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各民族文化交融范文

各民族文化交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各民族文化交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各民族文化交融

第1篇:各民族文化交融范文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发展;认识

民族传统体育是从民族共同体文化中剥离与凸显出来的一种民族体育文化形式,是人类社会文化的补充与完善,除了具备一般文化的特征之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民族文化特征。为此,全面、系统、科学地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是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

在人类民族文化的原始积淀期,由于生存区域与生存环境、生产劳动与生活方式、文化积累与传播的不同,民族文化共同体中许多具有教育、娱乐、健身功能的社会活动凸显出来,共同构成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和方法体系[1]。它寓竞争、娱乐、广适、地域及艺术观赏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综合运动形式,涵盖了“性命双修、心身并育”的生命整体优化理论,把人与环境视为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统一体,并把人体功能的强化和优化看作是一个精神同物质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活动[2]。它既是自贯一身、稳定的精神物质文化,又在历史环境的变迁中不断改变其具体的结构式样,呈现出多姿疯狂学习的差别。这种在相承相续中渐进发展的趋向,使得我们民族文化的形成在历史演进中开放出灿烂的花朵,孕育出丰硕的果实,突出地再现民族特色、民族心理和民族意识。

第一,劳动过程中的各种思想物化品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这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中最高层次的部分。生产劳动是人类区别于猿类的特征,又是文化创造的开始。当人类作为自然生态环境生命类开始文化创造活动的时候,即使是最粗糙的简单文化,也无不是从自然存在物直接加工开始的。而文化成果又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物质劳动过程中,其技术、社会和价值方式都作为相当复杂的文化体系而存在[3]。就是在这样一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民族在特定区域、特定的社会人群,伴随着一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生产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物质体育文化现象。

第二,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人类社会一项特殊的文化活动方式,孤立的个体活动是不存在的。尽管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常常通过个人的行为方式来体现和进行,但永远脱离不开社会的联系而受制于社会,永远是物质文化的产物。同时,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又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制约和影响,并为一定社会关系所包围,这种社会关系不论是以物为对象,还是以人为对象,其参与活动的行为包含着社会以人为中心所形成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组织;所形成的血

缘、地缘、行业的组织关系;所形成的和风俗习惯,表现出规定性、固定性、制约性的链接方式。从而使社会的人按照一定社会所提供的规定条件和可能,依据一定社会所特有的体育方式进行活动。

第三,反映在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当中的民族意识、文化心理、哲学思想、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范、审美心理,是人类精神生活领域的文化,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核心部分。它是围绕民族体育活动方式,通过抽象事物的艺术表现,来改造人的精神世界的物质内涵、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最终依托体育活动来改造人的主观世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作为验证人的物化世界能力的象征,最根本的是促进了民族心理素质的升华。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同一民族的人感觉到大家是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一个民族“总是要强调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特点,赋予强烈的感情,把它升华为代表这个民族的标志”[3]。因此,民族心理素质是社会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条件综合作用于民族传统体育精神文化面貌的表现与结果,是民族传统体育生存、发展之灵魂。

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特性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呈示民族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民族和文化是两个密切联系的概念,民族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文化,而文化则是构成民族的要素。[4]

(一)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这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属性。任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存在于特定的地域空间和具体的历史时间之中,蕴涵这一文化的民族特性,也反映出这一文化发展的时代性质。各民族的体育文化,因其民族性而呈现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体育文化特质,又依其时代性而融汇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共性特征。

民族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身发展的特殊性,代表一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积淀与特定地域文明的特点,表现为该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类型。时代性则体现体育文化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共同特征,反映文化发展由低向高的发展方向和文化之间传播、交融与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表现为体育文化发展阶段的标识和特定的文化类型所展示的时代风貌与精神。

民族性与时代性统一,民族性存在于时代性之中,时代性反映民族性的共同特征,不存在绝然独立的文化属性。正由于二者的统一,衍生出体育文化的整体性与独立性、连续性与阶段性、自主性与互赖性、兼容性与选择性等等的有机共生。这些特性又表现为民族意识与全球意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民族意识是民族体育文化的本质特征所在,全球意识则从世界和人类体育文化发展的高度拓展了各民族的文化视野。民族精神展示出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生命力,时代精神则代表体育文化发展的方向和历史演进的阶段特征与风貌。

(二)涵延性与主导性的并存

文化的涵延性系指一种文化所具有的兼融涵括、多元共生与传承延续、传播吸收等特性;主导性则是指文化的多元复合结构中,必然呈现该文化的主导倾向,包含明显的价值取向和民族特性。文化的涵延性与主导性并存,反映着文化存在的结构特性。文化是一个涵延广博的概念,有其丰富的内涵,诸文化因素多元交汇,文化传统的历史延续同文化发展的时代新质共集于一定的社会空间。文化创新是以一定的优秀文化传统之弘扬为前提的,新文化不可以完全独创出来;并且,文化演进还是文化发展多元因素相互吸收、兼容并蓄的过程。正是在继往开来与传播互感的文化整合中,民族文化得以实现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发展。

从文化的涵延性来看,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非常典型地证明了文化特性的客观存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无论从悠久的历史传承还是从广博的丰富内涵以及辽阔的地域分布上都具有鲜明的典型性。从文化的主导性而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历经数千年不衰,其交融会通的强大生命力之中,展现出立于主导地位的、与时展相适应的文化特质,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反映出民族文化的主导性特性。

(三)兼容性与选择性的一致

兼容性不仅包括了涵延性所规范的文化多元复合与传承演化的因素,而且含指文化发展中精华与糟粕、进步与落后等等因素的并存。有可能区分出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又有许多无法绝然判定的交汇复合内容,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或具体的状况情形下,精华与糟粕的判定受到时代的局限,也受到评判主体的制约。

选择性指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选择、吸收所需养分以补充、壮大本体文化、排斥不适应自身需要的民族文化的内在机制。其包括民族文化自身特有的选择、排斥功能,具有客观规律性的特点;又由于文化选择是作为文化主体的人进行的,从而也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意义。选择性同样不能独立存在,也受到兼容性的影响。文化的选择、排斥功能是在兼容性的规范下实现的,选择的结果不是使文化成为单一因素,而是丰富和发展了兼容性。兼容性一样受到选择性的制约,选择的结果是使兼容并包的各种文化因素根据民族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被排斥、淘汰的因素则失去生命力,这就是民族文化发展演进的过程,也代表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过程。

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动力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动力表现出三个主要特征,即对自身文化传统的继承发展、借鉴吸收外来文化并进行适应本体文化需要的选择和汲取、以及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而进行的会通创新,这三者又是密不可分的同步过程。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凝聚力

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体现为其民族精神。“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说来,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5]

历史证明,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强盛发达国泰民安的时期,往往就是政策开放、民族平等、文化交融、百花齐放的时期。固步自封意味着保守落后,开放创新才是民族兴盛文化繁荣的契机。中国有句名言叫“有容乃大”,民族繁荣是各民族平等相处相互尊重的结果,尊重各民族文化的独立个性和存在价值,促进各民族间体育文化的相互沟通和交流,才能取长补短不断完善。

