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做好安全工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O43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核与辐射安全的重要性
核与辐射安全事关重大,关系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了实现我国核能利用与开发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关注核与辐射安全的重要性,并在技术和管理方面给予高度重视。
1.1 核与辐射安全关系国家发展
核技术与辐射技术的应用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核安全与辐射安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核与辐射事故的发生,不仅对核设施本身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对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很大负面影响。因此,必须认清核安全与辐射安全的重要性,采取积极的防护对策,消除核与辐射意外事故的发生。
1.2 核与辐射安全关系环境保护
核设施和辐射设施一旦因意外或人为蓄意破坏发生事故,将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放射性物质随风漂移扩散,造成核设施及周边广大范围放射性污染,给环境带来极其严重的灾难性后果。核与辐射安全直接关系到民众生活环境的安全。
1.3 核与辐射安全关系社会稳定
由于人们普遍缺乏核科学知识,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人们心理恐慌、抑郁、绝望,导致自发流窜,引起社会混乱,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因此,需要广泛地开展核安全及辐射安全的知识普及与教育,使全民、全社会充分地认识到,核与辐的安全对于建设和谐社会,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2 提高核安全与辐射安全水平的相关措施
核科学技术获得发展和应用的前提是拥有一个高水平的核安全和辐射安全环境。由于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的危害性极大,因此,需引起世人关注。关于核安全及其应对策略的研究是时展的需要。建议采取相关措施提高我国核安全与辐射安全水平。
2.1 应急组织体系建设
健全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组织体系,明确职责,提高自制指挥快速反应能力,是有效应对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的前提。建立国家级核应急组织、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核应急组织和地方单位应急组织的三级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各级组织的职责,使得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和后果管理有统一的组织和指挥。
2.2 提高专业人员素质
提高专业人员的安全技能和管理水平是当务之急。加强核与辐射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增强从业人员责任心是降低核辐射风险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需要定期对涉核人员进行科学和技术培训与考核,使其得到充分的培训和知识更新。在此领域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完善应急专家库的管理;针对应急监测救援工作的需要,对有关专家的资料进行备案、存档和管理,以备使用。
2.3 对现有核资源进行调查,建立基本信息数据库
掌握核资源分布和现状,建立信息网络及信息系统,把握设施及辐射源的动态安全信息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需要建立和完善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核设施和辐射设施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数据库、应急物资存贮数据库;对我国核设施和放射源进行全面的、细致的调查,摸清在役的放射源、闲置的放射源、拟退役的放射源核素种类、活度、保存地点及其实体保护措施;建立起核资源管理信息数据库,实现计算机动态化管理。
2.4 开发和建立完善的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应急决策支持系统
要预报、预控核与辐射源的突发事件,就必须建立我国自己的核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系统可以在发生核事故的情况下,借助于评价模型和有关的环境监测信息,将放射性事故对环境和公众的风险作出分析和预测,为决策者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防护行动提供技术支持。以便在事故的各个时间段内,在距事故地点的所有距离范围内,对事故的后果以及各种可选择的应急干预措施作出预测和评价。
2.5 对核和辐射突发事件进行前瞻性研究,建立各种突发事件模型
对现有放射源及核设施的使用和管理以及实体保护措施进行安全性评价,分析发现薄弱环节,预测可能发生的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建立相应的模型是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目的所在,针对可能发生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及周密的应急计划和方案,是预防突发核及辐射事故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对策预案对于减轻和消除核和辐射突发事件的后果是十分有益的。
2.6 重新确立现有辐射设施及核设施设计基准威胁
对放射性物质施加保安控制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多年来一直要求根据放射性物质的类型和数量采取通常意义的保安措施,诸如给贮存设施上锁和设置保安警卫等。但过去的重点一直放在安全危害和防止意外照射方面。随着安全形式的变化,现在可能存在的人为的蓄意盗窃,甚至武装夺取核材料和破坏核设施已经成为影响核安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设计基准威胁是实体保护系统设计的重要技术依据。为了防止个人或集团盗窃或擅自转用核材料和破坏核设施,保证核设施的安全运行,保护环境以及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有必要深入开展小型民用核设施和辐射源的实体保护方面的科研工作,其中设计基准威胁的重新确立是重要课题。
2.7 建立全国性核辐射监测网
