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建筑的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
作为解决城市用地紧张的有效办法,高层建筑的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主体。由于高层建筑的特点是层数多、高度大、工序复杂、工程量较大、施工周期较长、工序繁、交叉作业多等特点,所以其工程的安全和质量也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 要加强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工作, 保证每一项工程都能保质保量的完成。
一、高层建筑的施工管理
1.高层建筑的施工成本管理
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成本管理就是对施工成本的控制, 在施工生产的过程中, 合理的指导、监督、调节开支以及人力物力资源, 将费用控制在预期成本内[1]。项目成本的控制第一责任人是项目经理, 需要其在最短的时间里, 对于工程施工的盈亏情况掌握了解, 并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确保工程施工顺利的进行。
2.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管理
对于高层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 归纳起来要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第一, 要根据高层房屋建筑质量目标进行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的编制, 这一标准应该高于国家验收的标准;第二, 对于建筑施工材料的质量要严格把关, 要使其符合国家对建筑施工材料要求的规范标准, 其中包括环保要求; 第三,要保证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 因为主体质量关系着整个工程的质量以及所有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四, 注重建筑的装饰质量, 克服建筑装饰的通病, 对细节处理要到位, 并且要有自己的设计理念与风格[2]。
3.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建立安全操作的规程, 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生产施工。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工作人员和工作行为, 要坚决严惩不贷, 消除人为的安全隐患, 确保建筑施工安全顺利。建立危险事故预防和治理体制,设立专门的安全部门, 以便预防安全隐患和灾难的后期急救工作。
3.2作好高处作业的安全管理
高层建筑作业是存在危险源较多、风险较大的工序,作好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工作及安全管理、安全监护工作极为重要。高处作业应结合工程特点,以及在建工程周边的环境,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并严格执行。高空作业涉及的安全技术范围较为广泛,既有一般要求,如设置安全标志,张挂安全立网、安全平网等,也有各种专项安全防护措施。施工时应严格执行安全防护措施,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确保施工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方可作业。
二、高层建筑的质量控制
由于层建筑对施工要求非常高, 所以一定在施工前做出科学完整的规划, 确定科学的施工方案, 选用合适的材料, 选 择安全的施工方式。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制定出的规划方案, 按照之前确定的方案一步步完成, 不能随意或者大规模的变动。
1.对施工方案设计的控制
施工方案的设计与施工质量息息相关。施工方案的设计应该多方面进行考虑,从空间、时间、技术、条件、资金、生产能力、材料等方面。并且明确各个工程施工的时间、先后安排,确定每个工程所需要到的工具。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依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采用先进的方法,提高施工质量。
2.对施工人员素质的控制
施工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高层建筑的质量,施工单位要打造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施工队伍。首先, 依据高层建筑特点和施工难点, 对施工人员进行开工前的培训学习, 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 使其能看懂设计图纸, 并按照设计方案完成度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其次, 提升施工人员的爱岗敬业精神。通过各种方式,提升施工人员的热情, 以保证工作有效及时完成。第三,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 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听从单位指挥进行施工。
3.对施工材料的控制
高层建筑的质量如何,往往和施工所需的材料息息相关。施工材料是否符合国家标准、使用是否合理等,都是质量管理方面的几个共同问题。在实际生活中,不合格的材料必须严禁使用,首先,在关于高层建筑的设计、决策时期,就要避免使用过期的、不合格、能引起中毒的材料;另外,施工单位应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落实好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施工材料,落实材料的购进检验制度,看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形成一份综合性的报告,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
4.对“三线”、裂缝的控制
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 容易发生移位和偏差, 为了确保建筑的长度、宽度和高度能够满足设计的要求, 保证垂直度、轴线和标高线的准确, 就要严格做到“三线”的控制。第二, 严格使用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和钢筋都是高层建筑所大量用到的。根据建筑需要, 施工方按照混凝土质量和强度的等级的有关规定来选择使用[3]。在竖向钢筋搭接范围点焊通长水平筋, 以便防止在注浇混凝土时候钢筋发生位移。第三, 处理好高层建筑的裂缝。由于所使用的混凝土强度比较高, 导致高层建筑裂缝现象经常出现。为了避免裂缝现象的出现, 经常会选用中低热水泥, 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 减少混凝土因温差大而产生的表面收缩裂缝; 此外, 还可以参杂一定的缓凝剂来减少裂缝现象的产生。
5.对施工技术的控制
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技术是绝对的主角,施工技术是否先进、是否符合要求、施工策划的方案是否合理等等这些都会对施工质量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4]。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及时安排好交叉作业,制定完善的相关措施,并且落实好每个人责任、任务,这样才能确保建筑按时、按质量、按要求完成任务。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的不断完善,我国高层建筑正在朝着高标准的方向发展,但由于受到高层建筑工程自身特点的影响,在安全质量方面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其在施工中会涉及到很多的行业工作,必须要多方的合作才能实现发挥出每一个人员在施工中的作用,使高层建筑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国琴,张国荣,尉杨园.浅析民用高层建筑施工控制管理的要点[J].科技致富向导,2011,15:331.
