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酒店管理的技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技巧与策略
一.引言
长期以来,国内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内容中理论讲解的色彩是比较浓厚的。这一方面是因为酒店管理的专业针对性强,以传授酒店经营管理理论与方法为目标;另一方面,在酒店管理实践和学校的专业教学过程中,就有一种偏重酒店服务过程的教学倾向。由此造成专业教学注重理论和管理经验。但是,往往学生对于实践操作的学习需求兴趣比较大。如何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突出管理理论教学与酒店实践操作方法相结合是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是旨在以现代管理学原理为基础,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对酒店管理涉及的方方面面作全面、系统的阐述和剖析。通过教学活动使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全面了解酒店服务与管理的现状,系统掌握酒店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管理方法,为学习和研究酒店业务管理以及从事与旅游饭店业相关的工作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中的内容要求做全面系统的讲解,使学生对酒店管理涉及的内容大致了解,以扩大知识面,同时,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并能够准确应用。因此,做好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事关毕业生就业与后续发展。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式
课程讲解。这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传授教学内容的主要方式之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文字教材为基础,突出课程的教学重点,结合部分典型案例,按系统形式讲述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所学课程的各章的学习要点,以帮助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的主要内容。通过面授教学讲解、讨论案例或答疑等方式,解答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提出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各课程任课教师应适当性地结合教学进度,依据教学内容设计模拟活动、安排社会调查、开展实际操作点评等环节。
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是检查教与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也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还是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的结束阶段对于整个教学效果的一个评价,也是后续教学的一个重要总结,非常重要。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技巧分析
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技巧很有必要。
(一)深入酒店进行调研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需求及教学内容安排。调研的目的主要是深入了解酒店的用人需求和人才培养规格,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设置的基础和决策的依据。了解酒店的组织机构、岗位设置及对员工能力、技术要求,力争得到酒店管理专家的指导,这样既可以更好地优化课程设置,又为工作任务分析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做好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面向的工作任务分析。通过进行酒店工作任务分析可以确定哪些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应该整合、如何整合,哪些课程的边界应该重新划分,哪些酒店工作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涉及到,以及得出各项工作的重要程度、难易程度等。可针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某门课程,邀请酒店业内人士、教学一线人员进行具体的课程内容分析工作。
(三)搞好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结构开发。立足酒店管理工作任务分析表,把工作任务模块转换成为课程体系,完成对课程的提取,按工作过程的顺序为依据并兼顾教学规律设置。此外,可对课程知识容量较小或相关的课程进行整合,形成一门课程。在项目课程设置中,一些传统的基础课程可以被整合到专业课程中,专业课与专业课之间也可以互相融合到课程任务中。在课程学时的分配方面,要以工作任务模块的重要性和难度为依据,而不能以知识的难易程度为依据,全面提高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四)完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内容开发。立足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工作任务分析表进行开发,明确科目课程教学目标和阶段性教学目标,进一步组织课程内容,构建行动化学习项目。在项目下设置若干模块,项目和模块均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具体的学习任务,然后依次是相关实践性知识、相关理论知识、拓展性知识、练习。
(五)认真组织教师,全面落实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实施。首先是提高教师素质能力。鼓励教师在企业顶岗进修;广泛开展内校外教师的学习交流活动;邀请酒店的高层管理人员做专题讲座等,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能力。其次是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材建设。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设定,把教材的内容分为若干个大的项目,每个项目下再分为若干个任务,在每个任务中将技术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知识融为一体进行设计。再次是酒店实训基地的建设。按照酒店的工作过程模式来组织实践教学过程,学生通过在酒店实训基地进行模拟性学习,建构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发展技术实践能力。最后是教学手段的综合应用。教学手段应采用讲授教学、多媒体教学、校内模拟实训教学、校外实训基地教学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手段。
四.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策略的运用探讨
酒店管理对于酒店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创新酒店管理方法成为各大酒店生存发展的重要途径。酒店管理行业只有迎合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创新管理方式,才能让酒店跟的上时代的发展,并逐步走向成功。笔者从酒店管理的性质出发,总结了一些创新管理方法,以期促进酒店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酒店管理的有效方法
(一)标准化管理
酒店管理中标准化管理是其中一个最基本的管理方法,是指对酒店餐品、卫生管理等多个细节制定标准性的规定,来强化酒店的规范性,实现酒店的标准化管理,这种方法能够帮助酒店实现统一性制度化的管理,配合管理考核、奖惩制度等,酒店就能实现更加全面和经济化的管理,让客户感受到酒店的严格管理,例如麦当劳餐厅,在多个国家都上千分店,但是客户在进入每个麦当劳后都能吃到统一标准的薯条、汉堡、冰激凌等,价格也不会有太大出入,这就让餐饮酒店实现了标准化服务,进而刺激了此行业中本餐饮业的个性化发展。
(二)全面质量管理法
是指酒店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全员参与并贯穿整个工作的开展中,以保证酒店的质量。这种全面管理方法针对的就是质量,对于酒店来说涉及到多个方面:餐饮质量、服务质量、住宿环境等等,由于生产链条过长,因此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对于酒店来说非常重要且必要的措施。
