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美术课程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2-0198-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2.129
初中美术课是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是对初中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主渠道,为促进初中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初中美术教学的有效教学手段之一,在日常教学中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赞同和好评,通过小组合作可以让初中生养成正确的美术观念,提高对美术的重视程度,促进初中生养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最终形成终身学习意识。但是,很多初中美术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误区,造成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困难重重。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初中美术教学经验,通过分析初中美术教学应用小组合作存在的误区,进而探讨如何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效率。
一、初中美术教学应用小组合作存在的误区
(一)不注重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质量
许多初中美术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透彻,错误地认为要尽可能多的应用小组合作,以促进课堂教学氛围的提升,却并没有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缺乏质量。只有数量而没有质量的初中美术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并没有实际的意义。初中美术教师设计的小组合作有时候具有随意性的特点,根据教师的个人意愿设置,造成初中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还有一些美术教师课堂教学节奏过快,初中生还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美术教师就已经开始进行总结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和启发,从而对美术课堂失去兴趣,给人一种浪费时间的感觉。
(二)美术教师课堂参与度低
在日常教学中,许多初中美术教师课堂参与度低,完全让初中生在小组中学习,缺乏必要的监督和指导,造成小组合作效率偏低。而且,美术教师给小组布置的任务过于复杂,与初中生的实际水平不相符,初中生的美术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同时,在小组合作中还存在一种现象,那就是小组中只有上等生在忙碌,其他水平的学生大多处于观望的地位;爱发言的学生得到锻炼,不爱发言的学生得不到锻炼。美术教师只关注上等生的成长情况,对于下等生的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下来就形成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美术教师如果不具备正确的教学观念,那么美术课堂很难具有实效性。
(三)对初中生的小组分工不明确
在一些初中美术课堂上,美术教师对初中生的了解不充分,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也没有根据初中生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进行合理调配,结果使小组合作效率低,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美术教师没有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造成小组内的初中生能力发展不均衡。初中美术教师过分注重课堂分组效果,而忽视了对小组分工的指导,使美术教师布置的任务不能及时有效的完成。很多学习小组没有进行及时的人员调换,往往是为了合作而合作,使小组合作华而不实。同时,美术教师对于小组的评价不科学,缺乏必要的激励措施,不能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
二、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正确认识小组合作学习,体现小组合作的优势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之一,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初中生进行积极的交流和互动,积极引导初中生进行小组合作,使小组合作发挥作用,体现小组合作的优势。比如在讲向日葵时,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初中生体验不同的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让初中生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建立美术、音乐、文学间的联系,实行跨学科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我把初中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给学生欣赏凡・高的《向日葵》作品,让他们在欣赏之后进行小组讨论:“凡・高在用笔、用色等方面都很有特点。他为什么要这样用呢?”经过讨论可知:色彩作为绘画表现的手段对人的视觉情感会产生刺激作用。向日葵用响亮的黄色和奔放有力的笔触,把绚丽的色泽、饱满的轮廓描绘得淋漓尽致。从画中我们会强烈感受到凡・高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二)美术教师要坚持指导和评价
在初中生进行小组合作时,美术教师要给予合理的指导和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保持高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的自信心,经常性地参与到初中生的合作学习中,给他们提供帮助,形成一种师生互动的合作范围。传统的初中美术课堂评价较为单一,教师通常应用“你们小组表现很好”“你们小组不错”等话语进行评价,无法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初中生对美术课堂失去兴趣。在学生小组合作结束后,美术教师还要给予初中生合理的评价,关注个体差异,促进共同提高。比如为了锻炼初中生的审美能力,我在美术课堂创设了生活化的小组合作情境,并用电子课件展示了几组材质不同的餐具,包括不锈钢、塑料、再生纸、陶等。假设每个小组的初中生是不同公司的采购员,说出自己公司会采购哪种材质的餐具并说出理由。然后,我引导初中生谈一谈购买生活用品时应如何进行选择,告诉初中生设计艺术是为生活创造的艺术,要不断提高对设计艺术的认识。
(三)合理分组,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
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初中美术课要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要根据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合理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初中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互助能力。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初中美术教师必须为每个小组进行合理分工,让每个学生都全身心地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并且发挥主动作用。在小组中选出组长、副组长、记录员等职位,确保小组合作正常运行。教师还要定期为小组进行人员调换,使每个小组都具有活力和动力。每个初中生都希望得到美术教师的评价和赞美,因此,我在日常教学中会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鼓励,最终使小组成员实现优势互补。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美术课堂的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经过初中美术教师不懈的努力和探究,美术课堂教学才会逐渐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摘 要:初中美术教学是一门多元的、涉及面较广的学科,初中美术教师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应积极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探索初中美术的有效教学方式,实现初中美术教学模式的创新。因此,文章探讨如何进行美术教学模式创新方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决策能力与技能水平。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教学模式;模式创新
