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范文

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

第1篇: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范文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希望罗列法 缺点列举法 批判探究法

《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要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就得先了解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根据前人的创造发明史,不难得出创造性思维的三种方法:①缺点列举法;②希望罗列法;③批判探究法。”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阐述如何运用这三种方法,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训练。

一、缺点列举法

围绕现有物品的缺点提出各种改进设想,并找出改革的方案,进行创造。化学实验的改进,就是这种创造性思维方式

范例一:对乙烯的制备和检验实验(高二化学)进行改进。

师:能使溴水褪色的气体一定是乙烯吗?

生:不一定,乙炔也能使溴水褪色。

含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的有机物都能使溴水褪色。

SO2也能使溴水褪色。

师:我们看到实验中液体变黑,乙醇有部分被氧化成碳,浓H2SO4就被还原,生成SO2(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很明显,这个实验有一些缺点,那么有哪些缺点呢?

生:SO2没有预先除去。

不能确定是乙烯还是乙炔,还是其他不饱和的有机物。(指出缺点)

师:那么,我们该如何改进这个实验,来证明产生的是乙烯呢?

生:(讨论)SO2除去用碱石灰(或NaOH溶液),确定乙烯分子组成用燃烧法。(提出改革方案)

二、希望罗列法

从思维者的志愿出发,提出各种新的设想,并对这些设想进行研究。在化学教学中,可采用多种实验方案的设计,元素化合物的多种制备,计算题的一题多解等。

范例二:《炼铁、炼钢》教学

师:如果你不知道炼铁的原料,而要你进行原料的选用,你认为该解决哪些问题?

生:(讨论)寻找铁矿石,测定铁矿石的含铁量,选择合理的还原剂,选择除杂剂。

师:如何检验是否铁矿石?含铁量如何测定?

可以选用哪些还原剂?脉石(SiO2)可用哪些物质除去?

学生:(一一讨论)略。

三、批判探究法

以批判的态度对待各类信息,对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思考,确定哪些是真实、可信、可靠的,并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教学时,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供一些似乎有道理的信息,要求学生形成批判继承的研究方法与创新思维。

范例三:《物质的检验》

师:(创设情境)在一次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中,老师拿来一块晶体,并分给四个小组,要求同学们帮老师通过实验验证是不是明矾。于是,四个小组分别进行实验。

(提供信息)不久,四个小组的同学都说已证实是明矾。第一组同学:用pH试纸检测其水溶液,呈酸性。第二组同学:将晶体投入有悬浮杂质的水中,水变纯净。第三组同学:先用焰色反应,火焰呈紫色;在水溶液中,取少量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取少量加入氨水,也有白色沉淀。第四组同学更绝,学习阿基米德:从实验室找来贴有“明矾”标签的晶体,称取相等的质量,分别投入装满水的烧杯中,发现溢出水的体积相同。

(疑问)你觉得他们是否都已证明是明矾了呢,你该选择什么方法进行实验?

生甲:应该都对,明矾呈酸性,能净水,水溶液中电离出K+、Al3+和SO42-;同时同一物质的密度应该相等。(该生有知识基础,但缺乏批判的态度,以为事实应该如此)

生乙:第一组不对,酸性的物质不一定就是明矾,强酸弱碱盐都是酸性的。第二组也不对,能净水的除了明矾外,还有铝盐、铁盐等。第三组也有问题,加入BaCl2有白色沉淀的,还可能是CO32-,加入氨水有白色沉淀的还有Mg2+等。所以,我认为应该选第四种。(在众多的考试中,学生养成了做选择题的习惯,但在学习和生活中并不是都能做选择题,必须克服这种思维的弱点)。

师:第四组同学真的正确吗?

生:我也觉得有些问题,但不知道问题在哪。

师:我们今后的知识来源非常多,面对众多信息,我们先得学会判断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用批判的态度吸取知识,才是最好的方法。其实,第四组的问题也很简单,如果一只桃子上贴上苹果的标记,你就会认为它是苹果吗?

师:那么,我们该怎样鉴定是否是明矾呢?

生:(讨论)略。

在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过程中,改变了一些学生原有的固定思维方式,同时也使学生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

参考文献:

1.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师大出版社

第2篇: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范文

【关键词】非线性科学 非线性思维 主体实践

古代科学的思维方式本质上是整体论(holism),强调整体的研究对象。这种整体论是朴素的、直观的,没有把对整体的把握建立在对部分的精确了解之上。

近代400年来,科学遵循的思维方式是还原论(reductionism),一般是把事物分解成若干部分,抽象出最简单的因素,然后再以部分的性质去说明整体。这种在特定范围内行之有效的思维方式,其欠缺在于不能从整体性的角度把握复杂事物,不能反映事物之间的复杂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它只适应认识较为简单的事物,而不胜任对复杂问题的研究。在现代科学的整体化和高度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下,在人类面临许多规模巨大、关系复杂、参数众多的复杂性问题面前,传统的研究问题的思维方式就显得力不从心了。人类需要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来把握世界,把握人类的发展方向。非线性科学的蓬勃发展,给人类思维方式的发展提供了科学基础。

一、复杂性研究运动中的非线性科学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复杂性研究运动”。复杂性科学研究拓宽并加深了人类对于自然、社会、人本身及其相互之间复杂作用的深刻认识,变革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复杂性科学研究告诉我们:世界是非线性的,非线性是复杂性的本质和来源。

1、复杂性研究运动中的非线性科学

从15世纪到18世纪,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牛顿的古典力学理论体系建立并不断完善,成为近代自然科学的第一门独立科学,而其它自然科学离这种成就还很远。到19世纪末,现代科学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电子、放射性及X射线等新发现,使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从宏观领域开始进入到微观领域。在20世纪,现代科学的一系列重大突破和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成为推动现代社会变革的强有力的杠杆,也成为促进人类思维方式转变的重要根源。20世纪诞生的量子论,揭示了微观世界的系统整体性。而同期诞生的相对论,则揭示了宏观世界的系统整体性。随着人们科学研究视野的不断拓展,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开始形成,从而为现代科学开辟出一个崭新的前景。另外,其他一些科学领域,如天文学、生物学等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也为新思维方式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20世纪下半叶,以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为代表的非平衡自组织理论的崛起,使人类的认识从平衡走向非平衡、从存在走向演化、从线性走向非线性,于80年代确立了探索种种复杂的非线性问题及其共同特征的以混沌理论为代表的非线性科学。

非线性科学具有高层次的跨学科特性,跨越许多非平衡、不规则、无序、不确定、不可逆等经典科学难以逾越的障碍,逐步揭示了真实世界的复杂图景,大大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思维方式。非线性科学的研究进展使人们已经认识到,人类正处于变革的、演化的、复杂化的时代,探索复杂性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人们惊叹:以混沌理论为代表的非线性科学的建立,是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的自然科学的“第三次革命”。

2、非线性的内涵

现在可以借助线性概念来理解非线性的内涵。线性是指两个量之间所存在的正比关系,在直角坐标系上表现为直线。非线性是指两个量不成正比关系,在直角坐标系中呈曲线。最简单的非线性函数是一元二次函数,其图像是抛物线。可以说,一切含有二次项以上的多项式函数都是非线性的。线性函数描述的系统叫线性系统,非线性函数描述的系统称为非线性系统。

现代科学证明,线性是非线性的一种特例,有且只有一种简单的比例关系,并且线性系统中的各要素彼此独立。而非线性关系千变万化,可以一因多果,也可以一果多因。在非线性系统中,各要素彼此影响,一个变量的微小变化对其它变量有不成比例的、甚至是巨大的影响。

在复杂性科学研究运动之前,人们普遍认为自然界的任何问题都可以线性地加以解决。现在,人们发现相比于传统科学,只有非线性科学以非平衡、不规则、不可逆、不确定等现实世界中的复杂现象和系统为研究对象,涉及与人自身同一尺度;只有掌握与非线性科学紧密联系的复杂性科学研究才能更好的理解世界。

