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儒家思想的看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儒家;校园;诚信文化;诚信思想
“诚信”思想是儒家思想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成分。即使在道家思想和韩非子的思想中也涉及到了有关的诚信问题,但与儒家思想相比,在道家和韩非子的思想中对于诚信思想的讲述还不够完整细致。在当今时代,儒家思想不仅在中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宣传下以及儒家思想本身拥有的巨大生命力,儒家思想在世界各地也有着广泛的传播和深远的影响。学校是为祖国培养人才的地方,要积极投身到诚信文化的建设中来,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建设诚信校园,发扬优良中国传统文化,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慢慢深入,学校也不再只是关注学生们的成绩,也渐渐的重视起学生们的诚信教育。为了全面的提升学生的诚信意识,更是为了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为祖国培养优秀的人才,学校应当把教育重点慢慢放到诚信的实效和时效性教育中来,把诚信教育落到实处。而在实际进行诚信教育时,学校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学校的做法,要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与发展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深刻地理解儒家思想,发掘其中的精华成分,还要把努力这些东西很好地融入到现代教学中来,积极地建设诚信校园。
一、帮助学生们建立以诚信为本的人生观
诚实守信在人际的交往中是一个重要的道德原则,拥有了良好的诚信意识能帮助我们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有些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了不让他们误入歧途,学校对于诚信教育的工作不能松懈,帮助学门们树立诚实守信的正确价值观,还要在实践中锻炼约束学生们,培养他们的诚信意识。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认为:“信”就是遵守诺言、讲诚信,即使在严重匮乏衣服和食物的情况下,我们也不能轻易背信,从这些我们就可以知道古人对于诚信的重视了。之后的人们也是对诚信十分看重,“亚圣”孟子就认为“信”在人际交往中是不能忽视的,并且他还把“信”在以社会关系为基础上细分为五个层次。在我国传统道德观念中,就提出“信为立身之重,诚为处世之本”的观点,从中可见诚信的重要性。作为当代学生,不仅要努力学习课本知识,,更要从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部分,更好的做人,以诚立身,以信为友。在生活中,我们自己不光要遵守承诺,守信用。更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带动他人,让人人都守诚信,注重自身修养,不断反省提升自我,建良好的诚实守信校园氛围。
二、帮助学生树立勤奋求实的求学理念
儒家对于学习的重视程度非常高,为了端正求学者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儒家提出了学生们应当树立勤奋求实的求学理念,这就在学习领域当中体现了儒家思想。为了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勤奋求实理念要求人们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能出尔反尔,表里不一。在校园诚实守信文化的建设中,学校要积极的学习儒家思想的精髓,将这种严谨的,诚实的求学精神运用到教学上来,努力做好教学工作,为这些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这些正确的观念也将会大大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学校也不能只是注重学生的学习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的生活教育,在生活上也要让学生们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在生活和学习上双管齐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们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成为具有优良品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为学生树立以诚信为本的义利观
在儒家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关于“义”和“信”的研究和阐述,古人们也提出了一些对“信”的看法:孔子就提出“信近于义,言可复也”的观点,孟子也说到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也不是每一件都到位,只要合乎道义就行了。在儒家思想中,尊重君子而鄙视那些小人,而儒家把义和利作为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志,小人追求崇尚利益而忽视其他,君子追求看重仁义。在生活中,我们不是要一味的放弃对利的追求,正确的思想是我们要像孟子说得那样,为人处世只要合乎道义就行了,我们可以接受合理合法的手段获取利益。儒家思想是追求一个完美的境界,然而当现实因素约束着我们时,我们不可能达到义、利、信的完美统一,而在这种情况下儒家思想要求我们舍信取义,舍利取义。通过这些儒家思想,我们可以正确的认识到其中义与利的关系,这种理念也对思想道德教育具有积极意义。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帮学生成人成材,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习各种技能,为祖国培养大量的人才,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当今社会,各种不同的因素影响着人们,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可能会不同,部分人可能误入歧途,背义取利,学校应当坚定不移地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地价值观,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结语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要积极学习优秀地民族文化积淀。在古代,儒家就已经知道了诚信的重要性,积极的帮助百姓的树立诚信意识,而这些诚信思想也是中国社会道德和文化建设中一笔重要财富,学校要在深刻学习了解儒家诚信的基础上,将诚信思想融入到教学中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还要与时俱进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学习创新使其保持活力,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芦坤,武丹.论儒家诚信思想与当代校园诚信文化建设[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7).
关键词:先秦时期 儒家文学 人文哲学思想
一、先秦儒家文学作品的总体概述
先秦时期是儒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孔子是这一学派和思想的创立者和奠基人,被后人尊称为孔圣人。在先秦时期,有关孔子的思想著述当中,主要包含在《论语》《大学》《中庸》和《易传》当中,这是我们可以直观感受到远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思想最为闪耀的依据。在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当中,涵盖着孔子对人文哲学思想的一些思考和观点,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中庸”之道的人文哲学思想,这是孔子和有关孔子的著作当中,可以总结出来的有关他在人文哲学思想中最为突出的代表思想。《论语》这部著作是记录孔子言行最为重要的一部著作,是他弟子和再传弟子在继承孔子思想作出的努力的思想结晶,成为对后人影响非常深远的一部儒家必读书籍。先秦时期儒家的第二位代表人物就是孟子,他被后人尊称为亚圣,在儒家历史上的地位仅次于孔子,他在《孟子》当中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主张和观点。《孟子》这本书是记录他本人言行的一部汇编,是他和自己的弟子一起努力编写成册的,主要记录的是孟子的语言和他在政治上的一些看法以及行动。在这部书当中,主要可以总结出孟子在思想上的性善论观点,这也是这部书和孟子本人的人文哲学思想的具体表现。先秦时期儒家学派还出了另外一位伟大的代表人物,那就是荀子,《荀子》这部著作是荀子思想的结晶,虽然在个别观点上和前面两位代表人物会有一些不同,甚至是对立,但是就整部《荀子》来看,其中的人文哲学思想也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和价值。
二、先秦儒家文学作品中的人文哲学思想的总体概述
