形成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新型储能设备、高效节能与电力自动化等产业体系。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已经成为国内唯一、世界第二的具有全产业链的太阳能多晶硅电池生产企业,拥有国内唯一的太阳能电池研发中心。河北省邢台市成为全国首个“太阳能建筑城”,自2007年以来,节约标准煤1万多吨,减少二氧化硫、灰尘等排放物6,800多吨,节电3,300万千瓦时。

2、河北省拥山纳海、地貌丰富,有着多处极具开发潜力的风场,拥有得天独厚的风能资源。区域陆域风能资源总储量为7,400万千瓦,目前探明可开发资源达800万千瓦。在风能的开发利用方面,主要是风力发电。目前,河北省已建成的风电场有围场红松洼风电场、张北长城风电场、尚义满井风电场、丰宁鱼儿山风电场和康保卧龙山风电场等,总装机容量为325.75MW,居全国排行第二。2009年8月河北建投蔚县永胜庄风电场工程、利华尖风电场工程、东杏河北风电场工程、东杏河南风电场工程公开招标,逐步投入建设。

3、河北省是农业大省,秸秆资源达到4,000多万吨,除了养殖、造纸利用外,还富余1,200万吨。另外,随着牧业、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粪便资源已具规模。生物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目前仍主要是生物质能发电,但为数还不多,石家庄、邢台、邯郸三市已有生物质发电项目。《河北省“十一五”生物质发电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规划“十一五”期间全省生物质发电装机达到100万千瓦,在有条件的地方规划和建设20~30个生物质综合利用农作物发电项目。

4、河北省地热田分布广泛且埋藏较浅,全省已探明的深层地热资源和浅层地温能储量巨大,位居全国第三。地热资源可采量相当于标准煤93.83亿吨。虽然目前在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方面还未形成规模,但具有广阔的前景。当前河北省地热资源的利用方式以供暖、洗浴、养殖及温泉疗养为主,平原已开发利用地热井210眼,山区开发利用地热井77眼,山区温泉47处。目前,深州市已经建成10多眼地热井,可替代100多座锅炉,年可节约用煤5,000多吨,并可大大减少烟尘污染。

(二)河北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资金不足和缺乏有效的融资机制。(1)大多数新能源系统的初始设备投资较高,科研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并且投资规模越来越大,成本高、资金不足问题严重;(2)新能源的推广利用,其社会效益显著,但经济效益不高。新能源产业投资主体较为单一,一般还是靠政府投入,风险投资严重不足;(3)新能源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新能源领域的起步发展以新兴的中小企业为主,相对弱小,政策性补贴明显不足,而且在获取银行贷款方面往往也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和机制。

2、技术水平落后,创新能力弱,技术人才缺乏。新能源产业是新兴高技术产业,起点高,体现科技。但河北省新能源技术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较为薄弱,大量关键设备还依赖进口。新能源项目的基本技术普及程度低,技术水平落后,技术沟通难度大,技术人才缺乏,现有技术难以转化成产品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结构不合理,难以形成规模效益。河北省新能源产业结构不合理,结构调整的任务还很重。目前,太阳能和风能产业发展较快,其他方面还未形成规模。另外,电力总装机容量2,850万千瓦,其中水电、风电、生物发电分别占河北全省装机总量的2.7%、1.4%和0.34%,三项合计占总装机容量的4.4%,远低于全国24%的水平。总体来说,缺乏具有竞争能力的产业集群,分散发展还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4、管理体制不健全,政策支持不足。近年来,河北省逐步加大了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但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在这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总体来看,政府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成果转化与工程化的宏观调控力度仍然不够,激励和支持措施不足,缺乏相应的风险保障机制。

三、河北新能源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目标和产业布局规划,建立多元化的新能源产业结构。由于河北省拥有丰富的新能源,具备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资源察赋,并在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因此,建议结合国家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编制,根据全省总体部署,继续深入研究河北省资源特点和优势,合理定位其新能源产业和布局,实行积极的新能源发展规划目标,以至少不低于全国同期平均发展水平来规划新能源发展战略。加强对全省新能源工作的统一领导,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分散性和重复性,改变现有的结构性缺陷,建立起多样化的新能源产业结构,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从外部约束向自愿发展的方向转变,促进其合理化发展。

