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精英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精英人才培养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精英人才培养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精英人才培养方案

第1篇:精英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连锁经营管理 人才培养方案 

 

 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种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职人才培养既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压缩,也不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拔高,而是培养掌握必备知识结构、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拥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因此,在确立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紧紧围绕高等性与职业性共融的主线,以素质培养全程化、能力培养对应化、岗位选择多元化的思想为指导,加以正确定位、认真设计、稳健落实。 

一、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一)高等性是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定位的基准 

商科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其人才的培养定位应以高等性为基准,但它绝不等同于商科普通高等教育连锁经营管理的高等性。1997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修订通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把高等教育划分为5a、5b两个类型,5a类是理论型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进入高级研究项目或从事高技术要求的专业;5b类是实用技术型的教育,“主要目的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按此归类,我国现阶段以文化知识延伸、学术研究为主的学术、教育型大学本科及研究生的培养当属5a教育;以技能操作、技术应用为主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当属5b教育。因此,商科高等职业教育的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不是商科普通高等教育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压缩”,而是相对独立、互相补充的两套人才培养模式,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商科高等职业院校更强调学生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培养,更强调知识、技术的应用性而非创造性。 

(二)职业性是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定位的根本 

由于职业教育鲜明的职业属性,就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能力要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与工程技术类高职院校相比,商科类高职院校的技能更具有柔性而非刚性的特征,更强调工作实践的层级积累和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等社会能力的培养。此外,同一职业属性的内部还具有层次性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工作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活动范畴的限制呈现出层次性的特点,集中表现为工作过程的复杂程度的高低和所需知识深广度的多寡。所以,即使同属商科类的职业教育,商科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也不是商科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拔高型”。两者的区别在于后者是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注重某一特定岗位操作能力的培养,只需把握经验层面的工作过程即可;高等职业教育是技术性人才的教育,除具备特定岗位的操作技能外,还需掌握相当的理论知识,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有能力驾驭策略层面的工作过程。 

 由此可见,高等性与职业性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可缺失的两特性,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既不同于中专纯技能型人才培养,也不同于本科或研究生创造性的高级管理型人才的培养,它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是零售企业服务管理一线中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掌握一门以上操作技能,能够在零售服务工作中从事多岗位的复杂性和关键性的劳动,能够有效带动和组织协调其他人员完成目标任务,能够将最新的理论、设计、技能要求成功变成高品质、高效益的服务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所以,高等职业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基准就是:连锁经营企业服务第一线门店店长、大型综超各部门经理、总部各部主管等。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思路 

人才培养方案就是在明确了“培养什么人”以后,围绕“怎么培养人”这一中心而展开关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策划分析,包括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课程架构体系、具体课程设置等要素。只有建立科学、系统、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确保人才培养模式的正确实施、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笔者认为,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应按以下思路进行设计: 

(一)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促学生全面发展 

将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重点突出对学生定向性能力(解决学生的就业)与可迁移性能力(解决学生的发展)的培养。职业素质又分三个层次,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应具备的三个基本素质:“为人的基本素质”(做人)、“为职业人的基本素质”(做职业人)、“为专业技术人才的基本素质”(做有专业特长的职业人),三者之间呈现出层层递进、不断深入的趋势。 

(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构建、完善课程体系 

职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是一种普遍的、可迁移的、对劳动者的未来发展起关键作用的能力,是劳动者在工作情境中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所以又被称作“可迁移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或“专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架构应以学生通识能力的培养为导向,专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这里的专业能力是指完成工作任务所采取的动作、行为和所需的知识,突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特征。 

  (三)按照实际工作的相关性而非知识的相关性来设置课程,将实践课程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 

在课程的设置中,实践课程解决“怎么做”,理论课程解决“为什么这么做”,实践课程与理论知识课程相辅相成。因此,能力型课程体系下的课程设置不是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对原有理论课程的深浅、实践课程的多少进行调整,而是在新的课程体系中要突出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使理论知识从属于实践,形成以项目课程为主体,工作任务引领理论教学的新的课程设置。 

(四)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工学结合包括以下三个阶段:课程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即通过校内综合模拟实训、校外基地实训以及到相关企业工作实习,让学习者在真实或仿真的工作环境去体验不同工作岗位的职责及技能要求,了解企业各部门的协调运作流程,逐步完成从学生到合格职员的转变,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设计 

基于高等性与职业性相融合的人才培养定位,确定了其职业素质贯穿人才培养过程始终的、以培养学生普适性能力与可迁移能力为导向、专业技术能力为核心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能力型课程架构体系。 

(一)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通过对连锁经营管理所属行业(主要针对零售业)人才需求的调研,确定专业就业服务面向和岗位(群)要求,对岗位(群)进行职责任务分析,在这里的岗位分析对象不是相对孤立的一个个单项能力,而应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以此对专业的人才培养进行准确定位,并确定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根据商科行业背景,最终确定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向为现代零售业的超市、大型综合超市、专卖店、百货店、购物中心业态的服务、管理领域,从事的工作岗位有门店的理货员、收银员、超市及专卖店店长、大型综合超市部门负责人及总部商品部采购、配送中心库管等。 

(二)设置逐渐递进的能力培养体系,按照职业能力发展阶段来确定相应的典型工作任务,确立专业技术能力结构与要素 

在此基础上,构建以通识能力培养为导向,专业技术能力培养为核心,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融合的能力型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中充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高等职业教育所具有的理论适度、专业技能强、知识面较宽、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培养特色。实验、实训、实习是体现高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的三个关键环节。因此,在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应将实践教学的全部内容融于三个环节,并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体现理论教学课程与实践教学课程相辅相成,既相互融合又相对独立的功能。 

(三)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既要考虑学生的初次就业,也要考虑学生的长远利益,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就业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尽可能多地开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选修课程。在遵循教育部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规范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课程形式和教学形式,力图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如理论课的教学中,除课堂教学外,还可采取专题讨论、社会实践等多样话的教学方式;实践课教学采取技能训练、模拟实验、工学交替、综合实训等多种形式,在课堂、实验室(实训室)、实训基地交替进行、良性互动。 

第2篇:精英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跨境电商 技能型营销人才 人才培养方案

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高等职业教育是具有鲜明职业背景的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未来职业人才的重要职责。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创业人才。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分化与综合、高度综合为主的趋势,这就要求大学培养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尤其是跨学科的复合技能型人才。经济全球化趋势急需有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能参与国际竞争并可胜出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

复合技能型营销人才培养只有将营销与策划的一般原理、技能与综合素质等教学内容和具体的产业、行业、业态、典型企业的岗位实践与学生的个体特质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同时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是通过电子商务平成不同国境间的商务交易,并通过国际物流完成商品配送的一种国际营销活动。这一业态结合了国际营销、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三重属性,冲破了营销的国境障碍,极大拓展了企业商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途径,促进了企业优化配置国际资源,使得消费者以低价获得他国优质商品。它的出现引发了世界经济贸易的巨大变革,也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型提升发展。如何使我们培养的复合技能型营销人才对接紧缺的跨境电子商务的人才需求,正是需要我们研究的课题。

一、构建复合技能型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

首先,结合行业、企业用人标准、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人才培养与成长规律,研究构建复合技能型营销与策划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建设是连接学校教育教学与用人单位需求的桥梁,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具有行业、业态特征、只有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教育教学内容中将行业业态和典型企业的业务特征融入其中,才能让劳动力需求和供给实现供需平衡。为此,我们将把作为一般原理的专业教育教学内容与典型行业的业务具体实践相结合,研究制定试验区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并且,进一步细化到主要的岗位群对专业知识技能与综合素质的要求。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就业倾向差异,分类制定出结合不同行业的劳动力质量培养标准,为包括理论、实训教学模块、教育教学方法在内的教学计划设置建设和改革提供基本依据。

