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诚信教育和诚信文化建设范文

诚信教育和诚信文化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诚信教育和诚信文化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诚信教育和诚信文化建设

第1篇:诚信教育和诚信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教育;模式

当前国内高校会计类专业大学生诚信教育存在不系统、不规范、效果不显著的状况,主要是课堂教学、校园文化、道德实践和信用体系建设方面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诚信教育体系,这一问题需要我们共同探讨和研究。科学构建以诚信教育课程渗透为主导、以校园诚信文化建设为主题、以校外道德实践活动为主体、以信用评估体系建设为主线的“四主”教育模式,将有效促进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教育质量的提高。

一、诚信教育课程渗透为主导

由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的限制,现行利用课堂途径采取的措施对培养学生诚信教育观念发挥的作用不够。高校能够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层次的会计人才,也是国家会计队伍预备人员的培训基地。诚信对会计专业的大学生尤为重要,是否诚信是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前提条件。事实上,诚信已成为会计人员的立身之本,从业之基。因此,加强对高校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教育就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当前国内高校课堂教学中会计诚信教育通常都贯穿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之中,没有专门的教材和案例分析,使得具有特殊性的会计诚信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显得过于简单,案例不够鲜活;在教学方法上常以教师讲授为主,显得单调死板,学生兴趣不浓。高校要通过课堂教学积极引导会计专业大学生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向上、勤奋工作、团结一致,具有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以下方式渗透诚信教育:一是出版发行《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教育概论》《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教育案例选编》等自编教材,并纳入会计专业大学生的教学计划,设置相应的学分;二是采取课堂讲解、案例剖析、课堂讨论、互动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兴趣;三是将会计诚信教育的内容贯穿于财务会计、税法、经济法、财务管理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中;四是教师要善于将财会专业知识讲授与会计诚信教育结合起来,在课程讲解中引导学生正确思辨会计诚信,强化会计法规及职业道德观念。

二、校园诚信文化建设为主题

当前大学校园中,学生在科研学术道德建设、学生助学贷款还款、学生诚信考试和学生求职就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诚信问题。要提高学生的诚信教育质量,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让诚信教育贯穿大学生学习的始终,让守诚信的思想和观念融入大学的校园文化和学生生活的每一个环节。校园诚信文化氛围对于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品格的形成、诚信行为的养成有着较大的影响,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十分缺乏针对性较强的诚信文化教育活动。高校必须高度重视校园诚信文化建设,做到三个方面:一是大力开展诚信文化活动。可以分校院班三个层次,举办以诚信文化为主题的党团支部生活、主题班会,歌咏比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以及相声、小品、话剧、书法、绘画和征文活动,开展“学生助学贷款还款诚信承诺”和“求职就业承诺”签名活动,使会计专业大学生在活动中逐渐内化为自身的职业操守,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诚信观。二是全力营造诚信文化氛围。校园的诚信文化氛围对培养会计专业大学生职业道德有良好的影响。既要传播正能量,表彰诚信行为,打造诚信典型,谴责造假行为,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优良的诚信道德,使学生在良好的诚信氛围中受到触动。也可以在会计专业学生考试时全面推行“无人监考”,让学生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依靠自律参加考试,让他们在经历的过程中得到体验和升华。三是努力做好诚信舆论宣传。要利用好标语、校报、海报、横幅、简报、展板等纸介媒体,诚信教育专题网页、网站等网络媒体和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宣传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身边的诚信典型,营造浓郁的诚信氛围,让诚信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三、校外道德实践活动为主体

目前,高校会计专业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与校外道德实践活动结合不紧密,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认知与道德实践存在严重脱节的现象。校外道德实践活动对于会计专业大学生的诚信行为的养成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对于内化学生的诚信认知与规范学生的诚信行为至关重要。高校应重视会计专业大学生校外道德实践活动,做好三个方面:一是做精一批诚信教育基地。注重校企地三方合作,共同签订和建立一批以银行、证券机构、企业为主的诚信教育基地,让学生结合实际工作深刻理解会计工作涉及的诚信问题,让学生在教育见习、专业实习、生产实践等各种社会实践环节中,将会计理论学习转化为实践行动,在实践行动中践行诚信教育。二是做好一批诚信教育典型。坚持“用身边的人影响学生,用身边的事教育学生”的原则,树立一批“诚实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正面诚信教育典型,让会计专业大学生学有榜样,多吸收正能量,达到示范引导的作用;同时,适时、适当地引用一些反面的典型案例,提醒大学生规范会计行为,提高大学生职业道德品质,增强大学生诚信意识。三是做强一批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邀请一批专家学者言传身教。学校可经常邀请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企业高级会计师等行业专家到校学生中座谈、交流和举办讲座等,引导会计专业大学生树立会计诚信意识并自觉化为行动。另一方面,组织会计专业大学生旁听检察院、法院有关经济案件的审理,通过对案件的分析、反思来加强对诚信行为的理解。会计专业大学生唯有亲身参与校外道德实践活动,且不断地总结、反思和提高,才能深刻理解与体会到会计诚信的内涵,从而自觉地按照会计诚信原则从事会计实践活动。

四、信用评估体系建设为主线

目前高校会计专业大学生的诚信缺乏奖惩与约束监督机制,学生的日常表现没有与学生诚信行为有机结合,导致学生道德教育与诚信教育脱钩。要提高学生的诚信教育质量,使其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形成自律,必须要有刚性措施,即建立一套大学生信用评估体系。目前我们面对的都是“90后”“95后”,“网络”已经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网络无处不在,学生无时不网。大学校园人际关系既简单又复杂,学生中不诚信的行为时有发生。高校要积极探索新媒体时代下会计专业大学生信用评估体系建设,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诚信行为。学校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可以在学生工作部设立学生信用评估办公室。专门负责学生日常诚信教育、管理、评价、监督和奖惩工作。二是建立诚信行为记实登记表并实行公示制度。将每个会计专业大学生的诚信行为全面、及时、准确记录,详细地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的信用状况,并将该表装入学生档案。大力表彰讲诚信的集体和个人,严厉批评不诚信的恶劣行为,提高诚信档案的影响力,从而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三是可以将信用评估结果与评优评奖和就业挂钩。一方面,学生入党、优秀学生干部评选、各类各级奖学金或助学金评定、生源地助学贷款均要看在校期间信用状况,优先评定讲诚信的学生,从而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使诚信内化为学生的品质。另一方面,把个人诚信档案当作学生个人的第二身份证和走向社会的通行证,并在毕业求职时提供给用人单位。高校会计专业大学生的诚信问题,既是社会关注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和焦点。只有科学构建“四主”诚信教育模式,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章雁,姚静.高校多维会计诚信教育模式构建[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2).