先秦是儒家学派和儒家思想的诞生和逐渐形成的历史时期,三位代表人物在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传承上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首先是孔子创立了这一学派,在其代表作品中,提出了他的有关人文哲学思想。孔子强调的是通过中庸之道来达到处世为人,这可以说是孔子人文哲学思想的核心和精华。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他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和弘扬上,也有不朽的贡献。他主张民贵君轻,极力反对发动武装、进行征伐,可以说在传统儒家思想的基础之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荀子虽然是比较另类的一位圣人,有别于孔子在人文哲学思想上的重视“仁”,也不同于孟子在这方面的强调“仁义内在”,荀子主张一切讲究客观的“礼”。
三、先秦儒家文学作品中的人文哲学思想的具体表现
(一)儒家的处世原则
在先秦时期的儒家代表文学作品当中,蕴藏着非常深刻的人文哲学思想。首先表现在儒家的处世原则上。《论语》中“朝闻道,夕死可矣。”对一个热爱真理的人来说,为了得到真理,即使是牺牲自己性命也是值得的,这种人文哲学思想很好地支持了那些为了真理不断坚持和拼搏的人们。而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也把追求真理放到了特别重要的位置。在他看来,一个人不追寻真理就是枉费生存,我们作为一个有行知的人,必须要保持着一颗不断追寻真理的心,只有不停地向真理靠近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哪怕是早上得到真理,在晚上死去也是可以获得永恒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信仰真理,维护真理,坚持去追求真理,才能不断地领悟到我们人生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其次表现在对知识分子的要求上,从儒家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儒家所主张的是希望知识分子可以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职责。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说的是作为知识分子必须担负一定的历史责任,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自己应该有的奉献。最后表现在儒家还特别注重讲究个人的气节。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在《孟子》当中也有相关的论述:“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二)对财富上的认识
我们在儒家经典文学作品当中,发现值得我们现在还要学习和继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思想就是对于财富的认识和态度。儒家表现的是对于财富的不在乎,甚至是摒弃和轻蔑,因此,儒家的先贤们都各个俭朴,言行一致。《论语》言:“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作为老师,大加赞赏自己的得意弟子颜回所坚持的简单生活。《论语》还记录了孔子对于富贵的态度,“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种将金钱财富看作过眼云烟一般的圣人态度,是我们这些后人的巨大财富。《孟子》中详细阐述了孟子关于财富的看法:“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就是孟子的直接表露。他认为,一味追求金钱,会使得一个人失去更为重要的仁德。因此,我们必须很好地理解孟子在《孟子》一书当中阐述的这些有关人文哲学的思想,来指导我们准确对待财富,去享有一个完美而有价值的人生。在谈到社会公平的时候,无论是《论语》《孟子》,还是《荀子》,都有详细的解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这是《孟子》中记载孟子极为严苛地道出他对社会不公平的呼声。由于在我们的儒家思想内涵当中,先哲们都提倡的是积极地对待社会财富,这为我们后人在面临金钱选择的时候,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支持。在崇尚节俭、强调社会公平的人文哲学思想下,我们应该接受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把这样正确地对待金钱和财富的观点,运用到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去,以此达到人生境界的新高度,从而追寻更加有意义的人生。
(三)儒家对和谐的主张
在优秀的儒家文化当中,经典的儒家文学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蓝图。在《论语》中有具体的特征表现,在《孟子》中有详细的行为准则,在《荀子》中提醒人们注意发挥我们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中庸》中也有处理一些有碍于和谐的很好方法。儒家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中流砥柱,一直都是主张和谐,向往美好,这也是儒家留给后人的优秀的人文哲学思想的精髓。“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是《中庸》中阐述和谐的话语。“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大也”,说的是世间彼此都是共生共存的,我们应该发挥我们每个人的特长和优点,去帮助周围的一切,这样的话,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符合天地之间变化进步的规律,也是和衷共济的具体体现。《孟子》中的阐述更为具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美好社会的向往和真实表达,九州之内和乐温馨,这样的社会才是真正的和谐。“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还补充:为社会进步,促进和谐的人,正是作为君子的条件,圣人们给我们描绘着美好的和谐社会,我们可以在这些先秦儒家的文学作品中寻找到答案,蕴藏在这其中的人文哲学思想,可以成为我们当今社会学习的榜样。 语
结语
在浩瀚的儒家文学作品当中,一些经典的文学所承载的人文哲学思想,使得儒家思想更加光彩熠熠。在当今的社会,我们仍然强调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可以为我们的社会进步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指导和支持,通过分析阐述在先秦儒家文学作品中的人文哲学思想,详细从《论语》和《孟子》等著作当中为大家挖掘出其中的优秀人文哲学思想,以供当下社会学习。语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关键词:儒家思想 日本民族音乐 影响
一、儒家音乐思想方面的伦理分析
儒家音乐思想方面的伦理是以传统的中国文化为基础的,在众多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儒家思想最具有代表性,而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儒家文化传统是建筑在伦理道德的基础上,这也让儒家文化传统充分的蕴含了浓厚的伦理道德意识。而在音乐思想方面,更是如此。
总体来看,儒家提倡的伦理思想,中心点是以“仁”字为基础的,其实,“仁”字不仅仅体现在儒家的伦理思想中,而且还从很大层面上影响着中国古代的文化,儒家音乐思想方面,体现最突出的一个字仍然是“仁”字,在很大程度上强调音乐的美与伦理道德的“仁”相统一,所以说,谈到儒家音乐思想方面,“仁”是不得不提的。儒家思想在认同音乐,认同音乐的趣味性的同时,与“仁”是密不可分的。而从比较细小的方面来看,儒家音乐思想还充分贯穿着道德、礼仪、以及善与美的结合,而这些都与儒家在政治方面的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儒家音乐思想的价值取向以伦理道德为核心
儒家音乐思想的价值取向以伦理道德为核心。也就是所谓的以“仁”为根本,在很多儒家音乐思想体现的都是“人本”思想,都以“人”为中心,体现的都是对人的重视,也正是这一点,使儒家音乐思想本很多的文人、雅士所称道,所尊崇和追逐。因为在很多文人、雅士的眼中,儒家音乐思想的价值取向所体现出来的本身就是一种“人文主义文化”,他们认为在儒家音乐文化里,人的主体性是完全与伦理道德结合在一起的,并且二者是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因此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很多文人、雅士的音乐作品的创作也充分融汇了儒家音乐思想的价值取向,音乐作品也大都从“仁”出发,并最终的目的也是为可“仁”的思想而服务,这也造就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划分标准和依据,确立了“仁”为正统的音乐划分,与“仁”相差相对较远的音乐比如“正乐”、“靡靡之音”、“郑卫之音”等,因为这些音乐与儒家音乐思想的价值取向相驳,与“仁”的标准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它们在古典音乐中就成为了被批评的代名词,同时相比儒家音乐思想的价值取向,这些音乐在伦理方面要处于比较低下的地位,儒家音乐思想的价值取向中德是重要的标准,比如此孔子是以他的道德标准作为音乐舞蹈的判断尺度,他在充分肯定美的形式前提下,强调内容与形式、情感与道德的统一。孔子对音乐本质的认识非常清楚地强调音乐审美与情感及道德相结合。
