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我的叔叔于勒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父亲急忙转过头来,对母亲说:“你看船舱旁的贵族是不是于勒”,大家的目光都投向了那个人,母亲借付牡蛎钱的机会,细细打量了一番,不错正是我们日思夜想的叔叔,还没到母亲开口,叔叔便已经认出母亲,便径直向母亲走来,母亲不知所措,但很快便镇静下来,对买牡蛎的说:“就当是小费吧”对于生活拮据的我们,看着母亲的举动,我们惊呆了。
叔叔的身份得到了证明,叔叔与我们热情的畅谈他的经历,而在一边姐夫在暗自窃笑,好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按照一家的计划,叔叔慷慨的买了一套别墅,与此同时,二姐的婚礼如期而至,对于叔叔参加自己侄女婚礼这件事,我们是很有把握的,但在婚礼那天,叔叔却神秘的消失了,在他的房间,被擦得一尘不染的桌子上,放着一封书信,上面写道
亲爱的哥哥
谢谢你对我以前的照顾,这套别墅就当是我对你们的答谢吧,我想这足够了,我将去环球旅行,或许再也不会回来了,
祝你们永远幸福。
爱你们的于勒
信封里还装着一张五千法郎的支票,二姐的婚礼举办的很成功,在婚礼过后不久,大姐也找到了心仪的对象,两个姐姐找到了属于她们的幸福,
当我们回家后,那个公务员便迫不及待的与二姐结婚了。
几年过去了,父母为了避免于勒叔叔回来找我们,所以搬了家,除了我和父母,其他人都不知道于勒叔叔已经变成了一个一文不值的穷光蛋,因此姐姐和姐夫仍热切地盼望着于勒叔叔快点回来,每逢星期天,我们照例去栈桥上,父母的希望已经淡去,可姐姐、姐夫的期望却日益增加。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们和平常一样来到栈桥,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栈桥上的人出奇的多,我们挤入人群,人群里有不少的阔太太与绅士,他们穿着华丽,头戴珍珠宝石制成的帽子,穿着耀眼的西装与礼服,我们在她们当中是显得多么的卑微和渺小,但母亲看到这些贵人立即眉开眼笑,带着虚伪而又灿烂的笑容忙拉着大女儿去和那些人攀谈,对那些贵人们卑躬屈膝。
过了一会儿,一艘白色的私人游艇从远方驶来,贵人们立马停止喧嚣,夹道欢迎这位艇上的贵宾。我们也站在其中,只见从游艇上下来一位身穿西服的人,后面跟着的几个保镖,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这个人。他穿着双锃亮的皮鞋,他缓缓地拿下帽子,阳光照在他那黑得发亮的头发,让人看不清他的脸。忽然,耳边传来二姐的惊呼“他不会就是于勒吧!”“是的”一位太太说。“他就是美洲的首富,达尔汪斯·于勒。”“什么,他就是于勒?”母亲愣了一下,并用怀疑的口吻问道。
“哦,我的上帝,他真的是于勒,他真的是于勒!!”母亲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着。
“天呐,他真的回来了。”二姐兴奋地说。
“哦,上帝。”母亲开始喊道“菲利普,这不是在做梦吧。”
于勒似乎听到了我们的声音,望向我们,母亲急忙挤开人群上前拥抱,并不停地夸奖他,于勒叔叔并没理她,而他注意到了我,说:“是你在船上给我10个铜板,我才有了生的希望,因此我才这么富裕的啊。”我无所谓地笑了笑,可是父母的神情却略显紧张,停顿片刻,母亲缓过来无辜地对于勒说:“我们那天在船上怎么没看到你,你…”还没等母亲说罢,于勒叔叔便说:“没关系,放心吧,我会把你们应得的钱如数还给你们的,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于勒叔叔的脸上有种说不出的沉重。
过了几天,我收到了于勒叔叔寄来的信,信中写道:
