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师教学亮点和特色范文

教师教学亮点和特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师教学亮点和特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师教学亮点和特色

第1篇:教师教学亮点和特色范文

一、立德铸魂,提升教师素质

良好的师德修养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所以,正阳小学把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放在首位,持之以恒地开展以“铸师魂”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系列活动,让广大教师明确师德教育的主要内容,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每学期重温《教育法规》,每年教师节举行教师集体宣誓,并开展“拒收馈赠”活动,开展“教师禁语”活动,学习校内外师德典型事迹,开展征求家长、学生意见活动。通过学习和活动,规范教师、激励教师、警醒教师。鼓励广大教师成为学生的“人格示范者、发展促进者、心理支持者”。“俯视自我,仰视学生”,蹲下去,与学生平等交流;走过去,替学生排忧解难;站起来,为学生指路引航。学校组织教师常年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扶助一个贫困生,帮助一个后进生,转变一个困难生,培养一个特长生。通过开展“四个一”活动,奉献爱心,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影响和教育,主动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在学生中蔚然成风,收到了说教所收不到的良好效果。几年来,我校师德建设工作一直走在前列,学校风气正,师爱浓,经常有家长送来感谢信,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

二、创建特色学科,促进教师发展

1. 打造精品学科。多年来,我校十分注重学科教研建设,完善了学科制度建设,注重学科团队的学习,开展了学科的系列活动,开发了学科校本课程,积累了学科研究成果。特别是:数学学科生活化数学、实用化数学;语文学科自主感悟主体式课堂教学模式;英语学科激趣导学;综合学科主题研究;信息学科校本课程开展。这些学科在长春市优秀学科教研组评选中,都得到了长春市教研室领导高度赞扬与好评。经过层层选拔评选,语文、数学、英语、综合、信息五个学科教研组,被评为长春市优秀学科教研组。学校被评为吉林省素质教育先进校、长春市课堂教学实验校、长春市素质教育基地校、长春市教育科研先进校。

2. 创设特色学科。几年来,学校在求特色、创品牌,加快学校发展的进程中,始终把环境教育、科技教育、陶艺教育确定为学校工作的重点和亮点,不断加以拓展、彰显和推进。科技、环境、陶艺校本课程和教育活动在省内外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中国教育电视台、吉林电视台、长春电视台、《中国科技报》、《吉林日报》、《长春日报》、《求知时报》等媒体多次给予报道。由此,学生的科技环境意识增强,综合素质也得到全面提升。如,我校在全国科技艺术大赛中获一等奖,在全省航模比赛中获二等奖。学校也因此被评为“中国绿色学校”、“中国科普先进单位”、“吉林省科技教育示范校”等殊荣。

三、创造条件,引领教师发展

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是学生潜能发展和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这样的观点,我校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引领教师发展。如,我校邀请省师德标兵郭连萍做“爱我所爱,倾我所有”的师德报告;邀请省二实验校长做“创新作文教学”讲座;邀请市电教馆安馆长做网络环境下的“说课、上课”讲座;邀请陈铁桥教授做“创新思维”讲座;进行了魏书生、王金战、吴正宪、于永正、李镇西等专家学者教育专著的系列培训;组织教师观看特级教师全国大奖赛的录像课;有计划地派教师到外地、外校学习培训。学校还定期举行青年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示范课,主题研讨、教学论坛等教学活动,为每位教师搭建成长平台,提供共享学习交流的机会,进而极大地调动教师参与校本研究积极性,人人感到其乐融融,受益匪浅,职业生命力得到充实,精神生活得到丰富,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个人价值得到体现。由此,我校有2人被认定为省骨干教师,8人被认定为长春市骨干教师,13人被认定为区级骨干教师,学校连续六年获绿园区教学质量检测前三名。

第2篇:教师教学亮点和特色范文

学校创建46年来,本科教学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办学传统和特色日益凸现;专业结构和布局,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师资队伍整体结构,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实验与实践环节管理,质量控制与信息反馈,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等等日益得到社会的公认,并为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作出了贡献.近年来,在211工程,世行贷款和985工程的支持下,软硬件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学校的社会声誉越来越高,影响日益增强.然而,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与科学进步,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抓好本科教学成为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对照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我们在办学过程中,在以下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改进:

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还要进一步明确;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学建设的优先地位和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还要进一步落实;学生占有的教学资源某些部分还不足;课程教学和教材资源数量不足;教学过程的信息化及规范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尚未真正建立;教师(特别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整体上的特色和亮点还有待于进一步升华和凝炼.

二,总体时间安排:(初步以05年11月专家进校评估设计)

1.7月-9月

⑴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细化,分解指标体系,形成本校的本科教学评估任务分解表,建设任务书,院级评估工作指南,和院级评估指标体系和总体;

⑵成立学校评估领导机构及学院一级评建办公机构;

⑶开始启动专业教学评估工作;

⑷学校相关的主要职能部门开展学习动员,调查研究,资料整理,查漏补缺和校内外经验交流工作;

⑸加强常规教学检查,软硬件补充和指导工作.

2.10月-12月

⑴初步完成专业教学评估的自评自建工作;

⑵组织校内外专家分步骤开展对专业评估的检查和验收;

⑶为院级评估初评汇集资料,并开展整改,促建工作;

⑷相关职能部门完成材料的初步收集工作.

3.05年1月-3月

⑴各学院开展院级评估,形成院级自评依据和自评报告初稿;

⑵加强交叉巡回检查和整改,完善各类软硬件设施;

⑶再次校内外组织专家检查和验收,针对问题进一步整改.

4.05年4月-5月

⑴根据当年学校基本状态数据,核实,修订,补充,完善各类材料数据;

⑵完成院级自评依据和自评报告全部材料;

⑶完成机关职能部门全部相关材料;

⑷提炼学校的本科教学特色鲜明项目和亮点建设项目.

