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儒家思想的来源范文

儒家思想的来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儒家思想的来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儒家思想的来源

第1篇:儒家思想的来源范文

关键词:《文心雕龙》 刘勰 儒家思想 评价

《文心雕龙》的内容比较复杂,但其基本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魏晋时期,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在其历史发展中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在《文心雕龙》中得到了反映。儒学思想对刘勰的一生都有着深厚的影响,他的儒学思想重要反映在他的文学理论巨著《文心雕龙》中。全书贯穿着儒家思想。纵观全书五十篇,都体现了儒学的内容。

一、儒家思想对刘勰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文心雕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梁书·刘勰传》记载,刘勰字彦和,东莞莒人,祖灵真,宋司空秀之弟也。刘勰早年家境贫寒,笃志好学,终生未娶,曾寄居江苏镇江,在钟山的南定林寺里,跟随僧佑研读佛书及儒家经典。《二十二史札记·南朝经学》:齐高帝少为诸生,即位后,王俭为辅,又长于经礼,是以儒学大振。从齐建国到永明四年刘勰二十岁的六七年,正是刘勰笃志好学之际,当时的儒学大振和文学渐兴,对他儒家思想的形成和从事文学研究都有深刻的影响。由以上得知,儒家思想对刘勰的影响是深远的。

二、儒家思想在《文心雕龙》中的体现

刘勰的思想属于儒家思想,《文心雕龙》全书都体现了儒家思想。《序志》篇中,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五礼资之以成文,六典因之致用,君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详其本源,莫非经典。后世文章讹滥,就是因为离开了儒家经典的本源所造成的,因此要根据儒家圣人的教导来写论文。这无可辩驳地说明,《文心雕龙》这部书的确是以征圣,宗经的思想为依据,也说明刘勰崇拜的是儒家圣人。

《文心雕龙·风骨篇》从创作过程强调了“风骨”作为文章内在生命力的特点和重要性。“风骨”所强调的“刚健”、“遒劲”、“有力”正是儒学对真正人格的要求,它和中国古代文人崇尚高洁的情操、刚正不阿的骨气是分不开的, “风骨”是古代的一种诗学精神,它的文化根源是儒家对于刚健中正人格的强调。儒家思想的中心即是“人”,在儒家看来,刚健中正才是真正的人格,是文人精神品质非常可贵的一面。《征圣》篇中,“征之周孔,则文有师矣,主张写文章要以“圣人”为师。这个“圣人”,即周公、孔子。所以,他说:“征之周孔,则文有师矣。”刘勰认为,作家进行文学创作要以“圣人”们为学习榜样,以“明道”为己任,以教化为目的,充分发挥文学的政治作用。

三、刘勰对儒家思想中文学理论的继承

刘勰继承了儒家的文论观,突出文学的教化功能,提出文学对人的性情有陶冶功能。在《明诗》篇中,刘勰阐释了诗歌的意义和作用,“诗者,持也,持人性情;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诗歌可以端正人们的思想感情,无邪就是没有邪念,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意谓诗三百中没有不正当的思想感情。儒家思想认为诗歌具有兴观群怨的教化功能,这和刘勰的思想也是相通的。刘勰赞赏子夏监侚素之章,子贡悟琢磨之句。肯定孔子对他们的评价。另一方面他更突出的主张诗歌要政序相参,发挥顺美匡恶的作用。刘勰继承前人“诗言志,歌咏言”之说,认为诗歌是感物言志的,亦即表现在外物的触发后所产生的思想感情。

《文心雕龙》继承了儒家以内容为主,形式为内容服务的观点,文学内容与形式,《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心雕龙》作为一部自成体系的文学理论批评专著,它主张文质并重,以质为主,强调内容为主,形式为内容服务,在《情采》篇中:《孝经》垂典,丧言不文;故知君子常言,未尝质也。老子疾伪,故称美言不信;而五千精妙,则非弃美矣。庄周云辩雕万物,谓藻饰也。

四、对《文心雕龙》中儒家思想的评价

《文心雕龙》标榜儒家经典为样板,举出儒家思想的旗帜,我们要以客观的态度来评价这部作品,充分考虑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首先我们认为,对于经历了很多发展变化的儒家学说来讲,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孔子的学说,部分方面是落后的,但是又含有很多积极的因素,比如对教育的重视,强调文学的现实功效等,这对古代文学的发展是有好处的,所以我们要根据时代的需要对孔子的学说补充进新的内容。

我国封建社会的作家思想家都难以摆脱儒家思想的支配,刘勰也不例外,对于刘勰表现出来的儒家思想,要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进行具体分析,才能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刘勰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自幼好学,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影响是深远的,刘勰面对当时战乱不堪的社会现实,他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深为统治阶级担忧,他迫切希望改变这种社会现实,为本阶级寻找出路,所以他希望用孔子的儒家思想进行统治,施行仁政。

总之,刘勰的《文心雕龙》许多思想都继承了儒家思想的许多观点,并把儒家思想作了进一步的阐释。但是刘勰征圣、宗经,并非泥古不化,言必经典。刘勰批评纬书其伪有四,无益经典,但由于它事丰奇伟,有助文章,并没有否定它,而是推崇它,成了他论文指导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刘勰的征圣、宗经以及崇拜儒家经典,其目的是为文章服务,而不是盲目地服从儒家经典。

参考文献:

[1]穆克宏.略论《文心雕龙》的基本思想[N].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78.