[2] 张渊.浅谈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河南建材,2012,06:109-110.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
近年来,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建筑各方主体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质量安全意识不强,责任不落实,管理薄弱,甚至违法违规的现象。有的建设单位压工期、压造价;有的勘察、设计单位和施工企业不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偷工减料,现场管理混乱,安全防护投入不足,造成工程质量安全隐患[1]。
一、房屋建筑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在房屋建筑行业中,安全管理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指的是,在房屋建筑行业中对其行业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第二个层面指的是,房屋建筑中房屋工程质量的管理。前者是相对于房屋建筑业的实施主体而言的;后者是相对于房屋建筑业的对象而言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房屋建筑质量是安全管理的一个部分,一个侧面。建立安全管理的意识以及行业标准,不仅有利于保证施工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行为的出现,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而且可以有效的保证房屋建筑质量,一面发生企业与业主之间的纠纷。因此实施安全管理是一石二鸟之计,它保证了房屋建筑能有序的进行。
二、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现代房屋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中,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影响国内建筑行业整体管理能力的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综合分析房屋建筑工程中存在的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
1、管理机构设置不全
在国内施工单位现阶段的管理机构设置中,技术、造价等管理机构的组织较为完善,而且基本上配备了足够数量的管理人员,而施工中对于质量及安全的管控则处于相对薄弱的环节,管理机构设置中普遍缺乏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员,而且施工单位的质量与安全管控则多是依赖于监理单位、政府及各级建筑主管部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为了节省开支,而大量缩减质量与安全管理机构的人员编制,导致施工过程中的内部质检、安全监督等工作处于相对混乱的状态。
2、施工人员综合素质较低,操作不规范
在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于施工人员的数量要求不断加大,导致大量未经过专业培训和教育的农民工涌入建筑行业。由于施工人员综合素质较低,操作不过不规范现象时有发生,而导致房屋建筑工程中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中频繁出现各类问题。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承担了大量的作业量,如果他们不具备严格的质量和安全意识,必然会导致工程项目的整体管理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同时,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与国内房屋建筑工程中安全事故频繁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有可能造成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三、加强房屋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要完善建筑市场,规范市场主体行为
建筑施工企业如果处在于一个不对称的环境中,就无法正常的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因此,要全面完善建筑市场,把无形的市场变成有形市场,把无序的市场变成有序的市场,一步步的规范建筑市场,使竞争有序、行为规范,从而建立起一个稳定健康的建筑市场体系[3]。
(二)施工单位内部对工程质量的管理
1、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其质量的好坏与施工单位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要全面保证施工的质量,施工单位就必须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来颁布和执行施工规范,明确施工的责任和义务。按照资质等级来承担相应的工程任务,不能够超越施工资质的等级和业务范围,不能够转包工程,施工单位一旦开始接受工程,就必须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负责,全面落实质量责任制,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加强计量、检测等基础工作,广泛采用新技术和适用技术。
2、施工单位对建筑材料、构配件及建筑设备的管理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施工单位所使用的原材料、建筑设备等都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不合格的坚决不能使用到工程中去。在施工开始之前,必须对建筑材料的合格证进行全面的检查,还要连同监理方对材料进行试验检查,对一些钢筋的强度、塑性等指标也要抽样检测。建筑设备必须有使用说明书、质量认证编号和许可证编号。
3、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施工人员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保证人”,想要全面加强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就必须先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控制,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包括质量知识、施工技术和安全知识,让施工人员能够熟悉操作中的要点和难点,从而有效的控制施工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所产生的质量问题[4]。
(三)全面加强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施工质量意识
工程质量监督是一项集法律、技术、经济和行政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属行政和技术的监督执法。因此,监督队伍素质的高低,执法能力的强弱是搞好工程质量监督的基础。要振兴建筑业,必须提高监督队伍的质量意识。监督机构是工程质量认证的专门部门,它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人员素质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目标的成败,是工程质量高低、优劣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控制工程质量首先要从严格人员准人和提高人员素质抓起。在新的形势下,培养提高监督人员的素质,建立监督机构的内部考核机制,充分发挥监督站的地位和作用,是我们提高整个建筑业质量意识,解决处理质量问题的关键所在。
(四)加快市场击规建设,使建筑市场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企业全面的进入市场的形势下,建筑业立法在保护行业的合法权益,深化改革建筑业,使其发挥应有的效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建筑业的发展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由于我国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建筑业的立法工作也将市场经济活动中所出现的各种新经济关系作为了需调整对象[5]。由此可见,全面运用法律来保证市场运行和市场主体的行为规范化,是实现建筑市场法制化的基础。
(五)建立独立负责,监控有力的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全面推行质量方针目标管理,将国家的重点工程和基础设施项目确定为创优项目。并把创优项目落实到实处,建立质量奖惩制度,并运用经济、法制和行政等手段来实施,全面保证质量项目得以有效的实施。除此之外,房屋建筑施工企业应该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选择一些精干的管理人员来担任,并为每一个项目设立专门的质量检测员,每一步都进行专门的检测,确保了施工项目的质量。还可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的评审工作,定期对施工单位进行质量体系的审核,或者年度的管理评审,全面提高质量体系得以有效的实施,把好工程的质量监督关,对每一道工序的操作过程都派专人进行监控,杜绝不合格的产品流入下一道工序中去。
在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的协调中,监理单位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而且具有重要的推进意义。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监理单位作为独立于建筑方、设计方、施工方的单位,其具有对于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的职责。在对房屋建筑工程进行监理时,监理单位首先要综合和归纳较为常见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问题,并且从专业管理的角度对其引发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建筑行业项目管理的现状,逐步实现施工监理中对于质量与安全的全面监督和管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与安全管理中,一定要加强对于两者之间内在关系的研究,并且从综合管理的角度出发,全面提升施工单位对于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进而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完善的质量与安全防治管理方案。只有具备良好的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能力,才可以使整个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果和产品得到有效的保证,从而全面提高房屋建筑施工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 马立锋. 关于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探讨[J]. 现代装饰(理论),2013,03:161.
