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县域经济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县域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内统筹安排和优化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的、功能完备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也就是说,首先,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它以县城为中心,乡镇(尤其是建制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其次,县域经济有一个较完整的市场调控主体,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且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然后,县域经济以市场为导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具有开放性。最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活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
一、辽西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从总体上看,辽西北的县域经济还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县域的社会主体是农民, 经济主体多为农业经济及其副业, 县域发展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三农”问题。要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发展县域经济增长极是关键。城镇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城镇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在于城镇所发挥的经济增长极的作用。在宏观区域中, 区域经济增长极就是区域中心城市; 在县域经济中, 县域经济增长极就是县域中心城镇。在辽西北地区, 县城镇往往就是县域的中心城镇, 担当着县域政治、经济、社会中心的多重职责。从某种意义上讲, 县城是最低层次上的城, 又是最高层次上的乡。因此, 加快县城镇的发展, 既有利于壮大县域经济增长极, 辐射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又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
1.县域经济发展会促进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新农村的关键, 是必须要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但要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却不能囿于“三农”问题本身。在辽西北地区, 一是农村人口比重大, 大量的农村人口靠有限的耕地难以致富; 二是农民收入低, 大量的初级农产品未能得到有效的加工增值;三是农村建设落后, 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严重不足。但“三农”问题之所以突出反映在辽西北地区, 与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密切相关。现代经济发展具有突出的城市发展带动乡村发展的特点,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极, 建设强有力的城乡经济发展的结合部和城市带动乡村的着力点, 对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其一是有利于农村人口的转移, 使农业的剩余劳动力就近进入城镇;二是有利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产品的市场营销, 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 三是有利于加强对农业的科技服务, 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同时还有利于减少城镇发展对耕地的占用, 保护基本农田等。
2.县域经济发展会推动县域工业化进程
逐步实现工业化是辽西北大多数县所面临的历史使命, 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必须大力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但辽西北地区的县, 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也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工业企业规模较小, 生产技术水平较低, 小而全现象突出;工业布局分散, 企业群落集聚程度低, 分工协作困难, 专业化程度较低;自然资源消耗量大, 环保设施严重不足, 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是对外开放条件较差, 企业的封闭性较强, 招商引资困难等等。加快县域中心城镇发展, 引导县域工业在中心城镇集中布局和发展, 对更快更好地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意义十分重要。一是有利于工业企业集聚, 发展壮大企业群落, 促进企业分工协作; 二是有利于企业资产重组, 促进优势企业做强做大, 延伸产业产品链; 三是便于集中治理工业环境污染, 降低污染治理成本, 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四是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 吸引国内外投资者, 壮大县域工业实力等。
3.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县域城镇化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和客观趋势, 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战略举措。但对于辽西北地区的县, 在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中, 同样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现有城镇布局分散,规模较小,城镇规模很不经济, 城镇建设单位成本较高;城镇基础设施落后,建设资金短缺、欠账较多,城镇的环境承载力较低;城镇的产业支撑较弱, 城镇的就业容量较小,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等。展望未来,辽西北地区的县, 将面临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到城镇, 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任务十分紧迫。优先发展县域中心城镇,可以提高城镇建设的规模经济效益, 降低城镇化进程的土地占用等成本;通过中心城镇的环境污染的集中治理, 有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保护生态环境;通过产业的集聚和发展, 有利于提高城镇的就业容量, 增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等。
二、辽西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从辽西北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源及现状来看, 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建设小城镇,是壮大县域经济的必由之路。
1.调整区域产业结构,重点发展优势产业
正确认识和把握县域内经济资源状况,选准优势,重点突破,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围绕优势产业创名牌效益,从而实现从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竞争优势的县域内经济过渡转化。立足本地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推进农产品传统主导产业特色化,做大主导产业,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新格局。建设生态农业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突出资源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充分利用粮油畜资源优势,加强粮油生产加工、畜禽养殖加工两大主导产业的发展,培养出一批能真正带动千家万户,辐射国内外市场的龙头骨干企业。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建设旅游休闲基地。以农业生态游、农家特色游等一系列集文化游、特色游、休闲游、生态游的立体旅游框架体系,把辽西北建设成特色的旅游休闲基地,以此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充分发挥以旅游经济为龙头带动县域内经济的发展。
2.加快发展农业,促进辽西北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以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现代农业作为基本目标,坚持按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加快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优质无公害蔬菜、水果生产和小杂粮等农林特产品为主的生产加工基地,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以现存资源优势为依托,开展错位竞争,打造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对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投资的乘数效应大。紧紧围绕农业主导产业,扶植一批深加工型和冷藏冷冻型、销售运输型龙头企业,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的农产品加工体系,拉长产业链条,将比较优势提升为竞争优势,带动农产品基地建设和主导产品开发。对具有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土产,要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连片规划建设,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积极开辟“公司十基地+农产”的产业模式和发展订单农业,注重引导和鼓励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原料生产基地,为农户提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逐步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不断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业收入。同时,鼓励农产品加工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加大对科研的投入力度,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坚实后盾。
3.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加速农村小城镇建设
农村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指标。小城镇作为城乡经济和工农关系的载体,具有很强的经济辐射能力和文明扩散能力,是农产品、工业品生产要素交换的地方。城镇化进程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推进小城镇发展,实行务实有效的城镇化战略,使小城镇建设真正给农民带来实惠,使农民分享城镇化的成果和效益,切实防止抽取农业和农村资源超前建设小城镇,这不仅从根本上不利于城镇化,还会导致农业和农村发展条件的恶化。利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鼓励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带动小城镇建设。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中心镇为重点,使之尽快完善功能,繁荣经济,发挥城乡经济结合部的作用,培育完善市场体系,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调整已经不合时宜的政策,降低农民进城门槛,吸引农民进入小城镇安居乐业。把发展小城镇与调整乡镇区划结合起来,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打破原有乡镇行政区划的限制,在布局上确定好小城镇的性质、功能和基础设施建设规模,重点发展有区位优势、特色资源优势和规模优势的乡镇,使小城镇成为连接广大小集镇、农村与城市的纽带。在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地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特色产业型或加工主导型小城镇;在中心城市郊区,建立一批农业科技试验基地,形成高新技术示范区,发展科技主导型小城镇;地处交通干线、市场发达的地方,在商品集聚效应和商品市场辐射力上下功夫,兴办专业市场,发展商贸流通型小城镇。
