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研究成就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英国教师伙伴学校运行机制
媒介学习理论与校本思维课程开发
重视校本课程开发构建有生命力的学校文化
论校园视觉文化中的隐形教育功能
新版义务教育化学课标“课程内容”的变化及意义
新版思想品德课标“课程内容”的修订情况分析
类比物理情境探究理论概念——“电势和电势差”的教学启示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生成课设计与实施的“三要素”
“预习”转变了数学教学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探讨
在通用技术课堂中应用归纳法教学的探索
通用技术学生作品多元性评价初探
巧设疑问激活物理课堂
中学政治教学的轻负荷、高质量摭谈
文本空白的课堂教学价值
语文阅读的“三知”教学
国内两套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价值取向研究
由《基于相对论的电磁学》教材引发的思考
写字:当前语文教学的软肋
小学语文教材课后会认字、会写字的统计与分析
韵文识字课型的思考与实践
和而不同——课程与教学整合的实践呼唤与理论审思
教学改革十年:成效、问题与走向
课程改革与教育价值重建
基层农村新课程改革状况调查——基于湖北省H市A镇的历史人类学调查
不仅仅是行为目标还需要表现性目标
用“多样眼光”发现美术教学资源
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盲点探索——以粤版初中教材与人教版高中教材为例
中学化学课“导入”的常用方法与实施体会
警惕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负效益
手机阅读引入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摭谈
语文课,何时远离“课件秀”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中美高中物理教材中粒子物理内容比较
关于“传感器的原理”的教材分析
珠海市第一中学
芝兰校园毓才俊上善美德铸新人
用理性的力量筑梦教育
广东教育出版社
把选择权还给学生
教学活动人化回归的现实路向
人性化教育的理论反思
有效教学的再审视
论教学空间及其创设
课堂教学中的“管理主义”倾向思考
基于概念卡通的课堂导入与设计
探究学习融入课堂教学的问题与策略
同课异构探化学高效课堂之路
改进生物演示实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化解问题生成品德
关注学生特殊性深化班级德育工作
把握高中政治课程特色引导新生进行有效学习
美国BSCS教材的案例设计对我国教材编制的启示
晚清学堂编译教科书之探析
整合各种版本资源用活粤教版物理教科书
一、科学探究过程中要明确教师、学生间的分工与合作
教师和学生在科学探究中都应该有很强的主体意识,并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使教学工作达到满意的效果。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是组织、引导的主体,学生是探究、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必须明确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角色,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什么都不管。课前,教师的准备要十分充分,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合理安排教材,有选择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教学中要树立“用教材教”的意识,教师在设计科学探究形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材。另外,科学探究过程有7个要素,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并不是所有探究过程都要完成这7个要素,有时,只有部分内容适合科学探究,并且只涉及部分要素。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充分考虑,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探究形式。
三、让学生充分活动,亲历、体验科学探究
“体验”是每个学生成长过程必需的,学生只有在参与中去深刻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质疑,体验挑战,才能健康成长。如在教学《观察与描述》时,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并借助一定的工具发现了许多以前没有发现的秘密,体验到了观察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特别是通过“摸物游戏”,使学生的兴趣高涨,虽然有的学生没有说出摸到的是什么物体,但这使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各种感官协调工作的重要性。
四、科学探究之后要组织学生研讨,教师要充分地倾听学生
科学探究之后组织学生认真钻研,共同探讨,这种研讨不是盲目的,是以探究过程为基础,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探究的问题进行研讨。在教学中,我们采取分组研讨与全班研讨相结合的方法,即先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进行,再由各实验小组汇报研讨结果,然后教师帮助汇总全班研讨的“信息”。教师应该让他们有足够的发言机会,不论他的发言正确与否,教师要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质疑,进一步研讨,了解彼此的想法,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彼此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
五、重视引导学生把科学探究活动向课外延伸
“桥梁工程”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鉴于课程实践性较强以及培养方式朝着应用型人才转变的要求,传统的只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人才培养需求,教学方式亟需改革。本文将从“桥梁工程”课程教学手段、教材革新、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探讨,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程内容,掌握更多的实践技能,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
桥梁工程;课程改革;教学手段;实践教学
“桥梁工程”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熟悉各种类型桥梁的组成、特点及适用条件,并重点掌握常用的中小型桥梁,包括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圬工及钢筋混凝土拱桥的构造原理、设计及施工方法和桥梁下部结构方面的基础知识。此外,也简要介绍了大跨度桥梁结构的构造及维修方面知识。“桥梁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将课程所学知识理解并应用到实际桥梁的设计与施工作业当中,并能够完成施工现场的管理等工作。随着桥梁工程技术的发展,新理论、新工艺、新方法不断应用在工程之中,这就要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及时更新知识体系,将最新技术理论及规范应用到教学之中。同时,为了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老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显得尤其必要。
1当前“桥梁工程”教学现状
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桥梁工程”课程中内容涉及范围广、桥型复杂多变、规范条文繁多、构造要求复杂、计算内容多且难度较大,即要求学生要有牢固扎实的先修课程基础,又要求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才能很好的掌握课程内容。然而,当今的教学手段仍然是以单纯的课堂讲授为主,灌输式教育仍然普遍存在,学生学习的方式仍然是以课堂听讲为主,缺乏参与性和积极性,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面对“桥梁工程”这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课程,陈旧的教学方法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如今的培养要求,具体来说,当前“桥梁工程”课程教学当中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1.1教学手段陈旧
