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多元化音乐教育范文

多元化音乐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多元化音乐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多元化音乐教育

第1篇:多元化音乐教育范文

关键词:音乐教育;多元化;落实;措施

作者简介:徐红博,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传统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只是进行“满堂灌”教学,并未对音乐知识、音乐能力、音乐内涵等进行全方位把握,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音乐教学质量,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多元化音乐教育从多方面对音乐教育进行分析,深入挖掘了多元教学途径,为新时期音乐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何开展多元化音乐教育,对其落实途径进行完善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基于DBME音乐教育的落实途径

DBME音乐教育是一种新型教育形式,主要从创作、历史、美学和评论四方面对音乐学习进行指导,实现音乐内容的完善。在上述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学生学习特征基础上形成相应的教学内容,从而全面改善学生学习质量,达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DBME音乐教育首先要构建针对性音乐教学环境,从音乐背景、音乐知识、音乐内容等方面出发形成相应的音乐教学环境,激发学生氛围。上述环境要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给予学生一定的启发,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创造能力,对学生音乐才能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其次,要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需求形成相应的知识层次,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全面了解音乐教育中的各项内容。要把握好音乐知识之间的关联,确保上述知识内容能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够形成完善的课堂结构,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音乐知识。最后,要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相应的教学问题,通过教学问题引发学生反思,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进步,从而达到教学效益的全面改善。

二、基于体验音乐教育的落实途径

体验式音乐教育是新时期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让学生“真实”地了解各项音乐内容,在浓郁的音乐氛围中感知音乐知识,提升自身音乐认识和音乐能力,对学生音乐长远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体验式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保证体验目标,要认清音乐教育中的体验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知识的滋养,更是为了丰富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感受,让学生了解音乐内涵,体验音乐真谛,从而与音乐形成“共鸣”。上述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把握好标题,让学生从标题出发感知音乐内容,了解全曲的含义,从而掌握歌曲的大意,对歌曲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对局部音调进行把握,窥一斑而知全豹,以局部感性材料为基础了解音乐的本质规律,让学生能够认识到音乐的特色、特征及内涵;再次,要设置体验式内容,让学生与音乐来一场“亲密的接触”。教师可以让学生聆听一场音乐会,鼓励学生进行音乐鉴赏,让学生在真实的音乐情境中感知音乐的本质,了解音乐的内涵;最后,要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欣赏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从感性感知转变为理性认识,将音乐知识与音乐能力结合在一起,实现音乐的实践。体验式教学中体验是一种手段,而更重要的是回归到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体验完成的最后阶段设置相应的音乐交流活动,让学生对音乐教学中的各项内容进行相互交流和探讨,对音乐的知识进行分析。分析完成后让学生自由发挥,结合音乐特征谱写乐曲,将上述对音乐的感悟融入到乐曲当中,达到音乐知识由体验到实践的转化,提升学生音乐知识运用能力,达到音乐教学的全面改善。

三、基于多媒体音乐教育的落实途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音乐教育已经出现了本质上的转变,开始将上述元素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达到了教学体系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多媒体运用的过程中,可以实现音乐内容与音乐知识的全面融合,对激发学生音乐学习主观能动性和改善学生音乐学习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双管齐下,实现了教育效益的最大化。多媒体音乐教育开展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多媒体教学内容进行筛选,结合学生需求设置相应的多媒体教学知识结构。上述内容要符合新时期音乐发展需求,要能够丰富、全面地展现课堂音乐教学知识及技巧,实现学生学习的全面辅助;其次,要对教学课件进行设计,在规范性、高效性、全面性原则基础上形成相应的内容体系,合理设置教学课件中的知识结构,将知识连接成网络体系;再次,要在教学过程中设置课堂交流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项教学知识,设置交流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对课堂教学知识进行思考,从而全面提升学生音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最后,要设置相应的互联网评价内容。传统音乐教育评价的过程中只是注重学生评价,基于多媒体的音乐教学开展过程中要把握好多媒体平台,在上述基础上设置祥双向评价体系,即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要对上述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全面构建,在上述基础上形成内容,让学生对媒体教学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确定教学中的不足并及时弥补,从而达到教学体系的全面完善,实现多媒体教学效益的优化。笔者在音乐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就经常使用多媒体音乐教育,在该过程中学生能够从立体化的教学情境中把握音乐知识,了解音乐内容,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效益大幅改善。基于多媒体的音乐教育已经成为新时期音乐教育的关键。

四、结语

新时期多元化音乐教育开展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各项教育元素,在上述基础上形成针对性教育体系,这样才能够实现教学的规范和完善,达到教学结构的全面改革。要对基于DBME音乐教育的落实途径、基于体验音乐教育的落实途径、基于多媒体音乐教育的落实途径进行深入研究,结合时代教育需求适当调整教育结构,构建与时展相协调的教育内容,这样才能够实现音乐教育的与时俱进,保证音乐教育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东静.论高校音乐教改中多元化音乐教育的推进[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6.

[2]崔飞.多元化背景下我国音乐教育观的三足鼎立格局[J].艺术百家,2008,01.

[3]王玲.我国音乐教育改革的瓶颈与突破口———再议高校音乐多元化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S1.

第2篇:多元化音乐教育范文

【关键词】中学 音乐教育 多元化

一、多元化音乐教育的背景

1.世界文化多元化是音乐教育多元化的前提。科技的发展已经让我们对世界的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球村便是对这种变化的形象称呼。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加深同样也促进了各国各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交流,多元化的音乐教学也应运而生。浩瀚的人类音乐文化将引导音乐教育也向多元化的发展。由此我们得出,世界多元化将会影响音乐教育也朝着多元化发展,也要求学生的音乐素质也应多元化。

2.实施多元化音乐教育是音乐新课标要求。新课程要求音乐教育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感受与鉴赏音乐,在表现和创造方面要有更大的提高,同时要将音乐相关的文化糅合到课堂中去。音乐教育的目标是以音乐价值的实现为依据。多元化的音乐教学将使音乐教育更加丰满,通过活泼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现,从而也能够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