儒家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前人注重政治道德伦理的传统,孔子对《诗经》的阐释,就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诗经》是西周乐官文化的产物。从艺术功用上看,《诗经》体现了以德为本、以礼为用的文化价值和鲜明的理性精神,“德”是乐官必备的素质,“乐德”是贵族音乐教育中的必修科目。“德音”是儒家美学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理论范畴。《诗经》依据塑造伦理人格、完善群体道德的理想,描写了敬慎修德的彬彬君子之风,赞美了等级社会宗子宗孙、世卿世禄的宗法制度,个体则完全消融在由君臣、父母、兄弟、友朋、家族、婚姻所组成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而鲜有个性的表现。因此《诗经》堪称西周礼乐文明的范本,它完整地反映了艺术与文化的深层联系。因此就有“德为乐之本”、“德音之谓乐”之说。《诗经》雅、颂两部分作品大半都充斥着这类“德”的说教和“德音”的颂美之辞,与《国风》中的那些清新活泼的言情民歌形成截然不同的风格,同时为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供了最丰富最现成的思想资料。由此可见,儒家的言必称《诗》、《书》,行必据《礼》、《乐》,也就不是偶然的了。在儒家礼乐文明中,乐体现出深厚的伦理化、道德化的色彩。
(二)儒家传统音乐文化强调礼乐一体
从根本上来说,礼乐一体,就是指礼仪和音乐是不分的,也就是说伦理和音乐是相互融会贯通的,用古语说就是“礼者为同,乐者为异。同者相亲,异则相敬”。具有儒家传统思想代表性的四书之一《中庸》就曾这样说“尊德性而道学问”,可见古代传统思想中,对伦理的重视程度是比较高的,并且,儒家这种传统思想对我国古代音乐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中国音乐教育历来就主张以“德为美”,在很多古代的音乐教育中,音乐都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由“礼”与音乐伴随在一起的,比如《周礼,春官宗伯》中就曾经提到:“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说的就是礼乐一体,并且在儒家传统思想中,对礼与乐的关系也是有非常明确的说明的,比如孔子就曾经说过:“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等名言,从这些名言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儒家传统音乐观念中,“礼”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历来的儒家音乐既满足感官的愉悦,又以维护“礼”为核心。通过对“礼”的维护,其目的就是要使教育通过艺术表现出来,人的情感在正常发泄时又能受到教育,得到精神与道德的升华,教育也通过审美而获得体现。
(三)儒家传统音乐文化思想体现了对“德”的尊崇
“德”是儒家传统音乐文化思想中又一个重要的标志,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儒家“乐”的特点是以伦理道德为内容,在儒家思想看来,以德为本的“乐”才能从情感上感化人,才能提升人的“善”。同时,只有以“德”为主的“乐”才能在审美标准上以“善”为美,由“尽善尽美”到“德高而上,艺术而下”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伦理及道德,在儒家音乐思想中,“德”是儒家礼乐理论的核心,强调的是音乐对个人品德修养的正面引导功能和对社会治理的积极作用,它集中体现了儒家音乐思想的本质。
孟子在《公孙丑上》曾经提出了对德的看法,他指出:“闻其乐而知其德”,这一看法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儒家传统音乐文化思想体现了对“德”的尊崇,他还认为“德生礼,礼生乐”,也就是说音乐好坏的根源在于“德”“性的高低,在他的思想中,从“德”到“礼”、“乐”,是一个自然生成的过程,而在这个自然生成的过程当中,“德”是根本因素,如果“德”优那么“乐”自然良,而“乐”是“德”的一种外在表象形式,这种表象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德”的高低。
从古代儒家传统音乐文化思想的传授方式来看,分的相对比较细,但总体上还是以“礼”“乐”“射”“御”“书”“数”为主要内容的,其中礼主要指的是“孝”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乐的范围相对比较广泛,属于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中主要包含了音乐、诗歌和舞蹈等科目。从作用上来看,儒家传统教育礼重点在于约束子弟们外表的行为,乐重点在于调和子弟们内在的感情,乐的主要作用是配合礼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在儒家的音乐伦理理论中,孔子建立起情感与伦理道德、个人与社会和谐的音乐思想,而这一思想地位的确立,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封建时代音乐思想的发展,使中国古代思想,特别是传统音乐文化思想进入了一个辉煌的时期。《论语》中提到:“乐之教化在于道德”,可见在儒家传统音乐伦理思想中,还主要是以道德为根本的。
(四)儒家音乐思想方面的审美突出“善”和“美”
儒家思想在哲学方面提倡中庸之道,在音乐思想方面也受到哲学方面的影响,提倡中和,突出“善”和“美”,在儒家音乐思想方面,对“善”和“美”的理解分别为,“善”即完善,是指音乐内容的整体完整,体现的是协调和统一。“美”即完美,动听,是针对音乐的形式而言的,儒家思想在音乐方面之所以这样认为,从根本上来说是认为音乐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音乐总体上是音乐本身和人情感的融合,“乐而不,哀而不伤”说的就是这种统一和协调性,避免因突出某一因素而抹杀另一因素的片面性,所以说,“善”和“美”的伦理无疑是符合音乐艺术内在规律的。
孔子在观听古乐舞《韶》后,对它的评价是“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并认为自身是经历了一次比较高的艺术享受,之所以有这种评价是因为《韶》乐是赞颂舜帝德治的内容,符合了孔子的政治主张,顺和了儒家思想的要求,而他在观听古典乐舞《武》后,评价却是:“尽美矣,未尽善也!”,这是因为《武》这部反映武王灭商兴周事迹的乐舞,这部乐舞虽欣赏起来很美,但过多表现征伐的武力行为,未能完全做到仁爱,所以不符合儒家“仁”的思想主张,因此,孔子对它的评价是“未尽善也”,从这些方面可见儒家在音乐思想方面的审美,是“善”和“美”的结合,并认为应乐应合乎礼的规范。
孔子的“尽善尽美”的主张是对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是对音乐艺术特征的认识和审美评价的一次飞跃,
(五)儒家音乐思想在伦理上提倡“中和”
从儒家音乐思想的伦理上来看,儒家思想的“中庸”被充分反映在音乐思想上,儒家音乐思想中的“和”是以“礼乐”思想为基础的“和”。《乐记》中有关“和”的论述也正体现了儒家“礼乐”思想的审美思想所在。比如该书中记载的:“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乐者,天论儒家音乐思想的伦理观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以及“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等,这些评论里所说的“和”,从儒家音乐思想的伦理的角度来分析。在对音乐声律形式的审美思想不断追求的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将音乐与伦理、人生的相关经历紧密相联,从礼乐的审美功能中去寻找“和”的内涵及意义,而在一般意义上,音乐在内容上由于受到“德”的限制和约束,表现出来的形式就必然为平和、也就是所谓的以“中和”为美。“中和”是儒家音乐的本质精神,也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礼记·乐记》也使用了“中和”之论:“乐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纪,人情之所不能免也,”这里是从礼乐文化的角度及意义上论“中和”的。《中庸》谈“中和”与《乐记》所说的“中和”,虽角度不同,但其意义都是中正和谐之意,儒家提出的“中和”是音乐的本质特征,如《乐论》所说的“乐者,天下之大齐也,中和之纪也”。这里的“中和”音乐观,《乐论》用一句话概括了:“故,乐者,审一以定和者也,比物以饰书者也,合奏以成文者也:足以率一道,足以治万变。”,其实在这里,涉及到了音乐创作的形式以及应该遵守的规律等问题。首先,在音乐创作中,先要有这样一个中声之乐作为基础。在音乐理论中或确定宫音,或确定商音,然后根据调式调性规律产生其他音,但强调的是必须以这一“中声”为基础进行创作,内容与形式要和谐悦耳。这就是“审一以定和者也,比物以饰书者也,合奏以成文者也”的“和乐”内涵所在。
二、儒家伦理思想对日本民族音乐的影响
从整体上来看,儒家伦理思想对日本民族音乐的影响比较大,因为我国在很早以前就同日本进行了交往,并且进行了音乐文化的交流,尤其是从隋唐时期开始,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日益频繁,日本派遣遣唐使和引进唐朝音乐的同时,还学习中国礼乐制度,仿照唐朝的音乐管理制度,设立了礼数与宫廷的管理乐人活动的音乐机构,礼乐思想在日本的传播,深刻影响到日本民族音乐的实践,雅乐、能乐以及器乐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分为音乐的内容形式和音乐理论思想两部分。
(一)对日本民族音乐内容形式的影响
