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汉语言文学基本常识范文

汉语言文学基本常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汉语言文学基本常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汉语言文学基本常识

第1篇:汉语言文学基本常识范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中文系中最常设的一个专业,也被誉为文科的万能专业,毕业的学生供不应求,可以从事社会人文领域的很多工作。但随着学科门类的增多,专业的细化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人才市场开始倾斜。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本身原因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缺乏应用性的缺陷,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一大问题。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教学内容重纯文学,然而经济、政治、哲学、法律内容偏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集中的问题。

    2.1培养目标不清晰

    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一度非常辉煌,学生能够拥有稳定的职业,一度拥有很强的文化优越感与专业自豪感,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失去了过去的专业优势。

    再加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很多高校依然抱着传统优势专业意识,未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找准定位,更没有考虑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实际需求形成反差。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并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优势专业成为了劣势专业。

    2.2教学内容重纯文学轻社会学

    教学内容是对教学计划的具体落实,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步骤。因而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然而,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大多是文学史、文学概论、文学作品等,教学内容脱离了社会,远离政治、经济、法律、哲学社会学科,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毕业后与社会格格不入,脱离实际,只会做文字游戏。

    教师所教、学生所学,都是闭门造车,对于热点的生活,广阔的实践,基本没有接触。思维方式和写作方式都陈旧落后,极大地约束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顺应时代和就业的需求,把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到综合应用型现代化人才上。当代社会各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越来越多,单纯的汉语言文学工作者已经不能满足各个部门和行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定位。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重应用,对专业进行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另外随着现代化媒体技术的发展,熟练运用现代媒体,也是不可或缺的。现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要有过硬的写、说能力,还懂得编辑与制作,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融会贯通,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四、汉语言文学应用型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行厚基础、多方向、因材施教、灵活多样的育人模式,建立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新体系,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调整。

    4.1基础课程

    培养学生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教育科研的能力,是一个应用型模块。主要开设语言教育提高系列课程,设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研究方法、教师发展研究、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语文课件制作、语文教学艺术、语文教材篇目研究与教学设计、现代职业礼仪、演讲与口才等课程。

    4.2提升课程

    主要提升专业理论,训练科研能力,着眼于学生升造。可开设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研究、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修辞学研究、文字学、音韵学、文献学、逻辑学、汉语语法学史、中国语言学史、国外汉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影视艺术欣赏、杂文创作艺术论、外国文学专题等类课程。

    4.3应用行文课程

    开设应用行文相关的理论、实务、实践系列课程,培养学生从事机关文员工作能力。主要设置了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编辑与采访、公共关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务员基础知识管理学、广告学、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管理学、办公室礼仪等课程。 五、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议

    5.1全程辅助职业生涯规划

    在大学一年级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契机向学生灌输职业规划的理念,介绍就业工作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常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指导学生制订大学四年规划。对二年级则进一步深化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形势,调整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就业必备的素质和技能,夯实基础。大三这个年级阶段我们应注重分类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几种职业去向,是深造读研,当公务员还是企事业单位工作者,或是自己创业?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通过专题讲座、报告会、个别辅导等形式集中资源优势进行分类指导。到了大四进行考研与就业分流,对考研学生重点进行学科纵深教育,对准备就业学生重点学习就业相关课程和参加专业技能实践。

    5.2增加实践环节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除了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各门课程都要围绕这一主旨有重点地训练学生某方面的能力外,最重要的就是强化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充分锻炼,增强能力,以适应、胜任未来的工作。

第2篇:汉语言文学基本常识范文

1.学科定位不准确。近几年来,高等教育逐步进入大众化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虽然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文学院系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教育部也对各级高校进行了专业合格评估,但是,我国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对汉语言专业依然缺乏准确的定位,不少高校尤其是诸多地方高校仍然抱着传统的专业意识,未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更没有顾及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所以,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实际需求形成了强烈反差。

2.课程设置不合理。汉语言文学专业有自身的特殊性,除少数继续深造或在中学任教之外,大部分学生不会在相对应的行业领域就业。因此,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只是作为广阔的背景存在,实际工作中并不直接涉及到。但是,在实际课程设置之时,承接传统的惯性,学校依然将焦点集中在传统专业课上,如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外国文学、文艺理论等占据了汉语言文学课的90%以上,专业基础知识也是重复出现在专业课程、基础教学课程、选修课程之中。而一些新兴课程如网络编辑学、现代办公技术、公关礼仪、DV制作等紧跟时代前沿并且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课程,往往没有开设。这种课程设置对于专业的人才培养确实有一定好处,但却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学生的择业能力。这样就形成了现阶段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与用不能协调的现象。

