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工行业调研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职;化工类毕业生;闪离
[DOI]1013939/jcnkizgsc201550197
“闪离”是指大学生对签订的工作和企业不满意,进入岗位时间还不长,甚至还不熟悉应聘的岗位工作,就提出辞职,另谋新职。在最近几年就业难的情况下,省内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化工类毕业生就业后快速离职的比例非常高。据调查,以前化工类新职工的“蜜月期”普遍在6~12个月,由于受国际和国内经济环境的影响,一些化工企业和公司人力资源部反映,许多大学生签订就业协议以后,三个月就成了一道坎。有些企业甚至表示,“蜜月期”已经变成一个月。
毕业生“闪离”对用人单位而言,增加了人力资源管理成本,造成岗位的空缺;对学生而言,快速离职和频繁变换工作带来的经济损失就会增大,最重要的是,形成频繁离职的心理倾向;对高校而言,用人单位对学校的信任和关注降低;对社会而言,造成社会就业压力增大。
1对三所高职院校化工类毕业生的调研
化工行业一直是国民经济产业支柱之一,随着时代的进步化工产业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改变,现代化工行业逐渐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转变,如发展方向高科技化、生产规模大型化、涉及门类综合化、生产控制自动化、产品质量高精化等。前进中的化工行业对于高职化工类毕业生来说,就业压力则显而易见。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调查选择了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和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相关专业毕业生为此次调研的主要对象,问卷按所学不同专业毕业生随机发放共计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56份,有效回收率765%。现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形成本次调研报告。
本调查问卷共有47个题目,涉及个人、企业、家庭、环境和学校等因素。
2高职化工类毕业生“闪离”原因分析
21个人适应能力差
211环境不适应
工作地点、环境和相应的生活设施成为高职类毕业生初期评判工作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由于化工行业的特殊性,企业一般建在远离市区的地方。直接造成新员工上班、购物、娱乐等方面的不方便,一旦有一点不满足他们的期望值,就会寻找其他企业。经调查,有些在广西就业的甘肃籍学生,因为天气太热、雨水太多、空气潮湿适应不了当地的气候而选择辞职。有些学生甚至吃不惯当地的饮食,产生抱怨心理。
212工作压力不适应
当今社会给90后学生的评价是吃不了苦,高职化工类毕业生一直待在学校里,当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后,在短期内很难从学生的角色转换到员工角色。化工行业具有连续生产的特点,很多企业实行三班倒的制度,要不停地倒时差。有时候需要经常加班,一个星期下来,也只能休息半天到一天,在家里连家务活都很少做的他们,自然是吃不消。在陌生的工作环境与自我压力下,加上现实与理想的一些差距,使得高职类毕业生产生一定的心理落差。如果缺乏正确引导,我们的毕业生很容易出现工作效率下降,甚至离职行为。
213心理不适应
当前高职类毕业生就业时有较强的主观自我意识,其中包括:自我价值得到别人认可的心态、自我能力的提升等。但是当他们遇到困难时,经常表现出夸大自己所承受的不公平和消极态度。在工作岗位缺乏耐性,经常见异思迁,不安心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然而在工作过程中就会急于求成,浮躁善变,这将会引导其寻求下一个工作。
22受国内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当今社会存在的传统择业观念主要有两方面,很多人认为化工企业工作没有地位,认为自己只是生产一线上的操作工低人一等,对职业缺乏认同感,一旦有机会,他们会想方设法地到其他行业中工作。同时,传统的职业观点要求工作要具有安全性,而化工生产对人们的印象是污染、危险、爆炸,对员工的人身安全存在危险,所以最终许多人选择另谋去路。
当前社会浮躁现象也比较明显,高职毕业生受社会影响表现得比较浮躁,他们渴望在极短时间内获得成功,这也是使多数高职毕业生“闪离”的重要原因之一。
23整个化工行业发展的影响
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化工行业效益大幅下滑,投资动力不足。化工行业出现突出的产能过剩矛盾,由于前期过剩程度严重,同时传统大宗化工产品需求增速明显下降,装置开工率低。国内化工行业创新能力不强,又面临资源环境安全压力。造成运行成本上升,化工行业物流、能源、财务成本上升。部分企业纷纷裁员,给刚离开校园的化工类毕业生造成了恐慌,一些学生不得不离开这个行业。
24就业单位本身因素
多数化工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人才规划缺乏长远观念,把员工看作是一种成本而不是资源或无形资产,在人才培养上,重短期,轻长远,重工作成绩,轻个人感受,重使用,轻培养。对化工类毕业生培训和开发不足,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解决学生的生活问题、工作问题和思想问题。学生感受不到个人存在的价值,缺乏成就感和归宿感,容易选择离走。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薪酬结构和薪酬分配的合理程度也是影响员工“闪离”的主要因素。
高职毕业生由于学历有限,往往只能应聘中小企业或组织中的基层岗位,从而给老员工带来危机感,老员工从心理上是排斥他们,对这些新员工抱着不合作的态度。这也是成为一部分高职类毕业生难以融入企业,而最终选择离职的重要原因之一。
25教育模式与岗位要求衔接不够
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化工类毕业生进入岗位后,发现自己所学知识与岗位不匹配,没有任何技能,不能很好地胜任岗位,从而出现“闪离”现象。这主要是部分高职院校在学生学习培养过程中重理论、轻技能。在进入企业之前,学生不能很好地参与实践锻炼尤其是就业岗位锻炼的机会很少,从而引起对就业岗位、工作任务、就业环境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
3结论
本文在结合自己对甘肃省化工类毕业生“闪离”问题的调查,从个人、社会、行业、单位、学院等因素分析了当前化工类毕业生“闪离”的原因。当然,化工类毕业生“闪离”还有其他原因。譬如,家庭原因、个人感情问题、自主创业等。只有从根本上找到原因,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有利于化工行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为了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多沟通交流。
参考文献:
[1] 张琴高职毕业生就业“闪离”现象及其原因探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4(7):78-82
[2] 吕中辉浅析企业中高职毕业生频繁离职原因及解决建议[J].企业技术开发,2015,34(6):52-53
[3] 余靖华,陈一峰,田甜高职院校模具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离职率高原因探析[J].科教文汇,2015(10):89-90
[4] 宫珂如何有效缓解高职毕业生离职率高的问题[J].才智,2014(2):150
关键词:专业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高职教育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种人才介于技能型和学术型之间,要求其在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一定技能,其技能结构以心智技能、创造技能为主,所掌握的技术为理论技术而非简单的经验技术。化工技术类专业英语课程是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及有机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基础课。本文结合我系整体教学改革活动,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一、原有课程体系及教学中的问题
1 教学内容过分依附于理论课程,不适应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要求,不能与职业技能的要求很好地衔接。表现为教材中专业英语文章均选自原版资料,生词多。而我们的高职生毕竟掌握的词汇量只有3000个左右,专业英语文章中除了大量的专业词汇,许多普通词汇对高职生来说也颇为困难。词汇量的匮乏直接导致学生阅读专业英语文章的困难,内容的安排也不能满足生产企业对英语技能的要求,缺少实操型内容的训练。高职生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侧重于技能方面,理论知识深入不多。但专业英语文章中有许多是专题文章,有些知识学生不太了解,同样造成学习效果不佳。
2 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过大,影响了学习的效果。一切依赖于老师讲解,教学显得生硬,也难免出现“英译汉”的单一教学模式,与英语的“听、说、写”的发展趋势不符,教学内容也容易与基础英语的教学内容发生重叠,学生被动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这种保姆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学习后印象淡薄,实际能力提高不大,收效不好。
3 对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单一。习惯于期末考试一份卷子定成绩,或者再加上一定比例的平时成绩。这样就可能出现学生平时不主动、创造性学习,而期末考试前集中复习,也能应付过关,但真正的专业技能并没有得到提升。
二、项目化教学的改革尝试