[2]谢爱萍,游明忠.会计实践教学中的多维诚信教育[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6).

[3]何军峰,黄红球.试论新形势下加强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

[4]张筱璐.国家助学贷款贷后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4).

第2篇:诚信教育和诚信文化建设范文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企业发展之道,员工立身之本。诚信理念及其建设要求,已随着经济的发展潜移默化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域和方面,为各界所重视。著名经济学家吴敬涟先生曾说:信用关系市场大局。长江实业总裁李嘉诚先生也说: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能事业做大?答曰:无它,一字而已—“信”。那么诚信对于我们供电所的农电员工来说就是忠诚于企业,热爱本职工作,奉献社会;热诚勤地做好岗位工作,精益求精。在客户面前讲信用,信守诺言,实话实说,树立良好的信誉,创建个人诚信品牌,提高公信力,让客户信服;自己溶入到企业中,对企业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心。树立农电员工的诚信意识是新时期农电管理的要求,笔者就供电所诚信文化建设做一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加强品牌建设。对外要规范使用“国家电网”品牌标识。要重点加强办公、营业和生产场所等标识使用的管理工作,要做到从常规服务到精益服务、从普遍到个性化服务的转变,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塑造供电企业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良好形象。加强营销服务的考核奖惩力度,杜绝营销服务行为中的不足造成对公司诚信美誉度的影响,比如抄表错讹就会严重影响企业的诚信形象。不断改进服务质量,坚持以“规范的服务、合理的流程、优良的秩序、优美的环境、文明的礼仪、创新的活动”,向客户展示诚实守信的形象。

对内要通过培训教育、企业内部活动、内部媒体宣传等,大力宣传公司品牌形象的价值内涵和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大力加强“主人翁”教育,增强企业员工对公司品牌的认知,提升品牌意识,要重视客服人员服装、劳保用品,宣传标语等方面的规范管理,打造公司统一的品牌形象,提升农电员工为电力事业奉献的荣誉感。

重视领导示范的作用。任何一个单位的上层领导的言行举止足以影响其下属的行为,影响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上梁不正下梁歪就是这个道理。《名人品德言行录》上有这么一个“曹操割发代刑”的故事: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大军去打仗。沿途的老百姓因为害怕都躲到村外,麦熟了也没有人敢回家收割小麦。曹操立即派人告诉老百姓他是奉皇上旨意出兵讨伐逆贼为民除害的。士兵如有践踏麦田的,立即斩首示众,请父老乡亲们不要害怕。果然曹操的官兵在经过麦田时,都下马慢行,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的。老百姓看见了,没有不称颂的。一日曹操骑马正在走路,忽然,田野里飞起的鸟儿惊吓了他的马。他的马一下子蹿入田地,踏坏了一片麦田。曹操立即叫来随行的官员,要求治自己践踏麦田的罪行。官员说:“怎么能给丞相治罪呢?”曹操说:“我亲口说的话都不遵守,还会有谁心甘情愿地遵守呢?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怎么能统领成千上万的士兵呢?”随即抽出腰间的佩剑要自刎,众人连忙拦住。这时,大臣郭嘉说;“古书上说,法不加于尊。丞相统领大军,重任在身,怎么能自杀呢?”曹操沉思了好久说:“既然有‘法不加于尊’,的说法,我又肩负着天子交给我的重要任务,那就暂免一死吧。但我不能说话不算话。我犯了错误也应该受罚。”于是,他就用剑割断自己的头发说:“那么,我就割掉头发代替我的头吧。”曹操又派人传令三军:丞相践踏麦田,本该斩首示众,因为肩负重任,所以割掉头发替罪。现在的人觉得剪头发是件很正常的事,可是,古代人认为:头发是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随便割掉不仅大逆不道而且还是不孝的表现。曹操就这样给三军做了一个示范,赢得了士兵和百姓的信任。对于供电所来说其是供电企业的一个直接服务于客户的团队,供电所长就是这个团队的核心,是诚信价值观的示范者,供电所长应该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来带动这个这个团队的诚信文化建设。对上,要做到经营业绩数据真实,不弄虚作假,不隐瞒营销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企业高度负责,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模范遵守执行公司规章制度,带头开展自我道德修养教育。对下,和员工多沟通交流,做到相互了解和理解,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要在员工间营造诚信的坦诚相待氛围。结合本所实际,解放思想,创新诚信教育建设工作思路,深入贯彻公司《企业文化守则》和《员工守则》,把诚信价值观根植于员工思想深处。

建设一个和谐的团队。现阶段农村的供电所主要力量是农电工,他们的工资水平普遍偏低,存在一定的心理落差,归属感不强,影响企业与农电工的和谐发展,因此,如何从心理上加以引导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以目前的发展水平,想大幅度的提高收入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应该从心理上做到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乃至家庭,淡化“农”字影响。在工作上尊重他们,通过对社会提供有偿劳务来增加收入,通过办理养老和医疗等保险来解除后顾之忧,通过提拔优秀的农电工来实现其对自身价值的追求,让员工看到前进的希望。着力培养集体荣誉感,倡导团队精神。设立农电工会,和当地政府协调,接受其党员关系转入,让其有自己的家,有说话的地方,自然调整好心态,员工与供电所之间也自然会产生感情,有利于增加农电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第3篇:诚信教育和诚信文化建设范文

论文摘要: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校信用文化的缺失以及学生个体自暴自弃、急功近利、随波逐流的思想倾向,导致高职院校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日趋严重。当前,高职院校要运用各种教育方式对大学生开展诚信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诚信价值观;同时充分发挥教职工的表率作用,为学生树立诚信榜样,并在疏导的同时,建立和完善诚信制度,做到疏、堵结合。

加强高职院校诚信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促进学生诚信价值观的树立,从根本上抑制学生诚信缺失行为,其意义十分重要。

一、高职院校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1.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

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同时也滋生了一些不良的社会文化现象。这些不良的社会文化又通过不同渠道冲击着校园和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使得他们对社会、对他人缺乏足够的信任感,因而做出一些诚信缺失的事情来。

2.学校信用危机的影响

有的学校为争生源出现的“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做法,如平时学与不学一个样,考试宽松、监考不严;有的学校在全日制教育中,为稳定生源而对一些考试作弊学生从宽处理等。学校和教师的信用危机影响了学生诚信观念的形成。

3.学生诚信价值观念面临着冲击

一些平时学习认真,凭自己的实力考试,但成绩却不如作弊同学的学生,一方面对这种不诚信现象表现出极大的不满,另一方面也会由此产生自己因没有作弊而未能考出好成绩的惋惜之情,有的甚至会认为“老实人吃亏”。这种现象如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就会造成学生诚信的严重失落。

