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画画的基础教学范文

画画的基础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画画的基础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画画的基础教学

第1篇:画画的基础教学范文

中国动画有过辉煌的历史和成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几部优秀动画片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影响了几代人。近几年,我国动画开始复苏,各地动画教育发展异常迅速,中国的动画教育正逐步形成自己的体系和特色。文章探讨中专动画基础理论教学的重要性。

一、当前动漫专业教学的一些问题

目前,各院校的动漫专业的命名五花八门,名目繁多,比如动漫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艺术、影视动画、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事实上,当今部分院校的动画专业,其实并非就是传统意义的动画专业,而只是涉及网络、影视广告、三维设计方面的数码设计专业或数码影视制作专业。

有很多院校是在原有的计算机专业、平面设计专业中点缀Flash、Photoshop、3Dmax等几门电脑课程,就称为“全新”的动画专业。有些院校声称培养动画片的创作人才,却把动画简单地理解为电脑软件的使用,混淆了电脑与动画的区别,一概称为动画专业。有的学校对动画本身理解比较模糊,教学体系存在混乱现象。一些院校动画专业的学生反映,在校期间学了素描、色彩、漫画、动画、三维软件、合成软件、网页设计、平面设计等等,看起来教学内容丰富,其实根本没有系统性。其中,忽略了动画基础理论的教学。个别学校是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匆匆上马,谈不上什么学科基础,误认为动漫课程要以电脑课程为主。殊不知,美国的《玩具总动员》《功夫熊猫》和我国的《大圣归来》等三维动画片,还有世界著名动画大师宫崎骏导演的《千与千寻》《天空之城》等二维动画片,其前期的原画、场景、分镜头构图等都是由原画师、场景师、动画师来完成的,他们的造型基础是非常扎实、深厚的。而中期动画、后期电脑制作部分的技术人员也必须具备很强的造型素养和美学素养,对动画的运动原理也必须了如指掌。

二、更新教育理念,重视动画基础理论教学

在电脑给动漫艺术带来便利和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同时,不能忽视动画基础理论教学的重要性。在动画教学中,应以动画基础理论教学为切入点,加强素描、绘画透视学基础、人体结构、动画运动原理、动画速写、动漫色彩构成的基础教学。动画基础理论涉及怎样加工制作,同时它也涵盖了很多自然科学和美术艺术类的知识,它还广泛吸收了一些力学、物理现象、艺术审美观、结构透视,以及素描、速写、色彩学、文学等相关学科方面的知识。比如,素描中的构图原理、结构比例、透视原理、明暗规律,以及质感和量感、色彩感与明度关系、立体感与空间感等是解决动画造型问题的基本要素;动漫色彩构成中的色相、明度、纯度、冷暖关系在处理动画画面色调,渲染动画故事情节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体结构教学中的人体骨骼、形体结构比例、人体动态是设计动画与游戏中人物角色的基础;动画运动原理中涉及的人物运动规律,如人物的转面、说话、眨眼、走路、跑步,自然现象中旗的飘动、火焰的燃烧、树叶的飘落,动物运动中的鸟飞、鱼的游动等,都是学好动画制作这门课程的前提条件。

动画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今后学习原画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画分镜头设计、动画构图,以及动画摄影、Flash动画、三维动画设计,打下扎实的造型基础和色彩基础。学生如果素描造型基础薄弱,在动画造型中会出现比例失调、透视不合理、造型不准问题;学生如果没有动画运动原理的基础知识,在设计动画中人物走路或跑步运动动作时,会出现人物头部运动轨迹平移、人物上下跳动现象,甚至出现两腿前后不分、脚踩到地平线下的现象。

系统而全面地进行动画基础理论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触类旁通地了解包罗万象的动画专业知识,使之有一个清晰的学习目标和思路,融会贯通各种知识。这样,在具体的动画学习和实践中,不会迷失方向,对自己也能有更好的定位,可以横向地补充自己知识面的不足。当然,动画学习过程也是比较艰难的,有些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很难深入下去或无法提高动画学习的能力,这正如拔苗助长,无济于事。因此,熟练掌握动画基础理论知识,并融会贯通,可以认清自己的差距,对提升动画整体水平是有很大裨益的。

职业学校更应着眼于企业的技术发展需求,打造过硬的师资力量,认真谦虚地向优秀企业的动画技术人员学习,把动画制作方面的知识灌输到动画基础理论教学中去,使学生在学校学习和实际操作中能学到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使得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需要。

第2篇:画画的基础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 绿色视角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174-02

将绿色化学教学理念融入到现代初中化学教学工作的实践中是现代素质教育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的要求,也是现代初中化学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绿色化学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学生宣传环保的理念,让学生认识到环保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环保。但是现代初中教师对于绿色化学教学工作的开展还缺乏足够的经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以绿色化学视角开展化学教学工作还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优化,找出当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办法解决好这些问题。