当前的教育教学手段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沿习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方法,在“桥梁工程”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主要还是采用“老师讲授、学生听讲”的传统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听课的状态,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无法得到体现,老师讲多少学生听多少,对于学生在理解桥梁工程各方面知识上缺乏指导性。
1.2大班教学效果差
高校扩招带来的入学门槛降低造成了高等学校学生激增的现象,学生的增多不可避免的导致了自然班级中人数增加。鉴于师资力量存在一定紧缺,就造成了大班教学的情况。大班教学在高校教学中较为常见,同一时间上课学生过多就容易造成授课效果差的弊端,“桥梁工程”课程难度较大,再加上大班教学就更降低了教学效率。
1.3教材革新缓慢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桥梁工程”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其教材有着其明显的特殊性。“桥梁工程”教材中规范条文众多,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规范也随之频繁更新换代,我们使用的教材的革新速度远远更不上规范更新的步伐,致使学生学习到的部分知识落后于如今桥梁工程技术的进程。此外,如今的教材也缺乏创新性和启发性,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书本知识,没有起到引领学生思考创新的作用。
1.4实践环节缺失
“桥梁工程”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过程中接触到的绝大部分都是理论相关的内容,很少接触到工程实践。理论教学虽然能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掌握桥梁计算方面的知识,但是“桥梁工程”课程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是有关现场实践和构造要求的,这些内容仅仅依靠理论授课很难理解,所以离开实践教学是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实践环节在“桥梁工程”课程教学中十分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桥梁结构和施工的各道工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同时还可以在实践中让学生接触到工程管理方面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提高能力,掌握专业知识。
1.5考核方式落后
我们现在采取的“桥梁工程”课程考核方式将最终成绩划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平时成绩,包括考勤、作业、互动等方面,占总成绩的30%;另一部分是期末考试成绩,折合后占总成绩的70%。这种考核方式所考查的重点依然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以书本知识为主,并没能重点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无法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桥梁工程”课程改革方向
为了能够突出“桥梁工程”课程中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并且转型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桥梁工程”课程亟需进行改革。
2.1改革教学手段
现今“桥梁工程”课程的教学手段陈旧,一直沿用老师讲多少、学生听多少的方法,这种教学手段并没有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也没有能够调动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学手段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充分调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模块化教学的方式,将不同桥型划分为各个模块进行教学,增加课程趣味性。尽可能多的利用多媒体资源授课,增加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加深对各种桥梁结构的主观认识,以此来弥补课堂教学无法接触到工程实际的弊端。利用分组讨论的方式作为课堂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起了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将课堂主角交还给学生,教师对一些必要问题进行讲解,将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角进行学习、讨论,将“翻转课堂”的理念应用到课程教学当中。
2.2加快教材革新
“桥梁工程”教材有着一定的特殊性,由于教材中有大量的工程规范和构造要求,教材革新速度缓慢的话,就会造成学生所学知识已无法和实际工程接轨,甚至会造成就业后工作出现事故问题,所以就要求教材依据现行标准及时更新。另一方面,教材的编写要突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特点,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要秉承“少学、够用”的原则,简化理论知识,增加实践内容所占的比重,更好的为让学生掌握更多桥梁工程实践技能服务。
2.3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桥梁结构复杂多变,结构构件繁多,桥型多种多样,仅仅凭借书本知识无法全面认识桥梁结构。过往的“桥梁工程”课程教学当中,过多的重视理论教学环节,忽略了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没能突出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学生在课程完结之后普遍存在对桥梁结构缺乏直观认识的现象。我校在“桥梁工程”课程教学当中加强了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首先是生产实习环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实习,帮助学生在施工第一线接触各类桥梁,参与一线生产活动,在实际工程当中学习施工及管理知识。其次,组织桥梁建模比赛,鼓励学生动手制作桥梁模型,加深对桥梁结构设计的理解。最后,增强校企合作,向企业输送学生进行锻炼,选择校外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实践导师,指导学生第二课堂实践环节的学习,依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使学生达到毕业后即可在就业单位胜任技术岗位的要求。
2.4改革考核方式
目前的考核方式中过分注重卷面成绩,并不能很好的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因此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技能、方便学生就业,现如今的考核方式就必须进行改革。“桥梁工程”课程的考核方式应该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进行转变,对成绩的评定不应再仅仅局限于卷面成绩的高低,而是应该更重视学生在课程学习以及考核的过程。在新的考核方式中应该增加平时成绩所占比重,降低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所占比重,两者各占50%比例,以此突出技能环节在课程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更便于使学生重视起实践技能的学习。平时成绩中应包括考勤成绩、实习成绩、实践技能及识图制图成绩、桥梁模型成绩等方面;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两部分综合考虑评定学生的最终成绩。
3结束语
“桥梁工程”作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有着其明显的实践性,传统的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已经很难适应新的学生培养目标,要想适应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并突出课程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更好的掌握桥梁工程中各方面的知识及技能,就必须对教学手段、教材革新、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重点改革。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应具备的工程技能,同时也能帮助教师更全面的提高综合素质,更进一步地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董文龙 冯国海 单位:商丘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廖玉凤.“桥梁工程”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科技视界,2014(36):66.
