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课标英语教学案例范文

新课标英语教学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课标英语教学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课标英语教学案例

第1篇:新课标英语教学案例范文

英语写作课堂上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构想

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论高职英语词汇教学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建筑工程预算》整体教学设计研究

春风化雨:浅议中职学生的情感教育

浅谈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射频功放线性化技术研究

高职自动控制课程教学中软件工具的应用探索

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几个问题——兼对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组织领导工作的建议

《离心泵检修安装技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与实践

高职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浅谈对学生化学学法的指导

论高中物理审题能力的培养

关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的几点建议

数学教学实践与浅识

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语言教学

基于学困生的新理念英语教学方法探讨

论《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文以载道,课以立德——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关注弱势群体学生,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浅析新课标中语文教师行为和角色的转变

现代远程教育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中学语文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谈如何上好信息技术开学第_课

分析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其解决方法

如何全方位提高高中地理学教学质量研究

曲棍球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思考

初中语文创新教学构思探究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

让历史课堂生动起来

以“本”为本远离“题海”——谈新形势下课本习题资源的利用

浅谈第一课时的有效教学——《咏华山》教学案例及评析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思路及对策探索

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实践与困惑

初中写人记叙文教法初探

听说读写,构建和谐高效初中英语课堂

让英语写作轻松起来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在中小学校中开展环境教育的几点做法

小议多媒体教学条件下的生物教学

化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构想

论学案导学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CAI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利弊分析

生态课堂:唤醒沉睡状态的生命体

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小学数学如何塑造开放式课堂教学

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培养探究

试析小学数学新课标中“解决问题”

小学语文初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浅谈怎样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

浅谈如何开展年级教研活动

浅谈语音在小学英语教育中的重要性

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点滴经验

联系生活实际教学百分数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感训练

培养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策略与方法

语文教育过程中对小学生的能力培养研究

尊重学生学习起点 促进学生数学学习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

关于“打造魅力课堂”的思考

第2篇:新课标英语教学案例范文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包括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在实践过程中,师生都要经历不断地探索―尝试―创新―提高的过程,如此方能实现教学相长。而教师作为主导者,既要把握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有效教学,同时也要研究学法,并传授于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即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因此,在整个教课过程中,从备课、导入、授课到反思,都要求教师把握课标要求,利用创新教学手段,使课堂增趣、添彩。本期以“教学方法”为主题特设专题,从教法与学法两方面,研究教学效率的提高手段,以期使师生都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探索出有效方法,从而助益于教学实践。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英语课堂教学要实现由过去片面的重教师、轻学生;重认知、轻情感;重教法、轻学法;重灌输、轻应用;重成绩、轻评价;重统一、轻差异等倾向转变为“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方向。

关键词:英语课程标准;课程改革;教学方式;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9-0005-01

语言是信息交流的工具,21世纪是地球村时代,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要求人们掌握一门或几门外语,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而英语作为应用最为广泛的“世界语”则是首选。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英语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中学英语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新课改要求在教学的观念、目标、内容、方式、策略和评价等各方面进行变革。通过实施《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这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教学方式,力求做到:

一、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该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要坚信每个学生都蕴藏着极大的学习潜能,每位学生都有丰富而独特的内心世界,都存在着个性差异。面对各具独特个性的个体,教师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享受成功,并取得全面发展。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新课标规定中学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以及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这是因为:

首先,掌握语言技能是语言学习的主要目的。所谓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语言的输入,也就是吸收的技能,说和写是语言输出,也就是表达的技能。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目的,又是学习手段。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的实践,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其次,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是形成英语综合能力的基础。我们反对把英语课上成语法课,并不是说学习英语不必学语法。语法等语言基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方面。

第三,语言能力的高低与个体的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密切相关。英语教学要注重心理因素,个体只有对英语学习保持持之以恒的热情与动力,才能把英语学好。同时还要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包括应试技巧)就是充分运用智慧和智谋,也就是讲究学习策略。

三、充分发挥学生教学主体地位,构建新型课堂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是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给广大英语教师提出了崭新的课题。面对新课改的挑战,首先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实现三个转变,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变功能。变英语教师为英语教育工作者;做教学上的组织者、设计者和指导者;变以老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和活动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指出:“学会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已成为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条件。”“以活动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型教学方式强调通过学生的自我发现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与热爱,使学生把语言的学习看作内在的需要,乐于参与在教学活动中,自主的学习,自始至终是自觉主动的语言实践者,而不是被动的追随教师。

【教学案例】英语词汇教学:英语词汇中有同类词、同音词、同义词、反义词以及发音相似和(或)拼法相似的单词等,学生在运用时常常张冠李戴。这些词汇在英语教学中,可设计各种学生活动,通过合作学习来提高记忆效果和记忆效率。譬如,在教学生识记各类颜色的词汇时时,笔者设计了以下Guessing game:

T:I have a pen in my hand.Can you guess what colour it is?

Ss:Is it blue? T:No,it isn’t.

Ss:Is it red? T:No,it isn’t red.

Ss:Is it black? T:Yes.it’s black. It’s a black pen.

