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外汉语发展史范文

对外汉语发展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外汉语发展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对外汉语发展史范文

自2007年起,我国稳步推进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简称MTCSOL)研究生教育,呈现方兴未艾之?荨8米ㄒ抵荚凇芭嘌?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专业人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2007),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并将专业实习视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环节。专业实习一般有海外实习和国内实习两种方式,海外实习主要是赴海外教学单位进行汉语言文化教学的顶岗实习。较国内实习而言,海外实习教学对象数量较多,学生能在非汉语环境中体验不同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增强跨文化交流意识,更有利于提高实践能力。

近年来,如何充分发挥海外实习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引起了学界的关注,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针对国内和海外实习的总体情况进行总结概括(如:张小玲,2013;汪雯婷,2016;吴方敏、陈颖,2016);一是从学生角度出发,研究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遇到的普遍问题等,这部分研究多集中于对某校的海外实习模式或者某一项目进行个案分析(如:肖国珍,2014;沈玲等,2016;冯康静,2016)。总体而言,现有研究缺乏对海外实习外在影响的分析以及对学生海外实习结束之后的跟踪研究。

本文以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组织实施的赴大洋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志愿者项目为例,以参与该项目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总结该专业学生参与海外实习的基本情况以及实习结束后的发展变化,从而探索海外实习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的具体影响。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文选取2011~2016年参加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实习生为研究样本。基于样本质量和调查对象信任度两个方面的考虑,本文使用目的抽样的方法进行测量。在调查问卷的设计方面,主要借鉴国内外针对海外实习的相关文献和社会学研究方法,将问卷分为基本信息、海外实习前的准备、海外实习具体内容、海外实习对个人综合影响、对专业能力的影响、对就业选择的影响等6个方面,采取在线问卷与纸质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64份,回收有效问卷52份,有效回收率81.25%。

(一)基本信息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所涵盖的志愿者项目,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孔子学院项目和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孔子学院项目为主,且以2014~2015年和2015~2016年这两个批次为主(占总体数量的76.92%)。从学生参与海外实习时所在的年级来看,以一年级和二年级为主,其中二年级学生占学生总数的53.85%,超过一半。

在询问调查对象是如何获知海外实习项目时,回答通过“所在学校公示通知”而了解并参加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75%,说明学生参与海外实习的渠道主要是学校,且保持一种“学校――学生”的单向形式。另有15.38%的学生是通过“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官方网站”了解到信息。

在回答“是否有对外汉语教学经验”这一问题时,仅有7.69%学生的答案是“毫无经验”。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学生在出国之前,都或多或少地参与过对外汉语教学实践。这与上文提到的一半以上学生在二年级时出国有着密切关系。

在询问调查对象参与海外实习的最初动因时,有46.15%的学生回答是为了“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能力”,不足一半。而在其他动因中,比例最大的是“扩展国际视野”(32.69%),其次为“提高英语水平”(13.46%),两者相加也是46.15%。也就是说,在参与海外实习之前,许多学生并不是抱着“提高专业能力”的想法报名,而是希望能够借此机会提高其他能力。

(二)海外实习基本情况分析

从教学时长来看,大部分学生海外实习期间的课时量很大。有48.08%的学生表示,他们每周的教学时间在10~20小时之间,另有23.08%的学生每周教学时间在20~30小时之间,两者共占到总体的71.16%。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在实习期间工作量比较大,参与教学的时间很长。

从岗位性质来看,学生在海外实习期间,受当地政策和规定所限,多承担助教职责,在工作中要接受所在教学单位的指导和监督,并辅助当地教师进行教学。这种辅助工作的具体形式则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而定。有些教学单位汉语教学需求量较大,当地原有教师资源不足,实习生承担的教学任务比较多,甚至可能要承担多个教学单位的教学任务;有些教学单位需求较小,实习生的实际教学任务比较少,独立教学时间也比较短。在本文所调查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项目中,由于当地汉语热不断升温,大部分地区的汉语教学资源仍不同程度缺乏,因此大部分实习生都能有独立教学的机会,而未参与独立教学的仅占总体的9.62%。有42.31%的学生表示独立授课的时间持续3个月以上,有38.46%的学生表示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更多,能够独立进行当地教学工作。这使得大部分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实习锻炼,促进了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

从教学对象来看,实习生的教学对象普遍年龄偏小,集中在小学和初中。在调查中,有29人次表示主要教学对象为小学生,有22人次表示主要教学对象为初中生。总体来看,低于15岁的教学对象占总体一半以上。

从教学内容来看,由于当地语言政策和相关规定的影响,统编教材较少,大部分教学单位采用自主设计的教学材料。本次调查中,有28人次表示,在海外实习期间,实习生主要采用自己设计的讲义进行教学。这对学生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三)海外实习综合影响分析

依照研究设计,本文从海外实习对个人的综合能力的影响、对专业能力的影响以及对就业选择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采用分级打分的方式针对海外实习对个人综合能力的影响进行统计。我们要求调查对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个人感受,从“-5”到“5”对综合能力的多个方面进行打分,5分为积极影响最大,0分为无影响,“-5”为消极影响最大。通过这种设计,我们将海外实习的影响以一种较为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见,大部分学生对海外实习的综合评价很高,认为海外实习对自己的个人能力起到的积极影响远大于消极影响。例如,对全部6项打分在3分以上的学生占总体的81.73%,而打负分的仅占1.60%,且负分仅出现在职业发展规划和用人单位态度两项上,最低分为-3分,并没有达到最大消极影响。

具体来看,从横向上比较,在最高分5分的项目中,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个人品质、国际视野、团队协作,比例分别为53.85%、44.23%和28.85%,而专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规划并列第四位,比例为26.92%。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海外实习在个人综合能力上起到最大积极影响的是个人品质和国际视野,而非专业能力。

从纵向上来看,在专业能力这一单项里,既没有负分也没有0分,有40.30%的人打了4分,26.92%的人打了5分。这表明,所有调查对象都认为,海外实习对专业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影响,其中大部分学生认为这种积极影响很大。

此外,在职业发展规划这一单项中,不仅有3.85%的人打出“-3分”的消极分,3.85%的人打出“-1分”的消极分,还有21.15%的学生认为海外实习对这一项毫无影响。也就是说,有28.85%的人认为,海外实习影响偏向消极,没有对他们的职业发展规划起到帮助,甚至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其职业发展规划。这是其他单项都没有出现的一个结果。

据此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海外实习的作用持积极态度,且这种积极影响主要集中在个人意志品质与专业能力的提升上。同时,海外实习的消极影响较小,仅有部分学生认为与其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无关,或者有一些阻碍作用。

为进一步分析海外实习对专业能力的影响,本文要求调查对象就海外实习前和海外实习后的专业能力变化进行对比打分,即根据个人经历,从0~10分对自己进行评估,0分为最低分,表示缺乏这方面能力,10分为最高分,表示这项能力自我评价最高。具体结果见表2和表3。

从表2来看,调查对象对参与海外实习之前的自我评估加权平均分在5.2~5.5分之间,说明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总体上有一定自信。另一方面,?m然没有打0分的情况,但5分及5分以下的人数比较多。其中“组织课堂管理能力”一项比较突出,打分在5分及以下的共计27人,占总体的51.92%,说明有大约一半的人认为,在参与海外实习之前,自己的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比较差。而打分集中在6分及6分以上的项目中,则是“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这一项人数最多,共计36人,占总体的69.23%。

从表3来看,调查对象自我评估在海外实习之后有明显的提升,加权平均分在6.98~7.87分之间,最高一项“跨文化交际能力”为7.87分,对比表2,是提升最大的一项。此外,没有2分及以下的情况出现,甚至在“组织课堂管理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两项中还出现了10分的最高分。这说明,海外实习之后,学生的专业能力总体上有了明显的提高。表现最突出的是“组织课堂管理能力”一项,打分在5分及以下的人数由之前的51.92%下降到1.92%,而“汉语课堂教学能力”“汉语课程组织设计能力”“师生沟通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也比较明显,分别从原来的48.08%、48.08%、46.15%和46.15%下降到5.77%、5.77%、7.77%和7.77%。而7项能力中打分为6分及以上的人数都超过了总体的80%,说明大多数人都认为在海外实习结束之后,自己的专业能力取得了明显进步。此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表2中“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两项得分相对较好,而在表3中得分进一步提高,并出现了最高分。

总之,参与海外实习项目的学生在实习前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其中对基本教学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能力最为突出,其他能力相对较弱;实习之后,绝大多数学生的专业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这种提高综合体现在教学能力、课程组织设计能力、师生沟通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多个方面。这种能力提高不仅是从低水平到高水平的提高,也体现出从中级水平向高级水平发展,而高级水平不断完善的特点。