非线性科学的概念和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已渗透到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众多科学领域。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在现实世界中,能解的、有序的线性系统是少见的。线性科学只是对少数简单非线性系统的一种理论近似,非线性才是大自然的普遍特性。正是非线性才造成了现实世界的无限多样性、曲折性、突变性和演化性。随着非线性科学的深入发展,大多数科学家认为非线性并非只存在于宏观层次,微观领域本质上也是非线性的,即世界本质上是非线性的。

二、线性思维到非线性思维

思维是人脑的机能,社会的产物,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能动的反映,是人类认识的理性阶段,是内化于人脑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洞察事物本质的理论思维能力是在人类长期的实践发展的历史中形成和提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理论思维和实践是辩证统一的。理论思维不能代替具体科学的研究,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从古希腊的先哲们开始,追求简单性的思维占绝对的统治地位。先哲们试图把自然现象的复杂性认识归结到寻求一种本源。简单性是人们追求的世界本原。世界的简单性信念是近代科学研究的重要传统和发展动力之一。追求简单性是还原论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的一个阶段,并在人类实践中取得了一定作用。

近代自然科学是从研究线性系统这种简单对象开始,主要研究事物的线性关系及相互作用。人们受到机械决定论的影响而形成线性思维,把机械运动看成唯一的运动形式,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用静止的、机械的、片面的思维去考察、分析和描述事物的细节或局部,习惯于从即成的公理、定理和规则出发去推演事物,忽视了事物之间的整体的有机的复杂的联系,从而导致人类对日益复杂的问题的难于求解。

人类的认识,总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走向“高一级的程度”。20世纪初,泰勒关于工厂管理的新思想、兰彻斯特的作战问题研究、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格式塔心理学等等,在诸如物理学、医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其他学科领域内,使还原论和机械论等线性思维受到了不断的质疑与反思,而用整体的、系统的、非线性的观点看世界已成了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有利的推动了复杂性思维的出现。复杂性科学研究以非线性科学的产生标志着人类认识由线性领域进入非线性领域,这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非线性科学揭示出来的新事实、新特点和新规律,使得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根本的转变,由线性思维迈进了非线性思维时代。

非线性思维强调要从世界的本身研究世界。在研究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实体”,又要注重“关系”;既要注重“线性”,又要注重“非线性”。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唯物地、辩证地全面认识动态演化的复杂平衡所造成的系统整体和谐的图景。非线性思维克服了技术化、工具化、机械化的现代思维危机,探索整体、演化及其复杂性,重新建立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它关注系统的整体性、能动性、互动性、时间性等特征。非线性理论是一种人文主义的理论,揭示有机体并不是被动地对刺激做出反应,而是一个在本质上能自主活动的系统,忽视生命体的自发性,也就是忽视人的创造性潜能。我们应该自觉的训练我们的非线性思维,指导我们的实践,释放我们的潜能,更合理的改变我们的世界,使我们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目的。

三、非线性思维下的主体实践

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只有正确认识世界,才有可能合理的改变世界。“解释世界”是认识,“改变世界”是实践。世界的本质是非线性的,非线性思维让我们更深刻的把握世界。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每个主体的实践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是众人“合力”的结果。人之所以要实践、要运用肌肉运动组织做事,是因为人已经认识到现实的客观事物和环境不能完全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人遇到了必须通过自身实践才能解决矛盾的这一事实。然而,“人们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期望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却不管这种历史的结局如何”。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客观规律的,人类应该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时俱进的发展自己的理论思维,更好的指导我们的实践。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改变世界的能量越来越大。在线性思维的影响下,由于忽视了客观事物之间所固有的复杂联系,对客观事物之间的多变量和复杂的因果关系缺乏深入的科学认识,把人类与客观世界分解为对立的双方,所以,作为生产力第一要素的科学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到单纯掠夺自然以满足人类需要的生产活动中,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在诸如人口膨胀、资源枯竭、能源短缺、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等问题,无一不与人类的不合理的改变世界的行为有关。

只有正确的认识,才有可能合理的改变。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合理调整主体的实践行为,统一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需要非线性思维的指导。世界是非线性的,是复杂性与简单性的统一,需要处理好主体实践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任何事物都是许多矛盾和矛盾方面的集合体,它的内部有无穷多个层次,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属性,不同层次上往往具有不同的运动规律;它与外部世界又有无穷多的非线性联系,存在着各种相互作用。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可以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其中最简单的要素和最基本的关系,抓住其中起决定作用的主要环节,合理的解决问题。同时,一定要注意,简单的事物也具有复杂性,在处理任何简单的问题时,都要注意把握它内部的各个方面之间的矛盾,以及它与外部事物多方面的联系,如果采用简单化的办法对待,就可能使本来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复杂化。需要注意的是,主体的认识能力总是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非线性思维突破主体认知能力的局限性,认识到事物之间联系及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等现实特点,对主体实践起到警示作用,有利于人类自觉调整自己的行为,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的提出、环保运动的蓬勃发展等等,无一不与非线性思维有关。还须认识到,主体实践既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又必然对未来的人与环境产生影响。衡量实践效果的标准,应包括多方面、多层次的指标。人是自然界中最复杂的物种,由人构成的社会现象呈现极大的随机性、模糊性、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社会系统的因素多、层次多、相互作用多而且是种类多样的非线性作用,这也从客观上要求人类需要了解非线性科学,自觉训练非线性思维。实践主体必须克服线性思维的不足,运用非线性思维展望未来,合理调整改变世界的行为,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有可能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目的。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72.

[2] :选集[M].人民出版社,1981.

[3] 卓崇培:非线性物理学[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4] 赵松年:非线性科学――它的内容、方法和意义[M].科学出版社,1994.

第3篇: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范文

一、培养目标重心的变化

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我国政府更为明确地提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的大目标,加强中小学生科学素质的培育。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学阶段科学教育的目标也都被确定为提高人的科学素质,即培养具有科学素质的人。

科学素质有四个核心因素,即:其一,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包括理解科学技术的性质、概念、原理、过程;其二,对科学、技术、社会三者关系的理解;其三,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其四,运用科学技术解决日常生活及社会问题的能力,包括运用科学方法的能力、判断和决策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自我补充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笔者认为,科学素质的培育是教育的整体行为和系统工程,它需要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贯彻在教育的整体系统中,并在这一观念和目标的前提下调整结构,以使教育在整体上实现素质教育的功能和效果。科学教育作为教育整体系统中的组成部分之一,承载着科学素质教育的理念和理解科学的具体目标。

理解科学是科学素质的基础组成部分,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对科学的理解是由四个部分组成的,包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对科学过程的理解,对科学方法的理解和对科学对象的理解。

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有助于区别科学与非科学、科学与伪科学,是科学素质的基础组成部分。科学的划界标准是意在把科学与非科学或反科学,科学与形而上学区分开来,其划界标准显示了科学与非科学或反科学,科学与形而上学的本质区别,成为科学判断的重要依据。在逻辑经验主义看来,科学是使由观察和实验中得到的经验事实逻辑系统化的语言系统或命题系统。命题是否有意义确立了一种界限,凡是能够最终诉诸经验的、被经验所证实的命题就是有意义的,否则就是无意义的。逻辑经验主义用这一标准把科学与非科学区分开来。逻辑经验主义之后,英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波普尔用证伪替代了证实。可检验性是科学的必要条件,不具备这个条件就不是科学。但是,单单具备这个条件还不能成为科学。科学之所以为科学,不仅仅是在于其具有经验上的可检验性,还在于科学形成了内在一致的逻辑上完备的理论体系。相比之下,社会历史学派倒是更加看重后者。例如该学派的代表人物库恩就曾提出,有无范式是科学与非科学、前科学的划界标准。范式是科学成熟的标志,任何一门学科在它尚未形成共同的范式之前,它并不是科学的,而只有形成统一范式之后,方由前科学发展成为科学。库恩的范式,其核心就是科学理论。由此可见,科学作为对自然界的现象――本质结构的反映,其知识系统具有经验知识――理论的结构,而科学判据则具有经验――理论的二元结构。对科学本质的正确认识是理解科学的首要条件。