[2]孙媛媛.高职“桥梁工程”课程改革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5(28):150.
一、在小组活动中实施探究教学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交往的技能及分享、合作态度是一项重要内容。与个体单独活动和集体活动相比,小组活动对实现这方面的目标具有独特的作用。探究式学习的各个环节几乎都可以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展开:从小组协商制定调研计划,到小组分工合作搜集和整理资料,再到小组研讨澄清认识,得出结论。在这些目标不同、内容各异的小组活动中,学生一方面可以学习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使他人采纳自己的主张;另一方面,他们也可以学习如何倾听他人的见解,借鉴他人的观点提高自己的认识。此外,他们还可以尝试以宽容的态度与同伴,携手合作以实现小组的行动目标。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效果,有效的小组活动须具备如下特点。
1、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从小组的构成看,每个小组的4-5名成员在性别、个性特点、家庭和社会经济背景、学业成绩、能力水平等方面需有明显的差异。每个小组都成为整个班级的缩影,各小组之间力量均衡,便于对各个小组的工作成效进行公平的比较和评价。同时,由于组内各成员在各方面的差异,因此他们可以有效地展开互助合作,最终促进每个成员在认知、情感、个性和社会交往等各方面的提高。
2、小组目标的设立。在活动中,小组是一个整体。目标的达成是以小组每个成员的成就来衡量的。也就是说,只有当小组的其他成员都达到了目标时,自己才达到目标。在共同目标的作用下,各组员结成“利益共同体”: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会积极地去帮助其他同学;而成绩较差,能力较弱的学生则会出于集体荣誉感和自尊心,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学习,以保证自己所在小组不会因为自己失败而失败。
3、个人职责的明确。为了实现小组目标,保证每个组员都能对小组成绩有所贡献,小组活动应对组内成员作明确的职责分工。在分头搜集资料后,小组成员一起分析和处理有关信息;在小组研讨推导结论的过程中也强调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把大家的意见综合起来,得出一个小组的研究结论。
4、均等的成功机会。由于每个小组的构成大体相同,因而学生无论在哪一组,只有自己努力,并有同伴之间的相互帮助,那么都会有成功的机会。同时,由于是以小组目标实现与否作为衡量各个组员工作成效的标准,因而无论单个组员的背景和能力如何,也都有均等的机会享受成功。
二、在各种情景中实施探究教学
1、有趣的问题情景。教师在问题设计时,首先要具趣味性,问题可以缘于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即所谓“投其所好”;其次问题必须有严密的科学性、逻辑性。提出问题应是在知识形成体系中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教师对学生的思考和回答应予以积极的鼓励和正面的反馈,允许学生表明自己的观点,不能训斥学生,以免让学生望而生畏。切忌提出问题后教师包办代替回答。如:在讲焰色反应内容时,首先提出五彩缤纷的焰火是怎么产生的?厨房炒菜时经常在添加食盐时,火焰呈什么颜色?问题轻松涉及生活,学生兴趣非常高,之后演示Na、K的焰色实验,补充Cu、Ba、Ca等金属的焰色实验。学生亲眼观察到五颜六色的焰色,进入积极的思维情境后,教师再提出问题:Na燃烧火焰呈黄色、NaCl灼烧火焰呈黄色,那其他的钠的化合物灼烧呈什么颜色?然后由学生假设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最后师生共同得出焰色反应可作为检验金属阳离子的重要实验方法。
2、生动的故事情景。高中化学许多看似枯燥乏味的知识,其实蕴涵许多化学故事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故事。化学知识的运用涉及历史、医学、军事、生物等,教师应加强这些领域的学习,在平时的学习中挖掘这些故事素材,用化学故事创设情境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在叙述故事时,应注意不偏离主题,讲述不繁杂冗长,并能及时找准故事与课题的切入点,有效地抛出故事引发的思考题。 转贴于
关键词:大学物理;JiTT;同伴教学法
《大学物理》是一门高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的重要必修基础课程,通过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时空观和物质观,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但由于该课程的涵盖面广,同时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高等数学知识,包含了大量的数学公式和理论推导,学生普遍感觉《大学物理》比较难学。在教学中如果仍然采用了比较传统的教学的相关模式来进行教学,难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教学的最终的效果也不好。因此如何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障课程的教学质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分析了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现状,研究了JiTT教学理念,对JiTT在大学物理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一、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现状
(一)课前缺少预习
课前预习是大学物理课程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预习质量的高低,影响学习效果的好坏。但是由于这门课内容丰富、理论性强,涉及较多的数学知识,但学生学习时喜欢生搬硬套公式,对于基本概念理解不深,学习内容变得枯燥无味,难以产生兴趣,对课程的总体框架缺乏理解。再加上现在的大学课程较多,学习时间紧张,课前预习的时间很少甚至没有。
(二)课堂互动交流少
大学物理课程涵盖面广,内容多,学时紧张,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教师基本上采用的都是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方式,而学生在听讲的同时在下面看书,由于没有预习,无法在课堂上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更不要说与教师进行师生互动了。
(三)学生信息反馈慢
在课堂上,教师教了多少,并不代表学生就学了多少,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一般只能通过课下答疑,课后作业,来获取学生的信息,反馈滞后,不能够依据学生对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教学活动的调整和控制。另外,传统教学中,大学教师一般与学生接触时间少,教师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对于教学内容的设计,只是依据教材或经验。
