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启发式教学思想范文

启发式教学思想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启发式教学思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启发式教学思想

第1篇:启发式教学思想范文

一、初中思想政治课启发式教学法的含义

初中思想政治课启发式教学法是指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有关思想政治课的问题。

二、思想政治课启发式教学法的特点

第一,以学生主动性学习为主,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政治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教师要扮演好“导演”的角色,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讲到七年级第三课《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时,教师不能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什么”,而是让学生先看书,然后分组讨论并得出答案。

第二,重视学生对课文中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如何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首先,教师要发展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如果学生的思维能力强,那么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也会很强。其次,要鼓励学生运用课本知识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利于促进他们对思想政治课知识点的重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受教育与启发。

第三,重视学生对课堂练习的训练。有的教师在教学时,想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来教学。可是由于目标不明确,时间分配不合理,结果一节课下来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更谈不上写课堂作业。在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的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能写适量的课堂作业,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最终让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更加得心应手。

三、如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启发式教学

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自主预习。自主预习就是教师根据教材通俗易懂的特点,要求学生利用5―8分钟时间认真阅读教材,从中悟出道理,懂得这节课主要讲什么问题,并能列出3―5个知识点。例如:在讲七年级《身边的诱惑》这节课时,先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内容,并能悟出这节课主要讲的道理是:我们身边存在金钱、游戏机、黄赌毒与的诱惑,中学生要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然后经过教师的引导,能提出以下三个问题:(1)金钱诱惑的两面性。(2)游戏机诱惑的两面性。(3)黄赌毒与诱惑的危害。学生通过自主预习,既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二,提高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分析与归纳就是指教师在讲解时要依据教材内容,分析典型事例,启迪学生认真思考问题,并能归纳出教材中的知识点。例如在讲七年级《身边的诱惑》这节课时,教师一定要启发学生分析“黄赌毒与等不良诱惑的危害表现在哪里”,并通过讨论得出结论:(1)吸毒危害人的身体健康,浪费钱财,还有可能让人陷入违法犯罪的深渊。(2)赌博严重影响学习和人际关系,还容易诱发违法犯罪。(3)“黄”(不健康信息)侵蚀人的肌体,毒害人的精神。(4)是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毒瘤。总之,黄赌毒与等不良诱惑的危害表现集中为“都是有危害的,没有一点好处”。通过分析与归纳,必然引起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浓厚兴趣,从而提高他们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第三,让学生的价值观升华。价值观升华就是通过对某一节课的学习,在价值观方面我们有什么收获,或者悟出怎样的人生道理,并且能够谈谈今后的打算。学生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思想政治课启发式教学法的最高境界。我们初中思想政治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学以致用,价值观升华,学会做人的道理”。例如:在讲九年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节课时,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分析与归纳以后,教师就要启发他们,让他们的价值观升华。本人认为,既然学生经过自主预习、对问题分析与归纳以后,已经基本上掌握这节课的知识点了,接下来教师就要启发学生去思考:面对伟大的民族精神,在价值观方面我们有什么启示?学生接下来会进一步去回答这个问题,他们的价值观得到升华,又学会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四、思想政治课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初中生具有强烈好奇心,如果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或者用事例去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更能吸引学生去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

第二,有利于促进教师对先进教学理论的学习。有的教师上课时喜欢滔滔不绝地“满堂灌”,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来讲授,结果学生不喜欢又听不懂。目前,启发式教学法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之一。本人从教多年发现,启发式教学法要求我们教师要多学先进理论,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这样才能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第2篇:启发式教学思想范文

一、启发式教学的内涵

所谓启发式教学是指能指导、引导、启示、激发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学习和思考及主动实践的教学。新课程改革在很多方面都体现了启发式教学方法的特点。如新课程认为教师教的本质在于引导,而引导实质上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启发;同时,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并非仅仅是教师教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学习态度和兴趣的过程;另外,新课程十分强调实行教学民主,倡导建立和形成一种新型师生关系等。所有这些,都是与启发式教学的精神实质相一致的。虽然新课程没有对教学方法做出明确规定,但我们可以理解新课程把启发式作为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各种教学方法改革所追求的主要目标。

二、初中思品启发式教学的策略

1.把启发式教学放在提高国民素质的高度认识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普遍存在人们过分相信教师的作用,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把教学思想提升到提高能力和传授知识相结合的高度。这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学生的片面发展。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政治教师需要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塑造学生人格,重视启发式教学。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要从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出发,把启发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指导思想,让这种思想和方法贯穿于素质教育的始终,全面强化教学效果。特别是广大一线政治教师应该不断加深对启发式教学的理解,高度认识启发式教学的重要作用和价值,积极大胆地进行启发式教学探索,实施启发式教学,弘扬启发式教学思想,使启发式教学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能够紧随时代节拍,永远生机勃勃。

2.创设多种积极的情境

创设多种积极情境,就等于为学生的自主学习铺设好了一半道路,促使学生对整个过程都充满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整个过程。可通过文字材料、故事、笑话、音乐、漫画、表演小品、电影故事、电教多媒体等手段,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中,在心理上创设一种由此而发出来的主观情境。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由静态到动态,变平面为立体,促使学生形成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求知欲。比如让学生欣赏美的同时,教学目标在不知不觉中实现。长期的应试教育使美被排斥在政治教学之外,本来应该是在真情实感中孕育的道德感,却成为生硬的道德理论的探讨,感觉、顿悟、欣赏、感动的过程被简单的训练代替了。思想品德课本应是感受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反而造成对生命的压抑。所以我们可在教学中,使学生感觉美、欣赏美,以激发他们激情和灵性,分辨真伪、美丑,获得思想启迪,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塑造健全人格。

教材仅用简短的一句话就概括了人格尊严权的内容,理论性极强。如果不对其内容进行具体的情境体验,那么这一知识不仅枯燥乏味,而且学生无法理解掌握。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易于学生理解掌握,讲授过程中,笔者创设了很多情境。以误认为超市小偷强行搜身为例分析人生自由权,以未经明星本人授权同意便使用其头像作为产品广告代言为例分析肖像权等。