(二)主观原因

1.缺乏自信心,自暴自弃

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是招生批次中的最后一批。这批考生被高职院校录取后,并未因此而感到高兴,相反会因为原有的期望值与现实相差甚远,对未来的学习失去信心而变得自暴自弃。

2.缺乏敬业精神,急功近利

一些学生在读普高或职高时养成的懒散习惯,使他们缺乏敬业精神,难以真正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一方面想努力学习,另一方面又不想付诸行动。由于急功近利心切,只得弄虚作假。

3.缺乏主见,随波逐流

目前,多数学生对诚实、守信、履约、不说谎、不弄虚作假等诚信内容讲起来头头是道,但在实际行动中却往往又是另一种情况。他们也深知诚信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原则,是做人的根本。但是遇到具体问题时却又会缺乏主见,随波逐流。

二、高职院校诚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一)加强诚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诚信价值观

加强诚信教育,既要注重发挥典型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辩论等生动直观教育方式的作用,使学生明确诚实守信的意义和价值,更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优势,聘请企业老总现身说法,说明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二)充分发挥教职员工的表率作用

开展诚信校园文化建设,学校首先要规范自身的办学行为,教职员工也要做好“诚信”的表率,为学生树立诚信的榜样。教职员工在道德品质、文明修养、治学态度、生活方式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诚信品质,对学生树立诚信道德意识、确立诚信价值观能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与学校领导相比,广大教职员工与学生的接触更为密切、更为频繁,教职员工的品质和形象是一种强大的潜在教育力,它容易使学生产生价值认同而自觉地接受和仿效。这种选择是单靠任何外力的灌输和教育所不能比拟的。为此,在建设诚信校园文化过程中,广大教职员工要努力加强诚信文化修养,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在工作上要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光明磊落,襟怀坦白;在学术上要做到勤奋刻苦,严谨创新,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在生活上要做到忠诚老实,不贪不欺;在与他人相处上,要诚实为人、诚恳待人、诚心感人、诚意服人,以良好的诚信道德形象取信于学生,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做学生的表率。

(三)建立学生个人诚信电子档案

学生诚信档案内容可涵盖校内外,分两大类:讲诚信言行和不诚信言行。具体可包括诚实记录、信用记录、特别记录,具体内容如诚信承诺书、个人资料、品行说明、助人为乐及学习效果、经济状况等。诚信档案的记录时间始于学生进校,止于学生毕业,并于每学年结束时通知学生本人和家长。到毕业时,还可为用人单位提供该学生在校的诚信记录,供其参考。诚信内容的输入坚持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由学生管理部门负责,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将诚信档案内容上网,接受全体师生员工的监督。学生只要输入自己的学号,教师输入教工编号即可进入网站查询、浏览,并可对诚信内容的真假发表看法或提供相关信息。

当然,建立学生诚信档案的同时,还需制定相关的诚信制度与之配合。如把“是否诚信”作为学生入党、评优的一项必要条件,也可制定学生个人和团体在诚信方面表现突出,为学校争光方面的奖励制度,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诚信档案功能的最大化。

(四)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诚信制度

在建设诚信校园文化中,面对不同学生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诚信制度十分必要。这里,我们不妨把引导诚信称为“疏”,把建立诚信制度称之“堵”,“疏”与“堵”两者是相互依赖、紧密联系的,疏与堵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推动诚信校园文化建设。因为,有堵没有疏,就不能从源头上有效抑制不诚信行为的产生;有疏没有堵,诚信者受不到鼓舞,不诚信者受不到处罚,学生的诚信价值观就难以树立,校园诚信文化氛围也难以形成。为此,在疏的同时,还得在建立和完善诚信制度上下工夫。学校要按照诚信文化建设的需要,修订完善与诚信相关的校纪校规,建立和完善与诚信相关的奖励、约束、处罚机制,公开公正地接受师生与社会的监督,真正使诚信者受到鼓舞和奖励,使不诚信者受到应有的处罚。

〔参考文献〕

〔1〕王泽应.大力加强诚信教育〔N〕.光明日报,2004-06-23.

〔2〕徐志刚.《论语·子路》,《论语通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

第4篇:诚信教育和诚信文化建设范文

明码标价的高考替考、高考体育加分等事件的发生,让我们在反思的同时,更加应该看到如此多的违规考试事件,让许多未成年人过早地进入了社会腐败的浪潮中,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诚信背道而驰,而且这些“不诚信教育”也会对每个人以后的选择产生负面影响。“诚”和“信”在含义上不尽相同,但却有着密切的联系。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诚,信也”、“信,诚也”,这种解释说明“诚”和“信”是互通的,但是儒家思想中对“诚”和“信”有着分别的论述,“诚”指的是人的内在德性,“信”更加倾向于外在的遵守信用。诚信作为一个统一的概念,意思是真实不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信守承诺。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发展对策

大学生诚信教育应将法治和德治相结合。通过法律制度的构建,大学生行为上首先能做到“不能”不诚信、“不敢”触碰法律,其次通过与德治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的诚信观念和诚信意识,使其做到“不想”不诚信,这才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归宿。

(一)从法治方面来看

首先,应加强考试制度建设,严厉打击作弊行为,制定法律制度后,还应该进行社会主义法制观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明确的法治意识,引导大学生“知法”、“守法”、“依法办事”。其次,国家应加强大学生诚信评估体系的制度构建,为大学生诚信指数的评估,提供一个更好地平台,并且应将学生纳入诚信体系之中,激发他们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可以使学生之间相互监督、相互教育,不仅可以减少诚信教育的成本,而且有利于发现问题,从而促进诚信制度的不断完善。但是,建立在学校诚信评估体系基础上,在调查和处理违规学生时,要采用人性化的态度和弹性化的处理方式,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完善人格,对于存在争议的违规事件,应该保留大学生的申诉权利,对于已经确认违反制度的学生,应该调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在此基础之上保留其申诉的权利,这样既保证了制度的顺利实施,同时又保障了学生的尊严和权利。

(二)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首先,应实施家庭教育专业化,为家庭教育提供更多的系统性、专业性指导,走出家庭教育无序化的困境。大学生是步入社会的最后一站,在这个特殊的阶段,家庭教育必须适应其认知特点,给以及时的、专业化的指导。其次,家庭教育中应给孩子传输更多的正能量,比如:家长应以身作则,当家长为了孩子的前途,走寻找替考、想方设法加分等捷径的同时,又该如何去教育孩子什么叫“诚信”。

