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工程技术规范范文

建筑工程技术规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工程技术规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工程技术规范

第1篇:建筑工程技术规范范文

关键词: 雨水入渗 透水性地面

Abstract: in the urban drainage engineering design, for many years paying attention only to the harm of rain, considering only emissions, and never put the rain as a kind of available water resources. According to the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in our province, in the residential area design with sink and permeable ground of green space, increase the amount of rain infiltration,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peak flow of rain, delay confluence time, reduce flood disaster, and it is helpful to the recovery of the hydrologic cycle nature, improving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ey words: the rain infiltration ground water permeability

中图分类号:TU9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雨水利用尤其是城市雨水的利用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它是随着城市化带来的水资源紧缺和环境与生态问题而引起人们重视的。城市雨水的利用可以减轻城市河湖防洪压力、减少洪灾 , 保障城市安全渡汛和充分利用雨水资源、缓解水资源危机。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雨水利用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在我国除个别城市进入工程实施和推广阶段外,大多还处于研究与示范阶段。在城市排水工程设计中,多年来只注重雨水带来的危害,只考虑排放,而从未把雨水作为一种可利用的水资源。《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的实施,明确了城市雨水的水量与水质、系统选型、土壤入渗系统、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储存与回用系统设计等相关要求及规定,为城市雨水利用的规划与设计提供了相应的依据和技术规范。

一、我省中小城市雨水利用的必要性

目前我省中小城市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旧区改造、新区扩建,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化建设使城区硬化面积加大,原有植被和土壤被不透水地面代替,雨水自然渗入量减少,径流量加大。大量雨水的流失,造成城区内土壤含水量减少,水分蒸发量下降,空气干燥,自然界的水文循环受到破坏。同时城市排水管道越建越大,城市排洪排涝压力越来越大。

目前新建居住小区均采用分流制,污染源少,如在设计及建设中强化雨水入渗及利用,不仅可以减少雨水排放的峰值流量与汇流时间,减少洪涝灾害,同时还可以调节小气候,遏制城市热岛效应,改善水循环系统和城市生态环境。

雨水利用系统包括雨水收集、储存及回用系统。我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冬季漫长,气候寒冷,年平均降雨量425-580mm,降雨集中在6-9月份,为全年降雨量70-75%,其中7-8月两月占年降水量50-55%。由于我省年降雨量较少,且比较集中,如果设置雨水收集、储存及回用设备,设备闲置超过半年,利用率低,投资高,根据我省自然条件,本人认为在雨水利用方面目前应以土壤入渗为主。在小区的规划设计中应考虑设置透水地面及下凹式绿地,通过植物直接吸收利用、滞留和储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等间接雨水利用方式,增加雨水的利用率,减少小区地面的综合径流系数,可达到减少雨水峰值流量,改善自然环境的目的。

二、我省中小城市雨水利用的可行性

雨水计算公式:Q=qFфm3/s

其中: q―设计暴雨强度L/s.hm2

F―汇水面积m2

ф―径流系数

对于同一个小区,同一场降雨,暴雨强度、汇水面积都是一定的。影响雨水计算量大小的直接因素,只有径流系数。城市化建设使原有的自然土壤成为硬化的屋面与路面,地面的径流系数加大,雨水计算量加大。如果减少硬化面积,提高地面入渗能力,滞留、存储部分雨水,则可减小径流系数,减少雨水峰值流量,降低排水工程造价,提高排水设施排水能力。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居住小区用地主要由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四部分构成,新建居住小区及组团各项用地指标如下:

用地构成 住宅用地 公建用地 道路用地 公共绿地

小区 55-65 12-22 9-17 5-15

组团 70-80 6-12 7-15 3-6

住宅用地:住宅用地为住宅建筑基地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住宅建筑净密度最大值多层为:28%,中高层:25%。中小城市以多层住宅为主,建筑净密度最大值≤28%。

公建用地:公建用地也称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与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用地,包括建筑基地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的停车厂等。

道路用地:小区内的道路用地包括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停车场,不包括宅间小路。

居住区内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其中公共绿地是指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集中绿地。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新建小区绿地率不应低于30%。

对于一个居住户数为3000-5000及300-1000的组团或新规划小区,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用地指标要求,可以核算出各种用地面积所占的比例及相应的径流系数。

不同性质用地的面积及径流系数

新建居住小区其建筑物占地面积和绿地面积均有明确控制指标,通过居住区用地指标及实际用地情况分析可以看出,在一个新建小区内,车行道面积一般约占小区面积的7%,考虑到东北地区冬季冻胀因素的影响,车行道不采用透水地面,而宅间小路及人行道面积约占小区面积的28%,如果该部分地面采用透水地面,将使小区综合径流系数降低0.042。小区绿地面积占小区面积的≥30%,如果小区绿地均采用下凹式绿地,蓄水量可增加一倍,综合径流系数降低0.03,整个小区的综合径流系数将接近土壤自然渗透系数(土壤自然径流系数0.45)。如果在绿地中设置渗水井及蓄水渠,还可以进一步增加蓄水量,实现新建小区地面总体渗透系数不提高的要求。