建设和完善一个覆盖全国自动预警的辐射监测网络是动态监控核及辐射事故的根本途径。常规和应急监测相互兼容的全国辐射监测网络,在辐射事故情况下,能迅速有效地做出响应,就必须有一个和监测网络互联的中心数据库。可从辐射监测网络自动获取、存储、验证数据,并可获取气象数据、地形数据等,监测网络能对污染源排放的放射性核素进行监测,并建立起全国性的辐射环境监测数据库。在事故发生时,能跟踪事故的发展变化,迅速及时做出应急响应,将处理结果提交给决策部门。
2.8 继续加强国际间的核安全合作
维护核安全和辐射安全不是某一个国家的职责,而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长期以来各国政府一直致力于达成核安全和辐射安全协调一致的方法。国际原子能机构组织协调制定的《核安全公约》就是一个旨在提高核电厂安全,保护人类环境免受或减轻核事故危害的国际公约,其目的是在于通过加强缔约国自身的措施和国际合作,在世界范围内提高核安全水平。
我国积极参与核安全和辐射安全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也是《核安全公约》的缔约国,目前,已与美、法、日、俄、加拿大等国家签署了核安全协议,并同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国际组织保持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的核安全与辐射安全及防护水平的提高。
2.9 制定核事故、辐射事故的社会心理干预预案
建立发展社会心理监测和预警机制,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对普通公众提供心理支持,稳定社会情绪,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核事故的社会心理危害。根据事故级别,快速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有效的个体和群体心理评估和干预,促进事故后心理健康重建,保障公众心理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同时向政府提供有关分析报告和处理建议。
2.10 宣传核安全常识
核科学属于前沿科学,内容抽象,加之核武器威力的巨大,辐射损伤后果严重,往往使公众谈核色变。核能、环境与健康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通过适当的方式向公众普及一些核科学知识,让人们懂得如何正确合理评价核事故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宣传、普及辐射防护等方面的科学常识,消除人们的核恐慌。从而避免由于过度核恐惧带来的不良后果。加强核安全宣传,提高各级领导及社会公众的核安全意识。
3 结束语
随着核资源广泛利用,核安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在新的安全形势下,从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我国核和辐射安全现状,特别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核恐怖事件的潜在危险不断增加,核设施和辐射设施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失误等原因引起事故的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在现代战争条件下,核设施极有可能成为敌人精确打击的战略目标,因此,核安全和辐射安全面临着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关键词: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X75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之一即是做好矿井通风的安全,在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工作中,需要以安全、经济和有效的通风方法为基本任务,从而为井下作业空间提供新鲜的空气,使有毒气体和矿尘能够减少或是排除,而且通风系统可以有效的防治井下火灾的发生,对瓦斯和煤尘等重大事故的发生起到有效的防止作用,确保井下矿工的生命安全,所以加强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技术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煤矿通风安全评价
(一)、对煤矿通风基础材料的评价
在煤矿开采中非常容易出现瓦斯等易燃易爆气体。而煤矿通风基础的材料主要包括对瓦斯、氧化物等物质的浓度进行检测及对煤层自然发火性及爆炸性的物质进行检测的结果。在我国现行的《煤矿安全规程》明确规定: 煤矿矿井每一年对都要瓦斯、氧化物等物质的浓度进行检测,主要包括对瓦斯、氧化物的涌出量及绝对涌出量进行检测,然后再由相关的部门进行审核、审批,并到煤矿管理部门进行备案。另外,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也对煤层自然发火性及爆炸性做好明确的规定。
(二)、矿井通风管理的评价
在煤矿矿井通风情况管理与评价时,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必要的安全防护演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通风系统的安全性,而且也是确保煤矿矿井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与重要措施。通过煤矿通风管理评价系统,能让管理者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采矿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隐患,以便及时采用的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有利于降低煤矿开采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另外,还要提高煤矿生产企业对通风系统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重要性的意识,使企业能主动进行通风系统的优化及改善。
(三)、对煤矿测风的评价
在煤矿生产中,测风工作作为煤矿通风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要求测风工作获取的数据必须得真实、准确,要求测风的地点必须是全方位的,以准确、有效反映出通风的真实状况。其中,测风主要包括进风巷及其回风巷、采区进及其回风巷、采掘用风点进风巷及其回风巷。可能漏风区主要包括: 风门、风桥及密闭风口等。而低风速区域主要包括掘进工作面、角联巷道及回采工作面上隅角。
二、影响矿井通风系统安全的因素
(一)、通风动力的影响
如前所述,按照通风动力方式的不同,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情况。自然通风由于受到季节变化、温度变化、湿度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稳定性较差,故矿井必须采用机械通风。机械通风从目前来看,主要采用的动力方式是主扇通风、辅扇通风和局扇通风这三种方式。而在具体运转过程中,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机械设备安装位置不合理、机械设备动力不足、机械设备维护不及时等等各种因素都会对通风稳定性产生致命影响,所以,通风动力对通风系统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二)、矿井通风方式、通风方法的影响
