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线上教学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182-0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信息时代的教育。因此,我国的教育需要进行与时俱进地改革。翻转课堂创建了师生能够得到充分互动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同时以学生为中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相互学习的能力。笔者认为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运用翻转课堂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翻转课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1、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他们的注意力处于稳定到不稳定的过渡阶段。所以,要提高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和持久度就需要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此外,英语学科作为一门外语,学习的难度是比较大的,很多学生会因此而上课开小差不想学习,因此需要教学者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这样才能让小学生们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在运用翻转课堂进行英语教学时,老师们可以用短小精悍的微视频来吸引学生,并将要讲的知识点巧妙地融合进视频中去,让学生们在趣味中学习。因此,通过微视频将教学内容有条不紊地展示给学生,符合小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和集中时间短的认知规律。
2、顺应了小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父母思想的灌输,小学生的个性发展越来越明显,自主意识较强。因此,教育改革也要顺应学生们的这种需求,帮助他们建立独立的人格。在以往的常规教学中,知识的传授主要靠老师们的讲课,而不是靠学生的自主探讨。因此,由于每个人的接受能力强弱不同和个人适应的教学方式不一致,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也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观看老师准备的视频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暂停或回放视频,从而能够对知识有更全面和更深刻的理解。如此一来,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的短板进行加强学习,不但有利于小学生个性的培养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小学英语翻转课堂的教学案例
在这里我用“旅游”为例,有四大基本要素,即:where are you going?(你要去哪里?)where are you going to leave?(你要从何处离开?)how are you going to get there?( 你怎样去那里?)以及what are you going to do?(你去那里要做些什么呢?)
首先,将主题与这四个问题交给学生,给他们放映事先收集材料做成的微视频,并把与之相关的图片和路线给学生们。其次,将学生们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设定目的地,让学习小组对路线、住宿以及上文提到的四个问题进行探讨和选择。紧接着可以在班级上进行分小组展示和演讲,让每个小组把他们自己的想法分享出来,或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线上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可以单个地和老师进行交流和学习。最后,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想法进行一次总结,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在课后,老师还可布置相应的适量的家庭作业,例如让学生和家人一起策划一次出游,老师仍然可以在线上对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和验收,以此来检验教学效果如何。
在这种通过自己进行探究而学习的方法,学生对教学内容会有更深刻地理解。从构建原理的角度来看,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有一种从认识到陌生再到明确认识的过程,这样会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深。但是同时,这样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引导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老师的问题是学生研究的指示方向,老师将什么任务给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可以从中学到什么东西。另一方面,因为这种教学模式主要靠微视频来进行知识的展示和传授,所以在制作微视频的时候,要注意文本的应用和动画视频的播放。
三、在小学英语教学应用翻转课堂存在的挑战
1、对学校和教师的挑战
教育上的改革要立足现实,目前,我国的小学英语教育虽然发展得很快,但是还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我国西部以及广大的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尤其是英语教学的水平较为低下,和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城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山区的英语教育大多按部就班,缺乏新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更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得到应有的锻炼。所以对国家和学校来说,学校的硬件设施很重要,它们是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翻转课堂对教师的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本文在前面已经提到,教师的提问对学生的思考起引导作用,因此,要想翻转课堂取得应有的教学成果,还需要对教师们的素质能力进行提升。
2、对家长和学生的挑战
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所以自制力不强,并且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也较弱,因此,在他们观看微视频和进行课后讨论探究的时候可能注意力不会太集中,或者不会主动动脑去思考一些问题。另外,在学生在家完成家庭作业时,一些家长会在监督小孩做作业的同时帮助他们完成一些作业。因此,学生们在家的作业完成情况可能存在一些不真实的内容,这给教师判定学习效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过程中,孩子的兴趣和注意力集中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要注意的一方面,而家长们监督自己的孩子在家是的学习状况以及自己尽量不帮助孩子,让孩子自己完成作业是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中国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而翻转课堂又是一个很适合的选择。在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要以立足于现实为原则,增加小学特别是山区小学的硬件设施,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优秀教师,力求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笔者看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发展,英语在我国乃至世界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英语学习又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所以要十分重视小学生的英语教育。要将翻转课堂应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去,让学生们更有动力去学习英语,并且加强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深入贯彻2020年区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与教育教学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健康至上意识,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强化、细化教学常规管理,积极进行课题研究,特别是疫情期间线上和线下教学结合的混合式教学课题研究,提高学业考试备考的针对性,全面落实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全面提升精细管理水平,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定提高,办让人民满意的高质量的教育,努力开创我校教育教学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在区教体局、教师进修学校的具体指导下,针对本学期疫情防控下的混合式教学的实际情况,加强线上常规教学管理,探索线上,线下教学的规律,总结混合式教学经验;规范办学行为;狠抓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平,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加强校本教研,加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教育创新工作的实施;引领教师深入开展基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的教学研究,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围绕学科学期课程纲要,促进课堂教学由学科教学到学科教育的转变,寻求教学质量、教研特色的新突破。打造“干净、文明、安全、满意、幸福”的“五美”学校,文明健康学校,建设“自主、合作、探究、灵动”课堂。