(二)交流互感是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推动力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史就是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史,也是对外开放的文化交流史。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文化,除了时代差异外,还有地域和民族特征的差异,在数千年中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各地域文化和各民族文化长期地、不断地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是具体的、历史的,又是多地域、多民族、多层次的立体结构。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各区域、各民族体育文化的荟萃,交流互感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推动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交流,有民族间及民族外两种类型。各民族的认同、亲和与交融,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从远古时代就开始了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的接触,无论表现为交易、和亲、联盟的友好方式,还是掠夺、复仇、征服的冲突形式,客观上都使民族体育文化得到相互的撞击触发与交流影响,有利于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融合。正是在各民族生息繁衍和相互交流中,积育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养分与动力。各民族的文化聚集和交融,共同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三)兼融会通是民族体育文化绵延的内驱力

任何民族的体育文化都有其空气和土壤,有自己的载体和灵性;任何民族体育文化都有其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以及尊重和学习其他文化的义务;都有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汲取融合其他民族文化进行发展创新的责任;也有共同繁荣人类文化进步的历史使命。各民族的文化发展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既有不同的民族特色,却同处并存相互联系,都是其内在调制与外在互感功能交互作用的结果。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不可能在静止和封闭的状态中发展,都是其内在的新旧更替、进步发展的矛盾运动和外部的文化触击冲突、汲取融合之合力的作用。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兼融会通特质成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绵延的内在驱动力。

(四)整合创新是民族体育文化长存的生命力

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基本特性集中体现为文化的内在调制与外在互感功能,通过涵延传播、汲取更新来实现新文化建设。开放与交融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衰的动因,整合创新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长存的(下转第82页)

(上接第74页)生命力。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兼容并收、各民族间的交融会通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而与外来文化的撞击吸收、整合创新是其强劲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五)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繁荣是民族复兴的最终表征

民族传统体育是由中国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由各个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等文化创造汇集而成。历来年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规模一届比一届盛大,项目一届比一届丰富疯狂学习,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艺术融为一体,将民族体育按照固定的节奏一浪接一浪推向,展示了民族体育文化是全人类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由民族文化创造汇集而成,具有共同的基本属性,融会于民族文化的特性之中,这种基本的属性,既可以反映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又表现出兼容性和选择性的一致。从而使全民族对民族文化发展特性认识的同时,充分参与、占有和分享属于全民财富的社会主义民族体育文化。新晨

“只有民族才是世界的”。现今世界上任何一项流行的体育项目,都源自于各国的民族体育项目,它们同样是在一定的地域受一定文化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后来随着经济发展、文化渗透、使团表演、广泛普及而逐渐成为世界性的体育运动[7]。实践证明,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优点和长处。所以才能在世界上和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中占据应有的位置,每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都能够在同外来文化的交流中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文化,这就是文化的创造性。同时,我们的创新还必须树立全球意识,从人类文化发展的方向上把握中国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脉络,只有立足于全球性的意识,才能深入理解和吸收外来文化进步的文明,并与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有效的结合和创新。

四、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的先哲们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氛围中创造、选择、发明和发展起来的民族传统体育,历尽沧桑,经久不衰,推动了我国数千年体育文化的发展。尽管时生了变化,但蕴藏在其深层的民族文化精神,仍然影响着人们今天的思想和观念,其体育方式仍为各民族人民采用,运用人类学来加以研究,在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下开发这个蕴藏量极大的资源,可以为中华民族体育全面走向世界,促进国际体育文化的大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白晋湘.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丰富世界现代体育宝库[J].体育(人大复印资料),2002,(4).

[2]曾于久,刘星亮.民族传统体育概论[J].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张文勋,施惟达,张胜冰,等.民族文化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4]赵光远主编.民族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诸形态[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

[5]庞朴.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载朱家桢、厉以平、叶坦主编.东亚经济社会思想与现代化[M].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

第2篇:各民族文化交融范文

关键词:城镇化进程 民族地区 民族交融

党的十确定了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强调城镇化发展要注重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式建设。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民族地区的发展状况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加快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推进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均衡、协调发展的关键。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地区占我国国土近三分之二的面积,主要集中在西部与边疆的大部分地区。民族地区无论是在地理历史、自然生态等环境,还是在社会经济、生产生活等发展方式上都与其他的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在加快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要积极推动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发展进程,注意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与民族交融问题,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使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朝多元、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民族地区的特殊性

(一)民族地区的自然条件较差

城镇化的发展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民族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及边疆地区,其中大部分地区的自然条件较差,环境恶劣,水、土、气、热等资源较为短缺,生态系统很脆弱,对发展城镇化形成了很大的制约。

(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我国的民族地区经济还比较落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分布不合理。当前,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中农业所占的比重比全国的平均水平要高,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还比较欠缺,其大部分人口还在从事农业生产,城镇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并不多,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上的作用并不大。

(三)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在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基础教育设施都比较落后,受教育的平均年限也比较短,从整体来看,其科学文化水平都较低。

(四)民族地区的文化具有特殊性

民族地区在语言、生活方式、习惯、宗教等方面与其他地区有很大的不同,而且每个民族都具有其独特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积累中,民族地区在文化上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殊性。

二、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的选择与民族交融的内涵

(一)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的选择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不仅要实现与其他地区相同的目标和任务,还要应对很多特殊的矛盾与问题,因此,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必须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尊重基本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发展。

笔者认为,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首先,在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上,由于自然条件较差,民族地区工业发展的基础不够,但是其旅游资源丰富,可以通过旅游产业来拉动消费,建立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

其次,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其承载能力也比较低,应该倡导绿色低碳型的城镇发展模式,将绿色环保的理念应用到经济、交通、建筑、能源、服务等各个方面,打造低碳、生态、环保、宜居的城镇。

再次,民族文化丰富多样,是一个民族的传承与精华。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应该以民族文化为依托,深度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将民族地区在民族信仰、语言、艺术、节庆等方面形成的文化元素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使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使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富有民族特色。

(二)民族地区民族交融的内涵

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民族融合不可避免,兼顾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城镇化发展是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方向,因此,必须积极运用包容性的民族融合理念。包容性的民族融合理念主要包含几个涵义:

1.民族情感上的包容性

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成员的情感,促进各民族成员间友好交往的情感。

2.民族意识上的包容性

要用豁达的民族情感提高少数民族对城镇居民身份的认同,促使各民族成员相互尊重、共同生活,促进中华民族的整体性、一致性。

3.民族传统的包容性

在发展城镇化的过程中,应该对各民族的传统与风俗习惯进行充分的肯定和尊重,促进各民族的平等交流与共同发展。

4.民族文化的包容性

少数民族应该增进与其他民族的交往,积极吸收先进的文化,在与各民族的交流中发展本民族的文化。

三、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镇化水平低、建设发展质量较差

民族地区所占的国土面积很大,但是其城镇化所占的比重却远远低于其他地区,中小型城市仅有12.8%,建制镇也只占了3.28%,而且,城镇的规模也比较小,城镇人口较少,无法有效开展产业规划,致使城镇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另外,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地理、文化、历史等原因,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无法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城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其城镇化建设的质量也比较差,远低于全国其他地区的水平。

第3篇:各民族文化交融范文

【关键词】全球化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发展策略

回眸过去的一个世纪,全球化并不局限于经济方面,已经扩展到政治、文化等领域,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西方体育文化对我国体育文化强势渗透,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长期处在主流文化之外,因此,如何让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扬光大,将成为我们当今面临的重要课题。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的问题