对科学过程的理解展开了三个维度,首先知识是个过程,真理也是过程。其二,这个过程是个探索的过程,没有必然的成功之路,没有程式化的科学发现的逻辑。其三,通过科学史案例的教学可为学生“再现”从科研选题开始的科学研究的全过程。理解科学的过程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科学方法有两类:经验方法和逻辑方法。按层次可划分为一般方法(原则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具体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科学的重大进步往往是来自研究方法的创新,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是能力素质培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理解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自然界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也是学习的根本目的。人类从事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获得对自然界的总体理解。自然界是个整体,它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和被认识的。自然的齐一性决定了人类认识的整体性,不从整体上来理解自然,或者没有获得对自然的整体性观点,就达不到对自然的真正认识。自然科学是一个整体,限于人类自身认识能力的不足和对自然认识的局限性,才形成了各分支学科。由于各分支学科都是从各自不同的侧面形成的对自然界的认识,因此,它们所提供的自然图景是孤立的、不完整的。要使学生形成对自然界的真正理解,就要培育整体的自然观,而科学教育的综合课会承担起这一使命。

科学教育的目标构成了科学素质培养的核心,而且有着更加具体的内容,这门学科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理应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教育范式的转变

科学教育目标的实施导致了教育范式的转变,这种转变是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首先是理解科学的角度发生了变化,其二是理解科学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现代科学教育是指以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地质学等自然学科为主体构成的并涉及技术、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及科学史在内的综合性科学技术教育体系。从科学和技术的整体出发,理解科学,认识各分支学科。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随着系统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使人类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也使人类理解科学的角度有了转变。西方科学是现代科学的楷模,它不仅带来了科学认识的宏大成就,更以其贯穿的方法、精神和思维方式影响着人类。古希腊以来,西方科学鲜明的分析式的思维方式是从局部出发,寻求对局部的详细、精确的认识,并期待在充分认识局部的基础上形成对整体的认识。这种思维方式带来了西方科学研究的精确性和严密性,达到了极高的成就。但是,随着20世纪人们对复杂性客体的研究,这种分析式的思维方式的局限性开始显露出来。

随着系统科学的建立,系统方法作为一种新的思想方法随之确立起来。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用系统的眼光来看待科学。科学社会学的兴起使人们开始在更广阔空间――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大系统来研究科学、理解科学。从系统角度来看科学,注重的角度是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要素的相关性。与分析的思维方式相比,整体的思维方式更具有辩证性。

现代科学的发展也导致了人们理解科学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从关注科学的静态结构到关注科学认识的过程。

第4篇: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范文

上传:张秀颀 时间:2011年12月8日 点击:2214

序号 题型 题目 备注 答案

1、 单选题()标志着课题申请通过了有关专家的评审,被科技主管部门正式确认并给予

资助。 C

2、 单选题 ()的特点是提出新观点、新概念或新模型,侧重理论证明和模拟分析。 A

3、 单选题 ()的重点在于实验的设计方案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的观察和分析。 B

4、 单选题 ()是测量的正确程度,即测量结果所能显示测量对象所需测量特质的程度。A

5、 单选题 ()是对科学问题的提炼、分解及解决的过程。D

6、 单选题()是对某一专题或某一论题具有独到学术观点的著作,它有学术论著、学位

论著之分。 B

7、 单选题()是发表在国内外正式出版的学术期刊上的文章、通讯或报道,一般包括综

述、文章、简讯(简报)等。 B

8、 单选题 ()是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思想,是对研究对象有所断定的一种思维方式。 A

9、 单选题 ()是反映论文价值的最直接体现,是评价科研成效的公开尺度。 B

10、 单选题 ()是科研工作者必备的一种基本技能,是科研工作的重要过程。 A

11、 单选题 ()是科研选题的使动环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指导作用。 A

12、 单选题 ()是科研意义中最基本的意义。A

13、 单选题 ()是人类所拥有的一种智能,是一种高级的形象思维活动。 C

14、 单选题()是通过对学术期刊整体水平的评价,来界定刊载在该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水

平和质量的评价方法。 B

15、 单选题 ()是为了申请相应的学位或某种学术职称资格而撰写的研究论文。 D

16、 单选题()是研究者在科研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参考文献,也是追踪国内外科研前沿最

直接的科研信息来源。 B

17、 单选题()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属于弹性思维基本类

型之一,与收敛思维相对。 A

18、 单选题()是指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为解决课题研究中出现的科学问题、技术难点所

使用的研究方法。 B

19、 单选题()是指在某一领域中,针对某些热点问题而举办的学术会议。规模较小,但

议题较为重要。 C

20、 单选题()是指针对某一研究领域中的一些重点问题,召集一些相关的学术代表而举

行的学术会议。此类会议规模相对较大,内容丰富,参会人数较多,影响面广。A

21、 单选题()是追求事物的原本,以探索事物的本质为目的,以发现事物的内在的、特

定的规律为目标。 C 选项一 A.课题规划 A.理论性 A.理论性科研论文 A.效度 A.课题规划 A.学术著作 A.网络论文 A.判断 A.论文撰写 A.论文撰写 A.提出问题 A.创造学术价值 A.判断思维 A.指标评价法 A.科学论著 A.综述性文章 A.发散思维 A.科学方法 A.团体固定会 A.代表会议 A.常规认识

()是最根本的思维方法,是研究各类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对一切科

22、 单选题 C

学具有最普遍的指导意义。 23、 单选题 ()一般有独著、合著、编著、主编、编写等类型。

C

A.科学方法 A.科学论著 A.判断思维 A.物理模拟 A.学术腐败 A.推理思维 A.科学方法 A.跳跃性 A.科研方法

A.探索实验验证实验模型试验等 A.科学方法

()一般指对研究情况的一种突如其来的领悟或理解,亦指突然跃入脑际的,

24、 单选题 D

能阐明问题的思想。 25、 单选题 ()指以模型和原型之间在物理过程相似或几何相似为基础的一种模拟方法。A()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阶层的人士参与,并需要职能部门干26、 单选题 A

预。 27、 单选题 ()属于弹性思维范畴,通过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开拓研究者的思路。

B

()属于科学认识的"硬件",即在科学认识活动中进行观察、测量、计算、存

28、 单选题 B

储信息的各种物质手段。 创新思维的()是指研究者的思维活动不受常规思维定势的束缚和局限,并且

29、 单选题 D

能够根据具体的科研对象自由、灵活地采用多种思维方式探索问题的答案。 30、 单选题 对缺乏科研实际经验的初学者,()的选取对科研工作的成败至关重要。 31、 单选题 根据实验结果性格的不同分类,可分为()

B D

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是()形成的基础,而新的科研方法的发现和创立,又使

32、 单选题 A

科研工作得以有效的进行,从而促进科学和技术的新飞跃。

科研的()阶段是把以确证的假说同原有的理论协调起来,统一纳入到一个自

33、 单选题 治的理论体系或技术体系中,使其形成结构严谨、内在逻辑关系严密的新理论体C

系。

34、 单选题 科研的()阶段是科学研究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阶段?

