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童绘画教育心理学范文

儿童绘画教育心理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绘画教育心理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儿童绘画教育心理学

第1篇:儿童绘画教育心理学范文

裴斯泰洛齐是继卢梭之后19世纪欧洲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他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以一颗赤诚之心,献身贫困儿童的教育,并为此进行数十年的艰苦教育实践,提出了和谐教育、简化教育、要素教育、教育心理学化及小学各科教学法等重要思想。反观裴斯泰洛齐一生的教育实践可以发现,崇高的人道主义是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而教育心理学化则是贯穿其思想的精神主旨和重要脉络。他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儿童的教育和发展,强调教育要充分遵循儿童天性中的心理因素。它既饱含了裴斯泰洛齐对儿童慈母般的感情,又凝聚了父亲般的教育智慧,是教育情感与理智的统一,也是教育信仰与智慧的践行。而面对矛盾丛生、为诸多问题困扰的教育教学现实,重读并领悟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精神内涵,对于澄清教学中的矛盾与困惑,总结教育教学规律,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教育者要明确,搞好教育教学工作,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而且要懂得如何科学有效地教,在实践中尊重学生,关怀学生,善于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机制”,并将其运用到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之中。

一 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阐释

教育心理学化作为两方教育史上一种重要的教育运动和教育思潮,具有深远的思想渊源。从柏拉图、夸美纽斯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中已包含心理学的萌芽因素,但在西方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齐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的理念和主张。他在1800年撰写的《方法》的报告中提出:“我正在试图将人类的教学过程心理学化;试图把教学与我的心智的本性、我的周围环境以及我与别人的交往协调起来,”并引发】19世纪遍及欧美的教育心理学化运动。

通过观察并认识到大自然发展的永恒规律,裴氏决定委身于大自然的引导,模仿并遵循大自然的活动的启示。他认为人类智力发展所必须服从的那些规律,与物质的自然规律一样,并且相信从中能找到一条普遍的心理学化的教学方法的可靠线索。而使教育和教学心理学化,在教学活动中努力揭示并遵循人的心理规律是裴氏试图探索的基于人类本性的永恒规律的教学机制。由于深受莱布尼茨的单子论的影响,裴氏认为人天生都具有“心、脑、手”三种天赋的能力,而只有通过教育,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路径,才能发挥人的全部的天赋的潜能,“教学才能达到它的目的———使人高贵”因此,从教育的目的或结果来看,教育心理学化意味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的潜在的天赋力量和能力得以全面和谐地发展。其次,教育心理学化还要求教学内容的选择、编制和教学原则、方法的使用都要符合儿童心理发展机制和学习心理规律。同时裴氏更看重儿童自我发展的潜能。由于教育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互动交织的双边活动过程,教育者的努力和外在施教影响,只有被受教育者吸收和认可,内化为受教育者成长的信念和发展的快乐意愿,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起儿童发展的内在潜能,促进他们德智体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儿童,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机制,调动儿童的内在发展意愿,使儿童成为教育的主体和学会自己教育自己也是裴氏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内在要求。

二 解读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

裴斯泰洛齐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看重人发展的天赋的潜能和力量,由于天性中的善良、仁爱及慈悲心怀,他深深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的贫苦生活,对贫困及流浪儿童倾注了满腔的的热情和深厚的教育爱,试图在教育教学方法中找到一条心理学化的线索,并致力于教育心理学化的探索和实践,提出要素教育、简化教育、小学各科教学法等重要思想。

(一)朴素的人性论:植根于对儿童深厚的教育爱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植根于他的人性论。他认为,对人类的教育要建立在对人性的了解和认识基础上。在《隐士的黄昏》中,他写道:“认识人类的内在本性,了解人类的需要,了解怎样使人类提高,怎样使人类堕落,显然是必要的。的确,人人都应当知道这些,不管他们的地位多么卑下。”他认为,“每个人,即便是最低下的人,都应当获得这起码的、最朴素的人类智慧,这便是普通教育的宗旨。通过实践训练,使这种智慧有益于特殊的生活环境,则是职业教育的目标。……”从这些简朴而精炼的文字表述中可以发现,为使所有人都受到必要的完满的教育,不管其贫富贵贱,使人的内在全部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形成完整的人,乃是裴斯泰洛齐毕生献身于教育事业的初衷。他热爱儿童,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的贫苦生活,对儿童真诚地、无私地、全身心地关心与热爱,不计得失,不求回报,为贫苦儿童的教育奉献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在与友人的信中他曾描述斯坦兹时期的教育经历:“从早到晚,我一个人和他们在一起,是我的双手,供给他们身体和心灵的一切需要。他们都是直接从我这里得到必要的帮助、安慰和教学……我没有家庭,没有朋友,也没有仆人,除了他们,什么也没有。”出于裴氏内心强烈的人道主义,为使广大下层劳动人民都受到普遍有效的教育,必须根除旧式学校的弊端,探索一条成功的教学规律和法则,而教育心理学化,就是要找到根除这种教育弊端的“教学机制”,而且这种“教学机制”是基于人类本性的永恒规律的。在几十年艰辛曲折的教育实践中,他努力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出要素教育思想,简化教学方法,目的是使“即使最普通的人,也可能教他的孩子。”裴斯泰洛齐的可贵和动人之处,在于他不仅对儿童怀揣真诚热情的感情,而且有把浓烈的教育情感付诸理性的教育探索和实践的勇气,提出科学有效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正如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所说,“裴斯泰洛齐生活的灵魂是爱,他爱贫穷和被压迫的人们。他的爱……使他的所获,竟远过于他的追求;他原来求的是贫苦孩子的启蒙,而得着的是人类教育的大道!”

(二)成功的教学机制:感觉印象及直观性原则

对儿童怀有的赤诚之心和深厚的教育爱是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因,而如何实施教育心理学化,探索成功的教学机制,裴氏是典型的经验论者。他看重感觉和直观对人的认识和思维活动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把感官的直觉经验作为认识的来源和基础即感觉印象。他指出,“欧洲教学的缺点,或者更确切地说,教学的所有自然原则的人为的颠倒,已将这部分世界推到了现在这个局面。除了从我们的民众教学的肤浅性、不完善性和轻率的状况中悬崖勒马,并认识到感觉印象是所有知识的真正基础之外,已经没有对当前和未来社会、道德和宗教的其他的补救办法”。m成功的教学机制必须建立在对人类天性的认识基础上。裴氏进一步指出,“人类生来就具有获得感觉印象的能力,但只有通过训练,这种感觉印象才能上升为感觉印象的艺术——高级状态的能力。”可见,裴氏试图通过感觉印象的发展来寻求知识形成的心理过程。而“我发现我已确立了一个最高的教学原则,即感觉印象是一切知识的绝对基础。”因此,促使人产生清晰概念的教学艺术必须从“感觉印象”开始。而感觉印象的获得必然通过感官体验或直观的方式,裴氏也将直观性教学作为教育心理学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出发点。在裴斯泰洛齐之前的教育家也提出过直观性原则,但裴斯泰洛齐侧重通过直观训练使儿童感觉、知觉等各种感官能力得到发展,裴氏超越前人的卓越之处在于他将直观教学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又赋予“直观”更加丰富的内涵。

(三)实践及运用:要素教育及小学各科教学法

裴斯泰洛齐不仅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理论命题,在布格多夫寄宿学校期间他致力于初等教育改革实践,探索教育心理学化的途径和手段,为此提出简化教育的思想。即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教育万象中抽丝剥茧,抓住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把握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裴氏认为应当遵循自然永恒的法则,一切从“简”。裴氏曾说:“初等教育从它的本质讲,要求普遍地简化它的方法,这种简化,是我一生所有工作的出发点。”【-q裴氏认为初等教育可以简化教学方法,归纳为最简单的要素,为此提出要素教育的思想。要素教育中,德育的基本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儿童从对母亲的爱这一人类最普遍最基础的感情出发,逐步扩大到爱与母亲亲近的人、爱周围的邻居,到爱陌生人,最后到爱所有人,达到博爱的境地,爱所有人意味着爱上帝。他把体育和劳动教育的要素归结为关节的活动。智育最基本、最简单的要素为语言、数目和形状,为了帮助儿童更好地掌握数、形、词,教学的要素可归结为测量、计算、说话能力的训练,为此裴氏将要素教育思想运用于小学各科教学,提出“数、形、词”等学科的教学方法。

他认为,语言教学也要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并将语音作为语言教学的基本要素。因此,正确的语言学习‘阶段要从发音教学开始,逐步过渡到单词或单个事物的教学,最后是语言教学。为把数的要素具体化,裴氏提出了算术教学法。他把“1”作为数目最简单的要素,并从“l”开始,逐步过渡到十位数、百位数的了解和运算。在数字运算方面,先学习加法、乘法和除法,进而学习减法,最后再进行复杂的运算。为方便儿童学习分数,他特意创制了一种“分数表”,后来发展为著名的“算术箱”教具。在测量教学中,他把直线作为教学基本要素,先通过直观教具观察直线,然后认识角,进而学习由直线和角构成的各种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等。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曲线、圆形和椭圆形等。测量教学方法同样也适用于书写、绘画教学。

教育心理学化的实践意蕴

(一)更新教育理念,以无声的教育爱感化心灵

教育者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时时把“人”的成长和发展放在首位。裴氏深具人道主义,对学生给予满腔厚望,为学生的发展倾尽毕生的热情和智慧。他热爱儿童,欣赏儿童,相信儿童,“我已经观察了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在孩子们粗笨、怕羞以及显然无能的背后,蕴藏着最优秀的才能,最珍贵的能力。”并充分挖掘和发展学生身上的潜能和力量。裴氏教育实践的成功之处,究其根源,在于他甘愿为儿童默默付出的无声教育爱。在“父亲裴斯泰洛齐”的感召下,使得智力、道德面貌、体力等千差万别的孩子变成他所期望的人。教育爱是教育事业取得成效的最强大的内心驱动力和无声语言,它贵如春雨,随风潜入夜,润泽万千心灵。曾经在BBS上看到有学生写不喜欢老师,但作为教师却不能缺失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教师须永远怀着一颗赤诚虔敬之心,热爱学生,关怀学生,尊重理解和包容他们,唯有如此,教育才能朝见成功的曙光。同时要树立平等思想,要把学生看作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思想、有尊严、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个体,在日常教学和工作中创新教学和工作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当然,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克服由于自身原因导致的师生关系异化的可能性,努力成长为一个学术素养好、师德境界高的教师,以道德的方式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热情、关爱。