4.加快工业化进程,努力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补。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影响县域发展的最大障碍,抓住产业结构调整主线,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与城市工业的分工关系,加强特色工业小区建设,发展园区经济,着力提高产业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加快企业技术进步,集中力量实施重点技改项目,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调整产品结构,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县级名牌、壮大省级名牌,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构筑工业强县的产业格局,充分发挥工业经济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中的支撑和骨干作用。坚持项目带动,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县城经济不是封闭经济,只有打破落后意识,对外开放,主动走出县外引资金、引技术、引人才,县域经济的发展路子才能越走越宽。树立引资与引智、引技并重的理念,跳出资金自给自足的滚动发展思维模式,树立发展、市场以及开放三大理念,将经济的发展与市场的繁荣、流通以及对外改革开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工作为发展、人心向发展的大好局面。同时尽快扭转各级政府在招商引资当中担任主角的错位现象,尽快实现以政府为招商主体转向以企业为招商主体的转变,政府转而全力行使以整治招商引资环境为主的服务职能。利用税收优惠、加大财政投入等措施,促进风险基金的建立、产学研的结合、灵活的用人机制和企业组织形式的形成等,为企业创新创造条件。并重点扶持有特色、有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促进全面工业化的同时,加快部分行业向信息化产业、知识化产业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刘文哲等: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态势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5,27
[2]张家鎏等: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域经济增长极的理论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05 4
[3]陈志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县域经济发展[J].经济纵横,2004,2
[关键词] 市政公用设施,发展平台,合理规划,推进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东至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东与贵池区、石台县、黄山市接壤,西北与安庆市怀宁、望江一江之隔,南部毗邻江西景德镇、波阳、彭泽,206国道纵穿全境,区位优越。随着铜九铁路、安景高速、济广高速连接县外交通大动脉的建成和长江岸线的开发利用,将为我县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如何充分发挥区位交通资源优势,关键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速城镇和园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合理地构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平台,加快东至县新型城镇化进程,推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
一、我县市政公用设施现状
东至县现有3256.32平方公里,62万人口,其中外来流动(暂居)人口7万人,15个乡镇,两个省级开发区。十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城城区面积由4平方公里增至7.5平方公里,城乡市政公用设施得到较快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1、县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亮点纷呈
(一)不断拓展城区道路网,拉开城市框架。
2003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开辟城北新区,城北新区规划面积为2.2平方公里,以东流大道、至德大道为轴线,集政务区、教育园区、居住区、休闲文化广场、交易市场、对外交通组织及公共设施于一体。随着东流大道、至德大道、大渡口东路、滨河南路、集贤东路、至德大桥、敬慈路等一批市政重点工程相继竣工,形成“四纵三横”的路网格局,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高速下线、沿河东路、瓦垄路的建成,城南片区逐渐成型。河西新河老桥的改造以及尧渡新河上城南大桥、永济大桥、历山大桥的相继建造,形成了县城东西片区紧紧相连的交通纽带,为县城西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县城“北扩、西跨、南拓”规划战略由蓝图逐步走向现实。
(二)不断加强基础性、功能性、公益性项目建设,完善城市承载功能。
滨湖区启动建设,为县城工业转移构建良好平台;站前区市政路网与汽车站的建设,为县城物流中心的形成奠定了基石;尧城区的北部片区相继建成,二中标准化新校区、至德小学、电力大楼、移动大楼和商贸步行街为政务中心和商业中心的运营构筑了条件,南部片区城南小学、金字牌农贸市场和10万㎡安置房工程为老城区改造夯实了基础,尧渡河综合治理项目的开工,大大加强了城市功能性建设水平。县城三区建设已为东至县跨越发展吹响了号角。
(三)不断加快城市园林绿化亮化建设步伐,改善人居环境。
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之东风,县城新增绿地49公顷,新老河景观带、金字牌森林公园以及各小区的绿化景观工程的实施,加快了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进程。此外,街道亮化工程、山体水体亮化净化工程以及各单体节点性灯饰工程,大大提升了城市形象,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四)加快公共事业发展,保障民生,提高市民幸福指数。
县城供水管网铺设里程达到21公里,新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可达2万吨,城区设立多家大型液化石油气灌瓶站、换气网点。主干道上增设垃圾箱300只,新建了垃圾中转站和冲水式公厕,县城实现了双电源供电,电信、移动和联通网络多重覆盖,数字电视逐渐新起,城市公共事业蓬勃发展。引江济尧供水工程、规划建设展示馆、社会福利中心、特教学校、文化中心、市民公园、中医院搬迁工程等一批项目投入运营,市民的自豪感、幸福感倍增。
2、园区及建制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
东至经济开发区内供电、供水、供气、固废处置中心等市政设施建设范围逐渐扩大;开发区道路形成“一纵三横”的道路网格局,建成面积将达2.5平方公里;园区内新建水厂、污水处理厂,危化品专用站,工业园自用港口等不断建成。近几年,县城入驻企业不断增多,形成金属加工及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轻纺服饰加工、印刷包装业四大产业集群。东流镇、大渡口镇、胜利镇、香隅镇、张溪镇等一批建制镇建设已初具规模,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人居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①乡镇规划欠缺科学性。
乡镇总体规划的编制缺乏一些专业技术支撑,方案不够细致;缺乏对区域市政设施的城乡统筹规划,导致部分地区市政公用设施的无序发展。乡镇基础设施建设中城镇综合布局和环境容量考虑不够充分,缺乏长远和全局观念,造成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下,存在复重建设的隐患。
②公用设施建设缺乏资金投入,政府管理职责不到位。
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乡镇对城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深,统筹兼顾的意识不强,资金投入不足,从而影响了城镇建设质量、水平和速度,城市形象难以从根本上得到一劳永逸的提升。
③城镇建设缺乏规模与集聚能力。
除东至经济开发区公共设施较为完善外,其余各地区基础设施均较为紧缺。如我县东流镇、大渡口镇、胜利镇、香隅镇、张溪镇等城镇区位优势和明显的产业优势未得到合理利用,城镇化建设步伐缓慢。
④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重建轻管,统筹协调力度不够。
尽管部分地区逐渐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但对其后期管理尚未引起重视,致使公用设施利用率不高。市政各专业间发展不均衡,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各行业分散建设现象,供水、排水、燃气、供电、通讯、供热等项目缺少区域协调和综合配套。
三、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之建议
1、编制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之市政公用设施专项规划,以期科学指导我县城乡建设。
科学规划是合理建设的龙头,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要有科学的规划。在总体规划指导下,做好城市道路(含停车设施)、供水与节约用水、排水和污水处理、燃气、照明、市容环卫、园林绿化、供电、园区供热等专项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编制工作,指导城乡建设,提高承载和集聚能力。尤其是沿江四镇与县城尧渡之间的统筹问题已显得十分紧迫。尧(渡)东(流)一体化规划的研究要尽快启动,而且要落实在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的物态上。专项规划的编制应满足生态性、人本性、人文性、关联性、连续性和可操作性,应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立公众参与、专家评审、政府决策的科学机制。严格按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进行审批,并将规划作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的强制性要求执行。如城市道路网规划应当充分考虑人流和车流的分配比例,合理分配城市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使城市交通顺畅,并应将市政道路规划与给水、排水规划,环卫规划、园林规划相结合,充分考虑中心城区和工业区、科技区和生活区的联系,结合城市近期和远期的发展目标,对城市空间布局和地下发展等各项进行综合规划,避免建设的反复和浪费。
关键词:双流县 自贸经济 建设
中图分类号:F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2-0071-02
四川高度关注和积极探索内陆省份自贸区建设,谋划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积极争取设立与上海自贸区错位发展的科技型内陆自由贸易区,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西部集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跨越式发展。省委《关于在我省成都市部份区域学习借鉴中国(上海)自贸区经验的方案》,提出在成都部分区域学习上海自贸区经验,探索发展自贸经济。双流航空港、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综合保税区就是四川省和成都市建设自贸区的一个重要的平台。双流是成都“三中心”“一枢纽”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向西向南开放合作的贸易通道,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一环,同时作为全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刚刚确立的全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度创新和配套改革上可以先行先试。如何充分利用比较优势错位发展临空自贸经济,抓住机遇提高区域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自身经济与国际高度融合,是当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基础与现状
1.基础和优势
双流县具有发展临空自贸经济建设自贸区的良好基础。
首先是区位和空港优势。双流机场作为我国内陆和中西部首位机场,已成为引领中国中西部、辐射世界的国际航空枢纽,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首个进入全球前50位的机场。双流国际机场正在“量质并进”的快速发展,其通航城市数量、国际及地区航线数量,都居我国中西部地区第一。