三、结论

作为一名设计人员在城市排水工程设计中,多年来只注重雨水带来的危害,只考虑排放,而且随着设计标准的提高,排水管道越建越大,排洪排涝压力越来越大。通过学习《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发现我们在雨水资源利用的认识上还存在许多误区。实际中雨水利用的方式有很多,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方法。

对于现阶段在我省中小城市应以土壤入渗为主,在新建小区设计与建设中对小区中占用地比例较大的小区内宅间小路及人行道应推广采用透水地面,减少采用混凝土地面使用范围,小区绿地建成下凹式绿地面积,即能美化环境,又储存一部分雨水。这种雨水利用形式投资少,低碳节能环保,一方面可以降低小区综合径流系数,减少了雨水峰值流量,同时增加了土壤入渗量,增加对地下水的补给,减少绿地人工浇灌量,减少了城市用水量。

第2篇:建筑工程技术规范范文

防水工程一般包括:

①地下室防水;根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50108-2008,建筑应有严格防水措施地下防水等级为一级。

②屋面防水;屋面防水根据《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③卫生间防水;卫生间防水层1.5㎜厚聚氨脂防水涂料,防水层上为带有坡度的细石砼保护层。

防水工程的重要性:

第3篇:建筑工程技术规范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有效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同时可以帮助建筑企业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增加企业经济效益。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水平也逐渐成为建筑企业关注的焦点。

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概述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工作任务,是通过科学方法和职能管理的运用来促进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要求在现场施工中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政策以及建筑施工主管部门关于技术工作的指标与决定。做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要求对各项技术工作进行科学组织,建立良好的管理秩序以保证整体施工过程符合技术规律,符合技术规程规范,高质量全面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实现经济与技术、进度与质量、技术与生产的完美结合。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意义深远,有利于结合实际施工条件和工程建设特点,选择先进适用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技术工种,将科学技术有效转化为生产力,从基础上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有利于教育培养施工作业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掌握新工艺方法新技术,不断提高他们的技术能力和技术管理素质;有利于工程建设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施工方案的优化,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程工期,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建设成本,提升经济效益;有利于总结工程建设成果进行技术研究和技术改革,不断积累经验教训,创造与时俱进的施工方法。

二、技术管理实施的重要意义

大多数企业,虽然拥有很雄厚的物质力量基础,但始终因为科学技术管理环节的相对薄弱,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里总处在被动的地位。由此可见,所有员工都要培养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工程建筑技术知识教学、技术培训活动等,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员工技术标准,使施工企业可以提前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避免大部分的技术和质量错误施工,从而保证质量安全。

1、可以保证整个施工过程都能按照科学技术合理的发展定律来实施,使得整个建筑可以正常施工运作。

2、可以通过建筑工程技术性管理手段,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员工技术标准,使施工企业可以提前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避免大部分的技术和质量错误施工,从而保证质量安全。

3、坚持死守技术管理作业质量这一关,强化技术性管理机构及技术性责任机制,充分运用技术人员的智慧和功效。这一相关作业的关键在于:按照国家各相关部门颁布的规范、标准和章程,针对自身特点,合理地制订、修订并有效落实所有的技术管理体制,在整个施工过程里进行完善和补充作业。做到整个技术施工作业是有章可循的,是有法可依的。是定期检测技术管理实施情况,在项目施工过程里开展有效的总结评价,肯定技术管理取得的成绩,并在此基础上再接再厉。将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结合在一起,大力培育并提升技术业务人员职业素养,充分激起其施工作业的积极自主性。

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1、对施工过程中的检查

包括施工是否按图施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贯彻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施工是否遵守操作规程;对测量放线及各施工过程的技术检查和复核,要求符合图纸规定,符合质量标准,误差应控制在技术规范和标准允许的范围内;对材料、半成品、生产设备均须由供应单位提出合格证明文件;隐蔽工程要符合质量检查的规定,并做必要的记录。

2、安全生产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有效保证

组织者要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条例》对操作人员加强安全思想教育,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主导思想,加强管理手段,监督施工过程的安全生产,纠正违章行为,保证各类机械的安全运行,消防设备齐全,脚手架的搭设、架体和建筑物的拉结,防护拦都要组织验收,合格后方能施工。

3、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图纸审核

在技术管理中,施工图纸审核为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该环节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对于施工图纸设计的认识和理解,基于施工图纸的理解,通过审核,确保工程项目关键位置施工的科学性以及准确性等。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之前,施工单位应做好相应的项目审核工作,核实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图纸,加强施工部门和设计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及早了解并掌握设计部门的设计意图以及相应的质量要求,以确保施工设备、材料等的选择以及施工进度规划工作的准确性。除此之外,借助于施工图纸的审核,还可及时控制以及管理在项目施工中所存在的各种潜在影响因素。