3.多元化的音乐教学能够改变现有音乐教学的弊端。现在初中音乐课程,多以教会唱几首歌为目的。这种单一的教学目的无法让学生体会到音乐教育的乐趣,从而对音乐教育产生偏见。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多元化的音乐教育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对音乐的感受。而且初中阶段的学生有较高参加艺术实验的欲望,不能为了追求考试的高分而磨灭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多元化的音乐教学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艺术条件,他们将在多元化的音乐教学中,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的博大精深。

二、多元化的音乐课程

1.开设乐器课。乐器的演奏是音乐的主要组成部分,让学生掌握一些演奏乐器的基本的方法和技能,在能准确演奏相应曲目的前提下,正确地把握乐曲所表达的情感。乐器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尽量让每个学生学会一种乐器,比如竖笛、电子琴、手风琴等,这些在无形中都会增加学生的音乐素质。

2.定期举行班级演唱课程。演唱是中学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新课程标准中对唱歌的要求是学生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把歌曲唱出来。多声部和多声乐的表现力更强,在学生唱好简单歌曲的前提下,提高演唱的难度,让学生体会多声部和多声乐的表现力,增加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3.让音乐欣赏课更加多元化。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领域里的另一项重要内容之一,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学生来说,多元化的音乐能够丰富其感情、陶冶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从而形成自己独有的个性。在音乐欣赏课中,老师发挥的是主要作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来增强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引导学生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三、多元化的音乐教学方法

音乐教学方法也应该采用多元化且开放的形式,把学生作为教学方法的主体,可以把音乐教学方法从课内引申到课外,给学生布置任务,例如搜集一些课外的音乐资源,糅合到音乐教学方法中。

教学方法最能够体现多元化,现在流行的音乐教学方法有启发式、竞赛式、讨论式、比较式等多种形式。

四、多元化的音乐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多元化的音乐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评价要从多角度进行,体现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多元化的评价要求老师不要局限于学生的单方面素质,从多个方面肯定学生,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自信心以及创造能力等各方面都给予积极的评价。新课程对课程评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指出在体现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把评价的重点放在音乐课程的价值和基本目标上来。

教育应紧跟时代的变化,所以要寻找更好的课程体系来培养学生,对于音乐教育,时展要求音乐教育也要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提高对多元化音乐教育的重视,把音乐教育的作用真正地发挥出来。

五、多元化音乐教学的意义

中国倡导素质教育,希望把学生培养成为多方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文化的交流让学生接触更多的音乐,同时也就拓展了学生体验音乐的综合范围。多元化的音乐教学展示了音乐的博大精深,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提高修养。

第3篇:多元化音乐教育范文

从以上罗列可以看出,实施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地方和学校都是处在沿海和较大发展的城市和地区,而西部和相对偏远的城市和地区的高校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却显得滞后,甚至停滞不前。这是我们目前必须深思的一个问题。其次,在高校音乐教育中,渗透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文化在我国音乐历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尤其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学校的音乐文化教育,本地域的音乐文化就应该占学校教育的很大部分内容。因此,西南地区的高校音乐教育,就处在了一个机遇与挑战的处境中。由此,我们应该革新自身体系,努力尝试去改变原有难于适应社会发展的一些传统教育模式,努力转变教育观念,从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教学资源的整合等问题来进行。

1.转变原有音乐教育观念

多元音乐文化的教育理念与方式,体现的是一种包容的、开放性的观念,在类似情形的驱使下,人们对世界上不同音乐文化的关注与研究已经成为了人们音乐生活的一项内容和获取自身发展的意图,这种以开放性的姿态面对世界音乐文化,为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尤其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音乐文化教育,提供了珍贵的发展思路和理论依据。在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中国音乐教育中,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以其自身的文化结构、语言特点,构成了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我们因打破一切陈旧观念的束缚,在文化与音乐教育相关联的条件下,努力寻求该地区自身的潜质,来组建符合该地域的高校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学科体系和理论方法。同时,还可以通过本族语言或和汉语语言的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高校音乐文化教育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这也对是少数民族的学生对汉族音乐和文化的理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民族传统的文化渐渐的失去了她赖于生存的土壤,许多宝贵的音乐文化资源逐渐消失,此刻,高校的多元音乐文化教育思想为区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变迁提供了一种可行性。

2.教学资源以及师资力量与储备

在当前的教学队伍中,高校的音乐教师几乎都是音乐专业院校毕业出来的以西方音乐体系训练为主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以及对音乐的操作能力都已深深打上了西方音乐学体系的烙印,因此,他们缺少了必要的文化底蕴和民族视野。要培养和建构我国高校多元音乐文化教育模式和体系,就需要教师们有实地的研究学习经验,深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以及调整和更新思想观念,将其哲学思潮、文化背景联系在一起,争取做到用少数民族的语言和行为方式来对其音乐进行教学和研究。以上可看出,教师的培养和师资结构的建构对高校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领导者应该注重教师队伍在整个教学中的合理布局,紧密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有目的和有计划地提供教师去研究和学习所需专业的时间和机会,以此来适应新形势下的多元音乐教学新局面。再此,高校多元音乐文化教育不能脱离本身的生态环境。任何事物的发展若离开了自身的生态环境,它将会面临消失的危险,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也一样。高校音乐文化的多元教育模式和民族音乐文化的生存特点,决定了音乐教育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和校园,而应有目的、计划性的安排教师和学生走出校门,到广阔的民间去感受和学习体验各民族民间的音乐事项。同时,学校要不间断的聘请专家和学者以及民间艺人来校举行讲座或教学,同时,不断举办与本土音乐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采用民间实地课堂与学校学习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和经验时再进行理论化、系统化的学习。要让学生知道,音乐实践要比音乐理论更为重要。到民间学习和体验本土音乐文化,感受音乐创造的非程序化和非正统性,这种带有互动的交流、偶然中的必然的音乐创作行为,会使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充满激情,从而也使音乐回归到其本身。这种学习模式,使我们的学习过程成为一种不只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探索知识的过程。这就会使我们的教学中避免出现“唯一答案”和“最好、最佳答案”的模式。最后,高校多元音乐文化中德育的渗透。

第4篇:多元化音乐教育范文

校园文化创新精神音乐实践活动我国音乐课程改革正在深入推进,高中音乐课程的改革正在进行之中,音乐教师对音乐新课程展开了积极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时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随着高中音乐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音乐教师应该不断地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1.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和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作为物质和社会空间,与一定的学校特色相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特定的群体性文化。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可以说,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培育出什么样的学生;什么样的学生,就一定与其成长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来说,不仅非常重要,而且非常必要。