(四)海外实习对就业选择的影响

在海外实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发生了从学生到教师身份的转变。实习结束之后,这些学生在面临就业时会出现怎样的变化,主要考虑哪些因素等,也值得关注。本文采取从0~10分打分的方式,要求调查对象从自身选择出发,对他们在进行就业选择时所考虑的具体因素进行重要性评估,0分为完全不在意,10分为重视度最高。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以看出,在进行就业考量时,个体之间差异较大,但仍然存在一些共性。总体来看,“个人兴趣”和“薪资水平”是学生比较重视的两个方面,打分在6分及以上的分别为38人和44人,占总体的73.08%和84.62%。最不受重视的是“用人单位与本专业的对应情况”,共计23人打分在5分及以下,占总体的44.23%。这说明,有大约五分之二的学生在进行就业选择时,对专业对口并不太重视,而是更看重其他方面。

三、结语

通过以上对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开展专业实习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习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海外实习模式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学生以国内高校推荐为主要渠道,经由国家汉办派遣,进入以中小学为主的当地教学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实习中,学生在当地教学单位的指导与监督下,大部分都能够独立进行教学,并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第二,海外实习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且表现在多个方面,尤其在锻炼个人意志品质、扩展国际视野、提高专业能力方面表现比较明显。此外,由于每个岗位的具体职责有所不同,学生之间也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专业能力的发展上也存在不同。对比参与海外实习前的状况,学生在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的提高最为突出。

第2篇:对外汉语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 方言词汇 地域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4.079

Research on Modern Dialect and Regional Culture

JIANG Xiaoli

(Nanchang Hongdu Middle School, Nanchang, Jiangxi 330024)

Abstract This article has mainly carried on the reorganization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odern dialect and the region culture research. Language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culture, some of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culture will usually have a great impact on the local language.

Key words dialect vocabulary; regional culture; foreign Chinese teaching

关于现代方言及其所蕴含的地域文化的研究数量众多,研究范围颇为广泛,研究的深度较为透彻。不同的研究学者从自身的研究角度出发,对方言及其所蕴含的地域文化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对方言和其所蕴含的地域文化进行整体研究的。如周振鹤、游汝杰的《方言与中国文化》从整体上阐述了方言的形成原因,讨论了方言研究的方法。方言的形成和移民具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大规模的移民会在方言词汇中留下痕迹。在这本书中还有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将汉语方言地理研究和人文地理研究相结合,利用历史地理学的知识有时候可以解决语言本身难以解决的方言地理方面的问题。文中还指出方言是研究历史的活化石,不仅可以研究移民问题,还可以研究栽培植物的发展史,以及研究戏曲、小说、民俗等方面。同时地域文化也生动地展现在方言词汇上,例如,长沙忌“虎”,遇“虎”时改用“猫”代称,甚至是音近的词也要改称,“腐乳”在长沙称为“猫乳”。《方言与中国文化》为“中国文化史”丛书之一,从方言的角度出发不仅可以研究地域文化史,也可以研究中国文史。

考察汉语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如郭锦桴的《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一书中包含论述了汉语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揭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口迁移对汉语诸方言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在方言形成的同时也产生了相应的地域文化,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尤其是体现在方言词汇上。不同方言的物产词汇可以反映出不同地域物质文化的差别;方言词汇中的饮食词汇可以反映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的特色;方言词汇还反映出某些地区特殊的地方节日民俗文化、旧的葬俗文化;有些方言词可以帮助我们考证历史文化,观察民俗心理;地方戏曲和民谣方面最能体现出方言词汇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对某地的方言词汇及其所蕴含的方言词汇进行研究。郑平 、彭婷《湖南汨罗方言词汇与地域文化》中指出方言是在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下孕育、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方言词汇可以反映出社会生活中不同地域群体的不同文化理念。方言词汇在语言传承、思维方式、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方面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内涵,揭示了汨罗方言词汇与地域文化间的亲密关系。李珂的《从湖南茶陵方言看湘东的地域文化内蕴》中指出方言和地域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通过方言词汇可以很好地了解地域文化。茶陵方言词汇作为载体可以更好地体现地域文化。因为茶陵方言是湘东地域文化的产物,茶陵方言词汇可以体现出湘东地域文化内蕴。董印其的《新疆汉语方言词汇与新疆地域民俗文化》中指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最能反映出文化各层面的内涵。从新疆汉语方言词汇可以看出,中原文化对其的影响,临近省份的影响以及西域文化对其的影响,尤其是维吾尔族的文化。于晓的《东北方言词汇中的地域文化》对方言词汇的形成条件及其所蕴含的地域文化进行了阐述,揭示了自然地理、社会历史和民族文化对东北方言词汇的影响和方言词汇所蕴含的地域文化。笔者在收集资料的时候发现,对方言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方面的研究,较为集中在某一特定的方言词汇中。

探讨方言文化的保护与建设方面的关系。在冯冬梅,李杨的《略谈玉林方言研究及玉林方言文化建设》一文中写到玉林话是一种具有独特的语音、词汇、语法特点和文化内涵的特色方言。从玉林方言和文化研究现状出发,勾勒了玉林方言研究逐步深化发展的轨迹,从玉林方言的实际,结合相关的文化因素,提出保护玉林方言文化最好办法是进行方言调查和记录,以语言的形式来展现地域文化。

方言及其所蕴含的地域文化的影响。方言和地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习惯、心理、价值观、文学、地名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如言兰的《论方言与地域文化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指出地域文化与民族性融合为一体的传统成分,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存在价值,方言是地域文化当地重要载体,放映了某一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特色,独特的风俗与民情。方言和地域文化深深影响了乡土文学作家们,他们都充实了大量鲜活的、富有表现力的方言语汇进入文学作品。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方言词汇及其所蕴含的地域文化的研究。对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入方言与方言文化的教学总体进行阐述的,其中主要包括了:

(1)丁启阵的《论汉语方言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指出普通话和方言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掌握一定的汉语方言和汉语方言知识,可以扩大学习者的交际范围,提高交际的适应能力。学习者自身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提高汉语的语言技能,他们具有较为强烈的了解和掌握汉语方言知识和技能的主观愿望。在对外汉语教学的高级阶段会涉及到地域词汇和地域文化现象。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需要适当地引入汉语方言方面的内容。文章中对“汉语方言”和“对外汉语教学”的概念;方言和标准语之间的关系;学习者学习汉语方言知R的实际需要和主观愿望;实际教学与汉语方言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阐述。

(2)王晓坤的《谈对外汉语教学中民俗的渗透问题》指出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民俗文化,对外汉语教学具有跨文化交际的性质,而民俗文化在交际的过程中容易成为交际障碍,因此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注入民俗文化因素,以利于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考虑的问题。

(3)魏贺的《关于对外汉语方言教学的几个问题》指出汉语作为汉民族的的语言,其包括标准话和地域方言,学习汉语的人因为学习或工作等方面的原因,都具备较为强烈的学习汉语方言和地域文化的愿望。在英、美、法、日本等国的一些重点大学或重要部门常常派人专门来中国学习汉语方言。文中作者根据自身的经验提出了编写汉语方言教学的原则:①方言教材的编写要以教授者的母语为依据,不能从整个方言区着眼,进行非常系统的方言教学,而是需要以其中的一个方言点为依据;②对编写教材的方言点需作出深入的调查;③要着重讲明该代表点的语音系统,普通话和汉语方言的差别,最突出的表现是在语音方面。④方言教学中的词汇量和句型要和课文相配套,方言课本要反映本方言和方言文化的特点,编者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循序渐进地安排适当的词汇量和基本句型。作者还对教授方言方面提出了四点需要注意的重点:①加强语音训练是学好全课程的重点;②认读需要以方言拼音方案作为媒介;③对照阅读课文;④结合课文重点讲解组词造句的规则。作者还提出了要培养具有对外汉语方言教学能力的师资。

(4)李建国、边兴昌的《普通话-方言的互动变异与对外汉语教学》中论述了普通话在使用的过程中因与方言接触从而产生“双语”相互作用。此外,方言以其自身独特的力量和方式影响普通话,产生出普通话的地域变体,变体在标准音和可懂度之间,变异度与可懂度呈反比例关系。了解普通话与方言的互动变异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5)刘晓丽、余波在《方言语境下的对外汉语教学》一文中指出方言语境对对外汉语教学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方言语境对留学生的学习和交流造成了干扰,与此同时方言语境又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提供了现实文本,让汉语学习者对地域文化的理解更为直观化、具体化,甚至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方言语境对对外汉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6)程书秋的《地方文化的综合利用与对外汉语教学》指出留学生对地方文化环境适应的程度对他们习得汉语的熟悉程度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使留学生更好地习得汉语,在教授普通话和中国主体文化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地引入些方言知识和地方文化知识。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综合利用地方文化语境树立方言意识和地方文化意识,可以缓解留学生的文化紧张心理,加快留学生适应环境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入方言知识和方言文化的总体研究之外,还有关于分地区方言来进行阐述如何教授当地的特色方言词汇及方言文化的研究,指出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方言词汇和地域文化因素的扩展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来说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如下:

(1)以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张艳萍的《云南对外汉语教学的区域特色》中写到云南因其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地区,所以云南地区民族文化氛围浓厚、民族文化特点鲜明、民族语言和地方方言众多,及云南和多个东南亚国家接壤和毗邻。为了使留学生在课堂后能够和云南人顺利地进行交流,了解云南文化,云南的对外汉语教学也应该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张艳萍在坚持对外汉语教学总体设计一致的前提下突出云南地域特色做了一些尝试,提出了适合云南对外汉语教学实际需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想。

第3篇:对外汉语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汉字;文化阐释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02

作为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历经字形的演变发展至今三千年未中断。不同于其他古老文字,汉字并没有沿着“象形―表意―表音”的发展规律发生改变,而是停留在表意文字阶段,只进行了相应的简化、丰富。正因汉字这一表意特点的延续,使得汉字与中华民族这种独特的文化产生更加紧密的联系。若仔细观察,每一个汉字的演变都无异于是一部中华文化发展的画卷。因此,在教学生学习汉字之初,就该引导学生进入汉字展示出来的文化世界,对汉字的每一个部件都有最准确、清晰、理性的认识,就有利于学生更加理性地理解汉字构造,把握汉字的精髓,做到今后听、说,尤其是读、写汉字的准确、流畅。下面,笔者就根据崔永华教授对汉字从字形上所分的三个级别,即:笔画、部件①、整字,这三个方面来分别研究文化的阐释在外国留学生学习汉字过程中的必要性。

一、汉字学习之初――笔画教学中的文化阐释的重要作用

唐代张怀曾说:“案古文者,皇帝史仓颉所造也……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子,是曰古文。”[1]由此可观,汉字产生之初是以“比类取象”为基本的出发点“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许慎《说文解字・序》)的结果,从象形文字中的随体诘屈发展到楷书的横平竖直的方块结构,汉字中的一撇一捺并非是古人完全的随性所致。相反,笔画正是学生全面了解汉字及其文化的一个契机。“中国的学问并非纯粹的知识传授,而是知行合一、注重实践的德性提升,历来在汉字的教学中就深刻地体现了这种既传授知识、又塑造人格的传统。”[2]要让外国学生了解汉字的笔画并非随意的线条,让他在下笔之前感悟汉字背后的中国特有的价值观念(初期可借助于中介语解释给学生),这是开始接受汉字文化从而正确对待汉字的关键一步,即使起初他不能理解全部。

以基本笔画中的横为例,老师可向学生展示一个例字如“木”,并给出其古字的相应字形(用图片或手写都可呈现甲骨文、金文、楷书木),让学生自己发掘其字形变化。汉字起初的“随体诘屈”是象形的体现,然而这样一种对外物“复制式”的象征描摹随意性太强,不利于沟通和交流,是有悖于中华民族统一和谐的审美观念的。就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中平直的一横的规范就显得格外的必要和趋时,也就由此定型了汉字的基本笔画。这种讲解就强化了学生对横平竖直的重视,自然会加强其书写汉字中的行为监控。再如,基本笔画中撇和捺的解读教学,其中的文化渗透更是精辟。中国古人向来重视中和之美,这是一种虚与实、刚与柔的完美结合。而对外国学生而言,一撇一捺就只是简单地改变了线条的方向,因为他们缺少对文化的体悟。要想把这一点讲明白,就可以借助汉字中独特的书法艺术。笔者此处所讲并非毛笔字的教学,而是仅仅把毛笔字拿来作为一件道具演示。以“丿”为例加以详解,老师可以亲自用毛笔演示这一笔画的写法,过程尽量放慢,向学生充分的展示从轻落笔开始折向顿笔,到中锋行笔后到末尾用力收笔的全过程,这样的演示之后,学生再不可能会把这一笔画当做线条的简单倾斜了,就自然能够领会中国古人造字时倾注的独特的心灵感受。而在此时,教师便可适当的向学生讲解,中华古人在这一撇中所寄予的一种刚柔、虚实的中和之美。虽是以毛笔字为蓝本讲解,可其中的内蕴在硬笔书写中也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然而,并不是说汉字笔画都必须要从文化的视角一一讲解,那样也显得本末倒置。此处强调的文化解读,重心在于让外国学生(尤指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通过基本的笔画感受中华文化的内在的独特性,一种不同于西方文化的,宁静、内指外化的品性,是中华古人对世界的独特感受。

二、文化阐释在汉字部件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崔永华在其《汉字部件和对外汉字教学》一文中,基于对记忆规律和教学实践基础上的假设,曾提出并讨论了汉字部件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构想,对突破“瓶颈”有帮助。此处,我们在此基础上来看文化阐释在汉字一层部件中的教学必要性和重要作用。

识字数量作为汉字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汉字千变万化的形态面前显得格外艰巨。面对这种情况,汉字教学中针对汉字部件的文化解读就显得更加重要。依照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的划分,汉字由来于四种造字法加两种用字之法,其中象形和指事两种方法所造之字,其形体带有很大的“比类取象”的意思,因此在讲解中用文化的视角进入讲解,势必会对其理解有很大帮助。正如“日”、“月”和“上”、“下”,这一点在很多对外汉语论述中都已做出肯定,此处不再赘述。而面对两个或多个部件组合而成的会意字,以及由形旁和声旁组合而成的形声字时,部件的一层划分会给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汉字是一种意合的文字,因此,若能引导学生对汉字部件深入到文化的理解,势必能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

举例来说,“休”字,可拆分为两个部件――“人”和“木”,可以展示古字形,然后对其加以解读,像人靠着树木休息之形,从而也就能够使其在解释图画般的轻松语境下掌握两个部件,后在学习与这两个部件相关的汉字时候也能够驾轻就熟。

最后要说的也便是占汉字数目最多的――形声字,对于形声字这一由声旁和形旁组合而成的汉字来讲,部件的文化解读就显得更加必要。形声字的部件拆分显而易见,如“枫”“龄”等。此处我们主要针对其部首这一方面展开对形声字部件的文化解读。

现今对外汉语教学界虽没有进行部件教学,但部首教学在汉字教学部分还是受用,那部首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文化渗透当属部首的对比教学。例如,“亻”和“彳”两个部首,一划之差,单纯的强调记忆只会加强学生学习汉语的心理阻力,但是如果老师能够准确的向学生解释两个部首的不同文化内涵,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同时也会在学生习得文化的同时提高了第二语言教学的趣味性。(当然在初期教学中讲解的进行还是要借助于中介语,这是对对外汉语教师提出的一个素质要求)“亻”部首是跟“人”字有关的,在古时其“亻”部都是一个典型的象形部件,随后在甲骨文中已有被省作的写法“”或“”(配合老师课堂教学中的肢体语言可以给学生很好的展现)。它重在通过描绘人的一种特征来表现出它所要代表的这个字与人相关,后随着汉字笔画的统一,为了整体上的和谐就演变成如今的“亻”部。所以,“亻”部首组合成的字都必然是和人本身有关系的。如:住、依、位、体等。在教学中,老师应当引导这些学生感受字形中的那种抽象的意味(如前所描述的),达到一种可以意会其中内蕴的高度,从而把握住在汉语文化中部首的重要作用。而“彳”这一部首,则是和古时的道路相关的,其小篆字形形象有如道路上的十字路。老师可以出示这一部首的象形图片,以便给学生直接的形象思维,从而能够牢记这一部首的相关内涵②。如此一来,在今后学习汉字的过程中也起到一定的积淀铺陈作用了部件教学不同于笔画教学,它的侧重在于对部件的学习和运用,尤其是在面对形声字占大多数的汉字时候。因此在这一教学环节中的文化教学就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只有彻底懂得的东西,才能更好、更准确的运用。

三、以汉字结构中的文化内蕴看文化阐释在汉字教学中的功用

除了汉字部件的学习,对于外国学生来讲,最主要、也是最难的应该就是汉字的字形结构学习。在这一部分,实际上对外汉语教学要解决两个文化问题:人文思维方面和文字空间意识方面。

