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信息技术行业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物流企业;信息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物流信息化的程度是作为衡量物流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中.先进的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物流业。这些国家建立起了基于Internet的物流信息平台,形成了标准化、模块化的成熟的物流软件。物流信息化己发展到借助于信息技术来整合物流信息,拟定物流方案且优化物流过程的阶段。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渗透,这些国家的物流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物流业实现了连续、快速且准确的运作,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增加了效益。
据中国仓储协会主持的第六次中国物流市场供需状况调查报告(2005)显示,我国物流企业物流信息化意识比起以前有所增强,主要表现为物流企业的网站已广泛应用,成为企业信息化的主要手段和企业形象的宣传工具。企业拥有信息系统的比例已经接近80%。说明物流企业近年来信息化管理发展很快。此外没有建设物流信息系统的大部分企业也都有开发、外包或购买物流信息系统的打算。在物流企业信息的功能模块中,业务管理模块及查询功能模块拥有比例最大,都在在90%以上,这也是物流管理系统的核心模块。但物流管理信息优化分析模块及市场分析模块占有比例不高,说明智能化的物流管理系统拥有比例还较低,尚不具备将海量信息整合并加以综合运用的能力。各系统之间往往也是相互孤立的.“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存在。
二、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物流标准化程度低
物流活动包括运输、仓储、包装、配送、流通加工等多个环节,涉及多种运输方式和若干行业,需要物流信息系统把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联结成一个整体,这就需要在编码、文件格式、数据接口、EDI、GPS等相关代码方面实现标准化,以消除不同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障碍。而我国由于缺乏信息的基础标准,不同信息系统的接口成为制约信息化发展的瓶颈,物流企业在处理订单时,有时数据交换要面向七八种不同的模式。
2.提供基础信息和公共服务的平台发展缓慢
目前,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服务在大型企业的应用比例不足三成,在大型物流企业的应用不到二成,在中小企业基本是空白。基础技术服务应用比例过少,整个行业的整合就无从谈起。
3.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系统
目前国内的研发能力无法和国际同行竞争,物流信息系统的标准较为混乱,不成体系,难以互联互通,难以实现信息共享。信息交换、确定交易、生产、仓储、运输、支付等六大核心环节是不可或缺的完整过程,但是,纵观当今中国相对成功的B2B(电子商务)网站也仅仅只是完成了信息和网上议价两个过程,而针对生产、仓储、运输、支付等相关物流范畴的网络信息建设,却突显滞后。网上物流、传统物流和网上交易三者之间的协调配合信息系统解决方案,是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
4.管理理念落后
从物流需求方来看,我国工商企业流程再造(BPR)、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等先进理念运用很少;从供给方来看,我国物流企业及时化(JIT)、全面质量管理(TQM)、项目管理(PM)、技术作业的成本分析这些先进的管理理念的应用也是相当薄弱的,这种情况,表面上是物流服务的需求方的要求不高造成的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低下,因而信息化水平不高,其实本质上由于物流行业整体素质不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情况造成的;其实物流服务的需求方的要求不是不高,而是在现阶段,即使需求方提出要求,缺乏有效管理技术和信息化的物流企业也难以提供高效、及时、可靠、全面的物流服务。
5.缺乏物流信息化人才
现代物流作业过程环节多而复杂,物流信息量大,物流生产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因而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目前,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缺乏既熟悉物流信息化运作规律,又懂得物流管理的专业人才。此外,人才流失过高,也是物流企业面临的管理难题,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很多物流企业的人员流动率大大高于10%。
三、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策略
1.由有关行业协会牵头,、制定物流行业标准
建立与物流业相关的国家标准,对已进入物流市场和即将进入物流市场的企业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是确保物流业稳步发展的需要。可以以物流作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设备,专用工具等各个分系统的技术标准:制定系统内各个分领域如包装、装卸、运输等方面的工作标准,以系统为出发点,研究各分系统与分领域中技术标准与工作标准的配合性,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研究物流系统与相关其他系统的配合性,进一步谋求物流大系统的标准统一。美国行业协会在物流标准的制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条形码、信息交换接口等方面建立了一套比较实用的标准,使物流企业与客户、分包方、供应商更便于沟通和服务,物流软件也融入了格式、流程等方面的行业标准,为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创造物流信息化良好的应用环境,提高物流信息化的应用水平,是推进我国物流信息化的关键所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可有效整合行业资源,实现行业资源交互和共享,发挥物流行业的整体优势。它的作用将体现在以下方面:保证货物运送的准时性;提高交货的可靠性;提高对用户需求的响应性;提高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工作的协同性;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它的功能主要包括综合信息服务、数据交换支持、物流业务交易支持、货物跟踪、行业应用服务托管等。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和交换,是当前物流信息化的核心与关键,也是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3.加强物流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物流企业的特点和信息化的必然趋势,要求制定一个合理的可扩展的物流信息系统体系结构,体系结构模型的制定一方面有利于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另一方面有利于物流配送算法的实现。以GIS、GPS、通信技术、WEB技术集成为代表的空间信息技术与现代物流管理技术的有效集成是现代物流管理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研究制定现代物流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具体标准、协议的基础,有利于标准制定的统一性、系统性,它将全面提高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加快物流产业的发展。
在进行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①重视人在整个信息系统中的作用和态度。目前,货主对物流的 “及时性”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随着作为客户的企业大力引人信息技术、建立信息系统,这要求物流业者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也要不断提高,与不断进步的客户同步成长。②第六次中国物流市场供需状况调查报告(2005)显示,我国物流企业对智能化物流信息系统需求不旺,而智能化信息系统开发费用昂贵,因此,可以考虑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或企业联盟等办法破解这一难题。
4.信息化与先进的管理理念相结合
工商企业信息化最重要的是将业务流程与信息系统进行紧密结合,从企业战略、管理机制、业务流程、绩效考核以及员工素质和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切实地转变和整合。而物流的信息化首先是一个流程再造的过程。工商企业、物流企业物流成本的大幅降低必然伴随着业务和管理流程的再造,不能局限在纯信息技术范围来研究。要解决整个系统优化、流程改造、经营管理理念等问题,信息化的实施才能顺利推进。
5.要产、学、研相结合,共同培养既懂物流管理,又懂物流信息化建设的综合型人才
人力资源是物流企业最宝贵的资源。高等院校要与物流企业相结合,培养跨物流管理与信息管理的专业人员。物流企业要根据需要,向高校提出 “订单培养“的教育需求,与高校共同培养既懂物流管理、又懂物流信息化建设的综合型人才,同时要开展内部培训,制定留才措施,使得人才获得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此外,还可以高薪引进从海外学有所成的物流信息方面人才。