第二是自贸平台和口岸优势。双流是中西部地区唯一同时拥有“枢纽机场”、“综保区”、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县域地区,是中西部地区发展临空自贸经济最具备条件的区域。双流是成都“三中心”“一枢纽”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向西向南开放合作的贸易通道,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刚刚确立的全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重要区域,在制度创新和配套改革上可以先行先试。
第三是产业基础较好。经过多年的“工业强县”建设,双流县已经初步构建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以临空服务业为引领、以都市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在过去的新能源、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机械加工、新型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大力培育以新兴电子信息和航空制造维修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也初见成效。双流县在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中的排序也大幅提升,目前为第13位。
第四是科研和创新资源丰富。双流拥有在中西部县域地区首屈一指的科技创新和人才资源优势。目前,县内聚集了中科院光电所等30多个科研机构和四川大学等7所高等院校,高层次人才总量居全市第二;西航港开发区成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近年来,我县以增强创新能力为核心,开展广泛合作,建设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平台,积极培养和引进科技创新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如:
深度对接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构建“产学研政企金”协同创新体系,与中物院、电子科大、香港城市大学、核动力研究院、清华科创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等50多所大学及科研院所共同打造了天府新区大学科技创新园。现已初具规模,并聚集各类研发平台102个,其中国家级24个,这为发展高端新兴服务业提供了智力保障。
同时,双流还面临着越来越广阔的科技创新的宏观有利环境。9月初四川被纳入全国首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双流必然是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前沿和主阵地,将得到在全面创新改革方面先行先试的政策红利,可以更加全面深入的试错和探索解决创新驱动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着力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激发创新者动力和活力、深化开放创新等方面,开展改革探索,将对双流“创新驱动”发展转型带来巨大的牵引带动作用。
2.探索和创新
2.1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积极探索和创新
双流县于2014年10月出台“学习借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的实施方案”,主要在以下领域进行了探索:
区港联动通关一体化。将航空口岸功能延伸至综保区,实施海关和检验检疫“一次申报、一次检验、一次放行”监管试点。“区港联动”使机场和综保区的通关能力、物流效率得到明显提升,同时有效支持综保区企业发展,进一步发挥了综保区对产业集群式发展的促进和对外贸的拉动作用。
创新商事登记制度。已完成取消公司注册资本实缴制,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等。在学习上海自贸区经验的过程中,双流县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创新,如在创新商事登记制度方面,放宽了县域企业住所登记限制。
拓展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功能,积极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及电子商务,推动融资性租赁行业发展,积极引进融资租赁类公司,支持其开展飞机租赁、大型设备租赁等业务,并使用外币结算。
此外,在推进更加便利的海关监管制度,实施更加便利的检验检疫制度,开展有利于临空经济发展的金融业务、建立跨境电子商务结算制度等方面,双流县也都进行了积极探索。
2.2大力发展临空经济
双流的发展定位“天府科技卫星城、国际空港自贸区”非常鲜明地凸显了临空主题。双流县多年的发展也打造了实力雄厚、富有生机的临空经济发展载体。如:空港高新技术开发区早已成为全省全市重要的产业功能区;双流的主导产业体系中临空特色在不断增强,以新兴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等为代表的临空先进制造业和以航空枢纽服务、临空物流、临空商贸等为代表的临空高端服务业迅猛发展,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2014年双流县临空经济产业总规模突破2160亿元;外贸进出口46.3亿美元、出口34.6亿美元,均居全市第2位,实际利用外资2.4亿美元。
为积极促进自贸经济发展,双流县正在积极加大对上海自贸区可复制经验的试点,着力推进投资管理、金融服务、贸易监管以及事中事后监管等制度创新;不断强化航空枢纽地位,巩固提升口岸平台功能,争取设立更多专业指定口岸,加快汇聚融资租赁、保税贸易、跨境电商以及通用航空等临空经济相关业态。
二、问题和不足
1.水陆空大通关系统建设不足
双流县地处内陆地区,不靠江、不临海、不沿边,面临开放口岸较少、区域转关较难、通达效率偏低等诸多难题;与青白江铁路枢纽港、宜宾和泸州水运港都有较远距离,未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优势。地理位置先天缺陷、大通关系统建设相对滞后以及多式联运体系欠缺,导致了运输成本较高、通达效率偏低。
2.空港优势和综合保税功能开发不够
一方面综合保税区辐射作用较小。按照自贸区可复制、可辐射的要求,我县综保区辐射作用还未得到体现;区内龙头企业仁宝、纬创未形成真正的产业链;受到区位环境的制约,区内产品展销中心影响力不高。另一方面虽然拥有双流国际机场和综保区等优势,但因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优惠政策较少,贸易、投资便利化和金融国际化程度不高,对外商的吸引力不够。此外,综合保税区还存在着对外贸易结构不优、产业竞争力不强、国际金融基础相对较差等问题。
3.行政审批效率不能适应需求
行政效率是目前投资考虑的重要因素,经过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精减审批事项,双流的效率有较大的提高,但相较于高新区和天府新区直管区,其行政效率仍有待提高。在正常情况下,投资者在双流投资须与多个部门接触,在提交众多纸质文件并经过相当复杂的程序以后才能获得投资核准和颁发证明,延缓了投资进程,影响其投资积极性,削弱了我县在发展自贸经济方面的竞争力。
4.科技和创新含量不高
我县临空自贸经济以中低端的传统制造业、服务业为主,在增长动力上还是依靠资金、土地、物资的要素拉动,科技和创新含量不高,缺乏强劲的核心竞争驱动力。在当前资源要素制约趋紧、环境保护呼声趋强、发展空间趋窄的情况下,以要素投入、投资拉动为主要手段,既不符合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也不可持续。
三、对策和建议
1.积极争取先行先试,以更宽广的开放和改革推动临空自贸经济发展
一是争取将空港自贸经济作为成都内陆自贸区的重要组成部份,重点突出空港特色。二是争取政策的支持。建议争取出台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推动自贸经济的发展;在土地政策上,积极争取用地指标单列政策;适度降低服务业用地价格,推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继续跟进飞机融资租赁产业扶持政策,在跨境融资、外汇管理、海关监管及税收扶持等方面,畅通渠道、简化流程、优惠税率,为飞机融资租赁产业创造更加开放的发展空间。三是要积极在多个领域争取先行先试。比如按照差异性、互补性原则,尽快出台本地临港经济区的负面清单,对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按照内外资一致原则,将外商投资项目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将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审批改为备案管理。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试行“先照后证”登记制,健全完善年度报告公示制以及外商投资广告企业项目备案制等管理措施,不断创优投资贸易环境。四是实现金融产业创新。建议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前提,积极争取省、市人行在综保区双流园区、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及其他海关特殊监管区内推广上海自贸区金融方面的先进经验,适时引进外资银行,打通境内外资金流通渠道,充分利用人民银行双流支行恢复外汇管理职能这一契机,简化外汇管理流程,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率先开展人民币跨境使用、企业境外融资、跨境互联网结算等领域的改革探索,助推成都金融领域开放创新,为成都打造西部国际金融中心提供支撑。
2.规划先行,优化临空自贸经济空间布局
一是前瞻性开展临港自由贸易经济的专项研究,着力构建临空自贸经济空间布局,争取将涵盖双流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8个海关特殊监管场所及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空港货运站、国际快件中心的区域,以及综合保税区区域纳入成都自由贸易区申报范围,争取将双流的主导产业、重点区域纳入省、市发展重点。二是抓紧对临港自贸经济核心圈土地进行调规,争取对临港自贸经济核心圈机场两侧已经具备建设条件但属有条件建设的区域尽快用红斑覆盖,对已签约入驻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及时给予用地指标支持,确保项目引得进、落得下、建得好,逐步形成临空自贸产业化项目集群。
3.夯实承载自贸经济发展的支撑平台
完善功能平台,着力增强临空自贸经济承载能力。一是优化口岸平台。大力拓展各类专业口岸,确保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国际快件中心尽快运营。围绕提升口岸配套水平,配合做好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城市申报,加速完成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销售平台方案设计,大力引进国际金库交割仓等国际贸易类项目,切实为双流发展自贸经济提供坚实的平台和产业支撑。二是提升枢纽优势。加快建设双流综保区与青白江铁路运输口岸的专用铁路建设,促进双流产品通过蓉欧新铁路走进国际市场。加强与宜宾水运港的直通,探索岷江彭山江口港融入长江水运通道的水路建设,减少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成本。不断加密国际国内航线网络,持续扩大双流机场辐射范围。支持国际国内货物通过双流机场集散,加快建成亚欧货运转运中心,加速推动航空枢纽服务向亚洲及欧美地区拓展,全面巩固提升双流机场的航空枢纽地位。三是加强行政体制改革。对县级政务中心进行优化整合,简化流程,优化程序,大力开展并联审批和代办审批业务,方便企业办事和服务。对临空自贸经济区内,着力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加快推动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前审批转为注重事中、事后监管。四是提升通关效率,真正实现“一线管住、二线放开”。
4.推动临空自贸经济规模扩大和产业升级
一是要按照自贸经济通行的惯例引进企业,实现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规范发展。一方面要面向境外做强加工制造业,同时,也要面向内地做强国外品牌的销售等现代服务业。二是大力引进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配套项目,重点培育研发设计平台和企业总部,促进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三是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突破出口加工贸易局限,大力发展保税消费、保税金融、保税展示、保税医疗、保税培训等服务产业,主动拓展进口水果、粮食、肉类、汽车、保健品、酒品、化妆品等国际贸易,积极探索保税维修、融资租赁等新兴业态。四是大力打造临空经济“升级版”,依托双流国际机场及周边区域,大力发展自贸经济新兴业态,着力培育保税出口加工、保税维修、国际采购与分拨、国际商品展销、保税创新研发、国际金融、人民币离岸业务、国际医疗健康服务、国际教育培训等自贸业态,整体提升临空自贸经济发展规模和产业升级。
[关键词] 县域;金融生态;建设
[中图分类号] F83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08-0147-02
[作者简介] 欧阳志刚,农行宜春市分行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管理。(江西 宜春 336000)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基本的行政和经济单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突现出来。改革开放较长时期以来,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县域区域,其特征大都表现为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主要是靠信贷资金投入的拉动。没有良好的金融环境,没有金融的大力支持,县域经济就难以有大的作为,地方政府调控辖内经济的职能也不会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改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对推动县域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特点