我国传入日本的音乐内容,主要包含了唐乐、伎乐和散乐这三种。所谓的唐乐,主要兴盛于唐朝,一般来说是唐代宴会时使用的音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燕乐或俗乐,唐乐讲究的是风雅和时尚,提倡的是“善”、“美结合”,蕴涵了比较丰富的儒家音乐思想,唐乐流传到日本以后,因为它本身所具备的特性,很快被日本继承和发展,并被改造为日本的雅乐。从唐乐内容上来看,我国唐燕乐曲调传到日本的数量最多,共计有百首以上,并且这些乐曲调对日本产生的影响也最为深远,比如直到今天日本仍然还保存着几十首我国唐代燕乐的古乐谱,并且有些曲目现在仍在日本的舞台上演奏,一些日本的民谣,如筑前的黑田节(黑田调)据说就是唐乐《越天乐》的曲调配上日语歌词而形成的一种民谣。
伎乐是传入日本的另外一种音乐,伎乐是一种在露天演出的音乐舞蹈剧,伎乐是我国乐舞的一种形式,由于隋初设置国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七部乐而得名,传入日本后或称伎乐舞。随着传播的不断深入,伎乐在日本被逐渐的盛行起来,并对日本能乐形成了很大影响,流传到日本的伎乐曲目也有很多,比如:《狮子舞》、《吴公》、《金刚》、《迦楼罗》、《婆罗门》、《昆仑》、《力士》、《大孤》、《醉胡》、《武德乐》等就是其中比较有名的,被称为十伎乐。
散乐就是我国的百戏和杂戏,它是由周代的民间乐舞发展而成的一种曲艺形式、他的内容主要是杂耍和音乐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节目,相比唐乐和伎乐,散乐比较大众化,它所体现的是儒家音乐思想中的乐。
唐代年间与唐乐一起传入日本,日本对散乐非常重视,朝廷指定散乐户,以演奏散乐为世业,受国家的保护和奖励。散乐与伎乐随着雅乐的兴盛开始从宫廷流入民间,后来与日本原有的滑稽伎结合,形成了日本特有的乐剧,即能乐。
以上三种音乐是我国传入日本的三种形式,除了这三种音乐,我国的许多民间歌曲也随着日本留学生的归国传入日本并对日本的民间音调产生很大影响,这些音乐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受到了儒家音乐思想理论的影响,比如在音乐内容上都以“仁”为根本的出发点,以“德”为中心,讲究礼乐的统一,善与美的融合。
传入日本的音乐和内容,不仅仅有音乐方面的,同样,传入日本的乐器及曲谱也对日本形成很大的影响,其中最有影响的应该算筝和琴,十三弦的筝是在唐代传入日本的,一并流传过去的还有民间的许多筝独奏曲,多数传向日本的九州。据日本的《琴曲抄》的序言中记载,筝由日本的一位女官,在彦山跟唐人学得筝曲后于公元八八七年将这些筝曲传给了当时的宇多天皇。筝及筝曲传入日本后,发展成了日本人民群众十分喜爱的一种民族音乐形式,不少现代的日本民族音乐作品都是为筝而作。
我国七弦琴在隋唐时代传入日本,在日本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里至今珍藏着唐代传入的七弦古琴,同时,在日本很早就流传了我国的著名琴曲《易水》、《幽兰》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梁末隋初的丘公明撰编的《碣石调幽兰》在唐代传入日本以后,至今仍完好地被收藏在日本京都西贺茂的神光院里,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谱(在我国已失传)。琴和琴谱流传到日本以后,同样被日本人民欣然接受,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形成了具有日本民族风格的琴乐。
另外,公元八三五年日本的腾原贞敏留学到我国后,在扬州跟随当地琵琶名师廉十郎进修琵琶,深得廉十郎的喜爱,后廉十郎把自己的爱女嫁给他,另外相赠琵琶谱本数十卷,公元八三九年,腾原贞敏回国时带回这些曲谱及临别受廉十郎相赠的琵琶两面(玄象、青山),据日本伊庭孝的《日本音乐史》记载,腾原贞敏从唐带到日本的琵琶乐谱包括《流泉》、《啄木》、《杨贞藻》等琵琶秘曲。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盛唐时期十分重要的一样乐器一一尺八,也于隋唐年间传八日本,据记载,在日本的天武天皇时代,邀请到日本去传授中国音乐文化的唐乐师中,就包括了专门的尺八师,他们为日本的宫廷培养了两名尺八生,后尺八在日本日渐发展并传入民间,成为具有日本独特风格的代表性民族乐器。
公元七三二年。日本留学生吉备真备归国时,从我国带回铜律管一部,铁如方响写律管声十二条,《乐书要录》十卷。《乐书要录》是我国一部重要的音乐理论著作,这部著作十卷本在日本完好地保存了四百多年,后来才渐渐残缺,现在日本仍保存有其中的五、六、七卷:另外一位日本派来我国留学的名叫永忠的僧侣在我国学习经论以及音律,归国时带回律吕旋宫图、日月图各两卷、以及律管十二只。随着这些音乐理论著作的大量传入,我国的音乐理论和音乐思想也传入了日本。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儒家音乐思想对日本民族音乐内容形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各种音乐器械的传播对日本的影响,音乐器械是承载儒家音乐思想的重要载体,它的传播使得日本的乐器范围进一步拓宽,这在很大层面上为儒家音乐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前提,也为日本民族音乐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机会,第二个方面是各种音乐书籍、乐谱的传播对日本的影响,各种音乐书籍、乐谱是儒家音乐思想表现的重要手段和方法,通过对各种音乐书籍、乐谱的演奏才能具体的体现儒家音乐思想的主旨,因此,对日本民族音乐内容形式的影响是儒家音乐思想对日本民族音乐影响的重要内容。
(二)对日本民族音乐理论思想的影响
日本在接触并吸收我国儒家思想后,对它自身的音乐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这期间经历了飞鸟时代、奈良时代以及平安时代初期。飞鸟时代:在已有的音乐文化基础上。日本为了弘扬佛法,对中国江南的“吴乐”和朝鲜“三韩乐”极为重视,而作为日本宫廷仪典和培养音乐歌舞人才的机构“雅乐寮”也有专门演奏和传授唐乐和吴乐。奈良时期:由于热衷吸取唐朝文化,日本的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全社会兴起在各方面崇尚唐文化的风气,中国儒家思想中重视利用音乐引导良好风气的音乐思想对日本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儒家音乐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压倒了日本本国的音乐,儒家音乐理论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充。
日本“雅乐”吸取了唐朝的宫廷音乐和民间散乐。在派遣的赴唐使节、留学生、学问僧中,吉备真备是代表人物。平安时代:此时期是日本对外来音乐的研究、消化以及日本化改造的时期,杰出人物仁明天皇的筹划与创造在当中起到了历史性的转折作用,首先他对“雅乐”乐器进行精简,其次校订了左方乐和右方乐之别,第三推动了“雅乐”的创作和演奏,此时期出现了不少作曲家和演奏家。在平安时代,日本作曲家们重新回归到日本民族音乐本身的传统,根据唐朝雅乐等形式创作了日本风格的“雅乐”,此类作品成为平安时代初期音乐文化的重要特点,其中有三、四部一直流传至今。在演奏家方面,藤原贞敏是中日音乐文化交流史中的重要人物,他在琵琶演奏上有极高造诣。在在飞乌时代和奈良时代日本大量吸取外国音乐文化,其中最主要的是唐朝音乐文化,到了平安时代初期,日本对待外来音乐文化进行融化、吸收、改造,即外来音乐趋向日本化,同时并发挥独立的创造性,形成以平安朝宫廷为中心的古代音乐文化的成熟时期。
物业管理理念的核心在于物业人际关系问题的处理,物业人际关系主要包括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的人际关系、物业管理企业与员工的人际关系、业主与业主之间的人际关系三个方面。儒家思想的核心——“和”,是中华民族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儒家“和”思想包括“大和”“中和”“小和”三个内容,与物业人际关系天然契合,能够很好地解决物业管理理念滞后等问题。
关键词:
物业人际关系;儒家;“和”思想;契合
一、儒家“和”思想的内涵
从象形文化来看,有“禾”入“口”即为“和”,“和”的基本条件可以理解为满足温饱。站在如今的角度,“和”是和平稳定,“和”是安宁祥和,“和”是和睦平等,“和”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文化,广而言之,“和”是一种人类向往和追求的生活状态[1]。儒家的“和”思想,也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
(一)“大和”———“仁”
“仁”是中国儒家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也是一个含义很广的道德内容,“仁”“义”“礼”“信”一直以来就是基本的道德准则。而孔子对“仁”的看法和理解却有所不同。“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孔子定义的“仁”为“爱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仁义说”,从民生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施行仁政,倡导富民爱民。同时,孟子也提出了“性善说”,指出人性本善,向往“仁爱”,追求和谐是每个人生而有之的本性。
(二)“中和”———“庸”
“庸”,即中庸。中庸不是平庸,而是一种处事的态度。最初的“中庸之道”主要是指人的自我修养,通过自觉地改善自身以求达到人性的完满。《中庸》一书中提出为人处事中的基本要义———“忠恕之道”。忠恕之道主要是指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心无二心,了己了人。“忠”是忠实诚恳,“恕”是豁达宽恕,孔子思想中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之道正是在此基础上得来。“中庸之道”也是在要求人在交流过程中能够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在加强自身修养的同时,对他人报以一种宽容的态度。