[2] 徐登奎. 浅议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与安全管理[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3,05:51-52.
[3] 李学风. 浅谈房屋建筑施工安全及安全管理[J]. 内江科技,2013,06:29-30.
【关键词】中职学生 建筑识图与构造 教学 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247-02
一、引言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作用下,各行各业都以迅猛速度发展,尤其是建筑行业,这使得社会对于工民建专业人才的需求急速上升。近年来,国家也对现代职业教育非常重视,越来越多的初中生毕业后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建筑识图与构造》作为建筑类主干课程,是以研究国家制图标准、工程图的识读与绘制、房屋的构造组成、构造原理及构造方法的一门课程,是建筑专业必修的一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较多实践的课程。如何培养出一批符合行业要求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发挥中职教育强大的优势,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追求高效率的教学模式和手段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二、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职业教育在教学现象上表现出来的特点:一是内容主要以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为重点,二是方法以教师授课和学生记忆、理解为主[1]。随着中职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职业学校生源质量也有所下降。大部分学生由于初中文化基础课成绩普遍较差,对学习没有上进心,且缺乏钻研精神,对于全新的专业基础课和技能课程学起来既新鲜又费力。
对于《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授课内容一般是以《建筑制图》和《建筑构造》为参考,教学手段大多采用课堂授课或多媒体教学。但不管是课堂还是借助多媒体授课,主要依赖的载体都是大量的文字和辅图片,往往忽视了实践性教学。而《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又是一门综合性课程,不仅包含有大量的专业术语和名词,尤其是建筑构造部分,更是包含诸多施工构造做法和工艺条例,内容复杂,数据量大而易混淆,国家强制性规范多,专业性非常强。再者教学场地的单一化,对从未接触过施工现场实践的学生来说,很难将前后章节条条框框的理论知识系统连接起来,更不会深入研究其构造做法,造成学生知识体系不扎实,前后内容无法衔接,后续课程难以展开,往往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本文就如何完善教学模式,调整教学内容,以改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求知欲,注重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培训为导向,提出作者的一些观点和采取的方法。
三、教学模式的转变和内容的革新
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应当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把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作为教育的基本目的。职业教育不仅要培育能够胜任工作任务的人,更要培育能把任务做得更好的人。
1.明确教学目标,完善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中确立“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学目标,“以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2]。建筑类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施工单位施工员、监理员等工作岗位,岗位性质决定了学生必须具备实操能力、创新能力及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施工中遇到实际困难的能力。鉴于实际要求,在授课中对于知识目标的教学,可采用接收式教学模式,即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课程评价间隔复习全面复习来完成;对于能力目标的教学,可采用提出问题假设推理实例验证总结归纳来完成;对于情感目标的教学,可采用实地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巩固知识拓展与迁移来完成。
由于中职学生对专业岗位认知接触少,专业意识不强。本课程理论知识量多,又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操能力。在授课过程中知识要点需板书书写并进行系统讲解,辅以多媒体课件,并配有一定的施工实践影像资料,必要时组织学生进行施工现场观看及实践相结合,帮助理解及加深记忆。常见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启发教学法、任务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直观展示发、案例分析法等,使教学更加生动具体。如制图部分关于形体投影内容,对于初学者可利用教学型体模具讲解,加强学生空间立体感,且这章节适合以讲为辅,以练为主。比如关于建筑模数,很多学生对模数的概念及为什么要引入模数的做法比较模糊,我在课堂中就给学生举现实生活的例子――买鞋子,不同品牌的鞋子成品符合统一的国家标准内长,在试穿过程中只要报给售货员平时穿的鞋码,就能买到适合自己穿的鞋子。同样的,建筑制品、构配件等在生产设计中符合模数要求,就可以大大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因此国家颁布《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作为参考,学生一下子就能明白其中的意义。再如学习墙体章节,让学生结合教学楼,宿舍楼等周边建筑,先谈谈自己所熟知的内容,然后指着室内外各面墙体,分清楚墙体分类,带领学生现场观看散水、明沟、勒脚、窗台等的位置,提出它们设计宽度、高度、坡度等相关问题,学生自身通过实地测量得出大概的数据范围,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通过一步步的课程设计,使所有的课堂教学都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
2.教学内容重新整合,精益求精
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如果一味选用填鸭式的教学设计,效果只能适得其反,所以在授课内容的选择上尽量做到“厚书薄学”。经调整后的课程教学内容列为四个模块,分两个学期完成全部的教学任务。第一个模块为建筑制图的绘图要求和投影知识,主要是加强工程图的投影原理、规律的教学,把组合体三视图及其绘图方式作为教学重点,删除原课程中较为复杂的线面相交和截断面、相贯体的投影知识。第二个模块为建筑工程图的识读与绘制,重点培养学生对施工相关图纸识图和绘图能力,图纸内容可由任课教师自行选择,由浅入难,循序渐进,让学生先学会看懂图纸然后进行抄绘,以便加深记忆。第三个模块为民用建筑各个构造组成、做法和要求,不但理论知识点多且庞杂,而且需要记忆大量的数据,是学生学习中颇感枯燥困惑的课堂内容。第四个模块为单层工业厂房的构造组成、做法和要求,可适当降低要求,主要侧重点是工业建筑以及与民用建筑的不同之处[3]。教学内容经过重新整合后,既可优化原有课程内容,又能达到与重点课程互补的作用,还可防止学生由于知识点难度过高造成卡壳导致失去学习兴趣。
四、教学手段多元化,紧密结合现代技术
1.建立一体化教学场所
中职生虽然基础知识水平较差,但容易接受新事物且动手实践能力强。在教学过程中,只采取纯理论教学效果非常差,针对中职学生特点如何营造有益于学生技能培养的氛围和环境?建立一体化教学场所,对原有教室的格局进行重新布置,不断完善建筑模型、标准图集等相关的设施及资料。辅导学生利用雪弗板等材料进行建筑模型制作,在制作过程前让学生先学会看全套施工图纸,然后模拟施工现场确定墙体、柱、楼板、屋顶等承重构件位置,再辅以开设门窗,搭建楼梯及布置室内外其他设施。通过建筑模型的制作,不但能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也帮助其理解和消化理论知识。
2.促进校企合作交流
由于校内实训场地资源有限,学生无法系统完成“学”到“做”的操作环节,往往造成理论知识充沛而操作技能有限,导致毕业后无法担任工作岗位的现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比较符合当代中职教育实际和现代企业需求的教育教学模式[4]。考虑到当前社会对工作岗位、工种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地位和重要性,学校需进一步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让学生在理论学习期间有机会深入工地参与施工实践活动(需持续一定的时间),接触真实的建筑实例和施工操作流程、施工方法,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该课程内容和实际应用状况。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期间到工地参观学习实践,了解施工单位最新信息及企业需求,传授给学生,可以在理论与实践的反复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3.运用微课形式及教学软件
近年来,微课教学形式发展很快,它形式新颖,视觉效果清晰,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及课后巩固,也便于教师进行知识管理,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微课授课形式可以加强教师与教师、师生间的分享和交流,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发展,并提升了教师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重组能力。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AutoCAD软件、鲁班软件、虚拟仿真软件等的应用教学,不仅弥补了未能参与施工现场实践的缺陷,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编写适合校情的校本教材
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虽然学校对课程教材的选择上每隔几年就会进行更新,但无论使用哪本教材都有其各自优缺点。在必要时,可以根据本校历年学生学习状况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及习题册。教材内容理论知识不宜冗长,言简意赅,图表分析应具有代表性,条文规范要与国家最新标准相接轨,能符合一体化教学要求。习题册题目简而精,能达到举一反三的练习效果。