[2]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3]詹瑛.《文心雕龙》的思想体系[N].广州:暨南学报,1989.

[4]韩立新,主编.新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陆侃如,牟世金.刘勰和文心雕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6]张文初.刘勰的文学史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第2篇:儒家思想的来源范文

秦始皇即位时,以法家思想为政权的统治思想,而汉朝在汉武帝之前以道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正统的儒家思想已基本消失;

汉武帝即位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哲学根本,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从此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西汉武帝即位时,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进行了改造,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

汉朝以后,儒学地位下降,在魏晋南北朝时玄学盛行。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儒家思想的来源范文

隋抱朴的这种儒家形象的发展与当代的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品的发表是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在80年代人们都有着一种发展的渴望,人们是这样,国家更是这样。随着的召开,国家的发展也是走向在一种全新的模式,改革开放也在思想上为我们提供了保证,新的事物的出现,人们的思想也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一种新的看法。人们开始对社会的发展尽心思考,这也就产生了对社会发展的不同的思想。而隋抱朴的这种儒家的思想就是作者对社会的发展找到的新的答案,也是当时的寻根一派的对社会的不同的看法。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寻找不仅仅是对社会发展的道路的一种寻找,也是对我国国民在思想灵魂上的一种寻找,这是起到了双重的作用的。隋抱朴儒家的思想得到认可,也是读者对种儒家的文化在中国的发展中起到的中流砥柱的作用的一种认可,也在思想上为当时的人们提供一种范本。时代的因素在当时是主要的因素之一。隋抱朴的这种儒家思想在深刻的内涵上也是存在于当时的这种社会的基础的,社会已经不仅仅是需要一种新的启蒙,而是在合理的生活的轨道上找到以往合理的生活思想规律,这对于人们来说是相当的重要的。而作者张炜也通过隋抱朴的儒家思想的认可得到新的确立。在当时那个近乎疯狂的80年代,人们的思想经历的是当时最活跃的西方的影响。这对于文学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推到作用。而且我们也看到这种新的儒家的思想与时代的发展也是一种双向的互动的内容,在一方面这种儒家的思想丰富了社会的存在的思想,而在另一面社会的整体的发展也为儒家思想的存在提供了良好的保证。只有一个开放的社会思想的包容的力度才会得到增加,这是在80年代的一种很好的体现。社会的发展是离不开文学的发展的,文学的发展更加的离不开社会的发展。而且社会的思想的力度也深深的制约这文学的这种发展。隋抱朴的儒家的思想的也是在这一层面看到的社会的文化的一种显现。在80年代的寻根文学里我们不仅仅看到的这种对儒家思想认同的一种,这仅仅是当时的一个某方面,也是寻根中对社会的发展进行儒家解释的一部分,许多的作家还把社会的发展的看到的是道禅文化,还有楚文化等等。这些都是对社会发展的合理的解释,这也无疑构成了寻根文学的多元化的发展。

