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亨利范文

文亨利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亨利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文亨利范文

[关键词]亨利・詹姆斯;文化冲突;文化融合;文化观

在长达5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亨利・詹姆斯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小说理论和题材的探索。他的国际题材作品聚焦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试图发现人们行为背后所隐藏的文化意识。詹姆斯通过对两种文化的对比,刻画了从文化冲突到文化融合的过程,并试图将美国人的高尚、淳朴与理想主义和欧洲人的智慧、成熟与现实主义相融合以构建一种理想的社会,这正体现了他的相对主义文化观:文化是相对的,各民族文化没有优劣之分,应通过平等的交流与对话,各自取长补短,和谐共处。这也是詹姆斯小说的精神向度之所在。詹姆斯对理想文化的探索与追寻贯穿于他整个人生及小说创作过程。正如E.M.Forser所说:“那种理想的文明社会正是亨利・詹姆斯及他的主人公梦想实现的,它既非欧洲,也非美国,而是一种信念……”

文化“是两三个最为复杂的英语词汇之一”,各国学者在文化的定义上看法千差万别。一些学者强调观念,认为文化通常意味着艺术、文学和意识形态,这种文化通常又被称作精英文化或高雅文化;而另一些则强调实践,指出文化乃社会成员共有经验的有机组合,是一个涵盖了价值判断、理解、思考和行动的标准的过程。

就詹姆斯笔下的文化而言,评论家可谓是众说纷纭。一些评论家认为詹姆斯探讨的文化是单纯、无知、自由却又散发着商业气息的美国人所代表的美国文化和历史与艺术,世故与腐朽兼具的欧洲文化与其有具体差别。哈罗德・比瓦将詹姆斯的文化视为高雅文化。他说作为一个美国人,詹姆斯是高雅文化的局外人。

笔者认为,詹姆斯在小说创作中探讨的文化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观念、文学、艺术及意识形态,即通常意义上的高雅文化。二是行为、习惯、传统和指导人的社会活动的准则。在詹姆斯看来,文化不仅意味着雕塑、博物馆等代表欧洲艺术的瑰宝,它更多的是意味着对人类行为背后的规则、传统和习俗的完美解读。雷蒙德・威廉姆斯的文化研究理论强调文化是一种社会实践,受社会属性影响的个人行为应该成为文化研究的出发点。詹姆斯的文化观念似乎与这一观点不谋而合。从他的第一部小说《罗德里克・哈得森》到《一位女士的画像》,詹姆斯表现的都是美国人在价值观念截然不同的欧洲的各种经历,强调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欧洲人和美国人的经验和意识。这些人对当地习俗的漠视和对阶级差别的无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美国的民主体制也就是威廉斯文化理论中的“制度”所决定的。作为典型的美国人,这些人物并非是真正“自由”的,他们不是生活在未来而是生活在过去。亦即,他们在欧洲所有的行为都是由美国的传统、制度和意识所决定的。

詹姆斯在作品中探讨的欧美文化冲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首先是发达的物质文明与欧洲高雅的精神文化的对立。欧洲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氛围浓厚。她在文学、音乐、雕塑、建筑等方面的巨大成就与高深造诣深深地吸引着詹姆斯作品里的主人公。在《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伊莎贝尔刚到英国杜歇先生的宅邸时,深深地为古老的庭院所倾倒,表现出她对欧洲古老文明的向往。欧洲文化的“高雅”还体现在欧洲人尤其上流社会的优雅气质上。伊莎贝尔就曾深深地为高雅华贵、才艺超群的梅尔夫人所吸引,与此相映衬的是美国的物质文化。美国民族的基本性格和价值观是以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为主,这就使得对社会财富或政治地位的追求成为一种普遍的风气,个人的追求是否成功成为评判一个人价值的重要标准,美国也成为一个追求物质财富的社会。物质主义泛滥,金钱至上的思想蔓延,这也导致了人们思想和精神上的高度贫乏。

其次是强烈的道德责任意识与自私自利的反差。詹姆斯作品中新旧大陆的对立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两种道德观念的冲突。在这一冲突中,詹姆斯既看到了美国缺少高雅文化的一面,又意识到美国所具有的严谨的道德责任感。这使詹姆斯的小说具有更为深刻而严肃的道德内涵。正是通过赋予理想人物这种庄严的责任感,詹姆斯向读者展示了年轻美国的道德魅力。

再次是独立自主与墨守成规的对比。《黛西・米勒》的主人公黛西・米勒是詹姆斯刻画的追求自由与独立的新女性的代表。黛西的活动舞台是罗马,在这一历史悠久的天主教中心,传统势力尤为强大。小说中,罗马人甚至熏染了罗马传统思想的欧化美国人,个个循规蹈矩,等级观念浓重,他们是传统信条和行为准则的忠实维护者,是传统思想的奴隶。对于黛西的行为,他们先是背后议论指责,继而是沃克夫人亲自出马对黛西同时和两个年轻男子散步进行“教育”,最后对黛西进行排斥,投以漠视的目光,将其拒之于上流社会门外。作品通过黛西在欧洲的遭遇,使美国人的自由精神与欧洲人的陈腐保守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是天真单纯与世故成熟的对抗。亨利・詹姆斯其它的早期作品中,大多有一个无知与单纯的主角,如黛西、纽曼、伊莎贝尔等,这些人物都透射出了欧美人在性格上的一个明显不同:美国人单纯无知,而欧洲人则世故成熟。

詹姆斯出生于富有的美国家庭,父亲老亨利・詹姆斯秉着“世界主义”的教育观,让詹姆斯兄弟从小就往返于欧美大陆,这也使得处于两种文明中的亨利・詹姆斯对本土文化进行思索并通过一生的创作实践向世人提出了一个关于美国文化的全新构想,力图建构一种理想的文化模式,亦即欧美文化的完美融合。

《美国人》是詹姆斯发表于1877年的关于国际题材的一部重要作品。小说讲述的是事业有成的美国青年纽曼到法国接受文化熏陶却被法国贵族拒之门外的故事。纽曼之所以遭遇挫折是缘于欧美文化的巨大差异。贝勒伽德家族代表的是欧洲贵族文化,这些贵族后代们虽然身穿着富丽尊贵的外衣,但其道德已经开始沦丧,他们的观念到世纪末则显得愈加的陈腐和荒谬。相反,纽曼代表的却是新生力量:年轻、成功、自信、单纯、有活力,能做自己的主人。尽管詹姆斯提倡欧美文化的融合,但在《美国人》的创作中,他意识到了这种融合的困难。在谈及《美国人》的结尾时,詹姆斯说道:“我们都是环境的产物,森严的‘高墙’把我们隔开”。他不得不承认,欧洲文化就是欧洲文化,美国文化就是美国文化,任何一方试图超越这堵“高墙”都是徒劳的。虽然詹姆斯对纽曼的道德品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但他毕竟不是詹姆斯理想中的美国人,因为纽曼缺乏必要的文化修养,对异质文化缺少敏感和理解力,他担当不起文化融合的重任。在法国的“实验”失败后,詹姆斯把目光转向了英国,将他的文化融合的重担交给了来自新大陆的集德、智、美于一身的伊莎贝尔・阿切尔。