然后把blue,red,black等颜色的单词板书在黑板上。以各种颜色的笔和橡皮擦为教具,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竞赛抢答等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反馈】该案例践行了老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启导者,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反馈结果表明,该节教学效果较好。

四、注重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第3篇:新课标英语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反思 低段英语 新课标 评价措施 童心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17-01

新课标的颁布及实施,对我们小学英语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作用,无论是理念上,还是方法途径上,都有了更为可以借鉴和比较的材料。在评价方面,更有了新的理念和具体方法。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案例分析】

案例一:黄同学是我所教英语班中的一员,平时对英语非常感兴趣,在班级英语综合表现中占中上水平。在去年的英语口语测试中,以出人意料的不及格成绩,让我和班主任以及家长都出乎意料。

案例二: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我往往喜欢把全班同学分成男、女两队,在课堂竞争和评价过程中,往往男孩子输的次数较多,女孩子对这样的竞争乐此不疲,男孩子却表现出羞涩、退缩,甚至逃避。

案例三:在低段英语读写评价中,学生们对一些基本的题型往往没有独立完成的习惯,经常在做题的时候,依赖老师的读题并习惯等老师告诉答案,特别是在期末的英语笔试中,一些口语测试很出色的学生却达不到理想的成绩。

反思教师:从案例一中所出现的状况,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忽略了学生在口语测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紧张和焦虑。教师应先从自身入手,在测试过程中,面带微笑,消除学生紧张,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时刻鼓励学生、给学生勇气,在回答过程中,也应避免急躁、敷衍了事。

反思学生:低段的孩子有特殊年龄特征和性格特征,他们好奇心强,学习动机多以外驱力为主。刚接触英语不久的他们,对英语学习还是一个未知数,在评价方面,就更需要老师怀着一颗童心,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让孩子能喜欢英语、喜欢老师做出适当的表扬和鼓励。特别是在男女生评价中,应考虑倒他们的性别特征。同样年龄的女生在语言智能方面要比男生更突出,也是在案例二中出现的问题的症结。

反思评价:新颁布的课标建议我们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依据课程目标要求确定评价内容与标准;注意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多样性;小学的评价应以激励学生为主等等。对照这些要求和建议,我认为,在以往评价中,我们需要时时以学生为本、以教学评价的积极导向为引领,想方设法促进教学评价的有效性,从而提升英语教学质量。而不是一次考试或是简单的一个A、B或C。

改进措施:

1.注重评价过程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时时反思自己在评价中的方法和过程是否合理,想方设法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感到快乐,充满成就感,真正达到评价的真实有效性。在评价中,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朋友,在口语测试此类较正式的评价方式中,让学生尽量保持放松的形态,在选题和表现形式上,多采用开放式、灵活性的评价手段,打分以鼓励为主,适当能有所区分。

2.加强学生的笔头练习,让学生尽快适应读写评价

小学低段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学习动机主要以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在课堂上,利用孩子喜欢的游戏,潜移默化地进行笔头练习既能使孩子获得的语言知识得以巩固,又能在听说读写方面多管齐下,达到练习的最优化。

3.分层化的小学英语低段评价

对学生个体之间存在不平衡现象要有科学的认识,做到作业中分层评价、过程中分层评价。教师仔细分析不平衡的原因和学生们的差异度,不轻视差异。教师重视男女孩子之间的性别差异,在口语评价中,区分对待。另外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帮助学生饶有兴趣地踏上每一层知识的台阶。

【反思后再反思】

通过对评价的不同的教学效果分析,使我知道: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评价理念,又适时渗透了人文关怀的教学评价,为教学增添了不少的色彩,于是我总结了教学案例,对低段英语教学评价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反思一:教师对学生评价应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大班教学中,学生人数多,教师无法对每个学生都进行相应的评价,而教师对小组的评价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此问题。小组评价促进了小组内的合作和交流,并发挥了学生之间相互监督和鼓励的作用,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反思二: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我尝试了在形成性评价中采用“累积积分制”的方法来评价,督促学生们的学习情况。

1.每天认真完成作业者可获得小红花一朵。(小红花可以是小印章,或是教师自己动手剪的。)

2.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同学可获得小红花一朵。

3.同学们用英语表演节目,如唱英文歌曲,表演对话,都要给予小红花奖励。

4.课堂练习、作业得优者,也要给予小红花奖励。

5.我为他们在英语书封皮的背面,印上小红花或贴上小贴纸,学期末一枚小红花是一学分,累积得到多少个小红花,就是多少学分。以二十枚以上为满分,全班同学基本全部都能达标。

第4篇:新课标英语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实验稿;2011版新课标;课程改革;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2)10-0037-04

在进入21世纪以后,教育部开始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也正是在《实验稿》的基础之上,整个中小学的英语教育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但是在十年的改革中,《实验稿》也存在一些需完善之处。于此,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2011版新课标),这对于《实验稿》是一种有力的补充和完善。同时,从2011版新课标的内容发展也能够洞察过去十年英语基础教育改革的成果和问题。