5.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对于中职学生的课程考核应与普高类学校区别开来,摒弃以“一纸定乾坤”的理论考试体系。本着够学够用的原则,理论知识不求学的过深,做到上新课前以提问形式复习上一章节知识,注重每章节知识总结,以便降低理论考试难度,期中、期末考核可实行教考分离制度,且统一命题与集体阅卷,做到公平公正。另外,每学期教学进度安排四周左右的时间专门学习看图识图,以一套完整的施工图贯穿整个教学环节,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完成对学生图纸内容的考核,强化学生识读图纸的能力,实现重过程、轻结果、重技能、轻理论的考核方式。
五、结束语
《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推行新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有目的性地学习,努力完成学习与工作零对接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丽红.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与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07(25)
[2]胡昱.浅如何上好中职学校的《建筑构造与识图》课[J].中华民居,2014(2)
关键词:建筑;消防系统;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TL75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消防系统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关系到整个建筑抵御火灾的性能,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安全保障。因此,建筑消防系统的施工质量优劣至关重要。由于建筑工程的建筑规模各异,施工环境不同,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能力也参差不齐,如果不对消防系统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不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就很难保证消防系统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一旦出现火情,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就得不到保障。
一、建筑消防安装中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消防安装中自动喷淋和消火栓是整个消防系统的核心部分,但是在我国现阶段建筑工程中自动喷淋和消火栓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以下就其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
(一)自动喷淋系统存在问题
1.建筑工程自动喷淋系统在安装的过程中没有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安装,自动喷淋系统的喷淋感温头离物体的距离比较远,自动喷淋系统中的感温元件在发生火灾时不能很好的感知到火情,从而延迟了喷水的时间,造成巨大的损失。
2.自动喷淋头在建筑工程中安装时没有设置在通风管道下,同时在建筑工程粉刷天花板时没有采取一定的隔离措施,使一些涂料掉落在自动喷淋头上,使自动喷淋头的感温元件功能不能正常的发挥,在遇到火灾时,无法起到消防的作用。
3.在建筑工程消防系统施工中水力警铃安装位置不符合相关的要求,水力警铃安装位置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安装在消防值班室外墙或者公共通道,当建筑中发生火灾时自动喷淋系统中的水力警铃发出警报后,消防工作人员不能第一时间发现发生火灾,不能及时的到达现场,延误了救火的最佳时机,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4.在建筑工程的屋顶消防水箱没有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安装,通常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没有设置相关独立的消防水箱,使居民用水和消防用水公用一个水箱。同时,在建筑工程消防安装中施工人员随意改变消防水箱的位置,建筑消防中消防给排水管道没有设置相应的逆止阀,无法正常的给消防水箱中补充水量,发生火灾时可能因为消防水箱缺水没有办法正常的防御火灾。
(二)消火栓问题
1. 在建筑的消防工程安装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在消火栓箱底孔洞位置预留时不能够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除此之外,还在安装过程中运用气焊切割的方式进行割孔,以达到加快施工进度的目的,使箱底的孔洞位置不符合标准,致使在安装施工完成之后消火栓的出水口不能与墙面呈现直角,或是栓口的出水位与附近的空间较小,使得消防水袋很难完好的安装在消火栓上。
2.一些施工单位为节约施工成本,对建筑的消防系统的设计依旧按照普通建筑的消防系统来设计,减少消防设备的配备和购买,比如屋顶水箱、加压消防水泵等,使得设计不符合规范,不能发挥其应发挥的作用。
3.在对消防箱进行二次检修时,普遍出现消火栓箱被遮蔽的现象,不能明确区分消火栓箱门与周边其他材料的颜色;随意安装消防水带与消火栓接口处的卡簧,使得消火栓与水带的衔接不紧密,出现脱落或漏水的情况。
二、消防系统施工质量过程质量控制
(一)施工前的准备阶段
施工前首先要做好图纸的自审工作,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图纸中的问题,排除由于设计失误而给工程施工带来的损失。对工程所要用到重要安装设备进行先型、安置场所、安装朝向及保护面积进行审核。消防系统重要的安装设备有喷淋头、探测器、防排烟设备、防水卷帘、管材等。还要依据国家规定,将图纸送交相关单位进行会审,审核通过后,方可施工。
(二)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控制涉及的主要方面有施工人员、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材料、施工方法及施工环境五个方面:
1.消防工程比其他建筑系统工程的要求更高,因此,其施工人员必须具备消防系统施工资质,施工人员具有领会设计意图、具有施工能力、具有安全防范意识、掌握施工流程的能力。施工人员是工程建设的主体,应通过定期技术培训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2.消防系统的常用机械设备有测量仪、检测仪等。对这些设备应定期时行保养,检测其绝缘电阻,工作性能等。
3.消防系统的施工材料要选择公安部消防产品信息网上的产品,并且考察生产厂家的信誉与从来资质,严格施工材料质量关,严格执行施工材料采购程序,对于进场产品要进行抽样调查,发现不合格产品立即清场。
4.消防系统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与施工组织设计两部分内容。由于消防系统工程属于隐蔽工程,因此应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在质检过程中,严格按照合同中规定的施工标准进行检查,同时要设立责任追究责任制,所有的质量检查人员要做到持证上岗,检查结果要做到公正、科学。施工组织设计就是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其施工方案,施工方案中对使用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要求等也要做到明确记录,对工程成品与半成品的保护也属于这个管理范围之内的内容。
5.施工环境管理则是指保持施工环境的整洁、有序,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施工安全与施工文明。
(三)验收质量控制
验收工作是确保施工质量符合国家规定与合同要求的一项工作。首先要对与消防系统建设的相关作业进行检查,例如防烟楼梯间的检查,管道井分隔等,其次,要对消防系统中的报警系统、供电系统、供水系统进行调试检查。保证各个子系统能够正常使用。再次,要对消防系统的联动设备的联动性进行检查,报警是否可以正常启动喷水等。最后要检查整个系统的标识是否合乎规范。
(四)加强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工作
在建筑工程消防安装中,建筑工程消防施工单位要对消防的机械设备有相应的保养制度,是消防设备保养逐渐的走向制度化,定期对消防设备进行一定的维修与保养,发现消防设备中存在问题要及时的进行维修与处理,确保建筑工程中消防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要与有一定资质的消防维修单位确定长期的合作关系,或者在企业中选拔一批的专业人士对消防设备进行维修与养护,消防企业要对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及安全教育知识,不断的提高消防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及技术水平,保证消防工程的质量,促进消防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的快速发展。
结束语
建筑消防工程安装施工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在建筑工程施工前做好消防系统的设计工作,建筑消防工程施工中控制好每一个施工环节的施工质量,建筑工程项目投入使用后定期对其进行检查维修,才能确保建筑消防系统的安全运行及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海平.关于建筑消防系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2008,12:60-61.
[2]阳林娟.消防系统施工质量问题和对策分析[J].科技资讯,2010,04:94.
[3]廖茜.大型建筑消防自动喷水系统抗震措施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
[4]吴昶哲.建筑消防系统施工监理控制要点与方法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4:373-374.
关键词:实名制 施工现场 管理责任
中图分类号:TU72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2-