在《一位女士的画像》中,自由、独立,追求完美的主人公伊莎贝尔・阿切尔满怀憧憬和景仰来到了欧洲,在领略了欧洲古老而深邃的文化艺术,在经历了人生的洗礼后,她一改从前的单纯、无知和天真,变得成熟而富有经验,同时又保持着美国人所共有的自由和完美的道德意识,并最终选择留在欧洲,实现了小说家在精神文化层面上的强烈愿望。

珍爱独立自由的伊莎贝尔对欧洲文化满怀憧憬和向往,古老的贵族文化对她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这个小小的成熟的国家,对她来说,就像十月的梨子一样甜蜜。”与这种崇拜如影相随的是她的无知。与詹姆斯前期作品《美国人》中刻画的人物纽曼不同的是,伊莎贝尔对于自己的无知和不足有着清醒的认识。为了达到完美,伊莎贝尔充分地利用欧洲文化,努力让自己熟悉欧洲传统、制度和风俗。在詹姆斯看来,欧洲文化尽管有腐朽的一面,但也是有其可取之处的。如果说美国人最大的特点是率直、自由、待人热情、真诚,那么,欧洲人最突出的特点恐怕就是优雅、尊贵、拥有艺术、思想和文学,亦即高雅文化。詹姆斯所指的高雅文化指的是能够铺就成功之路,使人温文尔雅的知识。在某种程度上,这种知识就等同于对某一特定社会的传统、制度、习俗和礼仪的了解。作为一种间接经验,这种关于社会习俗的认识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可以后天习得。

为了获取知识,伊莎贝尔嫁给了奥斯蒙德。他们的结合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它不仅是两性之间的结合,同时也是美国人的无知与欧洲人的经验的融合。准确地说,天真、单纯的伊莎贝尔希望通过婚姻来了解欧洲,见识欧洲;而奥斯蒙德在某种程度上则代表着旧大陆所有美与丑的事物。伊莎贝尔误以为奥斯蒙德是欧洲文化的代表,认为他贫穷但非常有绅士风度、有涵养,所以崇拜他并最终将自己的一生托付于他。随着故事的进一步发展,我们会发现伊莎贝尔最终通过审视自己悲剧性的婚姻实现了自我的成熟。最终伊莎贝尔选择回到丈夫奥斯蒙德身边,是出于非常重要的文化层面上的原因。这就是詹姆斯在他国际题材中期创作中体现的对欧美文化差异的态度。伊莎贝尔回到罗马既是出于责任感,也是出于对欧洲文化的认同。伊莎贝尔的回归反映的是一种新旧大陆的跨文化关系。回到丈夫身边意味着她意识到自己的不成熟,而这正是她的悲剧的根源。伊莎贝尔婚前的无知和幻想使她未能认识到两个大陆之间的文化差异,冲突也由此而生。伊莎贝尔回到欧洲回到丈夫身边,表明她已经从无知走向了成熟。

詹姆斯在晚年重新回到国际主题的创作并发表了三部相关作品――《金碗》《鸽翼》和《专使》,并再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三部作品再次说明美国人完全能够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感化欧洲,因而这些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欧美文化的互动,揭示了文化能使人成熟以及欧美文化融合的可能性。

1867年,在文学领域还是无名之辈的詹姆斯在给友人的信中表达了他关于美国文化的伟大理想:

第2篇:文亨利范文

关键词:美国英语 英国英语 语言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c)-00-05

近30年来,随着“美国英语”甚或“美语”(American English)①在全球无可争议地“独领”,国内学术界关于美国英语形成与发展的探讨日益增多,不过,诚如某些学者所言,学者们大多遵循了语言学与文学研究的传统途径―或透过美国文学作品来研究“美语”的语言风格、技巧及特色―或侧重于语音、语汇以及语法现象的解读与分析②,而学术界通称的新兴学科“历史语言学”,即从历史文化与语言相结合的角度来对特定语言进行研究“方兴未艾”,且有待于大大深入。就美国英语的起源而言,熟悉“美语”的人很自然地会想到诺亚・韦伯斯特(Noah Webster)或者马克・吐温(Mark Twain)。诚然,二者确是美国英语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功勋卓著之士”:前者享有“美国词典之父”的美誉,其于1828年编写的《美国英语词典》(An American Dictionary of English Language)开美国英语辞书编纂之先河,并首创“美国英语”一词,因此,一直被学者们视为“美国英语”形成的重要标志;后者则被公认为美国民族语言的创造者和捍卫者,其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宣告了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彻底“分道扬镳”。国际学术界围绕上述二人对美国英语发展作用的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不胜枚举,相比之下,学者们关于美国民族语言演进过程中另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亨利・门肯(Henry L.Mencken)之语言学研究的著述甚为寥寥,偶有论及,或者一语带过,或者语焉不彻,系统而深入探讨门肯与美国英语发展关系的专论迄今尚付阙如。据此,笔者以相关原始材料为依据,采用语言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亨利・门肯在美国英语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做一必要定位,以期抛砖引玉,弥补国内外研究的某些

缺憾。

亨利・门肯全名亨利・路易斯・门肯(1880-1956),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知识界的一位重要人物,一直被尊为继韦伯斯特以来最伟大的民族语言先驱,“对当时整整一代受过教育的美国人产生了最重大的影响”③。他集著名新闻记者、作家和社会批评家于一身,是20世纪美国少有的杰出散文家之一,也有一些学者将之跻身“语言学家”之列。不过,诚如门肯自己所言,他并不是一位语言学家,而是一位对语言问题有浓厚兴趣的记者,更准确地说,他是一位对语言现象异常敏感、且对本民族语言倍感自豪的社会学家。门肯一生涉猎广泛、笔耕不辍,共撰写了25部专著以及数千篇论文、散文、小说、社论和书评。20世纪20年代前后是门肯创作的巅峰时期,他不仅完成了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6卷该文集《偏见》(Prejudices),还于1919年出版了《美国语言》(The American Language)一书。这部长达2500页的旷世佳作不仅汇集了有关“美国英语”极其丰富的资料,而且将英语在美国的发展、英语与美语的不同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美国习惯用语的起源都做出了详细解释,并且追溯了移民语言对美国英语的影响。著作语言雅俗共赏,出版后旋即销售一空,于1921年和1923年两次再版,1936年第4版出版后,又在1945年和1948年分别出版了两卷增订本,至今仍然是研究美国英语的权威著作