三、主要工作
(一)常规工作
1.认真落实《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淄博市初中学校规范办学行为规定》和学校各项常规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教学教研工作常规,促教学效益的提高。
2.落实三级课程,做好学校课程开发开设工作。保证国家课程开齐开全,地方课程符合要求,校本课程丰富多彩。
英语、数学教师利用区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六、七年级教师依托学校“梦想中心”建设,利用“一对一”教学手段,学校教师利用新的空中课堂直播室和高水平综合实践创客教室以及万校云、希沃助手、洋葱教育等各类教学软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加强体卫艺工作,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我校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还在研学旅行、国学教育、文明志愿服务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3.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继续开展课堂教学课例研究活动,充分发挥名师带头示范作用,探索完善符合本校实际的特色教学模式,进一步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灵动”信息化课堂建设,提升我校“421”教学模式的实效性。
4.注重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完善和发展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组共同体。围绕《周村区关于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的指导意见》,我们本学年重点打造学校教研组共同体。启动仪式后,进一步完善了共同体章程和活动计划,确保共同体活动的有序开展。使教师自我发展、同伴互助发展、集体专业发展为一体,共生、共享、共进。
5.加强学业考试研究,重点抓好八、九年级学业考试备考工作。各级部每周进行至少1次学情检测工作,教导处负责阅卷工作并形成分析报告。
(二)创新性重点工作
1.坚持利用“晨读、午写、暮思” 推进传统国学进课堂,打造我校传统文化、鲁商文化、丝绸文化校本化研究的教学特色。
2.本学期重点围绕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特点,摸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规律,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撰写教学论文、案例。形成线上教学经验总结1份并附有PPT,上报参评线上教学案例11份,上报参评教育信息化教学课件案例7份,各级部均总结撰写了线上教学亮点工作总结。3月3日以后每天上传教学资源十几份,坚持了近三个月。线上教学以来每天坚持上下午巡课形成巡课报告一百多份并及时发送给主要领导和级部。3月22日开始每周对四个级部的各科作业进行督查。制作宣传展板2块,撰写制作“秀米”宣传稿件10篇,组织开展线上教学问卷调查并撰写分析报告1份。
3. 分管领导、教学管理干部深入级部、学科组、备课组调研指导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召开线上教学工作会议进行工作调度,开展集体备课,组织线上教学公开课活动,帮助级部和学科组、备课组制定教学计划,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多角度、多渠道减少疫情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冲击,确保教学质量稳定提高。共召开不同层级的线上教学工作推进会、部署会、研讨会40余次,各科开展网上集体备课305次,线上家长会20多次。
4.正式开学前,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协调配合学校兄弟处室积极做好开学前的准备工作。制定《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方案》《疫情期间学生上下学方案》《2020年春季学期教学衔接计划》等制度、方案、计划文件29份。撰写分析报告2份。
5.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建设XXXX中学中考考点,此项工作任务重,时间紧,难度大。准备工作繁琐复杂,我们克服各种困难,可以说出色的完成了此项重点工作。
6.本学期为提高学校学情检测分析的质量,更有效地助力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教导处基于大数据分析,建设开发出一套过程性动态成绩分析系统,目前已完成测试处于试用阶段。
7.加强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危化品的管理使用的短板,本学年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实验室的管理和实验教学工作得到很大提升。我校获2019年危化品管理使用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化学实验教师XXX被评为区危化品管理使用先进个人,XXX等3名教师获XX市创新实验说课一、二、三等奖。
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我代表县教育局向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仁人志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辛勤工作在教育战线上的广大教职员工及其家属表示亲切的慰问,向全县父老乡亲拜年!
200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县教育事业日新月异,继续保持着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
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全年争取上级专款到位资金xxxx万元,吸引社会资金xxx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96.2万元。其中危漏校舍改造投入资金xxx万元,总建筑面积21691.76平方米。撤并教学点8个,数村联合办学5个。
教育骨干体系不断壮大。眉中创建成省级重点高中,横初中创建成省级示范初中,横渠镇创建成教育强镇,职教中心顺利通过国家级复检,7所学校被命名为示范校。目前,全县省、市级示范学校已占学校总数的1/3以上。
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全县共投入近200万元,充实完善了信息技术装备。截止目前,建设微机教室84个,多媒体教室44个,电子备课室21个,主控室12个,购置微机2861台。全县所有中学、三分之一小学建起了计算机网络教室。教育信息化的装备水平和普及程度不断提高,继续处在全省领先位置。
教育教学质量再创辉煌。我县各学段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屡拔头筹;中考质量在全市领先;高考一批本科上线564人,二批本科上线xxxx人,三批本科上线2034人。三批次上线率分别高出全市平均上线率xx个百分点、xx个百分点和xx个百分点,均居全市第一。实现了高考五连冠的奋斗目标。
职业教育兴旺发达,职教招生人数突破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记录,共招生2000多名,职教在校生人数达4000多人。1000多名学历教育和短训毕业生全部得到安置安置率百分之百,05年毕业生也提前被用人单位预约。成人教育成绩显著,农科教紧密结合,各乡镇村农技校和职教中心为农服务工作站广泛开展了各种为农服务活动,全年共培训4万余人次。
关键词:学分制;校本培训;模式创新
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是教师培训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分管理制度背景下开展校本培训,可以消除教师培训的盲目性和偶然性,实现长效性和连续性,消除形式化和片面化,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和专业发展,有利于教师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可以说,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是校本培训政策导向的“导航器”,是推动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驱动器”,是衡量教师参加培训多少、好坏的“计量器”。