民族传统体育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养生、健身和娱乐活动的总称。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各民族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一种特殊反映,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表现出特有的相对独立性。它的起源、发展、丰富多彩的内容与各民族的自然环境、生产特点、经济生活、风俗习惯、信仰等有着密切联系。它可以从侧面展现民族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状态,反映民族的社会和历史面貌。民族体育文化是民族艺术和现代体育的源泉。然而在全球化的影响、外来文化不断冲击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主体地位的丧失。自1840年,西方体育文化伴随着西方文化涌入我国。由于西方文化的优势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足,很快西方文化在中国“生根发芽”。在中最早引入了西方体育文化,中国传统的骑射、刀剑等武艺取而代之的是洋枪、洋炮、以及英国和德国的兵操。19世纪后期,以英美为代表的国家在中国设立了许多学校,课余活动为田径、球类等西方体育。而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体育文化全球化的最高代表,倡导没有任何歧视,坚持友谊、团结、公平的奥林匹克精神,是全球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融合,推动世界各国现代体育运动的同时,却以西方传统体育文化为主导,不断地向全球传播和普及西方体育文化。

西方体育文化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思想观念上的巨大冲击。由于中西方的地域性差异,生活习俗、文化差异,西方体育文化中体现冒险、挑战,追求形态美、速度美,在运动中“竞争”是其灵魂,好斗心理是其本质;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注重人内心的修养,讲究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调心、调养、调身的康健境界,我国民族体育项目与西方现代竞技体育,有着突出的娱乐性、表演性和观赏性。由于西方体育文化的广泛传播,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思想观念上产生了巨大冲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的体育方式,甚至阻碍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中国一些传统的体育文化,由于民族现代化建设的加快,正被青年一代所冷落。

社会变革使民族传统体育丧失了主要存在基础。随着社会的变革,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在逐渐消失,甚至被人们遗忘。经济是民族传统体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必然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完善的经济运行机制,为他们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开辟了道路。民族体育文化将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缺乏基础理论。由于我国体育学科建制较晚,长期以来受西方现代体育的影响,忽视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拓展和开发,导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深层次的理论匮乏,基础理论薄弱。同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缺乏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氛围,长期以来,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时冷时热,研究仅限于少数人,缺乏持久和深入,从而导致基础理论的匮乏。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萎缩。少数民族因其具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它在产生、传承、演变和发展过程中,曾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给予了充分地补充和完善。像武狮,是中华民族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活动,首先是在我国的西域民族流传,后来进入中原,经过汉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改进,逐渐成为各民族传统的体育活动。我国55个民族,即使是同一个民族也存在“十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现象,使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具有精彩纷呈的特点。然而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生活情趣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舞台却在不断的缩小。像民间游戏和宫廷游戏由于受到社会变革的影响,大都已经丧失了初始的面貌,例如民间的杂技活动,清代中期较多,但随着政治经济的衰退,这些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也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

国民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生的自卑感。长期以来,受全球化影响,国民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产生了“差距”的心理,盲目地认为外国的就是好的,偏执地认为中国民族体育文化是一种落后的文化。中国民族体育文化已经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中,没有了民族个性。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策略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趋势不可逆转。像奥林匹克运动是以现代竞技体育为母体,由各民族传统体育演变而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然要吸收外来西方体育文化,才能得到发展,才能融入现代社会。

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文化有机结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文化的有机结合,将成为民族体育文化今后发展的重要趋势。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追求人身体内在的修炼,强调调心、调养、调身的康健境界,像我们熟悉的以养生为主的气功、武术等,都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诠释。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全球文化的交融,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中西合璧的道路,是必然的选择。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虚怀若谷地接受世界各民族文化。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应该摒弃那些扼杀体育竞争性的“民族本位论”,特别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应突破原有思想框架,敞开大门,大胆引入现代科学成果,接受和吸纳现代优秀体育文化,与世界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有机结合。“越是民族的东西,就越属于世界”。随着全球化各国联系的紧密,和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提升,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在被世界上许多民族所接受,成为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

大力发展学校教育。学校是体育的摇篮,是发展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场所。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入学校将会极大地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对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精神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养生、娱乐、健身等功能,对受教育者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素质、以及文化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目前较为普及的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如“武术”、“气功”、“太极拳”、“摔跤”等,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思维,启迪智慧。像在学校开展“太极拳”的课程,以其独特的健身和娱乐价值受到学生们的广泛热爱,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因此高校应该积极开展这类民族体育活动,使之成为一种文化,得到发扬光大。

积极开展世界各民族体育盛会。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文化交融的资源大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资源,具有世界范围内发展的独特优势。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独特差异性,是民族活力的源泉;在与其他民族体育文化的冲突和交融中,其特殊之处将成为其他民族体育文化学习的对象。很多年来受思想观念的束缚,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只停留在继承的层面上,没有被视为珍宝,且并未得到很好的发展。在世界文化全球化不可扭转的潮流下,我国传统体育文化要积极地融入其中,成为沟通和联系世界的桥梁和纽带。在这一过程中,绝对不是盲目地同化,丧失自我文化的本体,而是在世界文化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使之成为世界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开展世界性的各民族体育盛会是弘扬和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手段。

第4篇:各民族文化交融范文

知识的宽度、厚度和精度决定人的成熟度。每一个人比别人成功,只不过是多学了一点知识,多用了一点心而已。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11、传统建筑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 × )

点拨: 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传统文化是固定不变的。

( × )

点拨: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3、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发展。

( × )

点拨: 传统文化自身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推动社会发展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则会阻碍社会进步。

4、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

( × )

点拨: 继承和发展是同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不是两个过程。

5、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 × )

点拨: 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6、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不具有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 × )

点拨: 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既具有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又具有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21、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没有区别。

( × )

点拨:源远流长是从时间上来讲的,要从纵向来理解,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博大精深是从内涵丰富的角度来讲的,要从横向来理解,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底蕴深厚。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在于汉字和史书典籍。

( × )

点拨: 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和兼收并蓄。

3、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 × )

点拨: 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4、中华文化呈现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就不同。

( × )

点拨: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但这不等于民族文化之间没有共性。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5、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就是在交流中全盘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

( × )

点拨: 对于其他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敞开其博大的胸怀,发扬其“包容性”的特点,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同时必须坚持文化发展的独立性。

6、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总和。

( × )

点拨: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但不是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

7、中华文化的力量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决定力量。

( × )

点拨: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而非决定力量。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31、文化只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 × )

点拨: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纯粹“自然”的东西也是文化。

( × )

点拨: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3、每个人的文化素养都是与生俱来的,不可以后天培养。

( × )

点拨: 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得开物质载体。

( × )

点拨: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文化传承和发展必须通过物质载体。

5、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 × )

点拨: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6、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因此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 × )

点拨: 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文化可能超前也可能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7、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 × )

点拨: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是经济和科技实力。

8、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 × )

点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但不能“直接”转化。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41、处在较好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 × )

点拨: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处在较好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但不是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2、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不同,因此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 × )

点拨: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但不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每个人接受文化的影响都是消极被动的、无目的的。

( × )

点拨:文化对人的影响虽然是无形的、不知不觉的,但人们接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不都是消极被动的、无目的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4、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 × )

点拨: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深远持久是难以抹去、难以改变,但不是不能改变、永久不变。

5、积极参加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 × )

点拨: 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6、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 )

点拨: 文化有优秀与落后、健康与腐朽之分,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7、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决定作用。

( × )

点拨: 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不能说起决定作用。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51、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 × )