一、2011版新课标的发展

2011版新课标在很多方面都延续了《实验稿》的思路,包括总体框架、设计思路、课程理念和总体目标等。与此同时,其也对部分地方作了修改,这些修改对《实验稿》是一种发展,更是突破。

(一)强调英语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001年《实验稿》中提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而2011版新课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尽管《实验稿》也提到人文性,但是可以看出其主要还是追求将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工具,这也是长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事实。2011版新课标则正式提出英语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首先,英语课程作为工具要求学生去掌握这门语言。其次,英语课程的人文性表明在将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掌握的同时也需要通过对外来文化的学习丰富自己的文化,提高人文素养。

(二)减少学习内容、灵活课程开设

就笔者对两次课程标准对学习内容的分析来看,2011版新课标在学习内容上大为减少。《实验稿》中对各年级掌握的词汇量要求为:小学700个,中学1600个,高中3500个。而在2011版新课标中,小学词汇量是600到700个,初中是1500到1600个,高中是3300个。仅仅从词汇量来看,新课标减少了学习内容。

尽管两次课程标准都提出在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程,但实际上在全国各个地方,英语课程开设时间并不相同。于此,2011版新课标提出:“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各地可根据师资条件、资源配置等情况,制定本地区的课程实施方案,确定小学开设英语的起始年级及小学和初中毕业时应达到的级别要求,特别是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要充分考虑师资力量的配备和教学条件等因素。”在这一程度上讲,新课标对于课程的开设灵活性更大,更加注重地域性的差异。

(三)增强新课标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

笔者在对比两个版本的课标时发现,2011版新课标在课标附录中增加了大量的教学案例,这些案例的增加有利于一线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把握,也更有利于增强新课标的操作性。

(四)改变对“任务型教学”的表述

在《实验稿》中,已经有关于“任务型教学”的提法:“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这样的描述让很多教师认为《实验稿》否定了其他教学法,只提倡“任务型教学”。于此,2011版新课标提出:“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选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这样的提法就避免了一线教师的误解,也更为严谨。

除此之外,2011版新课标还在许多地方作了改变,由于比较细微,笔者在此不再一一叙述,在后文中会有涉及。

二、经验与问题并存:十年英语课程改革

2011版新课标的颁布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未来英语教育的展望和指导,同时,从课标的修改情况也能够洞察出十年来英语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功之处和问题所在。

(一)经验:十年改革的成功

在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改革浪潮下,英语基础教育改革也迈入了自己的轨道。在十年中,英语课程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这些成功的经验也是未来英语教育发展的宝贵财富。

1.英语教育人文价值的凸显

与语文课程相比,英语教育的人文性一直受到忽视,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英语课程仅仅是作为工具而存在。但是,从《实验稿》明确提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开始,英语课程也逐渐改变作为工具的一条腿,而成为工具与人文兼具的两条腿。在英语课程中,人文性理应得到彰显。学生在英语课程学习过程中陶冶自身情操,培养个性,都是人文性的体现。同时,英语作为外语,还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影响。通过对英语的学习,学生对外来文化理解和鉴别,逐渐形成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文化也能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这些也都深刻影响着人文性的形成。在2011版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英语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种对人文性的坚持也表明对此理念的认同,更体现出英语课程改革在这一方面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说,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也是将来英语教育发展的一大特点。就笔者对教师的访谈结果看,人文性等一系列新的教育理念实质上已经融入教师的脑海中。尽管在考试制度的压迫下,教师在很多时候不得已而需要采取很多灌输的教育方式,但是教师在课堂之余都会学着去反思,去寻找符合教育理念的更好的教育方式。人文价值与教育理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过去的十年课程改革,英语教师已经在这方面有所改变。

2.多种教学方式并存

在以往,由于众多学者对凯洛夫教育学的误解,造成了凯洛夫教育学的教育方法在中国成为简单的讲授法,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课程改革之前。在课程改革中,诸多专家开始学习美国和日本,寻找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也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效果。目前,除了简单的讲授法之外,还有诸如讨论法、情景教育、任务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并存。也正是这些新的教学方式促进了英语教学的发展,而学生在这些新的方法中更加发展了主体性,身心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当然,新的教学方式的发展并不否认传统讲授法的优点,相反,讲授法在目前还是最重要的教学方法。笔者从《实验稿》和2011版新课标对任务型教学的描述中分析到:英语教学鼓励多种教学方式,在注重讲授法的重要地位的同时,也希望教师多采用更多的先进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3.多元评价方式形成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传统评价往往以分数为唯一标准,评价对象主要限于学生。这样的评价方式在英语课程改革中是被抛弃的。从《实验稿》开始,已经倡导多元评价方式并存。在十年中,教学评价逐渐走向一个多元的趋势,表现在:分数依然是主要评价方式,但已经不是唯一的标准;更多的评价方式逐渐展现出来,如表现性评价等;评价对象由学生变成学生、教师、教材甚至是课程标准等。甚至在2011版新课标的附录中增加了评价方法和案例。

(二)问题:不容忽视的存在

尽管在某种程度上这十年的英语课程改革取得了一些可观的成功经验,但是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关于英语教育的问题却依然存在,这些问题也要求对英语教育进行更深的改革。