学校教育:学校应加强“校园诚信文化建设”,通过在各个高校设置“诚信试场”,给予孩子充分的荣誉和肯定,诚信考试不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学校重视对学生意识养成的方法,学生得到了高度信任,激发出来的是发自内心的自律,通过自我暗示、自我控制来达到诚信的要求。对于即将跨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校园的诚信文化建设,会对他们的价值观产生重大影响,也会对他们的人生信念产生很大的影响力。

社会教育:社会教育对所有人来说都是终身教育,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对大学生诚信教育意义重大。目前大学生诚信意识不强并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社会诚信体系的问题在学校环境中的体现。应该充分利用大众传播载体,如:报纸、期刊、书籍、电视、电影、网络等,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大众传播过程,实现传播者和受众者之间的有效互动,同时要注重大众传媒的局限性,努力消除大众传播的负面影响。

(三)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第5篇:诚信教育和诚信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 教育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1-0214-02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原则。中国传统伦理思想非常注重修身,认为高尚的品德高于事业上的成就。诚信作为一种重要的品德,其核心就是要提升人格,使精神追求和道德品质进一步提高。传统诚信观在维持社会良性发展、提高人生修养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当代大学生来说,诚信更是必须具备的品质。那么,在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中,辅导员如何实现诚信树人,首先应该从创建无违纪年级做起,让当代大学生诚信考试,避免发生学术造假,才能做社会有为青年。

一、加强领导,建章立制,持之以恒推进学风建设

韦伯曾经这样说过:“中国人非常害怕未知的和不能直接看到的东西,这种恐惧超出了正常的范围,表现为无法打消的怀疑”“中国人彼此间的典型的不信任己为所有观察者所证实”。弗朗西斯・福山也这样说过:“在传统中国社会里,信任家族以外的人或赋予其责任无疑是一种弱点。”

社会和学校仅是学生生活的外在条件,因而在学生诚信意识养成中只是外在影响因素。学生自身对于诚信本身的认识与积极体验才是诚信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离开学生自身正确认识和积极体验,一切教育措施将不会取得实效。因此,诚信教育的关键是如何提高学生自身对于诚信重要性认识,以及不诚信行为或失信行为对于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危害性,自身积极主动养成诚信行为,才会真正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学风建设是一项关乎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工作之一,对此,高校应该专门成立学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学风建设的组织领导;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从学院分管领导到各系主任,再到专业课教师、年级辅导员,“四位一体”抓学风,人人肩上有责任,为确保各项工作的开展还应制定《学风建设实施方案》等相关学风建设的文件,始终贯穿“成长成才”这一主线。在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的年级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和管理措施,形成正确的导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年级优良考风考纪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践培养,树立典型引领

(一)打牢基础,注重实践,明确目标,认清自我

诚信道德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已经有了深厚的积淀,但我们不能简单认为传统诚信思想完全适用于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行为规范,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传统诚信观呈现出其固有的局限性,使其不能有效运用在现代社会交往中。

在认真抓好学生日常思想工作的同时,确立“明确学习目标,打牢专业基础”的目标培养,并充分发挥专业特色优势,侧重专业知识的培养和实践课的训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重要性,从而去重视实践课的学习。同时,依托专业特色,举办了药膳大赛、导游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消化所学知识,在实践中查找学生不足。为了让学生从入学之初就树立明确的目标,我们积极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使每一名同学尽快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有的放矢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典型引领,全盘带动,结对帮扶,共同提高

按照教育规律,任何教育要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必须适应教育对象自身成长规律,如果违背教育对象成长规律,就会适得其反。在诚信教育中,教育内容的确定以及方式、方法的选择都必须适应学生自身成长规律。从内容按照来看,课程内容逻辑顺序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从教育方式、方法的选择来看,对于不同的对象应选择适宜的方式、方法,真正体现因材施教,而不是简单的一刀切。不同的方式、方法对于学生的影响是不同的。换句话说,同样的教育内容,由于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接受是有差异的。

具体实施中,各班团组织可以成立班级学习接力服务小组,经常与学习困难生谈话,了解其厌学的真正原因,对症制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对于旷课的学生,采取打电话、发短信提醒按时上课,帮助其改掉散漫的学习态度。每逢期末考试前,我们都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期末复习,并将每班各科尖子生分成学习顾问组和互助组,为大家解疑答难,共同提高。与此同时,还可以定期以召开班团会的形式,积极宣传刻苦成才、诚实守信等典型事迹,用先进典型引领学生思想。通过以上措施涌现出的学风过硬的班级给予相应的表彰,形成榜样效应。

三、深入细致教育,严明纪律,诚信考试树新风

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参与,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在学生诚信教育中并没有形成合力,各方普遍存在忽视诚信教育的倾向。就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诚信教育问题,相对于学校诚信教育而言,家庭对于孩子诚信教育基本是与学校相脱节的,学生在校期间远离家庭和父母,更多与老师、同学接触,家长对于孩子在校期间的表现并不能完全了解和掌握,在同孩子的联系中更多问及的只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与生活状况,对于学生思想状况了解的不够,当然对于诚信教育也就难以顾及了。最终导致的后果,是家庭在诚信教育方面的严重缺失,无法与学校和社会形成合力,以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

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每学期期末考试前,辅导员都开以“诚信考试光荣,违纪作弊可耻”为主题的专题年级会和班会,进行诚信考试集体宣誓,认真组织学生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对个别有苗头试图作弊及曾经有过作弊行为的学生专门谈话,提前教育,避免考试作弊现象的发生。更应该坚持从严巡考。考试之后,及时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总结好的学习经验,查找考试失利原因,积极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对于个别考试不理想的同学,找成绩优异的学生帮助辅导,为补考提前做准备,最大程度上减少重修率和二次违纪率的发生。同时,还应做到针对考试违纪学生和考试有不及格科目的学生,及时与家长通过电话、信件等方式取得联系,通过家长进一步做好学生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诚信教育环境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长时期形成的影响师生行为的具有自身特点的文化形式,对于学校整体育人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校园诚信及信用属于校园文化环境的组成部分,良好的校园信用环境对于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诚信意识的形成和诚信行为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学校应提供诚信服务,加强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纯洁校风,端正教风和学风,真诚服务于社会,让高校取信于学生、家长和社会。其次,学校应有意识的设置能够体现诚信文化的宣传栏和标语牌,让在校学生经常受诚信文化的熏陶。第三,大力弘扬诚信风尚。利用报纸、广播、网站、墙报、宣传栏等阵地大力宣传诚信文化,特别是体现时代精神的诚信道德行为,激励学生积极向上,批评校园中存在的各种不诚信的行为和错误观点,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抵制假、丑、恶的失信行为,倡导人与人诚信交往,为推进学校诚信教育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最后,大力开展以诚信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要求大学生从平时做起,作业不抄袭、考试不作弊、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形成良好的校园诚信风气。

明德崇智,厚朴笃行,信守承诺,诚信做人。应集全校与社会之力,师生共同携起手来,维护知识的尊严,严肃考试纪律,共筑人生诚信之风。

【参考文献】

[1]蔡仲儒.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分析与诚信重建措施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学报,2014(1).