二、“JiTT”的相关教学理念
“JiTT”,即:Just-in-TimeTeaching,此项教学理念被称之为:“及时性教学”或“适时性教学”,这是建立于“基于网络的学习性任务”及“学习者的主动的学习课堂”这两者交互作用的基础之上的一种比较新型教与学的相关策略[1],是非常充分的利用课外网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及于课堂教学相互结合的典范。JiTT比较充分地体现出:BlendingLearning的本质性的特点,即:把传统的学习方式的优势以及于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两者的各自的优势相结合起来。既是要发挥出教师的引导教学、启发教学、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性的作用,又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学习过程中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于创造性等。当前国际教育技术界的共同认识是:只有将这两者相互结合于一起,使两者的优势互补,才能够获得最佳的学习性的效果[2]。
三、基于“JiTT”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实践
为了提高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基于JiTT理念对《大学物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重视课堂外与课堂内的反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基于网络的课前预习反馈
基于网络的反馈是JiTT教学模式中的核心组成要素。在教学实施中,教师按照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预习的题目,并利用Blackboard等网络教学平台公布给学生,同时教师还可以将与课程相关的论文、专著、课件等上传到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资源,可随时查看。学生在预习内容的基础上完成预习题目,并通过网络进行提交,还可以在上课之前将自己在预习中的出现的问题用电子邮件反馈给相关的任课教师。教师通过网络材料,在上课之前能够比较及时地去查看学生的反馈的材料,了解学生自学的水平以及常见的错误,从而根据预习情况设计和调整课堂教学的相关的内容,使课堂教学效率最优化。
(二)利用同伴讨论的课堂教学反馈
JiTT要求教师利用课堂上开展各类的讨论以及辩论———包括教师及学生两者间的、学生及学生两者间的、全班性的或小组的讨论及辩论等。其主要的目的不仅仅是要促进学生对于知识以及技能的深入理解性及掌握点,最重要的是力图营造出“学习者的主动学习课堂”,提高每一位学习者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乃至创造性等问题。为了适应不同教学班的需要,在大学物理课堂上,结合同伴教学法来开展本阶段的教学。同伴教学法(PeerInstrution,PI)是一种交互式的教学方法,它变传统单一的讲授为:基于问题的自主学习以及与每个学生之间的合作性探究问题。基于学生的预习效果,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自学后达到的程度为起点组织教学,教师不再介绍教材上已有的定义、推导和例题,而是只讲解必要的知识点。将一节课时间分成几个小的单元,每一个单元都是围绕着一个比较关键性的概念设计,教师在讲授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后,给出一个比较概念性的测试题,学员自主得出答案,并伴随着课上讨论。只有当举手显示的正确比例占绝大多数,教员才会进入下一个知识点的讲解。学生在与同伴的讨论过程中,可以发现自己的问题,加深对概念的理解,通常比教师直接向学生解释更为有效。当学生进行讨论的时候,教师可以走到学生中间来,倾听、提问学生,了解学生们对自己的答案是怎样进行解释的,在课堂上直接得到学生对概念理解程度的反馈,充分利用反馈信息,使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第一时间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避免了传统课堂教学中信息反馈滞后的问题,从而使教学过程更有效。
(三)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
教学方法的改革必然伴随评价方式的改革,否则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比较传统的、单一的笔试已经不能全面、准确地来衡量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的程度。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更好的发挥JiTT教学法的作用,采用了比较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来评定学生的最终的成绩:预习反馈:占比(10%),课堂表现:占比(20%),作业:占比(10%),期末测试:占比(60%)。
1.预习反馈: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前所提交的预习题目方面,观察到学生是否真正认真完成了预习的教学任务,并且作出相应的记录工作,对预习时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学生给予分数奖励。
2.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之上是否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同伴互动中来,是否能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等,这项是评测的重要性的指标之一。
3.作业情况:一般是考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
4.期末测试:课程结束后进行统一测试,避免主观因素干扰,由此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四、结语
基于“JiTT”理念性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模式,大大改变了原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方式,利用计算机以及网络的优势,大大地突破了时间以及空间的相关限制,是一种既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实践证明,该项教学模式的授课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教学模式,JiTT教学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知识的自主建构者。
参考文献:
[1]田莉.及时教学的特点及对我国高校本科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5(11):39-43.