1.区域性差异造成英语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笔者在前面已经分析了新课标和《实验稿》之间关于课程开设的差异,这里主要是以地区之间的差异为依据而定的。我国人口众多,城市与农村之间差距也非常明显。而英语作为一种外语,对各种条件的要求远远大于其他课程。就目前国内英语课程开设的情况分析,在城市或者一些条件好的农村地区,英语课程在幼儿园阶段已经开始开展,进入小学就正式开设;而在大部分农村地区,英语课程还是在小学三年级时候开设,实质上很多农村地区的小学英语课程更多体现在形式上,真正的教授英语课程还是在进入中学后。除去城市农村的差异外,我国还有诸如东部和西部的差异等。就笔者的调查发现,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英语教育水平差异非常明显。如,一些东部地区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能够无障碍地与外国人进行交流,而一些西部地区学生在初中才开始接触英语,并且他们的英语学部分还处在“哑巴英语”阶段。

由于地区差异造成的英语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并不能完全依靠英语教育本身的改变来得到解决,这更多地需要国家综合国力的发展以及地区差异的缩小才能得以根本地解决。从新课标的发展我们能够看到课标对此问题已有所洞察,在制定上也提出了灵活的方案。

2.课标的操作性和执行力存在偏差

在我国教育界,一直存在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脱节。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也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但是却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如果说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存在某种脱离的话,那课程标准应该起到联系二者之间的桥梁作用。就课程标准制定来讲,其是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教育实践的引导下制定的;在作用上,课程标准应该对教育理论进行“消化”,体现出先进的理论思想,并能够很好地指导教育实践。最为重要的是,课程标准所面对的主要对象是一线教师,因此其必须具备很强的操作性。而长期以来,课程标准似乎总是面临着“可有可无”的尴尬情况。20世纪90年代,教师对课程标准几乎是脱离的;到了21世纪以后,课程标准才开始被重视,教师也开始逐步学习和理解课程标准,但遗憾的是,教师对于《实验稿》的把握和理解还都不能深入,这一方面与教师的理论知识欠缺有关,另一方面则是《实验稿》本身在制定上存在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在2011版新课标中,尽管部分地方作出了修改,甚至在附录中加上了操作案例,但是在正文中很多地方仍然缺乏明确性,更需要专家的解读和教师自身的理论理解。从这个过程中,笔者认为,多年来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并没有因为课程标准的制定而得到解决,加强操作性将是未来课程标准的发展方向。当然,我们也不能否定课程标准本身作出的努力,只是这样的努力还需要加大。另外,多年以来畸形发展的考试制度也制约了课程标准的执行力实施。在考试的重压下,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去执行课程标准的某些要求,而只能选择传统的增加分数的方式来讲授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醒专家,仅仅寄希望于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能够带来较好的变化是不现实的,还需要在症结上“下药”。

3.英语教师专业化尚不完善

新课程改革在改革路径上主要着力点在学校和教师身上,通过改革学校和教师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笔者在前面提到,作为压抑着教师和学生的考试制度目前还无法得到较大力度的改革,因此改革需要从学校和教师身上入手。)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需要改变原来的形象,必须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在过去的十年中,教师专业能力的确得到了部分改变,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校在招聘新入职教师时,提高了学历、专业知识等要求;另一方面,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加大了对教师的在职培训。通过这两个主要方式,教师专业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一些新的教育理念至少开始在教师脑海中形成。但是,这种改变仅仅是表面的,众多教师还是停留在以往的专业水平上,他们无法在考试制度的打压下寻找到一种能够提高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好方法。(笔者以为,如窦桂梅这样的老师在中小学中属于现象存在。)近年来,在中小学,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还是处于紧缺阶段,因此在广大农村地区,英语教师专业化水平还相当低,这不仅体现在教育理论水平低下,更表现在英语专业知识不够。对在职教师的培训无法保证能够让每位教师都获得提高。往往是本身优秀的教师去接受培训,再回来将主要思想以讲座形式介绍给其他教师,这样的培训注定是片面的,也不具备普及性。总的来看,英语教师专业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还很不完善,这需要在未来的课程改革中加大力度。

(三)新的挑战

从《实验稿》到2011版新课标,英语课程改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之中,英语课程改革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也还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2011版新课标对英语课程改革提出了更大的要求和挑战。

1.本土抑或舶来:英语教育的立足点之思

可以说,在英语教育中怎样处理好本土观念和舶来思想,一直是个争论不休并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是英语教育的立足点的问题,它直接关涉着英语教育的整个发展方向。就目前来看,国内的英语教育建立在第二语言学习理论上,基本上采用国外关于第二语言学习的理论进行教学。除却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在文化上,英语教育也更多选择外来文化作为教学文化。《实验稿》和2011版新课标都强调要坚持立足于本土,兼收并蓄。然而,怎样将本土文化和理论融入英语教学中依然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2.考试制度对评价方式的制约

