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外经济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1亿元迅速上升到2005年的182321亿元,增长了49倍多,年均年增长9.4%。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从1%左右提高到近4%,在近30年时间里保持这种高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现在,我国的经济规模已居世界第六位。迄今为止,只有韩国、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地区3个经济体在20世纪连续40年保持年均7%以上增速的记录。
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概况
在对外贸易方面,我国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1.15万亿美元,年均增长16.7%。我国的外贸规模已由世界第32位攀升到2004年的第3位,利用外资也连续12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截至2004年底,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累计5600多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累计370亿美元。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累计308亿美元。
继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后,2005年更是达到14221.2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23.2%,相当于2001年的2.8倍。2005年1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398.1亿美元,创当月进出口总值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0%。2005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5948.1亿美元,增长21%。海关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与前6大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额均超过千亿美元规模,与欧盟、美国的双边贸易分别突破2000亿美元。自2002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已经连续4年保持20%以上高速增长,2005年继续稳居全球第3位。
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变化趋势
日本经济学者小岛清的观点是,要揭示贸易对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把贸易量的扩大同国民经济的增长加以对比更为合适。因此,本文从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变化趋势上加以分析。
外贸依存度是反映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包括外贸整体依存度、出口依存度与进口依存度三种。就世界范围来看,在2000年当中,世界总贸易依存度为25.1%,发达国家为21.8%,发展中国家为35.6%。货物贸易依存度:世界为20.5%,发达国家为17.4%,发展中国家为30.1%,中国为21.1%。服务贸易依存度:世界为4.6%,发达国家为4.3%,发展中国家为5.5%。
结论与对策建议
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具有很明显的时期性。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条件下,进口是对经济增长的漏损,进口的增加将减缓经济的增长,加重进口国的失业,对经济增长起负面作用,但经济的增长将会拉动进口的增长;出口则是对经济增长的一个纯拉动,出口有利于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国内的就业。
在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总需求的变动不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而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大幅上升,加速通货膨胀,此时的国民收入的提高取决于供给能力的改善,这时的进口会增大本国的供给而减少通货膨胀的压力。而进口产品又分为进口消费资料和进口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的进口会提高国内的暂时供给,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生产资料的进口能增加国内的长期供给能力,从而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出口则会降低国内的供给能力,加速通货膨胀,并不能增加国民收入,而出口初级产品和大量的原材料则会降低国内的生产能力,导致国民收入下降,这就是有名的“贸易贫困化”理论。但另一方面,出口能增加进口,从而增加国民收入。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增长;面板分析
2000~2006年,广东GDP年均增长率为13%,进出口商品贸易总额年均增长14.4%,其中,出口年均增长18.4%,进口年均增长16.8,形成了经济总量、进出口贸易双双高速增长的格局。2006年,广东商品进出口总额达到了3019.48亿美元,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160%左右。广东已经成为一个经济比较开放且经济增长对对外贸易依赖度较高的省份。
有关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中,人们普遍倾向于重视出口贸易而忽视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但是大多人却忽略了进口与出口之间的高度相关关系,出口的目的是为了更多的进口,而进口则是为了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平,充分利用他国长处来推动本地的发展,并且出口的增长要依赖于进口增长为其提供原材料以及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因此,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在承认出口对经济增长推动的同时,也要认识到进口对推动经济增所起到的不容忽视的作用。
国内外已有很多学者对中国以及广东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分析,这些文献中利用面板数据分析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还很少。本文的研究与以上研究不同之处在于避开了因只对单个整体的研究分析造成了结果的不显著性缺陷,本文对一个总体的影响具体到小层面,利用panel data model,研究进口、出口与GDP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证明各市间的差异,而且可以有效消除序列相关的题。
一、计量方法
面板数据模型是结合时间序列和横截面两者的数据进行分析。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提供经济的一个更加丰富的信息来源。通常使用的方法是协方差分析检验。
(一)面板数据模型
简化形式如下:
yi=αi+xiβi+ui
协方差检验主要检验以下两个假设:
H1∶β1=β2=…=βN
H2∶α1=α2=…=αN;β1=β2=…=βN
若接受H2,则认为样本数据符合不变系数模型,无需进一步检验;若拒绝H2,则需要检验H1,若接受H1,则样本数据符合变截距模型;若拒绝H1,则样本数据符合变系数模型。检验此假设常用的方法是F统计量。
(二)变截距模型分为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和随机影响变截距模型
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假定各个成员方程中的截距项为跨截面变化的常数。随机影响变截距模型把变截距模型中用来反映个体差异的截距项分为常数项和随机变量项两部分,并用其中的随机变量项来表示模型中被忽略的、反映个体差异的变量的影响。
(三)模型的选择原则