作者单位: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外语与贸易分院
参考文献:
第八届中国信息主管年会如约而至,年度中国信息主管发展报告也如期完成。本次调查报告数据样本情况是,共有890人参与问卷调查,有效问卷698份,参与调查的信息主管覆盖政府、金融、制造等主流行业。
CIO现状与职业发展
调查报告显示,中国CIO与CEO的观点正在愈发趋向一致,均高度重视洞察力、人员技能与客户,并将风险管理作为其首要任务。CIO的职业目标与规划更加清晰,他们迫切希望从战略、产业、商业、管理、数据五个思维维度,全面提升自身综合业务素质和跨界整合能力。2015年,在对CIO职业能力提升方向上,30%的CIO关注企业整体业务把握能力,26%重视管理能力历练,19%的CIO希望改善自身组织协调和全局战略把控能力。同时,中国CIO对“真正的”领导力提出更高要求,不仅是对人员的管理,还是战略性的思维以及商业头脑。
另一方面,中国CIO注重支持和促进业务创新和企业管理转型,快速响应不断复杂的外部坏境, 并相信不断提高的IT灵活性是有助于企业在快速变化和纷繁复杂的世界里获得成功。并且,他们正愈发认识到自身在企业业务创新与变革中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寻求在业务中充分发挥IT价值的机会。相信随着中国 CIO 整体认知水平的快速提升,中国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将越来越高,而未来中国企业与社会也将加速进入更加智能化、信息化的时代。
当然,在我国具有完整意义的CIO还不多,调查表明CIO职业目前在中国尚未真正制度化。尽管国内企业对信息化的重视度已不断提升,但在国家和社会层面、企业管理体系中,均没有形成CIO制度的定义和统一认识,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健全的CIO机制,这样的现状不容回避,但CIO角色和职位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已经开始引起注意。应该说目前国内对于 CIO 职责的认识正逐渐明晰化,业界普遍认为CIO应该担负的主要责任包括:正确规划信息技术的发展战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所需信息,参与制定企业总体发展战略;有效地管理信息技术部门;推进公司的知识管理;维持信息系统正常运转;了解业务部门需求。
在这些责任的基础上,CIO们迫切希望享有企业的战略决策权和IT投资权, 遗憾的是现状不容乐观。在企业中CIO的职业升迁路径并非明朗:部分CIO跳槽;有的选择另一公司的IT管理岗位,但往往也是“加薪”不“涨权”;一些资历深厚的CIO则倾向独立创业……这样一个业务加IT的复合型人才确实对个人的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培养一支完全合格的CIO队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不断渗透融合的新时代,更需要借力“风口”开启新征程,实现新跨界。
新技术应用
2015年,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并且在行业内的应用日趋广泛。作为接受和使用新技术的前瞻性群体,CIO是信息化领域的引领者和操作者,也是新技术在应用层面的直接推动者。可以说, 能否充分发挥新技术的效应和价值,并有效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 关键在于CIO的洞察力和决策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寄希望于通过信息化建设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不过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市场环境变幻莫测,技术实现和应用效果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推动者,CIO需要实时洞察行业和技术动向,并及时了解用户需求,从而加快在新技术应用领域的发力布局。
如今,在CIO群体中有这样一句话流传甚广:CIO要多站在CEO的角度看问题, 并且要有一颗CEO的心。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一直以来CIO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直接推动者并不是企业信息化决策的直接参与者。这种角色上的不同,容易在执行层面出现问题。现在企业的转型升级、业务模式的创新,以及业务与 IT 的融合,都离不开IT系统的大力支持。
2015年,在与信息主管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大多数信息主管已经将信息技术部门定位为企业战略与业务发展的驱动力和推动者。他们通过在新技术应用领域中的践行和操作,使得企业在优化管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此外,企业在信息化领域的探索和尝试,也为企业多角度、全方位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这一切,无不归功于企业的信息化实践者CIO们。
作为企业IT建设的负责人,CIO需要从后台站到前台来,担起更多的任务。所以说,站在CEO的角度看问题,并且有一颗CEO的心对CIO来说至关重要。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内优秀的 CIO们开始主动创新,获取行业优势,进而引领新技术、新应用的采用。CIO为了更快、更好地应用新技术、新产品,也在尝试与厂商合作进行联合开发。
未来,CIO的角色将会越来越重要,属于CIO的舞台也将更加广阔。除技术能力培养之外,CIO也要增强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感知能力,也要增强自身综合素质,积极研究、了解企业发展战略、产业特点、管理变革和商业模式等各方面知识,培育自主思考能力,使IT部门从技术支撑角色变为核心变革部门,真正踏上改革新征程。
企业IT投入与IT管理
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改变了企业的组织架构和管理经营模式,是公认的企业发展的不二选择。IT已经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需品, 这也使企业成为IT 投资与应用的主体。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只有紧跟信息产业发展的步伐,才能够利用信息化形成最大的竞争力,从而面对日趋激烈的全球化商业竞争环境。 与此同时,IT管理也逐渐成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已经毋庸置疑。
回顾2015年信息技术的发展进程发现,相比2014年,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等 IT 热门词汇在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方面日渐成熟,其发展已从概念炒作阶段向实际应用阶段过渡。对于企业来说,“追着新技术跑”的日子已经过去,“到底 IT能给企业带来什么”成为了企业考虑的主要问题。
传统的信息主管在企业中主要负责技术支持、网络维护、应用系统开发等技术性工作,这样长期的“救火工作”已然使得大部分企业将 IT 部门作为支持部门。 随着企业信息化和移动互联网的盛行,企业对IT部门有着更高的期许。这就意味着信息主管必须增强IT管理意识,更多地从企业战略发展的角度考虑流程优化及提升运营等企业发展问题。
关键词:离岸外包;职住外移;工作外包;国际产业调整
美国高科技咨询机构——ForresterResearch的报告称:“美国服务经济领域在经过了3O多年的持续扩张后,离岸外包将成为美国从追求发展速度向追求效率转变的一种催化剂。”
2004年6月10日,联邦劳工部宣布,2004年第一季度,美国因业务外包而损失的就业机会比例为2.5%。约有2/3的职位流动源自制造业,在第一季度的失业者中,制造业工人占1/4。这是该部门首次对外包所导致的就业机会损失量做出评估。
外包近来在美国引起的争议还远不止这些,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美国政府、民众和媒体对外包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应呢?本文尝试从外包概念的兴起,其近年来在美国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来分析它对美国就业市场乃至整个经济的影响。
一、外包概念的兴起与离岸外包的发展
企业总是根据市场需求、竞争环境的变化来调整其组织的构造和边界。在上个世纪30年代,由福特汽车公司所倡导的“垂直一体化”战略所带来的所有权优势、规模效应、对供应链和市场的控制力,随着科技和通讯技术的发展、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和市场竞争的白热化而逐渐黯淡。由C.K.Prahalad和Gary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第一次提出的“外包”(Outsourcing)概念在过去的l5年间一跃成为最有代表性的企业经营趋势。
所谓“外包”,指的是在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专注于其核心业务,并借助企业外部的专业机构的资源完成企业内部非核心的、次要的或辅的功能或业务,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经营方式。其实质在于强调企业必须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有助于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业务上,而把那些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业务交给外部专业的服务供应商,获得成本和效率优势。