3.选择能启发学生思维的具体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1)提问启发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是同解决问题相联系的。传授知识要善于同设疑、解疑相结合,让学生从问题中发现问题,激发他们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提出一些需要思考、探究并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以为学生的积极思维创造条件。提问时,要考虑问题的答案避免单一性,最好具有多向性,使学生对解决问题有可能提出新见解,热亲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2)诱导启发

当学生的积极思维被调动起来,敢于提出问题之后,如果遇到思维障碍,则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由此及彼的“联想”,就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能力。

(3)直观启发

启方式教学遵循人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规律,而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前提就是要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所以,要想让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对材料的掌握基础上抽象出应得结论,就需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比如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积极进行思维活动。

(4)情感启发

思想品德课教学担负的不仅是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提高觉悟的任务,还要启发学生的情感,从而达到铸造信念的目的。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思想政治课教学要达到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其本身就蕴含深厚的情感因素,通过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能进一步增强学生思维的自觉性,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达到认知目标。

三、启发式教学中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我尽量避免做裁判,只给学生一个标准答案或直接提出答案,而是设法让学生去阅读,去思考,去探素,结论让学生说出。如果学生的想法离奇或错误,则会面带微笑,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师生间互相尊重、理解和信任。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便是情感场,教师愉快幽默,面带微笑,亲切和蔼地与学生交流,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师生间没有心理距离,教学就先成功了一半。

2.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

第3篇:启发式教学思想范文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 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考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任何教学方法的研究都离不开“启发”。这种方法作为一种优良的教学理念,无论在国内国外,都备受历代教育家们所推崇,尽管启发式教学意义重大,但是在多年的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用强制灌输的手段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至今仍然占据一定的市场,部分教师对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性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再者,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素质教育思想的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启发式教学已不再局限于原来意义上的学生被动式的启发,而是通过教师的“启”,打开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能主动、自觉、积极地接受知识。本选题正是基于上述思考,通过对启发式教学模式系统的研究,给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一些借鉴和思考。

1 为什么要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启发式教学

“启发”一词来源于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隐含了深刻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启发式教学”可以概括为: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以高超精湛的教学艺术适时而巧妙地启迪诱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学会动脑思考和语言表达,生动活泼轻松愉快地获得发展。启发式教学应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

(1)启发式教学是由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殊规律决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正规的课堂教学活动离不开在课堂上对教材内容的系统讲授,这种教授就是一种典型的理论灌输方式,这也是系统性学习思想体系的一种必需的教学方式,但是对于一些抽象的理论,教师可以采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讲授方式使学生逐步树立世界观、价值观和分析方法来解决问题,提升自身的思想觉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实行启发式教学时克服“注入式”教学弊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迫切需要。由于部分政治教师对启发式教学的理论和特质研究不深,技术驾驭能力不强等原因,许多政治教师在当前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仍然喜欢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消极情绪和厌学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注入式”教学方法造成的,而启发式教学方法从认识基础、认识主体,教学效果等方面与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着较大差异,启发式教学注重教书育人和提高学生素质,更能促进学生消化所学知识并使之向能力转化。

(3)启发式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基础。启发式教学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其学习潜能,培养其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的教学方法。它无固定的操作程序和环节,基本思想渗透在具体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中,与其他方法相辅相成,实现教学的目的要求。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要求学生能在教师的启发之下做到“温故知新”、“举一反三”,学生的学习活动应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能动的认识活动,教师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传统经验都值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运用和发扬。

2 如何优化启发式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运用

2.1 授受关系最优化,为实施启发式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

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营造良好教学关系的重要条件。心理学实验证明,告诉人们一个观点和亲身参与形成一种观点,其效果是不一样的。后者比前者更容易为人接受。在学生心中,教学内容并非是他亲身感知的,而是别人看到、听到和想到的,传播又经常是单向的,他只是接受,对传播难免会保持着一种“警觉”。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警觉”往往就会进一步强化,甚至对之产生怀疑、回避或排斥。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就是缓解或冲淡这种“警觉”的重要方法之一,师生之间融洽的关系是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个基本条件,师生关系越融洽,越有利于启发式教学的成功实施。

2.2 要把握启发式教学的实质

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一些教师拘泥于形式上的提问,把启发式教学等同于问答式,将简单提问视为启发;启发的面窄,缺乏针对性和普遍性;在启发的过程中,总是试图将学生引入教师预设的结论中,甚至不重视学生思维能力过程的培养等等。这样的教学就不能被视为启发式,所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必须始终把握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正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问题就能使教学质量获得大幅度提升。

2.3 根据教师自身素质选择合适的启发式教学

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对启发式教学的开展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离开了教师的活动,学习也就成为了绝对意义上的自学,不同的教师擅长的教学方法各有不同,教师要根据自身素质的差异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自身性格和气质差异来看,内向的老师可以选择演示法、案例分析法等,外向的老师可以选择谈话法、活动教学法等;从自身特长和优势角度来看,有数学功底的老师可以运用演算法、逻辑推理法来启发学生,有美术天赋的老师可以运用漫画法作为优选方法,要想启发式教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不同教师的特点是需要考虑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2.4 立足现实,引导体验感悟

生活是道德的基础。只有根植于生活之中,学生对道德问题的认识才会觉得真实;只有把德育放到现实的生活情境中,才能让学生感到它与自己密切相关,才愿自觉去反省自己或思考他人的行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围绕学生的现实生活情境提出问题,还可以通过引入故事寓言、时事热点提出问题。把学生引入与实际联系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置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思维,引发感悟,提高德育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石云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史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11).

[2] 刘丽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接受论[M].人民出版社,2009(6).