当数据中所包含的个体成员是所研究的总体的所有单位时,选用固定影响模型较佳;当个体成员单位是随机的抽自一个大的总体时,若仅仅是对样本自身进行分析,选用固定影响模型较佳,若要用样本结果对总体进行分析时,则应该选用随机影响模型,即把反映个体差异的特定常数项看成是跨个体成员的随机分布。
二、数据来源和分析
本文选用2000~2006年的数据作为样本空间,来源于《广东省统计年鉴2007》,选用的是广东21个地级市。以GDP为被解释变量,出口以及进口为解释变量,其中进口、出口额均用当年的平均汇率换算成人民币为单位的额度。从趋势图上对进口、出口与GDP之间关系做一简单分析(限于篇幅原因,本文不再给出图形)。广东的进口与出口数量都呈上升趋势,并且发现出口一直高于进口。广东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基本呈上升趋势,并且在100%水平之上,这说明广东进出口的增长要快于GDP增长,也就是说GDP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进出口的增长,进口和出口依存度分别在60%和70%以上。不难看出,进口、出口及进出口总额与GDP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下面利用定量分析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
为了避免直接利用总量分析而忽略了实质问题,从而导致关系不显著及自相关严重,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各个地级市中三者的关系。不仅可以表征省、直辖市间的差异,而且可以有效消除序列相关的题。
本文所选数据包括了广东所有市,依据变截距模型选择规则以及Hauaman检验,可知选用固定影响模型较佳,且该数据符合的模型为变系数模型。
三、回归结果
(一)单回归结果
对各省市面板数据回归之前,首先对广东总体情况进行简单回归,从而得出经济增长的进口弹性和出口弹性,结果如下:
lnGDP = 5.4+0.72×lnEX
lnGDP = 4.3+0.79×lnIM
由结果可知,进口弹性为0.79,出口弹性为0.72。且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大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因此,从全省总体情况来看,进口与出口都能带来经济增长,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二)面板数据回归结果
各市的GDP为因变量、各市的进口与出口为解释变量,回归估计出各解释变量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和贡献度,运用Eviews5软件,采用pooled EGLS法对模型估计的结果如表1。
由表1可以看出,从进口与GDP关系来看,除梅州、阳江、湛江、茂名的系数不显著之外,其他市的进口作用项系数都比较显著,R2也比较高,并且Durbin-Watson stat也较为显著。从出口与GDP回归关系来看,除茂名出口作用项系数为负之外,其他各市的出口回归系数均为正,即出口能推动经济增长,并且出口作用项系数比较显著,且R2比较高,Durbin-Watson stat也较为显著。从总体上,各市的出口、进口对GDP都有促进作用。
但比较表1可知,除珠海、韶关的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系数小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系数之外,其它各市的进口作用项的系数大于出口作用项的系数。整体而言,进口对经济增长带来的边际产量要大于出口对经济增长带来的边际产量,即进口对GDP的推动作用比出口大一些。该结果与梁碧波 雷友发(2004)指出进出口对广东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和拉动作用,进口对广东经济增长具有更大的促进和拉动作用,陈冬平 (2001)指出进口与出口都可以带来经济增长,进口对增长的推动作用大于出口、郝雁 (2006)指出广东的出口、进口与GDP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且从增长率的角度来看,进口对GDP的增长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的观点较为一致。正因为广东各市区的进口以及出口都对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并且进口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大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因此弥补了其他学者的不足,从实质上说明了整个广东的情况,即进口与出口都能带动经济增长,并且进口的推动作用大于出口推动作用。
四、结果分析
(一)进口层面
进口与出口之间有高度的相关关系,通过Eviews软件计算可知,出口与进口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993。省内出口产品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及技术都必须通过进口来提供,它们直接服务于出口行业, 促进了出口行业经济的增长,进口的增加带动了出口的增加。同时从外部进口的材料及相关技术和管理水平会对非出口部门产生正向“溢出效应”,对非出口部门的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因此才会得到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系数大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系数。
(二)出口层面
外部原因主要是来自国外技术贸易措施的门槛越来越高,国外技术把贸易措施当作其贸易保护的有效工具,而广东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初级、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这些产品的出口由于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约束,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内部原因主要是:省内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出口的商品中主要是初级、增值系数低的加工贸易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含量低,没有从根本上摆脱粗放型经济;出口企业不注重品牌、不注重研发投入,把过多的精力仅仅都用于对市场份额的占有和维持上;2000年,由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出现了持续低迷停滞不前的衰退,使得包括我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也受到了影响,广东的出口国主要是发达国家,出口遭到损失。与2000年相比,2001年广东出口贸易增长速度放缓,致使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最终贡献率较低;利用外资方面,广东可谓是我国领军省份,外资的引入,带来了更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平,并且也带动了出口的大幅增加。但是所增加的出口所得中真正起到推动增长的部分所占比例很少,大部分出口增加所得都以利润形式流出。因此,出口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大。
综上所述,进口、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广东要大力发展进口贸易,出口贸易,保持进出口的平衡。再者,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劳动密集型和加工贸易上,广东应该在保持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加大投资力度和技术开发,提高员工知识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进口虽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大,但不能因此而放松对进口的改进与重视。应注意的是进口先进技术设备不等于引进了先进技术。因此,在进口中应该多引进先进技术,而不仅仅进口先进技术设备。
参考文献:
1、梁碧波,雷友发.对外贸易对广东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南方经济,2004(2).
2、陈冬平.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1(6).
3、郝雁.广东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特区经济,2006(2).
