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孩子的启蒙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幼儿教育;启蒙;有效方法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也是日新月异,各方面的竞争也越来越劲烈。这就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升整个国民科学素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科学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幼儿期,是心理发展的敏感期,也是培养科学素养的关键时期。因此,开展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显得意义非凡。
一 幼儿教育中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启蒙教育,就是指在人处于幼儿时期时,使用一定科学合理的方法手段,对幼儿进行启发、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早期教育活动。人在幼儿时期时,由于他们的年龄和性格特点的因素,幼儿在启蒙识字和学习知识技能的活动中,表现的很积极,有利于进行启蒙教育。
启蒙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第一步。一方面,它的教学活动能激发、启动幼儿的自主学习的动力系统,能在幼儿时期就可以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创新情感、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启蒙教育能使孩子获得自我和主体意识,促进儿童个性的发展。在幼儿时期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在完善教育体系的同时,还能进一步树立新的幼儿教育理念,促进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接轨。
二 我国幼儿教育中启蒙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教育意识也越来越强,对幼儿的教育也有所重视,幼儿的启蒙教育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我国幼儿启蒙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投入经费不足。
幼儿启蒙教育的问题首先是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从政府来讲,对学前教育有足够的重视,而且越来越重视,投入也是越来越多,但是到今天为止,即使在北京这样的城市,学前教育财政拨款还没有一个固定的比例,虽然在政府的工作计划里边会提到,大力发展学前教育这个事业,财政收入增加,向学前教育倾斜,但是倾斜多少是没有保障,因为没有数字在里边去督导政府,所以总体来说还是经费投入不足。
2.师资匮乏。
在幼儿启蒙教育方面,不仅我国的研发队伍还是比较薄弱的,而且师资队伍也是数量不足。在我们目前全国现在有超过14万所幼儿园,在教师队伍里还有一部分没有教师资格证,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素质低下。可见,幼儿启蒙教育这一块,师资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令人堪忧。
3.幼儿教育理念落后。
在幼儿启蒙教育阶段,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比较落后。一方面,在和孩子一起生活、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充分了解到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启蒙教育的过程中,他们很少能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另一方面,他们没有创设符合孩子启蒙教育的课程、环境等,孩子的学习比较被动,兴趣不足,导致幼儿启蒙教育效率低下。
三 实施幼儿启蒙教育的有效方法
针对以上幼儿启蒙教育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提升幼儿启蒙教育质量的一些方法。
1.加强幼儿启蒙教育经费投入。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幼儿启蒙教育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对于政府来说,扶持幼儿启蒙教育是他们的责任,加大对幼儿启蒙教育的投入是他们的义务。在政府重视学前教育的同时,对学前启蒙教育的投入也应增多。应保证学前启蒙教育财政拨款有一个固定的比例,随着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也应不断扩大比例。在政府的工作计划里也应包含这项内容,大力发展学前教育这个事业,财政收入增加,向学前教育倾斜,总体上解决幼儿启蒙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
2. 提升幼儿师资的整体质量。
首先,国家要加大对幼儿启蒙教育的研发,使其能满足幼儿启蒙教育发展的需求,同时也要不断提升研发队伍的研发能力。其次,加大对幼儿师资队伍的培养。可以在各大高校开展幼儿教师专业,培养素质高、专业性强的幼儿教师。对于已经就业的幼儿教师,要不定式地进行再培训。没有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坚决不能让其上岗,要严把教师质量关。
3.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理念。
孩子就是民族的未来,在教师和孩子一起生活、学习时,作为幼教工作者,首先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同时,教师要努力创设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课程、环境、区域,学会追随孩子的兴趣,为孩子提供操作的机会,让孩子通过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来获得经验,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探索,成为生活、学习、游戏的主人。
关键词:家庭英语启蒙教育 兴趣
以前在朋友聚会的时候,总会有人问:“你是大学英语教师,你家的小孩英语教育肯定没问题啦,学的怎么样了?学了多少了?”殊不知,这样的问题总会让我不知所措。因为作为成年人的老师,我已有数十年的工作经验;但作为一个家庭成员,对小孩子的英语教育还真只是一个新手,正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所以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其实,对于是否让孩子从小学英语,什么时候开始,怎样进行这些问题我内心总是充满了矛盾。一方面看到迎合社会需要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幼儿英语培训机构,看到很多孩子都接受了早期的英语启蒙教育,再加上自己的语言优势,不让自己的孩子学似乎又心有不甘;但另一方面,又觉得孩子应该有一个灿烂的童年,想随她喜欢,不想逼迫她过早学习,害怕适得其反。在这种矛盾的心情中,我比较随性地、非系统地让孩子接触了英语。
现如今女儿已经六岁,迈入了基础学科的正规学习阶段。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我开始回顾、思考和总结之前的种种尝试与努力。我发觉,家庭英语启蒙教育在幼儿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是可行的,有效的,但必须指出的是父母们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家庭参与的真正目的——家庭英语启蒙教育应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抓住每个孩子自身的特点,在孩子的英语学习中本着开发兴趣、维持兴趣和发展兴趣这一宗旨来进行和展开。而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家庭英语启蒙教育才是可行的、有效的。