5.05年6月-8月

⑴汇总各单位自评报告及材料,初步形成学校的自评依据和自评报告;

⑵完成校长汇报提纲(包括文字,光盘材料)和特色报告;

⑶进一步完善向专家提供的相关资料和备查资料;

⑷配合教育部开展进校前的调研工作;

6.05年9月-10月

⑴进入倒计时阶段,学校利用多种形式组织全校师生员工对本次教学评估工作的意义,指标体系进行一次广泛的再学习和宣传;

⑵完成学校的自评报告,自评依据,校长汇报提纲并向教育部,省教育厅和中国科学院汇报;

⑶全面落实专家进校后若干事宜和物质,人员到位情况.

7.05年11月

专家进校正式评估开始.

第3篇:教师教学亮点和特色范文

看课议课活动是学校教师凭借眼、耳、手、脑等自身的感官及有关的辅助工具(听课记录、调查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地或间接地从课堂情景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在平等交流研修平台上展开对话,促进反思,共同研修,更新实践,不断提高,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教育教学的校本研究形式。面对这种新型的教研活动,有相当部分教师感到茫然、困惑,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从实践来看,当前教师看课议课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观念更新不快

看课议课活动,目的是改变教师常规听课评课思维模式,变被动听课者为主动学习者,变评判者为参与者、反思者和研究者,构建献课者和看课者平等交流平台,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群体探讨教育教学中突出问题中,促使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促使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我们学校先后开展了三次看课议课校本研究活动,按照预设:第一次是探路,让全体教师初步知道什么是看课议课;第二次以展示活动培训教师看课议课的技巧;第三次针对前两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引导全体教师有效地看课议课。但在实施过程中,有些教师借口忙不参与,有些教师认为太繁琐不愿深入活动,有些教师认为传统听课简单有效(不需自己深入思考、不需要自己仔细记录、不需要说课的好坏、想听就听想说就说等),有些教师认为教师不需要研究等,加之学校也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致使部分教师观念转变不快,后续活动推动比较缓慢。作为一种新型教研活动方式,要想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并形成一种习惯,应采用以下对策:1.学校领导层和执行层要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以实际行动感召教师参加看课议课活动。2.建立健全教研活动的激励和惩戒措施,保证教师参加看课议课活动。3.看课议课主题尽量与提高课堂效益,提高教学质量相结合。让教师能积极参加看课议课活动。4.加强看课议课活动的培训,尽早让教师明白和掌握看课议课方法。

二、看点拟定不准

实际教育教学中,我们发现,点越小,目标越具体,越容易达成,效果也越好。看课议课也是这样,看课时要有看点,要有实实在在的目标,达到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看点是什么?看点这是你这一节课的精髓,最值得向别人推介的特点、亮点、探讨点。这种特点、亮点、探讨点,也可以说是你的个性化教学特色,可以说是你值得推荐的教学方式;也可以说是你的教学设计;也可以说是你值得推介的教学方法;也可以说是教学过程中困惑点,并针对这个困惑点,你预设了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值得和大家一起探讨的地方等等。也就是说你展示给别人看的这节课必须有明显的值得大家关注的特点、亮点、探讨点,然后围绕你这个探讨点,你预设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方法、方式来进行展现并力求突破,你预期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一节课的看点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2个,但我个人认为看点最好为1个,最多不要超过3个。看点越多,目标越分解,越不容易凸现特色,反而淡化了看点的指向性,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研究效果。即使一节课有多个看点,也应该是围绕核心看点,而采用不同措施和途径去凸现你的核心看点。

在展示课所拟看点中,存在的问题是有的看点指向不明,有的看点表述不清,有的看点分散、淡化了主题,有的看点用词不准等。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两节课所拟的看点,他们共同呈现了以下特色:第一句话交代本课的核心看点,第二句、第三句围绕这个特点说明将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途径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让看课者比较清楚、明了,比较容易把握。每节课看点,应该是教研组和备课组,骨干教师、主讲教师,参与教师共同探讨的智慧结晶,也是每个教研组、备课组教研实力的具体展现。为此,每节课看点的拟定必须按照:1.由本组教师集中研讨,确定主题。2.由主讲教师根据本组展示课的要求,认真备好试讲课,并说出自己设计思路。3.由组长组织本组人员看主讲教师的课,拟好看点。4.再由主讲教师展示。

三、生成记录不清

课中生成,应该是本节主讲教师根据预设的看点,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开展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和学生一起,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演绎出的精彩点、成功点、失误点、探索点等等。有教师引导的生成,有教师课堂设计的生成,有学生活动的生成,也有师生互动的生成,更有生生互动的生成。这些生成,可以是主讲教师预设的生成,也可以是主讲教师在课堂中没有预设的生成。这就需要我们的看课教师听课前熟悉这节课的看点,洞悉这节课围绕看点在师生互动中演绎的每一个过程,抓住稍纵即逝的精彩点、成功点、失误点、更新点,并及时记录下来,根据自己的理解,内化分析这些课堂现象产生的原因,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发表个人的见解。具体来讲课中观察的记录应该是围绕看点,可以是课堂的巧妙设计,可以是讲课教师课堂提问的能力,可以是教师课堂评价的策略,可以是倾听的智慧,可以是回应的技巧,可以是情景创设的艺术,可以是管理和组织课堂的方法,可以是预设与生成的处理,可以是教师教学方式转变是否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生成记录就是记录具体情景的教学细节,并不是我们部分教师记录的教学流程,更不是我们部分教师照搬、照抄上课教师拟定的看点,也不是简单记录针对别人看点所作缺乏反思的评判,而应该记录的是关注教学的细节,特别是关注具体情景下的教学细节,具体来说,在今后的观课记录中,我们可以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主讲教师讲课前1—2天将自己设计的教学方案挂在校园内网上,看课教师熟悉一下主讲教师的设计。在看课时,记录与原设计有改变的地方(变化点和生成点)。值得注意的是改变可以是教师课堂中实际调整,也可以是看课者自己的“将要调整”(即这节课如果让我来上,我会如何处理)。二是记录特别有感受的地方,如成功或失败,精彩或难堪等。三是记录课堂上让人印象深刻的学生精彩发言。

