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师教育培训范文

医师教育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师教育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师教育培训

第1篇:医师教育培训范文

1军医职业发展总体目标定位    

为适应未来一体化卫勤保障军队卫生职业发展需求,借鉴外军经验,军医培养应强调学历教育、任职教育与军事职业发展相结合,体现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将医学及军事职业教育贯穿全程,在知识结构上突出军事及作战理论、联合卫生勤务、医学及军事医学知识,在能力发展上强调预防保健、专业救治、应急救援、卫勤组织指挥与管理能力,在素质养成上加强军事、身体心理、卫勤专业、信息等素质。培养起点是五年制本科学历教育,按照专业技术职称和岗位成长轨迹,可划分初级、中级、高级医学人才三个阶段。

1.1初级军医人才职业发展目标(学历教育及毕业后教育)培养军政素质过硬,军事及专业适应性强,掌握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执业医师资格,具备基本的预防保健、卫生联勤保障及卫生服务能力的通用型医学人才。

1.2中级军医人才职业发展目标(初晋中任职教育)培养军政素质过硬,掌握基本的军事理论与技能,了解医学专业发展前沿,具有应急救援和解决复杂战时救治问题能力,具备一定的卫勤组织管理能力,熟悉战时卫勤的组织体系、医疗后送体制等救治程序和规则,能够胜任卫勤分队队员岗位职能,军事、卫勤和战救技术相结合的多能型医学人才。

1.3高级军医人才职业发展目标(中晋高任职教育)培养军政素质过硬,掌握军事、卫勤相关理论与技能,具备创新发展能力和一定的领导能力,能够同时胜任卫勤指挥和专业技术岗位职能,军事、卫勤和战救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2明确军医分阶段渐进式职业发展路径    

军医应实行阶段性培养,把医学职业教育和军事职业教育分阶段地融人卫勤任职发展中,形成逐级渐进式职业发展培训制度,明确职业发展的基本路径。第一阶段,学历教育完成必要的军事适应性教育、医学及军事医学教育、卫勤基础教育,毕业后教育是军事医学规范化培训,最终获得执业医师资格和能力,具备基本的军事医学职业素养。这个阶段为初级专业技术职称、上尉军衔,重点是具备执业医师资格和能力,是基本的职业素质养成,医师规范化方式尽可能和国家政策吻合。第二阶段,进行军事医学、卫勤的任职教育,参与卫勤保障实践,属于中级培训,要求具备部队基层工作和卫勤分队工作的基本能力,借鉴美军卫生人才毕业后在军队医疗中心轮转的经验,到部队基层卫勤分队服务一年,再进行半年左右的院校教育,促进职业发展。该阶段人才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少校、中校军衔,应达到具备机动卫勤分队队员的基本资格。第三阶段,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参加两个方向的高级任职培训,一是管理干部培训,培养卫勤领导岗位(队长、院长)人才;二是专科规范化培训,成为具备高级职称的专科医师(表1)。

 

3建立院校一部队一军事职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卫勤教育培训机制    

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军事职业教育是军医职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三个部分,而军事职业教育起到有效贯通和统领人才职业生涯发展各阶段的作用,重点是将军事职业教育融人到院校教育和部队实践训练中,通过机制和体系设计,实现军医人才的融合式、职业化培养。一是建立大学和部队联演和联训机制,明确统一的训练成效考评标准,解决培训质量评价和认证问题。二是建立部队和大学联合的双向任职制(“双师制”),实现大学教学工作由校外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负责,基层部队优秀指挥员到院校任教官乃至任职,大学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员到军兵种部队代职、调研、参加演练,不断改善知识结构。三是严格落实训用一致制度。逐步实现送学培训与分配使用挂钩。建立军医大学本科生(包括直招人伍和国防生)毕业分配配套制度,首先分配到区域卫勤保障机构进行规范化培训,同时区域卫勤保障机构派人到部队代职顶岗,适应国家新医改政策要求,解决毕业生在部队职业技能薄弱问题。四是完善干部交流使用制度。多岗位轮换、多任务历练已成为各国军队军官职业发展的制度化措施。应建立稳定的区域卫勤保障机构与部队之间人员流动政策制度,如部队代职、岗位轮换等。

4超前设置以能力为中心的卫勤和军事医学课程    

借鉴美军聚焦“军事医学构成”的课程设计理念,以提升能力为中心,开设专业化的卫勤和军事医学课程川。立足培养未来卫勤保障需要的军医人才,跟踪军事、卫勤、武器装备和医学学科发展,聚焦战伤救治、伤病预防和能力强健并重的军事医学任职能力培养。军医大学针对各类教育训练的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调整课程设置,战伤救治类课程突出军事临床医学、战伤急救类;伤病预防类课程突出军事预防医学类;能力强健类课程突出军事作业医学、军事心理医学类。同时加大军事医学课程比重,学历教育阶段军事医学课程比例应达到10%。加快更新补充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灾害救援等课程教学内容。任职教育阶段增加联合军事演练、参加军事行动任务等训练环节。增加军事、军事后勤及卫勤指挥课程教学内容,突出联合作战理论、联合卫生勤务、军事医学、战创伤救治、预防医学等课程教学内容。特别是加强紧贴实战的战术作战伤员救治规则(TCCC)内容学习。

第2篇:医师教育培训范文

一、创新制度平台,深化公务员四类培训。

1、加强公务员培训学分管理。为全面掌握公务员培训学习情况,2011年要建立公务员学分登记制度,强化培训考核激励机制,把参加培训情况、学习成绩作为公务员考核的内容和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

2、深化公务员各类培训。

(1)组织举办机关新用公务员初任培训班1期;抓好新过渡为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人员培训工作,举办培训班1-2期;举办事业单位新录用人员的培训班1期。