(二)推动技术研发,培养、引进技术人才,全方位开放河北新能源产业市场。河北省人口数量巨大,人均资源少、人均技术资源少严重制约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除主要靠自身的努力以外,必须强化内引外联,注重引进和合作。1、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型技术人才。目前,京津冀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人才济济,科技开发潜力巨大,产业基础雄厚,可利用其推动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2、对接国家新能源科技重大专项,促进生物质能工程技术中心、国家风电产业等平台等在冀落户,大幅提升新能源利用量和新能源装备产业水平;3、加强市场培育和开发,以规范化促进其产业化发展。政府应转换职能,可以成立相关的行业协会,给新能源行业协会和商会在自律、产品标准、资质认证、政策研究等方面提供更大的空间,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全方位开放河北省的新能源市场。

(三)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大力实施集群化发展战略,建立新能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某一特定产业的企业和机构大量聚集于某一特定地区,形成的一个稳定、持续的竞争优势集合体。除保定市“中国电谷”之外,河北省内几乎没有大规模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形成区域内或区域间的配套企业集群。积极推进新能源产业集聚进程,在资金使用率、资源配置、信息共享、生产效益、节能减排等方面充分体现集聚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更长、更完备的新能源产业链及产业体系。通过龙头带动、规模化推进来带动新能源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对已经形成的成熟型产业集群,政府更应大力支持其实现升级改造,使其具备持续的增长潜力,从而将河北省的新能源产业做强,提升自身竞争力,利用规模效应真正拉动河北的经济增长。

四、构建河北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

资金不足和缺乏有效的融资机制是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面对的巨大障碍和难题。探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意义重大,我们有必要构建一个科学的金融支持体系,为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融资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其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支持是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关键。特别在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政策支持尤为重要,其他投资体的介入谨小慎微,政策资金的引导将起决定性作用。

1、根据河北省现实情况,研究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投融资制度框架,实现制度创新与拓宽融资渠道功能。鼓励参与合作,吸引省外甚至国外金融组织或大型企业的合作性投资,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国内新能源企业到海外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

2、应该在加大政府资金投入进行扶持的同时,放宽限制,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新能源行业,参与新能源的投融资活动。正确引导资金的合理流向,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为河北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创造便利条件。

3、将鼓励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利用作为一个着力点,采取和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提供投资担保和发行企业债券等融资支持,给予其投资补贴、贷款贴息甚至采取部分资本金注入等综合方式,对民营企业进入新能源产业的投资活动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

(二)提供多样化、优质的金融服务。构建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必须注重金融创新,积极开发相关的金融产品,为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多样化、优质的金融服务。

1、设立新能源投资基金。首先,政府专项基金的引导不可或缺;其次,通过引导民间资本富裕的自然人、企业法人为发起人设立新能源投资基金,也可以发行新能源投资基金的证券吸引民间剩余资本。一方面可以解决新能源企业资金短缺和资本快速扩张的问题;另一方面有利于培育发展大型新能源企业,促进河北省新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2、建立区域内新型金融机构。(1)可由河北省政府、区域内的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等发起,设立河北省内开发型银行,资金来源可以通过发行新能源相关债券来解决。通过开发性金融构造融资平台,引导商业金融的资金投入;(2)可成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如专门商业银行性质的科技银行。其业务包括专门针对新能源产业中的中小企业及其科技创新提供政策性金融服务等。

3、创新金融产品。例如,实施新能源资产证券化、引导新能源产业投资信托融资产品。并且完善信贷担保,鼓励科技信贷,成立专门服务于科技创新的信用担保机构,鼓励各类商业银行增加对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信贷支持。