教师广泛深入化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化工行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岗位设置等方面情况,并形成了调研报告,邀请企业专家和工作分析专家对化工企业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确定能力标准,最后制定了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明确专业定位,以工作任务为核心设置课程,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以典型产品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的原则。所以我们的专业英语课程是根据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项目,根据职业能力决定课程内容。
(一)明确课程目标
1 职业能力目标。能够积累一定量的专业词汇,阅读并翻译化工产品说明书、分析仪器说明书、化学化工专业文献,并运用专业词汇撰写毕业论文英文摘要、英文个人简历,能在典型工作岗位进行简单英语交流,能用现代检索工具搜索相关英文专业文献资料等。
2 知识目标。了解化学化工专业英语在实际生产、科研中的应用;理解典型的化工单元操作过程、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化工分析仪器说明书的英文表达法;掌握典型的化工单元操作过程。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化工分析仪器说明书的中文翻译法;掌握英文摘要及英文个人简历的写作方法,掌握典型工作岗位英语口语交流方法。
3 素质目标。拓宽专业知识面,进一步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文献检索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合作能力、自我管理与发展能力以及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二)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在化工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中,采用项目化的教学体系,用任务驱动模式进行训练为主的单元课程开发。选取典型化工单元操作科技文献、典型化工产品生产工艺科技文献、典型化工产品说明书、典型化工分析仪器说明书等与企业工作任务密切相关的文献作为阅读和翻译的项目,同时设置岗位情景对话编写及口语演练、英文科技文献摘要及英文个人简历撰写、化工综合科技文献检索及翻译等项目,兼顾专业英语的听、说、写能力以及文献、资料的检索能力,突出岗位特点,紧密结合化工行业发展的新工艺、新产品,从而使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得到提升。
(三)项目化课程设计
本课程总共设计了13个具体的项目,每一个项目的设计,都针对具体一个或几个单项能力训练目标,遵循“循序渐进”、“由易而难”的认知规律和操作原则,同时注意阅读、翻译能力的重复再现,兼顾专业英语的听、说、写能力,旨在通过一个个具体项目的实施和完成,在过程中使训练者的专业英语能力逐步形成和提高,并注意了各能力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支持。教学内容设计见表1。
(四)项目化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1 明确学习目标。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即完成训练任务后所达到的能力目标。比如翻译并撰写科技文献摘要学习任务完成后,学生就能根据摘要的写作方法等撰写自己毕业论文的摘要;比如典型的化工分析仪器说明书学习任务完成后,学生就能看懂企业分析岗位中高效液相色谱仪及气相色谱仪的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前准备等。
2 明确任务及考核点。在明确能力目标后,教师要讲清楚每个任务的背景、要求、实践过程、过程的考核点及考核标准等,要明确在什么时间内做完什么事,达到什么程度,以此控制项目按期完成。
3 主要教学方法及手段。建构主义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它为专业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使专业英语教学从传统的教师传输为主转向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教学模式。运用这一理论指导专业英语教学,我们在高职化工类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采用多媒体教学,制作单元操作英语动画片,增加趣味性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安排上机课时,给学生提供网络资源;编写岗位情景会话,虚拟场景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把专业知识用进去,并进行小组会话表演,比赛,使其融入角色,提高竞争意识,增加学习积极性;虚拟招聘场景,让学生制作个人英文简历,自己组织全英文面试过程。总之,寓教于乐、寓教于做、寓教于赛、寓教于学。
(五)课程考核评价方案
1 考核基本思路。考核的基本思路是采用能力考核方式。以过程考核为主,结合结果考核,辅以答辩考核,全面考核综合评价。在每个项目的进行过程中根据项目内容及特点设计各相应控制点,体现过程考核,并以考核为推动力督促、鼓励学生取
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 具体考核办法。课程的总评成绩是由项目成绩占80%和答辩考核占20%组成,其中项目成绩是由项目的过程考核占60%和项目结果考核占40%来构成。过程考核的控制点包括学习过程中的纪律性、学习主动性;自我学习水平(多种渠道获取资源、合理猜测专业词汇、获取文献的能力等);工具书使用水平(查阅生单词能力)、课堂即时考核(包括专业词汇积累、现场整句翻译、岗位口语会话能力等)。对每个项目根据其特点设置相应过程控制点,以考核督促、推动学生学习。结果考核是针对每个项目任务完成后,教师对完成情况的分析和总结,并用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价,比如对文献或者说明书的阅读及翻译结果,体现为总结的小论文的质量。而答辩考核定位为对最后一个项目综合化工科技文献的阅读翻译及理解情况的考核,该项目要求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阅读翻译科技文献,并小组讨论学习,理解其中原理、方法,最后以答辩形式反馈,其中答辩过程也设置考核点,包括文献质量、翻译质量、讲解表述能力、听众接受情况等方面,考核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协作能力、回答问题应变能力等。
三、专业英语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思考
本课程教学改革经我院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及有机化工生产技术两个专业2007级学生的试点,取得明显效果,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参与度提高,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职业能力得到培养。在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教师观念的彻底转变。将教师“教”的主体地位变为以学生“学”、“做”为主体,彻底改变学生对教师的完全依赖性。
2 项目的选择上进一步突出企业工作任务,与未来就业岗位紧密结合。
3 教学过程中突出项目任务的完成过程,凸显过程考核,以考核作为督促、鼓励学生学习的手段之一。
4 把握理论知识引人的尺度和时机,把理论与实践自然结合,把握理论知识切入的时机,使学生顺其自然地学习。
在高职生的化工专业英语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开发模拟企业工作任务、基于工作过程的集“职业素质培养、能力训练”为一体的优质课程体系和融“教、学、做”为一体的训练项目,以学生“学”为主体,实行教、学互动,开展灵活多样教学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参与度和学习的效率。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趣味性,注重实用性,引导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储备上有所提高,使专业技能得到提升,同时也使专业英语教学走出枯燥,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俊心,结合高职教育特色构建产教结合的办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5,(56):12-14。
[2]徐国庆高职项目课程的理论基础与设计[J],江苏高教,2006,(6):157-140。
关键词:高职 物流管理 课程体系 改革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162-01
一、改革的背景
目前很多高校开设了物流专业课程,但在设计方面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实践项目少,大部分还是理论知识的灌输;二是课程设置太泛泛,没有特色,各课程教学内容单一重复。通过对国内外危险品物流研究、危险品物流人才培养、危险品物流课程开发的研究分析表明,危险品物流作为物流领域的一个分支其作用和影响已经逐渐显示出来,但在现代物流理论快速发展的今天,危险品物流管理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目前还没有高校明确设置危险品物流这个专业方向的课程,所以急切需要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开设关于危化品为载体的物流专业特色课程。
二、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面对吉林省危险品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专业技能人才需求问题就凸显出来。目前吉林省开办物流管理专业的高校有几十所,与一般物流管理专业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相比,危险品物流的研究和人才培养几乎是一片空白。
我院物流管理专业按照服务吉林省一般物流、大宗物流、危险品物流行业的需求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设计思路,结合物流企业岗位实际,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重构课程w系,设计开发出以一般货物、大宗货物、危化品为载体的物流管理专业技术技能课程,包括仓储管理与操作、运输配送管理与操作和物流综合管理等三门课程,以期为吉林省乃至全国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危险品物流人才。