点拨: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注意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对应的内容不能混淆。

2、文化多样性等同于文化多元化。

( × )

点拨: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从文化的表现形式来说的,即人类文化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文化多元化主要是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上说的,各种文化中既有优秀文化,又有落后、腐朽文化。我们要提倡文化多样性,反对文化多元化。

3、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 × )

点拨: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步的重要动力。 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生产,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实践。

4、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志,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 × )

点拨: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志是正确的,但民族文化不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5、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和认同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 × )

点拨: 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对其他民族文化,要尊重但不一定要认同。

6、尊重文化多样性,要遵循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 × )

点拨: 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尊重文化多样性,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或者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但文化有先进与落后、健康与腐朽之分,因此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不等于各种文化一律平等。

7、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 × )

点拨: 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非主要途径。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有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 注意区分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文化传播的手段。

8、大众传媒的发展将会促使旧的传媒的消失。

点拨: 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9、文化交流有助于减少文化差异。

第5篇:各民族文化交融范文

关键词: 跨文化理念 多元文化 民族教育

一、跨文化与跨文化理念

跨文化是一种动态性的概念,指的是文化团体间的互动关系,主张对话交流和相互尊重。

跨文化理念的核心价值是接受并欣赏文化差异;尊重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各文化均有其特性,应相互尊重、相互学习;非主流文化也应受到应有的重视。跨文化理念超越了多元文化观,主要关注多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是促进各种文化在社会中平等交融的一种动态过程,使来自不同文化的学生能够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相互学习。

二、跨文化理念关照下民族教育意义的构建

(一)促进人类群体交流合作的民族教育文化使命

跨文化理念视域下的民族教育的首要选择,是将目标指向促进人类各群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当下世界性的跨文化图景之下,任何文化都不可能倚靠人为的或先天的文化壁垒而孤立地与世隔绝,面临的是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交流与沟通。学校教育中对这一文化使命的渗透便是从目标、内容、途径做出相应的设计。例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力,即塑造学生在跨文化图景下关于多种文化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观念、知识和技能[1]。

(二)传统与现代相融共生的民族教育文化选择

美国学者沃尔特认为,没有接受本族文化教育的学生固然可能产生疏远感和无根感,但缺少主流文化教育的学生将会失去许多经济、政治和社会性的机会[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中指出:“如果各国想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他们就必须清楚他们过去是谁,现在如何,最后想要变成什么样子,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他们的未来。每一个民族都有它的根,它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渊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历史蒙昧时期,每一个社会都要尊重它的传统。一个民族必须了解自己的价值系统、信仰和其他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对于各民族成员认识自己、彼此相互交流至关重要。”[3]因此,在跨文化理念视域下,必须关注民族教育的民族性、地域性及面临文化选择时的矛盾性和双重性,强调客观、辩证地对待自己的文化,强调传统文化在特定文化语境下的新发展[4]。

三、跨文化理念下课程体系资源开发

跨文化理念下课程体系构建以尊重各民族文化平等为基准,有目标地实施平等教育,将跨文化理念作为一种指导思想运用到民族文化课程构建中,使学生获得学业上的平等机会,满足所有学生发展的需求。

首先,大力开发民族文化课程。民族文化课程的开发要拓宽视野,不要局限于现有单一的民族文化课程。高校可以开办少数民族大学生感兴趣的民族语课程、民族体育课程、民族手工艺术课程等选修课程,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学习需求。

其次,丰富民族文化课程内容。民族文化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在吸收主流文化和国外先进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区域化的改革和创新,并突出本地区的民族特色,如在民族历史、文学、体育、艺术、美术和音乐等课程中融入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内容,体现民族语言、风俗、服饰、饮食、艺术特色,丰富民族文化课程的内容。

最后,民族文化课程开发和内容选择要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兴趣,适应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环境和民族地区的发展需要,同时要分析目前民族高等教育的成本与效益、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等,让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看到希望的曙光。

四、学校教育与学校外教育联动的制度变革

民族教育除了现代的、制度化的民族学校教育外,还大量存在其他种类的教育形态。这些不同类型的教育形态与民族生活融为一体,在民族教育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至今仍然对民族人才的培养、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产生着深远的、不可替代的影响。不少民族早在现代民族学校教育系统创立、推行之前就有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传承和创造这些文化只能是与其民族文化相适应的民族教育。[5]所以,民族教育具有与普通教育相同的基本要求和育人目标,但同时具有更为宽泛的领域及不同的特殊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当前许多挂牌的民族学校,名义上是民族学校,但除了在办学经费上有相应的政策倾斜外,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民族学校培养民族人才的真正内涵。调查发现,在西部的一些民族学校,虽有少数学校补充了部分乡土教材作为教学内容,但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相关的内容却并未被纳入学校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如何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如何体现民族特色,如何实现服务当地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是当下民族教育发展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由此,提出跨文化理念视域下的民族教育发展,就是要构建一个和谐的、多元共生的空间场域,一个有助于系统内部各因素互动与整合的教育环境。民族教育这个环境的和谐,包括教育自身的和谐,即教育内部各要素如课程、教师、学生、校园文化之间的和谐。具体而言,跨文化理念视野下的民族教育应充分认识到各民族的传统教育习俗,对其在当代的文化价值与教育功能展开深入的研究,并纳入现代学校教育体系,寻找出一种传统与现代对接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孙杰远,徐莉.人类学视野下的教育自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6.

[2]陈时见,朱利霞.一元与多元:论课程的两难文化选择[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34.

第6篇:各民族文化交融范文

青海多元民俗文化中蕴含着极其丰厚的精神内涵,其中包含着许多有积极意义的思想观念,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就青藏高原多元文化这一整体而言,善、慈悲和爱是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和儒释道三大民俗文化圈中最主要的精神内核。与人为善、与自然为善是青海各民族一直恪守的传统。

首先,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与特质。自然地理环境对民族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青海各民族生活在青藏高原,高原环境对青海民俗文化的特质和内涵及其表达产生了重要影响。自然环境的严酷使得高原上的人们对赖以生存的土地更加敬畏,更加珍爱。牧民将草原视为生存的根本,禁忌任何破坏草原的行为;农民将土地视为生存的根本,收获之时举行仪式,感谢土地的馈赠。人们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自然环境,在藏族的观念中,藏区处处是神山圣水,人们将这些赋予神性加以崇拜,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的自然神灵祭祀仪式和习俗,如转神山、神湖活动,生活在青海湖周边的蒙藏民族有祭祀青海湖的习俗。通过这样的习俗和仪式告诫人们,神山、圣水地域内为神圣之地,不得随意破坏和污染。蒙古族也将草原、土地视为地神之所在,禁忌任何对土地的不敬行为,每当牧民转场放牧时,一定会把生活留下的污迹打扫干净,受到破坏的草皮加以修复。土族每年的播种和收获时节举行仪式,祈祷神灵降福保佑,感谢自然的馈赠。撒拉族的“地震神话”故事告诫人们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从自然,人要和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任意破坏自然最终会受到惩罚,其习惯法中也明确规定禁止滥砍滥伐、滥捕滥杀,严禁一切污染水资源的行为。