作为一种经营手段,外包的历史可追溯到200年前,但它在80年代开始才得以广泛应用,并从无价值增值的辅功能(如清洁、保安、餐饮供应),发展到关键的支持和增值性功能(如人力资源管理、审计IT技术、制造、营销、物流),甚至延伸至研究与开发等领域。
伴随着更经济的运输方式的出现,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和通讯技术的变革,企业信息传递的成本降低,效率和质量得以显着提高,外部交易成本的降低使得在此之上建立的企业组织形式可以更加灵活地在市场和企业自身,在网络和一体化组织之间进行选择,从而使跨国界的离岸外包成为可能。
二、美国外包业务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就规模而言,外包从一种企业控制成本的手段,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业务模式只不过经历了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邓百氏公司在(《1998年全球业务外包研究报告中称:相比1997年23%的升幅,l998年全球年营业额500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中,业务外包的支出上升了27%,1998年全球业务外包的总支出增加至2350亿美元。米切尔·F·卡伯特联合有限公司于2002年6月发表的《2002年全球外包市场》的调查报告中指出,2001年全球企业对14.8%的日常运营业务进行了外包;全球外包业务正在以每年l9.6%的速度增长,美国占到了全球外包市场的2/3,其特点和趋势表现为:
1.大公司首当其冲。中小企业紧随其后从主体而言,外包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取得竞争优势、配合全球化资源配置而采取的经营战略。外包市场的2/3由大公司消费构成,1996年,美国年销售额5000万美元以上的大公司中有25%选择了外包。2000年,年销售额l000~5000万美元的中小企业也很快加入到外包行列,选择外包的中小企业数量与1999年相比增长了约25%。外包不是企业能力弱的标志,相反,它为中小企业创造机遇,使其得以利用外包商在某一方面的专业化优势和规模效应,配合发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位于美国中西部的IT企业就早大公司一步,率先将部分业务外包至印度。
2.离岸外包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展从外包活动实施的地域而言,当今的信息技术环境最大限度地拓展了企业寻求最佳外部资源的可能性,外包突破国界、地域的限制从本土扩展到海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据美国葛特纳机构的估计,2004年,有超过80%的美国企业考虑离岸外包美国的IT工作,其中40%的美国企业将完成某些类型的外包,或者从非美国本土的服务供应商那里获得IT服务。
在制造业,离岸外包已经从单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手工制品、纺织品、轻工和化工产品),发展到技术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如汽车、飞机的重要零部件)。
离岸外包逐渐向价值链的上、下游拓展。为了节约研发成本,规避研发风险,处于价值链前端的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技术离岸外包逐渐兴起。据美国EIU(TheEconomicIntelligenceUnit)1993年对50多家世界级大企业的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企业承认,它们在90年代,接近或超过一半的技术竞争力来源于企业外部。外包的技术也从企业的非核心技术、容易购买的成熟技术、标准化技术转变为决定企业未来技术竞争优势的研发项目外包。另外,欧美很多企业将客户服务中心或售后服务的电话支持系统转移到了印度,又创造了售后服务外包的可能性,如AT&T就将电话交换中心搬到了印度。
三、离岸外包对美国就业市场的效应分析
在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爱德华·沃尔夫和另外两位经济学家合作的《减员在美国:现实、起源和后果》中归纳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就业市场:减员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新创造的职位数目长期而言远远高于失去的旧职位数目。据统计,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创造的职位达到2400万个,同期失去的旧职位只有800万个。外包所引发的美国就业机会流失,特别是近来由高技术和服务为主的外包所导致的情况与90年代相比存在显着的差异。
首先,虽然长期而言新创造的职位仍将远远超过失去的旧职位,然而短期来看,外包在过去几年新创造的职位并不比失去的旧职位多多少。按照美国经济研究机构的估算,2001年l1月,美国经济应开始由低谷回升,而到2003年底,就业机会却减少了大约70多万个,形成了与90年代高增长、高就业率相对应的“失业型复苏”。而且,由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失去岗位的员工为了适应新的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更为复杂,其间所经历的过渡期必然更为困难。
其次,外包为美国创造了新的工作机会。必须指出的是,即便是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员工也从外包中获得了利益。制造电器和电子产品的德国西门子公司在美国雇佣了6.5万名员工。仅在新泽西州,索尼公司就雇佣了2000人。全球主要图像公司之一、比利时的AgfaGevaert集团也在美国雇佣了5000人。西班牙TerraLycos公司也在美国雇佣了4l8人,这仅仅是一些例子。拥有微软、IBM等美国IT大厂会员的美国信息技术协会在最新的报告中指出,公司业务外包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因此能创造出更多的工作机会。报告说,去年美国净增加了9万份工作。报告预测,到2008年,公司通过业务外包将在美国创造出317000份新的工作机会。
第三,白领工作蓝领化,美国知识型服务岗位向具有智力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国家转移已成定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最近的调查表明,占全美白领工作l1%的大约140万个工作机会,面临“外包”的威胁。那些无需与客户进行面对面交流且与信息密切相关的工作首当其冲,像电脑编程、软件开发、医嘱转录、会计和税务、技术、建筑绘图、初级法律和投资研究、保险索赔处理等。同样的工作,一个中国工程师每月工资大约为500美,印度为700美元,美国则是4000美元。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劳动力素质的结合,使得美国外包至发展中国家的工作机会,从制造业向技术含量提高的软件设计和售后服务发展。虽然劳动力成本同美国达到同一水平的时间可能比预期的要短,但外包使美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国际人力资源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第四,外包带来的岗位流失,从本质上必须依靠自身优势,通过创新制造出新的就业机会来解决。ForresterResearch最近的报告预言,在外国设有分公司的美国高科技企业雇用的外国工作人员将从目前的40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330万人。而在未来的12年中,美国的高科技公司将把300多万个工作迁移到其他国家去,其中包括中国、印度和菲律宾。另一家咨询机构加特纳资讯科技服务公司的资料表明,300万个工作机会占全美工作机会的2%。分析人士指出,这些工作机会一旦被外包到国外,几乎再也不可能回到美国国内。多余劳动力转向相应的高增长行业的难度也增加了。因此,通过再培训等方式的继续教育,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同时,必须利用美国企业的优势制造新的就业机会。70年代制造业大举向国外转移引发的反对声浪,就是通过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带来的新的就业机会化解的。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补偿现在在高端制造业和软件开发业务上流失的工作机会。需要指出的是,据美国商务部门统计,目前美国信息技术人才短缺34.6万名,到2008年,缺口还会扩大到130万名。尽管美国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但每年毕业的有充分劳动技能的工人还是不足,应当引起美国教育系统的反思。
关键词:离岸外包;职住外移;工作外包;国际产业调整
美国高科技咨询机构——forresterresearch的报告称:“美国服务经济领域在经过了3o多年的持续扩张后,离岸外包将成为美国从追求发展速度向追求效率转变的一种催化剂。”
2004年6月10日,联邦劳工部宣布,2004年第一季度,美国因业务外包而损失的就业机会比例为2.5%。约有2/3的职位流动源自制造业,在第一季度的失业者中,制造业工人占1/4。这是该部门首次对外包所导致的就业机会损失量做出评估。
外包近来在美国引起的争议还远不止这些,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美国政府、民众和媒体对外包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应呢?本文尝试从外包概念的兴起,其近年来在美国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来分析它对美国就业市场乃至整个经济的影响。
一、外包概念的兴起与离岸外包的发展