一个和谐的校园文化、科学的校园文化、健康的校园文化,不仅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良好精神面貌的反应,更是引导学生走正道、迈大步、向前冲的领路人。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濡化,正是文化具有濡化的作用,所以身在和谐、科学、健康校园文化中的学生,会深深地受到这种文化氛围的引导,其行为规范和品质德行等都将得到很好的练就。和谐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人际关系的舒缓,对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社会关系网络能力的培育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再仔细,也不可能渗透学生日常生活,特别是课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切面,这就需要有文化的引导,需要有文化的熏陶。而和谐校园文化就正好可以起填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不足的漏洞,正好可以起到一种软教育的功能,可以起到一种学生乐于接受也愿意接受的作用。

要加强社团文化建设。社团文化是一个学校活力的象征,也是学生成长的舞台。社团文化是一个学校活力的象征,也是学生成长的舞台。需要考虑如下几个问题:首先,是如何可能使社团文化尽可能地覆盖到每一个学生,不使一个学生掉队,要尽可能地使所有学生都参加进来。其次,是如何尽可能地使我们的社团文化活动更加贴近生活,更加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更加有利于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再次,是如何尽可能地使我们的社团文化活动与现代科技、文化和教育结合起来,如何尽可能地与社会发展的可能趋势结合起来。这些问题,或许是今后的社团文化活动可以借鉴和开发的地方。

2.“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研究性学习要求赋予素质教育崭新的、更深刻的涵义和更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里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这种学要特别强烈。”孩子总是对未知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对音乐同样如此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环境中,心智得以提高,技能得以发展,在愉悦的音乐学习天地中,体味音乐的快乐、成功与收获。“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既然网络与视听技术的发展,使音乐欣赏变得空前开放,学生针对所要研究的问题,在因特网上查找资料,下载、视听音乐作品;在局域网上共享资源,开辟论坛,唇枪舌战、刀光剑影;有甚者建立网站,直接再因特网上和外界合作交流。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把音乐欣赏与文学,史地、哲学、美学等学科相互渗透,将音乐欣赏与研究性学习、“网上冲浪”有机地巧妙结合,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世界带给教师。

3.最近,在报纸上看到一份有关部门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95%的学生喜欢唱歌跳舞,却不喜欢音乐课,这个数据是令人震惊的,这个现象是值得我们去反思。究其原因,还是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枯燥乏味,使音乐课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学生自然不会有兴趣。那么,摆在我们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音乐课堂实效性的重要前提。我们的学生,心理成熟,知识面广,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单纯的说教很难调动其积极性,激发兴趣,宜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总之,课堂是活的,学生是活的,我们的教学也应该是活的。彼得克莱恩说:“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活动能最大限度激发儿童的兴趣与动机,活动即实际参与体验。”所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通过亲身体验,去感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是提高音乐课堂实效的关键。

4.音乐实践活动的途径应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观念,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创造一个良好的活动氛围。

主要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沙龙”式的交流、观摩。

(2)利用多种媒体。

(3)艺术节展演活动,这种形式可以由班级举办,也可以由年级、校级甚至由跨校组织举办。

(4)多种形式的比赛。擂台赛是一种富有挑战性的竞赛活动,能引发竞争情绪,提高竞争意识。

(5)校内外基地活动。校内外文艺室、文化站等是学生课外活动的良好场所。

(6)根据学生兴趣、爱好、意志、性格的不同成立各种兴趣小组。

综上所述,音乐实践活动本着自愿、灵活、多样、实践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

重新审视音乐课程的价值。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认为:音乐教育能有效开发个体潜能,激发创造冲动,升华精神境界,提高生活质量;世界音乐的丰富多样性给国际理解、合作与和平带来机遇。注重多元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结合。目前各发达国家音乐教育大都放弃了对西方音乐的盲目推崇或对本民族音乐的固步自封,一致认为音乐教育必须融合多元文化与本土文化。不同音乐教学体系走向融合。重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强调通过亲身参与音乐活动来加强音乐体验,强调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来开发学生音乐潜能,强调教学必须以激发音乐兴趣与培养良好态度为基点并视之为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等。这些教学思想无疑将是今后音乐教学发展的基本方向。

参考文献:

[1]吴跃跃.新版音乐教学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邓如陵.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化发展的新理念及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

[3]陈欣.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继续教育学科课程和教学策略改革[J].继续教育.

[4]于凤云.国内外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进展与特点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

[5]走进新课程.

[6]中小学音乐教育.

[7]中国音乐教育.

[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第5篇:多元化音乐教育范文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文化传播交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在全世界进行拓展,与之相伴的是多元文化教育的兴起。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作为多元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引发了世界音乐教育理念和实践的巨大变革,有利于推动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创新。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影响因素,结合相关专家和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出推动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的基本实施对策。