[2]刘晓黎,邵秋男.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J].经济师,2014.

第6篇:诚信教育和诚信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小学校园;诚信;策略

0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以及传统文化教育的迅速发展,诚信文化建设也越来越受重视。当前,社会中的诚信问题十分普遍,引起的公众以及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学校加强对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成为了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小学阶段作为人生发展的重要奠基阶段,构建诚信小学校园文化,培养小学生的诚信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课堂引导知诚信

课堂是实施诚信教育的主要场所,在课堂中主要完成小学生对诚信的认知。一般可以分为显性教导和隐性渗透两种路径。

1.1显性教导

知是行的前提,无知则无行。而关于什么是诚信、诚信包括哪些内容、怎样的言行是诚信的言行、不诚信的言行会给自己和社会造成哪些伤害等知识和规则是无须争辩的公理,因而显性教导是必要的。在课堂中可以通过《小学生守则》的学习、专门的诚信教育课程的教学、诚信规范与诚信准则的理解、诚信言行的练习等,促进小学生对诚信感知、理解和记忆。显性教导具有预设性的特点,因而可以系统地、全面地、循序性地开展,使小学生获得系统的诚信知识。

1.2隐性渗透

显性教导有些时候会导致小学生的逆反,因而需要在各学科教学中运用隐性渗透的方法加以补充。小学各科教学内容中隐含有丰富的诚信教育资源,只要牢记教学的德育价值,那么隐性渗透就会成为常态。自然学科教材中的内容都是科学家们求真务实、不懈探索的结果。因此,完全可以在自然学科的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等诚信品质。

2班会引导知诚信

课堂是实施诚信教育的主要场所,在课堂中主要完成小学生对诚信的认知。笔者结合四年级学生的特点,将整堂班会分成“谈话导入”、“理解诚信”、“寻找诚信”和“拥抱诚信”“诚信入园”“走心诚信”六个环节。

2.1谈话导入――故事引入,启发引题

待人真诚,言而有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维系现代社会的纽带。《狼来了》故事虽然简单,但富有教育意义,教育孩子要诚实,不要撒谎。这个故事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我便从故事引起,从谈话入手,问学生:你知道妈妈给我们讲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诚信”一词,但什么是诚信,怎样做才是讲诚信呢,教师此时出示课题,从而导入本次班会内容。

2.2理解诚信――明白诚信,感悟诚信

四年级的孩子还不能很快意识到怎样做才是讲诚信,为此,我安排学生观看央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片,图文并茂、生动讲解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学生发表自己观后感言,总结出诚信的真正内涵:待人以诚,言而有信。

2.3寻找诚信―诚信故事,感染学生

为了更好地挖掘学生身边关于诚信的故事,先同桌互相交流你发现的讲诚信的故事。再让小记者进行现场采访同学讲诚信故事,相信这些故事会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同学们喜欢讲诚信的学生,愿意和他们交朋友,他们会得到别人的信任。

2.4拥抱诚信―互动交流,明理导行

在“拥抱诚信”这一板块,我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从不同的角度引导他们分析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怎样做到诚信?对于这三个问题,我先采取小组讨论――交流――反思的方式进行,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2.5诚信入园――拓展提升,争当“诚”员

经过这一系列由浅入深的探究学习,孩子们已经有了做一个诚信的人的强烈意识,我相信他们能够反思自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现出来。本着这一想法,我结合学校的德育课题,在德育训练营里创设一个诚信乐园。

2.6走心诚信――总结班会,提出希望

做一个诚信的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孩子们长期的付出和行动。因此,本次班会结束时,提出希望“希望大家把诚信放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上,从小做起,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做一个大家喜欢的诚信学生。

3活动强化固诚信

人的道德品质是在活动中形成的,而小学生天性好动,对小学生的诚信教育有必要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来强化。促使小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诚信伴随自己健康成长;诚信日记,则可以帮助小学生反省自身的诚信行为,形成自我控制力。

4教师示范彰诚信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向师性,教师也自然地成为小学生的重要榜样,因此,校园诚信文化的建设,必须特别重视教师示范的重要性。具体要求包括下列三个方面。

4.1立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教师应有以身立教的觉悟和态度,更要有履行职责的坚持和执著。教师要坚持诚信待人、诚信教学、诚信科研,将诚与信作为自己思想和行为的出发点,以诚育诚,以信育信,做诚实守信的道德典范。

4.2立言

教师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语,努力做到真诚、真实、可信,不能言而无信,更不能欺言以获信。在教学中,教师要言语真诚,与小学生建立真诚的交往关系,真实地表达自己对所教学科的看法和对知识的见解。教师要鼓励小学生参与对话,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敢于对现有的知识和权威说“不”。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此外,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言语评价时,也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4.3立行

教师应用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身教来验证平日的言教,推动小学生在诚信品质的塑造中由知向行转变。

5制度约束育诚信

小学校园诚信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利益的诱惑和艰难的抉择,单纯依靠个人自觉自律很难保证顺利开展。因此,一定的制度约束显得尤为必要。学校要建立并完善各种诚信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约束师生的行为,形成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双重机制,使全校师生恪守诚信,不愿失信、不敢失信。

5.1完善学校德育制度

W校可以根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德育工作纲领性文件,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各种细则。

5.2规范学校教学制度

学校教学制度是国家的各种方针、政策、法律在学校日常教学工作方面的具体表现。它既包括师生的行为规则,也包括学校教学行为的规则,如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管理等。

5.3细化学校管理制度

学校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教职工岗位职责制度、校园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师奖惩制度、后勤管理制度等。完备的学校管理制度依据权责分明的条款对全校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的行为做出约束和规范,要求人们遵守一定的管理程序,严格履行相应的职责。学校要充分发挥管理制度的规范作用,制订关于诚信管理的相关条款,明确规定各类人员诚信参与管理、接受公正管理的基本义务和权利。

6结语

综上所述,诚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而小学阶段是诚信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加强小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十分必要。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学校要加强诚信校园文化氛围及环境的构建,完善相关制度,促进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同时教师要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促进小学校园诚信文化的形成。

参考文献:

第7篇:诚信教育和诚信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高校管理 诚信教育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很多诚信问题都暴露出来。总理就曾经指出:“对于我们的企业来讲,对于整个社会来讲,道德问题十分重要。我以为诚信和道德是现代社会应该解决的紧迫问题。”新时期下社会诚信缺失的问题,很大程度影响到高校的学生,致使大学生频频出现诚信缺失的行为。现在的高校普遍存在考试作弊、无故毁约等诚信问题,严重影响着社会风气和大学和谐校园的建设。诚实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更是构建现阶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为此,高校必须认识到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多方面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确保诚信教育切实有效的实施。

一、加强诚信教育,教师合理引导

孔子的《论语?子路》中曰:“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作为中华璀璨儒家文化的代表,孔子明确指出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作为中华民族儿女,从小熟读孔子的著作,儒家的文化深深影响大学生们的日常行为。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大学生对诚信的深层次的认识。通过思想文化建设课程,提高大学生是非分辨能力,以不讲诚信为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也要积极推动传统诚信教育的改革,结合实际情况,广泛传播正确的思想观念。在积极开展新的道德教育的同时,提升大学生对诚信的认识并促使大学生与这些优良的传统文化产生共鸣。

在现代教育中树立优秀榜样的方法可以用于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高校可以将优秀的政治辅导员作为宣传诚信教育的示范。现代高校实际教学过程中,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接触最为频繁。作为学校一线的员工,辅导员掌握大量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了解现阶段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辅导员应该以身作则用诚恳的态度,言行一致的行动去影响和教育自己的学生。辅导员要善于发现生活中教育素材,鼓励学生的诚信行为,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营造诚信氛围,高校合理监督

现代社会伴随着市场化进程,人们越来越追逐经济利益,社会上以利益最大化为行为准则的人大有人在,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对高校的诚信教育更是一种挑战。为了面对整个社会浮躁性和逐利性,高校应该营造广泛的诚信氛围,坚定大学生的诚信意志。在大学学习生涯中,大学生将面对大量的诚信考验。在党员的申请中,大学生不仅要坦诚自己获得的奖励,还要自检缺点和不足,用坦诚的心来面对党和国家对自己的检验,这是作为一位入党申请学生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在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时,大学生应该实事求是填写贷款申请书,在毕业还款时应该积极配合银行确保助学贷款按时归还。在面对大学生涯中的各次考试,大学生应该刻苦复习,不应该弄虚作假更不应该,对自己和同学造成恶劣的影响和后果。高校还应该积极推展校园诚信文化活动,通过校园广播和期刊的方式积极推进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营造全员性质的诚信氛围。辅导员和学校教员应该做好大学生的诚信导向,加强自身的诚信表率,使高校充满诚信气氛,使诚信成为学生的一种行为习惯,激发出内心深处对诚信的渴求,以其内生性约束学生的自我行为。

依据实践表明,仅仅依靠良好的诚信氛围对大学生诚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制定一系列的行为准则来约束学生的不诚信行为。现行要求高校在监督大学生的诚信行为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制定切实可行的条例,如果有可能通过高校的各个平台去征求学生的意见稿,让学生充分的融入意见的制定和修改,为未来条例的执行铺开道路,大学生也更容易加入规章制度的监督当中。规章制度只有执行了才有切实意义,所以高校也要确保诚信教育的相关条例得到严格的执行。合理设置诚信机制的监督者,加强学校各项行为规范的执行力度,确保各项规范制度落实到实处。高校的管理人员不仅要对诚信的学生进行褒奖,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且要秉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学生的不诚信行为作出应有的惩罚,确保条例对大学生诚信行为起到强制性的约束。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在高校的日常生活中慢慢培养诚信品质,磨练学生意志,使诚信成为大学生宝贵的个人财富和社会资源,为学生将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作为我国知识文化水平较高的一个群体,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面对新时期整个社会的浮躁和焦虑,社会诚信的缺失日益严重。合理的设计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一定能提高整体大学生的诚信品质,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贡献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体勤,牟思伦.大学生诚信修养概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08).

第8篇:诚信教育和诚信文化建设范文

学校是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提升道德水平的重要场所,高校的校风以及整个学校展示的文化底蕴、文化内涵对于一个学校的学生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学校是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场所。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德育工作中未能得以充分的重视,对诚信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手段以及教育效果的评价与研究明显滞后于其他道德教育。

一、高校开展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诚信教育重视不够

诚信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一环,是公民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要求。长期以来,高校重实效、轻精神,高校片面地追求技术、成就;片面地追求学校建筑面积的大小、学校办学规模;高校片面地追求表面的、可以看得见的成绩,对诚信教育重视不够,很少开展与诚信教育有关的活动或者讲座,一些高校教师也对诚信教育的地位不重视。

学校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即使在德育教育上,也往往过分地强调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过分使用灌输教育,一味地强调,学生的成绩、学校的荣誉等方面,而忽视生活上一些小细节,道德教育的政治化弱化了诚信教育意识,忽视了个人道德的完善。马克思曾经说过:“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二)教育内容单一化、方式简单化

目前高校的诚信教育内容比较简单,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内容往往是围绕诚信教育的内容开展,对诚信教育的宣传活动形式单一,方式简单,大多以宣传展板,横幅来宣传诚信,效果不好,不能在广大学生中形成影响,更不要说内化于大学生心中,使之践行于社会当中。其次教师队伍的自身素质也影响了诚信教育,一些教师本身诚信素质不高,他们学术腐败,不关心学生成长成才,缺乏人格魅力,缺乏奉献精神,不能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尚不能做到,谈何让学生做到诚信。很多大学生知而不行,他们虽然知道伦理规范的行为要求,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不愿意遵守诚信行为,以至于在物质诱惑面前,很容易失去自己的底线,难以坚持诚信道德标准[1]。正如万增奎在《道德同一性的心理学研究》中所说:“知而不行是我国道德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现象。经过几十年的道德教育,社会倡导的许多伦理规范为公众所熟悉和了解甚至认同,但并未成为多数人的行为准则。”[2]

(三)校园诚信环境形成滞后

学校教育有着相对独立的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诚信品质,由此可见,校园文化建设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良好的校园诚信环境对大学生诚信品质潜移默化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大学在进行校园文化机制建设和培养大学生诚信品质中,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诚信教育的培养至关重要。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任何理性教育、形象的感染都是外部的课题,都只有通过主体的心理过程才能起到这样或那样的作用,如果没有主体内心的心理过程的发生,任何教育都等于零。”[3]而现在高校的校园文化着重点目前都在积极营造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学术氛围,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特别是对诚信教育的开展缺乏足够的重视,这势必会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的塑造产生消极的影响。

