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美术教学进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美术教育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在美术教育中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不断提高美术教育的效果,就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必要手段。文章主要介绍初中美术教育中开展赏识教育的具体方式,以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美术学习的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
初中美术教育;赏识教育;方式
美术教育是指通过美术教学,传授美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操,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一种教学科目。
一、打破教材局限,解放学生思想
在以往的教育理念里,教材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具有绝对性和权威性的特点,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讲解,不能随意增加或者减少教学内容,而且教学进度是经过周密安排的,具有一定的限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质疑教材,学生不能脱离教材进行学习。但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不喜欢根据教学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学习,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初中美术教师应该打破教材的束缚,充分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学习教学内容,不断增强学生的挑战意识、创新意识和超前意识,以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二、发散学生思维,赏识学生的问题
没有问题,就无法发现新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的质疑行为,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以往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初中美术教师主要采用“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方式,灌输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被动、消极地学习美术知识、美术技能,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而且,由于部分美术教师有意或者无意偏爱一些学生,导致课堂教学活动中出现回答问题成为某些学生的“专利”,而其他学生不敢提问、不善提问、不想提问的现象,从而使美术教学质量降低。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初中美术教师应该深入了解每位学生,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与学生建立平等、自由的师生关系,积极鼓励学生提问,为学生提供提问的机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
三、展示学生个性,赏识学生的优点
大多数学生都有荣誉感和好胜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详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适当鼓励学生,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初中美术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科学评价学生的答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在作品评价方面,初中美术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绘画特点、绘画技巧以及作品质量等,合理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在充分认识作品中存在的不足的同时,能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培养创新意识,赏识学生的创意
创新可以推动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在这种形势下,初中美术教师应该根据时展的要求,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提高美术教育的质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初中美术教师应该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赏识学生的创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在美术教育中,初中美术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为学生提供发表意见、表达观点的机会,促使学生打破思维定式,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美术教育的质量。
五、尊重学生差异,赏识落后学生
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每门学科都会出现优秀生、中等生和落后生。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初中美术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坚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育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心理素质不强,具有强烈的好胜心。因此,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初中美术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以提高美术教学的效果。学生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差异,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初中美术教师应该真诚地表扬学生的优秀表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于落后的学生,初中美术教师应该进行适当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信心,以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
结语
赏识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美术教育中,初中美术教师应该合理应用赏识教育,积极鼓励学生的优秀表现,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赵高红 单位:徐州市第二十六中学
参考文献:
[1]邓文彬.浅谈初中美术教育中的赏识教育.艺术科技,2013(2).
关键词:初中美术;欣赏教学;实践探究
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多个视角认识美术,从美术学习中感悟生活,加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理解美术正常意蕴和内涵。老师在教学中要发挥引导作用,带领学生对优秀美术作品展开评价,在欣赏中体会到创作者的情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生活经历,进而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