那如何才能以“兴趣”为中心来展开家庭英语启蒙教育呢?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己的体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一、 立足于孩子的天性,开发孩子英语学习的兴趣
孩子天生就活泼好动,所以在家庭英语启蒙教育的过程中,父母可以抓住孩子“好动性”这一特点,让他们在英语学习中能开心地动脑、动手、动口,大大地开发他们对英语的兴趣。
首先,可以在家里买一些英语的动画片,儿童歌曲等,每天不经意地、不定时地重复播放给孩子听,不要约束孩子,也不要吩咐孩子去听去学(幼儿也有叛逆期)。其实,即便他们在玩玩具,毫不理睬,但这不同于母语的“外来语”足以引起他们的好奇,他们会自发地吸收。可能在一些日子过后,你的孩子会给你偶然唱出一句“外来语”,让你大吃一惊(虽然他们并不知道其中的意思)。
孩子对英语并未排斥的情况下,父母可以采取进一步地方法。每天下班后或者是周末休息时,一定记得抽出时间和孩子亲子互动。互动时,父母就可以将英语的启蒙教育融入其中了。比如,父母们可以利用实物进行对照。公园野餐时,可以边吃苹果边说“yummy,i like apples.”,然后做出吃得很香的样子,孩子是可以领会的。当然还可以创造情境,扮演角色。比如,在家里,爸爸和妈妈可以分别扮演一些小动物,然后藏起来。重复地问“panda, where are you?”, “rabbit, where are you?”,“mama cat, where are you?”,“papa dog, where are you?”等等问题,同时相应地回答“i’m here.”或“here i am”。这样慢慢地孩子也会主动加入来扮演和模仿,“where are you?”的问和答就可以通过游戏让孩子轻松了解了。这些英语表达再通过日后不断地听和说,就可以形成孩子的记忆了。
父母还可以利用空闲和孩子做一些手工,不管是用手撕,还是用剪刀剪,只要孩子完成了一样作品,记得竖起大拇指,用英语赞美和肯定孩子,如“very good”、“good job”、“beautiful”、“wonderful”等等。久而久之,孩子不但能听懂,还能在正确的情境中学会用这些词。
所以,千万不要让幼儿“静”下心来背单词,记句子,这样不但违背了孩子的成长特点,而且还会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动态”中学习英语才更具科学性。
二、 贴近生活,维持孩子的英语学习兴趣
只要围绕生活,贴近生活,家庭英语启蒙教育其实简单易行。小孩在掌握了一些英语单词之后,不要急着灌输更多的内容,大部分幼儿在学习中会“遇难而退”。所以,家庭英语启蒙教育应意不在多,而在于维持孩子建立起来的这份兴趣。父母可以在生活中自然地巩固教给孩子的英语,再适当地增添知识。比如,早上刷牙洗脸,可以一边做一边说,“wash my fac
e”, “brush my teeth”, “comb my hair”等等。最初,不要逼迫孩子跟着你说,只要你坚持,孩子就会逐渐领会和开始模仿。记得女儿三岁时经常看外公学跳舞,影碟里舞蹈老师会一边迈步,一边说“quick, quick, slow”,后来女儿也学会在模仿舞步节奏时用上这句话。笔者听见后还故意兴奋地抱起女儿说“哇,宝贝,你知道吗,你会讲英语了。这就是英语。”笔者想让孩子觉得学习英语是简单的、轻松的。又如,笔者在每晚睡觉时总会给女儿一个亲吻,然后加上一句“good night”,后来女儿也会这样对待家人,十分温馨。有时,还会特意叫女儿帮忙拿东西,然后对她说“thank you”;而在帮助她后她说“谢谢”时,回答“you’re welcome”,这样一来一回,女儿很快就学会了这个对话。
当然,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家庭英语启蒙的机会。总之,将英语学习融入生活,可以让孩子感觉英语学习很轻松,很快乐。其实,父母只要在学前阶段能维持孩子建立起来的对英语的兴趣已经是一种莫大的胜利了。
三、 让孩子自然拼读,发展孩子的英语学习兴趣
关键词: “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 内涵 特征 价值
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应更着眼于科学启蒙,以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能力和素养为要务。然而在传统科学教育中,重知识轻结果、重灌输轻引导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我们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提出“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旨在关注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中幼儿素养与能力的培养,变关注结果为关注过程,变关注知识学习为关注幼儿的主动探究精神与能力发展。
一、“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的内涵
内涵特征是指一种事物内在的显著特点。“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指的是以幼儿求真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价值取向,以尊重幼儿本真、关注幼儿知识经验的建构过程为首要目标的科学启蒙教育策略和方式。它不以追求科学结论为第一目标的科学启蒙教育,在科学启蒙教育中不在乎孩子最后得出的结果,而是注重在整个参与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观察、想象、记录、实验、讨论,强调“去权威、去答案、去规则”,关注个体的经验建构。强调的是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价值”、就是“结果”。
幼儿科学教育是指在教师的引发、支持和引导下,幼儿对周围世界进行主动探究以形成科学情感和态度、掌握科学方法、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科学经验的活动。幼儿科学活动开始于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并由此产生对周围世界的探索过程。他们通过自己的活动,运用自身的感官去感知、探索、发现周围世界。例如幼儿在感知声音时,能过对不同材料(如易拉罐、瓷碗、响板)的敲击,发现怎么会有各种声音,不同的物体敲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再结合原有生活经验,分清乐意和噪音。他们结合经验进行思考,运用听、触摸、表达、分类等方法,激起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在自主状态下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的学习,往往是幼儿真正意义、有价值的学习。其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幼儿科学教育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过程;(2)幼儿科学教育是支持幼儿亲身经历探究过程、体验科学精神和探索解决问题策略的过程;(3)幼儿科学教育是使幼儿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感性认识和经验的过程。
二、“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的特征