*本文系广州市社会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课题(课题编号:07B6)和2007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广东外贸与引资战略转型研究:基于自主创新视角”(07JDTDXM79004)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协整检验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运用不同的检验方法分析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会得出不一致的结论。协整理论用于研究多个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均衡关系,因其克服了伪回归现象,故适用于检验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广州对外贸易进口额、出口额与GDP数据往往是非平稳数列,采用协整检验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揭示广州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而提出相应建议。
一、指标的选取
在指标选取上,选择1995年—2012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GDP)、出口额(Export)\进口额(Import)三个指标,具体数据以1996年—2013年的《广东统计年鉴》为准(见表1)。
因以人民币衡量的生产总值会受到国内外政策与环境的影响,所以在数据分析中,将人民币为单位的名义值用当年统计局公布的中间价格转化成为以美元为单位的国内生产总值。
二、ADF单位根检验
用地区生产总值gdp衡量经济增长,ex为出口额, im为进口额。因为各指标存在异方差问题,也为了获取相对平稳的数据,所以对其取自然对数,即lngdp、lnex、lnim。这些变量各自具有相同的趋势,说明三个经济指标两者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可采用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检验进行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对于每个指标构成的时间序列可以采用如下检验方程进行分析: Δyt=μ+βtγyt-1+ζ1Δyt-1
其中Δyt=yt-yt-1,μ为截距项,t为时间趋势项,εt为随机误差项。
表2是广州各指标ADF检验的结果。由检验结果可知,取对数后广州的lnex、lnim、lngdp不能在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有单位根的原假设,而其一阶差分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了有单位根的原假设,因此取对数后广州生产总值、出口额和进口额都是I(1)单位根的时间序列,可以用它们做长期协整分析。
三、协整检验
采用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先确立VAR 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为 2,由此可知协整检验的最优阶数为1,也就是说,上一期的进出口额对本期的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影响。其次是对lngdp、Lnex、Lnim进行协整检验,其检验结果见表3。
由表3 可以看出,在 5%显著水平下经济增长与进出口额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其对应协整关系式为:
Lngdpt=0.823484lnext+0.422141nimt +μt
(0.13651) (0.05457)
对残差项μ进行单位根的检验结果说明,ADF的统计量小于5%置信水平的临界值,序列项μ是平稳的,因此变量lngdp、Lnex、Lnim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这种均衡关系中,广州出口额和进口额都与经济增长正相关,这说明随着进出口额的增长,经济也随之增长。由结果可知,lnex关于lngdp的长期弹性为0.8235,表示广州出口贸易总额每增长1%,广州GDP会增长0.8235%左右。Lnim关于lngdp的长期弹性为0.42,表示广州进口贸易总额每增长1%,广州GDP会增长0.42%左右。可见,广州出口贸易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广州进口贸易额的贡献。
四、Granger因果检验
协整检验用以显示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却不能检验这种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这还需要使用Granger(1969)提出的因果关系检验。从前面的分析可知,协整模型的滞后量均为2,取对数后的广州对外贸易进出口额和GDP的Granger因果关系见表4。
由Granger因果分析可知,在5%的显著水平下广州的对外贸易进出口额和经济增长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说明出口额和进口额是广州经济增长变动的Granger原因,反之不成立。另外,进出口额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
五、结论与建议
综合运用ADF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等相关检验方法可知,广州对外贸易发展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之一。究其原因,首先是广州进出口额的快速增长通过不同的机制促进了广州经济的增长。同时,由于出口对经济增长直接的促进作用, 出口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肯定要明显于进口。其次, 由于经济增长不是进出口额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广州经济增长尚未实现对进出口额增长的规模经济效应,进出口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外经济政策推动而得以实现的。
广州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并且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的作用。相关部门应利用国内产业梯度转移的机会,优化进出口产品的结构和地理分布、改善贸易的条件,用以促进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李子奈,叶阿忠.高等计量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熊焰,赵铁山.新加坡贸易收支之谜的协整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
[3]Hoover Causality in Macro-
economics[M]. Cambridge: Cambri-
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46
1 资料
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我科共有418人次的经颈内静脉中心静脉置管进行化疗,留置时间在2~146 d,全部采用美国ARROW公司生产的ARROW+gard抗干染(单腔)中心静脉导管,敷料贴膜为法国优格公司的优韧宁53×70 mm。每周二四六更换贴膜,用安尔碘自中心向外消毒二遍,待其自然干后贴上敷料,再加以两道胶布固定。每日按常规方法用每毫升含50 U肝素钠冲管。
2 相关并发症
2.1 导管脱落
2.1.1 原因分析 本组发生病例16例,为相关并发症首位。主要原因:敷料潮湿松动脱落;夏季患者出汗多,或体质虚弱者盗汗,敷料被汗浸湿,没有及时更换固定;也有患者更衣时未加注意,将导管一并拔出;应用化疗泵未固定妥当坠落拉出置管;夜间休息时,辗转翻身时露出导管部分被衣被牵扯拖出,这一原因多为初次置管者;5例患者在化疗间歇期带管出院,护理不当脱落。
2.1.2 护理 护理人员在巡视病房观察病情时也要对置管部位的观察,发现贴膜潮湿松动或卷边要及时更换,及时处理渗血渗液情况。撕开贴膜时要细心避免将导管一起拉出;每次换药时应将外露导管部分固定妥当,特别是蝶翼的固定,如果外露部分较长,可用S形固定;换药时要等消毒剂自然风干后再覆盖;加强健康教育,应用化疗泵时指导患者佩戴好化疗泵袋,避免牵扯出置管,指导患者在日常活动中应注意保护好置管,发现贴膜或置管异常应及时报告医务人员,带管出院患者应到社区或当地卫生院换药冲管,不能自行在家更换甚至不换。
2.2 导管堵塞
2.2.1 原因分析 本组发生病例12例,均无血液凝血方面的病因。导管堵塞诊断:用10 ml或20 ml配好的肝素钠液体冲管,回抽无血液,推注不进,重新更换敷料,转动导管或外拔1 cm左右同时冲管,不畅者等待30 min后再次冲管仍堵塞着。堵塞的原因很多[1],未及时封管或封管方法不当,输注特殊药物时,如乳剂、甘露醇、化疗药物等,使用非配伍药物时致药物沉淀堵塞导管,抽血后冲管不足,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在本文统计中发现,多数患者有咳嗽,堵管与咳嗽引起血管内压力增加血液返流有关,带管居家患者未能到当地医院或社区医院每日冲管等等。
2.2.2 护理 每日输液后用每1 ml含50 U 10~20 ml肝素钠液正压封管,无输液患者也应每日冲管一次,若咳嗽患者应适当增加一次;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在输注乳剂后最好用生理盐水10 m冲管后再输其他液体;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及时更换输液;从置管内抽血应及时足量冲管;指导出院患者应做到每日冲管一次。更换可来福接头者要每周冲管一次。 血栓形成导管堵塞可用5000 U/ml尿激酶溶液采用负压技术溶栓[2],导管接三通开关,在直路接含尿激酶溶液,旁路接10 ml的空注射器回抽,利用负压的原理将尿激酶溶液吸入导管内保留30~60 min,然后回抽,如有回血应回抽3~5 ml弃去,再冲管,无回血可重复以上操作,若是药物沉淀引起堵塞,则尿激酶方法无效。
2.3 感染