一、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学校增设了美术欣赏教学这一内容,实践教学中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了,但是在实践中也存在不如意的地方,以下将对欣赏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欣赏内容和学生年龄不符
很多美术老师认为欣赏教学理应让学生欣赏高雅的作品,难度越大的作品越具有欣赏价值。这种教学标准对学生来说很难,如果选用的作品和学生的当前学习能力和年龄与较大的差距,学生在欣赏中达不到教师的要求,无法自主理解欣赏内容,在学习中找不到如破口,长此以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下降,严重影响教学进度。
2.教学目标不明确
欣赏教学本事锻炼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在教学中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不能盲目教学。但是当前欣赏教学中目标不明确的情况时有发生,学生在学习中找不到重点,即使欣赏的再多也没有效果。在欣赏课中学到《中国玉器》,欣赏玉器是个难度较高的学习任务,很多学生欣赏后并没有理解本课的内容,当老师提出知识点后,学生回答不上来,因此要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事先上网对有名气的玉器进行了解,比较分析,学生会受益匪浅。
3.欣赏重点不突出
教学重点不突出是当前欣赏教学主要表现之一。在欣赏美术作品时,会涉及到创作背景,作者的经历以及年代等,在教学中老师将所有的内容都系统的介绍一遍,教学重点不明确,学生对每块知识都有大致的了解,每方面都略懂一些,但是仅了解大概内容,导致学生对整体知识的认识不明确,自身学习能力止步不前。
二、欣赏教学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针对当前美术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求美术老师从整体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多种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下将对初中美术欣赏教学实践进行分析。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何教学活动离不开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了达到理想的欣赏教学的效果,老师要发挥自身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欣赏教材,与学生产生共鸣。在欣赏课中学到《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学生容易看出作品中人物的职业、生活状况,感受到沉重、压抑的气氛,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收集伏尔加河的相关图片,收集当时人们生活状况的影像资料,让学生在图片和影像资料的帮助下对本课内容有更充分的了解。此类教学方法比单一书本教学效果好的多,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随之提升自身学习能力。
2.创设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当前欣赏教学的重要教学模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老师预设的情境,增加自身理解能力。分组教学是常见的情境教学方法之一,在欣赏教学中学到《清明上河图》,在教学中,老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个人,针对《清明上河图》的背景和人物特征进行探究,各个小组总结后在班级进行评比,在情境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同龄人间的沟通交流更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3.扩展学生的欣赏空间
如果想让学生彻底理解欣赏教学的内容,必须让学生将自身想象力和作品本身要表达的内容结合起来,根据作品的内涵,发挥自身想象力,体会作品带来的广阔的空间。在欣赏教学中学到《格尔尼卡》,很多学生看到该作品第一感觉就是作品过于凌乱,很恐怖,老师要让学生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展开联想,让学生由小见大,将自身的体验迁移到对作品的认识和理解上,引导学生从作品的相关背景去欣赏,了解毕加索的创作背景、人生经历、爱好等增加对作品的理解。
结束语
初中欣赏教学实践是当前美术教学的重点,为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需要老师以学生为主体,发挥自身引导作用,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为目的,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准备符合学生欣赏力的作品,控制内容的难度,突出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徐丽娜,张志宇.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2011,[J].100-102
关键词:美术课精彩激发兴趣
有人说初中美术科不统考,上起来应该是很轻松、很容易的一件事。他们认为上美术课是一种重复的机械运动:上课出示示范作品,学生照芦画瓢,教师就在教室里走一走,看一看,就没事可做了,也没话可说了。美术教师用不着思考教法,用不着担心教学质量。这些都是片面的说法。笔者认为上好初中美术课,让每一堂上得有精有彩才是我们的目标。那么,如何入手呢?
一、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要想上好美术课,必须激发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笔者通过让学生参观美展,赏析美术作品,讲美术家的故事,一起寻找生活中的美之所在等,来激发学生热爱美术,使学生愿意学、快乐地学。有了学习的动力,就有了创作的欲望,就有了成功的前提。
1.情境表演,提升兴趣。初中生好动,课堂上适当的动一动能让他们的注意力保持得更持久、稳定。比如在讲《我喜欢的卡通形象》时,我让学生表演他喜欢的一个卡通形象,并且可以辅助一些对此形象的简单描述,然后让其他同学猜是什么形象。因为学生都有表演的一个最突出的动作、一个最明显的表情,或是描述的一个最大的特征,所以不用老师讲大家就能很快地领悟到卡通的特点是什么。这样一来,学生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解决了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中分析卡通特征的这部分教学内容。
2.运用竞赛,激发兴趣。根据初中生好奇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这一特点。有意引进竞争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比如我在上《传统纹样》时,采用了分组竞赛的形式进行,四个组为四队,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由各队的其中一位同学到讲台上用连线的方式,找出每一幅传统纹样的含义,假如不会的话还可以请求他的“亲友团”来帮助,看哪一队连对最多。这样一来,大家情绪高昂,都想争第一,于是在激烈的竞争中,学生对中国传统纹样的兴趣越来越浓。通过竞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为接下来的传统纹样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美术欣赏课的教学
要提高美术课堂效率,不但需要做好精心的课前准备,而且准备之外还要选择行之有效的美术教学方法。
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在讲授的基础上,辅于一定的操作,经过读、记、看、想、动等多个环节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例如:美术欣赏课通常会以讲授为主,在初中教材中一年级的欣赏课就是以讲授为主并加以一定的操作的这类型课程。在传授美术知识的过程中利用图片、幻灯等直观教具,或介绍欣赏的各种图片及大师作品,让学生认识到这些艺术作品的价值。从国内到国外,从中国传统的绘画到国外西洋油画等各种画种都让学生了解。在传授的过程中,因势利导,穿插故事以及学生活动,使美术课堂变得轻松。
三、绘画技能课的教学