3、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情境化管理
第一,把握酒店生命周期,实行阶段性管理。第二,从目标出发,实现对情景的管理。日常的工作酒店管理方面可采取参与和授权的方式,这样能让员工参与进来,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有新的工作可以采取教练式管理,让员工在指导下掌握技能,尽快熟悉工作,步入正轨。第三,要时刻关注员工的状态,开展针对性管理,能够及时帮助员工排除工作困难。如教练式管理的采取,就能帮助员工尽快熟悉新工作,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酒店管理方法的创新
(一)创新的基本思路分析
1.以客户需求为基本导向。酒店行业属于服务领域,客户是酒店服务的中心,更是影响酒店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必须关注酒店的服务质量。要实现酒店管理的创新,就要将客户作为核心,将其需求作为导向来实现,只有这样才利于酒店未来的发展,这也是实现酒店创新的第一步。
2.以提升管理效率为主要内容。管理效率是关系客户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具有高效工作效率是酒店走向高档次的一个重要条件,为此,酒店管理必须将效率的提升作为重点来抓,从酒店人员和管理机制两方面入手来抓,强化对人员的管理,完善管理机制,要实现酒店的创新发展也要从管理的根本来开展,提升酒店的管理效率是个关键。
3.以打造酒店特色文化为重要目标。任何企业要发展必须有自己的企业文化,这不仅是企业精神的汇集,更是竞争的软实力,只有拥有独特的自身文化内涵,才能让企业获得生机实现发展,对于酒店来说道理是一样的,为此必须增强自身的特色文化建设,创新发展酒店文化,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谋得生存,这也是能够实现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关注员工和部门协作,实现高效工作
酒店要正常运营和实现发展依靠的就是员工,而员工对于酒店来说就是每个构成部分,是相互依赖的关系,不可分割。从生命体管理法角度来看,部门间的协作和配合至关重要,员工的情绪是其中的一个关键要素,为此酒店一定要给与高度的关注。酒店的客户在进入酒店后会经过多个部门,需要员工之间的密切配合,为此酒店用善用生命体管理法,强化部门合作,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才能获得客户的满意,这才是酒店的最终服务目标。
(三)美化酒店环境,提高客户认同感
要高度重视酒店内外环境的布置,从装饰和布局设置方面下功夫,并随社会潮流及审美的变化进行改善。“泛美术管理”模式就是强调美术规律对人的影响,为此,在酒店装饰中就可以通过装饰的美化和特殊视觉效果来改善人们对外界的认识和判断。在酒店中采用美术技巧进行装饰,不仅能让让酒店更赋有艺术气息,让客户感到高雅、文明的气息,更让客户走进酒店后从视觉上受到影响,从思维上对酒店产生认同感。
(四)实现酒店的动态化管理
酒店行业具有敏感的市场感应度,市场变动,酒店就受到影响必须随之变动,这就要求酒店管理必须实现动态管理,才能适应当前市场,提高酒店的综合实力。酒店管理还受消费者变动制约,因此必须开展有效的市场调查、分析、总结及消费心理研究才能开展科学管理,做出战略调整;对于一些突发状况及难点问题,也必须根据案例分析做出指导策略,以促进管理的顺利开展,进一步促进酒店的发展。
(五)安全性管理
酒店的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阻碍酒店实现发展的一个难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酒店管理者就要强化酒店人员的安全意识,懂得居安思危,要时刻关注酒店中容易引发事故的设备及设施等,并针对出现的治安事件、火灾事故、停水停电等问题能够及时分清责任,并采取正确的方式来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并在事件过后,采取工作反思来完善工作。
三、结语
中职院校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就需要按照酒店等企业的意图来共同培养出一批适合酒店企业需要的个性化人才。其特点是需要做到专业的设置和企业的需求相互一致,而对学生所进行的技能训练也能够更好地满足酒店专业相关的岗位要求,这样就能够促进人才培养标准和学校的培养目标相互协调。这能够更好地促进酒店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的对接。在实施方面,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较为灵活多变,关于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实习,需要通过校方和与之合作的酒店企业进行共同商议而决定。其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所以实践性很强,也具有很高的定向性和针对性,可以保证酒店企业人才的稳定性。
二、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
(一)学校与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院校对酒店管理专业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之时,必须和相关合作企业进行严密的协商,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校企共同制定才具有可操作性。具体来说,校方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本校的实际制定出相关的教学计划,以便于更好地服务人才培养方案。要合理安排相关课程的课时,并通过和合作企业协商来完成酒店管理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和订单专业课程的定制[2]。“订单式”教学模式培养人才主要是从三点进行综合培养: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验证理论;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在学生的最后一个学年,校方需要根据实际培养情况来制定订单培养计划,可采用顶岗实习的办法有针对性地综合提升学生的素质。酒店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其特殊性决定了这种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充足的实践经验和实践操作技巧。而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可以保证学生有一半以上的专业技能学习在职业现场完成,学生可以直接参与企业的运行管理工作的方式来学习知识方法,大大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学校与企业紧抓管理共同参与人才的考核。为了更好地培养酒店管理专业人才,采用“订单式”的培养方式需要有严格的管理措施。所以在校内教学阶段,学校可以邀请相关的合作企业到学校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监督控制,以便于更好地提出意见和见解,对不合理的教学情况加以纠正[3]。酒店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需要校方和企方做出明确的分工,校方严抓教学管理,培养学生的酒店专业理论知识,提升学生酒店专业所必须的素质,一切理论方面的内容都需要校方来进行考核和监督。企业负责学生的实践考核方面,对于学生的酒店专业技能等加以考察和指导。“订单式”人才培养采用顶岗实习具有显著的效果,所以校企双方应该将相关的教学活动和企业的经营运转尽量安排一致,而在对教学进行管理的时候,酒店企业也需要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委派相关优秀工作人员到学校做出指导建议。
(三)学校与企业侧重实践共同提升人才的素质。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学校应该根据中专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造与其相适应的学习条件,这样可以保证中专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更好地适应当代酒店企业相关岗位的各种要求。在教学内容上,根据酒店专业的特点,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总结、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外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各项专业技巧;在教学管理方面,根据“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制定方案要求,要严格遵循“实践”与“教学”的相互指导,根据酒店专业的特点,将学习和实践联系在一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教学实践当中,需要拉近酒店合作企业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之间的距离,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礼义。素质、吃苦、组织等全方面的技能,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