[3] 刘素芬.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衔接——以大、中学校衔接为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

第4篇:启发式教学思想范文

自学思考题的设计应注意三点:

1.自学思考题的设置应指导学生对新旧知识、前后知识内在联系进行思考,以便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知识的学科体系,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网络,理顺体系结构。

2.自学思考题的设置应抓住难点,突出重点。新教材在理论知识的讲述上往往将知识点置于夹叙夹议之中,置于正文和辅助资料之中。自学思考题应在宏观上注意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分析,引导学生对重点知识进行强化,对难点问题进行突破。

3.自学思考题的设置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一是培养学生说明问题和理论论证的能力;二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进行高二年级的“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教学时,我预设了如下的自学思考题:①当今世界的主题是什么?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判断?③这种判断的意义是什么?④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⑤对和平与发展问题的辩证认识?⑥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是什么?⑦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⑧中国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中的政策和主张是什么?这些自学思考题在实际教学中为学生自学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二、学生自学

首先,通过自学思考题引导学生泛读。注意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使学生从宏观上了解应该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它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其次,深入阅读。以自学思考题为指向,让学生找出知识点之间的层次关系,使学生既能把握教材的主干,又不忽略教材的枝叶。再次,完成自学思考题。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力争独立解决。对较难的问题,可作为下个讨论交流环节的重点。

三、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有两种形式:一是阅读过程中的小范围交流。如学生对教材中的个别词句,涉及其他学科的概念等,这一般不需教师指导,学生小范围的讨论可以解决问题;二是对教材中的基本观点的不同理解引起的全班范围的讨论交流。这种大范围的交流,教师一定要针对所学内容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辩论、争论,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并及时记录研讨成果。在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引导学生讨论的方向,使讨论向正确的方向迈进;二是注意聆听,特别要对学生一些有问题的发言进行思考,及时引导辩论,如果还不能解决,应在启发指导环节做好启发,使问题得以解决。

四、启发指导

自学启发式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首要目标,但教师的启发指导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学中,教师的启发指导应做到以下两点:一是为学生解疑释惑。例如,在学习“人生价值”一节时,教材是这样解释价值的:价值是个含义广泛的范畴,它既是经济范畴,又是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的范畴。对于高二学生来说,对价值概念的理解当然会联系到经济学的价值概念。而哲学上的价值概念和经济学上的价值概念的关系,是近年来讨论的焦点之一。教学中我除了向学生介绍各种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观点外,还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通过启发诱导让学生选择正确的较为合理的观点,做到既锻炼学生学习和甄别的能力,又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双重目的。二是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堂以及教材实际,不失时机地进行启发,使每个学生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五、练结练习题的设计应遵循以下三原则:

1.巩固知识。

知识的系统巩固,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习新知识时,有目的地联系已学过的知识,把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知识系统中去;二是新知识学习之后,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和运用,从而巩固新知识。

2.加强思想教育。

叶圣陶先生在《读书和受教育》一文中指出:“学生读课本并非目的,真正懂得事物,真正明白道理,真正实践好行为,才是目的。”因此,课后练习题要尽量联系学生的思想症结和改革开放的事实,促进学生将知识内化为坚定信念,外化为文明行为。

3.提升能力。

第5篇:启发式教学思想范文

(一)顺其自然的“个性之教”

在《马蹄》篇里,庄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马的本性原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它们饿则食草,渴则饮水,喜则交颈相糜,怒则分背相踢。然而,硬给它们戴上笼头、衔辔等束缚它们的东西,它们就会奋力反抗,不愿驯服。这就是说,违背了马的本性,最终只会让马失去活力,成为只知埋头拉车的马,而不再成为千里马。这个故事的寓意在于告诉大家,不要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去规劝教诲别人,要注重受教育者(客体)的个性特点,即要尊重教育对象的内在本性,重视其内在需要,激发其内在思悟,发挥其内在潜能。人们普遍认为,伯乐不仅善于识马而且也善于治马,但庄子并不这样看。他认为,伯乐治马无非是以人的意愿对马进行一些控制、约束、惩罚和规范。比如“烧之,剔之,刻之,雒之”,“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等等,这些方法虽然对马有一定的规训作用,但是以马的牺牲为代价的,即使侥幸活下来的也已经改变了真性情。在庄子看来,伯乐不仅不是善治,而且是对马的彻底伤害。由此可见,庄子是反对不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而去强行规劝的,并且认为这样做是对受教育者的一种伤害。庄子还认为,世界是差异多样化的,就像是鸭子的腿虽短,你要把它加长,鸭子就会感到忧伤,而鹤的腿很长,你要把它弄短,那鹤也会感到悲伤。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截长续短,让它们的腿变成同样的长度。如果把庄子这种观念推及到道德教育,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一相情愿地把所谓的仁义之知毫无差别地强加给所有的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并存在个体差异,如果强行进行规劝,不仅会造成对他人的伤害,而且也达不到让人满意的效果。

(二)返璞归真的“无为之教”

庄子认为,人类之初和人生之初,人与道德是一体的或同一的,人性和社会都不存在问题,没有所谓的仁义道德。仁慈爱人之心就依附在人性的自然里面,人人都在道的境界,没有是非善恶的概念,更没有什么所谓的道德观念,有的只是人们发自内心自然而然的道德感。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精神世界受到冲击,开始受到各种诱惑,逐渐背离了道德,丧失了自然之性,再加上圣贤采取了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引起天下之人竞相追名逐利,导致世风日下不可收拾。所以,庄子认为,道德的培养过程,就是“净除心垢”的过程,一旦心垢清除干净,心性就能重新恢复到大道的状态。因为心性本来就来自大道,与大道是同一体的,只因受到世俗名利的污染,人才与大道越来越疏远了,所以,庄子提倡无为之教、天地合德、返璞归真。庄子在《庄子•养生主》里这样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的意思是,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以有生之年,孜孜向外求知,永远得不到真正的认识。那么,如何才能获得真知即“道”呢?他认为,由于“道”内在于人而存在,且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而要“体道”“悟道”“得道”,不能使耳目心知向外求知,应处在一种无为的状态,这样才能返回到自己的心灵,回到人类最初素朴的状态。“道”是宇宙万物产生的本原,其主要特征是“自然”和“无为”,所以,人们行事也应该“自然”、“无为”。“自然”就是不需借助外力,使事物顺乎其本性、自然而然地发展,否则,“亲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无为”是指应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人为强求,要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应该“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

