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成人本科英语教育范文

成人本科英语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成人本科英语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成人本科英语教育

第1篇:成人本科英语教育范文

【关键词】人本教育 高职英语 课程设置

引言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高职英语课程设置也要进行调整。一带一路经济战略下,英语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与此同时,对高职学生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当社会对职业能力产生变化时,高职院校的课程安排也要与时俱进,合理调整。

一、人本教育视角下高职英语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

1.以人为本的职业目标规划为基本原则。人本主义教育要求尊重人的自身需要,针对高职英语课程设置来说,人本教育视角下的高职英语课程设置必须以人的职业目标规划为基本原则,即高职英语课程设置应保障基于职业规划的课程目标明晰性,课程设置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职业岗位所需的技能标准为依据,反映出与本科专科院校英语课程设置相区别的高职院校职业化教育特色。

2.以人的技能发展需要为实践方向。人本主义教育要求教育课程以受教育者为中心进行社会性辐射,形成学校教育与社会体系整合交互的逻辑结构,因此针对高职英语课程设置来说,应重视相关学科的社会实践性,以学生技能发展需要为实践方向,增加英语课程设置中的实用性课程比例。

3.以人的综合素养提升为重要内容。人本教育追求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关注人的精神世界与心灵成长,因此,在高职英语课程设置中将人文素养教育纳入英语知识体系,以人的综合素养提升为重要内容,保障学生在人文熏陶中健全人格,完善智能结构是人本教育理论的基本体现。

二、人本教育视角下高职英语课程设置的改革要点

1.明确专业课与选修课的设置目的。高职英语课程设置中,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设置目的是有差异的。所以,在高职英语课程设置时一定要对两类课程的设置目标进行清晰的定位。专业课开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即让学生在学业完成之后具有从事相关工作的基本技能。选修课开设的目的是拓宽学生的视野,从而更好的发挥专业技能。高职英语选修课开设,可以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进行设置。这样可以突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也能够让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凸显出自己的优势。

2.学科知识与工作实践紧密联系。高职英语作为文化课并未受到学生应有的重视。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文化课知识基础薄弱,在英语的学习中有较强的畏难情绪。另一方面是因为英语学科知识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具体工作没有直接联系。这种情况下,从学生的视角审视,英语课程一门难学且没有使用价值的学科,因此学生就不会在其课程学习上投入更多的精力。

为此,在高职英语改革的过程中,要将英语学科知识与学生未来的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引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最终让英语作为一种国际性的语言工具助力其事业的发展。在一带一路经济战略下,我国同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会大幅度增加。这就意味着各个行业的基层工作人员都要有一定的英语交流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商务英语实战能力。所以,在英语课程设置的改革中,教育工作者要对各个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然后找到英语语言运用和相关工作的联系,最后应用教育学的手法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具有实用价值高职英语教材。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各个行业的特点有非常大的差异,各大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己所为的地理位置和当地的商业发展情况,有针对性的研究某一种或几种专业英语。

3.优化高职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英语教学在本质上同语文教学是相同的,都是运用文字来进行思想表达,最后完成社会活动。所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培养。将人文素养以课程的方式纳入到课程设置当中,从而引起学生的重视。人文素养在高职英语中的地位有所上升主要是因为以下两点:第一,英语语言的学习要融入到一定的环境下才能更深刻的理解和准确的运用,即有利于学生熟练而地道地使用英语这个语言工具。第二,人文素养的提升能够丰富学生的思想,充实学生的大脑。通常情况下,人文素养的培养课程都是以不同形式的阅读和写作来完成的,在阅读的过程中,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在写作的过程中,丰盈了学生的心灵。高职学生的年龄和高中生相同,其思想意识形态还需要学校通过教学手段来不断引导和优化。

4.英语课程设置要与时俱进进行调整。英语课程设置之所以需要全面深化改革,是因为其教育手段已不能胜任当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培养工作。这就反映出了高职英语教学反思工作有待于提高,在某种程度上淡化了教育工作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思想。英语作为世界性语言,在各个行业中始终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设置要保持动态的改革,使所培养出的人才能够很好地服务社会。

三、结语

人本教育是教育领域中的主流教育理念。高职学生在年龄上与高中学生相近,在校园生活模式上与大学生基本相同,这就需要对学生群体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职业目标的设定既要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又要考虑到学生群体的学习负担。课程设置与企业对人才的需要是一个矛盾体,两者相互影响。企业对人才能力需求的提升促进了课程设置的改革,课程设置得到优化之后又能够为企业培养优质的人才。因此,高职英语教育教学工作者要用发展的眼观来与时俱进地适时调整课程设置。