35、 单选题 科研方法中,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是三段论,其中不包括()

A B

A.提出假设设计

A.确立科研课题 A.大前提 A.科研方向 A.针对性 A.文字 A.功能抽象 A.工具法 A.夺取式

36、 单选题 科研规划中,()是科研规划的中层,是指规模较大、时间较长的科研计划。B37、 单选题 科研课题收集的标准不包括()

D

科研论文是以()形式对最新科研成果的记录,它是科研成果的一种直接体现,38、 单选题 A

也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 39、 单选题 科研中,信息方法的作用不包括()

C

利用书目文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对课题相关知识点、事实和文献进行检索,属

40、 单选题 A

于论文检索的哪种方法() 抄袭剽窃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学术腐败现象,是对科研规范破坏力极大的一种学术

1、 多选题 BCD

腐败现象,其具体表现形式有() 2、 多选题 成果查新时,关键词的选择应注意些什么() 3、 多选题 创新思维的特征有()

ABCD A.检索词是否覆盖查新点 BCD

A.突发性

4、 多选题 从科研领域考虑,科研论文一般分为()等基本类型。 5、 多选题 从期刊论文性质及作用的角度出发,期刊论文的特点有() 6、 多选题 代表性的弹性思维有()

7、 多选题 对光纤光栅的作用方式而言,包括()

8、 多选题 对某一科研部门或课题组而言,科研规划主要包括() 9、 多选题 发散思维中,基于光栅性质的研究方法有()10、 多选题 根据会议延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等差异。11、 多选题 根据我国的国情,目前科研课题的来源有()12、 多选题 就认识层面而言,认识活动可分为()13、 多选题 科学观察的原则有()

14、 多选题 科学实验缺陷的产生主要有()等原因。15、 多选题 科研的特点包括:()

16、 多选题 科研方法的重要作用体现在()

17、 多选题 科研工作者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初学者应该做到() 18、 多选题 科研课题方案设计的原则有()

19、 多选题 科研课题立项后,需注意处理好()相关事宜。20、 多选题 科研论文的学术性主要表现在()21、 多选题 科研论文的质量把关有()等方式。22、 多选题 科研论文评价的原则()

23、 多选题 科研论文文献检索具有如下重要作用()24、 多选题 科研思维具有哪些特点()25、 多选题 科研选题中涉及的主要内容有()26、 多选题 科研中,现代方法包括()

27、 多选题 课题设计书是课题方案设计的实现形式,一般可分为() 28、 多选题 论文编辑加工设计的范围较广,一般分为()29、 多选题 论文检索的方法有()

ABC A.理论性

ABCD A.原始报道 ABCD A.发散思维 ABCD A.机械传感方法 ABC A.科研方向 BC

A.震动传感方法

ABCD A.长期会议 ABCD A.指令性课题 ACD A.常规认识 ACD

A.客观性原则

ABCD A.实验假象 AB A.科研继承性

A.正确的科研方法对科研工ABC

作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ABCD

A.学无止境,常学常新,常研常进

ABCD A.科学性原则 ABCD A.确认立项,填报计划 ABC

A.研究的科学性

ABCD A.健全的监控规程 ABCD A.公正性原则 ABCD A.资源开发 ABCD A.客观性 ABCD A.提出问题 BCD A.客观方法 AB A.研究性课题设计书 BCD A.文摘加工 AB

A.工具法

30、 多选题 论文投稿成功的原因有()ABCD A.专业论文为重点

捕捉信息,是思维探索和理论抽象的事实基础,也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重要

1、 判断题 √

手段。() 参会者在会议上的口头报告或张贴报告不论是否通过大会论文评审组的评审,都

2、 判断题 ×

会由大会统一印刷成论文集并公开出版。() 3、 判断题 查新机构保证对本合同及所附材料的技术内容在查新工作期内保密。() 成果创新查新是科研论文投稿前应当首先进行的工作,此项工作不可轻视。

5、 判断题

()

4、 判断题 查新完成后,查新机构对有关电子、纸介材料应予以存档,永久不得销毁。()×

是实现科研成果退出最快捷、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也是科研人6、 判断题 √

员进行学术交流和技术推广的重要途径。() 根据科研论文的理论价值、实用价值和社会意义的大小,可以设计出高级科研论

7、 判断题 ×

文、中级科研论文、和低级科研论文三种评价等级。() 科技文献稿件可以一稿两投或者将本来属于篇文章的内容拆成两部分,作为两篇

8、 判断题 ×

文章投稿。() 9、 判断题 科学方法属于科学认识的硬件。()

×

科学工作者一旦有了研究成果,必然希望尽快公诸于世并得到学术界及社会的承

10、 判断题 ×

认,期刊论文是唯一的有效途径。() 11、 判断题 科学论文的学术性是指科研论文所具有的学术价值。()

科学认识是人们对事物规律性的高度抽象,是对事物普遍的、规律性的认识和把

12、 判断题 √

握,属于高级认识层面。() 科学实验方法可以简化和纯化研究对象,起到加速或延缓研究对象变化的作用。

13、 判断题 √

() 14、 判断题 科学研究对象从广义上讲,是指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社会、人类思维)。()√科学研究是人类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方法问题是科研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15、 判断题 √

题,事关科研工作的成效。() 16、 判断题 科学研究最大的特点在于创新,科研过程绝不拘泥于固定不变的步骤。() √ 科研抽象侧重事物的统一性而往往忽略其差异,若使用不当则很容易以偏概全,

17、 判断题 ×

得出错误的结论。() 科研的目的是发现别人未发现的真理,而公开出版的国内外学术期刊,则是确认

18、 判断题 √

这种科研成果的正式而有效的主渠道。() 19、 判断题 科研方向是科研规划的中层,是指规模较大、时间较长的科研计划。()

×

科研课题的基本类型有理论性研究课题、实验性研究课题和综合性研究课题三大

20、 判断题 ×

类。() 21、 判断题 科研课题的可行性原则包括研究基础、试验设备和智慧技能。()

科研课题方案中,实验型方案设计一般指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造作的手

22、 判断题 ×

段,对科研课题的具体内容与方法进行设想和计划安排。() 23、 判断题 科研课题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特点。()

科研论文,就发表形式而言,一般包括期刊论文、学术著作和会议论文3种基本

24、 判断题 √

类型。() 25、 判断题 科研思维的过程是:科研问题科学思维方式认识成果。() 26、 判断题 科研思维是研究者在科研工作中为解决问题而采用的科学思维方式。()

√ √

27、 判断题 科研思维属于抽象思维,而逻辑性是抽象思维的一种基本特性。() √

科研选题的程序是:提出问题形成假说查阅文献构建方案确立课题。

28、 判断题 ×

() 29、 判断题 科研中,模拟方法可以作为最初的实验研究之用,也可以代替真是的实验。()×科研中期是问题的研究与阶段成果的积累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科研资料30、 判断题 ×

收集,文献阅读,研究思路整理,以及科研选题方略设计。() 31、 判断题 克隆干细胞造假事件属于学术腐败急功近利经典案例。() 32、 判断题 课题调研,收集科研信息,是科研工作初始阶段的必要过程。()

√ √

课题申报的基本要求,可概括为"仔细填写,初稿讨论,意见综合,修改报送"。

33、 判断题 √

() 理论性科研论文的镇南关点在于实验的设计方案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的观察和

34、 判断题 ×

分析。()

利用书目文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对课题相关知识点、事实和文献进行检索,属于论文引文检索法。()

35、 判断题

×

第5篇: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范文

细胞衰老是细胞不可逆的失去增殖能力的过程,被认为是机体抑制肿瘤发生的重要屏障[2]。但是也有研究表明衰老细胞可以通过分泌表型促进肿瘤发生。因此,细胞衰老与肿瘤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而对细胞衰老发生的分子机理的理解,有助于我们开发新的肿瘤治疗策略。目前已经发现多种基因毒性刺激都能诱发细胞发生早熟性细胞衰老,如端粒缩短、原癌基因激活、辐射损伤、活性氧损伤等,这些刺激都能引发DNA 损伤[3]。