(三)感悟为主的“不言之教”

庄子在《德充符》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鲁国的王骀,年轻时犯法,受刖刑被斩去一脚,是个独脚人。他以讲学为生,跟他学习的学生同孔子的学生一样多。他立不施教,坐不议论,可学生还说收获很大,都说是空虚而来,实德而归。这位独脚教授的魅力到底来自哪里呢?在王骀看来,天地虽大,只是他的房子罢了;万物虽多,只是他的日用品罢了。对他而言,肉体不过是灵魂的寄放处,五官不过是肉体的装饰品。所以读书人都围着王骀,在王骀那里找到了归宿,不再茫然追逐。这个故事表达了庄子的主张,庄子推崇的是以感悟为主的不言之教。所谓不言之教,就是不用言语进行说服劝导、而是让受教育者潜移默化发生改变的一种教育方式。具体来说就是教育者以身作则,以自身的良好行为给教育对象树立榜样,通过身教来体现教育要求,使教育对象得到启示,在不经意之间接受所要传输的思想道德的德育方法。因为真正的有德之人由于自身具备了美德,自己的行为本身就是对受教育者的一种启示、激励,因此不需要通过说教,而受教育者自然可以从他身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庄子认为,不言的态度才是符合道德的态度,道德与说教是互相矛盾的。那些终其一生都在喋喋不休地进行道德说教的人,由于并没有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教育效果,说了也等于白说;而那些真正的有德之人可能一生从来没有对人进行过道德的说教,但是其自身的行为是道德的,行为本身已经把什么都讲清楚了。受教育者自然而然可以从他的行为领悟到什么是道德,从而在他身上学习到真正的道德。

二、目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分析

目前,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林林总总,但归纳起来无外乎三类:道德知识传授、道德行为奖惩、道德榜样作用,其中以道德知识的传授为主要的方法。道德知识传授主要指在学校、在课堂,由教师以及教辅人员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方面的教授以及灌输。而道德行为奖惩主要是对学生道德行为的正确与错误做出明确的评价,对合乎道德的行为进行奖励,对违背道德的行为进行处罚。道德榜样的作用,则是通过一个具体先进的人物,以他的高尚品德、良好行为和卓越行为为榜样,以此去引导和激励大家去效仿、去追随。

(一)道德知识的传授

从目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来看,这三种方式的效果似乎都不太理想。对于道德知识的传授,老师该讲的也讲了,可以说是苦口婆心,而学生大都明白这些道理,但反观其实际行动,往往是言行不一的。这是因为,我们的道德教育方法关注的是道德知识的传授与灌输,忽略了道德的体验性和实践性。这种教育方法正好跟庄子所提倡的以感悟为主的“不言之教”思想相悖。另一方面,当我们的道德知识面对当今社会多元的价值取向时,我们空洞的理想较多,合理的利益太少,强调方向感,缺乏可行性,因此,在具体解决学生们所遇到的现实生活问题时常常显得苍白无力,从而导致大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还算可以,但在具体的社会现实面前,言行分离的情况却相当普遍。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是否可借鉴庄子的以感悟为主的“不言之教”思想,做一下反思,稍稍调整一下我们思维方式,以此来完善我们的教育方法呢?!

(二)道德行为的奖惩

在现实生活中,对道德行为奖惩,由于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与情境性,很难操作得当,因此效果也难尽如人意。比如惩罚,这个度就十分难以把握,因为每个学生由于成长的背景以及个体性格的差异,对其惩罚不太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样的惩罚,对某些学生来说,这个惩罚是无所谓的,你爱罚不罚,照样我行我素;而有些学生就会觉得太重,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有些甚至会给学生带来严重的、悲剧式的后果。另外,在对道德行为奖励的时候,有时会刻意渲染、强调道德行为接受者的弱势群体的地位和身份,让接受者意识到施予,从而让他们感受到强烈的不安,间接造成对接受者自尊心的伤害,从根本上讲这也是一种不道德。在这个问题上,庄子认为“形于外”的东西,就已经是不道德的了,更别说这种行为直接造成接受者自尊心受到伤害的问题了。庄子认为可取的态度是“无为”,“无为”并不是一般人理解的什么都不做,“无为”是指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人为强求,要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应该“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在庄子看来人与道本身就是合为一体的,只是因为世俗的引导、名利的诱惑,人们才离道越来越远。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净心除垢”,让人回归到自己的本真才是最好。这里,我们用庄子的“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这句话来解释为什么奖惩的教育作用收效甚微,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三)道德榜样的作用

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高尚的品德、模范的行为、卓越的成就影响受教育者的一种方法。这些示范和典型只要选择得当可以起到一定的鼓励、教育作用,但在具体操作中也发现由于榜样的树立从而导致不道德的现象出现。比如在学生中立某人为典型,即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这就树立了一个争夺的目标,由此激发其他学生争当典型的欲望,从而导致一些学生为争当典型而钩心斗角、弄虚作假。同时,这种树立典型的做法,已经对学生进行了优秀与一般、好与坏的道德区分了,在树立、表彰、奖励典型的时候,必然导致对不是典型的大多数学生的轻视与处罚,为了逃避这种被轻视的感觉,有的学生必然要去争当道德典型以博取人们的关注,于是虚伪的道德由此产生。当然还会有另外一些学生站在旁边冷眼观望,他们知道自己成不了“圣人”,于是榜样是榜样,自己是自己情况比比皆是。因此,从榜样的教育意义来看,榜样的教育作用是有限的。当我们面对这个困境时,我们可否从庄子的顺其自然的“个性之教”汲取点什么?!庄子认为,引导人们离开自己的本性而向他人看齐,引导人们求取自己自然本性以外的东西,这本身就是对道德的一种破坏。我们的教育目标,不是要求人人都为尧舜,而只是让人人皆成为他自己。