企业总是根据市场需求、竞争环境的变化来调整其组织的构造和边界。在上个世纪30年代,由福特汽车公司所倡导的“垂直一体化”战略所带来的所有权优势、规模效应、对供应链和市场的控制力,随着科技和通讯技术的发展、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和市场竞争的白热化而逐渐黯淡。由c.k.prahalad和gary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第一次提出的“外包”(outsourcing)概念在过去的l5年间一跃成为最有代表性的企业经营趋势。
所谓“外包”,指的是在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专注于其核心业务,并借助企业外部的专业机构的资源完成企业内部非核心的、次要的或辅的功能或业务,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经营方式。其实质在于强调企业必须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有助于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业务上,而把那些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业务交给外部专业的服务供应商,获得成本和效率优势。
作为一种经营手段,外包的历史可追溯到200年前,但它在80年代开始才得以广泛应用,并从无价值增值的辅功能(如清洁、保安、餐饮供应),发展到关键的支持和增值性功能(如人力资源管理、审计it技术、制造、营销、物流),甚至延伸至研究与开发等领域。
伴随着更经济的运输方式的出现,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和通讯技术的变革,企业信息传递的成本降低,效率和质量得以显著提高,外部交易成本的降低使得在此之上建立的企业组织形式可以更加灵活地在市场和企业自身,在网络和一体化组织之间进行选择,从而使跨国界的离岸外包成为可能。
二、美国外包业务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就规模而言,外包从一种企业控制成本的手段,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业务模式只不过经历了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邓百氏公司在(《1998年全球业务外包研究报告中称:相比1997年23%的升幅,l998年全球年营业额500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中,业务外包的支出上升了27%,1998年全球业务外包的总支出增加至2350亿美元。米切尔·f·卡伯特联合有限公司于2002年6月发表的《2002年全球外包市场》的调查报告中指出,2001年全球企业对14.8%的日常运营业务进行了外包;全球外包业务正在以每年l9.6%的速度增长,美国占到了全球外包市场的2/3,其特点和趋势表现为:
1.大公司首当其冲。中小企业紧随其后从主体而言,外包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取得竞争优势、配合全球化资源配置而采取的经营战略。外包市场的2/3由大公司消费构成,1996年,美国年销售额5000万美元以上的大公司中有25%选择了外包。2000年,年销售额l000~5000万美元的中小企业也很快加入到外包行列,选择外包的中小企业数量与1999年相比增长了约25%。外包不是企业能力弱的标志,相反,它为中小企业创造机遇,使其得以利用外包商在某一方面的专业化优势和规模效应,配合发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位于美国中西部的it企业就早大公司一步,率先将部分业务外包至印度。
2.离岸外包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展从外包活动实施的地域而言,当今的信息技术环境最大限度地拓展了企业寻求最佳外部资源的可能性,外包突破国界、地域的限制从本土扩展到海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据美国葛特纳机构的估计,2004年,有超过80%的美国企业考虑离岸外包美国的it工作,其中40%的美国企业将完成某些类型的外包,或者从非美国
本土的服务供应商那里获得it服务。
在制造业,离岸外包已经从单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手工制品、纺织品、轻工和化工产品),发展到技术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如汽车、飞机的重要零部件)。
离岸外包逐渐向价值链的上、下游拓展。为了节约研发成本,规避研发风险,处于价值链前端的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技术离岸外包逐渐兴起。据美国eiu(theeconomicintelligenceunit)1993年对50多家世界级大企业的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企业承认,它们在90年代,接近或超过一半的技术竞争力来源于企业外部。外包的技术也从企业的非核心技术、容易购买的成熟技术、标准化技术转变为决定企业未来技术竞争优势的研发项目外包。另外,欧美很多企业将客户服务中心或售后服务的电话支持系统转移到了印度,又创造了售后服务外包的可能性,如at&t就将电话交换中心搬到了印度。
三、离岸外包对美国就业市场的效应分析
在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爱德华·沃尔夫和另外两位经济学家合作的《减员在美国:现实、起源和后果》中归纳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就业市场:减员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新创造的职位数目长期而言远远高于失去的旧职位数目。据统计,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创造的职位达到2400万个,同期失去的旧职位只有800万个。外包所引发的美国就业机会流失,特别是近来由高技术和服务为主的外包所导致的情况与90年代相比存在显著的差异。
首先,虽然长期而言新创造的职位仍将远远超过失去的旧职位,然而短期来看,外包在过去几年新创造的职位并不比失去的旧职位多多少。按照美国经济研究机构的估算,2001年l1月,美国经济应开始由低谷回升,而到2003年底,就业机会却减少了大约70多万个,形成了与90年代高增长、高就业率相对应的“失业型复苏”。而且,由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失去岗位的员工为了适应新的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更为复杂,其间所经历的过渡期必然更为困难。
其次,外包为美国创造了新的工作机会。必须指出的是,即便是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员工也从外包中获得了利益。制造电器和电子产品的德国西门子公司在美国雇佣了6.5万名员工。仅在新泽西州,索尼公司就雇佣了2000人。全球主要图像公司之一、比利时的agfagevaert集团也在美国雇佣了5000人。西班牙terralycos公司也在美国雇佣了4l8人,这仅仅是一些例子。拥有微软、ibm等美国it大厂会员的美国信息技术协会在最新的报告中指出,公司业务外包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因此能创造出更多的工作机会。报告说,去年美国净增加了9万份工作。报告预测,到2008年,公司通过业务外包将在美国创造出317000份新的工作机会。
第三,白领工作蓝领化,美国知识型服务岗位向具有智力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国家转移已成定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最近的调查表明,占全美白领工作l1%的大约140万个工作机会,面临“外包”的威胁。那些无需与客户进行面对面交流且与信息密切相关的工作首当其冲,像电脑编程、软件开发、医嘱转录、会计和税务、技术、建筑绘图、初级法律和投资研究、保险索赔处理等。同样的工作,一个中国工程师每月工资大约为500美,印度为700美元,美国则是4000美元。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劳动力素质的结合,使得美国外包至发展中国家的工作机会,从制造业向技术含量提高的软件设计和售后服务发展。虽然劳动力成本同美国达到同一水平的时间可能比预期的要短,但外包使美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国际人力资源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第四,外包带来的岗位流失,从本质上必须依靠自身优势,通过创新制造出新的就业机会来解决。forresterresearch最近的报告预言,在外国设有分公司的美国高科技企业雇用的外国工作人员将从目前的40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330万人。而在未来的12年中,美国的高科技公司将把300多万个工作迁移到其他国家去,其中包括中国、印度和菲律宾。另一家咨询机构加特纳资讯科技服务公司的资料表明,300万个工作机会占全美工作机会的2%。分析人士指出,这些工作机会一旦被外包到国外,几乎再也不可能回到美国国内。多余劳动力转向相应的高增长行业的难度也增加了。因此,通过再培训等方式的继续教育,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同时,必须利用美国企业的优势制造新的就业机会。70年代制造业大举向国外转移引发的反对声浪,就是通过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带来的新的就业机会化解的。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补偿现在在高端制造业和软件开发业务上流失的工作机会。需要指出的是,据美国商务部门统计,目前美国信息技术人才短缺34.6万名,到2008年,缺口还会扩大到130万名。尽管美国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但每年毕业的有充分劳动技能的工人还是不足,应当引起美国教育系统的反思。