Abstract: In the 30 year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onstruction industry sustained and rapid growth nor only promotes rapid growth of national economy,but also inclusive large Extra labor force for structural readjustment in agriculture and the rural,and relief employment pressure,but the relative law and industrial policy does not very perfect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management of service does not very regulate, It is the some problem to not make sure that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y safety pitfalls in production, wage arrears for migrant rural worker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necessity、concrete measures and responsibility of partners of the real-name system management in the chinese building market, The article are of certain guidance significance to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real-name system management in the chinese building market,
Keywords: the real-name systemconstruction sitemanagement responsibility
1、 背景资料
改革开放30年来,建筑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建筑业增加值在GDP总量排序中,长期稳步居于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前六位。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中,建筑业占GDP的比重为6.58%,居制造业、农业、采矿业、批发零售业之后,位列第五,建筑业的从业人员已达到4100多万人,约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5%,至少直接影响到全国1亿多人口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建筑业不仅直接拉动了国民经济增长,同时吸纳了城镇化及农村结构调整所转移的大量劳动力,缓解了就业压力,有力地支持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三农”问题的解决,但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建筑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还不是很完善,一些企业劳务用工管理还存在一定问题,甚至有不少企业由工程项目部或班组长招用民工,或者与不具备劳务分包资质的包工头签署用工协议,以包代管现象严重,对现场民工的数量、来源、文化层次、年龄结构、技术技能等基本情况不了解,无法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管理、教育和服务措施,造成施工质量很难保证,安全生产存在很多隐患,农民工工资发放不及时等各种问题。对此当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文件,要求各施工企业要高度重视劳务分包管理,对农民工要实行实名制管理。如国务院制定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建设部制定了《关于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的意见》(建市[2005]131号),各地也相继出台相关规定,如2011年10月18日河北省就了推行建筑劳务实名制管理,规范建筑市场劳务秩序的规定。
实名制管理的定义
实名制管理是指通过健全劳务用工机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建立能动态反映施工现场一线作业人员实际情况的数据库和花名册、考勤册和工资册等实名管理台账,实行施工现场人员底数清、基本情况清、出勤清、工资发放清、进出时间清等“五清”目标的管理制度。
实行实名制的意义
3.1实行劳务实名制管理是督促劳务企业、劳务人员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规范双方履约行为,使劳务用工管理逐步纳入规范有序的轨道,从根本上规避用工风险,减少劳务纠纷,促进企业稳定的有效管理形式。
3.2实行实名制管理可以使企业时时掌握劳务人员的技术技能水平,工作经历,有利于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切实提高提高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
3.3实行实名制管理可以逐人做好出勤和完成任务的记录,按时支付劳务人员的工资,张榜公示工资支付情况,使总包企业可以有效监督劳务企业的工资发放。
3.4实行劳务实名制管理可以使总承包企业了解劳务企业用工人数、工资总额,便于总包企业有效监督劳务企业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实名制管理的措施
4.1劳务企业要与劳务人员依法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将劳务人员花名册、身份证、劳动合同文本、岗位技能证书复印件进行备案,并确保人、册、证、合同、证书相符统一。人员变动时要及时变动花名册、并向总包方办理变更备案。无身份证、无劳动合同、无岗位证书的“三无”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4.2要逐人建立劳务人员入场、继续教育培训档案,记录培训时间、内容、课时、考核结果、取证情况、并要进行动态维护,确保资料完整、齐全。项目部要定期检查劳务人员培训档案,了解培训情况,抽查检验培训效果。
4.3劳务人员现场管理实名化,进入现场施工的劳务人员要佩戴工作卡,注册姓名、身份证号、工种、所属分包企业,没有佩戴工作卡的不得进入施工现场。分包企业要根据劳务人员,花名册编制出勤表,每日点名考勤,主任记录工作量完成情况,并定期制定考核表。
4.4劳务企业要根据劳务人员花名册按月编制工资台账,记录工资支付时间、支付金额,并经本人签字后,张贴公示。劳务人员工资台账须报总包备案。
4.5劳务企业要按照施工所在地政府的要求,根据劳务人员花名册为劳务人员投保社会保险,并将缴纳收据复印件、缴费名单报总包备案。
实名制管理的责任
5.1总承包企业
建设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及其项目负责人对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实名制管理负总责任。总承包企业应在施工现场建立劳务用工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劳务人员登记、考勤、工资发放等劳务用工管理相关制度,配备专职劳务用工管理人员,健全劳务用工管理网络,负责对施工现场全体作业人员进行管理和各类信息的汇总上传,并监督分包企业做好劳务人员实名制管理工作。
5.2分包企业
按照“谁用工、谁管理”的原则,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各用工主体为作业人员实名制管理的责任人。施工现场各分包企业(含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分包企业)在施工现场应建立健全劳务用工管理相关制度,委派专职劳务用工管理人员,负责各自作业人员的实名制管理。分包企业的劳务用工管理应纳入总承包企业劳务用工管理的范围,自觉接受总承包企业的监督管理。
5.3监理企业
施工现场监理企业应督促施工现场各用工主体做好作业人员实名制管理实施工作。施工企业未按规定实行施工现场作业实名制管理的,监理企业应及时予以督促整改。
5.4建设主管部门
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监理全区域的实名制管理网络和数据库,实现辖区内作业人员的统一管理和有序流动,实时掌握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数量、教育培训情况,提高行政监管水平。
结束语
实名制管理适应中国市场经济,提高企业形象、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加强施工现场人员动态管理的具体措施,是从源头上提升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对严格落实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管理责任制和预防建筑业劳务纠纷发生的重要手段,但目前目前我国的实名制管理还处于起步、探讨和推广阶段,所以在具备实名制管理的工程项目,需要各方大力推广实名制管理并确保落到实处,并将宝贵经验进行积累、整理和交流,以便为实名制管理在我国建筑业的全面使用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
2、建设部《关于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的意见》(建市[2005]131号)
3、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关于在建工程施工现场实行作业人员实名制管理的指导意见》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问题,对策
一、引言
工程造价控制水平不仅是项目工程建设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还会对项目工程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并不完善,在制度建设、机制完善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建筑工程单位要想避免出现此类问题,突破建筑工程造价停滞不前的局面,就要形成一个动态的工程造价控制体系。这样的动态体制不仅有利于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更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当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健全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体制
我国缺乏完善的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体系,目前,我国企业工程造价控制部门多是一种多部门、多层次的混乱状况,这种情况十分不利于我国企业的工程造价工作的进行。目前,我国很多企业没有树立一个良好的市场观念,再加上我国由于政府部门在市场管理中占据首要地位,对价格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些缺陷使得我国工程造价的水平仍处于落后的地位,此外,由于企业缺乏动态的管理机制,这也对我国的工程造价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除此之外,由于我国的工程造价控制的管理方式还处于摸索阶段,所以如果出现新的问题就会很容易影响到企业现有的造价管理,进而对整个工程造成一定的影响。
2.2、不具备完善的市场机制