关键词: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实施对策

20世纪初期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提出多元文化观点之后,西方人文教育界迅速掀起一股“多元文化”思潮。[1]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多元”思想逐步渗入文化、教育和音乐等诸多领域,并与不同领域的专业学科相互交融,形成了更为丰富深刻的内涵,其中“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就是多元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体现。音乐天生就与文学、艺术、哲学、宗教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具有显著的多元化特征,呈现出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音乐形式。通过音乐的交流、借鉴和融合,博采各民族优秀音乐文化成果之长,促进我国音乐文化的不断创新发展。因此,在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日趋深入的背景下,对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进行思考与研究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在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中,不同文化间无时无刻不进行着碰撞、交流、吸收与融合。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每一种文化又都保留着自身的魅力与特质,并以此彰显其存在价值。正是这种文化的异质性塑造出人类文化的多元性。随着各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全球化交流的日益增多,多元文化研究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成为热点,多元文化教育也日益普及。[2]时至今日,虽然多元文化教育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定义,我们仍可以通过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梳理,来理解这一教育名词的内涵。多元文化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教育理念上的特殊取向,主张在教育过程中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坚持文化一律平等,相互借鉴,,赋予每一位受教育者公平均等的教育机会,促进民族间的互相尊重与文化的共同发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倡导音乐教育的多样化与丰富性,力求通过实现每一个人的音乐受教育权,达到基于音乐文化异质化背景下的多元共荣。就教育内容而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范畴不仅包括现代音乐,还包括古典音乐,不仅包括本民族音乐,还包括其他民族的音乐,是一种全面的、兼容并蓄的音乐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帮助学生拓宽审美视角,实现多重音乐感的构建,使他们能够以更宽广的思维应对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二)我国推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发展中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差异十分明显。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要实现全民族素质与创造力地提升,就必须采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来推进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具体而言,推进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推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时代潮流的必然要求。随着人类社会逐步进入信息化时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文化多元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共识。在这一背景下,大力推进多元文化教育模式的发展势在必行。与此同时,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逐渐成为音乐教育理念的主流。通过多元文化音乐的学习教育,培养学生以全球化的视野看待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相互学习借鉴,促进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其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和谐社会与文明强国建设。[3]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也是影响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在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音乐教育作为文化教育的一种形式,有利于提升国民综合素质和文化软实力。近年来,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在教学理念和内容上均有所突破,在音乐教育多元化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实施,有助于全面促进由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构成的社会和谐发展的进程,成为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最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有助于音乐教育改革和创新。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西方音乐教育模式占据着我国音乐教育的统治地位。推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能够进一步对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发掘和利用,进而突破西方音乐一元论的格局,改变“一家独大”的现状,丰富我国音乐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二、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教育思想因素

我国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对其思想认识方面还远未成熟,主要表现为音乐教育领域存在两个极端倾向。一是一味推崇外来文化,鼓吹全盘西化的“民族虚无主义”;二是一味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拒绝外来文化的“封闭主义”。当前,我国音乐教育界已经认识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并对世界音乐、中国传统音乐以及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研究,逐步探索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科学模式。实际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践仍然处于附属地位,被有意无意地“边缘化”了。例如,高校音乐课程设置中,以基本乐理、和声、配器等教学内容为代表的西方音乐课程占绝对优势,而开设的关于世界音乐和民族音乐方面的课程却很少;再比如,一些教育界人士坚持本民族文化绝对优势的思想,不承认其缺点和糟粕,反对文化交流,畏惧创新、固步自封。这两种思想倾向都是推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健康发展的障碍。

(二)课程教材因素

教材是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保障,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工具。由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相关教材与教学资源匮乏,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模式顺利推行的重要瓶颈。首先,受到西方音乐教育体系的长期影响,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教材的内容和结构研究不够,难以科学构建教材框架。其次,对其它民族音乐的相关研究比较匮乏,无法在短期内实现这些音乐内容在教材中的普及。最后,如何在教材中平衡各种音乐的内容结构比例,实现不同学段学生的广泛接纳,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实践。

(三)师资因素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是实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目标的关键。但是,我国大部分音乐教师成长和工作于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之下,对西方音乐有着先入为主的认识和接纳,而对世界音乐和我国民族音乐存在着思想认识上的偏颇和知识方面的匮乏。大多数教师较少接触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无法理解其内涵实质和重要作用,因而成为推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障碍。在音乐教育迅速转型的关键时期,广大音乐教师正面临着思想、知识、方法等方面的多重考验。

(四)政策保障因素

在我国,政策导向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推行和发展至关重要。我国教育部门也认识到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并在各级学校的音乐课程标准中体现出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但由于监督机制的缺乏,推行效果不尽人意。特别是受到我国教育体制和长期积存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音乐课已经沦为中小学教育中的边缘课程,一些地方甚至连正常的音乐课都保障不了,所以政府相关政策地制定和有效地监督执行也影响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推行发展。

三、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对策

(一)树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

文化是丰富的、多元的,各种文化之间没有优劣之分。从多元文化角度来理解音乐,一直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所秉承的基本观点,我们应以平等、尊重、理解的心态来接受多元文化教育理念。首先,积极营造浓厚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氛围。这不仅需要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作为支撑,同时还需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通力配合。相关的理论研究,可以通过共振的力量吸引更多的人们来关注和投身这一领域,推动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论体系的迅速构建。教育主管部门的配合主要是将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融入相关文件,促进其在音乐教育领域的推广。其次,培养音乐教师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意识。破除西方音乐中心论的教育观,用平等的眼光来审视、用尊重的态度去认识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音乐艺术,为学生树立和营造出豁达、包容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氛围。最后,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音乐认识论。运用多元化音乐教育理念加以引导,激发学生对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达到平等接受不同音乐文化的目的,使学生在真正认识世界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平衡的音乐价值观。

(二)构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体系

多元文化教育是音乐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当前我国音乐教育领域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要行之有效地推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需要推进音乐教育机构的变革,包括课程(多元文化,多学科的结合)教材(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研究),研究音乐的教学方法。[4]

1.建立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相适应的课程体制

作为教育教学思想呈现的重要载体,课程是实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关键。针对我国音乐教育的现状,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课程层面的实施重点在于通过课程融合,丰富教育内容,从而促进学生音乐文化整体素养和水平的提高。首先,在基础课程领域,主要是将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融入基础乐理和视唱练耳等基础性课程教学,同时课程之间相互补充协调,促进学生的乐感培养。其次,在音乐史论类课程中,进一步重视和贯彻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例如,可以在史论课、欣赏课中,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增添多元文化音乐内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和教育。

2.丰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资源

首先,做好教材的翻译和编写工作。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现状,编写切实可行的教材,使之与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科学发展相适应。其次,音像资料也是进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必不可少的教材。广大音乐教师可以积极使用未经改编的、具有显著民族特征的音像资料,引导学生融入不同的社会文化语境,强化对多元音乐文化的体会和感悟。最后,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拓学生的多元文化视野,促进学生的多元文化交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3.加强教学方法的适应性改革

正确的教学方法可以在实现教学目标上体现出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同样也不例外,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适应性改革。首先,在理论课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理论课教学方法,强调教学方式上的低起点、大容量和多元化,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创新和综合运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的参与性与创造性。其次,在实践课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多元音乐文化实践体验,以获得直观的音乐感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世界上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感性认识。[5]