在十年的课程改革中,评价方式是比较重的转变,传统以分数为中心的评价方式正在发生改变。目前,已经有多种评价方式并存,这对英语教育来讲是极大的改变。然而,我们也深深地明白,在高考制度未发生真正改变的情况下,要让多种评价方式真正走入评价体系中恐怕还是不切实际的。这正是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要求与现实考试评价的实际操作尚不能很好地协调的原因。这就要求教师学习评价的理念,而不仅仅限于评价方式。即使是采用传统的分数评价方式,教师也可以在这之中加入现代评价新理念,以此来推动评价方式的改革。诚然,要促进评价方式的真正改变需要进行考试制度的调整,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结语

2011版新课标标志着英语课程改革的一个新的开始,回首过去十年,英语教育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笔者在对两版英语课程标准进行分析以及对一些中小学英语教师进行访谈后发现,英语教学十年来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进步,也还有很多问题存在。没有哪一次课程改革是完美的,也正是这些问题引领英语课程改革迈向新的方向。众多中小学教师表示,在十年中,他们从英语教学的门外踏入门内,开始逐渐地接触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同时,除却教学本身,他们还以研究者的姿态审视课程改革,不断地反思,摸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随着《国家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和实施,未来的十年是值得教育理论者和实践者期待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荣风静.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目标对比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2(3).

第5篇:新课标英语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改革 反思型教师 反思性教学

一直以来,我们都把教师视为技术人员,是用别人设计好的课程达到别人设计好的目标的知识传授者。事实也证明,超过半数的教师除了毕业几年有教学反思之外,几年过后,上课的热情都被磨灭了,更别提反思性教学了。长期以往,我国的英语教学成绩惨不忍睹。几乎可以公认,作为中国教育体系中持续时间最长、投入力量最大的外(英)语教育在相当程度上是失败的,有教授把它说成是“摧毁中国素质教育的一把利剑”(《文摘报》2004.8.22)。“与时间成本、费用成本、机会成本相比,外语教育得不偿失。”(顾海兵:学不致用:中国公共外语教育反思《南方周末》2004.09.24)造成这样的局面,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只有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为基础,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并自觉地根据反思的结果矫正自己教学中的不良行为,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其专业化水平,改变自己英语教学的现状。如何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反思型教师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适应新形势下的英语课堂教学

1.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情感素养,始终保持上课的热情。要使学生有饱满的热情和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教师就应该注重自身情感素质的培养,不能把自己生活中的烦恼和不如意带到课堂中,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要始终保持教学的热情。

2.灵活运用教材,活化教材内容。新课程标准与以往的教材不同,一是课本量大面广,灵活性强。要求师生的配合性强,以单元为单位,听、说、读、写较以往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若按传统的教法是很难在预定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的。二是难度增大,生词量,阅读量增加近一倍。教师须将其内容活化,按交际原貌活化于课堂,形成不同层面,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师生互动,共同投入。

3.教无定法,活化教学手段。学知识,如登山,越往上,越困难。降低学习坡度,化难为易,需活化教学手段,新教材的每个单元都贯彻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可采用探究性学习,小组讨论形式等。因为疑问最容易引发探究反映,没有提出问题的意识和热情,不会提出问题,缺乏对知识的理解和批判意识,就谈不上有创新。而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轻松氛围中学到的东西会更多,记忆也更牢固。

4.扩大知识面,使知识融会贯通。面对教材中的知识量大,知识面广等新要求,教师要随时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也可让学生通过不同渠道收集资料,通过收集资料以求得问题的完满解决,并将之与己有的知识进行联系,锻炼学生探求新知识和批判思维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因素。英语学习并不是老师讲会的,而是靠学生自己记住、练会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

1.课前预习的习惯 。高中英语内容更灵活,知识面更加宽,预习能够让学生联系以前的知识,发现新问题,思考怎样解决问题,带着问题到课堂上更好的听老师讲解,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能提高听讲效果。

2.学会做笔记并事后整理的习惯 。很多学生在初中时就没有记笔记的习惯,有的也只是在书上勾勾画画,毫无条理地写一写。对此我要求学生在书上当堂记下所学重点,课下进行整理。上完课后,笔记收上来检查,把写的好的笔记挑出来,在班里传阅,互相借鉴,有所提高。

3.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创造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刚记住的东西最初几小时内遗忘速度最快,两天后就比较缓慢,所以必须及时复习。每次讲完新单词后,我要求学生把新学的单词写在小本上以便随身携带,这样在休息的时候也可以拿出来看几眼,多重复几次就能够记住,而且每节课都要对前一天所学内容进行提问,或口头提问,或以书面默写的方式,或以黑板做示范的方式。

4.及时改错的习惯。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本,把自己做错的题和容易混淆的题写下来。我发现凡是能够及时改正错误并把它们记下来的学生在以后的做题中会很少再犯类似的错误。

三、及时把典型反思教学案例记录,并且汇编成册

以前自己只是记录重大公开课的反思,忽视了日常教学案例的汇总。比如最近自己在课堂上采取了知识竞赛的教学方法,学生表现很积极,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学会分享,集体共同反思