(2)开展以公务员能力建设为重点的更新知识培训。用三年时间,从着力提高公务员调查研究能力、学习创新能力、政治鉴别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等七方面能力为内容,对公务员进行轮训。同时继续开展公务员综合素质专题讲座,全年计划举办4期。

(3)促进公务员专门业务培训。各部门要根据业务工作需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务员专门业务培训,并将培训计划报市人事局备案。市人事局将举办1期人力资源管理高级研修班;与市应急办联合举办应急管理培训班1期;与市残联联合举办公务员手语培训班1期。

(4)加强公务员学历学位教育,切实提高公务员的从政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和鼓励公务员特别是年轻公务员,参加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学历学位教育,进一步改善公务员队伍的学历学位结构和专业知识结构。

(5)做好《市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方案》的实施工作,开展公务员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培训。

3、创新公务员培训平台。今年开始,通过与“干部党员学习网”融合,实现全市公务员网上学习平台全覆盖;增加网上学习课程,不断满足公务员个性化学习需要。同时加强网络学习管理,将网上学习情况纳入到学分考核内容。

二、坚持企业人才优先开发,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4、开展企业创新型人才(团队)培训。围绕提高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的要求,加快企业创新型人才(团队)的培养。与市科技局联合举办企业创新型人才(团队)培训班1期。

5、强化继续教育公需科目的培训考核工作。继续开展《科技与创新》、《合作与共赢》、《维权与侵权》三门公需科目培训考核,并将培训考核情况纳入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和职称晋升内容之一。

6、推进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和专业科目的培训。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引领作用,大力开展现代农业、现代制造、现代管理、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培训。联合市建设局举办建筑行业专业技术人员赴同济大学高级研修班1期。

7、继续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全国计算机应用能力模块培训考核工作,举办相应培训班3期。

三、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创新创业水平为目的,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

8、以我市重点骨干企业的高层经营管理者为主体,以企业战略、高级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法律实务、企业营运策略及企业转型升级为主题,举办1期重点骨干企业经营管理者赴香港研修班;选送部分企业家参加大学EMBA班学习深造。

四、推进高层次紧缺人才培养工程。

9、继续做好中青年干部攻读研究生学历学位工作。选送部分优秀专业技术人员攻读MBA、工程硕士、法律硕士等学位;做好第二期大学教育点MPA学位班教学管理工作。

五、着眼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力度。

10、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实施“万名镇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组织农技专家深入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培训班、各类专业种养能手培训班若干期,联合市农林局等有关部门举办草莓种植等实用技术培训班2期。

六、加强培训管理,努力提高培训教育质量和水平。

第3篇:医师教育培训范文

目前,我国全科医师培训教育普遍存在下列问题:①培养目标不明确:全科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够应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开展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的全程卫生服务的全科医师。全科医学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体、家庭与社区提供连续、综合、便捷、有效、经济的基本卫生服务。而我国的培训模式未能深刻领会全科医生培养的的内涵,教育理念落后,仍采用以疾病为中心、专科医生的培养理念和模式。②课程设置不合理: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和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等相关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其服务范围涵盖各年龄、性别、各系统及各类健康问题和疾病。其主旨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的照顾,并将个体照顾与群体照顾融为一体。③教材内容滞后,脱离基层社区卫生需求:教材多为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的压缩版,过分强调各门学科的独立性和完整性。④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以教学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普遍存在,不能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及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理论教学与实践脱离,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⑤师资队伍匮乏: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起步较迟,缺乏训练有素的全科医学师资,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⑥教育评价体系尚不完善: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尚不完善,未建立科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鉴于上述情况,要针对南阳的全科医师培训现状、培训需求,对课程设置的需求进行广泛调查;要加大全科医师的岗位需求,加强全科医师培训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置、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制订并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1 加强师资培养力度

师资素质高低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医学教育模式变革中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制定长期的师资培养计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全科医学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全科医学教育全面、健康发展的关键。

1.1 组织参加各种培训。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的全科医师师资培训,或借助现代网络系统,更新理念,学习全科医学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提高素质;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研究,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内、外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经验,促进全科医学教育工作科学、规范、健康发展,进而提升师资水平。

1.2 深入基层,充分调研或参加实践。要求带教教师开展全面调研活动,了解基层卫生服务需要,以指导教学活动;鼓励临床带教老师轮流深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丰富其基层服务经验,深入体会社区独特的服务模式,改变其惯有的专科理论体系,增强全科服务意识,提高带教针对性。

2 课程设置

以社区“六位一体”的卫生医疗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全科医疗临床思维、全科诊疗模式为原则,合理优化课程结构,打造知识、能力、职业素养有机统一的课程体系。

3 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加强交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实践“以学生为中心、以社区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为手段”的“启发式、讨论式、交互式”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4篇:医师教育培训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学;训练;潜意识;体育运动

从心理学视角去讲,潜意识不但是一种隐藏性意识,而且还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影响到人类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在体育教学训练领域中,潜意识对挖掘体育运动员的情感自控能力与运动潜能等具有关键作用。截至目前,诸多教练都将培养潜意识纳入到体育教学训练的项目中,但如何应用科学合理、全面系统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潜意识依然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潜意识的基本内涵

潜意识主要指人们未达到一定意识状态或未发现的心理活动,也属于人们隐藏意识的一种。其中包括一系列不能被法律、道德以及社会所接纳的,被人类的正常意识排斥在外的本能望。从一定角度去看,本能主要指能够促使人体的反应更加兴奋以及能够反应人类机体情况的心理现象。所谓的本能不但可以满足人类机体的各项需求,而且能够消除人类机体在特定情况下出现的兴奋或者紧张,因而本能是人们精神与心理活动的主要动力。[1]对于体育教学训练而言,开发学生本身隐藏的本能与潜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潜意识,能够有效提升体育教学训练的质量与整体成效。

二、体育教学训练中潜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一)潜意识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