三、结语
职业经理人(ProfessionalManager)管理模式已被国外酒店行业证明是有效的管理模式。顾名思义,职业经理人是指在现代企业里以担任高级管理职务为职业的专业人才。他们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崇高的道德品质、优秀的经营意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宽阔的知识结构。酒店职业经理人是指受酒店企业法人聘用,运用系统的现代酒店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对酒店进行经营和管理,对酒店企业法人负责,并以获取年薪、股票期权等作为报酬的职业化酒店企业经营管理专家。成功的酒店职业经理人是酒店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具备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以及极强的决策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本科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现状
目前本科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偏重理论素养和学术能力的培养,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实践教学、学生职业思想教育等方面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第一,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人才培养目标笼统地概括为培养中高级酒店管理人才,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不如专科生,研究能力、分析能力和管理能力不如研究生,学生行业就业率低,流失率高。第二,教学模式僵化。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学科型体系已成为专业教育的不二定律,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实验室设施设备不完善;忽视对学生职业道德、意志品格等人文素养的培养。
三、本科酒店职业经理人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高等院校是酒店职业经理人后备力量的主要来源。本科酒店管理教育要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吸收反映当代酒店行业最新发展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科酒店管理教育体系,实现酒店职业经理人的培养目标。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应用性、操作性强的特点,笔者提出将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以职业经理人为目标导向,培养适应现代酒店发展需要,通晓国际规则,具备较高的管理理论素养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熟悉现代酒店经营管理的职业经理人。
2.设计工学结合特色课程。
把酒店管理学科型教育转变为应用型教育,按照酒店职业经理人培养目标要求,以岗位技能及标准、行业规范及标准的训练为主要内容,校企联合开发、设计和整合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第一,课岗对接,“课证融合”。使职业教育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相衔接,要求学生毕业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第二,模块化设计课程。通过对现代饭店管理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按照岗位的工作流程与任务,把酒店管理课程内容整合成七大模块,七大模块下根据实际工作内容划分若干工作项目,每个工作项目下又根据工作需要划分为若干工作任务,工作任务下又设计了具体的操作步骤、程序和方法,构建集理论、方法、实践操作为一体的“教、学、做、验”一体化教学体系。第三,增设跨文化交际等人文类课程。注重跨文化交际和以忠诚度、职业操守和职业使命感为核心的职业素养和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式。
第一,采用酒店鲜活的案例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同时融合多种形式的教学组织方式,如上网搜索案例,小组研讨等形式,通过案例呈现和分析,让学生熟悉酒店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掌握酒店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钻研精神。第二,灵活运用项目教学法。紧紧围绕现代酒店企业的工作领域和具体工作任务设计项目课程和教学模块,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关联性,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的相关性。第三,建立网络教学平台,为师生提供一个教学互动、教学资源共享的数字化教学环境,为学生开展探究式、自主式和全天候学习创造条件。第四,采用全过程、多维度的课程考核,形成理论考试与实践结合,课程形成性考试与总结性考试结合,笔试与口试结合、职业素质考核与职业技能考核结合的开放式、多元化评价体系,综合评价学生在课堂学习及实训的表现,同时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能力的综合评价。
4.构建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本科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属于应用型、职业性专业教育,应充分借鉴瑞士“洛桑模式”和美国“康奈尔模式”的成功经验,采取“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理论与实践、学校与酒店的紧密结合模式,通过“服务→基层管理→中高级管理”的职业能力上升路径,本着“分段循环、递进拓展”的原则,构建认知实践、店校工学交替、带薪顶岗实习、管理与研究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即在第一学年,组织学生集中到校外实习基地(酒店)进行见习参观,强化专业认知;第二学年工学交替,学生在校学习专业理论课程的同时,进入酒店完成相关课程实训学习,按照酒店的标准操作规程,在“做中学、学中做”,侧重训练实践动手能力;第三学年带薪顶岗实习,要求学生熟悉酒店前厅、客房、餐饮等工作流程,培养学生人际交往与团队合作精神;第四学年是管理与研究实习,包括酒店客源市场的调研、酒店营销策划、酒店人力资源调研等,同时在老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为就业选择与创业奠定基础。
5.师资培训国际化。
一、酒店管理专业从业特点与现状
1.从基层做起。“从基层做起”是对所有即将从事酒店业的大学生一句最凝练的经验忠告,这是对酒店管理工作现状最契合实际的表述。酒店管理工作的特殊性,要求管理人员必须从基层做起,其目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可以了解酒店的整体运作、相关制度以及各个部门的工作流程,懂得管理的真正意义所在,为进入管理层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从基础做起,可以锻炼人的身体和意志,从基层做起,可以紧密地接触客户,真正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在服务的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和服务技巧。从最基层服务工作做起,这就意味着大学生必须要过心理关、体力关、技术关等,要拥有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强健的体魄和扎实的专业技术。
2.酒店业发展迅速,人才缺口大。受国内旅游市场和商旅市场的迅猛发展以及酒店数客房数快速增长的影响,我国酒店业迎来突飞猛进的时代。2010年,星级饭店达14587家,其中四星、五星级酒店的比例由10年前的7.7%升至18.7%,酒店客房数量达到5.5亿间;2011年上半年,中国酒店业市场规模达1200亿元,新建酒店增速约为13%。“十二五”期间,随着渐渐步入正轨的品牌细分化道路,酒店业发展潜力无限。法国雅高集团大中华区运营副总裁GerhardH.Zimmer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伴随国际酒店业尤其是中国酒店行业的蓬勃发展,2010年仅北京酒店业管理人才的缺口就将在50万左右。