4、积极推广先进施工技术和先进的机械化设备

即使有很好的组织施工,手工操作的滞后仍会影响工程质量的提高,与先进的施工技术不可比拟。如混凝土的人工振捣,由于操作人员的松懒、懈怠、造成很多结构中振捣不密实,直接影响工程质量,而采用自动化高抛免振捣方法施工,再辅助人员处理,使振捣更好的效果。又如钢筋工程中很多都是人工处理,生锈的钢筋运用到工程中,施工钢筋和混凝土结构脱落也会影响质量。因此,合理运用的先进施工技术,加上先进的机械化设备的引进,即能节省人力,又能降低成本,同时也加快工程进度,这是当今组织应该采纳的途径之一。

5、技术管理职责的明确和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

在技术管理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把技术管理责任落实至每一个人身上,可借助于施工管理责任管理制度的完善,使参与施工的各工作人员能够明确自身的职责。同时还应完善相应的奖惩制度,以激发参与施工各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使其能够树立一种正确且合理的责任意识,继而进一步提升技术管理质量与水平。除此之外,在管理过程中,施工单位还可将技术管理人员有效组织起来,学习相关的施工规范以及验收规范等,使技术管理者能够切实明确建筑工程项目各环节施工质量标准与技术要求等,组织管理者积极参与演练、技术培训以及交流等各项活动。

6、加强建设工程技术管理队伍

6.1定期组织技术管理人员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以及科学的管理技术,从理论知识上强化工程建设的管理队伍的专业管理素质;

6.2技术管理人员在进行技术管理的过程中要确保自己的专业技术技能技巧;

6.3落实管理责任制,将建筑工程项目各个阶段涉及到的技术施工落实到各管理人员身上,明确各管理人员的职业,以此来衡量项目施工质量;建筑企业要有计划、有侧重地进行人员招聘,根据公司人才需要,引进高级管理人才,确保企业的长远发展。

7、建立创新平台

房建施工企业应为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创新平台,为更好的进行技术创新奠定良好基础。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以此为前提进行施工技术创新,对关键技术进行专项的、长期的跟进与创新研究,从而促使企业获得优秀的技术成果。

结语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繁琐且费心。这样的施工技术需要施工人员在设计之前,综合考察施工地点的地质结构、环境气候、施工成本以及施工地方的风俗人情。营造良好的社会的责任,但是同样地也需要各位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只有一道道质量合格的建筑物,才能真正地不断为百姓们带来财富利益。

参考文献

第4篇:建筑工程技术规范范文

摘要:我国城市旧城区改造与城市扩建为装饰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装饰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如何针对装饰工程技术特点进行管理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本文就装饰公司工程技术管理的特点及方法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装饰公司工程技术管理特点方法

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得城市规划改造以及扩建的脚步不断加快。这为改善人们居住水平、提高城市宜居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筑工程的不断增加为装饰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仅10年来,我国建筑装饰企业的数量呈几何倍数增长。这也造成了我国装饰企业良莠不齐、竞争加剧的现状。受建筑装饰技术含量低、设备与人员要求低的影响,我国建筑装饰企业对技术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造成了装饰施工质量难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与市场口碑难以提高的现状。针对这样的问题,现代建筑装饰企业应从装饰工程技术管理特点的分析入手,以科学的工程技术管理保障施工质量,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1.装饰公司工程技术管理特点与现状

受装饰公司自身结构以及其技术含量等因素影响,装饰公司对工程技术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造成了装饰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开展不力、质量控制不严等问题。为了提高装饰公司对工程技术管理的认识,首先,装饰公司需要对装饰工程技术管理的特点进行分析。以对工程技术管理认识的提高促进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装饰工程在我国近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由传统的生活需求性向技术密集型、生活质量提高等方向发展。作为集科学、技术与艺术为一体的系统工程,装饰工程技术管理工作具有其独特的特点。装饰工程的技术管理不仅管理系装饰工程的质量,同时还将影响工程设计与艺术目标的达成、关系到装饰风格能否协调统一。而且,在装饰工程建设施工中,针对建筑结构的功能不同,其技术特点也存在不同。以装饰工程中供电系统的施工为例,商业用途的建筑其装饰过程中供电系统与民用住宅的供电系统就存在很大的差异。而装饰过程中不同功能的建筑其装饰材料、技术要点也存在不同。因此,现代装饰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需要针对工程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管理,以此保障工程施工目标的达成,促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2.装饰公司工程技术管理的科学开展

2.1 提高对技术管理的重视,促进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现代建筑装饰公司技术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需要企业提高对技术管理的认识。通过提高对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视促进技术管理与控制工作的开展,为保障装饰工程施工质量、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奠定基础。

2.2 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

在提高对技术管理认识的同时,装饰企业还应从自身管理体系的完善入手,构建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针对装饰工程特点、技术管理要点等按照工程工程需求的不同建立技术管理体系。例如:根据企业经营与施工内容,构建商用装饰工程技术管理体系与民用住宅装饰工程技术管理体系。通过具有针对性的管理体系实现技术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2.3 构建完善的施工技术控制点数据库,促进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