第2篇:成人本科英语教育范文

关键词:数据库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4-0165-02

数据库管理技术作为现代信息管理的重要工具是计算机三大热门发展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之一。当前,数据库技术已应用到各行各业的各个层面和各种实际业务的数据管理中,我国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数据库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在大量增加[1]。根据本科课程教学特点,改革教学方法,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网络化教学模式来实现教学现代化,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实现“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数据库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作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我院把《数据库管理系统》课程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社会需要的数据库应用型人才,既培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人员、开发人员和管理人员。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理论知识基础上,要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开发、设计和管理技术。作为数据库应用型人才还必须具备以下能力:不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快速融入企业、适应行业业务的能力,与同事沟通的能力和与团队合作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只注重于对教材知识点的讲解,不能与实际工作应用结合。我院以往的课程教学模式偏重课堂教学,不能与实际工作应用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深入理解数据库中的一些重要技术,无法真正体会到这些理论什么时候应用、应该怎样应用,达不到具体应用的要求。

2.实践教学力度不大,限制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工商管理类、电子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对理论和实践要求都很高。但目前我院工商管理类、电子机械类专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课程的教学计划里对实践课仅安排了18个课时,又没有开设相应的课程设计环节。在这种只重视理论、轻视实践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实验目的性不强,实验任务不够明确,不能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巩固,无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多媒体电子课件+板书”的传统教学手段限制了学生主动学习。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手段仍然是“多媒体电子课件+板书”的传统教学手段,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操作,通过“口授+板书”讲授知识点,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学生只是通过耳听、记笔记来接收知识,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

4.没有充分发挥“网络+移动教学平台”的功能。虽然我院也为本科教学提供了网络教学平台,课程组建设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精品课程网,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但是随着网络和移动技术的发展,如何充分利用移动教学平台实现学生充分利用上网设备在不同网络平台中无缝浏览学习和下载资源,实现教学活动网络化,更好的满足学生移动学习要求,也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2]。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1.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应用型本科数据库管理系统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数据库技术人才,因此我院在确定本课程教学目标时应该综合考虑我院学生的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当前社会对数据库人才的需求,强化技术应用特色,注重素质能力培养,深入贯彻落实应用型本科院校“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教育方略,在培养目标和定位上更加注重技术应用于实践能力的培养。

2.与工作应用相结合来调整教学内容。应用型本科是以应用为导向的教育,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必须符合当前社会行业与企业需求,以是否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工作需要,是否有利于社会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要求为基础[3]。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应用系统设计等内容外,还应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将教学内容和工作应用结合在一起,把教学内容按工作项目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设计大量的工作案例,把课程内容与工作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

3.构建新型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模式。整合构建新型课程教学体系,以多媒体课件、视频和实验项目模拟为主体,构建一整套融教学与实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实际工作案例的应用,将工作案例和数据库实际应用技术相结合,把数据库知识点与实际应用结合、整合和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对课本知识点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提高应用能力。课程全程执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把课程内容融入项目形式之中,学生受项目任务的驱动,积极参与数据分析、程序设计、项目设计与实施,形成“项目学习、项目实训、项目实习”三阶段递进的教学模式,实现课程内容和项目任务有机融合、教学案例与项目教学有机融合、课堂与实习地点有机融合[4]。

4.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引入基于工作项目的案例教学方法。把数据库知识点优化整合后形成一个工作项目,通过对项目的设计开发完成数据库教学。例如引入“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工作项目来贯穿教学过程,通过设计开发“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工作项目,把创建数据库、创建数据表、查询数据、创建报表、宏设计、窗体界面设计和程序设计等知识点分解成一个个案例任务来实施教学。每个案例都规定了教学目的、方法、实践步骤和考核验收方法。学生分组完成自己的案例任务后交换分组,并分阶段讨论交流,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加强分析、设计能力,提高学生处理真实案例的能力。(2)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教师精心设计来自工作需要的真实项目任务和案例,以任务方式引导学生边学边做,学生通过分组合作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归纳教学重点、难点并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合作完成任务,达到知识的学习和应用。通过任务教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深度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5.充分利用“网络+移动教学平台”,实现教学活动网络化。借助网络在信息交流和共享中的优势,课程组建设了完善的网络课程。通过网络平台,把教学资源上网免费开放,延伸课外教学,将师生引入“网络课堂”。网络课堂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视频授课、网络自主学习、答疑、讨论、作业、测试等教学活动,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搭建了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平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学生移动学习的要求。

6.改革考核机制。改变传统的“考试+平时成绩”的考核机制,采用“过程化”+“项目化”的考核评价形式。课程的最终成绩综合考虑学生学习过程的质量和对项目案例的实践应用能动性,评价形式采用“过程化”和“项目化”考核,“过程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质量)占40%,“项目化”(学生完成各个项目案例的设计、实践)占60%,评定成绩时考虑学生的主动学习因素。

四、结语

本文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应用型数据库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研究数据库管理系统课程的教学改革,旨在形成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应用”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体系,优化课堂设计,整合与改革教学内容,以培养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库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高为民,周光宇.依托精品课程建设开展网络教学互动平台的实践性研究[J].教育信息化(学术版),2006:65-67.