金融生态环境是借用生态学的概念对金融外部环境的形象描述,通常指金融运行的一系列外部基础条件,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等方面。县域金融生态系统作为全国金融生态母系统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有着整体的共性,也有着自己的特性。
(一)金融体系的单一性。一是从县域金融机构主体的性质来看,国有金融机构在县域中占绝对地位,这种长期以国家信用为支撑的县域金融体系使民众高度信任,风险识别不强。民众在选择金融机构时,更多的是考虑金融机构服务质量的好坏,而很少考虑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高低、效益的好坏。这使得金融机构更注重于改善金融服务,而对改善资产质量、提高效益缺乏根本动力,往往主要是来自上级和外部监管的压力。二是从融资渠道来看,欠发达地区县域融资渠道狭窄,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门槛太高,民间融资规模小、成本高、期限较短,县域企业融资渠道严重依赖银行。
(二)金融生态的脆弱性。一方面,相对于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总量不大,可控因素较多,县域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环境的变化在县域金融生态系统中会产生放大效应,县域金融生态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更加明显。另一方面,基于商业银行的县域金融体系对资源的配置主要是对增量资源的配置,对存量资源的配置功能是相当微弱的,更多地是使风险“存量化”,一旦形成不良沉淀,通过自我消化风险的能力是相当弱的。
(三)金融创新的被动性。由于欠发达地区县域国有金融机构都是分支机构,近年来的金融改革进一步上收了县级金融机构的权限。无论是从财力、物力,还是从人才来看,县域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创新水平很弱,绝大部分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创新都是自上而下的。县域金融体系自身创新能力的弱化更加重了县域金融生态的脆弱性。
(四)金融资源配置的博弈性。金融资源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必然成为双方争取的对象。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地方政府虽不会象原来那样直接运用行政手段干预,而更多的运用经济手段来争取。如某县就曾出台一项政策,若某家银行向工业园区投放一定金额的贷款,则全县财政专户资金就集中到这家银行。金融机构也更加注重风险控制,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在有限的信贷权限内进行择优投放。
二、影响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因素分析
影响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因素有很多,尤其是维护债权方面的法律不健全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县域金融生态环境。除宏观法律制度(包括《破产法》和与贷款欺诈相关的法律,以及相关的会计准则)外,县域中观层面的因素对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主要包括:
(一)地方政府的政策导向。从本质上来讲,县级政府与金融机构的共同目标都是推动县域经济的繁荣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地方企业税收属县级地方政府,而国有金融机构属中央条管,这就使得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会产生分歧,甚至出现背离现象,给县域金融生态带来负面影响。
(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决定金融。一般来说,县域经济越活跃、优良客户越多,金融需求也会越大;县域经济总量越大,金融机构可控资源也就越多,抗风险的能力也就越强。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出于自身效益的考虑,四家全国性大型商业银行纷纷从一些经济相对较落后的县及县以下撤离。如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县级中行、建行和工行只保留办事处,只有农行在县域尚保留支行和营业机构,担负着县域商业性金融的主渠道职能。
(三)信用环境状况。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商业银行是以信用为基础的企业。由于目前我国社会信用征信系统没有建立,信用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称,再加上对失信行为的处罚乏力,使得诚信问题成为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信用环境恶劣,不但增加了交易成本,降低了交易效率,而且很容易导致赖债成风,造成银行坏账不断上升。
(四)执法环境状况。由于司法体制的不完善,司法部门执法容易受到地方保护干预。特别是银行胜诉案件执行力度不大,很多胜诉案件得不到有效执行,极大地损害了银行的合法权益。如2001年某县供销社与该县某商业银行贷款诉讼案,虽然该行胜诉,并由异地法院执行,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还是不能执行到位。
(五)外部监管机制状况。当前,我国金融监管体制不到位,主要表现在:重审批、轻监管,重合规、轻风险,重检查、轻处罚,重被监管对象利益、轻社会公众利益。如2004年某县水电站通过破产形式逃废银行债务,虽然银监分局在合规性检查中发现了这一情况,该县相关金融机构也对此进行了专题汇报,但是金融监管部门并没有联合有关部门协助银行进行补救,未能有效打击失信行为。
三、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
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就是要塑造县域金融体系动态平衡的内外环境,实现县域经济与金融的良性互动发展,防止金融结构的扭曲失衡,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进步提供资金融通、信息引导、要素组合等方面的有效支持。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特别在当前金融立法相对滞后、法制环境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更离不开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一)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业绩观为指导,推动县域经济稳健发展。县域金融生态的发展离不开县域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制定相关政策时,必须树立金融生态观念,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业务观为指导,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统筹县域和企业融资结构的发展。一是要立足县域,放眼市场,打造县域特色经济优势。当今经济发展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要与全市、全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联系起来,统筹规划,立足县域,瞄准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县域的资源、区位、人文等优势,形成县域特色经济比较优势。二是要以工业园区为依托,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工业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从宜春来看,各县都建立了工业园区,但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没有形成园区产业链,工业园区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不明显。在招商引资上,不但要选择科技含量高、产品有市场、竞争力强、无污染的工业企业,而且要注重引进产业关联配套企业,增强园区企业整体竞争力。三是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当前,我国已步入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有效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才能延伸农业产品价值链条,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发展。四要完善县域行政官员考评体系,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把县域金融生态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考评体系中去,用制度来约束政府行为,减少负面行政干预。
(二)以构建农村金融新体系为核心,深化县域金融改革。加强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还必须进一步深化县域金融改革,逐步构建农村金融新体系。要利用农村信用社贴近“三农”、机制较活的特点,支持其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同时要减少行政干预,加强对其风险监管,增强其抗风险的能力;要充分利用农业银行联结城乡、系统联动的大商业银行优势,使其在县域商业性金融中发挥主渠道作用,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国际化、支持大型涉农项目建设、为县域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等领域提供高层次金融服务,支持县域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发挥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银行的作用,扩大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承担政策性、开发性支农融资任务,使政策性银行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加大其他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的金融服务职能,强制性规定其组织资金的一定比例必须向县域工业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三)以创建诚信环境为重点,打击各种失信行为。一是地方政府高度重视,视诚信为根本,并从自身做起,打造诚信政府形象。对借款不还的公务员要采取组织手段,进行彻底清理。二是企业要视诚信为生命,健全和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准确、全面地向贷款银行反馈经营信息。三是增强司法系统对各种失信行为的有效打击力度。进一步强化司法部门的执行力度,对法院执行部门下达年度案件执行率硬性指标。公安机关应加大针对金融机构和客户资金犯罪案件的侦破力度,建立健全案件快速处置和侦破的应急机制。四是加快信用征信系统建设,增加信息透明度。人民银行和银监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协助县域金融机构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形成强大合力。五是发挥公众媒体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定期对一些典型的恶意失信行为进行公开曝光。
参考文献:
高校年鉴作为一种兼具权威性、实用性、综合性特点的工具书,具有存史、资政、教化、育人的作用。能否编成一部高质量的年鉴精品,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支高质量的编辑队伍。李铁映同志说:“志书是人修的,所以修志人的素质决定着志书的质量。有什么样的人才素质,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志书,志书的质量取决于人才。”这同样适用于高校年鉴,高校年鉴质量的高低取决于高校年鉴编纂人员素质的高低,高校编辑队伍建设成为高校年鉴质量提升的关键。要提高年鉴编辑人员的素质,应着重于包括撰稿人、编辑和主编在内的编辑队伍整体编校素质的提高和编校技能的培养,强化其质量意识、责任意识、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高校年鉴编辑队伍现状与困境
1.撰稿主体属性多为兼职。高校年鉴的撰稿者多为行政管理人员,有不同的岗位职责,工作千头万绪,认为年鉴撰写是额外任务,责任心不够,缺乏专业培训和对年鉴素材的有意积累及精选,资料收集不全,重要内容确实。复制过往条目内容,缺少年度特色。条目内容缺乏规范性和准确性。
2.撰稿内容易写成总结。撰稿者不了解年鉴条目的质量要求和具体标准,把年鉴稿件写成工作总结。在实际工作中,他们总是从方便原则出发,以工作总结作为条目,概述性条目空话套话过多或多为政治口号,单一性条目缺少资料性和信息含量,对具体举措和成果记录较少,年鉴成了各单位工作总结的改写、汇编。