一、“学分制”管理,是校本培训政策深入的“导航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了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2010年,国务院颁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D2020年)》,其中指出: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加快继续教育法制建设,健全继续教育激励机制;要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对中小学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2011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全体中小学教师进行分类、分层、分岗培训。每五年为一个周期,在一个周期内,每一位教师要参加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随后,湖南省教育厅下发了《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登记管理试行办法》。我省对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登记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常德市教育局在转发该文时对学分登记管理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这些政策的出台,对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为顺利完成“十二五”期间的教师培训任务提供了切实的保障。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教师〔2011〕1号)从培训任务、机制建立、学分登记和政策保障等方面,对“建立严格的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提出了具体要求:教师在5年周期内,需修满规定360学分(学时)的培训课程。如:新任教师岗前培训不少于120学时,在职教师岗位培训每5年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360学时,所有班主任每5年须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在360学分(学时)培训中,校本培训占120学时,占整个培训课程的三分之一。可见,校本培训在新一轮继续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是很重要的。
二、“学分制”管理,是校本培训目标达成的“计量器”
教师培训学分制实现的首要条件是,要根据3个方面的要求制订培训方案,设置培训课程:一是学习者所处的专业发展阶段,二是学习者当前的学习需求,三是学习者的学习支持条件。如果教师培训主管部门和教师培训机构能够很好地做到这些,培训课程及其实施必然具有较强针对性,适应学习者的特点。
培训目标、课程设置、学分量化、过程管理、学习评价等构成培训的整体性,这些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互相作用。要素之间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系统,每个要素也是一个子系统。对于学习者来说,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学习场所这几个因素,也是具有整体性的,学习者需要系统地设计自己的学习,展开学习,控制学习。如果学习者不能整体地计划、系统地设计,将直接影响学分取得和学习效果。
校本培训是以教师所在学校为阵地,立足岗位、立足本校教育教学活动,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再学习、再提高的一种培训形式。
桃源县在新一周期的教师培训中,结合本县中小学教师的实际,桃源县教育局、桃源县教师进修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制订了《桃源县中小学教师新一轮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方案(2010―2015年)》及《桃源县教师校本培训工作考评细则》。考评方案从“职业道德执教规范”“职业技能教科研方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科研课题研究”“校级和校际教研”“青年教师培养”等模块,围绕“廉洁从教”“文明执教案例”“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等33项具体内容。采用分析讨论、学习交流、展示答辩等培训方式,选修或必修相关内容。同时,从“组织与管理”“基础建设”“培训内容”“培训机构”“培训效果”等方面,按照“培训制度”“新课程理论培训”“培训方式”“培训措施”“培训效果”等具体评价内容。采用100分制对单位与教师进行校本培训的考评。
三、“学分制”管理,是校本培训模式创新的“驱动器”
为了解中小学教师对新一轮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认识,掌握其培训现状与需求,桃源县特别注重听取广大教师对新一轮继续教育的培训方式、方法及校本培训内容、方式、评价考核等方面的意见,多次在桃源县中小学范围内开展了培训需求调研活动,特别是近两年来,会同县教育局领导组织师训教师深入基层,实地调研,全面了解和把握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师培训的迫切需求。仅就2013年开展的调研活动来看,收回调研问卷500多份,参加座谈教师达300多人,收集整理了部分中小学校本培训经验资料10多本。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以往的教师培训还存在培训针对性不强、内容泛化、方式单一、评价考核失真等诸多问题。
我们通过对调研情况的分析,认识到改进与创新培训内容是解决教师培训问题的突破口。为此,我们在设计培训内容的时候,力图做到贴近一线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
尊重学员的实际需求,让全县每一个教师都有培训的机会。本着这样的服务宗旨,桃源县进修学校为特殊教师群体量身定做了不少培训项目。近几年的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教导主任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后备干部培训,中小学校长培训,考虑到偏僻乡镇村小的教师信息闭塞、教学任务重、电脑操作水平欠缺的客观情况,特地为他们安排了暑假集中培训,为他们开设了“新课标解读”“课件制作”“校本研修基础理论”等课程。
在如何突破培训内容的问题上,陬市镇、龙潭镇、漆河镇的200多位参加调研座谈的老师给了我们这样的信息:每次培训的内容老是那些教育教学的理论,我们学的时候感觉是那么回事,但是回来之后还是不知道怎么做……
这些信息沉甸甸的,犹如重锤敲打着我们的每一条神经,深刻思考之后我们幡然醒悟。
在近几年的校本培训实践中,我们正视现实,敢于实践,不断创新,培训方式由“单式”转向了“多式”,我们走出了“灌输式”“讲授式”“教条式”的培训老路,构建与实施了“案例式”“情境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的培训活动。“2+3”教师培训模式,以及与模式特点相应的“四结合”就是教科室、继教室根据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的特点整合而成的策略。
1. 理念输送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我们依托高校,长年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严格按照5∶3∶2的比例设置教师培训团队,聘请西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文理学院等专家来校上课、讲学,每年聘请专家十多名,一线骨干教师三十多名,他们博学多才、理念前位,学员无不为他们的理论修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所折服。同时,我们充分发挥我校附属实验学校这个基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小学教师研修活动。除此以外,我们还把湖南省桃源县文昌中学、湖南省桃源县漳江小学、湖南省桃源县三阳镇中学等8所学校作为进修学校开展教师培训的基地,充分整合教育资源,逐步建立并完善了上挂高校、下联中小学的培训机制,优化了资源配置,实现了优势互补。
2013年3月,我们为了推动桃源县中小学的校本研修工作,召开了桃源县中小学校长、人事专干专题研讨会,聘请了西北师范大学李瑾瑜教授、院长来校讲学。我们还主办了全县中小学教导主任、骨干教师校本研修专题研讨活动,分别聘请了湖南师范大学、湖南文理学院等学校的知名专家讲学。通过专题研讨,大家把握了校本研修的理论,明确了桃源县开展校本研修的具体思路。
我们针对部分教师知识储备过少、教学技能单一、现代教育技术信息闭塞等问题,在培训内容设置层面,我们大力改进,从贴近一线教师教育教学实际出发,特别是选择以教育教学技能为培训的主要内容,以典型教学案例为载体,创设真实课堂教学环境。如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我们开展了以“新课程背景下幼儿艺术教育领域的课堂教学探讨”为主题的研讨课观摩活动,学员现场听课评课,共同交流研讨课的教学情况,及时解答课堂教学中的困惑,有效地解决了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在小学学科教师跟班研修中,我们带领学员来到高效课堂示范校――湖南省桃源县漳江小学,参与他们的课改实验活动,学习教研组集体备课技巧,参与制作导学案,让全体学员在学中做,在做中体验,不断提升学科教学专业能力。