1、字形学习要掌握其构形中体现的人文思维

西方拼音文字的本质是逻辑性,其词根、前缀、后缀的去舍存留和添加变化的前提是分析、推理;而汉字的本质是人文性,它是建立在具象性、表意性基础上的直觉感悟。这是东西方文化的分水岭之一,也是学习汉字的最大障碍所在。[2]既是文化的分歧,最好的解决办法也无外乎用文化的讲解来达到两者的理解和共存。首先,世界上古老的文字都起源于象形文字,这是人类文明在最初发展阶段的共性,他们以同样的方式看待世界,拥有共同的“世界观”。但是随着语言文字的不断发展,不同民族生活环境的不同,最初的象形文字在演变中受自己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采取了不同的发展途径,最终演变成为表音和表意两种不同的文字形态。而汉字从甲骨文的象形文字开始,定型为今天的表意文字,与中华古民讲求的含蓄的整体感知思维有关的。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地产丰富,不需向外界要求太多,因此追求一种含蓄内敛的美感。也正因如此,中国古人是不辩的。因此,在一个辩证分析薄弱的国度,如果外国学生仍旧以他们的那种思维来定位中国汉字,势必会给其学习造成巨大的阻力。就如汉字的“休”字,其中的两个部件“人”和“木”的组合没有按照一定的逻辑思维,仅仅就是两个部件意义上的拼凑,但可以根据我们的想象力意会其中的内蕴:一个人依着一棵树。那自然不难领会其中的内蕴,就是“休息”的意思。在每一种文化背景下孕育的文字,都必然是其族人思维的结晶,因此,在教授汉字字形结构时,就必须先给学生以恰当的文化补述,避免不必要的文化负迁移。

张岱年语“《周易》借助于具体的形象符号,启发人们把握事物的抽象意义,崇尚一种观物取象、立像尽意的思维方式”[3]。这种和西方文化迥异的思维方式注定了,汉字的组合不可能像拼音文字那样遵循屈折语的规则。相反,每一个汉字都必然有它自身的规则,虽不能像拼音文字那样按照一定的结构划分推出它的读音,但却可透过每一个具体的形体,把握其背后所蕴含的人文讯息。掌握这一点对于汉字的学习是必要的。比如“和”字,它的意思多与一种比较和谐融洽的状态相关,这其中的文化渊源是耐人寻味的。除了其中约定俗成的随机性的外在原则意外,“和”的源词是“禾”,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文明下孕育的国度,农作物是关乎性命的事物,先民就认为禾苗是天地万物和谐的产物,冷暖中,刚柔适,阴阳调,内外平,上下通,才有禾的成熟,所以禾苗就是自然协调的象征。因此,人们用“和”来赞美世间的和谐状态。如果在对外汉语的课堂上,能够在讲解汉字的时候,让外国学生了解中华农业文明的特质,感受到汉字的文化背景(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对于他们的汉字学习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2、文字的空间意识方面的解读在汉字学习中的重要性

应当让学生在学习之初就建立起汉字是在汉文化影响下建立起的,一种区别于拼音文字的线形排列的独特的二维平面的构形。关于这一点实质上仍受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文化思维的影响,正如之前提到的那样,西方思维是一种线性思维方式,字的组合依靠的是字母与字母之间的排列组合。然而汉字不同,它的形成背后依靠的是一种整合性的思维方式,需要人们意会其内蕴。最明显的就拿“人、从、众”这三个字来说,如果对照本意的英文应是“human、follow、many”,在西方文化背景下,三个词仅仅是由不同的字母分别拼接而成的。但在汉语文化背景下,三个字之间内在的有一种必然联系:一个人跟着另一个人就是“从”,很多人在一起就是“众”(三在古代汉语中被人们用来代替许多)。因为空间上的关系,相同的部件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意会了三个不同的意义。

因此这种独特的空间意识为汉字构件的结合提供了许多区别的因素,除了常见的同一部件组合成不同的文字以外,运用同样类型的部件可以因为空间上的因素构成不同的汉字,如“旮”“旯”是构件的空间位置不同所造成的。因此,在汉字教学时必须让学生接受并且能够真正理解这种空间上的二维性,才能教他们写出真正的汉字结构,从而能够通过字形更好的理解记忆汉字的意义。同时,对于汉字这些方面文化知识的了解也有助于外国学生在汉字书写方面的规范,以免出现书写上的错误。

四、小结

总之,汉字教学往往面对的是初级阶段的外国学生,但综上所述,自教汉字起,它就已经开始触及文化的最深层。因此,对外汉语中的汉字教学并不像传统理论所说的那样,把文化作为一种在初级时候可有可无的辅助,正相反,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汉字教学中,就应当把握好文化阐释的重要性,让文化教学能够贯穿对外汉语教学的始终。同时,也能够让汉字教学达到应有的深度,在教学之初真正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持久兴趣。当然,针对于文化教学和汉字教学同步的进程,此处只强调其必要及必然性,本篇也仅仅做简单的设计,至于怎样在对外汉语教学课程设计中对两者进行合理的调配,并做到两者更好的齐头并进,为对外汉语教学所用,恐怕还需要今后对外汉语界更深层次地探讨。

参考文献

[1]刘刚纪.书法美[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2]欧阳祯人.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透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

[5]张德鑫.从“词本位”到“字中心”一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战略

转移[J]汉语学报2006年第2期(总第14期)

[6]崔秀兰,李光杰,朱秋佳.对外汉语教学之瓶颈―――汉语作为

第二语言的汉字教学研究.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30卷

第4期

[7]崔永华.汉字部件和对外汉字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1997年第3期

注释:

第4篇:对外汉语发展史范文

[论文关键词]国际汉语教学;移情;《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策略;文化意识

引言

国际汉语教学(亦称汉语作为外语教学,TeachingofChineseasaForeign Language)于2005年进入发展新时期。“以首届‘世界汉语大会’的召开为契机,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在继续深人做好来华留学生汉语教学工作的同时,开始把目光转向汉语国际推广。这在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史上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里程碑式的转变。与此相应,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汉办”)组织研制了《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并于2008年3月颁布。与以往纲要如《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国家汉办,1996)、《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国家汉办,2001)相比较,《大纲》首次将“策略”和“文化意识’’(与“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一道)作为构成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基本构件提出,并加以分级描述和举例说明,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以往大纲中偏重语言内容界定,缺乏对语言功能和文化内容具体描述的偏颇,对国际汉语推广起到了极大的指针和推助作用。

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既要符合对外汉语教育规律,又要遵循审美教育规律,而移情理论正是这二者的重要契合点之一。本文在扼要梳理移情理论发展脉络,阐明其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的基础上,从《大纲》中集中凝聚美育理念的“策略”和“文化意识”这两个重要构件人手,探讨它们与移情能力培养的内在关联,以期对《大纲》日臻完善,对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走向丰富和深入有所裨益。

一、移情理论的基本历史发展

移情(Einfuhlund德文,Empathy英文),是人类在长期社会活动中被肯定下来的审美意识活动,是“直观与情感直接结合从而使知觉表象与情感相融合的过程。当我们聚精会神地观照审美对象时,就会产生把我们的生命和情趣注入到对象中、使对象显示出情感色彩的现象”。

这一概念较早由德国美学家R.费肖尔(1847—1933)提出,其后德国心理学家K.格罗斯(1861—1946)从心理学的生物进化论观点出发,认为移情是一种内模仿活动。英国美学家V.李(1856—1935)也提出了移情概念,她认为移情现象是自身对经验的反省,并认为移情作用是长期的观念、情绪和意识累积而形成的心理过程。德国美学家J.伏尔凯特(1848—1930)认为,移情是一种富有独创性的心灵活动,知觉与情感内容的融合是由无意识心理过程完成的。移情学说的主要代表人为德国美学家T.李普斯(185l一1941)。他在其《美学》一书中指出,美的价值是一种客观化的自我价值感,而移情是审美欣赏的基本前提,移情可主要区分为四种类型:其一,一般的统觉移情,给普通对象的形式以生命;其二,经验的或自然的移情,使自然对象拟人化;其三,氛围移情,使色彩富于性格特征,使音乐富于表现力;其四,生物感情表现的移情,如把人物的外貌作为其内心生命的表征,使人的音容笑貌充满意蕴。

20世纪初,西方心理分析学派将移情引入临床治疗,将其视为在精神分析治疗中,病人把对给他以重要影响的人(如父母等)的情感转移到治疗者身上的一种心理过程。20世纪中叶,美国心理治疗学家C.罗杰斯(1902—1987)在其创建的一种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方法——患者中心疗法(cli—ent—centeredtherapy)中,引入“移情理解”(em—pathicunderstanding)这个关键术语,指“咨询者深入了解和设身处地地体会受辅者的内心世界。”移情理论在心理治疗领域的实践应用向着愈加深广的领域展开。

法国哲学家梅洛一庞蒂(1908—1961)将“习惯性身体”(habitualbody)这个术语引入移情研究,他认为:“最完整的体验为自身提供习惯性身体,是一种内在必要性。”习惯身体在感知过程中起着稳定的作用,而“每件事情发生时,只有好像他人的意图会经历我的身体,或我的意图能够经历他的身体时,才可能有沟通”。

言之,我们的话语或姿势的意义,不是被赋予的,而是被理解或领会的,意义出现在对方认知到自己情感的时候。这就为交际找到了内在的依据,即要逐渐意识到他人从自身的视角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他们,承认差异,并努力移情,尊重他人平等、又有着诸多不同的人性。临近世纪之交,美国神经生物学家达马西欧(1944一)在其《感觉发生的事情:意识形成中的身体与情感》中,以诸多实证作出归纳:“意识始于我们或看或听或触摸时感觉到发生的事情……它是我们生命有机体内部伴随视觉、听觉、触觉以及内心任何形象形成的一种感觉。这也从实证角度支持了庞蒂的论述。