根据调查研究显示,潜意识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方面有显著功能。部分心理学家、教育研究者以及相关学者等开展过相关研究,其通过利用引导与暗示方法进行试验,对广大学生实施引导性暗示,以此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同时,通过不断挖掘与培养学生的潜意识,能够最大程度发挥潜意识在体育教学训练活动中的功能与作用。

(二)潜意识有助于控制自身生理功能

潜意识只有通过长期积累才能产生,其是由记忆逐渐形成的习惯,能够对人类的思维能力、情绪等一系列基本生理功能产生影响。根据相关研究证明,人类在睡眠状态常会在梦境中创造多种多样的场景,这就是受潜意识的影响。从体育教学训练层面去讲,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潜意识能够增强运动员控制自我基本生理功能的能力,并有效提升其学习能力,进而提升学习成效,推动自身的长远发展。

(三)潜意识有助于正确认识客观事物

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的高速推进,促使人们的思维意识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潜意识作为人类了解各种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对推动人类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人类的一切心理活动与生理活动都直接受大脑指挥,其作为人类储存信息与加工信息的中心,非常值得我们予以深入的研究、开发与利用。[2]对于体育教学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潜意识而言,通过帮助学生开发自身的潜意识能力,可以帮助其更好地发挥大脑的指挥功能,帮助其快速处理与接收外界的各种信息,以此实现其对客观事物的了解与认知,进而准确迅速的解决问题。

三、体育教学训练中潜意识的培养路径

(一)听觉刺激

在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当学生完成部分动作或者对比赛缺乏一定自信心时,往往会感到害怕、恐慌。对于这种状况,就需要教练员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授学生一些强针对性的方法,如放松高歌、大声呐喊或者听舒缓的音乐等,以此缓解机体或内心的压力,逐步调动身体各个部位的力量,高效完成最后冲刺或者发力等。这种方法就是听觉刺激法,其可以为学生或比赛运动员的信念带来强大的“正能量”,使其将害怕或恐慌的情绪转化为积极的、振奋的心态,进而以最佳的状态面对训练或比赛。

(二)视觉刺激

体育教学训练中通过让学生反复观摩世界级运动员在赛场上的技战术纪录片,达到知己知彼的水平,并对高水平的技战术进行模仿与练习。[3]同时,体育教练员还可以在临近比赛时制造欢快的节目内容,让运动员迅速进入兴奋状态,进而使其更为精准的应用技战术,实现预计教学效果与比赛成绩。

(三)观想刺激

体育的最显著特征就是比赛,而比赛本身又具有不可预知、瞬息万变的戏剧性特点,且通常过去的比赛经历会给体育运动员留下较强的记忆。体育教练在开展教学或训练时,就可以充分利用体育运动的这一系列特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反复观想与暗示能力,让学生在心中描绘自己所希望获得的成功,并想象自己赢得比赛胜利时的欢乐与喜悦场景,以此改变自我意象,牢固树立能够赢得成功的自信心,产生积极高效的心态,完成预定任务和目标。

总而言之,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提高,对人才的标准与要求也相应提升。在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高度重视学生的潜意识培养,促使学生以积极健康的精神态度与乐观的心态进行体育训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与积极性,提升体育教学训练的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樊勇. 体育教学训练中潜意识的培养与训练效果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04).

第5篇:医师教育培训范文

教师是提高医学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各医学院校都倾注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规划了系统的教师培训体系,以此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医学院校从搭建培训平台到完善培训机制,从创新培训内容到强化保障机制,从完善管理制度到改进考评体系等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教师在职培训也越来越受到教师本人的关注和重视。但是,随着世界教师教育改革和我国高职高专医学教育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逐渐为教育工作者接受,“教师培训”正逐渐向“教师专业发展”演变。传统的“教师培训”往往把教师固化为一个静态完成的培养目标,看不到教师的个性发展和专业成长中的价值追求。而“教师专业发展”更多从职业生涯发展角度兼顾社会学维度的培养要求和教育学维度的个体专业素养提高的要求,提出教师在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发展目标和相应的发展策略。

一、当前医学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分析

1.从个人层面来看,医学教师对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功利性色彩

目前,医学教师对学校组织的师资培训认识不足,没有将培训与专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考虑,而是被动应付,出现了培训时缺勤、心不在焉等情况。有的教师存在功利性思想,只选择自己感兴趣或与专业提高有帮助的内容,关于教育理论、人文素养等内容不够重视。有的重外出培训而轻校本培训,重实践技能培训如医院进修而轻理论培训。

2.从学校层面来看,校本培训在形式和内容上无法满足教师个性需求

医学院校校本培训存在着培训形式单一、内容缺乏创新、效率不高等问题。一直以来医学院校教师培训存在着形式趋同、结构单一的问题,忽视了教师终身学习、在职学习的需求特点。在培训内容方面,有的重视对专业知识的培训,而忽视教育理念和职业道德的培训;有的忽视对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有的未能体现不同学历、职称的教师的差异性,不能针对教师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有的不考虑工作岗位和培训对象的差异,以致于处于一线教学岗位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内容没有区别;有的培训因为内容陈旧、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差,考虑到出勤率而采用行政命令等方式,引起了教师的反感等等。

3.从外出培训层面来看,未能达到专业发展的目的和专业能力提升的效果

医学院校根据学校的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情况,制订了详细的师资培训计划和方案,其中包括外派教师到其他高校或医院脱产培训,时间为半年到一年。但相关调查显示,培训效果并不理想。首先,有些医学教师对外出培训的认识不到位,纪律观念淡薄,由于各种原因私自离开培训单位,导致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有的老师对外出培训、进修缺乏周密的规划,学习和科研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以致效果不明显。其次,在外出培训或进修期间的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一般情况下,学校委托进修单位代为管理或让教师自我管理,学校间接管理。但有的教师没有按学校的要求,把工作重心放在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上,而是做自己的私事,不能保证脱产学习的时间,只是在开学期间和学期末参加学校学习,科研时间和学习效果得不到保障。而进修单位管理部门也缺乏对参加进修的教师进行定期、及时地追踪,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导致教师置身于进修单位的管理之外。最后,对教师外出培训或进修的效果缺乏有效的考核办法。大部分学校都停留在写学习心得、学习笔记、填写培训记录,而对学习的流程监控和最终成果缺乏量化的标准,由此影响了考核的实效性。