二、隋抱朴的儒家思想与自己的深刻的矛盾性

隋抱朴是一个深受传统文化熏染的人。他的名字就来源于“抱扑见素,少私寡欲”的儒家教义。他从小将“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中国传统文化是最不讲人性的,把人的正常的视为消极的东西,把社会的理知规范视为神圣的完全积极的东西。在这样文化背景下的隋抱扑,注定了成为方面的悲剧人物。隋抱朴首先是一个人,就必然有人的七情六欲。妻子桂桂死后,小葵是第一个闯入他生命的女人,也是他一生钟爱的女人。面对小葵的约会,经过激烈的内心挣扎,他最终“突然转身向着河滩跑去了。他像要扑向一个什么东西,没命地奔跑,嘴里同时还发出谁也听不清的咕囔声。”从他的这几个动作,足可以看出他对小葵的情感是多么的强烈。之后,由于被小葵嗅过手掌,常常睡不着觉,要不就做梦有人来捧他的手掌,他曾无数次偷偷伏在小葵的后窗上。小葵经四爷爷点头嫁给李兆路,使得隋抱朴彻底失望,可他内心的渴念一分未减,受尽了折磨。在李兆路外出当盲流的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他抑制不住内心火一般的热情找到了小葵。李兆路的意外死亡,给隋抱朴带来了堂而皇之接近小葵的机会,但是,他所受的传统教育使他充满愧疚,一直不敢面对自己的内心情感要求。小葵盼望并期待着隋抱朴走进她的生活。一次在蓖麻地里的相见,小葵渴望抱扑能在众人面前堂堂正正地直面他们的关系,然而小葵失望了。正如书中所写的“:那一天,抱扑没有站起来,也许就在也站不起来了。”“爱是人性天国的核心,是这个王国中最活泼、最美丽、充满生命的根本因素”,然而抱扑与小葵的爱却走到了尽头,不是因为不爱,却因为抱扑的特定文化和特定性格。隋抱朴的心灵深处,强烈呼唤一种火一般的爱情。他有时表现出一股勇于进取的力量,一股往着高处涌流的狂奔不息的热血。但是,另一方面,又有传统文化留下的巨大投影,困扰束缚着他,一种儒家的教益充斥着他的内心。他的出身,他的原罪感,他所受的传统教育使他背离了自己的情感要求。他的内心世界充斥着矛盾,充满着各种可能性,使他有时倾向于情感的天平,有时又充满着自责、忏悔的矛盾心态。人类“缔造的文化体系,表现了人类对善的追求,但是,也处处有伪善的部分加在其中,与真实的善的追求形成对抗的力,因此,在人的文化欲求中,总是接受着祖先文化遗产的双重积淀,这种复杂的情况也使人的文化追求体系本身又有两种力的拼搏。”文化的虚伪成分无情地摧残着抱扑的身心,人为地强迫他熄灭自己的欲念。社会理知规范无情地征服了他的情感,这个征服的过程是充满着灵魂的惨烈的战争的。隋抱朴是一个意志力很强的人,他可以忍受形而下欲求的折磨而从形而上的欲求中得到些许满足,如苦思冥想。他有一种大爱之心,这使他往往陷于有所爱而不得所爱的深刻矛盾之中。闹闹,一个洼狸镇最妩媚的女人,她心中一直爱恋着抱扑。闹闹对抱扑的火热感情,抱扑这个充满大智慧的男人,他不可能感觉不到;但在几次心灵的颤动后,他以冷静的面孔,不敢直视的目光,面对这位活力四射的姑娘。小葵的再嫁,能否给他一次机会,做一次自己情感的主人,使闹闹不再成为第二个“小葵”呢?传统文化在隋抱扑的世界中,好象一个无处不在的幽灵,这个幽灵断送了他一生的爱情,一生的个人幸福;但同时,也因为这个幽灵,使他怀抱“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知识分子情怀。从这一点上来看隋抱朴也是具有常人所没有的毅力,这也是儒家思想在内在的赋予他的坚毅的品质所在。

三、隋抱朴的儒家文化思想具有的现实的意义

隋抱朴的这种儒家思想对现在的社会具有着广泛的现实的意义。在现在的社会发展的今天,隋抱朴这种儒家的思想是我们所应该具有的,这有利于我们现在的社会的会更好的发展,因为儒家思想主要的行为是与人为善,这样我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才能看到社会的发展的有利的一个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们的社会已经改变得太多,这样的社会可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是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人们的深层次的交往,隋抱朴的这种儒家思想的善良是我们的榜样。眼看到了自己家里的不幸,也看到了社会的不幸,这样在隋抱朴的身上就埋下下了善良的种子,看的不幸的事情多了就得到了自己内心的净化。这在巴金的身上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这方面无疑与巴金存在这很相似的方面,巴金在城墙上每天看见杀人,心中也就有了对社会更加深刻的了解。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隋抱朴的这种不幸的发生也为其带来了观察社会的机会,也是一种心灵上的沉淀。人的生活经历这许许多多的事情,这种磨练也是对隋抱朴这种儒家思想形成的关键的因素,也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启迪。作家张炜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我们看到了时候的残忍,也看到了的无情的存在。这些深重的苦难都被隋抱朴所承受下来,善良背后的儒家思想的存在。此外在书中还有隋见素、隋含章、赵多多、四爷爷、隋不召等人物的描写,更加衬托了隋抱朴的儒家思想的情怀。也是作者要深刻表达的一种文化上的认同。粉丝厂的继续的发展,隋抱朴的接管也是一种儒家思想上的胜利。而且这种现实的意义上还表现为那种特殊的大爱,我们可以看出抱扑有一颗大爱之心,普度众生的大爱。而且除了大爱,他还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弟弟妹妹。作为长子,他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和爱心,在弟弟见素在城里得了绝症后,他来到弟弟身边的第一句话就是“见素,我来晚了,我该早来看你。我是老隋家的长子,不该让你一个人出来闯荡。我没有尽到一个大哥的责任。”一股浓浓的兄弟之情流淌出来;这些都为现在的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良好的范本。

四、结语

第4篇:儒家思想的来源范文

摘要:来源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儒家社会责任意识是儒家责任伦理的重要方面,它的主要表达形式是“以天下为己任”,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对这一传统思想的继承,我们要认识到儒家社会责任意识的历史局限性,促进它向现代公民责任意识的方向转化。

关键词:儒家社会责任公民责任意识转化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12-0207-01

儒家思想是存在于中国社会两多千年的思想传统,它既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思想传承的纽带。儒家社会责任意识是儒家思想责任观的主要表现,是儒家责任伦理的重要内容,同时儒家社会责任意识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创新的传统必然离不开的传统资源。任何新的传统的创造必然离不开对传统资源的继承和发展,而事实上在中国大陆,社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的变革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儒家社会责任思想和责任观念也发生着向现代责任观念逐渐转化的过程。