三、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途径
(一)吉林省一般物流、大宗物流、危险品物流典型工作岗位需求分析
本次研究主要参照吉林省“十三五”规划和吉林省危险品物流园区建设项目,注重课程设置与危险品物流企业的密切联系性,深入到吉林省化工企业和危险品物流企业,对其物流领域和物流岗位的需求特点进行深层次的信息搜集、调查和分析,同时邀请吉林省的化工行业专家和学者,对省内化工企业和危险品物流企业的物流领域和物流岗位的需求特点进行研讨,最终形成吉林省一般物流、大宗物流、危险品物流典型工作岗位的需求调研报告。
(二)撰写校企合作下的物流技术技能课程的教学标准
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与行业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教学计划,提供实习、实训设备,将企业培训纳入教学,派出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共同完成三年内的人才培养。并分析出所需要的危险品物流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和人文素质,形成基于知识、能力、素质的物流专业课程的教学标准。
(三)重构课程体系,设计技术技能课程的教学模式
根据吉林省一般物流、大宗物流、危险品物流人才培养需要,打破原有课程的理论、实践教学体系,结合物流企业岗位需求,重构课程,开发符合岗位需求的专业课程。形成以公共素质课程、职业技术技能素质课程、职业拓展课程和个性发展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
采用“理实一体”“教、学、做”结合,“学生主体、教师指导”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典型岗位的工作项目为核心,学生以工作岗位的角色进行整合操练,完成物流作业和管理业务。
(四)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选取和教学模块设计
在物流企业中一般物流、大宗物流和危险品物流人才培养需要和典型岗位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把培养变培训三门职业技术技能课程,即仓储管理与操作、运输配送管理与操作和物流综合服务管理三个典型工作岗位为主线设置物流专业技术技能课程,结合不同性质的货物具体性质危险品或具体领域的危险品作业操作要点、流程整合课程的学习模块,对学习模块进行序化,设计具体的操作步骤或程序,进行学时分配,并针对课程的教学需求条件进行分析等,以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
(五)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式设计
灵活运用项目教学、案例分析、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方法,辅以微课、ppt、动画演示等现代技术教学手段。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基础上,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上岗所需的工作素质和能力,并培养其沟通、团队协作、创新创业的职业素养。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终结性鉴定、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具体实施评价方法是,将考核指标分解到每一个工作任务的各个环节中,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老师再依据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况给予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完成情况给予终结性评价,对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团结合作精神以及协调配合能力给予综合素质评价。
参考文献:
[关键词]县域经济;工业;工业发展模式;产业集群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3)07-0047-06
县域工业是指县级(含县级市、区)行政区内从自然界中取得自然资源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产业,包括县域内的城市工业和乡镇工业。县域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占重要地位,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主导作用。发展县域工业、加速县域工业化进程促进县富民强的关键途径。十报告提出“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收入倍增计划中收入倍增者指的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翻一番,而大部分中低收入者在县域地区,发展县域工业是实现倍增计划的重要途径。县域工业不仅是县域经济的主导部门,也是摆脱县域经济发展落后于城市经济发展的困境的主要着力点。落后县要在短时间内追上发达县,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超常规速度跨越发展。由于每个县域的自然资源、地理环境、工业所处阶段不同、社会文化因素不同,每个县域选择的工业发展模式也不同。
一、 县域经济工业发展的模式
所谓工业发展模式,实际也是政府有意识的促进当地工业发展的经济运行模式。本文对我国县域工业发展模式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典型工业发展模式有以下7种:资源开发型、大企业拉动型、城市辐射发展型、工业园区集中发展型、产业集群带动型、项目拉动型和外需拉动型。
1. 资源开发型
资源开发型的工业发展模式主要是依托县域内的矿产、农副产品、水、气候等自然资源以及劳动力等社会资源优势或综合利用以上几种资源优势,通过资源加工产业纵向延伸以及横向拓展,形成县域工业特色以及竞争优势,从而实现县域工业快速发展的一种工业发展模式。具有代表性县市,如山东寿光蔬菜、山东东阿阿胶、黑龙江大庆石油、新疆克拉玛依石油、山西大同煤等县市。
2. 大企业拉动型
大企业拉动型工业发展模式主要是围绕当地优势产业,并延伸产业链,通过重组、配套扩散、品牌培育、上市等方式培育一批大企业或企业集团,并通过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的充分发展,形成若干个优势产业集群,从而实现县域工业快速发展的一种工业发展模式。具有代表的县市,如山东茌平县、邹城县、广饶县。
3. 城市辐射发展型
城市辐射县域工业发展模式主要是利用县域临近大城市的地理优势,通过依托大城市,主动融入和承接大城市的产业转移、辐射或直接作为大城市的工业组团而实现县域工业快速发展的一种工业发展模式[1]。现在很多省都在规划省会经济圈,目的就是通过把周边县域积极融入大城市,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如环渤海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首都经济圈、郑州经济圈、济南经济圈等。
4. 工业园区集中发展型
工业园区集中发展型是依托工业园区优越的基础设施环境和优惠的法规政策,招商引资,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快速向县区工业园区聚集,实现同类企业聚集、资源共享、客户共享、专业分工协作,避免了重复建设,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且能够共创品牌,形成群体优势的发展模式。现在很多县域都在积极组建工业园区,其目的就是通过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增加经济总量。具有代表性的县市,如大连市瓦房店。
5. 产业集群带动型
产业集群带动工业发展模式主要是利用当地的工业和手工业基础,再加上当地政府有意识的扶持,促使相同或相关产业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内加快集聚,形成的一个或若干个具有区域特色的中小企业密集的产业集群,从而实现县域工业快速发展的一种工业发展模式。该模式主要是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原则组织企业抱团发展带动当地经济产业升级和相关产业发展。其最大优势在于分工精细、技术精湛、劳动生产率极高、规模经济效应强,同时企业之间可以形成互担风险、共拓市场。具有代表县市,如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家用电器产业集群、浙江宁波、温州地区的服装产业集群、福建闽东地区电器、制鞋产业集群。
6. 项目拉动型
项目拉动型工业发展模式主要是政府利用自己当地优势自然资源、区位优势、产业发展基础条件、优惠政策、劳动力、人文因素(如侨民的故土情结)等,规划引导以及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进行招商引项目,使本地生产要素与外商资本、技术和管理等优势要素相互融合,形成产业特色或核心竞争优势,从而实现县域工业快速发展的一种工业发展模式。现在很多县市实施以大项目为引擎拉动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如福建省、广东省、山东省的县域经济高速增长就是利用项目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代表。
7. 外需拉动型
外需拉动型工业发展模式主要是指利用本地区的比较优势,生产外需产品,作为支撑当地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当前很多县域的贸易方式仍是加工贸易,依靠的是劳动力的比较优势。这种发展模式受外需、汇率影响较大,风险较大。具有代表的县市是我国沿海县市。
二、7种工业发展模式的理论评价
国内生产总值由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组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促进四者增大。从当前我国县域经济的7种工业发展模式来看,大多还是靠投资、外需拉动县域工业发展,如工业园区集中型、大企业拉动型、项目拉动型、外需拉动型。