二、高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诚信教育作为当代大学生所学的必修课之一,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着重加强的一环,因此应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诚信教育,不仅提高大学生的内在修养和觉悟,还要通过外在的环境熏陶,约束大学生的行为,根据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方式方法,建立诚信机制,营造浓厚的校园诚信文化,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

(一)加强学校对诚信教育的领导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重要品德,大学生处于思想交融、多元碰撞的时期,初入学校的新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正是诚信教育嵌入的最佳时期,这个阶段的大学生已经具有很强的学习和认知能力,但是需要外部环境对其施加影响,将其引入正常的道德轨迹。因此加强诚信教育,首先要加强学校对诚信教育的领导,从学校书记和领导到辅导员,各个职能部门都要充分认识到诚信教育的重要性,能把诚信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有计划、有监督、有安排学校诚信教育内容,提高大学生对诚信教育的认识。同时,必要的财力和物力支撑是不可缺少的,没有强大的物力支持,诚信教育只会停留在表面,得不到真正的落实,把诚信教育与学校育人目标结合起来,真正地将诚信教育落实到实际教学活动中。

(二)完善诚信教育内容

传统的诚信教育内容大多数局限在课堂上,教师机械般地教授诚信内容,学生灌输式地接受,不仅达不到教育效果,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内化不能转化为外化,失去了教学的目的。因此为提高大学生诚信教育成效,必须拓展和创新诚信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来提高大学生诚信品质,形成良好的校园诚信风貌。

1.诚信教育主渠道的拓展

课堂教育作为传统的诚信教育主阵地,虽然发挥了一些作用,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所积累的知识在最短的时间内传授给大学生,但在实际生活中效果不明显,在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的同时,还要将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拓展诚信教育的主渠道,近些年来,一些高校努力尝试开展诚信教育的多种方式,比如许多高校开展了校园诚信小铺,每天记录学校的诚信度,无形中将诚信理念渗入学生的思想中。一些高校大胆创新考试方式,实行无人监考,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还有学校把诚信知识建于学校主页上,只有学生连续答对几个问题才能进入学校主页,通过这种方式增加学生的诚信知识。教育的最高宗旨是要让学生养成自我学习,自我实践的能力,在教师和学校的指引下自我发展成有德、有才的新时代大学生,真正从心理上将诚信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

第9篇:诚信教育和诚信文化建设范文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各种问题凸显,诚信危机更显得汹涌而弥漫。随着蒙牛“毒奶门”事件发生,“地沟油”事件屡禁不止,企业诚信日益引起人们关注。一系列“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及失信、失范行为的发生,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道德建设的正常进行。

(一)中国传统诚信思想

诚和信的含义有所不同,“诚”与“信”虽然都具有诚实守信的意思,但在表达的侧重点上却是有区别的。“诚”寓意不虚伪,强调内心的真实,看重表里如一,“心诚则灵”、“诚心诚意”等都取意于此。信更强调“内诚”外化,体现为个体除了在内心对社会道德的认同外,同时也身体力行地遵守社会道德。而“信”强调的是外显的真实,言语和行为的一致是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重要需求。“信言不美“就是体现这一点。然而“诚”与“信”还是有联系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外在表现。“诚”与“信”的结合,体现着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准则;诚为信之本,不诚则不信。不欺已曰诚,不欺人曰信。诚在实际生活中,更多地表现在人的品行方面,信则表现为个人的个性心理品质,比如对责任、义务的态度,诚信是“诚”与“信”的统一。

(二)非公企业诚信建设的重要意义

1.企业诚信的含义

企业诚信是特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企业的行为做到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以信誉赢得顾客。作为微观的经济主体,企业在经济运行的信誉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的诚信状况,也在一定程度影响着全社会的诚信建设。克拉伦斯?沃尔顿曾指出,一个企业的经理人,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来诠释企业的责任。可以这样说,企业不是赚钱的机器,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单元,企业更应讲信誉守信用,这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责任感。

2.企业诚信建设的意义

诚信在现代社会是一种价值观,是企业的形象建设的一部分。在处理各种关系时,诚信往往是一条准绳,一个坐标。日升昌这样诠释诚信:也许一时的欺诈行为可以愚市弄民,可是不会有商家长远的发展是靠耍奸发展壮大的。同样,荀子在几千年前,便站在国家发展的高度严肃地指明,在商业活动中,诚信无欺将从根本上促进国泰民安建设。现代著名企业海尔,同样是靠诚实守信不断发展壮大,其产品过硬的质量以及周到诚信的售后服务闻名全国。很多企业的成功都说明了一个企业只有努力建设全体员工的诚信价值观并在任何条件下都遵守诚信道德,才会不断地自我创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从而建立强大的无形资产。

3.非公企业诚信建设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企业迅速成长壮大,其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的特点是传统国有企业不具备的优势,同时其机制灵活适应性强的优势更是让其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发挥了无可比拟的优势。不过我们也应看到,非公企业也有自身的不足,尤其是部分非公企业诚信的严重缺失已经影响到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首先,我国市场经济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够健全。我们可以看到,部分守信的企业常常不能得到相应的经济利益。而失信的企业也看不到明显的经济利益损失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处罚。这会造成一种现象,就是守信的企业要付出高额成本,失信的企业不需要付出成本。另一方面,在非公企业的发展,由于受环境、竞争条件的制约,资金少、设备差,技术落后,人才紧缺,在这些关乎企业发展的硬软件建设方面,非公企业往往难以与同类型的大型企业抗衡。于是企业难免会作出这样的选择,就是努力用最低成本获取最高收益。在守信无用的情况下,失信行为的产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但是这种杀鸡取卵的行为,一定会给企业长远发展带来危害,比如银行贷款、企业招工等方面,正是由于企业诚信行为失范,其发展道路上才出现了难以逾越的“瓶颈”。若想获得长足发展,特色和信誉是重要的。然而若要形成特色,要受制于很多客观条件,可是诚信建设,却是一个企业可以努力创造的。有了诚信,企业的长远发展才会获得宝贵的信誉。由此可见,非公企业的诚信建设已是迫在眉睫。

二、中国传统诚信文化与非公企业诚信建设的内涵

(一)中国传统诚信思想的含义

对于诚信,一般从以下角度理解:

1.诚信是重要的道德修养

《中庸》里提到:“君子诚之为贵。”对于一个有修养有道德的君子而言,诚信是非常重要的品质。荀子也曾说:“养心莫善于心诚。”就是说,修养良好的品德,诚信是首要的。周敦颐认为五常之根本在“诚,诚信是万事兴旺的源头所在。

2.在社会交往中,诚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

孔子常常思考:“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信待人是孔子人生重要的追求之一。“曾子杀猪”的曾参在教子方面教育孩子要诚信,而他自己,也要每日检点,自己是否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做到了诚信。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能没有朋友,与朋友交往,就一定要言而有信。