二、国际汉语教学中的移情问题

情感因素在国际汉语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其作用在认知因素之上,是启动后者的“点火机”。一般认为,个体情感因素主要包括学习动机、态度和性格三个层面,而移情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又是密不可分的。

兰伯特和加德纳将学习动机分为融合型动机(integrativemotivation)和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motivation)。前者主要指跟目的语社团直接进行交际,与目的语文化有更多的接触。后者主要是指把第二语言用作工具的实际目的,如查阅资料、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等。相比较而言,前者动机更为强烈,学习效果也更大。两类主要动机均离不开移情,移情是促成动机形成的前提和保障。原因在于语言是达成移情的主要手段,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双方都要不断做出假设,不断揣摩对方输入信息所表达的真实意思以及将要输入什么信息,同时还要时刻推测自己输出信息是否为对方理解。此间,假设和判断中的移情无处不在。就运用第二语言交际而言,除了个体认知和情感上的差异外,更有双方在文化上的差异。这就更加要求交际双方自觉地转换立场,有意识地超越各自文化固有框架模式,自觉运用有效的移情手段来体验、理解、领悟对方文化差异,建立双向协调、双向互馈的交往机制,不断接近学习动机。

学习态度是构成动机的主要因素之一。大体上可分为积极态度、一般态度和消极态度三种。持积极态度学习者多因为较强内部动机支撑,表现为自觉、主动地学习,并且对学习本身有浓厚的兴趣。持一般态度者,多因为外部因素影响而改变原有态度,仅要求把语言课程当作一般的任务完成,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热情和兴趣。持消极态度者,往往是因外界压力被迫学习,既无学习自觉要求,又无学习兴趣,抵触情绪强,一有机会就选择放弃。移情培养是不断激发学习者产生新的、更为持久的学习动机,改善学习态度的重要动力支撑。这是因为,外语学习最根本动力是交际的诉求,而移情正是交际心理的核心所在。通过移情,积极态度者更加坚定、丰富和深化自己的学习目标,一般态度者和消极态度者则可以激发出新的学习乐趣和热情,继而使找到新的学习目标成为可能。

性格特征对外语习得影响甚大,此间,自我对移情的影响和移情对“语言自我”的塑造紧密交织。掌握一种新的语言,建立新的语言自我,不仅因为涉及到对自身的评价而影响到自尊心问题,而且势必影响到学习者性格的其他方面。目的语的特殊词汇、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对不善于移情的学习者来说是难于接受的。这就需要学习者的策略有足够的灵活性,拆除那些影响交流得以顺利进行的心理、文化屏障,勇于尝试、接受新事物。另一方面,“我们通过相互的语言耦合(coupling)开展生活,不是因为语言允许我们展示自己,而是因为我们通过语言在同他人一道带来的持续不断的形成过程中构造自己。我们在这个共生共存的耦合中找到自己,这个自己不是先前就存在的参照物,也不是起源,而是我们同他人一道缔造的语言世界形成过程中持续的转变。”

三、国际汉语教学中的移情能力培养

移情能力培养是国际汉语教学的重要一环,但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多被忽略,究其原因,与其在教学过程中多以潜在的心理活动形式存在密切相关。

《大纲》首先明确了国际汉语教学的总目标,即“使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学习目的,培养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最终具备语言综合能力。”,并进一步阐明语言综合能力的内涵,即“由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策略、文化意识四方面内容组成。其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策略是提高效率,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和发展自我能力的重要条件;文化意识则是培养学习者具备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意识,更得体地运用语言的必备元素。”这就将隐性渗透于国际汉语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掌握中的“策略”和“文化意识”凸现出来,而移情能力培养又正是富集于这两部分内容之中。

在接续的表述中,移情能力培养又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显现而出:

首先,“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是贯穿各级培养目标的主旨。

《大纲》在分级目标描述中指出:国际汉语一级应“开始了解中国的文化知识,开始具有初步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国际汉语二级应“开始了解中国文化知识,具有初步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国际汉语三级应“了解简单的中国文化知识,具有一般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国际汉语四级应“了解中国文化中基本的文化知识,具有基本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国际汉语五级应“比较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文化知识,具有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

在接续的具体描述中,跨文化意识又分如下层次展开:一级应“1.开始思考有关中国文化和所在国文化的共性和差异2.通过学习中国文化,开始理解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二级应“1.初步思考有关中国文化和所在国文化的共性和差异2.通过学习中国文化,进一步理解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3.通过对所在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对比,开始对所在国某些文化现象进行初步的客观思考。”;三级应“1.初步了解有关中国文化所在国文化的共性和差异2.通过学习中国文化,开始初步培养自身的跨文化意识3.通过对所在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对比,开始对所在国文化习俗和思维习惯进行客观评价。”;四级应“1.基本了解有关中国文化和所在国文化的共性和差异2.通过学习中国文化,进一步培养跨文化意识3.通过对所在国文化与汉语文化的对比,加深对所在国文化习俗和思维习惯的客观认识。”;五级应“1.了解有关中国文化和所在国文化的共性和差异2.通过学习中国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3.通过对所在国文化与汉语文化的对比,加深对所在国文化习俗和思维习惯的客观认识。”

分析上述展开层次,体验和思考中国文化,是外国学习者移情培养的开端,通过移情,比较中国文化和所在国文化的差异和共性,外国学习者得以领会和理解在其自身文化世界里接触不到、或相对陌生的感受,同时对本国文化产生更为丰富和深入的理解和认知。反复经历这一体验、认知过程,“国际视野”在各级中均强调的“具有世界公民意识”,也当水到渠成。

其次,5种策略体现移情能力培养的不同侧面建构。《大纲》策略范畴分为情感策略、学习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和跨学科策略五个方面。情感策略,如“初步培养学习汉语的愿望和兴趣”、“愿意主动使用汉语交流与表达”、“对汉语、中国文化以及世界文化有积极的情感”、“在汉语交流中能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情感”等,体现着对学习者自身学习态度,和自觉移情能力递进发展的培养观念。

学习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体现着学习者应如何运用多种移情手段、途径以有效获取信息,促成情感策略的养成与发展。以交际策略为例,从一级“观察他人的动作并学会模仿”,N-级“借助手势和表情等非语言手段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到三级“在教师的指导下,体验遵守汉语交际的基本礼仪”,又到四级“在真实交际中学习遵守汉语交际的基本礼仪”,再到五级“真实交际中逐渐注意并遵守汉语交际的基本礼仪”。此间,学习者借助各种语言和非语言手段观察、揣摩、体验对方的行动与情感变化,同时完成对新的“语言自我”的动态建构。

跨学科策略尤其体现着移情能力,与以语言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培养的紧密关联。跨学科范围根据级别不同,分别包括:一级“音乐、美术、历史、民俗”;二级“历史、民俗、艺术”;三级“历史、艺术、民俗”;四级“历史、艺术、民俗、地理、政治、经济、交通等”;五级“历史、艺术、民俗、地理、政治、经济、交通、文学、哲学等”。渗透其问的这种跨学科移情,一方面可以让外国学习者意识到他们自身文化中的具体体验(embodiedexperi—ence),另一方面,能够将他们身体界限转化成引出对中国文化感觉的形式,并最终能够对中国文化的感觉赋予形式,以使自身行为逐渐适应中国文化。此外,我们还应看到伴随着跨学科移情的,是创造性思维的活动。移情作为审美发生的前提,它既意味着审美感受在效果与方式上的迁移,也同时意味着创造或某种创造性思维逻辑的成立。

第三,建议表、举例表、示范列表体现移情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大纲》除了对课程目标和学习者所应具备的策略、文化意识进行了分级分类描述外,还提供了《汉语教学话题及内容建议表》、《汉语教学话题及内容举例表》、中国文化题材及文化任务举例表》等具有实用参考价值的附录。

以《中国文化题材及文化任务举例表》为例,“风俗礼仪”和“音乐、舞蹈绘画”题材贯穿各级文化题材及文化任务举例列表,是这一举例表的重心。风俗礼仪根据级别不同,分为不同的学习任务:如“初步了解中国人见面时的礼节”、“了解中国人告别时的礼节”、“了解一些著名旅游景点的风俗习惯”等,均有着较强的呈示性,方便学生课堂内外交际操练和应用。其问,“了解中国目前的黄金周及其带来的社会影响”这个任务,则充分体现出针对国际汉语教学从专业化日益走向大众化、普及型和应用型发展趋势。“音乐、舞蹈、绘画”同样根据级别不同,分为不同的学习任务:如“了解中国独特的音乐以及它的简单分类”、“了解一些常见的民族乐器并能识别它们的乐声”、“了解中国现代比较流行的舞蹈形式”、“了解中国画的一些艺术特征”等,同时均伴有跨文化交际思考问题举例,以启发学生将诸多具体的艺术体验上升到跨文化理性思考。