[2]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04(3):5-10.
[3]何克抗,刘春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六———“适时教学(JiTT)”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2008(12):9-13.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计划中所增加的必修课,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内容,旨在促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是教育教学发展过程中新的创意与进步。“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的新的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教学角度出发,对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的问题及某些数学问题(包括教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最后形成实验(调查)报告或小论文等形式的成果。研究性学习特别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实践活动的参与,其核心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人才全面发展。一个好的研究性学习方案至少包括三个要素:合理的研究目标、有意义的研究内容、科学的研究方法。
数学建模属于一门应用数学,学习这门课要求我们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经过分析、简化转化为一个数学问题,然后用适当的数学方法去解决。数学建模是一种数学思考方法,是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能近似刻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数学手段。为了使描述更具科学性、逻辑性、客观性和可重复性,人们采用一种普遍认为比较严格的语言来描述各种现象,这种语言就是数学,而使用数学语言描述的事物就称为数学模型。
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以“数学建模”为载体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研究性
“数学建模”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研究,我们以“数学建模”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数学建模研究,这是我们教改的大胆探究,是为了探求提高课堂效率的新路子,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2.开放性
“数学建模”包罗万象,涉及方方面面,如太空探索、微观世界、生物工程及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无不涉及数学建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课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3.趣味性
趣味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学建模”得到的结果,有许多都是与生活中的习惯思维相悖的。例如,一艘正在被飞机攻击的军舰,应当进行怎样的操作才能逃过劫难?按习惯思维,是左转弯或右转弯或后退,根本不会想到会是加速前进,有很强的趣味性。二是一个个课题都是实际生活中提炼出的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后,可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研究兴趣。
4.可行性
对中学生而言,进行“数学建模”的研究性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是他们在中学阶段就能获得科学研究的亲身体验,而不是要他们得到什么有价值的成果。因此,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提炼出数学问题,利用中小学所学知识进行建模求解,有较强的可行性。
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以“数学建模”为载体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施办法
1.准备阶段
(1)“数学建模”的概况介绍
利用学校开设的第二课堂时间,给学生介绍相关数学建模的知识,以实际的例子说明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及巨大的开发价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改变学生对传统数学教育所形成的“枯燥、乏味、无用”的偏见,使学生重新对数学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主动地参与学习,为将要开展的“数学建模”研究性学习做好动员准备。
(2)“数学建模”理论学习
为学生讲解“数学建模”的理论,介绍研究方法、一般步骤和过程,讲授部分中学课本以外的、“数学建模”过程中又比较常用的背景知识,如统计、线性规划等,为学生做好“数学建模”的理论准备。
(3)选择研究课题
选择研究课题有两种方式:一是教师给部分课题供学生参考;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提出课题。
(4)审题
教师将所有课题汇集在一起,以三个原则:课题必须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课题的研究方向必须明确,不能含糊不清;课题必须具有可行性,既能够在学生独立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审题,课题不能过大、过难、过深,必须符合中学生的实际。
(5)分组
将审好的研究课题分给学生,最好是多个人组成一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
2.研究阶段
(1)建模分析
学生首先对自己的课题进行分析,写出研究提纲,指导教师再对学生提出参考意见(需要参阅的相关资料、研究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关键步骤),然后让学生独立调查、统计、分析,获取相关信息。
(2)建立模型和求解模型
学生通过自己所获得的信息,建立课题的数学模型,并且要求自己的模型得出结果。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由指导老师提供帮助。
(3)结果论证,写出研究报告
建模的结果是否符合实际,需要进行结果检验。如果相差甚远,则重新建立模型并求解模型。论证后由学生写出研究报告。
3.评价阶段
首先,由于目前高师院校的大多数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毫无认识,凭感觉认为其很神秘,也没有任何这方面的知识储备,所以教师在活动开始以前,做好必要的知识铺垫,使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了解“什么是”“为什么要”。
其次,教育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有必要事先告诉学生,还要通过讲座或其他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如何确定适合本小组的研究课题、如何进行人员分工、如何确定开题报告和课题研究方案、如何收集、分析和处理相关资料、怎么进行研究活动来得出结论、怎么表达和交流研究成果等等。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只能简单说明,不要用教师的思路固定住学生的自由研究,也不能盲目统一要求,以免失去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再次,在研究性学习开展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动员,通过向学生讲解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意义、让学生了解以往国内外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些成功案例、邀请教育专家结合目前大多数人关注的教育问题为学生们进行讲座,目的是开阔与拓深学生的思路,为研究性学习实施阶段自主选择课题做准备。