2. 名师引领与骨干带动相结合
我校名师李安军的美术教学打造了“美术工作室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学校为工作室配备电脑、彩印机、一体机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安军美术工作室”,这是一个艺术创想的实践空间,改变了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了一种能够使教师更加主动参与其中、带有探究式学习的教学形式――美术工作室教学模式,更好地激活了农村美术教学。40米艺术长廊延伸至尽头的“安军美术工作室”为老师们营造了宽松自由、充满人文与艺术氛围的学习环境。老师们在美术活动――这种特殊的游戏中自由地想象,大胆地表达,发现小天地里的大世界。工具材料充足是工作室教学环境的优势,老师、学生来到这里,根据自己的意图,拿起工具,选择材料就可以进行创作。为师生们分门别类放置的期刊、画册、图片、教师自刻的近千张CD影像资料、上百本教师美术藏书随时供老师、学生翻阅、浏览、查看,帮助他们在综合的美术学习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开放的美术工作室使受训教师与学生流连忘返,乐在其中。美术工作室活动模式在校内教学中的运用,体现了尊重教师发展的个体差异和不同,个别分层指导,使每个孩子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在湖南省美术教学经验交流会上,我校《农村小学美术教学走向美术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探索》的经验交流,受到与会领导及教师的高度评价。
特级教师葛国清是我校师训工作的一面旗帜,他在“湖南省优质空间课堂”项目申报中,个人成功获得“首席教师”荣誉,所带领的团队获得优秀团队称号。
名师的引领带动了一大批优秀的骨干。2014年9―11月,湖南省小学数学教师信息技术提升工程骨干教师培训五、六班的培训落户桃源,桃源县教师进修学校、桃源县实验学校高质量地完成了湖南省教育厅交给的任务,学校骨干教师江华波、王惠娟、黄敏、刘娟等,分别展示了案例课《角的度量教学设计》《观察物体教学设计》《圆的周长教学设计》等优秀教学案例,受到了来自湖南省14个地州市的参训老师的高度评价。
名师引领,骨干带动,使桃源县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在2014年5月小学学科教师培训的跟班研修中,我校首先选派实验小学骨干教师赴湖南省常德市育英小学跟班学习,然后回到各自的岗位,带领桃源县小学学科骨干教师在岗实践探讨,通过现场诊断和案例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如小学语文学科教师针对“如何避免语文教学走入肢解课文的怪圈”话题,很多老师都主张以“肢解”为契机,将“生成”化为“精彩”,组织学生开展正反小辩论。让学生在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论据时进一步走进文本、理解文本,然后积极思考,组织最有感染力的语言驳倒对方以维护自己的观点。在这一系列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中自主完成“与文本、编者的对话”,达成课程目标。这样的阅读教学不算用“教条”“牵鼻子”,而是在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激发创新思维的同时让学生获得正确的审美标准。如果把“哈姆雷特”解读成了“李尔王”,那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人文性”就都要走调了。
培训过程中,要求参训教师按所任教学科每人上一堂展示课,我校组织教研室教研员对展示课进行评定通报。在中心小学校长培训活动中,我们组织了挂职培训,要求中心小学校长到桃源县高效课堂示范学校――湖南省桃源县漆河镇中心小学、湖南省桃源县茶庵铺中心小学,名优学校湖南省桃源县彰江小学挂职锻炼,集中学习这些学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管理,让校长在与名校的零距离互动中感受高效课堂,学习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
3. 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
2009年,我校第一次作为教学点参与了湖南省万名班主任远程培训项目。在桃源县教育局领导的重视,学校领导班子的周密安排,全体师训老师的齐心协力下,桃源师训一炮打响,桃源班主任一班顺利地被评为湖南省优秀班级。同时,这一支优秀的培训团队从此就有了更好的发展因子。
随着远程培训事业的兴起,我们的培训管理也逐渐形成了一种风格。从多人带班到后来的两人或一人带班(班主任、辅导教师),培训教师们的辅导和管理能力越来越强。无论是国培还是自主培训项目,桃源的各项指标都是名列前茅。尤其是兼具美术和技术的班级学情简报已经成为了远程平台的一大亮点。简报的激励加上精细的辅导,让参加远程培训的学员一步步进入培训的最佳状态。
当然,书上得来总有限,功夫还得亲身练。我们把集中县城培训与送培下乡相结合。开展“送教下乡”“送培下乡”的活动已经成为我们开展校本培训的一种常态,它集中凸显了中小学教师将教学理论变成具体教学实例的一种演绎水平。我们把桃源县所有中小学分成东、西、南、北、中几个片区,每个片区选择一所学校为基地学校,近三年来,我们以这些基地学校为依托,开展了20余次的送教、送培活动,将远程培训的课程精髓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让学员对新课标、对新课程有了真切的体会。
校本研修是教师研修之本。网络研修的线上、线下结合,同伴互助、结对帮扶、观课、摩课等都是有效的校本研修方式。根据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的特点,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了“2+3”教师培训模式,“2”是指两个阶段,即“集中培训阶段”“校本培训与分散研修阶段”。一个是“集中培训阶段”,学员在我校集中接受职业道德、教育理念、学科知识、教学方法、教学能力的集中培训;另一个是“校本培训与分散研修阶段”,学员集中培训结束后,回到所在学校参加规定课时的校本培训,完成相应的作业,或完成规定的分散研修任务。只有两个阶段培训均合格,才能颁发培训合格证书和继续教育证书。这样做,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新理念的实施,有利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落实。
“3”是指集中培训阶段的三个模块。即“专业引领”“教学实践”“总结提高”。在集中培训阶段,按三个模块组织培训。“2+3”培训模式,遵循了“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认知规律和能力在实践中培养的练习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很切合我们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实际。
4. 课题研究与课堂实践相结合
用课题研究来引领课堂教学与教师培训的实践,是我们近几年来教师培训工作的一大特色。目前,我校正承担着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项课题“农村中小学“三・四”式校本培训实践研究”的课题。“三・四”式的基本含义是:“三”指义务教育阶段内三种不同类型或者不同块面的学校,即“城镇中小学”“乡镇中学”“中心小学”“乡镇村、完小”;“四” 指每一类型学校所构建的四种校本培训模式,如“城镇中小学”校本培训主要运用的模式有:①网络自学模式;②专题训练模式;③骨干示范模式;④课题研究模式。
这一课题的实施,在桃源县中小学校本培训中起到了引领与指导作用。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中小学教师“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课堂,体验到了教师“任务式” “参与式”“案例分享式”的研修成果。
2013年,我们创办了内部交流刊物《桃源师训》,至今已有四期成果,这本内部刊物的发行为桃源县中小学老师提供了展示与交流的平台。
四个结合,多种形式,我们把丰富多彩的培训内容加工成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营养大餐,让一线老师见色动心,闻香动脚,尝味欲罢不能。
近几年来,我们共组织培训项目18项,培训人数6118人,参训率达98G以上,合格率达95G以上 。网络研修是目前教师参加培训的主要形式之一。我们在县教育局领导下花大气力,下大功夫,除了提前完成全员远程培训外, 还借助省网、国网平台,指导教师坚持网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研修方法。2015年桃源县作为参与教育部师范项目“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的湖南省四个单位之一,推荐8个单位350名中小学教师参训。在全国学情总结视频会上,桃源县被评为优秀项目县,湖南省桃源县实验学校数学一组被评为优秀教研组。
近几年来,在学分制管理的背景下,我们不断创新培训活动,不断总结与反思,力求达到培有所需、培有所用。
其中“教什么”、“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之类的教学问题,作为教学一线教师,我们对这些教学问题必然有一些思考,同时伴随几多疑惑.所幸读到陈柏良老师著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这本书,它以“简约而不简单”的方式回答了中学数学“教什么”、“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对数学课堂教学极具借鉴意义.