3.人才流失率高。“高就业率、低专业对口率、高离职率”成为当前旅游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三大明显特征。业内一项调查显示,北方某著名旅游城市的某大学2004~2007年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行业内就业的比例最高只达到27%,专业对口率较低。但就业后跳槽的比例更加令人触目惊心,在该市10家饭店调查,近3年招聘旅游本科生172名,已流失118名,流失率为68.6%,其中进饭店不到一年流失人数为83名,占流失人数的70.3%。有个别饭店连续3年新招聘的大学生几乎无一例外一年内流失。导致酒店专业大学生流失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大学生自身素质不高是导致人才流失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
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酒店产品自身特点的要求。酒店产品时间与空间的统一性、顾客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特殊性,使它比一般物质产品的生产程序更复杂,质量的保证更艰难,而这几乎都取决于酒店服务员自身的性格、服务技巧以及应变能力。因此,酒店对工作人员的要求应该是既要有较高的智商,更要有较高的情商。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和知识经济的渐入佳境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来临,现代酒店的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多家酒店的总经理在接受调查时均表示,他们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感触最深的恰恰就是高素质、高学历管理人员的缺乏。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认为“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中最迫切的问题是提高人员素质的占79.57%”,回答“招聘中最困难的问题是寻找本地受到良好训练的员工的占72.3%”。
2.高校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重视不够。根据现行的教学模式,从课堂训练、教学实习、专业实训等各个环节,不断加强的是专业技能的训练,过于追求学生走出校门后与工作岗位在技能上实现零距离对接,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专业知识的过度强化使大学生对从事酒店管理缺乏正确的就业心态和定位,缺乏对酒店业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的深刻理解。同时,对从事酒店管理相关的诸如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吃苦能力等缺乏一定的准备和锻炼。进入酒店行业以后,职业素养不够导致大学生难以立足,如此一来,就业前景良好的酒店业屡屡成为就业跳槽率较高的代名词,许多旅游酒店专业毕业生不愿意或者害怕从事酒店业,至少不把酒店业作为就业首选。由此可以看出,加强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不容忽视,提升职业素养,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已成为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
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学生究竟都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这些素质之间有何联系,彼此之间排序如何?笔者通过对酒店和本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合部分文献资料,对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应具备的各项素质指标进行了细化和排序,其结果如表一。
表中列举的素质指标为20项,大致涵盖了酒店行业基本素质要求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方面的各项素质指标。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酒店和大学生都结合自身实际的需要和理解进行了回答。酒店作为用人单位,其对学生素质方面的要求为学生进入酒店行业提供了很重要的参考。依据上表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综合素质较高”“责任心极强”“服从管理、听从安排”“待人热情礼貌”“自律性较强”这些软素质是最重要的,酒店方面把它们排在了前六位。“业务技能突出”“专业知识扎实”等专业及业务方面的要求位居中间位置,其次是“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肯于吃苦”等,而对于“学历高”则排名最后。综合来说,在酒店企业自身看来,软素质指标是大学生的首要必备素质,其次是专业技能素质,而学历是这个指标体系中最不被看重的。高学历是就业的重要砝码,但对于酒店行业来说,软素质是第一位的,智商和学历是敲门砖,但可能更是就业的不稳定因素。
从学生的理解方面看,学生认为的重要能力与酒店的要求有较大的出入。主要表现在:酒店排在前3位的素质指标,学生分别排在了第9位(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第6位(综合素质较高)和第13位(责任心极强),这些素质都是比较软的素质,容易被忽视,而酒店却恰恰认为是最重要的;学生最为看重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方面,酒店却把它们放在了第二层,供需之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区别。紧密结合市场需求,细化素质培养方案,做好职业定位,是高校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校大学生需要将酒店业看重的软素质指标及早实践锻炼,在日常生活及学习中加以渗透和体现,高校也应该相应的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引导和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这种“供需”错位,帮助学生及早纠正就业理解误区,以便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及就业竞争力。
四、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对策
1.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酒店业服务基本技能的掌握相对轻松,而技能的提升却依赖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及足够时间的岗位领悟。依据酒店专业特点及相关素质要求,构建与行业发展和专业特色相适应的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迫在眉睫。在学生实习环节,可以采用灵活的、有弹性的时间安排,如安排在学期中间实习,学生自己可以利用寒暑假进行短期集中实习、双休日阶段实习,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同时能够及时了解酒店行业特点,对顾客服务的技巧,查找自身不足,指导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知识及能力的培养,为今后顺利进入酒店行业做好准备。
2.系统设置各类课程。现有设置课程主要包括政治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以及操作技能课等,过于追求学科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对学生进行情商培养的课程偏少。针对酒店业的选才标准,在加强对学生酒店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知识方面的培养外,在课程设置上开设诸如加强心理素质、人际交往、沟通技巧、应变能力等软素质方面的课程,加大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以便使学生就业后能迅速适应酒店职业环境。
关键词:高职;酒店管理;顶岗实习;设计;实践
从市场需求和教育部文件精神来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顶岗实习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终极目标的重要途径。武汉语言文化职业学院在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和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总结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结合自身实际,对本校酒店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进行了设计和实践。