我亲爱的若瑟夫,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我也许已经不在了,我的病情已在晚期,无法再治愈,而我已经将财产全部捐给了慈善儿童机构,直到现在我才明白,什么都不重要,只有亲情才是一种真正的财富,我希望你的善良能够就这么永远的保持下去。
石头幸福,因有溪水流淌;
柳树幸福,因有春风吹拂。
——题记
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童话,每个童话都在演绎着幸福。而我,却仿佛是黑暗中的一个小孤儿,一直认为是幸福抛弃了我,直到那一天——
寒风在怒吼,想人们诉说冬天的到来,天暗淡无光,仿佛这一切也都在为我奶奶进了医院而悲哀。乘着母亲的车,在去医院的路上,狂风就像魔鬼,迎面向我“袭击”。尽管穿着大衣,仍然那么寒冷。
终于来到医院。走到六楼,推开门,我愣住了,被眼前的这一幕愣住了——奶奶正在一针一线地织衣。此时,护士阿姨走进来说:“你就是那位老婆婆的孙子吗?你可真有福气,你奶奶有病在身,却一直不顾及自己的身体,说是怕你着凉,要给你织衣。为了你,她晚睡早起,手指头还被刺伤了多少次。你真有福气!”说罢,我激动地冲过去,扑在奶奶的怀里痛哭起来。
奶奶放下衣服,亲切的抚摸着我的头,和蔼的说:“别哭了,傻孩子,看,我给你织了件毛衣,快来穿穿。”含着眼泪,抬起头,看着奶奶饱经风霜的脸,那双被刺伤多次的粗糙的手,有种说不出的感觉。而穿上毛衣的那一刻,我知道,那就是幸福,是属于我自己独一无二的幸福!
回家路上,穿这那件“爱的号码牌”的毛衣。即使风再疯狂,有奶奶的毛衣,有那份独一无二的幸福,我温暖。
此后,我还发现,原来父亲雨里为我送伞的笑脸,母亲夜里为我盖被的慈手,爷爷深业背我看病的弯背,都是属于我自己的幸福。幸福一直在我身边,原来一直都只是我没有发现,一直都我在自暴自弃!
带着这份属于我的幸福,我会更坚强的走我的“星光大道”
蝴蝶展开翅膀,美丽的花纹,五颜六色,是我心中萌生了一个邪恶的念头:将它占为己有。蝴蝶依旧在我伞下翩翩起舞。我伸出一只手,猛地向它扑去,嘿,我轻而易举地捉住了这只漂亮的蝴蝶。
回到家后,我将它放到一个玻璃瓶里,在玻璃瓶的瓶塞上钻了一个小小的洞。把玻璃瓶放到了阳台上。这时,雨已停,白白的云朵在蔚蓝的天空中慢悠悠的飘着。璀璨的阳光照在透明的玻璃瓶上,闪闪发光。
我仔细打量着这只蝴蝶。它没有了刚才的生气蓬勃,而是有气无力的趴在玻璃瓶里。我朝它扮鬼脸,唱歌,它也无动于衷。不知过了多久,它终于拍动翅膀,向玻璃瓶撞去。一次又一次……最终,它累着了,趴在玻璃瓶里,奄奄一息。但是它还是不时拍动翅膀,似乎在说:放我出去我要自由,我要回到美丽的大自然,我要和小草嬉戏,同花儿共舞,与鸟儿歌唱……
关键词:选择 描写 设计
关于人教课标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1课)课文《我的叔叔于勒》课后题(“研讨与练习”四题)的改写作文(当菲利普夫妇,在船上看到一个百万富翁像于勒时,他们会有怎样的表现)已不计其数。但“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连达?芬奇这样伟大的画家都不可能画出两枚完全相同的鸡蛋,那么我们就有理由说,即使有很多同学都写过此作文,但也不可能有两篇完全相同,除非是抄袭的。由此可知:即使有很多教师讲过这篇作文的写法,但也不尽相同,除非是借用别人的。于此,我介绍一下自己关于改写这篇文章的构思——“四步走”。
第一步:先抓作文要求中的一个关键字——“像”
“像“表示他们(菲利普夫妇)看到的可能是于勒亦或不是,由此,便可写两种可能性。
第二步:选择人称