矿井的通风方式、方法指的是在通风系统中进风井和回风井之间相对位置的分布方式以及所采用的通风方法。通常情况下,通风方式有四种,即中央式、分区式、对角式和混合式。通风方法有三种,即,抽出式、压入式和混合式样。这样,采用不同的通风方法和通风方式,或者说不同的通风方式和不同的通风方法之间相组合,通风的效果和抗击灾害能力也不相同。通风方式选择,和风向流动方向的有关系,和通风路线长短的有关系,同时还和通风阻力大小有关系,并且和巷道漏风大小也有关系。
(三)、通风系统管理的影响
在矿井实际生产过程中,通风系统的管理是煤矿管理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风系统的管理在确保通风系统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对于矿井通风系统的管理不够完善,那么再合理的通风方式方法、再优良的通风机械、再优化的通风网络,都不能保障通风的稳定性。特别是通风系统的管理时效不强、管理质量不高,那么就会严重影响通风系统稳定性,甚至导致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
三、加强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一)、加强井下通风设施的管理及维护、减少漏风
在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工作中,必须对通风设施进行合理的设置,主要包括风桥、挡风墙、风门和调节风窗等,通过这些采区通风设施有效的实现了对风流方向和风量的控制,而且需要将这些设施进行合理的安设,确保其处于完好的状态,因为一旦矿井通风设施出现损坏的情况,则会导致漏风的发生,导致工作面风流下降,容易导致瓦斯气体的积聚,气温的上升,所以必须确保井下通风设施的管理及维护,有效的避免无风或是微风等重要隐患的出现,使井下作业的安全性能够得到很好的保障。
(二)、正确、合理的选择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系统通常包括通风网路、通风动力和通风控制设施三种,通过这三种设施将地面的新鲜空气输送到井下,从而将井下的污浊空气排出,确保井下作业环境的安全性。对于矿井来讲矿井通风系统与矿井开发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与整个矿井的布置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对于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也具有长远的意义。在进行矿井通风系统选择时,需要选择正确、合理的进风井和回风井的布置方式、主扇的工作方式及安装地点。通常需要采用中央式、对角式和中央对角混合式对进风井和回风井进行布局,而按照压入式、抽出式和压抽混合式对主扇的工作方式进行调协,确保通风系统能够保证井下安全生产的需求,尽量减少通风系统的工程量,确保通风系统能够做到经济性和合理性。
(三)、合理选择矿井风置的调节方法
随着矿井内巷道的不断推进和更替,对风量的调节要求也具有较大的差异性。通常情况下,由通风网络匹配到各作业点的风量是无法满足作业环境要求的,所以采取必要的措施实现对风量的调节和控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风量的调节和控制通常情况下分为矿井总风量调节和局部风量调节。在对总风量进行调节时,通常采用通过对主要扇风机转速或是叶片安装角进行改变、对矿井总风阻进行改变等方法来实现。而局部风量调节则主要是通过增加风阻、降低风阻和辅助通风机等调节法来实现。
(四)、建立通风安全信息管理系统
在对矿井通风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以人员分工、通风调整、通风报表及日常通风问题为主,通风工作主要是由总工程师和通风区长来进行负责,通风区长需要根据通风任务安排和通风调度记录来进行具体的通风决策,这种通风管理模式能够更加直接的进行任务安排,而且快捷的做出决策。
(五)、加强瓦斯管理、防止瓦斯积聚
工作面作为最重要的作业场所,需要具有良好的供风量,所以需要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合理选择,对矿井的风量进行合理确定,目前矿井中采用的都是机械通风,在每一个生产区域内都会布置单独回风巷,从而实现分区进行通风,但采掘工作面则需要采用独立通风,由于掘进巷道具有特殊性,所以需要利用全风压或是利用局部通风机来进行通风。目前矿井有低瓦斯和高瓦斯之分,所以需要做好高瓦斯或是低瓦斯矿井的检查和监测工作,检查次数不能少于二次,而且需要由专人进行负责,必要时则需要设置甲烷断电仪。
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煤矿生产作业过程中,需要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合理选择,加强对井下通风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合理对矿井风量进行调节,加强对通风机和瓦斯的管理,避免瓦斯出现积聚的情况,确保矿井能够实现安全生产,确保广大矿工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一、 加快建立健全制度
制度应该永远走在对于某个具体事件处理的前头,即对于任何一个突发事件我们必须在处理过程中找到法律依据和制度依据。显然,目前我们的学校安全管理方面的制度建设还比较滞后,这就使得好多突发事件都被看成了孤立的特殊事件,在处理过程中看不到制度的影子,而更多看到的是行政官员直接具体的干预,也慢慢变成了似乎任何一起突发事件都必须依靠行政官员直接具体的干预才能得以解决,也很可能是因为这种惯例及这种惯例中隐含着的人们的惯性思维才使得人们在发生突发事件时不是依靠完善的制度设计来解决问题,而是习惯于一级一级找官来解决,通常都要找到有足够份量的官那里才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有时候我们能稍感欣慰地看到在处理完一些突发事件之后会紧跟着出台一些解决类似问题的制度设计或对原有的相关制度设计加以必要的完善,但更多的时候我们注意到在处理完一起突发事件之后,相关的部门或人员依然缺乏必要的反思,或者说并不珍视从这一突发事件的发生及处理过程中所应该可以获得的有益的启示,这就导致在下一次类似安全事故发生之后,相关的部门或人员依然是手足无措,不知所从。这实际上要求我们要切切实实增强安全意识,要求我们必须尽快实现从“人治”向“法治”的过渡,起码是社会治理应该更多地依靠“法治”及由“法治”延伸出来的管理制度,这才是推进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着眼点和着力点。
二、 强化提升制度执行力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话是蕴含深刻哲理的。制度被人们抛在脑后不是突然发生的事情,而必然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普通社会大众对制度的不遵守,其负面效应是有限的,而掌握社会管理权力的人员对制度的不遵守或是蔑视,都是可以产生深刻的不良影响的。因此,要想切实提升制度的执行力,管理层必须做出好的榜样,我们应当可以发现目前各级各类学校相关安全管理方面的制度设计的确是比较充分的,但不争的事实是这些制度有好多都形同虚设,这是因为在学校安全事故发生之后,管理层强调的往往不是依据既定制度紧张有序地进行善后处理,而是“具体事件具体处理”的处理办法,这就使得原来的制度设计、应急预案都成了摆设。当制度得不到执行时,制度也就成了仅可装点门面的画纸一张,当缺失了制度的约束,当一切工作都可以“灵活”应对,一切事件都可以“灵活”处理时,孩子们也就处在了非常不安全的环境中,这恐怕是整个社会难以容许的,这可能也是整个社会对我们的教育存在着一定程度不信任感的一个原因。