细胞衰老存在于多学科中,属于交叉学科,它自产生就与抽象、深奥的哲学紧密联系、相互促进。

一、细胞衰老学说的研究,离不开哲学思维的发展

哲学的发展来源于人类在探索世界时候的不断反省,通过对生命的意义的思索,促进着自然科学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Hayflick和Moorhead 等人[4]在体外培养人正常成纤维细胞时发现:多株体外培养的正常人成纤维细胞,在经历多次细胞分裂之后,并没有无限制的增殖,而是发生了增殖失败现象。当排除了因细胞体外培养和营养需求改变等因素的影响后,他们确定这是细胞固有的一种生理状态。而与此现象相佐证的是:胚胎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要比成体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更强。这种现象使得他们提出了细胞衰老(Cell senescence)的概念,并认为这种细胞增殖失败的现象与器官的老化是相关联的[5]。西方医学的很多发展都源于哲学的进步,他们观察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变化,产生哲学思辩,从而研究物质存在的机制。西方的哲学发展较快,较为进步,正式哲学的发展促进了其他学科的发展,哲学思维给予了医学正确看待生命与健康的理论指导。医学家在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下,从事基础医学研究,推动着医学进步发,促进了基础医学的进步。

二、细胞衰老学说研究要靠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细胞衰老机制研究是一门医学基础的研究,归从于细胞生物学研究,必须通过反复的实验进行验证。而细胞衰老对于机体器官的衰老,机体本身的衰老都是其研究的基础,是其理论基础,哲学思想充斥在科学实践与理论思维之中。细胞衰老机制研究是一个基础认识过程,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机体自然界的生老病死的现象,使人类产生研究其基本结构单位细胞的想法,对细胞衰老的机制研究,进一步解开人类机体衰老的奥秘,从认识到实践,实践再进一步指导认识,实现科研造福于人类的意义。

三、细胞衰老学说研究依靠哲学思维发挥出社会效应,实现价值

哲学对医学的发展具有世界观的理论指导意义,细胞衰老学说的发展也不例外。列文虎克发明第一台显微镜,初步认识了微生物,人类就开始了细胞学说的研究。从细胞的大体结构,细胞壁、细胞器、细胞核的研究,到微细的细胞结构中细胞各组织结构的功能,细胞内信号的传导、物质的代谢,再到细胞生长、增殖、衰老、凋亡机制的研究,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哲学的指导需要哲学思维价值观来指导任一学科的发展,同时细胞衰老学说的研究,必然伴随社会价值的体现,人类向往永生,向往肌肤的永生,甚至生命的永生,所以哲学承担起揭示医学科学社会效应的责任,指导细胞衰老的研究来充分发挥出其社会效应,这涉及人的出现,生存、发展等一系列哲学问题。离开了哲学,科学的理论基础就将崩塌。物理学家玻恩曾经说“每个现代科学家,都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同哲学思维错综地交织在一起,要是没有对哲学文献的充分认识,他们的工作会是无效的”[6]。细胞衰老学说的研究不是独立的个体,它是普遍联系的,将之与环境问题,经济问题,社会人文问题、法律问题等等综合研究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价值,为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前进起到应有的作用。

四、细胞衰老学说离不开哲学思维的唯物辩证法

科学研究中的哲学思维是与一般科研思维融入一体,真正的唯物主义哲学并不认为假说是唯心的,需要通过不断地提岀新的假说或假设,然后通过构建科学技术,进不去证明。假说或假设是科学无法存在的基础,是科学向前发展的动力。这就是科学的理性主义态度或方法论。用先生说科学的态度或方法就是“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7]。假设-验证是医学科学家常常使用的思维方式。细胞衰老学说就是首先通过假设,然后通过实验的不断证实进行的,只有不断的假设,不断的通过基础实验去验证,才能使衰老学说的机制得到很好的验证,才能不断的进步,不断的探究,更好的使用在机体衰老机制的研究。

五、正确认识事物的逻辑方法

第6篇: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范文

一、内行怪圈

科学研究的发展过程,往往出现这样一种现象:由于每一学科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就限定了其特定的研究领域,领域就是“疆域”,就是界限,此学科与彼学科之间相对被孤立了。当某一学科发展到一定程度,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之后,似乎该学科完善了,圆满了,也就不用再发展了,余下的工作仅仅是细枝末节的修修剪剪了。科学的尽头是哲学,而当某一理论就成为了哲学的时候,也就开始教条了,僵化了。而作为研究者,在这一行里待得越久,越是对“行规”熟了、透了、把握了,就越是“内行”了,越是“权威”了,也就越难以跨出内行的“门槛”,师传弟承的思维定势,决定其及其传承者只能在圈圈里转。领域的孤立、研究者的思维定势和顶礼崇拜的权威,最终使某一领域的研究被僵化成“死水一潭”。

爱因斯坦说过,宇宙是简单的、和谐的、统一的。宇宙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此领域与彼领域一定存在着某种联系性。世界的统一性决定了某一领域的认识,某一领域的理论不可能成为“终极理论”,而不与其他任何领域发生关系。

问题的关键在于,打破这种孤立,建立此孤岛与彼孤岛之间联系的“诺亚方舟”在哪里?

二、外行突破

在知识研究领域存在“外行”一说。所谓外行,是相对于“内行”或“本行”而言的,是指对本行不懂、不明白而置身于行外的一种状况。此学科(领域)相对于彼学科(领域)就是“外行”;而彼学科(领域)相对于此学科(领域)也是“外行”,它是相对的。

既然任何一个学科都有某一特定的研究对象,那么就有特定的研究内容、特定的思维方式和特定的技术处理手段,以及这一行的特定研究承担主体。因此,外行的外延应该包括学科(领域)、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思维方式和技术手段,而不仅仅是指作为研究主体的人。

外行相对于本行的价值就在于它有着不同于本行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等技术手段。

当本行的理论体系“完备”“圆满”的时候,其实,也就僵化、教条了。打破这一僵局,这时候往往就需要借助于“外行”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手段,或是本行借助于外行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或干脆是由“外行人”借用自己的外行思维模型和研究方法,来处理同一基本事实,其结果每每有新的发现。原来的体系被打破,外行打破内行的僵化,有所突破,把科学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外行的“不懂”。不懂内行,就不会受到内行的条条框框的制约和限制,就没有内行的特有的思维模型和思维定势,就没有“论资排辈”的尊崇,就没有打破权威的顾忌。因为他不是行内人,是匹“黑马”。

科学发展史表明,科学的发展就是外行不断打破内行的过程。

在经典力学的研究上,人们借助于数学的方法研究物理学,产生了开普勒的天体物理学,伽利略的地上物理学和牛顿力学;在电磁学方面产生了库仑定律、安培定律和麦克斯韦方程式。在化学的研究上,人们借助于物理学的原子说,得以研究化学元素的原子量,产生了元素周期表。在生物学的研究上,人们借助于物理学上的显微镜技术手段,不仅促进了近代分类学的产生,促进了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解剖学等的研究和发展,且导致了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建立。化学元素的发现更是体现了外行的研究方法对于本行的巨大意义:借助于电流的分解,发现了钾和钠;借助于光谱分析,发现了铷、铯等;借助于放射性方法,发现了镭等;借助于色谱仪,也发现了一些新元素……

三、内外联系

这样,借助于外行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方法,不仅推进了本行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本行与外行建立了某种联系了,行与行沟通了,原来彼此孤立的领域一下子豁然成为了一个大行了,例如植物学(行)与动物学(行)借助于化学元素碳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建立,产生了生物学(大行);生物学与矿物学借助于人工合成的方法产生了有机化学。