其次,依据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建设相应的课程标准、不同行业、业态、企业在专业人才使用上有自身的特殊性,我们将在已有的与有关行业协会、企业共建优质课程资源和试验区部分学生岗位实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优质课程标准,纳入主要行业典型企业代表性岗位群所需职业技能培养必须的课程教学内容及其标准,使课程建设立足实际运用,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课程标准和考核标准。

第三,总结并进一步完善营销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经验与实践,在此基础上形成胜任复合技能型卓越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标准,为其它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培养考核提供借鉴。

二、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和人才供求现状

目前国家有关部委相继颁布政策,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保驾护航,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市场对营销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相关资料显示,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将持续走高,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所占比重将会越来大。

相对跨境电商发展的火爆,跨境电商与营销复合型人才比较缺乏,跨境电子商务行业要保持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必须有强大的人才保障。目前高等院校与相关社会专业培训机构对跨境电子商务的认识比较滞后,没有跟上市场发展,更谈不上对于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培训,专业人才培养与培训的滞后使得快速发展的跨境电子商务行业产生了巨大的人才缺口。此外,跨境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目前存在跨境电子商务与营销复合型人才缺乏、人才招聘难的问题,人才缺口现象已经凸显。

三、衔接跨境电子商务行业的营销人才培养

依据跨境电子商务行业所需营销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建设相应的课程标准已刻不容缓。我们将在已有的与有关行业协会、企业共建优质课程资源和试验区部分学生岗位实训的基础上,根据跨境电子商务所需职业技能培养开设相关课程教学内容,使课程建设立足实际运用,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课程标准和考核标准。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是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通过以上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训练,使得营销类复合型专业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参考文献:

第3篇:精英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多方协同;知识机构多元化;汽车产业;国际化人才;精英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0-0003-04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有决定性的意义,精英型人才的需求更加突出。高校是培养精英人才的摇篮,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和扩张,中国高等教育空前发展,中国开始进入马丁・特罗所谓的“大众教育”阶段。教育的大众化不可避免地对教学质量提出新的挑战,精英教育不应因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而削弱。从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来看,在美国,今天的哈佛、加州Berkeley大学比以前更加精英化了。马丁・特罗也强调“在大众化阶段,精英教育机构不仅存在而且很繁荣,在大中型的高校中培养精英的功能仍然起作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应是一种更为广泛的精英。

时至今日,我国大学生数量已经超过2200万,而工程专业学生的比重约占三分之一,工科依然是我国最大的学科分类,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工科学生。重点高等工科学校不得不思考如何在教育大众化的同时兼顾培养精英的功能,为此重点工科类大学不断尝试突破传统的工程教育模式,在大众教育的同时兼顾精英教育。

目前,我国工科高校输出的人才平均质量距离精英人才的目标尚有差距,究其根源,主要是因为我国目前的大众化工程教育模式无法很好满足工业发展对高级工程人才的需求,存在的具体问题为。

首先,课程内容偏重理论、学术,技术、实践相对缺乏,学生获得项目或团队实战机会较少;其次,教学内容求深、求细,强调课程系统性、完整性,缺乏学科间的交叉性、渗透性;第三,课堂以知识传授为主,使学生在一个缺乏竞争力的环境中被动学习,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第四,培养目标与企业公司实际需求存在差距,无法很好地满足市场需求;第五,当前工程教育尚未针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做出相应计划,缺乏知识管理、系统思考、团队协作、创造性与工程设计等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我国很多重点高校都开始实行教育改革,同济大学也认识到大众教育基础上精英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探求新的教育模式。汽车学院作为同济大学的重点扶植专业率先尝试展开精英教育模式,立在为社会输出更多能适应激烈竞争环境、满足领军企业要求、知识结构多元化、工程技术过硬且兼具国际竞争力的精英人才。经过几年探索,取得了很大成效。

二、汽车产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

当今社会对工科高校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协作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和工业4.0概念的提出,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作为“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同济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更高的定位,力求实现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完美结合。汽车学院作为该校重点扶植专业,其人才的输出具有更高的目标,希望直接向国际顶级企业输出精英人才。为此,对学生培养机制的思考与改革也是走在了其他专业的前面。

2007年开始,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开始建立汽车产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配合此模式的开展,在校内搭建了价值4.7亿美元的先进数字实验室,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该模式建立了以满足国际顶级汽车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为目标的精英人才培养体系,并建立动态调节机制,对培养体系定期优化使之符合国际发展需求。该培养模式体系目前以进一步培养精英人才为目标,面向全校不同专业、不同学科选拔学生。真正的精英人才不仅需要高校的培养,更需要在实践中的不断磨炼。因此该模式以“跨国合作实践项目”为载体,以顶级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配以先进的数字研发平台、网络沟通平台,使学生在项目实践中不断提高。2009年成立的国内首家“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中的缩比风洞为其提供了先进的实验平台,2014年成立的国内首家“工业4.0―智能工厂实验室”更是为工业4.0时代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基础。我们培养的人才是面向企业、面向社会、面向世界的人才,为此,在该模式下,专业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实践项目进行过程中的专业指导,由国内高校教授、国外顶级高校教授、顶级企业专家多方协同联合完成,使专业知识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专业技能满足顶级企业需求。该培养模式下的学生来自不同学科方向,与国内外不同高校同学共同开展项目,在项目合作过程中完善了自身知识结构,实现了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在实战中不断把自己塑造成企业需求的精英人才,具备了很好的数字化研发水平、网络信息学习能力、团队组织及领导能力、国际沟通及协作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完成了与业内顶级企业的动态契合。

三、汽车产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第4篇:精英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一、精英教育与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逻辑关系

(一)精英教育包含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精英教育的具体重要方面之一

精英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教育培养出社会的精英,引领时展潮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就是培育符合当前我国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行业精英人才。由此可见,从目标角度来说,精英教育包含创新创业教育。再从具体行业和领域来说,精英的人群除了创新创业的精英外,还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生态等各方面的精英。

(二)精英教育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都是当前时代、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

1.当前高校和大学生普遍缺乏精英意识,迫切需求精英教育。精英意识首先是社会责任、人文精神、科学素质,但当前普通高等学校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相比趋于滞后,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素质下滑,学生的学风不浓,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不足、复合型人才稀少、学生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较弱,思维不够缜密和活跃,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荣誉感不强,国际竞争意识薄弱,缺乏国际化视野和能力。同时在就业方面存在很大的误区,如就业很难,就业最好的去向是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这种目前普遍认为稳定、安逸、舒适、社会地位较高的工作。

2.认真研究对比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的功能,更显得精英教育在当前的紧迫性。 影响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问题很多,所有的问题的关键究竟哪一个最重要呢,最能影响我们国家从人力资源大国发展为人力资源强国呢,最能影响高校培养出的人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呢?众多的问题众多的方法究竟从哪一个角度引领、有效快速突破呢?面对诸多问题,我们理性地回归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面即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在人数众多的我们国家,以及社会转型、发展模式转型中所面临的严峻迫切形势下,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所指向的不同层面和内涵,大众化教育的意义在于推动和维护教育的公平,提高整体的文化素质;精英教育抛开受众人数的一面,更多地是指一种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即培育时代所需要的精英,如果受众人数很多的话,精英教育的功能就是把更多的人变成精英,而把更多的人变成精英恰恰是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紧迫需求。在当前大学生身上很多问题可以用缺乏进取心和责任感来解释,比如学风不好,比如就业的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创业效果较差等等,而进取心、责任感、综合能力强正是精英教育的重中之重。

3.当前国家和社会迫切需求创新创业型人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亟待加强。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精神,2012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教高厅〔2012〕4号),在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要按照要求,结合本地本校实际,精心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活动,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高校承担着为国家、社会和行业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职责,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因为国际科技、经济竞争的加剧,社会经济发展对创新创业型人才迫切需求,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等诸多原因,催生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紧迫性。