(二)回归本真,教育者需要倾听“人”的心理诉求

裴氏的教育心理学化的实践充满着智慧与热情,又带有几分冷静的理性思考。它启迪教师不仅要把握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更要潜心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机制与内在兴趣需求,将教育内容、方法与完整的人的发展结合起来。裴氏认为,教师如果不是按心理学知识去教学,他的工作就会像老妇行医那样糟糕。而反观当今教育实际,教育日趋近视和功利化,教育者心态浮躁,从学前儿童开始,教师和家长急于向孩子灌输陈述性知识,忽视儿童内在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而在大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准备往往围绕学科专业的发展,而学生的现有知识构成及兴趣所在却被遗忘。教育重智轻德,急功近利,导致教育教学中矛盾和问题丛生,原本正常的师生关系变得功利、冷漠和畸形。而这一切都源于教育者教育价值观念的颠倒和错位,对教育本真的漠视和曲解。教育活动从本质上讲是“我与你”、“人与人”的对话与交流,它需要对人的基本的心理需求、生存价值及生活理念、兴趣及爱好的了解和尊重。而很多情况下,教师既不关注自己作为“人”存在的价值,也不尊重别人作为“人”存在的价值与需求,或者仅仅重视自己作为“人”存在的价值,而忽略别人作为“人”存在的价值和需求。教育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作为人而存在和发展的独特方式的统一和交融,着眼于完整的“人”的统一、和谐自由的发展,教师也不应再高高端坐于学术殿堂之上,他要回归到学生中,体验人的价值需求和心理诉求,并以自己的教育信念和理智唤醒学生自我发展的热情和愿望,就如雅思贝尔斯所说:“人,只能用自己改变自身,并以自身的改变来唤醒他人。但在这一过程中如有丝毫的强迫之感,那效果就丧失殆尽。”

(三)勇于探索,学会反思,善于总结和践行教育规律

第2篇:儿童绘画教育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激发 培养 兴趣

一、尊重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

按照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个体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0-2岁的儿童处于“感知运动阶段”,这一时期儿童的认知活动仅限于感知运动,表现在绘画上就是处于基本的涂鸦阶段,此阶段的涂鸦实际上是他们的感知觉和动作有了一定的发展与协调之后对周围环境作出的一种新的探索,是一种新的动作练习。这种练习基本上是一种手臂动作,也就是说此时儿童的涂鸦是没有明确的表现意图的;2-7岁的儿童为“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由于已经掌握了口头语言,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表象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思维”。这一阶段儿童的绘画将会经历未分化的涂鸦(1.5-2岁)、控制涂鸦(2-2.5岁)、圆形涂鸦(2.5-3岁)和命名涂鸦(3-3.5岁)这四个涂鸦阶段,3.5-5岁是儿童绘画的象征期,这一时期的绘画已经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5-7岁为图式期,此时期是幼儿开始真正地用绘画的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再现周围事物和表现自己经验的时期,也是儿童绘画最充满活力的时期。

儿童的美术才能也是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技能技巧的掌握、社会阅历的丰富等诸方面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这对笔者我的启发是:在对待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上,我们一定要尊重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这是激发学前儿童美术兴趣的前提,如果我们忽视这一点,对儿童的要求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那么他们将会失去成功的体验感,一味的挫败感会让儿童逐渐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为学前儿童营造有利的心理和物质环境

1.家庭和社会环境:真正的美术教育不仅仅是美术老师的责任和义务,更是和家长和社会的责任。许多家长总是情不自禁的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作比较,这时还错误的以“像”的程度作为评价孩子作品的标准,这种错误的思想与整个社会的功利思想也是有关的。如果作为儿童第一心灵支柱的家长和其所生存的环境都不支持、认可他的想法和能力,那么儿童从心底将会慢慢的对自己产生怀疑,对自己的绘画想法不肯定,因而没有信心把它表达出来,久而久之以至于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这方面的能力,这样的恶性连锁反应也会导致儿童对学习美术的兴趣减退。所以作为儿童的家长,你们是儿童最亲近、最信任的人,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对孩子通过作品表达出来的想法给予肯定和支持,鼓励儿童再接再厉,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大家都知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家长你们的肯定将会使儿童有更大的动力和更浓厚的兴趣去学习美术。

2.幼儿园环境:学前儿童的学校生活是在幼儿园度过的,可以说一天的24小时当中,他们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的,所以幼儿园对儿童的美术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幼儿园美术环境的创设,将会随时随地给儿童美的熏陶,增加儿童对美的认识。如著名画家作品的展示,让儿童欣赏体验,积累经验;儿童自己作品的展示,让儿童获得成就感,增加儿童学习美术的信心和兴趣。

另一方面就是作为学前儿童的美术老师,要认识到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儿童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丰富儿童的美术实践经验,建立初步的审美意识,促进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所以在美术活动中要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使儿童置身于轻松愉快的情境之中,让儿童在美术学习中感受到快乐,从而激发儿童用自己所特有的符号去展现事物的兴趣。

三、合理的美术教学内容

首先,学前儿童的美术教学内容要生活化,贴近儿童的生活。福禄贝尔曾说过:“通过生活并来自生活的课,是使人印象最深刻,理解最容易的课。”这样的内容为儿童所熟悉,很容易被幼儿所理解并产生情感共鸣,也比较容易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要注意正确引导儿童多观察生活,挖掘生活的细节,让儿童把生活当中平凡的点滴变成一幅幅充满童真和童趣的美术作品。让儿童通过融入生活、感受生活,获得美的体验,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美术的浓厚兴趣。其次,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内容的难易程度要适合他们的现有水平,要让儿童觉得自己好像能解决,但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因为太简单的容易让儿童对要学习的内容失去好奇心,太难的也不利于他们的学习,这样的内容会让他们经常获得挫败感,而不是成功的体验感。这样的体验也不利于他们兴趣的激发和保持。

四、恰如其分的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对教育活动中儿童的行为和人格的变化,对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评判的过程。 学前儿童美术老师在点评作品时,一定要辩证的去评价儿童的作品,改变传统的评价观,切忌不能以“像与不像”作为评价儿童作品的标准。儿童良好品质和能力的形成所需要的是鼓励和赏识而非教和训斥,是用老师宽广的胸怀去理解和沟通。美国视觉艺术教育专家伊莱恩就极其重视在美术活动中的交流过程,他认为在交流中“能帮助儿童了解自己,学会思考、观察和认识情感,整个教育过程将从这些理解中获益”。正确的教育评价会使儿童在教育活动中获得愉悦感,有利于激发儿童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儿童对美术的兴趣,这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推动最有效力的内部动力之一,可以引领儿童用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去表达着人之初最美好、最天真的感情。

[参考文献]

[1]卢强,高明书.教育心理学.北京出版社.2011.11

[2]朱翠云.少儿美术教育心得与思考.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1

[3]高莹.对幼儿美术教育现状和问题的讨论.美术时空

[4]陶霞玲.浅谈幼儿美术教育课内教学创新.教育时空

[5]吴小丹.生活与童趣:幼儿美术创新对接.现代阅读

[6]陆旭颖.幼儿美术教育中兴趣的培养.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第3篇:儿童绘画教育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激励;课堂教学;激发;促进

如果把课堂比作一湾清溪,那么激励则如一阵清风,定能对课堂教学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激励作用的理论依据

心理学指出:“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活动,通过激励在内部某种刺激的影响下,使人始终维持一个兴奋状态,从而提高活动效率。”①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在没有受到刺激的情况下,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以致更多。②这些理论都表明了激励在人的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二、语文教育中的激励性原则

《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指出:“激励性原则要求教师运用一切可能的教学手段的教学方式,直接作用于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消除种种思维活动的抑制因素,并且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相互的思维激励作用③这一原则为广大教师开拓了广阔的激励性教学空间。

三、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机制

鉴于激励的重要意义,笔者本着激发学生潜能,促进课堂教学的主旨,遵循语文教育中的激励性原则,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反复尝试,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1、以需要激励。认为,个体的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各种需求推动着人们在各个方面进行积极的活动”,“以求的需要的满足,需要越强烈,有它引起的活动就越有力”。④因此,教师必须艺术的启发学生形成某种需要,使之成为激励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活动的强大内驱动,推动课堂教学的进展。如教《荷叶圆圆》一课,如何激发学生入情入境的体会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的快乐情景呢?我从学生的需要入手设计问题: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几位小伙伴是怎样和荷叶姐姐一起玩耍的呢?请认真阅读课文后选择你最喜欢的小伙伴表演给大家看看,看谁是最佳演员。低年级儿童的表现欲是最强的又特别喜爱表演,这下有了向大家展示才能的机会,别提多兴奋了,各个认真读书,争相表演,在评比对照的热烈气氛中取长补短,加深体会,顺利实现了教学目标。

2、以兴趣激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已为众人所公认。大教育家孔子早已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⑤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对智力起着促进作用,是开发智力的钥匙。”⑥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会给课堂平添魅力。画画是低年级儿童特别感兴趣的事。我在教学中常在适当的时机让学生用绘画加深理解和表达。如《画家乡》一课,我将最后一自然段改为谈话:“孩子们,你们的家乡是什么样的?”当大家纷纷举手回答时我尘世激励:“想不想把它画出来?”随着响亮的回答,孩子们脸上了乐开了花。很快一支支彩笔绘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家乡图。然后我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家乡,大家我口述我画,我画出我心。在宽松/自由的表达中手脑口并用,熔观察画面,语言训练,热爱家乡情感到培养于一炉,切实迁移并拓展了文本知识。