在传授学生绘画技能的时候,我往往会运用到直观演示教学法。通过直观的演示,可以让学生看得仔细,看得明白,看得透彻一点。在演示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看学习绘画的方法步骤。以中国画《山水》为例,虽然学生在学习绘画之前已经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如果让学生马上进行绘画,就会弄巧成拙,就有可能会使课堂变得一团糟而无法控制。假如运用直观演示法后,将会很好地控制课堂的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先向学生讲解山水画的各种技法,山水的形态、特征、色彩等,然后出示实物照片,接着进行演示,把用色用墨在宣纸上画山水的过程展示给学生看,在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细节?在一幅画中,秀丽的山水错落有致,疏密合理,一步步地演示绘画,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通过直观演示法,学生能够很快接受所传授的新知识,能够较为快速地掌握绘画技能技巧和方法,而且也掌握的比较牢固,不容易遗忘。
四、引导学生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
在教学过程之中,经常会运用到实践教学法。初中一、二年级中,许多的课程中就安排了纸的造型。对于纸的造型,它属于手工的一种,而手工又是一个独立的艺术形式。《贺卡》这一课,先简单介绍有关折纸的方法和要求,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塑造一个立体贺卡的形象,可以是生日的、新年的、圣诞节的等等。学生在初步实践中,运用掌握的折纸的方法,正确地表扬鼓励学生通过想象来创作,解除学生对想象的约束力,放开心中的顾虑大胆地进行创作,塑造出了许多形态各异,非常有趣的作品,这些作品无不闪烁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无以伦比的创造力。通过实践法,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还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协调起来。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于美术教学
美术教学中应重视现代多媒体的运用,因为多媒体具有全方位,立体的教学功能,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声、光、色、文字、动画、场景、编程及因特网等优势,调动起学生的声觉、视觉、触觉等各部器官,强化学生的认知过程和认知体验。为此要努力开展创设丰富多彩的、人机互动的、学生自主选择的、交互式的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六、倡导“自由”,体验成功
现代教学不单是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去获得这些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取了把“自由”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由自在的轻松环境中,学会学习,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和他人分享成功的快乐。
关键词:美术教学;中学;信息技术;整合
在美术教学变革和创新的今天,信息技术已充分融入到了美术教学体系之中。信息技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为广大教师开辟了一条崭新的教学之路,同样有助于让中学生更快捷、更有兴趣地学习和掌握美术教学知识。当然,信息技术的大力运用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美术创作灵感,丰富了美术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值得大力倡导和推广。
1.正确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美术教学的优势
在新课改背景下,中学美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通过美术教学,让学生们真正了解美术、感悟美术,提升学生的精神文化境界,以逐步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审美观,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在过往,美术教学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往往难以寻觅更多的素材,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美术教学,则能清晰、直观地展示各类教学素材,满足学生们对于美术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教师可为学生在课堂上设计形式各异的教学活动,以大家感兴趣的主题导入教学,充分考虑学生认知水平的显著差异,以案例的方式开展教学,又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信息技术是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和学习工具。
2.选好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之间的结合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信息技术需要与课堂教学更好地融合,才能发挥其辅助教学的强大功能。这就要求美术教师找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应用的结合点。一方面, 美术教师要多研习人教版初中美术教学大纲,理顺教材内容,在个人头脑中形成一个独立且完整的知识框架和教学体系,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累积专业知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再对信息技术展开逐一了解和系统掌握,以探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美术教学问题的最佳方案。另一方面,广大初中学生不能因为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上,就误认为美术教学要完全依赖于信息技术,而是要以教材内容为本,以最新教学大纲为学习的出发点,学会与教师默契配合,转变过度依赖信息技术完成学习任务的观念,而是将其作为辅助自身接触新知识的技术手段,使之高效地为美术教学服务。
例如,学习人教版《我们的画展》单元时,教师首先可带领学生走入大自然,通过实地参观和周密考察,引领学生搜集绘画素材。接着回到课堂,教师把学生们搜集到的素材用多媒体投影设备呈现出来,便于全体学生共同欣赏,为接下来的绘画实践热身。当然,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自己的画作,使大家欣赏后能深切地感到美术教师精湛的艺术功底和卓越的作画技巧,进而以师为榜样,激励自己学好美术。在欣赏的同时,教师可趁机向大家讲解绘画的概念、作用、技巧以及准备工具,使大家牢记绘画是美术中的一大门类。讲解完毕后,教师可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全体学生现场作画,并择优选取画作在多媒体平台上展示,听取大家的鉴赏意见,不断地加以改进。可见,选好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结合点,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显著提高教学进度,使大家更加直观、形象地接触到美术绘画知识,打破了以往机械式说教的沉闷局面,并让每位学生都有一个展示自己艺术特长的舞台,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课堂效果。
3.选取恰当的课件
PPT课件无疑是美术教师使用最普遍的一类课件,其优势在于可以把教学中的音频、图片或视频等素材一一囊括,也可增加文本类描述,进而形成一种直观、生动、形象的演示效果,并且可以与其它超文本链接结合在一块应用。PPT中有许多个性化的模板,适宜用于美术教学中。教师根据将要学习的新内容,制作样式繁多的幻灯片,并结合课堂需要酌情添加旁白或配乐,再利用自定义动画等功能,即可使PPT在播放时创设出一种愉悦、逼真的演示效果。