“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的特征就是“求真”、“解放”、“游戏”、“体验”。“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是一种注重过程的科学探究,整个科学活动不在乎幼儿最后做出的结果是什么,而是要看他们在整个参与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观察、想象、记录、实验、讨论等;“去结果”式是一种注重品质的科学探究。它注重幼儿求真态度和探究精神的培养,而不只是知识性的东西;“去结果”式是一种注重开放的科学探究。它是一种多元的科学探究策略,是一种“去权威、去答案、去规则”的科学启蒙教育实践。“去结果”说明有无限可能性和一切皆有可能。它强调去“有形结果”,留“无形结果”(即“探究过程”),这种“探究过程”就是“结果”,就是“价值”。对于幼儿来说,“去结果”式是一种最重要、最自然、最基本和有效的科学探究方式。
1.求真式情境创设注重激发兴趣
“求真式”策略是科学启蒙教育的一元指导策略。“求真”就是一种态度,追求真实的物体,在科学活动中真实的材料是最基本的。教师提供给幼儿的材料一定要真实,真实的材料对幼儿的探究活动更有支持性和探究性。我们应该为幼儿提供充分自主的、幼儿可以完全动手参与的环境。幼儿只有在自己亲自动手探索的过程中,才能对物质材料有充分的感知和兴趣,才能对材料有所发现和疑问。因此,教学目的应该巧妙地隐藏在材料之中,让科学探索环境做幼儿学习的指引,从而支撑幼儿的自主学习和发现。在教学实践、区域设置中要经常用有趣的现象吸引幼儿、或用开放式材料设置悬念、或根据幼儿发展水平创设一定的挑战性情境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探究热情。在这种新奇有趣的现象和认知冲突的过程中,幼儿探索的欲望被完全激发出来。
2.解放式动手操作注重主动亲历
“解放式”策略是科学启蒙教育的二元指导策略。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解放孩子的大脑,让孩子乐想;提供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材料,让孩子与材料互动,实现自我建构、自我探究、自我发展与自我学习,解放孩子的双手,让孩子乐做;提供体验交流的机会,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互动分享,解放孩子的嘴巴,让孩子乐说;生活拓展引领孩子感知生活中更多有趣的现象,探究其中的秘密,激发学习的兴趣,解放孩子的空间与时间,让孩子乐学。
科学活动不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创造机会让幼儿自主探究的过程。幼儿只有在亲自动手探索的过程中,才能对物质材料有充分的感知和兴趣,才能对材料有所发现和疑问。例如在《香香葱》活动中,幼儿通过亲自种植葱,观察比较各组种下的葱的生长情况,了解了葱的根须必须种在土中、葱需要“喝水”但不能过量、葱叶摘下后可以重新生长等。试想如果幼儿不能亲自动手,孩子们真的能明白种葱是怎么一回事吗?他们会主动观察葱的成长吗?科学探究的意义正在于幼儿动手动脑主动操作与体验的过程。因此,除了科学教学中的材料到位,科学区域的创设是意义重大,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认知发展、兴趣需要等,创造丰富的科学区环境,满足并促进幼儿的探究愿望和能力。
3.游戏式探索创想注重自主学习
“游戏式”策略是科学启蒙教育的三元指导策略。幼儿的世界是游戏的世界,幼儿的生活是游戏的生活,幼儿的学习是游戏的学习。游戏在探究式启蒙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幼儿的探究、学习是在游戏中进行的,游戏是孩子建构、了解世界的主要方式。老师通过巧妙设置游戏,让孩子在游戏状态下主动建构知识,在游戏中探究、在摆弄中发现、在操作中表达、在玩耍中想象。孩子在获得、运用知识技能的同时,情感、道德、创造、审美等得到全面的发展。
4.体验式交流互动注重引导发现
“体验式”策略是科学启蒙教育的四元指导策略。让幼儿从亲身感受中学习及领悟,强调幼儿“体验”本质就是“做中学”。所以在教学的各环节中,要重视各种探究对象的选择和情境的创设,以此引发孩子积极的体验心理,在独立和合作的各类体验情景中,以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让幼儿自由表达质疑、讨论乃至天马行空般的联想。不仅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体验”过程具备发现和创造性学习的基本特征。与此同时,教师强调设计的探究对象或探究情景都非常契合幼儿的生活实际,促使孩子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有新的发展。体验交流是科学探究活动中不能忽略的重要环节,因为同伴或老师的不同看法和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能促进幼儿不断思考,完善自己的想法或建构新观点、新策略。“同伴的不同看法和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能促进幼儿的不断思考,完善自己的想法或建构新观点、新策略”。“幼儿需要的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结论,他们更需要通过亲身的精力来建构自己的知识,需要通过相互的倾听来了解不同的观点,需要通过平等的交流来丰富个人的理解”。纲要将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倡导“形成合作的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关系。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往往有集体的讨论也有小组活动,有老师与集体的对话也有老师与个体交流。师生互动贯穿在活动的整个过程。师生互动不仅仅是对话,还包括对幼儿需要的满足和引领,对幼儿的支持和鼓励,因此在探究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多观察、记录出现的问题,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和交流,在幼儿遇到困难时拉他们一把。在幼儿体验交流中教师应“注重时机”、“抓住问题”,从而“引导发现”。
关键词: 幼儿教育 礼仪行为 农村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礼仪之邦”,重礼貌、讲文明一直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尽管良好的礼仪修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家长往往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加强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和特长培养,往往忽视对孩子的礼仪教育与培养,因此孩子的礼仪教育不尽如人意。眼下幼儿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比如在家里不尊重自己的家长、与他人交往不懂得谦让、在公共场所不守秩序等,尤其在农村幼儿园,大部分的学生父母都忙着外出打工,由爷爷奶奶带着,他们往往都宠着自己孙子货孙女,更不用说加强学生的礼仪教育。世界著名教育学家蒙台梭利博士指出:儿童良好的礼仪习惯的最佳养成期在2岁半-6岁。所以在幼儿园期间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积极创造和谐、文明的园内环境
在幼儿园内,积极创造和谐、文明的园内环境是对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孩子们一进入幼儿园,就对挂在墙上与礼仪相关的精美图片感到非常感兴趣,同时对图片上的标语非常好奇,这个时候,他们就会问自己的家长和老师,这些文明礼仪宣传标语是什么啊?在他们提问的时候,家长和老师对孩子说说这些标语的含义,这个过程是对孩子礼仪方面启蒙教育的过程,虽然他们可能提出更多的问题,但我们要耐心地和孩子交流,同时在走廊处设置温馨的提示话语、文明礼仪格言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和家长在走进幼儿园的时候看到“说普通话、做文明人”、“您好”、“谢谢”、“再见”、“上下楼梯请靠右走”等彩色卡通图片标牌;楼梯、走廊上的布置也彰显着礼仪启蒙教育的魅力。
二、在一日生活中对幼儿的礼仪教育进行渗透