2.3.1 原因分析 本组病例6例,5例出现无明显诱因发热。在排除了流感、感冒、化疗引起的粒细胞减少性发热、肿瘤热等因素后,拔出置管,并送细菌培养。3例无细菌生长,1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1例为草绿色链球菌感染。1例无发热但穿刺点穿刺点红,有脓性分泌物。感染原因多为患者抵抗力差和局部感染有关。
2.3.2 护理 留置导管[3]是一种有创的侵入性操作,因此置管后的护理如换药、输液、更换肝素帽等各项操作应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以减少操作导致的导管腔内腔外感染;安尔碘换药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而外消毒,同时采取顺逆时针的消毒法,该法能够有效地清除毛孔周围的细菌,保持导管周围皮肤的无菌环境减少细菌污染;安尔碘消毒二遍未干勿用扇扇子方法扇干或干棉签擦干,要待起自然风干后再贴膜,保证消毒到位;发现穿刺点局部红、渗液,应及时换药,报告医师给予局部抗炎药膏;患者化疗后体质弱,抵抗力差,指导患者要做好个人卫生,多进高蛋白饮食,增强体质。居家患者应当到正规医院换药。
2.4 穿刺点渗血渗液
2.4.1 原因分析 本组病例2例。穿刺后穿刺点缓慢渗血,压迫止血及止血药用后仍有少许渗血,第二日红肿疼痛拔管,导致渗血的原因有[2]:患者的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凝血功能异常;颈部活动过度;患者咳嗽等造成静脉内压过高等;1例为置管后多日患者,正常冲管后输液,但在输液期间有液体不断经穿刺点缓慢渗出而拔管。液体渗出可能与置管返折回颈内静脉有关。
2.4.2 护理 穿刺后的长时间渗血会给患者造成心理压力,影响导管的使用,做好心理安抚,在配合医生穿刺后发现渗血及时持续压迫止血,指导患者多休息,减少剧烈活动;置管过程中穿刺点有少许渗血渗液患者应停止输液,观察数日,漂移的导管末端或能归位,如果回血正常,输液畅通则可以继续使用。
2.5 皮肤过敏
2.5.1 原因分析本组因皮肤严重过敏患者自己要求拔管一例。主要表现为对贴膜、胶布、碘消毒液过敏,皮肤呈过敏样改变,发红,片状荨麻疹,刺痒。
2.5.2 护理 对贴膜过敏者,换药消毒后涂擦抗过敏软膏,改用无菌纱布覆盖缠绕固定,同样每周二四六换药,一周后症状消失;每次换药敷贴在以穿刺点为中心覆盖时要适当变化位置,外露部分用胶布固定同样应变化位置,同一地方长时间接触贴膜、胶布易引起皮肤过敏反应,严重过敏皮肤奇痒影响睡眠者,可报告医师,适当给予口服或静脉用抗过敏药;对碘消毒剂过敏者,应改用75%乙醇消毒。区分对碘消毒剂或贴膜过敏方法:碘消毒剂过敏皮肤较干,易起皮,改用酒精消毒换药一次后,症状明显改善,贴膜过敏皮肤较潮湿,用酒精消毒换药后症状无改善。
3 讨论
中心静脉置管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长期的较低风险的输液途径,但成功的穿刺留置后离不开全面的耐心细致的护理。肿瘤患者在化疗间歇期大多选择回家休养,回家后的导管护理需要社区和当地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完成。所以完善基层医疗及社区医疗体系,培训基层医务人员对留置导管的正规操作,也是留置导管成功的关键。这样医院和社区、基层之间形成有效地对导管的循环护理,必定能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吴红娟,陈雪峰.肿瘤患者PICC置管主要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8,2(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6BJY079);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资助项目(200783):广东省自科基金项目(06300385);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基金项目(K06193)
作者简介:
潘苏(1984-),女,台中人,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谭砚文(1967-),山东淄博人,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摘要:文章采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广东省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广东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其中,广东省GDP增长对进、出口增加的促进作用大于进、出口增加对GDP增长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经济增长;对外贸易;协整分析
中图分类号:F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7)12-0024-04 收稿日期:2007-09-19
一、引言
从1981年至2005年,广东省GDP由305.22亿元,增加到5006.19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62%;广东省进出口总额也由51.80亿元,增加到7846.76亿元,年均进出口增长率达到602%,其中,年均出口增长率达428%,年均进口增长率达到1224%。而同期,全国的GDP年均增长率为32%;全国进出口年均增长率为150%,其中,年均出口增长率达161%,年均进口增长率达139%。广东省进出口增长、经济增长都如此之快,那么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如果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强度有多大?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被广泛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外的学者多是通过实证的方法来研究。Kaldor指出,经济增长使生产成本降低,有利于对外贸易;Ghartey也指出,经济增长就能带来出口的增加。Helpman and Krugman,Bhagwati、Kunst andMarineS3等则认为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作用。其中,Bhagwati指出,对外贸易带来收入增加,收入增加又促进了对外贸易,两者间存在一个“良性循环”。
关键词:FDI;进口;出口;GDP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2
FDI与进出口贸易通常被看作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催化剂,它们之间的关系也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大力发展对外贸易,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对外贸易依存度也不断提高,外商直接投资逐渐成为广东省利用外部资源的主要方式。进出口贸易的不断扩大和外资的流入对广东省的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广东省FDI、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
近年来,国内外展开了新一轮的利用外资竞争,广东利用外资的龙头地位已被后起的江苏全面超越,并且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速明显趋缓,越来越多的省市正在追赶广东。
让广东省更担忧的是,中国2010年实际使用外资突破千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57.4亿美元,同比增长17.4%,而相比之下,2010年广东全省新批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额246.01亿美元,增长40 .11%;实际投资额202.61亿美元,增长3.72%.广东吸收外资增速已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7-2009年由于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我省的进出口也全面下滑,因此有必要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对广州经济的影响情况。
二、实证研究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广东省统计年鉴》2010,其中进口(ex)、出口(im)和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数据用当年的汇率折算为以亿元为单位的人民币。因为数据的自然对数不改变原来的协整关系,并且能够使其趋势线性化,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所以对各变量进行对数变换。对GDP、FDI、EX、IM分别取对数,得到序列LNGDP、LNFDI、LNEX、LNIM。再分别进行ADF单位根检验。
1.平稳性检验
本文采用ADF检验法来检验平稳性。由表2-1的检验结果可知,所有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都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假设,是平稳的。
表2-1 单位根ADF检验
2.协整检验
根据上文的单位根检验,时间序列是平稳的,LNGDP、LNEX、LNIM、LNFDI是零阶单整序列,由于零阶单整同样符合协整的前提条件,对变量做协整分析是用来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协同趋势,至于这种协同趋势的有效性还要通过检验,并且通过误差修正模型修正。因此LNGDP、LNEX、LNIM和LNFDI之间可以进行协整检验。本文将采用Johansen检验,在协整检验前必须先确定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由于五个评价指标LR、FPE、AIC、SC和HQ全部认为应该建立VAR(2)模型,因此,确定滞后阶数为2。
表2-2 Johansen 协整检验结果
表2-3 Johansen 协整最大特征值检验结果