学生自由组合,每组选择一项任务。小组协商选出小组长,每位组员分工明确。第二周:每个小组制订相应的计划,教师审查并给予指导。第三周至第五周:针对选择项目进行问卷调查的设计与操作。教师指导学生设计调查问卷。负责采访的学生在校园内选择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采访。学生根据问卷调查的原始材料进行总结、陈述,最后撰写调查报告。第六周至第十三周:结合授课内容,教师指导每个小组按照所选项目撰写商务计划书。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前期的准备工作。第十四周:项目检查评估。评估要求:(1)每个小组完成一项商务计划书的撰写;(2)结合课件演示商务计划书的内容;(3)每个学生针对所参与的项目进行自我书面总结。进行小组自评、相互评价、教师评价。评价标准包括小组分工的合理性、任务的清晰程度、团队的和谐度、材料收集的充分度、课件制作的效果、演示解说语言运用熟练程度等方面。第十五周:教师总结。首先,教师将针对整个学期的授课情况,设计完成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对项目设计的合理性、项目教学的准备情况、实施情况、有待改进的地方等方面。根据调查结果,教师针对整个项目的计划、实施和成果进行全面总结,撰写总结报告。指出优点,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项目教学法实施的效果及意义
在《工商导论》课程中,通过完成商务计划书的撰写这一项目,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商务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不仅可以初步了解和掌握调查报告和商务计划书的书写过程,而且可以通过小组活动锻炼学生的多项能力。1.提高了学生的搜集、整理及分析资料的能力。在商务计划书撰写之前,每个小组都应考察和总结企业所在行业的发展状况和国内、国际经济环境。2.提高了学生运用商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商务计划书的内容涉及到管理、市场营销、融资等方面的商务基础知识的运用。通过此项活动,每一个同学都能够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践中去。3.提高了学生表达能力、应变能力。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宣讲他们的虚拟企业的商务计划,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宣讲同学的商务讲演能力。在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中,锻炼了他们的临场应变能力,这些都是在今后求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4.提高了学生的商务写作能力。商务计划书的撰写使同学们了解到一些商务类文书的书写格式、书写规范,以及在书写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这为今后的商务文秘性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5.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80后、90后学生的特点是个性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但是普遍缺乏团队意识。因此,教师在安排此项活动时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最后也是以小组成员的整体表现来给出分数。每个小组任务的顺利完成都与成员之间的共同研讨、团结合作密不可分。6.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整个商务计划书的撰写过程中,同学们需要进行市场调研,这项活动使同学们初步了解企业所在行业的现状和发展情况,这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创业。另外,通过小组同学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相互探讨、切磋、学习,可以使同学们迸发新的灵感,这是创新的基础。
三、结语
调查对象涵盖卫生局、医院、大学、医疗IT解决方案供应商等业内人士,并最终形成了《卫生信息化人才培训教育需求调查报告》。这是医疗卫生行业内首个关于信息化人才的全方位的调查报告。
调查背景
1.卫生信息化人才短缺日益加剧。
当前,卫生信息化如火如荼。但是,与之相伴的另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就是“人才都到哪里去了?”因为无论是甲方、乙方还是资本方,都在感慨“人才难觅”。
卫生信息化呈现出从一线城市、中心城市向全国各级城市乃至乡镇普及的良好态势。但是,另一方面,也显现出不少地区信息化基础薄弱、尤其是卫生信息化人才匮乏的掣肘因素。信息化基础薄弱,并非是指信息基础设施的薄弱,而是卫生信息化观念、基本组织和方法的薄弱,归根结底是信息化人才基础的薄弱。
卫生行业信息化是迄今为止最复杂的社会信息化领域之一。一方面,卫生信息化所需的知识结构涉及临床、生物医药、公共卫生、卫生经济与医院管理、健康管理、信息技术、公共管理、社会学等广泛而非常专业的学科领域;另一方面,卫生信息化本身还伴随着艰巨而复杂的医改进程,各级卫生部门和卫生机构的业务和管理需求,势必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各种因素的叠加,使得卫生信息化人才严重短缺的局面,将在短期内难以缓解。
从营造健康的信息化生态环境看,卫生信息化人才涵盖作为甲方用户的各级卫生部门的行政主管、业务主管和信息主管、技术人员;也包括作为乙方的工程技术人员、实施服务人员,以及第三方的咨询、信息服务专家等。目前,无论是甲方、乙方还是第三方,卫生信息化人才队伍都极其短缺。
在卫生信息化面临巨大不确定性、许多问题的突破需要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势下,卫生信息化人才的不足问题仍将日益凸显。
2.卫生信息化人才是推进新医改方案的重要保障。
在新医改方案的“四梁八柱”中,信息、人才保障,均为新医改方案的战略性支柱。
新医改方案第十三条明确要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医药卫生科技创新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新医改方案第十四条则明确了卫生信息化的任务和目标:“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
尽管新医改方案并没有直接指出卫生信息化人才问题,但是,从新医改方案的思路和信息化的战略地位来看,培养卫生信息化人才,确实不容忽视、时不我待。培养一支强大的卫生信息化人才队伍,是实施新医改方案的重要保障。原因如下:
(1)卫生信息化是最复杂的行业信息化领域。
(2)医改进程本身是一个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意味着信息化需求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
(3)卫生信息标准和医疗卫生业务信息系统功能规范任务繁重,推广完善有待时日。
(4)电子病历、临床路径、居民健康档案、区域平台建设,卫生监督、医保结算、医药采购等医改各项任务,对于信息化人才的能力和教育培训提出了更高要求。
3.卫生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国内普遍不受重视。
长期以来,中国卫生信息化投入严重不足。相应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对于作为辅助、保障部门的信息部门建设、信息化人才、信息化组织领导能力的建设,普遍缺乏应有的重视和支持。卫生信息化人员普遍缺乏继续教育和交流机会、缺少科研课题经费支持;信息部门的价值,较难获得认同。
4.卫生信息化人才培训和学科体系建设,中国尚处于探索阶段。
目前,卫生信息化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应用型学科,国内缺少系统的学科建设。一些有医学背景的大学开始开设相关复合型专业,开展学位及非学位教育;如北京大学医学部、浙江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南通大学等。部分地区卫生主管部门开始重视学科建设和卫生信息化人才培养。
在美国,1986年,美国医学院协会(AAMC)提出:医学信息学应当成为医学课程中的有机部分。经过随后十几年的努力,在上世纪末,美国近20 多所一流的医学院校的信息研究中心相继成立医学信息系,或跨地域的医学信息研究和教学中心,并开始了正式的医学信息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教育。譬如: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信息学系、斯坦福大学的医学系、犹他州立医学院医学信息系、加利福尼亚大学信息和计算机科学系生物医学信息学系、伊利诺斯州大学应用健康科学学院、哈佛-麻省波士顿地区医学信息中心、华盛顿大学、Pittsburgh Pitt大学等。
调查数据
针对日益紧迫的人才问题,《计算机世界》报及《新卫生》专刊联合北京工业大学软件学院、中国医药信息学会(CMIA)电子病历专业委员会举办了首次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涵盖卫生局、医院、大学、医疗IT解决方案供应商等业内人士。被调查者主要来自东部卫生信息化相对领先的地区。调查过程前后历时近两个月。
1.被调查者的职务分布(图1)。
(1)参与调查的主体还是甲、乙方的信息技术人员和信息主管。
(2)行政主管、科研人员参与度低。
2.被调查者的专业教育背景(图2)。
(1)学科背景跨度较大,有计算机、临床、公共卫生、管理,还有生物医学工程等。
(2)计算机科学及信息管理占据绝对比重。
3.您的最高学历或最后学位。
(1)学士、大专占据主导(学士46%,大专30%),主要是信息主管、技术开发人员。
(2)硕士、博士占比较低(硕士15%,博士9%),主要是科研人员和部分信息主管。
4.您的职称评定状况已经达到?