现代装饰公司的工程技术管理工作需要借鉴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方式。以施工技术控制点数据库的建立与完善,促进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装饰企业应根据以往施工经验进行技术控制要点的总结建立数据库,并对其进行分类保存。在每项工程开工前,根据装饰设计方案对照数据库进行技术控制点的整理。同时针对设计方案中的技术要点等对该项工程施工技术控制点进行完善,确保施工技术控制点能够涵盖装饰工程的各个方面,保障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处于受控状态,实现装饰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目标与目的。

2.4 强化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实现技术管理目标

在注重上述技术管理工作的同时,装饰公司还应注重施工过程的技术控制与管理。通过施工前技术人员与设计人员的分析与探讨使技术人员能够明确工程技术控制要点,并在施工过程中切实的按照施工技术要点进行技术控制与管理,以此实现技术管理的目标。

3.以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装饰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

装饰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是实现技术管理工作科学开展的重要基础。现代装饰企业应针对企业技术力量对企业技术管理的影响、针对技术力量对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影响加大人员培训与技术力量的构建。以人才培训、相关技术规范学习等方式提高企业综合技术水平,促进装饰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

4.结论

综上所述,装饰公司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对工程施工质量、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现代装饰企业应从工程技术管理特点的了解与分析入手,加强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以此促进企业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第5篇:建筑工程技术规范范文

本人1991年8月毕业于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专科学历,毕业后一直从事建筑工程设计和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在工作期间又继续参加第二专业教育学习,于1996年1月毕业于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应用工程专业,本科学历,同年9月被浙江省乡镇企业局职称改革办公室审定为助理工程师,2002年12月晋升为工程师,2007年被浙江省建设厅审定为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专业)。从事建筑技术工作20多年来先后担任过建筑工程项目设计主管、建筑工程项目设计技术负责人、建筑幕墙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建筑工程技术部副经理、建筑幕墙及建筑装饰工程项目总工、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建筑幕墙、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总监等职务。现任浙江华建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工程设计总监。由于本人工作认真负责,先后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工程技术骨干及工程技术创新先进个人等,年度考核优秀18次。现将20多年来的专业技术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认真做好建筑工程项目规划设计工作  

本人利用所学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充分运用于实践。在浙江省城乡综合设计院从事建筑工程设计工作5年,参与完成建筑工程设计项目3个,分别是浙江省工业产品检测中心办公楼建筑设计,杭州自来水厂职工宿舍建筑设计,杭州之江度假村规划及建筑设计(设计建筑面积约31000㎡),独立完成建筑工程设计项目3个,分别是浙江省警察学校办公楼建筑设计(建筑面积约4100㎡),杭州毛巾被单厂职工宿舍建筑设计(建筑面积约5300㎡),德清水泥厂整条生产线及办公楼建筑及总图设计(建筑面积约2900㎡),主持完成建筑工程设计项目2个,即:奉化刀剪厂办公大楼建筑设计(建筑面积约3600㎡),桐乡水泥厂整条生产线及办公楼建筑及总图设计(建筑面积约2600㎡)。其中:德清水泥厂整条生产线及办公楼设计,为部分框架结构、桩基。由于地基回填土,淤泥土层深有8至9米,采用大开挖,则工期要拉长,决定改用大孔径灌注桩基,既可缩短工期,又可节省造价。考虑到大孔径灌注桩基当时在德清还是刚开始应用,缺乏实际经验,本人通过学习技术规范,结合现场实际,成功地完成了设计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又如: 桐乡水泥厂整条生产线厂房,它包含重力设备,材料堆放等功能,荷载较大,决定采用全框架结构,进行受力分析,结构计算,认真仔细地绘制施工图,得到了院领导和同行的好评。

第6篇:建筑工程技术规范范文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 质量控制; 要素

0引言

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其主要是体现在对施工人员组织的管理及对施工过程的工序安排还有最终的工程产品的质量监控。不少人认为想抓好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控制,最重要的是对于工程硬件设备和工程师的能力程度进行提高。实则不然,要做到真正意义上将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提升到国家标准要求甚至更高,仅做到这样,还不够。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扯的部门多、环节多, 每个环节都要各尽其职, 才能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不管哪个环节出问题都不行。

1、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中人员素质因素

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首先是人的因素,人的因素首先是工程领导班子的组织能力和宏观调控大局的能力。一项建筑工程牵涉到的人员和资金数目都非常的庞大,想要合理调配和安排这些技术人员,也尽可能地做到在浪费最少的资源的情况下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工程,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健全和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其次是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建筑工程是一项大型而且专业性相当强的事业,无论是在建筑工程施工前的方案制定,还是在建筑工程运作的过程中的灵活操控指导,如果没有一个优秀的,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团队支撑着整个工程的幕后操作,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建筑工程产品。最后,整个工程施工人员的负责度和专业度也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有着巨大的影响。工程的施工人员是工程实施的直接操作者,他们的素质甚至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项目完成的情况。所以他们是否能有效完成领导的安排工作以及是否能够精细地做到工程师制定的操作方案,这些和工程施工人员的负责度以及专业水平不可分。