[2]翟中.数据库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113-114.

[3]刘芳.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数据库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革思路探讨[J].无线互联科技,2012,(11).

[4]李志梅.基于项目驱动的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

Teach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for the Courses on Database Management in the Model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Cultivation

LI Zhi-meia,HE Jin-huab

(Guilin University of Aerospace Technology a.Practical Training Department;

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epartment,Guilin,Guangxi 541004,China)

第3篇:成人本科英语教育范文

关键词:翻转课堂;任务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航空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4-0169-06

一、引言

美国专业发展工程师会(ECPD,美国工程及技术教育认证委员会的前身)定义工程学为是有创意的应用科学定律来设计或发展结构物、机器、装置、制造程序、或是利用这些定律而产生的作品,或是在完整了解其设计下建构或设计上述的物品、或是在特定运作条件下预测其行为,所有所做的都是为了其预期的机能、运作的经济性或人员及财产的安全[1]。工程学包括非常多的子学科,然而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需要利用基础自然科学与数学知识进行创造性的活动。针对工程学的传授和学习过程,我们称为工程教育,它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经济性和创新性的特性[2]。目前的大学阶段教育尤其是工科院校的教育特别强调工程教育,这类院校工程教育培养的人才除具备一般高等教育人才的素质之外需要更加突出工程素质的培养。工程素质既包含技术性素质,也包含非技术性素质[3]。一般来讲,工程素质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广博的工程知识、良好的思维方法、工程实践操作能力、耐心细致扎实的工作作风、工程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4]。培养的工科学生动手能力、践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薄弱是中国高等工科教育突出的问题。因此,以现代工程教育为导向,建立起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程实践为依托,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突破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形成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一种较新的教学模式,2007年起源于美国。它的基本原理是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简单说来就是将学习的决定权和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课前由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各种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式学习,而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息。与此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则侧重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以及解决教师给出的实践性课题等,这样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每个同学交流,随时解决他们不能解决的问题。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工程学科的学习具有一些天然的优势。因为工程类学科的特点是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工程实践的能力,以至将来能够胜任工程师的角色,也就是在有了想法以后,能够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工程类学科中的大部分知识属于过程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不同,过程性知识不能直接陈述,例如可以通过实践作业来获得。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就是起到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增加实践学习的机会和时间,也可得到教师的更多时间的补充指导。

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工程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提出一种改进的针对工程类课程的教学模型,其中融入了任务式教学和案例式教学的优势,同时将该模型应用于《适航与航空安全》课程教授过程。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一)翻转课堂在工程类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本科工科类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使其具备基本的工程能力,为日后成为优秀的工程师打下坚实的基础。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国家科学基金会对未来工程人才的培养要求主要表述为三点:(1)具有宽广厚实的基础知识和技术能力。(2)具有大工程观的综合素质和很强的灵活性与适应性。(3)具有终身学习的动力、知识与能力。简单说来,就是能够做到“在工程中敏锐的发现问题,深入的分析问题,快速的学习知识,准确的解决问题”。事实上,工程类学科中的大部分知识属于过程性知识,也就是主要用来回答“怎么想”“怎么做”的问题,主要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表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与陈述性知识不同,过程性知识不能直接陈述,只能通过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而且也不能像通过记忆来获取陈述性知识那样来获取过程性知识。通常学习过程性知识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吸收知识。这是一个习得的过程,通过感知、理解和记忆过程性知识的陈述性形式(即陈述性知识),让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形成联系,这也是我们古人所谓的“温故而知新”。

第二阶段,转化知识。这是一个深化理解和知识转化的过程,通过各种练习方式,使贮存于知识体系中的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

第三阶段,应用知识。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提取过程性知识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与陈述性知识相比,过程性知识的习得速度较慢,但遗忘也较慢。如果长期运用过程性知识解决问题,在实践过程中会逐渐积累许多经验性知识,这其中不仅包括了知识,而且还有个人的技巧,是一种个体性知识。

目前我们本科工程类学科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基本理论与概念和基本方法上面(如图1所示,基本属于陈述性知识),对于如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属于过程性知识)却重视不够。在这样的教学内容驱动下,我们的授课方式大多数还是以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课堂上教师讲授基础知识和技术方法为主,学生们则以听讲和背书为主要学习手段。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记忆的内容一天之后就会忘记大约74%的内容。然而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所需要的知识内化过程通常是在课后通过复习和作业来完成,这个环节在本科教学过程中是一个薄弱点,所以经常导致在学期末课程结束时学生头脑中就已经没有多少知识的储备了,更不要说在毕业之后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了。另外,学生通常认为学习是学校内的事情,毕业之后就是工作,再也不用学习了,由此可见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如图1所示)方面是非常欠缺的,而这项能力恰恰是优秀的工程人员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