第4篇:教师教学亮点和特色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两课”评比;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2-0065-04

为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动职业教育教研活动有效开展,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全面提高职业学校教学质量,从2011年开始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全省职业学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五课”(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教研、“两课”(研究课、示范课)评比活动。“两课”评比旨在引导教师提升职业道德、教育素养和教学能力,树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典型,打造职业教育品牌教师。其中示范课是指已形成教学模式,具有全省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的品牌课;研究课是指某一方面形成教学特色,并具有一定研究与推广价值的优质课。

“两课”评比作为考量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窗口、教师展现自己教学风采的平台、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尺,受到全省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每年各地积极组织此项赛事,一大批职教一线教师积极踊跃地参加省市“两课”评比活动。笔者于2011年参加该项活动,经过层层比拼,最终获得医药卫生类省级示范课。

一、“两课”评比之“行”

2010年10月,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颁发《关于组织开展全省职业学校“五课”教研工作和“两课”评比活动的通知》(苏教科院科[2010]11号,以下简称《通知》)。笔者所在学校在徐州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室(以下简称徐州市职成教研室)的指导下,深入贯彻文件精神,由校科研处牵头,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五课”教研和“两课”评比活动。各专业的教学骨干全部参加校级“两课”评比,最终决出6位教师参加市级比赛。

在市赛阶段,徐州市职成教研室对参赛选手进行专题培训,按照省赛的要求,经过教案评比、说课展示、现场答辩3个环节评选出市级示范课和研究课。之后,组织全部市级示范课选手参加由职教专家把关的两轮淘汰赛,最终确定省赛参赛选手。期间,每一次比赛都是一种锤炼。选手们在比赛中成长,在竞争中互相学习,比赛经验和心理素质也在不断丰富和增强。由于前期的准备工作扎实有效,措施得力,针对性和实战性强,最终徐州市代表队在基础文化课和专业技能课的省级”两课”评比中都取得了佳绩。

在遴选省赛选手的过程中,徐州市职成教研室专门组织上一届省赛示范课、研究课获得者给下一届参赛选手以及其他教师作公开课展示和参赛总结报告。这样分享“两课”评比赛事成果,既促进了参赛选手的迅速成长,又在广大职教教师中树立了榜样,让他们学习先进,提高自己的执教能力。

二、“两课”评比之“思”

(一)明确赛事核心

“两课”评比活动不是一项简单的“形象工程”,而是展示江苏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窗口。这一活动可以深化职业学校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改革,推动教学常规工作的创新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教师坚持在岗学习和校本研究,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提升专业化水平。

“两课”评比的核心就是服务实际教学。如果参赛背景脱离实际教学,在教案设计中走“八股文”路线,说课展示时只凭一些时髦的词汇、空洞的理论堆砌冒充亮点,现场答辩时大打“球”,恐怕很难获得好评。

“两课”评比涵盖的范围广、评分标准细、对选手的要求高,在严苛的条件下要展示出教师最精彩的一面,在这背后支撑的正是教师在长期认真细致的日常教学和研究探索中沉淀与积累下的成果,厚积薄发的道理就在于此。正是由于平时在日常教学中重在积累与创新,待到比赛之日方显从容;经历比赛的磨练与洗礼,走向课堂教学更显自如。从教学实际中来,到实际教学中去是“两课”评比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二)分析评判标准

“两课”评比参评内容包括教学总时数不低于8课时的两个教案、15分钟的说课展示和10分钟的现场答辩3部分。如何在参评的教案中体现出教师的教学能力?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现场说课和答辩展现出自己的教学风采?有的人认为抓紧时间制作教案和说课课件是首要任务,临近比赛再翻阅一些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以备现场答辩之需,大而化之即可。如果仅凭自己的主观臆想,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作依据,参赛选手可能会觉得有如盲人摸象,有劲无处使,不知从何处着手。选手如何做到有的放矢?首要任务就是细致地分析参评标准。这里的标准包括苏教科院科[2010]11号文、《职业学校“五课”教研“两课”评比“说课”竞赛评级表》、《市专家组听课评议表》中的“项目与评价要点”等。

苏教科院科[2010]11号文从宏观的角度对“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活动的宗旨、内容、方法等作了阐述。参赛选手应该认真分析其中的要旨,其中的“评比标准”就指出“对参评课呈现的课程观念、教学理念及其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中突出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特色和亮点”。以上这些内容是比赛评判的几个主要指标,尤其是其中的特色与创新更显重要。

竞赛评级表和专家评议表从技术上详细地列出了各项评分条目。选手在制作教案和说课课件时要充分考虑这些要素。当然,在制作的过程中不能仅仅是将这些项目简单地罗列,那样就会割裂各要素间的关系,作品显得单调,而是要立足于自己的参赛课题,结合学科特点,进行二次加工,将评分要点“艺术地”融入到自己的作品当中,使其成为一个整体,能立体式地体现自己的教学特色。把上级的文件精神吃透,把评分标准分析到位,在准备环节就会胸有成竹、有条不紊,少走弯路。

(三)精心打磨作品

1.编写参评教案。

“两课”评比的作品主要包括参评教案和说课课件。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参评教案的格式体例没有作统一要求,有的人会觉得心里没底,不知如何编写教案。但换个角度思考,没有统一的格式要求恰恰能避免“八股文”。“海阔凭鱼跃”。这给选手预留了极大的自由空间。选手可以从教学实际出发,设计出操作性强、特色鲜明、能反映自己教学特长的教案。