(三)“小和”———“同”
“同”,即和而不同,春秋时期郑国的史伯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就是儒家思想中达到了孔子心目中道德标准的人,“同”不是毫无标准地附和,也不是为了妥协而达成的一致。“同”应当是结合了多方意见,而使大家都能由衷接受的看法。孔子认为,真正的“同”不是建立在暴力或是强权的基础上,而是一种君子协定。
二、物业管理理念的核心———物业人际关系
所谓人际关系,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是人们在为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而采取的自觉自主的活动过程中,与他人形成的关系。实质上来说,人际关系是一种心理关系,好的人际关系在于满足对方的需要的程度。通常而言,一个人人际关系的好坏,取决于此人的修养和文化;物业管理中的人际关系,既是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又是一个团队、一个企业的人际关系,而这类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取决于企业的核心思想和文化理念[2]。物业人际关系是人际关系的特殊形式,作为人文服务行业,物业管理品质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业主对物业服务满意程度的高低,因而建立良好的物业人际关系,是物业管理的服务根本和业务目标。物业人际关系包含的内容很多,既有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的人际关系、物业管理企业与员工的人际关系、业主与业主之间的人际关系等服务中的人际关系,又有物业管理企业与社会的人际关系、物业管理企业与政府主管部门的人际关系等公关中的人际关系。本文主要讨论物业管理服务中的人际关系,即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的人际关系、物业管理企业与员工的人际关系、业主与业主之间的人际关系三个方面。
(一)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之间的人际关系
物业管理,管理是手段,服务是内涵。而管理服务的对象是“人”,提供管理服务的也是“人”,因而物业管理就是人和人之间发生服务关系的一个过程。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在业主对物业管理企业管理过程的支持度上。处理好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的人际关系,更容易得到业主的认可、社会的认同,使物业管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中国的物业管理企业没有品牌化、规模化,除了法律法规方面的不完善之外,企业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许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建立良好的物业人际关系,是多数物业管理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物业管理企业内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
从根本上讲,人际关系是以情感为纽带的,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人们不同的情感体验。这些不同的情感体验又反过来淡化或加深这种人际关系。在一个物业管理企业中,企业本身是一个整体,而员工是组成这一整体的个体,物业管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就主要体现在个体之间、个体与组织在利益观念和目标认同上的一致性。处理好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能使员工自觉地履行企业赋予的义务与责任,忠诚于企业,同时也使员工产生合作共赢的积极想法。员工对企业有较高的认同度,则员工能自觉完成工作任务,更好地服务业主。
(三)业主与业主之间的人际关系
应该说,大部分业主之间并没有直接的人际关系,但是在生活交往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诸多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例如邻里关系、同乡关系、校友关系等等。物业管理面向的是一个业主群体,面对物业服务时,业主群体中的每个个体都会有不同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同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一个长期沟通了解的过程,而业主之间的交往,是在物业管理提供的物业环境中进行的,因而物业管理企业既是创造交流条件的中间人,也是缔造交流环境的管理者。
三、儒家“和”思想与物业人际关系的有机契合
(一)儒家“大和”思想与物业人际关系的契合
儒家“大和”思想的核心在于“仁”“爱”,强调“仁者爱人”和“亲民贵民”。“仁者爱人”主要体现在物业管理企业和员工的人际关系管理中;“亲民贵民”主要体现在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的人际关系管理中。第一,物业管理以人为本,契合儒家“仁者爱人”的“大和”思想。“仁者爱人”,这是儒家思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也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之一,包含着对人们基本权利承认和肯定的内容。“仁”包括两个方面:“内仁”和“外仁”。“外仁”主要体现在日常服务中,在处理物业人际关系问题时,“仁”主要表现为以仁待人、以诚服人。用包容、博爱的心对待业主,仁爱管理,诚信服务,才能得到业主发自内心的认可。“内仁”主要体现在物业管理企业内部管理方面,是指加强同事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来营造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融洽的内部关系是企业顺利运营的根本,也只有内部和谐才能达到对外的统一。在坚持原则制度的同时,也应当充分考虑每个员工的实际情况,只有上下一心,统一目标,获得员工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才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物业管理服务的工作效率。第二,物业管理服务群众,契合儒家“亲民贵民”的“大和”思想。亲民贵民是由孟子总结孔子思想后提出的,以民为贵,民贵君轻。在这里,“亲民”应当理解为亲近民众,让民众仁爱敦睦、明理向善。作为物业管理企业,不能脱离实际、脱离业主进行管理,而应当充分考虑到业主的意志和利益,视其为民,爱民如子,才能获得业主的肯定和认可。而“贵民”则是强调在面对利益分歧时,应该以业主利益为重,将服务放在第一位,正因为物业管理是一个长期的服务过程,所以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应更多考虑长远的发展空间,而这正需要业主的认同和肯定。
(二)儒家“中和”思想与物业人际关系的契合
儒家“中和”思想的核心在于“庸”“合”,强调“中庸之道”和“知行合一”。“中庸之道”是一种温和的施政纲领和为人之法,“知行合一”则是理论实践有机结合的手段。第一,物业管理推己及人,契合“中庸之道”的中和思想。在日常服务中,作为物业管理企业,首先要严格要求自身,敢于发现问题,敢于自我归因,通过不断的自我总结改善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其次要将业主视为亲友,设身处地,多站在业主的角度来发现、思考问题。同时,应当以德服人,以教育培训为主,促其自觉,面对业主违背《业主公约》和管理条例的行为,企业应当以沟通说服教育为主。以“中庸之道”进行管理服务,不仅能有效提高服务水平,更能体现出一个物业管理企业的形象和气度。第二,物业管理讲求实效,契合“知行合一”的中和思想。物业管理是一个实践重于理论,操作多于方法的行业,物业管理企业不能照本宣科,盲目照抄,而应该结合当前面临的实际情况来处理、解决问题。
(三)儒家“小和”思想与物业人际关系的契合
儒家“小和”思想的核心在于“和而不同”“”。物业管理企业在日常服务中事务繁杂,且面对的业主也是形形。每个业主追求的价值不同,需求的服务不同,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果面临涉及公共利益的问题,大家的思想就很难统一,而这也是经常会导致物业管理纠纷的情况发生[3]。物业管理的对象是群体性的,不可能满足每个个体的个人需求,那么,“和而不同,”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途径。“和而不同”就是一种有机结合的手段,并不是把意见生硬地归于一起,而是充分征求大家的看法,进行广泛的交流协商,将不同板块的意见打磨整理,最终平和地形成共识。通过这样的方法,物业管理企业才能在事务处理中游刃有余,八面玲珑。具体来说,物业管理企业在面对分歧和争执时应该充分发挥业主委员会和业主大会的作用,针对不同的具体问题,多和业主进行沟通交流,采纳业主的不同意见,考虑业主的个人需求。
参考文献:
[1]郑红峰.中国哲学史[M].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86-89.
[2]张捷岩.新加坡社区管理模式[J].中国经济周刊,2005,(9).