(1)初级、中级职称拥有者占据主导(初级35%,中级37%),主要为部分信息主管、技术人员。
(2)高级、正高级职称拥有者分别占17%和9%,主要为院领导、信息主管、科研人员。
5.您对于本单位信息化工作或信息化市场的推进和开展状况的评价(图3)?
(1)甲方、乙方对信息化难易程度的选择没有明显区别。
(2)甲方选择呈现鲜明的地区分布:省会优于地级,东部优于西部。
(3)没有人选择“非常难”。
6.为了应对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工作的挑战,您期望在自己比较欠缺的领域获得相关专业的培训教育吗?
(1)高达87%的被调查者希望接受培训。
(2)选择“不是”的,主要是博士学历拥有者、在公司的实习生。
7.您希望所获得的培训有国家认可的学位吗?
(1)有超过58%的被调查者希望通过培训获得国家认可的学位。
(2)高学历拥有者、大型三甲医院信息主管,有培训需求但无学位需求。
8.您希望获得的是哪类教育(图4)?
(1)有学位需求者,希望获得学位教育及短期培训方式。
(2)无学位需求者,希望获得短期或长期培训班。
9.如果您希望接受专业培训,期待哪些专业培训内容(图5)?
(1)希望获得的培训内容跨度较大,充分体现了卫生信息化知识构成复杂,急需大批不同层次的人才。
(2)计算机学科背景的人才,渴望学习卫生行业信息化政策、标准、管理、医学信息学、生物信息学,累积比例高达77%。
(3)临床、生物医学背景的人才,希望学习医学信息技术及医用、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最新技术趋势。
10.您希望培训教育的方式?
(1)82.6%的被调查者希望采取在职教育方式(2〜3年)。
(2)少量技术人员希望脱产学习1〜2年。
11.如果是在职教育,您能够接受的培训方式(图6)?
(1)在职教育要充采取更灵活的培训方式。
(2)用业余(周末、假日)时间学习。
(3)地区性巡回培训更受信息主管青睐。
12.您期望的培训费用(图7)?
(1)绝大部分被调查者希望培训费用低于5000元。
(2)少数信息主管选择接受5000元〜10000元的费用。
13.省略,电话:010-68130909-1038,13601203147)
每周卫事
北京:
社保卡功能拓展 医保蓝本将“退休”
明年1月1日起,北京医保蓝本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明年社保卡二期工程将启动前期调研,社保卡将向养老、就业、社会救济和社区服务等领域拓展。
目前,北京1757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了医疗费用即时结算,参保人员门诊医疗报销周期由过去的几个月缩短为几十秒,门诊费用实现了“零垫付”,减轻个人垫付款负担20.5亿元。明年1月1日,社保卡应用范围将从门诊拓展至住院,住院即时结算实现由社保卡替代医保手册。届时,本市所有医保参保者都会拿到社保卡,所有医院将开放持卡就医,全市也就会真正实现持卡就医,医保蓝本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来源:《北京晚报》)
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明年启动
明年,我国将全面启动各省省内异地就医的即时结算工作,以逐步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报销医疗保险费用“跑腿”和“垫支”问题。在“全国医保即时结算和社保卡应用经验交流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说:“首先解决住院费用结算问题,有条件时再推广到门诊;首先解决参保人员到省会、大城市就医结算问题,有条件时再解决全省各地市之间互联互通问题;初期可以采取指定部分医疗机构的方式,条件具备再逐步放开。”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工作安排,今年底前,各省区内80%以上统筹地区要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内实现住院、大病和门诊费用的即时结算;明年全面启动各省省内异地就医的即时结算工作;“十二五”期间逐步解决跨省就医费用即时结算问题。(来源:新华网)
江西:
9月1日起医院上网采购药品
随着手机阅读的发展,我国手机付费不断创造历史新高,手机阅读用户量也随之明显增长。在手机阅读市场繁荣的背后,图书种类相对单一、雷同等问题日益凸显。
[关键词]手机阅读;现状;优势;存在的问题
一、手机阅读的现状
艾媒咨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手机阅读用户规模达到了2.91亿,手机阅读的市场规模达到了55.9亿元,手机阅读用户平均每年花费在手机阅读上的费用为23.31元。小说、新闻、论坛是国内手机阅读用户最爱看的内容,其中有47%的用户愿意付费阅读小说。
手机阅读最早体现在对传统纸媒的再利用上。中国期刊超过6000种,目前市场化程度高的刊物已基本实现了数字化。对于传统期刊的数字化,在内容上,手机阅读的服务商基本不做二次加工,主要是进行一些删减,把软文、广告类的东西删掉,把 “干货”留下。因此,这是一个筛选过程,而不是一个编辑过程。
近两年来,手机杂志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比如阅读人群对即时性的要求更高了,以前人们阅读杂志的周期可能是一个月或一周,而现在这个时间已经太长了。再比如,用户对个性化内容的需求更高了,在传统渠道卖得好的刊物不一定在手机上也卖得好,那些专门为手机用户定制的内容更受欢迎。
与此同时,关于“大学生微博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半数以上大学生注册了微博,其使用微博的主要原因是:关注新闻热点、参与话题讨论、了解名人动态、发表个人观点。同时,新兴的微信平台已拥有3亿用户。事实上,“微博控”加“微信控”的手机阅读,已成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娱乐内容成为手机阅读接触者的消费重点,这也与手机阅读群体以年轻人为主相关。
就手机阅读整体来看,仍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因此第三方支付公司也看好这一市场,为手机阅读用户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
二、手机阅读的优势
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可用来阅读的时间比较分散,利用手机阅读成为打发时间的最佳选择。
手机之所以能够成为阅读的新载体,是由其方便小巧、随身携带的优点决定的,我国的手机用户已经突破9亿户,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智能手机的高速发展,使人们手机阅读的内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本格式,有了更多的选择。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目前手机上网资费较以往有了大幅下调,以及可以随时随地下载想看的书籍,都标志着手机阅读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手机阅读最大的卖点是方便、全面、迅速和热点,可任意选择的海量图书、方便快速的阅读模式、结合时下热点的书籍推荐,不但让广大客户群享受到阅读带来的,同时也省去了寻求原著的烦恼。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获取便利”是我国民众选择数字阅读的首要原因,其选择比例超过六成。45.4%的人因为“方便随时随地阅读”而选择数字化阅读方式,26.9%的人选择数字阅读是因为“方便信息检索”。这两者均显示了“数字阅读的便捷性”。另外有31.1%的国民因为“信息量大”、26.0%的人因为“收费少甚至不付费”而选择数字阅读。
最重要的一点,电子书的阅读成本大大的低于实体书,同样的预算可以买更多的书,进行更大量的阅读。并且每本图书都有免费试读的章节,最新连载的小说每章低至6-8分钱即可轻松享有阅读快乐。
三、手机阅读面临的问题
手机阅读不仅面临着个性化、碎片化、社区化阅读的问题,同时还有盗版、付费、专业人才等一系列的挑战。除了出版社如何规范和加强对数字版权资源的占有、管理、运用和维护,如何向数字出版要效益,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版权等问题亟待解决之外,专业人才的积累也十分重要,尤其是版权交易和市场运作、精通信息技术的跨界人才。
任何经营最终的目的都是营利,然而国内手机阅读行业的盗版问题非常严重,如何搭建正版市场,通过提供便捷的付费渠道等方式,引导读者养成阅读正版的习惯是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而据今年4月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2年,电子书阅读率上升,但是付费意愿降低。在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国民中,有40.1%的人表示能够接受付费下载阅读,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其中,手机阅读群体中45.8%能够接受付费阅读,而有54.2%的人只看免费手机读物。新闻客户端付费遥遥无期,盈利模式模糊不清。手机报市场逐渐缩水,所占份额逐步下降。而且付费用户普遍为“三低用户”,即年龄低,学历低,收入低。
此外,在以年轻人为主体的手机阅读调查中,娱乐功能成为手机阅读最主要的诉求,而在一项对于手机小说种类的调查中,言情、武侠、青春、穿越题材占据了八成,用手机阅读经典作品的微乎其微。对于这种现象,专家们很担忧:数字化阅读方式使得泛读化、快餐化的浅阅读倾向呈现出“短、平、快”的阅读趋势,以丰富情趣、提高修养为目的的素质性阅读逐渐弱化,导致人们的阅读动机以休闲娱乐为主导,而文化传承、思想积淀呼唤的精读和深度阅读被大多数人摒弃。
综上所述,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阅读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优势互补,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虽然有很大一部分读者还不习惯付费电子阅读,但随着电子阅读需求的增加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引导和保护,付费电子阅读必将拥有广阔的市场。不过,在这个竞争愈演愈烈的市场,无法向用户提供高质量阅读内容的出版商和运营商必将遭到淘汰。
参考文献:
[1]《Pew Research Center报告》.