3、以情感激励。夏丐尊在《爱的教育・序言》中说:“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污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终逃不了一个空虚。”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之情能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热情。我在课堂上非常重视情感的传递:走进课堂“阳光灿烂”,那是对孩子们的一腔温情。有哪个孩子面对是的未向能不敞开心扉呢?刻钟,学生面对困难,一句激励的话,一束信任期待的目光足以使学生勇气倍增,突破难关。学生有了进步,一击喝彩的掌声,一个深情的抚慰或拥抱,足以给学生更上一层楼的信心。学生成绩突出,一句夸张的赞美,一个神气的拇指,足以让学生顿生远大的理想。学生有了错误,一个提醒、嗔怪的眼神,一个饱含色彩的手势,足以令学生心灵震撼,那效果远比厉声呵斥管用得多。总之,举手投足皆是爱,洒向课堂都是情。师生在融融的情感之中心智良性循环,和谐共振,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4、以想象激励。爱因斯塔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⑦教学实践表明,儿童在展开想象时可以放飞思维,无拘无束,而且情趣浓厚,精神愉悦,有利于思维的发展。语文课中有很多留白的地方,有些留白处正是发人深思之处,无声胜有声之处,恰当地在空白处设疑,启发学生想象,你呢个激活学生思维,诱发学生感悟,使学生的心灵与作者共鸣。如教《手捧空花盆的大孩子》一课,我让学生想象:国王选手捧空花盆的雄日做了继承人,当时雄日和其他孩子会怎么想,怎么做呢?学生走进孩子们心中后进一步激发:你认为那些孩子们的花是从哪里来的?两处有内在联系的空白经过学生们的想象补充,深刻意蕴已明白如话,学生水到渠成地领悟到了“从小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的道理,课堂教学省时省力。

5、以竞赛激励。教育心理学表明,竞赛历来被认为是激发人们的斗志,调动人们积极向上,克服困难,争取完成任务,取得优良成绩的有效手段之一。国外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竞赛过程中,威信性动机或获得自尊和自我求成的需要更强烈。⑦在教学中适当开展竞赛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如识字教学中的识字写字比赛,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比赛,作文教学中的作文比赛等。

课堂的激励机制还有很多,如以问题激励,以合作激励,以争辩激励,以媒体激励等,不再细述。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课堂改革的今天,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更应充分运用激励这一重要教学手段,使之在课堂教学中推波助澜,有效促进课堂教学。

注释:

①叶奕乾主编《心理学》第252页,中央广播大学出版社

②光明网

③韩雪屏著《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第360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④叶奕乾主编《心理学》第252页

⑤光明网

第4篇:儿童绘画教育心理学范文

人在生活实践中与周围事物相互作用,必然有这样或那样的主观活动和行为表现。这就是人的心理活动,或简称之为心理。具体地说,外界事物或体内的变化作用于人的机体或感官,经过神经系统和大脑的信息加工,就产生了对事物的感觉和知觉、记忆和表象,进而进行分析和思考。人在实践中同客观事物打交道时,总会对它们产生某种态度,形成各种情绪。人在生活实践中还要通过行动去处理和变革周围的事物,这就表现为意志活动。以上所说的感觉、知觉、思维、情绪、意志等都是人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由客观事物引起、在头脑中产生的主观活动。任何心理活动都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可称为心理过程。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中,各自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各人的心理过程都表现出或大或小的差异。这种差异既与各人的先天素质有关,也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有关。这就是所说的人格或个性。心理过程和人格都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心理学还研究人的个体的和社会的、正常的和异常的行为表现。动物心理学研究动物的行为,这不仅是为了认识动物心理活动本身,也有助于对人类心理活动的了解。在高度发展的人类社会中,人的心理获得了充分的发展,使他攀登上动物进化阶梯的顶峰。心理学是人类为了认识自己而研究自己的一门基础科学。

发展简史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只有很短的历史,但却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心理学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哲学思想,哲学和宗教很早就讨论了身和心的关系以及人的认识是怎样产生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王充等都有不少关于心灵的论述。

在西方,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中叶,人的心理特性一直是哲学家研究的对象,心理学成为哲学的一部分。这段时期,英国的F.培根、T.霍布斯、J.洛克等人,以及18世纪末法国的百科全书派思想家都试图纠正中古时代被神学歪曲了的心理学思想,并给予符合科学的解释。培根的归纳科学方法论对整个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霍布斯提出人的认识来源于外在世界,洛克最早提出联想的概念,这都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法国百科全书派J.O.拉梅特里在《人是机器》一书中干脆把人说成是一架机器。这些虽然不免有机械唯物论的观点,但都有进步意义。19世纪中叶,由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自然科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学的威信在人们的头脑中逐步生根。这时,作为心理学孪生科学的生理学也接近成熟,心理学开始摆脱哲学的一般讨论而转向于具体问题的研究。这种时代背景为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奠定了基础。

现代心理学是在1879年建立的。这一年,W.冯特在莱比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从此宣告脱离哲学而成为独立的科学。冯特是一位哲学家兼生理学家,他的心理学实验室主要研究感知觉心理过程,所用的主要是生理学的实验技术,所以他称自己的这种研究为“生理心理学”,也称为“实验心理学”。从此,现代心理学经历了110多年的历史。在这期间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讨论有过几次大的反复。最初,冯特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直接经验或意识的科学,复杂的心理活动是由简单的单元构成的。心理学的任务就是把心理活动分解为一些心理元素。例如,对一本书的知觉是由长方的形状、一定的大小、绿色的书皮等感觉成分相加而成的。这种看法无疑受到当时化学发展的影响。化学采取了分析的方法,化学元素才不断被发现。正因为如此,后人才把冯特的心理学体系称作元素心理学或构造心理学。冯特晚年还开展了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这是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先导。冯特在莱比锡招收了欧美各国大批进修生,他们学成归国后,分别建立心理学系和心理学实验室,使这门新兴的科学得到迅速推广。

冯特所创立的心理学只兴盛了三、四十年就遇到困难。问题出现在“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的科学”这个定义上。因为要承认这个定义,首先就要求承认意识的存在。但是,这不是心理学界所有的人都能同意的。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J.B.华生首先向冯特的心理学提出挑战。华生指出,心理学如果要成为一门科学,能和自然科学其他学科处于平等地位,就必须来一场彻底的革命,就要放弃意识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华生说意识是主观的东西,谁也看不见、摸不到,更不能放到试管里去化验,这样虚渺的东西决不能成为科学的研究对象。他认为科学的心理学要建立在可以客观观察的东西上面。人和动物的行为是可以客观观察的,因而行为才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它要探讨一个刺激使有机体发生了什么反应,在什么环境下产生了什么行为。至于头脑内部发生的过程,由于只能推测,不能肯定,所以不必给予理会。华生在心理学界掀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行为主义运动。行为主义心理学对在美国的中国早期留学生也产生了影响。例如,郭任远回国后便推行了行为主义,索性要把心理学改名为“行为学”。

20世纪40年代前后出现了新行为主义,强调在实验操作的基础上研究人和动物的行为。新行为主义者B.F.斯金纳最大胆的尝试是把行为主义原理用于改造社会。他写过一本小说《沃尔登第二》,是以日记的形式描写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这是一个集体农庄,它有极完善的社会组织,用工分计劳动报酬,完全用行为主义原理来培养训练儿童。在这个社会里没有竞争和剥削,人与人之间都能和睦相处,互相友爱,人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自私和欺诈。这样一个事先设计好的社会体制避免了现代资本主义各种弊病。斯金纳把这种社会设计称作“行为工程”,并把这样一个社会的实现寄托于中国。20世纪60年代,美国卷入越南战争,社会危机四起,人们开始怀疑美国的社会制度,向往一个理想社会,于是这本书便不胫而走。

行为主义在美国影响很大,从20年代到50年代,行为主义一直统治着美国心理学。现在看来,行为主义的理论太简单化和绝对化了,不能因为头脑中的活动看不见,就否认人的思维和意识的存在。同样,在物理学中,原子、分子、电子也不能被肉眼见到,但仍可以用仪器或其他工具进行研究。人的思维等心理活动同样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客观的研究。心理学毕竟要研究人的心理的内部过程。再者,人的社会活动极为复杂,不是简单的行为工程所能阐明的。

在行为主义兴起的同时,在欧洲又出现了两大心理学派别,一个是格式塔学派,另一个是精神分析学派。格式塔心理学诞生于德国,它反对冯特的构造心理学的元素主义,其代表人物是M.韦特海默、K.科夫卡和W.克勒。格式塔是德语Gestalt的音译,意思是整体、完形。这个学派主张心理学研究人脑的内部过程,认为人在观察外界事物的时候,所看到的东西并不完全决定于外界,而是在人的头脑中有某种“场”的力量把刺激组织成一定的完形,从而决定人看到的外界东西是什么样的。当时,物理学中正流行着“场”的理论,格式塔学派则认为人的大脑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所以物理规律可以同样适用于人脑的活动。格式塔心理学还对猿猴的智力进行了研究。克勒观察猿猴如何把几只木箱叠起来,爬到木箱顶上拿到悬挂在屋顶上的香蕉。猿猴还能把棍棒连起来取得被栏杆挡住的食物。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人和动物解决问题是靠突然发生的“顿悟”。格式塔学派反对冯特学派只强调分析的做法,而认为心理现象是一个整体,整体决定其内在的部分。这种强调整体和综合的观点对以后心理学的发展是有益的。科学研究不应只从分析的观点看问题,整体中的相互关系是更重要的一面。