3.撰稿主体全局和客观意识受限。撰稿者缺乏把握全局的意识和能力。就部门业务工作写部门业务工作,缺乏对全局同类信息的整合和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突出或夸大工作业绩,造成以点概面,以偏概全,使表述的事实失实失准。
4.编辑主体沟通统揽意识欠缺。编辑人员不熟悉各单位的业务,加之很少与撰稿人沟通,根本无法确定条目选题,更无法挖掘好的条目,只好不加选择,根据上报的稿件,略做修改,一编了事。
三、高校年鉴编辑队伍建设的现实路径
年鉴编纂质量关系到年鉴的生存和发展,应强化年鉴编辑质量和责任意识,加强年鉴编辑业务素养。重视建立和落实岗位责任等激励竞争机制,按照年鉴编辑内容的工作量,以确保整个年鉴质量为前提,制订工作目标,分解任务,形成总纂和分纂、或编辑部和编辑人员之间既制约又共促的责任机制,明确分工内容、完成时间、责任人员,保证年鉴编纂工作能高质高效运转。
(一)建立相对稳定的年鉴编纂队伍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使得人员流动成为常态,编辑队伍不稳定,新手居多,文字水平不一,缺乏经验,临时指定或更换人员,对任务要求理解不明确。为提高初稿撰写质量,可打破各二级单位分头临时指定年鉴编纂人员的方式,实行年鉴编辑队伍由编辑部直接领导,在各部处聘请熟悉业务情况、具有良好文字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的特约撰稿人,每块条目指定其中一人负责统筹,详尽搜集整合相关资料,提高年鉴的编纂效率和质量。
(二)加强对撰稿人的培训和编纂人员业务素养的提升
通过制定目标,对撰稿人的责任意识和业务素质进行要求和培训,定期举办培训班、研讨会,交流撰写经验,探索提高稿件质量的途径,帮助撰稿人提高撰写能力;并定期举办年鉴工作会议、专题讲座、交流座谈会,组织编纂人员参加全国或地方高校年鉴培训交流,不断提高编审人员的业务水平,帮助其练好内功。并编发年鉴经验材料,宣讲体例,提供范文,总结编纂常见问题校正手册、统一章法,促进编审队伍业务素养不断提升。
(三)构建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和责任工作制度
关键词: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 城镇化 发展 相关性
引言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地域范围内,通过政府引导和管理,逐步建立起来的具有地方特色,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枢纽、农村为基础的区域化经济。它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层次,是区域经济的最底层环节。从经济总量看,县域经济对国家的GDP提升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城镇化是伴随着工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而出现的一种规律性经济社会现象,是农村人口逐渐向城镇转移的变迁过程。所谓城乡互动,指的就是城镇和乡村在发展中,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动态过程。研究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相关性,对于我省目前的经济状况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城镇化水平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1.1 城镇化水平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口号,而且将城镇化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全面发展的根本措施提了出来。只有县域经济的有效发展,才能为我国更早的实现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省的县域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浙江省,县域经济已然成为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源泉,占了全省GDP的71%。但总体来说,我省大部分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国内外实践证明,城镇化水平可以通过减少农村人口,增加城镇人口来有效提高,提高农民的相对和绝对收入水平,逐步缩小贫富差距。
提高城镇化水平必须要依靠县域的丰富资源。城镇建设主要就是要不断的将县域资源要素向城镇集合,城镇刚开始建设时,往往其基础设施跟不上经济建设的步伐,而小的县域资源能够凭借其天然的丰富资源,为经济建设提供交通,水电等各方面的支持;同时县域也成为了产品的最终消费市场,因此,城镇的初始化发展必须要与县域经济紧密挂钩,最终达到双赢的目标。
县域经济具备四个基本特征,即区域性、层次性、综合性和开放性。
区域性:县域经济显然是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一部分,如果把国民经济比作一个大网络,那么县域经济就是一个个小网络,每一个县域经济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经济优势,同时也会有一定的经济劣势,总之,通过网络与网络之间的连接,进行融合发展,整个国民经济必然会得到长足的提升。
层次性:县域经济其实是个多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网络,它可以分为乡村经济、乡镇经济和城镇经济等层次。乡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乡镇经济的发展,同时乡镇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城镇经济的发展,只有这样不断发展,才能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提升做出贡献。
综合性:县域经济虽然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县域经济也具有国民经济具备的系统的综合性特点,是综合部门于一体的小系统。这就是为什么国民经济要依赖县域经济的大发展的原因,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中最基础的单位,是一个最完善的小系统,充分发挥其应该具备的功能,对国民经济的大发展意义重大。
开放性:县域经济属于开放型经济,其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范围。由于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发展的差异性,县域经济之间肯定存在发展一定的梯度。县域经济之间互相的发展,是以各种因素比如人力、物资、资金、信息、技术等等为基础,县域经济不是地方保护主义的格局经济,而是充分开放型的区域经济。
1.2 讨论如何实现县域经济的有效快速发展
1.2.1 培植优势产业,增强发展活力
县域经济的发展规划需要有阶段性、梯次性和可操作性。制定规划必须要遵循利于国民经济发展大局的原则。在整体规划基础上,县域经济必须充分发挥资源、能源、区位、人才、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培植优势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比如逐步减少土地、水利、矿产、林木等不可再生资源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一是国内生产成本高,二是受发达国家技术壁垒限制,竞争优势不大。自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收益最大的产业是纺织、服装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但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逐步向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变,由资源的优势逐渐向技术优势的方向发展。
1.2.2 融入现代管理,提高农业产业化质量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不断涌向舞台。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管理方法,可以有效促进其改革和发展。县域经济应该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引入国际标准,增强竞争力,在现有的技术能力上进行改造加工,实现附加价值的高度实现。另外,网络技术的有效利用有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产品的研发,营销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充分应用现代生物技术(BT)、信息技术(IT)和工程食品技术,加快开发安全、优质、营养、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和保健型、功能型新产品,提升品牌影响力。
1.2.3 利用国家政策,扩大社会投资
近年来,国家正在逐步放宽民间投资领域,有效改善投资环境,对现行政策进行认真清理。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支柱产业、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的开发建设,引导民营企业积极从事社区服务业、中介服务业和文化传媒业,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贡献力量。
1.2.4 创造人才发展环境。建立激励机制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始终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人才的素质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县政府必须建立人才引进的长期机制,通过人才引进、人才培育等系统,建立经济发展人才市场,促进人才合理流通,落实有关政策,积极与地方高校、科研机构寻求合作。企业要利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人才政策,制定企业自身的人才发展战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对现有科技人才的培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1.2.5 实施科技战略,保持发展后劲
往往经济发展过快会导致人才储备空虚,后备力量不足情况的发生。做好人才储备,用好、管好人才,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
1.2.6 加快小城镇建设,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城镇化建设对于提高消费能力、促进物资流通、改善投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来说,虽然我国城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依然有数量庞大的农村劳动力人口被限制在农村,如何将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化成城镇人口,是当前任务的重中之重。突出强化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促进生产要素的台理配置,实施有利于促进二、三产业向城镇集中的产业政策,利用市场机制,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各类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参与城市和中心镇投资发展,改变镇村企业布局分散的状况,促进城镇二、三产业的集约发展。
1.3 城镇化水平与县域经济发展的深度分析
1.3.1 实施城镇化战略,不仅关系到县域经济的发展,还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关系到贫富差距的缩小和社会分配制度的合理。
1.3.2 如今农民收入渠道单一,农民增收困难,只有城镇化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带动农村经济逐步向城镇经济靠拢,把农村市场变成潜在的消费市场。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必定要讲市场进一步拓展,农村市场的逐渐成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长久的动力。
1.3.3 城镇化进程附带的效果就是城镇人口逐渐增多,城镇的生产要素逐渐集中,从而又促进了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发展,这样来回相互促进,相互牵制,县域经济和城镇化水平必然会相辅相成,共同繁荣。
1.3.4 重点建设支持资源更加丰富的小镇发展,首先集中力量发展一小部分,再带动更多城镇发展。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前提,只有不失时机的发展工业,实现大规模生产,才能起到有影响力的带头作用。
总之,通过以上讨论可以看出,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水平是息息相关,根据世界银行专家估计,中国城镇化水平每提高 1%, 至少能带动GDP 增长1.5%,不断增长的城镇化水平可以使GDP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阎东彬.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问题及原因剖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2,(1):54-57.