1.为什么要将绿色化学视角引入到现代初中化学教学工作

1.1绿色化学视角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人类和环境有着重要的联系。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发现,经济的发展不能够以过分的牺牲环境作为代价。只有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现代经济发展才能够实现可持续。这是绿色经济对我们的要求。而具体到个人身上,我们就可以发现绿色化学和人的身体的健康有着直接的关系。绿色化学其实就是要求我们尽可能的降低部分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性。以此来保护人的健康。因此,在生产和处理的过程中,我们都需要尽可能的降低部分化学物质的危害,这样才能够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

1.2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绿色化学视角

初中化学教学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正规的化学学习,而且因为化学现象比较奇特,因此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是比较大的。但是因为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没有正式的学习过化学,因此学生关于化学的了解是比较少的,这就给教师的教学留出了更多的可以发挥的空间和余地。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关于化学的理念,也就是要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化学。现代化学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绿色化学。绿色化学要求我们要和环境友好相处,因此,帮助学生形成绿色化学的视角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观念,同时更加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如何以绿色化学的视角开展课堂教学工作

2.1将绿色化学的视角融入到课程教学中

将绿色化学的视角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开展课程教学工作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绿色视角。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绿色思想和传统的化学教学的思想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形成更加科学的思想体系。举个例子来讲,教师可以利用化学实验,让学生参与化学实验,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体会到化学污染带来的危害,加深学生对绿色化学的认识与理解,使学生了解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使用滴管进行液体药品的取用时,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本中有关液体药品的滴管取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在学生了解了有关药品取用的注意事项后,教师应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药品会腐蚀橡胶胶帽?如果将没有用完的化学药品直接丢弃会有什么危害?应怎样正确处理没有用完的化学药品?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与行为,从而接受绿色化学理念。这样一来,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就会主动的用绿色化学的视角来看待和处理问题。

2.2运用多种多样的手段进行教学

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积极的利用现代化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可以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比如说,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沟通越来越方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不仅可以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还可以通过电话、微信、QQ等多重方式。因此,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可以积极的利用这些方式。举个例子来讲,节约纸张对保护环境也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习惯于布置纸质作业。而以绿色化学的视角来看,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将纸质作业变成电子的。教师可以利用微信群、QQ群等和学生以及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而后用网络文档的方式布置作业。这样不仅可以提升交流的效率,还能够起到监督学生的作用。

现代初中教学工作的开展应该积极的引入绿色化学视角,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视角。这是现代素质教育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的选择。虽然当前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有一些问题,但是相信通过合适的方式我们一定能够解决好这些问题。

第3篇:画画的基础教学范文

一、构建建体系、完善制度,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努力营造全员德育体系。动员全校建设积极参与德育工作,营造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氛围。首先动员全校行政干部积极参与到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中来,然后制定《徐东路学校教师德育规范》,鼓励并督促教师参与德育工作。

2.完善制度。首先着手修改《班级考核方案》,将考核时间向考核效果转变,鼓励班主任工作方法的创新。增加对班级日常效果的考核。制定《文明班级评比规定》,每月对班级一日常规进行评比,促进学校整体校风的好转。

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通过班主任例会、班主任论坛、参加校外培训、听报告等方式,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加强对班主任业务能力的提高,加强工作方法的交流。本学期尽量组织一次与兄弟学校的交流。通过主题班会比赛等形式加强德育竞赛,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实际工作能力。

4.努力提高班主任的幸福感。通过人文关怀、感情交流,构建班主任队伍的和谐氛围;通过制度倾斜,如评优评先、职称评定、搭建平台等方式,提高班主任的地位和发展空间。

二、加强学生的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1.以班级为阵地,以班主任为核心,情理并重,认真细致地搞好班级常规教育和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学生在校不得迟到、早退、不能无故旷课,在校期间必须穿校服、戴校牌,不得佩带手机,不得佩带戒指、耳环、项链等装饰品,不得染发、烫发、染指甲、留长指甲等,男生不得留长发,任何时候学生不准抽烟、喝酒,不能进行营业性网吧和电子游戏室。

2.系统而有针对性地设计班会主题,充分发挥班会课的教育作用,使班会课成为学生人格心理和首先情操教育的主阵地。

3.组织行政干部和年级组长加强常规检查,并做到及时反馈,客观评价,使学生常规管理工作稳健开展。

4.开展系列月主题活动,加强学生文明礼貌、感恩教育和责任感教育和爱好公物教育。

5.继续办好中学生业余团校,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做好入团积极分子的培训和发展工作。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营造育人环境

1.发出《告别不文明行为》倡议书,开展校园文明标语征集活动、寻找不文明行为投稿活动和告别不文明行为签字活动。

2.继续办好学部广播站,使之成为宣传学校的一个窗口和学生展示才华的一个平台,从而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提高学生文化素质。