第7篇: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范文

关键词:科学观念;实践观;辩证唯物主义

一、科学的进步与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当展

科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是人类哲学思维极其重要的基础。科学发展既反映并推动着实践的进步,又要求和促进着哲学的发展。恩格斯早就指出,随着科学的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态。马克思和恩格斯立足当时科学发展的最高成就,从中提炼出具有时代意义的哲学问题,促成了哲学形态的变革与发展,形成了科学的哲学世界观。一百多年来,随着人类实践不断深入,科学也在迅猛发展,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当代科学体系。今天,关注人类科学的时代性发展,提升和概括当代科学的哲学意蕴,建构当代形态的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和科学观,是当展哲学的重要前提和当然内容。

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在经典作家那里把科学界定为“一般社会生产力”,科学的发展有力地推动者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同时,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又不是一成不变的,科学的进步必将导致人类实践观的时代性发展。

20世纪以来,以牛顿经典力学为标志的经典自然科学到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主干和基础的现代非经典自然科学是人类认识领域的重大创造,近现代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则是科学在实践领域的具体体现。而在当代,科学呈现出整体化地趋势,深度分化和高度综合是当代科学的突出特征。与此相对应,当代新技术革命在实践领域的反映就是诞生了以电子计算机所带来的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当代自然科学与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关系表现为自然科学成果的取得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因此,自然科学的突破性发现必将导致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变革。

人文社会科学的可能性表现为人应该成为科学的对象,而人是实践的主体。因此,人文社会科学的产生与发展必将对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当展带来影响。

近代人文社会科学的产生标志是维科《新科学》的出版,在本书当中,作为“新科学”研究对象的是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发展。维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标界,是因为在他之前的科学家和哲学家都倾全力研究自然界,而忽视了对人类世界的研究。维科创立了“认识来源于实践创造”的哲学原则,认为人之所以能够认识人类社会和人的历史,因为这个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本来就是由人类创造出来的。《新科学》中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两条规律:即“以己度物”(“人把他自己当作权衡一切事物的标准”)和类概念(即用一个具体的形象来代表一类抽象性质,形成想象性的类概念。)由此可以得出,人文社会历史科学的客观真理性基于“主客同一”、“知行合一”。在此基础上,他解决了人类如何由野蛮发展为文明这一问题。

作为维科《新科学》的人文社会科学思想的发展,福柯在《词与物――人文科学的考古学》中说:人文科学“这个认识体系把作为经验存在的人当作自己的客体”。他进一步说,只有在特定的认识类型中,人才会作为人而不是作为物,成为人文科学而不是自然科学的对象,反过来说,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人文科学才会真正的出现。也即是说,人真正作为科学的对象出场,以及人文科学的真正出现,均与科学理念的进步和知识类型的转型密不可分,而与我们是否一般地研究了或者谈论了人没有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是社会的人这一命题。

认为人的科学和自然科学是一门科学(把自然和人两方面统一起来),认为人的历史过程就是“人的自然化”(这里的自然包括人自身的自然,即“人的有机的身体”――人的肉体和具有受动性的人的感觉和外部自然,即“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和“自然的人化”(这里的人是是历史(自然)形成的,是通过对象化活动实现与自然的统一)的过程,得出“人是自然科学的直接对象”、“自然界是关于人的科学的直接对象”的结论。

在当代,人的主体性条件即是当代实践的结果,也是当代实践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其中,人的主体性需要和利益是当代实践的强大内驱力,人的主体能力是当代实践得以展开、实现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主体思维方式是强化当代实践的重要精神力量,而以当代科技为主干的工具、方法、系统是决定当代实践效率和效益的关键性中介。

二、科学思维方式的转变与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当展

认识与实践在人类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相得益彰,彼此促进、共同发展。思维作为一种认识活动,是科学观念的载体,哲学思维必须诉诸实践、指导实践,变为群众的行动,化作对世界进行革命改造的物质力量。一百多年来,的每一步重大发展几乎都是伴随着科学实践观的发展并以它作为理论先导的。因此,科学思维方式的转变必将对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当展产生积极

影响。

通过“一个民族想要想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等一系列经典作家的描述,可以得出:创新型思维对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发展与变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地位。

主体对世界的观念掌握,是通过思维活动实现的,而思维活动又总是在一定的思维方式中进行的。在当代,大力发展思维的创造能力是科学思维方式转变的应有之义。主要表现为思维独立性和想象创造性,创造力是一切创造之源,创造力水平的高低是决定主体活动水平的重要因素。当代的竞争在于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在于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又在于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竞争。因此,只有具备了科学性创造性思维能力,主体才能不断地创造出新知识、新创造,在竞争中获胜。

在当代科学思维方式变革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种反映当代科学发展整体化趋势的新的科学思维方式,即系统思维、互补思维。这种新的科学思维方式破除了阻碍自然科学研究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思想屏障,客服了经典自然科学思维方式的狭隘、片面的机械决定论,确立了当代科学发展共同遵循的观念基础和方法论原则。

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是科学的认识论,科学观念是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思维方式和信念方法的集合。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是人类哲学史上唯一真正科学的实践观,它不仅批判地吸收了以往人类哲学思维的优秀成果,在哲学方法论上实现了对旧哲学实践观的合理超越,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深植于人类实践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及其历史发展之中。在今天看来,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仍然是一种科学的实践观,即使在将来,它也不会过时。因为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如实地反映了人类实践的客观性本性及其在人与世界关系中的实际地位,体现了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来理解事物而不附加任何外来成分的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这些都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改变。立足于当代科学,建构当代形态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是当前研究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的一项重要任务。立足于当代科学,不仅是指应当将当代科学作为当展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的客观依据,而且还意味着当展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当代科学的合理理解来规范和促进当代科学的未来发展。建构当代形态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是指为了实现当代科学的合理理解,我们在考察当代科学时必须确立起与当代科学的时代特点相适应的视野、观念、思路和方法。总之,通过科学及科学观念的时代性发展来对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进行科学的反思,当代形态的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必将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其形态也必将随着科学及科学观念的发展而实现整体更新。

参考文献

[1]陶德麟,汪信砚主编.哲学的当代论域[M].人民出版社,2005.

[2]王贵友著.科学技术哲学导论[M].人民出版社,2005.

第8篇: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范文

关键词:炼焦学 教学改革研究 焦炭 处理工艺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3-0242-01

我国能源结构具有富煤、贫油、少气的重要特征,因此,了解煤炭基本性质,将有限的煤炭资源充分利用是煤化工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炼焦学》是高校煤化工方向的重要专业课程,是讲述配合煤在隔绝空气的炭化室中持续升温至1000±50℃,煤料经过干燥、热解、软化、熔融、黏结、固化、半焦收缩等过程,最终得到固态焦炭、液态焦油及焦炉煤气为主的一门课程。[1-2]所得到的固态焦炭在钢铁冶金、冲天炉熔炼等领域起着关键作用,煤焦油可提炼出数百种化工原料,焦炉煤气也在能源燃烧、甲醇合成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以说,《炼焦学》承接着采矿和冶金两大学科,其是挖掘铁矿石价值,实现钢铁冶金魅力的重要桥梁。为此,如何讲好《炼焦学》课程,增强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素质,培养适合现代焦化企业和钢铁企业发展的新型炼焦人才尤为关键。但是《炼焦学》课程涉及的知识点零散、抽象且概括性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兴趣不高,且按部就班的传统教学难以培养学生系统科学的思维方式。为此,本文提出“一核心一主线”的教学思路,旨在阐明炼焦的教学核心问题,宏观把握课程脉络,将杂乱知识条理化,最终提升学生快乐学习的兴趣,培养新型炼焦人才。

一、《炼焦学》课程中“一核心”的内容分析

《炼焦学》课程紧紧围绕“焦炭”这个核心展开学习,不仅阐述了焦炭基本性质(如:工业分析、元素分析、机械力学性质、热性质、显微结构等),而且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分别说明了焦炭成熟过程的机理及反应特点,从多角度理解焦炭成熟的特性,并分析了焦炭转化的反应场所,即炼焦炉的结构特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只要始终把握“焦炭”这个“魂”,就可以将零散繁杂的知识整合成完整的科学体系。实践表明,这种核心知识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学一节忘一节,前后知识联系不上的问题,提升单位时间学习效率。