第5篇:对外汉语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 汉字文化 对外汉字教学 宏观汉字文化

一、汉字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现状

汉字是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的难点之一,而汉字教学又是对外汉语教学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存在着汉字教学效果不佳、留学生汉字学习效率偏低、识字量有限等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摸索,对外汉字教学的现状有所改观,教师们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结合汉字系统性、汉字字符理据、心理认知规律探索出一些对外汉字教学、帮助留学生识记、使用汉字的新路子。成果有:李大遂的《中高级汉字课教学新模式试验报告》、《汉字理据的认识、利用与维护》、《汉字的系统性与汉字认知》等。

汉字教学改革反映在教材编写上,也有不少可喜成果。例如《汉字突破》(周健主编),打破了汉字孤立教学、结构分析的框框,巧妙地设置词组、句子这样的语境来帮助留学生学习和记忆。每课由课文和汉字知识两部分组成,而在课文部分更为重视让学习者在句子、词语的组合中增加识字量,一般列出一句话,对出现其中的典型汉字(一般是形声字),列出同偏旁的其他汉字及最常见的词语。比如:第二十八课“会议大厅”,“会议大厅就在前面房子旁边。”议正义、仪式;大厅“头顶电灯订单”,前面“射箭剪刀”,房子“地方访问防止组织模仿放心”,旁边“傍晚榜样臂膀”。①理念新颖,在常见组合中有效扩充汉字识字量。

这些努力和成果比较有效地促进了目前对外汉字的教学,但是我们认为在教学内容上更要丰富汉字文化的内容,把汉字发展史、汉字理论相关知识点讲解得更加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从而增强对外汉字教学的效果。

二、目前汉字教学中对“汉字文化”的理解

关于“汉字文化”的概念,各家有不同的说法。按王立军先生的观点,“汉字文化”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宏观的汉字文化,是指汉字的起源、演变、构形等基本规律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微观的汉字文化,是指汉字自身所携带的、通过构意体现出来的各种文化信息。汉字本身便是一个文化体系,同时又承担着承载文化的使命。所以,汉字文化研究在研究微观的同时也要将宏观的文化作为背景,在研究宏观汉字文化时也要以微观的汉字个体作为范例。②

目前出现在留学生汉字教材中的文化内容,微观文化、宏观文化都有所涉及,但以微观文化居多,根据字形字义来分析得出,主要内容包括,关于图腾崇拜的“龙”、“凤”等,关于农业牧业渔业文明的“年”、“稻”、“逐”,日常生活方面的“饮”、“食”等字,关于汉字结构特征的探讨,比如“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及结合一组或多组汉字字形体讲解的玉石文化、器物文化等,另外还有书法文化。

这些内容应该说都有教授的必要,但是汉字文化包罗万象生动鲜活,我们还可以更充分地挖掘,来辅助汉字发展史、汉字知识的教学,以便激发留学生汉字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汉字学习的效率。

三、利用汉字文化促进汉字教学举例

需要留学生掌握的汉字知识包括汉字的发展史、汉字造字法、汉字的书写、汉字的结构(外部结构、内部结构)、汉字字体等内容,其实如果放开眼光,在博大丰富的汉字文化的海洋中撷取难易恰当的现象来辅助这些知识点的教学,我们在教学中就能如虎添翼,取得更好的效果,也能给留学生提供更多更为实际的帮助。

汉字笔画、读音、字形、字体等知识都可以借助汉字文化中难易度适合的内容的介绍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略举几例:

1.对汉字的总体态度

汉字凝聚着中华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一扇窗,古代中国人对汉字心存敬畏,从“仓颉四目”的传说到“敬惜字纸”的民俗,都可以看得很清楚。

据记载,“敬惜字纸”的传统源于宋代,认为写有字的废纸不可随意扔掉或者踩在脚下、用作其他用途,比如糊窗户或与其他废物混杂,而需丢入字纸篓,专门收集后焚烧成灰,成为字灰,收集起来。每隔一段时间,便开坛祭造字之仓颉,然后将字灰送至江海湖泊,称为“送字灰”或“送字纸”;相应地,也出现了专为焚烧字纸的“惜字塔”,以及专门收集、焚化字纸旧书的“惜字会”;清朝还有大量的《惜字律》,劝人敬惜字纸。清朝《惜字律》的主要着眼点是“敬惜”写出或印出的文字,还有劝导人们在写字时要下笔谨慎,不要损害别人,如清光绪十年刻本《惜字新编》。③

2.笔画

现代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体,笔画是汉字书写的基础,汉字有点、横、竖、撇、折、提、钩共八种基本笔画,一些笔画还有基本笔形之外的变体。如何使留学生更快掌握呢?对汉字笔画的理解和辨析可以结合《九九消寒图》来进行。

消寒图这种民俗来源于人们“数九”习俗。过去,人们认为“冬至”后就进入“九”了,于是以各种形式的《九九消寒图》来度过数九(八十一天)这段漫长而又寒冷的冬日。

《九九消寒图》主要有梅花式、文字式等几种:

梅花图式消寒图:在白纸上绘制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对应一九,一朵对应一天,共有八十一个勾好不着色的梅瓣;每天用墨笔涂满一瓣,还可以根据天气实况用特定的颜色填充一瓣,八十一瓣颜色都填满之时,也是冬尽春来、春回大地的时候了,也有用红色涂染梅瓣的,更给人一种暖气渐生的感觉。

描字式消寒图:在一张印好的九个双钩字上描红,这九个字通常是“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每字九画,九字共八十一画,数九之中每日依次描画一笔,等九个字描完,春天也就来了。这种消寒图,仅在私塾的学生中流行,民间则很少有使用。

最雅致的九九消寒图是集结十八个九画字做成对联,每联九字,每字九画,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如上联写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对以“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称为九九消寒迎春联。④

上面介绍的这种描字式消寒图可以在汉字课堂上使用,学生听明白原理后边描画这九个九画字,边记忆汉字基本笔画,在实践中学习笔画知识,可以加深理解和记忆,收到很好的效果。

3.字体

汉字的主要字体包括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除了传统的碑帖、书法可以展示外,还可以利用“对钱”的知识。

所谓“对钱”,就是同一种年号名称的两枚钱,它们的大小、薄厚、币材、边廓、穿孔完全一样,只有书法形式不同,我们把这种类型的钱才称为“对儿钱”。这类钱有的是楷书、行书二体成对,有的是楷书、篆书二体成对,有的是隶书、篆书二体成对,等等。除钱文书体不同外,两枚钱币币值相同,形体对等,即钱形大小、钱身厚薄、穿孔大小、轮廓阔狭、钱文位置、字体大小、铜质等各个方面都完全一致,可以成双配对。

对钱是中国钱币造型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留学生欣赏它,既可以检验和巩固字体知识,又是一种美的享受。

四、结语

在对外汉字教学中加入鲜活生动的汉字文化内容,可以有效促进汉字教学,激发起留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注释:

①周健.汉字突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24.

②李晓丹.汉字文化之于对外汉字教学.鸡西大学学报,2012(9).

③参考百度百科《敬惜字纸》.http:///view/3932178.htm.

④农村信息网.消寒图文化.http:///Main/wiki/WikiDetail/12919.查阅日期2013年1月22日,有改动.

⑤图一,九九消寒图.http://.cn/dispbbs.asp?boardid=3&id=24465&star=7.

⑥图二,对钱.中华古玩网.http:///service_curiostall_show.asp?id=242637.

参考文献:

[1][汉]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1963.

[2]启功.古代字体论稿[M].文物出版社,1999.

[3]王宁.汉字构形学讲座[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韩鉴堂.汉字文化图说[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5]李大遂.中高级汉字课教学新模式试验报告[J].语言文字应用,2011(3).

第6篇:对外汉语发展史范文

摘要 浪漫主义是西方文学发展史上一个有着明确风格和创作群体的流派,李白作为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因其豪放自由的诗风,也被冠以了浪漫主义诗人的桂冠。过去对于李白的浪漫主义特征的讨论往往集中在其手法的夸张、想象的瑰丽,但是如果我们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比较阅读两种异域文化中孕育的具体诗篇时,会发现李白在表现自然,抒感等方面,尤其与西方浪漫主义有着艺术上的息息相通。

关键词:李白 西方浪漫主义 自然 情感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19世纪的西方浪漫派文学是一个庞大而模糊的集合体,在浪漫主义的这个名头下包含了许多创作特色各异的诗人,就像拜伦早年在讽刺诗《英格兰诗人与苏格兰评论家》中调侃的一样:华兹华斯不厌其烦的表达神是乏味的、柯勒律治的神经幼稚得像个孩子,而托马斯・穆尔的诗则格调低下……。连缺陷都如此的不同,更妄论各个诗人所擅长的。

李白和整个浪漫派相比,就仿佛用一棵树去比较一座森林,而且还是一棵遥远的异域的树。然而从1941年出版的刘大杰先生的《中国文学发展史》开始,“浪漫主义”这顶桂冠就已经戴在李白的头上很久了。“他感情热烈,性格豪放;他诗歌艺术的主要特征,是善于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丰富的想象、自由解放的体裁和语言来表现他的思想、感情和性格。”除了这些公认的特征以外,也许我们可以通过几首小诗,来看看李白与西方浪漫派的其他共同点。

一 自然诗比较

李白一生游历过许多地方,在他的诗作中有许多描写自然的诗歌,自然在他的笔下面貌不一,既有以描摹名山大河来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也有借清新景物寄田园逸兴的诗行。以下面这首《日出入行》为例,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所表达的自然观念: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

历天又复入西海,六龙所舍安在哉?