三、庄子思想的现代启示

(一)道德教育要顺应人(学生)的自然本性

庄子认为人的自然本性(即人之初)是好的,之所以出现道德问题是由于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的教育改变了人的自然本性,使人心不断趋恶。因此,好的教育方法应该是顺应人的本性、保护人的自然本性为目的,而不是试图去改变它。目前高校的道德教育虽然也提倡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这些所谓对学生的尊重也只是在教育过程中对其接受性的尊重,而不是对学生道德自然本性的尊重。在这种观念指导下的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还是立足于对人的改造。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都是从对学生进行规训的目标出发,其理论前提和目标假设还是把教育对象设定成不道德的、是需要进行规范约束的,是必须通过教育来改造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庄子的观点:人的自然本性是善的、是好的,不需要对其改变。如果人的自然本性因种种原因发生了改变,最好的道德教育就是助其恢复本性,重归善的状态,其道德教育方法本身也要符合自然本性,最好不要依赖于规范约束、知识教化的教育方式。由此,我们可以把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定位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要消除那些影响人道德本性的因素,使失去本性的道德返璞归真;二是保护本来美好的道德本性免受外界因素影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是以保护自然本性为根本目的。不应该把教育对象看作是不道德的、需要教育的、需要规训的,而应该是自然的、完善的、需要保护的。正确的认识应该是,只要不损害人的自然本性的道德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二)道德教育不要树立过高的道德目标

庄子对树立道德高标的弊端有深刻的认识,在庄子看来,树立道德高标是在有意加大做好事的难度,增加了做好事的成本,有意无意设置了一个遥远的目标,这样人们必定无法胜任、难以达到。由于达不到就会被潜在地划入不道德的范畴,而受到责怪、惩罚,因此为了达到标准,人们就有可能用作假的办法来应对,于是虚假的道德行为就层出不穷了。另外,对道德目标进行分级,设置底线等,虽然刺激了人们追求向上的欲望,但容易导致人们忽视道德的内心修炼。目标变成外在于道德的东西,对这种外在之物的追求就构成了欲望。人的内心总想达到高的目标、追求完美的东西,道德目标的分级构成了欲望的不同台阶,人心就会被这些目标引导去做出牺牲,从而破坏人的道德本性。因此,在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中,注意不要提出过高的道德标准。道德教育标准的设置,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实际,是学生容易做到的,而不是高不可攀的。反观我国《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里面提出德育标准就显得非常之高,常人难以做到。面对这样高标准的要求,学生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极大的克制才可能达到。同时,这些行为准则,在具体的实践中,有些也过于抽象,难有实操性。

(三)道德教育要重视学生的道德实践

第6篇:启发式教学思想范文

关键词:中学生;思想品德课教学;启发式提问;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c)-0000-00

启发式提问已经广泛应用到思想道德课等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构建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延伸拓展”的教学方法,启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提升了学生们的思想认识和道德素质,进一步促进思想道德课教学的进步和发展,

1 目前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问题

1.1教学方法不合理,教学语言缺乏艺术性,教学效果不高

思想道德课程教材多为理论性内容,文字描述较为抽象化,而且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课程教材中的内容,而对于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没有深入研究,只是一味的讲授理论性的知识。另外,在开展思想道德课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思想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师是主导,学生是接受者”的思想上,同时教学方法不合理,缺少灵活性,使得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也没有真正领会到思想道德课教学的内涵。

1.2学生的整体思想道德素质还有待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目前大多数的中学生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过于帮助与保护,使得独生子女没有形成健全的、科学合理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学习中比较懒惰,在生活中较依赖于家长的帮助,没有树立自立自强的优秀思想品质,另外,由于这些独生子女没有很好的分享和共享意识,其团结精神和集体观念偏低,而且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独生子女也缺乏吃苦耐劳、刻苦、勤奋学习等良好习惯,因而,这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升,基于独生子女存在上述的问题,就使得学生在思想道德课教学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2 启发式提问的内涵

所谓的启发式提问是指通过设计“教师课前提问、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拓展延伸”三个教学程序,在课前提问环节中通过创设情境来提出问题,之后在教师的指导和启迪之下,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指导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启发式提问要求教师提出的问题具有语言魅力和启发性。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启发式提问是一种科学合理的现代教学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语文、数学、英语以及思想道德课等各个学科的教学中,而且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其中在中学思想道德课教学中大力运用启发式提问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问题提问方式把每一次的课堂教学内容和目标呈现给学生们,营造出生动活跃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知识和发现问题的兴趣和热情。然后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学习能力,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语言。在运用启发式提问中主要利用的是丰富多样的教学工具,可以综合使用课程教材以及教材中的文本、图片、插图、影像和多媒体,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让学生的脑、心、口和手共同参与到学习活动和教学活动中来,培养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提升。

3 启发式提问在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

3.1 学生课前预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思想道德课教学活动中运用启发式提问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开展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先自己预习课程教材中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同时可以提出预习要完成的任务,即本章节主要讲述的知识有几个重点?在本章节中看不懂和很难理解的知识点是哪些?从而在开始讲课之前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习惯,激发学生主动和积极地提出问题,从而在不断的课堂训练中来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也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思想道德课的理论知识。

3.2创设生动活跃的情境,采用艺术性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于思想道德课的严肃性,为了激发和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开展思想道德课教学活动中可以创设生动活跃的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调整学生们的压抑情绪,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们可以在课堂中畅所欲言。另外在讲课中教师要多采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而尽量少用严肃性、逻辑性和抽象性的教学语言,激发和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利于进行启发式提问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可以采用趣味性、开放性的语言和说话方式,也可以引入苏格拉底的教学故事和寓言故事等实例,增强说服力,来印证自己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思想道德课教学效率。