一、初中美术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有效的初中美术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对于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课标下进行初中美术教学模式创新,不仅可以充分调动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初中美术教学质量,还能帮助初中生提高审美意识,培养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进而促进初中生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在新课标下进行初中美术教学模式创新势在必行。
二、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初中美术教育观念不符合现实生活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初中美术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美术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致使美术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脱离。而且,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许多初中美术教师过度强调自己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采用“灌输式”“注入式”的教学方式,传授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未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美术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没有引导学生从美术角度观察生活,运用美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和解释生活现象。
(二)初中美术教学内容脱离现实生活
美术教材是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但是,由于初中美术教材不科学,使得美术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脱离,进而影响了初中美术教学的效果。与其他学科相比,美术教学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在进行绘画创作时,学生需要新鲜的素材和灵感,然而,初中美术教材只提供一些固定的美术图片,未能像实物那样给学生以全方位、立体的视觉效果,从而限制了学生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初中美术教师让学生画一幅杭州西湖的风景画,但是,美术教材中没有杭州西湖的样本,而且,很多学生没有去过杭州西湖,不了解杭州西湖的具体特征,因而不能很好地完成绘画作业。
(三)初中美术教学方法不合理
由于受到中考压力的影响,初中美术教学并不受重视,而且,在教学活动中,许多美术教学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局限于教材之中,从而导致美术教学质量较差。同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许多美术教师只注重传授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忽视了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审美意识,致使学生的审美能力较低,进而大大降低了美术教学的效果。
三、初中美术教学模式创新对策
(一)使用“导学案”
“导学案”是新课程改革下的产物,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编制、师生共同完善的学习方案,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地开展学习探究活动,提高学习效率。相较于传统教案而言,“导学案”具有更强的教学引导作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引入“导学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初中生以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投入初中美术学习中。在“导学案”的编写过程中,初中美术教师应积极备课,在充分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教师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试验活动,共同撰写“导学案”初稿。初中美术教师可在教学活动开始前一天将“导学案”发放给学生,参考学生意见后进一步完善“导学案”,并据此开展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在课程结束后,初中美术教师还应积极反思教学过程,总结“导学案”的优势与不足,做好记录,为之后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二)树立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现实生活是美术的来源和基础,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生活化的教育理念,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以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美术能力。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初中美术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Y合学生的内在需求,合理设计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目标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初中美术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简单的美术知识、美术技能,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从美术的角度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初中美术教师可以适当地展示一些与生活有关的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多元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在教学过程中,初中美术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创建活跃的课堂教学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色彩特征时,初中美术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清洁工的工作服大部分是黄色的?用黄色的原因是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提高教学效率。
(三)以发展为目的,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科学评估。
当前初中美术教学任务要求教师既通过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要求对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美术学习能力、美术学习态度和审美鉴赏能力的发展等各方面给予正确评价。具体来说,要求初中美术教师多用肯定、赞赏、鼓励的方式评价学生美术作品,多挖掘学生作品中的美好.对学生在创造中出现的进步和创意进行公开表扬。对于学生美术作品创作中表现不佳的地方,教师应在单独沟通的过程中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在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科学地帮助学生纠正不足,找准下次努力的方向。
四、小结
美术教学不仅需要传授学生基础的美术知识和美术技巧,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初中美术教师应该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萍.初中美术教学模式创新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3(6).