(三)建立风险投资和防范机制。新能源产业是新兴产业,面对各种各样的高风险。构建河北省新能源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必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投资和防范机制,避免后顾之忧和金融风险,才能确保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建立新能源产业风险投资机制。规范风险投资的运行模式,使风险投资组织方式向多模式发展。引导资金投向新能源产业,大力投资于新项目和新技术,加快风险投资市场发展,通过在风险资本市场上公开发售股票的方式进行筹集。尽快推出针对中小企业的二板市场等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利用金融手段规避和尽量减少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金融风险。

2、建立新能源产业风险防范机制。首先,针对新能源开发风险、产业化风险和生态风险实施保险创新,切实增强对新能源信贷的风险分担能力。促进保险观念创新,突破传统保险经营的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和管理体系,突破展业、承保、理赔、精算和风险管理等传统技术约束,结合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各阶段的特定风险积极探索。拓展保险资金投资渠道,可建立专门的保险投资基金,通过证券投资基金或信托方式投资于新能源产业或各类风险投资机构等;其次,提高风险预警能力,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建立合理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对新能源产业加强监测。及时跟踪了解市场变化、企业经营状况,通过现场监控和非现场监控等多种手段全面掌握和防范风险。

3、正确认识风险,持谨慎态度应对。金融机构在投资新能源等高风险行业及其相关金融资产时,应持谨慎态度,避免盲目。河北省在继续鼓励和吸引外商投资新能源产业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审核力度,尤其要警惕境外热钱以攫取短期高额收益为目的的投机行为。

五、结语

面对经济社会中的能源约束问题,新能源产业将成为河北省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目前,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已初步取得成效,例如保定市的“中国电谷”,是国内最早涉足新能源产业的国家级高新区。但新能源产业是新兴产业,短期内还不可能替代传统能源,在其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大多资金短缺和缺乏有效的融资机制;技术水平落后,创新能力弱,技术人才缺乏;结构不合理,难以形成规模效益;管理体制不健全,政策支持不足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大力发展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就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第一,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目标和产业布局规划,建立多元化的新能源产业结构;第二,推动技术研发,培养、引进技术人才,全方位开放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市场;第三,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大力实施集群化发展战略,建立新能源产业集群;第四,构建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包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供多样化、优质的金融服务,建立风险投资和防范机制。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全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让新能源产业真正成为河北经济发展的绿色增长点。

(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周凤起,周大地.中国中长期能源战略[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2]张扬,朱锡平.循环经济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3]辜胜阻,王晓杰.新能源产业的特征和发展思路[J].经济管理,2006.6.

第8篇:新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范文

中美新能源对话

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和能源部长朱棣文7月14日抵达北京,开始了为期4天的在华访问。两位部长来华前特别强调此行意义在于寻求中美两国在清洁能源领域合作的共同利益和巨大潜力。

我们认为,中美新能源对话,有利于中国、美国新能源的发展。美国在高科技,尤其是清洁能源的新技术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中国的优势在于拥有全球清洁能源最大的市场,并且整体制造成本相对低廉。在当前全球经济背景下,美国对于中美之间的新能源合作诉求更加强烈。中国有可能通过引进新能源高新技术,提高新能源企业国际竞争力。

在克服经济危机的进程中,美国奥巴马政府大力扶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新能源产业正成为带动美国经济复苏的新的增长点。奥巴马上台之后,一改布什政府的能源政策,他表示将在未来十年投入1500亿美元资助代用能源研究,减少50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承诺要通过新的立法,使美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到2050年之前比1990年减少80%,并以7000美元的抵税额度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型汽车。今年3月26日,美国能源部推出一项总额为32亿美元的节能减排资助计划“节能和环保专项拨款计划”,其内容是由联邦政府出钱资助各州、市、县、托管地、原住民居住地区等实施节能和环保计划。今年7月9日,美国政府再度宣布将设立一个总额约为30亿美元的政府基金,以促进美国企业加大对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这一举措将促进美国清洁能源发展,从而刺激美国城乡经济发展。此举将帮助美国私营企业加大对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为美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中美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由来已久,但大多停留在框架协议层面,实质性进展鲜有突破。在当前全球经济背景下,美国对于中美之间的新能源合作诉求更加强烈。以往,美方往往以种种借口,在对华高科技出口方面设限,包括新能源高新技术的出口。另外,美国新能源领域的高新技术被掌握在美国企业手中而非政府手中,很多美国企业宁可在中国设立一个独资工厂,也不愿将这些高新技术转让给中国。对于寻求高科技支撑的中国新能源市场,如何借助美国政府的力量促使美国企业做出相关技术转让承诺,无疑对中国新能源市场是一大利好。今年11月奥巴马访华期间,中美两国将就应对气候变化和新能源领域合作等事项签署双边协议。