(三)加强音乐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教材、教师是三位一体的,教学改革缺乏其中任何一环,都不可能取得进展,好的课程必须有好的教材,以及好的课程实施者——教师。[6]加强音乐教师队伍建设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必须提升高校师资力量,国家和高校要为教师创造必要的条件,使教师尽可能多地掌握世界音乐和民族音乐的教育教学能力。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聘请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音乐专家、学者,通过举办演出和开展讲座等形式,为学生创造与世界音乐交流对话的机会。其次,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的师资力量建设,国家可以采取必要的强制性政策措施,建立完整的再教育和考核激励机制,引导教师主动学习,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提升自身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能力。

(四)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府对教育的宏观调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推进和促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国家要在政策、人力、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首先,针对我国音乐教育,特别是基础音乐教育边缘化的现状,建议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借鉴国外经验,将其列为与语文、英语、数学等学科同样重要的核心课程,提高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7]其次,要加大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力度。尤其是针对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科研投入不足的现状,政府应积极承担起组织和规划的责任,建立起制度化和体系化的研究机制。最后,建议教育主管部门针对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现状和发展目标,积极制定适合各级各类学校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评价体系和评估标准,具体的监督管理模式可以借鉴“体育达标”和“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的做法,改变我国当前音乐教育重视不足的现状。

结语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突破了我国唯西方音乐教育模式为中心的狭隘思维,以更为开阔的视野,来理解和尊重多元音乐文化,为实现多民族文化的共融共生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也契合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面对我国音乐教育中的西方音乐教育中心论等多种主客观因素带来的挑战,不仅需要音乐教育界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最终构建出健全完善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体系。

作者:李丽娜 单位:宿州学院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桂珍.中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的时代策略[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194-197.

[2]田莉.国内外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1):95-96.

[3]谢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意义与作用[J].大众文艺,2011(17):259-260.

[4]管建华.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的音乐教育[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1(3):84-94,170.

[5]王卓.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J].艺海,2013(12):175-177.

第6篇:多元化音乐教育范文

关键词:音乐教育;多元文化教育;视野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101-02

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开展了多元化音乐教育,但并没有得到广泛推广与普及。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背景文化、理论知识以及一定的音乐技巧,不利于真正音乐人才的培养。因此,实施多元化音乐教育,不仅可以有效丰富高校学生音乐文化知识的学习,还可以提高学生音乐知识水平与音乐文化素养,促进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

一、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的音乐教育含义

我国是由汉族、土家族、维吾尔族、高山族、朝鲜族等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之间人们的文化背景有着明显的区别,也因为人们所接受的文化群体不同,对多元文化教育理解与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同样是多元文化教育,但在不同地域、不同的民族之间有着天壤之别。目前,我国多元文化教育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多元文化教育得到了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大力支持,其内涵也得到了不断的充实。

在我国,多元文化教育指的是在一体化教育的前提下,实行的相对的、非泛化的教育方式,是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建立起来的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多元文化教育不仅强调了国家的主导文化教育,也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与地方文化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将国家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与地方文化的统一、和谐发展,进而促进多种文化的公平、平等、合作与统一发展,这就是多元文化教育。

二、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的音乐教育目标

在我国,多元文化教育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但教育目标却大体相同。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促进教育体制的改革,实现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教育平等的目的;②有效减少对少数民族人民与文化的轻视;③培养学生对多文化的接受能力与适应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民族文化、扩大学生的理解范围;④给学生提供更多文化选择机会,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⑤多元文化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语言接受能力、思考能力、阅读能力等,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多元文化视野下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策略

(一)设立新型理念,推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发展。在信息化背景下,为新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的设立,营造了良好的技术与环境基础。与此同时,设立新型理念,可以有效推动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有利于国家音乐文化、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与地方音乐文化的融合,丰富了音乐文化教育的内涵;另一方面,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发展跨越了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发展,促进了音乐文化的全球化发展。由此可以看出,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要将国家音乐文化、民族音乐文化与地方音乐文化进行融合,进而推动高校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发展。

(二)重点突出民族特色,设置多元化音乐教育课程体系

不同民族之间的民族文化有着明显的区别,民族音乐文化也是如此。民族音乐受到民族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的影响。高校作为音乐文化教育传播的有效途径,为了能够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应重点突出民族特色,设置多元化音乐教育课程体系。然而,从目前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情况可以看出,欧洲音乐教育文化内容较多,而民族音乐教育文化内容较少,严重制构了我国多元化音乐教育文化的发展。可以说,高校实施多元化音乐教育,不仅要了解世界音乐教育文化,还要了解不同民族之间的音乐教育文化,不仅可以有效开拓学生音乐文化学习的视野,还可以增加学生对各民族文化的了解。因此,高校多元化音乐教育的设置,不能单设置某一民族或者某一地域的音乐教育文化,而是从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置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教育文化,进而有效提高学生民族音乐教育文化,提高音乐教育质量。除此之外,在高校音乐教育过程中,应积极进行教材与教育模式的改革,将音乐教育理论知识与音乐赏析相融合,不仅有效丰富了音乐教育文化的内涵与教育模式的多样化发展,还可以使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到音乐美感,进而促进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推动高校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发展。

(三)加强高校音乐师资队伍建设,注重音乐教育的本土化特点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音乐教育中并没有设立专门的多元化音乐教育课程体系,也没有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师资队伍,严重阻碍了高校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发展。因此,在高校实行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同时,应加强高校多元化音乐师资队伍的建设,为高校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有效保障。一方面,高校多元化音乐师资队伍的建设,有利于提高音乐教师的音乐素质与水平,进而提高学生音乐素质与水平;另一方面,高校多元化音乐师资队伍的建设,有利于高校多元化音乐教育活动的展开,有利于提高学生多元化音乐教育文化水平。

结语:高校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发展,应结合学校、学生以及地域的实际情况,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高校多元化音乐教育体系,有利于高校音乐教育体系面临新时期的挑战与冲击,促进国家音乐文化、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与地方音乐文化的相互融合。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音乐教育产业的发展涉及到各个领域,如民族、地域、性别等,因此,高校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应突出民族特色、本土文化特征,充分发挥出多元化音乐教育的优势,促进高校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管建华,李云飞,董清平.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的音乐教育研究述评[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1,13(11):111-112.