(二)翻转课堂的基本概念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一种较新的教学模式,2007年起源于美国。它的基本原理是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简单说来就是将学习的决定权和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课前由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各种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式学习,而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息。与此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则侧重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以及解决教师给出的实践性课题等,这样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每个同学交流,随时解决他们不能解决的问题。

(三)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在工程类科目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就是将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了课堂上,将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了课前。在工程类学科教学中使用翻转课堂,可以获得许多优势。

1.有助于延长了课程的有效学习时间。

2.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4.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

5.有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和技巧。

三、融入任务与案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一)任务型教学的引入

任务型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引导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这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9]。任务型教学法非常适合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的实施,因为在课前学生已经完成了陈述性知识的自主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而在课堂上利用任务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充分的调动自身能力参与和体验实际任务,与同学和老师进行过交流与合作,解决任务中的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实现了学生将陈述性知识转换为过程性知识的过程,而且有趣的课堂氛围还能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案例式教学的引入

案例教学起源于“哈佛大学”的情景案例教学课,之后迅速成为一种为全球培训界为全球培训业公认为最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之一。案例式教学有效地促进了陈述性知识向过程性知识的转化过程。

任务型教学一样,案例式教学非常符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思想。课堂上学生们在对案例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过程中,会不断运用课前自主学习的陈述性知识,对案例进行思考与分析,并不断的将陈述性知识向过程性知识转化,力求解决案例中的各种问题,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与其他学生和老师进行互动与交流。事实证明:案例教学对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极好的提升和促进作用。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提出一种适合工程类课程的融合任务与案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Model of Teaching based on Flipped learning Using Task and Case)。如图2所示,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我们将课程的学习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课前自学、课堂教学和考核评价。

1.课前自学。课前教学阶段是翻转课堂的一大特色,它颠覆了我们传统的教学过程,将原本一直在课堂上进行的知识传授阶段翻转到了课前,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通过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来完成。根据工程类学科的知识构成,学生在课前学习阶段需要掌握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方法,在这个阶段我们关注三个方面的内容,学习资源、技术支持和学习方法与习惯。(1)学习资源。由于在这个阶段学生采用的是自学方式,所以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应该提供多样性的学习资料。①教学视频。教学视频是课前学习资料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它的形式可以是PPT加音频,也可以是视频短片,还可以选择网络上开放的相关课程视频。教学视频的内容、形式、时长等方面是影响学生课前学习效果的几个主要因素。教学视频在内容上应该以知识点的形式进行组织,每个知识点录制一段视频,时长一般15分钟左右,不宜太长,这样既可以保持学习注意力,又不会给学生构成太大的学习负担。另外每个视频还应配有相应的文字副本,方便学生查看,避免观看视频时忙于低头做笔记而使注意力分散的情况。教学视频通常在课前一周发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目标是达到对基本概念的熟知以及对基本方法的深度学习。②辅助学习资料。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是工科类学习经常参考的资料之一,另外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网络资源也是非常有帮助的。③课堂任务的准备材料。因为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我们融入了任务型与案例式教学,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会以完成特定任务或者自主分析案例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在课前阶段将课堂要完成的任务或者案例提前交代给学生,会让学生的自助学习更有针对性,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有准备的情况下进行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更高。(2)学习方法与习惯。自主学习能力是工科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基本技能,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课前阶段恰恰是培养工科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逐渐找到适合自己和所学课程的自学方法,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建立自我学习的方法继而树立自我学习的信心。

2.课堂教学。翻转课堂通过课前阶段的深度学习实现了对课堂活动的时间的延长。由于课前已经把课堂所需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进行了自主学习,这样也就减少了课堂上教师讲授知识的时间,所以课堂上留给学生活动的时间就多了。所以在课堂教学阶段通常会采用合作式和交互式学习方法。为此我们提出了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融入了任务型和案例式教学。课堂活动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和环节。(1)知识回顾与现场答疑。尽管学生在课前进行了自主学习,但是在课堂上我们通常会首先进行本课内容的简单回顾,同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记录下来的疑问与困惑进行答疑。该环节的时间比重应该控制在整堂课的20%以内。(2)任务活动与案例分析。将工程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抽象和总结,形成任务让学生完成,或者将工程中的实际案例提供o学生供其分析,这两种教学手段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实现培养工科学生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程素养的关键所在,同时也贯彻了翻转课堂所提倡的“做中学、用中学、体验中学”的特点。任务活动阶段需要学生的高度参与,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工作中的人际交流能力。

课堂任务活动的实施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教师根据本讲的知识点设计出相应的子任务以及综合运用各个知识点的综合任务,每个任务都要设计明确的任务要求和具体的任务成果;②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组进行子任务活动,充分交流、互动,教师可以充当参与者、监督者、指导者、或协调者的角色,实时把握活动的进程,并对活动进行动态调整和指导;③汇报交流。任务活动完成后各个小组选出一名或几名学生进行成果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报告、评审等。