【关键词】儒家思想;现代企业管理
1.儒家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积极意义
1.1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原则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仁学”管理思想的基本管理原则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对于现代管理文化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仁学”管理思想始于远古尧、舜、禹、汤的先人们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传统。孔子只不过是中国远古以来就已经产生了的道德统治和礼乐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换言之,道德管理文化产生于中国有文字记录以来的远古文明时代,经孔子加以弘扬和发展成为系统的“仁学”管理思想,并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管理原则而延续到现代。“仁者爱人”、“为政以德”、“修己以安人”这样一些范畴和管理原则,反映了中国社会传统文化基本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其发挥作用的根本机制在于协调人与人的关系和行为,其管理驱动力就在于管理者以“仁爱”之心去对待他人。从狭义讲,“仁学”管理思想是处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的管理原则。
1.2儒家管理思想弥补了科学管理以来的缺陷
“仁学”管理思想对于缓解现代西方个人中心主义价值观念所带来的精神危机,弥补西方管理文化的根本缺陷,促进人类新型管理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仁学”的管理思想,对于长期浸染于理性化、制度化和物欲化的西方管理人群来说,无疑是极为向往的精神需求。因此,以孔子“仁学”管理思想为特质的东方伦理管理文化,对于变革西方文化为背景的现代西方管理理论的基本构造,缓解个人中心主义价值观念带来的精神危机,弥补西方管理制度的根本缺陷,改善西方社会的人际关系,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参照作用。
2.儒家思想在企业管理的作用
2.1儒家“重视人伦和谐”的思想可以创造企业良好氛围
个体总是生活在群体中,如何处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是儒家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儒家非常重视人类生活的群体性,并以伦理关系解释群体生活的特征,强调人伦和谐。其主要人伦思想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讲求以和为贵,重视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把和视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人和是取得成功的首要因素,和为贵的思想,是积极地看待自然和社会中的差异,分歧和矛盾,提倡发挥不同个体各自的积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整体的和谐与发展。
二是讲求“仁者爱人”。仁是孔子确立的最高道德准则,其核心是爱人,即对人的关心和尊重;为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忠恕之道,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三是强调“五伦十义”,即“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要维系人际关系的和谐,就要明确每人在不同伦理关系中的位置,及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将其以适当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确立下来;
四是要求“知礼以立”“克己复礼”。“礼”是儒家思想文化的制度化体现,主张在等级秩序之下协调人们的行为。孔子认为社会要安定团结,个人要发展完善,没有礼的约束熏陶是不行的。
19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以令人瞠目的速度崛起,使西方国家乃至全世界在惊叹之余开始探索“东亚经济奇迹”的原因。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赫尔曼·卡思首先明确地以儒家伦理来加以解释,并称日本与东亚“四小龙”为“新儒教国家”。日本筑波大学高桥进教授在分析日本企业经营与儒家思想之间的联系时说,日本企业的组织原则为“集体主义”“终生雇佣”和“年功序列制”;组织伦理强调忠诚,孝顺、智慧,否定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其中“集体主义”体现了“礼”“和”,“终生雇佣”体现了“仁”“孝”,“年功序列制”体现了“礼”“五伦十义”。美国环太平洋研究所所长兼大英百科全书主编弗兰克·吉布尼则认为,日本将中国古老的儒家文化与战后的美国企业引入的现代经济观念糅合在一起并加以巧妙运用,形成东西合壁的“儒家资本主义”,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思想”,“和谐高于一切”的人际关系,这才是日本经济取得成功的真正原因。
2.2儒家“育人为本”的思想可以提高企业人才素质
重视教育是儒家思想的另一重要特征。儒家思想既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也重视教育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礼记》中《大学》篇“格物、至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著名论述说明了儒家进行教育的过程和步骤,也表明了儒家对教育作用的看法:通过对事物、人心的了解(格物、至知)做到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念,不为各种私欲邪念所动摇(诚意、正心),从而形成完善的人格(修身)这是教育对个人发展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每个人都积极促进各自家庭的和谐美满(齐家)为国家的安定繁荣作出贡献(治国平天下)这是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孔子“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循序渐进”“举一反三”“性相近,习相远”等诸多教育理念从古至今对人类的影响、教育都有着重大意义和作用。“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这是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该企业创造了完善的人力资源教育培训制度,遵循着循序渐进、不断更新岗位的原则让每个担任不同职务从事不同工作的员工都受到相应的阶梯式的教育培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培训教育,重视“资本知识化”,把培养人才比做“缝鞋垫”与“做西装”,首先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一步一个台阶,培养出很多复合型高层管理人才,不仅使企业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观念不断更新,而且对整个社会素质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中,教育培训是基础的、根本的环节,培训如何做事、教育如何做人对企业的影响虽然不是一朝一夕可见到的,但却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打下了深厚坚实的基础。世界上没有一个企业能够不依靠各领域的人才而跻身与尖端企业中,也没有一个企业能够不通过学习—探索—创新就长久不衰的,并且企业中每个个体素质的提高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因此教育培训人才应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使命。
2.3儒家“以德为先”的思想可以引导企业文化倾向
孔孟思想称之为“有”,因为它是一种为社会确立秩序和价值的学说,它的作用表现在使社会由此进入一种稳定的状态,使人的行为有明确的规范可以遵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和方圆明明白白,所以它是“有”。老庄思想之所以称为“无”,因为它不相信人所订立的秩序和价值能够稳定地存续,能够使人生活得更好。因为这是人为地从外面强加给人的东西,它不自然,不符合天地的本性,也不符合人的本性。而世界的本质其实是一个虚无,这个“虚无”并非一无所有,而是不可定义、无限可能。
要说儒家的“有”,首先表现在孔子的“正名”说,所以儒教又被称为“名教”。用孔子语录为例,就是我们很熟悉的那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名”的本质就是要使实存的事物符合于理念,或者说,设计一张蓝图,把社会纳入它的轨道。
但是名教思想先天地包含着危机。因为世界并不是按照理念来运行的,它不可能永远安顿在人给出的秩序与价值体系中。人能够发现的“真理”永远只是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成立和有效,不管人们宣称已经给出的设计多么完美,世界仍然会以不可预测的方式发展变化。这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呢?名的世界会崩溃,一个理念的世界会崩溃。如果现实世界已经变化了,有人还要偏执地依着固定的理念去强制变化的世界,以为陈旧的理念比鲜活的人生更重要,那真是滑稽而可悲。
老庄所说的“虚无”与“自然”意义相通。依这一派的看法,世界变化的根本法则不是人为设定的法则,而是事物内在的自然法则。而既然在人为秩序和价值观约束下的生活是不自然的,那么任何时候都可以返回自然;既然名的世界与实存的世界并不是一回事,那么你也可以认为已被命名的世界其实仍然处于无名状态。
老庄思想通常在社会动荡、原有价值观被怀疑而趋于崩溃的时候影响力特别大。东汉末年特别是魏晋时代老庄盛行,它给士人的精神以一种大解脱。嵇康说要“越名教而任自然”,集中表达了从“有”走向“无”的欲望。我们读魏晋时代的东西,觉得和中国其他时代的东西是不一样的,用朱东润先生的话说,那个年头是君不像君,臣不像臣,老子不像老子,儿子不像儿子,人人都想凸显一个不同于他人的自我,乱七八糟,鲜灵活泼。