之一。

门肯在书中极力褒扬美国英语,认为“移民始祖”们从大洋彼岸舶来的、教师们一直在使用的那种纯粹的所谓“标准语言”正在“退化和堕落”,最终将被一种生机勃勃、不断创新的“美国化”语言所替代。他在该书“序言”中庄严宣布:在“对不同民族的特征及思想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之后发现,“英国本土的英语与美国人讲的英语,无论在遣词造句上、在成语的含义与使用习惯上,乃至在通常谈话的语法结构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差别”,而且“这种差别很可能日益加深”。①这一特色具体体现为如下三

方面:

第一,“美国英语在全国范围内的普遍的统一性”。在门肯看来,虽然美国英语也有很鲜明的地区特色,但是,与英国等其他大国相比,美国英语在发音和词汇方面的差别细微,换言之,“美国人所使用的语汇以及表达的方式都是非常近似的,……一个来自波士顿的出租汽车司机完全可以在芝加哥工作,而不存在任何语言障碍”。反之,在加拿大、俄罗斯、意大利、德国和英国等大国,语言的地域差别非常显著,甚至乌克兰人都无法理解莫斯科人说的话,因此,“美国语言上的一致性无人可以企及。”②门肯所言不虚。美国著名学者James F.Bender曾经在全国范围内做过一次调查,结果表明80%的美国人都说“美国英语”,彼此交流毫无障碍;而幅员不足美国1/40、人口也仅为其1/4的英国,却是方言众多、发音迥异,以致英格兰兰开斯特郡的矿工无法理解林肯郡农场工人的话。是什么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存在呢?门肯认为,此乃英美两国自17世纪以来所处的不同历史环境和传统所致。具体而言,英国人生活在相对比较稳定的社会秩序之下,因此,惯于按部就班、尊奉传统、信守先例;而美国人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们没有类似的社会羁绊,因此,不必拘泥传统,可以按照个人的喜恶追求新奇和冒险,好动且厌恶形式。当然,这并不是说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无章可循”,他们只是偏爱“新鲜”事物、乐于服从“新颖”的“章法”。③此言不无道理,不过,笔者以为,这只是造成“美语”“普遍一致性”的表层原因或者说“外因”,而“内因”则是美利坚民族思想上的统一性。有关语言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美语”的开山鼻祖之一诺亚・韦伯斯特曾在其经典之作《美国英语词典》的“序言”中申明:“语言是思想的表达方式;如果一个国家的人们不能保持思想的统一性,那么就不会保持语言的统一性。而思想的统一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国人们熟悉的事物或物品的共同特性。但是,在天各一方的地球两端不可能找到这样的统一性,甚至连有形的物体也不尽相同。这个国家与所有其他国家的主要区别在于不同政体、不同的法律和不同的风格与习惯。”①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虽然与英国在地理特征、政体模式、风俗传统等方面存在着重大差异,但主流移民是拥有盎格鲁・萨克森血统的白人新教徒,他们强烈要求非英裔移民学习英国的制度、语言和以英国文化为导向的社会生活模式②,譬如,不少雇主在招聘新职员时,不仅要求应聘者会讲英语,还要求后者讲标准的英语;19世纪末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同化”外来移民的“美国化”运动;20世纪中期,联邦政府又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批准了在公共学校中实行双语教育。由此可见,对不同的移民群体来说,“英语不仅是他们用作交际工具的通用语言,同时也是他们赖以谋求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通行证。”③在现实生活的需要和压力下,移民们主动地和被动地很快融入美国主流文化之中,“除了与世隔绝的小块地区,没有一个较大的民族群体能够把自己的语言在第二代以后留给大量的后人。”④此外,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所特有的“流动性”特征也是造成“美语”在新大陆一枝独秀的直接原因。北美大陆地广人稀,人们居住地点很不固定,经常从一个地区流动到另一个地区,因此,“不那么容易沾染地方色彩”⑤。

第二,美国英语摈弃了英国英语一贯遵循的语法、句法和发音规则,即在某些方面避开了英国英语中长期循规蹈矩的传统词法、句法及发音方法。这一特征在美国普通民众的交际用语中、在伍德罗・威尔逊总统的演说中、在“当时美国最受尊敬的玄学家”约翰・杜威的行文中都表露无遗。⑥在《美国语言》一书中,相关例证俯拾皆是,仅举门肯记述的如下事例做一简要说明:英国上尉托马斯・汉米尔顿(Thomas Hamilton)曾在其《美洲的人与礼仪》(“Men and Manners in America”)一文中如此描述道:“does一词被拆成两个音节,读作do-es。where,令人费解地变成了whare,there也拼成了thare。……oratory 和dilatory在发音时往往把重音放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读得又长又重;Missionary读成了missionairy,angel和danger的重音标在a上,即angel和danger,等等。远不止这些。美国人还任意改变某些旧的和固定下来的词的意思,如clever(聪明的)一词在这里与talent毫无关系,而指‘快乐的’、‘友好的’。因此,一个好心肠的笨蛋在美国俗语中也可称得上a clever man……我还听说过一个先生搬进了一所clever house(漂亮的房子),另一位先生继承了a clever sum of money(一笔数目可观的钱),第三位搭上了一艘clever ship(漂亮的船),载着clever cargo(许多货物),开始了他的clever voyage(愉快的航行)。对于如此繁多的一词多义,我找不到任何令人满意的说明。俗话国王英语之特权为此地所有凡夫俗子所享有。类似slick,kedge和boss等词,老实说,很少按更好的语序使用;但他们在用expect,reckon,guess和calculate等词时却赋予了无限的自由,‘他们带着无悔无罪之心态捏造了其他许多口头的来历不明之词语。’”在汉米尔顿这样的英国上层人士眼中,“美国英语”的种种“改变”可谓“离经叛道”,但这正是“美语”的创新特色所在,是其美国语言和文化走向“独立”的必经