课堂上案例分析活动的实施通常包含以下环节:①教师根据知识点选择合适的工程案例,并基于案例提出附加问题;②学生独立对案例进行分析,回答附加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与疑惑;③教师随时解决和回答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的疑惑,并适当地穿插讲解相关知识和部分提示;④完成案例分析后,教师选择部分学生进行案例分析的结果汇报,并做点评。

3.考核评价。翻转课堂不但要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还通过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真正做到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良好结合。通常我们将对学生考核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课堂考评,通常采用形成性评价,一个是传统的期末考评,即总结性评价。(1)形成性评价。教师根据各组的汇报情况并结合在任务活动实施过程中观察了解到的各组的整体表现,对汇报的学生及所属小组在逻辑思维能力、活动参与度以及协商合作等方面进行评价并给出反馈意见。(2)总结性评价。在学期末会通过考试的形式完成本课程的考评,考试内容以课程大纲为主线,包括基本概念与基本技能的考核以及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对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四、实例

(一)《适航与航空安全》课程背景

《适航与航空安全》是系统安全性工程里面的一门典型工科类课程,该课程以系统安全性理论为基础,主要讲授飞行器的适航性与航空安全管理的相关知识。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理解航空安全的基本知识框架,掌握适航性与飞行安全相关的技术手段,了解相关的标准与法规,能够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该领域的简单问题。

如图3所示,该课程内容围绕航空安全的核心展开,包括针对飞行器的适航和安全管理两个主要内容。

(二)教学模式的设计

基于上述的课程知识体系,并结合航空安全工程的实际工作,制定出该课程的授课大纲,讲全部课程内容分为13讲,每次授课3个学时,共计3时。

根据3.3节中提出的教学模式,我们以“人为因素对航空安全的影响”这一讲来说明我们的课程设计,如下图所示。

“航空安全的人为因素”这一讲的翻转课堂教学主要须做到安排课前自学和案例式课堂教学。

1.课前自学,教师通过在公共邮箱或者是课程中心中上传航空安全人为因素讲义及相关案例视频,并给学生提供查找相关知识的资源,鼓励去寻找讲义中没有的知识,如查找人为因素导致的航空事故案例或补充讲义中覆盖不全及不详细的知识点,同时接受学生的咨询;

2.课堂教学先要回顾这一讲的知识,并解决学生仍存有的疑问,接着给出一到两个相关人为因素导致的航空事故案例,让学生分组根据目标任务分析,最后进行分析情况汇报。

对于课程教授完成时的考核评价是对整个课程而言的,因此在图4中并未体现考核评价这一部分;考核评价主要有两个方面,形成性评价和总结评价:形成性评价主要各组的整体表现,对汇报的学生及所属小组在逻辑思维、任务分析程度、活动参与度以及协商合作等方面进行评价并给出反馈意见,并放入学习档案袋中;总结性评价是通过期末考试的来考核,包括基本概念与基本技能的考核以及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

五、结论与展望

在本科工程类科目中使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多优势,不仅符合工程类学科的学习认知规律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是一种值得研究与推广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较新的教学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在工程类科目的教学过程中,尚有以下方面需要继续探讨与研究。

1.授课教师的思维转换与能力提高,在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在课前阶段教师要录制授课视频,使得教师的授课方式需要有很大的改变,在课上阶段,教师与学生需要合作式教学,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交流技巧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2.教学方式的技术化支持,目前的网络技术越来越先进,如何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和便捷的网络工具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与探索的领域。

3.评价考核方式的改变,翻转课堂的教学特色在于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强化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过程,而传统的依靠考试分数来评价和考核的方式显然不在适用,我们需要新的方式与内容对学生进行更全面和更深入的评价考核。

4.教学效果的长期观察与改善,翻转课堂的提出和使用虽然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将其真正的应用于工程类科目的教学中还缺少案例研究与长期的使用观察,只有在长期(一个或两个学期以上)的教学中使用翻转课堂,才能通过收集数据并加以分析,来进行效果的评估和方法的改进。

参考文献:

[1]https:///wiki/工程学.

[2]朱高峰.工程教育的几个问题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10,(3):4-6.

[3]张晓东.简论机电工程类学生工程素质培养途径[J].广东白云学院学刊,2006,(1).

[4]赵晓闻,林健.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2):33-41.

[5]邱然锋,陈拂晓,张柯柯,郭俊卿.关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R怠白吭焦こ淌ε嘌计划”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考[C].2014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ICASSR 2014) Shanghai,China 2014.

[6]李燕.基于任盏某跫逗河锟谟锓转课堂教学模式[J].数字化汉语教学,2014.

[7]张永华.应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工科大学生工程素质的探讨[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6(1):106-109.

[8]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8-10.

[9]李海龙,邓敏杰,梁存良.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9):46-51.

[10]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30(4):46-51.