作为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意识形态——儒家,是由孔子开创的。儒家推崇伦理化的自然,通过自然的人化,把宇宙纳入人心,使自然物象得以人格化、情感化、伦理化,并强调个体内在伦理道德的充实性,从而达到精神的无限扩张和升华,由此确立美。而儒家的美学思想则是由“道”来实现的,此处的道体现为人道。孔子强调遵从“天命”,从而引申出儒家的“人道”。中国古代哲人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天道、人道以及天道人道的相应、相和、相融、相统一的天人合一之“道”。“天人合一”的思想决定了中国古典美学和中国传统艺术的基本精神就是在宇宙中、自然界、社会中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道”在儒家思想中通过人际关系的转化,就体现为“人道”,而“人道”在儒家学说中则表现为礼、表现为仁。“仁”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是要求把遵循等级制度的“礼”作为世人的内心自觉要求,即所谓“克己复礼为仁”。“仁”突出表现了个体内心的精神力量,突出了个体人格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里仁》),“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仁”在上述中表现为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而仁学衍生到美学中则表现为个人崇尚的内在美和精神美。仁或不仁,由个人的主观愿望和主观修养决定。孟子在孔子哲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他的仁学思想体系,孟子认为“,仁”就是爱人之意,即仁者爱人。孟子认为仁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仁,即是人心也”。
人要想提高自身修养应从内心“诚信”做起,自觉扩展爱心,达到“万物皆备于我(”《孟子•尽心上》)的境界。因此儒家美学提倡美与善的统一,提倡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儒家学说强调艺术作品要体现礼义之道,这一点在孔子对艺术的社会功用的论述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论语•阳货》中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孔子认为审美和艺术在社会生活中可以起积极的作用,人们为了达到“仁”的精神境界,可以通过审美和艺术进行自我主观修养的提升,审美和艺术在此过程中起着一种特定的作用。因此,孔子认为艺术在教育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即“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在确定审美和艺术的社会功能后,又对审美和艺术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论语•八佾》中说,“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儒家的美学思想最终讲究的是“中和”之美。这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有着充分的体现,中国古代的宫殿建筑就是最好的例证。例如北京的故宫,其采用围绕中轴线进行两边展开的方式,这种中式对称的表现手法是对儒家思想中的“中和”之美的完美展现。儒家比较着重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这就把中国人的审美心理朝着“涵养性情”方向引导。同时,儒家思想对社会的伦理观有着深刻的影响,它的美学价值是依靠社会政治和父权体制体现的,这需要一种与父权体制相呼应的美学价值观,这就是“充实”“、雄健”之美。儒家的美学思想塑造了中国文人士大夫的一种普遍的社会关怀和一种追求人的存在的宇宙心灵。
二、道家美学思想
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作为中国本土文化的产物,两者构成一种互补关系,儒家讲求“中和”之美,而道家则提倡的是对自然的追求和观道的理想之美。老子哲学体系的基本命题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道”统一“天、地、人”;或者说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儒家美学思想追求“人道”,老庄道家学者论道则更注重于“天道”。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是世界的本质,是人类社会和人类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产生的,他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老子•四章》)。他把“道”看作是万物赖以存在的根源和派生万物的本源。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在解释道的存在时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道”是老子哲学和美学的核心范畴和最高范畴。老子认为,道生万物“,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宇宙万物是“无”和“有”,“虚”和“实”的统一,所谓“有无相生”。有了这种统一,天地万物才能流动、运化,才能生生不息。这种思想影响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其中“虚实结合”成为了中国古典美学的一条重要观念,为艺术创作提供了理论支持,为艺术批评和艺术审美指明了方向:即艺术创作中,要想真实地反应世界,创造有生命的形象,那么这种艺术形象必须是虚实结合,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同时,在为艺术创作提出技术理论的同时,老子还提出了创作时应具备的心态即心性,就是“涤除玄鉴”的命题。进行艺术创作时要对万物进行观照,一种对万物本源的观照,这种观照其实就是对“道”的观照。
要想实现对“道”的观照,那就必须排除杂念,排除主观欲念,排除主观成见,保持创作者内心的虚静。这就是“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意思是说,人心只有保持虚静状态,才能观照宇宙万物的变化及本原。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把老子“涤除玄鉴”的命题,发展成为“心斋”、“坐忘”的命题,建立了关于审美心胸的理论。庄子所谓“心斋”和“坐忘”,就是以虚静来把握人生的本质。与此同时,也就把握了宇宙万物的本质,从而“独与宇宙精神往来”,以这种精神的绝对自由为人生目的,进而追求“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该命题被艺术家们引用到了艺术领域:宗炳提出“澄怀味象”、“澄怀观照”的命题,认为审美观照的实质是对于宇宙的本体和生命(“道”)的观照;为了实现审美观照,观照者必须有一个审美的心胸;陆机认为,文学创造首先要以虚静空明的心境观照万物本体、生命;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强调虚静的心胸对于实现审美观照以及进行文学构思都非常必要。道家美学还为中国传统艺术提供了一种审美境界。它以“空灵”和“虚静”为基本特征。换而言之,它与儒家思想的仁学截然不同,本来带有避世思想的“虚静”和“空无”观念,在道家思想中却被赋予极具影响力的形而上的意义。中国画的变迁,从唐代青绿山水到后来文人水墨的肇兴,道家美学思想对其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三、佛教美学思想
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推向顶峰的是佛教禅学。佛教作为一种从印度引进的宗教体系,至唐中国化为禅宗。禅学中与儒、道两家相似的“道”的概念是“佛性”。六祖慧能说:“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性如是一切法,尽在自性。自性常清净,日月常明,只为云覆盖,上明下暗,不能了见日月星辰,忽遇惠风吹散卷尽云雾,万象森罗,一时皆现。世人性净,犹如清天,惠如日,智如月,知惠常明。于外着境,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能明。故遇善知识开真法吹却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见(《坛经》)”。这体现了六祖慧能对清净心性和烦恼尘境关系的看法。所谓成佛,即是众生对自我先天所具有的清净本性的体悟,又是呈现本性的包容万物,成就“清净法身”,即对宇宙万物的最高精神实体契认。这其中就是把人的本性与宇宙的本体相统一,把人的本性提升到精神修炼层次,然后通过对宇宙本体的认识,两者相互结合,达到和谐。心性是成佛的根本,是众生的本性,是宇宙的实体和本源。禅宗追求的是人的心性与佛性在精神层面上的升华和统一,追求与大自然的融合,追求真正体验生命冲动和生命情调的审美意境。
论文摘要 敦煌儒家文献以写本为主,不仅有较高的学术和 历史 价值,还具有浓郁的敦煌地域特色。但是,敦煌儒家文献作为一个整体类别一直被学界忽视。为了进行综合研究,首先就要对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类。敦煌儒家文献可分为经典、历史、蒙训和杂著四大类。
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发现了从十六国到北宋时期多达5万件以上的经卷和文书,其形态有卷子、册叶本以及单片纸叶等,多数为手写本,也有极少量雕版印刷品和拓本;其文字多为汉文,亦有古藏文、梵文等文献。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历史、地理、语言、文学、美术、 音乐 、天文、历法、宗教、儒典以及数学、医学等等。敦煌文献的发现,是我国也是世界20世纪最重大的发现之一,引起了世界的震惊。
这部分参照《四库全书》史部的分类法,略作调整、改动,可分为正史类、编年类、谱牒类、地理类、诏令奏议类等五类。
正史类,包括敦煌遗书中已发现的《史记》、《汉书》、《三国志》、《晋书》等史籍残卷。编年类,敦煌遗书中的编年类史书构成复杂,既有荀悦的《汉纪》、干宝的《晋纪》、孙盛的《晋阳秋》等,还有中晚唐时期在敦煌地区流传的孔衍《春秋后语》、李筌《阃外春秋》等。
值得注意的是,敦煌遗书中还存在数种不见著录的敦煌地区的编年史,如: 由s. 2506、p. 2810、p. 4073、p. 2830 共同组成的“唐朝年代纪”, s. 5693、p. 3721“瓜沙事迹纪”、s. 2252v“两汉至唐年纪”等,鲜明地体现出了敦煌地区史学著作的编纂特色及地区史学的特点①。以上这两类,从编撰指导思想到选材、谋篇,都是以儒家思想为准绳,以春秋笔法隐恶扬善,维护儒家所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忠孝、节义等伦理纲常,维护封建正统。谱牒类,家谱、族谱是记载家族世系繁衍和本族事迹的 文献 ,是对家族传承 历史 的记载,应该属于历史类。敦煌儒家文献中记录婚宦、世系的家牒,以及记述同一家族不同时代人物传记的家传均属于此类。地理类,敦煌地理文书,是敦煌遗书中珍贵的文献之一。主要有沙州、伊州、西州的地理残志、敦煌地理杂文书、全国性地志、西域行、五台山行记、姓氏地理书。诏令奏议类,诏令居多,以保留下来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权的诏、敕为主。奏议类文献比较少见,附于此类。
蒙训类 属少儿启蒙书。这类文献在敦煌遗书中,数量不少,可专立一类。内容与儒家相关,包括儿童识字、日常生活常识、 自然 知识和历史知识、道德礼仪和行为规范等等的启蒙教材以及家书、家训等。《论语》、《孝经》、《毛诗音》、《礼记音》、《尔雅》等文献,虽然在敦煌地区也曾被用作启蒙教材,但从这些文献的内容和性质来看,不仅仅属于蒙书,更属于经书,这里不再重出。