一步。

第三,美国英语广泛地吸收了外来词汇并为其所用。①“大熔炉”(melting pot)是美国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写照,这一特征在美国语言上得到充分的体现。美国人民博采众长,从美洲土著居民以及其他族裔群体中汲取丰富的词汇并且加以改造和利用,其中“从西班牙借用的词语比任何其他的语种都多”,而“德语对美国英语在词汇上的贡献最大”,如beer soup(啤味汤)、blutwurst(黑香肠)、hamburger(汉堡包)、noodle(面条)、semester(学期)、seminar(研讨会)等等。而据统计,在美国英语中,约有1700多个词语来自印第安语,其中大部分与印第安人的组成和生活方式有关,其余的多为北美特有的动物、植物、食物名称,譬如:moose(驼鹿)、shunk(臭鼬)、chipmunk(金花鼠)、raccoon(浣熊)、opossum(负鼠)、persimmon(柿树)、pemmican(干内饼)、squash(西葫芦)、hominy(玉米片)、squaw(印第安女人)、papoose(印第安婴儿)、wigwam(棚屋)、powwow(巫师)、sachem(酋长)、moccasin(鹿皮鞋)、machinaw(厚呢短大衣)、wampum(贝壳串珠)、tomahawk(石斧)。Woodchuck(土拔鼠)来自克里语,toboggan(平地雪橇)来自米克马语,tomato(西红柿)、chocolate(巧克力)、avocado(鳄梨)、coyote(郊狼)则来自那瓦特尔语。②概而言之,“继承与创新”是“美语”的重要特征之一,甚至有学者认为“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前者在新世界里大胆借入外来语词语和复合词的扩展。”③这不无道理,因为美国有别于英国的一个最鲜明特征即在于:美国是一个由不同族裔群体组成的“移民国家”,各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相互交融、相互渗透,语言必然发生相应的

变化。

那么,到底是什么力量推动着英语在新大陆历经如此巨大的蜕变?换言之,造成“英语”与“美语”如此显著差异的终极原因究竟几何?除了前文已经提到的历史环境与传统之外,门肯认为,赋予英语以如此鲜明的“美国化”特征的驱动力量是一种“公然独立自主”(defiantly independent)的精神。这种“独立”精神促使美国人敢于藐视权威,与宗主国兵戎相见,敦促着他们在摆脱了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殖民地位之后,在文化上竭力排斥英国英语,笃力发展自主化的民族语言。一代代来到北美大陆的移民不断创造新词、赋予保留性继承的英语词汇以全新的涵义、保存某些濒于湮没的莎士比亚时期的英语词汇和用法。因此,“它(美国语言)来源于人民,根植于民族之中,反映了整个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和时代精神。”④诚然,在不同历史时期,“时代精神”的内涵各有千秋。不过,纵观美国英语整个发展历程,笔者以为,朱丽・安德森这里所提及的“时代精神”除了包含前文门肯意指的“独立精神”之外,还突出体现为一种“拓荒精神”(frontier spirit)或者说“开拓精神”(pioneering spirit)。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弗雷德里克・特纳(Frederick J.Turner,1861~1932)曾在其成名之作《边疆在美国历史上的意义》一文中指出:“直到现在为止,一部美国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对大西部的拓殖史。”⑤在声势浩大、群众自发参与的“西进运动”中,美国英语的发展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据门肯统计,在1815-1865年间,产生了数以千计富有美国民族特色的新词语,其中既有新创词,也有从英语词语中引申而来的旧词新义。这一方面与西部涌出的诸多前所未见的新鲜事物有关,另一方面也缘于边疆的险恶环境,这也印证了门肯所论及的环境与语言之间的密切关系。在美国西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美国人民积极乐观的天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反映在其语言上,也以大量富于幽默和夸张色彩的新创俚语见长,这也是英语俚语何以在美国西部特别流行的重要原因。据此,门肯认为,西部边疆是美国民族语言的发源地,开发西部就是扩展民族

使用。

需要指出的是,在学者们对《美国语言》一书争议不绝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饶有意味的现象,即:大多数美国学者虽对门肯之作颇有微词,但在是否“开诚布公”地提出质疑的问题上犹豫不决,个中原因耐人寻味,或许如Joseph D.Ayd所言,“门肯驾驭材料和运用美国民族语言的程度和力度令他们有所顾虑,以致任何过于强烈的质疑或者赞誉都非明智之选”。这不失为一个合理的解释。然而,笔者冒昧地以为,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在于前文所提及的《美国语言》一书超语言学层面的意义,毕竟语言文化的独立是当时美国人民的“众望所归”,而藉由《美国语言》所反映出来的美国文化独特性亦是人所共识。

时至今日,学者们关于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的关系已达成共识,即:“美国英语”并非一门“独立的”语言,而是与“英国英语”同宗同源,它发轫于英国英语,但在北美特殊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中有了新的发展和自身独有的特色。用现代语言学的术语来说,美国英语是英语的一种变体,是近400年来英语使用于北美这个特殊的地理环境,受美国社会文化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变体。据此,国际学术界认为门肯关于“美国英语”的论断有“言过其实”之嫌。这一论断固有其合理之处,但笔者以为,以当今的视角来审视昔人似乎有欠妥当,毕竟“时移世易”,任何评价都应着眼于当事人所处的历史时代和环境进行具体分析,否则难免流于简单化和臆断。在这一意义上,如果单纯从语言学角度出发来评判《美国语言》一书的优劣、定位门肯的是非功过似乎有悖公允。而且,门肯本人反复强调自己并非学者,更谈不上语言学家,而只是提供一些素材,供学者们去挖掘。从《美国语言》一书的社会效果来看,门肯已经如愿以偿,不失为美国英语语言学系统研究的“开拓者”;而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出发,《美国语言》亦不失为一部严肃的语言学专著,它立论翔实、考据充分、论证缜密,广泛地吸收了当时最为前沿的研究成果,并且各版都根据学术界的研究动态和读者的反馈不断地进行认真的修正,因此,无愧于研究“美国英语”研究的经典之作。

注释:

① 美国英语主要用于美国和加拿大,一般是指在美国相当于标准语或起标准语作用的那部分英语,在语言学研究中通常被称为“普通美国英语(General American English,简称GA)”。美国英语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称呼:在殖民地时期,人们通常用北美英语(English in North America)或殖民地英语(Colonial English);美国革命后,改称为“美利坚合众国的英语”(English in the USA)或“美国创用语”(Americanism);二战后,“美国英语”(American English)之称

确立.

② 李颜伟.美式英语的形成与美国历史[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262.张景玲.早期美国英语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观[D].山东师范大学2007级硕士学位论文,2007:4.

③ Water Lippmann,“H.L.Mencken”,Saturday Review of Literature 1926,12,11.from John C.Chalberg,“The Spirit of the 1920s”,OAH Magazine of History,20(1).Teaching with Biography 2006:11.

④ H.L.Mencken,The American Language:an Inquiry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in the United States(New York:Alfred A.Knopf Inc.,1977), p.v.

⑤ H.L.Mencken,The American Language:an Inquiry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in the United States,New York: Alfred A.Knopf Inc.,1977:98.

⑥ H.L.Mencken, The American Language:an Inquiry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in the United States.New York: Alfred A.Knopf Inc.,1977:99.

⑦ Richard J.Moss, Noah Webster Twayne Publishers,1984:95.

⑧ Milton Gorton, 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 The Role of Race, Religion and National Origi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88.

⑨ 郑立信.美国英语与美国文化[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130.

⑩ 卢瑟・利德基.美国特性探索[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77.

约翰・威瑟斯奔.共济会[M].费城,1781:117.转引自蔡昌卓.美国英语史―美国英语融合与创新的历史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08-209.