现阶段,虽然我国制定了招标制度,且这个制度在我国市场上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是由于我国缺乏一个完整的市场机制,使得施工单位无法真正获得自主报价的权利。由于我国很多地方的政府仍处在职能转变期,因此政府还一定程度上存在对施工单位的地方保护,这种地方性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展开。此外,各级政府所提供的招标信息存在不确定因素,这也使得我国的建筑市场缺乏良性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给工程造价的开展造成了困难。
2.3、建筑工程造价与管理缺乏连贯性
建筑工程造价是一个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的过程。但是从目前看来,我国的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都是分开进行的。以建筑工程投资的估算环节为例,首先它有一个自己的管理部门,然后施工图的预算还有一个部门,由于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是由不同的部门来承担的,这也就导致了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各个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由于建筑工程造价和管理的各个环节没有实现相互联系和监督,这对我国建筑工程的造价和管理都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2.4、缺乏高素质的造价师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缺乏一批高水准的工程造价师,其整体水平还比较低,在进行复杂的建筑工程造价时具有一定的难度。目前,我国的建筑造价工程师的队伍中不乏一些高水准的优秀人才,但是,其中仍然存在一部分滥竽充数的工程造价师,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妨碍了我国建筑企业工程造价水平的发展。比如:有些造价工程师没有取得造价工程师的资格证,却可以从事于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此外,还有一些招标单位随意任用员工,这样就常常造成施工单位所制定的规范并不符合国家的基本要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工程问题。
三、完善工程造价控制的措施探析
3.1、形成全过程控制投资的意识
从业人员受传统的管理方法的桎梏而不愿意突破创新。在当今时代的发展形势下,从业人员必须树立工程造价的重要性的意识,通过吸取国内外的工程造价的先进理念,促进我国的工程造价和管理工作的发展进步,从根本上得到提高。主要做法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关注造价本身的所属特性,然后根据工程造价的本质属性出发,从而树立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所有参与人员的素质,使所有工作人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工程造价的管理中来,为工程造价控制提供有利信息,为建筑工程造价师的工作提供帮助,进而为工程造价的合理化提供保障;第二,要加强创新意识,首先要在思维上创新,注重吸取国外关于建筑工程造价的先进理念,并将其应用到我国的建筑工程中,使我国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水平得到质的飞跃,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建筑工程造价与管理的发展水平。
3.2、优化设计方案,培养高素质造价管理人员
设计阶段对整个建筑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其控制着施工前期的资金运转以及项目实施的关键要素。因此,建筑企业要想做好工程的造价控制工作,就必须对施工方案进行科学有效的优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已经不再拘泥于简单的管理问题,它具有很强的技术性以及实践性的要求,因此,要想真正解决我国现阶段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需要将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引进本行业。要想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就需要我国的建筑行业和建筑教育机构进行有效地联合,这样才能培养出具备理论和实践的全方面人才。教育机构着重理论性的知识教育,通过教育机构培训过的人才可以到建筑企业进行实际的现场学习,这样有利于我国培养出兼具理论与实践的高素质的建筑人才。
3.3、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
传统的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体系已经无法解决我国建筑工程在造价控制方面出现的问题,传统的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体系存在以下几点不足:第一,无法满足我国建筑工程产品的实际需求;第二,不利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抑制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面对传统工程造价控制的缺陷,我国的建筑企业必须建立一个动态的工程造价控制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我国的建筑企业更好的解决工程造价方面的问题。
3.4、严格按照施工合同进行管理
施工合同是工程承包双方必须要遵守的文件,也是明确双方义务与权力的基本依据。因此,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施工合同并严格按照合同的要求进行管理,可以大量减少工程的随意变更,有利于我国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如:招标方和投标方在签订施工合同之后就应该严格按照合同进行管理和施工,若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双方经过商讨后的变更也要补充到合同中;此外,双方在签订合同时还要请第三方单位进行公证,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之后的施工过程中出现违约的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对变更的后合同进行严格地审查,然后对变更的项目进行工程量和资金等方面的分析。最后,由造价工作人员总结出审核意见鉴定书,将其上报给建筑企业的管理部门进行审批。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工程建设项目中,会有多方面的因素对工程造价控制造成影响,所以必须制定科学有效的施工合同,采用多种手段,如技术、合理控制,规范管理以及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控制管理体系,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的科学合理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的全面发展,在满足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社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冯嘉琪.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现状以及完善对策[J].江西建材.2014(16)
[2] 刘瑜.刍议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全过程控制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3(08)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控制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施工企业发展迅速,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施工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通过加强财务管理、降低成本,因此,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已成为当前施工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财务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必要手段。建筑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贮存和流通,同时资金流通周期较长,款项回收速度慢。建筑企业的产品也不同与其他企业的产品,往往具有周期长,环节多,涉及工种复杂等特点,如果有一个环节没有处理完善,都将影响到整体建筑工程质量。这说明建筑工程产品具有机会成本较大的性质,一旦某个环节发生损失,都将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和经济后果,损失难以弥补。因此,在事前,建筑企业必须就每个项目进行完整、科学的测算,按企业的内部关于风险与承接业务的相关规定进行盈利预测、标书编制,科学决策,控制风险。因此,财务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就成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客观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而使企业财务实际收益和预期收益产生偏离,从而使企业蒙受损失的可能性。由于施工企业生产周期长、地域分布广、产品价值大等特点,决定了其在施工过程中各种不可预见的因素增加,极大的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正在积极探索有效的施工组织形式,本文仅从以下几种不同的施工组织形式来阐述其所面临的最主要的财务风险,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供参考。
一、代建项目财务风险
(一)前期项目风险
在政府项目投资领域的管理中,大量的房屋拆迁以及土地征用是前期准备工作的难点问题之一,长期以来,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来开展工作,是一种政府行为;然而在代建推行之后,这项工作大多数是有管理公司完成的,是一种企业行为;企业比政府在房屋拆迁补偿上会花费很大,对于工程总的投资成本增加很大。
(二)代建服务收费较低风险
代建费通常包括代建单位在项目前期、建设准备、实施、验收及保修阶段发生的成本、应缴的税费和合理的利润。一般包括人员工资、“五险一金”、办公费、差旅费、劳动保护费、工具用具使用费、技术图书资料费、业务招待费、竣工验收费、财务费、其他管理性质开支、应缴税费、利润等。显然,就代建费构成看应高于建设单位管理费。在投资项目中,一般建设管理费是总投资的3%左右。然而眼下各地的代建招标中,对代建管理费压价比较不合理,甚者不足1%。此外,代建管理含有管理和技术方面的创新,很明显代建费比建设管理费要高。在现实中,大业主将代建管理费压的很低,而且相关法规中没有明确代建费取费下限,导致了竞争上的无序,损伤了代建单位的积极性,给代建人的利润带来了损害。代建单位获取的收益与其所承担的风险责任不对称,“责、权、利”不均衡,加大了代建单位的风险。