关键词: 初中美术 课堂作用 对策
新课标要求初中美术教学积极发挥教师的作用,形成更加统一的课堂教学环境。因此,针对中学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需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摆脱早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为中学生创造更加优越的学习平台。
一、初中美术教学现状
美术是文化知识学习不可缺少的内容,学习美术具有多方面的文化价值。受到课程知识体系的影响,初中生对美术课学习缺少兴趣,造成思想认知及学习实践方面的问题。从初中教学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必须回顾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才能为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指导意见。
1.观念不足。
当前,初中学校把教学重点放在语、数、外等重点课程教学中,对美术课程教学缺少足够的思想重视,这种落后的思想观念必然误导教学活动。例如,教师作为美术课程教学的组织者,其对美术课教学不予重视;无法引入先进的课程教学理念,为学生打造高效课堂;影响实际教学活动的执行流程,影响学生参与美术课堂的学习兴趣。
2.实践不足。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触美术知识的主要平台,教学实践依旧存在不同的认知误区,这与教师选择的教学题材、教学方法等存在密切关系。在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下,教师授课主要采用“讲解为主,问答为辅”的方式,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倾听教师。一方面,教师占据课堂主体地位,大部分时间用于教师讲解、描述,另一方面,学生并没有过多机会与教师互相交流,教学主体地位缺失,不利于教学水平提升。
3.专业不足。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还有一些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如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必须通过课程改革,促进美术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公民。
二、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引导中的作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一切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教师个人表现对课堂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新时期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要求学生尊重教师在课堂中的协调作用,努力发挥教师对课堂活动的主导功能。笔者认为,教师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作用具有多样性,主要表现包括:
1.宣传作用。
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执行者,可以通过课堂讲解美术知识的形式,向中学生介绍、宣传美术课程,使其对课堂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课堂是学生接触文化知识的主要平台,宣传美术是弘扬中国传统艺术的方法,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2.思想作用。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文化行为。“艺术思想”是当代学生缺乏的人文情操,转变课程学习思想是初中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教师在美术课堂中具有“思想标杆”的作用,利用个人对美术课程的认识、分析,把课程知识精华传授给学生,从思想上引导学生感受美术的艺术氛围,进而增强学生的艺术意识。
3.教学作用。
美术课程更多地让学生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从而向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教学是教师课堂作用的核心表现,也是重点工作,可从多个方面为学生提供美术学习方面的帮助。一方面,教师要根据美术教材设计课堂教案,编写相关授课流程,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在课后提供专业辅导,带领学生深入理解美术教材,巩固所学新旧知识。
4.改革作用。
艺术改革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提供了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教师根据个人长期研究的课程对象,把先进的美术理论知识用于课堂,让学生体会到美术对艺术领域的重要性,改变过去对美术产生的不正确看法。例如,将新课标执行于美术课堂,教师起到了教学改革的带头作用,创造了更加新型的课堂模式。
5.主导作用。
尊重和保护人的主体性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美术教学课堂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教学活动围绕学生开展。教师是美术课的引导者,通过教师教学可以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引导其学习更多美术知识。例如,课堂对美术学习内容和方式的选择,必然注重学生个性的影响,美术课程是最尊重学生个性的课程之一,这些都依赖于教师课堂主导作用的发挥。
三、发挥教师课堂引导作用的综合对策
新课标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但是,对照新课标提出的新要求,可以发现初中美术课教学面临一些问题,“教学误区”现象普遍存在而影响教学质量。
1.创造机会。
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规律,多给予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互动教学”是美术课堂急需倡导的一种方式,搭建平台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美术课程知识形成共同认识,这将有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此外,当学生对美术知识存在疑惑时,教师要提供表达机会,让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提问、敢于交流”,这些都是活跃课堂氛围的可行性方法。
2.创设情境。
教师要积极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从备课环节开始,教师应考虑课堂情境要求,设计符合中学生心理的教学流程。
4.注重考评。
初中生美术知识考评依旧是“分数”标准,按照考试成绩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考试分数固然是美术课程评价的核心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为了考试而学习”,这与教育考核要求是相违背的。未来我国教育体制逐步走向开放性,美术教学活动应当坚持考评制度的多样性,通过学生日常学习状况的综合考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硬性指标考核产生的误导作用。
近年来,教育部门为了强化初中美术课教学活动,积极颁布了新课程标准作为教学准则,为教师提供了更加标准化的教学指导。美术是现代艺术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从小培养美术知识对中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任何一门学科教育必须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才能获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高青友.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美术教学激趣艺术[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10).