一、儒家社会责任意识来源于“天人合一”的思想

梁漱溟说,“凡是一个伦理学派或一个伦理思想家,都有它的一种心理学为其基础;或说他的伦理学,都是从他的一种心理学的一种看法,而建立起来。”[1]儒家的社会责任意识来源于“天人合一”的思想,由对天地的敬畏,发展成为人的此生与这个世界相联系的道德责任,以宇宙自然的生存为根本出发点,去爱人,从而建树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张载认为知识分子的责任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更是体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意识。在儒家看来,要实现人的社会责任首先从自我做起,所以有曾子的“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更重要的是,这种社会责任意识的实现始终是试图通过对政治的参与来作为其主要手段。孔子一生周游列国,也意在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论语・学而》)。子贡问孔子:“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孔子说“沽之哉!沽之哉!我特贾者也。”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儒家的思想修为,是希望能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

马克斯・韦伯曾把伦理划分为责任伦理和信念伦理,从儒家社会责任意识来看,它的价值根据不仅仅在于责任主体的意图,还在于责任客体的结果。那么儒家伦理应当是信念与责任并重的一种责任伦理。实际上,由于儒家社会责任意识来源于天人合一的思想,似乎不易明确的划分出责任的主体和客体,是一种强调个体的个体与整体的互动。儒家思想是一种经世思想,它的社会责任意识同样地重视实现的手段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和结果。“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并不是说一种逃避,而是说“君子”要权衡时势,做出相应对策,但是内心始终要有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信念。

二、儒家社会责任意识的主要表达达形式是以。夭下为已任”

儒家思想具有强烈的以仁为本、礼乐教化入世精神,同时也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尽管在古代地理学认知范式下,有“华夷之辩”的局限认识,儒家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思想始终是在以实现天下归仁的大同盛世为目标的王道政治思想中的着力表达。

《札记・礼运》里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种思想反映了儒家的政治理想和政治追求,要达到天下为公的理想境界,作为一个社会的个体存在,就必须把它作为其追求心灵至善的“绝对命令”,担负起对天下的责任和义务。孔子说自己是“五十而知天命”,李泽厚认为这是“知天命”是谨慎敬畏地承担起一切外在的偶然,“不怨天不尤人”,在经历各种艰难险阻的生活行程中,建立起自己不失其主宰的必然。“知天命”意在这种承担和建立的完成,即一已对“命运”的彻底把握。[2]君子这种必须时刻铭记的责任意识在孟子那里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兼善天下”。其实在古老的传说中,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因子早已存在,诸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的神话里,就已有了“为天下”、“悲苍生一种子。从“哀民生之多艰”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再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一不是这种历经磨难而又百折不回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意识的体现。

三、儒家社会责任意识的现代转化

(一)的意识形态观念为传统的社会责任意识提给供了更为广阔的客体空间

我国当代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占主导地位,社会责任意识与法律和政治紧密结合,当然这种结合是建立在公民自身的道德素质之上的,现代公民是法制国家的价值主体,它所具有的社会责任意识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再仅仅表现于对人的关注,而且在于人文的、自然的各种环境,不仅表现出对自己国家的责任和义务感,还关注全球整个人类的发展。另一方面,实行法制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责任意识的主体范围极大的扩展,如果说在传统社会中社会责任的主体仅仅限于“学而优则仕”的“君子一和有以天下为已任的自觉意识的仁人志士,那么在现代社会,社会责任的主体应当是现代社会的每个公民。

(二)现代民主意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意识的公共性

传统的社会中,儒家的社会责任的社会参与范围和方式都极其有限,而在现代社会的民主和法制的条件下,公民对社会责任的担负不仅仅局限于政治性的公共生活中,还表现于国家性的政治生活和非政治性的公共生活中,在表现方式上,体现为公民参与公共讨论・社会公德,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组织各种环境保护活动,参与以追求公共社会利益为目的的社会活动。

第5篇:儒家思想的来源范文

[关键词] 汉代文化;民俗学;影响

【中图分类号】 I20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7-078-2

一、民俗学史的研究价值分析

中国古代有悠久灿烂的文明,这种文明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民俗史的研究就是说明那种鱼水相得的生活与民俗的关系和具体内容,为今天提供中国人在中国文化模式中颇为自得的可能性。对于民俗史的研究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研究以及由此养成的态度,是我们今天政治学术活动的基础,也是我们今天学术活动的意义和价值的来源。所以民俗史的选题不仅是―个历史的、学术的课题,而且对我们当下的日常生活和共同体具有意义。

(二)回应学术前辈提出来的,如何理解民俗史是民俗学的民俗史,而不是社会学等其它学科的内容和写法?首先,要有生活的整体感。因为是有了现代民俗学再写民俗史,现代的民俗学已经对研究对象有了整体的概念,有了这种思想之后再来处理资料。民俗的形式是从具体的生活中抽象出来的,中间才是民俗,它是一种文化的概念。