研读过教育刊物及书籍上的很多文章,有部分文章侧重于课堂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而缺乏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与指导,经验性总结对后续教学活动以及教学理论提升有一定的作用,但不具有普遍性和推广价值,以至于这些文章往往难以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再者,一些文章过于注重理论层面上的探讨,追求对各学科教学的普遍指导意义,缺乏教育科学实验和经典案例,就如本书后记所述的,它远离教学课堂,悬在空中落不了地,让人难以走近,更无法“触摸”.而本书却因“简约”而别具一格,我们称之为“简约”,并非书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环节的内容肤浅或空洞,而是以言简意赅的方式,批判性地继承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验和教学案例研究,通过丰富的教学实践反哺教育教学理论的创新.这种创新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理念必然给读者们带来不断的共鸣与深入反思.该书也是作者发表在《数学通报》、《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数学通讯》和《中学数学杂志》等数学专业期刊上的一系列教育教学论文的智慧结晶与升华.
该书从数学课堂教学观、教育心理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原理及艺术的视角来阐述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各个要点,并通过具体的教学感悟及案例来展现作者思维过程、对学科与课程的把握能力,以及运用教育教学理论的能力.通过阅读该书,读者们能感悟到作者对数学教育的一些创新性或独特性的观点,例如该书在讨论“探究教学”与“讲授教学”的认知上,强调在“探究教学”中以问题为引领、思维互动的重要性,反对过于注重表面形式的探究教学,在强调“探究教学”时,不能盲目推崇“探究教学”法或将该教学法极端化,不能排斥包括“接受式教学”在内的其他教学方法,如在学生对某一现象已有大量感性经验的情况下,讲授法就可能会是一种更恰当的选择,这才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内涵所在.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能领悟到这些书中的“不简单”之处.
怎样教好数学,不少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对于具体的教学行为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通过研习陈柏良老师的著作,不仅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不仅为自己平日的课堂教学行为找到了理论依据,也对课堂教学上的不足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课堂内容,课堂行为有了更全面的把握.
文中配以丰富的实例,以教学中的重要案例为补充,让一线教师认识到自己课堂教学上的优劣之处,同时也指出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至于我们常用的变式教学法,问题串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问答式教学法等等,本书作者都有精辟分析,见地颇深,并有独到之处,确实令人耳目一新.
譬如本书在“教什么”这个问题之中,以《基本不等式》为例展开分析:就教材内容而言,学生不会感到太大的困难,就教学内容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及价值观内涵来说,它是极其丰富的.那么本节内容应该“教什么”呢?陈柏良老师主张以知识为载体教思想,教方法.在得到重要不等式a2+b2≥2ab 并进行证明后, 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揭示他的本质内涵:
[JZ]2 +2≥ 2 ×,
即两个对象(数或式)的平方和大于等于这两个对象之积的两倍.并以此为“本”与“源”,引导学生“生成”其他不等式.如两个对象为[KF(]a[KF)]与[KF(]b[KF)](a>0,b>0),则得到(即基本不等式:[KF(]ab[KF)]≤[SX(]a+b[]2[SX)](a>0,b>0)),如两个对象为x与2,则得到x2+4≥4x,等等.另外,由于这些不等式由母不等式a2+b2≥2ab“产出”,故其证明方法可从不等式a2+b2≥2ab的证明方法中自悟.由此可更明白不等式a2+b2≥2ab的重要性,并激发和引导学生对此不等式的多角度的探索:如在a2+b2≥2ab的两端分别加上其“右端”,则得a2+2ab+b2≥4ab,即(a+b)2≥4ab,故得[KF(]ab[KF)]≤[SX(]a+b[]2[SX)](a>0,b>0),两端分别加上其“左端”呢?这样用“对称思想”作指导,抓住并“放大”一个核心不等式a2+b2≥2ab,将传授知识与开拓思维、培养能力有机结合,让知识的产生那么自然,培养出学生今后独立去获取知识和方法的能力.这一点,无疑是我们今天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
大学数学是中学数学的一种自然延续,其教育形态的本质是一致的,除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外,也是一种数学思维能力的锻炼,因此大学数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也可借鉴于本书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理念,这有利于中学与大学数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有效衔接.回想起《高等数学》课程的第一堂课,原本以为“函数”这节内容的教学是属于对中学数学部分知识的回顾,但“轻松”的教学内容却让人无法愉悦起来.“能用表格或图来表示函数么?”、“方程与函数有区别么?”、“什么叫做过曲线上某一点的切线?”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让大多数同学们感到一片茫然,所幸个别学生能发现性地思考问题.再如重要的三角函数与反三角函数,一部分学生却只懂得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抹去了反三角函数可作为反函数内容教学与复习的经典案例之作用,也抹去了三角函数和差化积、积化和差等公式的推导意义.知识的构建存在严重缺陷,倘若对乘法口诀都记不清楚的小学生开展探究式或启发式等教学,那么它的意义似乎不大,总的来说大学新生有以下几方面的数学特征:(1)数学基础参差不齐;(2)他们对“定义”的理解往往过于感性、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过于“呆板”或缺乏数学思维、对问题的讨论缺乏深入与创新性;(3)学习心态往往好高骛远,而又缺乏恒心与毅力.事实上,这些教育问题的存在是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反馈,同时也是对所有教师的一种鞭策,促使大家对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深入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三角形;特征特性;分类问题;算法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平面图形三角形在教学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同时,三角形知识掌握的好也会促进以后初、高中对于三角形、棱锥、棱柱的理解,为帮助同学们学好小学数学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愿与诸位同僚共同切磋,现将本人的教学方法总结如下。