精神分析学派来源于精神病学。它给予心理学以巨大的冲击,以致在讨论心理学对象的时候不能不提到它。奥地利医生S.弗洛伊德利用催眠术和自由联想法让精神病患者回忆往事,以找出致病的原因。他发现患者的幼年经验,特别是儿童与父母的情感关系非常重要。他还发现做梦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在心理矛盾,所以分析病人的梦也是一种治疗方法。弗洛伊德认为,一方面人的内在生物性的是最基本的冲动;另一方面人的社会习俗、礼教和道德又约束着这种原始冲动的发泄,将其压抑到无意识中去。意识的内容是理智的、自觉的;无意识的内容多是与理智、道德相违背的。当理智与无意识的矛盾激化,就造成神经症。为了治病就需要对病人的无意识进行心理分析。这就是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心理学是研究“无意识”的作用。其主要兴趣在于探讨人在生活中基本的心理动机。认为人的根本心理动机都是无意识的冲动。正是这种强有力的“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在人的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根本作用。至于有意识的心理过程则只是显露在表面的一些孤立的片断。近年的新精神分析已不再那么强调生物冲动的作用,而更为重视人际间的社会关系。在西方社会中精神病发病率很高,许多病因都与道德堕落有关,所以精神分析理论很容易被接受。

在心理学的发展上,苏联心理学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心理学是有原则性区别的。沙皇时代的俄国心理学最初也是从西欧国家引进的。但是俄国的一些生理学研究为今天的苏联心理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И..谢切诺夫以大脑的反射为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稍后的В..别赫捷列夫写了《反射学》一书。接着,И.П.巴甫洛夫专门研究了条件反射。他的条件反射学说促进了美国行为主义的兴起。巴甫洛夫学说对苏联心理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其理论基础之一,也直接影响了以后我国以及一些东欧国家的心理学。然而,在苏联对巴甫洛夫学说的学习曾一度出现过绝对化的倾向,排除了对其他先进科学思想的吸收。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不久,苏联心理学者就主张要把心理学建立在辩证唯物论的基础之上,试图从反映论的角度来说明心理现象。这种理论认为心理是脑的功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的反映功能是有主动性的,表现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在人的心理发展中,劳动和社会交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中国,现代心理学开始于清代末年改革教育制度、创办新式学校的时候。在当时的师范学校里首先开设了心理学课程,用的教材多是从日本和西方翻译过来的。1907年王国维从英文版重译丹麦H.霍夫丁所著《心理学概论》。1918年陈大齐著《心理学大纲》出版,这是中国最早以心理学命名的书籍。1917年北京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1920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建立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系。1921年成立了中华心理学会,张耀翔任会长。1929年中央研究院设立心理研究所,唐钺任所长。这时,构造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等都被介绍到中国来,中国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心理学研究。在30年代前后,郭任远的鸟类胚胎行为研究,黄翼的儿童绘画研究,孙国华的新生儿行为研究,艾伟、沈有乾等人的汉字研究,陆志韦、萧孝嵘等人的心理测验研究,卢于道、汪敬熙等人的生理心理学研究,陈立、周先庚等人的工业心理学研究等都做出了成绩。1937年爆发后,北方和沿海地区的多数大学迁到西南,心理学的教学虽然继续进行,但是研究工作几乎停顿。1945年胜利后,各大学迁回原址复校,心理学研究才得以恢复。此时,全国约有10余所大学设有心理学系,其教学与研究主要受美国心理学的影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1年便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曹日昌为第一任所长。在几所大学和各师范院校设立了心理学专业和教研室。当时中国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学,同时学习苏联心理学和巴甫洛夫学说,开展条件反射和高级神经活动的心理学研究。中国心理学家认为心理是脑的功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实践活动是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源泉。此时,还展开了对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的讨论,以及对西方心理派别的评述。潘菽提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60年代初期,中国心理学的重点转向联系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结合中国的情况,在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劳动心理学方面都进行了探讨。

然而,中国心理学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曾一度因所谓“生物学化”而受到错误的批判,在“”期间又被作为伪科学而取消,直到70年代初才恢复其科学地位,重新受到重视。

80年代前后,中国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杭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设立了心理学系。许多师范大学也成立了心理学专业和心理研究所。中国心理学会的会员增至2600余人。1982年成立了中国社会心理学会,陈元晖任会长。在生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理论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等领域内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开展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共创办了十几种刊物,出版了上百种书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不断为心理学提出新的任务。可以预见,中国的心理学面临着极为美好的前景。

当代心理学

几十年来,心理科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这从参加这一领域的科学家和从业者的人数,以及基础研究和应用课题的数目日益增长便可以明显看到。这种发展的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是心理学各派之间的争论已经不再激烈,而是趋向,各家的合理思想被保留下来,使它们之间的区别缩小了。这种在心理学对象、方法问题上争论的减弱表明心理学逐渐走上成熟的道路,心理学家把更多的精力致力于专门问题的研究,在具体问题上展开学术争鸣。心理学问题被划分得更为精细,以便于更深入地加以探讨。当代心理学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跨学科和多学科性质。心理学和一些邻近学科的重叠,已使它们的某些部分难于区别。心理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分支众多、边界模糊的科学。心理学是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种属性的科学。一方面,它与生物科学结合,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它伸展到技术科学领域,与计算机科学相联系,促进了认知科学的发展。心理学还研究人类个体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关于人的认知能力和个性社会化的发展观。另一方面,心理学与社会科学结合,研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以及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心理现象。时至今日,心理学发展得更加宽广庞杂,这就要求从哲学的高度对它进行理论概括。理论心理学就是从宏观上探讨心理学的思想体系。

由于心理学的研究范围相当广阔,不同复杂程度的心理活动可能需要不同的理论模式和研究手段,因而当代心理学是把人和动物的复杂心理活动分成不同的层次,在不同的水平上加以研究的。心理学问题概略地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生理心理学生理心理学从生理学的水平研究各种心理现象。在早期,巴甫洛夫用条件反射方法研究动物的学习活动,提出人的心理活动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现代的生理心理学用神经生理学、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化学的手段来研究感知、学习、记忆、思维、情绪等过程,目的是阐明各种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由于生物医学技术的进步,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D.H.休伯尔和T.N.维厄瑟的感受野研究,K.W.斯佩里的割裂脑的研究最为著名。休伯尔和维厄瑟在动物的大脑视觉皮层的细胞上插入微电极,当视网膜的某一部位接受光刺激时,便引起与之相联系的大脑皮层细胞的兴奋,产生微弱的电活动,经过放大而被记录在仪器上。他们的研究发现,大脑皮层细胞对视觉刺激有精细的分工,某些细胞感受明暗刺激,另一些细胞感受圆形、尖角、边界等刺激,还有些细胞感受有一定方向的线条刺激等。与这些皮层细胞相联系的不同视网膜部位称为感受野。斯佩里通过割裂两侧大脑半球方法治疗癫痫病人对大脑心理功能的研究,发现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和思维活动,右半球主要负责图形、音乐知觉和身体的运动。以上两项研究曾在80年代初获得了诺贝尔奖。

在记忆方面,人们相信既然经验可以在头脑中长久地保存下来,那么大脑的生理结构必定发生了某种物质变化,或遗留下某种痕迹。人们还设想,在识记时大脑的某些神经通路会不断地传导神经冲动,因而在这条通路上的神经元与神经元的接触处──突触膜上,必然发生生理的和结构的变化,而降低了神经冲动的传导阻力。研究发现,在记忆时随着突触的电传导的次数增多,细胞内的核糖核酸也增多,由于突触膜受体的蛋白质合成与核糖核酸的变化有关,于是认为核糖核酸就是要寻找的记忆物质。研究还发现,能促进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可以加速学习过程,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则阻止长时记忆的发展。这些关于记忆的脑化学研究增进了对心理过程的了解。80年代以后,中国心理学家也研究了记忆的大脑机制,以及应激状态下的脑化学变化。

生理心理学主要用动物做实验,有时也结合医疗实践进行临床研究。它采用生物科学的通用研究方法,主要是在控制条件下实施手术或使用药物的实验法。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者不只有心理学家,还有神经生理学家、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家等。生理心理学有时也被列为神经科学的一个分支。

认知心理学这是20世纪60年代新兴起的心理学方向。认知心理学是从反对行为主义发端的,同时继承了格式塔心理学的观点。前面已经谈过,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只能研究可观察的行为,不能研究人脑的内部过程。这种观点长期阻碍了人们对人的心理过程的了解,使心理学几乎陷于停滞状态。认知心理学突破了这一限制,以研究高级心理活动,特别是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为主要目标。这一点正是格式塔心理学的主张。

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以外的其他科学对心理学发生影响的典型例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起来的通信技术,特别是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出现,使心理学家看到人类认识过程与通信系统有一定的相似性,于是借用通信工程师描述信息通道的概念来描述人的认识过程。人的认知过程被看成是信息通道的输入、编码、译码、存储、提取、输出等处理信息的过程。另外,行为主义关于语言是条件反射学习的看法,经受不住后来兴起的心理语言学的冲击,以致一败涂地。心理语言学的代表人物N.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有某种先天的内在规律,是由遗传决定的。儿童所表现出学习语言的惊人的能力,就足以证明这一点。认知心理学在心理语言学的基础上,研究言语理解和智力操作,无疑扩大了传统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认知心理学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方法来研究人的认知过程。除了应用反应时测量、记忆测验等一般实验心理方法外,还对口语记录进行分析,以了解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认知心理学根据研究结果,建立关于心理活动的认知模型。认知模型只是关于内部过程的一种假设,并不一定代表脑中的真实生理机制。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U.奈瑟写出第一本以《认知心理学》为名的书籍,心理学界以此作为这一新方向的开始。