Johansen检验,结果如表2-2和2-3所示。在5%显著水平上,协整检验和最大特征值检验结果表明四个变量之间存在最多3个协整关系,因此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和趋势。从上面的协整方程可以看出,在长期内,广东省的经济增长与进出口之间存在着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和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存在稳定的负相关关系。
3.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表2-4 Granger检验结果
由表2-4可以看出,在90%的置信水平下,EX不是GDP的格兰杰原因和IM不是GDP 的格兰杰原因拒绝了原假设,说明EX是GDP的格兰杰原因,IM是GDP的格兰杰原因,出口可以引起经济增长的变化,进口可以引起经济增长的变化,但FDI不是GDP的格兰杰原因,接受了原假设,外商直接投资不能直接引起GDP的变化。反过来,GDP不能够称进口、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格兰杰原因。
4.脉冲响应分析
图2-1 脉冲响应图
在模型中将冲击作用的滞后期设定为15年。从脉冲响应图可以看出,出口在前5期会对GDP有正效应,随着时间推移从第6期开始对GDP有负效应。进口贸易的增加,对GDP有正效应。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在前5期出口会对GDP有正效应,随着时间推移从第六期开始对GDP有负效应。
三、政策建议
要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通过本文的分析,外商投资对广东经济增长的影响要小于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原因是利用外资的质量不高。因此,在新形势下,广东省除了要继续扩大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外,更应重视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率,要把引进外资工作的重点从单纯吸引国外资金为主转移到引进先进技术、引进现代化管理、引进专门人才方面来,积极引导外商直接投资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转移,扩大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的促进作用,推动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继续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增加其附加值。出口贸易对广东省经济增长有一定作用,但这种作用还是比较小。目前广东省出口贸易市场不均衡,因此,必须有步骤地开拓具有发展前景和潜力的市场,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发展新的出口增长点。同时,还要改善出口商品结构,加强技术改造,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要高度重视和扩大进口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从实证分析中可知,进口贸易对广东省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因此,要正确看待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进口的监督和管理,使广东本地企业在合作中尽可能地掌握核心技术。
参考文献:
[1]张天顶.外商直接投资,传导机制与中国经济增长[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10).
[2]陆建军.FDI对中国国内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3(09).
[3]何晓琦.1981―2001年外商直接投资与出口对福建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5(04).
[4]刘晓鹏.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1(05).
[5]邓淇中,许陈生.FDI、对外贸易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管理,2009(03).
[6]徐建军,汪浩瀚.新开发条件下外资、外贸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7(08).
[7]罗雨泽.我国FDI、经济增长与国内投资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06,03:97-103.
[8]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9]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0]胡毅凡.江西省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与GDP关系的实证研究[N].南昌大学,2008.
[关键词]对外开发度;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经济增长;灰色关联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1127
1引言
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逐渐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增长体。经济增长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但归纳起来,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内因,如制度的变迁、技术的进步、劳动力素质的提高等;二是外因,即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中国市场经济的重要部分,是我国一直坚持的基本国策,其对于中国经济所起的作用有目共睹。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对外开放也是分不开的。
河南是中国内陆中部人口大省,过去由于人口众多,产业单一,主要为农业,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收入较低。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较快,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升,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型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成为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境内外客商投资兴业的热土。
对外开放对河南的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也为河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对河南对外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有助于抓住机遇,实现“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
2河南对外开放度及相关研究的现状
虽然国内不少学者对中国对外开放度进行了翔实的研究,但至今以灰色关联模型理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是少数,而对河南的对外开放的研究更少。本文从该模型出发,研究河南对外开放对河南GDP增长的影响,对今后河南对外开放提供理论实证分析。
3河南对外开放度测算
31测算方法
对外开放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对外开放程度,可用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外资金融比率来表现。外贸依存度是指对外贸易的开放程度,通过一国或地区在某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与同期GDP的比率来计算;外资依存度是指对外直接投资的开放程度,通过一国或地区在某年对外实际投资额与同期GDP的比率来计算;对外金融比率是指在对外金融的开放程度,通过一国或地区的对外资产或债务与同期GDP的比率来计算。由于河南的对外金融发展不完全,所占比重也不大,考虑到指标的可比性和持续性,本文简化用外贸依存度和外资依存度来测算对外开放度。
对外开放度=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
外贸依存度=(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GDP)×100%
外资依存度=(实际外商投资总额/GDP)×100%
32对外开度的测算
根据上述方法,结合2000―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有关数据选取,测算出河南省2000―2014年对外开放度,如表1所示。
33河南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与对外开放度的比较分析及变化趋势根据河南对外开放度的测算方法,可知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是对外开放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计算出其在河南对外开放度中所占比重(见表1)。河南的外贸依存度占到河南对外开放度的65%以上,说明外贸进出口在河南的对外开放中占有主导地位。
在变化趋势图(见下图)中可以看出,河南外贸进出口与河南对外开放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相对较紧密,大部分呈波浪形变化;2000―2010年变化比较平缓,幅度不大;2010―2014年变化幅度比较大,前期呈快速上升,近年变化平缓。由此说明河南的外贸进出口开始发展比较平缓,2010年后进入快速上升期,近年增长变化较平缓。河南外资投资的变化趋势与河南对外开放度的变化趋势不太一致,一直处于平缓状态。