3.教学手段落后。随着教学设施不断更新,近几年现代化教学设备迅速在高校之中普及,但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讲,在大多数高校,普遍采用的是“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受教学内容的影响很少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在课堂上很少能形成声文并茂、生趣盎然的教学情境,也难以激发学生的高度热情,不能丰富见闻,更无法培养浓厚的兴趣。由于教学手段的落后,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之中,只有教师一个人在津津乐道,学生只是消极地接受知识,而没有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他们动脑的思维能力及动手的实践能力受到了严重的禁锢。

4.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单一。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只注重学生知识的评价,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评价。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中也只是重视考察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评价的依据基本上是笔试的成绩。奖学金的评定,优秀学生、预备党员的选取,很大一部分依据学习成绩,而对学生的视野广度、电脑技能、职业规划及交际交往等非专业能力则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

二、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1.学科定位要有层次性。不同类型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来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例如:国家重点文科院校师资雄厚,图书资料齐全,其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全面发展,不仅能从事以后的教学及各行各业文字工作,还应有较强的科研和管理能力,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级汉语专业人才。综合性大学、重点师范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基本定位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从事汉语教学与训练,具有文字编辑和新闻采编能力,同时也应该兼有社会文化工作的指导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普通专科院校、高职院校和“专升本”时间不长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将重点转向为农村、社区培养专门人才,培养出既能在艰苦办学条件下担任教学与训练任务的学校教育工作者,又能够胜任其他行业的专门人才。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划分不同的层次,就可以改变原来“一刀切”的弊端,使学科定位明晰,并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2.专业方向要有多向性。当前社会各种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越来越多,所以,单纯的语言文字工作者已经不能满足各个部门和行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对本专业的方向设定问题进行全方位的考虑。我们应该根据社会的具体要求,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模式进行方向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我们可以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之下分设语文教学与教育管理(即师范类)、涉外高级文秘、文化产业管理、新闻学、对外汉语教学等方向。实施低年级通修专业基础课,侧重培养专业基本能力;高年级分流主修专业方向限选课,侧重培养主攻方向能力的模式,并鼓励跨专业方向兼修。这样就能使学生在掌握系统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选择不同的方向学习,从而完成从单一性到多向性的转型。

3.课程设置要有科学性。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因此,课程体系的改革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整体改革的核心。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对于课程设置的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优化传统专业基础课。当今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余门课程的专业基础课程,存有繁琐重复之弊,所以,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首先要精简课程内容,每门课都要根据对本领域最新知识结构的分析来设计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强化核心内容。其次要整合各课程之间的内容,避免内容交叉重复,如文学概论和写作学都讲文体学知识,文学史和文学概论都涉及文学思潮,前面的课程已经讲过的,后面的课程不要再重复,使整个专业基础课的结构严密而紧凑。其次,增加专业技能课。刘颖聪先生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分为考研模块、教育与教学模块、文秘与公关模块、新闻传播模块、社区文化管理模块等五大模块,其中后面三个模块基本就属于专业技能课。专业技能课程的系统设置与强化,是实现培养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基本保证。在现有的课程设计中,我们设置的应用性课程相对来说较少,且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专业方向的要求,我们应该相应地增加新兴的课程,如在文秘与公关方向之下,应该开设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公共关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务员基础知识管理学、广告学、人力资源管理学、档案管理学、办公室礼仪等课程,培养学生从事企事业、机关文员及秘书的能力。在新闻传播方向之下,应该开设编辑与采访及相应的新闻传播学的理论、实践的系列课程,培养学生在文化及新闻领域从业的能力。对外汉语教学方向之下,应该开设教学理论、外国文化及相应的实践课程。这种课程体系的设定能够使我们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与用的矛盾之间建立一种合理的平衡,能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技能培养要有实用性。原来培养的汉语人才往往是只懂得运用语言文字工具、与书本打交道的人。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汉语人才必须要多方面地掌握实用性的技术。如,现代科技日益发展,各种网络、传媒技术日新月异,并成为安身立命的必备技能,所以,我们培养的学生就是要既能耍笔杆子,又能扛摄像机,还懂得编辑与制作,能够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等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再如,汉语在国际上地位日渐突出,世界各地有众多外国人在学习汉语,对外汉语教师极其紧缺,特别是汉语言文学基础深厚又熟悉一门外语的人才更是倍受青睐,对此,一定要指导有意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生熟练掌握英语技能,这无疑比单纯的汉语人才更具有竞争优势。