参评教案要来源于参赛教师的日常教案,但又不同于日常教案。所谓“不同于”并不是说完全摆脱日常教案,另起炉灶,甚至于生搬硬造,杜撰出一个“精品教案”。如果那样,所谓的教案是没有生命力的,是经不起推敲的,那样的教案是“空案”、“假案”。有的教案注明是在实训基地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还要应用项目教学法,包括讲授新课、制作行动计划、学生分组实践、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可仔细一看,一个项目下来,产品已出炉,仅用两个课时;教学模式是理实一体化教学却没有“教学准备”、“安全教育”等环节。所以说,没有经过实际教学检验的教案是苍白的、缺乏生命力的。这里所讲的“不同于”日常教案,是指参评教案源于日常教案但要高于日常教案。因为日常教案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参评的教案只有两个,要在这两个教案中把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体现出来,就要在日常教案的基础上进行加工,例如“课程分析”、“教材分析及处理”、“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资源开发”这些在日常教案中很少提到的环节有必要在参评教案中呈现。这样便于评委全面地考量这篇教案、这名选手。

在编写教案时,选题是很重要的。“两课”评比要求选手自选课题。因此,选手最好选择学科特色鲜明,能体现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操作性强的课题。

教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应注意全局,要前后呼应,要突出重点、显现亮点。如教案中都有教学重难点,但不能列出重难点后就不闻不问了,在后面的教学实施环节中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突破重难点,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采取了何种教学方法、手段,创设了何种教学情境,应用了什么资源,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学习,学得轻松、有趣,事半功倍,这就是教学特色和亮点。要想实现这样的效果,不在于选手编写教案的文字功底,“功夫在诗外”,在于日常的实际教学能力。

2.制作说课课件。

说课课件的制作一般要花费参赛选手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制作一个优秀的课件其内容和表现形式是非常重要的。课件的内容是其魂,表现形式是其身,两者要相辅相成。选手既要设计好课件的表现形式,让人一看就感觉或是清新淡雅或是晶莹灵动,眼前一亮;更要推敲课件的内容,让人能遵循作者的思路,听其娓娓道来,让听者心弦一动。

说课应涵盖哪些内容?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理解。主要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除此以外,有的选手加入了教学资源、板书设计等。说课应包括的内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定论,但一般公认“教学实施”是其重点。其中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属于“教什么”的范畴,教学实施、资源整合属于“怎么教”的范畴,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属于“为什么这样教”的范畴,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材分析就是要吃透教学内容,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理解课程标准所设置的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学情分析是要知晓教学对象的特质。以上的分析做到位,才会做到“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设计就会变得水到渠成。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特质相吻合,彼此能引起共鸣,再加上所整合的各种教学资源发挥的辅助功能,教学实施就像水银泻地,一气呵成。一次课下来,通过教学反思来总结自己的得与失,将其投射到以后的教学当中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从而实现良性循环。在处理这些环节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重点——教学实施。所有的环节都要服务于教学实施这个中心,要围绕中心来布局,包括教学时间的分配、技术手段的应用、特色设置等,最好放在教学实施环节中。在进行教学实施的说课过程中,要让人感受到参赛教师对先进的教学理念的深刻理解,具有高超的教学技法和过硬的课堂组织能力,通过短短十几分钟就能让人领略到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风采。说课内容切忌面面俱到而又平铺直叙,分散兵力,否则会让评委觉得“什么都说了,可什么也没说”。

教案是制作说课课件的依据,课件是教案的立体表现形式。选手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多样性,在课件的表现形式上采用文字、图片、FLASH、视频等多种形式。《通知》也建议在说课时有不超过2分钟的能反映先进教学理念、独特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应用和显著教学效果的现场教学录像片段。

在设计课件的表现形式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因需而用。选手应该是在确定了说课环节和内容之后再设计恰当的表现形式,不能买椟还珠,为了拼凑多种表现形式而修改实质性的内容,那样就会削足适履,使得形式大于内容。如在教材分析时用精练的几行文字加以表述就很实用,讲解设备结构时一幅挂图就让人一目了然,在说教学实施时几张现场照片或一段视频远胜过长篇赘述。

在设计课件的版面时需注意几个技术性的问题:(1)背景图案要简约。课件的背景图案通常是固定的。如果背景图案总是发生变化,特别是色差较大的变化,观众会产生视觉疲劳。比较好的做法是选择简约风格的图案作背景,其主色调最好不要超过两种,如果在此基础上背景图案还能体现出学科特色那就更好了。背景图案最好不要设置闪烁或活动的东西,那样会分散评委的注意力。(2)文字与背景的色调反差要明显。为了突出重点,课件中的文字与背景的色调反差要明显一点,否则就会让观众看不清楚。一般背景色调要淡一点,文字色调要深一点,但不建议采用红色或蓝色字体。(3)课件中的FLASH和视频的应用。选手通常会把课件中的FLASH和视频作为自己说课的亮点,但如果与电脑软件不兼容,或选手调试、应用不熟练,那就会弄巧成拙,反而失分了。所以,在比赛前一定要调试好,确保说课过程不出现上述问题。

3.说课展示。

参加省”两课”评比的选手一般都是各个学校的教学骨干,大家在平时的教学中挥洒自如、游刃有余,但在现场说课时,面对着业内专家评委的审视,一入赛场可能会不由自主地紧张。这个时候可以借助调试电脑,打开课件的间隙,不妨与评委聊上几句,评委也会回以善意的微笑和鼓励。即使在说课的过程中突然出现头脑一片空白,也不要慌张,可以深呼吸几次,调整一下心态,或是瞄几眼电脑屏幕的内容,很快就会把思路续接上来。有人在紧张的时候会不自主地改变语速,有的是语速加快,以至于15分钟的内容在七八分钟就说完了,评委还没听清楚;有的是语速变慢了不少,以至于说课超时,功亏一篑。建议选手可以放一只手表在桌上,自己按照平时的练习节奏掌控时间,语气要舒缓有度,抑扬顿挫,吸引评委的注意力。