2、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控制中的材料因素

材料( 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 是形成工程质量的物质条件, 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 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 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保证材料质量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 必须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包括建立以建筑材料、产品为中心的质量责任制。把好材料质量关必须做到:采购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 较强的专业知识, 熟悉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 具备一定的材料质量鉴别能力。随时掌握材料造价信息, 招标优选供货厂家。按照合同和施工进度的要求能及时组织材料供应, 确保正常施工。严格执行材料试验、检验程序, 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

据统计资料,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占总投资的 70%或更多, 正因为这样, 一些承包商在拿到工程后, 为谋取更多利益, 不按设计图纸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的品种、规格、技术参数等采购相关的成品或半成品, 或由于采购人员素质低下, 对其原材料的质量没有有效控制, 放任自流, 从中收取回扣和好处费。企业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或检查验收制度, 现场质量管理人员的疏忽、失误、渎职致使无法杜绝不合格的假冒、伪劣产品及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用于工程中, 给工程质量留下严重隐患。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 为材料的实验检验或应用提供了科学和依据, 在相关标准、施工技术规范中对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实际施工中只要我们严格执行, 就能确保施工所用材料的质量。

3、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控制中的机械设备因素

机械化程度高是确保工程质量的有力保障。建筑施工企业的机械化程度代表着施工企业的实力品牌和施工水平,也体现了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采用先进的机械化设备能明显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确保达到工程设计的技术要求和指标,为创建优质工程打下基础。建筑单位和施工企业必须综合考虑施工设计方案、建筑技术经济水平等因素,合理选择机械类型和性能参数。

4、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控制中的环境因素

首先是客观的自然环境。这一点是每一项建筑工程中我们都要考虑的,因为自然环境条件不仅仅会影响到建筑材料性质,对于施工条件和建筑保护措施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自然环境的方面很多,对于建筑工程来说,主要有水文,天气,地理条件和污染等。只要考虑到了可观的自然环境条件,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和预期效果一样。其次是人为管理条件。这里说的人为管理,指的是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系统,因为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就要保证能提供施工人员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劳动环境。通过妥善地管理改善他们的作业环境能够提高工作绩效。第三是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社会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建筑工程行业中,我们应当要使所有参与建设和管理的组织和人员共同努力,能够做到经营具有合法性,对劳动力有保护意识,并做到公平竞争。建设一个好的行业氛围,让建筑工程行业健康地发展。

5、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控制中的方法因素

施工方法包含其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等。施工方法是否正确, 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目标能否顺利完成。在实践中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全,而导致工程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的情况随处可见。为此, 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 必须根据工程特点, 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从组织、管理、技术、经济、工艺、操作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 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 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6、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要对质量进行合理有效地控制,应当有重点、有条理地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统筹,把握工程质量。从宏观的角度,我们应当致力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坚持以高质量取胜的原则。而从微观的角度,我们应当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努力把握好每一步骤细节,做到重细节,出品质。最后才能对于质量控制做到全面了然于心。

参考文献:

[1] 章巧怡. 浅谈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J]福建质量管理, 2008, (07) .

第7篇:建筑工程技术规范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 混凝土 质量控制

1、建筑工程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对于建筑物来说,原材料的质量及其波动,对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工艺有非常大影响。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全部符合技术性能指标方可应用。如果粘土、淤泥在砂中超过3%,碎石、卵石中超过2%,则这些极细粒材料在集料表面形成包裹层,妨碍集料与水泥石的粘结。它们或者以松散的颗粒出现,大大地增加了需水量。骨料中含有害物质,超过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则会妨碍水泥水化,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削弱骨料与水泥石的粘结,能与水泥的水化产物进行化学反应,并产生有害的膨胀的物质。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除经常性的检测外,还要求质量控制人员随时掌握其含量的变化规律,并拟定相应的对策措施。如砂石的含泥量超出标准要求时,及时反馈给生产部门,及时筛选并采取能保证混凝土的其它有效措施。

2、建筑工程混凝土的科学配制措施

2.1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换算

混凝土配合比,需满足工程技术性能及施工工艺的要求,才能保证混凝土顺利施工及达到工程要求的强度等性能。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混凝土强度,达到工程各部位对混凝土各种性能的要求,在混凝土中掺入不同类型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科学配制,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施工中效果明显。科学配制混凝土,早期强度明显提高,加快模板周转,加快施工速度,其技术、经济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2.2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调整

试验室所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其和易性不一定能与实际施工条件完全适合,或当施工设备、运输方法或运输距离,施工气候等条件发生变化时,所要求的混凝土坍落度也随之改变。为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符合施工要求,需将混凝土含水率及用水量做适当调整(保持水灰比不变)。