(三)精英教育与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就构成了精英理念下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了当前我国国家要求、社会需要、高校教学国改革发展、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个人需求、就业质量提升、学校知名度影响力提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口,一个非常重要的新的统领角度和高度。创新创业教育这样一个具象的突破口和方法论,能够促使创新创业教育发挥卓越功能的理念、意识又是什么呢?这可以从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和宗旨来推理出来,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和宗旨就是培养创新型创业型人才,通过创新型人才和创业型人才的带动促进就业,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最终实现我们人力资源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那么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启动和带动是国家和社会当前发展非常需要的重要功能,而这种人才恰恰就成为了当前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紧急需要的精英人才,而精英人才的培养就需要研究和实行精英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功能以及精英教育的理念,就构成了“精英教育理念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既是精英教育的一个具体方面,也是对精英教育的具体补充和延伸,与当前我国国情、高校实际深度高度结合,与所谓时代出英雄道理同出一辙,时代呼唤创新创业,精英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就包含创新创业。

二、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精英教育理念结合的现实需要和紧迫性

(一)高校学生当前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现状需要创新创业教育,其根本原因是社会变革、经济发展需要时代精英引领和驱动

当前我国处于深化改革继续开放的社会发展关键期,国际竞争尤其激烈,依赖外部条件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变得艰难,而增强国内自身的竞争力变得尤其重要和迫切。

(二)高校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和紧迫性

无论是要打造世界一流大学,还是建设具有特色的有影响力的普通高校,大众化规模教育以及培育精英的双重目标和任务都肩负在高校身上,都是遵循我国当前国情的实际。

(三)就业的好坏直接影响社会的改革、发展与稳定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培养的人数又十分庞大,如何把毕业生变成促进国家和社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生力军而非创造失业大军创造低竞争力人才,是高校艰巨紧迫的重任,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配合我国深化改革推动经济发展产出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的深刻责任和重要意义,众多的高质量的人才尤其是精英人才是我国深化改革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一个重大的支持和利好。

三、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大学生当前创新创业的整体数量较少,效果不好。通过查阅资料以及实际调查,我国大学生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较低,创新成果较少,创业能力较弱。以景德镇陶瓷学院为例,学校是一个艺术类学生占据比例较多的高等院校,在2006级、2007级、2008级围绕陶瓷制作、设计创新创业的在校生、毕业生创业比例较高,高达20%,但经历一个小之后,创新创业者迅速下降,或许与景德镇艺术瓷市场近几年走低有关,一方面2009级、2010级、2011级、2012级艺术类学生创新创业者比例大幅减少,氛围下降,另一方面,已经毕业的创业者很多因创业失败、找到其它工作、创业辛苦、离家太远不适应等各种原因而离开景德镇结束创业。同时继续坚守在景德镇创业的毕业生确定快速良好成功的很少,继续在创业的征途中艰苦奋斗,在2004级学生以来,坚守景德镇并取得较好进展的很少,屈指可数。

四、精英教育理念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

国家和社会对高校、青年大学生寄予的厚望和责任,与当前高校滞后的教学教育、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创新创业的现状存在巨大的落差,如果未能及时有效扭转,一方面,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难于破解,较低的实际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不高,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另一方面,我国人力资源强国的道路还将很遥远,伟大中国梦的实现也将仍然遥远。如何在精英教育理念下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呢,根据上述的研究推理,思考出对策如下:

(一)从内容教育方面

1.引入精英意识教育。大力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精英的意识和理想,理解精英对国家、社会和行业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培养精英应有的专业能力、知识视野、社会责任感及进取心,要让学生树立自己成长为精英的观念,养成精英的思维和学习生活工作方式,担负起精英们应有的责任。激发起的精英意识,便能带动广泛激发起创新创业意识和兴趣热情,逐渐培育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2.引入危机意识教育和优秀典型教育。引入危机意识教育和优秀典型教育是针对当前大学生安于现状的问题而开展的,目的是增强大学生的压力,以及调动大学生的学习、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危机意识教育在当前高校比较缺乏,优秀典型教育很到高校开展了,但存在形式不够生动,不够典型、影响较小的问题。危机意识主要包括人生平庸、事业危机、国际竞争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等,优秀典型要时常根据学生教育的需求更新,要运用生动、容易接受、容易受感染的方式开展优秀典型教育。

(二)从能力提升方面:强化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包括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能力,利用假期和实习期间,扎实有效地组织和开展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是促使大学生提升专业技术、创新创业能力,了解、适应和融入社会,寻找创新创业就业机会的良好途径,当前很多高校没有认真组织、引导和考核这一环节,使得很多大学生的假期和实习期虚度,错过了良好的锻炼机遇。高校应该按照不同的年级,制定科学合适的实践方案,并予以严格考核,长期落实,形成良好的实践氛围。除了假期的实践环节,还有在校期间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要求教师严格教学,大学生认真学习、考核通过。

(三)从平台建设方面:打造创新创业简易优质平台

第5篇:精英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Abstract: One of the primary objectives of research universities is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On the basis of related theory of innovation education in research universities, it explores a cultivating model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tegrating teaching,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it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cultivating innovative capabilities of undergraduates in China.

关键词: 学研产;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

Key words: teaching,research and production;research university;innovative talents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8-0160-02

0 引言

长期以来由于教育、科技和经济之间体制及机制方面的限制,我国的学、研、产之间相互脱节的现象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较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成果脱离生产实际,成果完成后即进入“沉睡”状态,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种现象固然有制度、企业方面的原因,但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过于强化理论传授而忽视科研、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1998年,美国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的研究报告,提出“探索、调查、发现”是大学的核心,大学里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发现者”、“学习者”,要求研究型大学充分利用其研究优势吸纳本科生参与科研。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改革思路,明确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可见,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根本任务,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教育改革研究的重点所在。因此,如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我国研究型大学的重要现实课题。

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尚无公认的定义。一般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包括目的性要素、计划性要素、实施性要素和评价性要素等四个方面,具体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途径、培养方式、管理制度、评价体系等[1]。作为一所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是国内较早倡导创新教育的高校之一,设有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此,本文尝试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途径、管理制度等多方面总结大连理工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做法与经验,为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1 大连理工大学学研产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自20世纪80年代初,大连理工大学便开始系统培养以实践创新能力见长的精英人才,1997年在全国高校率先成立创新教育实践中心,将大学生创新教育纳入教学环节,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倡导打破传统的知识讲授和被动学习观念的人才培养理念,体现了三个“一体化”特色: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问题、项目、课程一体化;教学、科研、产业一体化。这是一种以问题探究、知识发现和能力形成为核心目标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是教学、科研产业一体化。

1.1 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精英人才的内涵是:先进思想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捍卫者和引领者;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导者。精英人才的素质特征是: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高尚的道德品质、宽厚的知识基础、突出的能力潜质、优秀的综合素质和开阔的国际视野。

为营造条件宽松、自主发展的培养环境,学校自2008年开始实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即由按专业招生的机制向按大类招生的机制进行转变,逐步向按学科门类(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等)招生的机制进行拓展,使学生摆脱“一考定终身”的发展局限。学校推行以学院(学部、系)为单位,按学科大类招生改革,学生经过大类基础课程学习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确定专业及专业方向。原则上一、二学年设置基础平台课程,按照学科大类打通培养,第三学年开始设置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根据学生所选择的专业和专业方向,进行宽口径专业分流培养。明确提出“三个转变”,即专业教育由窄口径向宽口径转变、培养模式由一体化向多元化转变、培养理念由强调共性向重视个性转变。充分利用学校的传统与优势,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多方探索,坚持发展行之有效的复合型、外向型、创新型等多类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该培养模式框架内,根据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优化知识结构,调整课程体系,修订培养方案。对于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采取本-硕、本-硕-博贯通的培养模式,将本科生与研究生打通培养;对于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实行复合型、双专业或双学位培养模式,鼓励学生修读跨学科课程或修读第二专业,鼓励学科间建立跨学科的联合培养实验班;对于软件工程等专业,采取产学研紧密衔接的工程开发与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动手能力强、创新潜质好的学生,采取强化实践的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继续开设创新能力强化班和创新实验班,允许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设计专业课程学习方案,实施个性化培养。