4.现场答辩。

现场答辩是很多选手最为头痛的环节。该环节重在考察参赛选手的综合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由评委从选手的教案或课件、相关课程标准及教材、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等领域中提出有关教学理论、教学方法、资源开发、工学结合等方面3~4个问题,让选手在10分钟之内作答。因为提问的范围宽泛,且都属于综合类问题,故让不少选手觉得难度颇大,不知如何准备。

第5篇:教师教学亮点和特色范文

如何有效地开展学校教研工作,我通过近二十年的学校教研管理工作的探索和思考,总结出以下几种学校教研工作的方法和策略。

1.立足基层,因地制宜。“万丈高楼平地起”,作为教研工作不能脱离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立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结合学校教研实际,这是一切教研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否则就是“空中楼阁”或“闭门造车”。学校教研研究什么?千万不要仅仅理解成研究最前沿的教育理念,或最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而是明确提出根据本校教育教学实际,教师实际,当前教学环境以能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种种疑惑和问题为原则,因地制宜,为我所用。

2.营造氛围,明确导向。教研是一种学术行为。因此,学校要搞好教研工作,首先需要营造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让教师敢想、敢说、敢做,不拘一格,不怕失败。在争鸣中寻求共识,在交流中启迪思想,在辨析中修正缺失。另外,让教师理解教研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树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的思想,引导教师注重在平时工作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形成“工作教研化、教研工作化”的常态意识。特别是引导一线教师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立足“小问题,小课题”研究,尽量不要涉猎超越自身实际工作的课题研究,并留给教师足够的研讨空间,鼓励教师拓宽视野,以免教研工作流于形式。

3.遵循规律,建立机制。大课题,涉及的面比较大,问题比较复杂,研究时限一般比较长;小课题,范围小,问题简单,研究时限一般比较短。因此,课题研究的大小、时限的长短,一定要结合教师研究能力和课题自身特质来定。特别是提倡一线教师研究“小、平、快”的课题,即研究课题尽量小,研究课题尽量能与平时工作相结合,完成课题研究尽量快。同时,学校教研工作要建立长效机制,要有教研管理部门和教研管理制度、考评制度。让教研工作成为教学工作中的一部分,成为学校的常态工作,并且长期坚持、高度重视。切忌形成“急功近利”的风气,否则教研容易走上“假、大、空”的浮夸之路。

4.注重方法,功在平时。虽然“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的思想能让教师发现问题,筛选有价值的问题确立课题。但如何开展课题,这需要教科室监管、教研员指导、专家引领,同行指点;这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掌握一定的方法。平面交流及纵向提升交替开来。大体上说,积极探索、不怕失败;功在平时、注重积累;勤于学习,乐于求教,这是教师开展教研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特别是平时资料的收集和研究经验的积累,是开展教研工作的主要手段。

5.发现闪光点,善于鼓励引导。作为学校教研管理人员,应该有渊博的学识,有超前的意识,有敏锐的眼光,在教研监管过程中,在教研活动过程中,在与教师的思想交流过程中,在与教师的答疑解难过程中,要善于捕捉教师的思维灵感,发现教研过程中得闪光点和创新之处、特色之处,多给予赞赏鼓励,多加帮扶引导。通过赞赏鼓励,一方面指导教师破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面,另一方面,引导教师进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心境。能够让教师正确认识自身的工作优点、取得的教研成效、形成的特色亮点。又一方面,通过赞赏鼓励来提升教师的教研自信心和教研积极性,为教研深入开展添油鼓劲。

第6篇:教师教学亮点和特色范文

步骤一:个人先期备课(在进行集体备课前完成)

1.主备人印发备课内容预案(下周讲课内容)

2.个人备课的要求:

①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山东省考试说明。②研究教材特点,弄清重难点 分析与其他章节的关联。③分析学生的基础情况与学情实际。④阅读、研究参考资料。⑤演做习题,从中选取随堂练习和随堂作业。⑥写出个人教案。

步骤二:教研组长检查个人常规

1.教研组长检查各位教师的个人常规,并通报检查情况。

2.检查具体内容是教师的教案和作业情况两项。教案检查标准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教学目标是否恰当,可操作性强;(2)教学过程中教法设计是否具体有效,能体现新课改要求;学法设计是否得当,能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重、难点是否明确、准确,有没有具体的突破方法;反馈练习是否能强化检测效果等;(3)学案个数是否与课时一致,是否与教学计划一致;(4)有没有个人教学过程的反思。作业检查标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作业布置是否适量,题目大多数是否经过精选,有一定的典型性、指引性,体现出分层次教学的要求。(2)批改是否及时、规范,批改日期、等级是否齐全,有没有评语,特别运用激励性的评语。(3)绝大多数作业有没有反馈矫正措施,改错的题目是否做了二次批改。

3.检查的侧重点在于教案和作业是否切实做到了“备学生”,使得讲授内容切合学情;是否体现了新课改自主合作学习、综合探究的理念,这是评价是否实用的最重要的标准。

4.教研组长在检查完毕后,对教案和作业以优、良、中、差四个等级作出评价,并签字。对缺乏实用价值,达不到中级要求的要提出限期整改要求

步骤三:主备人陈述教学设计

1.主备人一般由组内教师轮流担任,但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

2.陈述的基本顺序为:解读教材(含目标设计和重难点的确定)―阐述教学设计理念―简述教学流程,凸现设计亮点―阐述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板书设计及意图效果―激励性教学评价的时机及方式―需要向其他老师请教的问题等。

3.陈述时,侧重讲重难点及其突破方法、说自己教学环节设计及其做法。

4.主备人陈述时,其他教师看印发的主备人的教案设计,结合自己的思考,适时圈画。

步骤四:集体探讨(关键步骤)