幼儿园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正因为如此,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在一日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的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比如洗漱如厕、进餐点心的时候,都有“礼仪好习惯儿歌”以进行指导与相伴,在各类学习活动中,老师要经常采用礼仪文学作品里优美的词语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下面我和大家谈谈幼儿园的具体做法。
早晨来园的时候:让园内大班的幼儿做礼仪小标兵,迎接来园的幼儿和家长。
课前准备阶段:让园内中班或者大班幼儿充当礼仪小讲师,我们每一天都会请一位幼来示范一个方面的礼仪行为。
进餐的时候:在安排幼儿进餐的时候,我们可以渗透就餐方面的礼仪,每天坚持请一、两位幼儿做值日生,介绍就餐方面的礼仪,提示幼儿按就餐礼仪就餐,并且教育他们要学会勤俭节约,不能浪费。
午睡的时候:带领孩子们做午安礼,为他们创造温馨舒服的睡眠环境。
游戏的时候:在游戏中,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得到充分的发挥。针对幼儿好动的天性,我们在活动中设计幼儿易参与、趣味性浓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同时让他们在游戏活动中懂得如何谦让别人。
晚上离园的时候:教师送离园的家长和小朋友,并主动、积极和小朋友再见。
虽然在一日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礼仪方面的教育进行渗透往往会感觉很繁琐,但是这种教育过程相对于我们教师对学生的说教要好得多,效果非常明显。
三、充分发挥学生家长的教育力量,形成礼仪教育的合力。
在农村幼儿的礼仪启蒙教育过程中,要取得成功,往往离不开幼儿园和家庭的双向互动,所以在对幼儿进行礼仪启蒙教育的过程中,时刻都要注重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从而不定期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家长礼仪培训,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让家长进行积极的交流互动,同时让家长为我园开展的礼仪启蒙教育方面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对于家长们提出的意见和意见,我们都进行认真的阅读,并对好的建议和意见实施到教育教学过程中。
通过家长学校,我们将学校开展的讲礼仪教育方面的内容以周计划的形式呈现给家长,让家长及时地了解我们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家长可以根据学校安排的计划和方案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礼仪方面的教育,为了让各位家长对幼儿园的礼仪教育做到心中有数,在我园的家长天地周刊上刊登优秀家长在教育孩子礼仪方面的经验和总结,供其他家长进行学习和借鉴。
眼下农村幼儿园的学生,往往都由爷爷奶奶宠着,虽然爷爷奶奶在物质上面给予孩子的帮助,但在精神教育方面却十分的缺乏,甚至还有的爷爷奶奶生怕自己的孙子或孙女在外面受气,时时刻刻教育自己的孙子或孙女以自我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谦让别人。时间久了,这些孩子就像个小王子和小公主似的,给教师在指导孩子礼仪教育方面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我们把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作为一个课题在研究,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来让我们的启蒙教育在注重孩子行为养成、内化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从而为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而作出自己的不懈努力。
著名的教育家认为:“道德不是熟记几句格言,就可以了事的,要重在实行。随时随地,抱着实验的态度。”农村幼儿的礼仪启蒙教育过程,肯定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的教育过程,而是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实践性,所以我们对幼儿良好礼仪行为培养的同时,更要重视为幼儿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锻炼中体会到礼仪行为的特殊含义,从而不断内化礼仪的品质。
参考文献:
[1]美国:琼・海因斯・莫尔.培养小绅士.专利文献出版社.
关键词: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阮婷,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讲师,学前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宋占美,山东英才学院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博士研究生。(上海/)
音乐在孩子的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著名的文学家雨果曾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字,还有一把便是音符”。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音乐教育价值的理解也更趋于科学和深刻。目前已证实音乐能够帮助人类增强认知系统、提高情绪智力、增强感知运动系统、增强应激一反应系统、增强记忆系统等,这充分说明了音乐教育多方面的育人价值。婴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来到世界上生活的最初几年,对其而言,一切事物都是新奇的,生活中处处有接受教育的内容。近年来,随着对与婴儿能力和零岁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地深入,婴幼儿无知无能旧观念地打破,婴幼儿教育的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现状
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能影响儿童正在发育的大脑并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从而有助于逻辑与抽象思维、记忆力和创造力的开发,这一观点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和支持。在婴幼儿早期教育中,音乐启蒙教育已经越来越高亮起来。
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被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基于对前面所提及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深信不疑,美国佐治亚州州长泽尔·米勒已提出了一项令人叫绝的建议:作为该州预算计划的一部分,拿出. 万美元,使该州所有新生儿(每年约万名)出院回家的时候,带上一张古典音乐激光唱盘或一盘古典音乐磁带。
又如,英国正开展“音乐一对一计划”,这个项目致力于总结适合两岁以下儿童发展的教育实践。“音乐一对一计划”力图将关于婴儿音乐性的最新理沦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帮助父母及照料者采用更适宜的教育方法。计划首先要求收集信息,包括父母的每日音乐活动、对家庭音乐生活的态度、教师的教育方法等。在此基础上探讨怎样将音乐应用到两岁以下孩子的每日生活,要求教师必须与父母建立信任,形成彼此认同的伙伴关系:同时.教师必须找到适宜并受到双方认同的教育模式这类与家庭相关的灵活工作为音乐教师的职业规定提出了挑战。