高原生存的艰难使得高原上的人们对生命更加亲近和珍爱。把人、自然和一切生灵放在了同样重要的地位上,因而就不会对大自然无限度的索取,对动物无限度地杀戮。他们以对待神灵的情感敬畏和崇拜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形成了“敬天惜地”的自然观。这种对待自然的观念和态度对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环境,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多元文化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人与人、社会的和谐传统与特质。青海各民族普遍奉行艰苦朴素的生活方式,对物质财富追求相对淡薄,减少了人际交往中的利益之争,形成了互助、协作、和谐的道德风尚和社会文化氛围。如藏文化中普遍将“慈悲、善良、自谦、和平、尊人、义务、知足等作为做人的原则”,[2]藏传佛教“三因说”强调自然、神与人和谐相处,形成了宇宙万物统一性、同一性和整体性的认识论,随缘任运、顺从自然、知足安适、忍耐克制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出世的姿态,远离争名夺利、好斗争强、谋取认识富贵的恶习,而追求顺从、忍让、清贫的生活倾向”。[3]儒释道文化“都要求信众止恶从善,善于分辨善恶、是非、真假,从而保持身心清净;……要有平等、真诚、慈悲、宁静的心态和温和、善良、恭慎、节俭、礼让的五德气质,涤荡欲、憎恚、焦虑、不安、疑惑等心智方面的骚乱不净。”[4]伊斯兰文化中也有很明显的和谐理念和内涵,如“你们当亲爱近邻、远邻和伴侣”(古兰经4:36),要求信众以和平善意待人,要诚信、宽容,提倡与人为善、与邻为伴、以诚相待、公平相处等。这些直到今天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信念和教义不仅能净化人的心灵,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还是青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基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青海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互补互惠,形成了团结友好、互相帮助的良好传统。如在经济方式上,藏族、蒙古族以牧业生产为主,为高原居民提供了大量畜产品,汉族、土族以农业生产为主,补充了畜牧经济的天然不足,回族和撒拉族的商业经济则非常发达,他们奔波在高原各地,在牧业区和农业区之间互通有无,从而形成了高原特有的民族经济互补模式。如在循化地区,“撒拉族不足的粮食、柴草需要文都、道帏等地的藏族农业区和回民供应,而藏族需要的蔬菜、果品、茶、布、工艺品等则由撒拉族和另族转运过去,并将藏族牧业区的羊毛等畜产品转运到外地。”[5]在经济互补的过程中,各族人民缔结了深厚的友谊,形成了和谐共存的传统,这种优良传统是青海和谐社会构建的坚实的历史和社会基础。

青海是我国一个特殊的自然与人文区域,有着多民族和谐相处的悠久历史传统。正如班班多杰所言:“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结合部,北与西域、北方草原接壤,处于中原、、西域、北方草原民族四大文化圈的交融地带,历史上来自中原的汉文化、中亚的伊斯兰文化、蒙古高原的游牧文化与青藏高原的藏文化,在这里长期碰撞、交融,文化类型多种多样,且互相浸润、涵化,形成了‘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甚至我就是你,你就是我’的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亲缘关系,生动体现了多民族文化‘多元他者’、‘因缘和合’、‘和而不同’的相处原则。”[6]在多元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青海各民族人民在经济上互相依存、取长补短、互利互惠,在文化上互相交流、彼此交融、,形成了“和而不同”、“和睦相处”的和谐传统和特质。

二、青海多元民俗文化的重叠认同

文化认同主要是指各民族之间在文化上的相互理解和彼此沟通形成相互依赖,彼此尊重,形成“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之局面。青海多民族、多宗教影响下的多元民俗文化和而不同,和谐相处,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吸纳和采借,构成了青海民俗文化的多元认同网络。作为青海民俗文化载体的青海人,在多元民俗文化的场景中,其身份具有多重社会属性,如国家属性、民族属性、地域属性、宗教属性等,认同体系是重叠的。

首先,青海各民族的每个社会成员高度认同自己是中国人,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应超越于其他认同之上。每个民族对国家拥有强烈的情感和高度的责任心。其次,文化往往跟一定的区域相关,既是同一民族的人,分布在不同的地域也会形成不同的文化风格,对地域文化的认同就是地域认同。各民俗文化圈内的成员隶属于不同地区,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国家、家乡、故乡、出生地拥有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随着距离的越来越远体现的越来越强烈,认同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对故乡人和故乡文化情感也越来越浓烈。在世界范围内认同的是中国人,在全国范围内认同的是青海人,在青海范围内认同的是某个州县的人,在州县又认同的是某个乡村。这种认同的具体表现是对认同对象的成员及其文化的熟悉感、亲切感、安全感以及强烈的依赖感和归属感,人们在建立地域认同时往往会淡化甚至忽视民族归属、宗教归属等。再次,青海是多民族地区,族群认同是其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的成员对自己和他人的民族身份有着明确的认识和定位,在交往时会互相认定对方是什么民族,或强调自己是什么民族,会自觉不自觉地遵守本民族的禁忌,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并对各自的民族文化也有强烈的热爱感和自豪感。最后,青海作为多宗教地区,藏传佛教、伊斯兰教、汉传佛教、道教等宗教对青海各民族的影响较深,三大民俗文化圈内的各民族在共同的信仰基础上建立起了文化认同,如藏、土、蒙古及部分汉族对藏传佛教文化的认同和尊崇,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等对伊斯兰文化的认同和尊崇,汉、土族对道教和民间信仰的认同与尊崇,这种宗教认同加强了各民族间的联系和文化认同,如信仰同一宗教的民族,其相互通婚的比例较高,社会交往也较密切,反之,信仰藏传佛教与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之间的族际婚姻较为少见。

“从历史时期以来,河湟地区各民族间就结成了文化上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和互相吸收的多元多边的互动关系,这种文化互动与河湟地区共同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相随并产生了重要影响。”[7]青海各民族多元民俗文化的共生与融合体现在的吸纳与采借、饮食文化的兼容并蓄、服饰文化的取长补短、文化艺术的共有共享等多个方面。[8]青海各民族间形成的这种文化共生与融合现象是和谐社会关系建设的前提条件,有效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文化观的生动诠释。

三、青海多元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内聚力

文化凝聚力是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特定文化对共同体成员之间形成的统摄力、吸引力、感召力以及共同体成员之间形成的亲和力、向心力。文化凝聚力和内聚力是社会发展的巨大的潜在动力。文化凝聚力和内聚力能够塑造道德规范和进取向上的价值观。青海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凝聚着青海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青海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钟敬文先生说:共同的民俗信仰和习惯常默默地把跟别的成员的行为、心态牢牢地凝聚在一起,这是一种想象不到的、神秘的文化凝聚力。它不但要使朝夕生活、呼吸在一起的成员被那无形的纤绳捆束在一起,它也把现在活着的人和已逝去的先辈联结在一起,而且还把那些分散在世界各地五大洲的华人也团结在一起。