[2] 周世军,岳朝龙.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计量分析与政策路径选择——以安徽省61个县(市)为例实证[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7(4):438-443.DOI:10.3969/j.issn.1671-7872.2010.04.024.
关键词:市场风险;预警机制
一、跨市场金融风险的传播渠道
虽然货币市场参与者不断扩充,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介入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回购市场,有力地促进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与保险市场之间的协调发展,扩大了这些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机构和业务的交叉,使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外汇市场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交叉融合趋势不断增强。但是,由于货币市场的不断扩充以及资金流动的日益复杂,各金融市场的交叉融合,使得原来在分割的市场体系下,被隔离的市场间的风险有了相互传播的渠道。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外汇市场中的某一个市场出现风险,都既有可能性随地传递到其他市场,并从而给整个金融体系带累系统性的风险。
目前我国跨市场金融风险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银行、证券和保险机构在突破分业经营模式中,通过不断推出的金融交易载体跨越货币、资本等多个金融市场的子市场而产生交叉性风险;二是(准)金融控股公司在运作的同时从事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通过跨市场交易载体打通资本、货币市场以及保险市场从而导致跨市场风险的扩散和叠加。”贯穿各市场之间内在联系的是市场信息,这些信息以各种特征的金融工具及其价格表现出来。以金融市场核心组成部分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为例,其连通渠道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资金渠道
资金渠道是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直接沟通的渠道,也是一种最为基础的渠道,资金互动是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关系的“根结点”。在追求利润动机的驱动下,货币市场资金往往通过多种渠道流向资本市场,资本市场资金也通过上市公司在商业银行的存款以及证券公司在商业银行的保证金存款形成信贷资金来源。市场参与者为了获得高收益,使资金频繁地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流动。正是由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两者之间存在这种互动、竞争的关系,金融市场才能形成合理的资金价格,在此基础上的资金流动才能引导资源的有效配置。
2.利率(价格)渠道
利率是货币和资本的价格,其变动维持着金融市场上资金的供求平衡。在一个统一的市场体系下,资金可以在两个市场之间自由流动,资金的趋利性质也必然带来资金的同利性。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间预期收益率的差异会引起两市场的资金相互流动,收益率高的市场受到投资主体的青睐。资金的相互流动又使两个市场的价格具有联动性,进而形成均衡化的资金收益率。所谓均衡化的资金收益率,是指在对收益和风险进行调整后,两个市场的实际收益率水平应该是相同的。货币市场的价格、收益率都可以表现为货币市场的利率水平;而货币市场的利率具有基准利率的性质。它直接决定了资本市场上金融资产的价格和收益率水平。
3.金融中介与金融工具渠道
金融中介机构尤其是能够同时在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进行的交易行为,引领着金融市场价格的变化与资金的流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工具也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化。特别是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现代金融工具的创新已经使两者的期限划分显得越来越不重要。如利率按期调整的贷款,实际上就考虑了长期资金需求的稳定性,也兼顾了双方对收益与风险的权衡。此外,一些衍生金融产品如期货、期权和互换等,很难说是长期还是短期的金融工具。正因为如此,当今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区分,在国外已变得模糊,一般将这两个市场统称为金融市场或资本市场等。
二、我国跨市场金融风险传递特征及原因分析
1.我国跨市场金融风险传递特征
在现有金融体系下,我国跨市场金融风险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特征:
(1)系统性。风险是金融体系和金融活动的基本属性之一,与金融机构相生相伴。跨市场金融风险不仅仅是局限在某一行业特有的风险,而是通过资金交易的纽带,将单个行业的风险渗透到金融市场的各个子市场。如在股市低迷时期,市场风险集中爆发,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企业出现较大亏损,企业融资困难,从而使资本市场风险扩散到货币市场、保险市场。
(2)复杂性。相对于某一行业的风险而言,跨市场风险无疑具有复杂性的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存量风险和增量风险交织的特点。一方面,制度设计上的缺陷累积形成巨大的存量风险,如上交所国债回购制度,证券市场退出机制的不完善等等;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准)金融控股公司渐行渐近,由于其集团内部复杂的控股关系和关联交易可能带来的风险不容忽视。
(3)潜在性。如保险业在急速扩张中,可能形成大量的利差损失。在短期内,由于保费收入能保持一定的增长比例,消费市场尚未成熟以及赔付率较低,利差损暂被充足的后续资金所掩盖;但从长期来看,一方面,激烈的竞争将使承保利润趋薄;另一方面,目前以年金支付的养老保险的偿付高峰将集中在20年后。因此,若保险资金不能保值、增值,就会形成收益不足以弥补支出的局面,一旦保费收入发生逆转或出现其它方面的市场诱因,将引发存量风险,不仅给国内保险业以致命打击甚至会引发整个金融市场的危机。
2.引发我国跨市场金融风险成因分析
(1)金融体系内在脆弱性。Hyman.p.Minshy在《金融体系内在脆弱性假说》中对金融体系脆弱性做出较为系统的解释并指出:金融内在脆弱性是金融业的本质特征,是由金融业高度负债经营的特点所决定的。亚洲金融危机充分体现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近年来,我国学者参考IMF和世界银行1999年启动的“金融稳定评估计划” (FSAP)和欧洲中央银行(ECB)所建立的评估体系指标等方法,对1991年到2000年间我国金融市场的脆弱性水平进行了统计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的银行是支持股票市场价格趋高的主要因素,银行业为此愈加暴露在股市风险中。虽然监管部门加强了对违规入市信贷资金的管理,但效果并不明显。
(2)证券市场成为传递跨市场金融风险的途径。当前我国证券市场持续低迷,证券市场风险已突破自身领域传递到金融市场的各个子市场并可能引发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著名金融学家,美国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的一个研究成果显示:“在法制不完善的国家,不应对公众证券市场有太高的期望,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公众证券市场在中国将只是作为一个发现制度缺陷的场所,其意义是非经济性的。”目前已被市场发现的制度缺陷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先天性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的制度缺陷,随着我国证券市场规模的逐步扩大,其潜藏和积累的系统性风险越来越大;二是长期所存在的发行制度缺陷导致券商的投资银行业务基本处于同质化的低端竞争局面;三是金融创新制度的缺陷,券商无法构建新的盈利模式;四是券商的退出机制不完善,缺乏市场化的淘汰机制;五是单边交易制度的缺陷。资本市场缺乏风险对冲机制,券商难以防范和释放市场下跌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3)对(准)金融控股公司缺乏“防火墙”制度。金融“防火墙”利用法律和管理的规范,使得银行与非银行间的市场、组织、结构与业务范围区隔开来,以防止金融机构跨市场经营后可能产生的利益冲突及不当联结行为。应运而生的(准)金融控股公司的内部交易将大大加剧集团成员之间风险的传染,如证券子公司(或保险子公司)出现经营困难,集团利用资金调配的便利将银行子公司的资金用来救济,结果可能使银行子公司也出现经营困难,最后导致银行子公司与证券子公司陷入危机。另外,集团成员在经营和财务决策方面由于受到来自集团和其他成员的过多限制,难以做出客观、科学的决策,一旦在经营中形成风险就会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必然导致风险的集聚。目前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尚未制定规范的、限定性的“防火墙”制度。
(4)监管协调机制不健全。我国现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监管体制造成不同的金融行业、金融市场对应着不同的监管部门,有着各自的监管目的,标准和手段。在信息交换和沟通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各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成本较高,监管当局对跨市场金融风险的监管无异于“盲人摸象”,难以从整体上及时、科学地认识跨市场经营的风险,并果断地提出监管要求。
三、防范跨市场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
1.加快完善金融立法
实现各金融市场之间的连通,涉及到组织机构、金融工具、监管体制等多方面的创新和变化,必然会与现有的法律体系不相适应,这就需要对现有的法律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或者通过新的立法来规范连通之后的市场运作。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金融市场发育状况和金融业发展特点,加快完善我国的金融立法,将成为实现市场连通的前提条件。
2.加强社会信用基础建设,塑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规范发展多种信用形式,树立明确的信用价值理念和是非观念,将各种信用活动纳入具有强大约束力和制衡力的信用规则下运行。同时加快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使信用中介机构、信用服务机构和信用管理机构规范运作,建立高效运作、覆盖面宽、具有权威的社会征信系统(包括信用档案系统、信用调查系统、信用评估系统、信用查询系统、失信公示系统等)。确立失信成本递增的违约制裁机制,使短期.违约收益大大小于失信成本,让守信成为一种最优的理性经济行为,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起诚实守信的氛围和环境,为防范和化解跨市场金融风险奠定坚实而广泛的信用环境基础。
3.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主体,构筑金融监管“防火墙”
由于金融控股公司普遍缺乏自律,外部监管的效能不足,建立一套严格清晰的防火墙十分必要。首先,由于我国(准)金融控股公司成因各不相同,有政府主导的,有为了实现分业经营的,还有为了分散经营风险通过其它金融机构组建的等等,其内在风险水平、管理风格以及抵御风险的能力都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分类设置防火墙,保持防火墙的有效性。其次,建立业务防火墙,严格限制银行与证券子公司之间的业务往来;再次,建立资金防火墙,禁止或限制资金在金融集团内部的任意流动;还要建立管理信息防火墙,防止银行与证券公司之间有害信息的流动,出台银证、银保等数据交换标准等等。