[2]张银晶,丁丽丽,郭笑尘.中韩小学多元文化教育比较分析及指导方案研究[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音乐教育科学版),2010,19(12):107-109.

[3]王勇华,李浩江,周树材.论多元文化语境中的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传承[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01):103-104.

第7篇:多元化音乐教育范文

[关键词]多元;音乐文化;教育;文化传承

多元文化进行融合的观点,在西方的“文化一源说”中有着较强的体现,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西方较为推崇多元文化的一元化发展。它认为现阶段的世界音乐文化虽然是多元的,但是始终会走向融合的,而且全世界的文化都应该从一个点扩散,而西方就是这个点。这种观点显然有一定的片面性,但是,不可否认,世界多元文化必然会朝向一元化发展。随着社会的变迁,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认为,西方的音乐文化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缺陷,不能够满足当前世界的发展需求。而将西方作为文化的发扬地显然是错误的,期望能够重新认识西方的文化。于是,西方国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西方文化仅仅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内容,其他国家的文化也有着许多良好的内容,盲目地对其进行反对抵制是不明智的,必须采取实时的文化认同观念,以促进世界文化一体化趋势的发展。音乐是人类文化中的一种十分常见的艺术载体,为了对其加以实时的继承和发扬,国家需要开展科学的音乐教育,将音乐文化依次地传承下去,进而为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发展形成良好的基础。

一、音乐文化与教育之间的联系

对于音乐文化的认识,人们一般总结为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从宏观的角度来看,音乐文化主要是指人类在经过相关的音乐活动之后,所获得地,能够为社会大众所共有的物质、精神层面的内容,它具有良好的传播性,能够以活动为载体,深层次地进入人们的内心。第二,以微观的角度分析,音乐文化主要是指人类的音乐活动意识和活动行为所产生的精神层面内容。音乐教育则是指以音乐文化为基础,所开展的以音乐为主体的教育活动,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相联系,能够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审美观念和音乐品味。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两者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音乐文化有赖于音乐教育来传承和发扬,音乐教育需要有切实的音乐文化为基础。虽然两者的联系十分密切,但是,并不能认为音乐教育等同于音乐文化的传播,音乐文化的传播并非只有音乐教育这一种形式,而音乐教育的功能又不止在于音乐文化的传承。如今,音乐教育开展的主导形式变成了学校教育,它能够以传统的教育设施和设备,对音乐的主体内容,进行文化的传播,并对受教育者产生深层次的影响。在众多的音乐文化传播中,音乐教育是最为切实,也是最为可靠地。在多元音乐文化的发展中,音乐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其中的很大原因在于音乐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能够较好地将音乐文化加以继承和推广,而且不容易在继承传播的过程中改变文化特性,使得其他音乐文化能够接触到最为本原的音乐内容,进而汲取其中的优秀内容,实现多元文化的融合。

二、多元音乐文化与文化传承之间的联系

在当前的世界,不同民族和地区之间,所拥有的民族文化特色是不同的,而且文化本身并不固定,它与人们几千年来的劳动生产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现阶段,世界上的音乐文化开始朝着统一的方向发展,不同的音乐文化之间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碰撞,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交流与融合。伴随着这样的变化,世界各个国家开始加大了对音乐教育这一文化传承载体的看重,要求新时期的音乐教育不能够仅仅停留在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上,也要对民族内的优秀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使受众具有较高的音乐文化意识。对于音乐文化而言,它区别于其他的文化,有着自身独特的美,而且产生于人们的娱乐活动,反映了一个时代人的内心娱乐走向和需求。世界上有多个国家和地区,所产生的音乐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由于音乐教育与它有着较强的联系,需要全方面地迎合多元音乐文化发展的具体需求,因此,新时代开展的音乐教育,也应当是不同的,能够在教育的过程中,较好地展示出本地域内的音乐文化特色。同时,在多元文化的融合趋势下,音乐教育有必要进行全面的创新和改革。音乐教育中文化传承功能的实现,虽然需要考虑到不同音乐文化发展的具体需求,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但是其教育的过程是一样的,都需要开展有教育意义的音乐活动,将音乐文化中的各种经验、乐器使用技能等传授给受众,进而使得受教育者较好地掌握这些音乐文化知识。音乐教育为音乐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实时的途径,它对受教育者传授的内容是较为概括的音乐文化内容,这些内容所包含的音乐知识相当广泛,能够在传承的过程中长期保留音乐文化的原始特征,将它的民族文化特色完美的展示出来。这也为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可行性,使得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内涵,能够发生最为本质的碰撞。

三、多元音乐文化传承需要注意的地方

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对于音乐文化的传承,需要注意到以下方面的内容:第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音乐教育是对传统优秀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而不是全部的音乐文化。在我国传统的音乐文化中,不免存在一些形式混乱、低俗乏味的音乐作品,在进行继承的时候,需要对这些作品及内容进行合理地区分,将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优秀内容合理地继承下来,从而使得音乐教育更为有效和科学。第二,挖掘保护传统音乐文化的各种形态。在传统的音乐文化中,有很多被人忽视的优秀音乐展示形式,在新时期的音乐继承中,教育者需要对其进行合理地挖掘,将它们重新引入音乐的世界里,赋予它们全新的生命和音乐内涵,进而使得音乐继承更为完整和合理。第三,要对传统音乐文化形成良好的主体意识。不同的音乐文化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所选择的乐器也是不同的,因而,在进行音乐教育的时候,需要考虑到音乐文化的这些不同之处,分清楚每一种音乐文化的主体,进而促使音乐文化继承的过程更加科学。