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丹尼森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6个,即劳动、资本存量和规模、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知识进展、其他影响单位投入量的因素[2]。县域工业发展也离不开这6类要素,当前县域经济比较短缺的是资本和技术创新,大部分县域具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其中,资源开发型主要是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要素,城市辐射型是利用自己区位要素,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和大企业带动型利用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和资源配置,项目带动型靠资本、技术要素,外需拉动型是靠外需拉动经济发展。
这7种工业发展模式大都依据了不平衡发展理论、增长极理论和梯度转移开发理论,即先让一些主导部门和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集中于一些地区,以较快的速度优先得到发展,形成“发展极”,再通过其吸引力和扩散力不断增大自身规模并对所在部门和地区产生支配作用,从而不仅使所在部门和地区迅速发展,也可以带动其他部门和地区的发展[3]。发展极理论的政策含义是比较明确的,即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要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发展极”,通过“发展极”带动相邻地区的共同发展。这实际上是一种不平衡发展战略。
县域经济的工业发展受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劳动力、原有工业基础、社会经济以及政策等因素的制约,因此,每一个县域经济的工业发展模式也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联合利用,如可以联合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建设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引进大项目,建立企业聚集地,完善产业链,建立产业基地,最后形成产业集群。
三、山东省莘县工业发展模式
山东省莘县位于山东省西部,黄河北岸,冀鲁豫三省交界处。2011年莘县人口为 103.34万人,生产总值205.86亿元,人均GDP为20,000元。农业增加值为39.85亿元,占总产值的19%,工业增加值为96.12亿元,占生产总值的47%。由此可以看出,莘县是一个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近年来,在“跨越发展、全面提升”这一总体战略的大力推动之下,莘县投资力度日益加大,工业规模迅速扩张,企业效益显著提高,工业生产稳步增长,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发展速度超过了10%以上。种种迹象表明,在工业强县战略推动下,莘县经济发展已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当前莘县面临一大问题就是如何继续发展县域工业,壮大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纵观莘县工业经济发展模式,突出表现出以下几种模式:
1. 依靠工业园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莘县拥有两个经济开发区,即鲁西经济开发区和古云现代化工业产业园区,其中聊城鲁西经济开发区为省级经济开发区。随着近年来大家对工业园区观念的转变,发展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开放性经济意识不断增强。莘县园区建设加快,不断完善产业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增强园区吸引力、产业接纳力和项目承载力,使园区成为要素聚集地、企业孵化地、集群催生地。一大批有经济实力、技术含量高的国内外知名企业进入本市,入驻企业和项目不断增加,工业园区的产业聚集效应逐步显现。其中,2011年,聊城鲁西经济开发区,入园企业达到358家,重点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纺织、机械制造等产业。古云现代化工产业园区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盐化工及精细化工和特钢铸造项目,特别要加快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石油加工园等企业园区。
2. 依靠5大产业集群拉动工业发展
莘县为了集中扶持某些产业发展,实行了以发展产业集群来拉动经济发展的战略,已规划建立5大特色产业集群,即畜禽饲料加工、木材加工、轴承及配件加工、大豆蛋白、特钢铸造5个特色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在政府的扶持,5大产业集群的企业数目不断增加,而且规模逐渐增大,对于当地经济拉动作用逐渐显现。2011年,5个特色产业集群规模不断壮大,饲料及屠宰加工企业达到168家,产值160亿元;轴承及其配件加工企业达到676家,产值15亿元;木材加工企业达到966家,产值17亿元;特钢铸造企业达到12家,生产能力120万吨,产值20亿元;大豆蛋白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产值20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大豆蛋白生产基地。
3. 依靠资源开发拉动工业发展
莘县自然资源丰富,初步探明盐矿储量300亿吨,原油储量3,000万吨,天然气储量10亿立方米,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油盐化工产业是莘县的特色产业,以当地油盐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而且产值上亿,是莘县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有两个油盐化工龙头企业,即华祥石化和华祥氯碱。与中国盐业总公司、东营亚通公司、江苏九鼎集团、天津一轻集团建立了合作关系。确立了建设千亿化工产业园的目标,石油化工、盐化工两大主导产业,争取实现突破发展。
4. 依靠项目拉动工业发展
莘县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原有基础十分薄弱。多年来,尽管政府各级各部门做了不小努力,但是,由于缺少资金和项目等多方面原因,致使当地一些优势资源和项目没有得到及时膨胀和发挥,工业的发展受到很大制约,长期以来一直有很难的突破。近年来,随着政府思想观念的转变,当地投资环境的改善,招商引资政策出台,令投资商和金融界开始对莘县进行重新审视,一批一批新项目和资金开始源源不断的流入莘县,为莘县工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商机。原有的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得到迅速发展。2006年~2010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5亿元,其中工业类投资完成240.3亿元,新建投资过亿元的项目16个。列入省、市重点的42个项目完成投资103亿元。2011年莘县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29亿元,计划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72个,顺利完成全年任务。
四、工业发展模式存在问题与不足
近年来,莘县工业经济的发展确确实实发生了一些新的巨大变化。但是,也必须看到,莘县的工业化尚处在初级阶段,与新型工业化的要求相比,其中也出现和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与不足。
1. 工业总量小,工业结构不尽合理,技术构成层次较低
①从工业总量上看,莘县与聊城市其他七县市的工业总产值和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总收入对比来看,差距较大。②从工业结构上看,现有的几大产业中,畜禽饲料加工、木材加工、轴承及配件加工、大豆蛋白、特钢铸造、塑编、油盐化工等行业的企业数量多,但是由于这些产业附加值低,利税额约占全县财政收入的30%,缺乏应有的竞争实力和发展后劲。③从技术构成上看,现有的畜禽饲料加工、木材加工、轴承及配件加工、特钢铸造、塑编几大行业大多属于初级粗加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且占比重较高,利润空间微薄,技术含量低。而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和最终消费品较少。④从产业发展趋势上看,原有基础上产业膨胀较多,潜力型、朝阳型、技术提升型的新兴产业较少。
2. 园区基础设施滞后于项目建设
工业园区是项目载体,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功能的强弱,体现一个地区发展环境的好坏,招商引资数额的大小,反映着一个城市工业的发展有无前途与后劲[4]。要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务必从这两方面狠下功夫。虽然莘县两个工业园区已形成雏形,但是,配套基础设施以及行政服务跟不上项目建设需要,尤其是在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方面,政府在为园区服务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如招商、立项环评、规划科室短缺,工作人员少等。
3. 产业集群市场拉动力明显不足,辐射效应普遍较低
经过多年的发展,莘县形成了一些特色产业集群,如河店的轴承及配件加工、马西的木材加工、大张的特钢铸造、朝城等乡镇的饲料及屠宰加工,以及正在迅速扩张的汽车配件产业等。莘县五大产业集群正处于形成阶段,虽然有些集群企业多,但是,不是真正的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规模小、档次低,影响力还不够。集群内企业未形成分工合作关系,产业链并不完善,集群内企业大部分处于低端加工制造行业,没有主导龙头大企业,无法围绕大企业进行产业链延伸。一项产业或某一企业一枝独秀,缺乏应有的延伸和支撑,其他产业也分别不同程度地存在此问题[4]。如,木材生产基地,既缺乏现代流通大市场的直接拉动,又缺乏木材机械、配件等设备的生产供应;既无本产业内部前展后延的纵向链条,又无包装、仓储、物流等横向相关产业的发展;既没有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的专门培训机构,又没有前沿型的科研、设计、开发和制作机构。
4. 油盐化工业面临复杂因素比较多