[2]《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互联网广告媒体;广告营销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5-1234-02
1 互联网技术及互联网广告媒体回顾
互联网技术[1]是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信息技术。它由三个部分组成:①传感技术(人的感觉器官延伸与拓展)。②通信技术(人的神经系统延伸与拓展并承担传递信息的功能)。③计算机技术(人的大脑功能延伸与拓展,承担对信息的处理功能)。
互联网的商业化运用[2],经历了Web1.0(提供海量信息和信息搜索)、Web2.0(开创社区网站、博客、电子商务等互动传播模式)和 Web3.0(移动互动模式)三个发展阶段。互联网广告媒体与传统媒体(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相比,具有时效性高、交互性强、不受时间地域限制、覆盖面宽广、信息量大而且便于更新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企业在实施现代营销媒体战略中,互联网广告媒体已占据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2 近期互联网广告市场现状
在刚过去的2012、2011年里,互联网广告市场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3]。2012年4月Google将其Doubleclick Ad Exchange(实时竞价的广告交易平台)在中国正式公开;2011年10月淘宝其TANX(Taobao Ad Network &eXchange);腾讯ADX、盛大等企业大力布局Ad Exchange产业链……。更多的网络广告交易平台已经逐步发展起来。
对于DSP(需求方平台)、Ad Exchange(广告交易平台)和SSP(供应方平台),它们通过准确定位、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来解决网络广告的系列问题;RTB(RealTime Bidding实时竞价)在更加开放透明的产业链下得以大力发展。媒体不再成为中心,取而代之的“人群识别和实时竞价”成为关键,互联网广告市场真正开始了面向用户的精准营销方式。
2012年,我国互联网媒体广告市场规模已突破750亿元[4]。其中,百度及淘宝广告营收遥遥领先。谷歌中国、腾讯、搜狐、新浪、优酷土豆、搜房等企业,处于第二集团。2011年我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就已跨过了500亿量级,超过报纸广告规模。据权威咨询机构预测:2013年我国网络广告市场将达到千亿,规模将进一步接近电视广告。这将促使互联网广告的营销价值大幅的提升。
3 互联网广告媒体的发展趋势
纵观各大研究机构的调查报告[3-5] ,笔者认为互联网广告媒体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几大趋势。
3.1 移动互联网造就新的广告传播方式
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携带方便,人们可以在任何完整或零碎的时间里使用它。然而移动互联网并非就是用手机上网,它的本质是互联网以自然的方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比如:移动转账业务、定位业务、移动搜索、移动浏览、移动健康监控、移动音乐、手机游戏、视频等。CNNIC调查报告显示,截止2012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已达4.2亿,占网民比例由上年的69.3%上升至74.5%。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应用水平、终端普及、市场规模等均呈现迅猛增长的态势。因此我们可以预期:随着手机上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将会有新的广告传播方式不断涌现。
3.2 网民上网起点和终点的选择仍维持日常生活中的高效率原则
大多数网民仍然以“门户、搜索、网站导航、微博”为上网起点。因为在这些网站上,浏览的内容已作了分类而且可供选择的范围很宽、搜索也很方便,人们还可以很快进入到新鲜刺激的新闻消息页面,满足了人对消息的好奇心和即时性的要求。不过对于一些年轻的网民,他们上网的起点往往是直奔目标网站,或者同时打开若干个页面进行活动。比如,他们上网购物时常常一边聊QQ,一边买东西,有时还看着电影视频或者听着音乐。对于一般网民,上网的终点常常是“腾讯、百度、淘宝”。可见,网民上网起点和终点的选择不会有太大的变动,因为这些都非常符合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追求高效的原则。
3.3 电商营销将继续白热化
2013年一季度,聚美优品和乐蜂网这两家国内美妆行业最大的垂直电商,为了争夺行业老大的宝座,进行着立体式的作战——从营销战打到价格战,火药味越来越浓。为了阻击乐蜂网自2月27日开始的为期一个月的“桃花节大促销”,聚美优品刻意将“店庆日”提前到3月1日,并砸下千万广告费,店庆当天更是全场五折促销。乐蜂网也不甘示弱,扬言在3月1日乐蜂网的商品价格都会低于聚美优品。至此,双方火力全开,燃起了2013年电商行业的第一把战火。其实对于电商营销的白热化,我们已不陌生。去年(2012年),从京东商城与苏宁易购及国美上演815“三国杀”、天猫和淘宝掀起的“双11”总销售额达到191亿元,到1.1亿用户的“双12”零点扫货。这几件电商促销大战,就足以彰显电子商务营销的白热化。可以预见,这种白热化还将继续。
3.4 视频营销关注度将稳中有升
热门电视剧和电视节目在互联网上既可以选择观看,也可以反复观看,因此大多数人只要有闲暇时间,一般都会光顾此类网站。目前网络视频的营销模式主要有贴片广告、创新的视频广告(如暂停、悬浮等)、视频短片定制或植入、品牌专区及主题活动等。2012年视频广告增幅最大,已成为网络广告市场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我们相信视频营销的关注度还将稳中有升。
3.5 技术创新和与网民的情感培养同等重要
互联网及其相关应用技术一直在日新月异的发展。比如,互联网公司、三大运营商等,纷纷推出云计算应用解决方案,形成中国云计算服务的几大阵营。云计算促进了基于大数据时代网络精准营销的快速发展,很多企业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云计算”的优势,让互联网营销的效率进一步提高。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在技术创新的同时,与网民情感的培养是同等重要的,通过QQ、微博、微信等与真正的目标消费者建立联系,培养感情将会实现互联网广告传播更好的效果。
4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到如下结论:1)互联网广告媒体已经成为与电视媒体、平面媒体、户外媒体并列的重要营销渠道,并逐步向传统企业蔓延。2)网络视频与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将成为互联网广告媒体新的增长点。3)微博、微信、QQ等互联网社交平台正在形成新的营销形式。4)新技术对广告资源的整合作用进一步加深,网络精准平台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总之,互联网广告媒体的优势将随着科技的创新和社会的进步不断地彰显出来,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互联网技术[EB/OL]. http:///view/1444237.htm.