中美两国在风力发电、能源效率、洁净煤和电网现代化方面有极大的贸易机会。7月16日,两位部长将专赴国家电网公司着重探讨中美双方在智能电网方面的合作事宜。作为新能源技术革命不可缺少的公共载体,智能电网已成为世界电力系统发展变革的最新动向。作为新能源发展的基础,智能电网无疑将成为中美在新能源领域合作的一个非常迫切的重要内容。

发展新能源乃世界大势所趋

我们认为新能源革命绝非单纯的能源问题,而是关乎国家经济运行乃至综合国力,进而影响世界地缘战略格局的重要问题。如何立足长远,谋划确保远期能源供应的可持续发展之道,抢占未来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将成为许多国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传统能源价格的高企,显示出新能源行业更具优越性。从资源稀缺性,环保性角度讲,新能源具有长期的增长潜力,前景无限光明。

新能源是与传统能源相对应的一种能源,它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氢能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第二条规定“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由此可见,“新能源”概念与“可再生能源”概念很多情况下可以替代使用。

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相比,主要优越性体现在新能源资源丰富,大多是无限的,而传统能源都是有限的,例如世界原油平均还够开采41年,天然气还够67年,煤炭还够164年。另外传统能源都排放二氧化碳等污染物,而新能源比较环保。当前新能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目前成本较高,还不能广泛推广应用。

对国际原油消费的严重依赖影响国家安全。这是因为:世界石油产量调节能力弱化,地区性供需矛盾突出,世界石油供需处于极其脆弱的平衡状态,国际石油市场受非市场因素影响的程度加大,突发事件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影响力加大;投机炒作的作用日益增大;油气供需关系是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重要内容,因此需要对石油实现多元化多样化和战略储备。

“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当前欧美乃至世界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仍然没有结束,在演化深入中,在经济发展不景气背景下,发展新能源具有特殊的积极作用。金融危机背景下新能源产业被赋予拉动经济增长的期望。新能源凭借其明确前景和对经济较强的拉动作用,世界各国、各大经济体的刺激经济计划中均被置于重要位置,欧日发达经济体均提出了更有力的支持政策和发展规划,美国在新能源领域的重大举措值得期待;全球新排放标准建立有望加速,这将对新能源产生巨大的需求,并对国际能源新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新能源革命或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的第四次革命。18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机技术的诞生,人类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的提升。1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内燃机和电力广泛应用,经济结构开始由轻工业为主导转变为重工业为主导,由农业为主导转变为工业为主导。20世纪40~50年代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徽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如果新能源技术取得重大的突破,有望成为人类历史上的第四次科技革命,这次革命将根本解决环保与资源枯竭问题。

总之,新能源行业具有无限光明的发展前景。正所谓“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尚拟一挥筹运笔,新能前景无限明”。

新能源行业投资建议

新能源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重点关注具有核心技术和竞争优势,以及从国家产业政策中受益较大、具有明确业绩增长预期的优势新能源上市。新能源上游产业的投资机会整体上要好于下游。建议回避无实质业务的新能源概念盲目炒作。

发展新能源是世界大势所趋。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于解决当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传统资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新能源领域的巨大投资将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力量,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复苏。世界新能源投资增长极为迅速,增长最快的领域是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