我们要集体备课,分工明确,课件、资料要共享,而共享的过程也是反思过程。为什么别人这样设计,自己新的想法可不可行,上完课之后或者互相听课后大家再交流,再反思。这样既节省了时间,也优化了资源,充分发挥各自教学优势。正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英语教学也是如此,英语教学反思更要如此。

参考文献:

第6篇:新课标英语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情景教学;语法教学

长期以来,初中生都认为英语语法内容较枯燥无味,不如对话训练有趣,其实针对这种现象,可以尝试把语法教学内容融入情景教学中,并与听、说、读、写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文分析了初中英语情景听说与语法同行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对策。

一、初中英语情景听说与语法同行的可行性

英语教学活动是一种模拟交流,其情景也是人为情景,因此,模拟情景成了各种学习方法都用的伴随性方法。初中英语情景教学已经开展了很长的时间,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长期以来情景教学模式一直是以听说训练为主,对于语法教学的渗透还是不足。其实,情景教学方法完全可以将听说训练与语法教学融合起来,原因在于:首先,语法教学需要情景模式,枯燥的情景教学是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但是如果能够利用情景模拟教学利用语言描述、出示图片、演示教具、模仿声腔、动作表演、特殊环境的布置及教室环境的利用等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语法环境之中,效果会更为理想。其次,情景教学过程中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有趣又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体现时代性的同时又有知识性、科学性。面对如此丰富的教学情景,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听说能力。最为重要的是在情景教学过程中先进行听说训练,然后合理进行语法训练,这样能够保证英语教学从易再到难,可以先听语音,然后再过渡到单词、句子、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循序渐进。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初中英语情景听说与语法同行教学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应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广泛开展。

二、初中英语情景听说与语法同行的优化实施

1.情景听说形成句型

情景听说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听说训练来解说语法内容,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语法。例如,教学仁爱版英语教学案例设计八年级下册Unit 8 Topic 1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情景,抽出一张张画有衣服的卡片,让学生一起大声说出服装名称,如,pants,shirt,raincoat,dress等。然后提出对话They are made of plastic.接下来教师就可以板书询问衣服质地的句型“made of”。结合具体的观察衣服质地能够让学生理解这个句型的真正意义。又如,教学“is+动词+ing”的含义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分成小组,然后不同的人表示不同的内容。如A学生可以代表“is”、B学生表示“ing”,其他的组员代表不同的动词。通过人员组合来完成不同的句型训练,其他学生读出由人拼出的句子。这样的训练可以更好地巩固所学的句型。总之,情景听说解说语法的模式符合仁爱英语教材内容,因为在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牵涉情景对话,实践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进入模拟的环境中进行口语操练,把“死”学变“活”学,让学生学以致用,使其知识系统化,加深和巩固所学内容。

2.情景听说巩固语法

情景教学可以采用听说训练来巩固语法知识。首先,单词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情景教学进行巩固,如在进行单词教学时,可用实物图片创设情景,让学生根据图片的内容说出单词,并接着说出相关的词性变化。如impress-impression-impressive-impressively.其次,为了巩固所学,教师可以采用选择真实事例,创设情景。精心设计练习,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利用实物、道具、布景等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在逼真的情景中自编自演进行交际,从而达到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目标。例如,学习一般过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童年时期的经历,然后提出表示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经常性或习惯性的动作就要用一般过去时。例如,When I was a child,I often played football in the street.我是个孩子的时候,常在马路上踢足球。另外,听说训练一般会重视复习以前所学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语法学习,例如,教学仁爱英语Unit 1 Getting to know you tep 8 Class activities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对话情景,复习What’s this/that?并在此基础上,设置“我走出美国商店街”的情景,然后学习What’s this/that in English?为新课的教学作了铺垫。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教学的听说训练完全可以与语法教学结合起来,实现同行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语法知识,最终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苗.浅谈初中英语听说训练教学策略[J].科教新时代,2012(01).

第7篇:新课标英语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 教师角色;课堂教学;主体性;个体差异;学习策略

新课改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灌输知识,而是注重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创新性。有些英语专家打了一个比喻,说现在的英语教师应该甘心担当一个“帮助者”的角色。实际上,这种角色转变的根本来自于心理上的转变,一个英语教师应该勇于放弃 “教书先生”的角色,而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帮助,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因为学习英语有别于其他学科之处在于它不光是要学习知识,而更多的是要学习技能。就像学习游泳一样,看教练游得再好也不如自己亲自操练学得快。多媒体教学只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游泳池,而真正给游泳池注水,鼓励学生下到水里去游,这些任务都是要靠英语教师来完成的。

我个人认为,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面前,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必须适应时代与社会的选择,顺应时代的潮流。所以我们不能够按照传统的理念,而必须重新定位自身角色,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培养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行为习惯,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本人谈谈这几年的一些教学心得。

一、英语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知识的传播者

古语说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我们应把我们所具备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尽心尽力地传授给我们的学生,教会他们如何去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如何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去汲取知识营养,以及掌握必须的知识能力。而作为一个知识的传播者,我们也必须树立“学到老活到老”的观念,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才能够适应这个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需要。