一、三角形教学理解三角形、掌握三角形的特征特性
首先,要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就要使同学们认识三角形。三角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教师可以以三根小棒来演示三角形,使同学们明确三根小棒是怎样摆的。同时,由同学们列举出三角形在身边的相关的例子。使同学们理解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其次,对于三角形的特性,教师要引导同学们结合同学们自己所举的例子加上教师教具的例子,帮助同学们总结出三角形的特性,并将其用一句话概括,即三角形是由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构成。最后,就是关于三角形的特性。这时,可以引导学生们用三角形木框进行实验。让学生们尝试用手拉一拉三角形,感觉如何,又发现了什么。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三角形的木框不易变形。同时出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用木条钉成的)教具,让学生试着拉一拉它们,使同学们认识到三角形的特性是具有稳定性。从而回归生活,使学生们明白房架、自行车架等之所以制成三角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使其结实耐用。
二、三角形教学中的三角形分类问题
关于三角形的分类。首先,引导学生按角分类,教师揭示,通常根据三角形角的特点分成三类,分别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即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第二,引导学生按照边进行分类,可分为两种,即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又叫做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同时,引导学生比较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使学生明确: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等腰三角形。
三、正确掌握画三角形高的方法
首先,引导学生画锐角三角形的高,教师要边作图边说明。首先,教师要说明:我们已经学过从直线外一点向直线作垂线的方法.现在利用这个知识来认识三角形的高。接下来,教师进行提问:锐角三角形有几条高?如果从一个点画高,它的底边是哪条线段?如果从另一个点画高,它的底边是哪条线段?问完之后,引导学生明确:锐角三角形的底和高不止一个,从任何一个顶点都可以向它的对边作高。这样三角形就有3个底和3个高。
其次,画直角三角形的高。引导学生讨论直角三角形的高应该怎样画,使学生明确,因为直角三角形两条边成直角,所以夹直角的一条边是高,另一条边就是底。之后,教师再提问:再找一找另外一条高的位置,使学生明确,从直角的顶点向斜边作一条垂线,所以直角三角形的另一条高在斜边上。
再次,教师演示怎样画钝角三角形的高。明确钝角三角形的高一条在三角形内,两条在三角形外,此外,还需要借助辅助线。
最后,教师强调说明,每画完一条高,都要标上垂足。
四、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算法
要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就要运用实验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总结结论,如首先指导学生拿一个直角三角形,我们设为ABC,∠B为直角,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将∠A与∠C折叠,使三角形变成一个长方形。这样学生们就可以很直观的了解到∠A+∠C=∠B=90°.这样,就可以得知:∠A+∠C+∠B=180°。
接着指导学生拿一个锐角三角形ABC,按照最优的方法,将三角形折叠成一个长方形,我们可以分别将∠A、∠C、∠B设为∠1、∠2、∠3,那么∠1、∠2、∠3就被折进了长方形里,形成了一个平面角,为180°。于是使学生明确:∠1+∠2+∠3=180°。
钝角三角形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得出结论,从而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由此,可以根据三角形内角的和是180°的特性,解决一些问题。例如,如果知道三角形是两个角的度数,就能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在三角形中,已知∠1=140°,∠3=25°,求∠2。由得知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可以推知:∠2=180°-∠1-∠3=180°―140°―25°=15°如此,便轻而易举的解决了问题。
下面就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谈谈自己的一点收获。
观点一:端点的作用是化曲为直
教学片断:
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为大家带来两根毛线,瞧,谁有办法能使我们一下子就看出哪根毛线长,哪根毛线短呢?
生:可以把他们拉直。
师请生上来操作,边操作边讲解:瞧,我把毛线的一头对齐,另一头拉直,看哪根毛线长就能比较出了。
师:这位同学向我们展示了拉直这个方法,就可以比较出毛线的长短了。现在看(师拉一根毛线的一头),这个毛线直了吗?
生:没有。
师:怎样才能使它变直呢?
生:要两个手拉的。
师:这样把线拉直,(把毛线固定在黑板上),我们就可以把两个手之间的这段直直的看作是一条线段。
师:看来这两个手很重要,老师这两个手,数学上还要给它们一个名字,就叫作线段的端点。线段有几个端点啊?(两个)
……
点评:在这个教学片断中,为了使手上的线直直的,必须要有两个端点。只有一个端点,从毛线这根线段来看,就不能体现“直直的”这一特征。只有当两个手一起用力拉时,毛线才能变直,从而同时体现出线段的两个特征。
后来在教学画线段的过程中,好多孩子都没有画出两个端点。因为他们都画得直直的,我认为能画在纸上的,看得见的直的线,都是有限长的,就都是线段。反馈时,我还说其实他们画的都是线段,只是没有标出端点而已。后来遭到了听课老师的否认,他们说,线段怎么能没有端点呢?没有端点的只是生活中的线段。在数学上,能画在纸上的线段必须都有端点,因为是抽象出来的,要和直线与射线加以区别。我当时隐约地感觉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可能真的还存在误区,但是我找不到自己的问题在哪里,试问自己都感觉迷惑的东西,怎么可能向学生解释清楚呢?