4.加强沟通,建立较为完善的监管协调机制
货币政策职能与银行监管职能分离以后,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和防范与化解跨市场金融风险的作用更加突出。尽管在银监会成立之初,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三家监管部门已建立了金融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并签订了《备忘录》,但从防范和化解系统性跨市场金融风险的角度看,远远不够。建议应尽快建立健全人民银行与三家监管部门较为完善的四方监管协调机制。
参考文献:
[1]《中国金融脆弱性分析》,伍志文《经济科学》,2002.
少数民族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我国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仍较为滞后,与其他经济区相比具有较大的差距。如何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是目前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对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据此,本文立足于当前少数民族县域经济的发展实际,并针对其存在不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能改善少数民族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推动其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县域经济 发展战略
优化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十二五”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少数民族的县域经济发展仍较为落后,这不仅导致少数民族地区严重落后于其他地区,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造成了巨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国家和政府应尽快采取有效促使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以缩小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进而加快全面构建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进程。
一、县域经济的相关概念
1.县域经济的内涵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对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我国县域经济的特点
县域经济是我国民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县域经济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1)农村性。县域经济与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紧密相联,要想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就必须要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2)地域性。地域性主要是指县域经济具有明显的行政界限,只存在于一定范围内。
(3)层次性。指在某个县域范围内,全体经济的总和不仅包含产业的总和,也有经济所有制的总和。
(4)差异性。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各县域经济间也具有较大的差异。
3.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
所谓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是指以少数民族的劳动力为主体,以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县域为范围,以不断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为目标的区域经济。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1)民族性。少数民族地区主要以少数民族人口为主,因此少数民族劳动力是促进该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同时由于风俗习惯、、生活环境等差异而形成的民族特色也赋予了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不少独特性。
(2)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性。由于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大多较为封闭,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长期落后于其他地区,因此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现出落后的特点。
(3)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其经济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例如生活在沿海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水平就较为发达,以市场经济为主;而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水平就较为落后,依然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现象。
二、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
1.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偏远山区或河谷地区,交通闭塞,自然环境恶劣。因此,水、电、网络、公路等基础设施极不完善,例如分布在新疆的一些游牧少数民族,由于经济建设成本高,地质条件复杂等因素的限制,至今还没通电,也没有公路。除此之外,许多少数民族还存在着饮水困难、灌溉困难等各种问题。生活环境和基础设施的落后限制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导致其严重落后于其他地区。
2.经济结构不合理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产业大多为畜牧业和种植业,经济模式仍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收入水平低。同时,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缺乏科学文化知识,因此农牧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普遍较低;再加上信息不畅,交通不便等因素的影响,农牧产品的销售也面临着极大地困境。这也导致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水平低下,地方财政收不抵支,矛盾突出。
3.科教文卫事业发展滞后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自给能力低,政府投资少,所以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十分落后。虽然有国家财政拨款,但也只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全面改善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的教学环境和简陋的医疗设施。因此“看病难、因病致困、因病返贫”等现象在少数民族地区极为常见。
三、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有效措施
1.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区域化合理布局
在区域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民族特色性产业。首先,各县域政府应根据地区的发展实际制定长远的经济发展战略,有步骤、有重点的进行经济建设,从而不断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推动产业化经营;其次,要找准定位,发展优势产业,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产量和质量的提升,进行专门化生产;最后,还可以依靠地域优势,发展特色旅游业或者农牧业。
2.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要想促进少数民族县域地区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及时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当然,也不能盲目地调整产业结构,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随后,还要根据自身发展优势和市场要求,建立起支柱性产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形成支柱性产业、主导产业以及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局面,从而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此外,还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改革,以小城镇为依托发展农产品经营,加强对运输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建设,改善当前的交通条件,促进物流贸易的流通,使城镇成为市场的集散地和经济辐射源。
3.加快城镇化进程,推动城乡均衡发展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一些沿海小城镇加强联合,密切经济合作,形成了密集城镇群,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也推动了地区间的均衡发展。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在发展县域经济时,也可以借鉴其发展经验,推动城镇化建设,从而促进各地区的均衡发展,带动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显著提升。同时,不断推进以发展县域经济为目标的城镇建设,不仅能有效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环境,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能为当地二、三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四、总结