[11]https:///wiki/%E8%BF%87%E7%A8%8B%E6%80%A7%E7%9F%A5%E8%AF%86.

[12]https:///wiki/%E9%81%97%E5%BF%98%E6%9B%B2%E7%BA%BF.

[13]J.L.Bishop,M.A.Verleger.The flipped classroom:A survey of the research[J].2013.

[14]Bates S.The inverted classroom in a large enrolment introductory physics course:a case study.[C]// HEA STEM Conference.2012.

第4篇:成人本科英语教育范文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英语;课程改革

一、引言

在我国,“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基本可以互换使用,没有什么大的差别。简言之,成人教育指的就是那些已经脱离正规全日制的学校教育,已参加工作、走上社会的群体接受的教育,包括学历和非学历教育、职业导向和非职业导向的教育。而成人高等教育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参加完全国统一成人高考后在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接受系统学习的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间的知识文化交流日益紧密,这就使得全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在英语教学方面,虽然成人高等教育距离全日制的本科高等教育在学苗质量、教学效果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作为普通本科教育的一个补充,提高成人教育英语教学水平同样非常重要。并且很多省教育管理部门规定,顺利通过英语学位考试是成教学生申请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本科院校普遍进行公共英语改革的大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英语教学改革也是非常紧迫的。近年来随着高等医学教育的持续扩招和受教育群体的职业特殊性,医学成人高等教育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不断凸显。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于课程方面的改革,因此针对医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如何进行医学成教英语课程改革才能真正的满足学生的需求,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呢?需进行深入探讨。

二、医学院校成人高等教育英语教学的现状

1997年,教育部成教司颁布了《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英语专业(专科)英语教学基本要求》。该文件提出成人教育在英语教学中应该重点突出“成人、实用、业余”的特点,重视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中的英语教学通过不断摸索、改进,确实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教学效果还是不太让人满意。就医学院校的继续教育状况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在教学课程设置上没有做到因材施教

与普通本科医学生不同,成教学生的个体差异比较明显。这个群体中既有刚从卫校毕业的学生,也有在医院上班多年的医务工作者,年龄跨度较大。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有的可能已经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甚至是六级考试,而对于那些离校多年的在职医务工作者来说,英语对他们来说非常的遥远。因此学生在英语知识储备、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等方面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目前,我国不少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在英语教学方面的课程过于依赖普通高校的公共英语设置,在学时、教材、授课方式等方面没有针对自身实际体现出继续教育的特色,没能做到因材施教。

(二)医学成教英语教学的教材缺乏针对性

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基本依据,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我国医学院校成人英语教育还没有统一的教材,大多应用普通本科院校的英语教材。而本科英语教材起点高,词汇量大,语篇难。对于大部分高考成绩不理想、基础普遍较差的成教学生来说,教材难度与他们个体的英语综合水平相距甚远。因此,教材的不合适在无形之中就大大增加了他们英语学习的压力,打压了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因此,在成教的英语学习中,不是同学不想学好,而是课上听不懂,完全跟不上老师的进度,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放弃了对英语的学习,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三)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效果差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而目前医学院校成人教育英语教学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传统授课模式,老师在台上“填鸭式”地讲,学生在下面被动地接受,教师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也很难主动参与到有意义的学习中去,普遍缺乏学习的内在动机。再加上医学成教生本身个体差异就比较大,这种教学方法会使底子差的学生更难跟上教学进度,导致最终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差。说不出,听不懂英语的情况非常普遍。

三、医学院校成人高等教育英语课程改革举措

由于大部分医学成教学生以后将要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这就要求他们必须经常查阅医学文献,撰写科研论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与国际同行进行无障碍的学术交流。因此医学成教英语课程的改革要以此为学生培养目标,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一)课程设置

各学院应该改变以前英语教学中重阅读、轻听说的教学现象,应该着重加强翻译和听说方面的教学和练习,以教学的实用性为前提进行课程设置。医学成教学生大多希望学以致用,即把所学的英语应用到医学上,与他们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共同促进他们本职工作的进步和提升。因此,在课程设置的时候各高校应该从实用性这个角度出发。英语精读课,作为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课程要继续保留;英语听说课,对于提高学生听力、口语应用能力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时应该大幅增加;由于医学生自身的职业和科研需求,学校可以开设医学英语词汇课程,把医学专业和英语这门手段完美结合;在英语翻译和写作课中,适当增加医学英语论文的翻译和写作方面的练习,使医学成教生对于医学英语论文写作的几大部分和英文摘要有个大体的了解和掌握。

(二)教材

目前全国并没有医学成教英语的统编教材。因此,要想真正的“实用”,相关部门必须要组织相关专家编写能体现医学成人教育特色的英语教程。新教程既要符合医学成教生的专业特点,内容新颖,跟上时代的步伐,又要做到难度适中,适合医学成教生英语的整体水平。同时最好配有一些辅助教学资料,包括光盘和练习册,满足不同层次医学生的需求。对于翻译和写作部分,除了基本的翻译与写作教科书,教师还可以选取几本医学英语翻译与写作方面的书籍进行补充讲授医学相关知识。