青海的多元民俗文化圈自形成以来,便具有规范社会群体、维系和凝聚社会群体成员的功能,具有较强的内聚力和向心力。首先,优秀民俗文化塑造道德规范和进取向上的价值取向。青海各民族的民间文学、传统曲艺、仪式礼仪等民俗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哲理、伦理、道德,是民众生活经验的积累和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些优秀文化传统在无形中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凝聚着人心,劝诫人们向善避恶、和睦相处,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向上进取的道德规范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传统节日民俗和共享文化事象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在全国性的节日中,各族人民的节日饮食、仪式、庆祝活动大同小异,大家在和谐统一的欢乐气氛中加深了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从而凝聚了人心,加强了团结。而在民族传统节日中,本民族成员们聚集在一起,膜拜同样的神灵,举行同样的仪式,展演自己民族的文化,无形中加强了民族内部的凝聚力。再次,优秀的民俗文化传统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如伊斯兰教文化圈内的回族、撒拉族、保安、东乡等民族,由于都信仰伊斯兰教,对彼此的认同感很强,凝聚力也很强。最后,优秀民俗文化增强社会的内聚力。过去,青海的民间组织较多,广大农村的许多村庄都是以宗族为核心发展起来的单姓村,宗族组织的势力较大,如撒拉族的“孔木散”,而以寺院和清真寺为核心的宗教组织影响也较大,如回族撒拉族的“者麻尔提”。此外,还有一些为举办社火或庙会而临时组织的民间组织和民间宗教组织,如汉族的火神会、土族的排头和嘛呢会等。这些民间组织不仅起着维系宗族、社区的社会秩序,规范和约束成员行为的作用,还加强了宗族、社区成员之间的交往与联系,强化了宗族和社区的凝聚力。

民俗文化既是社会生活的普遍存在,又是一种隐性的社会文化规范,它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规范、维系和凝聚社会群体成员的作用。文化“却像一只无形的手,无形中支配着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举止和心理意识,从衣食住行到婚丧嫁娶,从社会交往到精神信仰,人们都在不自觉地遵从着民俗的指令。”[9]民俗文化具有规范性和维系性,它对社会群体的“软控”是一种有力的深层控制,它对社会群体文化心理的维系更是根深蒂固的。

四、结语

第7篇:各民族文化交融范文

楚国是周代一个多民族的诸侯国。楚国从周成王时封国到战国末年秦灭楚的八百多年里,先后统治过的地方约占周王朝全部国土的二分之一左右,其范围大约包括今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六个省的全部,以及陕西、河南、山东、广东、广西、贵州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在这么辽阔的地域内,境内的族类相当复杂,蛮夷众多,而楚族只是楚国境内的主体民族之一。因此,不能把楚国与楚族的历史和文化完全等同。

楚人是祝融的后裔,这在《国语・郑语》和《史记・楚世家》中有明确的记载。如《国语・郑语》载祝融的后裔有八姓。“祝融八姓”说明此时祝融氏已形成八个氏族或部落,且分别有了各自的姓氏。据《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祝融的居地在郑(今河南新郑)。八姓中第六个叫季连,姓半,从此楚人的后代都以半为姓。以半为姓自季连始,标志着楚族的初步形成,因此季连与祝融一起,后来受到楚族子孙的祭祀与怀念。由于中原部落或部落集团之间的斗争日益激烈,季连后裔大约在夏代或商代前期被迫南迁。商末周初时,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楚族的首领鬻熊与众人合谋将之救出,成为周王朝的有功之臣。周成王时,鬻熊的曾孙熊绎被封为子爵,楚国正式成为诸侯国中的一员。随着楚族的不断繁衍壮大,他们在河南西南部和湖北北部一带披荆斩棘,开山垦地,艰苦创业。

楚族所建立的楚国后来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而且曾一度成为霸主,其雄厚力量的积聚得益于他们对南方的苦心经营。在楚国日益强大的过程中,居住在南方的南蛮、百越等民族,逐渐成为楚国的庶民,被列入楚国的户籍,成为楚国的被统治者。其间,免不了民族融合与同化的发生。

楚国对境内各民族平等相待的政策,使民族融合与同化的真正发生成为可能。在政治上,楚国统治者基本上采用了量才录用、任用蛮夷的政策。随着楚国的疆域不断扩大,新征服地区的各族“蛮夷”成为其境内的人民。由于楚国地广人稀,人口的增加满足了这方面的需求,因而楚国总体上是善待这些“蛮夷”的。这主要表现在楚国对待这些“蛮夷”采取了任用蛮夷、以夷制夷的政策上。如《左传》哀公十七年载,都国的观丁父和申国的彭仲爽被楚俘虏后,被任为军率或会尹,进而助楚“大启群蛮”。

在对待各民族传统文化方面,楚国基本上实行了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保留各民族传统文化的政策。楚人与各族的语言互相融合,形成了一种既不同于楚族语言,又不同于蛮夷话的“楚言”、“楚语”。楚人不仅说“楚言”,并且用“楚语”著书、写文章。“楚语”成为楚人与蛮夷各族思想文化交流和沟通的工具,为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

楚文化的形成本身吸收了长江南北众多的土著文化的营养,而文化的多源性主要由民族的多源性所决定。楚族的发展与汉族的发展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这就是与周边民族长期相处交融,如滚雪球般不断壮大。其中商周时期的苗蛮或南蛮,与楚的接触最多,其族人和文化因素融入和传人楚人及其文化的也较多。文化上楚文化受南蛮的影响最深,范围也最广,在宗教、生产、生活、风俗习惯、语言等方面均有较深的涉及,而以文学艺术方面最突出,如神话、诗歌、音乐、舞蹈、雕刻、绘画、工艺图案等。其中最典型的是开天辟地和女娲神话,多数神话学家认为这两个神话本是南蛮的神话,在楚与南蛮的文化交流中传给了楚人,后来楚人融入汉族后才得以广泛流传开来,成为中华民族关于宇宙起源的著名神话。境内的濮、百越、戎等民族的文化也是楚文化的重要来源,从考古所见的出土文物看,在楚文化的考古学遗存中,保留或吸收了大量各民族文化的因素或遗物。

总体而言,楚族起始于中原偏南之地,随着其居住地域和统治重心的南移,以其相对平等的民族政策和“海纳百川”的胸怀,接纳四方各族的人民,并融会了其文化。尤其是在楚国极盛时期,今华东、中南、西南的大部分省区,都受到楚的控制或羁縻。在这辽阔的地域内,几乎包括了当时南方的蛮、濮、越、戎等所有的民族。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楚实际上是中国南方各民族融合的中心,堪称当时民族联结和融合的一个典型。

二、为中华大一统奠基,为汉民族的形成输液

楚族不断向东、向南发展,扩大了楚国的疆域,为以后秦、汉统一天下铺平了道路。夏商时期南方地广人稀,楚人南下后通过兼并各周代封国和各原始部落氏族,使大量蛮夷成为楚国的庶民,经过长期繁衍,改变了地广人稀、人口不足的局面。并且帮助境内各族人民提高生产技术,改变社会生活,使蛮夷较快摆脱了落后状态,缩短了与中原人在经济和文化上的差距。

楚国灭亡后,楚人直接受到秦汉中央王朝的统治,加入到以汉族为中心的民族融合大潮中,最终为汉族所同化。但楚族与华夏或汉族的融合过程,却并非始自秦灭楚之时,而是在楚民族形成之初就已潜藏了这种趋势。

在楚族存在的大约七八百年甚至千年左右的时间里,其文化的分布范围大体上经历了从小到大又从大到小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楚族向外扩展融合蛮夷各族的过程,后一阶段则是楚族不断被融合到华夏族及后来的汉族的过程。楚族的渊源与中原民族有很大的关系,楚文华中本身包含有许多中原商、周文化的因素,因而较容易接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前面我们主要提到了南方土著文化对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其实楚文化的形成的发展,更多的是受到来自商周时期中原各地文化的影响和渗透。楚文化中的若干因素,早在楚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就已处于与中原文化交融的状态中,是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