2.3 混凝土配合比

需满足工程技术性能及施工工艺的要求,才能保证混凝土顺利施工及达到工程要求的强度等性能。按通常的配制方法使混凝土达到上述工程技术性能是困难的,为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混凝土强度,达到工程各部位对混凝土各种性能的要求,在混凝土中掺入不同类型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科学配制,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施工中效果明显。

3、建筑工程混凝土工地试验室监督控制措施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好坏与试验室的工作是分不开的。首先使用的原材料要符合要求,特别是砂、石材料变异性较大,试验室人员必需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经常取样进行检验,不符合要求的材料杜绝使用。试验室必需根据工程结构各部位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进行各项试验,提出性能好,成本低的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每天工地进行混凝土搅拌前,试验室必需检验砂、石料的含水量,调整混凝土的用水量,以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施工中当混凝土坍落度大于规定的范围时,不准入仓浇筑。

4、建筑工程混凝土提高混凝土和易性的措施

和易性是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等多种性能的综合表述。当混凝土拌和和易性不良时,则混凝土可能振捣不实或发生离析现象,产生质量缺陷。混凝土的和易性良好,混凝土易振实,且不发生离析,能够获得均质密实良好的混凝土浇筑质量。通常一些人配制混凝土选用低水量、低坍落度,强调以振实工艺来保障混凝土质量,其实这样易产生蜂窝,孔洞等质量缺陷。实践表明,和易性良好的混凝土才便于振实,且应具有大些的流动性或可塑性,以利于浇筑振实,且应具有较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以免产生离析,泌水现象。现在通过掺高效减水剂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

5、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浇筑振捣措施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材料的质量、配料准确、搅拌均匀运输,浇筑振实成型,养护等整个施工环节中,浇筑振实成型是主要的环节。在混凝土浇筑成型时,由于没有振实所产生的外观上的气孔、麻面、蜂窝、孔洞、裂隙等质量问题,易引起重视,但由于振捣不良,所产生的内部蜂窝、孔洞所导致的内在质量问题,人们容易忽视。而混凝土内在质量缺陷,同样引起混凝土结构物的破坏。所以,混凝土振捣应引起施工人员(特别是混凝土振捣工)足够重视,质检员应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使混凝土振捣良好。

6、建筑工程预防混凝土缺陷发生的措施

混凝土质量的好坏,除外观上的蜂窝、麻面缺陷外,主要是混凝土强度能否达到要求,当混凝土强度达不到工程要求时,监理人员只能要求拆毁重作。而确定混凝土强度常是在混凝土浇筑后28天进行,并得出结论。所以每一位负责质量的人员必需注意预防质量缺陷的发生或尽早地发现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缺陷,以不误时机地采取补救措施,所有的施工人员,监理人员都应当随时监控混凝土的配制、搅拌、浇筑和养护等过程。监理人员、承包商质检人员按时检查配制的混凝土材料是否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检查施工中混凝土的成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配合比,运输、浇筑和养护是否符合施工工艺规定;同时要检查是否按时做混凝土坍落度实验等,坍落度是最简易、最快速判别混凝土质量的指标,坍落度过大,过小将会产生振捣不实,出现蜂窝、孔洞、发生离析、分层或强度是否按技术规范的要求做混凝土强度试验,并检查试验结果。

7、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保证措施

事前主动控制是施工企业未进场开工前要做好的工作。确定合理的施工工期并明确灾害性外界环境因素(指不可预见的)对工期影响后的处理方法,不应盲目追求完工期限。了解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关于管理专业配套、人员数量、资格与其承担的工程质量管理要求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和责任人员。中途尽量不要更换,使其相对稳定,增强责任和周全考虑质量方面的问题。严格审查、确定施工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完善其质量检验、测试、计量和措施。确定违规的整改期限和造成不同档次施工质量事故的处罚措施。

事中检查是在施工过程中对照施工的规范检查。严格检查企业在投标文件中承诺的各种机具设备、人员组合、各项施工技术保证措施是否按时到位、技术工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以及所有机械设备、原材料、构件的品级质量。对主要且用量较大的要采用定点供货方法,以求质量的稳定性。强化工序控制检查,做到认真复查上道工序质量,保证本道工序质量。

事后严肃把关。对于质量控制要点、要害部位或质量有疑问的部位进行事后复检。严格按照质量评判标准对混凝土工程组织验收认证。实行质量保证金制度,让“制造”者跟踪一段时间的质量保证,完善其缺陷服务责任。在一定的时间内,尽量让工程在设计负载条件下运行后,再对整个工程组织验收。

总之,混凝土工程必须贯彻“以防为主,防检结合”的方针,做到纵向全过程、横向全系统、意识全方向、时间全控制的质量管理要求。再辅以必要的技术手段,结合运用多种督查手段、措施,确保工程质量,满足使用功能,外表美观大方。

参考文献:

[1]傅伟.论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保护及其控制措施[J].科技经济市场,2008年第11期