综上所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也能缩小我国各地区之间的差距,实现全民族的共同发展,提升综合国力,使中华人民能以更加伟岸的身姿,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作者:姚远征 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信息化县域经济农村信息化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和最基层的运行单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基本经济支撑,在国计民生中占有重要地位。农村信息化必须基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才能逐步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发展机制。尤其是贴近农业、农村基层实际的县域经济信息化,在农民增收方面起到了最直接的作用,能直接解决基层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够畅通的问题。
一、我国农村信息化的现状
农业基础脆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增收缓慢的是我国农业的突出问题,但比农民经济上的贫困更严峻的是农民信息上的贫困问题。农民得不到信息或者获取信息的方式少,是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步伐明显滞后以及“数字鸿沟”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 据调查,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网民总人数为1.11亿人,其中城市网民大约有9168.6万人,普及率为16.9%;乡村网民只有1931.4万人,普及率仅为2.6%。在广播媒体方面也存在同样情况,目前经广电总局批准的广播频率和电视频道的数量分别是2371套和1254套,其中面向农民、农村和农业的分别只有10套和5套,占全国广播频率和电视节目总数的比例分别是0.42%和0.4%,而且针对农民科技普及和培训的节目、农村题材广播剧、电视剧也都很少,而且缺乏农民关心和需要的农业生产信息、农产品价格信息等。
二、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和运作方式
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主要是建设与本地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县域信息化平台,结合本地农业、农村实际,围绕本地农副产品特点,建设以农副产品产销为主的特色网站。这种做法可以直接把本地农业经济与市场连接,花钱不多,收效明显,不仅有利于农民对信息资源的吸收,而且还有利于县域地区信息资源的整合,可以最大限度地使用和利用分散的农村社会信息资源,使之成为本地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从而取得最佳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因此,重视基层县域经济信息化,开展试点工作,制定一些相关政策予以支持,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县域经济信息化在整体规划的指导下,“建、管、运、维”各个环节均需要较大力量的投入。鉴于县域信息化专项资金力量普遍不足,因此必须突出市场化运作,充分体现政府引导、广泛参与、公众收益的思想,积极发挥各方面的力量和资金投入,同时更要兼顾其投资收益。
三、县域经济信息化模式
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传播建设等不同的侧面,可考虑以下几种典型模式:
1.资源共建模式
目前,广大农民群众最渴望的信息主要包括三方面:(1)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农副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信息。(2)农业科技包括养、种植业、病虫灾害防治等实用科技信息。(3)提高文化科技素养和能力的教育培训。而我国县域的信息资源建设相对落后,已经启动的信息资源建设在技术的深度和广度上也显得不足,实用性、适用性、可观性、动态性都有待改进。“信息孤岛”现象严重。虽然农村信息服务业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农民信息依然贫困。因此,县域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亟待加强,可采用“资源共建模式”。
资源共建是指由政府主导,组织、协调涉农部门,调动运营商、集成商、信息服务提供商等的积极性,共同建设贴近公众特别是农民需求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包括县域经济信息化中公共服务平台、“三农”基础数据库和综合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为公众及时、准确提供信息服务。在这种模式中,政府是信息资源的建设主体和投资主体,有限的信息化专项资金应重点保障这些系统的建设:
(1)要充分利用省、市各级政府已建的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和现有基础;整合中央各部委以及地方各级政府的涉农信息资源;避免重复投资建设。
(2)重点投资建设体现县域特色经济的基础数据库。
(3)由政府发起、倡导并组织整合各类社会信息资源,采用购买、交换等方式与信息持有人共建综合信息数据库。
(4)由政府统一管理信息资源,定期维护,及时更新,保证信息的充足性和实效性。
资源共建中各类信息资源分门别类,面向公众的普通信息资源免费通过门户网站向社会提供服务,特色经济信息资源等有价值信息可有偿交由中介组织和增值服务商进行深入开发利用,并将此部分资金重新投入到信息资源的整合中,以此达到信息资源共建的良性循环。
2.中介服务模式
在县域经济信息化的进程中,要特别注意发展和引导中介服务组织的建设,将其建设成为政府决策信息的提供者和企业供求信息的“红娘”。中介服务模式能突出体现中介组织在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其掌握企业(包括个体经营者)信息需求和信息化专业技能的双重优势,通过深度开发信息资源、提供信息服务,在政府、企业(包括个体经营者)和公众之间承上启下,搭建信息沟通的桥梁。在这种模式中,应重点发挥中介组织的两种作用:
(1)组织建设特色经济网站,并通过交换链接、搜索引擎排名、广告宣传等方法推广网站;利用县域经济的特色做出网站的特色,逐步建成第三方的电子商务网站;利用该网站为本区域的农产品提供电子商务服务,同时辐射周边区域,从而有效的为本区域内农户提供电子商务支持。通过提供农产品交易服务,促进县域建立、完善物流配送体系,缓解我国农业“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
(2)购置、收集和整理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组织开发、深入挖掘并利用网站快速,成为行业信息的源泉。
中介组织的网站可以通过发展会员(VIP会员)等有偿方式,以低廉的收费和快捷的方式向访问者提供信息服务,用信息的质量来保障会员的数量,并以此运营和发展壮大。目前,这种模式的典型案例有河北安平县的特色经济网站――“中国丝网网”,该网运行比较成功,一些企业实现了网上收集与信息、网上推销、网上洽谈和网上交易。
3.ASP服务模式
在县域经济中,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是特色经济产业的重要构成单元,这些中小企业很大一部分甚至还只是以家庭为基础的个体经营者,面对这样的“企业”来推进信息化,普遍存在着对信息化认识不足、应用和维护能力薄弱,但经营模式基本相同的特点。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社会资源成本,保障这些为数众多的企业“用得起、用得上”信息系统,就需要建设ASP服务平台模式。从而使县域中的企业尤其是众多的中小企业,以很小的投资来体验信息化带来的便捷和效率。
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即应用服务供应商)是指在双方共同签署的外包协议基础上(协议内容可以包含价格、服务水平、商业机密等),用户将其部分或全部与业务流程相关的应用委托给服务商,由服务商保证这些业务流程的平滑运作。通俗地讲,ASP就是一种业务租赁模式,在这种模式中,运营商不仅是服务的提供者,还是信息系统的建设者、运行维护者,企业是使用者,双方合作方式如下:
(1)运营商统一构建信息系统,并负责系统的应用培训、运行维护和信息安全。
(2)运营商提供的信息系统要能够满足一般类型企业基本流程的管理,并能够定制开发特殊的流程。
(3)企业以租用的方式使用,租用ASP的计算机及软件系统进行自己的业务管理,并反馈意见。
ASP模式中,运营商向用户提供信息系统的有偿使用权及服务,并按周期向用户收取服务费,来进行运营和进一步的发展。企业用户可以节省一大笔用于IT技术产品购买和运行的资金,与整个运行相关的风险可以被分摊,还可以找到比传统网络信息服务更加实用、便宜和有效的服务内容,加之IT应用技术能做到及时更新,从而促进其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升,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目前,宁波爵溪街道办建设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已成为符合国情的ASP实践的典型案例。
4.信息入户模式
农民是县域绝对主体人群,推进县域经济信息化的瓶颈之一就是农村信息传播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在农民收入较低、负担重的前提下,要解决农民信息上的贫困,需要采用“信息入户模式”,实现农民信息简捷、便宜的提供。信息入户是综合利用互联网、电视、语音电话、手机短信等多种传播手段,开展农业信息服务。这种模式重点解决的是“最后一公里”问题,即信息怎样到广大农民群众手中,让农民群众喜欢用、用得起、用得好。
如今信息网络已经基本遍布广大农村,最缺乏的就是信息和信息终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解决:
(1)电视、电话等大众类信息终端广大农村已基本普及,缺乏的是能够指导生产的信息资源。针对这种类型,可由政府组织并引导运营商和增值服务商来进行数字化改造(如机顶盒等)和开发信息资源,通过大众媒体使公众(农民)获得快捷、高效、有用的信息,这种方式可以有效覆盖大面积农村地区,成为廉价地为广大农民传送农业信息的途径。相关信息费可以按时间或按信息量支付,来保障运营商和增值服务商的投资效益。
(2)计算机类的信息终端限于农村的经济状况和操作能力,可由政府组织并引导村委会投资建设“村信息服务站”,并派驻专门的信息员来提供信息服务。信息员经由统一培训,持证上岗,负责以广播、板报等形式及时各类农业信息、天气信息、市场行情等,并及时利用网络搜索功能,帮助解答农民遇到的各类问题。信息员的工资和检索支付的信息费可按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从村提留中支付。
这种模式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试点运作,并逐步形成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通过政府引导和宣传可以稳步提升全民信息化素质,从而提升县域经济信息化的整体水平,实现提升县域经济核心竞争能力的最终目的。目前,这种模式的典型案例有河北省藁城市的“三电一厅”,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适宜在全国推广。
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模式当然不是上述模式的单一运作,必须是多种模式的整合与互补,综合各种措施,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切实保障当地经济与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第1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省略nic.省略/index/0E/00/11/index.htm,[2006-10-19]
[2]中国丝网网.国家级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工作在河北省安平县正式启动[EB/OL].省略/news/shownews.asp?newsid=703,[2006-11-9]
[3]罗亚波:网络化制造环境下的ASP服务模式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6(4):1-3
[4]高吉魁等:“三电一厅”信息服务系统为农民致富助跑[J].中国农业信息,2004(11):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