同时,还需要注意我们的传播和教授的方式,改变以前满堂灌,填鸭的教学方法,而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也就是学习方法,是学生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和效率而制定的一系列学习策略。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必须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重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以我的课堂为例,许多时候我会放手,由学生自己来讲解某些知识点,或者某道选择题。虽然时间上耗费了较多,虽然不是所有人的讲解都能到位,虽然他们磕磕碰碰,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为了讲解好题目,翻书翻词典,引经据典,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加深了许多。在另一方面,其他同学的听课效率也提高了,因为他们都好奇都想看看自己的同龄人的表现。“慢工出细活”,久而久之,学生们对英语课堂的期待值提高了,兴趣也浓厚了。这也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学习。教师应当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放手让他们成长起来。

二、英语教师也应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成功的课堂教学应有学生参与为主导的活动,这个才能够真正实现角色的转变,改变学习的主动性。而老师则是在课堂教学活动者充当组织者的角色。教师要使学生明确每次交际的目标与任务,并根据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安排活动也要尽可能提供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技能的环境, 在课堂上尽力创设语言交际的情景。在我现在的课堂为例,以往背诵,听写等活动都有抽查督促,学生显得很被动,抽查时的氛围也是很沉闷紧张的。但后来我改变了学习的方式并设计了活动,将学生有效分组,成立学习兴趣小组后,将每次的背诵,听写,完成作业情况以及课文的复述与小组的分数有效结合,学生活动积极性和兴趣提高很多。每次的背诵和复述许多人争先恐后,大家都争赶着发言,胆子也练大了,兴趣也浓厚了,而氛围则变得欢乐积极。一个良好的教学设计活动设计好后,教师做好课堂的组织和掌控,这样一来,学生就转成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和真正的参与者,激发他们用英语交际的热情,也为他们营造了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

三、英语教师也应是学生学习中的调控者

教师在在成立划分学习小组时,需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以及男女生的均衡问题,这样子就可以有效避免 在学习上两极分化,也可以实现学生中先进带动后动的效果。作为教学活动的调控者,要注意尽可能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现自己,都有运用语言的机会,但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应不同的期望值,尤其是对后进生要多加鼓励和支持。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够体验到学习有效竞争也压力,又实现了同学的互动团结,使得课堂气氛轻松愉快。而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应公正地参与到学生学习小组的活动,及时对学生进行解疑答惑。如果有问题一时无法回答,则应本着教学互长的理念,也可以提出由同学共同探讨。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中,课堂时间大部分交给了学生,学生在课堂上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语言听说训练,从而达到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四、教师也应是反思者

在每一次教学实践之后,我们都要认真总结自身实践的成败得失,深入思考其中的心得与体会,感悟与启迪。我们经常探讨教学案例,认真听取同事提出的建议,反思自己的不足,从失败中获取经验,从反思中获得知识,尽量减少教学中的失误。我们要经常评估自己最近一段时间的进步状况,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和成长的学生。勤于总结,是促进自身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时时留心辨别教学问题,主动吸纳别人的成功经验,才容易发觉自身的不足,才能把握时机找到提高自身的切入点和教育和教学能力的增长点。

总之,只有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准确,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反思、调整,才能使新课标高中英语教学日趋走向完美的境界。

参考文献 :

[1] 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8篇:新课标英语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英语教学 整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2-0-01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材大纲》规定:英语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词汇、语法进行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同时,新版英语教材中要求培养学生短时间内接收大量信息的能力,为了能更好地达到这些目标,将小学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势在必行。

1 小学英语课堂引入信息技术的教学案例分析

在素质教育日益完善的今天,新课标提出了“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教学目标。本节就是在坚持以上三原则的基础上,依据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想融合的指导思想,设计了《All Around Me》这一课。

1.1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短片:这个短片里面包括大家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图片以及国外社区的一些图片。等学生们看完这些图片之后,教师向学生发问:Is there a…in your community?随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欣赏,让学生整体感知语言。随后,大家跟随Tina、Ted参观他们的社区。通过这样的情景就能够很自然地让学生进入到课堂学习中。

1.2 利用多媒体中的情景,集中训练

任课教师通过分解刚才的情景,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一张电子地图,让学生们找一下各个场所的方位,并认真练习所呈现的社区平面图。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展示,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表扬,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熟悉课堂知识、加深印象,还能提高学生们的参与性,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3 深入到课堂内容,提高运用

教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段关于多伦多城市简介的视频短片,短片详细介绍了多伦多市中心的书店、电影院、银行、商店、学校等场所。短片过后,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找出图中缺少的场所,并进一步补充完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之后,教师对课堂进行分组,让学生开始扮演各种建筑物,各组之间进行方位介词的使用。让学生们在更加真实的环境中学习知识,不断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 如何让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整合

2.1 英语教师应该不断加强信息技术学习

在信息化教学的背景下,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失误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进程的顺利推进。所以说,英语教学一定要不断加强信息技术学习,要加强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一方面,小学英语教师应该不断学习计算机、多媒体相关技术。主要包括一些硬件知识、计算机系统知识方面的内容,保证多媒体教学的顺畅性;另一方面,教师在课件制作过程中要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个性特点,不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

2.2 要认真处理好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之间的关系

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之间的关系,使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达到最优效果。任课教师要明白,多媒体教学并不是单纯地依靠计算机,而是借助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2.3 强化小学英语教师的多媒体设计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发挥学生主动性越来越重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根据小学生的独有特点来设计课件,一方面要紧扣教材,展现最好的教学构想;另一方面应该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创设合乎逻辑的交际情景,为小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体现英语教学的实践性。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英语课程整合教学在与传统的英语教学对话中,显示了其独特的功能,因此,在信息化技术发达的今天,加强小学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山东省青岛平度市常州路小学,山东平度 266700)

参考文献:

[1]陈萍.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相整合的教学设计[J].中小学电教,2005(2).