莘县古云镇是一个大工业基地,约占莘县生产总值和税收的比重为50%和70%,在莘县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古云镇的主导产业为油盐化工产业。如果油盐化工产业能够发展壮大,未来莘县将可能实现跨越发展,但是油盐化工业受国际形势和国家政策影响较大,需要资本投资额大,未来发展风险性较大。在调研中发现当前油盐化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资金,尤其是华祥石化资金问题。目前,华祥氯碱自有资金比较充裕,但是,未来拓展产业链需要资金量比较大,存在一定资金缺口。二是油盐化工业发展所需土地指标不足。三是审批手续繁杂,建设周期长。四是软环境有待改善,企业税费负担较重。五是油盐相关许可证审批有一定的难度,虽然盐储备量约有300亿立方米,但是能开采的量不足30亿立方米。六是与油盐化工业配套的延伸产业链的企业较少。
5. 招商引资项目与当地项目不配套
莘县实行以经济建设和项目建设为核心,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动员一切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积极主动地争取项目、引进项目、大上项目,为莘县经济迅速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但是,从调研中也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招商项目未进行严格筛选,项目金额小、杂而乱,未与园区定位配套,这给未来园区特色定位和各个企业分工合作带来问题;二是引进项目未与当地特色产业、资源配套,尤其是与五大产业集群、油盐化工行业配套,这不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目标,招商引资一方面是发展当地经济;另一方面也是为当地现有经济服务,利用外来资金、技术、人才发展当地特色经济。
五、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从调研情况来看,莘县工业整体不强,不过一些产业具有一定的资源基础和优势。当前制约莘县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是企业家思想、资金、发展环境、土地指标、政府扶持政策等因素,而这些因素正是一个县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主要生产要素。
1. 企业家开拓意识有待加强
由于莘县当地企业很多是家族企业,企业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企业家大多有小富即安思想,不能准确判断未来企业发展趋势和风险。很多企业家不敢发展,而且与内外企业合作意识淡薄。同时,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相对匮乏,人才流失严重。从企业家问卷调查和企业家访谈中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企业家年龄偏大。60%的莘县企业家年龄集中在40岁至50岁之间,平均年龄45.5岁;其次,企业家学历普遍偏低。50%企业家为高中以下学历,规模以上企业董事长达到本科水平的只有15%,规模以下企业只有10%。企业家学历水平、知识水平偏低会严重制约企业发展,在实地访谈中也反映出企业家迫切需要学习知识,开阔思路。
2. 企业融资困难
一个地方工业发展,需要大量资金,而资金来源方式有股权融资、债权融资、自有资金等方式。在莘县现有条件下,资金问题仍然是其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政府资金、自有资金受限,与金融机构合作是其未来筹集资金的重要方式。但是,从调研中发现莘县企业融资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企业的融资方式较少、途径较窄。在莘县企业创立时的资金来源构成中,有平均约26.7%的资金来自于银行贷款,不到3%的资金来源于民间贷款,企业初创时的自有资金比例平均超过70%。可以看出,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还是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二是金融担保机构门槛较高。有接近75%的企业认为金融担保机构门槛高是造成企业得不到贷款支持的最主要原因。三是融资成本过高。有超过60%的企业将“银行融资业务手续繁琐,办理效率低”和“融资成本过高”列为当前企业在办理银行融资业务过程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银行融资业务手续繁琐,办理效率低,不仅增加了企业融资过程的难度,而且加大了企业因资金不到位带来的损失,无形中提高了企业融资的成本。四是企业本身规模较小,企业信用较低以及可抵押资产有限也造成了企业的融资困难。五是当地金融机构少,而且与外地金融机构合作企业少,且当地企业之间进行互保、融通资金少,这也说明当地企业之间的沟通少,且缺乏信任。
3. 莘县企业的发展环境还不够理想
一个地方投资发展环境是吸引企业来当地投资的主要因素,虽然莘县近几年来采取多种税收优惠政策,大力招商引资,招来了大量外地企业,但是如果投资环境不继续改善,一旦优惠政策取消、用工成本和电价继续上涨,这些企业有可能逃离本地。从调研中发现莘县投资环境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企业负担过重。有74.39%的企业反映企业营运成本较高。二是企业税负较重。有17%的企业认为税负偏重。三是审批程序仍需改善。有70.73%的企业认为审批办事手续繁琐。其次,在希望政府加以改进与提升的问题调查中,有57.4%的企业选择了“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这也充分说明了,政府审批程序的繁琐确实制约到了企业的发展。四是税收优惠政策落实较差。在招商引资时,政府允诺的给企业的优惠政策,在企业引进来之后,不能按照当时允诺落实。
4. 土地指标有限
县域工业发展离不开土地,而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工业用地指标的限制,莘县土地指标紧张,而对于当地招商引资和发展工业成为一限制要素。在土地指标不足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中小企业占用土地过多,闲置不用现象,而又降低了土地利用率。莘县企业家问卷调查和企业家座谈都反映出土地受限,影响企业未来发展,尤其是一些重点大型企业。
5. 政府扶持企业力度还不够大
县域经济发展离不开当地企业发展,但是由于县域企业大多存在规模小,资金有限、技术能力有限等问题,这就需要政府扶持其发展壮大[5]。虽然近几年莘县对企业扶持力度加大,但是从莘县企业家问卷调查和企业家座谈中还是发现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用于扶持企业创业和发展的财政资金偏少。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成的企业表示享受过国家或省级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扶持,还有接近7成的企业则表示从未享受过国家或省级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扶持。二是政府对于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大。有58%的企业仅仅是知道政府扶持政策,很了解的只有24%,还有18%的企业不了解中小企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企业在申报项目过程中遇到了较大的困难。数据显示,有34%的企业认为自身对政策了解不够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六、结论与启示
一个县域的工业发展模式主要由该地区自身工业发展所处的阶段决定,也不可能用一个简单的模式来发展工业,应该综合地运用多元工业发展模式协调发展[6]。基于当前莘县工业发展模式、存在问题与不足和制约因素,依据工业资源特点、产业基础、发展走势,笔者认为,莘县工业发展模式可以选择资源开发型和项目拉动型工业发展模式,要逐渐形成资源工业园区大项目产业链产业基地产业集群的路径的工业发展模式,即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油盐、农业、林业自然资源),建设相应的工业园区,然后根据当地资源招商引资,引进与当地资源配套的大项目,建立同类资源的企业聚集地,完善产业链,建立产业基地,最后形成产业集群,带动莘县工业发展。根据当前现状,莘县5大产业集群行业贡献度较低,油盐化工产业贡献度高,把油盐化工产业培育成为莘县的主导产业,特别是盐产业,在现有5大产业中,选择特钢铸造、大豆蛋白作为重点发展产业,扶持重点产业中的大型企业。莘县继续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总抓手,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坚定不移地上大项目、上好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7],如抓好战略新兴产业中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
为实现莘县跨越发展,特提出以下几条建议:一是解放企业家思想。莘县政府可以组织莘县企业家进行集体培训,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家的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当地企业家之间感情,为以后相互合作奠定感情基础;二是争取和大型油盐化工企业合作,争取国家扶持当地发展油盐化工业政策,如原油指标,采盐矿证。三是不断扩大五大产业集群规模,围绕现有产业进行产业链延伸和技术升级;四是转变政府工作观念,加快招商引资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服务型政府,优化当地发展环境;五是扩展企业融资方式:政府拿出资金扶持企业发展,并出面组织与商业性金融机构合作,鼓励企业之间相互合作。六是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严格筛选项目,主要是要求项目投资方向、金额、环保、对当地经济和环境影响等要素,尽可能引进符合国家未来发展的政策、投资方向和涉及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和民生保障的重大项目;另一方面引进项目要与当地特色产业、资源的配套,尤其是与五大产业集群、油盐化工行业配套,只有这样,才能借助外力与本地特色产业和资源,促进当地经济长久、持续发展、当地人民收入迅速增长。八是加速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不断争取置换建设用地指标以促进工业化发展。
(作者感谢聊城发展研究院莘县调研组成员:马中东、郭斌、杨宏力、曹之然、宁朝山、代源卿、李龙飞。)
[参考文献]
[1] 乐菲菲,朱孔来,等.山东县域经济八种典型模式[J].宏观经济管理,2011(7):68-69.