3.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文娱活动,努力实现阳光一小时。

4.重视宣传工作,加强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利用校园网、学校宣传橱窗、学校广播站、班级黑板报、局教育网以及家长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学校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让学生热爱学校,让社会了解学校,形成人人关心徐东路学校的良好局面。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法制教育

1、完善心理咨询室的建设,以个别谈心和专题讲座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加强对后进学生和违纪学生的个别教育。

第4篇:画画的基础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优化

实验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实验是化学理论知识的具体体现,化学理论是实验现象的本质和支撑,二者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正确的指导学生开展课堂实验,优化实验教学,按照一定的方法来进行实验教学的整理,让学生形成系统的、条理化的化学知识。教师要从实验准备阶段、实验进行中、实验之后等三个阶段来全面的进行实验教学优化,提高教学质量。

1.实验前――合理设计实验

在实验之前,要做好实验准备工作,首先就是合理的设计实验,为了保障实验效果,对于实验步骤的合理设计是非常必要的,要充分的利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进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首先要遵从的就是实验过程中的每一步操作都是为了取得良好的实验现象,得到相应结论的验证。因为在一些实验中,实验现象并不是很明显,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步骤设计的不合理或者是出现操作上的错误,那么就很难观察到实验现象,这对于学生的实验学习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该合理设计实验,争取将实验现象明显化,有利于观察和总结,对于实验方案要加强和改善,才能够优化实验过程。另外就是在实验装置的选择方面,化学实验中涉及到的实验装置有很多种,在进行实验之前首先要选择正确的实验装置,用简单装置能够完成的尽量不要用复杂的装置,因为越是复杂的装置实验所需的时间越长,容易给实验增加难度,应该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来完成实验,来达到合理设计实验的目的,实验器材的正确选择能够使原本复杂的实验简单化,更加形象直观的展示实验现象。

比如,在“氧气的制取”实验中,可以用多种方法制取氧气,但是不同的实验材料要选择相对应的实验器材,如果选择过氧化经制取氧气,需要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来制取氧气,应该选择固液不加热型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如果选错实验器材会给实验带来很大的麻烦,并且得不到想要的效果。

2.实验中――优化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要选择比较适合学生的实验过程,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能够更加容易接受,对于固定的实验内容要懂得更新变化,以创新的角度来看待化学实验。在传统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拿来实验器材按部就班的进行实验操作,的到实验现象之后告诉学生实验原理等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的实验过程显得有些枯燥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采取更加灵活新颖的方式来进行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行积极的思考和分析,进而对化学实验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进行酚酞和碱性溶液反应实验现象研究中,教师可以创新实验过程,找来一个折好的白色纸花,实现洒上酚酞溶液,等待完全晾干之后,整理好备用,准备好碱性溶液,然后在课堂上给学生“变魔术”,拿出准备好的白色纸花,然后洒上一些“神奇”的溶液,接下来的时间静静的等待奇迹的发生,学生会惊奇的发现,原本白色的纸花变成了红花,这一实验现象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视觉震撼,感觉到这一实验是非常有趣的,不像传统实验那么死板,是以“魔术”的形式展现出来的,非常有趣新奇,能够极大的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接下来教师可以进行魔术大起底,学生也会全身心的投入,对于这样的化学实验更感兴趣。

3.实验后――进行实验总结

一些教师往往在实验成功完成之后就觉得完成了教学任务,已经发挥了实验应有的作用,但是这样的方法其实是不对的,不论实验成功或是失败都应该对实验进行总结,只有不断的总结经验,才能够从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能力,吸取失败教训,达到实验有效性的最大化。在进行化学实验之后,首先要从实验现象方面进行总结,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如果下次再做的话要注意哪些步骤,对于相应的实验,影响实验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是不是由于自身的疏忽导致的。另外对于实验的结果也要进行总结,当实验圆满成功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一下在实验的过程中哪些地方做的比较好,导致整个实验连贯并且效果良好的因素是什么,有什么值得在下次实验中再次借鉴的,要进行归纳总结。当实验失败的时候,就更不能逃避了,一定要认真的总结和分析实验失败的根本原因,导致失败的关键步骤是什么,并且带领学生认真回想实验的步骤,对实验的细微操作进行总结分析,有时候可能是因为一时的疏忽造成的。比如,在制取气体的实验中,如果是密度比空气大的就要采取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收集,如果是不易溶于水的可以采取排水法收集,如果收集的方法选择错误也会造成实验的实验。有反思总结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进行总结的过程也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总结优点,弥补不足。

总而言之,化学实验对于整个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开展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和分析,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优化实验也是非常必要的,能够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蒲永霞.浅谈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J].发展,2010年11期