可选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如选第一人称,就要注意写“我”——文中菲利普夫妇的小儿子若瑟夫的所见所闻,千万不能写我没有听到或找不到的事,尤其是不能写出“父亲心里想”、“于勒叔叔心里想”等类似这样的句子,(纵观学生写作,有些学生出现了以上情况,因此,在这里,我强调此点)因为第一人称受到了时空的限制及写人物心理的限制,如果真想写写父亲和于勒等人的心理的话,可写,我猜测“父亲”、于勒或是他人当时心里想到了什么,不过这些也是“我”的心理描写,却不是他们的心理描写。而选择第三人称就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不过要注意一点:原文中的“我”就要用“若瑟夫”代替了。为方便介绍,以下我全用第三人称的写法来解释。
第三步:考虑如何写人物
既然作文要求中提到了菲利普夫妇见到的是百万富翁,显然得先将其刻画得让读者感觉到是富翁,于是必须对其进行外貌、语言等方面的描写。比如写百万富翁的外貌:只见这个人穿一身名贵的白色西服,头上一顶镶着金边的白色礼帽,脚穿一双油黑锃亮的皮亮皮鞋,戴一副金丝眼镜,手拄一条雕花拐杖,拐杖上龙的眼睛是用用颗直径约为3厘米的红色钻石做成的……”当然还可以用侧面描写,即通过别人的介绍来提示出这个人的地位和身份,可以设计如此情节:两个打扮得十分妖艳的小姐站在这个人的旁边,只听她们其中的一个说道:“亲爱的,你赚了这么一大笔钱,得先给我们买一挂大的钻石项链,我才不要这一万法郎的呢!”当然亦可设计有一些记者采访这个富翁等情节。
这些内容都写完之后,就该写菲利普夫妇的表现了,当他们看到这个富翁时,他们会有什么表现?这就要对他们进行语言、神态、动作或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例如:“噢,我的上帝呀,这个人怎么这么像于勒呀!”菲利普瞪大了眼睛直愣愣地盯着那个人吃惊地说道。“是呀,亲爱的,我想他就是于勒——我们的可爱的善良的亲弟弟。快!快!咱们快过去问个清楚……”克拉丽丝拉着他的丈夫异常惊喜地说道。
写完之后,就须写菲利普夫妇以何种方式去问出这个百万富翁的身份,是通过船长,还是让他的儿子去问,还是他们的一起去问,还是他们其中的一个人去问,这些都可以考虑,那么相应的人物的对话及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就须自己设计好。
第四步:设计故事的结局
正如上面第一点中所讲到的,可能这个富翁是于勒,也可能不是。
(一)如果是于勒,结局可以设计如下:
A:于勒和他们相认:毕竟是哥哥对自己的帮助很大嘛,没有哥哥就没有于勒的今天,人应知恩图报。此时于勒表现可以是吃惊,可以是很平静,也可以激动得热泪盈眶等。菲利普夫妇的表现可以是上前去搂住于勒激动得什么也说不出来,也可以是握住于勒的手,兴奋地说:“弟弟,我的亲弟弟,可把你盼回来了,我朝思暮想,天天守望,感谢上帝呀,你终于回来了……”当然也可以抓住于勒和菲利夫妇其他方面来写,如于勒有哪些动作、表情、语言及菲利普怎样介绍向于勒介绍他们这一家子人。
B、于勒不和他们相认:人总是要变的嘛,于勒可能看到菲利普夫妇寒酸样,感到如果别人知道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会有失自己的身份。于勒可能让保安赶走他们或是怒斥他们等,那么菲利普夫妇的表现可能是(1)大骂这个富翁的忘恩负义,没良心。(2)害怕他们的二女婿知道只能怒目而视却不再敢吭一声。(3)认为自己认错人了,会很尴尬,同时也感慨万千(为什么他不是于勒呢?)(4)虽然认错人了,但私下里希望这个人能帮助他们找于勒等等。
C:还可以写于勒怕失身份在船上不和他们相认,等下船之后和他们相认等等。那菲利普夫妇的表现可能是先悲后喜、先失落后狂喜等等(克拉丽丝还可能承受不住这么大的变化而晕过去)。
(二)如果这个人不是于勒,可以设计如此结局:
A、这个人会嘲笑菲利普夫妇胡乱认亲。可以写富翁的语言,如:“这位先生和这位女士,是不是你们见到有钱人都会称他们为弟弟呀?我想你们最好还是称哥哥或叔叔这不更容易打动人吗?”或是这样写:“你们是不是脑子出了问题,我说我不是于勒,为什么你们不相信呢?”