二、BT/BOT投资项目财务风险
许多施工企业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开辟多种渠道增加利润为目标,积极开阔国内、国外项目投资,掀起了一阵投资,其中,以BT/BOT投资项目为主。但是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投资项目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谨慎的进入投资领域,BT/BOT投资项目所面临的最主要的财务风险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回购风险
对于BT项目,最突出的风险是项目移交时的资金回购风险。BT项目投资者在项目建成完工后,按约定程序将项目移交给政府,并由政府在合同约定期限内支付全部合同价款及利息。然而在正常情况下,对于政府的信誉,投资者很不好把握,一旦出现预计错误,回购资金的支付不能及时到位,难免使投资者出现资金短缺,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经营风险
经营期间的风险是BOT项目的主要风险。因为在项目投资的前期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对当地的市场情况进行调查,并预测和估计未来产品经营情况。但是在变化莫测的市场经济中,不确定的因素客观存在,比如:物价水平、银行利率、税收政策等等都会影响项目未来的经济效益,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融资风险
对于投资项目来说,企业没有足够的自有资金进行投资,大部分投资所需资金来自对金融机构的贷款。在企业出现回购风险或经营风险出现资金短缺时,企业的还贷风险就会增加,利息负担重,使企业经营陷入被动,影响今后的投资,甚至会造成企业资金链的断裂。
三、施工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措施
(一)强化专业人才培养,从源头上规避风险
员工素质、知识水平等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培训,通过培训发现人才,提拔人才,利用人才,逐渐培养一批在不同专业、不同领域有所建树的人才。同时要根据不同人的个性特点、知识背景进行合理调配,统分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样在每次承接项目之前都会有一批专业人才对其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并在投标时明确提出,或者在签订合同时通过修改合同条款或增加补充合同,以严密的合同形式来保护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害。
(二)科学决策,理性承接工程,树立风险意识,防范财务风险
施工企业在取得招标文件后,应进行科学深入地调查研究、分析,科学论证,利用集体智慧,全面考虑风险成本,从企业自身的实力和对项目盈亏预测中确定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最后决定是否投标,以及以何种标价投标。只有对所投项目认真调查研究、筛选方案,树立投入产出观念,重视风险控制,量力而行,精确报价才能有效降低财务风险。坚决避免不讲程序的“拍脑袋决策”、“官僚决策”。
(三)加强成本管理,防范财务风险
企业的获利能力是抵御财务风险的关键因素,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加强成本管理,强化内部控制,提高经济效益。首先,根据设计的图纸和技术资料,考虑合同工期、施工现场条件、目标责任成本等因素,制订出科学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其次,根据所选定的施工方案,大力推行责任成本管理,以责任成本为控制目标,加强对施工项目成本中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间接费用等重点项口的监控,及时开展调价索赔工作,定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把成本费用控制在责任成本范围内。再次,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采用新设备、新技术,以节省材料、节约时间,降低工程成本。最后,在材料采购方面,依据材料采购计划采购物资,避免盲目采购,超储积压,减少库存物资的资金占用量。选择多家供应商进行招投标,降低材料采购成本价格。
(四)从管理机制上,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强化资金预算管理
企业财务预算是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部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工,建立和完善预算编制、审批、监督、考核的全面预算控制体系。预算范围由单一的经营性资金收支计划,扩大到生产经算、基建、投资等全面资金预算。针对施工企业的特点,实现资金管理应遵循以下程序:
1、自下而上逐级编制资金预算计划。自上而下,通过一定的会议形式审批预算,各职能部门对所属单位的预算计划,通过收集整理,确定本企业下月财务资金预算,改以往的“先用后算”为“先算后用”。
2、执行严密的预算调整程序。原则上,预算是一经批准确定,不得修改,但因特殊事由,须调整的,应遵循严密的审批制度。
3、建立严格监督和考核制度。资金管理的实质就是对各个环节现金流的监督与控制,也就是对施工生产、任务承揽、设备购置和基建投资等过程的现金流采用预算管理和定额考核,实行动态监控,量化开支标准。
(五)合理利用第三方融资。建设方拖欠施工企业的工程款,除少量的企业管理费外,主要是分包商及材料供应商的款项,合理利用第三方进行有效地融资,对盘活企业的资金,提高资金周转率和企业效益起着重要作用。合理地改变支付手段也是充分利用第三方融资的手段之一,合理地利用企业的信用,也能提高资金有使用效率。如支付材料供应商的材料款改变以前以转账支票或电汇支付为银行承兑汇票形式支付,企业就以支付少量的费用而获得该款项近70%的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同时也可将建设方拖欠的工程款在一定程度上转嫁给分包商及材料供应商,并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建设方对施工企业的融资风险。
(六)完善财务风险评估系统,建立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指标体系。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在风险识别、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有效控制风险。定期对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资产运用效率指标、企业获利能力指标、投资报酬指标及现金流量进行分析测算,一旦超过指标的上限或低于其下限,就可预测到风险的来临,以引起企业的重视,采取防范措施,规避及降低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此外,企业要对项目资金集中管理,重点加强筹资风险管理、资金回收风向管理,将财务风险可能导致的不利后果降到最低限度。现在,传统的分散型财务资金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经济运行的能动管理需求。资金统一集中管理是历史的必然。建筑企业的财务资金能动性管控,可推行资金集中管理制,实现支出报帐制的财务管理模式,就是在资金支付上,严格集中统一管理,严格资金付款审批,所有工程项目的资金进入财务总部,所有项目支付通过财务总部进行核付。在管理实践中,无论采取哪种模式,企业均应做到资金有效平衡和资本结构优化、资金占用目标和过程管理、资金信息化管理和业务流程的相结合。利用网银系统实时监控,做到资金专款专用,防止资金被挪作他用。及时做好项目应收账款的清理回收工作,以及在建项目工程款的结算工作;同时要严格控制银行贷款的规模和数量,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效应,使资金达到最大的利用程度。
四、结束语
利润和风险是相伴的,风险虽不可能消失,但可以防范和控制。因此施工企业应积极应对工程项目经营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完善内部管理与控制制度,构筑完善的风险防御体系,不断探索有效的项目经营方式,这样才能保证在竞争激烈与复杂多变的市场中实现稳步、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亚楠.略论企业内部财务风险防范机制.会计师.2009.08
【关键词】建筑摄影;视觉语言;元素;运用
中图分类号:J41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4-0183-02
在研究摄影中视觉语言的同时要结合多种专业摄影的摄影方式,才可以使摄影师组织更好的画面构图。从拍摄的角度、色彩、曝光率让摄影师心中想要表现的画面形式充分地展现出来,让观看图片者,能够从图片中明白到建筑的结构形式美和摄影意图。摄影师的摄影专业水平和选择的摄影器具是建筑摄影视觉语言形成的关键,不同的构图意境表达的视觉效果也就不同。摄影师对摄影视觉语言要进行分类和理论研究,分析建筑摄影和视觉语言结合运用的效果,这样有利于帮助摄影师创作出符合建筑美学的摄影作品。
一、建筑摄影的含义与类别
建筑摄影是摄影师以拍摄建筑为主,用摄影语言来表选建筑的主体摄影。需要专业的摄影要求。这就要求摄影师在摄影的专业器具选用和建筑摄影主题上选取,完成一幅优秀的作品。摄影的作品用途也比较广,不仅在建筑美学上有用途,在新闻取景和商业上都有价值。要使建筑摄影在国际上取得成就,就需要建筑学和摄影学结合运用。
(一)摄影写实
在建筑摄影的要求中,需要充分表现出建筑设计师的建筑表现形式和设计意图,真实地向观图者再现建筑物的侧面、立体面、正面、内部结构等。虽然一些商业要求需要建筑效果图,但是建筑效果图远远没有真实的写实图片有信服力。
(二)摄影写意
摄影师对建筑的主观内心感受就是写意建筑摄影的含义。一般来说,摄影师都是通过自身对建筑物的初步了解和外部观察来进行摄影,反映出摄影师的摄影思想。摄影写意方式完全可以脱离客观上的限制,运用各种摄影技术方式,根据人的主观思想来切实地表现建筑的外观色彩的美。
二、视觉语言的含义与元素
(一)视觉元素的含义
视觉语言于建筑摄影而言无疑是重要的。在建筑摄影中,完成一副作品的过程是离不开视觉语言的。在《视觉语言》一书中,乔治・凯布斯指出视觉语言是人类智慧的一重大结晶,视觉的传达性是国际性的。视觉语言将知识通过不同途径有效的传播,建筑摄影就利用了视觉语言的传播和普遍性,完成摄影。视觉语言使用视觉上的内涵创造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建筑摄影作品,让观赏者产生共鸣,得到视觉上的享受和需要。
(二)视觉语言的元素
视觉元素和设计原则构成了视觉语言。视觉元素和设计原则都具有多样性。基本的元素包括了造型元素、材料元素、色彩元素等。而设计的原则则包括对比、布局、平衡、节奏、统一。其中,造型元素指的是在“形”的语言的艺术中,有视觉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在外部空间感官中创造心灵的物质桥梁,进而表现出不同性的造型元素。不管是直线还就曲线给人的主观感受都是不同的,直线整齐端正,曲线多变有圆滑感。不同表现力的造型元素,表达的含义都不同。
其次,色彩元素。色彩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是视觉语言的最丰富最有现实意义的元素。色彩可以引起感情或者生理的情绪变动,由于每个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引发的情感表达就不同。比如说,红色代表着热情、绿色代表着生机、蓝色代表着忧郁、白色代表着纯洁等等。当不同色系不同色度的颜色碰撞在一起,就会引起强烈的视觉效果。