[2]孙芸.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S2).

第9篇:新课标英语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中学英语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134-02

一、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手段单一。农村中学由于信息较为闭塞,对外交流较少,教学方法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大,很多英语教师由于长期使用统编教材或是接受统一的教师培训教育,认为英语无非是一门由语音、语法及词汇等知识构成的系统的语言学科。而且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较多的重视其知识的系统传授和各种类型的笔头练习,比较忽视听、说、读等方面的练习。长此以往,不可避免制造了“哑巴英语”,或造就了许多所谓的“高分低能”的学生。

2.师资力量滞后,专业素质薄弱。农村中学师资一向薄弱,一般均是以前地级师专毕业专科生为主,甚至还存在部分非科班出生的代课教师等专业素质较弱的教师。而英语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主体组织教学,师资是决定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由于师资力量滞后和专业素质薄弱等原因,他们在教学中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被动地教授教材中的知识点,无法胜任课题交际活动的顾问和组织者的角色,很难创设师生互动引起学生兴趣学习情境。

3.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两级分化严重。农村中学由于经济条件、地域差异等各方面原因,特别是大量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良好督促和管教,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较差,两级分化严重,而新课程标准更加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难度较大。大多数的学生把英语像数理化一样当作一门知识来学,并没有领悟到英语是一门语言。没有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听、说、读、写、译的具体实践之中去。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广大教师一定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要让学生明白学习英语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当前,英语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哪怕是玩游戏、听音乐、看电影也会遇到大量的英语。特别是对后进学生来说,可能他们很难有机会上高中考大学,但也要让他们明白学英语的好处与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改进教学方法。刚进初中的农村学生,对英语是一片茫然,可对英语又充满着好奇,因此利用学生的这种心态一开始就要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改变过去填鸭式、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使学生觉得英语就在身边,个个争着想说、想讲。通过各种途径鼓励学生多开口,要精心设计,有效地组织课堂上的口语训练。例如,运用准确的带读或听录音,让学生模仿,以达到语音纯正之效;通过插图、挂图或自制卡片让学生回答或会话,以达到身临其境之效英语在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注意到学生的差异性,创造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亲切感,对后进学生多给机会,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减轻学生的学习焦虑,使他们大胆地用英语展示自己。针对新教材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图文并茂的特点,教师要学会合理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让英语教学回归生活,更好的体现新课标这一理念。

2.加强交流培训,提升教师素质。中学生正处于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阶段,周围的环境和接触的人对其学习、性格、品行等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是学生仅次于父母的接触最多的成人,特别是对广大留守儿童来说,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有巨大的影响力。广大农村中学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也要有出色的综合素质。作为农村中学教师,要抓住和珍惜各种机会,多渠道、多方式提高自身英语水平。抓住出去学习进修的机会,尽可能地利用一切有效资源,充实自己。要多向教学效果好、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交流。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也要多创造条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网络函授等各种方式,让农村教师有机会提升自己。同时,教师学实践中要积极摸索,勇于实践,敢于创新。英语教学本质上是一门实践的艺术。我们要多研究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是老师的试验田,要立足课堂,立足学生,立足教材,要有意识、有目的地把课堂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教学案例研究,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授课技巧。

3.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爱与责任是教育的灵魂。作为教师,不仅要关注成绩优秀、表现好的学生,更要关爱学困生以及默默无闻甚至调皮捣蛋的学生。要树立积极向上、乐观自信、有爱心有责任感的教师形象。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教学方式的普适性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一定注意方法,不要轻易放弃,教师应该找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鼓舞。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专业教育,还要重视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要求关注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大胆地进行尝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因地制宜的变革教学方法,抓住教学时机,适时加以引导。如在上课时,让学生上台扮演角色,学生往往你推我、我推你,没有一个敢出来,他们害怕丢脸。这时老师要抓住机会,适时肯定各个学生的优点,包括调皮的学生他们往往有较强的表现欲,引导他们敢于表现自己,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比如开展竞赛与游戏活动,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创造性地表演,使每位学生都有参与感,找到归属感,享受成就感,体会学习知识的快乐。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广大农村中学教师要正视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积极的态度加以面对,主动寻找差距与不足,多方位、多渠道、多角度提升素质,改善教学质量,真正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热爱英语学习,使所有的学生不仅能有效应付英语考试,更能学以致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马贤龙.浅谈农村初级中学英语课堂教学[J].现代阅读,2012,(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