B、认为菲利普夫妇是疯子,让保安把他们赶走。
C、这个富翁面对船上这么多人,他怕自己被别人说成忘恩负义之徒,顺水推舟,做一回好人,当着众人面假称自己是于勒,然后找个机会将菲利普叫到一旁,给他们开一张支票,打发他们。
D、这个富翁是个好人,面对菲利普夫妇的哭诉,假称自己是于勒,做件好事,帮助一下这个贫困的家庭。不过这样写,这篇文章的讽刺意味就逊色了些。
通过探究和教学实践活动,我深切地感悟到: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师最感棘手的事,也是学生最感头痛的事,尽管我们的教师兢兢业业,呕心力血,学生刻苦努力,一丝不苟。但学生的阅读成效始终不尽人意。原因何在?据我观察、调查和平时教学实践得知:学生缺乏正确的阅读方法。
具体表现以下六点:
一、只读不怀疑
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程颐曾说:“学者先要会疑。”朱熹也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试想,如果李时珍不怀疑前人留下的药方记载,怎会爬山越岭,尝遍百草,给我们留下珍贵的遗产――《本草纲目》呢?
由此可见,读书贵在有怀疑态度,怀疑精神。但是我们大部分学生在阅读时,对书中所写内容,深信不疑,全盘吸收。从来不曾想想,也不敢想想书中的内容是否正确,如果长此以往,我们怎能超越古人,超越自我?
二、只读不思考
大部分学生在阅读时,不曾怀疑,也不敢怀疑,因而也就不愿思考。其实,阅读是思考的先导,而思考又是阅读的动力。没有阅读做先导,我们的思考盲无目的;没有思考做动力,我们的阅读停滞不前。可见读、思密不可分,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只有把读和思结合起来,边阅读,边思考,才有所收获,有所创新,把书中的知识真正吸收,消化,把别人的东西变为自己的东西,也就达到了“博采天下知识为我所用”的目的。
三、只读不发问
阅读时,如果不疑,不思,如何谈得上问,又凭借什么发问呢?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一部分学生由于种种顾虑:爱面子,不懂装懂;无所谓,不懂就不懂;胆量小,害怕别人不告诉……造成这些学生有疑不问,囫囵吞枣,阅读收益不佳或无收益。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矣!”不都告诫我们应该有虚心请教、严于治学的态度和精神吗?
四、只读不感悟
悟,是阅读者达到的较高的境界。但是,我们的学生由于阅读目的“不纯”:有的为了消磨光阴而读书;有的为了装潢自己而读书;有的为了应付差事而读书……悟的境界几乎难以实现。大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幻灭》有一句名言:“真正懂诗的人会把作者诗句中的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心中去发展。”这句话虽然说的读诗,但是完全可以看作是对一切阅读文本的感悟与创新。
例如,《我的叔叔于勒》,其题目为什么在“于勒”的前面加上修饰语“我的叔叔”,而不直接把题目拟为“于勒”或其他什么?经过一番联想、想象、感悟和拓展,你会发现这正是作者为了突出主题而有意安排:
“我”是一个涉世未深、天真单纯、富有同情心的孩子。虽然他也盼望叔叔发财回来,但当他得知叔叔并不是什么百万富翁,也没有发什么财,而只是一个贫穷潦倒的卖牡蛎的后,竟不受父母影响,既仔细观察叔叔,心里默念叔叔,还给叔叔十个铜子的小费。这与父母的自私自利、冷酷无情、认钱不认人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个尚未受到腐蚀的孩子身上,作者寄寓着自己的希望和理想。我们读者只有通过精读,感悟到这一点,才真正读懂了这篇文章――《我的叔叔于勒》,读懂了作者――莫泊桑。
五、只读不积累
在平时学习,尤其写作时,大部分人都会有同感:“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是因为平时很少读书,或者只读而不积累,等到要用的时候,才感到脑中空空,力不从心。其实,我们经常提到所谓的“神童”,如果后天不再勤奋学习,善于积累,刻苦钻研,到头来也将会步方仲永的后尘――“泯然众人矣。”变成一个平平常常的人;那些知识渊博的学者、大家,思维敏捷的诗人、辩论家,之所以文思敏捷,侃侃而谈,出口成章,无不是靠他们平时不断积累、不断提炼得以实现;更何况我们这些平庸的人,更应该边读边积累。
那么,怎样积累呢?