第5篇:画画的基础教学范文

一、通过优化创新,让效果显而易见

化学实验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化学和进行知识探索的兴趣.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实验的效果是否明显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教学中有些实验不利于观察,严重影响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直观感受,需要进行优化创新,以突显实验的效果.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检验的探究实验里,我们在实验中需要做的就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盛有氧气的玻璃瓶子中,理想的实验现象就是木条顺利地再次燃烧,学生们从实验现象中认识到氧气的助燃性这一重要的化学性质.可是,在实验操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实验现象总是不理想,表现在实验中就是放入玻璃瓶子中的木条很难马上复燃,甚至是出现无法复燃的现象.为了给学生呈现更加明显的实验现象,曾经尝试过给瓶中加入双氧水,实验改进尝试中发现由于双氧水的浓度不易控制,双氧水往往由于浓度比较大,反应的速度太快,没有办法进行细致地观察,再加上瓶子中的水分太多,导致木条很难复燃.对于这样的现象,我的实验优化措施就是,:事先制作出合适浓度的双氧水,同时把实验中带火星的木条改为带火星的梧桐木或是卫生香、佛香之类的材料方便实验中复燃.通过这样的实验优化和创新,给学生呈现出来更加明显的实验效果,方便学生们进行细致地观察和研究.实验优化之后的教学实践中,实验的成功率大大地提高,效果明显.可见,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把一些不利于学生观察的实验或是实验效果并不理想的实验,进行优化、改进与创新,以突出实验的效果和实验的成功率.

二、通过改进实验,让实验安全环保

众所周知,化学实验的危险性是现实存在的,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的安全造成了威胁,不仅如此,在提倡环境保护的背景下,通过实验优化创新,降低实验的危险性和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保证学生实验的安全环保,就成为优化和创新实验的现实要求.我们在进行性质活泼氧气的实验探究教学的时候,我们对氧气的性质展开探究活动,通常的做法就是用硫在氧气中进行燃烧,让学生观察到剧烈的燃烧现象,从而感受到氧气的活泼性质.在实验的时候,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由于我们是把硫放在了燃烧匙中,然后探到氧气瓶中进行剧烈地燃烧,在燃烧过程中,燃烧匙损坏程度比较严重,一旦掉入到玻璃瓶子中,就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在实验中会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硫气体,无形中加重了实验室内的空气污染程度,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会造成损害.为了解决实验中的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我经过多次实验优化和创新,提出了这样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燃烧匙被烧坏造成的安全问题,我要求学生们在实验操作中向燃烧匙中加入细沙,使得硫和铜制的燃烧匙之间形成一层隔离层,这样可以减缓硫的燃烧对燃烧匙的损害,既提高了燃烧匙的使用寿命,又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为了减少实验中二氧化硫的产生,我要求学生们在实验中向瓶子的底部放入一些氢氧化钠液体,这样可以对二氧化硫起到一定的吸收作用,同时要求学生们只要是实验现象充分了,就要结束硫的燃烧,以节约实验药瓶和减少实验中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环境污染.可见,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为了保证学生的实验安全性和减少环境污染对学生身体造成的伤害,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实验优化和创新,把实验中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对环境的影响变得最小,除此之外,有些无法在课堂中实现的危险实验,我们可以结合视频等多媒体设备进行完善和补充,从而达成实验原先的预设效果.

三、通过实验创新,让实验高效节能

第6篇:画画的基础教学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 理论结合实际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5-175-02

《化工设备基础》课程是化工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工作需要的知识、能力与素养,比较符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化工设备基础知识,对压力容器、化工管路、塔设备、换热设备、反应器等典型化工设备有基本了解;同时还要了解和掌握常用机械机构的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初步掌握液塔设备、换热器以及反应搅拌釜的基本原理与应用等专业知识。随着当今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入,本课程由原来的72学时改为60学时,在学时减少、工程概念多、知识点零散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自身特点,我们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了教学改革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内容精简、由浅入深、突出重点

教材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教材所选取的内容直接决定授课的内容、重点。教材内容的选取也是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表现。为了突出教学的改革的深度,使教学内容能够完全是学生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我们在教材内容的选取上广泛的听取了专家及企业相关人员的意见,并根据我们多年经验的积累,对其进行了精简,适当的调整。

根据我院化工专业的课程改革的需要,从选取的内容上,我们做了重新的改革,以开始的化工设备常用材料到化工设备力学基础、压力容器、塔设备、换热器、搅拌反应釜、化工管路及设备故障诊断一共七个模块进行教学,为学生学习其它专业课和新的科学技术打好基础,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技术改造工作打好基础。

2 教学方法以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创新能力为中心

高职高专的教学的中心点是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并且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采用了研讨式、启发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来代替过去的死板的教学方法,学习中形成一种师生共同积极思考的课堂氛围。授课中遇到难点要发动学生开展讨论, 鼓励学生做横向思考, 使学生养成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在研讨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集思广益, 加以老师的正确指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加强,同时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由于《化工设备基础》课程中抽象知识点比较多,关于机械方面的学生接触的少,对于一些工程概念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我们采用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把在课堂上用语言表达难以理解的知识放在图片上、动画上,使教学生动形象,准确明了,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信息。通过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