其始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安得与之久徘徊?

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羲和!羲和!汝奚汩没于之波?

鲁阳何德,驻景挥戈?

逆道违天,矫诬实多。

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 同科!

诗的开始描绘了日出日落的自然状态,同时提出了一种诘问:自然现象是永恒的,而人的生命却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生命怎么能与无限的自然结合在一起呢?这仿佛是应和了汉代乐府的同题诗歌,感叹生命的短暂,宇宙的浩渺,心为形役,无力抗衡。但是诗歌到了中段,意思一转,草不会因为春天萌发而感激春风,木也不会因为秋天零落而埋怨于秋风,一切都是天地运转的自然规律,万物同此,没有分别。诗的最后以对羲和与鲁阳公的质疑,提出了诗人对待自然的态度:不能逆道违天,而是要“浩然与溟 同科”。道是自然之道,天是万物之天,诗人要的就是顺应天地,与自然长存。

西方的文艺理论家在谈到积极浪漫主义的时候,常常喜欢用三个“大”来概括其特点:口气大、力气大、才气大。这种特点在李白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李白诗中就曾反复出现过长江黄河和名山大岭的宏大形象。他所写的山是:“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登太白峰》);他所写的水是:“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赠裴十四》)。为什么李白总爱写宏伟巨大、不同凡响的自然形象呢?读了《日出入行》,我们终能理解,这个能与“溟 同科”的“自我”,是李白精神力量的源泉,也是他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思想基础。

19世纪的西方浪漫派也喜欢自然,以至于勃兰兑斯将英国的浪漫主义诗歌称作“英国自然主义”诗歌。下面我们来看一首华兹华斯的十四行诗:

人世的负担过分沉重,起早赶晚,

收入支出,浪费着我们的才能,

在属于我们的自然界,我们竟一无所见,

啊,蝇营狗苟使我们舍弃了自己的性灵!

向月亮袒露胸怀的这浩瀚大海,

可以无休止地呼吼而此刻已经

消歇的风,正像熟睡的花一样自在,

对于这一切,我们却格格不入,

无动于衷。哦上帝!我倒宁愿

是陈腐的教条所哺育的异教徒,

那样就能伫立在这怡神的草地

领略定能缓解我孤独感的美景,

看那普罗丢斯从海面上升起,

听老特里顿的海螺号角长鸣。

在19世纪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当中,华兹华斯是最接近自然的,虽然他的诗歌往往会用神性来武装自然,但是剥去表面的泛神论,在华兹华斯的心里,自然始终是一个人类应该融入的对象,就像这首诗里所描述的那样,人作为宇宙伟大和声中的一个音符,应该和自然融为一体。

过去总有一种成见,西方对于自然多是征服态度,而中国对于自然多是欣赏态度。西方诗歌中的自然与宗教结合紧密,多刚性壮美;而中国诗歌中的自然与隐逸政治相关,多柔性优美。但是从上面的两首诗可以看出,李白笔下的自然不是一个把玩的对象,它同样可以充满哲学的思考。华兹华斯的自然也不是上帝的化身,不能帮他解开人生之谜、解决创作之苦。两位诗人同时关注的都是人与自然心心相映的“情”。两位诗人在诗中都批评了那些与自然对立的人和生活态度,李白否定羲和、鲁阳对自然的驾驭;华兹华斯则感叹世人在繁忙的世俗生活中不仅隔绝了自然,同时失掉了自我。两位诗人同时都羡慕花草木叶、鸟兽虫鱼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李白叹草木与自然一体,而华兹华斯则通过“向月亮袒胸露怀的浩瀚大海”、“消歇的风”、“熟睡的花”表明了自然界中的万物本是同生共灭,怡然自得。诗的最后,李白要“囊括大块,浩然与溟 同科!”,华兹华斯则希望能“看那普罗丢斯从海面上升起,听老特里顿的海螺号角长鸣。”两位诗人都表明了自己对自然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爱慕与眷恋,虽然两首诗都主要是说理,但是与理相映的是“情”的单纯真挚。古往今来,自然可谓中西文学的一大根本母题,然而这样诚挚的“赤子之心”其实并不多见,自然早已与他们灵肉一体,合二为一。虽然素昧平生,两位诗人却在面对自然时达成了精神上的息息相通。

二 爱情诗比较

爱情往往是西方诗人对情感百表达的重要载体。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说,“恋爱在中国诗中不如在西方诗中重要”。而且西方爱情诗大多写于婚姻之前,诉说的是男女之“慕”:容貌的爱慕、青春的爱慕;中国爱情诗则多写于婚姻最后,诉说的是男女之“怨”:离别之怨、相思之怨、丧偶之怨。总的来说,中西方的爱情诗确乎如此。但是具体到个别诗人,却另有不同的风貌。我们试来看两首诗:

So We"ll Go No More A-Roving

So we"ll go no more a-roving

So late into the night,

Though the heart still be as loving,

And the moon still be as bright.

For the sword outwears its sheath,

And the soul outwears the breast,

And the heart must pause to breathe,

And love itself have rest.

Though the night was made for loving,

And the day returns too soon,

Yet we"ll go no more a-roving

By the light of the moon.

拜伦的这首诗(查良镛先生译为《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创作于1817年2月,虽然并不是写给哪位美女佳人,而是写在一封寄给托马斯・穆尔的信里,但是这首诗却一直被认为是拜伦的情诗代表作。《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因为写在四旬斋开始前的狂欢节,它的内容因而很值得考究,长期以来,国外的评论家皆认为它带有很浓厚的讽刺色彩。到底是在感叹盛宴过后的空虚,繁华之后的落寞?还是诉说欢爱过后的孤单、相聚之后的别离?这首诗无疑在具体的内容之外传达出一种挥之不去的忧伤与无奈。我们再来看一首李白的《长相思》: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地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长相思》二首是李白诗歌中少见的温柔之作,第二首描写妻子对征夫的思念没有异议,但是这一首历来对其中之寄意多有论断。到底“美人”为何?“长安”又为何?李白感叹的是“长相思,久别离”?还是“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含义有疏别,但诗中之“情”却是可以肯定的:它表达了一种慕而不得的悲苦。

《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诉分离,含蓄简练,而《长相思》表倾慕,却直露大胆。实际上,拜伦的爱情生活可谓多姿多彩,风流艳遇数不胜数,但是爱情诗在他的诗歌中数量不少,写得最好的,都是表现分离悲苦的。而李白虽然爱情诗数量不多,但却并不完全都含蓄微妙,热烈坦诚的同样很多。上面两首诗主题内容迥异,但是“情”却相通,都带有一种无法排遣的“忧郁”,忧郁即是浪漫主义的另一个关键词。前一首诗中,虽然心还在爱着,月色依旧动人,但是人却不得不分离。这种别离不是生离死别般的悲痛,也没有政治、家庭等外在原因带来的沉重。拜伦为什么不再一起漫游了呢?是因为爱情也需要休息,就像利剑会磨损剑鞘,固执的灵魂折磨着胸膛,我们是不是应该爱得少一点,欢乐短一些?拜伦这首诗用对“情”的放弃表达出一种情深而不寿的无奈,诗句简单,但是爱与不爱之间的忧郁却让人怅然有失,别有一番风味。李白的《长相思》用尽了夸张的辞藻,比如“孤灯不明思欲绝”、“天长地远魂飞苦”等,都将情以悲之极致渲染而出。诗行非常巧妙,在明处的是绮丽的情思,但诗意的关键却只蕴含于三句之中:“长相思,在长安。美人如花隔云端。长相思,催心肝。”李白擅长于将胸中之情以夸张豪放的风格抒发出来,但是在这首诗中,同样用蟋蟀的凄厉鸣声、霜灯的孤苦惨淡,以及高天波澜的阻隔渲染出来的相思之苦,却仅以一句“美人如花隔云端”表达了情之无奈。欧文・白壁德在《卢梭与浪漫主义》一书中认为浪漫主义最大的特点就是“忧郁”,他们的爱情诗无一例外都抒写着忧郁,因为他们爱的永远是那个遥远的对象,他们期望的永远和现实是两个模样。