[2]别耿飞.中学美术课堂示范教学的利弊与思考[J].学理论,2012(06).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美术;质量提升
在初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培养应该以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的引入先到教学思想,同时教师还应该正确的认识美术教学的重要性,有意识的通过美术教学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这也是新课标对现代初中美术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因此,现代初中美术教学需要积极的进行探索和改进,这样才能够使得初中美术教学质量得以提升,真正满足现代新课标的要求。
一、师生角色互换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应积极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师生角色互换,打造初中美术“生本课堂”。“生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辅助学生开展学习探究活动。“生本课堂”能充分发挥初中生的学习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现以广东版初中美术教材中的《灯与光》一课为例,指出如何更好地实现师生角色互换,打造“生本课堂”。初中美术教师在导入阶段可采用音乐导入的方式,播放名曲《二泉映月》和《月光曲》,并组织学生围绕自身感受进行交流,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美术教师在备课阶段应积极搜罗各种充满灯光美感的照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展示这些资料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习注意力。教师还可以展示优秀的美术作品,与学生共同探讨并总结美术作品中关于灯与光的处理手法,为学生进行优秀作品创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优化美术课堂教学艺术
初中美术教育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师要改变并打破原有僵化呆滞的教学模式,敢于跳出常规教学模式,扬弃落后的教学观念,如学科本位及知识本位思想。造成美术教育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绘画为中心、以技能为中心的普遍认同观点,以至于美术课被称之为图画(绘画)课,任课教师称之为图画(绘画)教师。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强调教育观念的改革,例如初一美术课程安排第一节课的内容是《美术的世界》,在新的教学理念引导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书中所列图片进行赏析教学时,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穿插美术史的讲解,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生动逼真的讲解,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立体地、动态地、连续地、全面的表示方法反映美术教学的特性,它通过利用现代媒体的形、声、色并茂,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富于变化的优越性,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多媒体教育中,运用课件教学不失为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赏析中体会到艺术的美感,新课标下的美术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强调美术课程与社会的结合,以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人文精神。通过多角度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逐渐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使学生热爱美术,热爱生活。
三、紧密联系生活教学
美术的主要素材来自于生活,可以说生活是美术的创作源泉,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需要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学科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美术课堂中,真正做到生活与教材有机结合,提高学生投入美术学习的程度。例如,在学习《生机蓬勃的春日景象》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春天的景象,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带着画板去郊外进行绘画。在清晰观察春日景象时,分别教会学生从多个角度来观察春天的颜色,真正做到教学内容与春天的色彩紧密联系,开拓学生的想象思维,进而活跃课堂氛围,让美术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做到教学与生活相联系。
四、重视专业知识教育与情感教育的结合
初中美术教育以审美教育为主,这是教育界早已肯定的教学方向。教师在对初中生进行美术教学时,除在课堂上讲解专业的美术知识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这包括学生的爱国情操、思想道德品质、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等,在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也是新课标所要求的。
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的质量的提升需要教师在传统的教学基础上及时的调整教学的思想,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情况决定具体的教学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取得真正的进步。所以,现代初中美术教学必须要积极的进行探索和突破,这样才能够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找到现代初中美术教学的新的出路。
参考文献:
一、拓宽学生的视野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美术教学中积极开发学生头脑中的潜力,鼓励他们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是极为重要的。合理的联想与想象是有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开展合理的联想与想象,并将它合理运用到绘画的形象造型技法、语言或主题情节的创作上。根据上文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大多数美术课堂教学模式仍然存在着诸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死板、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等诸多问题。教师要从教学统筹安排上以及教学侧重点上进行改革与调整,教学内容上需要鼓励学生实现美术创作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合以实现中国美术教学的创新;教学方法上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
二、用新课程理念教学
新课程理念指出了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途径是走科学与艺术结合之路。通过开展融思想性、艺术性和科学性为一体的初中美术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课程建设,构建具有校园文化特色的初中美术教学模式,以及使教学模式发挥效力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在我国《普通初中美术课程标准》中也强调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美术实践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发展动手能力和开发潜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应重视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由于行业和领域的不同,对创新的要求不一样,对创新型人才的关注点也不一样。笔者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不仅重视学生的美术素养的培养和创新型美术人才的培养,还重视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因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本来就非常密切。本文所谈的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所要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应具有良好的美术素养、独立完整的个性品质、完善的人格、高尚的情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科学素养、科学道德。