河南省2000―2014年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
对外开放度的变化趋势折线图
注:稻堇丛从诤幽鲜臣仆。
4实证分析
41灰色关联理论简述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由华中理工大学邓聚龙教授于1982年首次提出,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社会经济领域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灰色关联分析是研究少数据、贫信息不确定性问题的新方法,其样本容量可以少到4个,对数据无规律也同样适用,不会出现量化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不符的情况。其分析是根据各因素变化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因素之间关联程度的方法。
基本过程如下:
(1)选取参考序列
(2)用初值化方法进行无量纲化
(3)计算参考数列与比较数列的绝对差从中找出最大绝对值
(4)计算关联系数
关联系数是在描述k时刻的关联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上式中的ρ为分辨系数,一般取值范围为(0,1),本文取值ρ=05
(5)计算关联度
(6)排关联序
按照roi大小排序,区分其关联度大小。roi值越大,说明其关联程度越大;反之,说明其关联程度越小。
42数据的选择和说明
本文的基础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4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河南统计网相关网站。
以河南经济增长率作为参考序列X0;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数列X1、X2作为比较序列。详细数据见表2。
43动态灰色关联分析结果
将上述序列依照上述步骤进行灰色关联度计算,分别求出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如表2所示。
河南外贸依存度与河南的GDP增长的关联度为8392%,河南外资依存度与河南GDP增长的关联度为5372%,河南外贸依存度与外资依存度的关联5253%。说明在河南的对外开放中,外贸进出口、外资投资都对河南GDP增长起促进作用,且外贸进出口的作用较大。外贸进出口和外资投资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
5结论
51河南外贸进出口占河南对外开放的65%以上
由2000―2014年河南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占比可知,河南的对外开放主要是外贸进出口,占比在65%以上,说明外贸进出口在河南的对外开放中占据重要地位,外资投资有较大上升空间。因此,在今后的对外开放中要重点抓住外贸进出口的发展,拉动外资投资的发展。
52河南外贸进出口在2010年进入快速上升期
在2000―2014年河南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和对外开放的变化趋势中可以看出,河南的外贸进出口的变化主导着河南对外开放的变化,也可以看出河南在2010年引进富士康后外贸进出口的飞速增长,主导着河南的对外开放的快速发展。在快速增长后,近期发展平缓,意味着河南需要调整和优化对外开放结构,以更好地拉动经济增长。
53充分发挥外贸进出口对河南经济增长的重要促进作用
依2000―2014年河南的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和GDP的灰色关联分析,可知河南外贸进出口对河南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大。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河南经济增长,要加大河南对外开放中的外贸进出口力度。
6对策和建议
61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继续坚持对外开放,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把“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实施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结合起来,推动东联西进,积极构建“一带一路”战略支撑点。
62优化对外经济产业结构,促使对外经济可持续发展
找准承接产业转移的契合点,加快招商引资工作向高端化提升;注重发展贸易与引进投资相结合,吸引大型跨国企业在河南省开展战略布局和投资,建设国际性区域中心,参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分工;注重引进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新兴产业“无中生有”和传统支柱产业“有中出新”,努力实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技术创新、人才引进、产业发展”的同步推进。
63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经验
按照“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改革方向,最大限度放宽外商投资准入;进一步优化外来投资发展环境的政策措施;加快河南外商投资的发展,更好地推动河南对外开放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
64拓宽开放领域,发挥产业优势,推动企业“走出去”发展积极稳妥推动对外投资与合作,支持企业并购境外优质资产、国际知名品牌、研发中心和营销网络、技术和生产线。强化对“走出去”的指导服务。建立健全境外投资促进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加强政策咨询、法律支持、金融保障等综合服务,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完善对外投资合作安全预警、风险防范和境外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参考文献:
[1]栾海庆,陈芳中部六省对外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分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10)
[关键词] 经济增长;FDI;进出口贸易;协整检验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9. 030
[中图分类号] F127;F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9- 0052- 03
1 引 言
我国自实行经济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高,外商直接投资(FDI)额快速增长,进出口贸易额大幅度提高。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证。辽宁省作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省份,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1978年辽宁省实际利用外资额仅为38万美元,出口贸易额为43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0.7亿美元;2011年实际利用外资额为2 426 739.00万美元,出口贸易额为510.40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449.20亿美元。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经济增长与FDI、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姚树洁 等(2006)利用面板数据,研究了新兴工业化国家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在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对生产具有显著性影响。刘双明(2007)利用复合系统整体协调度模型研究了经济增长与FDI协调程度,研究发现FDI与经济增长协调程度不高。马岩(2006)研究了人力资本与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考察了FDI与人力资本的联合效应,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逐步减弱。朱华斌(2007)利用我国1983-2005年GDP、FDI及国际贸易数据,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可促进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陈一鸣(2011)通过对山东省FDI、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的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均衡关系,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的增加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
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利用辽宁省1982-2011年数据,定量研究辽宁省经济增长与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的动态变化关系,从而为辽宁省的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建议,为经济政策制定者提供依据。