第3篇:文亨利范文

2008年8月7日,在我的请求下,妈妈终于答应了我,下午去衡水湖玩儿。

午后两点左右,我们坐上了18路公交车汽车驶过一段乡间小路,很快就到了衡水湖。

我远远的望去,看到了无边无际的水,码头边停泊着几条小船。

我们交了两份门票,穿上救生衣,坐上了飞机模样的船,妈妈解开了绳,拿起竹竿一拨,船缓缓的动了向湖中心移去。我把手伸出船外,触摸了一下水面,手冰凉冰凉的,我又赶忙把手缩了回来。我们离码头越来越远,岸边停泊的船变小了,像一只蚂蚁,最后消失不见了。

船慢慢靠近荷花池,我看到了一大片一大片的荷叶,荷叶之间夹着几朵荷花。在一片又绿又圆的荷叶上,有一只青蛙,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大大的眼睛,呱呱的叫着,正在演奏一首交响曲。荷花三五成群地紧靠着荷叶,荷花很香,上面有许多蜻蜓在盘旋,成千上万只蝴蝶在花中飞舞,红的、绿得、大的、小的……到处都是蝴蝶,到处都是蜻蜓。看到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清楚了这只,另一只又飞进花丛中了,我应接不暇。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很快地离开的荷花池向后驶去。

在回去的路上,我们看到了几只鸭子,一只鸭妈妈和三只小鸭子。鸭妈妈突然沉入了水中,抬起来的时候,鸭妈妈嘴里叼着三条小鱼,给了它的几只小鸭子。

第4篇:文亨利范文

Tony Fadell――在担任Nest CEO之前,他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iPod的设计师”。实际上,仅凭这一点足以让今年43岁的Fadell在硅谷诸多创新者中保有一席之地,但他显然并不满足于此。在Fadell看来,Nest是另一个颠覆性产品。一个状况可以说明这个产品的受欢迎程度:这个目前只在北美地区出售的商品已经被人应用到沙特阿拉伯和西伯利亚。

没错,这个圆润的看上去手感不错的小东西从一问世便获得瞩目不断:受邀在伦敦设计博物馆、纽约Cooper-Hewitt国家设计博物馆等博物馆展出,并在2013年获得“红点奖”,红点奖给它的颁奖词简洁却不乏赞美――“达到了形式和设计上的最优化。”Nest还被英国D&AD(Design and Art Design,授予设计者和广告策划者最具权威的奖项)奖提名,并获得美国国际设计优胜奖金牌(Gold International Design Excellence Award),这项专注于“优秀的产品设计、可持续性、交互性、包装、结构、研究和概念”工业设计的奖项,认同该产品在绿色、可持续性和包装风格上的设计。

实际上,Nest是一个利用传感器、运算法则、机器学习和云计算的智能恒温器,可以从人类行为中获得灵感制定个性化的冷热日程表,从而实现为用户省钱和节约能源的目的。这个听起来神奇使用起来却很简单的产品,能够让90%的人在30分钟内完成安装。当然,这在电力等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的今天除了有经济意义之外,还有环保绿色作用。最重要的是这个产品支持IOS和Android系统,你可以从手机等移动终端上的APP上设置它。

Nest所使用的软件可以根据人们在家开关恒温器的次数,从而自动生成一个基于用户习惯的日程,而它配备的传感器可以检测到人们的离家状态,从而降低或关掉室内各种温度设备,而你家火炉和窗户的位置也会成为它为你量身定做温度控制的重要参考物。实际上,仅在美国市场,家庭、餐馆、办公建筑和商场就需要2.5亿恒温器,而Nest和既有产品的最大区别是,它是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产品。Fadell认为“十年之内将变成和办公用回形针一样平凡的东西”。

“你不用强制要求人们去节能,你所能做的是帮助他们节能”,正是从这样的理念出发,Nest给人们的感受是舒服和可操作性,也正因此Fadell认为“设计一项有用、创新、革命性的产品,最重要的是漂亮”。而漂亮带来的用户的痴迷和喜欢,才能根本上解决节能问题。Nest会和类似Green Mountain Energy、Austin Energy等能源公司合作,为用户提供服务。

第5篇:文亨利范文

对于这次访谈,我多有忐忑。因为熟悉,我居然有些不知道从何处切入,似乎总觉得我准备的每一个问题他都曾或多或少与我有过交流。深怕他厌倦我的“重复”。所以。思量再三,我选择了一个咖啡吧,在那个炎热的下午,开始了这场带有颇多“重复”嫌疑的访谈。

中外建筑:您作为一个建筑师已经很多年了,您如何评价、回顾自己从业这么多年的经历,最深切的感受是什么?

刘纲:最大的感受是,短短几年时间国内的建筑设计行业变化非常快。回顾设计行业的从业经历,与十年前相比,无论是景观规划、住宅设计、公共建筑设计等都在迅速地与国际接轨。从业这么多年,与其他公司横向比较后发现,许多发展得不错的设计公司部有鲜明的特点。建筑师也一样,坚持自己的特色,这一点很重要。所谓特色并不仅是创作手法和理念,还有对建筑师的能力要求。建筑师尤其是职业建筑师活跃在第一线,直接帮甲方解决一些实际的技术问题和经济问题,建筑师的综合能力对于解决问题非常关键。我的感受是:建筑师在大环境下有很多选择,但一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坚持自己的特色和擅长的设计。

中外建筑:您认为建筑师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刘纲:在不同阶段建筑师应该有不同的品质。一位好的建筑师最根本的品质是应该保持自己的特点a当每一个建筑师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创作理念时,就会让建筑设计行业出现百花齐放的景象。但是,就目前国内设计行业而言,我认为对建筑师最基本的要求是有一定的协调能力和广泛的认知能力。协调能力代表着建筑师跟团队的协调,跳出自我封闭的设计状态,与他人协调一起完成作品。此外,建筑师对社会的认识也非常重要,要知道无论是国家、地方政府还是房地产商投资的项目。绝大多数与社会密切相关,业主方会有一定经济利益的考虑,政府也要实现为城市增加基础设施配套服务等目标,而投资都有预算,每个业主都希望少花钱多办事。这时建筑师就必须对包括经济形势、施工和材料采购环节以及沟通过程中的技巧等各方面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判断和认识,这种认识如果能达到一定水准的话,项目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小。

中外建筑:您现在既是一个职业建筑师,同时也是一个企业领导者,那么在这两个身份之间,您更希望自己成为哪一个?