2.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施阶段
第一步,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们结成结构合理的课题研究小组,所谓结构合理是指在小组内部每个成员都担当起适合自己的角色(如联络员、记录员、检查员等),都可以取长补短,加强小组的整体工作能力。
第二步,学生在选择自己研究的项目时,教师要加以关注,使其所选既科学又可行,并具备创造性。
第三步,定题后,学生结合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和相关知识与研究方法,再根据选题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这可以使课题研究更有目的性、计划性。
第四步,进行开题报告。各小组派一人陈述本组开题报告———课题的由来、意义,课题研究的可行性、所选择的研究方法、计划进度及人员安排。由教师与学生组成的评审组根据各组陈述进行评审,提出修改意见。
第五步,学生按照课题研究方案开展研究活动。在每一步的活动之前,先要进行组内讨论,讨论内容为此次活动的内容、预期达成的目标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使每个组员都能心中有数;在活动中,组长的任务是组织协调各方面工作,组员对自己所负责的事务要认真履行,注意相互交流与合作;活动后,组内展开讨论,各组员汇报自己任务的完成情况,探讨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如需请求帮助,则有联络员与指导教师联系。同时,记录员要履行职责———及时填写活动记录,联络员负责将活动记录交给指导教师。本阶段教师的任务是密切关注各组活动情况,对研究小组的求助及时回应,积极支持与帮助,并做好师生联络记录。
【关键词】新课程 研究活动 双基教学 创新
研究活动是新课程改革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从“理论的课程”、“理想的课程”回归到“现实的课程”、“实施的课程”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正确正确处理好研究学习与双基教学的关系,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我的态度是:“研究活动”和“双基教学”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一、“研究性学习”与“双基教学”的界定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并进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物理课程标准中对科学研究的定义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物理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通过研究来学习物理学知识,可以使学生把科学知识的学习与科学方法的训练结合起来,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新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科学的性质等问题有切身的认识和体会;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通过实践证明:即使是一个极普通的学生,同样可以成为一个课题研究人员。
物理学科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实验性强,具有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巨大空间,学习物理知识要和生活联系起来,在物理课程的内容设计、知识呈现上,要充分挖掘学科潜力,从学习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科学研究应该成为学习物理学的鲜明特点。
“双基教学”不仅仅是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还应包括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研究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以及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是为学生全面打好基础的基本内涵。
二、“研究性学习”与“双基教学”的关系
1、“研究性学习”与“双基教学”存在矛盾
首先,研究活动能否顺利推广的问题。从1997年开始的上一轮课程改革实验中就暴露出这个问题。很多学校由于担心影响学校的升学率,要么占研究性学习的时间,要么增加学生课外学习时间来加强双基训练。无疑,研究活动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如何在双基教学与研究活动之间进行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是国内外教师在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研究教学对我国教学实际的意义不在于研究的内容与形式本身,而在于改变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理念,弘扬学生的主体价值,使我国的教学传统吐故纳新。但应充分认识到,改变传统并非易事,研究教学的开展在我国还需要一个不断实践不断认识的过程。
其次,学生的个性差异问题。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平等地参与到研究活动中,是搞好研究教学的重要前提,它将直接影响学生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由于我国的许多学生,尤其是城市学生习惯于个体化环境,缺乏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研究中容易出现“掉队”、“吃不饱”、合作不利等问题。
再次,教学中存在的惯性问题。在探讨影响课程改革的各种因素时,有一种来自教学内部的因素不容忽视,这就是多年来深植于教学中,师生已经习惯了的教学方式及其运作的惯性。实行研究性学习以来暴露出的问题就说明了这种惯性的存在。如有的学校、教师为了给学生节约时间,把研究性学习的“结果”像讲授知识一样讲给学生;有的学生把研究过程当做走形式等。学习是深深扎根于人格的一种能力,是年复一年的在特定的学习情景中和师生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所以很难轻易改变。同样的问题存在于教师的工作模式和观念中。能否分析教学中的惯性挥之不去的各种原因,能否激活广大师生参与教育改革的内隐因素等许多难题,都不应在落实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予以回避。实践的问题可能比理论上的问题更棘手。
2、“研究性学习”与“双基教学”又辨证统一
从提高学生的物理科学素质这一角度来看,“研究性学习”与“双基教学”之间并不矛盾,无论是接受性学习还是研究性学习,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是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拓展和延伸;而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形成的思维、判断、发现、研究能力以及在研究学习中获得得大量的新信息,同样会迁移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中。
同时物理教学大纲也指出,中学物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教学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物理基本思想基本原理及思维方式。并以基础知识的运用和拓展作为研究的加速点――注重实践,训练技能,提高知识迁移和运用的灵活程度,有了基础知识的沉积,并不等于拥有了技能。精妙的拳法要达到“招之即来”的境界,还必须经过艰苦而漫长的磨练历程。只有在传授基本知识方法的同时,大力提倡学生自主地应用“双基”去解决实际问题。