二、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医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针对医学教师培训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医学院校一方面要创新培训机制,提升培训效果。另一方面要促进“教师培训”向“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转变。下大力气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当前国内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很多,本文主要从教育生态学视角研究医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教育生态学是以教育为研究对象,依据生态学原理研究教育系统内部各种结构及其周边环境的相互关系,并分析教育的生态功能及教育生态规律的理论。教育生态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生态环境,这种环境是对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多元系统,既有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等外部环境,又有教师等个体知识结构、教学方法等内在因素的内部环境。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医学教师专业发展不能忽视教育生态环境的影响。

1.医学教师知识结构单薄,人文素养有待提高

教育生态学强调平衡、协调的理念。依据这一理念,医学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还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高尚的师德和一定的人文素养,这样才能适应医学教育的发展和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但目前医学院校教师队伍中,多数医学教师从医学院毕业直接走进学校,缺乏临床医学技能和经验,知识结构不完善,人文素养较为欠缺,由此也影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2.部分医学教师工作量繁重,教学技能和效果有待提高

教育生态学强调有序性、整体性和适应性。我校临床医学专业进行了教学模式改革,第二年学生在教学医院上课,教学医学的医生既肩负着繁重的临床工作,又要进行教学工作,大部分医学教师的工作量很重,如遇突发事件等可能会出现来不及备课、上课迟到等现象。有的教师备课不充分,授课内容随意性大,案例引用重临床而轻理论等情况也会出现。这些情况都影响着医学教育生态的有序性和整体性,也折射出医学教师适应性不足等问题,有的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医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亟待加强。

3.医学教师缺乏教育专业知识,教育理念有待更新

从生态学角度而言,教育生态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环环相扣,医学教育需要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齐头并进,缺一不可。而部分医学教师教育学相关知识较为欠缺,教育理论和教育理念有待更新,他们所获取的教育理论相关知识主要停留在上岗培训时期,在之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和教育教学实践中,无暇更新的教育理念的学习和更新。有的医学教师认为医学课程比较难,传统教学方式仍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实践中出现了“满堂灌式”授课、较少互动等问题。

4.医学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专业发展

医学教师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其他教师,因为医学教师本身兼有医生和教师的双重身份,既需要专业上的不断学习,精益求精,树立高尚的医德医风,也需要教学上刻苦钻研教学方法,为人师表,并完成科研任务。这种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式,往往使医学教师的精力与时间不足,职业生涯发展缺乏合理规划。加之社会环境压力较大,容易造成医学教师的焦虑和职业倦怠。从教育生态学角度而言,外部环境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医学教师需要适应外部社会环境的变化,注重角色转变,实现专业发展。

三、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统筹教师培训与医学教师专业发展

虽然,目前的“教师培训”正逐渐向“教师专业发展”演变。但我们不能否认教师培训在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相反,应该创新教师培训的模式和内容,加强教师培训质量管理和考核,应该以教育生态学视角重新审视教师培训,将培训看做教育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构成,以培训促发展,以医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培训的层次。

1.发展多元化培训,满足医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需求

多元化是教师培训的方向,多元化包括:培训途径多元化、培训内容多元化、培训形式多元化、考核形式多元化。针对部分医学教师学历高,自学能力强的情况,有些理论知识的培训可以采用自学与培训相结合,同时改革培训考核方式。要将终身学习的理念贯穿整个医学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以此激发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要将学历培训与非学历培训、专业技能培训、信息技术培训等相结合,要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培训多元化。要根据不同的学历、职称、专业等对教师培训内容、目标进行细分。有条件的院校要设立专门的教师培训机构,为医学教师培训提供有力支撑。要采取各种灵活方式对医学教师进行培训和培养提高。要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短期培训与长期进修、校内与校外等相结合的多种培训模式,加强实践,注重能力培养。

2.要重视发展医学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以往的医学教师培训过于注重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技能及策略的传授,导致医学教师被动地接受各种与专业有关的现成知识,教师专业发展被异化为简单为获得新知识、技能的过程,因而无法体现教师的主体作用和能动作用。以培训形式的教师专业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学术性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却未能有效调动教师自主发展的积极性。除了学术性知识之外,医学教师应通过自主学习和行动研究,不断发展实践性知识,包括教师的教育信念、人际知识、情境知识、策略性知识及批判反思的知识。

3.制定培训激励政策,提升医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

第6篇:医师教育培训范文

纵观我国近十年教师培训的发展,主要采取的是“行为主义”的教师教育模式。该模式的思想根源于20世纪美国的心理学流派“行为主义”。其核心观点是“行为的反应取决于外部刺激的强度”,人被认为是被动的,其行为变化依赖于外部刺激,“刺激――反应”是解释人一切行为的公式。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教师培训主要是通过给予教师外部刺激,以达成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这种模式的普遍做法是:以优秀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标准为目标,让广大教师通过知识的集中接受和技能的示范操作,进而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效率。诚然,此种模式对于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和处于职业发展初期的教师而言具有积极作用,因为他们自身缺乏教育教学经验,其专业能力的提升还处于模仿阶段,对很多教育问题还少有感悟和反思,因此希望多接受外部给予的知识丰富自身。然而,该模式对于有自主发展需求的教师而言难免显得捉襟见肘。因为,在这种被动的学习模式下,教师无自主选择的权利,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学习成效自然不高。 培训的目标不仅是提升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促使教师自身全面、健康的发展,教师自身精神的丰富、人格的健全,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由此,教师培训应是在一种和睦的气氛,在真诚、信任、理解的人际关系,在柔性、权变、富于人性的管理、在内部自我评价为主的情况下,充分重视教师的主体创造作用,在无外加压力的良好的氛围中自我主动的学习。