第8篇:建筑工程技术规范范文

关键词:新型防水材料 装饰材料 技术质量环保

中图分类号:TU3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我国的防水材料得到了迅速发展,虽然防水材料在建筑物中使用比例不大,但是其作用和功能却在整个建筑物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并且除了本身的防水功能之外,还被赋予建筑物节能、隔音、防尘、装饰及健康等功能。本文就针对今夏石家庄市的强降水问题,对建筑防水材料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防水材料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发展规模及涉及领域。防水材料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迅猛发展,我国现代防水事业从二十世纪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得到迅猛发展。目前我国防水材料己形成包括SBS、APP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高分子防水卷材、建筑防水涂料、刚性防渗和堵漏材料,包括高中低档品种和功能比较齐全的完整系列,并形成材料、生产、设备制造、防水设计、专业施工、科研教学、经营网络为一体的工业化体系。但是,与先进国家比较,我们在产品质量、应用技术、市场培育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尤其高品质的产品所占比例较小,整体水平不高更为突出。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新的世纪里不断努力。

2、防水企业的发展及壮大。自1992 年起北京市建委对进人本市建筑工程市场的防水材料实行准用证管理开始,标志着北京市建筑工程防水材料管理进入规范管理阶段。当时北京市生产企业20 多家,北京奥克兰防水材料有限公司引进德国防水卷材生产线成为当时全国防水企业一面旗帜。其他企业无论从生产规模、技术和设备水平都很落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建筑工程防水材料管理由认证管理、准用证管理、备案管理、告知性备案管理,管理形式由强制管理逐步转变为服务型和推广型,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已充分体现了防水行业、防水企业已逐步步人规范发展的轨道。北京市防水企业由15年前的20 家左右发展到现在的150 家,企业已由原来的一枝独秀,发展到百家争鸣,由原来的家族性企业,逐步发展为社会型企业。

3、防水材料的研发及逐步完善。随着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行业协会的宣传、引导,企业不断完善管理,提高技术,淘汰落后的产品和生产工艺,新型防水材料生产和应用比例进一步提高,生产技术和能力迸一步扩大。产品已发展有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高分子防水片材、沥青基防水涂料、高分子防水涂料、建筑密封材料、刚性防水和注浆堵漏材料、各种瓦类材料等新型材料为主的高、中、低档不同品种,功能齐全的防水工业体系,新型节能、环保防水材料应用已占主导。制造防水材料的原材料大部分可以自给,设备制造能力大大提高,新型防水材料在建筑防水上的应用技术也不断改进和提高,防水功能已从单一的防渗漏发展为防水、防腐、保温、环保多种功能。

4、防水材料标准规范的出台及完善。2000 年以前的标准都已修订或正在修订,2000年以后又新出或修订的材料标准超过几十种,新修订的产品标准从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上都达到和接近了国际先进标准水平,新出台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坡屋面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这些标准和规范有效地指导了我国屋面防水及地下防水工程设计、选材、施工与质量验收,同时新出台了27 个防水卷材试验方法标准,防水涂料试验方法标准正在修订,这些方法标准的出台代表着防水行业标准已成体系并在逐步完善。标准和规范的出台和修订是我国建筑防水发展的见证。

5、企业产品监督也促进了防水材料质量和技术的不断提高。随着新材料不断出现,产品的升级换代,施工应用技术不断提高,施工技术由原来以手工施工为主,逐步向机械化施工转变,施工质量有了很大保障,工程质量随机抽查力度的加大,防水工程质量也明显提高,房屋渗漏率逐年降低,目前防水工程渗漏率已控制在10%以内,房屋严重渗漏现象已得到有效的遏制,涌现了很多无渗漏工程和小区,这都标志着我国防水事业不断进步。

二、防水材料的发展前景及展望

随着我国近代工业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带来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同时也使人们对周围环境和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人为本”、“绿色环保”已成为时尚。因此,必须加大开发应用环保型防水材料的力度,加大对企业生产的抽查和监管。绿色环保型防水材料是对环境有利,对人体无害,有利于节能、节约资源的。是持久耐用的产品,在绿色环保建筑防水的研发、设计、生产和施工中应多方面考虑,生产和施工场地尽可能也要做到无废水、废气、废渣、废物;产品应无毒、无害、无味、无污染;产品除防水外,尽可能兼有防腐、保温、隔热和装饰美化等多种功能。

结束语:

防水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建筑业的发展,防水工程的作用不容小觑,防水材料更加迫切需要改进提高,应逐步加高档环保防水材料的比例。目前,我国建筑防水材料市场的发展与国外的水平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必须加大开发和应用新型环保防水材料的力度,不断研发新产品,提高新技术,加速我国防水材料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建筑工程技术规范范文

关键词:建筑 技术 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一、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1.技术管理是建筑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技术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是施工能够顺利开展的保证,能够使施工技术得到改进,从而保证工程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今天的建筑工程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及技术装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需要企业的技术力量、技术管理水平支撑和实施。技术管理也可以改变施工单位的管理、生产面貌和企业形象,提高了其竞争力。

2. 技术管理的主要是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技术政策、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技术工作的指标与决定,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规程,符合技术规律的要求,以达到高质量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