蒙书的认定与其范围的划分,学术界看法不一,而且有的蒙书与类书纠结难辨,其功用不易区分。近人余嘉锡在《内阁大库本碎金跋》中指出了这一点:“诸家目录接收此书入类书类,盖以其上自乾象、坤仪,下至禽兽、草木、居处、器用,皆分别部居,不相杂厕,颇类书钞、御览之体。然既无所引证,又不尽设词藻,其意在使人即物以辨其言,审音以知其字,有益多识,取便童蒙,盖小学书也。”可见,蒙书本应列为小学之流,从周至隋,主要以提供学童识字用的字书为主;隋唐以后,随着蒙学的 发展 与普及,蒙书的编撰也从单纯的识字 教育 中摆脱出来,发展成为包括识字教育、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等内容丰富的较为完善的体系。由于此类文献大多通俗鄙俚,史志多不著录。
关键词: 中国传统伦理 和谐 时展
和谐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词汇,早在中国古代,传统伦理学就对“和谐”二字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研究中国传统伦理学之和谐观,有助于探究中国人在为人处世、交往沟通、调节身心方面的渊源,更能够从传统伦理思想中汲取养分,为我们今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深远的理论基础。对中国传统伦理的研究由来已久,而将“和谐观”单独进行研究的文献却不多,大多数文献和著作均只提炼出中国传统伦理中“处世的哲学”、“修身的哲学”等,因此,将“和谐观”进行单独梳理和研究,颇具学术意义。
一、和谐伦理观的代表观点
概括起来,中国传统伦理中和谐观的哲学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人与自然的和谐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儒家观点为多。例如,“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论语・阳货》)“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这些观点都是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热爱自然,热爱生命。又例如,“爱,取之有时,用之有节。”(朱熹,《孟子集注》)强调人与自然的相处要符合自然规律;“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荀子・天论》)强调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要开源节流。还有一种说法是“天人合一”、“天为德本”、“法天立道”,但这里的“天”,即为自然法则,虽然说法不同,但同样认为“天”、“理”、“气”等均为自然法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一切道德的出发点,只有人与自然和谐,才能实现其他和谐。
许多著作和文献都提出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虽鲜有出现“和谐”二字,但提出的都是怎样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近年来涌现出一种新的伦理观――“生态伦理观”,其实这种伦理观并称不上“新”,从我们以上梳理的脉络中可以看出,中国儒家思想早就已经提出了“生态伦理”,即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和谐,其实这也皆因为近年来关于“低碳”“环保”的提法较多,倡导人类要善待地球和生存环境。因此,万变不离其宗,“和谐”也好,“生态伦理”也好,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根本就是要尊重自然规律,依据自然规律处事。
2.人际关系的和谐
在书籍和文献资料中,人际关系的哲学思想讲到很多,人际关系又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另一个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人是社会的动物,在生活中不免要与其他人进行接触,而人在社会中生存,除了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外,还要应对各种社会规范,如君臣礼节、长幼尊卑、夫妻纲常,等等。
几乎所有的著作和文献都倾向于,将儒家思想的“仁义理智信”归为人与人相处的智慧,也就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仁”是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即“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义”是处理与外界关系的道德规范;“礼”是处理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智”是处理各种关系的心态;“信”是人与人相处的道德规范。这五种和谐观是统归了人际的和谐观,在人与人和人与社会关系方面均有涉及,不能严格地区分开来。
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中,朱贻庭将“仁”、“智”,还有另一个概念“勇”作为一种完善的理想人格,而这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P46),可见还是与前述的观点相同的。此外,对于道德人格,他还有一个补充,即中庸,在保持“度”的前提下调和矛盾,同样是一种追求和谐的体现。
在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方面,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更是给出了诸多言论,儒家思想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人在这个社会中不可避免地要与各个阶层发生接触,和谐处理这方面的关系,就是要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由小到大,我们接触的范围有“家”、“国”、“世”,比如“齐家之道”――持家、父子、夫妇、弟兄;“为政之要”――公忠体国、仁民爱物、秉公执法、尊贤惜才、廉洁自守;“处世之德”――尊老爱幼、敬业乐业、尊师重道、以德交友、严己宽人、谦恭礼让,等等。《中国传统伦理思想评介》一书则把齐家、治国归为传统伦理的政治观,但是这与人处理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并不矛盾。
3.自我身心的和谐
在个人自我身心和谐方面,儒家思想和其他思想学派分歧较大。简单说来,儒家思想更注重通过修行和改进自身来使个人实现和谐发展。孔子主张“修己”,孟子则主张“存心养性,反省内心”。而道家则倡导不为外物所拖累、奴役,更注重人自身的心灵解放、生命宝贵,更看重自我的价值。两种和谐观虽然截然不同,但是无外乎都是自我身心的和谐。
4.和而不同
在梳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涉及和谐观思想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观点不能忽略,那就是“和而不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从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一致,不讲求原则,与别人却不能保持融洽的关系,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其实,几乎在所有的问题上,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简单来说,“和而不同”指的是和谐的共生关系,就是身体由血、肉、骨头等构成一个整体,是1+1>2的关系;“同而不和”是简单的相加关系,水加上水还是水,1+1=1,其中没有提高和促进的因素。
二、和谐伦理观对当今时展的重要意义
研究中国传统伦理的和谐观,其重要意义在于能够对当今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在当今社会都是不过时的,尤其目前全球自然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全球变暖、地壳运动等各种自然界的变化危及人类的生命安全,人们才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准则,而早在中国古代,传统的伦理思想已经为我们指出了一条科学的、正确的道路,那就是只有遵循自然法则,万事万物方能生生不息,而为一己之利破坏自然的平衡,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
人际关系的和谐在当今社会要去粗取精,吸取对我们有益的和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部分。例如传统伦理思想的夫为妻纲则逐渐为现代社会摒弃,现代社会追求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男女之间、夫妻之间早已没有了古代中国社会所需要的这种人际关系,然而这种和谐的伦理思想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即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模式更有利于家庭团结,而儒家思想的“仁义理智信”至今被奉为中国人处世的智慧。
自我身心的和谐的伦理观更能体现当今社会人们的需要。中国传统伦理观中,儒家的哲学思想更侧重于“修身”、“修己”,如果人与自然或社会产生了矛盾,就要从自身找原因,先正己。当今社会更加推崇道家的相关思想,比如解放被束缚的身心,更遵从内心的感受。但我们应该辩证地对待这两种关于自我身心的和谐观,都要适度,“修身”、“修己”是必不可少的,但也不必事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在工作繁忙之余不要忘记心灵的放松,回归自然、回归本性,更有利于身心健康。在当今社会,人们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患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尤其要注重心理健康,适度纾解心中的压力。
“和而不同”的思想在和谐伦理观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正是有了这一思想,才让整个和谐伦理观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和而不同”的伦理观影响下,我们实现了祖国统一,“一个国家,两种政策”正是“和而不同”的体现,在保证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制度存在,这是一种高度的智慧,是和谐伦理观的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唐凯麟,张怀承.成人与成圣――儒家伦理道德精粹[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
[2]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吴来苏,安云凤.中国传统伦理思想评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李春秋.中国传统伦理精华[M].北京:同心出版社,1993.
[5]黄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0,(01).
[6]杨礼富.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学海,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