[关键词]煤矿 通风 安全
中图分类号:TD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6-0306-01
1 煤矿通风的目的和任务
煤矿生产大多属于地下作业,自然条件比较复杂。地面空气在进入井下并流经各作业场所的过程中,将掺入有毒有害气体和矿尘等,成分逐渐发生变化。做好通风工作尤为重要。
(1)向井下作业地点连续输送新鲜空气,供给井下作业人员足够的氧呼吸;
(2)稀释并排除井下的有毒有害气体和矿尘;
(3)创造良好的井下气候条件与工作环境。
合理的通风不仅是预防瓦斯、粉尘等事故和治理高温热害,创造舒适工作环境的基本措施,也是控制、缩小、消灭灾害的重要手段。
2 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
无论选择何种通风系统,都要必须具有高的安全可靠性。其基本要求如下:
(1)通风系统简单,网络结构合理,能将足够的风量送往需风地点,通风效果好,风质好,有效风量率高;
(2)主要通风机性能与网络特性相匹配,主要通风机的可调性好、运转可靠、稳定性高、运转费用少;
(3)具有较高的防灾抗灾能力。不因通风不合理和不完善而导致灾害的发生,当发生灾害事故时,可以利用现有的通风系统对灾害进行控制和抢救,减小灾害损失,提高生产的恢复速度。
(4)有利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能适应煤炭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提高生产系统的科技化程度。
3 加强通风安全管理
通风安全管理是动态管理。煤矿作业场所经常变化,不安全因素不可能完全预见,因此,在具体工作中应及时收集和处理各种信息,对生产环境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不断充实完善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实现通风安全管理目标。
3.1 计划管理
通风安全管理应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安全和开采技术条件而具体采取安全措施。编制计划主要依据是国家安全生产方针、矿井生产计划、技术装备、技术水平及通风安全技术资料。在编制年度和月生产计划的同时,必须根据矿井的实际条件,编制保证安全生产的通风、防治瓦斯、防火、防尘和降温等工作计划。根据计划要求合理分配资金、人力、物力,认真贯彻落实,确保计划实现。每期计划执行中和结束时要进行检查、分析和总结,对安全隐患和计划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并对下期计划进行全面安排,提出保证计划完成措施。如果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地质条件变化、资金或设备不能落实,采取措施后仍不能解决时,可适当调整计划,但必须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3.2 技术管理
技术文件和技术资料管理。图纸要齐全并能正确的反映实际情况。每个矿井必须有通风系统图、通风网络图、防尘管路布置图、瓦斯监控系统图,对于防火灌浆和瓦斯抽放系统的矿井,要有防火灌浆和瓦斯抽放管路系统图等。需要收集储存的数据有主要井巷的通风参数、煤层瓦斯含量、瓦斯相对涌出量、瓦斯绝对涌出量、瓦斯地质资料、煤层的自燃倾向性鉴定资料、自然发火期统计资料、煤层的最短自然发火期、主要通风机的性能曲线、局部通风机的型号及其性能参数。所有仪器应有说明书,建立技术档案。各种报表应存档,各类台帐健全,各种检查记录(通风设施检查记录、反风设施检查记录、瓦斯检查记录和瓦斯涌出异常检查记录等)齐全。制定符合本矿的风量计算方法,采掘工作面风量分配合理。定期进行主要通风机性能测定和矿井通风系统阻力测定,以获得主要通风机性能实测曲线和关键阻力路线的阻力分布等资料。
3.3 通风系统管理
井下一切通风设施,如风门、风窗、风桥、密闭墙、栅栏等必须有专人负责维修管理,使其保持完好状态。随工作面推进和迁移应及时进行通风系统调整和风量调节。在改变通风系统时应预先制定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严格履行相关审批手续。
3.4 通风仪表管理
矿井必须配备足够的通风安全检查仪表,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修,确保完好率,下井仪器、传感器的合格率必须达到100%。?
4 煤矿通风系统优化措施
4.1 并联通风
根据并联网络风阻比串联小的理论,可在高阻力区段采取新掘巷道,或采用启封废旧巷道的方法实现并联通风。
4.2 开掘新井巷降阻增风
随着矿井生产的发展,通风线路会不断加长,而瓦斯量的增加,将导致所需风量和通风阻力的增加。当现有通风系统无法满足供风要求或者利用现有的通风系统不经济时,可考虑在边远采区增掘新的风井,以缩短风路、保证经济有效的供风。
4.3 改变通风网络结构,合理调配风机负担
对于生产矿井,当通风系统与矿井生产要求不匹配时,应合理调整生产布局,改变通风网络结构,合理调配风机负担、尽量发挥现有风道和风机的潜力、增设或减少风机等。以下是常见的几种不同情况:
(1)调整采掘布局,实现均衡生产
由于某种原因造成采掘工作面集中于某一翼、而另一翼需风较少时,习惯上是在风量过剩的一翼设风窗增阻,但这样一来,必然造成通风阻力增加,进风量减少;而对多风机工作的矿井,则会出现某通风系统能力过剩,而另外的通风系统能力严重不足的情况。遇到这类情况时,应根据具体条件,逐步调整采掘布局,实现两翼或各系统的均衡生产,以避免出现增阻调风或因调机出现不稳定运转的现象。
(2)调机负担范围,充分发挥现有风机能力
在多风机通风的系统改造过程中,如果采掘布置不合理造成各风井主要通风负担的生产区域需风量不能与通风能力平衡时,在不能调整生产布局的情况下,可通过调机的负担范围,充分发挥现有风机能力的方法,满足生产的要求。
(3)适时增减风机,改善矿井通风
生产矿井应随矿井生产情况的变化,适时增减工作风机的数量,使通风能力适应生产的需要,改善矿井通风。在生产发展,需风量增多,现有风机能力不能满足要求而换大能力风机又会造成矿井通风阻力过大、耗电太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增开风井、增加工作风机台数。
(4)扩大巷道断面和消除局部阻力
通风系统的高阻力区段 ,往往是巷道严重失修 、变形 、堵塞严重 ,或原设计断面积过小的区域。消除杂物、扩大巷道面积是降低阻力的有效措施。同时对拐弯多的区段和影响大的拐弯等局部地点 ,设法消除或将弯度变缓 ,以降低阻力。
总之,矿井通风系统由多个要素组成,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彼此相互影响。为使矿井通风系统整体最优,必须首先对通风系统运行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寻求改进途径,为制定现有通风系统的科学管理方案和选择通风系统改造方案提供依据。合理地进行矿井通风系统改造,优化矿井通风系统,做好通风安全工作为煤矿的安全生产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曲宗波,王春耀.矿井通风系统优化[J].煤矿现代化,2006,(S1).
[2] 王德明.矿井通风安全理论与技术[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10.
[3] 徐瑞龙.通风网络理论[M].煤炭工业出版社,1993.6.