三、注重教学的创新性
整合初中美术国家课程和其他相关学科课程资源,开发融思想性、艺术性和科学性为一体的具特色的初中美术课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高学生美术素养和科学素养,以及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在课程内容方面主要分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欣赏、于山古建筑欣赏、欧洲古城堡建筑欣赏、历代建筑欣赏、现代建筑欣赏、建筑平面图和立面图的绘制方法。课程主要分为欣赏、研讨、设计活动、展示交流这几个阶段。通过这些课程内容的学习,旨在使学生将体会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使学生了解教学楼设计怎样体现学校校园文化特色以及现代建筑设计的理念如何运用到实际的建筑设计中,了解部分可利用于教学楼建设的环保、节能建筑材料;通过参与校园规划活动,培养学生爱校情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通过展示交流活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学生们在课后的学习体会中这样说道:“从做这个项目中我们充分地体验到了做什么事情都需要谨慎。其实设计并不是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们需要不断地阅读相关的知识才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但也让我们很开心。”
关键词:高中美术;课堂效率;方法途径;分析
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技巧、学习能力,更会影响到高中生以后的美术素养。所以说,高中美术教学的作用十分重要。本文根据目前高中美术教学的现状,对如何提高教学效率,进行以下几点方法浅谈。
一、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传统意义上的美术教学,美术老师一般都习惯用粉笔在黑板上教学或者是语言表达,但是美术教学本来就是一种形象化的教学,作为高中美术老师,可以把多媒体应用到教学中来进行辅助教学。比如说,上课前,老师要对今天所讲的内容做一个大概的概括和概述。比如,教学过程中一些细节的强调,课后作业的布置,课外知识的衔接,佳作赏析,老师都可以给学生用多媒体来展示。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美术的教学效率。
二、增加课堂师生互动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老师往往都是对学生进行单方向的传输教学,而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这也就导致了在高中美术课堂上,很多学生经常开小差或者搞小动作,出现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作为美术老师,一定要重视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哪怕是一个简单的提问,或者是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看法等,这些都能够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让学生思维跟着老师的步骤走,也就避免了上文提到的学生走神的现象。
三、给学生适当的反馈学习时间
关键词 农村 美术教学 提高 学生 兴趣
初中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治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
一、农村初中美术课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们国家非常重视美术教育,许多学校也取得了不少教学成果。但在广大农村,特别是在我们贫困山区农村,存在不少问题。据《人民日报》载:有关部门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对我省农村小学、初中的部分学生对美术的爱好,认识、理解,以及家庭态度、学校课程开设情况、教师的师资教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总结出的数据是惊人的:从孩子会用笔到幼儿园期间,孩子喜欢画画的占调查人数的99%;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三年级下降到90%;再到五年级下降到70%;到了初中出现严重的分化,对美术有兴趣的只能达到60%。
二、农村初中美术课存在问题的原因
经过调查分析,笔者认为农村初中美术课存在问题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校外因素,家庭误导
在孩子入学前,多数家长以孩子能画画而给予鼓励和夸奖,入学后则以沉重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这就使孩子错误的认为学习成绩是主要的,兴趣爱好是次要的,于是本来的天性被慢慢扼杀。家庭构成社会,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社会环境:画画是玩,学习成绩是重要的。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识事物的关系,只要求孩子文化课成绩好,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强制其学习尚不感兴趣的文化知识,这样就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二)学校内部因素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对于初中学生的美术课教学,学校领导往往带有一种偏见,在前几年应试教育的约束下,他们表面上抓素质教育,但实质上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多注重学生成绩,重智育轻美育的思想和现象还依然存在,他们对美术课的教学得过且过,不关痛痒,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在农村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美术教师,很多学校不开设美术课或者是虚设美术课。现在虽然有很大转变,但许多学校的教育意识没有转变,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没改变,上美术课时,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课堂气氛低沉,讲课呆板,这种消极应付的态度严重地阻碍了美术课的进一步开拓,是使学生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这些都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兴趣培养,更重要的是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农村初中美术课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极不可轻视或歧视美术课,更不能让美术课穿小鞋,美术课应当有合适的地位。那么该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改变内因,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其兴趣,使学校成为美术的摇篮,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术课促进其它各科的综合提高,全面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与提高,为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气质文化素养作贡献。
(一)运用农村特色,培养学生兴趣
我们可以根据农村特色,优化美术课程结构,可以让学生欣赏中国古代的灿烂文化,可以开拓本地丰富的美术资源,利用树根、竹根、草杆等身边的教学材料雕塑小型的工艺美术品,通过一系列饶有趣味的活动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审美能力打破了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二)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审美意识
我们的美术课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也不是为了应付一节课或者认为是简单的哄孩子玩,而是要在学习过程中陶治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不能以太高的准则来评价学生。教师不能有偏科意识和美术是不重要的课堂等意识,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达到美育的目的。
(三)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从兴趣入手,提高创新能力
1.将音乐融入美术教学
音乐是人数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通过音乐欣赏,能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之中的美和十分丰富的情感,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那么,如何将音乐融合到美术教学中呢?