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是信息加工理论,所以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50~60年代,A.纽厄尔和H.A.西蒙把人类所具有的概念、观念、表征等脑的内部过程看作是物理符号过程。人脑是一个物理系统,脑内的活动是对这些符号的操作。计算机也是一个物理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对磁场的模式或符号的操作。任何物理事件只要能用符号形式表示,就能用计算机模拟出来。因此,人类思维中的概念和符号操作可以比拟一个计算机物理系统对符号的加工处理。这就是当代认知心理学中极为重要的物理符号系统假设。这一假设在人脑的思维活动和计算机的信息操作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从而在信息加工心理学的研究基础上,可以设计计算机程序来模拟人的心理过程,特别是思维、问题解决等高级心理活动。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相结合,产生了人工智能这一新学科。8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心理学家开始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汉字的学习记忆过程有了一定的认识。李家治等在机器理解汉语的人工智能研究方面取得了结果。80年代后期,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相结合,提出认知的平行分布加工模型,可能给人工智能研究带来惊人的突破。这一学科的发展前景将是会振奋人心的。当然,这不是说对认知心理学的方法论就没有争议了。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人从出生到老年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人的身体和心理在时间进程中表现出量和质两方面的变化。人的发展在量的方面的变化是明显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身高体重会增加,词汇量不断扩大,知识范围越加广阔,这些都是可以计量的。人的发展在质的方面的变化就更为复杂,也难于定量测量。人的思维、言语、情绪等心理过程都有发展的阶段性。发展心理学研究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并试图找出学习能力的关键期。例如儿童的言语和技能都有最佳的学习时期,一旦超过一定的年龄阶段,再学习就会更加困难了。青春期的青少年会表现出明显的心理和行为的改变。人的心理发展,不论是在量的方面还是在质的方面的变化,总是受内在生理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人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它是一个前进而不可逆转的过程。

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心理学研究角度可以把人的发展分为身体、智力和人格发展三个方面。这种划分是人为的,因为每一方面的发展都会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而且人的发展又有个别差异。总的来看,人的心理发展是有规律性的。J.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阶段论是一种有代表性的理论。每一发展阶段都有其特有的智力行为特点。人格的发展主要是社会化的过程。这方面的发展更为复杂,主要受社会环境和人际交往的影响。

发展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比较活跃的一个分支。由于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和仪器设备,特别是录音和录像记录的使用,使得这个领域的研究获得了许多新的发现。现在认为,儿童在婴幼儿期已经具备了一定水平的认知能力,如1岁幼儿已有很高的知觉辨认能力,3岁儿童已具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等。人们还发现婴幼儿会进行许多过去认为是不能完成的活动。在长久以来进行的遗传和环境相对重要性的争论上,这些发现无形中造成了对先天遗传因素的重视。中国的儿童发展研究具有悠久的传统,从20世纪上半期开始便开展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近期朱智贤、刘范等结合中国的特点,进行了儿童智力和思维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在国际上,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研究也有很大进展,形成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几个重要理论体系。这些理论体系不仅支配着研究工作的方向,而且在更广阔范围上影响着人们对心理发展的看法。

自从19世纪人们把儿童发展作为一门科学探讨以来,虽然都知道发展是指从胚胎一直到死亡的历程,但是以往的人类发展研究却只局限于研究某一发展阶段,很少着眼于整个生命过程。今天许多心理学家认识到,发展贯穿于人的一生之中,生命的每一阶段都受前一时期的影响,同时又影响到以后的发展。一个称作毕生发展心理学的新的研究方向正在形成。它从人的生命的全程发展着眼,研究从产前到死亡的全部心理和行为变化。由于许多国家的人口都趋向老年化,老年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因而这方面的研究受到重视。

社会心理学它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相互作用中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发生和变化的规律。社会心理学在两个水平上对人际关系进行分析,即个体和社会群体的水平。就个体来说,人从一出生就处于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之中,环境对儿童产生各种影响。儿童也对环境作出反应。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成为社会的人。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发展的社会化过程,包括儿童的交往,言语的发展,伙伴、家庭、居住环境以及学校对人的影响,这些影响以什么规律起作用;在成人个体的交往中,又有什么社会心理规律起作用。社会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就是说明在人际交往中,人是如何为某种行为找出解释原因的。归因问题是当前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

人属于一定的团体、阶层、民族、国家。在各种各样的群体中,人相互交往和影响,使其心理活动带有某一群体所特有的倾向性。人在群体生活中所产生的社会心理现象,如群体内部的交往结构、无形的群体规范、态度、种族偏见、侵犯行为等,都是社会心理学所要研究的问题。例如,社会心理学中所谓的集体就是成员比较多的一种大群体,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如在这种群体中成员间不一定有直接的接触和交往,而是通过某种共同的活动联合在一起的。在大群体中,风俗、习惯、传统观念对行为发挥着特殊的调节作用。大群体又分为无组织的和稳定的两种。前者是偶然地自发产生的,存在的时间相当短。在一定场合集聚起来的大规模群众动乱,足球比赛场上观众的骚动,都是这一类大群体行为的典型例子。在相当长时期中存在的稳定的群体有职业、社会阶层、民族、种族的群体。它是由具体的社会关系体系决定的,或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这两类大群体中的社会行为规律,都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问题。

几十年以来心理学一直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它以物理学、生物科学以致技术科学为榜样来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定程度的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的倾向。正在这个时期,西方文化中流行的人道主义社会思潮渗入心理学,出现了社会心理学中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A.马斯洛和C.罗杰斯等人反对心理学中的机械决定论,认为传统的走自然科学道路的心理学不足以解决更复杂的人类心理学问题,特别是涉及价值观和信仰的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以研究意识经验为出发点,探讨人格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他们认为人在自然进化过程中已获得一些高于一般动物的潜能,包括友爱、自尊、创造性以及对价值的追求等。这些潜能表现为高级需要,它们在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可能成为支配人的动机和行为的力量。自我实现能使人的这些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精神病态是社会环境不良影响使人脱离自我实现的一种异化表现。心理学的任务就是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潜在美德的实现。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动机的作用,它把人的特殊性和人的价值加以拔高,强调发挥人的本性,促成自我实现;然而事实上它所强调的仍然是人性的自然因素的一面,相对忽视了社会因素的作用。在我们看来,所谓的人性决不是什么脱离社会环境影响的人的内在自发力量。这种心理学是否真正找到了所谓人类自我改善的途径,还是有疑问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把心理学引上了一条完全人文科学的道路,并不一定能最后解决心理学的问题。

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它们所研究的是同一社会现象的不同方面。社会学从比较宏观、概括的水平上研究社会问题,社会心理学则是从比较具体的、微观的水平上研究人际交往活动。由于人的社会生活的极端复杂性,虽然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存在着许多困难,但是从人的心理的社会制约性出发,必定能总结出人的社会心理学规律。

理论心理学它是从哲学的高度探讨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包括讨论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意识的起源和发展,身与心的关系,以及评述心理学的思想体系等。广大的中国心理学家坚持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学,特别重视理论心理学的研究。他们试图从宏观上总结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研究心理学的现况,并引导心理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潘菽对于发展中国的理论心理学作出了贡献。高觉敷等人编写了中国和西方心理学史的著作。

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学认为心理活动不是物质世界以外的纯精神的活动,也不是某种物质实体。它的实质可以由四个方面去认识:①心理活动是脑的功能或作用,脑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器官。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的组织又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演进和发展的。物质的组织发展到较高级阶段就会出现新的功能。心理现象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和演化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与脑的发展演化密切联系着。人脑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心理功能是在脑的生理功能的基础上产生的。人脑是能够思维的物质。②心理活动是由客观事物所引起的主观反映。心理是脑的功能是指产生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而言的。心理活动同时又是由作用于人的客观事物引起的。客观事物作用于人,人便以它特有的心理活动以及相应的行为给予回答。没有客观世界中种种事物的影响和作用,人的心理活动便无从产生。另一方面,人们对事物的反映和行为并不是被动的,人是一个积极活动的主体,他与周围世界的相互作用总是受以往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形成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等个性特征所制约。③心理活动是一种主观活动,同时它和生理功能一样又是一种客观事物,具有主观和客观的二重性。说它是主观的,首先因为它总是属于一定的主体,没有独立于任何人之外的心理活动。再则,客观事物与它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处在相对地位的。具体的客观事物和它在人头脑中的主观映象确是不同的。另一方面,人们的心理活动又确实具有客观性,因为心理活动终归是人的活动,人又终归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所以它是客观存在的。当我们观察一个小孩的心理活动时,他的心理活动就成为我们认识的客观对象了。可见,人的心理活动在同客观事物相对比时是主观的,当把它看作是客观事物的一部分时就具有客观性了。④心理活动与人们的生活实践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心理活动是因生活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在生活实践中,客观事物作用于人、影响着人。人一方面接受这种作用和影响,同时也以自己的方式作用于客观事物,这就是认识它、变革它。这样,人们便产生了对事物的感觉、知觉、思维以及对它们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态度、意图以及行动。可见,人的心理活动对生活实践起着调节和指导的作用,从而使人具有自觉能动性。人的心理活动还要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地受到检验并得到发展。当人们在一定的认识指引下从事实践活动时,如果取得成功,达到了预定的目标,那就证明这种认识基本上是正确的。反之,行动没有取得成功,则证明很可能是认识有偏差,或者是由于什么别的原因。这时就需要修正自己的认识使之符合实际。在这样反复的实践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也就得到了发展。正是因为人类有高度发展的心理活动,才有自觉能动性,这是人类区别于并高出于动物而成为“万物之灵”的本质特征所在。

心理学的应用

心理学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它对人类生活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心理学家能参加解决教育、医疗、工业、商业、军事及各种社会问题。下面列举的就是心理学在一些应用领域中所形成的分支学科: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揭示教育过程和心理发展的关系,把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去。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受教育者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心理的个别差异,道德品质的形成,教育者应有的心理品质等。教师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学科教学心理学研究语文、算术等课程的内容和教法,也属于教育心理学的范围。德育心理学研究儿童道德动机、道德判断的形成过程,探讨培养优秀道德品质、正确信念和理想的有效途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和人材培养的重大任务。近年来,中国心理学工作者进行的一些教学改革实验,如语文和数学的自学辅导教学法等,对于教学实践具有积极的作用。