对于我们非机械类的学生来说,视图和空间想象能力相对较差,对某些复杂设备的结构图看不懂或难以想象出来。为了解决这一情况,我们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在教学中采取一系列的方法:组织学生到本系的实训中心进行参观,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抽象思维的结合能力,把学生带到现场进行讲解,使教学内容实际化,让学生真正的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做到知识点当场理解消化。

3 教学手段——项目化教学

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基础特点,我们对教学手段进行改革。由原来的纯理论教学模式改为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主导的项目化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课程内容既要注重体现化工机械基础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应达到的知识层次,在讲解基础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的同时,适当地引伸一些实际工程分析实例。将基本原理和方法讲明讲透,并使基础理论要限定在工程力学和容器设计的主干上,同时注重每个模块的连接。我们把内容一共分为五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都设计了与典型工作任务结合的学习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完成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将任务、问题布置给学生,学生带着任务问题深入到课程中去,针对任务通过学习、实施、实践体验等环节,完成任务,通过任务的实现完成所必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加强实践教学

4.1 进一步加强课程设计指导,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程设计是教学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是一次对知识应用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其设计内容主要是进行化工工艺和化工设备机械设计,目的在于,一方面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达到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不断创新的能力。为了使学生对设计提前有所了解,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设计内容的要求,编制《化工设备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从而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及规范性。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结合《化工原理》的课程设计进行完成任务。比如,根据提供的工艺条件如何选择材料,进行相关的计算等,使学生对设计的全过程有所掌握,使课程设计更加接近实际,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工程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通过课程设计,学生能够根据相关手册、规范、标准、图册等设计资料进行规范化的设计,使课程设计更加实际化。

4.2 校外化工企业的定向实习

为了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由于我们学院的地理位置具有优越性,我们组织学生到校外的化工企业进行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工人的详细讲解生产流程以及设备的结构特点,使学生对各种化工设备的名称、结构、原理以及用途等形成最基础的了解,更有助于学生把课堂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习中所见所闻的实际充分的结合起来,能够把书本的知识得到实际应用,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更能让学生对本课程逐步增加学习的兴趣。同时,使学生接触企业,了解化工工厂,走近岗位,能够提前做好参加工作的准备。通过实习,掌握一些重要设备的常规操作要领,了解安全注意事项,提高工程思想,初步达到职业化的要求。

5 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核是我们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全面测试。我们对学生的考核主要通过三个方面进行:平时成绩、课程设计成绩和笔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30%,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课上参与情况以及针对教师布置的任务是否按要求完成以及完成的效果;课程设计成绩占30%,包括设计说明书的书写情况、设计内容完成情况以及最终设计数据的正确性;笔试成绩占40%,我们采用闭卷的方式进行考核,重点是对基础知识的测试,适当的增加一些理论推导,不仅可以强化了学生的基础知识,也适当的提高了命题的范围,更加扩充知识范围,能够使学生的笔试成绩充分的反应出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6 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

《化工设备基础》课程经过了课程建设与改革,课程建设组成员针对该课程及本院学生的特点,尝试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综合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积极探索符合该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经过实践表明,改革之后对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学生后期的毕业设计铺路,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陈连,王文元.化工设备机械基础教学改革的若干尝试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7,24(1):19-21.

第7篇:画画的基础教学范文

关键词 初中化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3-0126-02

1 引言

信息技术具有直观、生动、多元、快捷、交互等特点,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将化学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给学生带来丰富立体感知信息,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信息意识,并养成自觉应用信息媒体手段的习惯,为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建立认知基础[1]。创设信息教学情境、优化课堂引导方式,可以有效激活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尽快完成化学认知体系的构建。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有机融合,促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探究状态。

2 信息化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融入化学课堂,有利于化学教学。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电子课件,可以用多媒体手段有效激活学生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设计电子课件 电子课件是教师施教的重要辅助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全面覆盖,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备课、授课,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化学课程有自身特征,如化学实验、化学原理、化学公式等,具有抽象性,如果教师只靠挂图进行讲述,学生获得感知非常单薄。因此,应用信息技术之后,教师可以在备课中将化学教学过程立体化展示,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让备课更为灵动、更为方便。

导入课堂内容 借助信息技术开展课堂导入,可以给学生以多种感知刺激,能够将丰富的图片、动画、文字、音频、图标等信息以声光电形式传递到学生面前,在课堂导入时给学生带来全新感知。教师还可以利用远程教育技术,观看千里之外的名师上课,开展课堂导入。

如教学“空气”相关内容时,教师利用互联网,打开一个叫“空气能源网”的网站让学生浏览。教引导学生:

“空气已经成为一种商品,利用灌装形式为人们带来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空气。空气到底由什么成分组成?为什么会出现空气买卖呢?”学生展开热烈讨论,有的说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成分是比较固定的,其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虽然氮气、氧气占据了绝大多数比重,但其他只占0.03%的杂质却给空气带来严重污染。特别是大都市、工业区的空气,有毒成分居高不下,给人们生活带来严重困扰。还有学生认为空气污染已经给人们生活带来严重困扰,人们对蓝天、白云、清新的空气产生渴望之情,出现空气买卖也是必然结果。

教师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空气买卖相关信息为问题引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思维快速启动,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开展。

3 信息化引导,提升学生认知品质

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对学生展开思维启迪,能够将深刻、抽象、刻板的化学内涵,以直观、形象、生动的形式展开出来,给学生带来学习便利。

启动翻转课堂 化学学习内容具有深奥、抽象、无形的特点,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展开引导优化,可以给学生带来多重认知机会[2]。特别是翻转课堂以小视频形式引导学生展开学习认知,其操作灵便、知识点集中、直观感更强,为学生顺利接受相关认知创造最佳学习机会。

优化训练设计 在化学课堂训练设计时,教师有意识地介入信息技术,将化学训练进行多重技术处理,丰富训练形式,增加内容容量。初中学生思想活跃,探索欲望也较强烈,教师利用丰富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课堂训练,可以制造更多兴趣激发点,增强训练效果。

如“水的组成”训练设计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大海的图片,然后提问:大海一望无际,非常壮观,这海水是什么颜色呢?学生回答:蓝色。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呢?学生展开讨论。教师给出引导:水本来是无色的,但水分子具有散射能力,对不同光线有不同散射作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最后给出正确答案:水分子对不同波长的光线有散射作用,因为散射强弱不同(波长较短的蓝光、紫光穿透能力弱,遇到纯净海水时最易被散射和反射,而人们眼睛对紫光很不敏感,往往视而不见,却对蓝光比较敏感),再加上与光程的长短有一定关联,海水较浅的地方,散射作用不够明显,海水很深的地方,散射作用更强一些,所以水就呈现出浅蓝色。

教师利用多媒体设计课堂训练题目,学生对这样的内容具有较高敏感性,参与讨论训练的热情很高,训练效果显著。

4 信息化互动,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信息技术下的课堂交互活动已经成为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选择。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思考问题、布设训练题目、模拟实验,并在现场操作互动,不仅能够快速激活课堂学习气氛,调动学习思维,而且能够丰富学习内容,拓展学习范围。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新型教辅手段,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引入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给学生创设一个学习情境,激活学生主动学习和互动探究兴趣,促进学生认知体系的构建。电子白板集声光影于一身,展示效果显著,还可以实现灵活交互,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开展板书演示、绘制实验示意图等实践操作,丰富学生化学学习手段,给课堂教学带来更多选择。

远程化课堂促进教学互动 在信息化时代,远程教育无疑成为重要手段。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搜集相关课程信息,其中互联网无疑占据重要地位。学校大多实现网络覆盖,为课堂教学带来诸多便利。教师随时将画面切入其他学校教学课堂,可以给学生带来最为新鲜的感受,让他们充满好奇。

在教学“质量守恒定律”时,教师先让学生讨论:“化学反应时,若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发生变化,可能有几种情况呢?”学生很自然给出三种情况:反应物质量大于生成物、反应物质量等于生成物、反应物质量小于生成物。教师引导:“这三种情况哪一种是正确的呢?我们需要用实验来验证,咱们看看别人是如何来操作实验的。”教师随即打开多媒体链接到同学校其他班级化学课堂,因为是同步教学,学习内容完全一样。学生感觉很新鲜,观看非常认真。很多学生开始议论,对别人的课堂学习情况品头论足。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观看其他班级实验操作,你从中学习到哪些认知呢?”学生发言踊跃。

教师利用网络信息共享技术,进行同步教学观摩,给学生提供难得观察学习的机会,学生的兴趣大增,观察特别认知细致。虽然目前远程教育应用还没有全面普及,教育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还需要有一个过程,但远程教育的优势非常突出,应该成为未来课堂教学的重要选择[3]。

5 信息化实验,构建学生认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模拟实验,不仅给学生带来细致入微的实验展示,而且可以大大节省实验成本。

开展模拟实验 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由于实验操作需要有具体要求,这也给教师课堂实验带来一定制约。多媒体应用之后,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能够开展模拟实验。所谓模拟实验,是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化学实验制作成动画视频或互动视频,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操作模拟实验,给学生以直观感知。教师可以反复播放、操作模拟实验,让学生多次观看,促使学生在无实物情况下完成实验。当实物实验时,学生学习认知基础已经建立,对实验操作更是轻车熟路。