一、顶岗实习的性质
顶岗实习是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本次教学实习安排在大一下学期,即学生初步认识所学专业之后、深入学习专业技能之前,采取顶岗实习的方式,即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专业相关单位(酒店)的实际工作岗位上从事服务和行政管理等一线工作。
二、顶岗实习的目标
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切身感受企业文化,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亲身实践职业技能,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充分认识自身优势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做出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丰富工作经验,强化实践能力,在日趋激烈的人才市场上,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三、顶岗实习的任务
结合所学理论知识,深入实际了解酒店业的经营管理、部门设置及职责;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服务意识;熟悉酒店前厅、客房、餐饮等部门的岗位设置及要求,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熟练掌握前厅、客房、餐饮服务等岗位的工作流程和操作技能,提高服务水平;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交际技巧和营销技巧;锻炼并提高自身英语应用(包括听、说、写)能力。
四、顶岗实习的流程设计
1准备阶段(2010年3月)
认真做好企业调研,慎重选择实习单位。本次实习地选在长三角地区,因为该地区酒店业发展迅速,酒店管理专业人才需求量大,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召开,酒店企业接收实习生的机会多。学院在尚没有酒店企业资源的情况下,选择与上海亚湾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专业提供酒店业人力资源配置服务和管理的机构,与多家知名酒店企业长期合作,信誉度高)合作,该公司为学院选择了上海、苏州、宁波的11家四星级以上酒店企业。
做好实习动员和职前培训工作。学院向实习生家长发送了“告家长书”,引导他们认识高职教育的本质特点,获得他们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支持和理解。召开了实习动员大会,向实习生发送了“实习生管理手册”和“实习生100问”,对他们提出明确要求,帮助他们正确预见实习中的各种困难。亚湾公司组织培训专员对全体实习生进行了职业道德、餐饮及客房服务技能和酒店英语的岗前培训。
其他准备工作。学生填写实习申请表,体检、参加酒店面试,具体确定实习学生名单及其实习单位和岗位;学院与学生签订实习协议书,并制定出详尽的实习实施方案。
2实施阶段(2010年4月-2010年10月)
全体实习生按照实习实施方案规定,赴酒店开始顶岗实习。
对实习生的具体要求为:在实习期间必须严格按照实习计划的安排和规定全面完成实习任务;严格遵守国家法令和实习酒店的各项规章制度;保持与学校的联系,每周至少与校内指导教师联系一次,汇报顶岗实习情况;确保安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因违规违纪被实习单位退回学校,或擅自离开实习单位的,严格按照学院学籍管理规定进行处罚;必须坚持每周填写《顶岗实习周志》,实习结束时填写《顶岗实结报告》。
酒店、亚湾公司和学院三方联合对实习生进行日常管理,形成以酒店管理为主,学院管理为辅的管理模式。学院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责任,配合实习酒店和亚湾公司,落实巡查、指导及监管工作。选取学生负责人,做好实习酒店、亚湾公司及学院与实习学生之间信息的上传下达工作。
3总结和表彰阶段(2010年11月)
学生上交《顶岗实习手册》,学院会同实习酒店、亚湾公司相关人员,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考核和成绩评定。考核成绩从顶岗实习周志、顶岗实结报告、实习酒店鉴定、奖惩情况4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并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计分,成绩计入学生成绩登记册。
综合评分标准为:顶岗实习周志填写情况占20%;顶岗实结报告完成情况占30%;实习酒店鉴定占40%;奖惩情况占10%。
顶岗实成绩=顶岗实习周志×20%+顶岗实结×30%+实习酒店鉴定×40%+(奖励情况-处罚情况)×10%。
五级为:优(≥90)、良(89―80)、中(79―70)、及格(69―60)、不合格(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实习成绩按不合格处理:①严重违反实习纪律,被实习单位终止实习或造成恶劣影响;②无故不按时提交实习手册或其他规定的实习材料;③无特殊原因,实习未达到规定时间。
成绩不合格者,必须在下一年内申请重修实习。重修随相应班级进行,所需一切费用均自理。
最后,召开顶岗实习经验交流会,表彰顶岗实习先进集体和个人。
武汉语言文化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本次实习实践,是在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和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总结兄弟院校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结合自身实际,对顶岗实习的首次探索和尝试,学院实习研究和领导小组会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及实际的实习效果,及时调整顶岗实习方案,以期取得理想的实习效果,确保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招建贞.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设计与探索.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关健词】餐饮领班 典型工作任务 人才培养
一、餐饮领班岗位需求分析
酒店管理,是全球十大热门行业之一,酒店管理人才相当紧缺。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型活动将在中国举行,中国对旅游、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大。一些著名的品牌酒店都具有鲜明的特色服务和完善的管理系统以处理日常事务和突发状况,对企业员工的职业发展,晋升路径也都有成熟人性化的系统。
作为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语言能力、沟通能力和文化素养,而且要精通经营管理。据目前产业现状分析来看,酒店管理专业的前景非常好,未来的酒店业将会是高学历、有经验人才的天下,只有经验或是只有学历都可能会被淘汰。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尽快形成一支具有国际管理水平,熟悉国际酒店业行规、法规、操作模式的酒店高级管理人员队伍,已是当务之急。笔者调研的8家酒店中,1家酒店是民企经营的连锁五星级酒店,1家是港资的当地唯一五星级酒店,另外6家是世界品牌酒店的佼佼者,餐饮占有整个酒店经营相当重要的份量,但这些酒店的餐饮领班人才也相当紧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酒店管理团队梯队培养的进度与质量。因此,酒店和高职院校培养餐饮领班人才已成为重中之重。台州科技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是学院首批重点专业之一,积极响应学院“523”行动计划,开展“领班”岗位分析,制定“领班”型人才培养的方案与模式,目前以餐饮领班岗位作为首批实施对象,再逐步涉及其他领班岗位。从长远看,可以有效提升酒店管理专业建设品质,深化校企合作的内涵,为酒店培养符合岗位和市场需求的餐饮领班人才。
二、餐饮领班岗位特点
现代饭店的领班,从管理层次来说,处于饭店管理的最低层,直接面向员工和顾客,对员工进行督导管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官”微,贵非轻。他应是上下级之间信息传递着,是导师,是模范,是咨询者。对两家酒店的餐饮岗位员工(包括学校的实习生)进行调研,一致认为领班应有真才,能实干,要称职,如:
首先,领班应熟悉涉及他(她)本职工作的业务知识,有比较强的操作技能,在这一方面他应该是一个“小专家”。如果一个领班对他所分管的那些工作的程序、标准和质量检查规范掌握不全面,或操作不熟练,是难以管好其下属的,有时甚至会给下属以笑话。