中国发展新能源具有更强的紧迫性。中国能源禀赋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煤炭大量消费导致环境不断恶化;对海外石油依赖度不断增加影响国家安全。因此新能源必须成为中国未来重点发展的领域。

太阳能:重点关注晶体硅和非晶硅薄膜行业,多晶硅行业的投资机会的核心就是多晶硅价格。随着全球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市场前景看好,技术日臻成熟,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不断提高。重点关注乐山电力、金晶科技、拓日新能等公司。

风能:无论是总装机容量还是新增装机容量,全球都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风能将迎来发展高峰。风电上网电价高于火电,期待价格理顺促进发展,重点关注整机和叶片生产商,如金风科技、东方电气、上海电气、湘电股份、中材科技等。关注风电发电运营商,如:国电电力、金山股份、京能热电等。

核能:设备上市公司强者恒强。近几年我国核电发展速度明显增加。随着核电技术国产化率的不断提高,建设运行成本的降低将进一步降低核电的上网电价。重点关注东方电气、哈空调等公司。

生物质能:有望在农业资源丰富的热带和亚热带普及,主要问题是降低制造成本,生物乙醇、生物柴油以及二甲醚燃料应用值得期待,重点关注丰原生化等公司。

第9篇:新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循环经济科学技术

技术哲学家艾德(D.Ihde)曾深刻地指出:“虽然在低技术(lo-tech)的条件下,人类的活动也会引起灾难,但现代高技术(hi-tech)的发展及广泛应用却极大加速和加强了这一过程。”循环经济正是在科学技术的“无度”发展给人类带来种种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产生的。目前,“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循环经济模式是作为一种解决其堆积如山的生产垃圾及废物的主要手段而被积极发展。对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而言,循环经济模式则不失为一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举的‘双赢’经济模式,通过这种经济模式的发展既可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可以实现解决环境污染、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的目标。”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下的经济体制,其发展会牵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及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变革。其中,最为首要的就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变革。“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而科学技术则是循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唯有科学技术的合理变革才能带动并支撑循环经济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就科学技术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加以探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会导致科学技术在循环经济体制下的作用与传统经济体制下的作用有所差别。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科学技术进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首要关键因素,“科技-生产-经济”的统一体已经成为当代经济社会的重要建构。但从对科学技术进步的理论研究上看,科学技术在传统经济发展中只能是作为一种外在的推动力量发挥作用。比如,借以新的技术手段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等等。而新型循环经济系统是一个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所组成的大系统,科学技术是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因子。这也就决定了科学技术在循环经济发展中也会发挥其不同以往的独特的支撑作用。总的来说,科学技术要作为一个子系统加入到循环经济体系中,也就意味着,在循环经济体制下,科学技术将作为内生变量进入生产领域。曾有文章指出了上海市推进循环经济的三个层面:大循环、中循环、小循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需要科学技术至少在三个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环境保护技术

实现对环境的有效保护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的目标。要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对环境的保护有两种手段:一是从源头上开发少产生甚至不产生污染物的技术,这种技术被称为“清洁技术”;二是在产生污染物的情况下,采用消除污染物的技术,实现对有毒有害的废弃物的净化处理,这种技术被称为环境工程技术。清洁技术是与循环经济基于同样的时代要求而产生的。欧共体委员会1985年对“清洁技术”做出了定义:“旨在减少甚至消除产生污染或浪费的根源,并有助于节省原材料、自然资源和能源的任何技术措施。”目前,世界各国在清洁技术方面都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就。大体上说,清洁技术“现在主要的努力集中在材料替代与能源替代两个方面,即用无害材料替代有害材料,如用干净能源替代肮脏能源,等等”。在企业层面实施以清洁技术为主体的清洁生产实际上就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小循环。在以往的生产发展中,在材料与能源的选择问题上更多地被生产者所考虑的无疑是成本问题。因为在其他影响因素一定的条件下,只有原材料的成本越低,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才能越大。而在循环经济模式下,要求既满足成本低,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才能越大。而在循环经济模式下,要求既满足成本低,又能够实现尽可能的降低和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破坏。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人类只能依靠人类发展的智能武器——科学技术,来解决这一难题。当然,清洁技术也并不是万能的力量。当科学技术在现有条件下无法实现材料替代和能源替代的时候,就需要得到另外一种技术力量的支援,这就是环境工程技术。这种技术与清洁技术不同,它无需改变任何一道工业程序,只是在生产过程的末端添加科学的净化装置,使最终遗留下来的废弃物无毒无害,从而防止环境污染。对企业而言,从短期利益与企业自身的利益来看,添加净化设备与装置从直观上看似乎是增加了成本、减少了收益,是“亏本的买卖”。然而从长期利益与人类全体的利益来考虑,事实却并非如此。大自然可以说是企业生存必不可少的一个“生产车间”,它源源不断地向企业输送原材料。一旦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导致这一“生产车间”的“减产”甚至“停产”,造成“供不应求”甚至“停止供应”,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企业的效益也就无从谈起。