(三)教学方式

新模式下的教学方式应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和翻转课堂这个全新载体进行英语教学。2008年慕课在美国兴起以来,对全球的教育界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而以“慕课”的教学理念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成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获得了我国教育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和认可。目前翻转课堂的教学流程是“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课前,首先由教师创建关于教学内容的视频或者介绍网上相关的英语教学视频,学生通过看视频中的讲解,自行学习知识点。课上,教师通过学生的小组陈述来检查学生对课前视频中内容的掌握和完成情况,帮助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老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主要采用启发和协作的方法来满足学生的需求,引导他们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而学生在课堂的宝贵时间内,能够针对之前遇到的疑问更专注地学习,从而对知识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因此,这种以慕课和翻转课堂为载体的英语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学能力,对帮助学生创建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有着重大意义。

四、结语

医学院校成人教育英语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耗时、效率低的状态。要改变目前的现状,满足医学成教学生的自身需求和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需要,进行全面有效的英语课程改革至关重要。因此,各成人院校应该对英语课程进行全新的设置,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变革,不仅要注重英语和医学知识的紧密结合,还要着眼于学生们语言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只有全方位改革医学院校成人教育英语课程,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继续教育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波.医学院校成人本科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医学综述,2008(6).

第5篇:成人本科英语教育范文

关键词:英语学习;需求分析;教学实践;教材编写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8-0036-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3.009

1 . 引言

需求分析,作为一个评估研究范畴(Suarez, 1994)的概念,在国外外语教学界的使用和研究已经有三十几年的历史。国外对需求分析(need analysis)有不同的解释。Widdsowson认为需求分析涉及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行为与学习手段的转变。Mountfound认为,需求分析可以被定义为“外语学习者要真正习得一门语言所必须要做的事情”。Robinson 认为需求分析可以定义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使用和学习语言过程中的欠缺和不足,即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与语言使用过程中感觉不够与需要提高的方面。概而言之,需求分析是一个评估研究范畴的概念。其目的在于形成决定,改进教学(余卫华,2002:20)。因此,需求分析是实施和改进教学计划而开展的一种诊断行为,同时也能为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提供一定的现实依据,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目标要求,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需求分析对我国当前英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需求分析是各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大纲的前提条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里面提到“鉴于全国高等学校的教学资源、学生入学水平以及所面临的社会需求等不尽相同,各高等学校应参照《课程要求》,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订科学的、系统的、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导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在教学安排中不同层次的学校应明确各自的目标,实事求是,因材施教”。“而明确目标的前提就是做好需求分析,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需求,才能制订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和授课方案,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王志茹,2003:34)。需求分析正在逐渐受到国内外语教学界的关注。

2 . 调查设计

2 . 1 受试对象

本次调查涵盖宁波大红鹰学院大一、大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以分层抽样的形式选取了来自经管、人文、机电、信息工程、艺术与传媒等各个院系本科生共计71人。

2 . 2 研究设计

问卷包括41个调查项目,涉及英语教师、学习策略、学习环境(课堂学习环境、课外学习环境)、学生对大学英语教材的需求。问卷对不同的同意程度采用五点制里克特量表(Likert Scale)确定。很同意=5,较同意=4,基本同意=3,不同意=2,很不同意=1。为保证此次调查的真实有效性,全部问卷由学生以不记名的方式按题回答,并申明调查与学生的各方面评定无关,只要求提供自身的真实情况。

2 . 3 数据收集

2013年3月12日至3月15日之间,委托各任课老师课间发放问卷给本班学生并且负责收回,共发放问卷71份,收回有效问卷70份(其中男生33,女生37;文科31,理科39)。

2 . 4 数据分析

采用SPSS16.0对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别以下列九个表格表示(见表1、表2、表3、表4、表5、表6、表7、表8和表9),得出相应结论。

3 .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3 . 1 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整体情况分析(描述性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对英语教师的语言基本功、知识水平、性格方面有相当高的要求;学生更喜欢老师激励他们、与他们交流而不是采取批评的方式;在老师课堂纠错和多讲学习方法方面大多数学生觉得有必要,在布置作业方面学生的观点则显得相对分散。大多数学生要求教师实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方法来刺激他们,比如说可在多媒体教室里上课就可以从视、听、说等多方面满足他们的要求。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要求大学英语教材的内容突出时代性,不仅要反映当代英语语言的特点,还要反映当代人感兴趣的话题。赵雪爱、雷小兰提出大学英语教材的内容应以交际教学法为指导,以学生的需求为基础,在广泛调查学生需求和兴趣的基础上进行选材,大学英语教材的内容要突出时代性、知识性和多样性(赵雪爱、雷小兰,2005:66)。