1.博览群书,随手动笔将有用的东西用圈、划、点、批、摘、记等形式记录下来,形成读书卡片、笔记、最后分门别类,建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作文材料仓库”。也可借助于现代媒体,如电脑,把平时搜集下的素材储存在自己的文件夹里,便于随时查找应用。
2.名言警句、成语、歇后语……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珍宝,对这些珍宝,我们需要尽量多地强记熟读。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实现古人的:“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就必须边读边积累。
六、只读不写作
一、目前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
其一,盲目随意。没有很好的钻研教材,没有调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了作业而作业,毫无目的地布置作业,甚至随便照搬参考资料或上网不加选择的打印现成的试卷,有的连题型都不变,几年前老掉牙的题目还在用。根本没有认真的思考学生的现状,也没有考虑作业设计的目的,造成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各种辅导书、复习资料鱼龙混杂,纷至沓来,让人应接不暇,学生被搞得晕头转向,目标不明确,重点抓不住,难点没解决;且对每个学生来说难度不一,所以课后作业所用时间很多,而收效甚微。有的来不及完成和消化,有的难度偏高,学生慢慢失去了学习兴趣,产生厌学情绪,加重了学生的身心负担,影响了教学效率。
其二,粗放不合理。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应试教育的影响,作业只是作为巩固、检查和考核知识的一个教学环节,造成了教与学的隔离、学与用的脱节。老师在设计作业方面,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水平、智力以及个性发展的差异,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让学生“平等”地完成老师每天所布置的作业。这样,学习好的学生感觉“吃不饱”,水平一般的学生难以提高,学习困难的学生“吃不了”。作业经常出现抄袭、马虎应付、不能按时完成,或是购买一些配套的课后习题答案照抄照搬。老师批的烦学生做的厌,久而久之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心理上产生厌恶和反感,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无法提高。
其三,重复单一封闭。作业设计老调重弹的多、机械繁琐的多、枯燥乏味的多、纸上谈兵的多、封闭呆板的多,缺乏开放性、启迪性,毫无思维价值。老师一味报答案讲答案提问答案,学生只知道抄答案死答案。根本不会融会贯通、联系生活、学以致用。就会出现“已知1+2=3,问2+1=?”学生不会的笑话;就会出现成语会写会背就是不会用在作文里去的奇怪现象。
有的老师图省事,作业根本就没有想过怎么去设计,只是拿着一张试卷或一本资料书去布置作业。这种形式单一、题目老套、答案现成的作业可以说是害人害己,浪费学生时间,不负责任,误人子弟。
二、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
策略一:精心设计作业注意难易层次。按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设计分层的作业,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去完成不同梯级的作业,可以提高学习成就感,增长自己的能力、培养学语文的兴趣,真正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减少了不切实际的要求,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如《我的叔叔于勒》,对一般学生可以设计词语练习,抓住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设计一些内容上的作业;对中等水平的学生可以加上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里的意义比较的问题(如:父亲的神色狼狈和于勒的狼狈的意义比较);对语文水平高的学生可以再设计一些人物的比较(如:菲利普夫妇前后对待于勒富穷时的态度,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环境描写的比较(如:第20段中一家人去哲儿赛岛时的海上景物描写和结尾部分回来时海上景物描写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还可以跨越课课之间甚至学科之间的内容作业(如:鲁迅在《故乡》中对闰土和杨二嫂的态度与莫泊桑在《我的叔叔于勒》中对我的父母和于勒叔叔的态度比较阅读)。这样,好学生吃得饱,一般学生吃得好,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各有所得。作业不在多,贵在精。现在有的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大搞题海战,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重复的劳动上,思维与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策略二:精心选择习题注意举一反三。当教材基本稳定后,每年甚至每天都会有新的习题作业出现,加上网络的便捷,形形的教辅资料铺天盖地,学生面对的是七门课程的学习,不可能有时间去做这些耗费时间重复繁琐的练习试卷,即使在老师和家长的压迫下去做了,也是无效劳动,不会有真正的提高。我认为这些试卷学生可以不做,但是老师必须尽量都做。只有在大量的看题基础上加以选择符合教学和学生训练目标的习题,才谈得上精选精练。