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GDP作为经济增长指标,FDI为实际利用外资额指标,EX为出口贸易额指标,IM为进口贸易额指标。为消除价格水平因素以及汇率影响,本文以1982年为基期,对名义GDP及进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额进行换算。由于对变量取对数之后并不影响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并且可以消除模型中存在异方差的影响,对实际GDP、FDI、IM、EX进行取对数处理,相应变量分别记为LGDP、LFDI、LIM与LEX。
本文所选取的GDP、FDI、IM、EX数据均来自于历年《辽宁省统计年鉴》。
3 实证分析结果及解释
3.1 变量平稳性检验
为避免“伪回归”现象的出现,在分析时间序列数据之前,需要进行平稳性检验。利用Eviews 7.0软件分别对LGDP、LFDI、LIM、LEX的原始序列及差分序列,分别进行ADF单位根检验,滞后期选择基于AIC准则,所得结果见表1所示。
由表1检验结果可知,LGDP、LFDI、LIM与LEX不显著,说明序列为不平稳序列。ΔLGDP、ΔLFDI、ΔLIM与ΔLEX在5%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说明经过一次差分之后,LGDP、LFDI、LIM与LEX平稳。LGDP、LFDI、LIM与LEX均为一阶单整,即LGDP~I(1)、LFDI~I(1)、LIM~I(1)、LEX~I(1)。
3.2 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是为了确定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利用Eviews 7.0软件对LGDP、LFDI、LIM、LEX进行JJ协整检验。
在5%显著水平下,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进口贸易额与出口贸易额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相应协整方程为:
LGDPt=0.690 0 LFDIt+0.601 8 LEXt-2.036 9 LIMt-3.706 5(2)
在长期内外商直接投资增加1个百分点,GDP增加0.690 0个百分点,出口增加1个百分点, GDP增加0.601 8个百分点,但是进口增加1个百分点,却会使GDP下降2.036 9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外商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必须重视外商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发展。
3.3 误差修正模型
根据 Engle 定理,若一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则协整回归方程总是可以转化成误差修正模型。将误差修正模型滞后阶数定为1,得到如下误差修正模型:
在短期内,当外商直接投资增加1个百分点时,经济增长将会增加0.019 2个百分点,上期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时,本期经济将会增加0.655 0个百分点,可见上期经济对本期经济增长影响最大。当上期经济增加1个百分点时,本期外商直接投资将会增加1.269 3个百分点。上期经济增加会吸引外国投资者,从而会导致本期外商直接投资额增加。此外,经济持续增长会大幅度增加进口,当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时,进口将会增加2.908 4个百分点,可见经济发展会促进国际贸易兴旺,进出口贸易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经济的发展。
3.4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由上述分析可知,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短期内也是彼此影响,但是并没有说明影响方向。下面对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根据AIC准则确定各变量滞后阶数为2。
由表3可以看出,在短期内进口贸易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经济增长也是进口贸易的Granger原因,二者之间存在着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外商直接投资是进口贸易的Granger原因,但是进口贸易不是外商直接投资的Granger原因,存在从外商直接投资到出口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可见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于出口贸易的发展,而出口贸易的发展也来自于经济的持续增长,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5 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是通过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率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相对重要性。因此方差分解可以给出对VAR模型中的变量产生影响的每个随机扰动项的相对重要性信息。本文利用方差分解方法分析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方差分解详细结果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GDP预测误差主要来自于自身以及出口贸易,自身的贡献程度达到了60%以上。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均会导致GDP的增加,但是二者的贡献程度不同。出口贸易的增长约占经济增长总波动的36%,并且保持相对稳定的快速增长趋势;相对于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增长则比较缓慢,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比较低。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比较微弱,这与脉冲响应函数的结论相一致。
4 本文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以协整理论为基础,对辽宁省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辽宁省经济增长与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外商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是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存在着一定的反向制约作用。外商直接投资使得大量资本从资本收益率较低的发达国家开始流向资本收益率较高的发展中国家,通过资本的积累可以使发展中国家弥补企业发展资本不足的缺陷,从而促进企业发展与经济增长。
(2)经济增长与进口贸易存在着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口贸易之间存在着从外商直接投资到进出口贸易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外商直接投资直接影响到国内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同时影响了进出口贸易增长。
(3)通过方差分解可知,进出口贸易增长会导致经济增长,但是二者贡献程度不同,出口贸易贡献程度明显要大于进口贸易贡献程度。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波动的贡献则很微弱,且处于负方向,这可能是由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利用效率不高所致。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认为要加快发展辽宁的出口贸易,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利用效率,加强本地企业与外商企业之间在技术与产品创新方面的合作。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而易见,但是不能忽视国内市场地位,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合理调整进出口贸易结构,在保持出口贸易发展的同时,改善产业之间的结构,合理利用地区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自身的地理区位优势,提高进口产品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实现经济的合理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邓淇中,许陈生.FDI、对外贸易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以湖南省为例[J].经济管理,2009(3):33-37.
[2]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姚树洁,冯根福,韦开蕾.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经济研究,2006(12):35-46.
[4]刘双明.我国FDI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研究[J].统计研究,2007(4) :92-96.
[5]马岩.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效应[J].统计研究,2006(3) :51-55.
[6]朱华斌.FDI与GDP及国际贸易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7(1) :89-97.