其次,领班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还应具备一定的管理理论基础。领班应熟知某一项工作的程度、标准,并能分析为什么要这样操作或应避免一些问题,培训时应务实并充满激情,能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第三,领班要与时俱进,积极学习,不掉队。因为现在我们所面对的顾客,是见识更广、要求更高、消费更理性、也更会挑剔,服务“上帝”更不容易,处在管理第一线的领班,必需善于把握新情况,不断研究顾客的新需求,才能带领员工不断进行服务创新。
第四,领班要在部门经理的指导下,充分掌握酒店之企业文化思想,按既定政策与程序,规章制度,工作标准和程序,协助带领下属按既定服务程序及标准提供之满意服务,争取完成上级指派的工作、既定营业标准及更高效益。
最后,领班应能为员工树立榜样,尤其是在服务工作的紧急关头,能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同时从一起服务与工作的过程中能发现一些问题,有利于改进督导与管理。
三、餐饮领班岗位职业标准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一)职业标准诠释。
第一,基本素养方面。从调研的酒店中获知,成为餐饮领班的首要条件是他(她)必须熟悉国内外酒店业的发展态势,熟悉高星级酒店的运作模式,热爱酒店事业,热爱自己工作的酒店,熟悉酒店的企业规章制度、文化与经营理念;领班应有责任心、感召力、凝聚力及乐于协作,亲和力强的良好素养;当然选拔或招聘时也会注重其个人身体健康状态、精神面貌、仪表仪容因素。
第二,专业水平与工作经验方面。成为高星级或国际品牌酒店的餐饮领班,酒店人力资源部门招聘时会考虑其文化程度和工作经验,因此本科学历或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会有优势,当然有世界知名品牌酒店或餐饮连锁集团的工作经验优先。主要考虑他们酒店服务与管理、心理学、社会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基础,有英语和第二外语的优势,特别是高职学生有近1年时间的酒店工作经验,通过1年左右餐饮领班工作的培训或锻炼,可以有效地协助部门领导指导服务员对客服务与管理的经验。
第三,职业能力方面。主要对性格和工作能力方面作评价,作为领班应具备沉稳果断,工作积极,耐心主动,具有团队精神的性格特点;工作能力上应具备良好的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营销、成本核算、督导与处理问题能力。
(二)餐饮领班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对各合作酒店的调研,对餐饮领班岗位的典型任务进行整理,主要涉及日常厅面运行管理、检查与培训、上下级工作衔接、各部门工作沟通与衔接。典型工作任务的整理与分析,为岗位“1+N”课程包体系开发作准备。具体如下:
1.熟识所属餐厅之运作、菜肴与饮品种类、制作及价格餐具种类及服务程序与标准。
2.监督员工按既检查定服务及工作程序提供高素质服务。
3.每日开餐前,了解当日客情,合理安排餐厅服务人员工作。同时了解厨房作业,保持紧密沟通。
4.按所有得到资料协助训示员工,并检查值班人员的仪容仪表及卫生,同时检查餐厅、餐具及地方布置情况和卫生情况,并及时跟进与整改。
5.每日营业结束后,协助检查统计营业有关数据。
6.经常巡视餐厅,关注现场及营业状况,监督服务人员之工作及服务表现,及时加以纠正指导。
7.主动了解客人之需要,及时采取适当的跟进行动;搜集与重视客人的意见和投诉,及时予以改善,并以此为以后提高服务培训之依据。
8.定期检查餐具及设施,指导下属人员认真爱惜酒店财务及执行既定保管制,以协助减少破顺费用。
9.协助计划及员工的在职培训。
10.经常检查各物料之存量,保证餐厅运作的需要,及防止囤积损耗。
11.定期对下属员工进行工作表现评估。
12.协助定期盘点餐厅所有餐具。
13.协助指导下属与各部门人员保持良好团队精神。
14.协助编制工作值班表,合理安排人员。
15.协助处理下属员工有关人事上的事宜,并对有需要员工进行辅导。
16.参加部门定期会议及工作会议。
17.协助与管事部保持密切合作,确保餐具之清洁及供应充足。
18.协助与管家部保持密切合作,确保布草之充足供应及清洁。
19.配合管家部进行定期清洁和杀虫工作。
20.协助与工程部配合,确保有效执行,并及时进行现场纠正。
21.积极参与及带领下属参与由本饭店举办之各种活动。
22.执行及有效完成上级所指派的其他工作。
四、餐饮领班型人才培养的构想
(一)开发餐饮领班岗位的“1+N”课程包体系。
通过对餐饮领班职业标准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笔者认为餐饮领班必须热爱酒店事业,敬业爱岗,有良好的餐饮理论知识,过硬的餐饮服务技能技巧,有团队管理的潜质和基础,熟悉餐饮特别是中餐或西餐饮食的特点、营养知识,具有良好的协作精神,遇事能灵活应变,有餐饮厅面和包厢管理的能力。因此,作为餐饮领班岗位,其人才培养的最核心课程是《餐饮服务与管理》,其前置课程有《饭店概论》、《职业生涯规划》、《交际与口才》、《服务心理》、《酒店服务礼仪》、;岗位实践能力提升课程是《饭店岗位英语》、《宴会设计》、《酒店顶岗实习》;拓展课程是《茶文化欣赏与茶艺》、《食品营养与卫生》、《公共关系》、《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旅游危机管理》。
“1+N”课程包开发是台州科技职业学院“523”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1+N”课程包是“领班”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其核心思想是:“1”即“一技之长”,高职学生应掌握某一岗位的核心技能,“N”即N种相关技能,对接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 “1+N”《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包的开发,能有效增强核心课程开发内涵,提升领班人才培养的质量,使高职学生餐饮领班岗位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系统而有效地得到培养,为领班人才奠定基础。
(二)基于领班的工作过程,以职业素养为核心,优化课程设置。
定期到合作的酒店和品牌或知名连锁酒店调研,及时把握国内外酒店业发展的趋势,熟悉高星级酒店的运作模式、酒店企业经营理念与文化、餐饮领班人才的岗位需求、职业标准及素质要求,摒弃服务行业低人一等的落后思想,使学生端正态度,认识服务行业的特殊性与创新性,培养学生诚信、热爱酒店事业、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进一步根据餐饮领班的工作过程及优秀酒店中高层管理人才养成的过程进行课程优化设置,以“1+N”课程包模式进行课程开发,培养与酒店业相接轨的餐饮“领班型”人才。
(三)建立懂服务又懂管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教师是“1+N”课程包的开发者与执行者,是领班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利用酒店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的良机,拓展校企合作的内涵,校内教师轮流到合作的酒店任职,参与酒店的管理活动,熟悉酒店管理的制度与细节,而合作酒店的“领班”型人才(高服、领班、主管、部门经理等)到学校任专业课程的技能与管理方面的教师,或者开设微型课程,校企双方教师定期进行探讨,开发出针对性的课程,服务于教学,有利于人才的有效培养。
酒店业国际性强,学校应制定专业课教师出国进修或培训的机会,使教师的理念或教学方式不断创新完善。
(四)继续完善课堂教学,构建“领班为目标”课程教学模式。
根据餐饮领班的职业特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践技能是基础的理念,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推行“领班为目标”课程教学模式,即理论与实践交叉、“校企交替、工学结合”,以实践促进教学,以教学带动实践,以实践检验理论,理论与实践交叉进行,螺旋式上升,培养学生具备领班的职业素养、服务技能和管理潜能。
课堂教学中实施“基于领班工作过程的有效教学”方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服务技能,培养管理潜能,提高综合的职业素养,具备“领班型”梯队发展的潜质。
(五)推行多种形式的办学模式。
1、继续完善“循环顶岗实习、一生一案”领班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前面第1、2、3学期校内学习,第4、5学期(10个月)校外顶岗实习,第6学期校内拓展学习与就业指导,顶岗实习酒店应考虑服务地方经济,辐射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境外国际品牌酒店等,可借鉴“洛桑”模式。
2、开展订单班模式培养。定向为高星级酒店培养人才,特别是指定“领班”人才的培养。
3、探索国际合作合作办学。前1年半在国内学习,后1年半在国外学习加实习,获取两国认可的毕业证书。
基金项目:2013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Y201327527)
参考文献:
[1]高丽红.澳大利亚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设置对我国的启示[D].苏州大学,2008,9.