二、由“理性知识模式”向“实践知识模式”转变

教师教育研究者柯斯根在仔细回顾教师教育的历史发展中指出,过去长期沿用的是一种“技术理性主义模式,其思想就是专业活动是按照科学理论和技巧而解决问题,这种教师教育模式的本质就是,理想的教师教学的实践是理论在实践中的转化。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理论是简化的,实践却是复杂的,因此所谓理论向实践的转换事实上是相当困难的。毕竟,理论具有特定的逻辑体系和话语体系,它来源于实践,但高于实践,它故意忽视实践的历史性、时空性、情境性,对实践规律进行归纳、概括,形成客观、普遍、抽象的规律。而教育实践有很强的“实践逻辑”,是主观、情境、具体的,是不可能简单直接和理论一一对应的。因此,在教育改革中,期望通过理论学习来彻底变革教育实践的目的,似乎是天真和幼稚的。而且,对于不断生长发展变化的学生而言,没有任何两个学生是相同的,也没有任何一个教师能对不同的学生用相同的办法达到一致的效果,因此简单的信奉理论和学习理论,也是不可能处理好教学实践活动的。

但是否教师就不需要理论学习,不需要理论知识,回答是否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对教师是至关重要的,但教师需要的不是“理性知识”,而是一定情境下的“实践知识”,这种知识不是通过感觉或者交流被教师被动接收的,而是由教师这个认知主体在教学实践体验中主动建构的。它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自主性的和情境性的。因此,可以说教师的专业学习基于他们的教学实践和对实践的具体感知,是教师在实践中主动积极的同化、顺应、构建新知识的充满主体意识的活动。在这种新模式下,以理论学习为重点转向了探究性活动及互动、交流和反思为重点的活动,更关注感性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培养。更关注在真实的教学场景中个体真实的体会和感受,更关注教师的“所学理论”如何内化为“所用理论”。教师的成长成为“行动、学习、反思、行动、再学习、再反思”的一个持续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

三、依托校本研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培训,学校为本。”教学实践的主阵地是学校,而校本研修正是一种以学校为基本单位的校内师资培训模式,它是依据“自修――交流――反思――实践――评价――改进”的模式,由各学校结合实际,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员性的校本培修,是由学校对本校教师提出明确的培训要求,并提供必要的条件保证教师可结合学校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以及科学规划选择研究课题。更注重校内自修,相互交流,提升教师自我反思意识,增进人与人之间的认同,提高教师的团队意识,促进教师深入研究课程,研究学生,改进自我。

校本研训激活了学校活力,为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既要从本校教师的教育教学需要出发,解决课程改革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专业发展的问题,又要考虑学校的发展目标和需求,把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学校的未来发展目标加以结合,真正做到培训与教学同步,把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课程改革的需要统一起来,使学校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推进继续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应本着辩证唯物主义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对待继续教育的问题上,坚持教师主体参与,深入研究教学实践,针对本校教学实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等促进教研,要真正达到教育家指出的那样,使那些体现先进思想的好经验得以在教师的心目中创立、成熟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华 教师角色的迷失与澄明[J].西南大学学报,2010,(2)。

第7篇:医师教育培训范文

一、中小学教师对教育技术培训的期待

自2005年4月国家教育部启动“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以来,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在全国得到了大规模推广,培训的范围覆盖了包括在内的主要省市区,培训的形式也从最初的50学时面授培训发展为目前的面授培训、远程网络培训、网络培训和面授培训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培训形式的多样性、培训学时的压缩以及全国各地差异性极大的师资条件等因素,对培训效果的保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我们在指导师范生教育实习的过程中接触到很多中小学教师,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我们调查了10所初中、5所小学的85名教师,共回收有效问卷79份。通过问卷与访谈,我们了解到,大部分教师认为教育技术培训对自己掌握教学设计知识、了解教学媒体的特性、提高信息技术技能和搜集教学资源方面有很大的帮助;有少数教师感觉对教学设计成果和教学实施效果的评价理念及方式掌握不甚理想。总体来说,相比培训前,教师感觉自己的教育技术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教师对教育技术普遍抱有比较积极的态度,参与调查的中小学教师大多希望未来的教育技术培训能够重实际、勤交流、多推广。在此,我们整理了教师的建议,他们主要关注以下几方面:

1.深入教学实践,满足学科教学需求

多数教师反映,培训能提供给教师一些通用性的教学理论和信息技术技能,他们在将教学理论和信息技术技能与自己的学科教学相结合时会有一些困难,希望在获得教学理论和信息技术技能的同时能够多获得一些学科教学方面的帮助,希望通过培训提高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能力,使学习到的教育技术知识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2.通过交流互动,完善个体教学经验

很多教师希望通过培训能够更好地完善个体的教学经验,希望在培训中增加互动环节,使教师学员有更多亲身参与的机会,能够认识到个体已有教学经验的不足,并得到改善和提高。另外,希望多创造各学科、各地区的教师之间交流经验和彼此学习的机会;希望多创造基层教师与教育技术专家之间交流的机会,能够向专家提出教学问题,并得到指导和帮助。

3.关注日常教学,给予持续性支持

目前针对广大教师的培训工作主要以短期集中辅导的形式开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收效毕竟有限。教师反映,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缺乏持续的、系统的教育技术理论、技能支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往往无从解决,导致受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很难长期应用培训成果。