二、《炼焦学》课程中“一主线”的科学分析

《炼焦学》主要传授给学生炼焦安全可控生产、炉型设计及应用科学研究所必备的基础理论等关键知识[2],涉及的概念抽象且不易理解,学生在学习时章节前后连贯性差,难以将整本书内容有机联系起来。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将所有内容串联起来,有效把握内容发展脉搏,增加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依据“一条主线”思路进行教学,主要是指在讲授过程中按照来煤接受、储存、倒运、粉碎、配合、混匀、储煤塔存放、炼焦、推焦、熄焦、筛分最后至成品焦炭这个完整的处理工艺主线进行教学。首先阐述焦炭的“前世”,即煤炭在转化为焦炭前的预处理工艺;然后描述焦炭的“今生”,即炭化室炼焦的过程、机理和主要特点,最后说明焦炭的“未来”,即红焦熄焦、筛分等处理工艺。这种以处理工艺为主线对知识点进行分步解析教学过程,可以将关键内容有序深入地传授给学生,不仅利于学生从宏观角度理解整本教材的知识,把握煤炭处理工艺脉搏,而且利于熟悉企业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炼焦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知识点繁杂、抽象且连贯性差的问题,提出“一核心一主线”的科学研究思路,以焦炭为“核心”,处理工艺为“主线”,从宏观角度整体把握教材脉络,将杂乱知识有序条理化,有益于增加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提高快乐学习的兴趣,同时利于培养学生系统科学的思维方式。该种新颖的教学模式不仅对优化《炼焦学》课堂教学质量具有显著效果,还力争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拓展新途径。

参考文献:

第9篇: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范文

[关键词] 艺术学 共通性 单线串珠 网络联结 线性思维 非线性思维

艺术学一直以来都被规定了一个根本性的任务,即它必须揭示出艺术的“共通性”或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根本性质。因为人们普遍认为,这种“共通性”的存在与否直接关系到“艺术学是否为学”的问题,即它是艺术学是否作为科学学科的判据。但艺术学却面临尴尬局面:它所追求并被认定为是自身存在基础的艺术“共通性”或“一般性”似乎离它越来越远。即使不管随时发生的艺术创造活动对原有的艺术世界的颠覆或背离,就是在已有的艺术种类之间都难以找到一致性,甚至在一个极其具体的艺术门类之内,其艺术作品之间都存在巨大的差异,每一作品都在张扬着自己的独特的个性而拒绝将自己纳入某种类的一致性之中。

因此,艺术“共通性”问题是艺术学基础研究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路在何方?

如果能够转变思维方式,我们将发现,艺术学成立的基本条件并不依赖上述所谓的“全局共通性”,而是建立在“局域共通性”的基础上。

一、“全体共通性”、“单线串珠”与“线性思维”

一般来说,对艺术“共通性”的寻求就是要在所有的艺术种类或艺术品之间找出某种或某些一致的特性,而这些一致的特性是艺术得以区别其他人类社会的产物和自然产物的判据。如果我们把这种认识形式化或形象化,就可以得到一个模型――“单线串珠”。因为,所有的珠子,不管大小、形状和质地,都可以用一根丝线或绳子串联在一起。艺术的“共通性”问题就在于寻求这种首尾一致的“丝线”将不同的艺术门类或不同的艺术作品串联起来。

实际上,这种对“共通性”的寻求是由于人们习惯于将事物作为一个个有着自身内在本质的个体来看待,并认为它们之所以可以归类是因为其中每个个体其内在本质特性中可以分离出至少一种一致的或类似的特性。这样,人们就忽视了一个极其真实的事实,即事物总是处在多种多样的关系之中,而其所谓品质正是是由它与众多他者之间的关系所决定或赋予的。例如,一个好丈夫的品质必然是以他与妻子之间以及他与其他异性之间的诸种关系为前提的;又如,一个有着良好或不良好道德的人的品性也总是在与社会和自然之间的诸种关系中生成和表现出来。

不难看出,“共通性”或“单线串珠”模型是一种简化,它将事物的诸种关系仅仅简化到只有一种(这种简化过程就是内涵的不断脱落过程),所有的事物在这种框架里只有一种因果关系――因同一而联结。单线因果所带来的最大问题是,它将导致认识的贫乏化,因为它只有两种选择:是和非。因此,“单线串珠”模型是一种地道的简化模型。这样的系统是简单系统,是“透明的”,即它作为整体的功能性质直接可以在组分上发现或找到,或者说是“线性叠加”的。

这种对“共通性”的追求实际上与“线性思维”密切相关,“单线串珠”的解题模型正是这种思维的直接产物。“线性思维”是一种经典的简化还原取向的思维方式,它不顾及事物之间的不可分离的关系,而进行人为的、硬性的拆解,并认为这种简化不会改变事物的本质。[1]当然,寻求“全体共通性”还有一个更为深层的原因,即形而上学的偏好,对绝对知识的诉求。

二、“单线串珠”模型的封闭性、静态性与脆弱性

追求所有艺术的“共通性”必然带来一种封闭性。想想看,假设我们暂时找到了所有艺术的“共通性”,那么,它们必然首尾相接形成环状,而不可能有其他的形式。因为只要有开口,即有起始点和终端点,那就是有分别,就存在不一致性。这也是选择常见的“珠串”来作比拟的原因。在“珠串”中,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位列完全是任意性的,因为它们只服从相似联结这种单因单果。“共通性”在很多程度上是与“可定义性”相联系的。大家知道,寻求下定义,也就是在共通性的基础上做出界说。在对艺术进行定义的努力中,没有不尝苦涩滋味的。原因就在于下定义是一种圈界活动,而没有完全封闭的疆界却是艺术世界的现实。

这种“单线串珠”的模式在“封闭性”的基础上具有典型的静态性。它不允许有成员的出入,不允许有变化。我们加一个不同的珠子或改变一个珠子的性状,都会破坏它的“共通性”。

“单线串珠”的模式在前此二者上必然导致脆弱性。因为它仅以一根或一股“丝线”将所有的“珠子”串联起来。其载荷可想而知是多么巨大――不谈这有没有可能。只要谁弄断了那根“丝线”就能使其全部解体――日常生活中谁没有体会过不小心弄断丝线而珠撒满地带来的烦恼呢?

我们以现成品艺术《泉》为例来探讨这种“脆弱性”。1917年,艺术家马塞尔•杜尚将一工业制造的小便器贴上“泉”的标签送到艺术博物馆展出,从而对艺术世界造成了巨大震荡。此举改变了人们对艺术的根本看法,它是对传统的艺术定义或认识的一次严重挑衅。传统认识是通过“美”来将艺术统一在一起的。但是这种“美”的共通性极其脆弱,仅仅是一件现成品被接纳为艺术后,就使整个以“美”为“丝线”的“珠串”断裂而全部散开。

简言之,寻求所有艺术的“共通性”便是在构造巨大的“珠串”,而从以上分析来看,这种工作只会是徒劳,而不会有什么结果,因为只要有一件艺术品不符合原有的“共通性”,就会“线断珠散”、整个系统崩溃。

艺术世界的复杂性拒绝简单化、拒绝“单线串珠”、拒绝“线性思维”。

三、“局域共通性”、“网络联结”[2]与“非线性思维”[3]

谁也不能否认在艺术门类或艺术作品之间存在局域“共通性”或相似性。艺术没有全局的“共通性”但却有局域的“共通性”,这一事实使我们可以去构想艺术系统的其他结构或存在方式。

立体网络结构在现实世界中广泛存在,而这种结构方式的重要性正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在当代复杂性研究中,建立在对人的大脑功能结构认识的基础上,人们得出了一种“网络联结”的模型。这种模型通过自组织可以模拟人脑的学习与记忆功能。它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局域的共通性”。这对我们的研究具有启发价值。