[2]黄霞.国外旅游职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6,8(3).
《风景名胜》=风景 Hines=H风景:一个很老套的问题,17岁开始踏入这个行业,您待在酒店行业的时间已经超过25年了,那么,您有没有觉得厌烦的时候?
H:怎么会呢?从我开始进入酒店管理这个行业,每天都会接触到不同的客人,感受到世界的多彩,从那时起,我对酒店管理的兴趣就一直不曾减退。20多年来,我在很多个国家和地方工作,英国,美国,欧洲,亚洲甚至中东。要知道,每到一个地方工作,我必须用最快的速度来了解当地的生活节奏和文化,并融入其中。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对我来说,酒店管理就是这样,充满挑战与享受。
毕竟,这个世界上,不是那么多人可以有这些机会,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对于没有选择其他的工作,我并不后悔或遗憾。
风景:的确,这份工作有没有让您养威特殊的习惯?
H:特殊的习惯?当然有!我非常喜欢体验不同的菜肴、餐厅和酒吧,但是我的“职业病”也在困扰着我。我去一个新地方用餐或品酒,会观察他们的装修、菜单、布置、音乐,甚至我会去看他们桌子、沙发的材质,然后思考这样配对或不对,有时也挺苦恼的,常常要强迫自己停止思考,不然就完全不是享受了。
风景:能谈谈您对酒店管理这个行业有什么独特看法吗?
H:服务业要求我将大部分时间的关注重心放在客人身上,我随时都需要保持警觉。从事酒店业需要管理者具备丰富的管理技巧,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这些技巧都是非常独特的,这主要是因为我们提供的产品是个性化的。比如,一个客人对某种房间、床垫、卫生间、早餐、饮食或饮料非常着迷,而另一个客人却恰恰相反。管理者和他的团队就必须要学会如何读懂他们的客人,从而能为他们提供定制服务,以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需要。正是这种人际关系技巧的发展,使得一个优秀的酒店管理者在他的团队和客人之间发掘最优的服务互动。
风景:您来杭州多久了?对这个城市印象怎样?
H:大约一年了。2007年的2月,刚过完中国人的新年,我到了杭州。从机场到酒店的路上、第一次看到西湖,因为刚下过雪,西湖的雪景非常漂亮!虽然直在城市工作,但是我很喜欢大自然,所以当时就喜欢上了这个城市。杭州在中国是个享有声誉的城市,是国家的宝藏,它有美丽的自然风景、比虹西湖和龙井,还有千年的历史和文化,杭州人非常好客,而且城市规划也很明智,在发展城市的同时并未破坏它的遗产和美丽。
风景:平时在杭州会有怎样的休闲活动?
H:我是个体育迷,非常喜欢羽毛球、乒乓、网球、高尔夫、潜水和壁球。也是曼联的忠实球迷(Hines与英格兰球星贝克汉姆是同乡),只要有可能我都希望能去现场看比赛,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如果能和家人分享那些时刻,就更好了。
我还给自己添置了一辆自行车,每到空闲,我就会骑车去龙井,骑在蜿蜒的山路上,或是从很陡的坡上往下冲,非常喜欢这种感觉,完全没有压力,非常放松。
风景:如果让您推荐在杭州游玩,您怎么推荐?
H:我通常都推荐客人在杭州至少要花一天的旅程,如果有2到3天就更好了。杭州不是只看一个地方就能了解的城市,所有的风景都是连在一起的,最好的玩法是骑一辆自行车,买一本好的导游书,然后慢慢边玩边逛,灵隐寺、龙井、西湖是必去的。
跟Hines交谈是件愉快的事情,也能获得很多感受。他能够享受生活中的许多事物,无论是简单的还是精巧的,比如夏天骑着自行车逛杭州就是一种绝佳的文化探访,对他来说,不仅是锻炼,也绝对是“休闲时光”!