楚文化本身形成和发展过程,是它融合南方各土著文化的过程,同时也是被中原文化影响和融合的过程。或者说,在中原文化向南的辐射中,楚文化刚好处于一个中介的位置,是中原文化扩大其影响的一个重要媒介。这为楚族最终融人汉族打下了基础。

楚国灭亡后,楚族并非就此消失,楚文化因素仍然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楚文化因素的最后消亡,才是楚民族最终融入汉族之时。秦灭楚后,广大地区的楚文化很快就和秦文化及其他文化混杂相处。到了汉代,楚文化又和逐渐形成的汉代文化相互影响,在这一过程中,楚文化终于逐渐消失了,而楚族也慢慢融入新形成的汉族之中。原楚地的文化虽然还带有不少地域性的特点,但这已非原来具有自身传统的楚文化的特点,而是各种文化经过新的综合而形成的。因此可以这样说,楚族及其文化是汉族及其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

第8篇:各民族文化交融范文

贵州处在川、滇、湘、桂之间,是西南民族流动的大走廊,也是古代南方的四大族系,即氐羌、苗瑶、百越、百濮四大族系的交汇地。之后,演变成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彝族、土家族、白族、瑶族等多个单一民族,他们都具有各自的文化传统,形成各自独特的文化特征。

在长期的民族迁徙过程中,氐羌民族自西向东发展,苗瑶民族自东向西移动,百越民族自南而北推进,濮人则四处迁徙,汉族主要是从北面和东北面进入贵州。各民族相互对流,互相穿插,形成“大杂居、小聚居”,“又杂居、又聚居”的分布状况。多种不同体系的文化在贵州各自发展,同时因地理环境都打上“山地文化”的特征,但历史、地理及民族分布诸种原因,各种文化在贵州都获得各自的发展空间,虽然互有交融,但往往是“融而未合”、“分而未化”。虽然汉文化在明代以来逐渐成为强势,但并未将其它民族完全“汉化”,呈现出“多元并存,共生共荣”的文化面貌。

在这样的文化空间里,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同时又兼通汉语或其它民族语言,譬如荔波瑶山的“白裤瑶”都说瑶话,但由于社会交往的需要,大都通汉语和布依语。贵州的汉语均属“西南官话”,以川方言为基础发生演变,黔东南、黔南一带的汉语,混杂了当地少数民族语音。春节本是汉族的节日,与若干少数民族的年节不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几百年时间内,贵州的少数民族也普遍都过春节,而在春节期间的活动又各有民族特点。过去把受汉文化影响较多的称为“熟苗”,把未受汉文化影响的称为“生苗”,虽然清代晚期以来,完全不受汉文化影响的苗族事实上已经鲜见。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前,许多传统民族文化仍然鲜活存在,近20年来由于物质文化传播与现代传媒文化知识体系改变,传统民族文化的改变速度加快。

贵州山川隔阻在古代影响着民族之间的交往,但地理环境的分割并不能完全阻止文化的交流,同一民族散布在许多地方,并不因此变成几种文化,例如苗族;两个不同的民族同住一地,而文化仍各具特征,例如在荔波县,瑶族与布依族错杂而居但文化不同。

历史上,贵州长期实现“土流并治”,对多元文化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黔西北,在历史上长期是彝族土司统治,彝文化在这里自然上升为主流,所以彝文经典,彝文碑刻及其他文化传统在这里相当丰富。黔西南布依族地区,直到民国年间,许多地方仍为“亭目”统治,布依文化在此大量保存。黔东南的黎平、从江、榕江三县,由于交通较为闭塞,“山侗款”制度盛行,侗文化的保存、发展比北部侗族更加典型。黔东南“苗疆腹地”,在清代雍正改土归流以前,长期处于“自治”状态,没有纳入流官管辖,苗族文化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在贵州,由于民族分布,地理环境与历史条件不同,出现了“十里不同风”的文化面貌。就某一文化而言,仿佛是大海中的一个孤岛,这种现象,在文化学上叫做“文化孤岛”。但就贵州全省而言,则是风格各异的“文化千岛”。

600年来的文化积淀

贵州是汉族移民较多的省区,明以来不断有移民进入。大体来说,汉族约占2/3,少数民族约占1/3。移民来自不同地区,带来了各地的地域文化。显出“五方杂处”、“风俗不同”。且因受邻省影响而互有差异。《黔南识略》曰:“介楚(两湖)之区,其民夸。介蜀(巴蜀)之区,其民果。介滇之区,其民鲁。介粤之区,其民蒙。”说明同属汉族,所受的文化影响都不一样。由于汉族移入的时间、地点不同,文化上也有差异。最突出的就是“屯堡文化”,它具有汉文化特征,更接近江南文化,在群体中长期传承,与后来进入的汉族颇多差异。“老巴子”在普安一带,他们是汉人,语言近乎湖南话,与周围的汉族有较大差别,故其语言形成了一个“方言岛”。近半个世纪以来,移民来自四面八方,文化虽渐交融,但有许多故乡的传统仍暗中在家里延续,同乡在一起还是说家乡话。

对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教育。明以前贵州的学校可谓是凤毛麟角。明代实现“治国以教化为本,教化以学校为先”的方针,把教育作为“敷训导民”的治边国策,从此儒学教育在贵州兴起。不但有官学、书院、农村中大量兴起的私塾,还有专门培训土司子弟的司学,吸收土司子弟进入国子监,对少数民族学生给予优惠待遇,这在贵州文化与智力开发上是一个重大的变化。

明清五百多年,汉文化不断传播。黔西北的彝文碑刻,大部分是彝汉合璧,彝族土司安贵荣、安国享都有相当文化基础,还能题字写诗。彝族的余氏家族形成了一个诗人群,从乾隆年间的安吉士开始,出现了余家齁、余珍、余昭,到清末民初的余若泉,都有诗集传世。明代水东土司宋昂、宋昱的诗选入《明诗综》,清代锦屏苗族作家龙绍钠有《亮川集》传世,侗戏的鼻祖吴文彩吸收汉文化创造了侗戏。水书中大量引入汉字,或反写,或倒书,以汉字记录水语。

汉文化传入贵州后,出现了两个文化高峰,一个是“阳明文化”,另一个是“沙滩文化”。王阳明的学说是在贵州形成的,“龙场悟道”成为王学的起点,他的教育思想基本上是在龙岗书院形成,他的首批弟子是贵州人,最先在贵阳讲述“知行合一”学说,并形成一个“黔中学派”,在中国儒学发展上形成一座高峰,对海内外有深远影响。清代中期以后,在遵义的沙滩出现了郑珍、莫友芝等文人群体,出现了黎庶昌这样的外交家,使沙滩成为儒学之乡、诗文之乡、书法之乡。贵州的多元文化当然也包括汉文化在贵州这块土地的发展与创造。“六千举人,七百进士”是贵州人才兴起的象征,这虽与文化发达地区比起来还有较大差距,但中原教育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而贵州仅用了五百年的时间,这不能不说是贵州文化教育昌盛的范例。

在贵州漫长的文化发展中,还有一些其他元素的注入:如元代蒙古族人的移入,明代回族的移入,清代蒙古族、回族、白族移入等。这些民族的到来,一方面带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深入贵州,另一方面又受到后来逐渐强大汉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以及其他本土民族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在贵州各地形成了多元文化的组成元素。