四、多元音乐文化传承的措施

中国的音乐文化,具有了相当长远的历史,但是在现代的音乐文化教育中,有很多的人过于倾向于对国外音乐文化的学习,而忽略了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导致越来越多的民族音乐文化形式遭到遗忘丢失,造成了现阶段音乐教育严重没落的状况。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国的教育领域需要对民族的音乐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承,开展积极切实的音乐教育。首先,音乐文化传承,需要着重强调民族优秀文化在校园音乐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不仅仅将各种音乐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还需要实时培育学生的音乐文化感知力,给予他们较多的音乐文化学习渠道。在现代化的中国音乐教育中,流行音乐和新时代音乐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而传统的民族音乐作品十分地少,音乐教材书上,更是严重地缺乏音乐文化的介绍,导致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盲目地进行作品的展示,并不清楚作品的文化内涵,缺乏了本质性的美感。为此,校园音乐教育的开展,虽然也需要实时地引入国外音乐与新时代音乐特色,但是首先,必须强调民族优秀音乐的主体性,将它的继承发扬作为音乐教育的第一目标。其次,音乐文化传承,需要着重发挥“传承”的功能,在传承优秀音乐文化的同时,进一步传承新时期的音乐文化,使受教育者得到更多的音乐感知,能够具有时代的音乐意识。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音乐教育者起着基础的引导作用,所传授的音乐文化主体,能够在学生的心中产生最为深刻的反响。因此,要想实现高层次的音乐文化传承,必然需要对音乐教育人员进行实时地培训,提高他们的音乐文化素养,进而督促他们以自身的音乐行为和意识感染到身边的每一个学生,将多元音乐文化思想和内涵有效地传播开来。再者,音乐文化传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以多种形式来开展,目前普遍采用的音乐形式包括音乐教育活动、艺术节、音乐晚会等,教育者应当加大对这部分内容的重视,对现有的音乐教育活动进行创新和完善,将更多的音乐文化内涵赋予到其中,从而促使更多的受教育者能够接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实质性地将多元音乐传承下去。最后,音乐教育中的文化传承,需要综合地开展,不能一味地继承音乐文化中的音乐知识,还要对它们的音乐主体和音乐内涵进行实质地研究,同时也要与音乐技能相结合。为了提高文化继承的高效性,音乐教育者可以带领受教育者多方面地接触音乐文化形式,如各种音乐艺术晚会、音乐教育活动、特色音乐形式展览等,在广泛接触音乐形式的基础上,提高受教育者对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促使他们能够产生一定的音乐文化感悟。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时代的发展当中,多元音乐文化的交流融合已然成为了世界音乐的主导潮流,为了较好地迎合这一潮流,将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实时地发扬出去,音乐教育领域需要正确认识文化继承的重要作用,并加以科学地发挥,使得我国的音乐文化特色更加鲜明,进而深层次地促进多元音乐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小书.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J].民族音乐,2009(1).

[2]管建华.21世纪初: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与音乐人类学在中国[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1).

[3]管建华.文化策略与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思考[J].中国音乐,2005(2).

[4]曹景谐.走向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2005(10).

第8篇:多元化音乐教育范文

关键词:普通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随着我国在全球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多元文化元素渗入人们的生活当中。在我国教育领域,多元文化教育已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其教育发展模式对当今高校音乐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课题与严峻的挑战。笔者作为一位多年在普通高校兼任音乐课程教学的一线教师,在教学中深深体会到:现今80、90后大学生的思想与未来人生的发展都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假想在大学课堂中如仍以以往传统单一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去诠释某门课程的话,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们求知的欲望,结果会造成课堂无生气、学生逃课旷课、上课打瞌睡、思想开小差等被动学习的状态,更别提教师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将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应立足于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改变教学者的自身意识,及时转变课程教学模式,在高校积极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笔者现就自身的教学和研究经验,总结以下几点粗浅的体会与同行共同交流。

一、培养对象及目标

早在1953年,国际音乐学会就召开了主题为“音乐在青年和成人教育中的作用”的会议,会议研究了与非专业化音乐教育相关的问题,并指出:非专业化音乐教育并非培养专业音乐家,而是培养听众的鉴赏能力、品味和作出批评性判断的能力[1]。负责音乐与大专院校教育的委员会还特别强调:要让每个人都能接受音乐教育,以避免由于缺乏起码的培训而造成成人中人才的浪费。

因此,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应面向全体在校大学生,让每一位大学生都有平等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利。通过此项独特教育手段的开展,能够拓展大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提高审美情趣,获得对音乐美的情感体验,从而陶冶情操、感化心灵、传承文化,进一步引导他们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有利于更好地适应人类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成为全面发展、高素质、创新型的“国际公民”。

二、坚持在本土音乐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随着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进展和深入,音乐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给音乐课堂带来了崭新的面貌。其中,“弘扬民族文化,理解多元文化”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新课程标准指出,世界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在强调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去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这种理念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无疑会对我国的音乐教学实践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深刻地认识到:要熟悉本地民间地方音乐,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使学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认同感,了解其音乐价值、文化内涵。

而今高校的音乐教育也应跟上我国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步伐,结合当今全球文化发展和国际音乐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新趋势作统盘考虑,把握和处理好音乐的民族性与多元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等关系,在坚持本土音乐教育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进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三、丰富多元化音乐教学资源,建构完善合理的音乐课程体制

以往传统的大学音乐课程体系已远远满足不了、跟不上时展的脚步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大学中的实施,无疑应调整和完善原有的音乐课程体系。建议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其一,编写、研发或购置有关多元化音乐的教科书,开设一些新的课程,如:《世界音乐》等。这类教材中囊括的内容,要走出我国以往音乐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以“欧洲音乐为中心”的框界,这无疑为大学生学习世界文化,了解全球音乐动态,更自如地面向世走向世界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其二,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融入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元素。如中国音乐史可加大对中国各少数名族音乐文化的介绍;外国音乐史中科有重点地挑选一些学生感兴趣且具有代表性的世界民族音乐文化,如:“非洲音乐”、“拉丁美洲音乐”、“亚洲音乐”等。三是,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手段进行多元化音乐教学,开发计算机音乐软件、添置正版音响音像资料等。如:中外音乐赏析课上,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直观的教学设备和手段进行教学,给学生们以视觉、听觉、感觉、心灵上全方位的震撼。四是,本土教材的内涵与外延高校都应有明确的界定,应多加关注和加强该方面的研究。有条件的高校还可组建系统的本土音乐图书、乐器图谱、音像等资源库。高校之间、高校与地区文化馆等相关部门要保持联系,本土资源才能得到较好的共享利用。