“网络联结”模型的价值在于,它可以为我们消解掉“全局共通性”问题。没有“全局共通性”的前提,艺术系统的整体结构仍然可以存在,因为网络是通过局域的联结或共通达到系统整体结构的。例如,设有三个系统A、B、C,它们之间的共通性以rx来表示,A系统与B系统之间具有r1共通性而相互联结在一起,B系统与C系统具有r2共通性而联结,而A系统与C系统之间则有r3共通虽然其间它们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共通性,但是通过局域共通性联结,A、B、C三者实际上构成了一个整体结构、一个上层系统。当然,艺术系统内部组分众多,结构远比这要复杂得多。但无论其结构如何复杂,总是以局域联结为其基本结构方式。

这种“网络联结”模型中的每一位点都具有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来源于其空间位置上的多线联结,它有着不可忽视的与其他组分的关系,处在多因多果之中。这是一种复杂系统,其整体功能性质并不能落实在单个组分之上,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一个“非线性系统”,因此具有典型的复杂性。

这种对网络结构的理解需要“非线性思维”――能够理解关系在形成物体功能特性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事物的多因多果性。“非线性思维”是“整体思维”的进一步发展或精致化。

四、“网络联结”模型的开放性、动态性与适应性

“网络联结”模型由于其多线交叉的结构方式,使其能够面对比较复杂的情形,同时,正由于它的多线性,其中某一组分发生变化甚至脱落,或增加一个乃至多个组分时,系统都可以保持相对稳定。这是非线性复杂系统的自稳特性。当然,另一方面,正由于其一个组分与其他多个组分相联结,该组分的变化也必然造成与其相连的其他组分的不同变化;有时如果受到某种机遇的影响可形成巨大的涨落,造成系统宏观变化。模型的开放性是与其动态性紧密相关的。

这种开放性和动态性也是该系统可以通过自组织而适应环境的根本特性。适应性是一个活系统的根本特性和存在条件。现实的艺术世界是变动不居的,因此,艺术系统必然是一个活系统,一个复杂的适应系统。“网络联结”模型是这种复杂适应系统的最佳说明。

五、“网络联结”模型在艺术学基础研究中的作用

“全国艺术学研究生教育暨庆贺张道一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11月27至28日在南京召开。此次大会富有成果。在27日的小组讨论会上,上海大学蓝凡教授指出:对艺术的共通性的寻求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一方面是客观因素,人的生命时间以及人的能力的有限性,使得艺术的通才不可能出现,对所有艺术种类的掌握就只能成为一个永远的梦想了;另一方面,人的主观趣味选择也妨碍人们去进行全面的艺术体验,更遑论打通所有的艺术了。这确实是一个事实。但如果“共通性”问题在实际不可能的情况下还必须作为艺术学存在的基础,那么情况就不妙了。

那么,艺术学基础研究中属于比较紧迫的任务就是要解决“共通性”的难题。当然这一难题本身还与研究对象的确立、研究方法的选用这两个方面紧密相关。

在艺术学基础研究中,首要任务便是要确立艺术学得以存在并用以区别其他学科的独特研究对象,以及区分其内部各子学科的相应对象。现代学院科学体系中学科的划分基本上是以研究对象为依据的。研究对象一旦确定,研究秩序也随之能够得到保证。但是研究对象的确立又并不是那么简单,它必然涉及一定的先在理解和理论基础(发现事实总是从某种特定的角度出发的)。在这个意义上,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密不可分。

无疑,艺术学研究的是人类的艺术活动。但是艺术世界内部却纷繁复杂,单单几个大的门类之间就很难统一,更不论具体的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的千差万别了。因此,建立专门性的门类艺术学是艺术研究专业化发展的必要。但是如何将艺术门类统一、区分,甚少把千差万别的艺术事象统一起来,就必须在艺术学下建立一门超越门类艺术学的科学――普通艺术学或一般艺术学。这种统一、区分的科学必然需要综合性的科学研究方法。考察科学大环境,复杂性科学研究不仅是21世纪的科学,而其研究取向具有综合性。因此可以暂时借用复杂性综合研究方法,将一般艺术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艺术系统”,即一般艺术学是把人类艺术活动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看待。

在科学研究中,模型的建设是重要的甚至是至关重要的方面。以上所述及的“网络联结”模型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事物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该模型的基本结构方式是通过局域联结而达到整体结构,它的系统整体不需要全体成员的“共通性”,而只需要局域的“共通性”。并且这种模型显示出开放性、动态性和适应性。因此非常适合作为艺术系统的建设模型。

从这种模型出发,我们可以把门类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作为艺术系统的子系统来对待。子系统由局域共通性而联结,例如音乐系统与舞蹈系统具有某种共通性而联结,音乐与戏剧戏曲相通而联结,音乐与电影电视相联结、戏剧戏曲与电影电视相通而联结,美术与电影、戏剧戏曲相联结……而系统整体由这种子系统的局域联结而组织结构起来。

这样我们就消解了那种求解“全体共通性”的难题。并且,在进行一般艺术学的具体研究时,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来进行局域子系统的共通性的研究,如对音乐与舞蹈的共通性研究,因为这是对局域联结的研究,而局域联结恰是“网络联结”的基本结构方式,是系统整体的基本组织方式。

六、“网络联结”模型与“非线性思维”的理论思想来源

“网络联结”模型的理解和建设排斥“线性思维”而要求“非线性思维”。即它排斥那种简化性的单极观或单线因果观,强调关系本身的价值。这一点使得这种认识与马克思的见解一致,即关于“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断中包含了对关系的深刻认识。

二十世纪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也发现事物间的错综复杂关系,而摈弃“线性思维”。他提出的“家族相似”基本原理与“网络联结”模型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由于他始终站在否定的立场上,没有发挥这种“非线性思维”的积极建设作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家族相似”原理作为唯一有效的理论指导着人们对艺术复杂性的理解。

在自然科学里,人们也逐渐认识到“物质”概念的不适用性,它被能量和场概念所取代。自然实体被消解为功能和关系。实用主义创始人之一,威廉姆斯•詹姆士就认为“意识”不是实体而仅是一种功能。

“非线性思维”总是从整体出发,注意到整体之内的各种关系的不可忽略性,并且承认自亚里士多德就已明确认识到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功能与关系)的原理。在这一意义上,“非线性思维”与辩证唯物主义是一致的,也与中国古老而朴素的辩证思想相沟通。

当代复杂性科学研究集中开发并高度发展了“非线性思维”,并发展起复杂性科学研究范式。[4]范式的发展使这种思维不仅在自然科学内得以广泛运用,并且逐渐渗透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复杂性范式是“网络联结”模型得以发展起来的最直接的理论思想源泉。

七、结语:“非线性思维”可作为艺术学基础研究的基本思维方式之一

艺术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同时也是充满复杂性的世界。这一复杂性的世界是强烈抗拒简化、抗拒使用单线因果将其贫乏化。“非线性思维”是当前应对复杂性最为有效的思维方式之一。我们也已然看到这种思维方式的解决难题、克服困难的威力了。因此,在艺术学的基础研究中我们必须拒斥简化的“线性思维”带来的误导, 而需要接受“非线性思维”,以使我们的研究更接近艺术复杂性的真实。

参考文献

[1][美]尼古拉斯•雷舍尔. 复杂性――一种哲学概观[M]. 吴彤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 38-39.

[2] [南非]保罗•西利亚斯. 复杂性与后现代主义――理解复杂系统[M]. 曾国屏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23-24.

[3] [德]克劳斯•迈因策尔. 复杂性中的思维:物质、精神和人类的复杂动力学[M]. 曾国屏译.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导言.

[4] [法]埃德加•莫兰. 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M]. 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66-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