1.讲―其他教师简要陈述教学设计、观点和做法,特别是不同于别人的观点和做法;2.评―对主备人和其他教师的设计、观点进行客观的、中肯的评价,一般选择两三位老师,分别指出其教学设计中的“亮点”、值得借鉴的地方以及值得商榷的环节、内容;对“评”环节有异议的地方与其他老师展开讨论,讨论的过程要体现互动、生成的特点。3.议―展示需要向其他老师请教的问题,与其他老师展开讨论;展示值得探讨的内容、问题等,与其他老师展开讨论;展示希望得到的帮助等。4.主持人作结:把大家的观点、意见归纳起来,提供给主备人和其他教师改进教学设计。注意问题:①评与议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必须体现“互动与生成”,有精彩的讨论、交流,发言时不拘顺序,可以多次发言,甚至是有礼貌的插话。②这个过程主要围绕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进行研讨,也可结合学生情况,提出教学设计的改进措施。发言时要求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客观评价,要避免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教学设计从头到尾说一遍。要提出自己的问题,表明自己的观点。③主备人要有问题引领,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当场研究,逐一解决。④教师在初备的教学设计上要作好研讨记录,为设计个案提供第一手资料。

步骤五:修改个案(二次备课)

1.根据步骤三达成的共识,形成“六统一”( 统一进度;学目的;统一每一节课授课的共性内容;统一重难点;统一作业;统一考查)。

2.立足本班实际加工修改个人备课的教案,通过“圈、点、画、批、注”,加入自己的特色来形成最后的教案,以备下周教学使用,这是对集体备课的落实。

第7篇:教师教学亮点和特色范文

一、什么是办学理念?什么是学校特色?

一个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是办学者能主动地把先进教育思想与学校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信仰、一种境界、一种追求,是办学灵魂之所在。它是校长教育信仰与价值观在学校工作中的体现,是校长在贯彻教育方针中表现出的办学谋略,是校长办学实践和感悟的结晶。

什么是办学理念?毋庸讳言,办学理念是近几年来使用频率较高的概念,目前对它的说法也还不尽一致。有人认为,办学理念是介于办学思想、办学观念之间的,针对学校实际的对办学问题的看法;也有人认为,办学理念实际上就是办学思想,说白了就是办学者要把学校办成什么样,办学理念的核心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怎样的人,办学理念应该是办学的指导思想和理想追求;更有人认为,理念就是行动,并且有持久性,它介于思想与实践之间,且兼具有二者特点。我认为第三种说法更有科学、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因为我们在办学中所说的“理念”,已经不是纯理性的概念,而是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过程,是一种在坚定信心指导下的持久行动。

校长作为办学者,总要有个客观的、相对稳定的目标要求。“要办什么样的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在办学培养学生的实践中,“学校怎样管理?”“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干群关系、师生关系、学校与家长的关系等如何处理?”校长都应该有个明确的相对稳定的要求,从宏观的目标引领,明确办学理念,也就是要从大处明白学校的办学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个目标各部分人应该怎样去做。

有人讲,办学如同自由体操和跳水,规定动作就是规范,是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办学中的自选动作就是办学的特色。一般来说,学校特色是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个性风貌,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过去办学经验和办学实践的总结、积淀与升华,是一所学校现在办学的优势、特长之体现,是一个未来办学中的继续追求和优化发展。

二、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的关系。

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实现学校特色的基础,它制约着学校发展的方向和速度,对学校特色的形成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显而易见,要实现学校特色必须要以正确的办学理念为指导。有人说:“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这句话给校长的工作定了性。校长要成为一个领导者,首先应该是一个“思想者”,校长作为办学的主要责任人,从很大程度上讲,校长的教育理念就是他的办学理念。校长要把学校引向何方,最终形成什么样的学校特色,主要决定于校长的办学理念。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的形成过程就是校长带领全校师生长期实践、不断总结、逐步提升的过程。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初中,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我校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教学相长、师生共发展,充分尊重每一个人,让学校成为师生生活的家园和精神乐园,让每一个老师和学生得到持续发展。学校管理主要是对人的管理,只有把管理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即人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才能解决学校的办学问题,才能办出学校的特色。

我认为,学校以人为本首先是以教师为本,以教师的发展为根本,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充分挖掘教师的潜力,注意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以人为本,其出发点和归宿是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校确立办学基本理念是:扎扎实实学习,堂堂正正做人;办学核心理念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成功教育。这就充分体现出现代教育“面向全体、发展个性”的两大特征。

三、体现办学理念和实现学校特色的途径。

我认为校长在办学过程中要体现办学理念实现学校特色,可通过如下几条途径:

1.开发校本课程,打造学校特色文化。

我们通过“乡土文化”资源开发,创建学校特色文化,由点到面,由此及彼,不断向学校各个层面拓展、深化;逐步形成特色鲜明、育人有方、有浓厚人文关怀的办学特色。我们将校本课程理念与学校办学理念统一起来,用学校特色为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支持和保障,用校本课程来强化特色,用校本课程来研究特色。同时通过校本课程和学校特色展示活动来宣传提升学校特色,进一步建设学校文化。

课程与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因而创建特色学校在于学校的课程与教学工作,只有课程与教学工作出特色了,才能真正体现学校特色。校本课程应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国家课程相比,校本课程在于扬长而不是补短。

2.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这次新课程改革中一个亮点和难点。它不同于以往任何的一门课程,要真正实施综合实践,从而形成学校特色,就要理解和掌握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

(1)突出学生主体。

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综合实践活动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课程,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实践,同时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指导。处理好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要求。

(2)面向学生生活。

面向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学生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

(3)注重学生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自然情境和社会情境,或特定的活动场所中开展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劳动、服务等实际的活动,综合实践的实施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状况,不能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当作一门具有系统的书本知识的课程,一个单元一个单元、一课一课地来教。学生一定要有在开放的情境中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4)强调活动综合。