二、教育技术学习的学习圈理论

针对学习者的认知过程是循环结构的特点,国内外很多学者都提出了学习圈模型。美国加州大学的Karplus教授于1967年提出了一种学习圈理论(Learning Cycle Theory),包括初探、发明、发现三个要素,形成环状结构,其本质上是一种探究式教学法。Torrance等人提出了由投入、探索、解释、详细阐述、评价等五个元素依次循环组成的“5E建构式学习圈”,来发展个人创造能力的教学模式。David Kolb在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包括经验、反思、理论、行动四个元素依次循环组成的“经验学习圈模型”,后成为很多企业用来培训员工的培训方式。Sprague等认为有效的技术开发模型应该包括:1.认识到技术所能够提供的便利;2.挖掘技术整合的时机;3.学习技术的时间;4.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5.对教学的反思。Wedman和Diggs于2000年进一步提出了技术学习圈(Technology Learning Cycle)的概念,认为教师学习技术应该分为五个阶段:1.意识到技术工具的存在;2.挖掘和过滤;3.培养技能;4.应用;5.共享经验。这五个阶段不断循环,贯穿了学习技术的整个过程。

上述对学习过程的相关研究为我们认识一线教师教育技术学习的内在过程提供了很重要的参考和启示。结合前人对学习圈相关理论的研究,曹晓明、林君芬提出了“教师教育技术学习圈模型”(见下图),他们认为一线教师的教育技术学习应该包括:经验唤醒、感知学习、实践应用、分享交流和反思提高五个过程元素(同时在各个环节中都包含有体验过程),这五个过程元素依次连接,形成了一种环状结构。此模型是一个双循环结构,其中外循环为一些相对独立的过程活动,内循环为学习者的体验活动,表示“体验”和外循环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同步发生。

三、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建议

为了使教育技术更好地在教学中发挥作用,借鉴上述相关学习理论,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对如何培养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提出几点参考性的建议。

1.重视教师的需求,为其量身定做培训课程

教师学员作为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活动的主体,其需求是有效培训的源泉,是调动其积极性的原动力。在制定培训目标、编排和规划培训内容时,不仅要依据培训大纲、培训总体目标以及培训宗旨所提出的各项要求,更要以满足教师学员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培训与教师学员的需求密切联系,从而在培训伊始就能够调动学员参与培训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使培训产生强大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外部条件刺激的需要只是动机的诱因,内在需要才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这要求课程设计者要能够走进一线教学的课堂,保持与一线教师对话,注意观察与思考一线教师的主要教学经验,并关注他们所面临的主要困惑,既关注不同学科教师的差异,又能够归纳教师的共性,才能对一线教师的基本需求有一定的认识。只有切实了解学员的内在需要及工作目标,分析学员的背景,才能确保培训适合他们的教育背景、工作经验、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确保培训可以帮助他们实现工作目标,从而满足学员多样化的需求,有针对性地为教师量身打造培训课程,推动培训向更为有效的方向发展。

2.注重教育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探索学科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

目前的教育技术培训更多的是让教师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能,而忽视了教育技术在具体学科中的运用规律。许多教师在接受了培训之后仍无法有效地在特定学科的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不能使其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因此,教育技术培训人员应该重视探索学科教学规律,充分发掘学科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策略,才能在培训内容上更加关注教育技术的学科应用能力,尽量将教育技术的培训内容与具体学科相结合,提供相应的教学案例和教学分析,让教师能够切身体会到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帮助教师反思和总结特定的课程目标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来实现,怎样充分利用技术才能更加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从而真正发挥技术的作用,实现教育技术应用的有效性。

3.重视教师的经验和体验,提供具体案例与活动任务

在培训中,如果一味地强调理论知识容易让学员产生抗拒和疏远心理。充分利用教学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评价来开展培训,会拉近教师和培训的距离,增强切身体会,更利于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同时便于教师更好地理解案例中所渗透的理论。同时,在培训中加强实践性课程,可以为教师提供全新的学习体验。活动化的实践课程能够使培训学员将自己的学习所得轻松地迁移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在培训过程中,针对学员的学习需求,分配相应的活动任务,并将其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贯穿于培训过程的始终,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帮助学员掌握知识与技能,发展高级思维能力,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真实的活动任务不仅是活动目标的具体化,也是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框架。精心设计的活动使学员能够积极参与到其中,学员不仅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并且能在活动中获得具体的体验。另外,培训应主要采用面授的形式,重视教师的亲身体验,不能过于依赖远程的方式。

4.加强对话与交流,设置互动与分享

在培训中,应该加强培训者与教师学员的对话与交流,在对话性活动中,培训者与教师学员之间具有平等地位有助于开展更具非指导性的交流,容易展示教师学员的知能基础,并暴露其认知中的缺陷;教师本身的教学阅历与经验已经构成了其认知的基础性资源,培训者的适度认同与合理引导,更容易帮助教师学员逐步改变其所固有的自我概念、态度与行为等。同时,要加强教师学员之间的互动与分享,学员之间的思维碰撞,更容易激活教师学员的思维潜能,进而促使其产生求知的热情。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员的特质分成学习小组,构建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共同研讨、共享经验和共同发展的学习共同体,因活动而彼此联系,通过协商和反思完成对意义的建构。有了在活动中具体体验的积淀,学员与其他体验过或观察过相同活动的人通过交流讨论来分享他们的感受或所观察的结果。在分享个人感受之后,学员将这些分享的内容结合自己的体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与认知。在培训过程中,教师学员不仅通过语言、行为、情绪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知识、经验和技能,还常以电子档案袋、思维导图、量规、主题资源网站、演示文稿、学习记录表、培训反思表等多种方式来展示学习成果,供大家交流分享。同时,培训教师还可以借助活动成果来跟踪、记录学员的活动表现,分析培训成效,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为学员提供反馈信息。