从表2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在制订学习计划上选择同意,这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制订计划的习惯。大多数学生同意利用非语言信息理解英语,因此在教材的编写中教师要加强教材的色彩强度,增加课文的趣味性。几乎所有学生都会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去发现并利用规律,同时探索英语学习方法和反思英语学习中的进步与不足。可见学生都比较自觉,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适当监督但不能过于苛刻,否则反而会让学生产生反感。一半的学生认为可以通过音像资料丰富英语学习。音像材料的利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增强口语能力,而且使学生获得真正语言交流的感觉,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盛湘君,2006:6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媒体形式相继出现,带来了新的学习方法,为学习者带来了便利,教材的呈现方式应多样化,单一的纸质文档已经不能满足学习者对教材成果形式的学习要求,教材应配备成套的光盘、网络版本等电子文档。接近一半的同学较同意运用工具书和电子词典学习英语,同时学生也愿借助图书馆和网络学习英语。

从表3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同学喜欢课堂气氛活跃;一半多的同学在课堂上愿意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共同进步,但有11.4%的同学积极性不高。绝大多数同学认为上每一节英语课应该有明确的任务。六分之一的学生不愿被点到回答问题,通过访谈发现:主要是由于学生不够自信,存在恐惧心理。自信的人往往有更乐观积极的学习态度,有着更强的开拓精神。因此在学生缺乏自信心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尽力消除学生的焦虑情绪,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在授课时多用目标语刺激他们,使他们习惯在英语的氛围下,轻松自如地学习。绝大多数学生愿意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同时也认为老师在课堂上应尽可能多用英语授课。

从表4可以看出,学生对学校组织的英语角、口语比赛、英语晚会对于英语学习的帮助的认同感较高,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听说能力。学校应该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提高英语角、口语比赛、英语晚会等活动的质量,邀请外语教师和外教参加上述活动,从而提高活动的吸引力。绝大多数同学认为英文电影比英语小说更能帮助了解英语文化。同时,绝大多数学生希望学校提供免费的过级培训,尤其是在大学英语教育改革背景下的过级培训。学生一般只要过了四六级,大多数会放弃英语学习,表现在出勤率明显下降、英语课上看专业书籍等。这些说明大多数学生还是因为压力而学习,还是一种应试型的学习,而不是素质型(张靖荣,2007:95)。

目前教育界普遍认同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主体教育思想,作为教学主体的学习者,其学习需求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人本主义的教育学的兴起,使得人类心理的另一方面,即人的情感、勇气、自尊、自信等方面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人本主义教育学将自己定义为以人性为本位(刘晓华,2006:135)。因此,教材的编写者在编写教材的时候必然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一半以上学生认为教材应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自信心、愉悦的情感体验。因此,教材课文内容可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排列,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可以减少突如其来的难度引起的挫折感,从而增强自信心的培养。同时,在教材中可以增加艺术感染力强的文章,陶冶情操,烘托他们自身的情绪,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和豁然开朗的成就感,反映一定思想深度、富有哲理和表现力强的题材也能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启迪学生的思维。教材中可适度增加一些思辨性很强的文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终身教育是一项真正的教育计划。像任何同类计划一样,它面向的是未来;它设想培养一种新型的人;它是一种价值体系的传播者;它设计一个社会的计划;它形成一种新的教育哲学……终身教育是唯一能适应现代人、适应生活在转变中的世界上和社会中的人的教育。这样的人必须使自己能不断地适应新情况。因此,它必须是能动的,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袁振国,2001:174)。终身教育强调的是人不断学习的意识与不断学习的能力,人只有具有这种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才能不断赶上时展的步伐,才能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58.6%的同学认为教材很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因此,大学英语教材在培养学习者终身学习能力与学习意识方面应负起责任,及时更新课文内容,启发学生思考。

3 . 2 大一、大二和文理科学生在学习策略上的差异

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学习策略上亦表现出不可忽视的差异。对其差异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采取相对应的教学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3.2.1 大一、大二学生在学习策略上的差异

从表7可以看出,在学习策略上大一、大二学生存在着显著差异,P值=0.014

3.2.2 文理科学生在学习策略上的差异

从表9可以看出,在学习策略上文理学生存在着显著差异,P值=0.001

4 . 结语

因为抽查的抽样面不够广,样本规模也不够大,问卷设计的项目也不够细,本次调查只能反映大学英语学习者学习需求的基本情况,而目前英语教师、课堂环境、课外环境和大学英语教材在满足学生需求方面的实际状况,有待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调查以更全面、科学地说明问题。

参考文献

刘晓华.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材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盛湘君.需求分析在外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王志茹.大学英语学习需求分析实证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2).

袁国华.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余卫华.需求分析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8).

张靖荣.非英语专业学生对外语学习需求的调查研究[J].贵阳学院学报.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