〔关键词〕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会计;酒店管理
在知识经济时代,世界高新技术革命和进步的浪潮,已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从自然资源竞争,资本资源竞争推向人力资源竞争,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将成为人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制约因素。人力资源会计正是基于人力资源的价值管理方法,特别是对居于第三产业中的酒店业管理来说,作用十分明显。因此,在我国人力资源会计进入广泛应用的发展阶段,从酒店管理着手研究人力资源会计管理问题,不仅有深刻的理论意义,更有显著的现实和实践意义。
一、人力资源会计概念界定
1 人力资源本质及特征。广义人力资源是指智力正常的人。狭义的定义有多种,如: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领域内人口所拥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等等。本文的人力资源主要是指企业内外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包括人力的数量和质量两方面。
与其他资源如自然资源、物质资源相比,人力资源则具有无形性、垄断性和长期性的特征。
2 人力资源会计定义。人力资源会计是会计学科中新的分支,其主要目的是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管理所需要的信息。目前,会计学界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定义尚不统一,主要流行的观点如美国著名人力资源会计学家埃里克·弗兰霍尔茨认为,人力资源会计是计量和报告组织的资源———人的成本和价值的程序;我国则有人指出:人力资源会计是以货币形式反映并控制经济组织中人的成本和价值的管理活动,是会计科学中的一个新兴的分支。笔者认为人力资源会计可定义为:以货币和中介变量的形式反映并控制经济组织中人的成本、价值和效用,为管理者及其他相关人员和机构提供人力资源的投资信息、维护信息或利用信息等的一种管理活动。
二、酒店人力资源会计基本内涵的探讨
在会计学术界虽然已有部分涉及人力资源会计核算方面具体问题的研究,但尚未有对酒店人力资源会计的内涵作过系统表述的研究成果。弄清酒店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内涵,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对酒店人力资源会计形成及其本质的一般认识。酒店人力资源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是酒店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职能是通过预测、决策、计划、记录、计算、分析、控制、考核和反馈各个环节的工作,对酒店的人力资源的投入与产出的全过程,以货币和非货币的计量形式,将酒店人力资源价值运动而形成的大量数据转化为具有综合、连续、系统等特征的信息。从工作内容和程序上看,酒店人力资源会计是一个系统,由人力资源会计信息和会计管理两个子系统构成,通过这两个系统的共同作用,来实现酒店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目标。
从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来分析,社会实践不仅是其产生的源泉,而且是其逐步形成、发展与完善的基础。酒店人力资源会计的提出是酒店对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这一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我国正处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期,人力资源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社会环境的变化促成了人力资源会计的诞生。酒店人力资源会计作为人力资源会计的一个分支,对其进行探索,是市场发展的需要。
从社会经济发展来探讨,人力资源与资本、技术和土地一样,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进入会计学领域是新经济时代的要求。酒店人力资源会计为获取能够帮助人们进行财产经管责任的考核评价和经营管理的经济信息,从而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力求更全面的提供人力资源会计信息,其产生是酒店管理的客观要求。
2 酒店人力资源会计的内涵。酒店人力资源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但其工作程序又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要认识其基本内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酒店人力资源会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酒店是一系列契约的联合,其对资产的依赖程度,由其稀缺程度决定其在契约中的地位。在目前市场的激烈竞争的条件下,决定酒店盈亏、发展的是“人”而不是“物”,也就是只有通过酒店人力资源为客人提供优质的服务质量,才能保证酒店的客源和利润。这就决定了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在酒店契约中不平等的位置,在酒店业充分显示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事实。(2)酒店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职能仍然是反映、控制和参与决策。酒店业是一个具有特定业务内容,特定作业规律的行业。酒店以拥有用于接待宾客使用的大量的固定资产为凭借,酒店取得的效益全靠酒店人力资源活劳动的支出。人力资源的因素是酒店成败的关键,而体现人力资源价值的服务具有特定的综合性、直接性、不可贮藏性,不确定性等,酒店必须对其人力资源的原状与增减流动情况,通过会计及时准确地记录下来。而控制方式可以是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也可以是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控制。在参与决策时,除了注重酒店经济效益,同时也注重人力资源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酒店社会效益,使用人力资源不能只重人的能力,而不讲人的修养。
酒店人力资源会计是人力资源会计领域内一种行业特征相对较强的企业会计。酒店是以为旅客提供服务为主要对象的经营性实体,它的行业特征首先体现在酒店人力资源对顾客的关注和情怀,对酒店的真诚和奉献,酒店的生气、元气、士气都源于此。大的首要目标如高利润和较强的竞争定位的实现是通过提高人力资源的服务质量水平来增加顾客满意度。其基本程序和方法系统以及对人力资源的价值运动的核算与其他会计有着相近和相似的内容。因此,酒店人力资源会计需要承袭传统会计学、人力资源会计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之外,还应当吸收旅游学、人事管理以及酒店业管理的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形成自己的独立的人力资源会计管理体系。
三、酒店人力资源会计对象和任务
1 酒店人力资源会计对象。酒店是借助有形的设备、设施、通过提供服务而获取经济效益的生产经营单位。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酒店业由小到大,酒店数量由少到多,具备了相当的产业规模。目前,酒店人力资源价值运动中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酒店人力资源获取成本:招聘开支,包括广告费、测评等开支;上岗培训开支;重置成本;其它开支。
(2)酒店人力资源使用成本:直接成本,包括酒店工资报酬、个人福利如住房、伙食、探亲交通等开支等;间接成本,包括集体福利如食堂、娱乐中心等、各种保险、在职培训、公差成本、管理成本、其它开支。
(3)酒店人力资源离职成本:离职成本;机会成本;其它开支。
上述人力资源投资价值总和可视为人力资源消耗的“补偿价值”,其中一部分是人力资源投资资本化的价值,是可以分摊和逐步转移的“转移价值”。酒店人力资源会计以此为对象可以通过多种人力资源会计核算模式取得帐面资料。除此以外,酒店人力资源通过投资后在其使用中所创造出来的“创新价值”,也就是转移到为客人提供有偿服务绩效的那一部分价值,是酒店人力资源会计重要的核算对象。其中主要有经营管理者的管理贡献、决策贡献、所有员工的劳动贡献。综上所述,作为酒店的人力资源,其创造的新价值总是大于人力资源的投入,并具有服务绩效潜力。目前将人力资源支出列作费用处理是不妥的。酒店人力资源会计是以人力资源的价值运动为对象,来对酒店进行管理。通过对酒店人力资源价值运动过程实施管理与控制,达到实现人力资源充分利用,促进经营发展,提高酒店效益的目的。
2 酒店人力资源会计的任务。酒店作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需要在管理工作中不断创新。酒店人力资源会计是一种全新的管理工具,是从价值上对酒店经营活动进行的一种综合性管理,它的主要任务是围绕酒店经营目标,保证酒店在经营活动中得以迅速地进行所需的人力资源的价值运动信息分析,主要体现在:加强酒店人力资源核算;真实、准确地向酒店管理当局提供酒店人力资源资源构成、变动的会计信息;监督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加强对人力资源计划的考核和分析;发挥人力资源会计在提高酒店经济效益中的作用。此外,预测酒店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也是酒店人力资源会计的重要任务。
四、酒店人力资源会计的作用
目前,在对人力资源投入与产出的管理中,酒店人力资源会计主要表现出以下作用。
1 人力资源获得方面。酒店人力资源获得包括招聘、选拔、提升等一系列满足酒店目前及预期人力资源需求的活动过程。在完成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之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出以酒店员工需求为基础的人力资源获得工作预算。人力资源会计可为这种子预算提供比较精确的计算方法,使人力资源在酒店的管理中更实际并具有预见性。例如,酒店人力资源会计提出了用货币衡量人的预期价值的方法,能使招聘、录用、选择及至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量化的基础上,更具有有效性和科学性,更适合新经济时代的数字化、程序化、标准化管理。