再如,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研究了作为连接母婴间音乐纽带的亲子歌曲。探讨音乐如何成为亲子活动的一部分—女人哼唱儿歌和用音乐育儿的方式,音乐对她们的观念、情感和作为母亲的身份认同感的影响,以及通过音乐游戏和表演与孩子形成的互动类型和相互关系。
此外,还有许多国家也对婴幼儿的教育极其重视很早就提出了应对~岁的婴幼儿进行智力的开发。比如,新西兰早期教育提出:教育要从出生开始。秘鲁、加纳等国家把~岁教育已列入了国家行动计划。他们认为: 岁以前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期,是早期教育的关键期,也是婴幼儿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口语、数字逻辑概念掌握的关键期,是行为、性格、人格发展的奠定期。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终身教育理念的建立,对婴幼儿实施良好教育成为广大家长更加强烈的愿望,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也开始重视对婴幼儿音乐的启蒙和智力的开发。
总之,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对发展婴幼儿智力、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增强幼儿听力和记忆力,发展想像力和创造力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早期音乐启蒙不仅可以增进婴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还能开发右脑,从而使左右脑平衡发展,犹如给宝宝的想像力、创造力及记忆增添一副飞翔的翅膀,使之能发展得更卓越。
二、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的方法
对婴幼儿早期音乐能力发展提供支持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母亲对孩子轻柔说话语气和歌唱节奏、让婴幼儿聆听更多的声音和各种风格的音乐,以及亲子间的简单音乐游戏都是适宜的形式。婴幼儿早期的音乐感知能力与其后儿童期、青少年期音乐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承继性,为婴儿营造一个丰富的音乐环境,让婴幼儿沐浴在与其音乐感知能力相适宜的音乐环境里,将能提升和培养其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并对其今后音乐能力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倾听
在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倾听应被放在重要的位置。因为听觉是音乐体验和学习的基础。一般说来,婴幼儿各种生理器官都处于未成熟的发育阶段,因此给他们聆听的音乐应以优美、欢快、流畅的乐曲为主,还可以结合语言的发展学唱一些儿歌童谣。同时,对于婴幼儿而言,应将音乐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在自然和谐的日常生活中接触和体验音乐,既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他们能的身心健康成长。
()音乐
婴幼儿,特别是婴儿,主要是通过听音乐促进其听觉能力的发展。在听音乐的过程中,他们获得音乐艺术美的熏陶和娱乐的愉悦感。听音乐可以配合孩子一日生活中的一些活动来进行。配合孩子一日生活活动听音乐,主要目的是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气氛和情绪,使孩子吃得香甜,睡得舒适,玩得愉快,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孩子无意识记的特点,在头脑中积累美好的音乐印象,为培养婴幼儿的音乐文化素养,发展音乐才能奠定良好的基础。
()妈妈歌
对婴儿来说,母亲的声音是他/她最喜欢、最能接受的声音。妈妈的歌声是最美妙的,所以不必担心自己的演唱能力有多少。母亲唱歌时,可将婴儿抱在膝盖上、怀抱里或陪着婴儿入睡。这样,既有肌肤的接触,又有母亲的体味包围,加上听到母亲的声音,促使婴儿一起感觉,对婴儿大脑产生极佳的影响。随着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可以教孩子学唱歌在教孩子学唱时,要让孩子看着妈妈的口型和面部表情,跟着妈妈的歌声学,这样可以帮助孩子领会内容,吐字清楚地表达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交流
研究发现,快乐的核子们都拥行——些共同的素质,包括较有自信、乐观、有自制力等良好的亲子交流,将有助于形成良性的亲子依恋关系,促进婴幼儿各项能力,以及社会性的发展。在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互动歌曲、音乐游戏、律动体操这些亲子交流活动形式与内容,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
()互动歌曲
三十岁得子,自然十分珍爱。
身为农村教师的我,利用家在乡下的便利条件,每天放学回家,总要领着孩子在田野里转一圈,看看那瓦蓝瓦蓝的天空,望望那殷红殷红的云彩。
春天,我让孩子俯在渠坝上,嗅一嗅小花的香气,咂一咂茅根的甜味;夏天,我把孩子带到树荫下,听一听布谷鸟婉转的曲调,看一看白鹭翩翩起舞的身影;秋天,我带着孩子流连于窄窄的田埂上,摇一摇红高粱的谷穗,捋一捋玉米棒的流苏;冬天,我带着孩子踏着皑皑的积雪,欣赏麦田里涌出的那一簇簇新绿。
遇到节假日,我们就整日在田野里玩耍。初春,我们寻着咕咕声去找那鹌鹑的家;盛夏,我们在稻田旁树一个标杆,想看看秧苗每天能长高多少,并天真地侧耳倾听秧苗拔节的声音;秋末,我带着孩子远远欣赏村头那火红火红的乌桕,并把柔软的稻草铺在地上,让孩子在上面前后滚翻;冬末,我又让孩子伸出那稚嫩的小手,去触摸积雪的体温。
同事们都说我不送孩子入幼儿园,不送孩子去读城里名校,这岂不是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吗?整日里带孩子在田野里玩耍,能玩出成绩吗?可谁也没想到的是,我的孩子在六年级毕业考试时,居然获得了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前不久,读农村初中的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蚌埠二中省级理科实验班。
同事们对我的看法改变了。我对启蒙教育的认识也从感性层面上升到了理性层面:启蒙教育,不在于教孩子认多少字,数多少数,而在于要让孩子的感性世界丰富起来;启蒙教育,孩子学了多少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把孩子的头脑培养得敏锐起来。
古人曾有“耳聪目明”之说。后来由感官的聪灵引申为思维的敏锐,“聪明”与“聪敏”就变成了两个同义词。从中不难看出,感官和思维是紧密相连的统一体。感官敏锐头脑就敏锐。感觉的细腻和清晰,将直接影响到思维的严密和思想的睿智。因此,启蒙教育,应从培养孩子的感官开始。
回忆自己的育儿经历,我越来越意识到: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感官培养是多么的重要。
感官的培养,极大地丰富了孩子的感性世界,使得孩子认知事物特别敏感。看见一个“旦”字,他立刻意识到红红的太阳从天边升起,那是天刚亮的时候。看见一个“本”字,立刻就意识到那“本”中的一横指的是树之根。看到一个“牧”字,他知道那是一个人在拿着鞭子放牛。就这样,孩子在读小学时,认字特别准,特别快,特别省力,以至于在后来的写作时,极少出现错别字。不仅如此,孩子对词语也特别敏感,且用词极为准确。一次,他谈作文体会时说:“我写作文的时候,头脑里是有画面的。‘叮咚’是滴水声。这时,水居高临下,时断时续;‘淙淙’是小溪流水的汇聚声。这时,水流交错,并把小草冲弯了腰;‘潺潺’是激流声,这往往是暴雨过后,沟满河平之时……”对于数字,孩子更为敏感。念小学一年级时,别的孩子做10以内的加减法,往往是先不断地伸手指屈手指,然后再数伸出的手指。可就是这样,也还是在不断地出差错。可我的孩子往往是一口说出准确答案。我问他是怎么算的,他说:“遇到加减法算术题,我脑子里立刻出现了一行一行的向日葵,加减不就是向日葵的添去吗?剩下的向日葵不就是要求的结果吗?”