写作《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时的拜伦是在意大利的威尼斯,这大约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那时的他虽然还很年轻,却已经有着丰富的经历和坎坷的心路历程。他的一生总在追寻着意义,即便是生活的多姿多彩也不能满足他好奇的心灵,但是追寻却总是一件痛苦的事。李白写作《长相思》时间不确定,多数认为是在离开长安以后,在漂泊的日子中写下的,他的一生同样也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曾经的理想抱负如水东流。这两位浪漫派的诗人都爱慕人生的浮华与喧闹,但是离开了生活,他们都有一颗忧郁的心灵,怅惘着无从把握的“情”。

正如西方浪漫派是一座森林而不是一棵树,李白的创作也是丰富多变的,也许李白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了与西方浪漫派的契合,所以这种比较探索不应该停滞,也不应该决断,我们总是可以在更多的具体作品中发现另一些可以丰富我们对二者理解的内容。浪漫主义的文学也不只是历史中的一个流派,它是文学的一种风格,中西皆同,各有所美。而我们在这种比较阅读中,却往往可以获得更加广阔而丰富的超越性审美体验。

注: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李白文化研究中心科研项目,项目编号:LB07-08。

参考文献:

[1] 瞿蜕园、朱金城校注:《李白集校注》(一)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2] [丹麦]勃兰兑斯,徐式谷、江枫、张自谋译:《19世纪文学主流》,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3] Byron"s Poetry,W・W・NORTON& COMPANY,New York ・London,1978.

作者简介:

第7篇:对外汉语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大学预科教育 现状及问题 对策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特殊层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预科教育也需要建立起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把提高办学效益放到民族预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位置。

1.大学预科教育属性

什么是大学预科教育?其内涵和本质是什么?这是我们研究一切有关预科教育问题的出发点。国内外学制不一,对于大学预科教育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其一为:“为高等学校培养新生的机构,附设在高等学校里,也有单独设立的”①;其二为“GYMNASIUM”:“在德国,使学生准备升入高等学校的一种国立中等学校。这种类型的9年制学校于1537年创立于施特拉斯堡。学生离校年龄虽通常为19或20岁,但他可在16岁结束学习而进入职业学校”;解释预备学校为学生升学作准备的学校……在北美,由于中等教育较少选择性,进中学的竞争性也小,所以,预备学校一般是指为学生上大学作准备的私立中学。……在美国,很高比例的预备学校毕业生升入大专院校。”①其三为:“大学和专门学院培养新生的机构之一。或单独设立,或成为大学和专门学院的组成部分。中国1902年1903年的学制,设立独立的预科。1912年的学制预科属于大学。1922年的学制,不设预科。解放后,有些高等学校曾设预科,招收初级中学和同等学校的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②其四为:“作为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预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特殊层次。举办民族预科教育,是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体现,是为少数民族和民族教育采取的一项特殊措施。民族预科教育已经成了广大少数民族学生步入高等学校继续深造的不可缺少的阶梯,通向高等教育的金色桥梁,培育少数民族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③

以上资料在解释大学预科教育时虽有不同的表述,但归纳起来有四点是基本相同的:首先,预科是为学生升学作准备的教育机构;其次,预科教育基本上是介于中学和大学之间的一个教学层次;再次,预科教育基本纳入学制,大部分附设于大学,也有单独设立或附属于中学的;第四,大学预科的学习时间短,从半年、一年到两年,最长为两年。这四点应当是共识:首先,应当肯定“大学预科”是升入本科前的教育,学生还只是准大学生,有升学的关口和应试的压力;其次,“大学预科”的招生对象应当是中五程度(国内高二)以上,既非中等教育,也非高等教育,应当是大学预备阶段的教育;再次,大学预科是学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的一部分,应当名正言顺地附属于大学。其他非大学附办的预科是非学历教育;第四,大学预科教育属于短期教育或过渡期教育,在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制订方面有其特殊性。因此,我们可以在归纳所有关于“大学预科教育”解释的基础上,给“大学预科教育”下一个不一定成熟的定义,即“大学预科教育是指国内外高等学校,特别是英联邦国家的高等学校普遍设立的一个教学层次,是专指中学与大学之间的一种特定的教育阶段。大学预科一般直接附设于大学或中学,也有单独开设的。大学预科教育在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引入大学本科教育的机制和管理模式,从而为高等学校培养出高素质的新生。它既是中等教育的一种延伸,又是进入大学本科前的一种过渡期教育。”大学预科教育的内涵和本质应该就在于此。

2.大学预科教育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国的大学预科教育尚未步入正轨,缺乏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和规范的教育市场。各类名目繁多的自封式“大学预科”,未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进行办学资格审查,未经报批就大张旗鼓地赴港澳和海外招生,干扰了海外生市场。且收费标准不一,个别学校甚至把对外招生当成发财致富的好机会,任意抬高学费标准或乱收费等。另据统计,我国大学预科专职教师队伍“正规军”不多,以兼职教师或外聘教师居多的“野战军”为主。学历和职称的结构,基本上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少预科教师还未受过教育专业的训练,在大学预科教师中,获得过硕士学位的已然不多,具博士学位者则更是寥寥无几,可见这也是我国大学预科教育中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大批不具备高校教师资格或没有对外汉语教学资格证的兼职教师被各类“大学预科”录用,严重影响了大学预科的教育质量;各种版本的高中教材、复习丛书、专科教材或自编教材,使预科学生无所适从;招生录取没有严格的统一标准,为了争夺生源,许多学校自定标准,不设下限,无论好坏,照单全收。甚至出现个别学生因表现不好,成绩太差被甲大学开除或劝退,转眼之间竟然又被乙大学所录取的怪现象。

3.对大学预科教育的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宜采取如下对策建议:

(1)尊重民族预科的办学规律,努力实现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民族性”、“地方性”是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基本特征。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少数民族青年,教育目的是培养为民族地区发展服务的高素质人才。落实在教育实践中,就是既要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又要满足少数民族学生发展的需要,将民族学生的自身发展与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二是培养适应大学学习的能力;三是培养立志为民族地区发展服务的意识。

(2)加强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提高预科教学质量

确定合理的教学指导原则和目标。预科教学的特点在于它的过渡性,它不是高中教学的简单延续,也不是大学教学内容的下放,而是大学专业教育前的预备阶段。如何进行预备阶段的教学,长期以来,究竟是“以预为主”,还是“以补为主”,抑或是“预补结合”,这种模糊不清的理念和标准,干扰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的定位,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不断地探索,我们认为预科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适应本科专业学习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基础,增强能力,扩开视野,提高素质”的教学指导原则,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自主性学习、创新性学习、个性化学习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科学编写教学大纲,确定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来实现这一教学原则和目标。其次,教学思想的转变,使教与学的目标更加明确,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紧扣教育教学实际,开展民族预科教学研究。目前我国民族预科教学的科学研究工作相对滞后,民族预科教学过程中的许多问题没有形成科学的认识,直接影响了民族预科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充分利用课外教学活动的综合性、灵活性、自主性和开放性特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广泛开展课堂剧表演、情景剧表演、课本知识竞赛、中英文朗诵演讲竞赛、外语角、征文活动、民族文化讲座、学习方法讲座、社会调查、办电子刊物等活动,为学生营造了宽松活泼的学习环境,采取拓展教学平台的方法,开拓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开展教学研究,保证民族预科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为进一步提高民族预科教育的办学水平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完善管理制度。教学质量是办学的生命,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师。经过努力,建立一支结构合理,术精行范,敬业乐教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要提高教学质量,除了要求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还必须具有较为成熟的教学管理制度作为保证。这就需要教学质量考评统一纳入了学校教学质量考评体系。民族预科教育学院常年聘有教学督导专家,定期开展教研教改和教学比武活动,教学质量监督和反馈系统已逐步健全。“质量公开课”、“研究型教学展示”、“教学比武”、“教学经验交流会”等常规促教活动,已经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3)加强教育的针对性,科学规范管理学生

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不仅是为了维护教学秩序,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做人、做事的综合素质。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创建了“以班主任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育教学活动为平台,严与爱相结合、教学与管理相渗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工作模式。在实践中,针对民族预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生活实际,设计了一套综合测评程序,激励学生主动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针对具有书画、体育、文艺、演讲等方面特长的学生,组织他们建立各种兴趣小组,搭建才能展示平台,努力为他们开拓成长的空间;针对个别学生生活习惯不好,自理能力不强的特点,以文明宿舍建设为契机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针对学生中因家庭贫困而引起的心理问题,在坚持扶贫帮困的同时,进行平等互爱教育,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难;针对学生因高考失误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进行自信、自强、自立的成才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的正确成才观念。科学规范的管理,富有针对性的教育,可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注释:

①王铁.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②方美贤.香港早期教育发展史[M].香港:香港波文书局,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