5.完善评价体系,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在培训过程中,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是对培训效果的有力保障。通过有效的评价,实现对受训教师的激励、对教学过程的调整以及对后续培训环节的支持,而不是以作品完成的质量、最终考核是否通过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一个完整的评价激励体系,宏观上讲是若干职能部门通力协作的成果,微观上则是指导教师能否灵活、科学地应用教育技术的体现。通常,我们更多的是通过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运用来实现修改教学和评定教学两个目的,针对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教学设计,不仅具备修改教学的作用,还要实现评价考核结果对后续环节的有效支持。但是,通过评价考核实现对受训教师的激励,这也是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教学设计所必需的。合理的激励会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主动应用教育技术;匮乏的、不科学的激励,不仅不利于教育技术培训的进行,更会影响教学的整体发展。

评价应贯穿于培训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评价一方面包含培训学员对培训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评价,另一方面也包含对培训学员自身能力表现的评价。在培训活动过程中,可采用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个人评价和集体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使用量规、电子学档、概念地图、学习契约、评估表等评价工具。采取多元化评价手段进行考查,同时加强动态评价。对教师提交的作业、小组分工合作的作品、实践情况、日常考勤等汇总综合考查。既让教师充分展示自己的技能与特长,又全面考查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成果。评价通过教师自评、小组互评,师生共评的方式交替进行。教学过程中,适时留出一定时间让受训教师交流学习反思、阐述学习心得、共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使每位受训教师的思维都受到审视、检验,不断提升元认知水平。

6.提供培训的后续支持服务,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

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为满足教师不断发展的要求,培训不能仅仅面对现阶段的、单一的要求,更要考虑到如何通过培训帮助教师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习惯,为教师今后的自我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对教师而言,要想获得专业发展,一次性终结型的师范培训难以奏效,必须依靠多次回归型的教师继续教育。目前更倾向于把“培训”看成“发展”,看成是为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而提供的一系列服务。

第二,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不能脱离教学实践,要对教学实践情况进行适当追踪,将教学实践作为培训的一个环节,就是强调培训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对教育技术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实现对教学实践的更好支持。教学实践以前期的培训过程为基础,同时又作为培训工作持续开展、渐进深入的必要支持,从而使培训工作形成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模式。只有经过教学实践证明其行之有效的培训工作,才能够成为有意义的培训。

第三,要想把教育技术能力培养顺利、持续地推行下去,学校必须提供一个合适的支持环境。要有相应的政策支持,促使教师积极参加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活动。要为教师提供选用(或开发)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源的空间;为教师成长提供时间、信息、资金和其他资源保障。要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提供互相交流切磋、互相帮助促进、互相支持的学校文化,使学校成为教师不断提高自己教育技术能力的学习型组织。

第四,需要设立技术支持人员的专门岗位。教师应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会不时出现各种问题与障碍,如果长时间得不到解决,会使教师丧失热情。设立技术支持人员的专门岗位,并明确其职责,真正排除教师日常教学中的障碍,在教师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得到帮助,这是保障教师顺利、持续地应用和探索教育技术,持续不断地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必要措施。

第五,还要建设专业的、高水平的培训队伍,才能通过高质量的培训课程和方法改善教师现有的教育技术能力。同时,在培训结束之后,教师在日常运用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惑,因此,应该继续提供培训的后续支持服务,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咨询和指导服务,才能保证教师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3010377);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JJB1212032);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年科研培育项目(SXP2014-04)。

第8篇:医师教育培训范文

1.1主观方面

④逆反思想。自我情绪太强,不服从他人的管理从而做出一些危害工地,危害人身安全的事情。某些工人的反抗意识太强,从不听从管理人员的指令,逆反心理导致其对工作也产生了抵触情绪。这种情绪一定是做不好工作的。更有甚者,在职工正准备坐罐笼时,由于自己没乘上这次罐,在其他人刚到罐门口,罐门关住时,向罐笼内扔自救器,矿灯等。这样不成熟的行为,常常导致了危险的发生。⑤惰性思想。懒惰是人的天性,但在工作中是万万不可取得。一些员工为了省时省力不坚守在自己工作岗位,,得过且过,常常出现脱岗,离岗,睡岗等现象。这也是酿成事故的一大原因。⑥逞能思想。个人的工作能力不尽相同,但在一个团体工作中,相互协调,和谐发展才是最重要的。当一部分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不懂装懂,目中无人,抱着自己强于他人的心理工作,不听从他人的管理,也不听取别人的良好意见。面对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也不向他人请教,逞强,逞能,按自己的方式处理,最后反而害人害己。⑦好奇心理。当矿厂引进一些新设备新机器使,人们总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理,随意乱动,随意操作,使一些设备处于不安全状态,而影响自身或他人的安全。

1.2客观方面

①管理不严。有的单位规章制度不完善、不健全,反三违宣传和惩处力度不够,结果导致三违多次发生。②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对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照顾不够,缺乏必要的关心,根本不了解职工的实际情况,例如有的职工心理烦燥,生活、工作不如意,存在后顾之忧,心理负担重,精神疲惫,导致工作中注意力不集中,引发安全事故。③施工作业条件恶劣。煤矿企业只追求经济利益,关注生产,不顾井下条件差,设备简陋,使职工产生厌烦心理,影响作业行为。

2、在煤矿安全培训中强化安全意识教育的对策

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进行煤矿安全培训先从职工的安全意愿着手,通过意愿巩固意识,进而用意识强化安全。

2.1强化安全意识安全意识的树立是一个矿业工作安全与否的重要保障。煤矿职工安全意识与煤矿安全生产密切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职工只有懂得安全生产的必要性,才能不断提高安全意识。根据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的七条规定,使煤矿职工体会到领导的关心和照顾,都是为了确保煤矿职工的安全,帮助煤矿职工树立安全生产的意识,不断巩固和强化法制观念,施工作业时严格按照煤矿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职工要学习新的技术,掌握实际操作技能,要按规程操作,对于作业时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把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才能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树立安全意识,提高自主保安能力。