感官的培养,使他的观察力越来越细腻敏锐,也就极大地提高了他的理解力。上地理课,别的学生对南回归线、北回归线这些道理总感到有些糊涂。可他一听就明白了,他说:“这个我清楚,冬天的太阳是从村东南方的树梢上升起来的,夏天的太阳是移到村西北坝头上升起来的。”他上初中后,生物课成绩极为优秀,每次考试都接近满分。我曾向他询问学好生物课的秘诀。他说:“我是站在田野里听老师讲课的。别看我坐在课堂里,老师讲课时,我的思绪已回到了田野庄稼地里。根、茎、叶、拔节、分蘖……这些名词,我能一一对照,因而一听就懂。这样,我就能腾出时间,从老师的话语中,听出新的问题,得到新的见解。”
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在感官培养的过程中,孩子的好奇心也渐渐地强烈起来。
花儿为什么要散发香味?鹌鹑的耳朵怎么这么尖,东边唱过了,西边为什么要跟着唱?白雪的家在哪里?为什么天越冷、雪越大,麦苗越绿呢……
孩子的疑问一天天多了,思想也一天天地变得深刻起来了。在庭院中,他对着芍药花的花蕊花瓣在凝神沉思;在旷野里,他侧耳倾听,静静地琢磨着鹌鹑“语言”的意义。有时,他打开冰箱,非要亲眼看看冰霜是怎样结成的。为找到这种事物内部的因果联系,他又读了很多书,查阅了很多资料。渐渐地,他的语言内容及形式已发生了变化:对于一件事物,不仅仅简单地陈述现象,更多的是谈论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幼儿;道德启蒙教育;策略
如今的孩子都是在万千宠爱中长大,他们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每个家庭的中心,家长们心中的“太阳”。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美好愿望几乎占据了每个家长的思想,他们不知不觉地重视起了孩子们的智力的开发,而在不同程度上忽视和放松了孩子们良好品德的培养。幼儿正处于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道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占重要的地位”,因此,对幼儿进行道德启蒙教育刻不容缓。作为教育工作者,责任重大,德育应从小进行。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看法。
一、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幼儿德育的发展。
家庭是社会的摇篮,家庭教育是父母和孩子共同社会化的过程。因为孩子从呱呱落地起本身就处在社会中生活,模仿是孩子学习的手段,孩子通过在社会中模仿好的、正确的道德行为形成道德认知,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是基层的教育者。著名文学家老舍曾饱含深情地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过起码有百位老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可见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因此父母时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活中相互尊重、相互谦让,与邻里友好相处、关心别人,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幼儿做出榜样。其次父母在生活中对幼儿的做法做出正确的评价。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应该做、什么是不应该做,为孩子指明方向。因此,家庭环境是幼儿德育教育的基础教育,也是最早、最长期的道德教育,家长和老师应共同担负起孩子的道德启蒙教育培养这一责任。
二、从小重视孩子的良好品格行为的养成。
当前家庭中的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长辈们把所有的心血都放在自家的独苗身上,很少需要孩子为自己做什么,久而久之这种过度的照顾、过分的关心和保护,养成了孩子只知享受、不知分享和付出、唯我独尊的心理,导致孩子自尊心太强而内心太脆弱,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等,阻碍了孩子良好品格的形成。孔子曰:“少成若成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是说:一个人小时侯养成的习惯是非常稳固的,终生都会起作用的。知识需要道德的引导,幼儿良好品格的养成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作用。良好行为习惯、品格的形成应从小培养和纠正,使幼儿从小积累经验,形成一种正确的道德规范和行为。
三、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随时随地进行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常规教育入手,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针对幼儿接触过的各种事情,随时随地的进行教育。我们要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幼儿在具体的行为中,逐渐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幼儿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真正地为幼儿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典型的日常小事,孩子亲眼目睹、亲耳所听,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是所有教育途径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教育,它的重要性和效果都是显而易见的。
四、通过各种感官进行德育渗透教育。
要通过孩子阅读图书、听故事、看动画片等辅助手段对他们及时进行德育渗透教育。通过书中、故事中的人物行为来帮助他们分清道德标准去认识那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及生活中的事情。同时要引导幼儿从中发现哪些是应该学习的,哪些是不应该学习的,去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因此,运用感官进行教育是德育教育的辅助手段,也是最直观的德育教育。
五、通过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来熏陶幼儿的道德情操、道德认识。
《学前教育》中指出:美和道德是亲姐妹,幼儿的美感和道德感常常在同一过程中实现,幼儿在感受美的同时,往往也体验着相应的道德情感,因此,注重环境美是我们幼儿园环境布置的一个重要原则。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幼儿园通过环境的创设与美化、设计来创造适合儿童成长的教育环境,利用环境与儿童相互关系,来诱发和调整改变儿童的行为。如:在班内布置“家乡真美呀”、“我爱北京天安门”等板块来激发幼儿的爱祖国、爱家乡情感,在走廊墙围上布置一些有关道德行为教育的图片等,使孩子们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
六、在各领域教学中渗透德育启蒙教育。
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利用各教学领域教学和游戏进行德育启蒙教育。如:社会活动中鼓励幼儿与自然界中的弱小生灵交往,心灵上引起共鸣,产生了要呵护他们的想法。在照顾小花小草、喂养小动物的过程中,幼儿体验到了付出爱的快乐情绪。因此当生活中的弱小者如小弟弟、妹妹及需要帮助的同伴交往时,幼儿就会自然流露出“爱心”,并付之于行动――去帮助他人、为他人服务,当幼儿学会了正确的关心行动以后,要及时地进行顺势强化巩固。如点名、或发小礼物、奖品等对有点滴良好行为的幼儿及时表扬,使幼儿逐步形成主动关心别人的良好品质。教师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把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纳入各教学领域中进行,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兴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只有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修养,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世纪人才。因此幼儿园、家庭、社会各方面要相互协调一致,根据孩子的发展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道德修养,使祖国的新一代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下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与湖南省长沙师范学校联合主办的《学前教育研究》1999年第4、5期,《经验交流》栏目.