关键词 加油站;防火距离;安全
中图分类号U49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3-0046-02
1 加油站现状
目前取得《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的加油站点分别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及社会加油站点。从检查情况看,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加油站管理制度较为健全,操作规程规范,硬件设施较好;社会加油站中部分站点由于建设年代较久,设施设备落后老化,防火距离不满足现有规范要求,存在较大消防安全隐患。特别是一些家庭式经营站点,未办理任何审批手续,未取得相关证件即开始无证经营,安全条件不具备,给周边居民及建筑设施造成严重威胁。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部分站点设置过于密集,增加安全隐患
为了适应当地经济的发展,各地道路建设及城市规划需与之相协调,因而在新的道路区域会新建一定规模的加油站,而在此之前建成的个体经营站点却未曾搬迁,导致部分加油站点相互间距不足100m,笔者在检查中就发现某个镇在不足3km的街道两侧设置了4家加油站点,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2.2 部分站点未经消防机构审核、验收
《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106号)第十四条对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规定如下:建设单位应当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设计审核,并在建设工程竣工后向出具消防设计审核意见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验收。而现实中,一些小型加油站由于历史原因或经营户法律意识淡薄均未通过消防机构审核、验收,未按照《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进行审批建站,因而存在站点设置不合理、站内布局不符合要求、防火距离不足等先天安全隐患。
2.3 部分站点防火距离不符合规范要求
一些加油站虽然证件齐全,手续完整,刚建站时与附近建筑、道路等防火距离均符合规范要求,但随着城市规模的发展,新建道路不断增多,这些已设置站点与周围新建建筑、新增道路的防火距离已不再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带来新的安全隐患。
2.4 部分站点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
一些个体经营户由于受自身教育所限,安全意识淡薄,不了解也从未制定任何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甚至对未经专门培训的人员就安排上岗,无论老板还是加油工都不了解自己所在站点的火灾危险性,更不能及时发现和整改火灾隐患。某些加油站虽然制定了相关安全管理制度,但显然不符合本站点实际,只流于形式,不具操作性,更落实不下去,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
2.5 各类明火源难以控制
《消防法》第二十一条中明确规定: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因施工等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然汽车加油站多建在道路两侧,过往车辆频繁,周围环境复杂,各类客观点火源仍然存在。
3 降低加油站火灾危险性的建议措施
3.1 科学选址,严格消防审核、验收
当地政府部门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加油站的建设,预留出一定的土地供以后城市发展需要再建加油站使用。在站点选址阶段,应结合当地的城市发展现状,进行科学研究、反复论证。加油站的站址选择,应符合城镇规划、环境保护和防火安全的要求,并应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在城市建成区内不应建一级加油站,城市建成区内的加油站,宜靠近城市道路,不宜选在城市干道的交叉路口附近。国土、商务、工商、安监、消防等部门在进行项目许可、审批时应严格执行《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及其他相关法律规范,建议将消防部门的审核、验收结果作为其他各类许可的前置条件,强制性执行,实行一票否决。
3.2 加强监督,及时消除后天患
火灾隐患是依附于时间、空间而存在,不同时期它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要求执法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对加油站的动态管理,要在不同时间段对不同站点、站点内不同区域实施针对性检查。对于这种问题的解决办法,《消防法》中有明确规定:第二十二条第二款已经设置的生产、储存、装卸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不再符合前款规定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单位限期解决,消除安全隐患。
3.3 强化教育,进一步完善消防管理
通过对众多加油站火灾案例的分析,不难发现事故原因的核心离不开人,即人的思想和人的行为。多数火灾事故的发生是因为负责人在思想上对消防安全不重视,对员工的日常行为管理不严格,缺乏安全教育。为了吸取以前事故教训,加油站内部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规范安全操作规程,完善本站点的消防安全管理。同时加强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及消防安全教育,定期开展灭火演练,让每名员工都能了解本场所的火灾危险性,掌握加油站初起火灾扑救方法和疏散逃生技能,使其具备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3.4 预防明火,全面控制潜在点火源
在加强加油站消防安全管理上,预防明火,控制点火源显得尤为关键。站点营业期间,不得使用电焊、气焊,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动火操作时要备有消防器材,并派专人现场监护。在管理好内部员工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外来人员及车辆的监管,要在站点内醒目位置设置严禁烟火、禁止使用手机等标志,严格落实进入站区严禁吸烟,禁带火源,汽车熄火后加油,摩托车在指定区域加油等制度,严禁站内从事车辆检修、敲击铁器等可能产生火花的作业,防止外来因素造成火灾。
参考文献
“青年”这一年龄阶段是人的一生中最关键而又富有特色的蓬勃成长时期,在这个时期很多人对各种运动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且热切投身到其中去,而学校体育教学就无疑是在这过程中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能很好地培养和形成良好的运动兴趣和习惯为其终身体育打下基础;但这现实情况中由于学校体育的种种环节的未完善而造成了很多的伤害事故;这已成为引起我们的广泛关注又急要解决的问题。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由于新学动作的技术不正确,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等,这时就容易造成运动损伤,有甚者更因为教育者对运动损伤知识了解较少;警惕性不够,就容易对伤势伤情做出误判,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甚至留下损伤后遗症,既影响了正常教学活动的进行;也对学生身心造成巨大伤害;因此尽量避免损伤的发生或发生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就显得至关重要。现今我国体育教学过程高中生伤害事故时有发生,令人忧心的是类似的情况并没有引起有些相关部门的足够的重视;并且正在呈上升趋势。目前我国由于在体育教学高中生的伤害事故;特点主要是:“涉及面广,集中于小学、中学、高中”在我国,高中生占有很大比例。笔者认为要做好学校体育教学的安全工作保证这一过程的顺利完成就要从以下的几方面着力改善。
对于我们处在教学一线的体育教师,是决不可以在外看热闹的,理应在宣传发动的第一线,进行安全教育的宣传,营造好的体育气氛,潜移默化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防止一系列伤害事故的发生。