关键词:涉外会计;工作经验;就业
中图分类号:C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62-03
一、前言
宁波是浙江省第二大城市,浙江省的经济中心,也是长江三角洲南翼的经济中心城市和华东地区的重要工业城市;作为历史名城,宁波曾是是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并与扬州、广州并称为中国三大外贸港口,宋时又与广州、泉州同列为外贸三大港口重镇;作为著名的侨乡,海外“宁波帮”联结着宁波与世界各地;多个开发区被列为国家级开发区,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借助以上优势,加之改革开放有利形势的推动,如今宁波涉外企业不断增多增强,涉外单位对涉外会计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快速增大。同时,会计作为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涉外单位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外单位对涉外会计的工作能力要求也就相应提高,因而工作经验成为涉外单位在聘用涉外会计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
本文从工作经验切入调查宁波部分涉外单位对涉外会计的相关要求,以调查问卷的形式,采用分组分区调查法进行调研。
二、调研过程
1.调研方法。本组采用问卷法进行调研。首先,问卷法省时省力,实施的难度较小。其次,问卷法的调查过程不受调查员的主观偏见影响,结果易被量化。再次,问卷结果便于数据统计处理与分析,结论更具客观性与准确性。共发放问卷74份,收回74份,有效卷71份。
2.调查对象。
(1)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宁波市各市辖区的部分涉外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共计45家涉外企业和29家会计师事务所。
(2)对象分布。本组调查对象分布于宁波老三区(海曙区、江北区、江东区)、鄞州区、镇海区、北仑区。涉外企业中,老三区占37.8%,鄞州区占26.7%,镇海区占13.3%,北仑区占22.2%。会计师事务所中,老三区占27.6%,鄞州区占10.3%,镇海区占34.5%,北仑区占27.6%。
(3)对象特征。所调查涉外企业包括64.4%的私营企业、24.4%的中外合资企业及11.1%的全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中,中美合资企业占30%,中国港澳台合资企业占30%,中英合资企业占20%,中印合资企业占10%,中意合资企业占10%。外资企业中,挪威企业占20%,港台企业占80%。
3.调查过程。本组根据涉外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特征分别为其制定调查问卷。主要调查各单位对招聘涉外会计的工作经验要求。本问卷以时间为单位来衡量工作经验。问卷中将工作经验分为一年内及以上、两年以上,三年以上、四年以上和五年以上。问卷由调研员统一发放至各单位。各单位财务部或人事部相关负责人为问卷填写对象
4.问卷资料的统计。根据问卷填写情况,各市辖区的部分涉外单位对涉外会计的工作经验要求统计如下:
老三区:老三区有近七成的涉外企业对涉外会计的工作经验时间要求较高,一般在三到五年以上。三成的企业对工作经验要求在一两年以上。工作经验时间越长的涉外会计,越容易满足企业的需求。老三区几乎所有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工作经验时间要求都在两年以上。其中多数事务所有四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要求。
鄞州区:鄞州涉外企业对涉外会计的工作经验要求相对集中,均在两年、三年、四年以上。会计师事务所则对涉外会计的工作经验要求普遍较低,几乎全部集中在一两年以上。
镇海区:相较宁波市其他地区,镇海对涉外会计的工作经验时间要求最高。同时镇海的情况两极分化也较为明显。镇海三分之二的涉外企业要求五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另三分之一的企业只要求在一两年以上。几乎没有企业对有针对三四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要求。会计师事务所的分化情况比涉外企业缓和的多,但和涉外企业呈相同的趋势。
北仑区:北仑有近半涉外企业对涉外会计的工作经验要求在五年以上,其他涉外企业集中在两到三年以上。要求经验在五年以上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占据了相当大比例。但除了要求在两到三年以上的事务所,也有近三成的事务所只要求在一年内及以上。
宁波市:总的来说,无论是涉外企业还是会计师事务所,有30%以上的单位都要求涉外会计人员有五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仅20%不到的单位对经验要求在一年左右。40%多的单位要求在两三年以上。相对来说,会计师事务所对涉外会计的工作经验要求比涉外企业略低,且对拥有各工作经验时间的涉外会计需求相当。
三、现象分析
1.总述。宁波外贸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涉外会计得到更多的立足机会。会计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实际经验远远优于理论知识。涉外会计在工作中,不仅需要通晓国内外的会计业务还需要有相当高的英语水平、涉外交际能力。因而,各单位更趋向于聘请有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
2.分区分析。以下是针对各地区的情况,关于涉外单位对涉外会计工作经验要求的分析:
老三区:老三区对工作经验要求较高。作为宁波市区,老三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企业集聚。外滩、天一一带分布着大量大中型涉外企业的办公部门。且宁波多数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均坐落于老三区。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也很庞大,工作范围面向全市。在此背景下,老三区涉外单位对涉外会计的工作经验要求自然提高。
鄞州区:鄞州区为宁波最大的市辖区,有明州、鄞州、望春三个工业区,社会综合经济实力宁波第一。作为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区域,鄞州新兴企业多,对涉外会计的需求量非常大,因而对涉外会计的经验要求不是特别高。会计师事务所较少且规模较小,对会计人员的经验要求也就偏低。
镇海区:镇海区形成以机械电子、轻工纺织、精细化学等产业为主导的区域经济发展体系,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由于涉外企业规模庞大,贸易往来频繁,七成涉外企业都倾向聘请资深涉外会计,一般要求工作经验在五年以上。会计师事务所对涉外会计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北仑区:北仑区作为华东地区新崛起的现代化港口城市,拥有国家全国第二大港口北仑港和五个国家级开发区。依托优良港口和国家政策扶植,对外贸易相当发达,大部分企业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因而,涉外会计在北仑涉外企业中显得尤为重要,工作经验越足的涉外会计越容易在北仑找到工作,尤其是工作经验超过五年的老牌涉外会计。水涨船高,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迎合企业的要求,也提高了对涉外会计工作经验的要求。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宁波作为国际港口大城市,涉外会计的就业前景十分乐观。涉外单位对涉外会计师有很大的需求量。涉外会计作为涉外企业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要求其有出色的工作能力,丰富的工作经验必不可少。
从调查结果分析来看,资历越深的涉外会计人员越容易满足企业需求。大部分企业及事务所只聘用拥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涉外会计。仅少数单位肯聘用经验值在一年及以内的涉外会计,而愿意聘用没有工作经验的会计的单位微乎其微。因而,工作经验匮乏的涉外会计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在步入社会后,一开始必然会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2.建议。对于将在宁波发展的应届毕业的涉外会计专业大学生,本组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提供以下建议:
(1)积极参加实习工作。大学期间借助会计实习工作积攒经验可为将来求职减小很大的阻力。
(2)初就业地区首选鄞州区。宁波各地区对于工作经验在一年及以内的涉外会计需求量较小。相较而言,鄞州涉外单位对工作经验要求略低且地区发展潜力巨大。应届毕业生在鄞州就业确是不二法门,既避免了当前工作经验不足的弱点,且今后的发展前景也非常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