1.2 实施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探索面向知识发现的研究型教学模式 实施大规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教育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旨在促进高校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促进高校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本科人才培养和研究性学习教学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同时在项目实践中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创新实践的能力。因此,学校积极引导学生尽早进入科研实验室和项目组,接受科学研究的锻炼和学术氛围的熏陶。鼓励学生做教师的科研助手,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①建立科研资源向本科生开放的制度。国家、教育部、省重点实验室以及学校重点建设的学科实验室,要根据各自情况和特点,规定开放的时间、形式和范围,最大限度地向本科生开放。通过实施本科生早期进入科研平台与课题组制度、研究生导师指导本科生科研制度等,把学校的优质学科和科研资源更加有效地转化为本科生的教学资源。②推进“4个一”制度,即要求每一名在岗教授、副教授和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原则上每一年至少提出一项适合大学生科研训练的研究项目,接受至少一名大学生承担该项目研究。

面向知识发现的研究型教学是指本科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探索、调查和发现为方式进行学习,它是建立在知识发现而不是知识传递基础上的学习方法,在发现的过程中获取新知识、发展技能、培养创新能力。面向知识发现的研究型教学可视为研究型大学与普通大学本科教育的根本区别[2]。树立“带着问题打基础”[3]的观念,实行问题、项目、课程一体制,问题即项目,项目即课程,开展以解决前沿科学问题或解决工程技术问题为导向的探究式学习。由于发现过程是研究型大学的必要组成部分[4],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要加强教学科研内在的统一[5, 6],开展面向知识发现的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

学校积极推行研究型教学,改变传统的单向传输型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科学研究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和主动实践,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性质,将讨论式、情境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灵活贯穿于“问题-讨论”、“阅读-辩论”、“经验积累”等教学方式中,进行研究型或研讨式教学。积极推广“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课堂教学形式。改革考试办法,采用闭卷、课程论文、口试答辩、开卷以及操作性考核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学校每年设立“研究型教学模式”改革试点项目,引导并鼓励教师开展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工作。这种面向问题探究和知识发现的研究型教学深受学生好评,如开设的“创新教育基础与实践”课程,2007年至2009年三个学年学生对任课教师的平均测评分数分别为95.2、96.1、96.5分,综合测评结果优秀。

1.3 建设国家级创新实验基地,探索能力培养的体验式实践模式 本着“创新源于实践、始于问题”的认识,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开放性的创新实践基地,实施“区校一体化”战略,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的体验式实践模式。

1.3.1 创新实验学院建设 创新实验学院是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示范区与先导区,是学校开展创新教育的主要载体。创新实验学院不同于传统的基础实验中心,也有别于按学科划分的专业实验中心,它是在前两类实验中心基础之上架构的一种新的实验模式,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面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综合型很强的实验研究项目,树立CDIO工程教育新理念,倡导学生“做中学”。学院设有机械大类、信息大类两个实验班和数学建模、机电、软件等15个创新实践班,其中机械大类、信息大类两个创新实验班面向高考优秀学生招生,创新实践班面向校内学有余力、有兴趣的优秀学生招生。

经过多年的探索,学校初步形成了“个性化、双渠道、三结合”的大学生创新教育特色。“个性化”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实验项目,制订个性化培养计划,查阅文献资料,自主拟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仪器设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撰写实验研究报告。“双渠道”是指课内、课外双渠道,打破了课内实验教学的传统模式,将学生课外渠道的创新实验也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之中。“三结合”是指学研产结合、课内外结合和校内外结合,学生实验项目均来源于生产实际,学习对象都是一个个“系统”,有别于课堂上的分门别类的理论性教学,也有别于实验室的验证性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科技创新实验活动和课内教学的有机结合、学校和社会的有机结合。

创新实验学院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003年,学院被、全国青联命名为“全国青年科技创新教育基地”。在2004年10月教育部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创新教育被确认为学校的办学特色。2007年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9年,创新实验中心被评为辽宁省级实验示范中心,创新教育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辽宁省级和国家级教学团队。2010年,“创新教育基础与实践”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辽宁省级精品课程。学院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10余项。2002年以来,学生科技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807余项次。其中,国际奖124项次,全国奖773项次,省级奖878项次。三次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多次在中国机器人大赛中获得冠军;大学生创新成果申报专利1400余项。大学生在各类学术刊物上数百篇,被SCI、EI收录50余篇,学生完成科技成果数百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2 区校一体化建设 2010年,学校提出并启动了“区校一体化建设”方案。根据“区校一体化”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包含大连理工大学在内的几所高校和大连高新园区建立紧密型合作联盟,遵循“优势互补、高端先进、辐射带动”的基本原则,在科技创新、产业开发、人才培养、教育互动、环境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其中,人才培养居于一体化建设的突出位置。①实施高新区企业的CEO、CFO、COO、CIO等高级管理人员到大学兼职、大学教授等到企业兼职。②在高新区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大学生实习基地、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博士创新实践基地,鼓励企业开设IT训练营等,高新区企业招聘时,优先考虑高校需求,帮助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③高校根据高新区需求,发挥自身教育资源优势,适度调整专业结构,增设特殊学科,满足产业发展适用人才的需求。④高新区充分发挥“海创工程”功能作用,为高校吸引聚集高端人才搭建平台。

1.4 优化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和优质教学资源 全面推进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实施。在现行学分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选课制和导师制,增大学生进校后重新选择专业的比例,全面推行基于学分平均绩点(GPA)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完善与学分制配套的学籍管理和学位授予制度。逐步建立与新的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及教学管理相配套的学生教育管理体制。

充分发挥高水平教师在本科教学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进一步强化教师承担本科教学工作要求,在岗教授、副教授必须具有一门课程以上的主讲教师资格,每年至少主讲一门不少于32学时的本科生课程,鼓励教授或优秀副教授+青年教师的“A+B”主辅角色承担本科生课程;鼓励教师跨学院(学部、系)、跨教研室申报主讲教师资格,鼓励专业课教师申报基础课主讲教师资格。要求教授每学年至少为本科生开设一次学科前沿知识讲座。建设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团队。建立教师教学质量考评制度。采用专家随堂听课、学生网上评价等形式,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鼓励教师积极从事高水平的本科教学工作。

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各学院(学部、系)有规划、有目标地建设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每个专业应至少分别建设2门校级及以上精品课程;原则上本科生公共核心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负责人必须具有教授职称,鼓励教授主讲本科生基础课程或核心课程;进一步加强本科百门双语课程建设;加强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和网上教学平台建设。

2 结语

高水平的创新与创业人才培养需要高水平的研究实践和产业实践,而目前多数高校所提供的环境和条件难以满足创新人才成长的需要。因此,学研产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包括高新园区与高校紧密合作的“区校一体化”建设是造就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有效尝试和重要途径,有助于推进高校与区域经济和企业之间的联系渠道,强化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从而为区域和国家创新体系提供知识供给和人才支撑,引导和推动自主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义.谈高水平大学如何构建本科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7(15/16):34-36.

[2]李正,林凤,卢开聪.美国本科生科研及对我国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3):79-85.

[3]潘金林,龚放.本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核心使命――“大学之道”在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回归[J].中国大学教学,2010,(2):92-94.

[4][美]博耶本科教育委员会.彻底变革大学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蓝图[J].朱雪文译.全球教育展望,2001,(3):67-73.