医学心理学它是关于疾病和健康的心理学研究,探讨心理因素在维护健康和致病方面的作用,并研究在医疗中医护人员与病人的行为特点。医学心理学家在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特别是在精神病医院中发挥作用,他们用心理测验诊断病人,找出心理障碍的原因。医学心理学还研究精神药物的作用,探讨心理治疗的方法。病人的康复过程也是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目的是调动病人的心理因素,使他尽快恢复健康。医学心理学家也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卫生工作,对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提供指导与帮助。医学心理学近年来在中国发展较快,心理测验已在临床诊断中应用。目前,全国的精神病医院和部分综合医院都开设了心理咨询门诊。

工业心理学主要包括工程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研究现代工业中人与机器的关系,又称人机系统,这是在工程设计中使设备适应人体的活动特点,从而使工作效率达到最高。工厂的温度、照明和工作条件,航空工业中飞机座舱的仪表显示,车船驾驶系统的合理性都是工程心理学研究的课题。它还研究工业劳动中,职工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管理心理学研究职工的选拔、训练、评价、使用等人事组织问题,还研究工作动机、鼓励手段、意见沟通、组织结构、领导行为等心理学问题。这些研究的目的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潜在能力,形成和谐的工作气氛和提高工作效率。中国的工业心理学有比较久的历史,近年来在工程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结合照明、显示器设计、交通信号,以及工业企业的领导行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良好效益。

商业心理学研究商业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商品流通过程中有关的行为问题。它包括市场心理学、消费者心理学和广告心理学。市场心理学研究市场供求关系中心理因素的作用。消费者心理学研究商品生产、商品流通,以及服务行业中消费者的心理规律,包括购买动机的分析、购买行为的特点等。广告心理学研究商标、包装、广告的设计,其心理效果的评价等。商业心理学的研究在以市场经济为主的国家里很受重视,成为商业竞争的重要手段。中国这方面的工作尚待开展。

法律心理学研究人们在司法活动中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法律心理学根据不同的方面,又可分为犯罪心理学、侦察心理学、审判心理学等。犯罪心理学研究犯罪的动机及对罪犯的教育改造等问题。侦察心理学研究在侦破案件过程中所应依循的心理规律。审判心理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分析犯人供词及证人证词的可靠程度。法律心理学的另一重要分支是司法鉴定心理学。这是运用临床精神病学专业知识,对被怀疑有精神障碍的被告或其他诉讼当事人进行心理鉴定,为确定其法律责任提供科学依据。中国的法律心理学工作者,结合本国实际对犯罪的心理特点及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第5篇:儿童绘画教育心理学范文

小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兴趣随着年级的递增有缺失的趋势,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在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儿童教育心理学表明:1~4 年级(一般6~9 岁)学生的绘画处于意象期,他们作画无拘无束、下笔果断、大胆、夸张,他们的画是概念化的,模式化的,他们反复以同样模式化的形象表达自己的意念和快乐,是兴趣最浓烈的时期。到了中年级,随着他们的生活体验和观察能力的提高,绘画开始倾向具体实感和逼真。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年级儿童绘画是模式阶的末端。到5~6 年级(一般10 岁左右),小学生知识面的渐宽,心理变化较大,观察力和鉴赏力逐步提高,在绘画心理上进入写实期,他们常把自己的画与现实对比,由于这个阶段的儿童掌握的有关美术知识和技能不支持绘画的写实意向,眼高手低,以往那种无拘无束的果断自信变成了涂改频繁和犹豫不定,往往产生对自己的画不满意的情绪。” 这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必然过程,虽然会影响其在美术课堂中的表现,诸如其完成美术课堂作业的质量下降、对自己绘画的能力产生不自信的情绪等,但是这是儿童必经的成长过程,美术教师如果能够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去调整教学内容,设置适合的作业要求,也能够帮助高年级的小学生保持对美术课程的兴趣。

然而,除了有这样的一个客观的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由于进入高年级时学生进入写实期后,逐渐对于美术学习产生“习得无助”的现象,“习得无助感( Learn helplessness) 指有机体经历了挫折与失败后, 面临问题解决时, 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的消极状态。它的发现源于Seligman和Maier( 1967) 以狗为对象进行的操作制约学习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个体所经历的不可控的失败经验会对其今后应付特定事件的能力产生干扰和破坏作用, 使其因恐惧、焦虑而丧失斗志, 放弃尝试与努力,消极接受命运。为探究如何防止习得无助感产生,Seligman( 1975) 又重新设计实验, 进行了后继研究,发现经过练习的狗, 以后很不容易陷入习得无助的状态。另外, 对在笼子里圈养的狗和自由的狗对比研究发现: 自由的狗不容易陷入习得无助的状态。” 这一现象在教学中也是屡见不鲜,由于在某学科学习的过程中一系列失败的经验而产生的信心的缺失,最终导致的将是对该学科兴趣的缺失,以至于没有信念、动力在进行相关的学习。愉悦的体验每个人都会期望获得,如果学生可以在美术学习中经常获得这种积极的体验,他就会期待这种体验的再一次发生,期待美术教学活动的进行,相反的,消极的体验是每个人都想避免的,如果学生在美术学习活动中获得的是这样痛苦的体验,他就会想要避免这样的体验再发生,也就会厌恶美术学习活动的进行。教师如果能够改善自己的行为,让学生重新获得那种愉悦的体验,也就会改善这种“习得无助”现象的产生了。导致“习得无助”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评价方式不当。简单而生硬的量性评价,让一些“画的不好”的学生经常得到一个不理想的成绩,他们无法仅仅从“B”或“良”中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也就无从改善自己的作业情况,一次一次的不理想的成绩,让他们产生一种“自己没绘画天赋”、“再努力也就是这样”的情绪,也就是所谓的“习得无助”。一旦产生这种心理,他们就会抵触美术课程的学习,不再付出努力,更由于他们无法在美术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甚至会扰乱课堂秩序,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之下,不仅不利于美术教学目标的进行,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美术课程评价过程中,应该采用多元评价的模式,建立多元化的标准进行评价,寓评价于教学中去,最大程度的体现评价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课堂评价是一种涉及学生进步的反馈,它能解释反馈如何强化学习的理由。根据8000例研究的评价结果,研究员约翰?哈迪尔(John Hattie,1992)做了如下的评述:“提高学习成绩的最有力的改进方法是反馈。改进教育的最简单处方必须是‘一定程度的反馈’”。” 可见教学评价在教学环节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课堂评价对学生的成绩影响很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激发学生自主的学习,提高对于该学科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课堂评价的范围不仅指针对作业的一个简单的量化评价,而是将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表情、状态、作业或着作品做出的表示和评价这类对学生的反馈也包含在内。“教师的反馈将直接影响学生此后的心情和学习兴趣,所以应该慎重对待。” 针对不同心理特点和不同美术水平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例如:对待所谓“画的不好”的学生,应多采用鼓励性形成性评价和质性评价,一方面要发现学生在绘画上的优点,及时的鼓励其在美术学习上的进步,同时用婉转的语言给出改善作品画面的建议,用既有效又不伤害学生信心的方式进行评价。着重采用鼓励的方式,而非批评惩罚的方式进行评价,也是美术教学活动的一个原则,因为采用批评惩罚的方式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导致学生对美术学习兴趣的丧失。“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每个学生因家庭、社会环境及自身的遗传因素的影响,都会产生不同的个性差异,在对知识的理解与行为表现及实际操作中也会表现得不尽相同。因此,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要善于捕捉、挖掘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既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体现出发展性评价的人文关怀,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根据以上的阐述,笔者对课堂评价的方式提出一下的建议:

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并在评价过程中善用成败归因理论。在评价过程中,以鼓励为主有利于保持学生对与美术课程的信心和兴趣,但是如果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正确的将他们的进步归因,也有可能造成学生盲目自信的情况,“通常,人们会把成功归结为四个原因:能力(ability)、勤奋(effort)、幸运(luck)和任务的难度(task difficulty)。其中,勤奋是最具鼓励性的。” 因此,美术教师应正确的引导学生分析其成功的因素,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发扬这一因素,教师在帮助学生对其成功进行归因的时,应强调勤奋的作用,让学生信任勤奋的作用,养成一种努力的学习习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业水平。

采用形成性评价,并保持形成性课堂评价的高使用频率。所谓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评价,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进步和教学行为的缺失,通过过程中的若干反馈,及时地对教学行为进行调整,不断地对学习活动进行强化。” 形成性评价在美术教学中有很大的优越性,不仅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和教师都及时地得到反馈,从而及时地调整教学行为,使学生更清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正视自己的不足,也让老师清楚自己的教学情况,它还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不拘于形式,简便快捷,信息量大。此外在课堂评价的过程中,不仅要采用形成性评价,还要经常性的使用形成性评价,寓评价与教学中,养成学生时时反思的习惯,在反思的过程中,让学生更能体会到美术学习的乐趣。

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并加强自评和互评的环节。“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认为,评价不是为了区分而是为了改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评和互评环节就显得更有意义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显然是没有一套固定的评价标准的,更谈不上用这样的评价结果去区分作品的优劣,但是这种评价模式却对学生提高对于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深入了解自身美术能力的水平有着很大的作用。因为“只有学生发现了自己作品存在的问题,明确自己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评价的效果才能得到充分显现,达到以评价促发展的目的。” 在评价的过程中,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观察力和鉴赏力的提高,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同时,这种新颖的评价方式更能体现学生在教学行为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中有一种主人公的感觉,自然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得以提升,因此,自评和互评不失为一种值得在美术教学中提倡的评价方式。

评价标准多元化,着重纵向评价。有的学生绘画能力也许并不很强,但是在他的作业画面上,可以看出他充沛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的学生虽然绘画基本功很强,但是在他的作业画面上,看不到新意和创造力。所以在评价的过程中,不仅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用不同的标准进行评价,还应该采用纵向评价的方式,让学生跟过去的自己比较,这样不仅让学生更能明确自己的绘画水平和风格,更能在对比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对美术学习更加的自信也更加的感兴趣。

小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兴趣随着年级的递增有缺失的趋势是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那么,作为美术教师如何避免“兴趣缺失”、“习得无助”的现象,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在实践中和研究中都十分需要思考的问题,如果可以利用多元的课堂评价的方式,将这一问题巧妙的改善,让“兴趣缺失”和“习得无助”的现象化解于无形之中,用更加灵活的课堂评价方式将学生的兴趣留住,那么不仅可以是学生们获得更好的审美教育和艺术熏陶,在学习和生活中也可以更多一些爱好和乐趣,更会给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 版)

[2] 陈广春. 浅谈小学高年级美术教学[J]. 教育实践与研究: 小学版 (A), 2013 (11): 63-64.