策略三:大胆舍弃,简化答案,注意趣味性和开放性。语文学习不同于理科的学习,语文的作业也不同于理科的“题海”战术。老师在作业设计时要“精编简政”,大胆舍弃“老旧繁杂”的题目和题型,简化问题和答案,真正做到“精讲精练”。在趣味和开放上做文章,以生动有趣的作业内容和活泼多样的作业形式来取代呆板重复的机械练习,以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产生好奇探索的追求感,自觉主动的来完成作业。如作文作业的设计:开学时让学生写的是《开学了》,学了《鼎湖山听泉》一文后让学生写《聆听》,中秋和国庆来临,学生有几种选择《节日》《我和祖国》《家》。这些作文题的设计都是贴近生活,让学生想写有话写能写好。
苏霍母林斯基说过:“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所显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意志和智慧的伟大而感到骄傲。”我想没有几个学生会说喜欢做作业的,但肯定懂得作业的重要性,如果我们老师在作业设计上多下功夫,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增加作业的趣味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合理性,让他们体验成功、品味快乐、探奇览胜,一定能有效地完成作业。
无效的教学是没有意义的教学,是浪费时间,有效的教学方法才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根本,同样有效的作业设计才能达到作业的目标,提高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余本祜等编)第289-295页.
关键词:故事联想;未知遐想;作文
有没有这样的体验,看电视或者看书,动情处会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然后莫名其妙地想到很多伤心的往事?有没有看到某种情节或者画面,或入神入定,觉得就像自己也在追随其间,甚至想象“我”要是主人公会怎么样?这就是联想,遐想。有时候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发呆”。合理利用它们,也会让孩子写出有意思的作文来。
一、由故事联想到丰富多彩的人生
我们在生活中看到、听到的许多故事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些故事讲完后留给我们无限的遐想,让我们想象和猜测人物的结局该怎样,我们可以以《皇帝的新装》为例:游行大典那天,皇帝什么也没穿,就在大街上耀武扬威地走起来,到底让一个孩子说出了实话:“他什么也没穿呀!”老百姓也纷纷议论,是啊,他什么也没穿。到这时以后的情节该如何发展呢?我们可让学生发挥想象有几种结局呢?首先这个皇帝固执己见、一意孤行,他坚持认为自己穿的是最漂亮的衣服,谁说他什么也没穿,他就杀谁的头,连那些背后偷偷议论的人也被杀掉,全国处在一片血雨腥风中,一个侍者无意中说了声:“皇上,酒别弄湿了您的胸膛!”皇帝很生气,这样也被杀了头。因此,国家越来越衰弱,最终被其他的国家灭亡了。这个皇帝也许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确实被那个骗子给骗了,于是派人把那两个骗子逮住了,投进大牢。从此以后,他不再每天换衣服,而是精心管理自己的国家,关心老百姓的生活,训练自己的军队,终于使这个一度衰落的国家再度振兴起来,成为一个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富强的王国了。我们也学过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他的最后结局该怎样呢?他被人打折了腿爬出店门,从此以后伙计再也没有找到他,他到底去了哪里呢?我们可以让学生去想象,一种结局是他一路讨饭,过着乞讨的生活,当时穷人都缺吃少穿,哪有剩余的东西给他呢?富人们一个个为富不仁,才不肯拿出一点东西施舍给别人呢!在那种世态炎凉、人情冷漠的社会中只能悲惨地死去。另一种结局是他写得一手好字,读过几年书有点学问,被一些有钱人家看上了,邀请他做教书先生,于是他每天教孩子写字、读书,生活也有了着落,从此过上吃穿不愁的生活。再后来,他有了点钱到京城去考取功名,终于他榜上有名,中了举人,从此便多了一个官员孔乙己,他不再贪吃酒,而是兢兢业业地为老百姓办事,成了一个受人敬仰的地方父母官。再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这篇课文的故事情节也很富有戏剧性,菲利普夫妇在船上遇到了落难的于勒,如果我们让学生做与课文相反的情节想象,那么将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例如,菲利普夫妇遇到的不是水手于勒,而是绅士于勒,同学们可以想象当菲利普夫妇看到于勒在请两位阔太太吃牡蛎,那心情是多么高兴呀,他一定会惊喜地叫了声:“于勒,我的亲弟弟,我们终于把你盼来了!”克拉丽丝也会高兴地跑上来握住于勒的手,激动地说:“好心的于勒呀,你可是我们的福星,我们将会给你举办一个盛大的欢迎晚会!”