刘纲:在这两个身份之间,有时确实很矛盾,这也是作为一个建筑师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需要努力平衡。作为建筑师,恐怕大多数人的理想就是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建造出一些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建筑,这也是一个建筑师存在的价值所在。但现实把我推到了一个团队的领导者位置上,使得我不得不花较多的精力在一些事务性的工作上,从而使得自己有很多关于设计的创作灵感,往往缺乏时间深入下去。但同时我又认为,一个真正喜欢设计创作的建筑师,恐怕一辈子也不会停止追求,他的灵感会随处激发。所以,虽然我领导着一个创作团队,但我还是尽可能参与到每一个具体项目中去。

从内心来说,我更喜欢单纯的建筑设计。但如何平衡一个人的创作和一个团队的创作,我必须作出选择。自从2001年公司组建以后,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公司的组织构架、行政管理等工作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必须腾出一些精力来更多考虑公司的整体发展。所以,我想如果公司管理得好,运作正常,能完成高品质项目,而且同时运作多个项目,也能够实现我作为一个建筑师的创意,这对于一名建筑师而言,会是另一种成就感一一并不仅仅是一个人完成单个作品,而变成一个人有机会领导和协调其他建筑师完成多个不同的项目。

中外建筑:在行业内,您怎样看待建筑大师的影响?您会崇尚哪一位建筑大师?

刘纲:在每个不同时期我会关注不同领域的建筑大师,这一阶段我研究空间形态,那么会着重寻找在空间形态方面比较有突破的建筑师和他们的作品:下一阶段可能我进行建筑构成方式的研究,那么也有不一样的关注对象。曾经一段时间很喜欢路易斯・康,在美国时特意去看他的作品,确实做得很好。但是自己的思路也在变,我告诉自己可以尝试接受一些其它建筑师的创作,不用排斥其它类型的作品。比如盖里的作品并非每个人都为之叫好,但我认为真正深入其作品中亦能体会到益处。作为建筑师,我个人不太希望自己受某种固定模式的限制,建筑设计的思路应该经常跳出固有程序。欣赏和喜欢某位建筑师的作品并不是靠模仿,而应该吸收其中好的元素。这种虚心吸取并不是针对一个人而应该是分析很多人的作品,慢慢地能形成自己的一种风格。所以,我欣赏的建筑师很多,而且他们也不属于同一类型,我从他们那里学习处理问题的方式、手法或者他们内心对于建筑的深层次的一种思考和理念。

中外建筑:您是否想过10年、20年之后未来自己将成为一个怎样的建筑师?

刘纲:自从组建公司以后,我在创作方面的精力和时间明显比以前减少,可能更多地是在完善组织和管理,有所偏离了自己的理想。事实上有很多建筑师和管理者都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有的可能放弃建筑创作直接去做管理。有的还是坚持创作而放弃事务性的管理工作,即把团队控制在类似于工作室的规模。我认为还有第三种方式可以尝试:目前我放弃一些创作的理想,确保公司管理走在正轨上,通过不断积累经验,建立一种系统的方式,可以把大多数问题在系统内理顺关系,然后再重新腾出时间做自己喜欢的创作。经过这几年的时间,工作经验变得更丰富、对于社会的认知和判断也有了更深层次的提升,有了积累以后对于创意和理念的提炼也可以进入更高层次,走的道路也会更顺利一些、相信也能走得更远。

中外建筑:博创国际从2001年创立至今发展一直很平稳,规模扩张相对-迟缓,您对此有怎样的考虑?

刘纲:因为通过公司的实践和一些经历我们得出了一个教训,就是应该坚持自己擅长的方面。因为任何扩张都是建立在有准备的基础上,没有准备的盲目扩张只会损害企业的基础。以前我们主要做公建项目,这类项目有一个特点,如果不能把控到细节,建造出来的效果与设计初衷很难保持一致。所以当时施工图设计也在坚持自己做,各个专业都配备齐全,结果运作下来后发现,如此规模的全专业公司很难形成良性运行系统。一些大型设计院往往有几百上T-A,但并不完全是靠人数取胜,而是有系统化的质量管理体系等。我们反思自己的优势究竟在哪里?并非施工图设计的优势,而是不断精益求精的创意。所以我们放弃大而全的模式,集中力量于自己擅长的创意设计,这也是我们公司的特色之一。到现在我们仍然认为公司扩张之前首先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组织架构是否适应多元化的组织管理,另外一个是等待市场的成熟。公司的任何扩张是建立在大环境基础上,大环境不佳时,可以积蓄力量做好准备,等到环境转好时再发力。

中外建筑:您认为博创国际在过去这八年时间的发展中,怎样形成自身

设计理念和特色?

刘纲:有了生存基础和人才基础才有可能进行研究和创作,形成公司相对固定的特色。从经营特色来讲,我们解决了生存阶段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才能积聚志同道合的人才经历新陈代谢。因为公司经营和人才积聚相辅相成,经营好的公司能吸引更多好的人才,经营不善也会流失人才,这是很客观的问题。

我们总结出确实想做的一些事情,比如近几年研究课题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怎样在建筑中融入文化元素,除了业主特殊要求的建筑风格以外,建筑创作要尽量融入中国的文化和特色,这不仅仅是增加某种符号,而要求更高层次的提炼,从最初提炼符号到应用于构造和空间。包括规划和空间组织上也能把中国的一些空间优势提炼出来加以应用。我认为建筑师有责任去保护和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另外一个层面是研究的氛围,作为一线的创作公司,可能平时忙于做项目和完成项目,但我一直鼓励建筑师在项目进展的同时形成相互讨论的氛围,鼓励大家表达自己直观的想法,这种讨论氛围对于建筑师的能力锻炼非常有利。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我会要求公司所有建筑师关注对材料的控制和项目后期的把控能力,保证最终建造的成果能达到设计标准甚至超越。比如我们只做到方案的项目,很难说可以最终达到设计标准,往往遗憾太多。所以我要求建筑师们对设计的细致程度、把控的细致程度应该达到高水准。像国外的设计事务所,经营了上百年积累了很多成熟的管理方式,我们不排斥任何先进的东西,目前阶段希望把他们先进的东西学过来,在经营理念和服务上有所突破,花比较大的精力和比较多的预算在后期服务上,保证项目实施时能够按照建筑设计的要求实现其效果,同时这一结果也满足了甲方的开发要求。

中外建筑:您刚刚谈到在公司内一直倡导建筑师把中国建筑文化融入到建筑创作中,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但是如何来实现庀,您对此有哪些体会?