充分利用体育安全防范措施体系,以及自我保护急救全校性知识竞赛,学校既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拓宽知识面,又可以促进学生积极进取的劲头,同时加强纪律观念,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
让学生撰写体育安全教育方面的文章和参加安全教育的演讲比赛,旨在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掌握这方面的知识,起到体育安全教育宣传员的渠道作用。
在课余时间,利用广播这一感官强烈的宣传工具,有计划、有针对性、季节性地进行发动安全教育的宣传。
这样可以协助体育教师抓好本职工作,扩大学生知识面,建立良好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自觉性及协作精神,减少体育伤害事故的产生。
学生与体育教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教育,以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的;认真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开展体育教学。同时体育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爱岗敬业,切忌课中擅自离开教学区。
体育教师课前应对场地、器材进行细致检查,排除安全事故的隐患。体育器材的质量问题、场地安排,体育教师课前要进行协调,以健康第一,安全至上的宗旨开展教学。
在安排准备活动的内容时,要根据教学内容而定,要有一般性的准备活动,也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专项准备活动,对运动中负担较大和易伤的部位,要特别注意做好准备活动。
科学组织教学,体育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充分估计哪些动作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做到心中有数,有相应的预防措施。
科学地有步骤地组织教学。合理的组织教学、训练和比赛在教学与训练中,一定要遵循教学与训练原则。认真钻研教材的重要与难点,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素质、训练水平、生理、心理等特征。
体育运动的复杂性、竞技性和社会性对学生心理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有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类型的恐惧[4]。如跳箱、双杠、单杠等器械学生看到就怕。同时学生的心理状态也与安全事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如心情不好,情绪低落或急躁、缺乏锻炼的积极性或急于求成、胆怯忧郁等,因此体育教师要善于观察、做好宣传工作,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求学生上课穿运动服,身上不能带有锋利硬物,上课要听从指挥,遵守纪律,严禁学生嬉戏,任性蛮干,动作粗野,违反运动规则的行为。
关键词:学生宿舍 安全教育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145
当今,随着学院办学规模的扩大,生源地已经扩展到全国30个省,住校生近5000人,宿舍楼13栋,宿舍的安全与稳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对学院发展有着极大的保障和推动作用。学生宿舍安全主要涉及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防盗防骗、心理健康、突发伤害等。学生宿舍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广大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经过不断地创新管理模式、改善服务内容,以满足新形势下学生宿舍安全管理的需要。
1 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
目前,大学生绝大部分都是90后独生子女,他们平均智商高、好奇心强、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他们自我个性突出,但缺乏团队意识;他们具备网络时代广阔的视野,信息和知识丰富,但缺少人际交流不善于为人处事。学生宿舍安全管理也因此面临着新的情况和问题。
1.1 学生自身的条件发生变化
学生生活条件相对过去有明显改善,学院学生宿舍4人住一间,内有卫生间、淋浴房,学生在宿舍除备有简单的日常用品外,又增添了空调、电热毯等家用电器;还有电脑、手机、银行卡等贵重物品。这些都可能成为消防安全隐患和盗窃作案的目标,使得宿舍安全管理工作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扩展。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个性强,但缺少生活磨练,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弱,遇到小事情也会有强力的情绪反应,甚至可能行为失控。同时,家庭过度宠爱,有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做事只考虑自己不考虑他人。他们反感周边的不道德和违纪行为,而又不希望自己的日常行为受任何约束。社会公德和守规认知的双重标准使他们的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遵章守纪与实际行为出现脱节。因此,他们对在公寓内使用违规电器、深夜吵闹、损坏公物,甚至侵占偷窃他人财物等诸多行为不以为然,个别学生之间只是因为生活习惯不同或性格不合,就产生口角甚至导致打架。
1.2 缺乏安全防范意识
学生的消防意识不强,私拉乱接电线、在床铺上吸烟并乱扔烟蒂、购买变压插座使用大功率电器等违规行为,增加了宿舍消防安全隐患。另外,学生防盗防骗意识也弱,贵重物品随意摆放,门窗关闭不严,有些学生为图方便甚至直接就将钥匙插在门上,私自留宿校外人员等,使得盗窃案件时有发生。
1.3 宿舍管理不到位
宿舍无门禁,阳台未安装防攀爬护栏,管理部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管理员门厅把关不严,外来闲杂人员混入学生宿舍,也导致诈骗和失窃案件多发,特别是笔记本电脑失窃案件增加,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1.4 消防与防盗之间的矛盾
消防通道门按消防要求始终保持畅通,但为防止盗窃,又必须采取加装防盗窗与锁门等措施。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封闭的阳台、走廊和上锁的消防通道门直接影响被困学生的及时疏散,极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2 学生宿舍安全管理的对策
要真正实现学生宿舍的长治久安,创建文明宿舍,需要在“重实效、见成效、求长效”上下功夫,做到人防到位,物防提升,技防有力,协防全面,切实预防、控制和降低各类安全事故和隐患的发生率,将安全管理由传统的事后追踪转变为事前预防控制。
2.1 完善制度,落实责任
学生公寓安全管理要走规范化和专业化的道路,首先要完善宿舍安全制度,建立学生公寓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安全工作分工负责制、安全工作部门联络制、安全信息报告和疫情报告等制度,并制订处置各种学生宿舍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由保卫处制定《宿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后勤处制定《后勤学生宿舍管理中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保卫处全面负责学生宿舍的安全管理工作,后勤处学生宿舍管理中心是宿舍安全工作的直接负责部门,宿舍管理员是每栋宿舍楼的安全责任人。学院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坚持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持实行考核奖惩目标管理制度,坚持逐级签订责任书,推进一岗双责安全管理制度,创造安全保卫工作群防群治的新局面,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到人。
2.2 加强人防,提高技防
根据教育行政部门关于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要求,采取科学的对策,注重以人为本,加强宿舍安全管理,做到肯用人、花力气、投经费建立宿舍安全管理系统。定期组织宿舍管理员进行应急演练,投入经费建立宿舍视频监控系统,安装限量用电控制器,启用宿舍智能限电管理系统,完成宿舍消防设施设备更新等。做到严密的人防和高新的技防相结合,做到职能清晰、责任共担、防患未然。