四、改革教学教法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来自不同专业、不同院系、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学中要将音乐、科学、文化相结合,注重学生知识知识整合能力创造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可通过各种方式(多媒体的运用、语言的引导暗示、模拟场景、实物的演示等)创设特定的音乐学习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自然地进入状态,引导学生在参与协作中激发创造性,积极地进行知识的建构和整合。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和重要的主体,是课程实施的基本先决条件。由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具有较强的学科综合性,因此,教师的素质就直接决定了多元文化教育推进的水准和推行实施的进程。那么,如何让现有的高校音乐教师及未来的高校音乐教师具备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教学的基本素养和教学能力,就成了多元文化音乐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点问题。经总结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其一,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可派送在职的任课教师外出到该领域研究较为突出的高校进行短期进修,如: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专业音乐学院已开设有世界民族音乐、亚洲音乐、非洲音乐、拉丁美洲音乐等于多元化音乐教育相关的课程,这给高校多元化音乐教师师资的培训提供了可能。其二,重视准教师的培养。综合性院校或师范大学的音乐学院系及音乐学院是培养未来音乐教师的摇篮,现在如能高瞻远瞩,重视对准教师――高校音乐教育本科生及研究生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方面的培养,将解决普通高校多元音乐教育师资缺乏的后顾之忧。其三,整合教师资源,调动一切现有力量,组织一支多元化的音乐教师师资队伍。多元化音乐教育具有较强的学科综合性,在高校实施此项教育,要充分发挥综合类大学专业学科较多的优势,科学有效地进行跨学科间的交叉整合,各个院系共同携手,根据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学科整合的要求,同时整合教师资源,调动现有的一切可调动的资源,组织一支多元化的音乐教师师资队伍。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当今世界音乐教育的前沿课题,也是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转变。以上是笔者对有关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一些个人见解,借此呼吁更多的音乐教育专家、高校教师和学者能够更多地对高校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予以更多的关注与思考,以推进高校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管建华.国际音乐教育协会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新疆

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第9篇:多元化音乐教育范文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同缺失原因有很多,有现实环境与社会思潮的影响,有不良传媒与网络传播的影响,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受传统教育模式弊端的束缚。就音乐教育而言,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从开始就是以西方为摹本确立的,当时在文化进化论的影响下盲目的认为西方音乐比中国音乐更先进,要使中国音乐摆脱落后的局面必须膜拜西方。这种一味效仿西方的观念严重影响了我国音乐教育体制、内容、评价标准的制定,并且左右了百年来我国高等音乐教育的发展,对几代人的音乐听觉审美造成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在高等大学的音乐素质教育课程中,西方音乐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较常见的有西方交响乐、歌剧、钢琴等作品的赏析课程,而传统音乐相关的戏曲、民族器乐、民歌等的课程却不多见。这样一种在高校教育中西方音乐占主流,传统音乐非主流;西方音乐是模板,传统音乐要参照的现象造成了大学生主体意识的盲从,久而久之形成了西方音乐“高大上”,中国传统音乐“低俗下”的认知。不仅如此,长久以来传统音乐教育所具有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传统音乐在作为单一的音乐形态存在的同时还包含着广阔的文化形态,仅仅从音响符号的层面不能体现出传统音乐的丰富文化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精神,在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中,在中国传统音乐审美中重视人声的传统正是符合这种人文精神的体现。最早见于东晋陶潜的《晋故征西达将军长使孟府君传》中记录了著名的美学命题“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反映出中国人视人声为最高旨趣的审美趋向,传统的演唱艺术中,都共同的保持着人声嗓音演唱的自然状态。这是传统文化以生命为本体,注重情感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写照。传统文化的自然观、哲学观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所以传统乐器的制作更注重天然材料的选择,西周依据乐器制作的材料将乐器分类为“八音”就是很好的佐证,“金、石、土、木、丝、竹、匏、革”中除“金”以外都是纯自然材料。传统音乐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其重要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功用,传统音乐对加强民族凝聚力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在高校的艺术课程中应加大传统音乐课程的比例,完善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内容,不仅在课堂上传授传统音乐文化的知识,更要把对传统音乐文化认同的理念灌输于教学理念之中。让大学生熟悉优秀传统音乐,理解音乐中的传统文化及传统审美,重新构建音乐文化的价值观,树立起对中国文化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二、通过传统音乐文化教育促进大学生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在当今的国际社会中,多元文化背景下,对世界各民族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和理解已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大学艺术教育也应该把这一宗旨贯穿在大学生音乐素质的教育中。引领学生了解世界不同民族多样性音乐风格,理解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挖掘其音乐巨大的艺术魅力,通过音乐以及艺术、舞蹈、戏剧、文学和社会研究的角度来对不同文化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先生曾说过“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的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中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能够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2]。以正确的文化视野对待传统文化,承认并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健全理解多元文化的能力,也是当代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我国传统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东方音乐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传统音乐中体现出的宇宙观、世界观、审美价值对东方音乐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可以很好的促进大学生理解东方音乐文化,理解世界民族音乐文化,了解人类音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以东亚为例,东亚音乐文化在音乐审美上最大的特点就是追求古朴典雅的横向旋律的音乐美。东亚各国普遍存在的音阶是五声音阶,一种无半音的五声音阶在我国、朝鲜、韩国、蒙古的民族音乐的应用中都非常普遍。在节奏方面非均分律动的自由节奏也是这一地区的共同的特点,我国戏曲中的散板及信天游、花儿等山歌的节奏中得到充分体现,在日本这种类型的节奏叫“八木节样式”,在蒙古称为“短调”。西亚、北非地区的音乐文化最引人注目的是作为世界音乐史的源流之一而存在,古代的许多乐器种类沿着文明的潮流东渐西流,传播到欧洲和中国,对我国传统音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国民族器乐中琉特体的弹拨乐器琵琶、齐特尔类的击弦乐器扬琴,还有胡琴类乐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源头。由此可见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音乐文化长期的相互交流中,以自身强大的文化魅力辐射影响着周边国家,也以自身兼蓄包容的文化力量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文化的继承者,也是优秀世界民族音乐文化的承载者。因此,通过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实现世界音乐资源的共享,提倡采用全球性的视野看待一切音乐事项,彻底打破以一两种音乐文化代替全世界的音乐文化或以某一种音乐的审美观为标准来评价其他音乐的片面价值观。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的全面发展,以开放的眼光面对多元文化并存的21世纪。

三、重视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