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定位是“系统学习”与“问题解决学习”此消彼长的过程,它与双基教学是辨证统一的。这两种学习方式各有其价值,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问题在于,在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系统学习”占据了垄断地位,系统学习往往把学生只于置于一种知识分割、机械练习、教材内容与社会实际严重脱节的教育体制之中,不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我国新课程提倡“研究学习”,就是旨在打破分科主义课程的束缚,促进中学课堂教学从“灌输中心”转为“对话中心”的一种课程创新。
学习不是知识经验从外到内的输入过程,而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充分的相互作用而“生成”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探索性学习课程的开设,是普通高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现阶段实施素质教育最核心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施能力。过去多年一以贯之的做法及其相应课程教材体系主要致力于培养“标准件”。要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课程设置是关键。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真正落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的发展奠基,构建起民主、平等、和谐、真诚的师生关系,从而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走进社会生活,参与体验,积极研究,逐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在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正在逐步形成。
三、如何处理好“研究性学习”与落实“双基”之间的关系
国内外教育实践证明,“研究性学习”与落实“双基”之间并不矛盾,过分强调科学研究活动和双基教学的任何一方,都不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我们认为,辨证地理清“双基”教学与“研究活动”之间的关系,并在中学物理教学实践中努力去寻求它们之间的整合点,对于中学物理教学的健康发展和创新教育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重视研究是西方国家的传统,重视双基教学则是我国的教学传统。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将双基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相整合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当然,纠正以往过于偏重“双基”,大力提倡研究性学习时也应注意不能用一个倾向掩盖另一个倾向,不能走向忽视知识技能的极端,要注意把握好度。过去的教学过分强调结果与双基训练,以至造成死记硬背、机械模仿的极端现象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注重过程性与研究性学习,但不管是过去的强化练习,还是现在的研究性学习的日益深入,都不能走极端,它们是辨证有机的统一体。在物理课程改革中我们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只重结论,只重双基,忽视研究性学习;另一种是只重过程、研究性学习,而忽视双基。应该说,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没有体验、没有深刻理解的结果,不追求结果的研究过程也是缺乏价值和意义的过程。
我们所提倡的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只重过程而不重结果,而是强调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处理好“双基”和“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辨证关系。实验上,、这相比以往单纯重视双基教学更为困难,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研究过程,它是在学习基础知识的研究活动中获得的。
物理学科的课程改革一方面在宏观上要与基础教育改革的总体指导思想保持一致,如体现新的教育观,注重并丰富“双基”,加强德育和人文教育,课程设置要体现个性化、多样化,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等。另一方面还应该体现本学科的一些特点。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新课程提倡研究性学习,但有些教师认为只要课堂上热热闹闹地开展了活动,让学生情绪高涨,积极参与了各种讨论就是成功的课体现了教改的课,就是新课程。但下课后,学生却感觉没有收获。实践证明,只有在夯实“双基“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有条件去自主学习、研究学习、自由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于有趣的研究活动中,真正实现在“作中学”在“乐中学”。
高中研究性学习是一门独具特色的新课程,对它的评价也应该有新的思路。我们认为,对学生的评价,要本着求实、求真、求新的精神去考虑指标,有“研究性”色彩,但不能离开“学习”的本质要义,不能离开中学生的实际。在这个基础上,对学习者的学习态度、研究与合作精神、实际参与过程、取得的成果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对教学的评价要着重从转变观念、提高技能、师生合作、多元指导等方面去进行考虑。
随着近几年高校的连续扩招,相当数量的省市高等教育已经开始进入“大众化”的初级阶段,这就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要进一步加大高校招生考试改革力度,为高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创造有利条件。根据党 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一旦高校招生考试改革迈出更大步伐,高中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一定会有更大的拓展,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效。
综上所述,新课程强调学生主动的学习和实质性的参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积极研究,强调对问题的多角度理解,鼓励不同观点之间的争鸣与碰撞,提倡发展性评价,力图带给学生更多成功的体验和美好的回忆。新课程力图变“听”的教育为“说”的教育,变“静”的教育为“动”的教育,变“认知”的教育为“认知与情感统一”的教育,变“唯理性”教育为完整的人的教育。所有这些都将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乐观、开朗、进取的个性,形成“乐于分享,善于沟通、勇于承题、敢于创新”的民主性格。
探索是良好教育的当然要素.探索意味着探索者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意味着探索者大胆尝试,追求卓越,而探索、发现和创新也正是健康人格的重要特征。
教师成为研究者,意味着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学的内容,做课程的开发者,同时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探索如何创设情景和氛围,如何设计教学活动,如何搭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的平台,如何建构研究性学习的支持系统,如何评价学习的效果等等。探索使得课堂多一分灵动与飞扬,多一些朝气与活力。
教学的探索影响、引领和激励着学生的研究,课堂生活会因为探索而变得悬念迭起、趣味无穷,变得开放、鲜活和魅力十足。师生也因为共同探索,分享更高品质的学校生活。