刘纲:这一点我有很深的体会,我一直在倡导,倡导所有建筑师都这样做,但发现大部分国内建筑师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兴趣并不足。这可能与我们的建筑教育有关,不能说缺失了对于中国古建筑文化的教育,但教授方法不对。往往在大学院校里,中国建筑文化的课程被单列,没有和建筑手法以及实践等有太多联系,仅仅教授古代建筑是什么、什么是斗拱,学生背会了就行。可古建筑怎样和现代建筑建立联系,可能学校老师也不一定有好的方法。很多研究古建筑的老师并没有太多现代建筑的实践,研究现代建筑的老师也只是对古建筑停留在认知上。目前,在公司里我们一方面让大家看很多关于古建筑的书,但更多地是学习案例,研究别人怎样把古建筑文化体现在现代建筑中、结合方式有哪几种、可以尝试哪些方式。比如最初的层面是一些符号的提炼,另一层面把中国元素符号抽象以后重新组合,突出形态外表的特点,而更高层次是提炼出形象空间组织的手法,这也是我们今后研究的方向,可以通过实践再去提高总结。

中外建筑:从博创国际已经取得设计和创作的项目来看,您觉得哪些项目是比较特别,有与众不同的效果?

刘纲:我们在上海和华东其他省市地区有很多不错的项目。比如上海交通大学的两幢楼。虽然只做到方案设计,但施工和设计配合很不错,完成效果非常好。还有一些比如苏州工业园区的雅戈尔未来城、西安交通大学和利物浦大学合建的研究院楼群、合肥“萨尔斯堡”住宅项目、苏州太湖边“帕提欧”和“托斯卡纳”别墅区、昆山花桥的行政服务中心,生态园接待中心等公建项目。

中外建筑:对于近年中国出现的大建设机遇而言,很多人讨论过期间并没有出现世界级建筑大师人物,您个人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刘纲:任何国家处在大发展时期,对建筑师会有一个心理上的影响,即“我必须快速完成项目设计”。国内建筑师短时间内完成图纸的能力可能确实比国外设计师强,但是细化的能力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发掘和提升。如果很多问题考虑不周全,东西又做得不够细,这样建筑师的创作就很难有历史价值、很难被流传下来。等到进入平稳发展阶段,中国进入发达社会,在这一批建筑中能够称之为优秀的作品屈指可数。当然,这就出现一个问题,既然没有精良的好作品,建筑大9币靠什么出现呢?大家都在快速完成作品,很少有人沉下心来去研究创作,这对于成就大师会是很大的障碍。在建筑师这一群体中,如果有80%甚至90%以上的人都只在忙于自己的项目,而不是创作的话,那么有潜力的建筑师的比例将会缩小,而在这其中不可能人人都拔尖,自然地成为建筑大师的基础人群会更少。

中外建筑:正如您所说,中国目前建筑设计实践非常多、量非常大,但是相对应的建筑理论仍然贫乏,是否这也会是影响出现世界级大师的因素?

刘纲:国内建筑设计在研究方面的成果确实仍然薄弱,我们一直在追赶国外,“与国际接轨”这是前几年流行的口号。现在我们很多地方已经接轨了,国内的新建筑与国外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反而失去了自身的特色。外国朋友从国外来到中国,一方面很惊叹,中国城市跟国外差不多,但同时也很失望。为什么中国是这个样子。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建筑设计怎样在现代化的前提下保持中国的特色和元素。这一方面是社会客观原因造成的,另一方面是和相关研究投入的精力不足有关。如果我们在建筑技术和建筑科学方面有大的突破,就不会永远学别人的形式、学别人对材料的应用和组合方式,而是创造性地把这些材料重新组合。国内有大量社会实践的诱惑,做大量的项目实践可以直接体现建筑师的价值,也有实际经济效益,而对于研究创作的热情、兴趣和时间精力都会受到影响,包括一些学校老师都不一定有更大的热情去研究。

现在全世界发现了多元化的建筑文化和理念,新理念出来后在实践过程中颠覆了很多固有的理念,以前在学校一直追随的理念现在变得式微,没有太多人关注或者已经完全没有市场。因此社会在不断选择建筑师,我们不得不去反思,理论研究是追随别人还是创造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追随永远追不过来,那么是否能超前一步,追随到一定程度后研究下一步自己应该引领些什么。对此,我想一方面可以向日本建筑师学习,因为他们在学习西方基础上也在引领行业,提出了自己的创新:另一方面是否从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中去提炼,做一些有效的结合,起码可以启发一些思路。

中外建筑:前几年,关于中国建筑的全球化趋同与本土文化缺失等讨论非常;对此您有什么观点?

刘纲:我觉得本土化一定要有一定基础,所谓基础就是技术,必须对建筑技术的掌握达到较高层次,去运用这一技术创造很多新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创新的东西作为一个文化的载体去实践本土化。否则,中国建筑本土化就只有那么两招,使用青砖、自墙、黛瓦,或者仅仅提炼一些很表面的符号,那么本土化的理想就只能永远停留在原来位置。日本建筑设计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技术、材料方面有所突破,我们的建筑师也可以应用这些,当对材料的把控非常灵活、对于本土文化的理解达到一定高度时,一定会有更多创意性作品出现。

中外建筑:近年我们也注意到,您一直活跃在各种学术组织和活动中,那么您对目前国内建筑学术活动有哪些建议或者期许?

刘纲:弥补自身的不足,需要吸收他人的长处,我认为建筑师之间的交流很重要。之前参加过东部和西部建筑师之间的交流活动,接触过一些西部建筑师,发现他们非常优秀,和我们很多人在西部看到的建筑反差很大,我想可能他们缺乏的是相对自由的创作环境,受地域制约或者领导和开发商的理念限制比较多而已。我也参加了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通过与华人建筑师圈内的交流获得视野和认识的提升。所以,建筑学术界交流争论的机会,对于开阔大家的视野很重要。

但是目前的建筑师交流也不能只局限于内部,希望通过媒体等平台扩大与社会外界的交流。比如国外有建筑评论家,会对公众关注的一些建筑进行评价,引导公众对建筑的认识。建筑综合了技术和艺术,但凡涉及到艺术的东西,就需要一定的观众群体去欣赏。在目前的中国,广大民众的建筑审美意识是需要去引导的。建筑首先需要看懂,才可能去欣赏、喜爱它。北京奥运会就是一次很好的机会,掀起了行业内外对建筑的大讨论,使得大家对公共建筑的认识热情空前提升。公众欣赏建筑并不仅仅是看外形,还可以从经济角度研究建筑造价、也可以从文化内涵上了解设计初衷等。

第6篇:文亨利范文

我并没有看见过真的昙花,只是在报纸上看见过它的图片。平日里普普通通的叶子和普普通通的枝干,这是让我很看不上的。但在它那骨子深处,积蓄大地之精华,收藏阳光之灿烂,等到哪个夜深人静的夜晚,绽放自己的美丽。z只因为它的心中有信念,有永恒!活百日,只求开花,一瓣,另一瓣,也许这美丽,没海深,无山高,但这是它一生永恒的美丽。昙花一现风采永恒!那么,从现在准备吧!像昙花一般,积蓄力量,等到哪天,绽放风采,纵然花瓣凋零,风采依旧永驻!