[2] 周艳.解析互联网媒体的内容运营和广告营销新模式[J].现代传播,2011,12:105-109.
[3] 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2011-2012年中国网络广告行业年度监测报告[R].上海:2012.
IT曾经改变了世界,今后将可能是世界改变IT。
在最近的30多年里,IT几乎改变了整个世界。信息技术不仅催生出了一个日益庞大的产业,而且对各行业企业都带来了无法回避的影响,包括简化业务运行,提高日常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业绩表现等等。一些IT技术支撑的业务创新,如电子渠道收益、电子支付、在线产品等,将给企业带来新的商业机会,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变行业或产业的竞争规则。
随着信息技术对企业从日常运营到策略管理等各个层面产生日益深刻的影响,首席信息官(CIO)们在企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CIO们的关注点也从单纯关注技术进步,转变为关注技术对业务的推动,关注IT对企业整个发展链条提升的价值。这种转变,已经从对国内外CIO的访问中日益清晰地显示出来。这种转变,也是众多跨国IT公司所要致力推动的方向。
CIO的首要任务
根据知名国际调研机构Gartner2006年对3000多位北美和欧洲的CIO们的调查,发现CIO们在2006年最关心业务的前五位是:改善业务流程;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建立、维护并提升客户关系;强化企业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竞争力。而在此前两年的调查中,这些事还未如此鲜明地得到CIO们的关注。
另一家调研机构Forrester Research对239位IT高管2007年最关注事件的调查则显示,追求IT与业务同步、提高IT治理、衡量与沟通IT的价值,是CIO们2007年最首要的三件任务。
在调查中,50%的受调查者认为“证明和提升IT与业务策略一致”是其2007年最重要的三件事之一,这意味着50%的CIO将IT优化业务成效作为其2007年的首要任务。而根据Forrester Research在2005和2006年的调查,由于越来越多的CIO们开始关注IT对优化业务成效所发挥的作用,在IT与业务同步方面,企业正有所进步。
接受调查的一家电信公司的CIO表示,“虽然IT和业务部门的人员处在不同部门,但他们是无法区别的,因为大家都在为同样的目标奋斗。这就是推动IT与业务同步的结果。”
此外,IT治理也是CIO们长期关注的重要任务之一。36%的受调查者将“IT治理”列为其2007最首要的任务之一,同时34%的IT管理者将“技术投资排序”列入其首要任务列表。这表明,CIO们需要明确IT投资的目标,评估和排序每项IT建设相对企业发展的投资回报。
正如Gartner在其调查报告中所指出的,“IT曾经改变了世界,今后将可能是世界改变IT。” 外部不断变化的市场,以及企业内部业务需求,都将对CIO们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对此,CIO们必须将企业的IT建设目标,专注于IT优化业务成效这样的使命。
因此,一旦IT与业务紧密融合,企业将更快地实现业务发展目标。从一些公司自身进行IT建设的历程来看,无论是积极整合全球的数据中心,还是根据业务需求进行IT变革,他们都一直是超越单纯技术的角度。站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去看待IT建设与发展,坚持通过有效控制基础设施,降低企业风险;显著降低IT成本的同时,为企业带来更多价值;并支持制定更明智的业务决策,促进企业发展。2007年,惠普超越IBM一跃成为全球领先的IT厂商,显然,惠普业务飞速发展的背后不乏IT变革的贡献。
在国内,CIO们(主要包括企业负责信息化工作的副总裁、CIO、信息中心主任、IT主管等)也同样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IT优化业务成效”的趋势。调查发现,2007年,几乎所有CIO都把IT产品适应业务需要性排在首位,把IT产品的技术先进性排在末位。国内的CIO们以往将技术仅仅作为业务支持因素的观念,也已悄悄发生了转变,变得更加贴近业务,更强调业务与技术在企业发展战略上的一致性,更关注IT在整个企业价值链条中发挥的推动作用。
可见,在IT技术与业务结合得越来越紧密的今天,CIO们的当务之急,是超越单纯技术,融入行业特性和企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创新,是让IT帮助企业应对变化,提高管理效率,改进业务流程,提升客户关系,降低运营成本,适应业务和市场的变革。
技术改善业务实现IT价值
面对当前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和需求,CIO们的当务之急,不仅要将IT价值和对业务绩效的提升直接挂起钩来,而且要学会如何衡量和沟通IT价值。
在Forrester Research的调查中,排在第三位的选项就是“衡量与沟通IT价值”,35%的受访者将此作为2007年首要的任务之一。而在该调研机构近期的另外一项关于“影响IT部门获得积极评价的最重要因素”的调查中,通过北美和欧洲的1000位企业决策者的选择,“提高企业IT系统和网络的可靠性”、“将IT的价值和成果更好地与公司其他部门沟通”、“提高IT支出的评估和监控能力”,成为前三位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分别占89%,76%和74%。
因此,越来越多的CIO们已经意识到,IT价值的衡量、评估,IT基础设施运行的可靠性与灵活性,以及与公司业务管理层的充分沟通,都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
受访的一家金融服务公司的CIO就此指出,“我们会与我们的业务合作伙伴,以及IT员工跟踪交流,看他们是否相信IT在很多方面都是有效的,包括在沟通和金融影响方面。”
如果IT在确保信息化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的同时,能够帮助企业有效降低成本,则自然成为CIO沟通与衡量IT价值的加分项。因此,实现成本的节约,也是CIO们2007年普遍关注的重要任务之一。除了在IT采购、系统运维等环节实现企业成本节约的传统做法,他们还将目光转向了一些新的降低成本的方法上,包括跨业务部门的主动性与流程、实现共享服务、业务流程管理及自动化等,也都成为CIO们2007年关注的任务之一。
据Forrester Research的调查,选择上述三项作为重点任务的CIO分别占19%,18%和17%。CIO们认为,要通过业务实践的标准化,整合多个部门之间对于ERP或客户信息收集等的需求;要使基础设施,如数据中心、网络管理、信息安全、帮助台等,在不增加IT投资的条件下具备更多的能力。特别是在业务流程管理(BPM)和自动化方面,许多CIO将通过BPM来实现企业业务流程的定义、创造、执行、监控和优化,BPM的很多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在更高层面上,在包括流程定义、终端用户实时监控、基于业务变化的流程迅速修正等方面,实现业务和IT的整合,从而帮助企业有效降低管理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