[2] 蒋莉:家庭环境是孩子人格成长的摇篮,选自《幼教博览》2001年第7期,由总参谋部政治部干部部主办.
[3] 张勤:现代家庭教育ABC,选自《幼教博览》2001年第8期,由总参谋部政治部干部部主办.
[关键词]:开展 亲子 教育 实现 目标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现代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开展亲子家园教育就是较好地把科学保教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使幼儿在学前启蒙教育阶段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德和行为习惯得到健康发展。幼儿作为构成我们这个社会的一个为数不少的社会群体,其喜、怒、哀、乐,其所思所想牵动着整个社会的神经,尤其是现在独生子女的增多,他们在某种程度上越来越成为每一个家庭的中心和重心。因此,积极发展和培育孩子学前教育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1、提前介入和持续跟踪教育是培养孩子成长的关键
幼儿入园的前半学期(即小班)学前教育的重点主要是教幼儿守规范培养成。是介于幼儿入园和进入小学前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而现在的幼儿教育与过去的教育模式有所不同。过去的幼儿教育是以保育为主,即管好孩子和孩子不受到伤害的前提下的单一教育形式。而现代幼儿教育却是把保育和教学融为一体的科学保教形式;其重点是保教兼之,即既要管好孩子和孩子不受到伤害,还要在孩子的成长关键期进行品德规范培养和启蒙教育。
提前介入和持续跟踪反馈。作为幼儿老师要做到和每名幼儿家长进行沟通联系。一是在幼儿报名入园前要求幼儿家长认真填写联系卡,联系卡中最关键栏就是要求家长认真填写幼儿在家的生活习惯和个性特征。二是在入园后的三个月时间内对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品德规范操行培养等情况及时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反馈。
同时,老师自身先做好表率,以身作则,不说粗话,对孩子们用礼貌用语,言谈举止彬彬有礼,将教育深入在日常生活细节中。
2、亲子家园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我们开展了亲子家园教育活动,向家长宣传全新的现代教养理念,改变孩子与家庭中人的交往方式,摆正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让他成为家庭中的普通的一员,指导家长营造宽松的语言交流氛围,耐心倾听孩子的说话,不轻易打断孩子的话语,允许孩子提问、争辩,通过与孩子的双向交往,培养孩子想与人交往的愿望,让孩子养成多用语言与他人交流的好习惯,有了家庭的配合,幼儿园开展的亲子家园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3、开展半日开园亲子教育活动,配合幼儿园实现教育目标
《纲要》指出:“幼儿的社会性培养需要家园、社会保持一致,密切配合”。只有家园互动,建立双向的沟通关系,共同为孩子的发展付诸努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园在每个月最后的一个星期三面向幼儿家长开展半日开园亲子游戏教育活动。半日开园亲子教育活动是根据教育对象的成长特点和需要,在老师和专业人员指导下,由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共同参与的一项具有趣味性、互动性和玩中学的活动。通过带领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开展有针对性的亲子教育活动,普及科学的早期教育理念和方法,促进孩子积极主动地发展。亲子教育活动具有现场示范性、指导性与实践性,能使家长得到教育孩子的基本训练。可以说半日开园亲子教育活动既是家长学习科学育儿的重要课堂,也是家长学习科学育儿的必修课程。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家长对亲子教育中的认识等具体情况,尝试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教育要求开展亲子活动,包括肢体游戏、语言游戏、认知游戏、美工游戏、家务劳动等,使父母更加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和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配合,让彼此的互动更为亲近,并促进孩子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下面,我们就以半日开园的二个实例来说明,开展亲子活动能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
半日开园亲子教育活动教案:
⑴拾彩球
要求:3岁以下幼儿(两组家庭同时进行游戏)。
游戏玩法:2个小宝宝参加,海洋球散落在场地中央,二个家长各拿一个筐子站在一边,小宝宝将自己对应颜色的球投到家长的筐子中,当家长发现宝宝拾错了要拿出来。在规定的时间里谁筐子海洋球多就获胜。
⑵赶小猪(海洋球或皮球)
要求:3岁以下幼儿(两组家庭同时进行游戏)。
游戏玩法:家长和幼儿各拿一把钉耙(塑料制品),互相交替赶小猪(海洋球或皮球)向前走。可以是宝宝把小猪赶给家长,家长再把小猪赶给宝宝;也可以家长、宝宝并列一起赶小猪向前走,将小猪赶入拱门中,整个游戏结束,用时最少者获胜。
⑶背娃娃、端乒乓球、运球
要求:4岁以上幼儿比赛项目(三组家庭同时进行游戏)。
游戏一:背娃娃。家长从起点背起娃娃跑到10米处,进行端乒乓球游戏。
游戏二:端乒乓球。孩子和家长各用一个乒乓球拍运球到10米处进行下一个游戏。
游戏三:运球。两人各拿着一个羽毛球拍共同夹起一个海洋球,绕过障碍物跑到终点放到筐子里,整组游戏结束用时最少者获胜。
⑷抬花轿(三人集体)孩子抱皮球
游戏准备:皮球3个
游戏玩法:父母上手交错相搭成“花轿”,抬起孩子走来回,孩子抱球后三口一起返回。
规则:孩子脚不能落地。
目的及效果:
⑴在亲子游戏中要使孩子准确掌握执行“口令”的基本要领,学会听口哨(指令、命令)。
⑵父母与孩子在亲子游戏中体会到怎样在“加油”和“快……快”口号声中团结一至、协调前进。
⑶要使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到快乐,在玩中学、学中玩,学会动手动脑,四肢驱体运动协调发展。
⑷要使孩子在游戏中体会到“家庭温暖”,准确使用文明用语和集体荣誉感。