例如,在学习《设计吉祥物》时,仅凭教材上的图片素材,难以充分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借助信息技术,教师首先在课堂正式开始前给大家播放自己制作的《经典工艺作品》的PPT幻灯片,学生们通过欣赏,很容易被这些做工精细、设计美观的手工艺品所吸引,同时也沉醉于悦耳的配乐中。当大家的注意力被充分吸引后,教师可为学生简要介绍手工艺品的设计要领与制作方法,并将已选好的“中国结”和“财神・招哥宝妹”等图片课件向全体学生展示,同时还加入了动听的音乐伴奏。这些课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听觉、视觉等器官,使整个教室群情高涨。在成功活跃课堂氛围后,教师再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点评“中国结”等吉祥物的设计元素及内涵,并从这些吉祥物的设计思路中汲取思想灵感,萃取设计精华,尝试自己动手设计一件手工艺品。可见,教师科学选择与教学内容密切关联的PPT课件,无疑能起到补充教学资源的作用,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了大家的美术鉴赏能力,激发了大家的创作欲望,摆脱了以往理论说教的弊端,同时也为大家动手实践提供了参考素材。
4.利用信息技术着力培养学生的美学艺术素养
初中美术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使学生在教学中提升美学修养,培养当代公民所具备的基本人文素养,形成合乎时代主旋律的艺术观和价值观。事实上,美术是一门处处皆有的学科,学生们要善于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从周围各种事物、景物中发现所蕴含的美术原理,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体会美术之美,学会艺术鉴赏。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强大优势,给学生们呈现更多经典美术景观,使其在潜移默化中领略美术的真谛和美感。
例如,学习《环境艺术设计》时,教师可搜集经典的建筑设计纪录短片,利用多媒体视频加以呈现,并要求大家独立思考,对视频中所出现的景观风格及设计特征进行系统探讨。教师也可以图片的形式为大家呈现国内的著名建筑景观,以提高学生的美学鉴赏能力。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初中美术教学中,极大地弥补了传统依靠教材教学的缺陷。通过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等器官,使学生们对美术更加亲近,更能激起学习兴趣,大幅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为教学增加了正能量。
[参考文献]
[1]王巍. 中学美术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J]. 美术教育研究,2016,5(10):109.
[2]李超超,刘公. 中学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实践个案研究[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14(02):187-190.
[3]何恒新. 小议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应用整合[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4(22):106.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美术教学;策略研究;
一、引言
最近几年,国内在科学文化事业上取得较快的发展,出现复合型、技能型等职业人才培养方式。国内经济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正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要清楚的认识到和欧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异。创新不足,产品走模仿之路等,发达国家掌握并垄断很多先进的技术,之所以会出现在这样的情况,和缺乏职业技能人才以及从业人员素质不达标有很大的关系。
二、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待提升。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学习的学生大都认为美术课程并非主流,和专业课没有没较大的关系,只追求美术课程考试合格。把其它课程的作业放在美术课上写作,或者在美术课堂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甚至出现学生不上课的情况。很多在初中学习较差的学生都选择了中等职业教育,其自身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专业课程学习尚有困难,在他们心中不重要的美术课更难提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很少接触美术课,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后,如果不正视美术课程的学习,会对老师的美术教学产生严重的影响。除此之外,美术课程考试方法一般为作业或者实践作品,很多学生在网上下载资料甚至请基础较好的学生,只重视作业的上交,没有认识到自己完成美术作业的重要性,这对课程的实际意义造成一定的影响。[1]
第二,学生家长不重视中职学生美术教育。根据相关调查表明,在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学习的学生很多来自农村,家庭的经济收入完全依靠务农,父母受教育的程度相对偏低,他们眼中的美术就是画画,没有真正了解美术教育的内涵,对子女的美术教育也不重视。他们也认为学校中的美术课可有可无,不属于主要的课程,笔者曾经遇到过这样尴尬的场面:曾有学生的家长质问为什么要设置美术课,他们认为孩子在学校学好语文、数学、外语以及专业课就可以,家长把孩子送进中等职业学校的目的是让学生有一技之长,毕业后可以找一份工作,如果文化课学的好则继续升学,学生美术知识的学习则完全忽视。[2]
第三,学校对美术教学课程没有充足的安排。笔者调查了很多职业学校,有的学校至今还没有开设美术课程,有的职业学校也是近几年才开始以考查课的方式开设美术课程,但是美术课程学习的课时安排比较少。有的学校没有充分的认识到美术教学的重要性,设置的课程以学生专业学习为主,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人心的背景下,完全没有重视学生全方位的发展。不仅如此,有的学校虽然相继开设美术课,但是不仅课时少,聘请的教师的专业水平也参差不齐,学生很难得到全方位的指导,仅仅了解美术课程的表面知识,缺乏深入了解并学习的支持和动力。某些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仅仅关注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辅助课程很少开设。[3]
三、改进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教育的有效措施
第一,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教学本身而言,摆正师生之间的关系很重要。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仅仅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所以,在美术课堂上教师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和学生多多进行互动,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模式,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知识的局面,让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充满兴趣并主动的学习美术知识,活跃美术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兴趣,致力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学习精神,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二,构建合适的教学结构,全方位的培养学生。当教师给学生上第一节课时,主动地询问学生,他们想通过美术课学习哪些美术知识,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基础科学的安排教学进度和教学任务,然后认真的备课,不仅让学生学得自己想学的美术知识,教师自身也可以很好地完成教学计划和任务。