二、汉代文化对民俗的具体影响表现

在汉代以前, 儒家思想也像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等一样, 不过是“ 诸子百家” 的一种, 地位并不十分显赫,也没有什么“ 独尊” 的殊荣。只是到了汉武帝时, 情况为之一变, 他按照董仲舒的建议, 将其他各家学说尽行废止, 只允许传布儒家学说。自此以后, 儒家思想“ 独尊” 了起来, 其他各家思想如果说还未被杜绝的话, 也都居于次要地位。汉代开始在全国各地设郡学, 中央设太学, 所传授的都是儒家经典。所设的“五经博士”都是研读儒家经典的人。需要说明的是,这时的儒家思想是经过董仲舒改造过的儒家思想, 它吸收了其他各家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内容, 将其揉为一体, 成为了以后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这种以孔孟思想为正宗的儒家学说, 也就渐渐成了汉族人民稳定的共同的文化心理。这种文化心理对中华民族的民俗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就大处来看, 这种影响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汉代“孝”文化的强烈影响。经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家学说是一种神学目的论, 而神学目的论在形态上往往是伦理目的论, 董仲舒建立起了“三纲五常” 一整套的伦理学说, 正如他本人所说说的 “ 行有伦理, 副天地也 ”、“ 三纲五常” 成了至高无上和永恒不变的道德规范, 而孝则是“三纲五常” 的思想核心。在家中, 子女对父母要孝敬; 在国家, 臣对君主要尽忠。汉代行“举孝廉”, 成为选拔官吏的途径。这种方法为后世许多王朝所沿用, 直到隋唐行科举才被废止, 但宋代和明代还偶一行之。在中国, 除《孝经》外。各朝各代的《孝子传》,各种各样的“孝子” 、“ 孝童” 的传说, 各地的“孝敬村”、“和顺里”, 使人目不暇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 不管一个人成就了多么大的功业, 只要不孝, 就似乎失去了做人的资格, 为世人所不耻。孝成了中国立身处世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也成了中国人最普遍、最基本的习尚, 如果说民俗的话, 这也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民俗内容和特点之一。

儒家思想不大重视人的生死, 却十分重视家族的延续, 正所谓“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它认为不能传宗接代是最可怕的事。一个人活在世上的目的和意义, 似乎就在于承继祖上的余绪。这种观念对中国人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它和重男轻女的习俗是密切相关的,因为只有生了男孩, 才算是传了宗, 接了代。直到现在, 这种观念在我国广大农村仍根深蒂固,成为人口数量难以控制的重要思想根源。我们无法考见中国重男轻女的风习始于何时,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这种风习在汉代已很普遍。

(二)精神崇拜色彩的强烈影响。儒家学说毕竟与天主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不同, 它不主张出世, 而主张入世, 重视现实的人伦日用之常, 有极强的世俗性。简单地说, 它不是一种神学, 而是一种人学。当孔子的学生向他问有关鬼神的事情时, 孔子是不予回答。如果说也算回答了的话, 也是模棱两可地说:“ 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未知生, 焉知死)等等。儒家这种不信鬼神的思想, 不仅对知识分子, 而且对全国人民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致使中国人民的宗教观念比较淡薄。中国人较普遍的态度是“敬鬼神而远之” , 对鬼神“迷而不信, 信而不驾, 半信半疑” 。孔姓人家不敬奉鬼神自不待说, 即使其他一般百姓, 真正信奉某一种宗教的也很少。许多民家安有各种各样神的牌位, 大都属于“ 祀” 之类, 他们本人并不是正宗的信徒。他们并不了解某种所谓神的来龙去脉, 只是糊里糊涂地敬奉, 以期得封各种各样神灵的保护。这实际上是一种愚昧的表现, 说不上是什么。唯独对“孔圣人” 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却是特别深入人心, 长盛不衰。自汉代以后, 尽管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陆续传入中国, 但都不能改变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这些宗教传入中国后, 都要经过一番修饰打扮, 改造一通, 使之符合于儒家说教, 至少不能与儒家学说相冲突, 这才能在中国站稳脚跟。与其他文明大国相比, 中国人的宗教观念比较淡薄, 这无疑要影响到民间习俗。

总之, 汉族人民的各种民俗不可能都在儒学中找到文化心理根据。儒家思想只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并不是唯一的思想。这里只是强调, 在汉代, 随着汉族这个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中华民族已具有了比较稳定的文化心理素质, 一些影响较大较广泛的习俗也开始稳定下来。

参考文献:

[1]晃中辰.汉代在中国民俗史上的地位[J].民俗研究,1989,(3).