观点二:端点的作用是固定长短
教学片断:
师仍旧利用毛线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这根毛线直了吗?(一手拎)
生:没有。
师:你有办法把它变直吗?
生上前操作,两手拉直。师让生一手拎,问:直了吗?(没有)
师:看来只有两手一起拉,毛线才会直。下面我们把这根拉得直直的毛线画到黑板上。(师照着毛线画,画到比毛线稍短一点时停)问:现在可以了吗?
生:还没有,还差一点点。
师把线段描得和毛线一样长,再用毛线比画一下,问:现在行了吗?
生:可以了。
师:好,现在我们画出了和毛线一样长的线,刚才同学们都说不能短,那能长吗?(作势要延长)
生连忙喊:不能。要不长也不短。
师:哦,不能长也不能短,那我们就给这头画上一个短竖线,不让它再变长,再在另一头也画上一个短竖线,不让它再变长。这样它就不能变长也不能变短了。这两个短竖线在数学上还有名字呢,就叫作端点。
……
点评:这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同样用的是毛线引入,但她的目的很显然不是认为端点的作用就是化曲为直了。在她的教学中,从毛线抽象出线段的时候,她采取了直接把毛线画到黑板上来实现。在画的过程中,她利用线的长短来渗透端点的作用就是固定长短的。端点画上以后,这条线就不能延长也不能缩短了,它就有了一个固定不变的长度。
学生在画线段时,就很自然地画上两个端点。他们担心不画上端点,这条线就会“不听话地”变长变短,画上端点成了一种从学生内心产生的需求。
从这两个教学案例来看,我们不难比较出,两次教学的侧重点不一样。而显然,第一个观点认为端点就是化曲为直的想法是很片面的,只从形式上看到了端点的作用,而忽视了它本质的内涵。第二个观点认为线段的作用是固定长度,确实揭示了端点的本质作用。从教学效果来看,它也为后面画线段的教学要求做了很好的铺垫。也为以后教学直线和射线的概念奠定了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需要是人的本能,学习需要是学生基于兴趣、热情、熏陶、感染基础上对学习的强烈愿望。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教学方向的转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们必须从增强学习需要入手,强势激发学习内部驱动力。而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把握与刻画,“学会思考”是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终极要求。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情境、活动等多种渠道激励学生思考,指示思考的方向、教授思考的方法,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思维需求,我们的学生才能获得真正的满足感,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自主学习和学习自主”就将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梦了。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慕课课程;翻转课堂;个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4-0080-02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及移动互联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教育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教育产业发展及教育模式的变革。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大规模的公共线上课程。2012 年是“慕课元年”,美国的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随着Coursera、Udacity、edX 等三大课程提供商的兴起,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2013年2月,新加坡国立大学与 Coursera 合作,加入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平台[1]。与此同时,国内高等学府也纷纷投身 MOOC(慕课)大潮。慕课以其优质教学资源,带来了数字信息时代新型的革命性教育范式,受到了高等教育改革者的关注,尤其在中小学、本科及研究生教育中应用广泛,促进了教育机会均等。
翻转课堂关注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从教到学的过程,而翻转课堂则是由学到教的翻转过程。慕课和翻转课堂应用在职业教育处于实践探索和研究创新阶段。高职院校同样面对机遇和挑战。
1基于慕课和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内涵
混合式教学(Blending Learning),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在线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员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2]。
学生课外线上自学慕课课程资源,课堂教学则是课程实施阶段。教师主要负责教学交互、答疑和指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将学生线上课程自学和线下教师课程导学相结合,实现了混合式的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强调的是在恰当的时间应用合适的学习技术达到最好的学习目标[3]。混合式教学既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兼顾了班级制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的教学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个性化学习,优势十分明显。
2高职IT课程混合式教学的教学实施策略
以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LAMP网站规划与制作》课程为例,设计和实现课程资源,实施翻转课堂为核心的混合式教学,整合教学实施和质量评价方式改革。
2.1 树立问题意识和教学实用原则
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要解决教学实践中的教学矛盾。如网上课程设计和线下课堂实施的矛盾,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矛盾,过程评价的量化统计的矛盾等。采用拿来、自制、补录等形式逐步完善课程内容和课程资源,及时沉淀教学成果,避免无谓重复,使得教师集中精力用于主导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效率上来。借鉴驾考理论考试模式,制作多种类型题目,完善题库,用于课堂交互、反馈、评价等。以教学实用为原则,对于功能,坚持专而精。对于视频资源和测试题目,坚持敏捷迭代,逐步完善的原则,以教学需要的够用、适用为先,逐步提高质量,打造精品。
2.2 规范课程标准,打造混合式的教学环境
依托校园网环境、超星泛雅平台及配套的移动课堂APP,构建基于慕课程和翻转课堂为核心的混合式教学环境。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核心课程《LAMP网站规划与制作》作为试点,规范课程标准和制作流程,在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资源制作,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辅导答疑等方面。
2.3 着重评价方式改革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坚持测试导向,任务考核贯穿始终。采用通关考核、课堂练习、期考和平行任务等多种评价考核方式相结合,尽力做到课程考核评价客观公正,同时不明显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发挥课程组集体团队力量,尽量以客观题型,设计四类题目。其中,通关类测试与课程单元视频直接相关,嵌套在视频播放环节弹出,完成后才能继续播放视频。课堂练习在课堂任务结束由教师现场,立即反馈,教师根据统计结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进度,仍以客观题型为宜。期考可以从题库中筛选不同难度和等级的题目,由客观题、主观实操题、调查问卷类题型组成。平行任务是团队任务,以案例模仿为主,可以采用公开答辩,项目审查等方式进行。平时成绩包括通关测试,课堂练习,约占课程成绩比重40%;并行任务比重30%;期考成比重30%。
3 高职IT课程实践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出现为高职IT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在IT课程教学中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分层教学,师资培养、创新学习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3.1 有助于开展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推进个性学习