第6篇:精英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难点;对策

一、校企之间合作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在教学中必须面向社会,以就业方向与社会需求为依据,向社会拓展,充分利用各方面教育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则为其中一种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符合高等职业教学的基本要求,既满足了专业实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也顺应了现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向的教学需求,是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及难点分析

1.校企合作平台缺乏支持力度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于非重点专业或人数较少的专业所开展的校企合作,往往是通过其相关专业教师联系企业,搭建的校企合作平台,而这种以人脉联络实现校企合作的形式,增加了校企合作关系中的不确定因素。当教师或专职人员具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与企业联系紧密,则校企合作能顺利开展,反之,则无法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实训平台。

2.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动力不足

在校企合作中,由于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存在资源、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降低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热忱。作为大多数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其需要具有丰富经验,能为企业创造效益的人才。而作为实践经验欠缺的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无法为企业带来收益,并且还可能加重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上的负担。因此,许多企业并不乐于为在校学生提供实训机会。加之,专业与企业合作的缺乏,信息交流的不畅,企业无法有效掌握在校学生的综合专业技能。而学校对于企业的人才需求、新技术方面也了解较少,相应对学生服务于企业能力的培训也较少,无法为企业带来收益,最终难以实现校企合作。

3.商务英语专业存在一定局限性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就业方向,主要为外贸业务员、单证员、文秘人员等。而在中小型企业内,对这些岗位人才的需求较少。这种低需求让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市场竞争优势降低,也削减了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对企业的吸引力,进而影响到校企合作。

三、提升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水平的对策分析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对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培养目标的调整,及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既要加强对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等传统领域人才的培养,也应积极拓展新方向、新领域。

2.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

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行业协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通过行业协会构建校企合作的信息交流平台。将行业协会作为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与行业之间的沟通桥梁,通过行业协会,了解国内外行业的最新动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最新技术要求等,以便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专业教学的质量与效益。其次,借助行业协会搭建校企合作的人才共享平台。行业协会成员多为本行业的精英人士,具有丰富的领域知识。高职院校可邀请他们参与高职教育,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专业的技能指导,提高专业科研水平,共同开发相关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制订确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相互促进与提高。

3.探索灵活多样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丰富校企合作内涵

当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基本为企业配合式,模式单一且缺乏深度,学校必须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如结合市场需求,校企双方签订人才培养协议,让学生可直接在实习企业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次,通过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以企业赞助或引进企业生产、服务环节的方式,共同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结合企业用人需求,随时安排实习工作,直接服务于社会。最后,增强市场服务意识,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让专业人才更贴合企业需求。

4.加强政府引导,健全法规制度

政府支持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促成校企合作的主要动力之一。政府可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政策优惠,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提供有力支持,并通过健全相关规章制度,确保校企合作规范化。

参考文献:

[1]严 瑾.高职高专外语系开设服务外包专业的探索研究[J].民营科技,2011(06).

第7篇:精英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人才培养 地方高校 创新型人才

[作者简介]许天雷(1968- ),男,浙江东阳人,浙江工业大学学校办公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浙江 杭州 310032)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5-0026-03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和办学质量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其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发挥与区域企业成长有着紧密的联系。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在新时期的目标和要求,也是高校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地方高校必须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类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文化人才,把提高区域创新力和生产力作为学校服务地方的目标,进一步凝练服务地方的特色,努力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一、区域性特征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生命线

地方高校与地方区域经济的关系并非单向给予,而是互利共赢的关系。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已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地方高校要获得社会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吸引更好的生源,势必要走一条“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发展之路。而地方经济要实现发展战略,又离不开地方高校与之相适应的学科布局及人力资源的支持。因此,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互为前提,只有双方互动才能实现双赢。

作为地方高校,“地方性”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支撑点,地方企业的科技攻关内容是地方高校科研项目的重要来源。一方面,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立足于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及区域优势产业和地方特有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因此,高校可以与地方政府成立联合研究院,成立科研成果转化孵化中心,有效整合科技力量,从地方特有资源(产业)、优势产业和政府主导扶持的重点产业的研究中培育凝练科研方向;与地方企业成立研发中心,使高校科研工作有效对接企业需求,及时解决企业运行发展中存在的理论与技术问题,为地方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的发展依赖并受制于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是地方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提高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在要求。地方高校只有成为区域知识创造、积累与传播的重要基地,成为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才能更好地取得社会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从而使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为地方政府,要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需要有同国际接轨的产业体系,而且需要有能够使知识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有机结合的地方高校作为支撑。有了地方高校这个优质教育平台,地方政府便可根据本地区的发展要求,统筹规划高等教育资源进行教育培训,使地方高校成为本地区继续教育的阵地。同时,地方政府还可以制定优惠政策,使地方高校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以满足地方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人才培养“需—产—销”的良性循环,实现校地、校企等各方面、多领域的合作。

二、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观念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它是大学办学治校的价值判断和教育改革设计的方向引领。地方高校要以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观为指导,确定创新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要求和规格定位,作好总体设计,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

(一)体现人才培养的目标特色:地方特色和校本特色的紧密结合

著名教育家潘懋元教授说过:“大学能够生存,能够发展,能够出名,依靠的主要是特色,而不是大。”因此,任何一所大学在考虑发展战略和自身定位时,都要注重形成特色。受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程度的制约,地方高校的师资力量、设备条件、经费支持、生源质量虽然不能与重点大学相比,但其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依托地方,优势也在于地方。因而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都应该在“地方性”上做文章,突出和发挥地方特色,将地方特色和校本特色紧密结合,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主线,确定学校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使培养的人才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例如,浙江工业大学坚持“立足浙江,对接区域,走向全国,面向世界”的发展战略,提出“以浙江精神办学,与浙江经济互动”的办学特色,在学校、学院两个层面作了许多具体探索,取得了可喜成效。将地方特色和校本特色紧密结合,一是要适应区域的产业结构,把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结合起来。这里的“适应”,应该是一种主动适应,即瞄准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与其密切相关的应用学科,设置相关专业,培养对口人才。区域经济发展中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大学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需要多少,大学就培养多少。二是将人才培养与为地方服务结合起来,通过人才的创新研究和知识的应用转化,为地方提供一流的科技成果、一流的专利技术,从而扩大高校的地域影响力和区域贡献力,并通过与社会的开放合作获得更多的资源、更多的支持,使自己的研究能够始终处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充分体现“双向参与,主动适应,良性互动”的基本精神。

(二)体现人才培养的质量:区域内的高素质人才

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人才培养特色的主要标尺。地方高校因其天然的地域关系而与所属地方具有特殊而紧密的联系,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校提供的高科技成果和高级专门人才的支持。因此,地方高校应当培养出与众不同的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源源不断地为本地区输送各类精英人才,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高水平”虽然是一个相对的、笼统的概念,但是“高水平”也应有恰当的、具体的目标。地方高校培养的主要是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是本区域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精英人才。人才培养层次主要集中在本科和专业硕士层次,部分高校的部分优势学科也培养专业博士。因此,高质量的本科教育就是这些高校的立校之本,必须按照精英人才培养的标准来抓好本科教育。同时,研究生教育是强校之路,要构建多样化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博士生教育则是高水平大学的重要特征,必须高度重视。例如,浙江工业大学提出了“在浙江省高等教育体系中,浙江工业大学要培养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人才”的目标,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术精英、管理精英、文化精英和科学精英,并围绕这个特色定位,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作了许多尝试,取得了诸多有价值的成果。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一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都迫切需要大批真正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二是实践能力,即动手的能力、学习与认知的能力,这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特征。相对于教育部直属高校,地方高校更侧重于“专业教育”,其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解决现实问题和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毕业生专业素质高,动手能力强,走上工作岗位就能派上用场,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使用才能实现无缝对接。三是综合素质,大学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场所,更是其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等全面养成的关键阶段。高校不仅要培养学生成才,更要培养学生成人,把培养具有高深学问、高尚品质、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作为自己的使命,把大学精神和先进文化传导给社会,推动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三、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地方高校具有明显的服务定向上的地域性,即要与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人才培养就应该立足地方特有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的特色定位,采取更加开放、灵活、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人才培养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