3.3巧妙提问,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论来源于生活和实践,因而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所见所闻来巧妙提出问题,设计问题,以此将课堂教学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简单化和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理论性知识和抽象性概念,进而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而且在问题的分析、解决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较为开放的学习空间,从而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不断提升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理解思想道德理论知识,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3.4延伸拓展,与社会衔接,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

在巧妙提问,学生很好解决问题之后,教师还需要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化和延伸拓展。众所周知,教育是为了育人,教学活动是为了促进学生思想的不断进步,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即所谓的“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因而,这就需要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与社会实际衔接,学会学以致用,养成质疑和举一反三的思维和习惯,教师要不断训练学生的质疑能力,可以在社会实际生活中引入实例,来与学生进行探讨和交流,从而让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很好的结合,并指导学生们的日常行为和生活习惯,提升学生们的社会观察力和洞察力,不断提升学生们的社会认知能力和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实现思想道德课教学的目的。

4 结论

综上所述,启发式提问创新了思想道德课教学方法和思想,转变了过去学生的被动学习模式,也改变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形成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指导者”的现代化教学模式,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独立学习能力,创设了生动活跃、开放宽松的学习氛围,建立了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思想道德课教学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唐秋莲.浅谈启发式提问在中学思想道德课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1.20(6):37

第7篇:启发式教学思想范文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教育教学;课堂效率

哲学是人生的导师,为人类提供生活的航标,是人生的指南。教育教学工作以正确的哲学思想为指导,能帮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为教学工作指点迷津,排解教学中遇到的疑难杂症。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少走弯路,对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下面谈谈唯物辩证法对于高中思想政治教W的几点启示。

一、关于如何处理新旧教学模式关系的启示

(一)现状呈现。自提出新课程改革以来,掀起一股教育教学的“新”潮。各种新模式、新理念、新方法、新课标……一拥而上,以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姿态,将传统教学模式“拍在了历史的沙滩上”。尺度焕然一“新”,标准焕然一“新”。传统教育被质疑、被否定、被抛弃。传统教育的一切,似乎都是不对的。我们发展了几千年的传统教育,被批判得一无是处。评课活动中,但凡沾上传统的教学方式、手段、理念……一概被否定。

(二)唯物辩证法思想。唯物辩证法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三)启示

1.全面认识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有它的不足。比如部分教学理念僵化,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部分方法陈旧、古板等等。但即使是旧事物,也有其可取之处,并非一无是处。比如传统教学中的有教无类的理念,因材施教的思想等等。即使是灌输式的教学,也有其用武之地。应该全面认识传统教学。

2.正确对待新旧教学模式的关系。新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要在旧的教学环境中孕育并发展壮大。要积极吸取传统教学中的营养成分,对于传统教学中的积极有益的部分,精华的部分予以保留。对于落后的内容,要结合时代内容进行改造,对于腐朽陈旧的东西,要予以剔除。切不可盲目排斥、拒绝,不可走入形而上学的误区。

二、关于如何处理教学模式与教师个性教学关系问题的启示

(一)现状分析。新课改背景下,掀起了各种教学模式的热潮。比如:“3+2模式”、“5+4”模式,不管教学实际、学生特性,套模式、成为一种时尚。各地疯狂学习优秀模式,套用他人的模板甚至大量抄袭。另外,还有各种导学案,也是盛极一时。很多教育主管部门,还把是否使用导学案和是否有本校模式,作为衡量学校新课改成效的指标。更有甚者,教学主管部门统一下发导学案供全县学校使用。

(二)疑问。高效课堂一定要有导学案吗?统一的导学案适合所有学校学情吗?统一的教学模式适合每个学校每位老师每门学科吗?统一的模式、按部就班的程序,教师还有发挥与创新的机会吗?

(三)唯物辩证法思想。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普遍性,同时,矛盾有具有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

1.正确认识事物的特殊性,坚持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正确处理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坚持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四)启示。教学活动有共性,这些共性应是规律性的而非形式上的表面上的。导学案、各种模式作为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只是教学所采取的一种形式。可以采用,也可不采用。不该作为硬性要求进行推广。

总之,教学应在遵循一些共同规律的基础上,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三、关于“度”的问题

(一)现状分析。教学工作中,适度原则非常重要。而在实践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形:

教师的讲“无度”。这分两种情况:一是部分教师总不信任学生,总觉得需要讲的太多。不管学生是否接受,都是“满堂讲”。所有内容讲:无论学生不理解的理解的、重要的不重要的、课本上的资料上的、知识点、知识体系、例题、练习题……可谓是一进教室就讲,讲到地老天荒。而另一种情况恰恰相反,总是学生的探究: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总是学生自学:独立学、合作学。教师该指导的不该指导的,学生能完成的不能完成的,都由学生自己来,课堂完全下放给学生。

作业布置上“无度”。不分难点、重点、易误点,不管难题、容易题,无论优生、待优生、学困生,一天课堂作业、课外作业、家庭作业……学生溺于作业的海洋中,埋没在试题的大山下。这样大量的练习,乏味和低效。

(二)唯物辩证法思想。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的改变。如果不希望质变的发生,应将量变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坚持适度原则。

(三)启示。教学中若要高效,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学都应控制在合理的“度”的范围内。教师“满堂灌”,会抹杀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学生的学需要教师辅助与引导。光演员是演不了戏的,必须得有导演才能保证拍戏过程的顺利进行。师生就是导演与演员,导演不能自己一个人完成一出戏,而演员也必须要有导演,才能演出一出好戏。

第8篇:启发式教学思想范文

般;方程思想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4―0065―01

从小学数学过渡到初中数学,学习内容和研究方法都是一个大的转折,尤其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要产生质的飞跃。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新教材中隐含了通常要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中会不断地运用到。因此,教学好七年级新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性质等知识都明显地写在教材中,是有“形”的,而数学思想方法却隐含在数学知识体系里,是无“形”的,并且不成体系地散见于教材各章节中。数学教师要从思想上不断提高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重要性的认识,把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同掌握数学知识一样纳入教学目的。下面,笔者就七年级教材中隐含的几种数学思想方法及其教学策略,谈谈自己的想法和体会。