微风从野外吹进来,撩起我的秀发,撩起我的衣衫,也撩起我的思绪,就那么一瞬间,我想到了她--王昭君。

曾有人说她是塞外玫瑰,的确,她美丽的面庞,美的让人沉醉,可她却有苦难的人生。琴声幽幽,思绪绵绵,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粉红色的丝绸随风飘起,塞外的风沙吹迷了所有人的眼,昭君的眼中依然明澈,但明澈中又透出无奈与愁恨,她踏着漫漫长路,走向他乡,离开她爱的人,离开她魂牵梦绕的地方,而为了大江南北的子民。她做出了永恒的选择!那么,让我们记住她吧!一个全身上下都闪着光芒的女子--王昭君。

第7篇:文亨利范文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航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理想只有恒等于”下一个”,才会像涓涓细流般永不停息,绽出生命之花,理想只有吮吸着”下一个”甘露,才会奠定根基,丰满成熟。理想若是砌成成功的大理石,那么”下一个”就是使大理石耸然高立的黏合剂。所以,有志之士势必会把”下一个”作为房屋的理想,超越他人,更超越自身,使其自我完善。

也许一个人具有奋勇拼搏的精神是不足为奇的,但我们可以肯定,在奋勇拼搏的过程不被无数次地失败打败还能毫不犹豫地直奔下一个目标的坚强者,确实是我们当中的优秀者。

我们是否能意识到,能够不懈地奋斗,是生活给予我们的最高报酬呢?尽管奋斗有时就意味着艰难和曲折。

当我人关奋斗中屡战屡败时,我们获得的是坚定的信念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豁然心态;当我们在奋斗中面临各种引诱而能”富贵浮云”时,我们获得的是一份完善的人格,只有在奋斗中,我们才能体验到生命的躁动和灵魂的升华,才能够抒写自己辉煌灿烂的人生。

我们要像紫岚一样成为不断攀登的人,走过的路程或许陡峭无比,当自己踏上一个又一个顶峰时,不要以为这里是个可以休息的地方。而将其视做一个新的地平线……过去的和现在的成功或失败只留下跋涉的烙印,而未来的才能充满幻想和艳丽的彩虹,所有动力,一切挑战都将伴随着未来,只有永不懈怠地将”下一个”作为永恒的理想,才能付诸实践,才会有所追求,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

第8篇:文亨利范文

当春姐姐迈着轻盈的步伐走来,沉睡了一个冬天的衡水湖慢慢地苏醒了,湖面上嬉戏的冰弟弟悄悄地跑了。湖边的泥土又湿又软,要是踩上去准会陷下去。岸边的的柳树长出来嫩绿的叶子。一阵微风吹过来,柳条姑娘就翩翩起舞,随风舞动。在慵懒的草丛中,你会惊喜的发现,几棵小草妹妹也伸了伸懒腰,苏醒了。空中有几只水鸟,它们飞来飞去很忙碌,像是在建造小窝。湖中有几条小船,安安静静的停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夏天,衡水湖更加迷人。一条小船,两支木浆,我们出发了。远远的就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们来到了荷花岛。一层层的荷叶碧绿碧绿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最让人喜爱的当然是那满湖的荷花,荷花形态各异: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像一个半遮半掩的小姑娘;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了嫩绿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开花似的。

秋风婆婆到了,她拿来一把大扇子,使劲一扇,把花草扇得金黄金黄的,把衡水湖装扮的美丽无比。

冬哥哥带着冰弟弟走来冬哥哥对冰弟弟说:"弟弟,我要工作了,你去湖里吧!”冰弟弟听话的到水里去玩了。冬哥哥用笛子吹了一曲非常好听的歌,千万片雪花纷纷落下,把大地妈妈打扮的银光闪闪。冰弟弟玩得非常高兴,湖面上的冰越来越厚,越来越厚 ……

第9篇:文亨利范文

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碰到这样一种情况吧。就是一个人以前和你的条件都是差不多的,无论是她的学习,她的家庭情况,甚至她的零用钱都和你差的不太多的人。相信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也并不算少见吧。是了,这样的人到处充斥在我们生活中,可有时候,假如发生了改变,你会怎么办?

改变就是这个人突然变得样样都比你好,她的家庭可能一夜之间中了彩票,中了几百万,突然她的零用钱就飙涨,她的学习也因此变得很好。原本我和她算是一样的人,成绩中上,家境一般,零花钱也就不过每月五十多左右的样子,可如今她的家境优渥,成绩也上涨了不少,我感觉自己就好像和她是两个世界的人了。但明明前几天,我们还是一模一样的人,几乎什么地方都差不多,也正是因为她和我差不多,所以我对她没有羡慕更没有嫉妒,只是平平淡淡的把她当成我的好朋友而已。可如今,这个世界的天差地别,和有些人突然就比你好了,好很多很多,是你需要仰望的那种高度了。不管是谁,我们都不是圣人, 有七情六欲,对这样昨天还和你是一样的普通人,可后来如果她从和你一样的灰姑娘成了公主,谁会开心呢?人性丑恶,不过如此,哪怕深知,我心里也没有过多的嫉妒,就是多了几分原本不属于我的情绪,三分羡慕,两分心里的挣扎,剩下的则全都是不平衡了……

是了,人的心理啊,真的特别容易不平衡,也很脆弱。原本和你差不多的人,突然就升上了云端,而你则还是土地上的泥,怕是没有人还是能笑得起来的吧。面上再怎么宽容,心里到底还是有些不平衡的,我们有时候啊,人都是忍不住的去渴望更美好的东西,可如果这样东西你苦苦追求了许多都没有得到,而以前和你差不多的人如今却得到了,那你定然是会心里不平衡的。如果这个人原本就比你好很多,哪怕他考到了九十多分的成绩,而你只有七十多分,你也不会太难过吧,因为你本就知道你们之间到底是有差距的,你怎么努力可能都改变不了,这早已经潜移默化的改变了你的生活,成了你人生中的习惯,你到底还是不会有太大的感觉。可是,云泥之别,原本和你一样的人,突然就成了云朵,而你还是过着和往常一样的生活,这样,谁能甘心?人嘛,说的粗俗点,那么就是这样的,原本就高高在上的人,我们早已经习惯,可和自己一样的人我们却往往接受不了。

是了,这就是人性。容易不平衡,为什么不平衡,因为别人的改变。可很多时候,我们却从不想着自己去改变,为什么我们会心里不平衡啊,那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努力啊,甚至甘于平凡。这样想想是不是就好多了?生活中嘛,难免会有像这样从野鸡到凤凰的人, 如果每个人我们都去嫉妒都不平衡的话,那么我们会爆炸的。何必呢?别人的机遇那就是属于别人的,如果我们真的太渴望,不如自己脚踏实地的好好努力不行吗?终有一天,你会达到你想要的那个高度的,我相信所有善良并且努力的人, 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