2.3 抓安全教育,强安全意识
针对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弱、安全防范知识缺的实际情况,保卫处通过校园网以及宣传橱窗、展板、横幅等宣传工具,在师生中广泛普及安全常识;同时,将安全教育前置于新生入校之际,保卫处专门编写《大学生安全手册》发到新生手中,并组织学习、考核。后勤处与每位住宿生签订《公寓住宿协议书》。保卫处定期开设安全讲座,组织义务消防队员、宿舍管理员、辅导员、保安队员、师生代表开展消防演练,使相关人员做到“四懂四会”。针对校园内出现治安事件的具体情况,保卫处联合后勤处,在各宿舍公共部位及时张贴警情通报。在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中,通过多种学习形式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4 营造良好宿舍文化氛围
宿舍文化体现学生的价值追求,以学生掌握知识、培养个性、陶冶情操和发展能力为中心,是由学院和学生共同建立、长期形成的氛围和影响力;是校园文化的折射、家庭文化的延伸、社会文化的缩影。学院努力探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新路子,组织编写了《学生素质教育大纲》,并在校园网上开通了“素质育化信息平台”,把学生的德育量化考核与评优、奖学金及推荐就业相挂钩。在学生素质教育的平台上,以学生党员宿舍为榜样,结合文明宿舍评比,将宿舍评优整体成绩、精神面貌列入其中,调动学生创建文明宿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院十分重视软环境建设,通过各种校园文化传播载体和传播渠道,营造团结和谐、奋发进取的宿舍文化氛围。具体来说,一是开展以宿舍为单位的文体活动,譬如宿舍文化艺术节、文体比赛等活动,使学生保持心态稳定,并具有强烈的集体意识和归属感,从而形成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学院心理健康中心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在学生中形成和谐共处、互相信任、互相关心的良好风尚,提升了宿舍人际关系。
2.5 加强安全管理队伍建设
2.5.1 建立责任心强的辅导员队伍
加强辅导员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使辅导员树立学院安全稳定高于一切的观念,并对辅导员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与演练。要求辅导员每日进宿舍了解情况,每日安排两名辅导员值晚班。每年新生入学,保卫处、学工处共同组织辅导员主讲安全知识教育,参与新生消防演练。
2.5.2 建立高素质的宿舍安全管理队伍
保卫处利用寒暑假对管理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消防灭火和疏散演练;定期将公安的警情提取重点,有针对性地告知管理员,做好宿舍安全防范工作。后勤处要求宿舍管理员做好一是每晚宿舍点名工作,将夜不归宿学生名单每日统计汇总抄送到学工处,学工处负责核实与查处工作。二是宿舍消防检查工作,每日消防设施巡查登记,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登记并上报维修;每周填写《消火栓、灭火器检查记录卡》,确保消火栓、灭火器长时间保持良好状态。
2.5.3 建设好学院保安队伍
学院全面聘用了保安公司整建制的保安队,负责校区的治安巡逻、门岗值勤等工作。学院重视落实了保安经费并添置巡逻电瓶车等设备加强巡视,及时出警,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保安队员每天夜间对所有建筑场所的安全、消防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并登记《保安巡查记录》,每日在校园网进行通报,督促有关部门进行整改并反馈整改情况。利用假期对保安队伍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消防灭火和疏散演练。定期将公安的警情提取重点,有针对性地告知保安队员,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2.6 鼓励学生参与,发挥学生骨干作用
学院安全稳定工作的长期实践表明,完善的制度是靠人自觉地去执行,科学的管理手段靠人去运用,学生宿舍安全稳定工作目标的实现也同样要靠学生去努力。一是加强学生主体的安全教育。学院利用新生军训、学期开学动员、季节转换等时机,大力开展法律法规、校纪校规教育,适时举办安全知识讲座,提高学生保护自身人身及财产安全的能力。二是利用合同明确安全责任。大学生从年龄上讲应该自立,从法律的角度看应该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学院与学生签订安全合同或协议,明确学生、家庭及学校的相关责任,以此督促学生自尊自爱,自重自立,强化安全意识,增强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安全工作与自己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三是发挥学生骨干的桥梁、纽带作用,建立一个群策群防的安全稳定工作网络体系。学院成立了学生安全委员和学生宿舍信息员队伍。他们平时做好安全宣传工作和安全信息反馈工作;宿舍发生突发事件时,是协助宿舍管理员、保卫干部、值班辅导员处理问题的生力军;举办大型活动和新生入学报到时又是一支维护现场秩序的有生力量。学院团委牵头成立了学生伙食管理委员会、社团管理委员会等学生管理组织,作为桥梁把大多学生的需求和意见及时反映到学校,并做好对敏感问题和矛盾焦点的解释和说服工作,做到信息畅通,沟通有效。
3 学生宿舍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
根据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宿舍安全管理特征,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学院的长远规划和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整体战略,积极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创新服务手段和发展思路,提出和构建文明、生态、安全、优质的现代高校宿舍安全管理与服务体系。
3.1 宿舍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学院在安全保卫工作上一贯坚持在和谐中平安,在服务中防范的理念,落实管理就是服务的指导思想。宿舍安全管理涉及后勤处、网络中心、学工处、保卫处、团委等不同部门,各部门在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思想基础上,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使优质后勤服务进宿舍;使良好校园文化进宿舍;使安全畅通的校园网络进宿舍;使缜密细致的安全管理进宿舍。通过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建立了一套系统、科学的管理体系,形成了良好宿舍服务管理网络,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宿舍安全管理水平的目的。
3.2 大力推进技防升级,力争突破传统难题
学院改造了现有的宿舍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宿舍公共走廊全覆盖,并即将把学院整体视频监控系统升级为集视频监控、消防、门禁、周界报警等子系统互联、互通、互动的5C安防综合管理平台,构建一个先进、有效、集成度高的新一代治安防控体系,实现校园安全防范管理现代化。
4 结语
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互相配合、协调,以形成工作合力;需要有制度和人财物等方面的保障;更需要有学院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及全体师生的积极参与。只有通过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学生宿舍管理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才能推动宿舍安全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营造良好的、安全的学习生活场所,构建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乔学光.将素质教育贯穿于育人全过程[J].中国高等教育,2007,(18):26-28.
[2]张再丽.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10):38-39.