尽管课程改革中存在着这样问题和弊端,比如缺乏充分的理论准备,急于求成,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精神等等,但日月之蚀无损日月之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就必将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彪炳史册。
参考文献
[1]任文忠、陈斌实施新课程要“三到”。现代中学教育,2004
关键词:课题研究式教学;Photoshop课程;实施步骤
2014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职业教育春风扑面的形势下,我国就读职业学校的学生生源却并不乐观,绝大多数是中考、高考的“备胎”选择,由此导致了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堪忧的结果。我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仅为初中水平,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学习方法、学习主动性都有待于改善和提高,诸多原因造成《Photoshop图像处理》这一学科按以往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师要探索一种适合Photoshop教学法的新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前设计准备
1.设计研究课题
课题设计是指在授课前期学科教师依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设计的研究性题目,它是课题研究式教学的基础,在课题研究式教学法的实施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在课题设计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研究课题要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要摒弃“本本主义”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我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即将从事幼儿园教育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在课题设计时要充分与学生生活背景、未来工作需求相结合,将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做合理、适当的处理后设定为研究的课题,培养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使其能创造性地研究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
(2)课题的设计要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计研究课题,具体表现在教师将教学内容融入实际生活和工作问题中,据此做适当的处理后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教师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利用自己原有知识和经验去同化新知识,从而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使得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顺利完成“同化”与“顺应”的过程,达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2.拟订研究计划
课题研究式教学法的实施重点是为学生拟订研究计划。教师依据课题内容把重、难点有序地融入研究计划中,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据可依地开展实践研究,在习得知识的同时,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及方法,提高其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科研能力,力促把学生培养成学习型、科研型的中职师范生。课题研究计划主要由六个部分组成,即,课题名称、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过程、研究结果、拓展研究。拟订课题研究计划其作用如下:
(1)将课题研究计划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以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和初步的认识,利于实践研究的开展。
(2)提高科研能力、协作能力,改变以往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做完后做枯燥等待的现象。针对同一内容,学生的研究时间是不同的,在此过程中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当前研究内容后,可依据课题研究计划独立开展下一环节的实践研究,或帮助其他同学开展研究,提高其独立研究能力和协作能力。
(3)计划书的拓展研究内容为可选完成项目,真正实现分层次教学。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只完成基本内容的研究,反之,部分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课题研究内容后可独立开展拓展研究部分的内容,总结交流过程中通过展示拓展研究作品,让学生体验成就感,开阔视野,激发学习动力。
(4)提高学生总结归纳及表达能力。完成研究内容后,请学生对知识点加以总结、提炼并填写研究结果,在完善了科研过程的同时巩固了知识点,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二、课上开展研究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依据课题计划开展研究,具体步骤如下:
1.分析制作步骤
出示研究课题和目标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该内容的制作步骤,使学生对作品的制作建构一个整体的过程框架,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加以梳理。这一环节的实施,教师可使用谈话法、提问法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制作步骤,避免出现教师讲、学生看的现象。
2.研究制作方法
学生对制作步骤有了整体建构后,即可开始分步研究制作方法。在研究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学生自学与教师引导相结合的原则,任何一个作品的制作都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之上的,对于这部分内容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独立制作,遇到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教师再适时引导讲解。
3.实践理论验证
师生共同研究了作品制作方法后,由学生实践验证该方法的实际应用。这一环节需要教师下发课前设计的课题研究计划,让学生依据计划书开展实践研究,教师巡回辅导。经过长时间观察分析发现,在学习效率高的学生当中又分为两种性格的学生,即外向型和内敛型。外向型学生表现为热情大方,愿意帮助其他同学讲解制作,教师可以让这部分学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去帮助其他同学,使其在辅导过程中升华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提高自身师范性和示范性;内敛型的学生较为深沉,自己做完后喜欢静静坐在自己位置上等待教师安排下一环节内容,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可让其参照下发的课题研究计划书开展下一步骤的研究工作,提高其独立实践研究的能力,实现分层次教学。
4.总结研究结果
在反复实践研究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完成研究结果的填写,用以再现知识点,完善课题研究计划的填写,提高学生的总结梳理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5.创新研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