2.2加强安全培训,保证职工持证上岗煤矿企业相比其他行业来说,属于高危行业,安全生产的意识要特别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广大职工的生命财产以及人身安全。为了更好的保证安全工作,煤矿企业加强安全培训,让施工人员持证上岗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和保证。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安全生产的质量和进度。在进行安全培训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来进行,绝对不能知识走形式,要真正把培训的内容落实下去,变成实实在在的质量。然而,在目前的安全培训中,一些职工没有在思想上引起高度的重视,尤其是一些自身素质不高的施工人员,一定程度上,导致培训质量不高,这也是以后下井工作产生隐患的一个重要原因。安全培训一定要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最好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和实际参观演练想结合,这样职工接收的程度比较深,也容易达到理想的效果。在培训的过程中,因为广大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是不一样的,所以要尽量针对不同等次的员工开展不同的培训,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的主动性安全生产始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任何时候都不过时,一定要常抓不懈。只有不断提高广大职工安全意识的主动性,才能从根本做好安全工作。增强职工安全意识的主动性,有助于员工更好的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才能理解到做好安全生产的重要目的,这样安全生产的制度以及各项措施才能顺利有效的落实,成为保护广大职工的坚强后盾。当职工明白“安全为了谁”后,才能时刻注意安全;只有明白“安全为了谁”,职工才能在单调、枯燥、紧张的环境中过得更加充实,麻痹大意才能消除。最终克服“安全意识疲劳”,时刻保持清醒的安全意识,进而使职工的安全意识成为一种习惯。

3、结论

第9篇:医师教育培训范文

关键词:失地农民 转移培训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7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06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大量增加,停留在生存性的层次解决失地农民问题不能彻底解决失地农民的发展问题,为此,失地农民的转移培训教育问题[1]已经成了急需面对和处理的时代课题。但是我国当前失地农民转移培训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功能取向模糊、各个层面的跨界协作明显不足、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操作形式不规范、教育培训资源不足和发展的驱动力不足等问题[2]。针对我国失地农民转移培训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和困难,我们务必要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要求,积极参考西方国家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成功做法,结合我国失地农民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其开展转移培训教育,力求失地农民不失业。

1 建构失地农民转移培训教育的多元功能取向,促使其健康运行

当前失地农民转移培训教育承载着诸多的诉求和期待,鉴于此,其功能取向应该是多元化的 ,不能仅仅局限于眼前的经济利益和农民角度来思考。按照国家关于失地农民的相关精神和政策,新时期失地农民转移培训教育至少要树立和构建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层面的功能取向,在以人为本为根本价值取向前提下,建立起具体微观的功能取向:

一是树立社会服务的功能取向,积极为失地农民提供各项职业技能的培训教育服务,彰显这种教育培训的民生性和社会责任性。

二是树立提高失地农民国民素质的功能取向,对失地农民的转移培训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是短暂的职业技能培训,而应该加大对失地农民现代公民素质的教育培训和提升,促使失地农民积极向现代城市市民转型和发展。

三是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视角思考,根据失地农民所在城市的经济结构、就业情况及其对人才结构和人力资源的需要,切实对失地农民展开一系列的职业技能技术培训和各项专业技能的培训教育。

四是从社会稳定和政治角度思考,通过转移培训教育,积极解决失地农民的发展问题和根本出路问题,增强失地农民对社会和国家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2 加大失地农民转移培训教育的资源建设,积极推进其均衡化、实用化和常态化发展

针对当前我国失地农民转移培训教育的资源问题,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我们务必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在教育资源的分布上,应该积极推进失地农民的转移培训教育资源在各区域之间均衡分布,力求为失地农民提供均等化的教育培训服务。

二是在培训教育内容的设计和规划上,针对当前城市化进程各个产业部门对用工人员的需求和失地农民的实际愿望,有针对性地对失地农民进行实用技术技能的培训教育,力求培训教育的内容更加规范化、实用化和专业化。

三是在培训教育平台和途径的使用采纳上,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平台,加强失地农民转移培训教育的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力争做到对失地农民进行零距离的转移培训教育,以此拓展失地农民转移培训教育的覆盖面、受众面和惠及面,从而促使失地农民转移培训教育常态化。

3 加强失地农民转移培训工作的跨界协作,增强其发展的驱动力

针对当前我国失地农民转移培训教育的运行机制问题和驱动力不足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积极应对。

一是各大培训教育机构务必要将失地农民的转移培训教育与失地农民所在的新农村建设、当地城市化发展的需要结合,积极与所在城市各类学校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开展有效的合作,主动和用人单位沟通和联系,了解其用工需求,建构和落实一套针对用工单位和失地农民需求的转移培训教育系统。

二是政府在失地农民的转移培训教育中应该积极主导失地农民的转移培训教育,主动做好政策制度安排、资金扶持、宣传动员和引导督导等工作,将各大牵涉到失地农民的部门联合起来,调动和鼓励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培训机构和用工单位等积极参与对我国失地农民转移培训教育,力求形成失地农民的转移培训教育合力,真正形成各大主体和各大部门参与协作的一体化运作机制。

三是从机制和体制上改变阻碍失地农民转移培训教育的种种因素,从法律层面和国家层面上将失地农民的转移培训教育与国家其他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置于一视同仁的位置,在全社会上营造起重视失地农民转移培训教育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四是失地农民所在地的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完善对失地农民转移培训教育的支持政策和法规,从经费、制度和就业扶持上鼓励和引导失地农民踊跃参与各种职业技能技术的培训教育,力争实现对失地农民的无偿培训教育。

参考文献:

[1]徐君.职业教育:失地农民就业转移的有效途径[J].当代教育论坛,2005,(5).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