一、数形结合思想

所谓数形结合就是根据问题的题设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数量关系,又揭示其几何意义,使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巧妙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地利用这种结合,探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使问题轻松得以解决。每个几何图形中都蕴含着一定的数量关系,而数量关系常常又通过图形的直观性进行反映和描述,即数与形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数形结合思想通过借数解形、以形助数,使某些较复杂的数学问题迎刃而解。

如,数轴是七年级数学教材中数形结合的第一实例,它的建立不仅使简单的形――直线上的点与实数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还揭示了数形间的内在联系,使实数的许多性质,可由数轴上相应点的位置关系得到形象生动的说明,也为学习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运算等知识打好了基础。

又如,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使平面上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之间构成一一对应的关系,是实现数与形结合的重要工具。由点找坐标,由坐标确定点的位置,通过坐标变化呈现图形的变换,也促进了数形之间的互相转化。

二、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用字母表示数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抽象,是中学数学中重要的代数方法。教学“字母表示数”,其中“摆火柴棒”的实验中,就蕴含着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如果能先让学生在具体的实验中计算一些具体的数值,启发学生用字母表示数,使其认识到用字母表示数具有问题的一般性,便于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学生领会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就可顺利地进行以下内容的教学:1.用字母表示问题(理解什么是代数式,学会怎样列代数式);2.用字母表示规律(运算定律、计算公式);3.用字母表示数来解题。因此,用字母表示数是学生理解并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的基础,为学生后续的代数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方程思想

第9篇:启发式教学思想范文

儒家 立志 中学生 生涯规划

贺麟先生说:“一个人要认真生活,认真做人,就需要有自觉的、正大的使命,这样生活才有意义与价值。从知的方面说,要认识什么是人的使命,需从知物、知自然、知天或知天道着手,使人生观建筑在宇宙观上,从行的方面来说,要完成人的使命,需要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终身工作精神。有了这种终身工作精神,就会感到自己生平事业的庄严而有意义:能够成就发展,不随个人的死亡而消灭。”[1]然而,人的使命的实现以致人生的不朽,还需要我们坚定的志向。我国儒家之集大成者朱熹认为,志是心之所向,对人的成长至为重要。因此,他要求求学之人首先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般而言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心理问题,其中中学生这个群体表现得尤为严重。他们经受着学业压力、青春期情感心理问题、青春期生理心理问题等多方面的影响。也唯有坚强而又远大的志向,才能帮助中学生摒弃上述的诸多外在因素干扰,从而促进其生涯发展的顺利展开。我国素来有立志的传统,孔子、孟子、朱熹、叶适、王阳明等人都重视立志在为学、为德、为群等方面的重要性。本文力图挖掘我国古代的立志思想以为中学生生涯发展立一个向导,找一个参照。

一、立志对于中学生生涯发展的重要性

中学阶段相对于我们漫长的人生来说,虽然是初级阶段,但却是奠定人生长途根基的阶段。志者,人之主也,如射之的也。人有了志向才有人生追求的总目标,在现实的人生理想的追求过程中,虽“备荼苦而蓼辛”,却依然能够以百折不挠的刚毅品质去面对。

1.人无志无以立

《论语・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认为,“志”对于“匹夫”,比“帅”对于“三军”,还要重要。“匹夫”即指每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志,又是我们人类对于自身发展前景的长远规划,是自己对自我的认知和觉解。人对于自身的认知和觉解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关键。动物没有志向,一生只能循着本能生长、生活,而人能够正确地认知自己,觉解自己的意向与欲望。人一旦没有志向,就没有发展的意向和动力,这样的人生是颓废的、萎靡的。一个萎靡颓废的人,又如何能够成功地生存于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呢!所以,中学生应该树立自己的志向。

2.持志以养气

孟子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志,即是人的志向或信念与追求。持志,即坚持崇高的志向。一个人有了崇高的志向与追求,他就会产生相应的“气”――精神状态。精神之于个体或社会群体所表现出的现象称为精神状态。一个国家的兴亡取决于整个国民的精神状态,一个人生存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精神生活。就个人而言,提升精神状态,可以培育人的主体性健康人格,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所以,孟子要求与他同时代的士人必须“尚志”。志与精神状态――“气”密切联系、互为因果:“志一则动气,气一则动志”。并提出“配义与道”作为“养气”的方法:一方面要“志于道”,坚定不移;另一方面,是行每一件应行之事,也就是“集义”。明道不移,集义既久,人的精神状态就会自然而生。

3.持志以养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中学阶段是中学生自我意识、意志和情感发展的关键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一个半成熟、半幼稚,独立与依赖、自觉和盲目等错综复杂的矛盾时期。在这一阶段,中学生的自我意识也有了很大的变化。首先,中学生会随着自我机体的迅速成人化,而意识到自己逐渐长大,从而出现了要求独立、自主的意志行动的愿望,不满成人对他们的管教,常因成人对他们的干涉而产生执拗和反感的消极情绪。其次,中学生也开始注意到自己的精神世界,渐渐产生了解自己和分析自己心理品质的需要和兴趣。最后,中学生评价自己的品质有很大的片面性和不稳定性。因此,有时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产生自负感,有时又低估自己,产生自卑感,常处于自我评价的不稳定状态。培养和树立远大的志向对中学生就尤为重要。

二、我国古代立志思想的主要内容

我国关于志向的言论很多,但概而言之,包括三个方面:首先,要立志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儒家的重义轻利、仁、忠恕、礼仪都旨在培养有德行的君子。其次,要立志于学,论语开篇即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最后,归结于“志于群”,《大学》有言,“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可见,为学、修德最终要落脚到“家齐”、“国治”和“天下平”,即为群上来。