第8篇:教师教学亮点和特色范文

以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工作中心,新学期的研训工作。不断加强学习与研究,特别是学习《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升课程实施的能力和研究水平。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并对这些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开展专项研究。总结、推广课程实施中的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技术课程建设与实施能力。加强研训基地和学科中心组的建设,引导广大教师进一步落实学科教学建议,开展学科教学研训的系列活动,提升我市技术学科的教学水平,努力促进我市技术学科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

更新教学观念,组织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师学习年新颁布的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进一步把握好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提升对课程的理解和实施能力。继续组织高中学科教师认真学习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通过技术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深入钻研教材。

重点突出对“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认识与理解。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互动研讨,对这两个指导性文件的学习与研究中。对“信息素养”与“计算机操作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辩析,倡导大家认真比照新颁布的指导纲要》与旧版纲要的变化与发展、与高中新课标的异同。期望通过深入的学习与研究活动,达到提高认识,明晰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方向之目的

二)加强指导和管理。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状况势必将发生一些变化。为此继续开展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学段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情况的调查与分析,随着《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实施。解动态情况,明晰问题所在

总结已有经验,对我市各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开设情况、课时保障情况、课堂教学与资源建设等状况进行调研。掌握这门课程的实际状况。寻找主要矛盾,分析影响与限制学科发展的主要因素,理清理顺课程内部关系,把握学科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

三)改善教研方式。

进一步明确教师在备课、上课、测试与评价、教学研究等各个方面的基本要求,1.组织全体技术任科教师认真学习《市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并通过交流讨论。促进教师对专业发展基本途径的认识,养成专业发展的良好意识。

以期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2.引导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教学沙龙和教学观摩活动。具有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方法,具有实践特色的学生学习新方式,以及具有动态特色的过程评价新亮点。引导教师认真进行教材分析、开展教学创意或教学设计竞赛、推进案例与课例评析以及练习与试题编制的研究,切实提高对学科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3.组织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师加强对新版教材的研究和解读。针对新版教材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专项研究。如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衔接、各年段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把握各年段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的螺旋式上升问题、不同年段信息技术学科适用教学方法的差异、义务教育阶段中信息技术课程相关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何在学科教学中体现出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为宗旨的课程目标等等。

积极推动技术学科网络教研平台的建设与应用,4.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加强对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开发、建设、使用与评价策略的研究,帮助教师确立动态发展的课程观点,激发教师创新课程价值的意识,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与教学实践能力。

四)重视教育科研。

新学期中,1.做好学科中心组研究课题《信息技术教学多维度目标达成的行动研究》持续研究工作。本项课题研究已经全面展开。要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继续开展以教学实践为核心的行动研究,并做好中期评估的准备工作,要认真开展相关资料的整理、搜集,中期研究成果的总结与等工作。

将课题组成员的学习与研究活动从文本引向实践,2.继续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多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五)有效开展研训活动。

第9篇:教师教学亮点和特色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 实践技能 学习兴趣 专业知识

在信息化高度密集的今天,每个学习者学习的方式、渠道宽阔无比。作为信息化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应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如何有效地落到实处?是对信息技术教师的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发展的方向,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每年都会举办了各项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其目的是展示中学信息技术优秀教师的专业发展成果,笔者有幸参加了全国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优质课活动,现结合活动体会谈谈新课程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提升自身的素养?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并与同行共勉。

一、广博的文化知识,深厚的教学理论基础

我认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每年举办的中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活动,其目的是一个采风的过程,三年一个轮回,全国会有一批的信息技术教师走上这个平台,展示自己的思想和经验,通过展示、交流和沟通,使比赛选手之间、选手和听课、选手和评委教师进行了心与心的、技术与技术之间交流,大家相互影响,相互感悟,在时间中走向进步和成熟。比赛的过程大致分为三轮:基础知识和教学理论笔试;专业技术上机考试和说课比赛;展示课赛。赛后选手讨论的最多的话题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临时磨枪不快也光。信息技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要提升教学能力,还要不断学习信息技术,在新的信息化环境下更要学习先进的技术。在教育教学工作时,尤其是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加强以下能力:

1.有较广的知识内涵。信息技术教师如果具备了广博的文化知识,那么你的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兴趣盎然”,才能够满足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教师的知识面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多,他才能成为教学过程的精工巧匠。”

2.不断变化的教育观念。在新课程经过几年的改革,结合信息技术对课堂的影响。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信息技术课堂模式已经让很多教师适应了这种环境,交流的多向性、丰富性和快捷性,让师生互动、师机互动、师机生互动成为了课堂的主流。微课等手段的应用,更加促使信息技术教师向和谐、有效的课堂模式去发展。但这些变化的根源在于教师本身的变化,尤其是教师教学构建与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满足新课程改革需要,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

3.课堂角色互换的能力。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只要在于“学生课堂的地位”,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培养学生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高信息素养的人才,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所以在信息技术课堂“学生为主体”的地位似乎得到大家的一致肯定,如何体现这一主体的地位、作用。教师除了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也可以试着转换角色,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来体验“小老师”、“小组长”,给学生适当的责任感,在责任中激发兴趣。这种角色转换后,促使教师需要选择合理的、恰当的教学方法来促进角色转换后课堂的有效性。例如,协作性学习法、开放性研究性法等都是课堂角色转换后有效的理论支撑。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这也是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之一。

4.学科科研能力,有些教师在信息技术优质课比赛时,经常无法完成既定的设计效果,在我看来主要的原因是课堂的机智和灵敏度不够,有点紧张,在感觉到不能按照原计划完成课堂任务的情况下,没有及时的灵活处理教学任务(或没有机灵的把任务做裁剪处理)而是依然像试教的那样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流程来教学。