[3] 孟小红. 习得无助感研究对儿童挫折教育的启示[J]. 教育科学论坛, 2007(04): 79-80.

[4] 马尔扎诺, 妍妍, 春艳. 有效的课堂评价手册[M].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 5

[5] 美术教育学新编[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35

[6] 顾美华. 立足学生发展 关注生态评价--小学生美术作业评价方法的研究[J]. 画刊(学校艺术教育), 2012.5

[7] 马尔扎诺, 妍妍, 春艳. 有效的课堂评价手册[M].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 7-8

[8] 美术教育学新编[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301

第6篇:儿童绘画教育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 职业能力 提升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不仅要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广博的知识还要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教育界共识认为:职前教师能力发展有三个重要方面,即教育教学能力,班主任组织工作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三方面的能力缺一不可。当前中职专业理论课程门类全、课时多、学生负担重而实践课程单一,课时极少。作为培养中职学前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不能尽快地进入教师角色,是目前幼儿教师教育中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目前现状

从幼教一线反馈的信息看,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在专业技能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不先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幼儿的主体性、创新性和个性发展重视不够。

2.技能特长不过硬。随着素质教育的拓展和早期教育的重视不断加强,目前幼教很重视特色教育,开设了英语口语、电脑绘画、幼儿体操、舞蹈、音乐、书法等特色课程或兴趣班,开发幼儿特长、潜力及培养幼儿艺术修养与兴趣。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具有上面特长的很少,不能满足幼教的需要。

3.学前教育教师教育类课程多忽视专业技能的训练

职前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卫生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等教育类课程教学多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忽视对学生进行保教工作技能的训练。学前教育职后培训大多以讲座式培训方式为主,尽管近年来培训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强调实践操作及观摩学习等方式。由于与职前缺乏联系,培训课程较多考虑全面性而体现出较差的系统性。在相对较为短暂的培训时间里,专业技能的训练显得零星寥落。强调理论而忽视专业技能训练的课程教学毕业生虽然具有较为坚实的教育理论素养,但专业技能技巧较差。

4.将幼儿教师专业技能等同于艺术技能

有些学校将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等同于单纯的艺术技能,在其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考核体系中专业技能项目通常为弹、唱、、跳、画等艺术技能,学生的专业技能展示或者专业技能竞赛基本上也是艺术项目,如舞蹈比赛、唱歌比赛、美术作品展览等,对专业技能片面的认识,导致学生平时只重视艺术技能的训练与发展,而作为幼儿教师特别需要的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幼儿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教学技能却十分缺乏。他们不会正确地教幼儿唱歌、跳舞、绘画,更不会通过借助唱歌、跳舞、绘画等形式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提高方法

在多年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科教学法课程教学中,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及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在不断提高学生五大领域学科教学法专业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即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幼儿园“语言”、“社会”、“科学”、“健康”、“艺术”五大领域教学法课程的特点,以50%的课时对学生进行教学能力训练。笔者在教学中集中讲授相关学科教学法的基本理论,组织学生分析评价幼儿园教师设计的活动方案,课内观看、分析、评价幼儿园教师组织的教育活动录像,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观摩一线幼儿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指导学生个人独立或与同学合作设计各种教育活动方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五大领域的实践教学活动。其间,要求学生在进行实践教学活动时围绕备课、上课、说课及评课等教师教学能力认真进行训练,要求学生个人对每次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做认真的记录与分析,要求实践教学小组对试讲的同学进行教学能力的评价与鼓励,适时组织学生到微格教室进行教学试讲及录像,镜像反馈学生的每个教学环节,不断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

1.明确界定幼儿教师专业技能

幼儿教师专业技能是教师在幼儿园保教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根据幼儿园保教活动的特点,将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分为本体性技能与条件性技能,本体性技能是指要传授给幼儿的技能,如舞蹈、美术、音乐、体育、讲故事等方面的技能;条件性技能是指将本体性技能传授给幼儿的教育教学技能技巧,本体性技能是教育教学的内容。而条件性技能则是促进幼儿发展的程序与行为方式,比如会跳舞是本体性技能,会教幼儿跳舞或者会利用舞蹈开展幼儿园保教活动则是条件性技能。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共包含两大类技能。本体性技能主要包括幼儿故事讲述、简笔画、幼儿歌曲弹唱、幼儿园舞蹈、幼儿基本体操技能等;条件性技能主要包括幼儿园保育工作技能、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案设计技能、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技能和提问技能、答问技能、导入技能、结束技能、讲解演示技能、偶发事件的调控技能。

2.以课程设置为依托,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多类型的培养模式,促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全面发展。

2.1专业理论课程。如教育学、教育史、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等基础教育理论及学前教育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等学前教育理论。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给学生提供解决如何根据学前教育的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实施教育的依据。

2.2专业应用类课儿游戏理论、幼儿园课程,这类课程是为学生幼儿园实践活动提供中介或直接的理论和操作方法。

2.3专业实践课程。包括教育调查、专业实验、教育见习和实习以及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这类课程是使学生通过实践的体验思考理论的运用和创新,获得专业能力的提升,使之智能和情感都逐渐融进幼教一线。

2.4学科方向课程。这部分课程主要是为培养学生具备岗位所要求的特殊技能而设的课程,如《家庭教育》、《0-3 岁婴儿早期成长方案》,为将来从事 0-3 岁婴儿早期亲子教育工作的学生开设的;《琴法》、《声乐》、《幼儿舞蹈》、《美工》、《教师口语》是为将来从事 3-6 岁幼儿教育工作而设的。

2.5专业选修课程。这部分课程主要是为拓宽学生视野和满足学生兴趣而开设的课程。如《中外教育名著选读》、《心理学史》、《艺术欣赏》、《专业英语》、《幼教热点问题透视》。

3.具体能力的培养

依据技能形成的规律开展幼儿教师专业技能训练在开展课程教学与专业技能训练时,首先通过教师的讲解建立操作定向。明确各项技能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了解技能训练的目的、意义、相关要领和要求。然后,教师在课内提供技能示范,学生通过模仿,形成动觉体验、加强对技能的感受、建立起相关的联系。再次,教师布置技能训练任务,学生通过持续练习将碎片化的技能整合为高级技能!完成从技能的模仿到技能结构的合理与协调。最后,通过回课和专业技能展示、技能比赛、演出、表演和技能考核等形式,技能达到自动化。

参考文献

[1].胡知凡.幼儿教师教育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13-119;

第7篇:儿童绘画教育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术教育;学生素质;教学模式

本人从事学前美术教育多年,在最初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中,我注重对幼师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更致力于发掘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潜在的专业审美素养,将幼师的专业技能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但在触及并深入到幼师教育这门庞大的学科体系之后所遇到的诸多存在于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却让我深刻体会到幼师美术教育不是单纯地教与学的过程。培养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需要使其接受文化素养、专业素养及职业素养全面和谐开拓的综合教育。纵观当下的幼师美术教育,这种综合教育模式的有效实施却存在着颇多现实阻碍,这种行为阻碍了学前美术教学的发展,进而扩展到对幼师美术教育质量的影响。通过长期观察和深入剖析之后,我发现其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学前美术教育现状

幼师生源大部分来自中学,具我所知,高中学生由于文化课繁重,基本都无暇顾及美术课这种对升学没有多大帮助的课程。现实中,很多学校美术课仅仅只在小学开设,初中应付,高中砍掉;学校对美术教育抱以无关紧要的态度自然会影响到美术学科的教学质量;教师对学生的审美情趣缺乏引导,偏注于文化课的态度让学生忽视了美术的必要性。来自各方面的不利因素促使学生学的马虎,老师教的“轻松”。多数学生对美术的认识了解甚至只达到小学的水准,美术教育一度流于形式。学生的美术知识极度匮乏,而初中阶段的美术基础教育得不到保障,使得后来更为深入地观察力、创造力、空间想象力等审美意识的后续培养无法开展。所以,美术教育的内在意义在此刻看来更是无重谈起。在这种模式下毕业,学生进入学前教育专业学习,必然会带来很多不利的因素。其中一些学生由于在前期教育中对美术的认知缺乏,学习积极性不高、美术基础能力薄弱,在学习中会产生种种消极现象。这种在中学阶段对美术课程的不重视心理,且对美术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目标又不明确,种种来自于“自身认识”的负面因素使得本来根基就不牢靠的美术课程又一次沦落成为可学可不学的“副业”。而学生在学习中把钢琴、声乐、舞蹈等科目当成重点,美术在这些学生心中永远都摆脱不了“附庸”的尴尬身份,加之美术基础知识贫瘠,也就主动想要放弃了。我深刻体会到学前美术教育的当务之急是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如何让学生清楚意识到学前美术教育对于幼儿的启蒙教育有着多么巨大的作用。幼师美术教育的有效实施需要一个突破口。

二、学前美术教育目的

由于以上种种的原因,美术教育遇到了如何教的难题,我们现在的幼师美术教材课程设置模式和教材编排包含了美术鉴赏、绘画、图案、手工等多个方面;幼师美术教育的对象是幼儿,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幼师美术知识的掌握不需要象美术专业学生那样深入的专业技法,但他需要掌握全面的知识容量,比如说,一定的美术基础能力,一定的审美能力,一定的手工动手能力,一定的美术创意能力等等;我认为幼儿园的美术是一种综合的实用美术,他需要老师能画、能动手、能想、能做,更重要的是如何运用美术教学服务于语言、数学及行为认知等;