1.志于德

儒家道德学说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义利”的争辩。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者宜也,即一个事物应有的样子。义是一种绝对的道德律。社会的每个成员必须做某些事情,这些事情本身带给我们的快乐就是目的,而不是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如果一个人遵循某些道德的目的是为了从道德当中取利,即便他的行为符合道德的标准,也仍然是不义的。儒家会认为这种行为是图“利”。儒家除了重视个人品德中的“义”以外,更强调“仁”。如果说“义”是一种观念形式的规范,“仁”的观念则具体得多。儒家思想认为,一个人在社会里行事为人,有他应循的义务,但是遵循这些义务行为的本质却体现了“仁”,仁者爱人。一个人只有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才能完成他的社会责任[3]。一日,孔子与颜渊、季路试言志,子路说:“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说:“愿无伐善,无施劳。”孔子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三者志向虽各异,却都体现了浓浓的人文关怀。

2.志于学

孔子在《论语・阳货》充分阐述了学的重要性,他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可见,孔子认为好学可以让人不愚蠢、不放纵、不狭隘、不急躁、不闯祸、不狂妄[4]。所以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注重及早立志向学,认为“学”是其一生的起点。人生的“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而不逾矩”都立基于“志于学”。

我国古代学习的内容,包括“道”和“艺”两种,儒家认为,“道”是“大道”,是“君子”和“大人”学的;“艺”是“小道”,是“小人”或“百工”学的。可见儒家重道轻艺。而道家却主张道“进”于艺,或道在“艺”。道和艺类似于今天我们常说的人文与科技[5]。在当今时代,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必须立志要做一个兼具人文关怀和科技常识的人,也即道艺合一的人。

3.志于群

“群”是荀子提出的一个范畴,兼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和教育学等多方面的意义。荀子认为人的能力有限,只能靠分工协作以生存,很多人的劳动是为了一个人,一个人的劳动又是为了一群人,人如果离群索居,就将难以生存下去。因此,荀子认为人应该不管从事哪一行,都应该以应群需为最终目的。此外,孔子、孟子均提出了志于群的社会理想。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论语・雍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是子贡说的,却得到了孔子赞许。孟子进一步发扬了孔子的观点,提出“士”应该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宋朝大诗人陆游被贬之后,虽然地位卑微,却能时刻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参知政事范仲淹则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从中可以看得出范仲淹以天下大群为己任的强烈责任感。

三、我国古代立志思想对于中学生生涯规划的启示

生涯发展理论认为,11-17岁是人的生涯发展的尝试期,在这一阶段的孩子,生理迅速发育、成长和变化,心理也在迅速发展,独立的意识和价值观念初步形成,知识和能力显著增长与增强,初步获得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经验。但从整体来看,仍处在一种未完成状态。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来培养中学生的德行,以作为人生长途的终极导向;通过培育中学生生涯规划能力,以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型社会中的一员,并时刻为实现志于群的目标而准备着;培养中学生胸怀天下的情怀,以打开中学生生涯发展的精神空间。

1.加强道德教育,作为人生长途的终极导向

儒家之学,以指导日常生活为旨归。在道德修养方面,儒家不仅注重对道德的认知,同样注重道德的实践。儒家的仁仅是一种做人的意识,仁的意识需要落实为与之对应的实践才成为事实,如果有意无行,想的都没做,仁就没有可能实现。而仁的实现方式就是义,仁体义用,仁为人心,艺为人路。这就要求我们的道德教育在加强道德认知教育的同时,还应该为中学生道德的最终完成提供实践空间。从中学生的课程表的安排来看,当前中学普遍安排政治课,却没有安排道德实践课。

2.做好学涯规划,练就服务于大群的真本领

从我国古代的为学思想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两点启示:一是,将学习作为一项终身的事业;二是,道艺并重,人文与科技兼修,以成“全人”。这两个思想对于我们当今的中学生来说非常有借鉴意义。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有关国际机构的大力提倡、推广和普及下,1994年,“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在罗马隆重举行,终身学习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共识。2006年全国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学生作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主体理应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

中考、高考是两个不同类型的人生岔路。一旦没有成功升学的人,都不得不被迫走向社会。这样一来,学生在做学涯规划时就不能仅仅专注于对普通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还应该规划以劳动技术课或课外实践课为载体,掌握一些基本技术和技能,即是做到道艺合一。现在我们的中学教育过分注重升学率,而忽视了中学生基本技术和技能的掌握。六十年代中期以后的美国,经济出现了不景气的局面。许多人失业,尤其是少数民族失业问题严重。有鉴于此,美国教育总署署长西德尼・乌兰在休士顿全美中学校长协会上发表演说,大声疾呼要改革教育,第一次提出“生计教育”的概念,强调“凡中学毕业或中途退学的学生都将掌握维持生计的各种技能,以适应个人和家庭生活的需要。”我国时期的苏区政府曾提出:“要消灭离开生产劳动的寄生阶级的教育,同时要用教育来提高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术,使教育与劳动统一起来”。

3.培养大群视野,打开中学生生涯发展的精神空间

我国儒家知识分子都有一种积极的入世情怀,不管后来流变到什么程度,胸怀天下的情怀却始终保留着。但是当前随着后现代意识的渗入,思想观念中的宏大叙事被怀疑,也导致儒家的那种家国情怀在中学生心中的价值序列已逐渐下滑。但是我们认为,不管什么时候,都应该有一部分胸怀国家民族的人存在,这样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会有希望。而胸怀天下情怀的培养却必须首先突破个人的私德向公德领域挺近。因此,培养中学生天下情怀,应该首先培养中学生“行义”的意识和能力。从关怀自己身边的同学扩展到自己所在的社区,最后扩展到关怀国家民族的事业。

――――――

参考文献

[1] 贺麟.文化与人生.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

[2] 申来津,张燕.精神状态的提升:以管理方格为分析工具.学术交流,2005(10).

[3]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 李泽厚.论语今读.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