2.将电教手段引入美术课堂
美术是视觉艺术,需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这就必须强化直观教学。传统的教堂方法常常使教学陷于枯燥乏味,如将现代化的电化教学手段引入美术课堂,使教学媒体多样化,就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来参与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实施愉快教学,增强教学效果。这样,既丰富了课堂的教学手段,又面向全体学生,使教学在张弛有致的和谐节奏中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情景。
3.课堂教学要内容适中,层次分明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主要让学生多写生绘画,少临摹,要分层次训练,按高低年级不同的要求进行。低年级的主要进行不同类的物体练习,观察要求低一点。如:七年级的线造型练习,开始应该从简单的造型画起,有的甚至要从简笔开始,不能从难度大的要求学生,那样会使部分学生感到困难而退缩,要循序渐进,逐步加深。通过这重类型的练习,能极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简单的写生训练后可用默写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事物特征的记忆表现,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认真仔细,经常进行这类练习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4.重视辅导环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辅导是教师对每个学生在完成课堂作业过程上的具体指导。辅导在美术课堂教学各环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应根据本节课所授内容,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练习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溶进自己的审美情趣;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给予点拨;对个别作业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启发提示;对好的作业,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并可让该生谈谈其作业的构思、方法等,使其他同学从中得到启发。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美术;合作学习;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2-0096-01
合作学习,又称协作学习,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等为甚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方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墓本手段,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目标,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一、传统的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教师授课过程看,初中美术教师授课过程过于形式化,从开始进行课堂导入,然后是绘画知识与技巧讲解,临摹,最后考核,几乎每节美术课都没有脱离这个模式,致使过程形式化、单一化;从教学观念上看,相当数量的教师缺乏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只是教师按部就班地照教材授课,而不分析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以及接受能力,很少考虑学生如何学、学得好的问题;这种枯燥的单向信息传递很难保证沟通的效率,也难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合作学习的提出及实施的必要性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作为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中,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目前我国合作学习的应用研究主要以具体学科的实验研究为主,而在中学美术教学,特别在初中美术这一非重点学科中的研究与应用很少。
通过合作学习,首先,使学生树立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更为重要的是学会了在合作中获得进步的持续的自我发展方法,从而能在未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通过合作学习的多边互动机构,最大程度地发掘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充分调动了教学体系中的各个资源,使课堂教学在师生密切配合协作的过程中达到最优教学效果。再次,合作学习不仅强化了传统教学中的认知功能,更提升了学生的品质发展,不同特点的学生通过完成共同的任务和目标这一合作过程,其思维、辨识、分析、表达及创造力得到了全面的培养。
三、初中美术课堂合作学习策略
(一)初中美术课堂合作学习的整体设计
1.确定初中美术课堂合作学习的形式。现有关于合作学习形式的研究成果多种多样,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学科和内容。在美术教学中首先要考虑采取什么样的合作学习形式。其主要形式:小组长发言式,推选组员发言式,各抒己见式。经过各个小组学习后,再全班进行交流,形成共识,达成一致,教师作最后总结。2.设计合作学习的目标。学习目标在合作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贯穿于合作学习的全过程,是引导教师设计和开展合作学习的出发点,也是学生合作学习最终目的。3.合作学习的过程设计。合作学习过程设计,要考虑的是合作学习过程的整体,包括教师讲解的内容和时间,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时间,小组如何开展活动等等因素。
(二)独特审美及视角策略
尊重和保护人的个性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美术课程是最尊重学生个性的课程之一。美术课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的同时,也努力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每位学生不同的审美体验,小组中如果不能达成统一意见,则可以开展小组内容的评比或者辩论,要求每位同学都说出自己的想法与思路,鼓励具有创新性的观点出现。面对不同审美体验,教师绝不能采取压制策略,而应该采取鼓励策略,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有创新意识。
(三)人人动手策略
初中美术课程注重的是美术实践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培养,而不是美术理论的传授,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所以合作学习应该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动手参与的机会,而不能产生话语霸权乃至动手霸权。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要把这一点同其他几点策略很好的联系起来,在合理分组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小组成员内部的差异性以及如何分配小组任务等等。
(四)教师有效调控策略