(一)构筑各类科研创新平台,引导学生提高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引导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研训练是培养其基本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地方高校要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突出地域特色、资源特色,努力构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本科学生的科研活动,不应只限于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而应与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要积极鼓励和引导优秀本科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或独立进行科研活动,拓展视野,开阔眼界,让学生亲身经历科研的完整过程,使学生逐渐养成对学术研究的理解和真正兴趣,了解和获得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并受到比较规范的科研训练,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推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设立本科生科研基金、加强产学研合作等,拓展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空间;通过组织科技论文报告会、举办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组建科技型大学生社团等,为大学生提供多形式、多渠道的创新条件和机会。同时,在政策制度层面加大支持和鼓励力度,如设立创新学分、划拨免试直推研究生名额、对申请专利和获得专利授权的学生加大奖励力度等,并对教师指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科学研究活动予以合理认定,以激发师生共同参与的热情,为创新人才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与空间。要挖掘研究生的科研潜力,通过科研训练、科研参与、科研交流,发挥研究生科研生力军的作用。通过推进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完善研究生优秀学术成果激励制度、优化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与监控制度、构建与社会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平台和深入推进研究生学术活动等措施,大力推动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

(二)适应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服务社会是时代对高校的要求。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内容应当由单一型向全方位型转变,服务形式应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要大力实施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战略,以市场需求引导科学研究,以科学研究带动人才培养,以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以服务社会增强办学实力,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有所作为。地方高校要加强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以及各类企业的联系,加强对区域内优势行业、特色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研究,有针对性地培养社会和企业所需要的各类应用型人才。可实行校企联合办学,行业(企业)根据自己的运行和发展需求,提出具体的专业(或方向)设置与人员培养计划,双方共同商定教学计划、课程设计,使教学更具针对性。高校主要负责理论教学、实验,企业则负责实习、选派实习指导老师,开展工程技术培训等。

2009年,教育部提出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为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而制定的。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通过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体系,积极引导企业参与高等工程人才的培养,与学校共同设计高等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制订培养方案,并为人才培养提供先进的工程实践条件,鼓励学生尽早参与工程实践。目前,教育部已确定两批共194所高校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高校,今后每年还将增加一批高校参与,直至所有开设工科专业的高校全部参与其中。因此,地方高校(尤其是工科院校或开设工科专业的高校)要明确方向,抓住机遇,根据学校类型和办学特色,结合本区域企业的实际需求,深化校企合作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标准(即培养应用型工程师、设计型工程师还是研究型工程师),使不同学校与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加强合作,积极主动地适应本区域社会发展对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培养的需求,注重打造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下得去、上得来、见效快、后劲足”的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

(三)调整专业结构,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是为本地区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服务,其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应当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规格要求来确立。一方面,要确定各层次人才培养的规模。地方高校应基本稳定本科生规模,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另一方面,要重新审核专业设置。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应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毕业生就业适当挂钩,淘汰那些不符合科学发展的专业,设立一些区域经济发展急需的、能够为区域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的专业。在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上,教育部要按照“宽口径、多方向”的模式修订专业目录,引导高校的教学改革;各高校要根据教育部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进行“拓宽专业,分流培养”的教学改革实践。因此,地方高校不能只局限于按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进行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必须根据学校自身的学科科研优势、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来确定专业口径,对专业或者专业大类的培养目标进行定位,科学规范地设置和建设专业,优先建设紧缺人才专业,进一步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着力将学科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建立科学规范的专业进入、退出机制。同时,调整、优化课程体系,大力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努力开设跨学科课程,重视对课程的精简、合并、更新、优化,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共享平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既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的地方性,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多的成长途径,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一专多能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眭依凡.观念更新:大学人才培养改革设计的价值引领[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

[2]施建军,吴琼.区域经济发展与现代大学的创新驱动[J].中国高等教育,2010(8).

第8篇:精英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一)学生选拔

各国都十分重视拔尖创新人才遴选工作。以哈佛大学的精英人才培养为例,哈佛大学在遴选拔尖人才时,没有规定分数线,选拔的方式既严谨又灵活。招生委员会拟定了三类参考指标:一是至关重要的录取因素,包括人品/个性、课外活动、中学成绩、才干与能力;二是重要的录取因素,包括班级排名、申请短文、面试、推荐信;三是考虑因素,包括校友关系、居住位置、少数族裔、义工记录、工作经历等。[4]英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拔尖人才培养对象主要从全国水平最高的公学中选,占2%左右。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设立的PHB学位,提供给那些学习能力突出、能够在本科教育阶段就接受基本科研训练的拔尖学生。在选拔时,要求学生入学成绩很高,而且必须有两个推荐人,如中学校长和教师的推荐很重要。[5]可见,国外高校选拔人才的方式很灵活,但是比例很小、过程严谨,不同院校具体举措有差异,但都看重学生的潜质。这启示我们在选拔时,小心细致,将真正能成才的学生选。根据我国的国情,高职拔尖人才通常从已入学的大一、大二学生中选拔。在选拔时,坚持标准,严格程序。选拔标准包括:从创新人格和品质上来说,学生应具有学习兴趣,意志坚强,有恒心,有理想,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渴望成功;具有出色的高中学习经历,或比较全面,或在某些学科超越他人,作为培养通识类和精深类两类不同的培养路径的候选人,通才与偏才并重;此外,高职拔尖人才的动手能力必须强,曾获得技能竞赛奖项的、有小发明创造的学生优先。选拔步骤可分为,首先进行心理测试,发现具有创新人格和品质的候选人;之后进行专业考核,考查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功底;再次,公布拔尖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任务,让候选人自主申报或教师、同学推荐,找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或具有某方面特长的学生。学生应准备个人陈述材料,以考查其创造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对外部世界的关心程度等;历史考查,考查和评价学生在中学阶段的表现,从历史的角度对学生未来发展进行预测,去除那些明显不符合培养要求的,建立学生储备池,明确培养过程中的淘汰机制。最后,当学生申报和各种考查的基础上进行面试,重点了解学生对以下一些问题的想法:对自己未来的人生有何规划?为什么喜欢动手操作?对某些领域的学习有无偏好?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有哪些?通过以上步骤,逐步缩小选择范围,确定潜在培养对象。

(二)课程设置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落实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在课程设置方面,哈佛大学强调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推出了通识教育计划,允许学生自由选择任何一门本校或合作学校课程,以获取毕业计划规定的学分值。哈佛大学鼓励学生参加高水平的学术交流,给学生配备专业导师。英国教育部门摒弃了单纯以测量智商来判断学生才能的做法,提供分科确认、培养和指导超常生等各项指导计划。在牛津、剑桥大学里,拔尖学生享有优良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学生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可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课,修满规定的学分后即可毕业,并获得所学专业的学士学位证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PHB与研究有关的课程更多,包括6个科研项目,不低于18学分的ASC课程和不高于18学分的ASE课程,整个荣誉学位学习阶段都是在做课题研究或者学习与研究相关的课程。借鉴国外高校的做法,对应着高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课程设置应该灵活,并体现层次性和高职特色。课程体系可由四类课程组成:第一类是公共课,分必修和选修。必修的公共课体现国家培养意志以及人文素质基本要求,选修的公共课则是适应学生在某些方面的兴趣特长,给予其充分的成长空间。第二类是专业课,分必修和选修。必修的专业课是完成本专业学习必须要学习的平台课程,选修的专业课则是指方向课或其他专业课,允许学生选修其他二级学院课程或网络课程,促进学生向广博或精深方向发展。为了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应多设立选修课,优化选课制。第三类是拓展课或替代课,以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如让学生参加教师的应用性科研项目,参加职业技能竞赛训练,在教师指导下写作论文、发明创新等,可以转换成学分,替代某些课程学习。第四类是创新课程。是专门针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创新创造能力培养而开设的课程,包括对创新的理论讲解,对创新拔尖学生技能的分析,个性化定制创新方案,开放实验实训室进行创新训练,建立鼓励自主学习和导师辅导答疑机制等,以创新课程为依托,解决创新人格和创新技术技能培养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第三类和第四类课程应突出高职课程的特点,强化对学生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学业评价