二、废弃物资源化技术

如果说环境保护技术主要针对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那么,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就是主要针对解决自然资源短缺问题。循环经济的特点之一就是在经济活动中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这其中就包含了一个废弃物——再生资源的技术环节。从根本上说,所谓废弃物是具有相对性的,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其“价值”一定程度的恢复,变废为宝。在循环经济中,废弃物资源化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于同一生产过程,可以通过相应的技术提取废弃物中所包含的有用成分,再通过相应的技术处理转化为资源重新投入生产过程;另一方面,这一生产过程的废弃物可能会被转化为另一生产过程所需要的资源,甚至这一产业的废弃物可能会被转化为另外一个产业的原材料。这也为中循环乃至大循环的实现提供了可能。目前,我国已经投入大量资金开展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的项目开发。例如在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方面,研究的重点有:信息产业废物资源化技术、废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有机废物堆肥化技术以及利用废物制取建筑材料的技术等。因为在生产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废弃物产生,如果能够在废弃物的充分有效利用方面取得突破,也就是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则会使资源短缺问题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

三、新能源技术

能源就是能够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是现代人类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动力之源。能源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问题,目前受到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能源问题引发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能源大战。尽管没有硝烟、没有炮火,这场战争同样是关乎国家命运与前途的战争,是一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形势复杂的战争。越是发达的国家对能源的需求就越大,这是由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情况所决定的。因此,可以将世界各国的能源大战归结为一场科学技术的战争。新能源技术就是开发比现有的资源效率更高、污染更小的新能源的新兴技术,主要包括核能技术、太阳能技术、风能技术、地热能技术、海洋能技术等。新能源技术的诞生具有巨大的意义。首先,人类开发和使用能源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柴薪、煤炭和石油。柴薪属于一种低能能源,它所释放的能量只能满足生活的需要。煤炭和石油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这就意味着它们会有枯竭的一天,人类以往对能源的无节制地使用更是加速了其穷尽的进程。而新能源技术以开发新能源代替旧的能源为目的,致力于开发高能量且取之不尽的新能源,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希望。其次,石油和煤及其制品在燃烧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等有害气体,会对大气产生巨大的污染,从而破坏自然环境以及影响人类的健康。而新能源技术所致力于开发的新能源则是经济、无污染的理想能源,可以称其为清洁能源。

总之,新能源技术所带来的新能源无论是从性能、来源上看,还是从对环境的影响来考虑,都远远优于煤炭、石油等旧的能源,是未来循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源基础。上述三项技术都与发展循环经济以保护环境的目标相统一,甚至有人提出“循环经济就是把清洁技术和废弃物(排泄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环境保护与防止资源短缺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因此两个问题可以在同一过程中得到解决,循环经济的生产过程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当然,除了上述三项技术之外,循环经济的发展还需要一个更加完善的科学技术体系来支撑其发展,这也就决定了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毛如柏,冯之浚:论循环经济,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

[2]滕福星:科技进步论,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

[3]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4]童天湘:高科技与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