[2]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551-554.
[3] 水.产业经济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44-245.
[4] 吴学文,杜玉堂,等. 关于滨州市工业经济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J].山东经济战略,2004(3): 34-42.
[5] 卫西亭.发展县域工业的十种模式[J].西部大开发,2004(3): 52-53.
[6] 朱 舜.县域经济学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03-109.
[7] 梁树广,李亚光.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2(4):93-96.
Analysis of Count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Mode, Problems and Constraints:
Take Shenxian of Shandong Province for Example
Liang Shuguang1,2
(1.Business School,Liaocheng University,Liaocheng 252059,China;
2.Liaocheng School of Development,Liaocheng 252059,China)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方式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增加,也包含了经济效益的提高、资源消耗的降低,经济结构的优化等内容。近年来,我市工业在发展进程中,经济总量和效益都有了很大提高,但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要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还要更多的从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去研究和探索,以期找到解决工业发展中一些深层次问题的有效途径。为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把握,加快推进工业经济科学发展的步伐,前期到部分县市区和企业进行了调研,形成该调研报告。
一、我市工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__市委、市政府在认真分析资源状况、产业基础、区位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以加工制造业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定位,确立了“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的指导思想,把工业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市的路子,大力实施“壮大一批支柱产业,发展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培育一批知名品牌”“三个一批”发展战略,科学、和谐、率先发展工业经济,推动我市工业走上又好又快发展的道路。20__年全市434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343亿元,比上年增长14.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10.3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实现利税425.4亿元,其中利润总额277.9亿元,分别增长16.6%和18.8%,实交税金175.2亿元,增长18.5%。
从产业看,我市工业已形成以机械装备、海洋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造纸包装“五大支柱”产业和电子通讯及信息处理、新型建筑材料、医药及保健品等产业为主体的体系,五大支柱产业综合竞争力居全省前列,其中机械装备、海洋化工、造纸包装在国内同行业拥有资源垄断、技术领先等方面的比较优势。
从企业看,全市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48户,有52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其中潍柴、晨鸣、海化、北汽福田诸城汽车厂等7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有33家企业进入全国大型工业企业行列,12家企业进入省百强工业企业行列,7家企业进入“中国制造业500强”行列, 潍柴、晨鸣、海化、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诸城外贸5家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行列。
从产品看,有原盐、纯碱、柴油机、轻型卡车、氯化聚乙烯等108大类5000多个品种,其中600多个品种销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近百种产品产能和市场占有率居全省第一,其中原盐、粘胶短丝、机制纸、内燃机、驻极体传声器等居全国第一,氯化聚乙烯、纯碱、色素等居世界首位。拥有“耶莉娅”牌男西服套装、“孚日”牌毛巾、“鸢都”牌纯碱、“得利斯”牌低温肉制品、“新郎”牌西裤等31个中国名牌产品和26件中国驰名商标,总量居全省第二位。
从产业集群情况来看,__工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几大产业集群,具体可分为四种情况:一是具有资源优势的产业集群。典型的是海洋化工产业集群,依托我市北部丰富的盐、卤水等资源优势,充分加以开发利用,逐步形成了以海化集团等大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二是在传统优势工业基础上发展壮大形成产业集群。典型的有纺织、机械和造纸包装产业集群,长久以来,__一直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纺织工业、机械和造纸包装工业基地,三大行业不断提升档次、规模、水平,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了集群态势;三是农业产业化培育出的产业集群。如我市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作为全国农业产业化的先行和领头城市,在农业生产实现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市场化的基础上,逐渐培育和壮大起来;四是新兴的光电子、汽车制造等产业集群。如,近几年,诸城市通过不懈努力,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业已发展诸城市发展速度最快、总量最大的产业,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汽车产业集群。
二、近年来推进工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结合工业发展实际和国家产业政策规定,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深化市属企业改革有关问题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三个一批”发展战略的意见》、《关于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__市机械装备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六大支柱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邀请国务院研究中心为我市编制了《工业结构调整与发展规划研究》,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鼓励企业招商引资、加快企业上市、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高素质企业家队伍等方面营造政策“洼地”,支持和推动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海化、潍柴、福田等大企业实现了快速膨胀。海化集团不断延伸盐化工产业链条,成为中国化工行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潍柴在研制出被誉为“中国创造”的欧ⅲ发动机的同时,成功并购了湘火炬这一中国第二大汽车零部件企业,提升了综合竞争力,为建设成为国际化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科学投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土地、资金制约加剧的情况下,紧紧抓住投量、投速、投向和投效四个关键,广泛调动各类投资主体的积极性,把有限的要素配置到科学投入上来,着力解决好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关键设备等问题,重点加大技改投入。继20__年全市技改投入突破200亿元基础上,20__年达到350亿元,20__年达到527.8亿元,20__年达到553.7亿元,20__年完成610亿元,20__年完成644亿元。机械装备、纺织服装、海洋化工等支柱产业投资额占全部技改投资的78%,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达到10.7%。在技改投资中,用于单纯扩能的投资仅占5%,而用于增加品种、提高质量、降低能耗、资源综合利用及环保的等占投资总额的95%,投资结构不断优化,项目技术水不断提高,重点技改项目采用设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占70%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占30%以上。各企业也把加大投入作为加快发展的首要举措,多渠道融资、全方位加大投入,重点企业每年投入都在亿元以上,其中海化集团、潍柴、晨鸣集团、北汽福田诸城汽车厂等企业每年的投入都在10亿元以上。长期的大规模投入,使重点企业主导产品产量提高很快,市场主导地位和竞争实力明显增强。
(三)强力推进招商引资。近年来,充分发挥工业门类全、规模大、资源丰富等比较优势,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资本转移的有利时机,认真研究和把握国际国内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的趋势,突出产业链、产品链、基地型项目的招商,突出产权转让和利用外资,争取将支柱产业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