(二)非公企业诚信建设现状

目前,有很多企业意识到诚信在经济活动中的战略作用,但只有部分企业开始建立并不断完善企业信用制度。所以,非公企业诚信管理水平不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首先,非公企业诚信管理没有形成制度化,专业管理人才不足。其次,非公企业诚信管理的程序及资源没有形成体系,专业化水平不够。再次,在非公企业管理中,诚信建设还没有信度高的标准和应用。再则,整个社会对非公企业在诚信方面的教育培训力度不足,信用体系建设相对薄弱。这体现在相关服务市场供求不平衡的问题。

三、传统诚信文化建设与非公企业发展的关系

(一)非公企业诚信缺失的负面影响

1.诚信的缺失,会增加企业交易成本

近年来,很多非公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困难,因为不讲信用,破坏了正常的信用观念,企业之间的赊销、预付难以为继,进而发生拖欠民工工资,进而发生“用工荒”等现象。长时间不能缓解的相互拖欠使非公企业举步维艰,严重阻碍了非公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诚信的缺失,危及企业的品牌建设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品牌代表企业的形象和信誉。信用是品牌的基础,没有信用,品牌就是无根浮萍,无法立足。有了良好的信誉,才有可能打造出出色的品牌。一旦失了信用,在市场大潮中,就是曾经成功的品牌也一样会被淘汰,享誉全球的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就是让世人警醒的例子。

3.诚信的缺失,阻碍企业的发展

这种诚信缺失首先表现在资金使用方面,很多非公企业擅长做三本账,为了偷税漏税,送给税务局的账需要虚减利润,为了取得贷款,送给银行的账要虚增利润,再留一本账给自己,计算怎样能从员工报酬里再汲取部分利润。资金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一个企业只有信用好,才会吸引其他企业来投资,而有了良好的信用度,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银行也会积极协助其进行资金周转。相反,一个企业信用度低,就会逐渐失去社会的信任,从而失去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可能。

(二)以诚信为基础,建设和谐企业文化

1.诚信是和谐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

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信用经济、道德经济基础之上的竞争经济,良好的企业文化需要始终如一的诚信品格。有了诚信这块基石,企业的生存发展才有了长盛不衰的保障,有了诚信的文化是生生不息的,这样的文化内核,才是和谐企业文化建设应有的价值导向与坐标。

2.诚信是企业恰当处理各种关系的坐标

海尔的高层管理者面对不合格的冰箱毅然挥起大锤,砸在员工心上的是诚信的价值观。一句“不让一件不合格的海尔产品流向市场”的承诺让世人看到民族工业复兴的希望。而与之相反的是西门子冰箱门事件欲盖弥彰的行为,让消费者对这个品牌产生了根本的排拒与犹豫。一个缺少诚信的企业哪怕它有过奋斗与辉煌的历史,一旦失去社会信誉也终将在竞争中被淘汰。

3.诚信使企业文化建设有了生命力

企业要生存发展,诚信建设是重要内驱力。我们熟知的重庆啤酒的著名格言是:“企业发展依赖诚信”。有了诚信的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风雨中岿然屹立,哪怕跌倒,也会迅速重新崛起,因为诚信是企业立足、生存、发展的命脉,是企业长足发展的内在力量。

四、构建诚信企业文化,建设和谐社会

(一)企业价值观要以诚信为重要内容

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以及其员工共同前行的方向和价值取向,也是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所信守的基本信念。从哲学角度理解,对象对主体有用性的观念就是价值观。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员工理解并支持的一切关于企业意义的有效判断。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就曾断言,未来的的商业竞争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挑战 ,更重要地表现为文化上的挑战。长久以来“正直”、“诚实”一直是微软的核心价值观;而“诚信为本”同样是摩托罗拉的核心理念。非公企业应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企业报等文化载体,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向全体员工进行诚信教育,领导重视,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培养员工的诚信品质,营造人人诚信的氛围,打造以诚信为重要内容的企业价值观。

(二)企业道德规范以诚信为根本

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离不开成熟的、稳定可靠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管理学家吉母?柯林斯说:一个公司,只有建立了不断适应世界变化的核心价值观,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长久地享受成功。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补充,非公企业应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抓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有利契机,积极培育建立诚信的商业道德规范。我们熟知的同仁堂历经300年屹立不倒,就在于其以求珍品、讲信誉”为企业宗旨。诚实守信的行为是市场竞争的核心要求,企业的竞争要在公平交易、合法经营、诚实守信的道德基础上。培育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道德规范,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力量,从小事、从自身、从当下做起,优秀的企业道德的形成需要长期系统的培育,只有将诚信的观念渗秀到职工日常思想文化建设中,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道德规范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非公企业才能不断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企业诚信文化体系逐步形成制度化

企业文化的建设与传承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并以科学合理的制度进行约束内化,才能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助力作用。

1.立足现实,制定企业的诚信规则

具有企业法律效力的文件会约束员工的行为,并逐渐内化为员工的自我要求,只有把诚信价值观渗透到日常的工作和管理之中,对生产对产品的认真与责任才会外显到企业具体的产品中。而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遵守诚信理念的行为将会使企业拥有更多忠实的客户,从而使企业拥有了最宝贵的无形资本,保证了企业占领市场并达到高效益持续发展。

2.完善管理,建立健全企业诚信制度

做到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制度化,就要使相关的制度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把对企业诚信行为的奖惩落到实处,切实激励每一个人诚实守信。同时,结合企业实际开展的诚信教育培训,也会使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更深入具体的内容。所以应以规范完善的制度使诚信的观念深入人心,内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与意识。只有全体员工的支持与参与,才有可能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

3.科学规范,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建设

只有在制度上规范人们的行为,才会增强人们对诚信文化的认同感。每一个员工都应有一份诚信档案,每一次记录都是企业诚信奖惩的依据,是否具有诚信的品质将对他们的未来有重要的影响,遵守诚信管理制度会获得人生宝贵的尊重与机会,违反诚信管理制度的将遭受严厉的道德谴责并影响未来人生发展的空间与轨迹给以严惩,事实会告诉每一个人,失信成本远远高于守信成本。有了严格的考评制度,管理人员和企业职工就会在诚信的轨道上为企业加足马力,全力前行。

我国传统的诚信文化是民族的精华。随着时代的进步,企业诚信文化的作用日益明显,能否建设积极向上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关乎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诚信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所在,也是有中国特色的和谐企业文化的有力支撑,只有立足于诚信的企业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所以,我们应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方式方法,全力打造优秀的诚信企业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奋生.非公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研究[J].中外企业文化,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