[2]施爱东.中国现代民俗学检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王文宝.中国民俗学发展史[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

[4]王文宝.中国民俗研究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第6篇:儒家思想的来源范文

传统儒商文化的内涵剖析

儒商文化以儒家学说的价值观、道德观为取向,体现了中国儒商在日常经营、生意往来和为人处世时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准则,有其独特的文化模式。笔者认为,传统儒商文化具有如下内涵。

仁者爱人的人本经商思想。“人本”与“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也是诸多儒家著述中反复提到的精神与思想。如“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仁爱”来源于“人本”,儒家思想将“人”放在宇宙和人类世界的中心,进而衍生出“由此及彼”的“仁爱”思想,这也是中国儒商所秉承的核心经营理念。

以义取利的商业道德。儒商文化倡导经商应以“义”字为先。孔子认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由此可见,儒家思想肯定人的趋利性,但更强调的是“义”对“利”的决定作用,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诚信的经商行为准则。“诚信”是儒家思想中重要的价值标准,诚实守信是儒商在经营过程中遵守的基本准则。《论语・学而》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中庸》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国儒商讲究的是为人处世的“诚信”,这是他们做人做事的根本守则。

互惠互利的商业智慧。《孟子・公孙丑下》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国儒商文化一直崇尚和气生财、互利共赢的经营理念,可以说,这是一种极具长远眼光和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智慧。

慎言笃行的实干敬业作风。儒家思想中有一种强烈的实干敬业的精神,如孔子为了传业布道奔走于各诸侯国而不辞辛苦。《易传・乾・大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体现在儒商文化中,就是一种高度敬业、踏实肯干的优良品质和作风。

传承优秀儒商文化、塑造现代企业精神的路径

我们应结合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对儒商文化的核心精髓予以继承和发扬,塑造现代企业精神。

传承儒商文化仁者爱人的人本经商理念,培育现代企业以人为本的精神。儒商文化仁者爱人的人本经商理念对现代企业以人为本精神的培育有着重要意义。事实上,以“以人为本”为价值取向的企业也必然会成为优秀企业。因此,企业应当以儒商文化中“仁者爱人”理念塑造现代企业“以人为本”的精神,时刻关注员工利益,使员工真正以企业为家,为企业发展尽力。

传承儒商文化以义取利的商业道德,培育现代企业经世济民的社会责任感。现代企业要追求利润,但不能在利益面前无所不为、唯利是图,还应当负有经世济民的社会责任。历史上,传统儒商早已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非义不取”“达则兼济天下”的道理。现代企业应以此为鉴,使“以义取利”、服务社会成为经营活动的根本宗旨,并将这一理念逐渐内化为企业的自觉行为,更多地创造社会效益,推动社会各行各业健康稳定发展。

传承儒商文化诚信的经商行为理念,将之作为现代企业根本行为准则。儒商曾在商业领域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究其原因,离不开儒商始终坚守的从商之本――诚实守信、信誉至上。只有讲诚信,用诚信经营,企业才能以“诚”立足于市场经济,以“信”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传承儒商文化互惠互利的商业智慧,培育现代企业“协同合作,互利共赢”的经商理念。传统儒商文化中互惠互利的商业智慧要求企业在经商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各方利益,取长补短。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重要特征,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新的机遇与挑战下,所有企业都应抱着开放的心态,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与他人协同合作,以实现互利共赢。

第7篇:儒家思想的来源范文

关键词 郭熙;山水画;儒学精神

郭熙对绘画的研究与实践,不断地促进与强化了他的理论的自觉形成。当然,当时社会背景以及中国传统绘画思想和传统文化观念对他都有深入影响。因此,他的绘画观念是在融合了传统哲学思想和绘画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郭思在编写《林泉高致》时撰有序言中有言:“少从道家之学,故新吐纳,本游方外,家世无画学,盖天性得之,遂游艺于此以成名。”这样容易被人从这里把郭熙的思想初源归到道家思想中去。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中也把道家尤其庄子思想作为郭熙思想的根本来源。还有郭熙著名的“三远”说,它的境界也非常与庄子的精神境界有相似之处。陈传席在《中国山水画史》中指出:“道家之学易于培养山林之士的性情,‘本游方外’是一个大山水画家的基本品格,所以郭熙和一般的画工不一样,尽管他家世无画学,而他自己性情所使需要在山水中寻找寄托,遂‘游艺于此,竟至成名。’也就是说,道家思想的影响促使他走上了绘画道路。”

但是,据史料记载,郭熙在宋神宗熙宁元年由宰相富弼推荐应招进京之后,极受神宗宠爱,成为一个有名的画院画家,著名的创作高手。在后来的漫长创作生涯中越来越靠近儒学。当然,由其子的记载,郭熙的思想的确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如果细致地去读《林泉高致》便可看出,儒家思想是这个画论的主要思想基础,也可以说是它的思想灵魂,不难推论出郭熙的思想也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点的,在《林泉高致》中,我们很容易看出郭熙在论画、画境、绘画构思画题等等各方面,多数都是以儒家思想作为出发点来论的,我们较少地能够看到它与庄子道家思想的相同之处。也可以看出,郭熙的绘画思想兼有儒家与道家的思想,但在《林泉高致》中以儒家思想为主。他认为此时正是“太平盛世”,怎么能够忍心离开君主,自己一人隐居山里呢?当然,人人都喜欢隐居山里,那么,可以通过山水画,作为实际山水的形象呈现则可实现即有隐居山林之感,也无远离太平盛世及君主了。这样就“快人意”、“获我心”了,而且还可以净化心灵,提高修养的好途径,在这里,儒家的立身入世的思想代替了道家的隐逸遁世的思想;在这里,隐士精神家园的山水画变成了君子入世无法亲自游历名山大川的替代品了。郭熙入世为官,成为了儒者向往山要的精神寄托媒介。