学业评价是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美国学业评价的内容十分广泛,学业评价的标准严谨。除了课程分数外,还包括课外讨论、学术研究、社团活动、学术道德等等。在学业评价中,不看重具体做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考评在做的过程中展现了什么能力。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PHB每学期的平均学科成绩必须达到80分是下学期继续PHB学习的前提条件,除非某个学生有极特殊情况,平均分在稍低于80分的情况下也可以进入下一学期的学习,但如果连续两个学期平均分达不到80分,则无论个人情形如何,也不能继续PHB的学习。在第四年年底获得头等荣誉学士才能获取PHB的学位证书毕业。英国在学业评价中,十分重视校外力量参与考试和课程评审。课程考核制度严格,考试信息会在课程结束前一个月公布在校园网站,纸质文档要在指定时间交到指定地点,由专人接收。考试结果每年均外请专家予以审核。[7]国外高校在拔尖人才培养中都十分重视学业评价的作用。他们灵活的评价内容和严格的评价标准也启示着我们制定和实施科学的拔尖创新人才评价机制。评价的内容可分为: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在学习过程中,对能反映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竞赛、社团活动等项目都可以作为评价的一部分,同时对学生是否适应课程或项目的学习、学习有无障碍、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是否突出、是否能够坚持等进行跟踪。对课程学习的终结性评价不仅包括课程考核多少分,也包括能否顺利取得课程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综合职业能力是否增长。设立和遵守淘汰机制,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评价的主体多元化,尤其要注重引入社会第三方,以保证学业评价的公平和客观。评价方式多样化,包括考试、考查、作业、完成实验实训项目以及考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等。

(四)学生管理

在美国荣誉学院,为荣誉学生提供咨询和建议是一项重要工作。导师为各个专业的荣誉学生提供有关大学学业要求的建议,并且为尚未确定专业方向的荣誉学生提供重点咨询。在导师的指导下,每个荣誉学生都制定了个性化学习计划。[6]学校还利用学术资源与校友资源,创造机会让学生参加学术讨论与交流,使他们置身于以拔尖人才为主导的群体中,培养学生在竞争和合作中树立不屈信念、寻求自我突破的意识。PHB学生入学后每人可以接受至少1位导师的指导。经导师同意,学生选课数量和门类不受限制,且无须缴纳选课费。学生活动学术性强,可以参加小型学术会议,也能听到世界顶级科学家的讲座和授课。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为每位入学的澳大利亚PHB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导师制是英国培养拔尖人才的独到之处,也就是给学生配备大师级的教师作为导师,发现和激发学生的潜能。英国大学实施“自由式管理”,导师制保障了这个管理体制的运行,使学生享受了充分的自由,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提供了制度保证。国外高校的经验也启示着我们创新管理内容和形式。采取虚实结合的班级管理,即学生分散在各个专业班级中,但又作为虚拟的拔尖创新人才班的成员。实行并行的学籍管理,设立一套单独的拔尖创新人才班学籍管理材料,对学生的学分进行管理,进行学分替换。鉴于高职学生入学成绩不理想、容易产生焦虑等情绪以及生源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等情况,要发挥管理合力,给学生安排专业导师,导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选课、定制个性化教学计划、提供学生参与真实的工作项目或高水平讲座、研讨机会,关心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配备班主任和辅导员,以疏导学生可能产生的心理压力,提供奖学金、助学金等经济资助,鼓励参与社团活动或特定项目。教务处和学工处有专人配合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工作,为学生成为拔尖创新人才提供服务和支持。

(五)结语

第9篇:精英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作者简介:胡艳香,湖南商学院法学院教授;陈蓉,湖南商学院法学院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06.386

从恢复重建至今,中国法学教育在管理制度、学科建设、师资队伍、教学改革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法学教育提供的理论知识和法律人才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法治发展的需求标准。为打破法学教育的虚假繁荣,各法律院校多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上加以创新,但结果与预期差距甚远。考察我国近年法学教育发展实践,不难发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是改革收效甚微的症结所在。

一、 法治背景下法学教育培养目标体系的建构逻辑

(一)法治实践中法律人才需求的多元性分析

法学教育必须融入国家的目标需求和社会政治背景当中。目前,我国处于从形式法治向实质法治的转型阶段,需要何种法律人才,不能简单照搬西方模式,而应立足我国发展现实。

首先,随着法治建设不断深入,“各种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社会关系也将越来越多地表现为法律关系和归结为法律问题,社会的各种纠纷在经过协商、调解、公证、仲裁等争议解决机制过滤的基础上,最后也将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但是,由于法律体系极为复杂,事关法律的制定、诠释与应用,法律秩序的建立和维护,法律精神的养成以及法律价值的体现,需要依赖庞大的法律职业群体,或专精于法律实践,或致力于法学教育、研究及其传播;前者主要包括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仲裁员、法庭书记员、司法行政人员、立法和行政机关相关法律工作者等,后者主要涵盖专业立法者、法学研究人员、法学教育者等。

其次,与社会需要大批业务专精的法律职业人员相伴而行的是,实践中诸多法律问题和法律关系日益综合化、复杂化和国际化。法律职业人员要处理这些问题、协调这些关系,单凭高度专业化的法律知识已明显力不从心。正是由于社会关系错综复杂、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现代社会对法律职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要求日趋综合,这集中体现在社会迫切需求既精通法律又具备其他学科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复合型法律人才。

再次,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和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促使法律需求及人才需求存在城乡和地区差异。法律是世俗的,它与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水平密不可分。在我国,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区域,需要大量知识广博、综合素质强的复合型高层次法律人才。相较而言,广大农村,特别是边、穷、少及基层地区则更多地需要补充专业型法律人才。

综上分析,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以实践类人才为主,其中复合型、精英型实践人才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大中城市需求较大,而专业型、大众型实践人才在边、穷、少及基层地区需求相对急迫。社会对于学术类人才的需求,呈现高精尖趋势。法治实践对人才需求的多类别、多层次趋势,必然要求我们将培养目标多元化列入法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法律人才资质的养成条件及培养规律

与人才需求呈现多元化、层次性相对应,法律人才在资质要求上必然存在侧重和位阶。由于法律职业建基于系统的专业技术,因此法律人才都必须首先具备几种基本资质,即系统掌握法律知识、了解法律运行规律、具备基本法律实践能力、拥有正确的法律理念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在此基础上,专业型法律人才强调能熟练应用法律原则和规范,较好地掌握实践技能,运用缜密的逻辑思维,有效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对复合型、精英型法律人才,则必须做到知识广博、学贯中西,视野开阔,智慧而具有魄力,激情而富有理性,同时要求实务技能精或研究能力强。

法律人才的基本资质或是特别条件,需要通过系统而科学的培养和锻造形成。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如下环节和内容:一是系统的法学学科教育和人文教育,二是程度不一的法律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三是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四是统一的法律资格准入和考试制度,五是终身化的法律职业再教育。这些环节和内容,不仅要体现法学学科的深入和细化,而且要回应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不仅要考虑法学教育的系统性和渐进性,而且要注重法律职业的社会性与实践性。这种系统、科学的培养与锻造必须是多元的,基本维度包括培养目标多元、教育层次多元、教学形式多样、教学内容多元和教学主体多元。其中,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是一切法学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法学教育改革的核心和指针。