然而于勒的态度又会怎样呢?他见到亲人会高兴吗?不一定,也许会高兴,也许会冷淡地说:“你们怎么还这样穷啊!你们可不能把发财的希望寄托在我身上,你们应该通过诚实的劳动来致富,我把欠你们的钱还给你们,你们好自为之吧!”然后留下一点钱扬长而去。
二、用未知I域的遐想让他们长出翅膀
【关键词】作文教学;兴趣;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3-0061-01
作文是检验语文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中学生最感头疼的问题就是写作文。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长期困绕的难题,很多教师挖空心思,但依旧“经营惨淡”,为此,有的教师也不得不采取“立竿见影”的方法,即让学生多看作文书,其目的是要让学生多积累素材、多背范文,这起码在考试时也能来个“对号入座”,以解燃眉之急。诚然,这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这适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吗?它究竟又能把学生作文的水平提高多少?
通过几年的语文教学工作,我认为: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只有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这也是作文教学的新趋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有效的成分。只要学生对所学的东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收到很好的效果。当然,这种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实践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而作文课本身也充满着各种乐趣,学生可用作文说自己所想,写自己所说。但是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至对其兴趣熟视无睹,长此以往学生反倒认为作文是一种负担,这样他们也无法走出山重水复的困境。
如何让学生在作文之路上能步入柳暗花明的新境地呢?现代作文教学呼唤着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现就培养学生作文兴趣作如下浅谈:
一、情景激发
语文教师应善于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从而达到开启学生作文思维的目的,而激发其作文兴趣的方法又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都是经典篇目,针对这些作品,教师在教学中不妨多角度设计教学方案,多层次引导学生学习讨论,利用各作品不同的特点,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美的本质,不仅要研习语言技巧、结构安排等形式方面的东西,而且要研习其内容,让学生成为作品中的一角色,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让他们感到乐在其中,其乐无穷,从而诱发其潜在的学习动机。另外,教师还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及渴求探究的心理,创设情景。如捕捉疑惑问题、构造疑惑情景,调动想象,激发乐趣等,使之产生写作欲望。比如:我讲《孔乙己》时,先让学生看教学片,大家看得津津有味,看完之后,有位女同学提出问题:孔乙己走出咸亨酒店后究竟是死了还是活着。大家对此也议论纷纷,针对这一好奇的设问,我立即组织全班学生又展开讨论,然后布置了作文题:《孔乙己走出咸亨酒店后》。结果很多同学的作文效果远远超过平常,他们在讨论的基础上又各抒己见,充分发挥想象,有些情节我也颇感惊讶。
由此可见,教师上课只要本着形式新颖、内容有趣,同时坚持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学生受到情景的感染,自然而然会产生想说想写的写作欲望。
二、生活培养
学生暂时的兴趣易于激发,但作文能力的提高则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要把作文兴趣培养成一种持久、稳定的习惯,则需要注重与生活的密切结合,让学生不断从熟悉的生活中捕捉作文的素材,而作为教师,最关键的就是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哪怕是一孔之见,都要慷慨地予以赞美的语言。抓住契机让他们体验到那种捕捉生活成功后的成就感、荣誉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作文的优点和思维的价值,让学生潜在的信心和能力充分表现出来。如:让学生讲述由某部影片受到的感触,谈谈自己对里面人物、事件等的不同见解;让学生讲述自己某次活动的经历和切身感受;教师当面加以肯定,并给予点评,然后要求他们能把自己所讲的东西写下来。由于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因此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善于观察周围事物,会从周围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会感受生活,这样学生作文起来自然会左右逢源、涉笔成趣。
三、思路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