郭熙在《山水洲》中提出了“三远”法,对后世面学思想影响是深远的,以及他大胆的实践与系统的论述,使他成为了中国画学史上的重“远”思想的主要提倡者。他的“三远”已经预示出了透视关系及其构图原则。其论述是:“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其人物之在三远也,高远者明了,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澹。明了者不短,细碎者不长,冲澹者不大,此三远也”。很显然,他的三远除了与透视、构图有关外,还与他独特的境界审美有关,因为这里三远表现了三种不同的境界。高远很明显从山下而看山颠是仰视,目光由山脚冲上山顶及天空,眼光由山颠与苍穹之茫茫相连接,有种豁然开朗之心情,有限的空间获得了无限的意义,因此心灵上也有一种与满足。而深远则有种目光自下而上仰视上苍,又从上天而悬视大地,回到深深的山谷中,幽深的植物,细小的泉流,顿时产生一种博大的胸怀,山川也在悬视中更显出深远广大。“平远”则是自近前向渺远层层推出,有种“极人目之旷望也”的感觉,我们的心灵在这广阔的山川天地之间游地,多么舒畅!

山水画为了颐养画家自己的性情,进而创造了远的境界,也为观赏者提供了方便,有了一个安放心灵的空间感觉的地方,尤其是平远,它能给观者并且画家自身提供一个心灵的安顿之所,这样画家有了一个性灵的适且的地方,大多数山水画家都看重绘画的自娱功能,绘画也被看作是陶冶情操的工具,绘画的构图及其空间布置,均来自对人生体验的有所感悟,而深远、高远所能体现出的境界对人的心灵也有一种压迫感。深远的画作会给人神秘和晦暗的形式感,空间跟主体之间产生一定的距离感,主客体之间易在深远的境界中处于两个分离的状态。而高远有种自下而上之感,这种处理画面的方法易于表现自然中的奇崛怪异及奇特之形状,高远虽为画中胜境,容易产生状美感,但自我的心灵难于在这里找到一种舒适安静的场所,会有一种心惊或痛苦的体验之感。但是平远之境不会产生这种感觉,会使主体和眼前的景象之间处于一种融合的关系之中,你会与景色融合在一起,有种进入了“无我之景”的感觉。

郭熙的《林泉高致》,多数的绘画观念就是有儒家的影响,所以会感觉到儒家思想的倾向性,例如在《画意》中的“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中有这段叙述是:“人须养得胸中宽快,意思悦适,如所谓易直子谅,油然之心生,则人之笑啼情状,物之尖斜偃侧,自然布列于心中,不觉见之于笔下。”。这里郭熙提出了“养得胸中宽快,意思悦适”的观点,可看作是他的陶养理论的核心。儒家文化提倡涵养心性,郭熙把儒家的这个观点移植到绘画的理论中去了。即是绘画也是一种画家的修身养性。当然,郭熙也有受到传统绘画思想的影响,即绘画作为一种“传教化,助人伦”的工具,采用作宣传服务。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作用,郭熙已认识到首先得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自己,这样才能有多创造出具有能够陶冶人们品性的画作来,所以在郭熙看来,画家的性灵陶养是关键的。

《林泉高致》中郭熙论山水篇,他认为山水这些自然景象不仅是人们观赏的景色,在绘画里面,它还是与画家生命相关的,倾注了画家生命。观照山水是一种审美的行为,也同样是身心修养的手段,只有与山水自然融为一体,结为一种至为亲密的关系,不只是为了一时的耳目之娱,把山水视为真正的精神家园,这样画家的性灵才能够得到充分的陶冶。郭熙运用儒家思想建立起了自己的绘画理论,郭熙有这样的论述:“易直子谅,油然之心生,则人啼笑情状,物之尖斜偃侧,自然列布于心中,不觉见之于笔下。”郭熙也视诚心在绘画中的重要性。“易直子谅”是一种心灵境界,儒家文化中就有诚的内涵,主要体现为“和易”、“正直”、“慈爱”、“诚信”之心,郭熙也主张这种儒家的养诚与持敬之说来丰富其绘画理论。

另外,对用墨之法,善书者亦善画、山水画者之病等观点多有论述,《林泉高致》一书阐述了诸多重要的观点。郭思继其父郭熙的绘画观点,并在郭熙已有的绘画理论基础之上,做出了一些发展,更完善其父的绘画观,并作了《林泉高致》一书,是现今世上对中国画研究有重要影响的文献资料,其中不仅有绘画理论,亦包含着理学及哲学思想,也是研究当时社会哲学思想的重要资料。

参考文献

[1] 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

第8篇:儒家思想的来源范文

形而下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儒家哲学中指有形质的或已成形的东西,与表示无形的或未成形体的东西的“形而上”对称。

儒家哲学最重视社会哲学,因为成就一个现世的人类理想社会是儒家最原始的关怀,为了设计与建立一个理想的人类社会,孔、孟、荀等人都可说是不断提出各项有关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或伦理的观点的思想家,同时这正可以说明何以社会哲学才是儒家思想起步的主要重心。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儒家思想的来源范文