另一方面,材质元素在建筑摄影中决定了其视觉效果。材质就像是人的外衣一样,将一个整体的影响描绘出来,不同的材质给人的视觉感受是不同的。比如,在我国一些贫穷的山村,篱笆房的材质和我国一线大城市的高楼大夏透明墙砖相比较,两种材质明显产生的效果就是不同的。
三、视觉语言在建筑摄影中的应用
(一)光线在建筑摄影中的应用
摄影最基本特征就是具有瞬时性。摄影意在记录那一瞬间的景色,能准确的将稍纵即逝的东西就在照片中。同时,利用摄影的瞬时性,对视觉中光线进行观察,在摄影时捕捉光线效果下建筑物的外观上微妙的变化。比如在日出或者日落的时候,进行建筑摄影,光线的色彩变化多样,强光和逆光的照射下,高高低低的建筑物线条会让建筑物的色彩显得尤其漂亮。而且,光纤可以增加建筑物的立体感,凸显建筑物的外部特点,将建筑的三维空间真实的表现出来。在现代建筑物的拍摄时可以多利用玻璃墙对光线的反射,进行一些艺术别致的创作。根据在玻璃墙上对一天阳光不同角度照射时产生的色彩差异,可以拍摄出不同意境的建筑摄影作品。拍摄建筑物比较重要的就是摄影师对建筑物不同方位,不同光线的观察,和拍摄器具质量角度调整。
(二)角度在建筑摄影中的应用
摄影角度就是拍摄地与摄影对象之间水平线高度的变化关系,通过选择的拍摄地的方位在垂直线上的高度变化来塑造一个摄影师想要表达的视觉画面。比较常见的角度选择方式有三种。一是等高水平上的平视角度,平视的角度适合一些普通取景;二是较高水平线的仰视角度,仰视角度可以将建筑物拍摄的更加高大,更显立体;三是较低水平线的俯视角度,俯视角度比较适合大型房地产楼盘宣传使用,利用航拍可使建筑物更加广阔豪迈。一副好的摄影作品离不开摄影师对距离、方法、角度三要素的运用采取。此外,拍摄地符合客观实际的需要,也符合摄影师的创作意图。只有灵活地运用各种拍摄技术和取景建筑,才能将摄影师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通过照片表现出来。
四、结语
视觉语言在摄影中表现是重要的。现代化建设使建筑物的形式多样化,而视觉语言是最能体现建筑多样化的途径。在建筑摄影中,多注重视觉感观,将建筑摄影的精髓表现在视觉语言上,才能不断优化建筑摄影技艺,提升建筑摄影水平。
参考文献:
[1]钟锦玉.建筑视觉艺术的表达形式[J].四川建筑,2013(04).
[2]张宏宇.商业摄影中视觉语言的运用[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3.
[3]宋超,周典.论建筑与摄影的视觉文化特性[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115-118.
[4]金磊,李沉,陈鹤.以建筑摄影的专业化服务于中国建筑文化[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4,(01):76-81.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法规;强制性
中图分类号:TU3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7-0140-01
所谓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指在建设工程质量法规的强制下,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包括施工单位指导、控制相关机构协调并改进包括方针、目标的制定、质量的策划及质量的控制等与质量有关的活动。当中,工程质量是该施工项目的建设核心,对于该工程建设的成败具有关键性的意义,是建筑施工工程要完成三大控制目标(质量、投资、进度)的重点内容。
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技术控制措施
1、加强施工技术方面的质量控制
施工方案的敲定必须实行分级审批制,还要对技术方面的进行准确控制,包括熟悉和审查工程项目的施工图纸、工程项目设计、工程项目质量的监督、工程重难点部位施工技术、编制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等。在工程施工中要建立严明的交接班制度,严格按照国家现行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相应标准对部分项目及单位工程定期进行质量检验。要对供应商所提供材料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审核,同时,应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检查验收,确保材料、成品、构配件的质量达到相应标准。当该工程竣工以后后,技术负责人应按编制竣工资料的要求收集整理各种材料的实验检验资料、隐蔽工程记录、施工记录等质量记录
2、严格按照建筑施工技术规范和制度进行施工
在建筑施工项目中,相关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技术规范和制度进行施工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都要严格进行要求。相关的工程负责人应该根据工程的总体结构进行分析,按照相关技术要求严格控制工程质量,使工程的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对于那些重点施工部分,应该实施责任到人的制度,加强施工技术人员的责任心。
3、利用先进施工设备来提升施工技术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而言,即使建立了较好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如果只是单纯的利用手工进行施工,那么工程的质量也不会得到很好的保证。例如,混凝土的振捣,采用人工的方式振捣,往往由于人员的松懈和怠慢,经常会出现振捣不实的现象,但是如果采用先进的现代化设备进行振捣配合人工的方式就能够使振捣效果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因此,从这点来看,只有在施工现场合理的利用先进的施工设备以及合理的施工技术,再配合人工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的加快施工速度,而且可以提升工程施工质量和降低施工成本。
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管理控制措施
1、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为重中之重
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为现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果工地上发生了安全问题,不仅仅影响该工程的进度,同时也会给施工人员的造成心理阴影,严重影响工作情绪和工作效率。在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保护同时,还要做好对工地周围人员的保护,并安排专门人员对施工周围定期巡查,及时排除隐患。在现场管理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
2、加大施工管理强度与人才引进工作
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是施工管理的根本,保证质量实现工程目标,必须重视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为此应该建立施工管理体系。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及管理水平也决定着质量的好坏。组织者应经常性培训管理人员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的提升,组织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积极引进人才做好人才的储备和开发,才能有工程质量的保证和业务的发展,才能打造精品
3、建材与设备管理是现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项目工程的各种材料与设备管理从施工开始就应该走向正规化,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当该计划和实际之间发生偏差时,应能做到及时发现并纠正。要做好材料的档案管理,对每种材料的产地、供应商、验收人员、存放地点及使用状况等要做好详细的记录,使得公司领导对每种工程材料的具体情况能够一清二楚。
4、科学管理,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督告知制度
“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因素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筑工程项目应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责任制,明确自己的责任。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各个工程均要全面实施管理到位。在实施全过程管理中,首先要根据施工队伍自身情况和相应工程的特点,最终确定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再结合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具体的措施,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该工程建设各方从建设工程一开始,就应享有知情权,了解监督工作的方式、方法、内容和手段,以便充分调动工程建设、监理和施工等受监单位自我约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规范施工质量,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
工程竣工之后,还要对质量较好的工程项日,企业应组织各个项目部进行观摩学习,包括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及工程创优运行情况进行交流;对创优工程验收时,应组织其它项目部相关人员现场观摩交流,学习先进的经验,对照他人找出自己的差距。
三、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一项全面、深入的工作,它贯穿于施工项目的整个过程,不仅仅需要企业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还需要广大施工人员的积极配合,并以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和有效措施的执行作保障。因此,要搞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必须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地位,提高建筑行业的施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莫锐登.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J] .四川建材.2007,(3) .
[2] 陈舟.建筑工程混合结构墙体裂缝研究[J].科技资讯,2008
[3] 范志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防范措施[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