【关键词】 小学 安全管理
校园事故不可避免,但可控制:学生好动,学校范围宽广,不可能永远在教师的视野控制之下,学校的伤害事故是不可避免的,但又是可以防范的,只要领导重视,工作到位,可以把事故发生率降下来。如何做好学校安全管理工作,预防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提几点建议:
1 提高认识,形成共识
学校始终把学校安全工作放在突出位置,高度重视,时时处处把安全记在脑中,挂在嘴上,抓在手里。从校长到班主任都成为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事关安全工作,拒绝一切理由。要在学校范围内提出了一种“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的理念,目的是让广大教师明白安全工作不是在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不是一阵风式的阶段性的工作、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关乎我们自己生存、生命的生死攸关大事,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唯一前提。总校上下真真正正地形成了“校园无小事,责任重于山”的共识。
2 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学校成立了以总校长任组长,各中小学校长为成员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办公室”,设立保卫处,每处职能部门都有专人负责。建立了校长负总责,分管人员具体负责,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安全工作人人有责的安全工作总机制。
建立并完善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学校与班主任、舍务、后勤、课任、分校点、家长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同时学校把安全工作列入教师考核内容。进一步明确了“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管理原则,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格局。对造成较大安全事故的,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3 加强管理、确保安全
学校安全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学校管理。校园安全工作应纳入学校目标管理范畴,制订目标管理细则,建立覆盖所有工作环节的安全责任体系。要建立健全学校内部安全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制订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建立健全校内安全防范机制。认真组织检查门卫、值班、巡逻等内部安全管理工作制度的落实情况,加强校园安全事故易发多发环节的管理。制度不严,管理不善,是导致学校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现在学校都有门卫,但是否有严格的制度,是否真正发挥了其作用?……学校应在以下方面建立健全安全制度:除了门卫制度外,学校还应建立教师值勤制度,食堂卫生制度(以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宿舍管理制度,课外活动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等等。我曾看过一个记录片,英吉利海峡隧道的火灾预案几百个,半个屋子应对程序,工作做到这个份上,我想当突发事件来临的时候才会把损失减少到最小。我们现在都很重视制度的建设,有的学校全面到都装订成册了,但在应急预案的制订上还存在缺陷。预案,其实质就是未雨绸缪,有备无患。预案就是告诉我们,当突发事件来临时,我们知道应该怎么做?做什么?什么时间做?用什么资源做?
4 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在安全工作中,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很多不好的事情,在很多时候,如果我们提前快了半拍,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一些季节性、规律性的灾害、事故我们能够提前预防,化危险于无形。冬季来临,提前做好防冻、防滑、防狂风暴雪工作;夏天将至,就要着手布置防汛、防雷电工作。观看天气预报,成为每位教师每天的必修科目,甚至很多教师都自觉订购了手机短信天气预报,为的是随时随地了解天气变化情况。所以即使遭遇较为恶劣的天气,我们也能够从容妥善地安排学生的上下学,集体活动和日常生活。避免很多看起来似乎是不期而至的天灾人祸。
5 加强校舍安全及交通管理
凤城市属于县级市,地处辽宁东部山区,农业经济比较发达。全市下辖21个乡镇区,201个行政村。全市总面积5477平方千米,总人口58.8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40.98万人,耕地总面积93万亩,人均耕地2.27亩,可机耕面积90万亩。全市农业机具3.6万台,农业机械总动力67.8万千瓦, 其中实行牌照管理的各类拖拉机、联合收割机6986台,有驾驶证6000本。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带动下,凤城市农业机械化处于大发展时期,如何做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尤为重要。
1 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完善制度,层层落实责任
农经局领导班子对安全生产工作非常重视,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根据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完善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制定《安全生产应急处理预案》,进一步完善了岗位责任制度和操作规程,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丹东市农机监理所与凤城市农机监理所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市农机监理所与各乡镇农机站签订农机安全工作目标责任状,各农机站与各村民委员会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状,各村民委员会与各农机户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状,总计签订4000份。
2 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氛围,提高农机安全生产意识
开展农机安全教育活动,每年至少30次。一是利用安全生产月、打非治违、百日安全生产大检查等活动,利用电视、报刊、电子大屏幕、宣传画、宣传单、宣传横幅和标语等载体,大力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宣传创建“平安农机”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二是利用年检驾驶员较集中,由各镇举办安全教育例会,重点对农机法规和农机事故案例进行讲解,让驾驶员和营机户提高安全意识,全年举办安全教育例会23次。三是特殊时期专门召开座谈会进行安全教育。例如,针对秋季联合收割机作业事故多的现实,专门举办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座谈会,效果比较好,今年没有接到联合收割机的事故报告。四是走进学校进行宣传。例如春季到草河中心小学进行农机和交通安全知识讲课。五是到集市,到有铁路道口的村屯宣传,发放宣传资料2000份,悬挂条幅25处。六是在办公场所,路上田间进行宣传,针对我市农机事故特点,我市借助《凤城农业简报》这块阵地,出版了两期4版农机安全知识。在驾驶员来办理牌证时,或在路间遇到驾驶员,进行发放宣传单,面对面的进行教育。
3 加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3.1 加强作业场所的安全检查,清理“黑车非驾”排除事故隐患。我所组织监理人员深入乡村道路和田间地头,深入营机户家中做督促工作,在作业区域上检查车辆,有时起早贪黑、节假日不休息。每年,检查机车约1500台次, 排查事故隐患约80台次,清理黑车约20余台,督促考证约20人。
3.2 加强源头管理,努力提高检验率、持证率、注册登记率
采取争取农机总站的支持,给直补农机挂牌登记;与拖拉机销售单位联系,建立代办点;坚持路检路查,督促机手办牌办证。加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检验工作。购置一台农机检测车,使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检验工作更加规范和科学,农机技术状态得到可靠保证。规范拖拉机交强险工作,积极主动联系保险公司为拖拉机投保交强险。对边远地区作业的农机检验到地头、场院。
3.3 开展农机实地检验工作
据统计,我市有插秧机、铡草机、机动脱粒机、饲料粉碎机和动力植保机械2万余台,每年都因为机械安全设施不全,安全操作使用不当发生多起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为改变这一现状,监理所申请财政专项资金为上述农机进行免费实地检验,在检验的同时,宣传农机法律法规,进行面对面的安全教育,排查事故隐患,使农机事故发生率明显降低。
4 配合交警做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