公司开始投资落户__。世界500强企业之一、全球最大的土方工程机械和建筑机械生产企业——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在全国各地进行了长达三年的全面考察,最后将合作的目光锁定在山东山工机械有限公司,使山工集团成为卡特彼勒全球生产基地之一;亚星集团依托自身的规模优势,以亚星工业园为载体,进一步加强了与国外大型跨国公司的合资合作,相继实施了与德国朗盛公司合资生产120__吨水合肼、与德国wip公司合资生产120__吨发泡剂、与韩国乐天集团合资生产4万吨cpe等大项目,有力地拉动了我市精细化工产业的发展。目前,已有卡特彼勒、伊藤忠等13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__,支柱产业依托优势企业与国内外优强企业的战略合作已全面展开。 (四)引导产业聚集。积极导入循环经济理念,按照“大企业—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成长规律,明确园区功能定位,突出行业特点,最大限度的发挥产业集聚效应,着力构筑以大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完整的工业园区。目前,重点骨干企业多数依托省级以上开发区着手建设工业园,其中潍柴、亚星、海化、福田、孚日等企业工业园已初具规模。通过产业聚集,促进了专业化分工,降低了产业内部交易运行成本,不断壮大了龙头企业的集聚效应和竞争优势。如北汽福田是全国闻名的汽车、农机生产企业,近年来,随着该集团陆续投巨资在诸城、坊子两地建设大型工业园,“福田”巨大的品牌效应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配套厂家落户福田工业园,同时也带动了诸城、坊子当地和周围数百家中小型配件生产企业为其提供配套产品,使汽车零部件、农机配件加工成为当地的第一大支柱产业。目前,市里确定的主导产业经济总量已经占全市的80%以上,初步建立起了具有规模技术优势的海洋化工基地、产业链条完整的动力装备基地和特色优势明显的纺织服装基地。20__年工业百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39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实现利税215.6亿元,其中利润总额133.6亿元,实交税金__.2亿元,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59%,百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利税和实交税金三项指标占全市的比重分别达到55%、50.7%%和65.3%。
(五)抓企业规范上市。把培植企业上市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抓好规范的股份制改造,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依法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在上市渠道上,因企制宜,境内外上市并举。同时,进一步强化对上市公司的监督指导,加大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创造一流的经营业绩,努力保持我市上市公司的良好整体形象,争取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进行扩配股或发行可转换债券,畅通从资本市场再融资渠道。20__年,潍柴动力h股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募集资金14.2亿元,山东墨龙作为我市首家民营企业成功登陆联交所创业板,募集资金折合人民币1亿元;山东五洲投资集团收购国有股“买壳”上市,山东海化、晨鸣纸业可转换债券成功发行,募集资金分别达到10亿元和20亿元。20__年,潍柴动力又成功收购湘火炬,20__年孚日家纺又成功上市,募集资金5.28亿元。20__年,企业上市步伐加快,先后有6家企业7只股票在境内外上市,巨力股份完成重组并恢复上市,3家企业增发融资。20__年先后有晨鸣纸业h股、歌尔声学a股、昱合集团成功上市,分别募集资金32亿港元、5.3亿元人民币、2100万美元,到目前为止,全市上市公司共达到19家、股票22只,企业融资实现了渠道多元化,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六)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工作的意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暂行)办法》、《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项目评审暂行办法》等,积极推进重点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建设。目前,共建有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省级30家,市级88家。设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在“十一五”期间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退出10亿元(每年2亿元),支持重点企业高新技术研发平台建设。相当一部分企业技术能力已经能够跟踪国际先进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潍柴研发成功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0升、12升大功率欧ш发动机,实现了我国内燃机行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跃。20__年全市企业共完成技术开发费53.9亿元,开发填补市以上空白技术项目861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或填补国内空白的89项,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601.7亿元,利税83.6亿元。
(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源制约是影响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瓶颈。为此,市政府确立了“小循环”抓节约型企业、“中循环”抓特色产业(园区)、“大循环”抓循环城市的总体思路。坚持以循环经济理念推进结构优化升级,促进节能减排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我市列入全省重点培育的10个循环经济型试点城市之一,滨海经济开发区被列入全省20家循环经济型试点园区,21家企业(包括1家国家级)被列为重点培育的循环经济型试点企业。海化集团实现了海(卤)水资源“一水六用”、吃干榨净,形成了一个以碱、溴、苦卤化工、精细化工为主的四大产业链条,建立起了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新模式,被确定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企业。
三、制约工业科学发展的主要因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结构性矛盾的制约。我市工业虽然门类比较齐全,但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一是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全市工业主要以轻工、机械、化工、纺织、冶金等传统产业为主,占全市的比重达70%以上,生产的多是一些低附加值、盈利水平较低的产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一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产品关联性不够强。在主导产业中,除汽车及配套零部件、纺织外,多数关联性不强,产业链条较短,企业间相互配套、协作生产的能力较弱。三是缺少产业带动性强的终端龙头产业。几大支柱产业虽然企业数量众多,不少单体企业规模实力居国内同行业前列,但产业链不完整,特别是缺乏高端产品的带动。如晨鸣纸业是全国造纸行业的龙头企业,而我市印刷、包装及平面设计等下游产业却没有发展起来。海洋化工产业是我市得天独厚的优势产业,但主要产品是原盐、纯碱、烧碱、溴素等初加工产品,产业链条非常短。与我市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烟台市,“九五”前后,我市与烟台市不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产业结构方面,都相差不大。在产业结构方面,两市都以机械、纺织、食品加工、电子信息为主体,从经济总量看,1995年,我市的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分别比烟台市高4亿元、23.1亿元和1.7亿元。但是,从“九五”开始,烟台市明显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进一步配置壮大了机械、电子、食品和黄金四大拳头产业,并且围绕四大产业形成了汽车、船舶、电脑、手机、葡萄酒、黄金六大产品集群,主导产业完成了由支柱产业向战略产业的飞跃。相比之下,我们__工业在结构调整和产业培育发展方面没有跟上,错过了多次机遇。到20__年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三项指标与烟台的差距分别达到了6.62亿元、0.13亿元和0.6亿元。
(二)资源短缺的制约。一方面,我市自然资源相对贫乏。水的人均占有量仅350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量的六分之一;耕地的人均占有量仅1.39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原煤产量每年仅100万吨左右,尚不足一个耗能大户的年需求量。目前全市95%以上的煤炭和
几乎100%的原油需要市外采购,80%的电力需要网供。另一方面,企业能源消费量非常大。据统计,目前年全市能耗万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有130家,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占到全社会的72.5%。随着国家对节能环保调控力度加大,企业生产能否达到能耗基本定额成为企业生存的“生死线”。同时,我市在节能降耗方面与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也较大,主要原因是高耗能产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偏少。 (三)自主创新能力弱的制约。我市工业竞争力不够强,集中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上。近年来,全市工业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一直维持在0.8%左右,远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海尔每年的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8%,平均每天要产生两个专利和技术诀窍,现在海尔有几千个专利。由于技术基础水平偏低,加上技术开发投入不足,造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相当一部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已成为提高我市工业整体竞争力的很大障碍。
(四)人才不足的制约。我市人才密度不高,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全市平均每万人中拥有博士、硕士为1人,而青岛为8人,烟台为4人,差距相当大。从全市重点企业领导班子情况看,董事长和经营管理层中拥有博士学位的只有2人,硕士学位的不足10人,尤其是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极为短缺。同时,熟练技术工人队伍也正在萎缩。近年来,随着发展的加快,企业装备升级换代步伐也明显加快,很多企业相继引入了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先进设备,但由于缺少熟练的技术工人,却生产不出高质量的合格产品。
(五)资金市场制约。受金融危机影响,当前,资金和市场的制约也十分突出。据对全市工业百强企业的调查,基本落实上半年生产订单的只占20%,基本落实全年生产任务的只有11%,已签订的合同中,短期合同多,长期合同少;小额合同多,大额合同少,开拓市场的任务相当艰巨。资金方面,国家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融资的政策措施,但银行贷款的门槛依然很高。同时,受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企业资金周转困难。1-2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两金占用470亿元,应收账款净额256亿元,分别增长12%和10.3%,致使企业流动资金更加紧张,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四、推进工业经济科学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针对当前制约工业经济科学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及建议:
(一)着眼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工业结构。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既是立足当前渡难关,也是着眼长远大发展的必然选择。推进工业结构调整,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努力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市场竞争力强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一是加快区域结构调整。围绕参与环渤海开发、全省“一体两翼”竞合发展和“青潍一体化”,重点搞好布局调整,进一步明确各县市区、开发区功能定位和分工,全力打造“一带二地多区”的区域构架。“一带”即北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产业带,“二地”即中心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科技、金融、物流、信息聚集地,“多区”即结合产业现状,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以县域经济为依托,规划建设多个产业集聚区,同步搞好科技创新、信息服务、现代物流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形成产业聚集、布局合理的工业新格局。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立足我市实际,重点支持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及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做大做强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动力机械、矿山机械、石油机械等装备制造业,积极开拓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加快发展石油化工、电力能源等潜力产业。同时,对机械、纺织、化工、建材、造纸、食品等优势传统产业,以提升信息化水平、技术升级、保护环境、保障安全、降低消耗、资源综合利用为目标,大力提升传统产业的设计、制造、装备和管理水平,逐步实现传统产业高新化。三是加快组织结构调整。推进企业兼并重组,鼓励优势企业强强联合,支持大企业带头用信息化引领企业发展、带头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延伸、带头发展装备制造业和服务业、带头建立创新平台和技术联盟、带头实施“走出去”战略;实施小企业培育计划、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和特色产业集群提升计划,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发挥大企业的技术和产业溢出效应,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产业产品为链条、中小企业紧密配套的现代产业组织体系。四是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壮大现有主导产品实力,对内燃机、农业装备、家用纺织品、粘胶短丝、驻极体传声器等产能和市场占有率居全省、全国乃至世界首位的百余种优势产品,进一步扩大产能和市场占有份额;积极增创新的竞争优势,在装备制造、新材料、新型能源等高新技术领域和传统产业中实施100项技术和装备研发项目,集中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优势产品和名牌产品;大力发展与固定资产关联度较低的医药、食品、文化、健康类新产品,进一步优化提升产业产品结构,分散市场风险,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前段,围绕推进全市工业的调整振兴,我们制定了我市十大重点产业和28个特色产业的调整振兴规划,建议市里能尽快研究出台,更好的指导工业结构调整。
(二)着眼于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当前,无论是宏观政策约束、责任制考核,还是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都要求我们把节能减排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投入更大的精力,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一是要进一步强化目标责任。落实好国家《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的实施方案》,建立完善节能减排监测考核体系,每季公布进展情况,严格进行考核奖惩。二是要加强节能技术改造。深化“对标降耗”活动,对单位能耗指标超出全省平均水平的企业和产品,逐一落实改造的期限,完不成改造任务的坚决关停。要继续实施好国家“十
一五”重大节能工程和省3个“节能100项”,抓好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建筑节能和绿色照明工程,积极组织好节能技术改造奖励项目、示范工程项目、专项资金项目的申报实施。三是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原则,落实好循环经济型城市实施方案,突出抓好“三个循环”:“大循环”建设循环型社会、“中循环”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和园区、“小循环”建设循环经济企业。四是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充分利用好国家和省对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发展有一定基础的节能设备、新能源设备和产品、水污染防治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等制造业。五是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促进节能减排。严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核,建立能耗增量控制制度,凡是区域内新增项目未经能评审查,预期万元增加值能耗高于区域内上年度万元gdp能耗水平的,一律不审批;对未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企业和地区,停止审批“双高”项目;贯彻落实好《节能法》,每季一次对各县市区、开发区进行节能督查,强化对全市能源消费单位节能监察,监察范围扩大到年耗能20__吨标煤以上单位;进一步落实差别电价政策,对列入淘汰计划的企业全部实行差别电价,全面推进超耗能加价制度的落实。 (三)着眼于提高经济竞争力和发展水平,大力推进企业创新能力建设。要全力推进企业的三项创新。一是技术创新。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继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深入推进产学研联合,力争在人才队伍建设、技术来源拓展、技术开发投入等方面有突破性进展,不断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推动“__制造”向“__创造”转变。要完善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保障体系。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贯彻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加强政策引导激励,引导企业用足用好现有自主创新方面的有关优惠政策,不断加大对创新体系建设和研发的投入。要正确选择技术创新支撑战略,注重立足产业发展现状和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态势,积极搞好制造技术发展方向和创新方向定位,全面实施原始创新,大力推进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提高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要加强产学研联合,建立完善与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项目、人才、成果等信息互通机制,积极搭建企业科技合作平台。要充分利用人民币升值、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加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工艺、专家和人才的力度,迅速提升我市技术创新水平。二是管理创新。要以大型企业集团和工业企业100强为重点,分类指导,科学指导,减少管理层次,努力提升企业科学管理水平。要继续推广山工机械管理创新经验,推行六西格码精细化管理的方式方法。要积极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在产品生产制造、物资采购、市场营销等环节,加快普及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柔性制造和诊断技术,提高企业在设计、生产、管理、产品智能化各环节的信息化水平。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整合各种教育资源,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继续教育等形式,加快培养一批具有跟踪国际先进技术能力的学术带头人、一批产业化发展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和一支高素质的产业技术工人队伍。企业家是最宝贵的财富、最稀缺的资源,要努力营造企业家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不断加强企业家队伍的职业能力建设,建立完善企业家脱颖而出的选拔机制,强化对企业家的激励约束,建设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三是体制机制创新。要抓住我市被列入全省深化经贸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的重大机遇,努力探讨培强做活企业的机制创新和配套措施。以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经理人职业化,企业离退休人员和住宅物业管理社区化,企业员工薪酬制度化为目标,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加快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造,规范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积极培植上市资源,建立和谐劳动关系,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企业发展再上新水平。以解决好、维护好困难企业职工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建立预警机制,加强对困难企业动态监控,完善企业保障、债务清偿等预案,制定完善特殊时期扶持政策,确定重点帮扶企业,着力减轻企业负担,切实维护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保持职工思想稳定和社会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