和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相比,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以及美术教学的质量有效的提升,以便于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素质。致力于家长提升对美术课程的认识,让他们明白美术并不仅仅是画画,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还有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也会大幅度提升,学生这方面能力的提升会有效的促进其全方位的发展,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丰富美术教学内容。美术教育对中等职业教育很重要,因此必须致力于强化建设课程体系。在做好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积极的开展形式各异的课外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引领学生走进美术馆、艺术馆、博物馆等,在实践的基础上有效的融合教学形式,丰富中等职业教育的美术教学内涵,在学校内开展学术报告、座谈会等把美术课打造成为最具魅力的学科,力求突出实效。
四、结束语
在学生、家长、教师、学校、社会五方的共同努力下,狠抓中等职业教育的美术教学,有力的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奠定成功的基础。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这给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要以素质教育为引领,强化中等职业教育的美术教学,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沈名杰.美术教学中网络课件教学的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14(S5).
[2]王彪.论美术兴趣小组在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
关键词: 培养兴趣 自主学习 大胆实践 数学教学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我不断研究探讨课本内容,深感知识更新快,要想教好教材还得从头学起,打破旧框框,重新认识课本,探索新的教学思路。
一、兴趣――不可缺少的动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有了兴趣,学生课堂上能专心听讲、积极讨论、敢于质疑、勇于表现,课后他们潜心钻研、迎难而上。那么他们的兴趣从何而来呢?我在教学中研究并和同行们讨论,分析学生的心理,通过对学生学习心理分析,发现学生在学习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努力价值得到了肯定,从而喜欢参加数学活动。如何使学生的兴趣常存?
(一)利用“学生渴求未知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出示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并提出新质疑,自觉去解决去创新。
(二)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
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
(三)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
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使学生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可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四)利用数学中的历史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
学生一般喜欢听趣人趣事,例如讲勾股定理时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可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努力学习古代人的创新精神。
二、自主――创新精神的起点
创新是教育培养的一项重要能力,自主是创新能力的起点。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各种机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不要急于下结论,而应重在帮助弄清错误的原因,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错误。作为教师要从客观上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需要占用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尤其是刚开始尝试自主学习时更需要大量的时间去适应和探索。学习一节课的内容至少需要两节课的时间。这样的训练必然影响数学教学进度。教师要更新教育思想,从学生的长远考虑,为他们的未来着想。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学时间,让学生有完整的自学过程,在自学过程中丰富经验、积累方法、获得启发。教师要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创造条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
(三)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观察、质疑、分析、归纳等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自学效率。自主不是放纵,脱离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完全自主学习是无意义的。教师要把握好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自己主导作用的体现。
(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是初中生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孩子心灵中点燃的思维的火花。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程度呈递减趋势,而创造性人才的特点却是永驻的,他们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整个世界。每一个成才的人必须保持这颗好奇的童心,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
三、实践――素质升华的方法
实践活动和生活经验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学习的巩固和归宿。没有实践,学习只能是纸上谈兵。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一些能实践或者创造条件能实践的内容必须让学生自己去做、去体会,从而减轻学习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如:可以利用三角形全等解决许多实际问题,让学生动手测两湖或两岸之间的距离,测小山的实际宽度等。学生会非常兴奋,跃跃欲试,急切地想知道那两个地方离多远,并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中,从而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教学实践活动表明:学生对活动感兴趣,大胆实践,认识新知,获得许多教材中未提及的丰富的知识,从而建构起完整且科学的知识结构,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具有很高的价值。总之,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数学教学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想真正完成课标的要求,教师就必须付出百倍的努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