5.教学环节要有实践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作用十分重要,是保证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具有稳定与广阔就业前景的重要一环。2007年,教育部等十部委就大学生就业政策联合采取五大新举措,其中有一条是“广泛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技能培训和就业见习活动。使一大批高职学校的毕业生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虽然只是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提出的要求,但也是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的重要参考。在教学环节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竞争力,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学不仅仅局限于教室,还要让学生走出教室,注重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性、综合性比较强,打好扎实的专业功底,将会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不可替代的原动力,所以对于专业课程,不能采用一律压缩的态度,在引导学生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和学生社团的各类活动,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努力培养和加强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进行有效的衔接,帮助学生完成由学校走向职场的过渡。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也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的步骤。老师要积极借用,整合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课外训练平台,加强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合作,建立学校与实习基地间的直接通道,扩大实习基地的选择范围。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到有关部门学习锻炼,或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相关部分也要专门为在校学生提供实习和国际交流的机会,要及时各类信息,使学生在第一时间收到公司短期实习或者校内研究助理等招聘信息,从而建立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培养机制。

6.就业指导机制要有明确性。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职业定位模糊,此专业学生对于毕业后就业的意向往往比较模糊。很多同学在大学四年之中,随波逐流没有任何规划,致使毕业找工作之时手忙脚乱。所以,老师要注意此种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分阶段地指导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建立有效的就业指导机制。大一是就业教育的萌芽期。在大学一年级时,老师要向学生灌输职业规划的理念,介绍就业工作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常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指导学生制订大学四年规划。大二是就业的储备期。对大二的学生要进一步深化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形势,调整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就业必备的素质和技能,夯实基础。大三则到了就业取向的分化期。在这个年级阶段应注重分类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几种职业去向,是深造读研当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工作者还是自己创业,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通过专题讲座、报告会、橱窗宣传、个别辅导等集中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指导。到了大四进行考研与就业分流,对考研学生重点进行学科纵深教育,让准备就业的学生重点学习就业相关课程和参加专业技能实践。

第3篇:汉语言文学基本常识范文

一、 别念歪了“常规”这本经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很多学校推出了各种举措。比如规定课前要完成规定的预习题,每节课要有15分钟的练习,教师讲授不得超过20分钟,学生要有合作学习,要使用媒体课件,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的人数、次数要达到多少,教师要使用学校统一的教案上课,等等。

这些规定其实并不是对课堂本身,反而是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束缚。试想,具体的教学指向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情境不同,能用同一种模式吗,这是不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法本身并没有高低之分,而是取决于教师、学生以及具体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完成预习题当做“以学定教”的方式显然过于肤浅,既然预习题是设定的,学生的学习就谈不上是自主学习,更不是“以学定教”、“提前学习”的本质含义。是否使用统一的教案、是否使用媒体、学生是否积极举手这些都是外在的表象,把外在的表象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规定所产生的效益,自然很低效甚至无效,最重要的是背离教学的要义、挫伤教师的积极性以及影响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教育是一门艺术,那是充满个性的创作,把所有的东西都程式化以后,艺术品不可能诞生,最多只是一些拙劣的仿作。教育是一门科学,那学科知识是有秩序的,人对知识的掌握也是有秩序的,这个秩序就是常规。用一个模式就能把所有学科知识、所有人的认识规定了是不可能的。

二、 让师生进入“教”与“学”的状态

当前学业负担过重是不争的事实,师生长期处于高强度的练习中身心疲惫。我们在教学调研中均有一项问卷调查,发现大多数学校作业并没有分层而且量较大,学生做作业时间过长,导致睡眠不足,特别是成绩中等以下的学生睡眠严重不足。这里也有个常识问题:课堂作为当下的生活实践,必须要有能量,能量来自于人的状态。试想,一个睡眠严重不足的学生的课堂状态可想而知,而且这样的学生任何一个班集体中都有一定比例。课堂状态差学习效率低,学习效率低课堂状态差,这是个恶性循环。