1.引导学生建立并强化“主体意识”。遵照“生本教育”观,学生在教育中处于主体地位,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挖掘学生内在的学习潜力,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2.在合作学习整体设计构架下,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而美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从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感知入手,学习创作、表达、实践自我展现的过程,最终在精神层而体验到文化的价值和情感的传递,得到情感的共鸣和人格的完善。3.把握课时,老师精讲,留足时空,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结束语
总之,合作学习是在美术教学别是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必须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呼唤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时刻把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根主线,让小组合作学习在新课标的改革中焕发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初中美术教学;个性化;措施;学习兴趣
美术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美术教学过程中没有固定、死板的答案,这就导致了美术教学追求新颖、多样、创新的形式,这也将成为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当前初中美术教学中怎样才能够实施个性化的教学形式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就加强初中美术个性化教学中的实施措施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行之有效的看法,希望能够对今后的初中美术个性化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和促进作用。
一、总结、摸索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
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中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应该根据初中学生这一认知规律和教育发展趋势来相应的变通、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尽可能的为初中生营造出适合学习的氛围和活动的环境,只有这样的教学模式和学习环境才能保证初中学生的艺术个性得以更好的发展,艺术发展的潜在能力得以更好的挖掘,艺术审美能力得以更好的提升。
二、注重教师对学生作品的个性化点评
重视个性化的点评就需要初中美术教师在学生作品和美术实践中摒弃传统的等级评价体制,积极采用一些具有鼓励性的评价方式,如“你的作品有很大的进步”、 “老师很欣赏你的作品”、“你的实践活动极具创意性”等,只有类似于这样的评价形式才能让学生从内心里愿意学习美术,这样的评价形式无形之中成为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动力所在。尽管说,这样的评价方式增加了初中美术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但这种形式的评价将会导致学生更加的热爱美术课,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美术教学的课堂效率也将随之大幅度的提升。另外,除了书面形式的鼓励性评价之外,初中美术教师还可以采用当面评价的形式。对学生的美术作品和实践活动进行当面评价能够从正面鼓起学生学好美术的决心和勇气。初中美术教师采用个性化的点评能够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学生,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自觉性,能够更好地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强化学生对美术作品的个性化点评
每个人对于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都存在不同方面的体会和感受,所以,得出的评价也是各不相同的,这一点恰恰突出了美术作品真正的魅力所在。因此,这就要求初中的美术教师欢迎不同的学生持有不同的观念和看法,鼓励他们在欣赏的过程中能够畅所欲言,大胆的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初中美术教师可以适时进行引导,让他们能够更深层次的挖掘美术作品的内涵,更深入的了解美术作品的真谛所在。例如:岭南美术出版社八年级上册《多姿多彩的服装设计》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里,人们的审美观念的不同的,因此,对于服装在款式、色彩和风格等方面的设计上也是不一样的,这就告诉学生审美并不是始终不变的,它将会随着很多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 不能用静止的态度来看待美。初中美术教师应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个性化点评,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种做法将会促进学生创造思维和创造意识的发展和提高。改变过去专门是教师评价的形式为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这样的形式能够更好的突出学生独立思考的地位,享受独立思考带来的快乐感,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四、尊重学生个体,发扬学生个性
让学生采取一些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现相关的艺术作品对于初中美术教师来说这种情况应该予以准许,因为这是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发扬学生个性的最真实的体现。在美术课堂上,根据需要学会的美术知识,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形式来进行绘画,如素描、水彩画、卡通画、手工制品、国画等形式,这些都可以成为初中美术教师检测学生对于美术知识掌握程度的手段。这样的形式,既能够让学生放松和喜欢又能够让学生创造出优秀的作品来。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针对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适当的教授学生使用线条、色彩或素描等形式进行绘画练习,这样就增加了初中美术学习的多样性。例如:岭南美术出版社八年级下册《我们身边的点线面》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彩铅画、卡通画、水彩画、简笔画、素描、速写等形式来展现画面,对于不同类型的绘画形式提出不同的要求,但重点还是要突出强调作品的创意性,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完成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学习目标,实现最佳的美术教学效果。
总之 ,初中美术个性化教学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和美术学科的特点,遵循美术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教学规律,研究摸索出一整套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适合教师个性化教学的方案并予以充分的实施。只有采取这样的教学措施,才能够使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的调动起来,才能让初中学生更好的投入到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才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创新意识,完成初中美术个性化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徐苏艳.美术课堂教学呼唤个性化风格[J].新课程(教研版),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