学前美术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很多时候学前教育的各种学科学习是在游戏当中去完成。美术教育和其他学科教育一样,具有同样的智育功能,另外它还具有其他学科教育所不具有的智育功能特点,表现为传达给儿童最直觉的感性思维,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抽象思维形式,直觉思维是感性的,这种感性的直觉认知很直接的引导儿童对感性形式的转化,为理性的知识点进行功能的还原,这种引导有益于创意想象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所以幼儿教师需要一定广度的美术知识和艺术修养来协助各学科的教学,使美术这一门学科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在教学中,学生在学习美术基础知识的时候,对美术知识的认识不高,对自己的学习目地不明确,所以学习的态度是被动的,而从零开始的美术训练一般都比较枯燥,一些最基本的造型训练应该是在小学及初中就应该掌握的,特别是美术学习的意义及观念等。而现在幼师美术学习阶段又去补习过去的知识点,由于对美术学习的意识观念缺乏,较长时间的造型训练使学生遇到一点点挫折就放弃或叫苦,很多学生不知道造型练习是一个较长的过程,老师往往要反复的给学生讲明道理,但收效甚微。在实际教学的时候很多情况是某一知识点的学习只能草草收场。可以想象,每一阶段的学习都是这样的状况,随着学习深度和难都的加大,学生感觉越来越吃力,学习的热情就越来越低,最后很多学生就是敷衍和放弃。我任为这主要是前期对艺术教育的不重视而导制的一种后果。当然,深层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三、学前美术教学模式的思考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只能依照现实去研究和探讨;首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师的专长和知识背景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发挥各自优势,不能用一人包揽的教学模式去完成全部教学任务,一个老师的知识结构能力不可能是样样精通,发挥不同老师的专业长处更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质量;其次,在教研教学中,我们要针对学生目前的状况有针对性的去降低知识点的高度,想办法让学习在“游戏”中完成。在技能学习中放弃基础的深度学习,比如学生学习造型训练时只要了解素描的知识点和能掌握基本的造型及明暗关系就可以了,而将造型训练的方式以各种手段来达到目地,例如在教学中利用现阶段学生感兴趣的卡通、电脑手绘等表现形式,通过各种载体达到造型基础训练的目的,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和表达能力。将学生的兴趣点挖掘出来从而引导进入绘画的教学,达到教学任务的完成。使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自觉完成造型训练的任务。而不拘泥于传统形式的教学,造型训练的方式很多,由于幼儿教学的知识点不高,我们在对幼师进行教学的时侯有针对性的用适应幼儿知识点的知识进形教学。而学生在以后的幼教工作中随着阅力的增加,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审美意识的提高,美术知识会很自然的不段提升。当然,这只是目前的行为,并不能带表长期的模式。

对教学模式的反思和幼儿教学问题的研究。使我们看到,如果不规范教育模式,学前美术教育还将处于无序和能力水平低下的状态。我们应该认识到学前美术教育的紧迫性,在学前美术教育上,我们需要看到美术的学科特点。它并不是我们单纯理解的一种技能行为的学习,它更是一种文化载体的学习体验。通过学习,并不需要幼师学生掌握多好的技能和理论知识,而是通过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到美术并不是单纯的写写画画,更加重要的教学目的是增加幼儿的审美能力,通过美的熏陶感悟到人类在道德、情感、态度和真、善、美等的行为认知。幼儿美术教师的作用是让学前儿童通过手、眼、脑的合理运用,帮助儿童手部各肌肉群得到健康发育,使手、眼、脑能够协调发展,帮助他们在美术活动中熟练运用工具和材料,智育功能的能力得到发展,艺术审美经验逐渐完善。在当今经济社会的大潮里我们只注重表面的价值而忽略了社会情感价值。幼师美术教育的意义并非是要培养学生如何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对于各级人才的教育,我们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美术教育的综合目地是培养学生的人品、道德、情操和表现美的能力;培养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不能只看到他的专业好坏,更应该看重的是人品等综合素质。我想,只要我们真正重视幼儿教育,更多地来关心幼儿的学前教育,我们就会认识到幼师教育的重要性,幼师美术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陈帼眉主编《幼儿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2]朱智贤《幼儿心理学》(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年版;

[3]唐志《我国高职美术课程的教学现状及改革发展研究》湖南师范大学 2006年;

[4]沈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美与时代(下半月)期刊2009年;

[5]谢娟娟《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技能培养方法探索》 美术教育研究 期刊 2013年;

第8篇:儿童绘画教育心理学范文

一、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为幼儿创新学习打下基础

陈鹤琴曾说:“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凡儿童能够学可以学的,应当教他学”。幼儿园是浓缩版的“小世界”。因此,要在这个“小世界”中让幼儿成为这里的主人,让他们手脑并用,去发现、认识一些事物,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兴趣。

1.开放活动室,拓展求异表现空间

活动室要开放,充分利用空间,让活动室处处成为孩子求异创造表现的天地。在交通工具活动区内,幼儿自由地想象并画出各种未来的交通工具,利用纸盒动手制作着汽车、卡车等,尽情地玩着。

2.积极调动幼儿参与创新学习活动的兴趣

在一次科学活动“纸是大力士”中,我拿出一张纸问孩子:“用这张纸做桥身,苹果能放在上面吗?”孩子都异口同声地说:“不能。”于是我让他们想办法把苹果放在这张纸上而纸能撑住。孩子们怀着怀疑的态度操作着,他们在一次次的试验中发现把纸折成瓦楞状后可承受的压力是很大的。孩子在自己的探索过程中,得到了正确的答案。这种方式幼儿既容易接受又能激起探索的兴趣。因此我们应该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探究环境,让孩子大胆地去探究。

二、借助艺术活动,鼓励幼儿创新学习

艺术的生命力在于探索创新,体现个性。在艺术活动中,幼儿有着丰富的想象力,这是培养幼儿创新精神的有利因素。在美术活动中,绘画是一项极富创造力的活动。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我们要帮助幼儿观察,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因此我们应多带幼儿到户外去看看,增加幼儿的感性经验,拓宽视野,激发绘画兴趣。视野开阔可以使孩子的想象更为丰富,因为所有的想象都离不开客观的原形,只有看到的多了,孩子才会画出有猪鼻子、企鹅身子、蛇尾巴的极富想象力的图画。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评价的正确性,要表扬有创造性的作品,而不只是画得像的作品。音乐教育中,通过幼儿的儿歌创编、舞蹈创编、乐器制作等,力求让幼儿在学习活动中尝试学会创新,启发潜能。

三、在游戏中激发幼儿创新学习

儿童教育心理学早就指出,游戏是学前儿童最重要的和最主要的活动,它贯穿于整个学前儿童的生长和发展之中。文学巨匠席勒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他甚至认为,艺术和游戏的产生,是人类脱离动物界的一个最后标志,也是最重要的标志。哲学家马丁・海德格指出:“儿童为什么要游戏呢?儿童游戏就因为他们游戏。‘因为’二字在游戏中消失了,游戏没有‘为什么’,儿童在游戏中游戏。”幼儿一日生活中的主要时间就是用来做游戏。游戏对幼儿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游戏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创造出不同的玩法,例如:用一根棍子当马骑,用一根吸管当秤钩等。教师在游戏中让幼儿进行创新学习应做到并且注意以下几点:

1.给幼儿游戏的时间和空间,为他们创设自由探索的机会

无论是哪一类游戏,幼儿都需要充足的游戏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和尝试,从而在自由的环境中享受游戏的快乐,更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2.教师要多用肯定的态度,在游戏过程中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氛围

教师要善于用微笑、鼓励的眼神、点头以及饱满的情绪等体态语言,鼓励幼儿去创新发现,让幼儿乐于、敢于参与到游戏中,并且,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游戏中有创造力的表现,及时地鼓励,促进幼儿创新学习的发展。

3.积极调动幼儿参与创新学习活动的兴趣,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在游戏时,我们可以让幼儿自由地选择游戏和角色,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对于能力差的幼儿,我们要鼓励他选择一些简单的角色,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第9篇:儿童绘画教育心理学范文

        下面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愿与各位同行交流。

        一、教师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就是说作为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动机和心理状态,切实找准教与学的出发点,方能做到有的放矢。初中学生都天真无邪、充满朝气,且正处于学习知识的最佳年龄,记忆力和创造力都非常旺盛,因此,教师要借助于学生的最佳优势,积极改革美术课的教学方法,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进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务实重效,着力抓好学生的学习效果

        这样做既能上好每一节课,又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加课堂活动。换句话说,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交流越深、浓度越大,师生关系就越好,教学效果就能旗开得胜。所以说,教师只有取得学生的信任与拥护,再加之用爱心去教,才能达到与学生进行心灵对白的目标,也就能实现心与心的交融。 

        三、教师要学会理解和应变,不能把美术课中学生高涨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看成是“怪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不时听到同事们议论:某某学生整天没有严肃时候,嘻嘻哈哈,不专心学习;某某同学到了上课时间就睡觉,一到放学铃响就欢快得像只猴子,包括上美术课大声说话,“无法无天”,没有组织纪律性;甚至还有的学生,你布置的绘画作业他不去完成,偏偏喜欢画一些儿童画,像一些卡通人物之类的,一点也不知道老师布置的作业的重要意义……这就迫切需要我们老师换位思考,假如我们是学生,我们是否一开始就心甘情愿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何不趁这个机会画一下自己喜欢的人物呢!(这样的时间毕竟很少。)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他们这些做法的积极意义。这就是说教师既要爱护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又要随机应变因势利导,毕竟“堵不如疏”,要真诚地与学生沟通,使其积极而主动地参与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从而达到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四、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抱有宽广的胸怀

        我们毕竟是在培养人才,每一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也不想让我们培养成一个个“技工”。特别对于绘画来讲,绘画本身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发挥人的想象力、创造力的载体,我们更需要的是效果,而不是载体本身的是非曲直。所以,在上课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学习,避免让学生在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对外部环境的依赖中不能自拔。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达到“心灵手巧”的程度,这就是衡量一节课好坏的基本标准,亦可以成为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