二、 法治理想下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困境

(一)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现状与问题

目前,我国法学教育正由传统的学术型教育向应用型教育转变,培养法律专门人才成为高校本科法学教育的主要目标。这种转变,本意是立足时代的变化和要求,回归法学职业教育之本位。但是,认真思考法治建设对法律人才的现实需求以及法律人才资质的养成规律,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定位存在两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首先,“高级”专门人才目标定位名过其实。许多法学院系将法学本科的培养层次定位于高级、高素质,如“高级应用型人才”、“应用型、复合型高级法律专业人才”等不一而足。该类提法显然拔高了法学本科教育的社会功能,也忽视了法学分层教育的发展实际。首先,在现有教育体制前提下,法学本科教育不可能达到完整法律职业教育的要求。要培养“高级”法律人才,必须从认识、实践和社会伦理层面进行“三位一体”的综合培养。然而,无论从学生和学制角度,还是从师资角度,目前我国法学本科教育整体上无法完成如此繁重的任务和使命,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多应是“未来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来源”。其次,在我国本科、硕士、博士分层教育模式前提下,无需将法学本科定位于高级法律人才教育。

其次,人才培养目标的趋同性太强。按大学性质、培养重点以及成立先后,现有的640多所法学院系在基础设施、资金支持和师资力量上存在诸多差别,不可能在培养人才上统一步调。然而,目前只有少数法学院系根据学校的优势学科或自身特色有所侧重。比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吉林大学(涉外法学本科)、浙江大学(涉外法学本科)、清华大学(国际班)在法学本科培养目标中强调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要求学生兼具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山东大学在英法双语本科培养中强调学生法律素养与外语能力的深度融合。其他法学院系,无论是全国性高校还是地方性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趋同。显然,培养目标上的较强趋同性与法律人才需求的多元性不相匹配。

(二)硕士研究生人才的培养目标现状与问题

目前,在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区分教育的总体格局下,各类法学院校硕士层次的人才培养存在两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多元化、特色化人才培养不甚明显。根据顶层设计,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教育旨在“培养高层次法律人才”。而所谓高层次法律人才,必然要求其在几年有限时间内,做到法律知识领域的纵深化和实践技能的精深化。况且,地区对人才需求存在差异、高校在资源优势上也互不相同,这就要求各法学院校应当根据自身优势,将人才培养目标精准化和特色化,而非照搬教育部的指导性意见。然而,绝大部分法学院系照抄了国务院学位办【2006】39号文件,将法律硕士培养目标统一表达为“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德才兼备、高层次的专门型、实务型法律人才”或是“通过系统的法学教育,培养高层次实践型的法律人才”。在法学硕士教育方面,各高校的培养目标也是大同小异。以湖南省为例,从位列于985工程的中南大学、湖南大学,211工程的湖南师范大学,到一般院校的湘潭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法学硕士的培养目标几乎没有区别。

其次,法学本科背景的专业硕士培养目标定位狭窄。2009年,我国在已有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非法本法硕)教育的基础上,增加了法律硕士(法本法硕)教育。国务院学位办对法本法硕的指导性培养方案是“培养高层次的专门型、实务型法律人才”。实践中,除暨南大学、贵州大学等少数高校把法本法硕与非法本法硕的培养目标不做仔细区分而设定为高层次的复合型、实务型法律人才外,许多法学院校都照搬指导性方案。在理论界,有学者也认同法学硕士、法本法硕、非法本法硕教育的三足鼎立。但是,仅因生源不同而将法本法硕定位于狭窄的专门型实务人才,其必要性和合理性值得质疑。首先,与法学硕士相比,两者同属于专业型硕士,培养目标都偏向于实务型,没有必要将该层次再区分为复合型和专门型。其次,将法本法硕培养目标进行狭窄定位不符合社会发展实际。实践中诸多法律问题和法律关系日益综合化、复杂化和国际化。法律职业人员必须既精通法律又具备其他学科知识能力和素质。

(三)博士研究生人才的培养目标现状与问题

作为法学高等教育金字塔的顶点,法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为国家培养治国理政和从事法律职业的杰出人才。因此,法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从理念、机制和手段上与供求变化和时代要求高度契合。但是,我国法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存在如下问题:

首先,忽视专业和交叉学科的复合培养。目前,我国法学博士教育呈现专业分化严重、知识体系残缺、学术视野狭窄、创新思维缺乏等问题。除云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少数高校在其培养目标中明确法学与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融合外,绝大部分高校的法学博士教育都拘泥于法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精深掌握,甚至在培养目标上将法学学科进一步内部分化,拆开成若干二级学科;更为遗憾的是,二级学科内的培养目标仅在不同学科名称上进行置换,其他并无二致。拘泥于法学学科而忽视复合培养,尤其是拘泥于单独的二级学科培养的法学博士,难以成为能引领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的精英和骨干。

其次,缺乏职业主义与学术主义的实质融合。法学博士教育的历史经验表明,法学博士的培养既非纯粹职业主义也非纯粹学术主义,而应是二者的有机结合。分析多所高校博士培养方案,不难发现法学博士教育并没有走向职业主义与学术主义的实质融合。许多大学的法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都大同小异,无论是学术型培养的学校还是学术、实践并重培养型学校。在课程设置、终期考核以及毕业要求上都只注重学科理论知识的深化和科研方法的掌握,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多淡化为课堂授课、批改作业、协助指导硕士生、参加“三下乡”活动等。甚至,有些定位于学术与实践人才双重培养的高校,在其培养方案中却没有任何实践培养环节。

三、 重构我国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以上分析表明,我国法学本科、法学硕士、法律硕士及法学博士的人才培养目标,整体上难以与法律人才的现实需求及人才资质的养成规律相契合,法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需要进行理性重构。

(一)准确把握法学教育的多层次性和多类型性

要科学构建法学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应当正确认识法学教育中不同培养层次之间的关系,注意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类别的有机耦合,正确对待培养目标体系的相对稳定和不断演化。具体而言:

法学本科教育应当立足于通识型基础人才培养。在该层次下,目标可以作三种类型分流,一是培养能够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和更高学位的人才,二是培养兼具法学和其他学科知识、能力的双学位复合型人才,三是培养面向基层就业、从事一般法律服务工作的应用型法律人才。这种架构,既考虑到与高层次法律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也充分尊重社会对基层法律人才的现实需求。各个法学院校应根据自身不同层次、资源大小、整体定位、地缘特点、学科优势和生源质量等,制定切合实际且富有特色的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法学和法律硕士教育应当定位于职业型精英人才培养。其中,法学硕士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坚实广博的理论基础与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富有创新科研能力和一定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法律职业人才;法律硕士教育则旨在培养系统法学理论扎实、实务技能专精、视野开阔、思维活跃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在此层次下,没有必要再将法律硕士细分为专业型和复合型两种空泛的分类,而应当是各类法学院校充分考虑集合本校法学和其他优势学科资源,从学科交融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把控生源、建立法律职业人才高端集成教育平台,走特色化精英人才培养道路。

法学博士教育应定位于创新型杰出人才培养。基于法学人才的个性发展、法律职业的迫切需求以及国际人才的激烈竞争,该层次应立足于锻造既具有国际视野、谙熟国情,又具有良好的法律素质和创新能力,自觉运用法律思维的复合型杰出法律人才,使其成为法治建设中担当顶层设计、制度构建和文化传承重任的将才和骨干。具体到各个承担法学博士培养的法学院校,当务之急是打破纯学术主义的偏见、承认法学知识的非自足性,及时调整博士人才培养目标,以此指导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和创新。

(二)实质迈向职业主义和学术主义的有机结合

目前,我国法学教育的最大弊端在于不能培养出符合法律职业需求的法律人,集中体现在各层次法学毕业生缺乏实际能力。因此,要重构我国法学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必须在准确把握法学教育层次和类型的基础上实质迈向职业主义和学术主义的有机结合:不仅在培养目标上明确相应层次的职业能力要求,更重要的是在具体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平台、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为学生搭建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的桥梁,充实职业训练内容、改进职业训练手段、注重法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通过每个“以问题为本”、“以技艺为本”的细节安排,让学生直接投入法律实践或问题探索的全过程,从中体验、感悟、锻炼并获得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社会冲突与纠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