上述亲子游戏是以亲子感情为基础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是亲子之间交往的重要形式。家庭内父母与孩子之间,就可以和孩子玩各种各样有趣的游戏,既提高了孩子的能力,又培养了亲子感情。更重要是通过亲子游戏活动教育形式使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学会请求、学会等待、学会合作、学会谦让等,不仅进一步优化了孩子的交往方式,更有益于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密切亲子关系,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儿童的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也具有重要的促进和影响作用。儿童在亲子游戏中获得的对待物体的态度、方式方法以及人际交往的态度、方法会迁移到儿童的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中去。反过来,儿童在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中获得的经验又会进一步丰富亲子游戏的内容。
总之,亲子活动是架构幼儿园与家庭沟通的桥梁,亲子活动培养了幼儿良好的个性,也进一步增进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亲密关系,更重要的是充分展示和培养了孩子的表演能力、动手能力、合作意识等等,使幼儿在学前启蒙教育阶段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德和行为习惯得到健康发展。亲子活动促进了家长的认同感和合作,达到了家园共育一致的理想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新《纲要》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园;合作;性格;能力
一、幼儿交往合作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环境
幼儿属于弱势群体中的一类,他们需要父母、老师还有社会的呵护与培养,因为他们还没有具备与人交流、交往的能力,所以他们的人际交往圈子存在局限性。幼儿时期其实是人一生过程中最敏感的时期,因为一切事物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新的,所以周围的环境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所以,父母在孩子的启蒙教育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感染到孩子们。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作为家里的独生子女,少不了会备受呵护与疼爱,但是值得家长们思考的是一味地纵容与呵护真的是在对孩子们负责吗?现今社会上出现的许多有悖于伦理道德的子女对父母的无礼行为,是不是该敲响家长们对于重视孩子思想教育的警钟。其实,要想做好孩子思想方面的启蒙工作,让他们以后能够很好地融入社会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只要在孩子幼儿的成长时期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说就成功了一大半了。
二、学前教育注重游戏中寓教于乐
孩子除了在家里,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就是学校,所以幼师对于孩子的学前教育也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孩子在正式接受素质教育之前,更多的是培养自己动手的能力、与他人交往的能力,还有就是良好性格的养成。
孩子们在不完全懂事的情况下,基于他们贪玩的习性和天真无畏的性格,可能对于老师的谆谆教导或是不能理解或是完全不屑,这就要考验幼师对于捕捉孩子们心理的能力了。在幼儿园的教育体系中,有一个环节对于孩子们的影响可以说是比较深刻
的,那便是游戏。经验丰富的幼师经常会在孩子们玩的游戏中巧妙地设置一些做人的道理,或者是培养他们外向性格的因素。
1.让游戏帮助孩子们认识和体会以自我为中心是一个不好的性格习惯
幼师可以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与童心,让他们尝试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时而转换他们扮演的角色,最后让他们总结自己在游戏中学到了什么。这样经过孩子们的亲身体会与思考,一定会比老师口头说教来得有效。
2.在游戏中帮助孩子们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有选择性地让孩子们做一些需要合作的游戏,比如在体育活动的比赛中,多多设置一些团体比赛,活动结束之后呼吁大家合作清理活动现场,多人合作搬搬桌椅等等。这样让孩子们在合作当中认识到朋友之间的合作与信任的重要性,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在集体活动中更有利于孩子们发现其他人的优点,有的可能会很擅长叠被子,打扫卫生,而有的也可能会擅长画画、写字、唱歌等等。这样一来就能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会最关键的处事能力,那就是合理的资源与人力分配。
三、学会分享,感受与人分享、与人为乐的乐趣
合作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是为了更多人的利益。所以除了培养孩子们团结协作的能力外,还要让他们学会分享,学会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帮助身边有需要的人。如何学会分享,可以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比如说同学忘记带书了,同桌就可以与他共用一本书;课间老师发放食物时,好朋友之间可以共同分享;通过情景对话、演讲等等,让他们自己身临其境感受与人分享所带来的快乐。
幼儿的启蒙教育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孩子教育的重要部分,要想在激烈的现代竞争中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就不能只注重应试教育,孩子的学前教育更应该得到重视。让孩子们在启蒙教育时就重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为他们以后性格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