在课堂上,首先我们要坚持原则,整堂课的灵魂不能变,教学的主线不能变,任务的主题不能变,但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课堂教学的时间灵活的处理课堂任务,这其实也是教师的基本功。这类基本功需要在平时教学后,进行反思和教学研究才能获得。通过平时每节课教学完成后,对课堂中选择的教学方法,组织形式进行反思、提炼,形成自己的教学日志。在每次的得失中稳定心态,积累经验,壮大自己。信息技术教学对于教师而言,除了熟悉所教教材的内容,还需要跟踪学科学术动态,了解新观点,掌握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站在学科的前沿,由经验型到科研型的转化。

二、广博的学科专业知识,精深的实践技能

信息技术课程涉及技术面非常广,因为技术必修承载着一些内容,方能让技术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以专业知识为例:内容多,深度不一,只有平时积累教学中点点滴滴,认真教学,充分反思,在比赛时方可出彩,并取得优异的成绩,结合各种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比赛,赛前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准备的,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以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为“根”。课程标准的地位非常重要,它到底是什么呢?很多人有不同的理解,我认为它是每位教师的职业守则。标准的主要包括:信息的获取、加工和交流与表达等几个部分。根据这个“根”,全国长出很多“枝”,这些“枝”就是各种信息技术教材。当前信息技术教材主要:人教版、浙教版、广东教育出版社等几个版本,如果要参加全国的比赛,建议教师要尽量去阅读,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根”的内涵,因为每一枝都代表了一种文化、一种对信息技术的理解。

2.以教育教学理论为“土壤”。教育教学理论是每个学科的“土壤”,他是更多教学学者、专家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提炼得来的财富。所以这些理论也是信息技术学科的土壤,我们只有多读,多学,才能使我们参加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了生长的空间和目标。尤其是青年教师比较忽缺的内容,例如:研读《技术课程标准研修》和《高中技术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李艺教授编写)等。书中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直至课程评价等环节,均有很好的、有针对性的阐述和案例。

3.以扎实信息技术专业技能为“花朵”。信息技术教师除了大学里学习的专业操作技能外,工作时需要学习的技术操作技能更多、更新、更全面,只有全面掌握了这些工具软件的使用,才能使你在课堂中像花一样开的更美。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基本工具部分:基本工具指的是常用的软件,它能进行信息的基本获取、加工和社会交流与表达,例如浙江省技术高考考试说明要求考生掌握的:主要是Excel 2010、Word 2010、Access 2010等软件的使用,虽然前面的Office 2010软件是基础软件,但对软件掌握的全面、高级应用成为信息技术教师亮点,如Excel中其他函数的使用(除求和、求平均以外的函数使用),Word中邮件合并、引用等操作。

程序设计:计算机程序设计是信息技术学科的特色。信息技术教师绝大多数都能用熟悉的语言写出很多功能很强的程序。但是能用多种语言写出不同的程序,就比较少了。曾经有一次参加教师技能大赛,要求用VB编写输入10个数,排序后输出。一位经常写网页代码的教师就无法完成。很多教师辅导过信息学奥赛,常用的算法比较清楚,但如何用多种程序语言表达程序反倒成了学习的难点。这就要求我们适当的了解常用程序语言的语言风格。

选修课程部分:目前新课程体系包括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选修课程主要包括: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需要学生掌握用PhotoShop、声音处理软件等处理多媒体素材,然后使用Flash等软件合成综合的作品。这就要求教师能熟练的使用PhotoShop、Goldwave和Flash软件,学习使用这些软件实践操作不难,但是需要熟悉不同的版本、并使用综合应用的能力,设计出的作品美观、技术含量高、能让你的学生喜欢的作品,就需要每位信息技术教师努力发展和进修的目标。网络技术是个热门的IT行业,目前“互联网+”等概念的提出,促使网络安全,网络技术成为学生和家长学习的热点,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学会网络基本规划、IP地址、子网掩码的计算等也是当务之急。

三、精湛的教学设计,鲜明的学科教学思想

“激发兴趣,保持专注、深入探究、学以致用”是我对信息技术课堂的理解,也是我平时贯彻新课改理念,追求个人风格的目标。在展示课上我从各个环节精心设计,力求落实课堂目标,突出我的亮点和风格。

例如,在情景导入环节,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拉进学生距离,我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件,每天我们走在城市的街道上,经常会看见地下过道中的涂鸦、建筑围墙的图案等发生在身边的案例来导入。很快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轻松的引入了我们的课堂。

在新课讲授这个环节,我重在启发,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和讨论空间,不但引发思考,也快速的让学生在课堂中保持专注。

任务实施环节,教学任务的布置时,首先要清晰操作要领、明确操作要求,可以适当用演示法向学生演示操作要点和难点,使学生能感受你的设置的教学重点,从而也可以为下一个任务作好铺垫。第二个任务目的是巩固重点,任务完成后,还可以增加一个突破难点的任务,并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深入思考、探究新知的平台。多个任务实用有趣,难度适中,层层递进,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方能成为展示出最大的亮点。

在交流评价环节,我开发了一个课堂即时评价反馈系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展示评价,克服了多元评价的难题,提高了评价的效果,在评价中进一步巩固了知识技能,成为本节课的又一个亮点。

在我的信息技术课堂我经常要求自己争取做“三到”,“三到”分别是:

1.教师需做到:提升素养,汲取他人,精心设计。

2.学生应得到:兴趣盎然,手脑并用,充实体验。

3.课堂要达到:内容丰富,完成任务,余音绕梁。

成功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不是教师精彩的讲演、优美的课件演示,也不是学生疲于应对各种软件所带来的绚丽效果,而是学生在宽松、自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中,集中精力的思考、充满兴趣的实践。

四、小结

在信息化、网络时代的背景下,各种信息充斥着每一个角落,改变着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古人云: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达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教师。现代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师要对自己的身份和角色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和定位,只有掌握广广博的信息技术技能,主动适应职业、适应时代、适应需求。才能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资源共享、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 钱华斌. 提升信息素养 彰显技术魅力[J]. 衢州教育,2014(01).

[2] 李丽. 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定位[J]. 教育教学论坛,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