高职学生受多种生源来源因素影响,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千差万别,在高职IT课程中进行分层次教学受限于师资力量、学生素质、教学条件、评价方式导致效果差强人意。通过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进行记录和监控。依托科学的日志数据,教师可以及时调整课堂节律。慕课平台对通关测试、课堂练习等多种评价手段支持,结果统计直观有效,量化公平。有助于保持学生学习压力,刺激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实现学生个性发展。
3.2 有助于培养师资团队、完善课程,统一课程标准
围绕课程建设提升师资团队水平。高职IT课程实践实战性强,课程内容随产业发展变革频繁,对教师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要求高。通过组建课程组,合作建设慕课课程。基于课程,企业专家、专任教学联合开展课程设计、资源建设、题库建设、案例整理,凝结师资团队智慧,积累总结课程教学成果,及时补充产业革新技术,不断完善课程资源。在建设课程过程中,不断提高师资技术水平。通过教师共同备课,实践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提供教师导学能力和课堂节奏把控水平,提高教学效果。
3.3 有助于多种课堂结合、创新学习,扩展学习维度
基于慕课课程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评价,有助于学生的创新学习和拓展学习。以选修课、技能竞赛和创新拓展课主题建设慕课课程[4],以学生专业协会或兴趣组形式,开展集体学习,自主学习,扩展学生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
4总结和展望
在高职IT课程《LAMP网站规划与制作》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通过慕课课程建设,锻炼了授课教师团队的混合式教学业务能力,对产业新技术的应用水平同步提高,教师教学案例资源和题库资源丰富,课堂节律把控水平有效增强。依托慕课平台和在线练习,学生学习主动性和任务完成率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基本到达教学质量的预期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同样存在问题,需要后期实践中探索研究。如资源的碎片化和知识的体系化的矛盾如何解决,主观类、实操类任务如何客观评价等都需要进一步的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王全英,丁玉波.基于MOOC教学的高职教学模式研究[J].石油教育,2014(6):9-11.
[2] 吕静静.开放大学混合式教学新内涵探究――基于SPOC的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5(3):72-80.
关键词:初中教学;问题;思考
一、创设氛围,构建情境,设置问题,激发兴趣
首先,要教师要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提问与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数学《正数与负数》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珠穆朗玛峰以及吐鲁番盆地,从而以此引出正数与负数的概念。由于正负数是小学阶段的内容,教师可以进行提问,如果用正负数来表示生活中的零用钱,通过这种与现实生活贴近的提问,来引入正负数的概念。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初中生对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尊重学生的思维,还要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
其次,重视在情境中引出问题。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情境创设,能够将现实生活与课本知识相互结合,从而改变抽象的数学知识,让学生能够更为形象直观的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在数学《相似三角形》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的借助国旗上的大小五角星,来引入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并且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出三角形的中位线。教师可以做出如下提问:一是三角形的中位线所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的各角有什么关系?二是各边有什么关系?三是再根据中位线所在直线上下平移进行观察,想一想怎么回答?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情境来将问题引出,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而得出相应的数学知识,这种方式形象直观生动,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
二、重点设疑,难点释疑,启发引导,层层推问
首先,要根据重点难点来提出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探究。从重点难点方面入手来提出问题,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与学习。在数学《正多边形和圆(一)》的课程教学中,正多边形的定义是课程教学的重点。n等分圆周(n≥3)可得圆的内接正n边形和圆的外切正n边形;难点是对正n边形中泛指“n”的理解。在这节课程教学中,为了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对正多边形的概念进行理解,教师可以做出如下提问:一是正多边形中包含矩形吗?为什么?二是正多边形中包含菱形吗?为什么?这些问题的提出,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究。在对圆等分的问题进行复习的时候,教师可根据同圆中,圆心角、弧、弦和弦心距P系定理做出如下提问:一是要将圆三等分,那么其中一等份的弧所对圆心角度数是多少?二是要将圆四等分、五等分、六等分呢?”通过这种以重难点为中心的问题提问,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把握水平。
其次,为了帮助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教师还可以运用精讲释疑的方式来达到教学魔都。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积极对问题进行了思考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的对此进行归纳总结,对于学生存在疑问的地方要进行详细的讲解。
三、变式提问,启发思考,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首先,为了引发学生的探究,教师可以提出变式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从多角度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帮助学生系统性的掌握知识。
其次,根据变式问题来对知识进行总结与升华。当学生对函数关系以及解方程等知识进行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围绕这些知识内容来提出例题:解方程x2+x-1=0。这道方程式极为简单,学生很容易的便能够解答出来。在这之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解题步骤进行概括,然后以此为基础来提出变式问题:
其次,根据变式总结升华.如在解方程、函数关系等概念的学习后,教师出示例题:解方程x2+x-1=0.对于该方程,学生轻而易举就解决了.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其解题步骤,然后出示变式:在实数范围内把x2+x-1=0分解因式,将问题拓展到因式分解。通过变式以“求函数y=x2+x-1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求函数y=x2+x-1与x轴的交点坐标”“已知线段AB=1,点P为AB的黄金分割点,且PA>PB,求PA的长”等一系列的变式问题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通过解方程x2+x-1=0一题,引出多个变式问题,从而使得学生系统性的学习与掌握了方程、函数之间的关系,大大提高了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书花,李从海.浅谈让初中数学课堂充满活力[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24):1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