构建信息网络 初中化学教师利用网络技术建立交互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交流机会,可以有效拓宽化学学习范围。随着初中学生智能手机覆盖率的逐渐提升,为基于网络开展交流活动创造了条件,如微信、QQ等,都属于网络信息交互平台。教师只要合理运用这样的交互载体,就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网络交流活动的积极性。

如教学“元素”时,教师让学生课前搜集“元素”相关信息。在课堂展示时,很多学生对元素定义、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等内容能够在教材上查到,而对元素周期表的发现等内容,则需要通过信息搜集平台获取。有学生甚至列举俄罗斯研究人体冷冻技术的信息。教师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搜集学习素材,给课堂教学带来重要信息支持。学生在具体操作中,不仅获得更多信息,也给课堂教学带来重要信息共享,极大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

6 结语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实现信息整合,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有效性,完善了化学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丰富感知契机,充分体现化学信息融合优势[4]。信息技术具有灵动性、多元性、立w性,化学课程具有深刻性、抽象性、生活性,二者融合之后,自然形成优势互补,为化学课堂教学带来重要成长机遇。教师的巧妙设计,极大地提升了信息应用价值,为化学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助力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传宇.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信息,2010(19):699,757.

[2]梁静.试析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3):124-125.

[3]王生雷.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研究[J].吉林教育,2016(30):57.

第8篇:画画的基础教学范文

关键词:化学 实验教学 基础理论

新知识的传授,不仅仅间接地考验教师的教课基本功,还直接地考验教师的授课能力。基于这一点的考虑,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就迅速培养学生对学习化学的热爱,全靠教师对课程的安排和对教学的设计。初中化学不同于其他的科目,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动手去试着做一做书本中提到的实验,从而做到理论与实验的完美结合,这就要靠教师对学生做实验的安排情况了。

一、基础理论知识不能荒废,良好的知识基础是成功的标准

作为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是为了以后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因此学生要注重学习上的每一个细节,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一个小小的细节不注意到,它所造成的危害将是不可估计的。就拿化学来说,记错一个化学药品的配比浓度,或者是在实验中化学药品的添加量失衡所造成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轻者会造成实验的失败,重者会由于实验的失败产生爆炸或者是释放出有毒气体,危害人的身体健康。譬如说:洁厕灵和漂白粉的实验,这是一个典型的强酸制弱酸的弱酸,会产生氯气,而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要是错误的添加这两种实验药品的比例,就会产生许多危害人体身体健康的有毒气体,并且还会污染空气。因此,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保持严谨的学习作风,不仅仅对于个人学习而言是一种极好的事情,对其未来的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还要告诉学生不要放弃每一个不会的知识点,要做到看到了就掌握了的原则。在学习过程中,看到不会的知识点,不要急躁,要把这个知识点和以往学习中相关的知识点相联系,要做到所有学习的知识点在心中连成一个网,网上每一个线都要连续不断,任何一点的间断,都会成为学习中的盲点,造成学习的片面性和失衡性。

作为教师,要在课上考察学生对现阶段学习的基础理论是否扎实的记下,要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在班级内展开趣味性知识竞赛。例如:化学学习到一定阶段,教师就要在课上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竞答环节,通过教师在课上的提问和学生在下面的举手发言,达到师生之间的互动,这不仅仅丰富了课堂的教学气氛,还带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轻轻松松的欢笑中,使每一个重点知识都牢牢掌握在学生的心中。

二、多安排化学实验课程,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安排化学课程教学时,教师不能仅仅把课程安排集中在理论课,而要多安排实验课,做到每讲完一节课,其相对的实验课就会安排在后面,保证学生不会因为单纯的理论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课上的知识点联系起来,保证学习不会混淆,不会错乱。虽然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像化学这样有着一门高度动手实践需求的学科,保证两者之间的相互协调是极为重要的。

教师在安排实验课时,不能单单在台上进行演示,要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体会到实验的魅力,让每个学生都能自己动手进行实验,通过自己做出的实验结果,对照理论知识,达到情景与文字的相互协调,并且还可以在学生掌握应掌握知识的前提下,提高动手能力。不能只是空泛地死学习,要活学活用,把理论切实地应用到实验中来,才能够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但是如何做到保证实验教学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呢?这就要求作为教师的我们能够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特有的学习风格和其自身的学习兴趣,全面地从不同角度来使学生得以正确积极的发展,并且要保持对教学课程高度的了解,从根本上保障学生在有问题出现的时候,能够细心全面地给他进行讲解,还要对化学实验的每个细节都有着精细的了解,不能遗漏每一个细枝末节,在确保学生观看实验和操作实验的时候,不会出现丝毫意外,才能正确地保证实验教学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三、积极鼓励学生动手动脑,以鼓励式教学引导学生热爱学习

俗话说,自信是成功的前提。学生学习时,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教师的一声鼓励或者是一句加油的话语,这往往会成为学生再次勇攀高峰的动力。但是在课堂上,教师提问时,要是学生回答不出来,教师要采取训斥或者批评的话,效果就会相反,学生会在失落上更添伤心,火上浇油,从而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让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而要是教师在这时对学生加以关怀,效果就会逆转,学生不但没有失落,反而会激起学习热情。

对于初中化学而言,发展创新型课堂,高度重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学的关键点,也是正确引领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化学教师要把坚实学生的基础理论作为学习的基石,把实验教学作为学习的辅助,全方面保证学生的整体素质,以培养21世纪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向群,赵琦.略论探究式实验导学法的建构与实践[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8(9).