第9篇:各民族文化交融范文

【关键词】广西少数民族;艺术元素;创意产品;设计

一、前言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融合居住地区,有壮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等11个世居少数民族,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影响,培育了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为广西民族艺术文化的延展以及艺术创作的繁荣提供了宝贵源泉,如服饰文化、器乐文化、建筑文化、编织文化、陶瓷文化、节庆文化、礼俗文化等,都是广西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这些文化艺术元素可通过提炼、转换、设计与现代产品结合。

二、广西民族艺术元素的提炼与整合

在广西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民族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的融合是现代文化创意产品推陈出新的途径。如广西的铜鼓、绣球、壮锦、苗锦、侗锦等工艺文化元素和桂林山水、龙胜梯田、花山壁画、程阳风雨桥、三江侗寨、黄洛瑶寨、融水苗寨、吊脚楼等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以及苗族芦笙踩堂、傩舞表演、侗族吹木叶等民俗活动,这些有形和无形的民族艺术元素形成了丰厚的现代文创产品设计的源泉。

(一)广西民族艺术元素的纹饰

广西少数民族的纹饰大致可分为几何形纹饰、植物形纹饰、动物形纹饰、人物形纹饰。几何形纹饰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其特点都是以点、线、面组成的三角形、菱形、圆形、多边形、八角形、方格形等具有较为严谨结构和布局的本民族特色的纹样。植物形纹饰的装饰性较强,有树纹、果纹、八角花、太阳花、荷花等图形。这些植物纹饰通过简洁的艺术表现手法,多以线条构成,蕴含着吉祥幸福的寓意。动物形纹饰多选取与农耕生活密切相关的鸟、兽、鱼、蛙、虫等为原型。如壮锦的龙凤纹、凤穿牡丹、双龙抱珠、蝴蝶朝花等;苗族服饰的龙纹、牛旋纹,铜鼓上的蛙纹以及婴儿襁褓中的“蝴蝶妈妈”图案等。人物形纹饰中以关公、八仙、财神、寿星、麻姑、观音等图形为主,表现祥瑞之意,而广西花山岩画中的人物形象和广西铜鼓中出现的羽人纹则以比较简洁的形象塑造。

(二)广西民族艺术元素的色彩

广西民族艺术元素的色彩特征主要体现在服饰上。其大胆的色彩应用,色相、明度、纯度上的强烈对比,突显了色彩特殊的艺术效果。如壮族多喜重彩,以红、黄、蓝、绿为基本色,其余是补色,对比鲜明强烈,体现出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充满热烈、开朗的民族格调。《广西通志》载:“壮锦各州县出,壮人爱彩,凡衣裙巾被之属莫不取五色绒,杂以织布为花鸟状,远观颇工巧炫丽,近视而粗,壮人贵之。”

(三)广西民族艺g元素的造型

广西民族元素的造型多样、类型丰富,在建筑、乐器、服饰、农事用品等方面都有特色,如程阳风雨桥、侗寨吊脚楼以及贺州围屋的建筑特征等都带有独特的本民族的文化烙印。将这些元素进行延展设计与应用,打造广西特色旅游文化市场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对广西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具有开拓创新的意义。

(四)广西民族艺术元素的材质

广西由于历史上的诸多原因形成了民族文化在一定时期内相对静态的发展,许多少数民族在衣食住行方面仍保留较为传统的习俗。这些习俗也同时体现在所采用的材质上,如罗城仫佬族手工织染的土布、融水苗族制作的亮布都是通过自种、自采、自织、自染、自晒等繁琐的工艺生产出来的,具有较高的手工艺价值。在建筑方面,广西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多就地取材,采用本地生产的竹、木等材料。在日常使用的物品和乐器中也多采用经济且随手可得的竹、木、石、藤、草等材料。因此,将现代创新理念与原生态的材质交融既现代又不失民族文化特色同时再现民族文化的本真,将材质作为文创产品的研究不失为一条创新之路。

三、广西民族艺术元素的创新与延续

创意产业的产生和实现离不开特定的资源平台,广西本土丰厚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为创意产品的开发提供了资本和动力,最直接的观念就是“物尽其用”,将本土资源作为所开发产品内容的决定因素。桂林的山水,春秋战国时期广西先民在左江沿岸创作的崖壁画,汉代前创造的大铜鼓以及古朴典雅、可避湿热、防蛇兽侵害的干栏建筑等,成为广西的文化代表;明代的真武阁及三江侗族程阳风雨桥、鼓楼均具有很高的科学、艺术价值;广西素有“歌海”之称,主要有壮族的三月三歌圩以及绣球、瑶族的达努节、苗族的踩花山和芦笙节、仫佬族的走坡节、侗族的花炮节等。这些自然地理资源和民间文化资源通过长期融合形成了具有固态文化形态表征的广西文化艺术形式,如不同民族的服饰、建筑、器物等具体形态和客观形态,这些形态也正是创意产品设计的源泉和动力。

英国学者,被称为“创意产业之父”的约翰・霍金斯提出的“创意生态”概念为“创意生态是指某地的社会群体享有充裕的本土资源,并且有目的性地相互影响、产生新的创意。创意生态有四个可测量的指标,即交换、差异化、学习和改编,它是创意经济的摇篮,如所有摇篮一样需要用心呵护。”广西拥有丰富的创意生态基础和背景,大量的各民族文化保留传承下来的动态或静态资源都保持着纯朴的面貌,在饮食、服饰、居住、节日、礼俗方面都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中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和桥是广西民族文化的四绝。这四绝中所延展出的服饰文化、建筑文化、乐器文化、器物文化及工艺都为现代创意产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作为创意产品开发的主体,洞悉广西各个少数民族文化中所具有的以实物形式展示的文化形态和价值张力才能为广西民族艺术元素的创新与延续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

在本土文化体系中,强调本土文化的重要性才能在现代信息技术和全球经济趋同化的时代境域中突显本土文化的特殊价值。以广西苗族头饰、颈饰为基本造型,结合所创作的中国剪纸艺术《溪・梳》系列梳子作品,设计师团队紧抓苗族银饰的大银角造型和项圈特征,将具有浓厚民族文化特征的饰物与石榴、莲子、鸳鸯这些寓意吉祥如意、多子多福、幸福美满的传统图形与借鉴剪纸的艺术表现形式相结合,材质上选取绿檀木、鸡翅木等上等木材,着力设计出蕴含温厚浓郁婚庆文化的喜梳。这一系列设计抓住了广西苗族银饰文化的造型核心,将平面造型、立体造型、材质选用进行极好的综合创意设计,也获得了2016年广西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的一等奖。在2016年第三届“博物馆・美与时尚”民族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中,作品《花山壁语》以广西花山岩画上的人物、动物、器物为设计元素,将拙朴的造型与木材结合,设计出一系列软装饰品、墙饰、杯垫、标签架、屏风、挂钟等产品,这些创意产品为营造家居环境的文化氛围以及对花山文化的传播起到了极好的宣传推广作用,此系列作品荣获本次大赛金奖。

结语

广西民族艺术为现代广西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厚实的文化基础和取之不竭的创意源泉,为生长于广西本土及对广西民族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设计师及团队提供了无限的创作可能,为广西本土文化的传播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更为创意产业市场产品的艺术化、多样化、趣味化、本土化的可持续发展创新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