同样的,现在老师也是疲于应对各种事务,虽然学校每周都有教研活动,但是大多数活动只是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教师参与活动积极性很低,比如听课时在批改作业,在议课时做练习答案等。备课是很重要的教学活动,但是大多数学校的“集体备课”,反而削弱了教师自身钻研教材的能力,教师照搬“集体成果”进课堂,没有经过自己的消化,课堂自然“漂浮”,不扎实。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保证师生的“状态”,如何保证,至少要严格控制作业量,作业要分层,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睡眠,保证学生每天的锻炼时间;保证教师独自备课时间,少些“活动”,让教师“空闲”起来,有时间自主“讨论”“聊聊”教学。说得最直白就是:让老师和学生睡得好,吃得好,心情好,保证参与课堂活动的能量,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物质基础。

三、 提升教师对学科内容的系统把握能力

课堂活动是以具体的学科知识为核心的,一般意义上说,教师对所任教学科的知识不存在问题,实际上不存在问题指的是教师对该学科知识的“理解能力”,而并不代表对以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理解小学语文教材不存在问题,但是并不代表在教什么、怎么教上能理解,这还需要教学本体知识和语文课程论知识,这些在大学阶段往往是蜻蜓点水般的学习。

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这种能力,笔者认为最直接最有效的做法就是让教师教“一轮”,在实践中获得经验,从而建立起对所任教学科的系统性知识。有些学校从功利角度出发往往没有这样做,比如有的老师很优秀,教一年级教得很好,于是他们被定格在一年级把关了;有的老师缺乏点经验,没能带好毕业班,于是他们被定格在低段或中段年级了。这些老师或强或弱,对学科知识不能“系统”地把握,几年下来,他们的认知水平、学科专业没有得到更新,导致教学能力结构性缺失,也没有获得足够的经验,对教学内容的把握能力自然不高,因为他们找不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也不知道这个点该处理到何种程度,该用哪种方式处理。这样的现象是经常发生的。

从学校管理视角,基于教师专业发展应立足于长远眼光,让每个教师至少对所任教学科有较为系统把握的机会。特别是新教师,在他们的培训中增加这样一项内容特别重要:通读任教学科教材,通读各年段考试纲要和试题,通读和学科相关的知识,并以某个点为例独自进行教学设计,然后在各个相应年段进行课堂教学体验。

四、 把握学习规律,活化“认知理论”

知识本身就是人认知的产物,所以学习认知理论是教学所必备的“工具”,但是,据笔者所了解的一些师范类院校并没有开设类似的课程,这一点,只要我们走进课堂就会发现,我们的课堂之所以低效,这和教师的“认知理论”有很大的关系。教师不仅要懂得这些认知理论,把学科知识心理化为学习过程,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实践认知理论的智慧。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大多数教师连此类的知识也还是空白,试想,课堂能高效到哪里去?很多被我们追捧的“好课”,其实在认知层面却是极低层次甚至无效的,学生学无所获。众多专家的评课也往往停留在课堂的感性表现上,而忽视课堂结构中最为本质的认知因素。

关于认知理论,从19世纪末始就有很多的研究成果了,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加涅的认知分类学习理论,皮亚杰等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等。这些理论都从不同的视角揭示了人们学习的“规律”,遗憾的是,我们的老师并没有接受过这其中一种理论的系统学习,更谈不上去实践了。

作为课堂教学模式,以加涅为代表的基于“为学习设计教学”的“直导教学模式”,1993年史密斯、拉甘在《教学设计》中提出八种学习类型,即陈述性知识、概念、原理、程序、问题解决、认识策略、态度和运作技能等112条方法。1993年开始,加州大学的梅耶教授,经过20年研究提出“意义学习模式”。20世纪70年代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的梅里尔教授以认知和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五星教学模式”。这些课堂模式都是教师学科知识心理化过程的“智慧”结晶,教师理应不断学习和实践。如果缺少类似课堂模式的学习,低效的课堂不可避免,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另一个常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