第9篇:画画的基础教学范文

一、强调学生绘画基础创作的主观性和主题性

“玩”并不是乱来,同样要让学生掌握有用的知识技能和增加审美修养。学生创作时,在自主的自由性上应该强调其主观的能动性,让他们在绘画中掌握了基本的基础原理和技巧后,完全可以去无拘束地发挥。但要引导学生将创作的热情围绕在一定的表达“主题性”上来。如:表现大自然“春、夏、秋、冬”四季的视觉印象和心理感受,提示学生其中有什么“色彩”,有什么“线条”,有什么“点”,有什么“面”等等。普通学生的基础弱点在于写实造型基本功,他们并不缺乏丰富多彩的审美想象力,因此,作为辅导教师,更应该重视从纯化的美术基础语言形式上,引导学生进行“抽象”化的艺术自由表现,去追求以表达审美心理和情绪感受的“意象”审美的主要境界。

二、校内外文化活动中的绘画开展形式

外延绘画艺术课堂性辅导,利用适当时间带领热心绘画艺术的兴趣小组学生前往公园、乡村等方便组织活动的户外场地开展写生创作实践活动。另外,还要积极同校内外文化艺术活动相结合。由此拓宽学生感受与实践美术知识的参与接触范围,激发学生更强的学习积极性,巩固知识,增长见识与修养,更好地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积累和提高。参与方式主要可分为:校内文化艺术活动,如:组织参与学校专题主办的“我的心情,校园现场绘画艺术比赛”等校园集体文化活动,组织学生观看学校师生美术展览等。校外文化艺术活动,如:组织学生观看美术馆艺术展览、听艺术讲座、观看美术文化有关的人文历史古迹等。

三、培养学生独立创作能力,注重求新求异

绘画是一种创作活动,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启发和鼓励学生创新意识。学生每天都在看周围世界,如果不加以指点,他可能并不注意物体的表象,如果我们教师适当加以引导,丰富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感性认识,这样对学生绘画的创造会有更大的帮助。学生的绘画造型具有游戏性、随意性、象征性和装饰性。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线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对物体进行创作,用不同的线排列组合,学会对物体进行装饰。例如:孩子从家里带来一只小蜗牛,引起极大的兴趣,我便与孩子一起观察蜗牛贝壳上的花纹,并启发学生用各种线装饰小蜗牛的背壳,学生因为对这活生生的动物有极大的兴趣,不仅创造了不同花纹的背壳,而且还添加了其他景色,丰富了画面。可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才能创造出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艺术作品。

四、创意无限,精彩无限

创意人人都有,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更是满脑子的创意,问题是如何表现出来,并且在指定的主题下实现与众不同的“创意”,还要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确非常困难。因此我在教学中结合绘画基础知识的学习,请学生就“灯泡”和“书籍”进行创意练习。并提供一些图片资料,解决学生对图形的把握较弱的问题。“灯泡练习”相对简单一些,只需在原有的造型上进行改变或添加,使之有趣或有意味就可以了;而“书籍”创意练习,现实引导学生解读“书籍”的形象,再讨论其含义和引申意义,书中的形象可以局部也可以整体,可以单一也可以众多,通过和其他形象的组合产生有主题的作品,并通过适当的背景提升作品的效果,学生在这样一步一步地引导下通过解读形象――创意草图――正稿――修改定稿――背景完善等环节,在最后的一幅作品中都能很好地通过“书”的形象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在讨论和展示的环节中,也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热情,学生们觉得绘画原来可以无拘无束的,像与不像并不是最重要的,创意原来可以带来创作的激情,绘画真的非常有趣。

五、把绘画与自然、生活联系在一起

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可以利用充当美术作品的原材料,例如利用废旧的饮料瓶可以制作小手工,利用废旧的书、报等制作服装,既美观又环保,就看你有没有细心去发现利用,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另外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不仅可以把自然界的花草带到课堂上,同时也可把同学们带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感受、体验,才有更深刻的体会,更深层地去鉴赏、理解作品,例如春季里我们可以带同学们走出课堂到郊区去感受春天的气息,教师同时现场讲解,既生动又有趣,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天然的教具,最鲜活的事例。

相关热门标签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