摘要:《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主要弟子言行的一部重要书籍。本篇文章就《论语》中《颜渊》这一章里所出现的成语进行不同角度的分类和浅析,并比较这些成语,熟语在古今不同的时空发生的变化和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成语;出处;归纳分类

《论语》是儒家的原始文献,是儒家思想重要体现的载体,也是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成语是我国汉语语言文字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者短语。很多成语都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更有不少直接出于《论语》,这些成语时至今日仍具有鲜活的生命,被运用于生活中。

作为儒家思想中闪光的语句词汇,被人们千年来使用,有的原封不动直接成就了一些今日所用的成语,还有一些减缩而成。它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作为一个整体单位来应用。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成语大辞典》中以严格上意义的成语和由谚语等其他熟语形式转化而生成的准成语为采收的标准,一般的谚语,惯用语,格言名句以及结构松散的语句等则基本不收录,即使如此,这本辞典收录的古今汉语成语1800多条中,直接来源自《论语》的就多达240条,所以可见《论语》中儒家的精华语言原封不动的流传至今,仍是我们学习的重要一个方面。

下面就将《颜渊·十二》中所出现的成语逐条理出,并按不同角度分类。此节一共分为二十四章,有“问仁”,“问君子”“问政”几部分,都是关于儒学之用。

一、成语列举

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内省不疚;司马牛之叹;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浸润之谮;足食足兵;必不得已;驷不及舌/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片言折狱;约之以礼;成人之美;风行草偃/化若偃草;察言观色;一朝之忿;举直错枉;以文会友等等。

二、成语按形成方式划分

从上面二十四章出现的成语的形式,我们可以看出千百年来人们使用《论语》中语句的形式并按照这个划分出成语产生的几种情况:

直接出自原文。这类短语从古至今没有发生变化,保留了原貌,很多成语都是直接的源自于《论语》。如《颜渊》中: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内省不疚;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必不得已;浸润之谮;足食足兵;驷不及舌;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成人之美;一朝之忿;以文会友。

简缩于原文。所谓简缩,就是将原句或者短语中的虚词或者其他可以省略的成分去掉,压缩简略而成的成语。如《颜渊》中:片言折狱;察言观色;举直措枉。

组合而成。将原文几句话,或者几个短语中的精华部分选出,略去其他部分,组合而成的成语。如《颜渊》中:风行草偃。

由原文派生。在原句原义的基础上,加上后人对语句的理解与归纳,形成一句新的更容易让人使用的成语。基本原义是不变的,因此总结为派生出的成语。如《颜渊》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化若偃草。

三、按孔子儒家思想的不同方面划分

孔子的思想是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以伦理为法,以个人修养为本,以道德为施政之基础,以个人正心修身为政治修明指根本。儒家思想志在从新树立一个理性化的封建社会,因为当时周期的封建社会正在趋于崩溃。所以按这些儒家思想不同的侧重点又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论政从政。这主要是指孔子对于统治者的政策做法的建议与期望,来维护贵族等级关系,维护宗法血缘关系,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维护伦理纲常的典型建议;如风行草偃,讲的就是从政者的责任问题,在上不在下,下有缺失,当由在上者负责;如浸润之谮,也是对国君用人者而言,择善而用;再如足食足兵,片言折狱。

论待人接物。这里是指与人相处,处理事务的方法方式。如驷不及舌或者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戒不假思索而言他;如恭而有礼,对人和善,亲切;再如察言观色,以文会友等。

论修身。对于自身内心的修养方面,如一朝之忿,约之以礼,成人之美,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司马牛之叹,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内省不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等。

四、按现如今这些成语的使用广泛与否进行划分

虽然时隔千年,有些词语的已经在被人们使用的过程中渐渐发生了变化,但是那些触及生活跟生活密切相关的词语却一直被人熟知,讲话中写作中常常用到,所以这些也可以按照是否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来划分:

1.生活中常用。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察言观色,成人之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四海之内皆兄弟,内省不疚等等。这些成语对于人们来说,非常熟悉,大部分在生活中,学习中都能够用到,并且延伸出很多深层意味。

2.特殊语境中使用。如足食足兵,片言折狱,风行草偃等。这些成语可能在日常的生活中用处较少,但是特定场合的使用还是很适合,所有这些成语依然具有生命力。

五、小结

本文通过对《颜渊·十二》中成语进行不同角度的划分并解析,可以看出《论语》对于现代汉语言发展的影响力是很深的,虽然时光流逝了千年,那些精粹的语汇依然活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跟据它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度如何,也可以看出古往今来中国的群众关注的重点在哪些方面,这些儒家思想有哪些被人们认可而代代相传下去。所以对于这些熟语的分析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也就这些浅浅的方面进行探讨。虽浅薄,但不妨引玉,让更多的人了解今日我们的语言变化是一个发展的开放的过程以及那些息息相关于生活的词汇的最初来源。(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论语》,张燕婴译注,中华书局,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