3.技术管理内容与项目其他方面管理内容相互衔接、相辅相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顺利实施而服务,是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建筑施工具有特殊性。众所周知,建筑的类型、样式繁多,规模要求各不相同,施工作业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大,复杂的多工种交叉施工、各项技术综合应用、工序搭接较多,在这些建筑工程中都需要我们加强技术管理,进而去保证我们施工正常有序地进行,以便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使用功能要求和降低建筑成本要求的目标。

二、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1.技术管理人员工作经验和技术管理水平不足。当前,由于企业新建项目的不断增多,建筑企业对技术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地产行业和监理单位不断吸收技术管理人才,这更加剧了建筑企业人才短缺。目前很多建筑企业的在岗技术管理人员通常达不到技术管理的要求,并且一些技术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同时负责多个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由于这些人员的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平不足的制约,导致建筑企业的工程技术管理整体水平无法提升。

2.技术管理模式陈旧,创新性不足。技术管理的核心在于不断改革创新。新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经验的注入对于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有很大的作用。大多数建筑企业因循守旧,一直沿用陈旧的管理模式,不愿意接受新的管理方式。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企业要想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就必须致力于创新,提高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不到位。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也是工程技术管理中的关键部分,容不得半点马虎。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工程资料,如施工前的施工计划资料、施工日志、竣工验收资料等等。这些工程资料是整个工程建设的全面描述,它们对后期工程质量评定、维修保养、工程改造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建筑企业必须提高对技术资料管理的重视程度。然而很多施工企业在施工管理中却忽视技术资料管理的重要性,没有专门的资料管理部门,经常出现施工资料跟进不及时,资料不全、资料保管不当的现象。1、技术管理制度不健全。很多建筑企业没有建立技术管理组织机构,技术责任制也没有明确,各部门之间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由于技术责任制没有落实,致使各技术岗位没有技术负责人,大家相互推诿,无人负责。这种状况的持续导致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大大受挫,甚至还有可能造成工程质量问题。

三、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控制要点与优化措施

1.建立施工技术日志

每个建筑工程施工的现场中,整个工程在施工中需要的技术工作进行记录就形成了施工技术日志,从整个工程的开始到最后的结束,其中遇到过很多技术方面的活动都要在上面记录,施工技术日志也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备忘录。主要的内容有施工图纸修改的记录,施工设计发生变更时要记录,以及对使用机械进行施工的这个过程进行分析和使用的方法进行记录。

2.建立工程技术档案

技术档案资料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进行技术管理工作, 组织科学研究和生产的重要依据, 能够系统地反映建筑单位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的技术标准和科技成果。此制度的建立能够有效地汇集建筑工程的相关资料。通过相关工程技术负责人审定、整理和积累的这些技术经济档案资料, 能如实反映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真实情况, 为以后建筑工程的维护、改造和扩建提供依据, 从而保证建筑工程后期的安全使用。因此, 在实际的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 应将这项制度的实施作为建筑企业的重要技术基础工作而贯穿于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

建筑工程的现场使用的施工技术管理,其中想要在完工后交工的时候,在部分维修、扩大建筑以及使用方面有一定的根据,因此开始施工的公司就要设立起完善的档案资料,最后整个工程都竣工以后这个档案由建筑的单位或者是城市建设的档案管理局对其保管,也可以让施工的企业都整个过程中的管理方面和技术方面的资料进行管理。

3.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及明确管理职责。在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及明确管理职责的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建立各项人员责任制和技术管理的机构,各级人员的管理职责要明确,行业的技术水平要规范。施工单位还要注重提升技术水平,组织技术交流和培训学习先进的技术,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企业的管理水平。施工单位在施工管理过程中要本着“安全第一”的施工理念,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使其能够做到真正的安全施工。

4.制定出科学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科学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既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基本保障,也是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的前提。因此,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加强,必须制定出科学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建筑工程施工之前,要熟悉了解建筑工程的设计图及相关的会审制度,与设计人员及时进行交流,以明确其设计的目标。依据建筑工程编制设计对应的工程施工流程和安排对应的施工人员。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使其掌握正确的施工方法,大型机械需要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从而避免因操作不当带来的安全隐患。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在工程验收时,对建筑工程要仔细的核审,特别对相应隐蔽的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要审核落实到实处,对其进行记录和保存,便于以后查阅。

5.建筑工程施工各个阶段的技术管理要点。在建筑工程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的设计制定相应的工程施工制度和准备工程施工机械,加强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仔细分析施工图。在工程施工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施工,以使施工的质量得到保证。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技术管理。施工单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加强其施工水平,使其在施工中能正确的使用施工技术。对工程施工的质量,要按照要求进行严格的审查,及时解决发现的质量问题。

结语

在建筑工程竣工后,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人员需要在技术管理中认真仔细核对施工的数据,工程验收时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并及时对发现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免日后引起不必要的经济纠纷。

参考文献

[1]边成钢.论述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3,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